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2024-06-13

安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精选九篇)

安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篇1

从历史上看,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过程比较曲折, 从1992年起大体经历了长时间下降然后上升的过程, 即微“W”型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一直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作为商业保险来经营。Miranda和Glauber (1997) 曾利用统计模拟模型得出结论:农业保险人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差不多达到一般保险人的10倍左右。在我国, 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得出, 1998年至2003年, 我国一般保险业务的加权平均变异系数百分数为49.2%, 而农业保险的变异系数百分数为64.3%。[3]从比较中也可以看出, 我国保险人经营农业保险所面临的系统风险要明显高于经营一般的保险业务。Mishra (1996) 在研究中认为农业保险具有公共物品典型的外部性特征, 我国农业保险的“身份”定位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2004年至2006年, 连续3个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 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2007年, 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作出了“发展农业保险, 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决定, 并开始实施中央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开始步入快车道。2008年, 在大幅增加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 中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与经营管理。基于此背景, 本文探讨的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范畴。

一、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中西部地区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由于经济原因, 农业保险覆盖面比较狭窄, 再加上自然灾害危险或然率比较高, 保险公司缺乏持续经营的动力。该局面直到2004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才有所改观,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摆脱了逐年下降的困境。2009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重申, “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扩大试点范围, 增加险种, 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 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 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与东北地区相比, 中西部地区农业人口比例较高, “地少人多”的现状造成很多省份都是全国有名的“劳务输出大省”, 这给农业保险经营的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中西部地区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大为有限, 这就更强调农业保险的险种开发要符合地方实际, 突出地方特色, 不能搞全国“一刀切”。本文以安徽省为例, 通过实地调研, 揭示该地区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希望能够给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以更多的启示。

2004年中国保监会在9个省市开展农业保险的试点, 安徽就被确定为试点省份之一。2005~2006年保费收入分别为138万元和120万元, 比2004年有所回升。2006年农业保险被作为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部分, 得到了中央、地方的高度关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2007年安徽农业保险得到迅速发展, 保费收入高达5343万元, 是2006年的近45倍。2008年安徽省被确定为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省份;同年4月, 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标志着安徽省政策性保险工作全面启动, 2009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政策性农业保险纳入“民生工程”, 安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行各项财政补贴80%, 安徽农业保险的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 农业保费收入高达4.05亿元。[4]目前, 2007年成立的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经过一系列的增资扩股后, 2010年该公司注册资本在全国农业保险公司中跃居首位, 主要经营小麦种植保险、玉米种植保险、水稻种植保险、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奶牛保险、大棚蔬菜种植保险等二十多种农业险种。

二、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从供给和需求角度研究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各类影响因素。以安徽省为例, 通过实地调研, 采用多元回归方法,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 实证检验影响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有关推论假设的有效性。

本调查选取安徽省阜阳市颖泉区农户为调研对象, 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 收回有效问卷98份, 回收比例为89%。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

Logit (Y) =log (Y/ (l一Y) ) =cl+alxl+a2x2+a3x3+..…+amxm+ul (其中, Y是因变量, 回归系数a表示自变量x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ln (Y/ (1一Y) 的变动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农户2009年是否购买了农业保险, 是为1, 否为0。

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对农户和政府访谈的相关资料, 选择以下内容为影响农户是否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 (自变量) :①年龄;②年收入水平 (含非农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 ;③受教育程度;④农户风险大小;⑤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⑥对相关农业保险服务的满意程度等。

使用向后筛选法,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 结果显示, 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分别为:

1.年收入水平

安徽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集体经济实力也不强, 农民的收入水平影响了农民投保意愿, 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非常关注农业保险相关险种的价格及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的额度。另外, 非农收入占比较大的家庭, 尽管年收入较高, 但是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不太强烈, 可能的原因是农业收入在其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越低, 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越差。

2.农户风险大小

对该地区历史存在的风险或农户自身经历过的风险, 关注度普遍较高, 这也是在农业领域中风险与保险关系的体现。

3.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

农业保险市场存在可诱导性特征, 大部分农民通常是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才得知农业保险, 但是对农业保险的险种, 如何办理投保等具体细节则不太了解。因此, 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也成为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

4.对相关农业保险服务的满意程度

农村由于土地的固定性, 带来的人和组织的固定性, 有些农户本身就对农业保险能否发挥作用持怀疑态度, 保险人对相关险种的经营模式就成为其考察的主要方面, 而这种“鉴定”效果往往具有较强的传导性。

在本次调研中, 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农户是否购买农业保险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这与以往的学者研究结论有出入。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调查地区很多农户家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留在家中多是年龄较大的劳动者, 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该因素差异性不大, 因而没有通过模型检验。但上述情况恰恰符合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的现状, 对农业保险的供给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三、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1.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 抓住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转移的契机, 积极调整中西部地区农业的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提高科学知识在农业中的运用水平, 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设施, 推动农业产业化。借助我国大力支持农村建设的春风, 调动各方积极性发展县域城乡特色经济, 解决农民增产增收难问题, 提高农业经济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提高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使农业与工业同进步。如果农民富裕, 从事农业也能赚钱时, 农业保险需求自然会增加。

2.提高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水平, 改进农业保险经营技术

提高农业风险监测技术, 建立农业风险预报警系统, 健全防灾减损体系。农业风险监测有利于控制和减少农业风险损失, 降低经营成本, 农业保险预警系统能够避免或减少灾害事故发生, 做到“以防为主, 防救结合”。农业保险应充分利用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 包括气象卫星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人工降雨、人工防雹等建立起灾害的观测系统、灾害全程检测及资料的分析处理系统以及灾害发生后紧急实施救援服务系统。

3.加强农业保险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加强对农业农户的宣传教育, 向其宣传农业保险知识。采取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保险机构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基层干部耐心向群众解释, 动员群众等多种形式, 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农业保险对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增加收入、稳定农民生活的重要作用, 消除将农业保险视为“乱收费”、“增加农民负担”的错误看法, 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农业保险工作。此外, 向农民普及保险知识, 逐渐增强他们的保险意识, 彻底根除其小生产的思维定势。宣传普及保险知识有效的办法就是先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学习保险知识, 动员他们带头投资那些期限短、保险费少的险种, 使他们及时得到经济补偿的实惠;散发简易保险读本, 组织学习, 在农民有一定的保险知识基础上采取示范先行、典型引路的办法推动农业保险业发展。

4.培养高素质保险人才队伍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强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全面的保险职业人员。保险公司人员技术要好, 服务态度也要改善:对待客户要认真耐心, 倾心, 还要善于听取农户意见, 因为农业保险面向的是一群知识、文化相对弱的弱势人群。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保险从业人员队伍, 使得保险公司得以发展, 保险客户满意, 间接减少农业保险成本。

5.尽快制定与我国农业发展配套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政府应尽快制定与我国农业发展配套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对农业保险的地位、性质经营范围、管理原则、机构设置、优惠政策都要依法确定下来, 对政府支持农业的行政职能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可以将必须保险的农作物, 牲畜 (禽) 分为强制保险类和非强制保险类;强制保险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作物和畜禽为强制保险类, 国家对强制保险给予相当于保费80%左右的补贴。强制保险保全成本和利润, 便于稳定农业,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进而维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中央和地方财政各支付一部分。其他的为非强制保险类, 农民只有投保强制保险才可以得到政府提供的其他农业补贴和灾害救济福利, 将经济诱导作为保险的手段可避免单位强制保险所引起的低触情绪。此外, 还要针对系统风险设立风险基金, 成立再保险公司为承担重大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摘要:农业保险具有分散农业灾害风险的功能, 它的建立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徽省为例, 通过实证分析, 揭示影响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尽快制定与农业发展配套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措施, 以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朱秀芹.论加强我国农业保护的必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08) .

[2]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3]罗皓, 郭红卫.论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村展望, 2006, (03) .

安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篇2

去年3月下旬以来,受H7N9型禽流感疫情影响,安徽鸡肉、鸡蛋市场交易大幅减少,家禽产业规模萎缩,农产品市场风险问题被进一步提上议事日程,政府在应对疫情、保护农产品生产和经营者利益的过程中亟需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国内外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一、国内外价格指数保险的实践情况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实践。发达国家的实践早已证明,在现代农业中,决定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正因如此,欧美国家农业政策的着力点也是放在了应对过剩条件下农民利益保护的问题,目前,美国、加拿大都开办了相应的价格指数保险,为种植、养殖者的利益提供保障。

美国价格指数保险主要产品有:一是毛利润保障保险。美国超过20个州提供畜牧毛利润保险,该保险可适用于肉牛、奶牛、生猪等品种,主要用于防止畜牧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及饲养成本浮动造成养殖业利润受损,实际起到了抑制饲料价格上涨及畜牧产品市场价格稳定器的作用。在保单结束前,当投保人的实际养殖毛利润低于投保的养殖毛利润时,投保人获得相应的赔偿。二是养殖业价格保障保险。该类保险可适用于肉牛、牛犊、生猪等,只保障由于畜牧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对养殖者造成的损失,不考虑饲料等其他养殖成本。此险种只保障投保人的现金流稳定而非参与期权/期货买卖。

加拿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主要有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生猪价格保险。该保险是为阿尔伯塔省生猪养殖户设计的一款应对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工具,当一定时期内该省生猪价格出现突降时为养殖户分散或转移市场风险。承保时,为保险标的建立一个底价,如果交易时市场价格(或综合市场指数)低于底价,则养殖户可获得差价部分的赔偿,交易时市场价格的计算公式为:市场交易价格=美国主要市场价格×汇率×调整因子(出肉率等)。该产品实质上是一个带汇率转换的加拿大猪肉价格看跌期权,其保费和保额由美国、加拿大期货市场和金融市场(汇率等)决定。

(二)国内各地农产品价格保险探索。目前,国内不少地方开始探索农产品价格保险。主要有:

1、上海率先探索蔬菜价格保险。蔬菜价格保险,是为在市场交易中可能遇到的蔬菜产品价格风险而向农户提供保险,以保障菜农利益和保护生产积极性的一种有益探索。上海在国内首创了蔬菜价格保险制度,具体做法是由统计部门抽样调查提供前三年蔬菜平均价格,算出“保险的依据价格”,如果在保险期限内低于前三年的平均价格,则由保险公司进行差额赔付。赔付时还要考虑CPI因素,即如果CPI上涨了4%,则必须加上4%的补偿率。政府对保费进行补贴,市财政给予50%的保费补贴,区县财政补贴40%,农户自费保费10%。

2、北京推出生猪、蔬菜等价格指数保险。为应对生猪价格波动而影响养殖户积极性和对产业的冲击,北京于2013年5月在顺义区推出全国首款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在保险期内,如果平均“猪粮比”低于6:1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予养殖户赔偿。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为“猪粮比”(即卖一斤生猪可以买几斤玉米)6∶1,低于6∶1时养殖户亏损。因此,该

1保险是以国家发改委每周发布一次的“猪粮比”为参照系,并纳入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政府各级财政累计补贴保费80%,生猪养殖户承担保费20%。依据北京目前补贴政策,每头生猪保险费12元,政府财政每只生猪补贴保费9.6元,符合投保规模的养殖户投保每头生猪只需承担2.4元。北京市继顺义区推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后,大兴区又推出白菜成本价格保险,怀柔区也将推出板栗价格指数保险,于今年板栗收购季上线。

3、江苏试行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2013年6月,江苏省张家港市推行夏季保淡绿叶菜价格指数保险,首批试点共签约7个蔬菜基地,选择鸡毛菜、杭白菜、青菜作为试点品种,涉及农田663亩,提供保险保障超过200万元。该保险在保险模式上采取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由政府承担保费补贴,保险公司负责保险业务操作;当保险品种的市场平均零售价低于保险期间日平均零售价时即视为保险事故发生,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保费承担由市级财政补贴50%,镇级财政补贴40%,投保的蔬菜基地仅需自负10%。同时,江苏省海门市正探索推行种鸡、蛋鸡、肉鸡、苗鸡价格指数等险种。

4、成都探索蔬菜、生猪价格指数保险。2013年12月,成都产生西部地区首张“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保单”。该保险由成都市财政局、农委等部门联合推动,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参保涉及9个县(市、区)、农户409户,覆盖蔬菜种植面积2760亩,总保额407万元,涉及莲花白等6个蔬菜品种。这是一项以蔬菜离地价格作为保险责任触发参数的创新型农险产品。即参考季节需求和市场平均行情,给每个蔬菜约定一个离地价格视为保险价格,当实际离地价格低于保险价格时,视为事故发生,保险公司介入定损。成都的彭州市也推进育肥猪价格指数保险合同,采用成都农业信息网每旬公布的育肥猪价格和玉米价格计算“猪粮比”,首批共承保育肥猪2400头。

二、现行农业保险现状及农业保险产品创新的必要性

农业是弱质产业,也是能够受益于保险的风险性产业。2007年以来,在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安徽农业保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09年开始,安徽把政策性农业保险纳入“民生工程”,推进速度进一步加快。截至2012年底,全省每年种植业承保面积近1亿亩,大宗农作物承保率达到90%以上;每年能繁母猪承保量都在130万头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奶牛的承保率也达到了50%以上。五年多来,保险经办机构累计赔付达到40多亿元,全省2600万个(次)农户从中受益。目前,农业保险已覆盖主要种植业、养殖业、常见的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虫害和疫病,以及农房、农民人身意外保险等涉农险种。农业保险的发展,有效地发挥了“减压阀”和“稳定器”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和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也应看到,现行的农业保险产品主要应对农业自然风险,对于应对农产品生产的经济风险,还难以发挥屏障作用。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呈现频繁波动趋势。根据经典的“蛛网理论”,农产品价格形成会受到生产周期、生产成本、生产结构的影响,这导致农产品尤其是在居民消费指数(CPI)中权重较大的畜产品价格以大约三年为一个周期上下震荡。这种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将会带动食品价格变动,最终导致CPI的波动。另一方面,现行农业保险产品对于应对农业市场风险有其局限性。现行的农业保险产品虽能解决自然风险高损失、高保费的精算难题,激励保险需求,但却难以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小农经济结构下金融服务短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管理问题。一旦生产成本上涨、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导致生产亏损,就会带来居高不下的道德风险和理赔成本,并由这一轮生产过

2剩而引发了下一轮的生产不足,使整个市场始终处于波动之中。2013年初发生的H7N9禽流感疫情,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它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禽肉产品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导致家禽产品市场交易萎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成交量的萎缩和价格的下挫又使养殖户补栏意愿低,纷纷减少养殖规模以降低成本,而这又为“后禽流感时代”家禽产品的有效供给埋下了隐患。因此,如何将农产品生产的经济风险纳入农业保险保障范畴,进一步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延伸保险服务触角,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已成为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要加快完善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创新保险品种,探索实践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开发覆盖“经济-市场-价格变化”的“农业收入保险”。

三、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优势及其可行性

从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情况来看,农业保险正在向指数保险方向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目前主要的指数保险产品包括产量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前两者需要在特定区域内对历史产量、天气数据进行安全、客观的测量,具有区域、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局限性,而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是以农产品价格为标的、以“价格指数”为赔付依据的一种农业保险产品,是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因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农产品价格低于既定价格或价格指数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赔偿的一种制度安排。

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在应对市场风险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可以打破农业生产的原始记录,即灾害发展的时间、种类以及灾害情况等数据资料对厘定费率的限制,即与具体农业生产行为无关,是为防范农产品市场风险而提供的一种风险保障。二是不需要了解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情况,也就省去了逐家逐头查勘核损,降低了保险的业务成本。三是保险赔付使用的是与农业损失密切相关的、易于观测且难以人为干预的随机变量(价格指数),既保证了保险赔付的客观、公正和透明,又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四是指数保险的购买者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生产者,从事市场经营的商户主体也可以购买,有利于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使农业保险的经营更符合大数定律。

安徽建立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具有比较强的可行性: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在国内外一些地区已有较为成功的实践案例,为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国外的美国和加拿大均建立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承保后,如果交易时市场价格(或综合市价指数)低于设定底价,则养殖户可获得差价部分的赔偿。国内上海、北京、江苏、四川等地积极探索农产品价格保险,积累了经验。如上海市在国内首创了蔬菜价格保险,以统计部门抽样调查提供前三年蔬菜平均价格为依据确定“保险的起赔价格”,如果在保险期限内低于前三年的平均价格,则由保险公司进行差额赔付。另一方面,从内在条件看,安徽具备良好的农业保险基础。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安徽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推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形成了独特的经营模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农业生产者的积极认可。

四、安徽省建立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措施建议

结合国内外其他地区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实施情况,现就安徽建立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研发价格指数保险产品。由于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需要政府拿出一定资金给予保费补贴。建议由农业、财政部门牵头,组织保险企业、生产企业、科研机构等,按合法程序和方案,系统研究和设计开发农产品价格指

3数保险产品,并报省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批。保险模式上采取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由各级政府承担保费补贴,保险公司负责保险业务操作

二是选择适宜保险品种。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通常适用于消费量大、价格波动频繁、市场风险较大的农产品,如蔬菜、猪肉、禽蛋产品。建议优先在禽蛋或者生猪产品中选择某一品种开展价格指数保险。一是因为我省禽蛋、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较高;二是因为禽蛋和生猪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城乡人民生活。

三是设计并发布科学、客观的价格指数。建立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关键要有一套保险公司、投保者都认可的,具有较强科学性、权威性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建议由相关权威部门制定并发布。在此方面,由物价、农业、统计等部门立足于已有的长期、持续性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数据,研究提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指数,或采用在安徽农网等网站每旬公布育肥猪价格和玉米价格计算“猪粮比”,可作为我省建立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的重要基础。

四是逐步试点推广深化。开发符合安徽省情的价格指数保险产品,没有固定成熟的模式可以遵循,需要结合农业实际,积极探索尝试,稳步推行试点,提炼可供借鉴或复制的经验做法。以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产品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进一步探索研究适合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产品和新型保险服务,提高保险--金融一体化产品在资本市场的利用价值,将传统保险权益和金融期权加以组合,开拓价格保险证券化,以资本市场为基础,运用资本运营手段,将保险公司的风险责任分解,提高保险公司的资产安全性。

安徽省2012年调整农业保险政策 篇3

就广大农民关心的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调整方案。安徽保监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此次调整适当提高保险费率,实现风险程度与产品定价相匹配,大豆保险维持现有费率不变,油菜保险费率提高296,小麦提高0.5%,其他品种各提高1%。调整后的各险种费率分别为:水稻6%、玉米6%、棉花6%、大豆6%、小麦4.5%、油菜6%;同时,适当下调奶牛保险费率,费率从8%下调到6%,激发农户参保意愿,稳固全省奶业生产。

根据近年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2012年,玉米、大豆、小麦、油菜每667平方米(1亩)保险金额在原基础上各提高10元,水稻、棉花分别提高30元、40元。调整后667平方米保额分别为:水稻330元、玉米250元、棉花340元、大豆170元、小麦270元、油菜270元。

此外,新的调整方案还下调了绝对免赔率标准,提高农户赔偿标准。2012年安徽省种植业保险的绝对免赔率从15%下调到10%,农户一旦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因灾减产损失,可得到保险金额90%的赔偿,发生绝收损失可获得100%保额的赔偿。

(安徽柳书节)

安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篇4

安徽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海洋陆地气候过渡带叠加地区, 南北差异较大, 自然灾害特别是旱涝灾害较为频繁, 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省份之一;淮北及江淮分水岭易遭受旱灾;沿淮地区是洪涝高发区。平均每年因灾损失粮食15~25亿㎏, 棉花35~100万担, 油料4.5~7.5万t。表1显示近年来安徽省受灾面积约占全国的5%;旱涝灾害的比例更高。

2 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机制

2.1 安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回顾

早在1980年我国刚刚恢复保险业之初, 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安徽分公司的各级基层公司就开始着手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由于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 农业保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迅速, 在1992年安徽省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顶峰时的6572万元。1995年以后,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 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控制业务规模, 此后安徽省农业保险业务逐渐萎缩, 至2004年安徽省农业保险费收入只有区区51万元, 仅为1992年高峰值的0.75%, 大部分地市农业保险基本上是空白。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 作为“绿箱政策”的农业保险开始受到政府层面的关注:自2004年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将农业保险提升到服务农业产业发展、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2007年开始, 中央财政启动农作物保险保费补贴试点, 安徽省委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在全省范围大力开展多种模式的农业保险, 全年全省农业险保费收入5300多万元, 比上年增长43倍。

2008年4月28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 制定印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全面启动了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2.2 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运行机制

2.2.1 试点的基本原则。

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运行;自主自愿;协同推进。“政府引导”是指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 运用经济杠杆引导鼓励农户、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参加农业保险。“市场运行”是指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充分发挥保险市场主体保险公司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政府的参与并不是为了替代市场而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自主自愿是指市县政府和保险公司以及农户自主自愿地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 不搞行政干预, 重在引导。协同推进是指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及面广点多, 工作量大, 政策性强, 需要多部门共同协调推进, 建立保险公司与政策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的承保、理赔工作机制。

2.2.2 试点的主要内容。

(1) 试点险种。试点的种植业险种主要选择种植面广的大宗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和大豆 (2009年增加) ;养殖业险种主要选择奶牛和能繁母猪。鼓励各市县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上述险种之外的种、养殖业特色品种开展保险试点。

(2) 保险金额与费率。为了降低试点项目的道德风险, 试点险种按照“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确定保险金额:种植业的保险金额按照标的生长期所产生的物化成本为依据, 试点险种的费率根据安徽省相关品种多年的平均损失率, 并参照相邻试点省份费率水平确定 (见表2) 。

(3) 保险责任。种植业的保险责任为人力无法抗拒的各种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养殖业的保险责任为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及强制捕杀所导致的投保个体的死亡。

(4) 保费补贴。试点险种 (除奶牛) 的保险费由政府补贴80%, 投保人承担20%。政府补贴的80%的保费由各级政府分担:种植业中央财政承担35%, 省财政补贴25%, 市县财政补贴20%;能繁母猪中央财政补贴51%, 省财政补贴21%, 市县财政补贴9%;奶牛的保费由中央财政补贴30%, 省财政贴补21%, 市县财政补贴9%, 投保人承担40%。

(5) 试点险种风险分担模式。种植业采用“地方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 保险公司承担经办地区 (以市为单位) 单季种植业保费3倍以内的责任, 3倍以上的赔付责任由政府共担;政府相当于为保险经办机构免费提供超赔再保险。养殖业保险采用“保险公司自营模式”, 由经办公司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6) 保险资金管理。种植业保险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单独核算、封闭运作、财政监督”的管理办法, 实行市级统筹;由经营种植业保险的市级公司在银行开设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专用账户, 单独建账, 分险种核算, 资金在账户内封闭运行。养殖业保险资金按照常规保险资金管理。

(7) 保险理赔。种植业理赔实行:比例赔付, 即以投保农作物损失比例作为成本损失比例计算赔偿金额。设置起赔点和绝对免赔率, 种植业理赔起点为30%, 即承保农作物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率达到30% (含30%) 以上至80%时, 按照该作物生长阶段保险金额和损失率计算赔偿, 并实行15%的绝对免赔。损失率达到80%以上时 (含80%) , 按该作物生长期保险金额全额赔偿。

(8) 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农业保险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风险的巨灾性, 也就是一次风险灾害 (如旱灾) 可能影响到数百万亩甚至千万亩农作物, 造成保险人巨额的损失偿付, 这也是保险人一般不愿从事农业保险的原因所在, 也是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根源。如何应对农业巨灾损失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安徽省的解决思路是在尽可能压缩保险经营费用, 规定种植业的经营费用一般不超过当年保费收入的15%, 要求经办机构按照当年保险费收入提取25%的种植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当年保费结余全额转入种植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 并建立省级种植业巨灾风险准备金调剂制度。

2.3 试点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至2011年末, 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届满4年, 试点中也暴露了运行上的一些问题:一是试点的种植业保险金额过低, 远不能补偿受灾的农作物成本, 影响了到试点农户投保的积极性, 投保人尤其是种植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要求提高保障水平的呼声甚高。二是由于各市县财力状况不一, 特别是一些的产粮大市县往往也是财政较困难的市县, 县市财政补贴的压力较大, 影响其积极性;三是市级保险资金统筹不符合保险“大数法则”的原理要求, 分散风险范围有限, 影响到保险资金的运行效率。

自2012年1月起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一是适度提高保险金额并对保险费率进行了调整, 实现风险程度与产品定价相匹配, 调整后的各险种保险金额和费率如表3所示。

二是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 加大粮食主产区补贴力度。对皖北地区三市七县粮食主产区的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 执行中央、省、市县财政分别补贴40%、30%、10%标准;省内其他地区的种植业保费补贴, 相应执行补贴40%、25%、15%标准。奶牛保险地方财政补贴比例从30%上提高到40%, 农户担负比例相应下调。三是提升保费资金统筹层次, 实现风险全省管控。种植业保险资金仍实行“专户存储、单独核算、封闭运作、财政监督”的管理办法;改变以地级市为风险管控和资金统筹的原有模式, 省级保险经办机构在银行开设农业保险资金专用账户, 对全省种植业保险保费收缴、赔款支付实行“两条线”管理。发生单季超赔3倍以上的赔付责任, 由省政府和市县政府共担。四是下调绝对免赔率标准, 提高农户赔偿标准。种植业保险的绝对免赔率从15%下调到10%, 农户一旦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因灾减产损失, 可得到保险金额90%比例的赔偿, 发生绝收损失可获得100%保额的赔偿。

3 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绩效

3.1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服务网络逐渐完善

2008年4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并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订了8个配套制度和办法, 形成了“1+8”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框架, 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网络逐渐完善。截至2011年底, 保险经办机构设立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1314个, 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15646个, 聘用乡村专职或兼职协保员18005人, 覆盖乡村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县乡村和经办机构职责明确, 一个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区域和试点品种实现全覆盖

试点区域实现全覆盖。2008年, 全省有14个市、63个县 (市、区) 参加首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2009年试点范围覆盖了全省17个市 (现为16个市) 、93个县 (市、区) , 实现了试点区域全覆盖。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品种基本全覆盖。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棉花、大豆和能繁母猪、奶牛, 种植业保险试点品种覆盖全省主要农作物;畜牧渔业由于其保险价值高、道德风险高等因素, 目前的覆盖范围有限, 有待于小范围试点积累经验。另外, 全省13个市推出16个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 涵盖大棚蔬菜、水果、草莓、生姜、林木、烟叶、生猪和种鸡等。

3.3 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投保率大幅攀升

试点四年, 政策性农业保险特别是种植业保险的综合投保率 (承保面积与可保面积比) 大幅度攀升, 种植业的投保率从2008年的17.4%, 上升至2011年的87%。2011年大宗粮食产品如水稻、小麦、玉米投保率均达到或接近95% (见表4) 。综合投保率的提升 (图1) , 一方面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 提高农户的保障程度, 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的要求。

3.4 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功能凸现

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是保险的首要功能。试点四年, 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险金额逐年上升, 2011年近300亿元, 占当年的第一产业GDP的比重达15% (见图2) , 有力地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

试点四年, 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赔付24亿多元 (见表5) , 仅2011年赔付8.48亿元, 686万次农户获益, 户次赔款124元。特别是在2010年冬至2011年春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北方特大旱灾等严重自然灾害过程中, 发挥了损失补偿功能, 有力支持灾后恢复生产,

3.5 试点期间政策性农业保险整体平稳运行

除2010年低温冰冻灾害和皖北特大旱灾, 试点期间我省自然灾害总体平稳,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整体平稳, 四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9.3261亿元, 累计赔付24348亿元, 简单赔付率约62%, 低于同期全国平均赔付率 (见表5) , 如果再扣除经营费用15%, 提取25%的巨灾风险准备金 (国元公司提取, 人保提取3.5%) , 那么从试点四年看, 基本上实现盈亏平稳;积累的巨灾风险准备金为将来应对超常灾害奠定物质基础。

3.6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社会效益显现

促进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稳定。政策性农业保险彻底改变了农户传统的农业生产“靠天收”的风险观念, 使得农户的生产投入具有相当的保障机制, 从整体上激励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使得我省近年来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升。

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业保险锁定了农业生产风险。种养大户和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增加农业投入、承接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提高, 从而加速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这将对我省的农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互联网数据整理。

杠杆作用开始显现。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户特别的农业大户的收入预期稳定, 利用农业生产的预期收益为保证的借贷活动得以实现;农户的稳定的预期收入为扩大消费也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四两拨千斤”效果开始显现。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篇5

一、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问题

李军 (1996) 认为, 农业保险具有社会效益高而自身经济效益低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即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参加, 比如农民缴纳保险费。因而,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制定专门立法以及政府自行供应等办法纠正公共物品及准公共物品的供应失灵。

刘京生 (2000) 认为农业保险具有商品和非商品两重属性, 不可能完全按照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来经营, 再加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弱质产业以及农民的低收入问题, 国家采取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补贴农业保险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相反, 凡是按照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来配置农业保险资源的, 都是不成功的。

庹国柱 (2002) 从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和高成本、农业保险按照私人物品进行交易供求曲线不相交、农业保险具有利益外在性以及农业保险存在特殊的技术障碍等角度, 得出结论:农业保险是一种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必须由政府经营或者国家财政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经营, 服务于政府给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只能采取政策性保险方式。

冯文丽和林宝清 (2003) 从农业保险的双重正外部性角度论证了农业保险补贴的必要性。他们认为, 农业保险是生产和消费两方面都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农民花较高代价购买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冒很大风险提供农业保险的边际私人收益都小于边际社会收益, 边际私人成本都大于边际社会成本, 具有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正外部性。由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私人成本相交决定的均衡点Q1, 小于由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相交决定的均衡点Q2, Q1和Q2之间的缺口就是自愿投保下无法达到社会均衡点的需求缺或和供给缺口。在此基础上, 他们提出应该对投保农民和农业保险经营者进行补贴以缩减缺口的政策主张。

冯文丽 (2004) 进一步从市场失灵角度论证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她认为, 我国农业保险商业化持续经营的条件不存在, 陷入了“供给不足, 需求有限”的市场失灵态势。造成农业市场失灵的原因既有其他国家普遍存在的一般性原因, 即农业系统性风险、农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和双重正外部性, 也有中国特有的农业保险制度供给不足这一根本原因, 因此提出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供给以消除农业保险市场失灵。

黎已铭 (2005) 反对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作为农业保险经营困境的理论解释, 他从风险管理和保险理论角度出发, 提出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是农业保险经营困境的重要原因, 并提出了增强可保性的具体对策, 如实行统保和法定强制保险, 对投保农民和经营机构实行政策性补贴, 等等。

张跃华、顾海英和史清华 (2005) 从效用角度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及政策属性进行了阐释。假设农民在收入没有达到一定阈值时, 其对于风险的偏好随着收入或者财富的增加而趋于规避。对于中国农民来讲, 其对于风险的偏好在低收入时往往趋于风险中性, 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 不倾向于使用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生产中遭遇的自然风险。

二、农业保险的功能与功效问题

柯柄生 (2001) 反对将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政策, 认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了非适宜区 (高风险区) 的种植, 对生产具有扭曲作用;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不利影响;在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 农业保险的操作成本非常高。因此建议我国应将农业风险管理政策的重点放在重大自然灾害救济方面。对农业保险, 可以继续试验, 但在大范围推广方面, 要特别慎重。

谢家智 (2003) 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应定位于风险管理政策, 而非收入转移政策。虽然目前国外农业保险大多定位于收入转移功能, 或风险管理功能兼具收入转移功能, 但从福利和效率的角度来看, 政府导向型的农业保险几乎都是失败的。保险最本质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分散风险, 因此农业保险最本质的功能也应是分散风险, 而非收入转移。如果把农业保险作为接受资助和扶持农业的手段, 就会扭曲农业保险的功能, 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另外, 我国也没有发展收入转移型农业保险的经济实力。因此,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应定位于风险管理功能,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主张以私人保险为主体。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

吴扬 (2003) 认为农业保险就其自身性质而言, 属于农业保护政策的一种实施手段, 它符合世贸组织的农业基本规则。与我国现行的农业保护政策相比, 是一种负效应最小的农业保护政策, 不会对农业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价格造成直接明显的扭曲影响, 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是中国农业保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冯文丽 (2004) 认为, 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应定位于兼具危险处理财务手段和收入转移政策途径双重功能。作为风险管理手段, 农业保险比灾害救济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 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双重正外部性, 单纯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容易导致农业保险需求不足, 供给短缺, 造成市场失灵, 农业保险的危险处理财务手段功能也无法很好发挥。农业保险必须以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为条件, 才能实现风险管理手段的功能。因此, 农业保险应定位于兼具危险处理财务手段和收入转移政策途径两种功能。

冯文丽 (2007) 进一步对农业保险功效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认为农业保险具有促进农业产业化、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实现支农性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经济带来有利的乘数效应等福利功效;农业保险对农业信贷具有积极的支持功效, 可提高农业贷款人的积极性和经营效率;农业保险与粮食直补政策相比, 具有更强的政策功效:农业保险属于WTO《农业协议》中免除削减义务的“绿箱政策”, 而粮食直补则属于有削减义务的“黄箱”政策;农业保险补贴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在绝收的情况下农业保险补贴比粮食直补更具优越性。

三、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问题

李秉龙 (1994) 认为, 合作性农业保险组织具有非盈利性, 其经营核心是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保费中没有利润因素, 所以费率较低;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具有利益一致性, 有助于提高农业保险的实施质量, 避免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和道德危险。因此, 合作形式应成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体和基础。

刘京生 (2000) 认为, 我国农业保险应以合作制为主要基础性结构, 相互保险公司这一合作制形式同其他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 更加适合农业保险发展的客观需要。

冯岚 (2002) 提出, 应组建国家农业保险公司, 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必须是以农业保险为主营业务, 以农牧民和农村企业为主要经营对象, 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 在国家直接提供财政启动资金, 免征营业税, 享受保险补贴的基础上, 在自然风险大区和次大区设立分公司、支公司或办事处。

庹国柱 (2003) 提出了两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一是政府主办、政府组织经营模式:成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以该公司为主经营全国农村保险业务, 也允许商业性保险公司、合作社和相互会社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组建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 (也可由中国再保险公司兼营) , 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提供再保险和差额补贴。二是政府主导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设立事业性管理机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或“中国农业保险管理公司”, 政府统一制定的政策性经营的总体框架, 由各商业性保险公司自愿申请经营农业保险和再保险。

谢家智和蒲林昌 (2003) 认为, 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和我国国情, 我国应该推进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既非商业化发展农业保险, 也非政策性和商业性的简单混合, 是指政府从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中退出, 让位于私人保险, 同时改变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直接补贴的形式和手段, 建立对私人保险的诱导机制, 最终引导农业保险走上市场化发展模式。

冯文丽 (2004) 提出, 农业保险的原保险应由农业保险合作社或商业性公司经营, 农业保险再保险可由国家成立农业风险管理局经营或由商业性公司经营, 商业性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原保险或再保险会得到政府的保费补贴和经营管理费用补贴。

姚海明和赵锦城 (2004) 认为, 合作制可以作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在乡镇一级建立基本的组织单位, 展业等工作可以委托社员代表办理, 损失评估和理赔也要让社员充分介入;在县一级建立农业保险合作联社, 在省级可以设立总社, 为下级合作社提供指导和再保险;通过总社——联社——合作社三层两级再保险, 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由于各省农业生产及整个经济状况很不均衡, 存在很大差距, 农业保险的决策和经营主体在各省是比较合适的, 目前似乎没有必要建立全国性联合机构。

李燕和张涤新 (2006) 提出, 政府诱导型模式有效性和可控性差, 而政府主导型模式需要巨额财政资金, 并导致效率损失, 两者都不适应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 因此提出了政府参与型农业保险模式:针对农业保险的消费与生产正外部性, 政府分别给予农户和保险公司适当的保费补贴和经营费用补贴;同时为保持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 农业保险市场由商业保险公司占主导地位、政府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起辅助调节作用。它与上述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程度不同。

四、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综观近几年的农业保险理论研究, 虽然争议较多, 但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形成了一定共识。

1.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

虽然李军 (1994) 和庹国柱 (2003) 从准公共物品角度、刘京生 (2000) 从商品性和非商品性角度、冯文丽 (2004) 从双重正外部性以及市场失灵角度、黎已铭 (2005) 从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角度、张跃华 (2005) 从效用角度来论述农业保险的属性问题, 但他们的最终研究结果却殊途同归, 都得出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的结论。

2.农业保险具有强大的政策功能与功效。

除柯柄生 (2001) 反对将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手段以外, 其余学者对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手段、转移支付手段以及农业保护手段等功能进行了阐述。谢家智 (2003) 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应定位于风险管理政策;吴扬 (2003) 提出农业保险是一种符合贸组织规则的农业保护政策的实施手段;冯文丽 (2004) 认为, 农业保险兼具危险处理财务手段和收入转移政策途径双重功能, 并认为农业保险具有较强的福利功效、信贷支持功效和政策功效。

3.任何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无论是政府主办型、还是政府主导型、政府诱导型以及政府参与型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都需要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提供补贴和再保险支持等, 不同模式的区别仅在于政府作用的大小不同而已。

4.合作性保险机构应该成为农业保险的基层经营主体。

李秉龙 (1994) 、刘京生 (2000) 、庹国柱 (2003) 、冯文丽 (2004) 和姚海明和赵锦城 (2004) 都认为, 合作性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 费率较低, 可以有效防止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发生, 有利于降低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业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B07BYJ002)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近年来, 中央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高度关注, 各地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纷纷开展, 理论界对农业保险的研究也观点纷呈。本文对农业保险政策性属性、农业保险功能与功效以及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等焦点问题的各派观点进行了梳理, 并提炼和总结出主流观点, 以期对农业保险实践活动略有帮助。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功效,农业保险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军.农业保险的性质、立法原则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 1996, (1) .

[2]刘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区域农业保险差异及协同发展研究 篇6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也是农业灾害十分严重和频繁的国家。但同时我国的农业保险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而且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各区域在经济发展、农业保险和灾害损失、农业生产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 使得集中统一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 而区域化的农业保险则符合中国的国情, 同时能够强化农业保险价格机制、农业保险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农业保险的创新机制。目前各区域的农业保险发展情况是否符合其区域的实际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各区域间农业保险协调发展程度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定量研究我国区域农业保险协同发展程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我国, 区域农业保险还是一个新概念。关于农业保险的区域化发展问题, 国内学术界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庹国柱和李军在他们主编的《农业保险》一书中, 从农业保险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国外经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保险区划的必要性, 并对农业保险的危险单位和风险区域进行了理论分析。这是国内研究农业保险区域化发展的经典性论述。谢家智于2004年在《农业现代化研究》 (第1期) 发表了《农业保险区域化发展问题研究》一文, 分析了全国集中统一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 认为全国集中统一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是我国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逐渐萎缩的主要原因;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农业保险和灾害损失的区域性、农业生产布局的区域差异性等方面, 论述了农业保险区域化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从农业保险政策的制定、保险组织形式的选择、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保险费率的厘定、保险结构的形成等方面探讨了区域化的农业保险模式。吴扬在《中国农业保险区域实践的比较分析》一文中, 对我国已成立的四种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不同模式经营的特性、特点及差异, 对全国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朱俊生和庹国柱于2007年在《我国发达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的比较制度分析》一文中, 分析了发达地区四种农业保险制度在制度模式、财政补贴、以险补险、保障对象、保障程度、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管理机构等方面的异同点, 考察了各地不同做法背后的原因, 并基于制度比较的视角考察了不同制度安排的绩效。

二、区域农业保险差异分析

本研究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区域”的界定和划分, 基本上借鉴和参照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划分方法, 即“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

(一) 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水平

在考察区域保险差异的过程中, 可采用保险发展水平指标来分析区域保险差异情况。保险发展水平指标主要包括区域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等。

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当年GDP

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数

(二) 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及各地区的不同地方, 呈现出巨大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必然导致农业保险需求表5 2003-2009年全国各区域农业保险保险密度情况的区域差异。尽管农业风险具有普遍性, 但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风险的主要发生类型及风险损失程度、对保险产品的创新需求程度也就不同。

(三) 农业风险的区域差异分析

我国农业生产面对的自然风险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地区:一是抗灾能力较弱地区,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 那里人口密度低, 经济落后, 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二是抗灾能力中等水平的地区, 大部分分布在中部, 少数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地。那里人口密度中等或较大, 经济欠发达, , 对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影响较大。三是抗灾能力较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那里人口密度大, 经济发达, 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都有影响。

(四) 农民收入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区域差异决定了农业保险需求的区域差异。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在区域间的差距或差异, 决定了各经济地带的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差异。即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对农业保险费的支付能力和风险意识都很强, 二者的结合转化为旺盛的农业保险需求。

(五) 农民保险意识的区域差异分析

区域保险意识的强弱程度取决于区域的历史、文化、社会及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区域间历史、文化、社会及心理的差异, 必然造成区域间保险意识的差异, 进而带来的是农业保险需求的区域差异。本文以受教育程度代表农民的保险意识, 本文所列出的受教育程度是指每百名农民中接受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数。

(六) 财政支农规模的区域差异分析

农业保险理论和实践表明, 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 那么, 财政实力以及财政支农规模的大小就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保障。区域间财政实力以及财政支农规模的差异, 必然造成区域间农业保险发展以及农业保险产品供给的差异。

三、协调发展效度分析

本论文应用Lindo和Lingo软件来进行区域农业保险DEA模型的有效性计算。为了对区域农业保险有效性进行全面的评价, 准确判断其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 本论文采用了C2R模型和C2GS2模型同时进行求解。

对Lingo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如表3.0所示。

表11为各个区域的综合有效性θ* (C2R) 、技术有效性θ* (C2GS2) 和发展效度。从结果上看, 2004年-2009年各区域农业保险协调发展的技术有效值绝大部分在0.8以上。技术有效值较高说明我国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与影响其供求的因素之间相对比较匹配, 协同性较好。技术有效性是综合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从2004年-2009年我国各区域农业保险协调发展的综合有效性可知, 我国从2008年开始个区域农业保险的综合有效性才超过0.8, 其中西部地区2008年由于四川、甘肃、青海等地的大地震造成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率极高, 因此西部地区2008年的综合有效性也低于0.8, 这属于特殊情况。数据表明2008年之前我国四个区域的农业保险均为既非技术有效, 又非规模有效。又由于各区域历年来的发展效度均大于1, 说明造成高规模效率偏低以至于总体有效性偏低不是因为发展多度, 而是由于发展不够。从发展效度的数值上看, 各区域的农业保险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也就是说, 随着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 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教育程度的增强、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以及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状况的存在, 各个区域的农业保险会得到也应该得到更大的发展, 即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会增加得更大。

参考文献

[1]盛昭瀚, 朱乔, 吴广谋.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2]穆东, 杜志平.系统协同发展程度的DEA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5, 35 (2) :56-64

[3]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2010

[4]2004-2010中国保险年鉴[M].中国保险年鉴编辑部, 2004-2010

安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篇7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也是人类面临最为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 耕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超过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研究表明,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例约为14.9%, 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 其中CH4和N2O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15%和92.47%。[1]而低碳农业可抵消80%的温室气体。[2]目前, 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发展低碳高效现代农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摆脱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复苏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 我国也加快了低碳农业的发展步伐, 低碳高效农业已确定我国“三农”发展政策的重要导向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最终方向。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 有利于缓解我国的环境压力, 改善生态环境,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农业增长方式的新革命, 低碳高效现代农业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产出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 其实质是能源和资源利用高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以及清洁生产问题, 核心是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3]关于低碳农业发展途径, 学术界进行了积极的研究。赵其国院士认为, 必须通过农业科学技术创新, 发展“低碳生态高值农业”。[4]潘根兴提出, 开发高效低耗有机废弃物生物工程转化为产业技术, 以新型碳质产品就近“回田回村”实现农业循环, 是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并促进农业固碳减排的最佳解决方案。[5]罗吉文提出了减碳、固碳、碳汇、利用碳的综合方案, 减碳, 即减少碳排放, 使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节约各类资源的使用。[6]碳固, 即稳定土壤中、植物体内的碳元素, 防止其进入大气, 或将从大气捕获碳元素封存于地下;碳汇, 即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与机制, 通过土壤和植被碳汇来实现, 一般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 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碳利用, 即通过科技人为地捕捉农业活动排放的碳, 用于农业或其他福利事业。

近年来, 安徽省在加快农业发展模式转变中所探索的低碳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深入分析安徽省的积极探索, 总结实践经验以及新时期面临的约束, 对加快我国低碳高效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低碳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的安徽路径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安徽高度认识发展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急迫感和重大意义, 先后颁布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安徽省发展低碳经济“十二五”规划》、《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意见》、《安徽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等一系列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规划和指导意见, 在促进科技支撑体系发展和建设园区依托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有力地加快了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

1.大力发展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

(1) 加强秸秆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推广秸秆还田和秸秆生物技术。

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和利用秸秆发展生物质能项目。安徽省农业科研机构已研制出解决秸秆还田不易腐烂的难题, 该技术的推广将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同时也节约了农业资源。目前, 安徽秸秆等生物质能利用发展迅速, 每年约有1500万吨秸秆用于生物质能产业, 占全省秸秆总量的25%, 已建成宿州 (华电) 、安庆皖河 (大唐) 、宁国 (凯迪) 3个秸秆发电项目基地。

安徽滁州明光市积极开发利用土壤数据和秸秆还田等技术, 于2010年初开通低碳农业技术手机查询系统, 农民们可以通过农业手机查询系统, 发送手机短信查询当地土壤数据和秸秆还田等技术数据, 有针对性地对麦田进行管理和施肥, 极大地减少了农村的能源消耗。据当地技术部门介绍, 推广科学的测土配方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相应地会减少农业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从而达到低碳农业的效果。新技术的应用将会给村民们每亩地节约数十元钱, 种植效益得到提高。同时, 减少了农业的面源污染。据估测, 在安徽明光, 当地82万亩小麦田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 每年将减少超过5万吨的化肥使用量。

(2) 加强农业精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安徽省怀宁县推广农业生产投入的精准技术, 通过开展化肥农药施用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不仅提高化肥农药施用的针对性和有效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还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同时减少种田成本, 既环保又经济。据怀宁县月山镇的一位种植大户介绍, 采取精准“低碳”种植, 栽培应用节省率达到100%, 种的粮食不仅产量高, 比全县稻谷平均亩产增产l28公斤, 而且出米率高, 大米松软可口、品味纯正, 是市场上俏销产品。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中, 通过减少不合理施肥, 不断提高稻田科学管理能力和水平, 使农业科技和先进管理技术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3) 加强好氧发酵技术开发, 倡导农家作物专用有机肥。

为了实现农作物的生态种植, 庐江县引用先进生产设备和好氧发酵技术对牲畜粪便进行加工, 生产出果品、蔬菜、食用菌及大田作物专用有机肥, 实现了“废物”的有效利用和增值。另外, 该县还设置了田间肥效小区, 对农家肥进行腐熟处理。据了解, 当地政府一直引导农民科学利用畜禽粪便, 鼓励农民多施农家肥。为了真正实现低碳种植, 庐江还组织农技人员下乡进村, 举办培训班, 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据有关专家介绍, 施用农家肥不仅可以降低春耕成本, 提高粮食产量, 还能减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据村民介绍, 建1口沼气池, 沼渣、沼液替代化肥每年可节省1000多元, 田地里的蔬菜、水果成了真正的绿色无公害果蔬, 提高了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4) 积极开发生物菌肥技术, 打造“低碳农业”产业链。

生物菌肥是一类含有活性微生物的制品, 将人工选育的某一特定“有益菌”采用发酵、浓缩等先进生产工艺制成。它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产量、增强做的抗逆性、改善土壤, 是一种绿色高效、环保型肥料, 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必备生产资料。安徽省金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大力开发生物菌肥技术, 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低绿色农业经济链碳农业”产业链。在全世界范围内, 生物菌肥已成为“低碳农业”的首要构成部分, 即便在国内也拥有上千亿的市场。金农公司研发生产“金农肥中肥”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调查显示, 66%的农户认为, 使用“金农肥中肥”可以使作物生产健壮, 在减少化肥用量的情况下, 平均增产15.1%~44.5%, 并可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并且对水稻纹枯病、棉花黄萎病具有良好的拮抗性。

另外, 安徽农林业低碳技术基础发展较好。秸秆还田、秸秆饲料转化、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有机肥快速生产及合理使用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研制、施肥减量化、施肥优化以及免耕、少耕等生态农业技术有序推进, 在高效碳汇林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程度对森林碳循环的作用、森林碳汇的计量和监测技术等方面具有一批优势成果, 通过开展科学造林、合理营林及可持续更新技术, 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2.积极打造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园区依托体系

(1) 发挥区域资源禀赋优势, 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区。

枞阳县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过程中, 对传统农业产业进行规划布局, 积极进行“一池三改”沼气建设, 做到“养殖、种植、改厕、沼气、改肥”一体化, 加快秸秆资源利用步伐, 把农村的“三废” (秸秆、粪便、垃圾) 变成“三料” (燃料、饲料、肥料) , 通过“建基地、强龙头、做品牌”, 形成粮食、水产、生猪、保健食品、无公害蔬菜等一批特色低碳农业产业基地。作为全省首批88个生态建设示范村之一的周潭镇大山村,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合理开发出“农家乐观光休闲游”等项目, 既吸引大批城里人前来观光, 又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渠道。铁铜乡依托蔬菜生产基地发展“绿色农业”, 孕育出绿色农产品加工业, 以荷仁豆、生猪、脱水蔬菜、中药材等为主的规模以上的加工企业已达110多家, 年销售收入5亿元, 带动1.2万农民走上富裕路。目前, 枞阳县已延伸出放心大米、优质棉花、畜禽养殖、特种水产、无公害蔬菜、保健荞麦等优先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绿色”已成为枞阳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色调和内生力。

(2) 实施“百镇千村万户”工程, 建设生态低碳农业示范区。

根据省“十二五”规划, 安徽省将深入推进生态省级示范区建设, 保护与恢复新安江上游地区、大别山区等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生态功能, 综合治理江淮分水岭、皖南山区和矿区等生态脆弱地区,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示范带动将会让整个江淮大地山更青、水更绿, 成为全国人居环境的典范。安徽省通过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 已成功创建34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3个国家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生态村、15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445个省级生态村。马鞍山市在中西部省份率先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霍山县被环保部批准为中西部省份首个国家级生态县, 生态示范工程已成为全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强劲“催化剂”。

(3) 围绕生态农业和产品资源, 建设循环低碳农业示范区。

安徽省近年来围绕生态农业和农产品资源, 打造了“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以及以农业资源为原料的化工、食品、生物质能源循环产业链, 大力实施“九节一减”工程 (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柴 (节煤) 、节油、节粮、减人) , 取得了明显成效, 初步探索出特色循环型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宁国市霞西镇致力发展“鸡鸭养殖”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走出了一片“低碳农业”的新天地。霞西镇作为宁国市的鸡鸭养殖大镇, 目前年出栏优质家禽达550万羽。为保护生态环境, 西霞镇支持养殖大户办起了富宁有机肥加工厂, 收购鸡鸭粪, 然后通过高温发酵等技术处理, 生产出农作物易吸收、肥效长的有机肥, 供应给周边农户滋养农作物。同时, 西霞镇还结合新农村建设, 大力实施户用沼气项目, 生产出来的沼液还可以直接灌溉其他农作物。

(4) 引领现代农业高水平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

2010年12月, 安徽省专门制订指导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文件, 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 (皖政办[2010]124号) , 拉开了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帷幕。当前,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已初显成效, 在辐射带动和引领农民致富增收和推进低碳高效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一是重视有高度, 省、市、县 (区) 分别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和相应的管理机构规范示范区管理, 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 集中向示范区倾斜。二是机制有创新, 不仅建立了建设主体市场化、投资多元化的长效运营管理机制, 还通过土地流转、全程托管服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三是功能有拓展, 示范区在发挥农业食物保障、解决就业等传统功能基础上, 拓展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新型功能。四是成果有体现, 示范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良田良种良法良制等配套机制建立, 主导产业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示范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开始显现。

三、加快发展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现实约束及思路

1.加快发展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现实约束

“十一五”以来, 安徽省不断加大对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支持和引导, 虽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依然面临比较突出约束条件。一是农户农业生产的分散性经营, 不利于低碳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影响了规模化低碳技术的发展。二是虽然低碳农业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是面对当前实现需要, 农业低碳技术支撑体能力不强, 尤其低碳农业相关技术亟待发展。三是低碳高效现代农业实施发展规模较小, 农业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整体性的农业污染依然严重, 农村面源污染依然是严重的农业污染源。四是低碳工业反哺低碳农业的支持能力不够, 一方面高耗能产业比重依然较大, 另一方面低碳产业发展滞后, 技术创新不足。

2.加快发展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

(1) 制定区域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

就安徽而言, 制定高效现代农业的区域发展规划:[7]一是经济相对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优先开发的两淮和蚌埠地区, 重点考虑:两淮煤矿塌陷区生态复垦与利用、沿淮行洪区适应性农业、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农业、以食用菌为纽带的废弃物再利用农业、以畜禽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链延伸型农业、农田菌业生产、农业废弃物加工、资源再利用农业、农村庭院型农业等。二是资源环境容量较大、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重点开发的省会经济圈和沿江城市群部分地区, 重点考虑:秸秆直接还田、矿区废弃土地生态复垦与利用、以畜禽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链延伸型农业、农牧、农水结合型农业、现代套种套养、绿色、有机农业、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农业、以食用菌为纽带的废弃物再利用农业、农村庭院型农业、农业废弃物加工等。三是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相对脆弱限制开发的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皖南山区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 重点考虑:旅游体闲观光循环农业、特色民居景观农业、绿色、有机农业、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农业、以食用菌为纽带的废弃物再利用农业、农牧、农水结合型农业、绿色和有机食品加工农业、农村庭院型等。四是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文化保护禁止开发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文化自然遗产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地等, 重点考虑:旅游体闲观光循环农业、特色民居景观农业、绿色、有机农业、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农业、以食用菌为纽带的废弃物再利用农业、农牧和农水结合型农业、绿色和有机食品加工农业、农村庭院型等。

(2) 构建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以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等为主要方向, 积极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 加大产业化力度。二是积极发展低碳装备制造业。提升内燃机、环保成套设备、风力发电、大型变压器、轨道交通配套装备、船舶制造等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工艺装备、系统集成化水平, 积极发展小排量、混合动力等节能环保型汽车, 加快低碳装备制造业和节能汽车产业发展步伐。三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 (软件) 、文化创意等低碳产业和服务业。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 培育信息家电产业集群。积极推进研发设计、软件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文化传媒和时尚消费等创意产业, 大力支持以创意设计工作室、创意产业园和文化创意体验区为载体的创意产业发展。加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基地的建设。积极推进低碳科技服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3) 建立低碳高效现代农业的政策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大投资支持力度, 整合各类农业投入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以县、区为重点的金融组织, 积极争取扩大村镇银行试点, 探索设立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完善监测制度, 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 对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建立以县、区为重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农业产业化优惠政策。二是切实加强组织协调与领导。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 在政策落实、税费减免、用水用电、市场准入、产品认证和监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品牌推介等方面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 把推进低碳高效现代农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 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结合起来, 形成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抓紧完善“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制订相应的低碳高效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建立动态监测和统计制度, 及时准确地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1) 董红敏等.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

(2) 雷雯.低碳经济:农村发展的新视角[J].经济论坛, 2010, (02) .

(3) 吴一平, 刘向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我国现代农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 (02) .

(4) 赵其国, 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 2009, (05) .

(5) 潘根兴等.试论我国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生物质碳产业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01) .

(6) 罗吉文.低碳农业发展路径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15) .

辽宁省农业保险发展对策的研究 篇8

一、国内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经验

农业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现阶段国内几种较为典型的农业保险模式也正处在不断的探索、完善之中。

1. 安信模式

目前安信是全国运行最好的农险公司。以上海农业保险公司为例,走的是“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它的特点是:在资金筹措方面采取“三家投”方式(即国家绿箱政策投一点,地方财政投一点,参保个人投一点)。这个模式的缺点在于“政府财政补贴,以险养险”的模式在上海可行,但其他地区则很难复制。主要是因为上海经济发达,财力雄厚,且农业占GDP的比重小,政府可以同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而这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效仿的。

2. 安华模式

该模式以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主要经营农业保险、涉农保险、城市保险,同时为政府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安华模式的优点在于:第一,运作机制革新;第二,险种拓宽规模较大。安华公司在经营运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农民虽然对农业保险有需求,但投保能力弱是个普遍性问题。如果政府补贴乏力,“安华模式”将很难长期运转下去。

3. 互助制模式

“互助共济,风险共担”是农业互助制保险的原则和宗旨,它以2005年1月在黑龙江投入运营的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为代表。互助制模式的优点是:第一,保险种类拓宽;第二,保费分担有所新意。互助制模式的缺点是:相互制保险公司没有资本金,也不能发行股票,风险基金来源于会员缴纳的保险费,劳动资金由外部筹措。

4. 共保体模式

这种模式以浙江省成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共同体”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市场运作,政府兜底,理赔方式根据浙江巨灾风险状况和商业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通过调整赔付方式实行有限责任赔付。当全省农业保险赔款不超过所收农业保险保费的5倍时,“共保体”按核定的赔款赔付;当保险赔款超过所收保费的5倍时,则按比例赔付,由此实现最高承担农业保险保费5倍的赔付责任。这种做法降低了独家承保的风险,提高了化解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应缺点是共保的范围较小,出现巨灾后区域小且财力弱的政府难以兜底。

5. 安盟模式

安盟模式以法国安盟保险公司为代表。它的特点是险种全面,另外,安盟产品还对国内产品不予承保的风险、对象提供保障。

它的优点是:第一,价格低廉;第二,运作手段先进。它按照两条线运行,一条线是销售网,另一条是技术支持网。

它的缺点是:规模是制约安盟公司盈利的瓶颈。安盟公司在我国以小额保险为主营,因此只能向规模要效益,在达不到临界效益的时候,经营风险不可避免。

二、辽宁省农业保险的模式选择

1. 辽宁省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性

辽宁省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大省之一,农业自然灾害发生也比较频繁。据资料显示,以1998至2007年为例,辽宁省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农业自然灾害(见表)。

农业自然灾害不仅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对于生态、环境、社会等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准确估量。如何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的损失,保障农民的利益,进而提高广大其农业生产积极性,切实增加收入,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辽宁省农业保险的发展。

2. 辽宁省农业保险模式的具体选择

如前所述,目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各有利弊,这为辽宁省选择适当的经营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辽宁省的具体状况而言,在借鉴国内农业保险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选择由中央政府牵头,地方政府为主导,各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开展区别化经营,多渠道广泛联营的农业保险模式。即由中央政府建立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原保险的同时介入到农业保险中,政府公司经营再保险的模式。

这种模式不等同于“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模式,也并非将纯商业化经营和纯政府化经营的简单叠加互补,而是在农业保险中使政府、保险公司、农民和保险市场达到一种融合,使其各司其职。具体来看:

1.“中央政府牵头”

意为应由中央政府建立专业性的隶属于中央政府或其部委的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以该公司为主指导经营全国农业保险业务,它不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农业保险实务,而把精力放在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协助保监会作好监督上,集中精力从事农业保险的研究,使农业保险制度和经营不断得到改进。

建国初期我国就是依靠政府的强大执行力完成了对农业保险的初期探索并积累了经验。因此,成立专业性的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可增强农业保险各方的信心,是一种政府、整个保险业、单个的保险公司和农民四方受益的举措。对政府来说,农业救灾的压力可以减轻,农业生产风险可在全国的范围内分散,可以保持地方农业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对于保险业来说,农村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尚未开发,由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在政策的扶持下着力开拓农村市场,对保险业的持续发展十分有利;同时商业性保险公司可以选择相应的时机进入农村保险市场;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农业保险风险的最大受益者。

2.“地方政府主导”

意为要调动辽宁省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为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行政、经济全方位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也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铺平道路。商业保险公司的主体经营既可以避免政府经营的低效性,又能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因素,而且是国家无需设立众多的分支机构,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现有的资源就可以经营农业保险,既高效又经济。

3.“区别化经营”

这一点主要是指在商业性保险公司难以覆盖的地区,由各省、市、自治区依照相应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的要求,成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并对农业保险实行专业化管理,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经营运作农业保险,整合资源,分散农业风险,为农民提供优质、专业、快捷、便利的服务,同时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实施有机补充,待时机成熟时可选择有偿退出市场。

4.“多种渠道广泛联营”

除了中央政府的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和商业性保险公司之外,要鼓励社会各级力量加入农业保险经营中,并且在“扶持不干预,引导不领导”的原则下开展工作。但开展工作必须要有地方政府批准, 上报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终审和备案, 而后在各自业务范围依法规范执行, 并由政府的保险监管部门审核监督。

综上所述,发展辽宁省农业保险就必须认真汲取国内农业保险发展的成功经验,还要总结我国农业保险经营的经验教训,探索和创建既适应农业经济发展,又具有辽宁省特色的农业保险机制及运作模式。在加入WTO的大形势下,按照相匹配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充分调动辽宁省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使农业保险与政府救灾发挥互补作用,为辽宁省农业的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安定团结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这是在新形势下解决辽宁省“三农”问题,发展农业保险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人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

摘要:农业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的主要途径, 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辅助手段。本文基于对国内现有几种较为典型的农业保险模式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辽宁省的现状, 提出了适合辽宁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即中央政府牵头, 地方政府为主导, 各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 开展区别化经营, 多种渠道广泛联营的农业保险模式。

关键词:辽宁省,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玲: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 (5)

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9

关键词: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巨灾风险

一、云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总体情况

云南是农业大省, 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8750.95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07.8亿元, 占比高达16.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乃至整体经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农险发展迅速, 对农业生产保障作用不断增强

云南省作为全国较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省份之一, 自2005年以来农业保险实现了快速发展, 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提高, 为“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农业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至2011年, 云南省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7.3亿元, 年均增长52.6%, 高于同期GDP增长率31个百分点。从农业保险年度发展情况看, 2005年保费收入0.48亿元, 占同期全国总额6.6%, 排名列全国第4位;2007年保费收入1.67亿元, 增速超过200%, 农险成为云南产险市场新的规模险种;2011年保费收入达6.06亿元, 同比增长77.5%, 保费规模列全国第10。从2005年到2011年, 云南省农险保险深度从0.07%上升至0.31%, 农险保险金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率从0.83%上升至14.69%。农业保险在服务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农业保险在云南省农业生产中贡献的保障作用不断增强。

(二) 种植险以林木保险为龙头, 以烤烟、甘蔗保险为代表的本地特色险种

2011年, 云南省种植业险保险面积排名前三的险种分别为林木保险、玉米保险和水稻保险。2011年中央财政的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覆盖到云南省以来, 当年林木保险实现高速跨越式发展, 承保面积达到3.26亿亩, 覆盖全省林地面积88%, 承保面积和保险金额均占到同期种植业险的95%;签单保费为1.2亿元, 较2010年增长3.9倍, 占种植业保险保费的32%。从全国范围来看, 2011年度云南省林木保险承保面积、保险金额、签单保费分别占全国同期的22.8%、34%及0.16%。云南省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费率仅0.1%, 处于全国最低水平, 同期全国平均费率为0.21%。

烟草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早在1986年人保财险就开始在玉溪、曲靖开展烤烟保险。截至2011年底, 全省有6个州 (市) 开办了烤烟保险, 承保烟叶299万亩, 覆盖面达47.6%。其中, 玉溪、曲靖、楚雄、大理4个分公司实现了烤烟全州 (市) 统保。2011年云南省烟叶险实现签单保费收入9574万元, 占同期全国总额64%, 保险金额占全国同期57%。2011年云南开始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甘蔗保险, 当年甘蔗险保险金额为1.1亿元, 占全国同期总量的67%;承保面积达到360万亩, 覆盖到全省81%的甘蔗种植面积, 占同期全国总面积的55%。

(三) 养殖险能繁母猪为主, 积极发展以藏系羊、牦牛代表的本地特色险种

能繁母猪保险作为重要的政策性养殖险种, 在云南省发展迅速, 2011年云南省能繁母猪承保数量达到323万头, 为全国第三位, 仅次于四川省和浙江省。2011年云南省能繁母猪的承保数量与保险金额分别占到同期养殖业保险的51%和81%, 分别高出全国水平47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2011年能繁母猪险签单保费收入1.9亿元, 占全国同期的14%。

2010年云南省的特色牲畜品种藏系羊和牦牛保险被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范围。2011年承保藏系羊21.48万只, 承保面达到94.9%;牦牛承保数量4.42万只, 承保面达到94%。

(四) 保费来源以政策性补贴为主, 商业收费为辅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主要以政策性农险为主, 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来源主要以政府出资为主, 政府财政补贴投入的加大对农险的推动作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从农业保险经费来源看, 2011年云南省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5.03亿元, 占比83%;商业性农险保费收入1.03亿元, 占比17%。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中, 政府保费补贴4.29亿元 (其中, 中央财政补贴1.88亿元, 省级财政补贴1.17亿元, 地市县财政补贴1.23亿元) , 占比为85.16%;农民缴费及其他经费来源0.75亿元, 占比为14.84%。

(五) 形成了独具云南特色的农业保险机制

云南省在发展险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低费率、高效率的森林火灾险“云南模式”。

云南省的森林火灾保险在全国参保林地面积最大、投保林业林户最多, 并创立了费率全国最低、唯一按综合赔付率提取防灾防损费用于森林防火、唯一设立火灾保险工作奖励基金、唯一引入保险经纪公司代理火灾保险招标、唯一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的“一个全国最低、四个全国唯一”的森林防火保险“云南模式”, 更创先开展了"按综合赔付率提取防灾防损费用于森林防火"的保险模式, 除此之外承保公司在盈利的基础下会回拨一部分资金给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用于购买森林防火器材、进行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火宣传工作。

2. 发展成熟的商业性烤烟保险运营模式。

自1986年云南省开始开展商业性烤烟保险以来, 截至2011年底省内四个主要烤烟产区实行烤烟同保。其中以玉溪市的发展模式最具有代表性, 其具体做法为烟草企业为农户统一缴纳保费, 理赔定损时义务参与查勘定损工作, 并在保险公司赔偿的基础上额外再给予农户一定补偿;保险公司通过与气象部门合作, 自发承担防雹费用, 并积极维护农田水利设施, 为农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商业性烤烟保险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运营模式, 具有较为显著的示范意义。

二、云南省农业保险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 农业保险在云南省得到了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一) 已有险种承保面不足, 险种较单一, 缺乏巨灾险种

2011年, 云南省农业保险深度为0.31%, 低于同期全国农业保险深度0.21个百分点, 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有待提高。在目前已开展的农险品种中, 除林木、烤烟、甘蔗、能繁母猪、藏系羊、牦牛外等险种以外其他险种覆盖面均偏低。以水稻为例, 2011年承保面覆盖率的24%,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农险覆盖率较低, 风险单位较少, 导致保险公司无法有效分散风险,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保障作用的发挥。

云南有十分丰富的热区资源, 烟叶、花卉、咖啡和核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列第一, 茶叶、天然橡胶和甘蔗的产量则位居全国第二, 然而这些农产品中只有烟叶、天然橡胶和甘蔗有相应的险种, 其他重要种植品种均未被农业保险所覆盖。从养殖业险来看险种同样较为单一, 只有牛、猪、羊和鸡四个大类, 云南省骡子的存栏量位列全国第一, 目前却仍未推出相应险种。

2011年云南省由于持续干旱而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多亿元, 而保险业对此次干旱的赔付为1398万元, 仅占总旱灾损失的4%, 平均每亩赔付到承保受灾田地的金额只有27元。干旱附加险的存在并未完全发挥出保险的主要功能, 未起到有效的经济补偿作用。由此, 也让农业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分散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巨灾风险, 无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 设计更好的农业巨灾保险险种是十分必要的。

(二) 农业保险经营效益不够理想

从2005年到2011年云南省农业保险的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费用率一直稳中有降, 农险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然而, 从2005年到2011年云南省农险承保累计亏损9935万元, 同期全国农险累计承保利润为48.1亿元, 云南农险盈利水平较弱。从历年来看, 农业保险2006年到2010年承保持续亏损, 直到2011年才开始扭亏为盈, 实现利润1160.4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 从2008年至2011年已连续4年实现盈利;分险种来看, 2011年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承保实现盈利, 其他险种均处于亏损状态。

2011年度, 由于有财政补贴的大力支持, 云南中央政策性和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利润持续增长, 分别为3213.76万元和245.74万元;但商业性农险的盈利水平却不容乐观, 承保亏损金额达2299.13万元。

(三) 农险业务的发展受云南特殊地理环境局限且地州市间发展不均衡

云南省94%的面积都是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的山区, 一些偏远山区的人口较为稀少且分散, 农业经济又主要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 缺乏规模效应, 承保农险的保险公司的展业费用有时甚至高于从农户手中收取到的保费, 后续的查勘理赔环节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能繁母猪为例, 规模化养殖比例只占到一成左右, 每年七、八月查勘定损高峰期,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需要挨家挨户查勘, 这些因素造成保险公司基层服务网点农险服务成本居高不下, 很多基层服务网点仍然处在亏损状态。

由于地州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地方财政补贴无法做到同步拨付, 导致地州市之间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同样不均衡。2011年全省农险保费排名第一位的昆明市实现签单保费1.57亿元, 大于全省同期水平的四分之一。省内相对滞后地区怒江州仅实现签单保费收入560万元, 占同期全省0.9%, 仅为同期昆明市总额的3.6%;其农险险种也较为单一, 种植险只有油菜险, 养殖险也只有能繁母猪一个险种。

(四) 云南省农险经营主体不足, 中央财政补贴不够

目前云南省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是政府提供财政补贴, 委托保险公司进行商业化经营并自负盈亏。在2007年以前云南只有人保一家公司经营农业保险, 到2011年经营农业保险的主体发展到5家险企, 除人保以外还有太保财险、国寿财险、大地财险和阳光财险这四家公司, 但这四家险企承保品种相对单一 (仅承保林木保险和烟叶保险两个险种) 。从市场份额来看, 人保财险2011年度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达到了5.04亿元, 占同期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的83.2%, 其他四家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不到20%。从全国范围来看, 有20家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 其中人保财险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次则是中华联合, 其他18家公司仅占全国农业保险5%的市场份额。占据农险全国市场份额前五位的保险公司中, 仅有人保财险在云南参与承保农险, 其他专业的农险公司例如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均未进驻云南。

2011年中央财政对全国农业保险补贴总额为65.6亿元, 其中西部省份中的四川、内蒙古和新疆得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分别为5.9亿元、6.6亿元和7.6亿元, 均远高于云南省1.88亿元的中央财政补贴。

(五) 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地市县财政补贴压力过大

政策性农业保险分为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 2011年云南省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政策性农业保险总保费收入九成以上。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来源分为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省级财政保费补贴、地市县财政保费补贴、农民缴纳及少量其他来源。从2011年云南省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数据来看: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占保费收入水平的四成, 略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和西部省份同期平均水平;省级财政补贴只占到保费收入的两成左右, 而同期西部省份达到将近三成的平均水平;地市县财政保费补贴部分占保费收入的比例则远高于西部省份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分别为25.4%、12.2%和11.4%;农民缴纳部分只占到保费收入的14%, 远低于同期全国和西部省份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中央政策性农险保费收入中云南省地市县财政保费补贴部分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是全国同期水平的两倍有余。由于云南省各地州市经济发展并不均衡, 部分贫困地市县财政压力较大, 对政策性农险的补贴很难及时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三、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面, 开展地方特色农业险种

2011年种植业保险的试点面积仅有1126万亩, 占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2%左右。应对农业巨灾风险的一种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在较大地区推行农业保险, 尽可能地增加风险单位, 利用大数法则实现巨灾风险的分散。所以, 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面有助于我们应对农业巨灾风险。

目前云南省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种植险险种仅有水稻、玉米、油菜、青稞、甘蔗五个品种。应考虑将云南优势农产品以及经济作物例如花卉、咖啡豆、茶叶等纳入地方政策性农险险种, 更多地为地方特色农业经济服务, 对更快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对推进“森林云南”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发展保险责任更为多样化的林木保险

林木在生长期较易受到的灾害有火灾、虫灾、风灾、雪灾、洪水等, 其中森林火灾和虫灾为云南省林地种植面临的较为主要的灾害。目前我国中央政策性林木保险保险责任比较单一, 只承保其中的森林火灾保险。近年来云南省气候较为复杂多变, 保险公司可考虑因地制宜发展保险责任更为综合的森林保险, 按照灾害的发生频率逐步发展保险责任更为丰富的林木保险种类。

(三) 建立多样化的云南省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 要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 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由于农业多因素风险的特点导致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 在风险分散机制的建设过程中, 除了建立直接保险经营业务外, 还应当建立必要可行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例如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可以自留一些优质风险单位, 利用再保险方式将较高风险分保出去。此外, 近年来中央险金来建立巨灾基金, 当出现巨灾的时候可以跨省调拨资金理赔。合理的巨灾风险证券化也有助于巨灾风险的分散。在证券化方式的选择上, 可以采用发行债券或者巨灾彩票的方式来建立巨灾基金, 就目前来看这两种方式较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并推广普及且在我国操作实施得比较成功。

(四) 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可以有效降低农险经营成本。云南省农业主要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 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 要想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首先要改变农户小规模化的经营模式, 政府可以推出一些针对参保农户的优惠政策, 比如说优先信贷等等;其次, 还需要在农村地区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 由于云南省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地势比较复杂, 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信息也相对闭塞, 所以政府及其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 在农村大力宣传农业保险, 让农业保险的观念深入农民内心。

(五) 引入农险经营竞争机制, 争取更多中央财政性补贴

2011年, 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争取设立云南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政府可考虑积极干预云南省农业保险经营市场,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未参与农业保险经营的保险公司积极参与进来, 从而优化云南省农险市场结构。云南可充分借鉴国内外专业保险公司的经验, 建立自己本地的专业农险公司服务本地。如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实践经验发现:相互制适合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并可有效减少农险中农户的道德风险。这些国内优秀的专业农险公司的经验都可结合云南省情加以借鉴利用。同时, 农业保险是政策性比较强的险种, 财政补贴力度的加大和保额标准的提高, 可以有效地促进政策性农牧业保险业务发展, 应努力争取更多中央财政补贴, 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和经济偏落后地州的地方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1]钱振伟, 张艳, 王翔.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同工同酬下一篇:风荷载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