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人依恋

2024-07-21

大学生成人依恋(精选九篇)

大学生成人依恋 篇1

一、依恋行为概述

依恋行为是个体与其他人之间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持久强烈的亲密情感关系。依恋行为可以伴随人的一生, 根据埃里克森有关心理社会发展的理论内容, 从人的成长历程来看, 童年时期人对外界的依恋行为较为显著, 而成年早期 (大学生年龄段包含在内) 的个体容易产生两级分化的现象, 即人际关系的正面导向作用会促使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反如果个体的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则会产生较强的孤独感,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依恋内部模式的自我模型与他人模型的分类标准, 依恋行为可分为四类, 分别为安全型依恋 (自我模型积极、他人模型积极) 、淡漠型依恋 (自我模型积极、他人模型消极) 、迷恋型依恋 (自我模型消极、他人模型积极) 、恐惧型依恋 (自我模型消极、他人模型消极) 。依恋行为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 不安全型依恋 (淡漠型、迷恋型、恐惧型) 的成年个体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远高于安全型依恋个体。在不安全型个体中, 社交苦恼和回避问题、自我抑郁问题均较为常见。根据心理研究的相关结论, 成人依恋行为的差异性与个体的性别有较大的关系。此外经济水平和年龄差异与依恋行为的走向无太大的关联。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研究

本次研究选取南京市和济南市的3所高校的在读大学生作为被试对象。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74份, 回收率91%, 在实施测试的同时对被试对象的个人简要资料进行了分类收集, 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城乡和是否独生等。

实施研究时主要使用了以下工具:

1. 亲密关系体验问卷 (ECR) , 该问卷包含36项内容, 包含了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两方面的考查内容, 评分标准为1—7分, 以4分为界可以将被试划分为安全型、淡漠型、迷恋型和恐惧型四类。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分类依据。

2. 自尊量表 (SES) , 该量表针对青少年的自我接纳与自我价值衡定做了具体的设计。分为10个具体条目, 四级评分标准, 自尊水平与分数呈正相关。可以衡量被试对象的自尊水平。

3. 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 (SAD) , 该量表针对个体的社会交往的回避倾向进行了测试, 分为28项内容, 采取问题判断的方式进行评分。

经过数据处理后, 根据调查的结果, 可以得出大学生依恋类型的分布状况。多数学生为安全依恋类型, 淡漠依恋类型和迷恋依恋类型次之, 恐惧依恋类型所占比重最低。从性别差异来看, 在安全型与非安全型所占的比例方面, 男女大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淡漠依恋型与恐惧依恋型个体中, 男生对人际交往的渴望要大于女生, 这表明男生同女生相比, 更加在意他人的看法, 担心自我的请求被他人拒绝, 男生的矛盾性与混乱性在此有所展现。另外, 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年级大学生同样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差异讨论

根据ECR、SAD、SES量表的数据分析结论, 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在对自我与他人的态度差异、情绪表现、社交焦虑等方面, 不同依恋类型的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安全型依恋个体的自尊信任评和人际信任评分较高, 苦恼情绪评分较低;迷恋型、淡漠型、恐惧型个体的自尊信任评分依次降低, 苦恼情绪评分依次上升。总体而言, 本次研究的结果同依恋理论的预期结论相同度较高。

与其他三类依恋类型不同, 安全型依恋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模型与他人模型, 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在测试中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应变能力, 有积极的自我肯定意识与面对困难的心态。在人际网络构建方面, 由于该类个体对他人抱有较高的信任度, 因此在社交与日常生活中对社交苦恼的感受度较低, 正常的生活不存在较大的问题。

与安全型相对的不安全依恋类型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少, 但他们的心理障碍乃至心理问题都不容忽视。迷恋型被试存在较强的内心冲突, 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肯定, 容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紧张与焦虑的状况。淡漠型依恋较为崇尚独立, 排斥人际关系的发展, 对于他人的客观评价并不关注与重视, 因此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焦虑与担忧问题在此类人群中无突出表现。作为心理健康预期最差的群体, 恐惧型被试个体具有最为消极的自我模型与他人模型, 缺乏自尊与自信, 有曲解他人目的的倾向, 人际关系较为紧张与敏感, 客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 需要外界的引导与干预。

结语

依恋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一种社会行为。根据依恋类型, 可将该行为分为安全型、淡漠型、迷恋型与恐惧型四类。依恋类型的差异性与个体的性别有密切的关联。心理健康方面, 安全型个体基本不存在人际交往问题, 淡漠型与迷恋型次之, 恐惧型个体则具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对于不安全依恋型个体, 需要外界采取一定的积极干预与正确引导措施。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升学、情感等多重压力,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为了更加全面地开展针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工作与救助工作, 需要对大学生的依恋类型进行详细的探究。本文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 使用亲密关系调查问卷 (ECR) 和社交苦恼回避量表 (SAD) , 对被试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相关测试与研究表明, 大学生成人依恋关系差异性较大, 且主要以安全型为主。

关键词:成人依恋类型,心理调查,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范寅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J].四川师范大学, 2012-03-15.

[2]谢佳佳.理工科大学生成人依恋关系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 2013-03-01.

大学生成人依恋职务和学历差异研究 篇2

【关键词】大学生;随机抽样;亲近依赖复合

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与逐步完善和其童年其的依恋关系有关,在其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心理模式,这种模式会影响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建立和人际关系及人格的发展,故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研究很有必要。为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在班级职务和学历上的差异现状,调查研究情况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抽取1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样本198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班级职务:班干部有56人,非班干部有142人;学历:专科生36人,本科生162人。调查时间为2014年10月。

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基本情况,包括班级职务和学历。采用2003年吴薇利编制的成人依恋量表[1],该量表是自评量表,共18个项目,采用五点自评,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该量表含4个维度,分别为亲近、依赖、亲近依赖复合维度及焦虑维度。该量表信度和效度良好[2]。并事后做相应访谈。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

不同职务、学历大学生成人依恋差异比较(表1)

表1  不同职务、学历大学生成人依恋结果比较()

因子 班干部(n=56) 非班干(n=142) t 专科(n=36) 本科(n=162) t

亲近 3.32±0.67 3.29±0.43 0.28 3.34±0.34 3.29±0.53 0.81

依赖 3.21±0.50 3.14±0.47 0.86 2.99±0.48 3.20±0.47 2.31*

亲近依赖复合 3.26±0.48 3.22±0.37 0.60 3.17±0.33 3.24±0.41 0.97

焦虑 2.73±0.78 2.79±0.77 0.47 2.77±0.65 2.77±0.80 0.01

注:*代表p(双侧)< 0.05,**代表p(双侧)< 0.01

表1所示,从班级职务自变量上看,大学生成人依恋4个维度上的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从学历自变量上看,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依赖维度上的得分,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且本科高于专科生;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亲近、亲近依赖复合与焦虑维度上的得分,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

三、讨论

1.班级职务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不同职务大学生成人依恋4个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结合事后访谈推测,大学生的班级职务对成人依恋的影响较小,因为成人依恋受其早期的影响较深,和婴儿时期的依恋相比较,成人依恋比较隐蔽,而且成人依恋是在互动中起作用的,婴儿时期的依恋关系中,婴儿有明确的依恋对象。大学生的班级职务差别较小,不同班级职务对大学生的锻炼作用差别并不大,和社会上的工作职务更是不同,相对较小任务的班级职务,大学生并没有明显的班干部的责任感,也没用像工作职务那样看重。故不同班级职务的大学生,他们的成人依恋是在同学和朋友或者亲人交互作用中相互影响,大学生成人依恋的亲近、依赖、亲近依赖复合、焦虑这4个维度得分上差异不显著。

2.学历差异分析

研究发现,本科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依赖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生;不同学历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亲近、亲近依赖复合与焦虑维度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访谈中发现,原因可能是,本科生能考上本科,和专科生相比较,本科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较专科生好,平时生活中,本科生较听父母的话,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和专科生相比无论经济还是心理上,更多的依赖父母。故本科生依赖维度得分显著高于专科生。

四、建议

社会方面,社会可以给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多练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中养成社会需要的成人依恋,社会也可以给不同学历的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本科生和专科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都能在交互中培养依恋,也可以让本科生和专科生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在合作互动中共同进步。学校方面,学校可以实施班级职务轮流制度,让大学生都有机会体验班干部的职责,还可以让不同学历的大学生混合住宿,从学习到生活,增加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多组织一些本科生和专科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增进不同学历大学生的相互影响。家庭方面,家长可以给大学生交流中,改变教养方式,多听听大学生的意见,把大学生作为家庭中可以承担责任的成年人,家庭大小事物都与其协商,共同做决定;家长在生活中,和亲友互动及父母之间的互动中,用良好的互动模式,给大学生做个良好的榜样,让大学生能看到成人之间亲密关系是怎样建立的,父母的夫妻关系是如何互动的,从而给大学生的良好关系建立有学习的对象。个人方面,大学生首先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个体,自己有能力建立良好的成人依恋关系,然后大学生自己和亲友主动建立亲密关系,特别是在和恋人建立伴侣关系过程中,明白依恋双方是交互作用的,互动中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

参考文献:

[1]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2]吴薇利,张伟,刘协和.成人依恋量表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

作者简介:

柳絮(1982~ ),女,河南省驻马店,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主要从事心理学教育教学工作。

大学生成人依恋 篇3

依恋研究者认为早期的亲子依恋模式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是因为在儿童早期,儿童形成了“内部工作模式”。内部工作模式是一种认知/情感性的构造,是在婴儿/孩子与父母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自我以及自我和他人关系的心理表征,并在长大后影响其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大量研究结果揭示早期依恋模式对个体成年以后的人格结构及其人际关系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作用,因而暗示着早期依恋模式具有重要的心理病理意义。许多实证研究已经发现并支持心理病理与不安全依恋的关系[11,12,13]。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的依恋类型的研究来回溯曾经的留守经历对他们依恋模式以及成年以后心理发展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来自河北省承德市2所高校的学生,总共4 731人,剔除无效数据(奇异数据或错误数据),有效样本4 540人。本研究仅关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依据他们在儿童期(0~16岁)父母双方或一方有无外出打工而分为留守组1 062人[男399人,女663人;大一443人,大二289人,大三174人,大四156人;年龄(21.54±1.42)岁]和非留守组3 018人,随机抽取35%非留守组数据1 039人[男363人,女676人;大一415人,大二268人,大三169人,大四187人,年龄(21.45±1.47)岁],2组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方法

1.2.1 亲密关系体验问卷[14](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

是用来测查成人依恋的一般状态的自陈式量表,原量表由Brennan等人在1998年编制,包含有36个项目,分为2个分量表,各18题,奇数题为回避分量表,偶数题为焦虑分量表,采用7级评分方式,有10题为反向记分。本次研究使用田瑞琪等2003年修订的中文版ECR。对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的数据进行分析,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53,信度较好。依据ECR的记分手册首先计算出依恋回避维度和依恋焦虑维度的分数,然后用2个维度的分数,依据公式计算出依恋类型的分数,依恋类型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安全型、惧怕型、专注型、冷漠型,哪一类型的得分最高,依恋类型就属于哪一种,其中后3种属于不安全型。

1.2.2 一般情况

主要涉及人口学特征、家庭情况、学业情况以及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等。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将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2种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

2 结果

2.1 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布 留守组与非留守组相比,在成人依恋安全和不安全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留守组的安全型依恋显著高于留守组(χ2=35.385,P<0.01)。见表1。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 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成人依恋类型得分上的比较 由表2可见,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安全型、惧怕型、冷漠型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 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单因素分析对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可能影响因素(如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生活水平等)和留守相关因素(如父母打工持续时间、开始留守年龄、与外出打工父母联系的频次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一般因素中,父母职业对成人依恋类型的得分有影响(P<0.05);在留守相关因素中,开始留守年龄、与父母联系频次、父母回家后停留的时间以及和抚养人聊天在成人依恋类型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一般因素中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生活水平以及留守相关因素中的打工持续时间、回家频次、父母在外打工不同依恋类型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注:*P<0.05,**P<0.01。

2.4 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发展的影响因素,以依恋类型(安全型为0,不安全型为1)为因变量,一般因素和留守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因素有:父母回来后在家停留的年龄、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频次、和抚养人聊天及开始留守时间。见表4。

3 讨论

研究发现,大学生是否有留守经历在成人依恋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多表现为不安全依恋类型,其中以惧怕类型(惧怕型的原型是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对自我和他人是消极的)为主,占71.7%。在依恋类型上,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安全型、惧怕型和冷漠型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主要症结是情感维系上的断裂,长期与父母分离使得他们缺乏应有的情感依恋,容易造成与父母情感的分离与脱节,另外代养人也常常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他们缺失了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这种情绪情感的长期积累,容易使他们变得自卑、悲观、孤僻[15]。从研究结果来看,有留守经历的学生在安全型依恋上的得分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在不安全依恋类型上的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从而验证了以往研究。

本研究发现,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因素有:父母回家停留时间、与父母联系频次、和抚养人聊天以及开始留守年龄,并且成人依恋与打工期间互相联系频次、和代养人沟通情况均呈正相关;与父母回家停留时间、开始留守年龄均呈负相关。也就是说联系频次越多,和代养人沟通越多,形成安全依恋类型的可能性越大,而孩子与父母分离时年龄越小、父母回来后在家停留的时间越短,形成安全依恋类型的可能性越小。

以往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16]。它是儿童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而家庭中依恋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影响到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17]。依恋理论的提出者Bowlby突出了亲密关系在缓解焦虑和身体保护方面的功能,他认为依恋对象的心理支持和情绪提供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情绪调节适应性的发展。同时依恋行为也是消极情绪调节的社会性策略[18]。以往研究也发现,父母在儿童2岁或2岁以下时离开,儿童的抑郁水平最高[19]。因此父母尽量不要在2岁之前离开孩子。如果外出,要和孩子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儿童联系频次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亲子关系缺失[20]。另外鼓励孩子多和代养人交流,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心理支持和关心。

成人依恋研究综述 篇4

关键词 依恋 成人依恋 亲密关系

1 成人依恋的产生

依恋(attachment)一词最早是由John Bowlby提出的,又称“母婴依恋”,是指婴儿和照顾者(通常指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感情的关系。1969年,John Bowlby创立了依恋理论,系统地阐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阶段性发展以及它的内部机制,并分析了依恋的特征。而后他提出依恋行为在婴幼儿期表现最显著,并且一直伴随着人的发展。于是,学术界对依恋行为的研究由最初的母婴依恋逐渐将研究对象扩大到了青少年以及成年人。

成人依恋最早是1987年由Hazan 和 Shaver 提出的,他们认为成人依恋是个体与身边同伴之间形成的较为持久的情感联系。我国学者吴薇莉等(2004)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对童年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现今对此依恋的评价。鲁晓静等人(2007)综合已有文献,把成人依恋定义为是建立在当前对童年依恋关系的记忆及评价的基础上,与他人形成稳定的情感关系,以满足个体安全的需要。可见,成人依恋的对象不同于婴儿时的依恋对象,他可以是父母、老师、恋人、朋友、团队等等。

2 成人依恋的测量和类型

对于依恋行为的测量,较早的属Ainsworth创建的“陌生情境法”,通过婴儿与母亲的分离、重聚以及对陌生人态度的表现,来测量儿童的依恋类型,并根据婴儿的不同反应,把母婴依恋的类型分为三种: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

1987年,Hazan 和 Shaver比较了亲子关系和恋爱关系,他们认为在恋爱及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同样存在着类似于母婴之间的依恋关系,表现在:(1)有肢体上的亲密接触。(2)另一方关注自己时有安全感。(3)不能接近另一方时感到不安。(4)对方能够分享自己的新发现。(5)显示出对对方的迷恋。他们采用自我报告法将成人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

1990年,Collins和Nancy L.在Hazan等人提出的理论的基础上,对成人依恋的测量提出了三个维度: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舒适度、可以依赖对方的感受程度以及被冷落时体验到的不安和焦虑。

1991年,Bartholomew同样采用自我报告问卷对成人依恋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两维度-四类型模型。根据自我内部模型(低焦虑和高焦虑)和他人内部模型(低回避和高回避)将成人依恋类型分为4种:安全型、迷恋型、回避型和恐惧型。对于这两种维度的评估,Bartholomew分别采用了自我报告、朋友报告、恋人报告、同辈关系依恋判断和家庭关系依恋判断五种方法(Griffin,Dale W,Bartholomew,Kim.1994)。

在我国,李菲茗、傅根耀(2000)对成人依恋问卷(AAQ3.1)进行了试用编制。北京大学学者李同归、加藤和生(2003)对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进行了修订。结果显示,修订后的量表信效度较高,可广泛使用。在我国,对成人依恋行为的研究,多选用李同归等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依恋模型从婴幼儿12个月开始能够被测量,随着环境的变换,依恋行为持续到成年,测量工具也从临床访谈到简要提问,从回顾童年经历到分析当前恋爱关系(Stein,1998)。在对依恋行为研究的方法中,“陌生情境”实验法主要用于母婴依恋的研究,对于成人依恋的研究多采用成人依恋访谈和自我报告问卷。成人依恋访谈多用于父母与子女之向于对恋爱关系男女双方之间依恋行为的测量。其中,因为在自我报告中涉及到关系问题,所以在测量过程中很容易提高被试焦虑、加强防御,从而降低报告的准确性(Deborah Jacobvitz,2002)。

3 成人依恋的研究现状

3.1 国外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对于成人依恋的研究日渐增多,其相应领域也日益完善。概括说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将成人依恋与生理病理学联系起来。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与焦虑、郁闷情绪呈负相关,非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自我评价较低,更容易出现悲观等消极情绪,更容易出现抑郁倾向(Pielage, 2005)。也有研究发现非安全型成人依恋与机能障碍存在相关,非安全型依恋会导致压抑症状(Roberts, 1996)。

其次,关于成人依恋与情感关系的联系较多被研究。如对恋人的依恋与对父母的依恋具有相似性,尤其是对性别相异的父母(Collins, 1990)。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能够觉察到来自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回避型的人在有压力的时候会寻找社会支持,但仍采用回避策略;而恐惧和迷恋型的人很少寻找社会支持,更多的与人保持距离。

第三,关于成人依恋测量的研究。不同的测量工具对应不同的依恋类型和维度。有学者研究表示,采用自我报告问卷容易得出一些重要的理论错误,如安全依恋的持续程度等,研究者通过项目反映理论证明自我报告的缺点可通过ZRT技术改进(Fraley, 2000)。

3.2 国内的发展现状

目前,成人依恋的研究在我国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成人依恋的实证研究大都集中在人际交往和情绪情感方面。王力等人(2007)的研究显示,依恋回避直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成人依恋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魏征新等人(2009)对高校学生社交焦虑与成人依恋的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是社交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安全型依恋,尤其是恐惧型对社交焦虑的情绪、认知影响最大。

成人依恋研究简述 篇5

1. 成人依恋的含义

成人依恋的定义要从最初的依恋研究开始, John 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个术语, 并指出依恋关系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终生发展过程。关于成人依恋的含义, 研究者对其操作性定义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发展和认知学派, 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对其父母依恋的记忆和心理表征;另一派是人格和社会学派, 该派也是最早考察成人依恋关系的, 他们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及其他人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

两派存在的分歧具体表现在: (1) 操作定义。发展和认知学派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 而人格和社会学派则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 因此发展和认知学派主要研究成人与父母的关系, 而人格和社会学派则研究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 (2) 研究方法。发展学派主要基于详细的编码访谈描述, 而人格学派虽然也有自己的访谈方法, 但更广泛地采用自陈式报告。 (3) 分析重点。发展学派侧重于分析一个人对依恋经历描述的一致性、可信度和模糊性的结构比例, 而人格学派则侧重于分析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自我观察行为的内容。

2. 成人依恋的研究进展

从时间维度上看, 依恋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 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 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 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 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 同时开始进行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80年代后期至现在, 是对依恋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

3. 成人依恋的理论研究

第一, 成人依恋的工作模式。Bowlby认为个体在其童年时代与其照看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形成“内部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又称心理表征模式, 这是一套认知结构, 并被整合进其人格中, 对其自身和他人的看法产生影响。内部工作模式不仅包含了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而且还包含了个体对他人和自身的情绪反应及情绪的调整。

第二, 成人依恋的类型。Bowlby认为儿童的依恋会转化为成人的依恋类型, 他把成人的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 并把不安全依恋分为:强迫给予照顾型、强迫寻求照顾型、强迫自我依赖型。Bowlby认为每种不安全依恋都是由于早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出现问题而造成的, 通过内部工作模式影响现实的关系。

Georage、Kaplan、Main成人依恋访谈量表分数对成人依恋作了四种分类:安全—自主型、不安全—忽视型、不安全—先占型、不安全—遗留型。

Bartholomew、Horowitz把成人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先占、拒绝、恐惧。这个模型结合了Bowlby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 (包括自我的内部模型和他人的内部模型) 的思想。安全型反映了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舒适, 既有亲近感, 又有自主性 (对自我和他人都是积极的观点) ;先占型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 过度沉浸和依赖 (人际关系对自我是消极的, 对他人是积极的) ;拒绝型的特征是崇尚独立 (对自我是积极的) , 否认渴望亲近 (对他人是消极的) ;恐惧型的特征是焦虑、不信任和害怕拒绝 (对自我和他人都是消极的) 。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

吴静珊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是通过自我接纳来传递的。研究结果从实证的角度支持了成人依恋理论和社交焦虑成因理论。曲晓艳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与人格特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对应关系。倪岩娟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童年的创伤经历对其成人依恋关系具有预测作用。倪珊珊等人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其他类型, 而且安全型依恋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指标相关度最大。

三结束语

目前由于对成人依恋的理解有两种派别, 所以很难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研究工具, 这是成人依恋类型研究也是成人依恋研究本身后期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成人依恋的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该领域还有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人才, 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发展状况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 可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Feeney B C.Asecure base:Responsive support of goalst-rivings and exploration in adult intimate relation-ship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87

[2]吴薇莉、方莉.成人依恋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2) :217、220

[3]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 2000 (2)

[4]吴静珊.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

大学生成人依恋 篇6

上世纪六十年代, 约翰·鲍尔比 (John.Bowlby) 首次提出依恋理论, 最初是指婴儿同其主要抚养者 (通常是母亲) 之间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而强烈的感情联结。1979年, 鲍尔比在对其理论进行补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尽管依恋行为在儿童的早期发展中特别突出, 但是在人类“摇篮到坟墓”的毕生发展中, 都存在着依恋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 2004) 。依恋的研究由此扩展开来, 研究对象也由婴幼儿逐渐扩展到青少年以及成年人。近年来, 国内外对成人依恋的研究发展迅速, 本文拟从近几年的研究入手, 对成人依恋和亲密关系及其之间的联系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

1 理论背景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能够在与特定个体交往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内部工作模型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周春燕、黄希庭, 2004) , 内部工作模型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会持续发挥作用, 并影响成人的各种社会功能, 而依恋理论由此得以拓展到成人阶段。目前对成人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依恋表征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 , 另一方面是婚恋依恋 (Romantic Attachment) , 本文中成人依恋特指婚恋依恋。

亲密关系, 是伴侣之间建立的有较多情感卷入的关系。亲密关系的相互作用模型从个体和情境两方面对亲密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其基本思想是个体的相互依赖是他们与环境多方向连续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加工模型则主张对动机和责任的判断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强调动机和决断对建立并保持亲密关系的重要作用。

2 不同依恋类型下的亲密关系

在何种依恋风格的个体适合交往、恋爱的研究中,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 不同的依恋类型, 对亲密关系的不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1 认知模式不同

有研究显示, 在亲密关系中, 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关系的信心和抱持的非理性信念有所不同 (侯珂、邹泓、蒋索, 2005) 。安全型个体强调双方亲密性的增加, 非安全型个体更在乎自我的感受, 其中高焦虑型关注自己的安全 (会否被抛弃) , 高回避型强调对对方的控制。在对亲密关系中的得失评价上, 安全型认为自我与伴侣的付出和收益是平等的, 高焦虑型个体则认为自己收到的回报更少, 高回避型对感情交换的量感知较低 (Grau&Doll, 2003) 。另外, 安全型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积极体验更多, 而对配偶形成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虐待易感性, 他们在婚姻和恋爱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对于被抛弃的威胁, 更倾向于以仇恨、敌意的方式应对 (陈丽君、钟佑洁, 2009) 。

在认知模式方面, 安全型依恋类型个体的思想模式更有利于发展积极良好的亲密关系, 而非安全型依恋个体的思想模式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把亲密关系带入消极的发展轨道。

2.2 归因风格不同

不同依恋类型会从归因风格上会影响亲密关系。研究表明, 安全型的人有积极的自我观和乐观的期待, 对伴侣也更为信任, 他们更倾向于把伴侣的行为解释为适宜的和有帮助的, 个体采用这种认知模式来维持伴侣及本身的积极印象;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更多的是会感知到关系中的不适宜行为, 将事件归因为悲观的方面, 甚至会出现情绪上的悲痛并由此产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最终导致差的关系结果, 且个体对伴侣的消极归因比对自己的消极归因更会影响关系的满意度进而影响亲密关系质量 (陈燕蕾, 2008) 。

在归因风格方面, 安全型依恋个体的归因风格有助于对亲密关系建立乐观的信念, 带来更多的积极体验, 促进关系的维持和发展。反之, 非安全性依恋个体的归因风格容易导致亲密关系的恶性发展, 给关系的发展和维持带来一定的阻碍。

2.3 交流方式不同

沟通和交流是维持亲密关系的重要方面, 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沟通方式上存在差异。研究发现, 安全型和矛盾型依恋个体比冷漠型和恐惧型个体更愿意进行自我表露, 高焦虑型的个体将自我表露当成缓解被抛弃焦虑的手段而不是促进亲密程度发展的方式, 且对伴侣的自我表露反应也不积极;高回避型的个体则表现为强制性封闭 (compulsive closure) , 此种类型的人不但不愿意表露自我, 甚至在和高自我表露的伴侣交往时会有不舒服的感受 (Mikulincer, 1991) 。

在交流方式方面, 安全的依恋类型个体的交往会在适当的自我表露, 积极的反应中良性循环, 而非安全型个体的交往会由于沟通中的障碍而影响亲密程度的发展。

3 结语

目前国内外在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上, 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式, 研究手段也还比较有限。而且, 国内的研究多采用国外已有的对依恋类型的分类方法, 但是此种分法是在对国外被试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我国与外国的被试存在着从历史渊源到现状发展的诸多差异, 因此此种分类方法在我国是否可以不加修改地进行使用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不过, 就目前的文献来看, 已经有国内学者在此领域做出跨文化研究的思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国内外学者能够精诚合作, 做出更多更全面的研究来丰富在成人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Grau I&Doll J (2003) .Effects of Attachment Styles on the Experience of Equity in Heterosexual Couples Relationships.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0 (4) :298-310.

[2]Mikulincer M (1998)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Versus Dysfunctional Experiences of Ange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2) :513-524.

[3]陈丽君, 钟佑洁.不同依恋类型对个体发展影响研究评述.集美大学学报, 2009.10 (2) :43-46.

[4]陈燕蕾.不同依恋类型者对伴侣行为的归因.科教文汇, 2008.3:170.

[5]侯珂, 邹泓, 蒋索.社会人格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 (5) :640-650.

[6]吴薇莉, 简渝嘉, 方莉.成人依恋研究.四川大学学报, 2004.3:131-134.

大学生成人依恋 篇7

依恋理论最早由Bowlby于1969年提出,繁荣于Ainsworth时代。依恋理论最初针对于婴幼儿与抚养者建立起来的特殊而强烈的情感联接。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依恋作为一种内在机制,它贯穿于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影响着成人以后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并对成人亲密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简述近几年来有关于成人依恋和亲密关系的研究,重点梳理不同成人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的联系,为丰富成人依恋和亲密关系的相关理论。

二、成人依恋

1、成人依恋定义

成人依恋的概念最早由Hazan和Shaver(1989)提出,他们认为,依恋不仅可以发生在婴儿与父母关系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亲密朋友、伴侶之间。关于成人依恋的含义,目前存在两个学派:以Main,George等人为代表的发展和认知学派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主要研究成人与父母的关系。以Shaver,Bartholomew等人为代表的人格和社会学派则研究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我国学者吴薇提出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因此,本文更加倾向于人格和社会学派对于成人依恋的定义,特指个体与当前恋人或伴侶之间的形成的能够提供亲密感和安全感的情感联系。

2、成人依恋类型

Hazan和Shaver(1987)把成人依恋类型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Georage,Kaplan,Main(1985)的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AAI)量表分数对成人依恋类型进行了分类,即安全型、冷漠型、迷恋型和恐惧型。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关系问卷(Relation Questionnaire,RQ),提出了成人依恋风格的四分模型:安全型、倾注型、冷漠型、恐惧型,其中安全型和冷漠型是正性的自我模型,倾注型和恐惧型是正性的他人模型。目前,我国对于成人依恋类型测量主要采用的是学者刘同归对“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修订的中文版问卷。该问卷把成人依恋类型划分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和RQ中的自我模型有较强的负相关,而依恋回避则与RQ中的他人模型有较强的负相关,所以同样可以区分安全型、倾注型、冷漠型和恐惧型这四种成人依恋类型。

三、亲密关系

1、亲密关系定义

Kirchler把亲密关系界定为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两个个体之间合作的社会原则,或是具有不同目标的个体通过相互妥协,为共同实现他们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关系(Kirchler,Rodler,Hoezl,2001)。而A.Aron(1986)则认为亲密关系是自我概念的一种延伸,其实质是把他人融入了自我概念。一般来说,广义上的亲密关系是指我们与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他人而建立起来的密切友好的交往关系,狭义上的亲密关系指的是夫妻关系或浪漫关系,关系双方一般是一男一女。本文中所指的亲密关系是狭义层面上亲密关系。

2、亲密关系的质量指标

亲密关系两个公认的质量指标就是满意度和承诺度。有研究表明,满意度和承诺度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候承诺的投入会加强关系满意度。这两个主要指标中,关系满意度是最早也是目前最为广泛地被用作衡量亲密关系质量的指标。

四、不同成人依恋类型下的亲密关系

以往的研究都从不同的方面证实了不同成人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1、恋爱行为不同

成人依恋类型不同,在恋爱行为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恋爱比例、是否告知父母、恋爱次数等方面。研究发现安全型和冷漠型的大学生恋爱的比例高于倾注型和恐惧型,这可能是由于这两者属于正性的自我模式,所以更有信心去谈恋爱。在父母是否知情方面,安全型的比例最高,冷漠型的比例最低;冷漠型的恋爱者恋爱次数多于四次、恋爱时间在小学和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都高于其它依恋类型的恋爱者。

2、恋爱体验不同

安全型依恋者具有更加积极的情绪体验且更愿意进行自我暴露,也更容易把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来激励自己。Tucher和Anders(1999)发现安全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适,并且更能表达情感以及维护与伴侣的关系,非安全型的人通常会体验到对抛弃的焦虑且过度的情感压抑。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这两个维度来看,高依恋焦虑型大学生比低依恋焦虑组更倾向于接受亲密程度深的恋爱关系;低依恋回避组认为恋爱能够让人精神振奋,精力充沛,做事效率高;而高依恋回避组认为恋爱容易分散注意或持无所谓的态度。

3、反应方式不同

安全型依恋者具有更加积极的反应模式,而非安全型依恋者一般会采取回避、敌意的应对方式。研究表明,安全依恋型的个体在亲密关系中具有更低的身体攻击,越不安全的依恋型个体,身体攻击率也就越高(Jessica Lynne Holt,2007)。安全型的个体认为对方都是可以信任的,在亲密关系中呈现积极的反应模式;非安全性的个体具有更高的易感性,对于被抛弃的威胁,更倾向于以敌意、仇恨的方式应对。具体来讲,冷漠型者会忽略对方的内心状态,并且缺少参与交流;倾注型者在恋爱出现矛盾时,他们会有一些回避和责怪对方的行为;恐惧型的个体在恋爱终结时,往往会产生回避行为,以避免承受内心的失落。

4、情感稳定性不同

在情感稳定性方面,安全依恋型个体在恋爱关系中具有更稳定的亲密关系。Creasey和Hesson-Mc IIlnus(2001)的研究表明安全型的学生具有更长的关系恋爱,恋爱关系更具稳定性。Tera B.Duncan(2007)研究发现不安全型依恋者会阻碍亲密关系的建立,减低婚姻的质量,削弱婚姻和稳定性,而安全型依恋者会减少亲密关系冲突,降低离婚的风险。

5、关系满意度不同

在亲密关系满意度方面,安全型依恋者比非安全依恋者具有更高的满意度。李璞鸥(2015)发现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亲密关系满意度显著高于其它非安全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非安全依恋类型中,恐惧型依恋的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度最低。在成人依恋的不同维度上,高依恋回避的个体与亲密关系满意度存在负相关,且无性别差异。在依恋焦虑维度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并无一致的结论,刘泽文等人的研究发现依恋焦虑与亲密关系满意度无显著的行为者效应,而李璞鸥的研究显示,依恋焦虑水平高的大学生具有较低的关系满意度,而依恋焦虑水平低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亲密关系满意度。

五、结语

大学生成人依恋 篇8

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来看, 影响心理资本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身心健康、家庭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在所有这些因素中, 通过文献分析可以发现, 家庭作为一个人出生、成长和发展的基地, 对心理资本的影响是根源性的, 心理资本每一个组成因子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家庭密不可分。但是由于对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 加上家庭系统本身的复杂性, 因此家庭究竟是怎样对心理资本产生影响的, 目前还没有直接的研究将其揭示出来。

而在家庭系统中, 相关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作为家庭影响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个体的自信/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3,4,5]同时, 相关研究发现:个体家庭系统中形成的另一种重要的“内部工作模型”———成人依恋对自信/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均存在影响。[6,7,8]由于自信/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是构成心理资本的四大元素, 而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成人依恋又都对其存在影响, 由此可以推知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会对心理资本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企业员工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以及心理资本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家庭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对心理资本产生的具体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我们在四川、重庆、江苏、北京、山东、安徽等省市的企业中, 随机发放网络问卷400份, 问卷均采用统一指导语。回收有效问卷325份, 问卷回收率为81.25%, 其中男性135人, 女性190人。

(二) 测评工具

1.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 (S-EMBU-C) 。该问卷是由蒋奖、鲁峥嵘等在Arrindell等人 (1999) 修订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的基础上修订的中文版。本问卷共有42个题目, 采用4点评定法计分, 分为父亲版和母亲版两部分, 每部分21题, 题目一致且都有三个维度: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

2.成人依恋量表 (AAS) 。该问卷由吴薇莉、张伟等人修订。该量表有三个分量表, 分别是亲近、依赖和焦虑分量表, 每个分量表由6个条目组成, 共18个条目, 采用五级评分法计分。

3.心理资本问卷 (PCQ-24) 。该问卷由Luthans等编制, 李超平翻译。问卷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4个维度, 共24个题目, 采用6点评定法记分。在本研究中心理资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2, 自信/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依次为:0.794、0.792、0.793、0.787。

(三)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 父母教养方式在心理资本不同水平上的差异比较

根据员工在心理资本问卷上的得分, 前27%被划分为高分组, 后27%被划分为低分组。将心理资本划分为高低两种水平后, 我们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心理资本得分上的差异, 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见表1。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父亲拒绝、母亲拒绝和父亲过度保护这三个维度上, 心理资本水平的低分组得分要高于心理资本水平的高分组, 且它们之间的差异分别在父亲拒绝的0.01水平上, 母亲拒绝和父亲过度保护的0.05水平上, 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 在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情感温暖这两个维度上, 心理资本水平的低分组得分要低于心理资本水平高分组, 且差异均在0.001水平上, 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母亲过度保护这一维度上, 心理资本水平低分组和心理资本水平高分组得分之间的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成人依恋的不同类型在心理资本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我们先根据员工在成人依恋量表上亲近依赖维度和焦虑维度的不同得分将成人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 然后对这四种依恋类型的员工在心理资本得分上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在成人依恋的不同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 且对依恋类型进行Scheffe事后检验发现:安全型依恋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要显著高于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 而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三种依恋类型员工之间的心理资本水平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 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对心理资本的具体影响, 我们对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以及心理资本的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见表3。

注:*在0.05 (双侧) 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在0.01 (双侧) 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各因子与父母教养方式及成人依恋关系的各因子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心理资本的自信/自我效能因子与父亲情感温暖和母亲情感温暖以及亲近因子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与父亲拒绝和焦虑因子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心理资本的希望因子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以及亲近和依赖因子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与父亲过度保护和焦虑因子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心理资本的韧性因子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以及亲近和依赖因子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与焦虑因子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心理资本的乐观因子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以及亲近和依赖因子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与父亲拒绝、母亲拒绝以及焦虑因子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而心理资本则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以及亲近和依赖因子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与父亲拒绝、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以及焦虑因子的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二) 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与父母教养方式和成人依恋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以父母教养方式和成人依恋关系中的各因子作为自变量, 以心理资本的各因子及心理资本总体为因变量, 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4。

由表4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焦虑、母亲情感温暖和亲近对企业员工自信/自我效能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 解释率为13.1%~19.8%。焦虑与母亲情感温暖对企业员工的希望、韧性和乐观因子均有显著预测作用, 解释率依次为11.7%~14.3%、11.1%~13.9%和10.3%~17.6%。而对于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 焦虑、母亲情感温暖和亲近因子对其有显著预测作用, 解释率为17.2%~24.5%。

三、讨论

(一) 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资本各因子的关系

从表3呈现的结果来看, 对自信/自我效能来说, 父亲的拒绝会对其产生负向影响, 而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则会对它产生正向影响, 这与答会明[9]的研究结论一致。

希望与父亲、母亲的情感温暖呈显著正相关, 这一结论证实了李小梅[10]等人对宫颈癌患者希望水平研究中提到的在支持型的家庭环境中, 父母给予子女的情感资源可以增强患者的希望水平的论述。同时Snyder[11]等人提出的希望理论认为, 希望包含目标、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 其中路径思维既包括个体构想出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的能力, 也包括个体对自身这种能力的信念和认知。而在本研究中发现, 父亲的过度保护与希望呈显著负相关, 据此可以推测:父亲对子女的过度保护会剥夺子女构建自身发掘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的能力的信念和认知的机会, 从而对其希望水平造成负向影响。

Bull[12]等人对英国精英板球运动员的研究发现,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韧性发展的两个核心因素之一。而在本研究中, 对企业员工父母教养方式与韧性的相关分析也表明, 父母亲的情感温暖与韧性有显著正相关。这也再次证明, 父母的教养方式确实会对韧性产生影响。

而对于乐观因子来说, D.R.Baldwin[13]曾做的相关研究表明, 权威型教养方式同青年期高水平的乐观呈显著的正相关,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则不存在这种正相关。而通常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属于情感上易于接受的温暖教养方式, 而专制型的父母则倾向于冷漠和拒绝。而本研究的相关分析亦表明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 这与D.R.Baldwin的研究相吻合, 同时本研究还证明, 父母亲的拒绝对乐观有显著负向影响。

(二) 成人依恋与心理资本各因子的关系

在成人依恋量表中, 亲近和依赖因子代表的是Bowlby提出的“内部工作模型”中的他人模型, 而焦虑因子代表的是内部工作模型中的自我模型。根据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的不同, 成人依恋被划分为安全型、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在本研究中自信/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均与成人依恋关系中的焦虑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这意味着心理资本四大因子水平高的个体都拥有相对积极的自我模型, 而其中希望、韧性、乐观均与亲近和依赖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但自信/自我效能仅与亲近维度呈正相关, 与依赖维度的相关则不显著。这说明希望、韧性、乐观水平高的个体都有相对积极的他人模型, 但自信却并不一定, 这刚好印证了李同归[14]等人在对成人依恋的研究中提到的, 拒绝型 (积极的个人模型, 消极的他人模型) 的个体, 虽然不能很好地建立他人模型, 寻求他人支持的动机也较低, 但仍然表现出独立、自信等特征。

(三) 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心理资本的关系

心理资本由自信/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四大因子构成, 对父母教养方式和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表明, 在父母教养方式的所有维度中, 母亲的情感温暖对这四大因子的预测作用最明显, 这说明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温暖情感对其心理资本的成长是有重要作用的。而在成人依恋关系的三大维度中焦虑对这四大因子皆具有相当大的预测作用, 说明在高水平的心理资本背后一个积极的自我模型是极其重要的, 而且焦虑因子的解释率远远高于母亲的情感温暖, 这提示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改变个体的自我模型实现心理资本水平的有效提升, 从而减轻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资本的消极影响。

四、结论

1.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心理资本水平更高的员工, 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更多倾向于情感温暖, 而更少倾向于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 心理资本水平偏低的员工则相反。其中母亲的过度保护对员工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不明显。

2.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与成人依恋有关。成人依恋类型属于安全型的员工, 其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员工, 而成人依恋类型属于先占型、拒绝型和恐惧型的员工之间的心理资本水平则没有明显差异。

3.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成人依恋关系的所有因子中, 母亲的情感温暖、亲近和焦虑因子对心理资本有显著预测作用, 累加解释率为24.5%。由此可知, 企业员工的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对其心理资本有重要影响。

摘要:本文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 (S-EMBU-C) 、成人依恋量表 (AAS) 、心理资本问卷 (PCQ-24) 在四川、重庆、江苏、北京、山东、安徽等省市的企业中随机抽取了400名员工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以及成人依恋关系中的亲近和依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以及成人依恋关系中的焦虑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情感温暖和成人依恋关系中的亲近和焦虑因子对员工心理资本有显著预测作用, 焦虑因子的单独解释率达到17.2%。因此, 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

大学生成人依恋 篇9

依恋关系是指幼儿与照顾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 同时也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内部工作模型, 该工作模型会使个体建立一种较稳定的行为模式。Bartholomew (1991) 以自我和他人内部工作模型的积极和消极程度为基础, 将个体分为安全型 (secure) 、焦虑型 (preoccupied) 、恐惧型 (fearful) 和回避型 (dismissing) , 后三者可归纳为不安全依恋。依恋安全的个体相信在自己需要帮助时, 他人是可以获得的和有回应的。这就使得他们将其他人看作安慰和支持的来源, 来缓解和控制负性情绪。相反, 依恋不安全个体对他人的可得性和回应性持有怀疑, 使得他们采取其他的应对策略来减轻和控制负性情绪。

安全的依恋类型对个体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人际关系方面, 安全依恋的个体会体验到更多的正向情绪, 人际关系更好, 社会支持更多, 满意度更高;人格发展方面, 这类个体较少出现神经质, 更多的是外倾性和宜人性;这类个体有更好的心理适应性, 不容易患心理障碍。

目前有很多关于安全依恋的理论, 但是对于安全依恋是否能够建立以及如何建立的研究很少。目前对于安全依恋习得的机制有两种模型:一种是Mikulincer和Shaver (2003) 的依恋加工模型, 该模型认为成人的依恋联系是通过重复的激活依恋系统来发展的。另一种是Nelson和Panksepp整合的社会情感系统模型, 该模型认为个体的大脑中有一个社会情感系统, 它包括分离——痛苦子系统和接触——安慰子系统。当个体遭遇威胁时, 分离——痛苦子系统会激活, 促使个体去寻求支持来减轻痛苦。如果另一个个体及时出现并做出回应, 那接触——安慰子系统会被激活, 抑制分离——痛苦子系统的活动, 让个体产生舒适、安慰和安全感, 最终与反应者形成安全依恋联系。结合这两个模型可以初步预测人们可以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 对陌生人的情感反应习得安全依恋。

本实验对安全依恋的习得进行实验验证。运用评价性条件反射的原理:无条件刺激的效价向条件刺激传递。与评价性条件反射不同的是我们的方法检验在激活依恋系统的情况下, 陌生人的微笑面孔是否会呈现出与恐惧刺激引起的效价相反的内容, 即对微笑面孔产生安全依恋联系。在研究中我们阈下呈现痛苦刺激 (如一张蛇的图片) , 之后呈现微笑表情图片 (如杜尼式微笑) , 这张笑脸作为被试可得的依恋表征。我们预测在多次的条件配对之后, 被试会对表情图片习得安全依恋。

依据以上理论, 我们提出假设:在依恋习得阶段, 微笑图片与恐惧刺激 (例如:蛇) 配对的这组被试, 在测试阶段, 对无规则几何图形的喜好程度显著高于微笑图片与中性刺激 (例如:杯子) 配对的这组被试。其中, 对无规则几何图形的喜好程度用于检测安全依恋联系的程度, 喜好程度越高则联系越强。同时, 探讨依恋类型对安全依恋习得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二、对象与方法

1、被试

随机选取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0名, 6名无效问卷。其中男生8名, 女生56名。大学生年龄介于17到22之间, 平均年龄18.83岁。

2、工具

中文版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李同归&加藤和生, 2006) , 包括36道题, 采用7级评分, 分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依恋焦虑指对被拒绝和被抛弃的恐惧, 依恋回避指对亲近和依靠的不适。依据维度分和公式可计算出安全、恐惧、焦虑和回避4个方面的类型。

3、实验材料

无条件刺激 (一张消极图片 (例如:蛇) 、一张中性图片 (例如:杯子) , 均选自国际情绪图片库。男女微笑图片各一张, 作为条件刺激, 先收集男女笑脸图片各6张, 表情都是眼睛看正前方的笑脸, 像素为350x450dpi, 以黑白的形式呈现。然后让40名本科生根据1—8等级的评分标准对所选图片进行吸引力 (attractive) 、温暖 (warmth) 、喜欢 (likeability) 三个维度的评定。将性别相同的图片进行比较比较, 选择每个纬度分都少于该纬度平均分1个标准差的图片。无规则几何图片10张, 用作测试材料, 随机设计20张无规则图片, 由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然后让40名本科生根据1—7等级的评分标准对所设计的图片进行喜欢 (likeability) 的评定, 将维度分为4的图片选出来。掩蔽图片一张 (黑白的雪花图) , 像素和配对图片一样为350x450dpi。

4、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 (无条件刺激:消极图片和中性图片) ×4 (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和恐惧型) 被试间双因素实验设计。依恋类型通过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的测量确定, 无条件刺激和依恋类型都是被试间变量, 对无规则几何图片的喜好程度是因变量。

5、实验程序

(1) 填写ECR问卷 (李同归&加藤和生, 2006) , 确定被试的依恋类型。

(2) 学习阶段。通过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先后配对呈现, 使得条件刺激的效价改变。再随机将被试分成两组, 坐在电脑前面, 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于电脑屏幕中所呈现的图片。在学习阶段, 非条件刺激 (消极图片或中性图片) 阈下呈现之后会自动的和男女的表情图片配对。消极图片让被试自动、无意识地产生害怕, 激活依恋系统寻求安慰和帮助。紧接着呈现的笑脸图片及时做出回应, 使被试与陌生笑脸建立安全依恋联系。学习阶段的每个trial包含以下序列:2s的注视点、14ms的非条件刺激、184ms的掩蔽刺激、800ms的空白屏幕和3s的表情图片。每张表情图片要和非条件刺激配对20个trial, 每个被试要学习40个trial。

(3) 测试阶段。该阶段是在条件刺激的启动下进行无规则几何图片的喜好程度评定。要求被试注视着电脑屏幕, 条件刺激呈现一段时间之后, 会出现一幅无规则的几何图形, 被试通过数字键, 对该图形进行1—7级的喜好程度评定, 评定之后进入下一个trial。测试阶段的每个trial包含以下序列:500ms的注视点、500ms的条件刺激以及无规则图片 (无时间限制) 。男女条件刺激各对应25个trial, 每个被试总共要做50个trial。

三、数据分析

1、数据预处理

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别以启动刺激、生源地 (城市、农村) 为分组变量, 无规则图片的评定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其中无规则图片的评定得分包括呈现男性笑脸时的评定得分、呈现女性笑脸时的评定得分和总的评定得分 (以下分别用得分男、得分女、得分总表示) 。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 恐惧刺激对因变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说明安全依恋的习得可能与依恋系统的激活无关。生源地对因变量得分男和得分总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分别为t (62) =-2.732, p<0.01, t (62) =-3.021, p<0.01, 说明安全依恋的习得存在城乡差距。

2、焦虑维度与安全依恋习得

选取焦虑维度的前27%为高分组, 后27%为低分组, 以焦虑维度的高低分组、启动刺激和生源地作为自变量, 评定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 在依恋焦虑高分组, 启动刺激对因变量得分女存在显著性差异, 即存在主效应 (F=4225.000, sig.=0.010) , 对因变量得分总存在边缘显著, 即存在主效应 (F=63.004, sig.=0.080) , 说明依恋系统的激活是安全依恋习得的前提条件。生源地的主效应显著, F=420.500, sig.=0.031, 说明生源地的不同水平及其显著的影响安全依恋的习得。焦虑维度对因变量得分女存在显著性差异, 即存在主效应 (F=1609.256, sig.=0.019) 。

3、回避维度与安全依恋习得

选取回避维度的前27%为高分组, 后27%为低分组, 以回避维度的高低分组、启动刺激和生源地作为自变量, 评定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 在依恋回避高分组和低分组, 各个评定分数在启动刺激和生源地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

实验运用评价性条件反射的原理, 结合依恋加工模型和社会情感系统模型, 对安全依恋是否能够习得及其习得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下面对安全依恋是否能够习得以及相应的数据结果进行讨论和原因分析。

1、安全依恋能够习得

实验结果虽然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实验任务的结果在生源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及在高依恋焦虑组在启动刺激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安全依恋已经习得。

2、生源地对安全依恋习得的影响

来自城市和农村的个体对安全依恋的习得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儿童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会影响依恋模式的形成。农村的孩子平时伙伴相对城市的孩子比较多, 得到母亲的关注和爱抚的机会相对多一些, 自我的认同感高, 更有助于安全依恋的习得。

3、依恋焦虑对安全依恋习得的影响

实验结果在依恋焦虑高分组表现出多方面的显著性, 这说明焦虑维度高的个体的依恋系统相对容易激活, 在危险的情景下更多地想寻求支持和安慰, 从而更易习得安全依恋。这点说明了依恋加工模型, 在依恋系统反复激活的情况下, 不断给予他可得的依恋表征, 从而对该依恋表征产生安全依恋。

4、依恋回避对安全依恋习得的影响

依恋回避高分组的被试在各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点很好的验证了依恋理论, 回避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采用去激活的行为模式, 这类被试在心理资源充分的情况下不容易启动他们的依恋系统。该个体习得安全依恋会比较难。

5、实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能存在一下几点原因:

(1) 实验所选择的男女微笑图片评估不够严谨, 没有选择国际通用的表情图片。

(2) 实验范式的选择以及实验设计比较单调枯燥。

(3) 实验指标的选择比较局限。

(4) 中西方文化差异。

五、展望

安全依恋习得的机制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 目前相关的研究并不多。希望以后的研究能够找到适合中国被试的表情图片以及更适合的研究范式, 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同时,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可以采取多个实验指标, 从而来探索个体对陌生人习得安全依恋的机制。此外, 未来的研究可以比较中西方在习得安全依恋时存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本实验采用评价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范式, 运用中文版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 考察成人依恋类型, 并研究不同成人对陌生人习得安全依恋的差异及其习得机制和影响因素。对所得数据运用spss13.0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在依恋系统激活的情境下安全依恋可以习得, 并且生源地和高依恋焦虑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成人依恋,评价性条件反射,习得

参考文献

[1]Beckes L., Simpson J.A.&Erickson A..Of Snakes and Succor:Learning Secure Attachment Associations With Novel Faces via Negative Stimulus Pairings.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21 (5) , 721–728.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184-194.

[3]赵显, 李晔, 刘力, 曾红玲, 郑健.评价性条件反射效应:无条件刺激的呈现时长、效价强度与关联意识的作用[J].心理学报, 2012, 44 (5) :614-624.

[4]李同归, 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 中文版[J].心理学报, 2006, 38 (3) :399-406.

[5]Eisenberger, N.I., Master, S.L., Inagaki, T.K., Taylor, S.E., Shirinyan, D., Lieberman, M.D., &Naliboff, B.D.Attachment figures activate a safety signal-related neural region and reduce pain experience.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 108, 1721-1726.

上一篇:体育运动损伤下一篇:最近的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