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2024-08-11

集中招标采购模式(精选十篇)

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篇1

据有关部门统计, 2010年中国国内电梯需求量达到27万台, 2011年国内电梯需求量预计将达到30万台, 连续多年增幅均超过10%以上。伴随而来的电梯招投标活动日益频繁, 传统的招标采购方法是盖一座楼招一次标, 在各级政府采购部门, 要负责很多政府投资项目的电梯采购工作, 每年都有少则几十次或多则上百次的电梯招标采购业务, 这势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当今国家倡导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 如何提高电梯采购招投标的效率和降低招投标的成本, 以达到高效节约的目的呢?那么, 一种新型的电梯采购模式——集中定点招标采购模式应运而生。

谈到集中定点采购的优势时, 第一反应就是能够大大提高采购效率。但同时电梯具有典型的定做性产品特征, 根据载重、速度、层站、装潢、功能、配置、技术、生产和安装周期等等多种因素造成电梯难以有统一的价格计算方式。那么人们对于相对复杂的电梯采购而言, 集中招标采购模式是否也具有其优越性呢?

根据对相关电梯采购工作人员的了解, 绝大多数人对电梯集中定点采购比较认可, 他们的理由也基本一致:有效地避免一单一招;提高了采购效率, 同时也节约了招投标成本。

集中定点采购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规模效应, 可以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 从而增加了竞争性, 采购方从中可以享受到更合理、更优质的价格和服务。如此一来, 采购方达到真正受益之目的, 而同时供应商也会不断的完善自身, 用更好的技术、更科学的施工方案, 更好的服务来吸引采购方, 这样在无形中也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

铁道部自2008年对武广客运专线所需电梯进行了联合招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继进行了郑西客运专线电梯联合招标、京沪高铁电梯联合招标等多次联合招标采购, 每次采购电梯数量都达数百台之多, 国内外各知名电梯制造商对每次如此巨大的订单都十分感兴趣, 参加踊跃, 为了获取竞争优势, 均拿出好的产品、优惠的价格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积极竞争。铁路部门作为业主自然是最大受益者, 不仅节省了采购成本, 提高了电梯质量, 更享受到VIP般大客户的服务, 更重要的是节约了下属各个局站分散采购的时间、财力和物力。

相对于一些地方一次性采购数量较少, 供应商考虑到投标成本和能获取的利润因素, 对于这些项目缺少参与的积极性, 要么不参加, 要么就投高价。因此,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个招标网上浏览到一些电梯采购项目因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不低于三家投标单位的规定, 发布废标重招的尴尬公告。

近来, 一些省市或地区也在不断尝试电梯集中招标采购方法, 充分说明这种采购模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虽然电梯定点集中采购还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但势必会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如何更好的实施集中定点招标采购模式, 保证集中招标采购电梯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 各级政府采购部门都在摸索经验, 进而不断完善这种模式。

河南省财政厅于2008年4月1日发布了《河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2008年度服务定点及协议供货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定点服务有效期末, 省财政厅将对定点企业一年中的服务质量、价格、业务发生数量等情况进行评比, 列出最好及最差 (排名) , 并进行公布。评比内容包括价格、服务质量、业务量、省直单位的反馈意见、社会各界的监督等情况。在年终评比中最好的三家企业可直接进入下一年度的定点单位;最差的三家企业将取消其下一年度的投标资格。这可以促使供应商以优惠的价格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在河南省内政府定点采购中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

早在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尝试了在全国范围内对电梯实施集中招标定点采购, 其中规定人民币1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原来的一单一招改为定点采购;金额在人民币30万元以下的, 由用户在定点供应商处直接购买, 不必再经过复杂的招标采购程序, 从而可以提高采购效率;金额在30万元至120万元之间的采购项目, 由采购人邀请三家含以上入围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谈判。

不论是河南省财政厅, 还是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电梯定点集中招标采购, 从他们的实际工作来看, 电梯定点集中招标采购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采购方式, 都得到了采购人及供应商的广泛认可。

国内某电梯公司驻郑销售负责人徐先生对集中招标采购的方法如是说:“电梯定点采购有效避免了供应商频繁投标带来的成本压力, 为了能和政府采购部门建立长期优质的合作关系, 不仅我们还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都会提供最优惠的价格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这样更能使政府达到节省资金的目的, 我们的产品销路也更有保障, 从而形成了一种多赢的大好局面”。

综上所述, 电梯定点集中招标采购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模式。但是确定供应商时需要采购人对电梯市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并邀请多家供应商进行价格摸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效与节资并举, 开创招投标活动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2009-2010年中国电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DB/CD].北京:国讯报告网, 2010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合同 篇2

乙方(竞标方):住所:联系方式: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代表:

甲方受有限公司(简称公司)委托进行水果/蔬菜网上招标采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规定,和乙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产品名目、品级:

二、质量要求:

三、产地规格要求:

四、单价:扣除损耗,按照实际净重结算,报每公斤单价人民币元(大写)。

五、拒绝标准:。

六、数量:本次委托招标数量为箱,以总量成交形式交割,送货周期为一周(7天),每隔一天送货箱。

具体数量如有增减,按实际要求送货量结算。

如超过总送货量50%,应给予乙方合理备货时间。

七、招标方式:由甲方确定明标或暗标形式。

八、中标结果:由甲方确定并通知乙方。

九、交货地点及时间:货物交付地点为。

从年月日起到月日。

水果每天早上点分至点分。

蔬菜下午点至晚上点到货验收。

搬运费用乙方自负。

十、结算方式:

第一批货到后天结算,一周为一结算周期。

乙方取得入库验收单后将复印件交给甲方,甲方收到公司的货款后准时支付给乙方。

十一、担保金的收取、使用、返回:

为确保乙方严格执行合同,甲方将向乙方收取竞标保证金(标的额%)。

如在交易过程中乙方违约,甲方将根据违约程度部分或全部扣留保证金,并将扣除部分全部交由

公司补偿损失。

如交易正常进行,甲方在确定交易双方货、款两清后一个工作日内将保证金全部返回。

若乙方未中标则保证金在招标结束后一个工作日内退回。

十二、责任:

甲方必须敦促乙方按时送货,协助乙方将入库验收单复印件留存,并及时和公司财务部核对,监督公司准时支付货款。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商品品质由

公司和乙方确定,甲方不对商品的品质,以及由商品的品质引起的.一切后果负责。

十三、招标代理费:

甲方每次向乙方收取合同总额%的招标代理费,每次结算时从货款总额中扣除。

十四、其他事项:

本合同在甲方通知乙方中标后自动生效,不中标合同自动作废。

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本合同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选择下列第种方式解决:(只能选择一种)①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②向人民法院起诉。

甲方:乙方:甲方代表:乙方代表:日期:日期: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身陷“三无”困境 篇3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废之争”由来已久,到目前为止至少经历了三轮。

最早一轮发生在政府部门之间,后来国务院统一了意见要求全国推行。2001年全国推行之时,医药行业几大协会联合上书反对,但也没有提出更好的方案。

这些年来,企业反对声此起彼伏,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也都会有交锋,但这些争论意义不大。

除了“存废之争”,还有“量价挂钩”、“款价挂钩”、“两票制”“双信封”、“单一货源承诺”等至少十几个方面,都是持续有争论无结论。这是造成行业一直混战、内耗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一直在围绕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权力、利益调配在争论在折腾,但对其本身却缺乏探索和研究。

看上去这是企业和政府间的博弈,实则是政府各部门间的利益博弈。

我认为,这么多年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不太成功的原因就是:“有方向无路径、有概念无细节、有争论无结论”。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路径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通俗地说不就是团购吗,团购肯定是有好处的,问题在于我们有了方向却没有找到路径。

这些年来,政府成为药品供应链的一个节点,有人认为只有政府干预,甚至政府包办才能做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政府的介入似乎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约束甚至打破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医生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但是多年事实证明,流通是市场行为,政府介入就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只会增加寻租机会,而不可能修正供应链的模式缺陷。

事实也证明,政府的职责就是管理,直接上阵总是会出错,不是此错就是彼错。只不过现在的错误表现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被异化,它已被异化成地方政府的准入和限价。这不是市场之间的博弈,而是权力和市场的博弈。

《瞭望东方周刊》:既然政府不宜介入过深,为什么要求政府规定一些细节?这样会不会束缚了市场各方的手脚?

李宪法:我个人认为卫生部门十几年前的工作比现在做得细。

比如最初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时候,卫生部是积极倡导的,先后发布了招标采购的规范文件和范本,将药品招标采购的流程、规则、要求说得非常清楚。地方想作修改需要得到卫生部批准、备案。整体工作很细致。

当时一些细致的具体做法,企业界大致也是支持的。可是后来卫生部把自己颁发的文件废止了,背后原因很复杂。

比如,网络技术发展很快,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开始推行。可是网上操作和手工操作又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意味着要重新订立规范、范本,必然需要更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当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已经推动起来,很多人不愿再去做这件吃力可能还不讨好的事。

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其他原因。再比如,2007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地方政府需要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现准入和限价,导致其被异化。

《瞭望东方周刊》:有哪些方面存在“有概念没细节”的问题?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涉及大量的专业知识,需要处理大量操作方面的问题。但没有更细致的要求,各地自行其是,一件好事做得不漂亮,甚至办坏了。

比如“量价挂钩”,其实就是“批量作价”,这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基本要求。这个“量价挂钩”是国务院文件提出的,但没有具体说明这个概念怎样落实。

“量价挂钩”的细节策划非常复杂、专业,在欧美国家这可能诞生出一个新的服务行业。美国大量存在的第三方性质的“药品集中采购组织”,其使命就是按照“量价挂钩”的原则作出标准的“量价挂钩”合同,通过市场化的纽带将各市场主体(包括医院)联系起来。

可是在中国,很多人反对“量价挂钩”。我仔细观察和思考过,在目前这种被异化的情形下,我觉得反对者说的也有道理。

这件事现在成了一群精明人做的一件粗活,导致各地政府爱怎么干就怎么干,想怎么招就怎么招。今天集中招标,明天交易所,后天不知道怎么玩儿。

《瞭望东方周刊》:那药品交易所这种创新形式究竟好不好?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探索了这么多年,可能药交所是最后的归宿,也是最好的归宿。但是,它也有可能导致另外的结局。

我不是反对建立药交所,只是觉得应该统筹考虑全国市场,避免各地盲目攀比、重复建设。重复建设不仅会再一次造成巨大浪费,还会将艰难建立的全国统一市场又割裂开来。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跟一些部委沟通这个事情,2000年我就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药品交易所的建议。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组织了一次调研,当时我就向他提交了建立全国性药品交易所的建议。

以前可能还是觉得条件不具备,现在我觉得机会来了,建立药交所应该成为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改革方向。

药交所能生成一种价格发现和形成机制,它也是组织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药品流通方式。有了药品交易所之后,以前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争论和问题,就可以找到一种市场化的解决办法。另外,它也将会促使采购政策和价格政策的融合。

《瞭望东方周刊》:一些地方还想着通过集中招标采购、药交所等为抓手来降药价。你怎么看?

李宪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决定的是医院药品的购入价格,但是决定医疗总费用的是零售价格。

至于购入价格、零售价格、医疗总费用之间的关系就更复杂了。购入价格低并不意味着老百姓看病费用就会更便宜。采购政策的确很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政策。

总之,老百姓的医疗费用是由药品的采购政策、价格政策、支付政策等方面综合决定的,单方面强调任何一项政策,或者寄希望于任何一项政策来降药价,对解决“看病贵”问题都不会有明显效果。

现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之后,医疗机构的收入并没有减少,有的医务人员回扣照拿不误,企业商业贿赂依然盛行,利益各方皆大欢喜。可是老百姓“看病贵”有本质的改变吗?

此外,国外医院成本支出的大头往往是人力资源,国内医院支出的至少2/ 3往往是物化支出,包括大量浪费、药品回扣等都包括在物化支出里面。

浅谈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篇4

1.1 集中采购的含义

集中采购是指企业在核心管理层建立专门的采购机构,将采购工作集中于一个部门办理,统一组织企业所需物品的采购进货业务,做到一定程度时,总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及各工厂没有采购权。

1.2 集中采购的优点

(1)集中采购可使数量增加,获得采购规模效益,较易获得价格折让和良好的服务,从而降低成本,争取主动权。

(2)采购部门只有一个,因此企业很容易管理,有关的采购方针和作业规则,比较容易统一实施。

(3)采购功能集中,减少了管理上的重复劳动,有利于采购决策的专业化分工和专业技能的发展,使得采购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4)采购的物料比较容易达到标准化。

(5)可以统筹规划供需数量,避免库存过多,浪费资源。

(6)采取公开招标,集体决策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治腐败。

1.3 集中采购的缺点

(1)采购流程过长,时效性不强,适应的采购品有限,难以适应批量小,单件物品及紧急采购状况。

(2)过程过长,反馈问题的速度慢,针对性较弱,并且采购与使用单位分离,采购绩效较差。

(3)非共同品物料集中采购,并无数量折扣利益。

集中采购机构秉着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的“三公”原则。将“三公”原则具体化,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采购信息公开对等,采购文件公平合理,采购程序公正合法,采购方式有利竞争。

2 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含义及其目的

新医改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一伟大的变革将使医药行业原有的秩序和格局发生变化。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作为新医改的主要方向,是改革流通体制,还是就商业贿赂及医改费用等问题进行纠正;是国家制定统一政策制定集中采购,还是各地针对本地情况制定;是对308,320号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调整,还是制定新的政策……

2.1 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含义

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是指多个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组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招投标的形式购进所需药品的采购方式。

2.2 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目的

政府推行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是为了保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顺利实施,从根本上治理医疗购销过程中的不正之风,规范医药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具体来说有两个目的:

一是降低药价。首先,通过网络来减少流通环节,中间商的数量有所减少,从而可以降低药价;其次,利用招投标的方式来实现采购,一个招标企业可以选择多个投标公司,从而以竞价的方式解决“药价高”的问题。最后,集中式采购相对分散式采购而言,其有时很明显,大多数药品适合集中采购,这样不但节省成本,而且减少了许多重复工作,提高了效率。二是纠正不正之风。网络化,集中式招标采购可以很好的制约腐败分子的行为。

3 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发展趋势

(1)以网络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药品采购的网络化,信息化。

(2)政府集中制定相关政策,以省为单位进行实施,逐步增强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集中度,扩大其规模。并且在实施过程中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进行监督。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达到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标准化。

(3)调整中标价,顺加作价,最低价中标与政府定价,使其协调一致。

(4)药品生产企业可以直接投标。批发商,代理商等中间环节省去,制造商直接与零售商进行交易,通过网上招投标的方式方便快捷的达到各自的目的。这样就可以降低一大部分成本,从而药品的售价就应相对较低。

(5)政府建立一些机构监督医疗采购及中标药品,在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上,政府的权力加强了,医院的地位有所改变。

(6)医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要展现自身的实力,过去仅凭技巧中标的现象将逐渐消失。

以上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发展趋势,将改变医药购销原有的模式,网络作为信息平台将发挥巨大作用,政府的作用也将加强,招投标工作将更有效的在企业间展开,社会秩序更稳定……所以,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实施将会带来极大的好处。那么,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完善并加快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势在必行。

4 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在实施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药品的价格得到一定的下降,但是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限价式采购只注重价格,却忽略了药品质量安全。限价式采购单一的追求药品价格的降低,对药品的采购数量及医款付款时间并不关心,企业利益无法保证,使得企业为赚取利润而用低质量的原料,药品的质量下降,人民的健康受到威胁。

(2)集中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实施过程中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是的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运作效率低。并且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的作业流程不完善,使得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的利益无法保障,医药价格上涨。

(3)招标的实施中出现了“有形式,无实际”的现象。企业只投标,不采购,招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各地的监管制度实施不到位。

针对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进行解决,首先“限价式”的采购方式应转变为“合同式”,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招投标公司双方应达到双赢,使企业受益;其次,完善集中管理体制有效率的作业,最终降低企业成本,从而降低药价,解决人民“看病贵”的问题;最后,要有始有终,很好的,真正的落实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对招投标的有关规定进行完善,并建立健全监管机构,进行随时监管。

摘要:药是人类健康所必需的东西,它又极其重要的价值。对医生来说它是救死扶伤的必备品,对病人而言它是缓解病痛延续生命的良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一种更便捷的方法来盈利。网络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它给人们的生活,企业的生产等都带来了很多好处,医药企业也可从中受益。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企业采用更加快捷的方式获取资源,企业原有的模式应该有所改变,分散式采购应转变为集中式采购。企业采用招投标的方法找到满意的供应商,这将使得企业之间达到双赢的目的。国家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台了很多有关医改方面的文件,虽然医疗体制几经改革,但目前医疗用药仍存在某些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还是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广大人民的利益仍很难得到保障,这一切与药品的采购成本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针对我国医疗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先进的技术,重新整合医疗药品的采购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网络,集中式采购,招标,医疗体制,采购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正昌,洪道秋.实用药品医疗器械行政执法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张广碧.药品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李宪法.政策与模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述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情况汇报 篇5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情况汇报

绥化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情况汇报

绥化市卫生局

××××年×月×日

年初以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省、市纠风办和省卫生厅的工

作部署,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牵头组织开展了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积极推进和不断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下,这

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部署,明确各责任部门的任务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责任部门,特别是承担牵头任务的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主动按照上级要求和各自承担的责任,自觉地发了职能作用:一是在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牵头组织召开了相关责任部门的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以市卫生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各责任单位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领导为成员的“全市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办事机构。明确了指导思想、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各部门职责。实施了行风建设“一把手”工程,实行了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责任部门也都把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实施。相继召开了领导班

子会议,建立和完善本系统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制发了纠药风工作方案,进行了动员部署,并在本系统积极地开展工作。二是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进一步总结和部署了整治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市卫生局主要领导与县(市、区)卫生局长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市局局长及各县(市、区)卫生部门负责人,向社会郑重地作出了既保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责,切实抓好行风建设,又保证个人廉洁自律,并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的承诺。三是制发了《××××年全市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方案》、《全市卫生系统“正行风、促发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实施方案》、《全市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实施意见》、《绥化市家医疗机构第四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对有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作出了周密的安排,提出了

严格要求。全市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普遍以开展“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全面开展了工作。

二、积极推进,努力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现在全市家非营利医院使用的是去年中标的药品,使用期限自××××年×月×日到年×月×日。我局按省厅要求,去年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所有药品和其它临床常用药品全部实行了招标,中标药品种。用药总金额万元,招标药品金额万元,占用药总金额的,平均降幅达,向群众让利万元。今年的药品招标已开始运作,从×月×日开始发售标书,×月×日开标,现在评标已经结束,正在市物价局审查批零售价,预计月下旬开始执行新一轮中标药品。今年的招标工作,我们已经把临床使用的全部药品纳入招标范围,并在全市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院家)中进行。我市四次药品招标,都是按要求将的降价空间让

给患者。为保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确保中标和购进质好价廉的药品,确保将好处让利于民,在去年招标工作中,我们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有关政策规定的同时,注意坚持“四个原则”,严把“四个关口”。

–––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医院为主体的原则。在抽调专家评标过程中,我们为了充分体现每个县(市、区)的代表性,除一家医院有特殊情况外,其余个县(市、区)的综合医院和市本级的综合医院都抽调了评审专家。

二是坚持全口径覆盖的原则。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全市县以上非营利医院全部参加了药品招标;并把临床的所有

药品作为招标品种。这种办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生在开方时避让中标药品的可能性,减少中标后就死标的现象。

三是坚持质价比优先的原则。在药品招标评标过程中,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药品价格,凡没有达到认证的针剂药品一律不予中标,认证的药品占中标药品的%以上。

四是坚持最高限价的原则。我们对所有中标药品进行了最高限价,凡投标价格高于零售价的%的药品(除进口药外),如果不降到%以下,一律不予中标。同一品种相同规格的药品(商品名不同、零售价不同)高于其他投标价格%的一律不予中标。

–––严把四个关口:

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篇6

【关键词】物资采购;集中招标;采购特点;开展思路

一、前言

物资集中采购,简单的理解就是将原来多个较为零星、杂碎的物资进行有效地集中,统一规划,然后交由同一采购部门进行采购的行为。对于建筑安装企业来讲,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例如物资集中招标可以取得规模优势,同时为企业减少采购次数,降低采购成本;并且通过物资集中招标,可以提升物资采购的透明度,方便相关人员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和监督;在物资集中招标的过程中,相关采购人员可以科学合理地利用采购资金,实行统一配置,为企业节约成本,优化管理等。相关建筑安装工程实践证明建筑安装企业如果能合理地采用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可以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达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从而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二、什么是物资集中招标采购

招标,简单来说就是工程建设单位运用竞争机制选择工程建设承包者的工作,具体而言,相关工程建设单位针对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进一步采取公开方式,通过相应的渠道来吸引和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而工程建设单位则以自身需求以及相关的规定程序为依据,最终选择合适的交易对象,并完成市场交易。而采购,指的则是一种企业经营活动,这种经营行为开展的目的是“维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而这种行为的具体体现是“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但是,采购行为的完成也是建立在一定條件的基础之上的。而物资集中招标采购体现的则是建立在集中“自由和分散物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物资进行统一规划,并由同一部门负责的一种招标采购行为。

三、建筑安装企业物资采购的特点

建筑安装企业物资采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建筑安装企业对物资的需求量大,品种繁多,物资的价值也就比较高,约占工程造价成本的70%。②承接的工程多数远离物资市场,物资采购的周期长,空间跨度大。③建筑安装企业基于自身对物资的技术需求和质量需求,在实际的物资采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所采购的物资不尽人意的现象。企业在建立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的过程中,都会以一定的施工计划和工期进度为依据,确定对物资的需求。但是,受到企业内部管理以及其他问题的干扰,少部分的物资需要进行重复采购。另外,受到企业对物资需求的影响,再加上企业内部的管理波动,建筑安装企业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也难以避免物资闲置的现象。相关企业对施工量和施工进度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对采购的物资需求就会出现一定的波动,进而建筑企业工程的物资就被闲置。建筑安装企业在具体的施工项目中,只有加强对物资的集中管理,才能为建筑安装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四、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在建筑安装企业中如何开展

1.有效明确物资集中管理的经营范围,制定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建筑工程安装企业所需求的物资种类繁多,且对物资的需求量大,在此基础上,物资的价值就会呈现不一致的状态,这就会进一步使得建筑工程安装企业在具体的物资集中管理操作中遇到困难。鉴于此,建筑工程安装企业一定要以集中经营理念为指导,结合企业物资集中招标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集中管理方式,明确物资集中管理和物资集中经营的范围。另外,以此为基础,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将具有适用性和普遍性且价值较高的物资作为选择的对象,根据制定的方式加以集中管理。

2.明确企业物资管理及相关物资管理部门的职责。对于建筑工程安装企业来说,一定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物资管理机构,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物资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为部门在以后的物资管理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保障。另外,对建筑工程安装企业来说,物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的是与企业物资有关的各项业务。因此,企业要针对这项工作设定具体的规章制度,以便于企业对内部项目工程中实体物资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执行到位。同时,物资管理部门要针对企业内部能发生的具体情况,有效调节企业内部之间以及有关部门之间就物资管理而产生的分歧。

3.成立相关的物资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制度保障,从而界定其经济关系。企业可以成立独立的物资经营实体,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经营状况,利用物资公司和工程施工企业,对企业项目以及企业其他业务管理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在此发展状态下,物资公司要严格确立存在于项目、物资公司和公司之间的经济关系,并进一步加以明确。对于建筑工程安装企业来讲,在物资的集中管理方面,涉及到的有物资的经营权、物资的所有权、物资的采购权,企业对此要作一个明确的划分,正确把握相关的经济关系。同时,企业要制定相关制度,为物资的集中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有效制止物资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最终完善对物资的集中经营管理。

4.企业要实施相关的绩效考核。企业在成立物资部门后,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改善企业内部物资闲置的状况,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些都离不开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为此,企业要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体系,明确物资公司的经营范围。进一步来说,企业要想更加明确物资资产,必须以物资公司资产为基础,对其加以科学的量化和评估。企业在投入资产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对物资市场行情的分析为基础,从而有效增加企业资产。另外,企业要制定科学化的物资经营目标。在计划实现目标的基础上签订相关经营责任书,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能够奖惩分明,有效贯彻相关制度。

五、建筑安装企业实施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取得的成效

从建筑安装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存在物资计划缺乏前瞻性、物资采购资金压力大、物资采购缺乏统一管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制约建筑安装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在建筑安装企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节约费用支出,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具体而言,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在建筑安装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企业通过对大宗物资的采购和供应管理,是建筑安装企业在实施物资集中采购和管理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式,通过实施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有效实现对物资集中招标过程中出现的物资闲置和物资利用不足现象的处理,加强对物资的管理和利用工作。②企业在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化的集中管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进行,最大化的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和物资管理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③在实施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的基础上,企业可以为物资集中招标建立科学稳定的保障体系,以此来保障企业物资的有效供应,增强企业物资供应和物资管理的规范行和科学性,降低物资供应过程中的消耗,从而避免物资采购过程中各种不必要的物资闲置和物资浪费现象的发生。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在建筑安装企业中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通过对物资的集中招标企业可以有效实现对物资的集中管理和监督,有利于企业对物资的整合管理。企业通过对物资的集中招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对物资的集中招标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物资集中管理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从“确定物资集中管理的范围、明确企业物资管理及相关物资管理部门的职责、成立相关的物资管理部门、实施相关的绩效考核”等方面来探索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在建筑安装企业中的开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晓燕,潘平.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实现物资集中招标采购[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4):102-103.

[2]王钊.浅谈建筑施工物资的集中采购[J]. 江西建材, 2014(04):267-267.

电力设备集中招标采购的适用范围 篇7

1 集中招标采购中的问题

(1) 集中招标采购中的首要问题是其适用的范围, 这是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电力行业的采购当中, 电力设备采购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电力行业在电力设备采购制度上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集中招标采购作为一种合理的采购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集中招标采购具有加强采购过程中的透明度, 提高采购设备的质量和降低采购成本, 以及提升采购设备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即便如此, 电力设备的集中招标采购这种形式是否可以在所有电力设备的采购中适用并会发挥出其特点和优势还有待商榷。

电力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范畴:电发设备、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电力环保设备。当前, 国家电网集中招标采购的品种只限于330 k V主要输变电设备以及线路材料的范围, 而这个范围能否扩大以加大节约成本的幅度, 以及扩大范围后是否合理等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

(2) 与相对分散的招标采购相比, 集中招标采购规模会很大, 因此就必须要依赖于专业的招标代理组织进行运作, 所以也必须建立对招标代理组织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应用电子商务手段与采用规范化流程可以减少招标代理的成本, 也可以激励招标代理组织参与集中招标采购并约束其机会主义行为。在招标过程中, 评标人是决定结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 科学的集中招标采购要通过对评标人建立监督、约束与激励机制来保证公平、公正、合理的评标结果。为建立这一机制, 可以引入对评标人建立动态分级系统的方法, 充分发挥其在评标过程中的作用。在电力设备的集中招标采购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采购规模、规范采购流程等手段来降低投标人的生产、交易成本, 从而激励投标人参与集中招标采购;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增加投标人数量来约束投标人报价过高的不合理情况, 从而使集中招标采购进一步规范化。

2 招标采购中的标准受限原则

所谓标准受限原则是指只有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且通用的电力设备, 才可适用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

(1) 我国电力设备的有关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我国的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要求中, 国家标准应尽量等同于IEC标准。IEC标准是产品的基本要求标准, 即最低要求标准, 其中部分标准属于推荐性质, 所以我国的国家标准中也有部分属于推荐性质。电力行业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对产品的特殊要求, 因此形成了电力行业的行业标准。由此可以看出, 电力行业的行业标准要求是高于国家标准的。如果在国家标准中包含了电力行业的某些标准, 则此类标准就不再需要重新制订。

(2) 在电力设备集中招标采购前, 应针对有标准可参照的电力设备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资格预审, 对于那些不能生产达标产品的厂商应拒绝其参与投标的要求。在电力设备集中招标采购的评标阶段, 对于那些有标准可参照的电力设备, 在比较投标方案相对方便的情况下, 可以参照标准规定对每个投标方案进行比较, 从而提高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争议。在技术参数要求方面符合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电力设备一般都是通用设备, 有很多供应商可供选择, 对于这样的设备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可以发挥出其优势和作用。而在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并没有限定的电力设备一般都是比较复杂和高精端的专门设备, 例如特高压电力设备, 其供应商比较稀少, 故以公开招标形式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发挥不出其优势和作用, 采用邀请式的招标方式或竞争式的谈判采购方式会更加适宜。

3 招标采购中的产能受限原则

所谓产能受限原则是指如果在某些电力设备市场中可以供给的设备数量小于需求数量, 即出现产能不足现象, 这时一般不会采用集中招标的采购方式。目前, 这种产能受限的状况在电力设备的供应领域中广泛存在。在过去几年里, 为应对紧张的电力供应局面, 国家已对电力发展规划进行了修改, 全国新开工的电源项目从原来的8 000万k W增至11 000万k W, 比原计划增加150%。目前, 在全国性缺电的背景下, 电力项目的投资建设已进入持续高速增长期。而从长远来看, 我国经济已迈入重工业化阶段, 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这两大浪潮必将推动电力需求的迅速增长。因此, 对于某些电力设备采用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 导致流标现象发生, 这时就应考虑采用邀请式的招标、竞争式的谈判采购或其他方式。产能受限原则不单单适用于上述情况, 还适用于集中招标采购时对供应商的资格预审环节, 对那些产能已经无法满足电力设备供应需求的企业, 应拒绝其参加投标。

4 招标采购中的效益与效率均衡原则

(1) 所谓效益与效率均衡原则指的是要达到效益和效率之间的均衡。该原则要求更为深入地分析在集中招标采购时延迟时间所带来的损失与其节约的采购成本之间的关系, 它对集中招标采购范围的提出有指导作用。效益指的是对目标实现的程度, 所以, 效益是在特定的目标制度约束下评价投入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回报率。集中招标采购中的效率比单纯的经济学中的效率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它赋予时间以价值含义, 将时间纳入到投入与产出的分析之中, 要求做到单位时间产出最大化。

(2) 效率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认识集中招标采购效率与资金使用效益的关系方面是很重要的。效益实际是效率的延续与实现, 效率则是效益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有了效率就一定有效益。效率强调投资回报的速度, 而效益强调投资回报和投入的关系。效率与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更加注重效益的效率观。集中招标采购中准备和执行时间的长短是衡量采购效率的重要标准, 所以在考虑集中招标采购时, 不仅要从采购成本最小化出发, 还应权衡付出的采购时间。

5 招标采购中在供应商数量上受限的原则

所谓在供应商数量上受限的原则是指从降低采购成本的幅度着眼, 如果供应商数量相对较少, 则采用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就不太合适。在电力行业中, 某些设备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供应商, 如一些工艺较复杂、科技含量较高的电力设备等, 其供应商相对较少甚至只有一个, 这时, 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就不适用。所以, 采用何种采购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6 结语

总而言之, 电力设备的集中招标采购不同于各个电力企业的分散招标采购, 它是一种大规模的公开招标采购方式, 虽然它具备很多优点, 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电力设备采购。因此, 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创新, 合理采用科学有效的招标方式, 才可使集中招标采购在其适用范围内充分发挥出其优势, 以便更好地进行招标采购工作。

摘要:主要对电力设备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探讨了电力设备集中招标采购中的受限原则。

关键词:电力设备,集中招标采购,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张红岩.基于博弈论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7

[2]张红岩, 张文杰.电力设备集中招标采购适用范围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3]鲁明.浅谈电力物资采购招标的两种模式[J].科技信息, 2010 (27)

[4]魏俊奎.电力物资采购评标方法的现状及思考[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6 (4)

[5]韩戟.电力采购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 2006 (1)

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篇8

一、文献综述

王列军等认为, 我国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目标从单一的“规范医疗机构购药行为”, 扩展为“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药品价格、纠正医药购销的不正之风、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等多重目标, 并将降低药品价格作为首要目标。安彬等认为, 无论是药品采购行为, 还是政府的价格调整行为, 影响的都是药品的价格水平, 而不是临床医生对药品的选择和合理应用。于培明等认为, 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旨在剥夺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权, 但公立医院依然保留着相当的控制权。必须对药品实行彻底的政府采购, 才能实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目标。李浩娜等认为, 医院路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 充分的竞争使药店路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较为正常。杨鸿章等认为, 药品招标并未起到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的作用。增加投标人的数量和降低中标者的数量, 能够降低药品的均衡价格。陈文玲认为, 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国产普药和廉价药, 应该实行招标定点生产, 实行集中采购和直接配送, 对生产厂商实行免税或直接补贴等财税政策, 保障这些药品的供给。郭春丽认为, 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药品实行以省为单位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但由于以药养医的补偿体制和公立医院垄断药品销售等体制约束, 其作用难以发挥。曹阳等认为, 如果一味降低制药公司的成本, 压低药品价格, 有可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合理用药需求, 甚至会危及药品最低质量和药品安全, 同时影响新药研发的积极性。

上述文献, 有的指出了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必要性和副作用;有的认为若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目标多元化, 必然无法同时兼顾;有的建议以政府采购替代药品集中采购制度, 完全剥夺医院的药品采购权力;有的认为药品市场的充分竞争以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力平等, 是降低药品价格的必要条件。但什么因素奠定了公立医院在药品市场中买方垄断地位?为什么公立医院高价买进的药品不会遭遇销售困难?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集中度低也增强了公立医院在药品市场中的市场势力, 但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集中度低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因素阻碍其兼并和联合?本文认为, 现行的医疗服务供给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是药价虚高和药品回扣产生的根源。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无法杜绝药品回扣现象, 也无助于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药价虚高。

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目标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目标, 也就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要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 药品回扣现象愈演愈烈, 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药品回扣是医药领域主要的腐败现象, 也被认为是药价虚高的罪魁祸首。为解决药价虚高、药品回扣这一社会强烈诉求, 各地方积极开展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有益探索。

河南省率先试图建立公开透明的药品采购机制, 以纠正医院自行采购药品中的不正之风, 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尝试。1993年, 河南省通过竞争方式筛选出7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作为定点企业。河南省卫生厅发文规定, 省直医院必须在定点企业采购药品, 定点企业承诺让利销售。它控制了药品回扣, 医院也降低了药品采购价格。卫生部表彰了河南的做法, 并于1998年低开始着手制定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

由此观之, 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目标, 是试图根治公立医院药品购进环节回扣成风的现象。但深层次的问题是, 为什么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要采取带金销售药品的方式?公立医院为什么采取高价购进药品并索要回扣这一似乎多此一举的策略?药品回扣以及随之而来的药价虚高现象, 衍生于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事实也证明,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这一治标之策, 不是着眼于消除这些体制障碍, 也就无法实现根治药价虚高、药品回扣的目标。

在充分竞争的医疗市场, 医疗机构在药品购买和销售环节, 无法形成其市场势力。因此, 医疗机构具有降低药品采购成本的内在动因。医疗机构对专业的药品采购服务有强烈的需求, 必然促使专业化的药品集中采购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医疗机构将日常的药品采购工作外包, 可以减少内部采购机构和人员, 并获得专业化采购的高效率。

美国药品集中采购组织始于20世纪50年代, 70年代开始加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由于药品集中采购组织之间兼并, 其数量不断减少, 规模不断扩大, 呈现出集约化发展的态势。统计数据表明, 2004年美国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集中采购组织节约的采购成本为总成本的10%~15%, 大约为257亿美元到387亿美元。

从美国药品零售渠道看, 连锁药店、独立药店、食品店等占59%的市场份额。公立医院、非公立医院、诊所等医疗单位占27%的市场份额。医院在药品购买环节没有明显的市场势力, 无法影响药品价格, 也无法索要药品回扣。

美国医院在药品销售环节, 也缺乏垄断地位。截至2008年11月, 美国注册医院5708家, 私立医院占73%左右, 其中私立非营利医院2913家, 占注册医院51.03%。大量的私立非营利医院, 既保证了医疗市场的充分竞争和医疗服务效率, 又通过非分配约束机制, 有效地遏制了医生的大处方等道德风险。医生无法从医院增加的药品收入中获得个人利益, 药品无法成为其牟利的工具。

既然美国医院在药品购销环节没有市场势力, 也就无法取得药品回扣。相反, 在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压力下, 医院需要千方百计地降低医疗和药品成本。美国在药品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充分竞争的状态下, 药品回扣没有生存土壤。美国医院通过将药品采购业务外包给药品集中采购中介组织, 来降低药品的采购成本和医疗机构内设采购部门的管理费用。

三、管办不分的医院管理体制与药品回扣

时至今日, 我国公立医院依然长期实行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掌握着行医执照的行政审批权, 既办医院又管医院。在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下, 政府卫生部门与公立医院结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公立医院通过寻租, 竭力维护其在医疗市场中的垄断地位。政府卫生部门利用行医的行政审批权抽租, 并人为地阻挡外资、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医疗需求由于居民收入增加, 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扩大而快速增长, 但相对需求, 医疗服务供给增长异常缓慢。医疗服务供给缓慢地增长, 确保了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医疗供给没有对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和价格迅速攀升, 及时而有效地作出回应。这说明在医疗需求已经市场化的同时, 医疗供给没有实现市场化。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医疗供给的市场化?卫生行政部门拥有行医执照的行政审批权, 为保护公立医院利益, 不顾医疗服务市场中医疗服务供求缺口不断拉大的现实, 人为地阻挡其它所有制医疗机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在管办不分的医院管理体制下, 公立医院取得了在医疗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我国药品零售额80%又是通过医院来实现的。因此, 在药品市场上, 公立医院取得了在药品购进环节中的垄断地位。同时我国实行以药养医的政策, 政府对药品价格实行加成率管制。在缺乏监管的制度环境下, 医院和医生偏好高价格药品。高价格药品不仅能实现更多的药品进销差价, 更由于利润空间大, 可以给予更多的药品回扣。医院和医生作为拥有支配权力的市场主体, 具有推高药品价格的内生动力。

我国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 在药品市场中处于劣势。为满足医院和医生对高价格药品和回扣的偏好, 不得不通过虚报药品生产成本, 改头换面地申报“伪新药”, 人为地增加药品流通环节等措施, 抬高药品价格, 以支付高额的药品回扣。

被抬高价格的药品能否顺利地销售出去?在医院医药合业的经营模式下, 医疗服务与药品实行捆绑销售, 医生承担着药品知识顾问和销售者的双重角色。受药品收入与医生收入挂钩的内部分配机制激励, 以及药品回扣等利益驱动, 医生沦落为药贩子。他们向患者推荐价格高、回扣高的药品。患者由于缺乏必要的药品知识, 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推荐的药品。

药品回扣与虚高药价, 根源于管办不分的医院管理体制。显然, 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式, 无法消除药品回扣与药价虚高的现象。只有改革管办不分的医院管理体制, 实行公立医院管办分离, 多种形式办医的局面才能出现。一旦形成竞争性的医疗服务市场, 公立医院在药品市场中购销双边垄断地位就会土崩瓦解。失去市场权力的公立医院, 就无法倒逼药厂、药商抬高药品价格。

四、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与药品回扣

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药厂实行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医药总公司既办药厂, 又管药厂。1952年, 我国建立了由国有企业垄断、以调拨为主、统购包销的三级医药批发体制。药品产、供、销的价格和数量, 严格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国家规定从药厂到一级批发渠道的价格差率是5%, 一级到二级是5%~8%, 二级到医院、药店是15%。也就是说, 总的药品价格批零差率是25%~28%, 不存在药价虚高和药品回扣现象。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实行分税制。各级地方政府追求GDP和财政收入最大化, 纷纷上马制药厂。一拥而上的结果是,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数量过多, 规模过小, 产品同质化。药厂重复建设, 产能严重过剩, 竞争异常激烈。如2000年中国药厂数量为6700家, 美国为600家;中国药厂利润率为10%左右, 美国药厂利润率为30%~70%。药品成为典型的买方市场, 药品销售而不是药品生产, 成为药厂的核心业务, 维系着药厂的生存和发展。

药厂不仅为地方政府贡献税收, 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药厂利益, 往往以行政区域为界, 形成地方割据的药品市场。地方政府要求凡地方能生产的药品, 医疗机构要优先使用地方制造的药品。由于各地纷纷实施地方保护主义, 对药品市场进行地区封锁, 以邻为壑。药厂呈现出小而全的特征, 无法长大。受地方市场规模狭小的限制, 药厂无法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在地方行政干预下, 药厂也无法进行横向跨地区的兼并重组。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 药厂被迫实施以药品回扣为“武器”的销售策略。

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的问题, 突出表现于流通主体过多, 流通链条过长, 流通效率低下。我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9万家, 呈现“多、散、乱、小”的特征, 既缺乏规模效应, 也无法在药品市场上取得与公立医院平等的交易权力。地方政府还通过准销证、药品检验与药品价格备案等行政措施, 阻止外地药品进入本地市场。如办理准销证, 每个品种收取管理费500—800元, 检验费用每个品种收取800—1000元。行政干预导致无法形成全国统一的药品批发市场, 也无法实现药品流通企业的适度市场集中。在药品市场上, 面对公立医院强大的市场势力, 只能在内部展开药品回扣战。

国家“顺加作价”的药品政策, 激励过多的药品流通企业参与到药品流通领域, 也刺激了流通环节随意延长。从药厂到消费者, 我国往往有6—9个流通环节, 国外一般为2—3个流通环节。流通环节层层加价, 形成药品价格虚高。如一瓶200毫升的氟康唑出厂价4元, 药品中标价25元, 零售价76元。

五、进一步市场化以根治药价虚高与药品回扣顽疾

药价虚高与药品回扣, 根源在于现行的医疗供给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在现行的医疗供给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下, 试图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式来降低药品价格, 以遏制药品回扣这一商业贿赂, 必然遭遇医生的策略性反击。医生摆脱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束缚的办法是, 通过多开非集中招标采购药品, 如进口药品、非基本用药目录药品、非招标采购药品, 轻松地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实施效果化为乌有。要根治药价虚高与药品回扣的顽疾, 只有改革现行的医疗供给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

深化医疗供给体制改革, 就要破除管办不分的医院管理体制, 消除外资、社会资本办医的歧视性政策。外资、社会资本办医难以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 在于政府部门在非公立医疗机构注册审批、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和流动、土地使用、财税政策等方面, 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和行为。在几乎进入全民医保的今天, 最核心的歧视是政府部门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将非公立医疗机构排除在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外, 使其无法立足于基本医疗服务市场, 这无异于将非公立医疗机构限制在市场份额很小的高端医疗服务领域。不能参与可竞争的医疗市场, 非公立医疗机构焉能发展和壮大?只有消除现行的歧视性政策, 外资、社会资本办医大门才能洞开, 医疗服务供给数量才能扩大, 竞争性的医疗服务市场才能形成。只有在竞争性的医疗服务市场, 药价虚高与药品回扣的顽疾才能不治而愈。

深化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 就要改革以GDP为主考核地方政府绩效的指标体系, 改革涉及药品生产、流通的财税政策。通过设计科学的财税政策, 引导药品生产企业做强做大, 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 提升药品卖方市场权力;通过设计科学的财税政策, 引导药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 提高流通效率和规模经济, 减少流通环节, 提升药品卖方市场权力。只有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医院在药品市场上权力趋于平等, 无法在药品购销环节进行价格操纵时, 各自才能眼睛向内, 持续地提高药品生产效率、流通效率和医疗服务效率。药价虚高与药品回扣顽疾, 才有治愈的希望。

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式来解决药价虚高与药品回扣问题, 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还会进一步抬高已经虚高的药价, 即恶化要解决的问题, 并产生新的问题。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是医院药品采购权的上收, 是侵权行为, 医院进一步失去了独立法人资格;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是典型的权力寻租行为。政府卫生部门官员也是“经济人”, 试图从收入最大化和监管成本最小化等途径, 追求制度租金最大化。如果在药品供过于求的背景下, 医院相关人员会索要药品回扣,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组织的相关人员难道就两袖清风, 不会索要药品回扣吗?显然, 这一幼稚的想法, 是建立在政府工作人员是“道德人”这一缺乏现实基础的假设之上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是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行为的复活。政府管了不该管, 也管不好的事;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只招标, 不采购。中标企业不得不对医院进行“二次公关”, 才能获得采购合同。这些费用势必要进一步抬高药价, 转由患者承担;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导致“中标死”现象屡屡出现。低价普通药品由于无法支付医生对高额药品回扣的需求, 基本消失殆尽。卫生行政部门要做的事情, 不是去组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而是要对医院用药规范进行严格的日常监管, 管住“医生的手”。

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篇9

关键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问题,对策

自2000年起,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作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开始实施, 至今已有12年之久。目前, 我国现行政策仍然要求县及县以上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1],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仍是目前各地政府普遍采取的做法[2,3,4]。自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以来, 在降低药品虚高定价、遏制药品购销中不正之风以及医药流通经营秩序等[5]方面, 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本身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相关文献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并提出相关建议, 现报告如下。

1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近年来, 药品价格一路上涨, 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给整个社会和个人消费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虚高的药价导致药品购销中的不正常现象屡屡出现, 也是导致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原因之一[6]。医疗机构现行的药品采购制度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己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为了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行为, 提高药品采购的透明度, 有效地纠正医药购销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确保药品质量, 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并降低采购成本和虚高的药价, 2000年我国实施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即由医疗机构向采购中心提出用药目录, 由采购中心向厂家和药品经销部门发出通知, 并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公开招标, 按价格低、质量好的原则确定中标单位, 最后, 供需双方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签定购销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2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2.1 医疗机构利益受损, 缺乏参与动力

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后,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管理成本大幅度增加, 因中标单位较多, 不同厂家的药品规格、剂型以及零售价等变动性较大, 与供货公司签订正式购销合同时要统计所需药品的品种、剂型、规格和数量,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结束后, 还得按上级卫生等行政部门的要求, 在合同执行期间定期、及时上报各类药品的相关数据, 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采购的工作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以后, 让利给患者和消费者, 药品利润将大幅降低, 由于过去“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尚未理顺, 药品的收入减少最终导致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有所减少。因此, 要医疗机构积极主动地参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是十分困难的。

2.2 招标主体错位, 环节增加

虽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规定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主体是医疗机构,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实际管理和决策的却是政府的有关部门[7], 医疗机构已经丧失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主体地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先是采购领导机构招标药品销售企业, 再与中标销售企业签订合同, 在中标企业范围内招标药品品种, 各医疗机构在药品招标采购领导机构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药品, 再与中标药品的相应经销企业签订合同。这与传统的采购程序相比无疑是增加了药品招标采购的环节。一些省、市地区由医疗机构独立或者是联合组织招标, 还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招标, 招标主体成份复杂。

2.3 中标企业存在的问题

(1) 企业负担过重。药品招标机构要求投标企业提供大量的材料[8], 如果材料提供不合乎要求, 就可能被视为废标, 各药品企业为了不想失去市场份额, 都积极参加招标采购活动, 争取中标, 以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甚至有的中标企业以较低价中标。在有的药品招标采购中, 出现严重的滥收费现象, 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2) 中标企业配送药品时, 找各种理由更换本企业中标品种的产地、规格及剂型的现象经常发生[9]。 (3) 有的企业为了中标, 药品价格定的过低, 使生产企业无法及时地保证供应, 影响临床用药。

2.4 招标方式不规范

目前, 医疗机构依托政府部门只依靠招标限价, 而不担负销售责任,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双方只签定价合同而不明确采购数量[10], 因此, 大部分医疗机构以采购数量为由进一步向企业要求“让利”, 企业为了药品的销量派大量的医药代表到医疗机构进行临床促销,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品的流通成本和最终价格。

2.5 购销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未得到纠正

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后, 购销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并未得到纠正, 同样存在着“暗箱”操作, 只不过以前医药企业是在做医院少数人的工作, 现在是对招标办、中介机构和专家评审团也做同样的工作。

2.6 中标药品价格只是相对下降, 但患者药品费用的支出却没有明显的下降[11]

集中招标采购使药品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有效地降低了购进药品的价格,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患者并未得到实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的目的是要把药品让利的大部分给患者, 但有些招标单位仍按国家批发价加15%的进销差率销售给患者, 大部分医疗单位都开那些高价位、差价大的非中标、非降价药品, 少开或者不开价位低、差价小的中标、降价药品。因此, 药品的实际价格未见明显下降, 患者药品费用的支出没有明显的下降。

3 对策

3.1 医疗机构应提高认识, 全面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以后, 医疗单位获得的经济利益减少, 由于医疗机构的领导只考虑个人和单位的利益, 因此, 不愿实施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降低医药费用的增长速度, 是我国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纠正医药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为了医院的短期利益而在医药购销活动中产生的不正之风, 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遭到了广大群众的质疑。虽然实行药品招标采购后, 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会有所下降, 但是如果招标采购开展得好, 有效地降低药品价格, 使广大患者药品费用的支出明显下降, 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医院门诊的就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就会增加, 也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医疗机构的管理者要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积极参与并全面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3.2 规范药品集中招标的操作规程

首先要明确和坚持药品招标采购的基本原则和行为主体, 招标的方式应公开, 招标的主体可由政府成立招标中心统一管理, 具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医疗机构可自行组织招标, 也可由数家医院联合组织招标采购。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建立专家库, 专家库中的人员资料要绝对保密, 随机抽取, 每次抽取的评定人员不可对外泄露, 专家组要严格按照评标标准进行, 评标结束后, 应当场公布或在有关媒体发布中标结果。其次, 招标单位要简化招标采购程序和相关手续, 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投标单位收取或者是变相收取不合理费用, 减轻投标企业的负担。再次, 投标单位应遵守投标法和有关规定, 不可以恶意竞标, 如经发现应取消其在当地范围内一定年限的投标资格, 对于中标后不履行合同的药品企业应按合同法进行相关处理。

3.3 规范政府的定价行为, 提高政府的管制效率

政府在制订和调整药品价格时, 首先, 应当依据社会平均成本、市场的供求状况和社会承受能力, 进行对药品社会平均销售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和流通差率的控制[12], 并制订科学的药品生产、经营成本评价体系。其次, 对药品价格实行评审、论证和听证制度。最后, 要建立健全药品价格管制监督体系。政府要加大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监督管理力度, 使负责招标的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尽其职, 提高管理效率。同时, 还应当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 除特殊药品和中药饮片外, 全部要纳入集中招标采购, 避免使用非中标药品代替中标药品情况的发生。

3.4 建立和完善监控体系, 加强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全过程的监督

要建立和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监控体系, 比如建立由纪检监察、纠风办、卫生、药品监管、物价等部门组成的集中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小组,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并将责任落到实处, 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活动实施全面监督。集中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小组应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及中标的全过程实施监督, 并加强质量监督与价格监督。当地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投标企业的监督管理, 严把药品质量关,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招标采购单位应在评标结束后, 当场公布或在有关媒体发布中标结果, 并将中标价报给当地物价部门, 价格管理部门要及时公布中标价格。各地的物价部门要加强对药品价格执行情况的经常性监督检查, 确保药品差价大部分让利给患者, 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4 讨论

集中招标采购模式 篇10

从其表面解释, 集中采购是对类别相同的物资以集中采购的形式进行采购。总而言之, 集中采购和随需采购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 集中采购建立的基础是以往的采购信息, 所以其与分散采购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为集中采购是建立起在以往采购数据的基础上, 所以集中采购的目的具备通用性特征。综合实际的需求情况, 以及成本控制的目的, 一般来说采购合同的有效期为两到三年, 所以要尤为重视该时间内物资性能的保持。因此, 对于那些消耗速度快, 以及用于后期完善的物资, 为了避免其质量出现问题, 尽可能不使用集中采购的方法。

二、制定物资类集中采购招标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1、划分标包

因为集中采购活动是有风险的, 所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会使用标包划分的形式。其是建立在采购企业与供应商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单的。例如, 企业要采购大量的物资, 物资供应商则要采取分批供应的形式或物资供应需求出现较大变化, 为了提高供应商的供货效率和质量, 企业可以综合考虑供应商产量的平均值, 以此为依据将采购量划分标包, 实施多家供应商同时供货的方法, 从而有效实现采购目标。与此同时, 该方法还可以避免因为某个供应商发生问题, 而对企业的运营带来不利影响, 并且其还可以通过有效的奖惩制度确保供应商之间竞争的良好发展, 从而提高对物资供应商的管控质量。我国幅员辽阔, 各个地区都有着各种不同的地质特征及气候环境, 其经济的侧重点、企业采购的要求及特点也有所不同。以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采购工作为例, 因为其空气湿度较高, 因此其对于采购物资的防潮要求标准较高。所以企业在制定标包划分计划时要充分考虑物资所在地地质情况和气候条件。

2、资格预审、资格后审的选择

集采类物资的通用性和技术高成熟度显然在市场上具备很多潜在供应商。因此, 为降低评标阶段的工作量, 缩短评标时间, 集中采购的公开招标常选用有限数量制的资格预审。

3、获得真实的产品性能数据

为了确保评标结果的公正性和直观展现出各投标方的产品质量差异, 可以将其产品样品由同一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并出具质检结果, 以为招标方在招标中对各供应商进行对比和评估提供依据。对于检测后的样品, 可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编辑成音像制品, 并将中标方录制的资料交于相关的产品使用者, 确保供货产品与投标样品完全一致。

4、评标方法的选择

在实际评标中多使用最低投标法和综合评估法。选取的评标方法不同, 期带给投标人的信息也不相同。为了避免投标方出现恶性竞标, 为降低成本而在产品质量上打折扣的情况出现。综合评估法会对产品的各项指标如价格、技术等折算为同一系数后综合对比, 在满足招标要求的前提下, 选出性价比最高的投标方。

在进行招标时, 招标方要预先做好相关的技术商务打分表, 有专家对各竞标方的技术以及商务点进行客观的评分和评估, 根据预先制定的计算公式对厂家的竞标价格进行评分。由于集中采购物资具有普遍性强、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的特点, 在实际中用于价格计算的公式有三种。

5、采购实施与闭环管理

采购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集中采购招标等内容, 第二阶段则包括采购计划的执行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处理。在以往的分散采购工作中, 各个部门都是自行制定采购方案以及后续相关的物资采购工作。最后, 采购计划的规划者还能够综合实际中的问题, 制定出更加全面的采购计划, 从而构建闭环式的采购管理模式。企业在实行集中采购后, 企业多以“集中采购、分散执行”的形式完成成本的控制。即:招标方和中标方签订统一的供货合同, 但是采取分批供货以及分批付款的方式。然而, 招标方案制定者很可能无法参与到后期采购工作中, 所以企业中各相关机构必须做好彼此间的沟通和配合, 这样才能确保集中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其也是提高集中采购工作质量及效率的重要保证。

1.信息双向共享

由于集中采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如各采购环节的工作者两、采购物资的适用范围、物资所在地的气候及地质环境等, 但是在实际中出现合同分歧时方案的设计者是不在现场的, 并不能获得客观全面的信息, 所以在处理纠纷及矛盾时缺乏公允性。供应商与产品使用者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所以必须重视信息共享工作。信息共享工作包括两个部分。第一, 招标方要做好与企业中使用采购物资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将相关的合同信息及产品信息与其进行分享;第二。企业中各物资使用单位要及时将物资在使用中的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记录并将其反馈给指标方案制作者, 从而对集中采购招标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

2.供应商管理

以产品的类型为依据, 对供应商的类型进行划分共有四类:“战略型”“瓶颈型”“杠杆型”“一般型”。据事实证明, 对供应商进行细致的划分后, 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供应商对合同的执行效率;并且, 在招标前期使用综合评估法评定竞标方时, 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 从而为评标过程提供参考。

3.供应商管理的实现

供应商评估是管理供应商的有效手段。评估的内容有两个方面, 即“绩效评估”和“合作关系评估”。绩效评估包括“项目评估”和“年度评估”两部分。“项目评估”指的是对供应商在实际合作中的表面进行评估, 如产品的质量、服务态度等。其结论是由物品使用者进行评估的。;“年度评估”则是对供应商整年的合作表现进行评估, 如技术发展、服务质量、企业的发展情况、企业的公信度等等。其结论是由一年中对对该类物品采购量最大的部门及单位进行评价。

“合作关系评估”也是由两部分构成的。第一,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依赖程度。即供应商占据所有供货物资中独家供货的比例以及其交货提前时间等等。第二, 供应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即, 产品的总额度、产品的重要性、领导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战略匹配等等。

因为“合作关系评估”和产品执行工作的联系不大, 所以采购方案的制订者可以负责完成该部分的工作。

4.采购闭环管理

在实施采购管理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供货商的级别, 制定与其相关的货检频率及分期付款比例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采购闭环管理效果。尤其需要重视的是, 供应商分级分类应该是是在不停变化的, 其结果需要根据供应商的合同执行状态进行适当的变动,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供应商的在合同执行阶段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 缩减企业的采购成本, 并进一步降低合同风险, 确保其在合同后期也可以得到有效执行。

三、结束语

企业进行物资采购时经常使用集中采购的办法, 其可以降低采购的成本。但是在其应用中, 需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招标方案, 在综合各方面的报价及资质后, 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同时在物资采购期间, 要做好相关的管控措施, 敦促合采购合同的有效落实。

摘要:在现今的企业中其基本都是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 其与项目招标是有很大差别的, 其涉及的范围更广并且时间跨度也很大。其工作的重点在于方案的执行管理、产品需求的预测以及标准制定等内容, 其可以获得更高的性价比和规模效应。所以, 有相当一部大型企业都逐渐引入了集中采购的物资采购模式。本文对集中采购在招标方案制定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以供参考。

关键词:物资采购,集中采购,招标方案,采购问题

参考文献

[1]晁洪涛.供应链视角下采矿企业物资采购问题的研究[J].中国市场, 2014, (35) .

[2]杨光.后勤物资战时采购问题及相应对策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5, (12) .

上一篇:智能分析仪表下一篇:特点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