儿童文学因素

2024-07-25

儿童文学因素(精选十篇)

儿童文学因素 篇1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6~8月焦作市976名3~10岁儿童进行身高和体质量的测量, 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家庭实际情况。

1.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家长的身高、体重, 家庭饮食习惯、体育活动、看电视及玩电脑游戏情况。对调查儿童使用同一型号的测量器具进行测量, 每天校对一次量具。肥胖儿童的判断标准采用国际肥胖工作组 (IOTF) 不同年龄和性别BMI值[2], 家长肥胖的判断标准为BMI>28 kg/m2。

2结果

2.1 遗传因素的影响

检出肥胖儿童89名, 检出率9.1%, 父母均肥胖的家庭占13.5%, 父母均非肥胖的家庭占6.7%。调查儿童中, 来自肥胖家庭中的肥胖儿童明显多于来自父母均非肥胖的家庭。

2.2 生活方式对儿童体重的影响

肥胖儿童在餐馆就餐频率明显高于非肥胖儿童, 吃西式快餐每周超过1次的占11.6%。

肥胖儿童每天平均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为2.6 h, 每天运动时间为0.8 h;非肥胖儿童每天平均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为1 h, 每天运动时间为1.2 h。调查发现父母肥胖、经常在餐馆就餐、看电视及玩电脑游戏时间长、缺少运动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

3讨论

经调查的3~10岁儿童中, 父母肥胖与儿童肥胖密切相关, 除遗传因素外, 环境因素对儿童肥胖的影响非常重要。不良饮食习惯、摄入热量过多是主要病因。儿童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时间长、运动过少、脂肪和热量不能消耗而堆积过剩, 也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父母和儿童在饮食习惯、运动以及看电视时间密切相关, 儿童与父母有相似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并可呈现肥胖的家族聚集性, 因此对具有肥胖危险因素的家庭, 应尽早进行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症的健康教育, 除对儿童进行教导外, 应教育家长注重自身行为,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Freedman D.Clustering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among obese children.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02, 15:1099-1108.

哪些因素造就高智商儿童? 篇2

一、小孩子好游戏的:小孩子可以说是生来好动的。二三个月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耍。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进嘴里去。到了再大一点,他就要这里推推,那里拉拉,不停的运动了,一等到会爬会走,那他的动作更加复杂了。忽而立,忽而坐;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忽而爬到那里,忽而走到这里。假使我们成人象他那样活动两个钟头,那一定疲乏不堪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作声以取乐,现在他要拿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精神也非常充足了,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总起来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第一,做父母的`应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第二,做父母的应寻找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到优美的影响。有此二者,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二、小孩子好模仿的

小孩子未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他一听见鸡啼羊叫,也要啼啼看叫叫看;一看见别人洗面刷牙,也要洗洗看刷刷看。到了二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倘若他看见他母亲扫地洗衣,他也扫扫洗洗看;倘若他看见他父亲吐痰吃烟,他也要吐吐吃吃看。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大了。什么娶亲,什么出殡,他都要模仿了。总而言之,小孩子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三、小孩子好奇的

小孩子生来好动的,生来好模仿的,也是生来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去拿。到了四五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看看。有一个四岁的小孩子,一日同他的母亲去探望他的小朋友,看见他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蜜蜂,他拿了一根棒头把蜂巢敲敲看,不料一敲蜜蜂出来刺他了。又有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天天把园里所种的红萝卜掘起来,看他怎样生长的。又有一个小孩子把一只钟拆得粉粉碎,要看看这个钟究竟为什么会响的。小孩子不但有这样的动作,也发种种问句。他常要问你“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那个东西怎样做的;这个东西为什么是这样的”。他看见不懂的东西,就要来问你。这些问句也是一种好奇的表现。

现在我们要问这种好奇的动作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这句话是很对的。若小孩子不好奇,那就不去与事物相接触了;不与事物相接触,那他不能明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倘使他看见了冰,不好奇,不去玩弄,那他恐不会知道冰是冷的。倘使他听见了外面路上的汽车声,不跑出去看看,那他恐不会晓得汽车是什么东西。所以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着知识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四、小孩子喜欢成功的

小孩子固然喜欢动作,但更是喜欢动作有成就的。比如一个二岁光景的小孩子在沙箱里玩沙。他尽管把沙一 把一把地捞进罐头里去,捞满了把沙倒出来;又再一把一把地捞进去,捞满了又倒出来;这种动作从表面一看没有什么成就,仔细考察起来,一把一把的捞进罐里去固是一种动作,但罐头装满了,就是动作的成功。小孩子虽喜欢捞沙的动作,也喜欢捞沙成功呢。

一鸣有一天将大小木块,搬到天井里去,用了许多力气,费了许多时间,方才搭成一座小小房子的样子。他搭好之后,很高兴地跑过来对我说:“爸爸你来看我搭的一座房子。”我见了这座似是而非的房子,也非常欢喜,就极力的称赞他,而且叫他再去搭。他玩了木块以后,又跑到书房里去,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动物。他画了以后,又对我说:“象。这是尾巴,头,耳朵,眼睛,嘴巴,鼻头。”我回头一看,果然不错,就连说“好,好”。从以上两个例子看来,小孩子很喜欢做事情的,而且很喜欢其成功的,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教师的赞许。这种心理是很好的,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做各种事情。

不过叫小孩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难;若太难,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没有成就,小孩子或者要灰心而下次不肯再做了。反而言之,若所做的不甚难,小孩子能够胜任而有成就的;一有成就,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力;所成就者愈多,自信力也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因此自信力与成功就互相为用的了。做父母的对于这一点也应特别注意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儿童文学因素 篇3

一、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儿童社会化开始于家庭,逐步完成于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社会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是次级社会化的基础;次级社会化是初级社会化的延续。儿童初级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于家庭,次级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于学校和对社会生活的介入。谢维和教授在广泛研究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之后认为,在儿童初级社会化中,父母和家庭成员是实现儿童初级社会化的“意义他人”,而这些“意义他人”带有本能特征,儿童自身不能选择,这些“意义他人”过滤和选择社会文化,作用于儿童成长过程,扮演主要教育角色,其作用儿童的方式带有亲情性和呵护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的方式,其内容主要是对个体进行有关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本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和教育活动。所以,家庭教育是保持儿童有机体健康和儿童早期固有特征的训练,主要进行满足常规生活所需基本技能训练。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在家庭还要掌握初步的社会礼仪及道德规范,进行自我角色和社会角色教育,使儿童在与同伴群体的游戏中,初步理解自我角色和社会角色的涵义。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儿童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情感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儿童与父母的良好情感是实施初级社会化的先决条件,如果在这个阶段,家庭良好的环境受到破坏或出现缺失,成员之间的亲情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儿童的初级社会化。

次级社会化是初级社会化的继续和延伸,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的扩大和发展。在初级社会化阶段,学校教育是继家庭教育之后的又一重要阶段。学校作为一个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构,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其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有意识的、系统的、长期的。同时,其对个体社会化的教育主要以课程为载体,由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专业教育知识、技能、以教育年青一代成为合格社会成员为己任的专业人员——教师来实施。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年青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以及积极的情感、行为与品格,引导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与其他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相比,学校教育无疑在儿童次级社会化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导致儿童不完全社会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家庭因素来看,以下两种家庭结构易导致儿童不完全社会化。一是特殊结构家庭。家庭解体严重阻碍儿童社会化过程。目前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离异父母只能有一方抚养孩子,儿童所接受家庭教育不够完整,即便是家庭教育依然在进行,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已不如以前,许多离婚者很难在短期内再婚,形成暂时“单亲家庭”,家庭教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对于再婚者,孩子接纳他(她)也有一个过程,难以形成连续的家庭教育。二是家庭结构向小型化发展,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次数明显增多,过分爱护,过分照顾,过分保护,过分期望等“四过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家长溺爱子女,无形中形成了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有的对子女照顾过多,使子女形成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意识。这种对子女的过分关注,不仅延缓了儿童行为规范的形成,而且造成儿童角色认知偏差、自制与自理能力弱等不完全社会化问题。

二、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同时还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国内外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一生,学龄前期又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虽然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要进入幼儿园和小学。但是家庭对儿童初级社会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主导的作用。在家庭诸要素中,家庭结构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及社会化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是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1.家庭结构及类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1)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社会化是利还是弊,在学术界有广泛的讨论。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影响。在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可以充分享受到父母的温暖和关心,精神上得到满足,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感情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健康、积极进取的品格。同时,由于子女少,父母在家庭中的经济负担和压力要比非独生子女家庭少,家庭经济条件要优越些,优越的经济基础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物资保证,同时独生子女的智能和品格也得到较早的开发和培养。二是消极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儿童“成人化”。伙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在独生子女家庭,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儿童就缺少了相互之间的学习模仿,儿童无法从在与别的儿童交往中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去了解关心别人。儿童“早熟”现象严重,儿童行为模式形成是通过模仿学习周围环境的人的言行。独生子女在家中每天面对的是成年人,因而对成年人言行的过多模仿易造成“少年老成”现象,儿童过早地失去了应有的“童心”,影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2)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异或丧偶而仅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随着人们对婚姻质量的不断追求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我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离婚打破了原先的家庭温馨,这种变化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产生压力,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在身心上无疑是一次剧烈的震荡,易使儿童形成冷漠、孤僻、自卑的性格。

父母离异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控制能力。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客观自我控制能力都明显低于家庭完整的子女。二是亲子关系。父母离异对亲子关系消极影响是随着离婚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的。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离异而形成的愤怒、被遗弃感、自卑等敌视性情感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迁移到离异父母身上而造成对家庭、对父母的离心效应。离异家庭子女对父

母的离心效应通常反映在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感上,是亲子关系好坏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时间越长,同时间积累效应而造成的对父母不信任感的影响也越为强烈、越为严重。

2.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培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认为儿童教养方式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维度是向儿童提出要求;另一个维度是对儿童的责任。两个维度的组合产生了如下四种儿童教养方式:一是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向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并要求他们遵守。他们对子女表现出热忱和爱心,耐心听孩子的观点,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的决策。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有高度的自控力。二是专制型教养方式。父母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子女绝对遵循他们所订的规则,较少对孩子表现温情,多采用惩罚行为来强制执行自己的意思。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子女易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困难。三是放任自流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的行为采取少量控制,放纵子女的行为或者对其纪律要求表现为不连续性。在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子女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蛮横,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不懂奉献,只知索取,在社会中很难与人相处。当他们走向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时,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差,到处碰壁。鉴于此,父母在培养儿童时要有发展眼光,要分清爱与溺爱的界限,着力于培养儿童独立自主意识。四是漠不关心型教养方式。父母在满足了子女基本的生活之后不再尽心尽责,父母与子女沟通与交流少。由于子女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尊重,使他们认识不到自身的存在价值,缺乏感情归属。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缺乏,行为放荡,玩世不恭,易形成冷酷的、具有攻击性的性格,子女行为问题发生率高。父母应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要平等地与子女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满足子女对爱的需求。

三、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对接

儿童社会化首先开始于家庭,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自己的行为、自己掌握的社会规范、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潜移默化、说教等方式传承给儿童,使儿童逐渐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各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从一个基本依靠本能生活的婴儿发展成为一个合乎其社会角色系统要求的、被其所在社会环境认可和接纳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做到这一点,当儿童走进学校,融入社会的时候,感觉不太适应,已经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和眼前的规范发生冲突,究其原因是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没有很好地对接,没有找到他们之间的耦合点。要使儿童顺利地从家庭走向学校和社会,在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应作好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社会角色的塑造和交往能力的训练等三个主要方面与社会因素的对接。

1.儿童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

社会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团结的一种手段,儿童要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必须在与社会规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从众、顺众、谦让、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的良好品质。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应重视对儿童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一是建设一个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家庭环境氛围。二是有意训练儿童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儿童良好行为常常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形成的,缺乏稳定性和自觉性。因此,父母对子女最初社会规范的培养应从行为训练开始,训练可以从儿童最基本的社会礼节开始,如不打人,不骂人,不讲粗话,爱护花草等等。三是要采取良好的教育方法。如前所述,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给予子女更多的爱,要根据子女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行为要求,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互尊重,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2.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

儿童交往是其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前奏。儿童早期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交往技能,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人际关系。父母要为子女创造与其他儿童交往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一是家庭要建立较好的亲子交往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是人生第一次交往,这种交往活动对其成年后有重要影响。在交往中,父母与子女要保持平等的自我状态,与子女平等交流,使子女在心理上保持平衡。二是要有正确的交往方式,成为子女学习交往的榜样。子女的交往首先向父母学习,这就要求家长在与邻里、亲朋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要对人保持真诚、信任、平等、热情、有礼、友善,为子女树立良好的与人交往的楷模。三是引导子女与同伴交流。儿童通过与同伴交流,可以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如何求助等,作为父母要为子女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儿童相处时间越多,对儿童成长越有利。对儿童之间的交往要注意观察,适当地纠正子女的不当交往形式,不断提高儿童的交往技巧。

3.儿童社会角色的培养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我们培养儿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儿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一是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父母要让子女逐渐知道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其社会责任和义务也不同。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对待同伴,如何对待老师,如何使自己行为更符合自己的角色。二是培养儿童的角色行为。父母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来塑造子女的人格,实现对子女的角色期待。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与激励是儿童未来成功地扮演社会角色的动力。三是尽量避免角色冲突。现实生活中,父母在对子女社会角色培养的时候,常出现角色期待的冲突。如社会期望每个成员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而家庭却片面追求智能的开发。有的家长从成年人的思维角度强迫子女做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导致儿童心理压力增大,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家长要树立起对子女的正确的角色期待,与社会对子女的角色期待相协调,和子女自身的愿望和个性相符合,促进子女的社会化进程。

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社会化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社会化进程起着不同的作用。家庭作为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一定要为子女进入学校和社会打好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确保社会化的连续性、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

儿童文学因素 篇4

《捉妖记》以其魔幻的视觉效果、高超的动画特效、欢乐的歌舞氛围带给观众们一场视觉盛宴, 不同的受众群体可以从中找到符合自身心理特征的观看点。影片在绝对主角“胡巴”的设计背后存在着令人甚为感触的儿童文学因素, 在塑造胡巴形象过程中引入了导演对于属于儿童特殊的心理情感特征的把握与关怀, 即:儿童天生游戏主义精神、儿童对亲情的情感以及成人社会给予儿童的人文关怀, 使这部影片由于“胡巴”身上呈现的真实自然的童真童趣而取得成功。

“儿童, 游戏者”, 这一儿童文学因素在构建“胡巴”形象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刚刚出生的胡巴就开始与老板娘的儿子玩捉迷藏, 体现了儿童天性便是做一个愉快的游戏者。胡巴在山洞里玩捉迷藏, 自己剪纸, 在这样简简单单的游戏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胡巴将吃入的素食像子弹一样从口中吐出, 威力无穷让井柏然惊慌不已, 自己却玩得不亦乐乎;甚至胡巴在厨神将要把它做成一盘菜的时候, 这个似乎带有暴力色彩的场景设置, 也因为胡巴的游戏精神使得这个油炸锅煎的过程显得十分戏剧化, 带有了轻松逗趣的成分, 而胡巴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这样彻底的纯粹的游玩就体现了儿童的“游戏观”, 即游戏之于儿童, 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胡巴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对自己、对世界的浑然忘我的探索中。儿童游戏的天性使得儿童活泼淘气, 充满了想象力和生命力, 是我们成年人可望不可即的一个高度, “胡巴”这样一个形象的设定, 使成人怀念毫无顾虑游戏的童年, 也给成人启示, 要尊重儿童的天性, 正如“儿童不是匆匆走向成人目标的赶路者, 他们在走向成长的路途上总要慢腾腾地四处游玩、闲逛”, 成人应该鼓励儿童从容不迫地享受童年, 满足并发展儿童游戏的这种原始生命欲求和最单纯的愿望。

“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 这一儿童文学因素也在剧情中得以体现, 在影片中这个程式更表现为“捉妖记=儿童×成人×影视主题”。从胡巴出生之前井柏然的担惊受怕, 充满母性情怀的抚摸肚子, 到刚刚出生的小胡巴又是生病又是需要喝奶的这些家庭小事都格具温情。当明白小妖王需要喝血时候, “妈妈”开始给他讲道理, 立规矩:“你不能吃血了。”这个场景的设置表明, 成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教育儿童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行为习惯, 正如成长的树苗需要合理的修剪, 这是成人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儿童。而胡巴在亲情之爱下慢慢成长, 渐渐开始不喝血, 这即表明儿童将对亲情的感悟化为自己成长的助推器。此外, 还有一个场景也颇为动人, “妈妈”最终含泪走了, 小妖王则撕心裂肺地哭了, 回去后的井柏然和白百合寝食难安, 这样的一个设置是否正说明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 其实是我们成人更需要儿童带来的陪伴和爱。影片的最后井柏然冲着小胡巴喊“你走!我不要你了!”为的是给胡巴一个安定的生活。顿时他眼前浮现出了自己的父亲, 当年父亲也对他说过“你走!我不要你了!”, 为此他一直记恨父亲, 直到这一刻, 两个场景互相辉映, 他理解父亲了:这哪是不要他, 而是在保护他。这正是体现了在成人在和儿童互动过程中, 成人也健全了身心, 获得了自身的生命感悟, 更明白责任与感恩的沉重含义。儿童身上所体现的纯粹情感和想象能力这些浑然一体的生命感性能力, 是成人回不去的失乐园。在读懂儿童这个过程中, 成人或许可以找回走失在时光记忆中的自己, 拾忆起对爱和梦想的承诺, 最终儿童与成人完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成关系, 形成了相互赠与的关系。影片传递的影视主题“成长是人类共同的经历和永恒的追求”, 在对儿童成人双向叠加之上使得《捉妖记》呈现出丰富的情感韵味。

《捉妖记》中人妖关系经历了诸多波折:宋天荫由对伪装成村民的妖的害怕到主动保护他们, 霍小岚由对妖的贪念、对胡巴的不关心到自觉地爱上胡巴, 而四钱天师罗刚更是由对妖精夫妇的穷追不舍到后来与妖精夫妇和谐共处。影片中的人妖关系体现了万物平等的普世自然观, 认为人与妖是世间共生共存的物种, 不存在孰正孰邪, 只有平等自然观下的关怀。胡巴这一形象更是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自然观。许多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电影都会体现儿童与自然的关系, 似乎儿童的天性比成人更加亲近自然。在如今理性主义合理主义功利主义风行的现代社会, 人类的纯真美好等真善美品质受到逐渐被削弱的威胁。对物质生活的无限度追求, 已经使得人们缺乏对真善美真心耐心的品位, 在这样的时代里, 社会更是需要儿童文化营造的使人内心得以修复和治愈的温暖家园。而《捉妖记》在制作期间关注儿童的情感, 将儿童所具备的独特的真善美融入到这部影片中, 表现深厚广阔的人文情怀。在影片中加入儿童视角对“生命”的注视可得出, 成人在给予儿童人文关怀同时, 成人也需要从儿童这汲取“敬畏生命”的源动力。

若将《捉妖记》定位为一部真人动画片, 那么这样一部影片比之以往的国产动画有了质的飞跃。《捉妖记》改变国产动画之前的低幼定位, 适合全年龄段观看, 并给予成人以最朴实无华的启迪。在每年全球最卖座的电影排名前十位中, 总会出现美国或日本的动画电影, 《怪物史莱克》、《海底总动员》等动画电影甚至高居全球票房年度排行榜榜首。外国优秀动画电影为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了学习和参考的样本, 国产电影需要更加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 更具有启示性的剧情以及更为深刻的故事内涵。正如迪斯尼经典影片《白雪公主》, 在人物形象上, 既有成年人角色, 也有儿童感兴趣的小动物角色;在故事设计上, 既有成年人感兴趣的爱情故事, 也有全体观众都乐见的善良与邪恶的斗争, 以及一系列幽默有趣的生活场面;在性格设置上, 小矮人对白雪公主有从害怕、抗拒到逐渐认同的过程;在故事内涵上, 小矮人从最初担心皇后报复, 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并不希望白雪公主留下, 但当皇后真正出现并伤害白雪公主时, 小矮人们毫不犹豫地与皇后展开了斗争, 使整部影片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我们需要改变全社会关于国产动画仅仅是为儿童创作的这个单一观念, 要改变这一观念, 需要更多像《捉妖记》这样成功实践的案例。

正如儿童文学者凯斯特纳所言, “只有长成大人却依然葆有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捉妖记》如此火热就是引发了每个人内心潜藏的童心童趣, 使得每个年龄段的观影者都可以在这个时候找到影片和自身的相通之处, 由此产生心灵的共鸣。期待中国动画电影可以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的影视作品, 为成人社会注入儿童文学中真善美的元素, 创造一个更为和谐健康的社会。

参考文献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分析 篇5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遗传是父母的特质通过基因向后代进行生物性传递。这种特质主要是指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环境主要包括影响有机体发展的所有外部因素,如维持生物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对人的发展来说,社会环境和教育则成为主要的环境因素。因此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

一、有关理论

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问题,也就是:人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否是由遗传决定的?环境能否改变智力与能力?教育能否提高智力与能力?如果可能,其作用有多大?这些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和学说,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其创始人是高尔顿,他的典型论调是:“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遗传决定论过分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环境和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人的心理发展的差异百分之九十是由教育决定的。其最早的代表人物是华生,他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环境决定论由于过分强调外部行为及其强化和反馈,忽视内部的`心理过程,已与遗传决定论一样渐渐为新的理论所批判和代替。

3.相互作用论

现代研究者已开始深入地研究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最典型的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他的相互作用论认为,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非各占若干比例或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关系。而且这种理论认识到两种因素的动态的历史的相互影响,即有机体当前的行为不仅受当前环境及遗传物质的影响,而且可能受其遗传基因和过去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二、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前提。

良好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发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条件认知将失去发展的自然前提。但无论多么优良的遗传因素都只提供了认知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才能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许多事实和研究表明,没有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人的遗传特质便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1970年在美国加得福尼亚州发现了一名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女孩,尽管被人类养大,但由于被剥夺了与人类交往和受教育的机会(食物由人送入但不与其交流),当13岁被发现时,根本没有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可见,对人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不是物质环境而是社会环境,尤其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2.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现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以一种相互联系的、动态的态度去分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作用。认为任何一种因素都是在与另外的因素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并与另外的因素有机地形成一种合力而作用于人的发展。遗传和环境因素只是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而界定的,在现实的作用中往往难以明确地分开。因为从种系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某些遗传素质正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结果,人与自然界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机能,有的便以基因的形式巩固下来构成遗传基因,即人的遗传带有明显的环境影响的痕迹。而且,个体在发展中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作用于自己周围的环境,即以自己的遗传特质对环境进行着选择和改造,不论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无不留下人类活动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说,遗传与环境是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人的认知发展有不同的水平、不同的阶段且各有其规律,不同个体的发展又表现出巨大的个别差异。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和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

3.教育与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关系

教育与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1)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着认知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科学的教育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没有适当的教育措施就无法指导儿童的认知发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其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看作认知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差异,它是学生认知发展的潜力。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育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只是认知发展的主要条件,其作用并不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因为除了教育之外,对学生认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其它因素,如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2)教育必须以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儿童母语习得因素的探讨 篇6

关键词母语习得;因素;启示

一、前言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重点研究儿童如何获得语言。通过心理语言学家对儿童母语习得过程的分析与研究,人们试图找出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共同规律,这对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儿童成长过程中母语习得的主要因素

1.大脑功能与年龄因素

就大脑的功能而言,随着大脑发育逐渐成熟,大脑的两侧分别被赋予不同的功能。智力的、逻辑的、分析的功能渐渐地被侧化到左半球,情感的社会功能则逐渐地受控于右半球。因此,人的语言功能主要集中在左半球。EricLenneberg(1967年)指出,侧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大约从两岁开始,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结束。在这一时期,儿童逐渐地把部分功能分配给大脑的一侧,把其他的功能分配给大脑的另一侧,其中当然包括语言功能。另有发现表明,左侧脑损伤的人,其整个语言学习能力都会受到损伤。然而,左侧脑损伤如果是发生在青春期之前的儿童身上的话,他就能够把语言功能转移到大脑的右半球,进而“重新学习”第一语言,而且遇到的障碍极小。由此可以推断,青春期之前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大脑的这种可塑性使得儿童不仅能够学好第一语言,而且还有能力学好第二语言,即在青春期之前,儿童能够顺利习得两种或多种语言。

2.机制因素

Chomsky提出的“内在”论(The Innate Theory),或称“天生”论(The Nativist Theory)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这种心理机制的根本就是形式语法系统。儿童后天接触到的极其有限的语言材料(finite language data)对语言习得机制的发展起到的只是一种触导机制(triggering device)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基本语言材料作用于儿童的习得机制,最终使他获得运用语法规则的能力,即Chomsky提出的语言习得模式:基本语言材料→语言习得机制→语法规则。因为儿童先天固有的语言习得机制是相同的,且都是由一套普遍语法组成的,所以,不管其智力因素、所处环境、所接触语言材料的多少,都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掌握母语的运用。

3.动机因素

Halliday 认为儿童在习得语言过程中是在学习怎样表达意思(learning how to mean);因此,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逐步掌握以语言表示功能的各种可能方式(functional potential)的过程。他把能够帮助儿童做事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七种:工具功能、调节功能、相互作用功能、表达个人的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表现功能。母语习得伴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它与认知发展紧密联系。儿童在必须了解如时间、空间、情感等概念的同时,还必须学会表达这些概念的语言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母语的习得取决于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概念认识,反过来,语言符号帮助他加深了对周围这个变化的世界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他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4.环境因素

(1)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儿童母语习得的客观外界条件。婴儿从出生之日起,除了睡眠时间以外,从早到晚都浸泡在母语中,他耳边的充斥着大量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 因此婴儿很早就具有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很明显,儿童的母语习得是自然而然的, 他们习得的母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父母, 即被称为“照顾式”。其特点是简单重复,它能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 使儿童感到温暖,从而能激励儿童反复练习所学的语言,并把学话当作是一种乐趣。

(2)人物环境。人物环境是指儿童周围的人,他们同儿童的关系,以及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父母同儿童之间的感情纽带和亲密关系对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使他们非常想用话语同成人建立联系。父母对儿童讲的语言速度较慢,语法、用词简单,讲话时不厌其烦地重复,并附之以手势、表情,使儿童易于理解。另外,父母对儿童学语过程所表现的耐心、鼓励、称赞和宽容等使语言习得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愉快的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儿童以交际活动参加者的身份与父母或其他人进行真实交际并运用母语,这样不仅学到了地道的母语,直接形成了语言交际能力。

5.其他因素

交互作用论(interaction theory)认为有许多因素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这些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儿童对母语的习得除了与其生理、心理的发育同步进行之外,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也是在一种语言系统中进行的,因此,其语言能力的发展,除了跟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步之外,还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知识的接受,以及思想观念、价值的形成也是同步进行的,每个因素之间相互不会发生矛盾冲突。这些社会的因素会影响语言习得,而语言的习得也反过来影响儿童的社会能力的发展。

三、结论

Atkinson在谈到EFL教学中母语使用问题时,提到由于学习外语的人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白板(tabularasa),只要一有机会学生就会潜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的第二语言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顺应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外语教育研究者可以从儿童成长过程中母语习得的因素研究入手,把它与制约成人二语习得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希望从中能得到一些有助于成人二语习得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学龄儿童视力影响因素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从2010年3月两所小学及一所幼儿园的1938例体检学龄儿童 (其中男童1002例, 女童936例, 年龄为3~11岁) 中随机抽取1000例学龄儿童。其中, 视力正常者500例, 为正常组, 视力异常者500例, 为异常组。

1.2 方法

对1938例学龄儿童进行视力体检, 使用标准的STYCAR字母视力检测卡片, 按照要求有专门人员进行测试。如有一眼不能匹配6/4T.V者即为视力异常。如任意一眼均能匹配所有字母及最小的字母即为正常。

同时对抽取的1000例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胎龄、出生体质量, 开始看电视年龄, 看电视距离, 每天看电视时间, 生活采光, 有无眼病家族病史, 父母文化程度, 学习的不良习惯, 学习负担等。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2.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 1938例学龄儿童中, 视力异常者为500例, 异常检出率为25.80%, 其中, 女童为231名, 异常检出率为24.68%, 男童为为269名, 异常检出率为26.85%, 男女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不同年龄段间的视力异常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 P<0.05。基本呈随年龄上升而升高的趋势。该趋势显示可能与儿童在学习负担方面有直接关系。通过对两组在胎龄, 出生体质量, 开始看电视年龄, 看电视距离, 每天看电视时间, 生活采光, 有无眼病家族病史, 父母文化程度, 学习的不良习惯, 学习负担等方面的异常例数调查发现, 两组学龄儿童在胎龄, 出生体质量, 开始看电视年龄, 看电视距离, 每天看电视时间, 生活采光, 有无眼病家族病史, 父母文化程度, 学习的不良习惯, 学习负担等方面存在着统计学差异, P<0.05。显示影响学龄儿童视力异常的因素可能与上述这些因素相关。具体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很多调查发现, 我国学龄儿童的视力异常发生呈年龄下降趋势[2]。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视力观察得不够细致。家长通常认为只要孩子对送过来的物品有反应就说明视力没问题。实际上, 由于父母忽略, 使得有些孩子的先天性和遗传性眼疾未能及早发现[3], 没有及时进行预防, 甚至是错过了治疗的时机。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学龄儿童的视力异常率是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的。而导致学龄儿童视力低下的原因是胎龄, 出生体质量, 开始看电视年龄, 看电视距离, 每天看电视时间, 生活采光, 有无眼病家族病史[4], 父母文化程度, 学习的不良习惯, 学习负担等。但最重要的是不良生活及学习习惯和学习负担, 加上家长及儿童自己对视力的保护意识不强。但同时儿童在幼儿期的保护也很重要。

学龄儿童的视力问题逐渐成为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视力异常主要表现为散光、远视, 还有一部分是有近视倾向等屈光不正现象。由于学龄儿童视力异常一部分是由先天因素引起, 一部分是由出生后对视力保护不力所致。如家长过早就给孩子看电视、电脑, 而且又不注意看电视的时间、距离、光线等[5], 久而久之会给婴幼儿的眼睛造成伤害。还有不少家长喜欢把孩子“圈养”起来, 很少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看电视就成了孩子室内活动的必选项目。以致视力异常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且, 过早地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从而导致用眼负担。学龄前婴幼儿认字、写字现今已是平常事, 学龄前婴幼儿因为手指功能还未发育完全, 手指的力量较小常常握不住铅笔, 为了缓解手部疲劳, 孩子往往会尽量握住铅笔的底端来写字, 因而遮挡视线造成视力异常[6]。

因此, 应该大力加强健康教育, 使得家长应掌握一些儿童视力保健知识, 定期带孩子做视力筛查, 如果发现孩子看东西时有眯眼、挨得很近、怕光、歪头、偏脸等异常情况, 要及时就诊, 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另外, 婴幼儿每次看电视的时间要适度, 每隔半小时须休息5~10min。平时要多让孩子远眺, 多看看绿色的树木以缓解眼肌疲劳。同时, 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 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 膳食合理也预防学龄儿童视力异常的重要措施。

摘要:目的 了解影响学龄儿童视力的因素, 总结科学预防视力异常的经验。方法 从1938例经过体检的学龄儿童中挑选出500例视力正常及500例视力异常的学龄儿童进行关于学习环境、不良习惯及遗传因素等方面的问卷调查, 然后比较视力正常组和视力异常组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 学龄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25.80%, 其中女孩为24.68%, 男孩为26.85%, 男女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学龄儿童关于学习负担、不良习惯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存在着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学龄儿童的学习负担、不良习惯和遗传因素是影响学龄儿童视力的主要因素, 重视学龄儿童的眼保健工作, 对学龄儿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视力异常预防, 对改善学龄儿童的视力状况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学龄儿童,视力异常,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廖慧, 黄文繁, 严燚等.学龄儿童视力不良原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 (10) :1242.

[2]印淑慧, 单杨义.学龄儿童视力不良的原因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 2006, 18 (10) :814.

[3]蒋汝刚, 林静.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7) :654-655.

[4]李景平, 陈建英, 刘淑兰等.1633名学龄儿童视力情况调查分析[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5, 9 (1) :65-66.

[5]蔡虹.7-12岁学龄儿童视力监测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6) :180.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市100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轻度肥胖60例, 中度肥胖30例, 重度肥胖10例;所选病例均符合《儿科学》 (第七版) 中关于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 男孩60例, 女孩40例;年龄5~9岁20例, 10~13岁60例 (80.0%) , 14~16岁20例, 平均年龄11岁。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空腹肝功能、血脂、血糖测定。采取WHO推荐地方身高标准体质量法, 对患儿身高、体质量进行测量, 轻度肥胖, 超过正常体质量20%~29%, 轻度肥胖;超过正常体质量30%~49%, 中度肥胖;超过正常体质量50%以上, 重度肥胖。

2 结果

通过筛查, 男童有6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6%;女童有4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4%, 其总检出率为10%。许多因素可造成儿童肥胖, 如遗传、社会及家庭、出生体质量、运动、饮食等等, 主要因素是饮食和运动,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3 讨论

3.1 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

(1) 饮食方面因素。肥胖是由于长期摄入淀粉类、高脂肪食物过多, 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 超过机体代谢需要, 剩余的能量则转化为脂肪, 而超出的部分在体内存留, 并在皮下组织及脏器周围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而导致[2], 伴随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 各式各样的甜点、糖果和零食呈现在人们面前, 高热能的洋快餐的大规模的进驻, 导致儿童摄入的热量远远高于过去, 因此, 导致体内脂肪沉积过多诱发慢性营养性疾病。有研究发现, 过去的儿童主要喝白开水, 现在的儿童主要喝饮料, 儿童对植物性食物摄入缺乏, 尤其是蔬菜类摄入量过少, 导致营养不均衡, 威胁了孩子的健康。其次, 儿童肥胖也与儿童进食量大、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快, 食物咀嚼程度差, 体脂转化能力强, 从而导致增加发胖的危险性。 (2) 社会及家庭因素。儿童发生肥胖的原因中, 社会及家庭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相对贫困、家长文化水平低的儿童, 其患肥胖的发生机会就越多, 大多家长对健康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或有误解, 认为高热能的食物营养价值高, 儿童越胖越好, 越胖越健康, 总是想尽办法让小儿多食, 长得胖些。对于大多数城市儿童都是以室内活动为主, 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玩游戏, 家长出门带儿童也大多是坐车, 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与保护, 认为自己小时候吃苦太多, 现在条件好了, 尽量减少孩子吃苦的机会, 因此, 导致儿童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干, 导致对活动的兴趣降低, 体力活动减少, 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儿童因体育锻炼的缺乏代谢率随之下降, 而体内能量过少消耗, 最终就导致肥胖的发生。并且, 我国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国家, 每家只生一个孩子, 孩子的要求家长尽量满足, 尤其在食物方面, 饿了就吃, 增补宵夜, 以高脂, 高热量饮食为主, 给孩子过多地摄入高热能食物, 这样的错误观念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家长这种盲目的喂养方式、不合理的饮食模式以及误导的健康观念导致儿童肥胖儿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儿童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 错误的健康观念也会对儿童造成影响, 带孩子走进误区。 (3) 出生体质量异常。出生体质量质量是反应胎儿宫内生长的主要指标, 孕妇的营养状况与胎儿的营养密切相关, 母亲孕期营养过度, 长期暴露在高血糖、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下, 机体糖代谢、脂肪代谢的改变间接的影响着儿童。出生体质量可以增加儿童日后发生肥胖的危险, 引起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或数目增多, 随着出生体质量的增加, 脂肪细胞形成后不会消失, 因此, 大量脂肪细胞为肥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导致儿童期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趋势。 (4) 遗传因素。肥胖具有高度遗传性, 若父母肥胖或一方肥胖, 子女发生率高达70%~80%, 目前, 认为肥胖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父母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儿童不良习惯的养成具有直接作用, 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跟父母共同生活在一环境里, 油腻食物、偏食、食量大、吃饭速度等饮食习惯和活动方式对其子女产生多方面影响, 可导致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3], 甚至影响到成年或一生。因此, 对于有肥胖家庭史的儿童应从小重视科学喂养, 避免儿童肥胖症的发生。作为遗传因素, 很难同所处的家庭环境完全脱离, 因此, 遗传与家庭环境相互影响, 对儿童的发育与成长影响较大。

3.2 运动量减少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竞争也日趋激烈, 儿童活动量少, 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肥胖症的重要原因, 作为城市婴幼儿, 户外活动少, 学龄儿童学业负担重, 这些原因均导致儿童缺乏运动的时间和空间。而肥胖儿大多动作缓慢, 一活动即感觉疲乏, 满头大汗, 气喘吁吁, 因此, 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 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 肥胖儿童大多数不喜欢户外活动, 很少晨练, 害怕上体育课, 导致恶性循环, 助长肥胖的发生。部分家长不懂运动对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 对孩子过于溺爱, 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3.3 儿童肥胖的预防

(1) 合理营养与膳食。儿童肥胖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儿童期体质量控制应是一个综合的方案, 应当从母亲孕期开始, 母亲应认识到肥胖是一种与不良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在孕期头3个月, 尽量避免发生营养摄入不足, 同时, 避免妊娠晚期孕妇营养过剩, 以减少巨大儿的出生。而在孕期后3个月则应当对营养过度和增重过速情况进行避免, 适当控制饮食, 对脂肪、热量、摄入的奶制品、蛋类、水果及蔬菜进行适当控制。婴儿期尽可能给予母乳喂养, 母乳作为婴儿唯一的营养最全面的食物, 里面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最齐全的营养素, 使婴儿生长发育能够得到全面满足, 同时, 乳汁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细胞, 有利于提高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若需要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儿, 在喂养中应按比例进行乳制品的调配。并且, 避免在生后3个月内食入固体食物, 待婴儿6个月后可对配方乳进行相应的降低, 如采用水果、蔬菜、小米、面食等食品代替。制定合理的家庭饮食调理方案, 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食入巧克力、甜点、糖果、肥肉、饮料、膨化食品等食物, 杜绝不良饮食习惯, 晚餐尽量避免食入过饱, 改掉吃夜宵的习惯, 多食入低热量、低脂、低糖食物, 少食米饭、面食、土豆、白薯、苹果、西瓜, 喜吃零食的小孩, 应尽量避免让小儿看到美味食品以免引起食欲中枢兴奋, 饮食宜多吃鱼、虾、牛奶及绿色蔬菜。指导孩子在进食过程中细嚼慢咽, 放慢孩子的吃饭速度, 使食入量进一步降低, 改变家庭中易产生肥胖的多种环境因素对预防儿童肥胖是非常重要的。 (2) 运动干预。儿童减肥提倡运动干预, 不提倡吃减肥药, 药物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缓泻、利尿剂作用使机体组织细胞间水分排出体外,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需要足够的营养, 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减肥的作用也不理想, 因此, 没有医生许可, 家长不可擅自为儿童尝试减肥药物。应当养成儿童参加多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 有益于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 并且, 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根据儿童身体特点, 注意安全性、趣味性, 使儿童能持之以恒, 儿童在家时, 家长多教教孩子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孩子陪孩子进行30~40min的户外运动, 选择如晨跑、跳绳、游泳、踢球等全身性有氧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5天时间, 运动时间尽量选择下午或晚上, 因为, 此时热量的消耗要想比上午多。在运动中, 家长应起到表率作用, 陪孩子一起进行, 让孩子在活动中找到乐趣, 减少厌烦心理。作为学校群体, 尽量对肥胖儿童加强体育体能训练, 家庭和学校应联合起来, 共同努力, 对儿童肥胖的控制可起到显著效果, 有利于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 对我市100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筛查, 男童有6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6%;女童有4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4%, 其总检出率为10%。分析造成肥胖的各种原因, 如遗传、社会及家庭、出生体质量、运动、饮食等等,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改善肥胖儿童的合理营养与膳食, 加强运动干预, 有利于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 应给予及早预防。

关键词:儿童,肥胖,影响因素,预防

参考文献

[1]沙海滨, 贺圣文, 王燕琳, 等.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 (7) :874-876.

[2]王文媛, 傅平, 汪之顼.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 19 (6) :591-594.

儿童青少年肥胖影响因素探讨 篇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 导致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化, 致使肥胖日益增多, 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亦在逐年增高[1]。儿童时期肥胖危害很大, 不但导致身心疾患和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学习能力, 而且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肿瘤等提前发生[2]。因此, 深入研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因素, 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1 家族遗传影响

肥胖具有高度遗传性, 遗传因素在决定儿童肥胖的易感性和肥胖发生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3]。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 儿童肥胖有着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或家庭倾向性, 父母肥胖是儿童肥胖的一种预示[4,5]。有关资料报道, 双亲均为肥胖者, 子女中有70%~80%为肥胖者;双亲之一 (尤其是母亲) 为肥胖者, 子女中有40%~50%为肥胖者;双亲均为非肥胖者, 子女中只有10%~14%为肥胖者[6]。Birch等[7]发现, 双亲肥胖家庭的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性远高于双亲体重正常者。娄晓民等[8]研究表明, 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者其儿童肥胖比例为66.18%, 父母均不肥胖者其儿童肥胖比例为39.71%, 提示肥胖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父母肥胖的儿童容易发生肥胖。沈丽琴等[9]选取6~12岁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各938名进行肥胖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结果显示, 父母双方均肥胖的儿童OR值高达3.203, 父母均肥胖是儿童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彭云等[10]对武汉市1 337名肥胖小学生调查发现, 儿童肥胖与家长的体质量指数具有显著的联系, 家长体质量指数高者学生发生肥胖的几率较高。

2 儿童出生体重及喂养方式

季成叶[11]研究显示, 出生体重作为胎儿环境的代表性指标, 与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期肥胖的发生率呈U型关系, 即以高出生体重为一端, 低出生体重为另一端, 今后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均显著增加。闫淑娟等[12]对160例0~6岁肥胖儿进行研究显示, 出生体重过重是儿童肥胖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因为个体在胎儿后期, 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增加是一生中最强的, 且脂肪细胞一旦形成则不会消失[13], 为肥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 人们大多侧重于改善营养不良, 很少想到他们今后发生肥胖的几率其实比正常出生体重儿更高[11]。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赶上生长和代谢机制的不协调容易导致肥胖, 一旦出现肥胖, 类型多属中心型 (腹型肥胖) 。有研究表明, 从出生到2岁间的早期追赶生长是儿童肥胖的一个危险时期, 在0~2岁出现身高或体重追赶生长的儿童在5岁时比其他儿童更高和更重, 这些儿童有较高的体质量指数和体脂比, 总脂肪量和中心脂肪分布也较高, 而这些因素对成年肥胖也有预示性, 所以, 出生后早期的追赶生长可以增加儿童肥胖和成年期疾病的危险性[14,15]。廖兵荣[16]调查显示, 高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体重儿的2.29倍, 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00倍, 高出生体重与低出生体重均为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的肥胖密切相关。谷晶[17]调查显示, 人工喂养和过早添加辅食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可能是由于人工喂养易造成过量喂养, 以至供给超过需求, 从而导致婴儿期肥胖, 而婴儿期肥胖又使儿童期肥胖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有研究表明, 母乳喂养儿的肥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儿, 且母乳喂养时间越长, 其肥胖发生率越低[18]。Bergmann等[19]研究表明, 母乳喂养的婴儿长大后肥胖的发生率较低, 母乳喂养3个月以上的婴儿到4~6岁时肥胖发生率仅为人工喂养及母乳喂养3个月以下婴儿的30%~50%。季成叶[11]研究显示, 相对于母乳喂养儿, 人工喂养儿更易发生肥胖。原因在于母乳喂养 (尤其4个月纯母乳喂养) 可自动平衡婴儿的食欲、吸乳量和吸吮频率, 从而显著降低婴儿期的能量摄入过高危险,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越长, 对神经-内分泌机制的影响越大, 越能抑制过度旺盛的食欲, 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越低, 母乳喂养既在客观上减缓了婴儿期体重的过快增长, 同时又能消除引发肥胖的重要隐患——脂肪细胞数量增加。迟克强[20]研究显示, 母乳喂养可预防肥胖, 与配方奶喂养相比, 婴儿期母乳喂养可降低学龄前肥胖的发生率。

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肥胖的影响较为复杂, 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基础、父母文化水平、职业、观念等。近年来, 研究发现, 在发达国家, 肥胖儿童在低中收入家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收入家庭, 而在发展中国家肥胖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较复杂, 城市儿童和高收入家庭儿童体重过度蓄积的危险性更高, 并且在过去的10 a中肥胖以极性的速度流行[21]。马冠生等[22]对影响我国城市儿童少年肥胖的环境和行为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儿童肥胖率在收入高的家庭中为12.8%, 中等收入家庭为11.9%, 在低收入家庭中为11.6%, 儿童肥胖率有随家庭经济收入的增高而升高的趋势。

父母文化程度及合理膳食知识的缺乏对儿童少年的肥胖有着重要影响。有研究认为, 父母文化程度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及超重有关, 父母文化程度低者, 孩子发生肥胖的危险性高于父母文化程度高者[23,24]。济南地区学生调查发现, 父母大专文化程度以上者其子女肥胖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其他人群[22]。蒋汝刚[25]研究显示, 父母文化程度较高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是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 认为高学历的父母更注意食物营养的搭配。钱晓勤等[26]对扬州市中小学生肥胖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显示, 肥胖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水平低、喜欢吃高能量食物、家长进餐量多和体育锻炼少。父母职业对儿童肥胖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职业为厨师其子女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大于一般职业父母的儿童, OR值为4.56[10]。

儿童肥胖还与父母的观念有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转型, 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人们对健康和体型的理解及态度都在发生改变, 这些因素既互相影响, 同时也将影响肥胖的发生和发展[27]。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人们习惯用肥胖作为评价孩子是否健康的标准, 认为“胖是健康的标志”, “吃得越胖越好、长得胖才健康”, “胖乎乎的孩子健康可爱”, “体重和腰围的增加是健康和财富的象征”等错误观念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外在因素之一。有调查显示, 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父母在对肥胖的认识方面存在差异, 肥胖儿童父母认为肥胖是身体健康, 甚至认为孩子胖表示家庭经济好[28,29]。由此可见, 父母的营养知识以及对食品的选择、饮食方式、膳食安排等生活习惯对子女肥胖有着重要的影响。

4 饮食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膳食习惯和食物结构都有了很大改善, 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摄入的增加, 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4.1 饮食行为

儿童不良的饮食行为可加速肥胖的发生和发展。科学研究表明, 高脂肪、高能量、高蛋白饮食对儿童肥胖的发生有直接影响[5]。大量研究证实[30,31,32], 肥胖儿童较正常儿童多数存在不良饮食行为, 表现为食欲旺盛, 食量大, 特别是晚餐量偏多, 经常非饥饿性进食, 喜欢甜食, 油炸食物等高能量食品, 进食速度快, 暴饮暴食, 并常有吃夜宵、大量零食的习惯, 这些不良的饮食行为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曹岩等[33]对109例肥胖儿童调查发现, 过食和脂肪摄入过多者占72.48%, 喜欢甜食者占58.71%, 偏食者占72.23%, 喜欢吃零食者占72.48%。提示儿童肥胖与饮食行为有密切关系。

4.2 西式快餐

西式快餐因其具有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的特点, 长期、频繁食用可能会导致能量和脂肪摄入增加, 从而造成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的增加。季成叶[34]调查表明, 经常吃西式快餐 (平均3~4次/周) 者肥胖发生率是少吃者 (1~2次/月) 的2.5倍。20%以上的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每月至少吃过1次快餐。马冠生等[35]研究发现, 我国城市平均每月吃3~4次西式快餐的儿童青少年患肥胖的比例要比平均每月吃1~2次的高1.7个百分点。

4.3 软饮料

软饮料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不容忽视, 含糖饮料消费与儿童肥胖的正相关已得到证实。青少年每天增加1份含糖软饮料, 发生肥胖的危险会增加1.6倍[36]。如果1个青少年平均每天喝1听含糖饮料, 1 a以后将比不喝含糖饮料的青少年重6.4 kg[37]。2005年全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监测结果显示, 大城市青少年约47%天天喝软饮料, 8.9%的男生和4.5%的女生口渴只喝软饮料。刘菲菲等[38]对江西省城市小学生调查显示, 喜欢喝雪碧等饮料是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4.4 早餐行为

早餐行为与肥胖有关, 不吃早餐儿童少年以及成年后发生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39]。马军等[40]调查发现, 不吃早餐是超重、肥胖的诱发因素之一。马冠生等[22]研究发现, 儿童少年肥胖率与早餐食用频率成反比, 每周吃0~1次, 2~4次和5~7次早餐组的肥胖率分别为18.6%, 13.5%和11.8%,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6, P<0.05) 。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 经常不吃早餐 (0~1次/周) 的儿童青少年和基本每天都吃早餐 (5~7次/周) 青少年儿童肥胖率比值比为1.742。不吃早餐导致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儿童在午餐时吃得比较多, 往往是饥不择食而引起能量摄入过多, 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蓄积, 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5 运动因素

体育锻炼时间少、体力活动不足、久坐少动的静态生活方式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交通工具代步造成走路越来越少, 加上体育锻炼不足, 户外活动以及家务、劳动等体力活动减少, 使得能量消耗减少, 过多的能量储存导致体内能量失衡, 从而造成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日益增多。二是随着看电视、使用计算机和玩电子游戏时间的增加,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比例增加。研究证实, 中国儿童在控制饮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后, 平均每天看电视3 h儿童肥胖的危险性是平均每天看电视≤1 h儿童的1.398倍[41]。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 h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增加1%~2%[26]。三是学习压力大, 学习时间长, 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曹敏[42]研究结果显示, 学习压力大、运动时间少是学龄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之一。2005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发现,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每天课外作业的时间33%以上达2~3 h, 16.1%的男生和17.4%的女生≥4 h, 许多学生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1]。因此, 合理安排学习、娱乐时间, 适量运动和减少静坐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儿童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6 结语

古典文学欣赏的心理因素分析 篇10

一.分析古典文学欣赏中心理因素的变化

对于古典文学的欣赏与阅读, 影响读者心理变化的因素与对其他类型文学艺术的鉴赏与审美基本相似, 整个欣赏的过程共由四个阶段构成, 分别为读者产生审美与欣赏的动机、读者审美心理的转换、读者审美心理的塑造以及读者审美情感的体验。而审美动机的形成是整个欣赏过程的关键和基础。研究表明, 在进行古典文学的欣赏与评鉴的过程中, 作者的审美动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分别为娱乐性的审美动机、提高读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认知能力以及躲避在文学世界里逃避现实的心理, 此外还包括一些动机不明确的阅读心理。

在对古典文学进行欣赏与阅读的过程中, 每个读者的审美动机都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而动机不同产生的审美效果也必定会有所不同。事实上, 构建审美心理的过程就是将审美动机向审美的阅读效果转化的过程。在心理学层面研究古典文学的赏析过程, 通常将读者的阅读行为归纳为积极主动寻求审美体验的行为, 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

二.分析古典文学欣赏过程中心理状态存在的差异性

欣赏与评价古典文学的过程中读者的心理存在着一致性。所谓文学欣赏的一致性就是读者本身跨越时代性、民族性、个体性以及阶级性等方面的差异, 在欣赏古典文学的过程中只能利用人类的共通性。形成这种古典文学鉴赏的一致性原因和因素十分复杂, 一方面这种一致性与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有关。另一方面, 该特性还与人们在欣赏与评价的实践中审美心理以及审美感悟的共同性相关联。

根据现代的文学赏析理论可知, 对古典文学进行欣赏与评鉴的过程是传承我国古代艺术文化与传统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 欣赏古典文学和名著也可以提升当代人们在审美方面的文化意识、精神内涵以及个人涵养。在欣赏古典文学的过程中, 不同读者的文化底蕴、理解能力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都会影响其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因而在欣赏古典文学的过程中读者的心理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 古典文学欣赏中心理的时代性差异分析

诞生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创作形式与文学特征, 因此读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与阅读过程中也必定存在着较大的时代性差异。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富含该时期的文学特征与人文气息, 同时每个时期的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审美的趣味、生命的感悟与文学价值。面对这些极具时代差异的古典文学, 不同时期读者的鉴赏能力、审美趣味、价值观、人生观等心理因素都受到当下文学环境的冲击和影响, 因而对文学作品的感悟也就不尽相同。此外,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同一个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的过程中, 所得到的审美感悟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爱情的研究与探讨始终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永不褪色的话题, 许多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与著作至今还能被人们称颂并广泛流传。《红楼梦》不仅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还是一部歌颂爱情的经典巨作, 但是即便如此, 该著作在诞生不久就以淫乱之作被人们唾弃并就此“打入冷宫”。另外一篇《桃花扇》也是一部典型文学作品, 该著作是以倡导解放女性思想与个性为主题一部戏剧作品, 不同时期人们对其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在较早的时期, 曾有许多读者认为这是一篇秽乱之作, 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然而在后期也有人对该作品做出较高的评价与鉴赏, 其主要认为该著作是一部倡导女性自由, 鼓励妇女追求独立与向往美好爱情的经典文学。

(二) 古典文学欣赏中心理的阶级性差异分析

古典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 受到国家阶级制度的影响, 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也必定存在着较大的阶级差异, 因而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阶级差异心理。不同国家的阶级制度导致其利益的倾向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而读者在这种阶级差异的影响下, 古代文人、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势必会将这种不同的利益倾向表达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 因而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中个人的审美品位和心理也会受到作品的阶级影响。例如, 在我国封建主义社会发展时期, 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进行的文学创作, 而这些作品的内涵与实质也必定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与价值观念, 因而呈现出当时社会文人墨客在该环境下总体的审美观念与审美价值。因此, 在当前历史发展的形势下, 人们对这一类作品进行欣赏与阅读时, 潜意识里人们已经抱着一种批判的审视心理来看待此类文章, 从而导致其在阅读中逐渐形成这种较强的阶级心理, 自然的表露出对此类文章的批判态度。

(三) 古典文学欣赏中心理的民族性差异分析

任何民族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与传统的民族特色, 研究古典文学作品民族差异性的过程中, 人们应首先明确, 文学作品中文字的差异只是文学作品中差异的表象, 其实质性的差异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民俗差异性、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性, 这些才是影响古典文学精神层面的意蕴、导致民族差异形成的内在因素。例如, 就我国的某一个民族文化而言, 民族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会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本民族的文写作品中, 因而该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心理等内在因素在本民族古典文学作品的长期的影响下会逐渐形成固定的意识形态。因此, 面对不同民族的古典文学作品, 人们会在根本的意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民族差异, 这种差异心理有时会提升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品鉴能力, 提高人们的个人品味, 但有时则会给人们错误的指导, 使人们对不同民族的作品产生错误的理解。

(四) 古典文学欣赏中心理的个性化差异分析

从本质上,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对古典文学的品鉴都一项个体化的工作或行为, 因而每个生命的个体在创作或是文学赏析的过程中势必会存在个性化的审美、创作、鉴赏等方面的差异。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文学创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以及文化造诣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而这些差异都会在作者的创作中一一体现出来, 从而形成每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然而读者在欣赏这些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受到生命个体差异性的影响, 个人的审美心理、审美趣味也必定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 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对《红楼梦》有过这样的评价, 其认为在欣赏与品位“红楼”的过程中, 道学家看到的是淫思与秽乱, 才子佳人看到的是缠绵悱恻的爱情, 革命家看到的是官场的排挤、百姓生活的动荡, 而流言家看到的则是满目的宫闱秘事。这一说法充分体现出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个性化差异。

三.对古典文学欣赏中读者心理因素特征的分析

众所周知, 古典文学的创作往往要靠作者本身各种心理因素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完成的。就读者而言, 对古典文学的欣赏与阅读与创作者有着相似的心理特征。

(一) 读者在欣赏古典文学中内心具有丰富的想象活动

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是由读者的意识与感知驱使着个体逐步完成对艺术的审美与重塑的行为, 这是一种个体化、认知化的活动。在欣赏古典文学的过程中, 读者的内心会不由自主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变化, 此时就会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而产生这种联想的心理活动是赏析古典文学的必要素质。读者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思维方式以及文学素养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读者对古典文学的鉴赏效果, 且这些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读者进行古典文学欣赏的导向。因此, 读者在欣赏古典文学的过程中都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化倾向, 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完全是在读者的想象与构思下呈现出的, 因而作家所创造的作品只有在读者的想象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升华与价值的体现。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往往会存在较多的“空白”之处, 例如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 其艺术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而这一部分价值则要依靠读者丰富的想象力来发掘,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古代诗词中潜藏的价值。

(二) 读者在欣赏古典文学中内心具有敏锐的情感体验与变化

读者在对古典文学进行赏析的过程中, 对文学作品的再现与重塑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环节。几乎所有古典文学的作品中, 都凝聚着作者个人的情感经验、审美意识以及心理的趋向, 每个具有深厚文化基础、对语言文化有着极强理解能力的读者都能通过对文章的欣赏与阅读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与写作意图, 而这一过程同样是对古典文学作品赏析、把握古典文学内涵的关键环节。任何一个读者在分析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是故事场景的过程中都有自主选择和判断的权力, 对故事产生的联想与伴随产生的各种想象活动都会随着读者内心世界的变化而逐渐形成一种倾向性。

(三) 读者在欣赏古典文学中内心始终贯穿着审美情趣

读者在欣赏古典文学的过程中, 其在审美情趣方面的心理变化与起伏都是构成古典文学艺术欣赏的主要特征。读者在进行文学欣赏的活动中, 一直在寻找处在情与理之间的关键点与平衡点, 协调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和审美距离同样是文学赏析的关键所在。读者始终将审美的情趣和内心的情感变化贯穿于整个文学欣赏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古典文学欣赏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 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过程也可以看做是艺术审美的过程, 因而读者在进行艺术赏析的过程中, 也必定是用审美情趣带动审美的意图和心理, 进而在文学欣赏中获得一定的成果和价值。

上一篇:行业革命下一篇:快乐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