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诉求

2024-09-09

职业诉求(精选十篇)

职业诉求 篇1

一、对公路路政执法的界定

(一) 公路路政管理的内涵

公路路政管理是指路政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对公路进行的行政管理, 目的是为了保障公路使用质量, 提高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 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 路政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维持正常交通秩序、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公路路政执法人员, 是指依法任职于路政管理机构, 从事路政管理工作, 履行路政执法职能的个人。[1]长期以来, 广东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政出多门、多头上路、多层执法;二是交通执法队伍庞杂, 标志杂乱;三是多重标准, 执法不公;四是执法体系各自独立, 条块分割;五是交通执法难, 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解决交通行政执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 是建立开放、有序、公平竞争、公开、公正的交通运输市场的客观要求,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政府部门行政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 广东省交通厅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07年7月正式挂牌, 其主要目的是将全省的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交通规费征稽的六个交通行政执法门类合六为一, 最终建立起精干高效、运转协调、政令畅通、权责一致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至2010年8月, 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96个县 (市、区) 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全部挂牌成立, 此举标志着广东省各级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人员编制核定、执法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结合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内涵、精神实质和发展趋势, 本文所指的“路政执法人员”, 是指隶属于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主管部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行使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公路畅通职能, 且具有行政执法专项编制的执法人员。

(二) 路政执法人员的特征

第一, 任职于交通运输行政综合执法机构, 拥有行政执法专项编制身份的个人, 而不是组织。路政执法人员以所任职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名义履行路政执法职能, 而不能以个人的名义。

第二, 路政执法人员必须获取实施路政执法的资格, 依法具有路政执法职权的职责。其主要职能是依法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维护公路路权、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对公路使用者及其相对人采取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

第三, 路政执法人员的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法律效果由所在的交通运输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承担。即路政执法人员作出的具体路政执法行为, 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由所在的交通运输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负责赔偿。

二、公路路政执法工作中的难点分析

如前文所述, 公路路政执法的主要职能是依法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维护公路路权、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 是指公路主管部门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处置权的公路的有形和无形资产, 主要包括公路、公路用地及其附属设施。保护公路路产主要是依法制止、查处各种损坏和破坏公路路基、路面、桥涵、交通标志、排水、安全设施、收费、通信、监控设施等有形财产以及科研成果、专利所有权等无形财产, 根据损坏程度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或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维护公路路权, 是指法律赋予公路管理机构为了维护公路财产、排除各种侵犯所拥有的行政管理权和民事权益。维护公路路权包括公路两侧建筑红线的管理以及各种占用案件行政审批, 禁止各种危及或可能危及公路、公路用地及设施安全的行为;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是公路路政管理和路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公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在实际履行职能的过程中, 公路路政执法主要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执行力度有限

以高速公路为例, 高速公路路政与高速交警相比, 执法权威性较低。交警执法主要手段是纠正违章并进行罚款, 罚款数额不高但惩罚手段有威慑力, 如暂扣驾照、强制驾驶员进行学习等各种连续惩罚措施。对于路政执法而言, 通常只有发生损坏路产案件时, 路政执法才会对违法者进行立案处理要求路产损失赔偿, 无论违法者态度如何恶劣, 政执法人员都要文明执法, 且路政部门没有更好的连续处罚措施, 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 公路肇事损坏路产逃逸案件破案难

以高速公路为例, 由于公路线长、面广、点多, 路政执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盲区。部分肇事车辆无第三者保险, 在损坏路产后还能正常行驶的情况下, 部分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而没有报案, 收费员在车辆驶出高速公路时没有发现异常等多种原因让肇事车辆成功逃逸。路政执法人员在查找逃逸案件时人力、物力有限, 即使找到肇事车辆还需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 一般只是收取路产损失赔偿费。虽然法律规定有罚款的权力, 但是执行起来程序复杂。

(三) 公路两侧建筑控区管理困难重重

我国《公路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筑红线范围以内建盖建筑物、地面构筑物, 目的是为了防止公路街道化、保障行车安全和保护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在实际工作中, 公路建筑控制区涉及路政、土地、城建、规划等多个部门交叉管理, 互相之间缺少联系和约束, 政出多门, 管理难度大。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在拆除违章建筑时, 执法力度有限, 可操作性不强, 如果当事人不配合, 在没有公安、土地、城建、工商、电力、规划等权威部门的协助下很难成功实施强制拆除。[2]

(四) 执法“硬件”使用的挑战性

由于路政执法专业性技术要求, 为了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及时、快速和安全地处理公路破坏、附属设施损坏及违章建筑等案件, 需要配备进行路政巡查、排除障碍、救援抢险、勘察测量、现代化通信等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目前, 路政执法队伍的信息化“硬件”建设, 主要包括路政执法车辆3G视频无线传输系统、GPS定位系统、超限运输联网跟踪查询管理系统、路政执法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等数字化设备设施。如何有效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设备, 对于部分路政执法人员而言, 还存在一定的挑战性, 存在不会使用、使用不当、使用有瑕疵等情况。

(五) 路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进退失据”, 趋利执法现象损害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形象

由于法律规范本身的不完备性, 有行政执法就必然有自由裁量权, 行政自由裁量权灵活的本性决定了其是最易被滥用的权力。客观而言, 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任务日益繁重, 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 由于交通执法授权过度、执法程序的不完善、传统人情关系理念的影响等原因, 公路路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存在比较严重的滥用现象, 执法任意性强、拖延执法和显失公正的现象比较频繁。[3]另一方面, 趋利执法的现象常常损害树立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形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 纠正违法行为, 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处罚的目的也是为了教育, 通过处罚, 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引以为戒, 自觉守法。《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六种最基本的行政处罚手段, 既有财产罚, 也有申诫罚、行为能力罚。财产罚只是一个类别。在实际执法过程中, 路政执法人员往往热衷于财产罚, 其他处罚手段被不断弱化。如央视报道了河南永城一位女货车车主在“购买”了超载“罚款月票”后又被罚款、一气之下喝农药的事件。重罚轻管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背离, 严重违背了依法执法的基本原则。

三、公路路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应的职业素质诉求

(一) 公路路政执法工作属性分析

作为路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路政执法同样是一项社会性和服务性的管理过程, 是面向社会所有公众, 具有公共组织属性的行政执法活动。第一, 执法对象具有特定性。路政执法的主要对象是公路上通行的车辆, 主要职责是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维护公路路权、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是一种全时间段、全区域、全方位的路上巡逻监督管理活动。第二, 执法内容具有复杂性。由于公路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和车辆的流动性强, 决定了路政案件发生的广泛性、随机性和流动性。第三, 执法手段具有先进性。为及时、快速和安全地处理公路破坏、附属设施损坏及违章建筑等案件, 路政执法必须具备优越先进的通讯监控手段, 良好的路政巡逻车辆, 各种不同吨位的精良的清障车辆和各种安全设施和各种抢险救援用品, 及时准确掌握各种路况信息。第四, 执法活动具有政策性。政策是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法律是政策的保障和措施, 公路路政执法活动要在法律、法规或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必须做到执法有据, 依政策办事, 否则就有可能给国家、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或个人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客观而言, 部分路政执法过程中难点是公路路政执法工作属性的内在因素造成的。

(二) 公路路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应的职业素质

从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角度出发, 路政执法难主要表现在工作强度大、业务能力要求高、上升空间狭小、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从具体工作属性以及工作流程的角度出发, 路政执法难主要表现为取证难、扣车难、处罚难;从公路路政执法体制机制环境的角度出发, 路政执法难主要表现为多方利益条块分割、沟通难、组织协调难。

从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的趋势预判, 未来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身份会更加一致, 即拥有执法专项编制身份的“公务员”。因此, 公路路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应的职业素质应该遵循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标准进行分析。以国家公务员录用为例, 公务员的素质构成主要包括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资格素质等。其中, 身体素质和资格素质相对直观, 而加强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的任务则会更加艰巨, 这也是公路路政执法岗位所要求的核心素质。

对应公路路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不难看出, 其职业素质诉求就是厘清对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中的核心要素。第一, 从知识素质的角度而言, 路政执法岗位要求掌握政治学知识、法学知识、行政管理学等一般知识, 也要求掌握路政执法专业知识, 但核心内容是路政执法所要求的法律知识。如公路肇事损坏路产逃逸案件、自由裁量权的掌控等。第二, 从能力素质的角度而言, 路政执法岗位要求具备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分析力、逻辑思维能力, 更要具备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计划执行能力等, 但核心内容是路政执法更强调学习能力。如如何更好掌握执法“硬件”使用、岗位所要求必备的新知识等。第三, 从心理素质的角度而言, 路政执法岗位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情绪稳定性、进取性、自信心、乐群性、主动性、责任性等, 核心内容是路政执法所要求的责任性。如公路路产损失赔偿等, 是否能迎难而上。第四, 从道德素质的角度而言, 其主要要素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廉政勤政作风等, 路政执法岗位要求核心要素是敬业精神。

(三) 加强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素质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 把提高路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专业知识水平作为提升知识素养的首要任务。路政执法作为国家行政执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具有行政执法的普遍性外, 还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 即要求从事该专业的执法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公路法规知识、公路工程专业知识。根据路政执法岗位的性质和特点, 路政执法人员要积极学习《公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等。第二, 以增强学习能力为抓手, 切实提升路政执法人员的能力素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公路路政执法人员面对的执法相对人更加复杂:市场主体多元化、行业业态多样化、执法相对人的文化素质和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因此, 胜任公路路政执法岗位, 要求路政执法人员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越来越精细化、执法手段越来越智能化、执法方式越来越人性化。客观而言, 路政执法人员能否自如应对复杂的执法相对人, 熟练拿捏执法依据、手段和方式, 其主要对策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以增强学习能力为抓手, “干什么, 学什么, 缺什么, 补什么”,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才能不断丰富公路路政执法的知识储备、及时更新路政执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提升公路路政执法必须掌握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做到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真正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及时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和提升工作水平的能力。[4]第三, 强化路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在路政执法中要迎难而上, 主动与公安交警、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联系, 建立齐抓共管工作网络, 有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积极有效维护公路权益。第四, 要有甘愿奉献的敬业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 正确回答了我们所要确立的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强调敬业精神, 是公路路政执法人员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的, 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工作时间不确定、工作内容复杂繁琐, 在路政执法过程中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作为一名合格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 要甘愿奉献, 不计得失, 牢固树立奉公守法、执法为民、法律至上的执法理念, 在执法工作中率先垂范做到自重、自省、自励、自警, 牢记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秉公执法、坚持文明执法、坚持执法为民, 带头倡导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才能说服人, 感动人, 教育人, 鼓舞人。[5]同时, 路政执法人员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 不断端正执法动机, 规范执法行为, 做到经济处罚与宣传教育和谐结合。

参考文献

[1]陈丽娜.关于路政管理若干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河北交通科技, 2009 (3) .

[2]张玉梅.吉林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0.

[3]陈效林.交通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规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0.

[4]姜国宝.关于加强交通执法人员作风建设的思考[J].学理论, 2010 (10) .

职业诉求 篇2

摘要:在公路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和公路路网日益完善的同时,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主管部门、社会公众和公路路政执法相对公路路政执法队员的素质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在界定公路路政执法内涵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目前公路路政执法工作中的若干难点,并以执法专项编制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标准分析了路政执法工作中难点对应的职业素质。最后,提出了加强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素质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公路路政执法;难点;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1-0068-03

公路交通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动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省公路交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车里程持续增加。截至2013年底,广东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5 705公里。根据《广东省2013-2017高速公路建设计划》,至2017年底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8 140公里。在公路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和公路路网日益完善的同时,作为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公路畅通的公路路政执法队伍面临任务也越来越艰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主管部门、社会公众和公路路政执法相对人对公路路政执法队员的素质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诉求。

一、对公路路政执法的界定

(一)公路路政管理的内涵

公路路政管理是指路政管理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公路进行的行政管理,目的是为了保障公路使用质量,提高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路政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维持正常交通秩序、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公路路政执法人员,是指依法任职于路政管理机构,从事路政管理工作,履行路政执法职能的个人。[1]长期以来,广东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政出多门、多头上路、多层执法;二是交通执法队伍庞杂,标志杂乱;三是多重标准,执法不公;四是执法体系各自独立,条块分割;五是交通执法难,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解决交通行政执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建立开放、有序、公平竞争、公开、公正的交通运输市场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政府部门行政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省交通厅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07年7月正式挂牌,其主要目的是将全省的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交通规费征稽的六个交通行政执法门类合六为一,最终建立起精干高效、运转协调、政令畅通、权责一致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至2010年8月,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96个县(市、区)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全部挂牌成立,此举标志着广东省各级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人员编制核定、执法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结合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内涵、精神实质和发展趋势,本文所指的“路政执法人员”,是指隶属于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行使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公路畅通职能,且具有行政执法专项编制的执法人员。

(二)路政执法人员的特征

第一,任职于交通运输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拥有行政执法专项编制身份的个人,而不是组织。路政执法人员以所任职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名义履行路政执法职能,而不能以个人的名义。

第二,路政执法人员必须获取实施路政执法的资格,依法具有路政执法职权的职责。其主要职能是依法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维护公路路权、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对公路使用者及其相对人采取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

第三,路政执法人员的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法律效果由所在的交通运输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承担。即路政执法人员作出的具体路政执法行为,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由所在的交通运输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负责赔偿。

二、公路路政执法工作中的难点分析

如前文所述,公路路政执法的主要职能是依法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维护公路路权、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是指公路主管部门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处置权的公路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公路、公路用地及其附属设施。保护公路路产主要是依法制止、查处各种损坏和破坏公路路基、路面、桥涵、交通标志、排水、安全设施、收费、通信、监控设施等有形财产以及科研成果、专利所有权等无形财产,根据损坏程度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或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维护公路路权,是指法律赋予公路管理机构为了维护公路财产、排除各种侵犯所拥有的行政管理权和民事权益。维护公路路权包括公路两侧建筑红线的管理以及各种占用案件行政审批,禁止各种危及或可能危及公路、公路用地及设施安全的行为;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是公路路政管理和路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公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在实际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公路路政执法主要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执行力度有限

以高速公路为例,高速公路路政与高速交警相比,执法权威性较低。交警执法主要手段是纠正违章并进行罚款,罚款数额不高但惩罚手段有威慑力,如暂扣驾照、强制驾驶员进行学习等各种连续惩罚措施。对于路政执法而言,通常只有发生损坏路产案件时,路政执法才会对违法者进行立案处理要求路产损失赔偿,无论违法者态度如何恶劣,政执法人员都要文明执法,且路政部门没有更好的连续处罚措施,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公路肇事损坏路产逃逸案件破案难

以高速公路为例,由于公路线长、面广、点多,路政执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盲区。部分肇事车辆无第三者保险,在损坏路产后还能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部分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而没有报案,收费员在车辆驶出高速公路时没有发现异常等多种原因让肇事车辆成功逃逸。路政执法人员在查找逃逸案件时人力、物力有限,即使找到肇事车辆还需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一般只是收取路产损失赔偿费。虽然法律规定有罚款的权力,但是执行起来程序复杂。

(三)公路两侧建筑控区管理困难重重

我国《公路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建筑红线范围以内建盖建筑物、地面构筑物,目的是为了防止公路街道化、保障行车安全和保护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在实际工作中,公路建筑控制区涉及路政、土地、城建、规划等多个部门交叉管理,互相之间缺少联系和约束,政出多门,管理难度大。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在拆除违章建筑时,执法力度有限,可操作性不强,如果当事人不配合,在没有公安、土地、城建、工商、电力、规划等权威部门的协助下很难成功实施强制拆除。[2]

(四)执法“硬件”使用的挑战性

由于路政执法专业性技术要求,为了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时、快速和安全地处理公路破坏、附属设施损坏及违章建筑等案件,需要配备进行路政巡查、排除障碍、救援抢险、勘察测量、现代化通信等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目前,路政执法队伍的信息化“硬件”建设,主要包括路政执法车辆3G视频无线传输系统、GPS定位系统、超限运输联网跟踪查询管理系统、路政执法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等数字化设备设施。如何有效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设备,对于部分路政执法人员而言,还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存在不会使用、使用不当、使用有瑕疵等情况。

(五)路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进退失据”,趋利执法现象损害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形象

由于法律规范本身的不完备性,有行政执法就必然有自由裁量权,行政自由裁量权灵活的本性决定了其是最易被滥用的权力。客观而言,广东省公路路政执法任务日益繁重,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由于交通执法授权过度、执法程序的不完善、传统人情关系理念的影响等原因,公路路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存在比较严重的滥用现象,执法任意性强、拖延执法和显失公正的现象比较频繁。[3] 另一方面,趋利执法的现象常常损害树立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形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处罚的目的也是为了教育,通过处罚,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引以为戒,自觉守法。《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六种最基本的行政处罚手段,既有财产罚,也有申诫罚、行为能力罚。财产罚只是一个类别。在实际执法过程中,路政执法人员往往热衷于财产罚,其他处罚手段被不断弱化。如央视报道了河南永城一位女货车车主在“购买”了超载“罚款月票”后又被罚款、一气之下喝农药的事件。重罚轻管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背离,严重违背了依法执法的基本原则。

三、公路路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应的职业素质诉求

(一)公路路政执法工作属性分析

作为路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路政执法同样是一项社会性和服务性的管理过程,是面向社会所有公众,具有公共组织属性的行政执法活动。第一,执法对象具有特定性。路政执法的主要对象是公路上通行的车辆,主要职责是管理和保护公路路产、维护公路路权、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是一种全时间段、全区域、全方位的路上巡逻监督管理活动。第二,执法内容具有复杂性。由于公路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和车辆的流动性强,决定了路政案件发生的广泛性、随机性和流动性。第三,执法手段具有先进性。为及时、快速和安全地处理公路破坏、附属设施损坏及违章建筑等案件,路政执法必须具备优越先进的通讯监控手段,良好的路政巡逻车辆,各种不同吨位的精良的清障车辆和各种安全设施和各种抢险救援用品,及时准确掌握各种路况信息。第四,执法活动具有政策性。政策是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法律是政策的保障和措施,公路路政执法活动要在法律、法规或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必须做到执法有据,依政策办事,否则就有可能给国家、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或个人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客观而言,部分路政执法过程中难点是公路路政执法工作属性的内在因素造成的。

(二)公路路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应的职业素质

从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角度出发,路政执法难主要表现在工作强度大、业务能力要求高、上升空间狭小、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从具体工作属性以及工作流程的角度出发,路政执法难主要表现为取证难、扣车难、处罚难;从公路路政执法体制机制环境的角度出发,路政执法难主要表现为多方利益条块分割、沟通难、组织协调难。

从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的趋势预判,未来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身份会更加一致,即拥有执法专项编制身份的“公务员”。因此,公路路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及其对应的职业素质应该遵循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标准进行分析。以国家公务员录用为例,公务员的素质构成主要包括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资格素质等。其中,身体素质和资格素质相对直观,而加强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的任务则会更加艰巨,这也是公路路政执法岗位所要求的核心素质。

对应公路路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不难看出,其职业素质诉求就是厘清对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中的核心要素。第一,从知识素质的角度而言,路政执法岗位要求掌握政治学知识、法学知识、行政管理学等一般知识,也要求掌握路政执法专业知识,但核心内容是路政执法所要求的法律知识。如公路肇事损坏路产逃逸案件、自由裁量权的掌控等。第二,从能力素质的角度而言,路政执法岗位要求具备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分析力、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具备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计划执行能力等,但核心内容是路政执法更强调学习能力。如如何更好掌握执法“硬件”使用、岗位所要求必备的新知识等。第三,从心理素质的角度而言,路政执法岗位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情绪稳定性、进取性、自信心、乐群性、主动性、责任性等,核心内容是路政执法所要求的责任性。如公路路产损失赔偿等,是否能迎难而上。第四,从道德素质的角度而言,其主要要素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廉政勤政作风等,路政执法岗位要求核心要素是敬业精神。

(三)加强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素质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把提高路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专业知识水平作为提升知识素养的首要任务。路政执法作为国家行政执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行政执法的普遍性外,还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即要求从事该专业的执法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公路法规知识、公路工程专业知识。根据路政执法岗位的性质和特点,路政执法人员要积极学习《公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等。第二,以增强学习能力为抓手,切实提升路政执法人员的能力素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公路路政执法人员面对的执法相对人更加复杂:市场主体多元化、行业业态多样化、执法相对人的文化素质和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因此,胜任公路路政执法岗位,要求路政执法人员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越来越精细化、执法手段越来越智能化、执法方式越来越人性化。客观而言,路政执法人员能否自如应对复杂的执法相对人,熟练拿捏执法依据、手段和方式,其主要对策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增强学习能力为抓手,“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才能不断丰富公路路政执法的知识储备、及时更新路政执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提升公路路政执法必须掌握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真正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及时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和提升工作水平的能力。[4]第三,强化路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在路政执法中要迎难而上,主动与公安交警、国土、环保等有关部门联系,建立齐抓共管工作网络,有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有效维护公路权益。第四,要有甘愿奉献的敬业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正确回答了我们所要确立的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强调敬业精神,是公路路政执法人员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工作时间不确定、工作内容复杂繁琐,在路政执法过程中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作为一名合格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要甘愿奉献,不计得失,牢固树立奉公守法、执法为民、法律至上的执法理念,在执法工作中率先垂范做到自重、自省、自励、自警,牢记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秉公执法、坚持文明执法、坚持执法为民,带头倡导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才能说服人,感动人,教育人,鼓舞人。[5]同时,路政执法人员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综合素质,不断端正执法动机,规范执法行为,做到经济处罚与宣传教育和谐结合。

参考文献:

高校校报编辑职业素质的时代诉求 篇3

关键词:高校;校报编辑;职业素质;时代诉求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78-02

高校校报是高校进行思想教育与宣传的有力舆论工具,承担着建设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能够有力地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及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开展。作为从业人员,高校校报编辑不仅有着新闻工作者的身份,还面临着办报育人的重要使命与任务。在当今信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校报工作对校报编辑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广大高校校报编辑必须不断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立足于岗位实践,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时代背景的挑战,进一步做好高校校报编辑工作。

一、多元化背景下校报编辑知识框架的构建

1.较高的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

高校校报是各高校党委主管主办的报刊,需要及时报道各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变化,传播与推动先进文化的交流发展,并肩负着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高校校报具备这一思想教育职能,因此校报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水平精、职业精神强的编辑队伍。校报编辑要以自身高素质的政治觉悟把握时代走向,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宣传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立足于自身岗位的实践工作,以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职业责任心服务师生,以科学先进的文化思想凝聚人心、促进团结。因此,高校校报的编辑人员需要注意加强对政治时事的学习,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以理性清醒头脑观察当今世界、国家、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编辑是一件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心血的工作,需要对一大堆稿件进行反复地审核、编排、校对的枯燥工作。因此,只有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坐得住冷板凳,为读者编辑出版优秀的报刊作品。

2.较强的新闻意识及采编能力

校报作为传播媒体,承载着传播报道校园内外新闻的重要职责。一名合格的校报编辑需要对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熟悉新闻传播规律,重视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确保校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校报的报道内容应当注重对校园热点话题的关注,将国内外时事联系校园生活和学校实际情况,以尽量拉近校报与读者间的距离,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和亲和力。除此之外,较强的采编能力也是一名高校校报编辑应当具备的工作能力。高校校报的读者是一群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高学历人群,校报作为受众人群和新闻信息之间的传播载体,需要将前沿的、科学的新闻信息传播于读者。因此,校报的编辑人员需要对时代具有较高的敏感程度和发现能力,积极关注现代文化和思想动态,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以自身敏感的新闻发掘能力和良好的新闻采编能力,独立完成策划、采访、写作、摄影等一系列工作。

3.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

校报的内容通常还会涉及诸如散文、杂文、诗歌、报告文学、微型小说、曲艺文学等作品。许多来稿通常或多或少中存在部分立意、结构或语言等方面的问题,编辑在接到来稿后要对稿件进行筛选,对某些存在瑕疵的稿件进行加工完善和雕琢润色的工作。例如,一篇稿件在某一方面有着突出的亮点,但同时在结构上也存在部分问题,编辑就需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调整,做出或补充或删减的工作以烘托出稿件的亮点。好的文章不仅需要来稿作者的优秀功力,更需要编辑人员的打磨润色。所以,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是一名合格校报编辑应当具备的素质能力。另外,具备了较高的文学修养,在工作中就能较为迅速地辨别稿件的优劣,以此提高编辑、组稿工作的工作效率。

4.具备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校报不仅传播客观公正的新闻信息,还要追求较高的审美品位。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与审美能力也是校报编辑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具有美学修养的文字作品,才会散发出典雅的韵味,表现出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魅力。校报编辑不仅需要对文字进行加工编辑,还要对整个版面的设计进行构思排版。稿件的布局、颜色的搭配、栏目的设计、线条的分割、字体与字号的选择、图片的处理等都需要编辑的合理安排与取舍,因此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在编辑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工作实践中合理运用美学知识与审美特征,有利于统一报刊的内容与形式,强化报纸的视觉冲击力和阅读美感。

二、树立校报精品意识

1.精心组稿

在内容上,首先,要注重校报的思想性。校报应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以文字、图片的表现形式,用高尚的思想和感情去讴歌校园内的真善美。其次,要体现出稿件的针对性。校报是配合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得力助手,要围绕师生员工的思想、学习、工作实际,切实抓住师生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以及尚未被注意的盲点,进行有深度地报道。

2.精美编排

校报副刊在进行编排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在艺术版面以及内容精彩程度上进行加工,注重形神以及内外兼修程度。版面设置上既要注重沉稳大气,又要注重生动活泼。专栏内容要具备理论的高度,又要具备深厚的文学色彩及艺术色彩;除此之外,言论、杂文作品要具备一定的真知灼见,在短小精悍的篇幅内将思想性、审美性融于文中。

3.精细策划

职业诉求 篇4

基础层级要求:职业价值认知与健康身心塑造

其一、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是基础。在我国,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除了是一名新闻传播者之外、还往往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官方”的形象,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也有着新闻的权威性和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职能。社会和媒体交给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一定的话语权, 只有主持人心存正义、明辨是非、有着良好的职业精神时, 才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的话语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5.12”汶川特大地震新闻直播节目中, 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张泉灵等新闻工作者深入抗震一线, 用镜头和话筒记录下了武警官兵的奋力抢救和灾区人民的顽强不息;两会期间, 敬一丹重点关注留守儿童;撒贝宁几次深入招聘会现场, 以真实客观的镜头纪录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崔永元一次次地在节目中提到贫困学生上学难、贫困地区用水难的问题。他们凭着自己的良心, 靠着对社会的责任心和自身正确的价值取向, 为树立良好的舆论宣传导向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因此可以说, 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主持人发现社会焦点问题, 恰当把握话语权的重要保证。

其二、优秀的人格品质是前提。主持人这个行业的传播特色之一就是“人际化”传播, 是在隔着电视屏幕和广大观众进行人际交流。虽然这种交流不是双方真正面对面进行的, 但是正因为电视行业技术的特殊化, 这种交流效果成为一种单向进行的拟人际交流。《东方时空》的主持人都有这么一句座右铭“面对的不是摄像机镜头, 面对着的是全体中国人的眼睛”。在这一双双雪亮的眼睛面前, 主持人只有具备优秀的品质, 正直、真诚, 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心。尤其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来说, 这份优秀的品质就更难能可贵。在众多的新闻事件面前, 主持人在面对大是大非, 面对腐败、舞弊等一系列现象时能够铁肩担道义, 能够维护应有的正义, 更是其正直的表现。

其三、健康身体的“抗压能力”是保障。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虽然绝大部分时间在演播室里完成工作, 但其工作时间并没有“朝九晚五”的规律。碰上突发事件直播节目时, 会有全身心高度紧张的情况, 体力和精力都会快速消耗。作为记者型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又会经常东奔西忙的采访、拍片子等等。这一切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是难以胜任的, 更不可能持久地发展了。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像文静、欧阳夏丹等, 她们的节目都是早上直播, 还要提前到台里做一些直播前的节目准备, 这样一来, 凌晨4、5点就要起床, 平均每天连续直播1个小时左右。长此以往, 她们的生物钟被打乱, 思想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非常劳累。但是她们都很重视身体的健康, 经常会在休息时去做运动, 锻炼身体。因为大家都清楚地知道, 健康的身体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持续稳定干事业的基础, 是在目前激烈的电视新闻竞争中不掉队的基本保证。

其四、得当过硬的“逆商素质”是优势。心理学家认为, 一个人的成功由智商、情商、逆商组成。智商就是智力商数, 通常叫智慧, 也叫智能。情商 (EQ) 又称情绪智力, 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品质。然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建中又提出, 人生成功智商、情商固然重要, 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认识逆境和战胜逆境的能力即逆商水平。

新闻节目主持人这项工作是一项压力非常大的工作。逆商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可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职业生涯更长久。

核心层级要求:加强新闻敏感与信息处理能力培养

其一、强烈的新闻敏感。在我们的社会中, 每一天, 每一时, 都在发生着形形色色的事情。哪件事情和我们老百姓的利益有着最直接的联系?什么人, 什么事是大家最关注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能够敏锐地发现社会的热点、焦点, 迅速地把握新闻消息中最有价值的方面, 才能紧紧地跟随新闻事件的脚步, 走在传播的前沿。

白岩松说:“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 第一源头的信息是共享的, 你还会愚蠢地渴望得到独家新闻吗?我觉得现在是一个拼独家角度、独家表达和独家在快速时间里达到深度的时代。”面对同样的新闻事件, 为什么有的节目做得入木三分, 有的节目却不疼不痒?这就是角度不同, 论述的层次不同造成的。这里面除了有可能存在的客观因素影响外,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新闻工作人员的新闻敏感度不同。很自然的, 能挖掘出新闻事件最大价值的媒体、主持人一定会是最受观众欢迎的。

其二、良好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我们都知道, 一些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 最吸引我们的就是其精彩的表述和到位的点评。这些都是个人魅力的最大展现。而这种魅力的背后, 所支撑的就是对新闻事件中蕴含信息的充分掌握和理解。具备良好的信息分析、组合能力, 可以使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短时间内发现、容纳、吸收、理解众多新闻事件背后的信息, 从而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组合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体现在职业要求中的一种不断学习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大型新闻直播事件就是最好的验证平台。

新闻节目主持人只有具备很强的信息采集能力和处理能力, 才能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观众, 从而获得对话资格和话语权。这是对一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核心的要求。

发展层级要求:创新能力成为持续发展的助推力

所谓创新能力, 在这里指主持人能够突破传统思维, 创新主持业务的能力。如果站在主持人职业生涯宏观角度讲, 就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可以把这种创新的能力用在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中, 从而得以提升自己、延长职业寿命。而如果站在同一职业生涯阶段的微观角度考虑,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可以把这种创新力运用在每一次的采访和节目中。

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背后承载了更多的含义:它要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有对工作的热爱、积极的状态、勤奋的思考、大胆的设想等等。不竭的创新力不仅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灵光闪现的有力武器和灵感源泉, 更是自我更新, 不断适应新要求的职业素质。只有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具备不竭的创新力, 在每一次的采访和传达信息中加入更多思考的结果, 带给观众和自己更多的新鲜感, 那么其主持生涯才会越走越远, 永葆青春, 否则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难以持久。

结语:我们经常提及的主观能动性是需要积极培养和调动的, 尤其是对于电视新闻主持人而言, 如何“唱响电视传媒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则更加重要, 以上涉及到的诸多要点, 就是层级分明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职业发展的主观诉求, 这也将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职业发展良性进步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朱羽君、高传智主编《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参见《挑战主持人》节目组研讨邀请会, 梅地亚, 2006年秋;

诉求申请书 篇5

诉求申请书

尊敬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工会及诸位领导:

我是陈龙,工号为H8047891,目前是郑州园区iPEBG事业群华中制造三处表面二厂生产三部(D01/2F)的一名员工,本周上白班,联系电话是***.2016年10月份我在鸿准制造三处表面二厂生产三部重工课来料检包线上班,10月22日因有事需要请假,就向当时的检包线长雷运申请请假,当时雷运说不允许请假,因为本月他的线体出勤率很低,我如果请假

广告创意诉求方式与情感诉求 篇6

【关键词】广告创意;诉求方式;情感诉求

广告创意就是用最巧妙、最有新意和最有说服力的语言、情绪把产品概念传递到消费者脑海中,从而形成知名度,得到利益点,形成消费偏好,促成购买。而情感诉求则是广告创意最具表现力的一个手法。中国是一个重情感的传统国家,特定的传统历史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观,决定了情感诉求在广告活动中的重要性。

1、广告创意诉求及方式

广告是企业或者社会成员利用媒介向公众传播信息,以达到自我表现或宣传目的表现方式“创意”从字面上理解是“创造意象之意”,以此进行挖掘,广告创意则是介于广告策划与广告表现制作之间的艺术构思活动,即根据广告主题,运用艺术手段,塑造意象的过程[1]。概言之,就是广告主题意念的意象化。广告诉求则是从消费者的内心出发,将信息告知消费者,引起消费的兴趣[2]。广告创意诉求方式大致分为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两种形式[3]。

1.1 理性诉求

理性诉求是通过向消费者说明商品的特点,让消费者权衡利弊、作出判断,形成消费的诉求方式。高露洁牙膏广告说明牙膏中的双氟能防止儿童龋齿;力士洗发水广告强调它含有全新去屑配方OCTO,能有效去除头屑;这些广告都直接表明了产品的特点或优势,以理服人。

1.2 情感诉求

情感诉求是针对消费者的心理、社会地位或生活需求,表现与广告主体相关的情感和情绪,以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产生购买欲望和引导消费行为的一种诉求方式。它“动之以情”,冲击消费者心理,引发人们的某种感情、情绪,产生适当的反应,最终达到销售产品或服务之目的。在广告创意中有效地运用情感诉求,不仅能强化人们对产品的好感,而且有助于人们建立对产品的忠诚度。

2、情感诉求广告创意有效运用的原则[4]

情感诉求是基于人类复杂而又最易变的感情。要想在广告中有效使用情感诉求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广告创意中还必须遵循四条原则。

2.1 真实情感原则

真实情感原则就是说实话,抒真情。只有真实诚恳的诉求,才能使消费者向它靠近,并产生好感,最后在情感上被征服。情感诉求广告创作应以现实为基础,对照现实,不满足于现实而表达理想和激情,这种激情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诉求才能真正被消费者所接受。

2.2 谐趣幽默原则

幽默是生活中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借助在艺术表达中再现喜剧因素的一种能力。它采用比喻、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谐意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凝练的语言,使人在轻松微笑中否定某些事物或现象。

2.3 理性浪漫原则

日本广告艺术设计师松井桂三说:“情感经常是一种在广告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能够把观赏者的心吸引过来,让他们得到全新的感受”。广告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其目的是促进消费。如果说自由艺术创作的情感可以是隐晦的、深奥的,广告则不能如此,它必须注重效应,直观和外露,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能够理解。在广告创作过程中,鼓励宣泄激情,但必须在一定的理智控制下进行,这就是所谓的“理性浪漫”,将主体内在浓烈的情感作为对象,纳入一定的视觉形式之中,使之对象化和物态化。

2.4 艺术表现原则

消费者要求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还要用艺术性和娱乐性语言来满足其心理上的审美需要。因此,没有艺术感染力的广告是很难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众多的广告活动表明:具有极强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广告总是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与兴趣。

3、广告创意中情感诉求有效运用的手法

3.1 爱情、亲情、友情诉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深”才能“意切”。爱情、亲情、友情是情感诉求中使用最多的感情因素。爱情—爱情是最为永恒的主题,是广告创意中屡试不爽的元素。香水引发爱的激情;钻石鉴证爱情的专一和纯洁。亲情—亲情的诉求范围更广,是伴随人们一生的感情,可以是广告对任何年龄段的消费者的诉求重点。产品通过广告创意,表达出亲情所带来的温暖、关怀和牵挂。友情—友情是人们生活中的必然需要,它是人们内心中的重要支持。使产品带有友情的烙印,它将会触动人们的感情。“德芙巧克力”的“与朋友分享”,“好丽友,好朋友”,这些都是以友情为诉求重点的。

3.2 观念诉求

个性—消费者重视人性化、追求个性化已成为当代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暗示在文案中出现一种高贵、优雅、成功……总之,是令人向往的形象,消费者在阅读的同时,自然会渴望自己是文中所描写的那样优秀的形象,文案在其中则起到了暗示的作用。

3.3 意识形态影响

有的广告创意是对人们固有观念的颠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挑战。用一种新奇的语言,一种诚恳的态度,告诉消费者新的观念,有时会让人大吃一惊。

4、广告创意情感诉求新思维[5]

体现价值—人性的永恒主题。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以人为主体的世界丰富多彩,而人性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生命的新陈代谢,人的喜怒哀乐,感情的相互交流以及对生活的追求等构成了生活中极为广泛的题材。

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始终是现代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此点在中国显得尤其突出,亲子情、手足情、夫妻情等在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告以“家人团聚”为诉求,能表现弥漫家庭温暖的气氛,慰抚人们寂寞的心灵,将他们重新带回健康的感情世界。

自然浪漫—现代人的“逍遥梦”。我们正处于一个高科技时代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为了舒缓疲惫的身心,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希望能逃离城市,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实现现代人的“逍遥梦”。EBEL手表广告,在皎洁的月光下,古老的独木舟载着豪华轿车,伴着岸边古老的金字塔在水中荡漾,将手表置于这种远古与现代结合的环境,充满着浪漫的情趣,容易营造出一种浪漫且神秘的时间新境界,让消费者为之心动。

情调设计—身临其境的心灵对话。情调是基于主题意念而表现出的浓郁的感情色彩和审美抒情,能将审美抒情性融于创意表现之中。情调设计经常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信息与人的关系,以卓越的创意、动人的形象、诱人的情趣、变换多样的艺术处理手法表达广告内容,从而使消费者产生身临其境并与之心灵对话的境界,唤起消费者潜意识的欲求。国外很多酒、化妆品等广告采用情调设计的手法,获得了圆满成功。

5、广告创意情感诉求展望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国家。消费者个性特征普遍表现为重感情,注重家庭温馨和谐、亲朋友好,人与人之间普遍讲究一个“情”字,情无时无刻都存在人们的生活中,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6]。随着消费群体逐渐从理性世界走上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情感日益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制约其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情感诉求在将来的广告创意中,会变的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颜景毅.广告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2] 马谋超.广告心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 王晓,付平.欲望花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4] 奈杰尔.摩根.旅游休闲业的广告创意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5] 胡川妮.广告创意表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6] 刘世英.广告不是万能的[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陈浩然(1985—),男,河南淮阳人,本科双学士,助理编辑,从事新闻与传播研究。

职业诉求 篇7

1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现状

笔者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深入调研, 从学生对学校相关部门及诉求渠道的满意度入手进行调查, 着重分析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运行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平均分布在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中, 男女生各占一半, 问卷共发放600份, 收回有效问卷584份, 同时笔者分别从不同年级随机找寻了30名学生进行访谈。

1.1大学生自身主体意识淡薄在调查中, 笔者发现大学生对自身诉求表达的关注程度不足, 有44.5%的学生很少关注, 8.5%的学生从来不注意。有17%的同学认为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可有可无, 6.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调研发现, 大学生对诉求表达的认识存在偏差, 有78%的诉求都是关于入党入团、餐饮卫生等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显性权利, 然而却忽视了公平享受教学资源的权利、教学内容形式与教学活动的建议权等隐性权力。此外, 对诉求表达途径是否熟悉这一问题, 7%的学生表示很熟悉, 30%的学生基本熟悉, 63%的学生不太熟悉。

1.2高校管理系统欠缺传统高职院校“自上而下”、“服从管理”的教育理念使得有些高校对于诉求表达机制的构建工作认识不到位, 广泛存在部门职能划分不明确、学生对部门职能不了解等情况。据调查显示, 对“学校维护学生诉求利益的相关机构的工作和相应规章制度了解多少”这一问题, 比较了解的同学占26.5%, 完全不了解的占36%。针对“学校内维护学生诉求表达的相关机构存在问题”的调查, 32%的学生认为个人诉求反映甚微, 51%的学生不知道相应的诉求部门。

2高职院校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的构建对策

一套科学、完整的诉求表达机制应该符合以下原则:让有诉求意愿和利益受损的同学可以找到一个表达的地方, 说了即听, 听了即管, 管即有效。换言之, 高职院校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的构建应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2.1畅通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首先, 高校要明确学校各部门的管理职能, 加大让学生了解不同部门权责划分的宣传力度, 只有让学生明白谁负责“倾听”, 才可以在其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 第一时间通过直接部门进行利益维护。其次, 高校要加大校园媒体在学生诉求表达时所发挥的作用, 可以通过构建校园广播、校园橱窗、校园网络、微博、微信平台等多重渠道, 为学生创建诉求表达的多层次途径, 并积极发挥各类媒体的引导和监督职能。最后, 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传播及带动作用, 借助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等团体力量, 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并通过学生团队的带动和引领, 发挥其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作用, 使之成为建立学生诉求表达机制的推动者和执行者。

2.2完善构建学生诉求表达的保障机制“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本科院校而言, 学生思想和行为较为活跃、自律性相对较弱,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常常会涉及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违规违纪的处分事件, 如处理不公, 由此产生学生对于自身利益失衡而引发的不满情绪。因此, 学校应建立一整套有利于学生诉求表达的工作制度, 如听证、公示、申诉等各项规范流程, 为学生申诉提供明确指导, 只有得到规范合理的制度性保障, 才能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诉求意愿, 做到真正的诉后有制度、有保障。

2.3建立强有力度的制度执行过程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更新管理理念, 同时要积极转变管理部门职能, 理顺各管理部门权责划分。本着“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建立由各职能部门牵头的领导小组, 统筹规划, 加大对于学生诉求表达的协调落实力度, 真正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与此同时, 学校也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各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提高其对于此项工作的认识程度及服务意识, 确保态度热情, 工作落实到位, 对于办事拖拉的工作人员学校应予以严肃批评处理。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大学生主体地位日益突出, 并直接导致大学生诉求表达的不断加强。因此, 如何根据大学生诉求表达的特点, 健全和完善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 对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诉求表达多样化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建立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

参考文献

[1]吴敏婕.新建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中的困境与出路[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4 (1) .

[2]朱明霞, 张红.高校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35) .

[3]姜雯, 齐铭鑫.论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3) .

[4]任学婧, 朱勇.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2013 (1) .

职业诉求 篇8

新城镇化规划再一次将中国城镇化大幕徐徐拉开。城镇化是农村居民转变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表现为城镇人口增加,城区扩大,城市景观和环境的创造以及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1]这个过程不仅对农村居民产生重大影响,城镇原住居民也会因此发生巨大变化。区别于以往旧城镇化中最突出的地方是,新城镇核心是要最终实现人的城镇化,其实质是劳动力的转移,是从低附加值劳动向高附加值劳动的转移,从农业生产到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转移。在这种人口迁移中,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生活,从农业转到二、三产业中就业,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新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在人才与产业两个层次上的匹配,提供实用型,契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因此,城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职业化诉求。[2]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曾因就业与产业的压力对高等教育进行职业化改革。[3]同时,新城镇化要求发展区域经济,打造城市群,以大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重点,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这一特点要求高教改革紧贴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服务,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另一个诉求,即地方化导向。高等院校,无论是大学还是职业院校都被广泛认为是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引擎,应致力于当地经济的发展,[4]城镇化将助推高等教育地方化,增强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内在逻辑。

高等教育职业化与地方化两者本身也相互交织。高等教育改革的职业化是紧密与当地经济和产业契合的地方职业化,而高等教育改革地方化是以职业为参照以实现当地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地方化。两者紧密联系,辩证统一。城镇化背景下,两者应如何发展,呈现什么特点,如何与城镇化这一背景结合以更好的实施改革,这是研究关注的重点。

二、高等教育职业化

高等教育职业化就是提升高等教育职业性的过程,是高等教育为受教育者传授将来从事职业所需文化、技能和学术基础,并以有限功利性为参照实现高等教育社会价值的过程。[5]在高等教育职业化进程中,一直有反对者。他们认为大学职业主义化最终结果是彰显专业技能,对于人文教化的漠视以及文明传统的消解,扼杀了价值的多样性。[6]但实际上高等教育职业化是与学术化相对的概念,并非宣扬其职业性就抹杀了其学术性和人文性。这几方面并非彼此排斥,而是相互促进,紧密联系的。单纯强调职业化,职业主义,专注于可授工作技能及经济回报是狭隘的职业主义,[7]这种技术主义的狭隘职业化最终会使大学失去自我,陷入投机主义中,并非我们所追求的。传统文化下,“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这样的文化理念下,职业教育遭遇着艰难的认识论立场。[8]伴随这种对“通才”的追求,还有高等院校对大学名次的追逐,高校办学定位出现了集体性的迷失,导致严重的结构性失业,大学培养的人才不是产业实际需要的。如何让高校培养的人才顺利实现知识的经济转化,顺利就业?高等教育开始从与产业对接的职业化改革上寻求答案。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青年会来到城镇生活、求学和就业,大学生户籍结构、理想结构以及在意识层面上都呈现多元化特点。如何成功地将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培养成专业人才,向城镇化中不断变革的产业提供满足需要的职业人才是高等教育职业化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提升高等教育职业性,倡导职业化改革,使受教育者拥有技能,使其快速实现就业是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率越来越高的必然之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职业化会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一)职业性与学术性融合的职业化

职业性与学术性是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属性,两种方式培养的是不同类型的人才,其结果也是以不同的教学质量观进行评估的。新城镇化使二、三产业将迅速发展,就业人口增加。这不仅需要一大批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进入不断壮大的二、三产业就业,同时也需要一批学术性的拔尖创新专业人才从事发明与创新,从上游推进产业技术性升级。因此,学术性也应有职业性的特点,而职业性也应由学术性作为基础支撑。学术性与职业性这两种高等教育属性是相互融合的,正如蔡元培先生指出的“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学术教育要有职业性知识才能更好的与实践结合,职业教育也要有学术知识作为基础,从而更好地发挥职业性的技能。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不失其学术性的同时应向职业性倾斜,加强职业性。两者结合,向不断发展的城镇提供各层次的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

(二)绿色意识下的职业化

新型城镇化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高等教育担负着贯彻绿色生态理念的天然使命,特别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培养新型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其与产业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更要注重绿色技能的培养,使高等教育培养的劳动力能够真正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型城镇化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节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这对高等教育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的传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结构发生变化,新职业将产生,对旧有职业也将提出新要求,一些与绿色环保背道而驰的职业将逐渐消失。因此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应是处处彰显绿色意识的职业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助推城镇化改革,贡献绿色城市建设,维护可持续发展。

(三)强调人文性的职业化

注重人文城市建设也是新城镇化规划中的一个重点。人文城市建设首先是提高生活在城市中的主体——人的人文风貌。高等教育是城市文化凝聚力的力量之源。高等教育回归职业性,重视技术性的传授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其人文性。虽然新职业主义注重培养人的职业能力,但从职业能力的内容来看,却对人文素质有较高要求,技术发展必须围绕着人的人文价值而展开。[9]人文城市建设对人文性的诉求与高等教育职业化对人文素养的追求是一致的。高等教育职业性中对人文性的注重具体体现在课程、培养方式、考核标准、校园环境设置上体现人文气息,增加人文内容,潜移默化的实现人文教育。在高校职业性增强的过程中,城镇化带来的多元化的高校学生群体更需要加强人文性培养,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走向和谐,避免在职业化倾向中过分强调实用主义,陷入狭隘的职业主义中。

三、高等教育地方化

高等教育地方化不仅意味着地方参与高等教育也意味着高等教育要为地方服务。[10]它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将高等教育发展重心下移,将高等教育的举办权和管理权从中央政府下放到地方的过程。表现为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掌握更多的高等教育管理权和办学的自主权,地方政府给予办学资金支持,提高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适切性。[11]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念最早可追溯到美国,莫里尔法案促使赠地运动展开,并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高等教育为社区服务的思想,这是最早的高等教育地方化理念。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承担着专利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吸引优秀人力资本、增强本地生产力和竞争力、技能培养以及提供源源不断劳动力等功能,[12][13]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从社会及文化角度看,高等教育地方化进程要建立配套合理的农村户籍转移制度,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城镇化过程中在当地求学的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大学所在城市,在当地生活并为当地发展服务。这种通过教育手段而并非经济手段来聚集城镇人口的方式可以更有效的促进社会和谐。城镇化会使地方产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这种调整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要适应产业结构需求,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培养方式都会发生变化。同时,城镇化促使城市文化多元化,高等教育服务于地方不仅是服务于地方经济,还服务于当地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是新城镇化下高等教育融入地方的核心方面。城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地方化表现出以下几个特质。

(一)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化

地方化理念下,高等教育同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紧密相连。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带有鲜明的区域特色,避免了大学一味追求成为综合性大学的同质性发展趋向。[14]城镇化将打造地方城市群,发展特色产业,这种特色性首先体现在地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上要以当地特色经济、特色产业为依托,真正为当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样也便于当地企业同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使当地大学和企业能更好,更契合地服务于彼此。另一方面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大学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生产与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城镇化倡导建造人文城市,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人口多元化。高等教育地方化基本内涵之一就是培养、建造和传承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在城镇化打造区域特色产业的语境下,高等院校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气质将更加明显。这种教育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能更好的实现高等教育体现区域文化的教育价值。[15]

(二)体现不平衡性的地方化

地方化的不平衡性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城镇化程度很不均衡。另一方面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之间的高等院校财政资金结构差异显著,[16]这种区域经济和高校财政结构双重不平衡使高等教育地方化也体现了不均衡的特点。地方化程度的不均衡,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与地方产业及文化结合的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不同地区高等教育与地方产业需求匹配能力的差异。新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这种地方化能力的不均衡,它是拉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力量之一。高等教育与地方产业的适切度越高,服务产业的能力就越强。城镇化是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调整的双重助推器,这对区域高等教育面对变化的反应能力是巨大的考验,变化越快越好者,其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的能力就会越强。因此,这种不均衡在新城镇化背景下会变得更加复杂和突出。

(三)与国际化交融的地方化

高等教育地方化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是时刻与国际化交融的地方化。高等教育地方化从来都不能只将目光局限于地方与一国之内,在经济、信息以及教育多方面全球化背景中,要求高等教育地方化要与其国际化相互交融。地方化是具有全球性视野的地方化,全球化是为国家和地方服务的全球化。全球化是形式和手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地方化是最终目的。城镇化下,产业进一步升级,高等教育地方化只有更积极的参与高等教育全球化才能更好地将地方高等教育的视野提升到国际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服务于不断升级的产业。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外向度指数最高的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知名院校,对于普通院校和高职院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院校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还很低,今后这方面可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同地方化结合,共同推进区域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城镇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职业化与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和地方化就是要求高等教育要具有职业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职业性必须以地方和区域为依托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不以地区特色为参照进行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定位,将大大降低高等教育的效率,也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增加。高等教育地方化战略中,应以为地方培养专业适切度高的人才为切入点,回归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高等教育这两方面的改革与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职业化与地方化转向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城镇化建设,助力产业升级,而城镇化发展的程度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前者越发达被证实对高等教育发展越有利,是鱼与水的关系。除了产业和经济层面,人口层面上,新城镇化中将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人口增加,高等教育是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城镇多元人群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

通过以上分析绘制出本文陈述的城镇化与高等教育地方化和职业化改革的逻辑关系图(图4-1)。

五、结语

职业诉求 篇9

回望2008年, 我们有着太多的感慨和感动, 如果我们试着找出一个关键词的话, 我想“多难兴邦”最为合适。因为大到国家的发展, 小到企业的成长都印证了这四个字。面对灾难, 上至国家领导人, 下至一般群众无不全心投入, 不怕辛苦、不畏艰难、不计报酬, 以抢救生命, 灾后重建为第一要务。当以追求组织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的企业和企业家面对这一问题时, 可能更多的是谨慎的决策和务实的举措。当我们回想灾情发生后的中国企业家的行为时, 我首先想到了两个人:王石和陈光标。前者是中国地产界乃至国内商界的标杆人物, 后者则被誉为“中国首善”。两位知名企业家面对这一问题时, 表现了完全不同的反应。地震发生后第二天王石在其博客撰文, “捐款不应该成为企业的负担, 并建议万科员工每人捐10元以上”, 从而引发了多方责骂, 当然王石也及时道歉并决定拿出1亿元援建灾区;而陈光标在第一时间召集数十辆吊车和挖掘车奔赴灾区, 完全不计成本的为灾区服务。本文并未试图阐明谁对谁错, 而是试图从营销学的角度探索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动因。通过阅读文献, 本文将企业的慈善活动的目的分为自利诉求 (self-benefit appeals) 和利他诉求 (other-benefit appeals) 。Fisher, Vandenbosch and Antia (2008) 认为, 自利诉求是指企业慈善行为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捐赠者自身的利益, 而利他诉求是指企业慈善行为主要目标是利于他人。

2 文献回顾

Singh (1996) 指出, 研究企业在什么情境下更愿意从事慈善事业已经变得越发重要。与此同时那些非营利机构也在为如何更好的募集捐款而努力, Burnett (2002) , Ives (2004) 的研究表明慈善机构也同样会采取多种高明的营销技术:关系营销, 品牌营销和测量营销措施的投资回报等。Reed, Aquino and Levy (2007) 的研究进一步表明非营利性组织如何更好地获取捐款支持已成为营销学一个重要的课题。也就是说非营利性组织采取通过何种引导营利性组织积极参加慈善活动, 更好地募集资金。关于捐献动因的争论在学界由来已久, Balson (1990) , Dovidio, Allen and Schroeder (1990) 认为慈善行为都是完全源自人性中的“利他主义”;然而, Cialdini et al., (1997) 提出一切慈善行为都是受“自我服务”思想的影响。Bendapudi, Singh (1996) , Brunel和Nelson (2000) , Fisher, Vandenbosch and Antia (2008) 认为自利诉求和利他诉求的划分已被学界所接受, 同时也被慈善组织所广泛应用。Katherine and Peloza (2009) 的研究表明, 自利诉求和利他诉求的高效运行将有助于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Bagozzi (1975) 指出,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很好的解释了市场营销的价值, 认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必然是基于对成本和回报的考量后进行的, 但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其活动必须考虑和照顾到社会的其他成员, 也就是说完全出自“自利诉求”的商业行为和社会行为。Mathur开始利用社会交换理论解释慈善行为。因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当企业有着较好的赢利能力时, 企业应该积极捐献。维持和其他社会成员良好的关系将给企业自身带来极大的益处。Rothschild在其关于社会营销学的名篇中指出, 传统的营销学模式中没有涉及非商业性交换, 例如捐赠。但是随后的学者Fisher, Vandenbosch and Antia (2008) 都指出非商业性交换行为同样可以借助营销学的理论解释。其在文章中提出无论是自利诉求或是利他诉求都涉及一个重要的概念“公开自我形象”, 并借助这一概念分析非营利组织的营销行为。本文试图利用这一理论解释企业家的捐献行为。

3 理论模型

印象管理理论认为人们普遍希望在公开场合展示出积极的一面, 从而易于被别人所接受。Glazer和Konrad (1996) , Leary和Kowalski (1995) 认为对于公众形象的关注和企业从事慈善活动呈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 处于展示良好的公众形象的考量, 企业往往热心于慈善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无论是自利诉求还是利他诉求都受到公众形象的影响, 虽然影响的程度不同, 但是可以看出无论是处于私利还是公利, 企业都希望留给社会一个好的自我形象, 而慈善活动则是展示良好自我形象的最佳时机之一。Leary和Kowalski (1995) 提出印象管理的双因子模型将帮助我们理解这一问题。该模型指出印象管理由两个维度构成:印象激励 (impression motivation) 和印象结构 (impression construction) 。印象激励是指可以有效地控制传递出去的自我形象的效果;印象结构是指选择适当的自我形象的信息传递给他人和如何传递形象信息。Katherine and Peloza (2009) 将“公开自我形象”细分为三个部分:公共责任 (public accountability) , 公共自知意识 (public self-awareness) , 公共自我意识 (public consciousness) , 这三部分都将有助于提升印象激励。学者将关于形象信息界定为:价值观、态度、行为和外界的期望。笔者认为只有当传递出去的形象信息 (价值观、态度、行为) 和外界的期望相匹配时方可形成正面的效应。

如上图所示, 无论企业是出于自利诉求或是利他诉求, 提升“公开自我形象”都将有助于推动企业参与慈善活动, 但由于提升“公开自我形象”的动因不同, 其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相比出于自利诉求的企业, 提升“公开自我形象”使出于利他诉求的企业更加积极地参加慈善活动。公共责任、公共自知意识和自我意识都是积极地鼓励出于利他诉求的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慈善活动中去, 企业在简单的捐款行为中传递的是其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这些信息都将影响到企业在公民中的形象和企业品牌在市场中的声望。但是企业所预期的自我形象和公民心目中形成的印象往往是有出入的, 只有当这种预期和公民心中的印象相匹配时, 才能达到企业的形象预期和经济预期。

企业的利他诉求往往是源自企业对于广义社会责任的承担, 将利于公众、回馈社会视为企业的使命和义务。在此过程中同样会给其企业的品牌带来积极的影响, 但这只是作为服务社会、利于他人的一种副产品。而企业的自利行为则是本着与对企业自身利益的考虑,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为股东谋利、依法纳税、关注客户需求是其第一要务。这类企业将从事慈善活动作为其品牌营销的重要举措。通过参与慈善活动给社会大众传递积极的“公开自我形象”, 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借此来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才是本着自利诉求的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主要目标。

因此, 对于自利诉求和利他诉求的界定如下:

(1) 诱导因素不同。自利诉求的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诱导因素是提高企业知名度, 提升品牌价值, 创造经济利益;而利他诉求的企业的诱导因素是对于公共责任、公共自知意识、公共自我意识的强调。

(2) 主要产出不同。自利诉求的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产成品是良好的品牌声誉、企业形象;利他诉求的企业的产成品是大量的弱势群体和慈善组织受益, 而良好的品牌声誉、企业形象只是其参与慈善活动的副产品。

(3) 中介因素一致。无论是自利诉求还是利他诉求, 都需要通过传递“公开自我形象”, 并且通过“公开自我形象”来影响社会公众的印象, 从而实现其利于众人的目标或是提升品牌价值的目标。

(4) 实现要求一致。只有当企业所传递的形象信息、预期的自我形象和公民心目中形成的印象三者完全匹配时, 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自利诉求或是利他诉求。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形象信息在传递中要保持完整性、不能发生扭曲信息的问题;公民接收企业传递的信息使企业印象和社会对于该企业的期望形象保持一致。

4 结 论

可以看出, 无论是自利诉求还是利他诉求, 企业都是借助传递企业的印象信息从而实现各自的诉求的。虽然“公开企业形象”将会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慈善活动, 但是“公开企业形象”对于本着利他诉求的企业的影响要更大, 相关度也更高。但是, 本文更多的是一种理论模型的构建和解释, 缺乏数据支持。今后的研究应该从对其企业财务绩效和品牌价值等数据的分析着手, 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这些问题。

摘要:自2008年以来, 企业捐赠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本文试图借助品牌营销和社会交换理论, 解释企业捐赠行为背后所暗含的诉求。文中将这些诉求分为自利诉求和利他诉求, 两种诉求都是通过“公开自我形象”实现的。无论企业是出于自利诉求或是利他诉求, 提升“公开自我形象”都将有助于推动企业参与慈善活动, 但由于提升“公开自我形象”的动因不同, 其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相比出于自利诉求的企业, 提升“公开自我形象”是出于利他诉求的企业能更加积极地参加慈善活动。

关键词:自利诉求,利他诉求,公众形象

参考文献

[1]Fisher, Robert J.and David Ackerman.The Effects of Recogni-tion and Group Need on Volunteerism:A Social Norm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8, 25 (3) :262-275.

[2]Fisher, Robert J.and Laurette Dube.Gender Differences in Re-sponses to Emotional Advertising:A Social Desirabilit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5, 31 (4) :850-858.

[3]Fisher, Robert J., Vandenbosch, M., Antia k.An Empathy-helping Perspecitve on Consumers’Responses to Fund-Raising Appeal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8, 35 (3) :103-118.

[4]Glazer, Amihai and Kai A. Konrad. A Signaling Explanation for Char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4) :1019-1028.

美育的时代诉求 篇10

一、美育的发展进程

美育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是在人类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受生产实践的制约和影响,并反作用于生产实践。中国美育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在陶器制作方面,从黑陶到彩陶的探索进步,在造型上的创新丰富,是审美意识的形成发展,而其工艺传承教授的过程当中也必然会涉及美的教育方面,美育意识就此形成。而后巫师在祈福上苍的宗教活动创造音乐,美育萌始于此。

1. 中国古代美育

追溯中国关于美育最早的文献,当属 《尚书·尧典》,其中指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但许多学者专家都对其所著年代产生质疑,这里我们以有意识美育的形成来作为判断古代美育产生的标准。周代的 “六艺之教”是最早由官方出面实施的美育,它首先是服从于实用功利需要的,根据当时的统治需要,是为了在兼并战争过程中取得胜利以及在统治国家时形成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中国古代美育走向成熟,儒、道、法、墨等诸家形成不同的美育思想,奠基了中国传统美育的价值观。传统美育具有教育对象特定化、教育内容政治化的特点。礼、乐、诗、书等任何一种美育形式都是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依从于政治经济发展,制约人性,促成规范,兴国安邦为主要目的。

2. 中国近现代美育

到了近现代,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侵略狂潮,民族危亡时期,一批有识之士发起变法,梁启超等人率先提出近代资产阶级的美学观点,而后王国维传播了西方美学文化及美育思想,并发表一系列论著。同期的蔡元培先生在研究西方美育思想的基础上,与社会教育进行了联结,把美育纳入教育方针之中,不但开启近现代美育先河,提出许多开创性的思想和观点,还将其置于重要地位,对于当时乃至今天的教育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教育发展史的一大进步。对于美育有推动作用的人士还有执笔呼吁以美学塑人性的鲁迅先生、研究介绍西方美学的朱光潜先生、翻译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著作的瞿秋白先生等。此时期美育担负的是救国于水火之中的使命,企图塑造完美的人性,培养具有先进意识的人担当起特殊时期的国民使命。

3. 中国当代美育

美育发展至当代,逐步受到了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注入教育方针之中,成为有章可循的教育事业的血肉。1952 年颁布的 《中学、小学、幼儿园暂行规程( 草案) 》 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作出具有年龄针对性及渐进的规律性的规定和要求。1957年开始受到 “左”的思想的影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美育得以复苏,《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提出的 “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重申美育是党的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被提高到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1980 年6 月在昆明召开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将美育列入会议讨论的四个问题之一。美育逐渐被摆在大众教育中视阈性较强的位置。我们也不难发现,当代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有用人才。

二、当代美育的时代诉求

比较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当代的美育,基于三者的时代背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时代诉求,美育的核心价值总是围绕着当时最突出的矛盾变换初衷的,也就是说美育是为政治局面所服务的,也是达到一切对人性的塑造和规范化的目标最无形却又行之有效的途径。古代美育有安邦兴国之道,近现代美育有救亡图存之意,而在社会稳步发展,物质水平极大提高的当代,美育在建设社会精神文明方面更是紧迫和必要的。当代社会迅猛发展也伴随越来越多的问题,美育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1. 缓解紧张压力,缩短人心距离

当前,数字化的时代席卷开来,电子科技充斥着生活。在使人们生活丰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知识更新加快,生活节奏加快,造成了人们心理压力过大,竞争激烈的工薪一族和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们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精神紧张和心理状况。形式上的沟通便捷却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就需要美育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价值取向,净化人内心的浮躁,利用美育的手段使人们在享受接受文化的过程当中学会释放压力,陶冶性情,在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同时,通过艺术文化的手段进行交流,或者通过高雅文化的熏陶,淡化人与人之间心灵界限,发现更多隐藏在自己周围的生存规律和处世之道。

2. 树立正确价值观,纠正社会风气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条件,而现实情况是物质文明高速发展,赶超精神文明发展进程,造成两者发展不均衡。在此情况下引发了许多问题,使社会风气走向滑坡。一部分人注重物质享乐,以物欲的满足作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爱慕虚荣、攀比现象更是普遍化。所以当前需要美育扮演人们精神家园的护卫者,利用美育重启对价值观的体悟,教会人们如何抵御庸俗文化和低级趣味并乐于接受高雅文化,形成正确的精神价值,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还要通过高雅的文化提升人生境界,以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自古以来英雄伟人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每一个公民,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心怀天下的高尚的情怀。

3. 抵制不良文化侵袭,增强本民族文化认同感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融合的体现,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品和资本的相互流通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门户开发也加速了各种文化的传播,其中掺杂着一些国家企图利用文化手段进行文化渗透的现象,他们利用各种媒体如网络、电影、电视、书籍等,使大众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纳他们的思想,认同他们的文化,举例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传统节日麻木淡漠,却积极崇尚西方节日,并乐在其中。既然全球化趋势已成定局,我们无法抵制,更无法抗衡,只有在顺应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前提下去建立起大众接受文化的 “防火墙”,抵制不良文化侵袭,预防恶意文化渗透,增强大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那么我想美育就是最合理有效的手段,利用其教会大众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吸收其合理内核丰富生活、拓宽视野,同时也要认识到万物都具有两面性的事实,警惕并抵御文化渗透风暴,利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大众的生活成长经历,帮助人们走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护本国文化独立性的正确道路。

4. 尊重自然规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基于上述的时代背景和大的发展环境,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可是经济规范化与文化反规范化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人口压力、资源枯竭、精神危机是不能够忽视的问题,这是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当下美育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因为美作为自由的形式,首先是指合目的性( 善) 与合规律性( 真) 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和过程本身( 李泽厚: 《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年出版,第282 页) 。当人的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达到统一的时候,才是最理想的境界,才能维持世界平衡稳步发展。美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起良好的生态观念和无目的性的按规律办事境界,维护好我们身边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生活规律观,领会和谐发展之道、为人处世之道,平等待人,尊老爱幼,自觉服从于生活秩序,遵守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 促进人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21 世纪需要人才,需要创新型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持续推动力。那么就要从教育入手,从素质教育开始,做好科学主义下与人文主义下的学科合理分配,重视起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要保证文科学生富有理性思维,理科学生拥有感性理念,这就需要运用美育的手段开展教育。美育就是在合乎感性与理性、善与真的统一下进行的。因为美感本身具有感性和理性双重矛盾,它的发展受个体自身情感发展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另外,美育能够促使学生在发现美、认识美、体悟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发现问题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这些素质迁移到学习之中就会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要求美育能在素质教育阶段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且能够做到伴随人的终身教育,培养创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美育具有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特点,能够促进人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帮助人们树立和谐价值观、生态文明观,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统一。这是跟随历史轨迹发现总结的规律,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无意识体现却又需要有意识去实践的。美育是时代发展的诉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教育规律。

摘要:美育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并伴随时代的发展变迁,凸显出其不可替代并具有随变性的时代价值。从古至今,美育顺应时代背景扮演着安邦立业、保家卫国、塑造人性、培养人才等不同目的和任务的建设者,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都离不开美育的开展和对其本身的新的活力的注入。过去美育对社会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总结会成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益借鉴和宝贵资源,而当今社会的发展更需要美育来推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职业诉求】相关文章:

在艺术化的生活态势中论设计师职业的发展诉求03-03

诉求报告04-14

人才诉求05-22

文化诉求05-23

发展诉求06-04

民生诉求06-06

核心诉求07-05

历史诉求07-06

意识诉求07-08

学生诉求07-24

上一篇:共同安全下一篇:普通车床深孔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