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教学的巧妙设计

2024-06-30

阅读课教学的巧妙设计(精选三篇)

阅读课教学的巧妙设计 篇1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我就和学生一起研究了这个单元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以及活动准备。学生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并搜集和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准备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向大家展示。据调查,学生查阅的书籍有《让孩子受益的202个经典好故事》中国卷,《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民间故事》《中华成语故事》……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口语交际课了,学生上台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有的推荐代表介绍过年的风俗习惯;有的小组成员合作展示端午节的来历,或介绍屈原的生平事迹,或讲端午节风俗习惯;有的辅以实物或图片资料展示精美的剪纸、窗花,增加了表达的效果;有的小组表演小品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有的讲关于国画的故事,娓娓道来;还有的朗诵诗歌《我爱我的祖国》……我们的小主持人安排好了节目单,将不同表现形式交插进行;观察团的成员早就各就各位,既要观察台上的小组表现,又要观察台下的观众反应和表现,及时进行记录、总结。一堂课下来,掌声不断、笑声不停,从学生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努力后的自豪感、成就感!因为这是我们长期课外阅读的积累和沉淀,只是用一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展现出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这里的阅读既包括课内的阅读又包括课外的阅读。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课内阅读是一种师生互动状态下的文学活动,在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有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和启发,这种阅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活动朝向文本的内涵和意义,但是,学生课内对文本的解读是被动的、有限的,只能获得唯一的解读结果。与之相比,课外阅读带有明显的独立性、随意性和自主性特点。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这也是我们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

反映在课堂上,学生课前搜集大量资料、阅读相关的书籍,精心准备口语交际课上的汇报内容,他们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式,从课堂教学的规定和课本的限制中走出来,进入到一种自由选择的阅读状态,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己去获取知识,去探求未知的世界,从而感受自己获取知识的快乐。课外阅读让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但延伸了课内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切实达到课内得法、课外收益的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我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设立“图书角”,图书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整齐地排在书柜里,他们给图书角起了一些充满诗意的名字,如,“书海拾贝”“书的乐园”。轮流当图书管理员,进行图书借阅的管理工作。每到课间,他们捧着一本本喜爱的书籍阅读,我们整个班级都是安静的,真是一种享受!班级里有许多爱读书的孩子,如:乖巧的张蕊(化名)、活泼的王义菲(化名)、文静的谭菡晴(化名)、男子汉柏斌豪(化名)、书迷王颢喆(化名) ……他们已经带动了周围的孩子加入到静心阅读的行列中,谈体会、谈收获、读故事、讲方法……每天的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表达———课外阅读交流是学生都盼望的,这个时间段里他们是快乐的!

我们阅读交流的最重要的阵地就是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根据单元主题,会采取多种形式,如,故事会、演讲比赛、文学作品欣赏会、读书漂流、好书推介会等,让学生将在课外阅读中所了解的故事、要闻、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和大家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老师及同伴中得到认可与赞许,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受益的不单单是学生,我们老师也受益匪浅。

高一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阅读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优化读书效益 教学重点:

探索营造“书香校园”、发挥读书育人功能的具体方略 教学难点:

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调动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带学生到阅览室阅读《欧亨利小说选》《傲慢与偏见》《青年文摘》《天文家的故事》等等书籍

课后要求学生交读后感 教师心得: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阅读课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该课型普遍高耗低效,处置随意,经常被忽略、遭怠慢,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界关注不够,不少一线语文教师待之草草了事。这可以说是语文阅读教学“少、慢、、差”的一个缩影。阅读课当前现状与其实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它们理应受到与身份相应的待遇。本文客观分析、细致研究了阅读课,认为在新课标背景下,只有认真理清阅读课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一节课和一单元的整体结构,阅读课可以达到有效、有用、可控的效果。

教师处理阅读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按讲读课上,二按自读课上,三上成训练课。其五,学生对阅读课的认识和表现。学生受教师的影响很大, 但总体上不重视。主要表现出四种倾向:被动接受,毫无目的;浅尝辄止,不加思考:身在教室,作壁上观;无可奈何,机械学习。其六,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效果及现状。由于必修课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又侧重于精读课的备课、讲授,忙于抄教案、改作文。阅读课教学便走向边缘化、形式化,效率较低,效果较差。这种状况还在持续着。强调各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重在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达到独立阅读的要求,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此,我呼吁,让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每一个标记都浸润书香的味道。全校各班级都可利用图书角交流书籍,利用黑板报推荐优秀作品,利用“读书论坛”交流读书心得。学生会还可以定期开设读书沙龙,介绍优秀作品,畅谈读书体会。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篇3

华罗庚实验学校 郑玉贵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以及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而在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上得到提高。我们应该通过阅读课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大量新的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兴趣并扩大他们的词汇量,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应用语言的能力。而当前阅读课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有些课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仍承袭旧教材的教学模式,在阅读课上只是让学生听一听录音,译一译中文,讲一讲语言点,做一做练习,对一对答案,因而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单调、乏味和程式化。在此,我想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

A:阅读前

1.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资料。在教授7A Halloween,先由学生最熟悉的中国节日开始介绍,然后进入外国一系列重大节日的介绍,重点补充Halloween、Christmas、April Fool’s Day及Thanks giving Day 的历史渊源和庆祝方式,使这些遥远的西方节日与学生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

2.摘要介绍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凡是学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猜的能力的培养比动手查字典的“勤”更有意义。

3.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也可根据已有的事实,对文章的结局、后来的前景、隐含的事实进行发掘。

4.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以统一思想,判断是非,使学生醒悟阅读的奥妙。

B:阅读中

1.粗读(fast reading):粗读即粗略地阅读全篇。这是为掌握大意梗概或为侦查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所用的方法。学生被要求不能逐字逐句地读,而是采取扫描式(Scanning)或跳跃式(Skipping)阅读,是为了抓住文章的大意。如8A Wild animals 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里,我要求学生抓住熊猫生长的几个重要时期做有选择的阅读,以了解文章的大意。

2.精读课文(Careful reading):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我们的老师希望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希望学生能记住所有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另外,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养成他们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归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

3.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困难。对于语法的讲解,以前的老师一般大多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这样虽然对语法的道理学生非常明白,但他们在应用和考试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的结合起来,这是由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脱离了语言环境。我们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应用和考试过程当中,就可以省却了由语法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步骤。

C:阅读后

阅读完之后,很重要的是检查理解情况,解决疑难问题。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可选择不同的方式。常见的方法有:

1.判断正误(True or false):难度相对较小,一般是细节性问题,适合各种体裁的文章。

2.填空(Filling in Blanks):根据文章内容补全句子或段落。如8A Natural disaster的段落教学中,请学生细读第三段并完成重点词语的填空。

Timmy ____down.It was ____ around him.He couldn’t _____ at all.He didn’t even know _______ he was.He thought he was _______.A moment of ______went through his mind.But he was still ______.what 3.回答问题(Questions):最常用的方式,优点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问What 题难度可深可浅,师生互动。

4.表格(Forms):根据具体信息设计。同样还是8A Natural disaster的段落教学中,在学生进行细读四、五两段前,请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完成Timmy当时在砖块下的所做和所He 想。并利用表格请学生复述,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短文还能更快的掌握文章。

下面笔者就以《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 “Unit 1 Reading:Times have changed”为例,谈一谈这一堂课的设计。

1)A)通过看图、看标题了解主题,猜测这篇课文是描写那个地方?B)谈一谈前后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在情景中学习主要的单词。(读前活动,扫除生词障碍)

2)整体阅读文段,理解大意,抓主旨What has changed in Sunshine Town? How does Mr Chen feel?

3)细读文段,填写表格,找出前后变化细节then/now。

4)根据表格信息,复述课文。设计活动活用句型(家乡变化,家庭变化等等)练习语言输出。

He He 5)设置深层次问题,扩散性思维。6)大量控制性练习巩固掌握句型。7)布置作业,转化成笔头掌握。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应全面兼顾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阅读课理所当然应以读为主,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不能把阅读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主次颠倒。但是,其它能力也不能忽视。在巩固环节中复述、角色扮演、采访较花时间,但教师要舍得花这些时间,因为知识由理解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没有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巩固是不行的。

2.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尽管新教材上的阅读材料有很多优点,但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阅读材料相比,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不够广泛,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仅靠这些材料很难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的学习规律告诉我们,从新的语言知识输入到运用有一个处理、内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语言接触的机会。仅仅通过课内阅读来接触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扩大课外阅读量,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的有效途径。

3.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阅读课是一门技能训练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讲解或让学生回答问题。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会用到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技巧。例如,小说不能以查找电话号码的方式来阅读;专业书籍不能以浏览报纸的方式来看。因此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类型和阅读目的,及时指导学生,教授阅读策略和技巧。如:.略读(skimming)、扫读(scanning)等。

上一篇:正规垃圾填埋场下一篇:综放面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