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的发展

2024-07-17

绿色产业的发展(精选十篇)

绿色产业的发展 篇1

一、北京绿色信贷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 绿色产业及绿色信贷发展现状。绿色产业, 是以绿色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 从事绿色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及提供绿色服务活动, 并能获取较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综合性产业群体。它包括环境保护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绿色技术产业、绿色旅游产业、绿色农业产业、绿色服务产业和绿色贸易产业等多个产业部门。

绿色信贷, 是指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 对从事环境保护和利用新能源的企业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低利率, 而对高耗能高污染型企业的项目投资贷款进行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金融政策手段。

绿色产业与绿色信贷都是以我国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 表1为我国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支持状况。

注:NA表示未找到数据。

自2007年以来, 我国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取得初步成效。相关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末, 国开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余额已逾1.9万亿元, 2012年末超2.2万亿元。从2012年到2014年的数据可以看出, 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在逐年增多, 而“两高一剩”贷款占总贷款比率正在逐年下降, 但是, 细心之下不难发现, 各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公布的数据中全部公布的是贷款实际数额, 而在公布“两高一剩”产业贷款时大多数用的却是百分比, 其实这二者是不能放在一起做比较的。从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公布的数据和工商银行可换算的数据来看, 无论是绿色信贷额还是“两高一剩”的贷款额都是用数字表示, 虽然他们“两高一剩”的贷款额在下降, 但还是远远高于绿色信贷额, 商业在用百分比的下降来营造一个绿色信贷发展良好的幻象。而真相恰恰是绿色信贷没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两高一剩”产业贷款仍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主流, 有些银行依然在支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使我们的环境在破坏, 自然资源枯竭。从一些上市银行2011年公布的相关数据看, 有些银行“两高”贷款总额并未下降, 如:招商银行两高贷款余额1175.96亿元, 在境内对公贷款中占比13.36%;产能过剩行业余额350.89亿元, 占比3.99%。有些银行2011年对“两高一剩”相关主要产业的贷款余额和贷款占比虽出现了下降, 但下降率不高, 如:交通银行2011年“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占比由2010年的3.94%下降至3.21%。

这些都表明事实与政策实行的预期效果仍有较大差距。如: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基本规划:“到2015年,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到达50万辆, 到2020年,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然而, 根据数据2011年1~6月全国新能源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7.6%, 说明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偏高, 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这些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二) 北京绿色信贷支持绿色产业的现状分析。

1.北京市各地区绿色产业的现状。2009年, 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北京市海淀区建立。区内有近2万家企业, 形成了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四大潜力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这表明, 入驻中关村创新示范区内的产业都属于绿色产业。中关村每年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说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需要的资金量很大。2013年, 中关村管委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型园区建设, 支持各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海淀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支持办法, 其中无一例外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包括价格补贴、奖励资金等, 但财政资金能够给予补贴的部分毕竟是有限的, 主要还是要靠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

北京金六环农业园是综合生产农业园区, 同时也是昌平区有机农业示范区。2002年通过了北京市标准化基地认证, 2005年开始进入有机生产程序, 开展有机、奥运蔬菜试验示范项目, 陆续引进100多个名优品种, 所生产的产品经检测合格率100%, 是一个标准的绿色产业。2013年,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发文称:“邮政储蓄银行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力争到2020年, 邮政储蓄银行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000亿元。”这说明政府看好绿色信贷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这一趋势。但是, 其支持目标主要为新疆、黑龙江、广东几省的粮棉油基地、特色产业园等, 这说明各商业银行对北京当地的绿色产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因此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根据北京市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方案显示, 到2012年底北京市计划推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3万辆, 北京市将按照电池3, 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虽然这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良好开端, 但是和传统汽车行业相比, 新能源汽车并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因为新能源汽车享受单独摇号, 但其摇号结果竟小于所给的指标, 相反, 传统汽车的摇号程度很是火爆。从2009年至2014年3月, 新能源汽车示范数量已达5, 000辆, 其中环卫车辆达到1, 690辆, 出租车辆达到1, 600辆, 公交车达到1, 296辆。可见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公用车辆居多, 而在私家车的市场并不大。

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不受欢迎的原因有很多, 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晚, 核心技术方面缺乏竞争力;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时间长, 使用寿命短, 制约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而充电桩这种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更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北京市仅建成了四惠、高安屯、航天桥等5个大中型充换电站, 65个充电桩群, 共1, 275个充电桩,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甚至比核心技术更能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在基础设施完善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 但是很显然现在没有企业能像中石油和中石化那样可以在相隔很短的路段距离就设立一个加油站。因此, 企业自身要加强核心技术的改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而在资金这方面不能靠政府单方面补贴, 更需要金融业的力量。

2.绿色信贷支持绿色产业的现状。从表2的数据中不难看出, 每个商业银行或多或少都在北京市绿色信贷这一板块中有自己的一些举措和成效, 但是从各个银行之间进行比较来看, 各银行的绿色信贷参差不齐。不难发现, 像北京银行这样的本地银行更乐于给北京市的绿色产业提供贷款, 而总部设在北京的民生银行也有着较其它银行多的成绩。这很可能因为总部在北京的银行更便于调查北京的绿色产业, 也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了解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而只是在北京设置分行的商业银行在对北京的产业调查上不占优势, 加之地缘情感不甚浓厚, 因此在北京市的绿色信贷业务相对较少。从表中“产品”一列可以看出, 虽然在调查的银行中有自己绿色信贷产品的银行居多, 但是在北京银行业中有绿色信贷产品的商业银行还属少数, 而且, 就算是有自己的产品, 产品数量和种类也较为单一, 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北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资的新能源电池公司, 到2011年计划在新能源汽车总投入37.8亿元, 其中, 17亿元用于新能源乘用车, 15亿用于新能源商用车, 5.8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 但其获得银行绿色信贷支持很少。

二、制约北京绿色信贷实施的因素分析

(一) 缺乏绿色信贷激励政策。对于北京各商业银行来说, 它们的举措也体现了其具有绿色信贷的意识, 但是, 商业银行是营利性的企业, 更注重自身的效益。绿色信贷是为了给绿色产业提供贷款, 而许多绿色产业都是新兴产业, 不具备雄厚的资金和稳固的基础, 一旦产业发展失败将会无法偿还拖欠借款, 银行将会承担损失。因此, 商业银行缺乏发展绿色信贷的内在动力。而对绿色产业的企业来说, 由于绿色产业具有正外部性、风险性特征, 短期看成本大于收益。如果企业创造的社会效益与私人收益之间的差额长期得不到弥补, 就会严重挫伤企业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积极性。对于“两高”企业来说, 无论是进行污染治理还是产能转换, 短期看都是高成本、低收益投资, 甚至给企业带来生存压力。依据现代经济学理论, 在市场失灵领域, 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则会导致像节能减排这样的具有外部正效应的公共产品出现供给严重不足。因此, 在没有足够激励机制的前提下, 商业银行和企业都缺乏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动力。

(二) 缺乏信息披露机制。从以上表中得到的数据来看, 一些银行对外披露的信息不规律也不规范, 数字和百分比的描述方法会给人带来错觉, 有歪曲事实的嫌疑, 并不利于公众了解真相;另一方面, 企业披露的信息不完全、不及时, 使得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时难以采集信息数据。而没有在表中列出的银行, 有些甚至不对外披露绿色信贷的信息, 经常拿商业秘密来做挡箭牌。例如华夏银行, 无法得知其绿色信贷发展程度, 还有五年才公布一次社会责任报告的广发银行, 也很难了解到该行的信息。

(三) 绿色信贷法规不完善。环境保护部环境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姝影对绿色信贷政策取得的成绩给出的评价是:“绿色信贷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 银行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情况有明显提升。大型商业银行总体表现较好, 城市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表现较差。”这说明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各商业银行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制度规范。对于绿色信贷这一较新的产品, 各大商行的绿色信贷政策基本还处于保密状态, 在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方面, 目前, 在16家中资上市银行中, 已有8家银行参照绿色信贷指引的要求建立了责任制体系;而在规范政策方面, 各银行有各自的规范主张, 并不统一, 这给绿色信贷的发展带来了阻碍。目前我国虽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 但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如:2013年6月19日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 但在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时, 常常涉及污染物认定、损失评估等专门性问题, 需要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 而目前具有环境污染鉴定资质的机构较少、费用昂贵, 难以满足办案实践需求。

(四) 缺少专业人才。绿色信贷涉及的是新兴绿色产业, 相关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如:北京虽然有大量金融人才, 但涉及绿色信贷的人才队伍相当缺乏, 很难满足北京绿色产业高速发展创新信贷工具的需求。这里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源自缺少复合型人才, 因为在设计产品这方面需要精通金融营销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而对于绿色信贷这一业务, 更需要对环保事业、绿色产业颇为了解的专业人才, 才能设计出既能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好处, 又可满足绿色产业需要, 给生态环境带来益处的产品。

(五) 亟需专业测评机构。其实从表1中就发现北京市的商业银行支持绿色产业较少, 而在表2中可以更具体地看出每个银行的绩效情况, 更能显现出各银行对绿色信贷的态度。这里面体现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如:北京部分银行已与环保部门签订了信息采集协议, 但企业提供给环保部门的环保信息及环保部门获取企业环境违法信息时效性不够、全面性不足, 无法满足银行审批贷款的具体需要。此外, 环保监督执法部门的条块分割, 影响了信息沟通的全面和及时性, 加大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因为商业银行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一个产业的发展状况便不会轻易地借款, 而绿色产业大多属于新兴产业, 商业银行很难评估其风险, 商业银行不会为企业的破产“买单”, 因此绿色信贷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另外一方面, 商业银行所有了解有关于企业的状况都来自于环保部门披露的数据和企业自身交代的数据, 商业银行若没有专业人士很难看出真伪, 了解到企业的真实发展情况。所以, 商业银行不但需要对于绿色产业很了解的专业人才, 仍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测评机构, 才能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三、推进北京绿色信贷发展的对策

(一) 构建绿色信贷激励机制。建立政府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 能有效增加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对企业来说, 可实施财政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绿色贷款合同, 可免征印花税;对从事“两高一剩”行业中的企业, 利用绿色信贷的资金, 专项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等方向的投资活动的, 可对该投资经营所得税在一定期限内减免征收或给予一些奖励, 而对由此带来的损失给予补贴;对企业利用绿色信贷资金进行的绿色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失败时, 财政根据亏损的数额按照特定比例给予补贴, 降低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负担。对银行来说, 可以制定风险补偿政策, 对于承担较大风险的提供绿色信贷的银行, 财政给予一些补贴, 可针对绿色信贷业务发展较好的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 鼓励银行内部人员积极执行绿色信贷业务和开发新产品。

(二) 完善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机制, 建立专业测评机构。从对商业银行信贷表现分析中可以看出, 一些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不完善, 这导致社会监督失去了效用, 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 对绿色信贷的良好发展产生了阻碍。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量不属于商业秘密, 应该是公开透明的, 披露这方面的信息也应该是及时准确的。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业亟须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同时, 商业银行间也应该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规范, 不能公布虚假信息隐瞒歪曲事实, 或者对统计信息的使用令公众产生错觉达到扭曲事实的效果。如, 截至2010年,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健全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数据库, 支持金融机构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的水平。

很多学者认为应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即通过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可以控制贷款风险, 其实, 建立一个专业的测评机构更有利于绿色信贷的发展。信息交流共享会无形中增加两个部门的负担, 浪费人力, 程序繁琐, 而专业的测评机构会使程序更为简便。北京市的银行业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的测评机构, 这样对地域有针对性的机构更利于当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专业的测评机构需要完善组织架构, 设置专业的“绿色评审”部门机构和人员, 借鉴工商银行的“一票否决权”, 积累更多环境方面数据信息, 如环境法律法规、能耗标准等, 完善对绿色信贷的贷款跟踪, 也要做好信息咨询工作。

(三) 健全绿色信贷法律制度。健全完善法律制度是一个行业可以良好发展的保障, 如果说政府激励机制是一种行政手段的话, 那么健全法律制度便是法律手段。规范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审批和监督制度, 保障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发放和落实到位, 保证绿色信贷环境的公平性以及公正性。“赤道原则”是一项企业贷款准则, 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 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它同时也是目前在绿色信贷领域中最权威的行业准则, 但是我国目前只有兴业银行加入了“赤道原则”, 这表明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在绿色信贷方面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业准则。统一行业标准层面可以规定环保的上限与下限, 确定贷款额度, 统一绿色信贷评价标准, 细化贷款统计口径等。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改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参差不齐的现状。

(四) 商业银行引进、培养专业人才。绿色信贷需要的不是单方面的金融人才, 而是复合型人才, 因为这个业务会涉及金融、环保、营销等多个领域。引进培养环保领域的专业人才便于审查企业是否真的属于绿色产业, 也能很好地预测它的效益;而引进培养专业的营销型人才可以为绿色信贷设计出更多的产品, 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推动绿色信贷的发展。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内部培养, 在员工中发掘在环保等领域精通的人;二是引进培养, 从其他专业机构调来专业的人员, 例如统计、环保领域, 储备人才;三是要同国际机构进行学术交流, 加强与国外专家的往来, 接受国外先进的经验, 使北京商业银行业的人才与国际接轨, 加快绿色信贷金融产品创新, 为北京的银行业服务。

四、结语

绿色信贷是一个新兴领域, 无论是政府还是银行业都十分关注, 并且给予了支持, 但是在目前来看, 国内的绿色信贷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仅从北京市的绿色信贷支持绿色产业的状况来看就能发现一些问题, 二三线城市的状况可见一斑。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雾霾天”却成了限制其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 而绿色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对环境的改善, 推进一个城市更好地发展。本文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提出的建议也正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一大举措,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改进北京市的绿色信贷支持绿色产业的现状, 也将是绿色金融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建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 2014

[2]高铭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3]陈柳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其困境摆脱[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

[4]朱广印, 刁伟涛.有关绿色信贷在中国银行系统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5]金军.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问题探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6]许艳娜.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金融, 2010

内蒙古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分析 篇2

内蒙古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分析

内蒙古发展绿色食品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质量优势.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法效益;促进出口创汇.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地方领导各思想认识不足;一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还处于自发分散状态;总体上还缺乏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资金不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难度较大.

作 者:张瑞荣 申向明  作者单位:张瑞荣(内蒙古财经学院,统计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申向明(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刊 名: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年,卷(期): “”(3) 分类号:F323.6 F768.2 关键词:绿色食品   产业化   区域优势   资源优势   环境质量优势   经济可持续发展   科技进步   比较效益  

绿色产业的发展 篇3

关键词:包装产业;绿色主义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141-02

当我们走向超市及各大商品卖场时,琳琅满目的商品使消费者挑的眼花缭乱,消费者追求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受产品广告、品牌知名度、信誉度及产品的外包装等因素的影响,包装设计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编排等视觉语言向消费者传递着各种不同的信息,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倾向,而如今的“绿色主义”包装却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绿色主义”是20世纪后期的新人文主义的思想,其主旨在于人和环境的协调关系,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绿色主义”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减少工业化给环境带来的各方面的压力。绿色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传达,它引导人们抛弃有害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生命探寻更加有意义的生存空间,将绿色的设计理念延伸到包装设计中,构成了绿色包装设计理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率先推出有“绿点”标志的“绿色包装”。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成立了“环保委员会”着手制定绿色环保标准,于1996年1月正式在全球施行,现已被世界各国广泛认知和推广。除了采用绿色标志外,开发绿色环保、生态性能的包装材料,才是最具实质性的举措。

1 绿色包装的优点

1.1 材料的绿色化

如糖果包装上使用的糯米纸和包装冰激淋的玉米烘烤包装杯。

1.2 物质的循环化

如啤酒、饮料、酱油、醋等包装采用的玻璃瓶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回收材料,可再生材料是指聚酯类包装再回收之后,可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再生使其循环使用。再如,纸类材料是包装行业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材料。纸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纤维,在自然界中会被很快地分解,造成环境污染程度低,并可以重新回收利用。

综上所述,从包装材料的开发上解决绿色包装问题是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保证该领域或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在包装设计环节中准确合理地选用材料,加之完善的创意,同样能对绿色包装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包装的最早雏形来源于人来储备剩余的物品而生产的容器,这些容器直接取材于天然材料,如葫芦、椰壳、贝壳改造的器皿;藤、草、树皮编制的筐篓;黏土烧成的陶器等,现在在中国酒包装上仍然有很多应用陶器或瓷器在装点酒类包装,造型上经过匠心独具的设计,加之色调及文字的艺术处理与巧妙搭配,此类包装仍不失其现代感,又深浸中国古文化的素养,与绿色包装原则相吻合。

1.3 成本最小化

合理控制包装费用,减少包装的层层叠叠。

1.4 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多强调宣传环保方面的信息,在图案、色彩、文字间流露出绿色包装的氛围,宣传产品的同时传播一种设计理念。设计时,应从材料选择、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方面,全方位考虑资源的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节约的原则,应尽可能降低能耗、便于拆卸,使材料和部件都能得到再循环使用。

1.5 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

包装材料中不应含有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的含量应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

1.6 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或造成公害

即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制造产品、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

2 发展绿色包装的意义

2.1 发展绿色包装,减少流通污染,优化生存环境

绿色包装有着节省材料、合理运用材料、可回收再生产等特点。绿色包装对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有明确规定。绿色包装其内涵要求是:包装减量化方面强调最少废弃物、结构优化、材料消耗降低;包装可再生或可降解方面体现易于回收再利用。

2.2 加快包装的绿色化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

发展绿色包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加入WTO后,绿色壁垒逐渐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而兴起。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它要求企业建立并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现最小化。

2.3 实施绿色包装,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绿色包装,符合各国人民环境保护的观念,出口产品时不会因此受到进口国的限制,节约出口产品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2.4 绿色包装策略,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绿色包装体现了包装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技术创新性,绿色包装应涉及到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代表了包装产业发展方向,适应了绿色消费需要。这不仅是包装设计本身面临的一大趋势,也是包装材料的一大更新,更是与我们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大革命。绿色包装给包装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因此,我国要把发展绿色包装产业放在人与自然及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中去,绿色革命已经到来,为了我们的健康和环境的保护,为了我们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期盼“绿色主义”真正成为包装业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航,于静.包装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2]李春香.实施绿色包装策略促进绿色物流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09(9):33~34.

(编辑:李敏)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ackaging Industry——“Green Doctrine”

Jia Wenjun

Abstract: The packaging design is through the visual language including graphics, text and color arrangement to transfer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to consumers, which affect the buying propensity of consumers. Today’s “green doctrine” packaging is favored by consumers.

Key words: packaging industry; green doctrine

绿色产业的发展 篇4

1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把握水泥绿色发展大势

实现绿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资源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形势下, 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都聚焦绿色发展,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 面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 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寻求节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绿色环保的经济增长模式注定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格局的主导力量。全世界每年共生产水泥约20多亿t, 混凝土约30多亿m3, 水泥生产消耗大量石灰石、黏土以及煤等资源, 而且每年共排放约20多亿t的CO2和2亿t的粉尘。开发生态水泥, 循环利用废弃的水泥材料, 探寻生态环境和水泥技术相结合的新方向, 已成为水泥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的新趋势。当前, 世界各国都在绿色的概念下高举绿色水泥的旗帜, 全球绿色水泥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各种绿色水泥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如澳洲矿业集团 (Minerals Corporation Group) 成功开发出的岭土环保水泥就是绿色水泥的代表, 产品一面世, 就受到市场的追捧。再如一种清洁环保的卡莱拉绿色水泥是一很好的绿色低碳水泥产品。生产1t普通硅酸盐水泥会排放出1tCO2, 而生产1t卡莱拉绿色水泥反而会消耗掉0.5tCO2。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研究所日前宣布, 他们开发出一种“绿色”水泥生产工艺, 在这种新型工艺下, 生产水泥所需的原料用量将大大减少, 且生产过程所需的温度低于300℃, 而传统水泥生产通常需要约1 450℃的高温环境, 大幅降低了能耗。就国内来看,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 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客观地看, 绿色水泥取代传统水泥是大势所趋。我国水泥行业资源消耗量大、排放废弃物多、投入高、消耗高、产出低的特点, 使得水泥发展面临生态原罪, 如果不顺应这个大势, 不发展绿色水泥, 那么, 我国水泥行业只能是发展之路越来越窄, 到最后必然是死路一条!目前, 我国建材行业也把发展绿色水泥作为保持行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如海螺水泥、中联水泥、西北祁连山、河北冀东、江西万年青和新疆天山等通过发展绿色水泥, 以奇迹般的速度, 迅速发展, 成为中国水泥的骄傲。再如北京金隅水泥集团高度重视发展绿色水泥, 视生产废弃物为再生资源, 通过再利用、再循环, 使所有物质和资源得到了合理、持久和充分利用, 也使水泥产品的生产成本成倍下降, 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狮集团董事长姚季鑫说, 目前集团内部近一半的子公司共上马了18条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如果全部建成, 整个集团一年可发电3.5亿k W·h, 增加利润2亿元, 减少18万t煤燃烧发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说, 谁抢先占领绿色经济的制高点, 谁就能在绿色发展的大势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

实现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007年我国GDP仅占世界的4%, 而能源消费却占世界的13%左右。在全国总能耗中, 建材工业能耗约占9%, 占全国工业能耗的13%左右。水泥制造业是建材工业中的耗能大户, 2006年水泥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占建材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75.4%。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7.8%。其中建材工业能源消耗量总量为1.75吨标准煤, 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 是仅次于冶金、化工名列第三耗能大户。而2007年水泥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14 562万吨标准煤, 为建材工业的76%, 比2006年增长101%, 2002~2007年水泥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年均增长12.05%。原煤和电力是水泥制造业消耗的主要能源。2006年水泥制造业原煤和电力消耗折合标准煤占其能源消费总量的98.7%, 其中原煤消耗折合标准煤占水泥能源消费总量的88.96%。水泥原辅料全部来自上游石灰石, 煤和粘土等矿产开发领域, 作为高耗能、高排放的重点行业, 水泥领域在多年来一直是节能减排的首要优化项目。尽管自2006年以来, 中国水泥行业协同相关政府部门, 开展了以节能减排为主的产业升级行动, 但是在生产环节中仍有很多很难把控的死角。目前, 水泥工业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粉尘、废气、废水和噪声。特别是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粉尘, 如CO2、SO2、NOx等有害气体, 造成大面积酸雨和带来温室效应, 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极其严重。我国现有5 000多家水泥企业, 其污染情况令人惊叹!据有关专家统计, 每生产1t水泥就要向环境排放1t有害气体。我国水泥工业的废气排放量约为16.5亿吨左右, 我国水泥工业的粉尘总排放量已超过千万吨, 是工业排尘的最主要来源。人体长期接触粉尘易引起矽肺病、呼吸道病、消化道病和皮肤病;水泥粉尘会造成土地碱化, 影响农作物和植物生长;水泥粉尘对乡镇居民居住环境的影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破坏十分显著。同时, 我国水泥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实践证明, 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 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而绿色水泥无污染、低碳, 以全球每年25亿t水泥产量来计算, 超过20亿t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被极大地减少至仅20%, 并且还能利用废弃物, 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 转变传统水泥工业发展方式, 实现更节约、更生态、更低碳的发展迫在眉睫。

实现绿色发展是水泥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胡锦涛指出,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污染防治, 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加快实施生态工程,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以石化为原料的水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和能源, 并排出相应的废弃物, 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在近几年里, 水泥行业整体得到快速发展, 2009年的水泥产量近16.5亿吨, 同比增长2.5亿吨。由于水泥产量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水泥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利用率仅在47%左右。绝大部分废弃物没有找到合理的去处, 成为水泥业多年来的发展瓶颈。因此, 水泥业要想得到科学持续发展, 就必须扛起绿色水泥的大旗, 通过实施生态水泥战略, 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经济, 建设生态产业, 不断夯实水泥业绿色发展的实践基础。

2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树立水泥产业绿色发展理念

行动的先导是理念, 水泥业产业要实现绿色化, 就必须树立产业绿色发展理念。从政府看, 要树立绿色政绩观。政府是绿色水泥业发展的主导。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和发展模式, 将绿色发展视为发展的基本取向, 使之体现在制度设计和工作安排中。要树立绿色政绩观, 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环保投资增长和群众性环境诉求等列入考核指标, 把循环经济和绿色水泥产业发展情况列入考核范畴, 正确衡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 推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对水泥绿色发展的各项指标实行目标管理, 层层落实任务、明确责任, 使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发展的重点转到以绿色发展促进科学发展上来。

从行业来看, 要树立绿色发展观。2009年水泥产量猛增到近16.5亿t, 九年间增加了10亿t, 一方面, 表明水泥市场潜力巨大。但另一方面说明目前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的消耗, 劳动力的廉价和环境的损害来获得的。为此, 要从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 以量的扩张实现增长, 转向更多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提高效率获取经济增长。要将科技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着力点, 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 加快水泥工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水泥工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不断满足公众和社会对绿色生态水泥的需求, 推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

从企业看, 要树立绿色生产观。水泥企业是水泥工业发展的主体。水泥企业绿色生产的成效, 直接关系绿色水泥工业发展的进程。我国水泥业在发展绿色水泥上出现了一些先进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树立绿色生产观、发展绿色水泥方面成为行业的典范。如华新水泥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废气余热发电项目, 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将节约煤炭63.2万t、每年减排CO2169.4万t。还有湖南韶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把综合利用粉煤灰、钢渣、氟石膏等工业废弃物, 提高散装率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韶峰”的主要手段, 每年使用粉煤灰8万t以上, 每年消化钢渣10万t左右, 每年矿渣使用量在30万吨, 在生产中每年消化固体废弃物100万t以上,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尽管一些水泥公司向低能耗、绿色水泥产业发展方向有了很大的转变。但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 环保治理投入仍然偏少, 使得很大一部分企业带有污染性。因此, 作为水泥企业要不断加大绿色水泥投入,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机制, 拓宽投入渠道, 狠抓原材料采购、节能环保设施、绿色生产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环节, 切实把好绿色水泥生产准入关。强化绿色管理, 完善以生产管理、组织管理、核算制度、审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管理制度, 切实把好绿色水泥生产管理关、技术关。严格绿色水泥生产标准, 把绿色、环保、生态、安全和低碳的理念融入水泥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 大力发展无污染、低碳、安全、优质的绿色产品, 逐步调整优化水泥企业产品结构, 切实把好绿色水泥产品关。

从社会看, 要树立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就是可持续消费, 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 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 考虑保护自身健康和个体利益的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理性消费方式。可见, 绿色消费模式的特征表现为绿色化, 即理性、适度、和谐和可持续。在满足自身发展和消费需要的同时, 兼顾后代的发展需要。水泥的消费同样要树立绿色消费观, 为后代着想, 留下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要实现水泥消费的绿色化就必须在建筑施工等消费环节推广水泥散装化和混凝土化。据监测统计, 1978年至2008年, 全国累计生产散装水泥37.42亿t, 可节约标准煤8 600万t、减少粉尘排放3 760万t, 减少CO2排放2亿多吨, 减少CO2排放73万t, 实现经济效益1 684亿元。同时, 还要注意水泥消费的规律, 要搞好水泥的科学消费, , 建立水泥市场的合理需求体系、低能耗的生产体系、可循环的资源体系和开放性的市场体系, 避免产能过剩而引起水泥市场的大起大落, 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产业危机。

3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构筑绿色水泥产业体系

目前, 一场水泥绿色革命已经兴起。就目前水泥工业发展来看, 实现绿色水泥发展, 核心在于形成高质化、高新化、低碳化、生态化的绿色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传统水泥产业转换升级, 使绿色产业成为水泥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生态水泥产品的研发工作。我国水泥工业是以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的, 因此开发绿色生态水泥技术是构筑绿色水泥产业体系, 实现水泥工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之路。要实现水泥绿色化, 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目前国外生态水泥工艺措施主要有节省能源 (燃料和电力) , 减少CO2的排放量, 以及利用水泥生产的特点, 掺和大量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等。水泥生产生态化技术一方面降低有害物排放, 另一方面大量消纳工业废弃物, 使水泥生产与环境共容。而我国在绿色生态水泥的生产与研发管理上有一定的差距, 要看到我国水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 一些绿色水泥的技术工艺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加大科技开发力度, 开发环保型生态化水泥产品。如高炉矿渣的化学成分与水泥熟料相似, 将其转化成水泥或直接作为混凝土的掺和料, 不仅能等量取代水泥, 而且能显著地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耐久性和后期强度。在江苏沙钢集团、山西长治钢铁集团、山东莱芜钢铁集团等钢铁企业中居世界领先水平的数十条矿渣水泥生产线, 年“吞”高炉矿渣达到1 200万t, 不仅将这些昔日的废品转化成了低成本、高质量的绿色水泥, 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12亿元, 而且还创造了年减排二氧化碳1 200万t、节煤1 100万t、节约石灰石资源1 700万t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大力进行结构调整, 发展绿色低碳水泥产品。要实现低碳化、生态化, 就必须调整结构, 发展绿色水泥产品。笔者认为, 发展绿色水泥必须大力进行结构调整, 利用各地方资源, 生产新一代的健康绿色水泥, 逐步实现低碳化、生态化。在哥本哈根峰会后, “低碳节能”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 低碳生活水泥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2010年, 水泥工业将会使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相信绿色水泥产品系列将陆续推出, 我们将见到更加高性能的产品。因此, 我国的一些水泥企业必须有结构调整的大动作, 才能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因此, 引导重点企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品, 加快延伸产业链, 提高资源开发效益, 推动企业循环式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企业是当今绿色世界的潮流, 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 意义重大, 任务艰巨。水泥是一个高碳产品—以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来算的话, 在众多产品中, 水泥是单位排放二氧化碳量最多的。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必须通过物质的再循环、再利用, 实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支撑, 这已经成为我国水泥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共识和行动。水泥业目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的增长方式, 不仅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而且给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代价。水泥行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作为调整水泥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并把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使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新工艺, 加强内部管理, 开展废物综合利用等办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 推进水泥工业的稳定向绿色化发展。

四是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带动绿色水泥产业发展。建立绿色产业体系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 是必须倡导水泥的绿色消费方式。作为水泥企业来说, 要更多地研究消费市场, 积极倡导水泥的绿色消费。随着低碳经济的来临, 水泥消费市场会发生较大变化, 例如, 钢铁业为争夺市场, 提出用钢结构更多地替换混凝土结构, 另外低碳材料、胶凝材料也会对水泥消费市场产生冲击。因此, 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有利于带动绿色水泥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进而在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中推进绿色水泥发展。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价值观念, 大力普及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知识, 在全社会形成自然、健康、适度、节俭、生态的绿色消费环境和氛围, 促进公民自觉养成绿色消费行为习惯。如使用散装水泥。鼓励和推进绿色消费, 特别是要采取优先采购通过环境标志认证和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ISO14000认证企业产品的实际行动, 为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典范。

五是必须完善绿色水泥发展保障机制。绿色水泥在我国尚处于萌芽时期, 相关的政策法规尚未建立, 原有的法规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和环境污染的控制也尚无严格的控制标准。水泥企业处置、利用城市和工业废弃物, 需要将之纳人法制的轨道, 必须健全各项环保法规以及各项质检规范, 使废弃物的处置利用和生态水泥的生产和使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水泥业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着力加强制度、法规和环境建设, 为以绿色发展促进水泥业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要加强对水泥工业综合利用政策的研究和立法工作, 使整个绿色水泥工业的发展尽快地纳入法制的轨道。

摘要:介绍了绿色水泥产业发展的基本走势, 阐述了在我国发展绿色水泥的重要理念, 指出了发展绿色水泥的基本构架及政策建议。

煤炭产业:出路在绿色发展 篇5

建设绿色矿山

“要摆脱‘负面形象,煤炭企业必须首先从源头上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抓好绿色矿山建设。”交通银行能源行业分析师竺暐说。

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加大,一些矿区地面塌陷、裂缝、沉降等问题突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补上历史欠账,成为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矿区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促进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生产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矿区和美丽矿山。

记者了解到,当前煤炭产业濒临全行业亏损,而绿色矿山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因而推广压力不小。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董事长张文告诉记者,2011年以来,新矿集团先后投入近11亿元,为绿色生产作出较大贡献,但也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张文建议,应该加快出台支持煤炭绿色开采、清洁生产的配套政策,在已有的充填开采煤炭资源税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快绿色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率。同时,国家应对煤炭洗选加工、清洁生产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生产清洁煤炭。

清洁高效利用

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比重不断加大,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逐步压缩。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董事长孙中辉说,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一方面可以发展技术路线成熟的煤化工产业;另一方面可以推广煤炭清洁燃烧技术,降低污染排放,实现“黑色煤炭、绿色燃烧”。孙中辉表示,通过煤炭转化和清洁燃煤技术改造后,成本仍然远低于其他能源方式。政府和企业应统筹考虑,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山东省淄博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董以琦说,淄博市于2014年出台了地级市煤炭清洁利用政府规章。目前,淄博市共有1000多处储煤场地得到规范治理,扬尘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对煤炭生产、储存、运输、燃用的全过程监管,大力推广洁净型煤和兰炭替代散煤,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记者还了解到,煤炭行业正在推广应用清洁高效的新型燃煤锅炉。目前,已在20多个省区市建成煤粉型工业锅炉系统500余套。董以琦建议,当前应大力推广洁净型煤和兰炭等清洁煤炭替代劣质散煤,并对煤炭生产企业主动进行绿色环保生产提供政策支持。

延长消费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煤电联营、推进煤电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今年2月份,郑煤集团公司与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大唐三门峡电厂6号机组煤电一体化项目,联手提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共同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中国煤电发展的实践证明,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盈亏多变,双方都不能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彼此都感到无奈。主要原因是合理的价格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并有长期往复非良性发展的趋势,严重影响双方发展。煤电双方应该本着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建立煤炭最低价格红线机制,实现煤电双方可持续发展。

煤炭深加工也是去产能的重要途径。专家指出,基于我国能源结构现状,沿着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方向,加大煤炭转化力度、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成必然趋势。

中国产业绿色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 篇6

在全球资源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先后掀起了3次绿色浪潮环境主义浪潮、弱可持续浪潮、强可持续浪潮[1]1-7。卡逊(1962)《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1972)《增长的极限》等,均诉求世界各国重视绿色发展,“绿色经济”也应运而生[2,3]。英国环境经济学家Pearce(1989)最早提出“绿色经济”的概念,是指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外更多的学者和机构比较关注绿色新政和产业绿色发展。一方面,联合国环境署推行的《全球绿色新政》、“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的召开等都对实施绿色新政产生了积极影响[1]1-7;另外,一些国际性会议也非常重视全球经济的绿色发展,如2015年11月15日召开的G20峰会提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随后APEC会议倡导区域间加强绿色经济的合作与创新。另一方面,国际机构和学者对于产业绿色发展也展开了初步的研究,如: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4]为代表的机构或学者对产业绿色发展的实现意义和路径进行了相关研究;Lay Eng Teoh等[5]从技术创新、运营策略、舰队计划政策等几个方面对航空运输业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可能实现绿色航空运输系统的建议;另外还有学者对外包型制造系统的绿色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6]。概括而言,国外对于产业绿色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侧重政策分析和定性研究,缺乏定量评估,关于产业绿色发展的研究仍需要继续探索。

国内关于绿色发展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发展内涵[7]1-8、绿色发展机制分析[8]、绿色发展情景分析[9]、绿色发展综合评价[10],[11]528-534、绿色发展影响因素[12]几个方面。其中,在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方面,绿色发展指数是重要的量化指标,对于研究我国绿色发展现状、变化趋势、时空特征具有现实意义。然而,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绿色转型,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的测度也颇具实践意义。关于产业层面的绿色发展,国内学者围绕农业、工业和某一特定行业的绿色发展展开了讨论。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国内学者从21世纪初已开始了探索,早期学者主要关注国外经验对我国农业污染治理影响[13]和农业绿色GDP核算[14],近几年来学者多研究农业绿色生产率,如李谷成[15]、潘丹[16]运用SBM模型考察了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三者关系。受国际社会绿色浪潮的影响,国内各界日益重视绿色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工业领域,有不少学者认为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业绿色转型,如:陈诗一[17]以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提出绿色工业革命的理念;李平等[18]认识到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对资源环境产生了破坏性影响,并提出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卢强等人[11]528-534也同意此类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学者对工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如:李斌等[19]、景维民等[20]、张江雪等[21]运用SBM模型研究了环境管制对工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张江雪等[22]、彭星等[23]学者考虑了对外开放、技术引进等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相关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探讨,如:李晓锋等[24]基于绿色创新视角对传统钢铁行业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产业绿色转型路径;林智钦等[25]、车亮亮等[26]分别对能源行业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的建议。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文明发展道路。产业绿色发展(产业绿色化)指从产业层面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因应[7]1-8,旨在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有机协调。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达到一定限度,按照经济发展自身规律,中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和向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迈进的局势[27]。可见,实现产业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各界的共识。

综上所述,以上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绿色发展内涵、绿色政策和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等方面给本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也存在有待完善之处:一是现有的文献多研究农业或工业绿色发展,鲜有对涵盖三大产业的产业绿色发展作出深入探讨。二是国内关于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的有关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参考[28],但相关指标仍需结合研究目的进行优化。三是国内对绿色发展虽进行了定量分析,但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测度的有效结合方面仍比较欠缺。本文基于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选取2005—2014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客观评价产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性。本文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第一,试图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产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充实相关研究的方法论;第二,在分析其时空差异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对各省级行政区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为产业绿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全局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将错综复杂的原始指标综合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全局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不同时间维度的观测值构成的时序立体数据表,使分析变量更具客观性和可比性。全局因子分析能够根据选取变量的特征划分类别,确定比较合理的维度指标,同时也充分利用了时序变量,避免了对每张数据表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时的不可对比性;另外,该分析方法不仅能赋予原始指标载荷,也能利用标准评分系数赋予维度指标较客观的权重,所形成的权重结构可以反映产业绿色发展各个维度指标对总指标的贡献大小,具有相对于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的科学性。鉴于此,本文采用全局因子分析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确定各维度指标权重,以此为基础构成综合评价函数,确定2005—2014年中国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

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2.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研究的是区域内属性的平均相关程度,通常用Moran’s I指数,公式为:

其中:n为样本区域数;;X为区域属性;Wij为空间权重矩阵。Moran’s I指数取值范围为[-1,1],其数值越接近1,表明指标属性关系为空间正相关;其数值越接近-1,说明越表现为空间负相关。当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在各地区表现为相互独立时,其值为0。Moran’s I指数对应的检验一般为Z检验:

2.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为进一步研究产业绿色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文中采用Moran散点图对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Moran’s I指数测算,可以得到4个集聚模式的Moran散点图和LISA聚类图,反映了某一区域与周边区域的扩散或极化效应。其中,横坐标为Zi,纵坐标为Zj的加权平均(∑wijZj),也称为空间滞后值,则会出现的4种局部空间关系为:

在Moran散点图中:第一象限为热点区(HH),表示中心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高且相邻区域的也较高,二者存在较小差异,在空间关系中表现为扩散效应;第三象限为过渡区(LL),表示中心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较低、相邻区域也较低。落入第一、三象限的区域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第二象限为异质性突出区(LH),表示中心区域的产业绿色发展指数低,而相邻区域的较高,二者空间差异较大;第四象限(HL)表示中心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较高、邻接区域的较低,在空间关系中表现为极化效应。落入第二、四象限的区域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

2.3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本文选择的各项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于2006—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部分缺失数据采用EM算法补全,补全后数据具备稳定性,便于进一步处理。

由于基础指标之间存在不可公度性,故在因子分析之前对指标进行预处理:第一,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的基础指标分为正指标和逆指标两种,取逆指标的倒数形式对其进行趋同化处理。第二,原始数据存在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采用均值化方法对各项基础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 产业绿色发展的测度

3.1 产业绿色指标构建

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应考虑研究目的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规律,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选取指标体系应以产业经济学、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依据,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经济、社会、生态所遵循的规律。从第三次绿色浪潮和强可持续性观点来看,绿色经济应该包括经济高效、规模有度、社会包容等要素[1]1-7。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绿色发展,如联合国环境署(UNEP)[29]的绿色经济指标、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等。产业绿色发展与经济绿色发展密不可分,在构建产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以上指标在产业层次上的应用。本文坚持绿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国际社会新倡导的经济强可持续浪潮为指导思想,在参考比较上述指标体系和借鉴UNEP建立的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国内学者李晓西等[30]建立的产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最终构建了包括公平、效率、规模3个维度指标和12个基础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基本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要素(如表1)。

3.2 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的测算

3.2.1 全局因子分析结果

全局因子分析是在产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指标、空间、时间的三维时序立体数据进行分析,保证了系统分析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在进行全局因子分析之前,对选取的指标数据进行KMO抽样适当性测度,测度KMO值为0.698,表明基础指标之间有较多的共同因素,适合做全局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提取前3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3.64%,可解释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中国产业绿色发展水平主要包括公平、效率和规模3个方面,由全局因子分析提取的公因子有3个(如表2):由于X1、X2、X3、X4在第一因子F1上有较大的载荷,根据指标内涵,将第一因子命名为产业绿色发展公平指标,指在生态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产业绿色发展需要关注公平,要保证产业发展进行的生产性活动对生活性活动不产生负面影响或影响很小,保证地球上每个人特别是穷人享受自然资源、社会财富的权利[1]1-7。X5、X6、X7、X8在第二因子F2上有较大载荷,故将其命名为产业绿色发展效率指标,指一定自然资源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效率最优前提条件是提高生态环境可损耗量配额使用效率,产业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提高生态效率。X9、X10、X11、X12在第三个因子F3上的载荷较大,故将其定义为产业绿色发展规模指标,指在自然系统生态承载力范围内产业生产带来的物质规模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改进带来产业规模效益[7]1-8。

3.2.2 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变化趋势

中国各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基本上呈缓慢下降趋势,自2009年来更是呈现平稳下落态势(如表3),其中广西、宁夏、西藏等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基数大,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大多数区域的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在-0.5到1之间发展,反映出中国产业绿色发展总体平衡、区域倾斜的特点。但是在2005—2009年间,各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有较大波动,2009年之后呈现稳态,突出了区域资源、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产业发展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呈优化状态。可以看到,当产业发展模式不尽合理时,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巨大破坏效应,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的必要性。

3.3 产业绿色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从时间视角来看,中国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在2006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呈缓慢下滑趋势,东、中、西区域性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变化趋势有趋同性(如表3和图1)。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以后东、中部地区产业绿色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经济增长物质消耗过度,产业的发展是一种灰色发展。由图1和图2可知,产业绿色发展公平指数历年变化呈平稳变化态势,而效率指标和规模指标自2008年后分别对产业绿色发展起反向和正向作用。这一方面说明当前产业发展过多注重效率,忽视生态环境、结构优化和规模适度,体现了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逐利性;另一方面说明产业绿色发展效率与规模、公平不可相互替代,产业要实现绿色化,应兼顾效率、公平、规模,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从空间视角来看,东、中、西部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表3和图1),由高到低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这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恰恰相反,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东部产业绿色化水平最低。中国产业发展模式值得思考,粗放式的产业发展已然达不到绿色发展目的。产业绿色发展效率指数和规模指数在2006年都存在一个巨大的滑坡,最终致使产业绿色发展遭遇瓶颈,而后持续走低。这与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密不可分,2006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攻坚期,国家相应政策条例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4 产业绿色发展的空间相关分析

4.1 全局空间自相关测度

上文探讨了我国区域产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差异,但产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影响尚不可知,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基于公式(1)、(2),用GeoDa软件对2005—2014年中国各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测算全局Moran’s I指数,并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可以看到,各年份全局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且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Z检验;各区域产业绿色发展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显著全局空间正相关性。进一步观察发现,随时间演进,我国产业绿色发展Moran’s I值呈波动变化态势,空间溢出程度呈非平稳变化趋势。结合实际可知,对口援疆、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加速了产业转移、集聚及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绿色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化,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影响我国产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变化格局。

4.2 局部空间自相关测度

为直观反映各区域产业绿色发展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公式(3)绘制中国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的Moran’s I散点图及LISA聚类地图,并将结果汇总如表5所示。

结果表明,2005—2014年间,绝大部分区域都处于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低低集聚区几乎包揽了东部沿海全部省市。结合表3可知,各年份东部省市产业绿色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且大部分邻接区域的指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如天津、河北、山东等。这表明中国产业绿色发展的外部性导致空间溢出效应突出,产业绿色发展空间关联模式的“两极化”特征显著。而位于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的区域为数不多,部分年份低高聚集区内不包含任何区域,中国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空间异质性不明显。

(1)高高聚集区主要涵盖西部省(区)。处于高高聚集区的省(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应西部大开发、对口援疆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开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人口迁徙的策略。另外,西部地广人稀,人均资源拥有量较高,产业绿色发展指数也相对较高。

(2)低低聚集区主要包括东部沿海省市。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地长期处于这一盲点区,这类地区的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相对较低,且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持续走低。纵向来看,低低域内的省市不断增加。一方面,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等战略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意识明显加强;另一方面,区域要素的流动,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使处于增长极区域展现更强的空间溢出性。横向来看,低低域内涵盖了绝大部分的省市,是中国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典型代表。其中,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最低的是天津(全国排名31),其次是江苏(30)、山东(29)、浙江(28)等。他们的共同点:一是,最早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工业、贸易经济。天津、江苏等地产业率先发展,但不外乎经历了低端到高端、粗放到集约,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知识密集型的过程,且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引发了公众环境诉求。二是,具有广阔的市场辐射范围。产业经济活动生产的商品既可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出到东南亚,又可以内部消化。所以,东部沿海省市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比较低,且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

(3)低高聚集区在大多数年份不包含任何区域。新疆、青海在部分年份表现为低高特征,中国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在邻接区域空间异质性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2005—2006年间新疆的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分别为0.422、0.268,低于西部平均水平,同时在地理空间上也低于周围地区。可以看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00年实施,2005年之后初见成效,依托东部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和自身的资源,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但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

(4)高低聚集区呈不规则性分布。北京占据高低集聚区的多数年份,产业绿色发展水平长期高于东部平均水平。北京市产业绿色发展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与其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及发达的城市化水平有着互为彼此的关系。2005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接近70%,到2014年上升到近80%,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合理模式。

5 结论和启示

本文运用全局因子分析法对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标进行测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中国区域产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从时间视角来看,中国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呈下降趋势,过于注重产业发展效率优先是其弊病所在;同时,产业绿色发展效率、发展规模、分配公平等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第二,从区域视角来看,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反向变化关系。第三,从空间视角来看,全国大多数区域集中在低低聚集区和高高聚集区,尤其是低低聚集区几乎包括了全部东部沿海地区,中国产业绿色发展在空间上存在空间正相关。第四,从产业绿色发展的时空视角来看,各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的空间溢出效应随时间逐步增强,邻接地区的扩散效应比较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得到3点启示。

5.1 以协调为准则,注重产业内部和外部协调发展

产业内部协调是指产业绿色发展要统筹效率、规模、公平3个层面。纵然产业发展效率是任一产业部门都积极追求的目标,也是国民经济增量的主要来源,但单方面追求效率,忽视规模和公平指标的话,会对产业绿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理,单方面注重规模和公平,也达不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在发达国家眼中,产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就要“去工业化”,但是中国的产业绿色发展应该是一个更为发展的技术概念,即协调经济效率、规模适度、社会公平3个层次的发展需求,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城市的宜居性。

产业外部协调是指区域产业之间分工合作、有序竞争,实现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邻接地区产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邻近区域的主导产业具有趋同性。区域间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具有“一荣倶荣,一损俱损”的特征,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31]。一方面,区域间产业要加强合作意识,位于低低聚集区的地区需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考虑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用,积极消化产能,发挥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集约型增长;而位于高高聚集区的地区则要抓住“一带一路”的建设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人力资本优势等,实现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和扩散。另一方面,区域间产业可开展良性竞争,既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也鼓励分享最佳实践经验,勇于探索,善于合作。

5.2 以创新为动力,促进产业实现绿色转型

工业革命4.0(数字智能4.0)背景下,创新驱动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撑[32],产业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第一动力。长期以来,中国低技术产业深陷价值链低端[33],一方面对资源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产能过剩,出现了“吉芬商品效应”,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中国产业要想实现绿色发展,就要利用此次经济社会的变革,以创新为驱动、技术为导向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第一,促进产业与互联网经济深度融合,整合信息资源等要素,巩固加强产业绿色发展核心力量。第二,提高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使生态资源利用率处于合理区间。第三,以创新驱动科技浪潮,优化供给资源,提高产业分工层次。

5.3 以绿色共享为目标,加强绿色发展政策导向

绿色已成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而共享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政府是引导、鼓励产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宏观战略实施“看得见的手”,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产业进行绿色发展。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补偿制度,为产业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第二,出台相关绿色产业政策,一方面通过环境规制激励产业创新,以技术革命变革产业非清洁生产[34];另一方面,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企业排污治污的社会责任。第三,搭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顺风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合理规划区域发展,制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发展战略,使产业实现结构性绿色发展。

摘要:产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利用全局因子法对2005—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得出在公平、效率和规模3个方面呈现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国产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分布及演化特性,发现产业绿色发展指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时空差异,在空间上显示为空间正相关性。中国产业发展需借助创新力量优化升级,注重产业内部和外部协调发展,加强绿色发展政策导向。

绿色产业的发展 篇7

面对全球低碳排放的大趋势, 两岸都有如此雄心的计划。然而, 两岸经济是否能够承受这种转变的后果?又如何实现在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方式上的转变?事实上, 这些问题早在1989年的一本书中已悄然作答, 这就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所著的《绿色经济蓝皮书》, 其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为基础, 以经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或若干个产业自发朝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 而应是全社会基于共同的思想观念之下进行的一系列制度性变革。可以说, 绿色经济是应对全球人口、资源和环境变化的最佳选择。

一、两岸绿色产业合作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绿色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那么绿色产业就是实现它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国际绿色产业联合会 (IGIU) 将绿色产业定义为:“如果产业在生产过程中, 基于环保考虑, 借助科技, 以绿色生产机制力求在资源使用上节约以及污染减少的产业, 我们即可称其为绿色产业”。按照这个定义, 很多产业通过技术改造都可以归为绿色产业, 包括:杜绝化工杀虫剂而采用生物链灭害和生物肥料的绿色农业;利用新材料、新工艺的绿色建筑业;对传统工业提供清洁生产技术改进的设备制造业;对废弃物回收处理、再利用的资源再生产业;对传统工业的三废产品进行处理的环保产业;对可再生能源产品开发与系统制造产业, 其中包括太阳光电、LED照明、风力发电、生物燃料、新型燃料电池、智能电网及新能源汽车产业, 习惯上将之称为绿色能源产业。可以说, 绿色产业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 绿色能源产业在当前更能创造出现实的经济利益, 也是最容易为各方所推动的;从市场化的程度来看, 重点将放在绿色能源产业。

按照绿色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太阳光电、LED和风力发电产业处在高速成长期, 经过多年研发, 行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欧美国家的大规模补助使得这三个行业已初步具备良好的商业化应用条件。2009年全球太阳光电累积装置容量约7.3G W (吉瓦) , 同比增长2 0%, 全球总产值约为385亿美元, 预估至2015年, 产值可达1000亿美元左右[2]。风力发电产业2009年累积装置容量约159 GW, 产值约735亿美元, 预计2015年累积装置容量将达600 GW, 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3]。

除了上述三个处于成长期的绿色产业外, 其他产业大多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导入期。这些产业包括绿色农业、绿色建筑、生物燃料、新型燃料电池、智能电网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这些产业中, 生物燃料产业由于技术相对成熟, 随着国际油价高涨, 目前的成本已非常接近传统化石能源, 也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 最有希望由导入期转变为成长期。但是, 生物燃料产业仍需关键的技术突破以降低成本, 从而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Clean Edge的报告指出, 2009年世界生物燃料市场中乙醇和生物柴油产量超过236亿加仑, 全球乙醇和生物柴油总产值达到449亿美元, 预计2019年将达到1125亿美元, 显示出良好的行业前景。

绿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规模补贴, 比如德国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 (EEG) 规定了公共电网拥有者必须强制收购可再生能源的发电, 并且制定了固定的补偿价格, 其中光伏发电上网价为3倍的零售电价或者8倍的工业电价。2008年西班牙政府出台新的补贴政策, 其当年新装光伏发电设施约占2008年世界新增安装量的一半, 当年安装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欧洲国家推出的法案和规划不仅推动了欧洲太阳光电市场的快速成长, 而且促进了世界太阳光电的繁荣。2009年德国市场吸收了大陆近一半的产能, 两岸产业超过90%产能出口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可见, 随着国际绿色产业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绿色产业的发展潜能得到不断释放, 两岸绿色产业的发展空间展现出无限美好的前景。

二、两岸绿色产业合作的发展格局

在国际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如何规划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方向值得政策制定者的深思。两岸新兴产业的制定是在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程度的基础上, 应对知识经济、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等世界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为了应对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中国政府陆续制定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物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随着越来越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 国家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阶段着重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七大”代替“十大”可以看出, 绿色产业在新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意味着在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下, 中国选择了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更健康的增长手段, 表明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 产业转型的方向也日渐清晰。

资源来源:Marketbuzz2010、Strategic Unlimited2010、WWEA2009、Clean Edge2010, IEK研究整理。

无独有偶,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台湾经济陷入困境的发展状况, 台湾当局于2009年提出了发展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绿色能源、医疗照护、精致农业和文化创意等六大新兴产业, 初步估计2009—2012年间共投入经费2000亿元新台币, 随后又启动《绿色能源产业旭升方案》, 以积极推动台湾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 试图将台湾打造为全球前三大太阳电池生产地、全球最大的LED光源及模具供应地和全球风力发电系统的主要供应地。

从图2可以看出, 两岸在新兴产业规划中有很多共通之处, 而绿色产业无疑是两岸产业合作的优先发展方向。两岸绿色产业的合作有很强的政策基础, 进而拥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两岸如果携手合作, 发展壮大绿色产业, 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将有利于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 从而增进两岸人民福祉。

近年来两岸绿色产业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 台湾与大陆各具产业优势和竞争力。台湾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些相关产业发展裹足不前, 而大陆绿色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得到快速发展, 初步形成了两岸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与台湾绿色产业相比, 中国大陆在太阳光电及风力发电产业中具有相对优势。Photon International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 2 0 0 9年大陆太阳电池厂商有4家进入全球前十, 分别是排名第二的无锡尚德 (704MWp) 、排名第五的英利绿色 (525.3MWp) 、排名第六的晶澳 (520MWp) 和排名第八的天合光电 (399MWp) , 这四家企业产量占世界前十大厂商的38%, 而台湾仅有昱晶一家厂商位列第十位。太阳光电产业链包括多晶硅原材料、硅芯片、太阳电池基础材料等上游原材料供应产业, 中游包括太阳电池与太阳光电模块组装生产的产业, 下游包括太阳光电应用与传输系统等各种相关应用产业。

资源来源:根据两岸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整理。

两岸在太阳光电的中游产业链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方面的份额, 从2008年的44%提高到2009年的49%。相比而言, 大陆企业具有更好的成本控制优势、知识储备以及更强的技术优势, 在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上, 无锡尚德自主研制并正式投产的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16.53%, 天合光能利用独有的金属化和钝化技术突破1 8.8%的光电转化效率。更为重要的是, 多晶硅上游原料冶金硅80%的主要产地来自于大陆, 这是台湾不具备的资源优势。受2009年下半年美、日政策变化的影响, 全球太阳光电产业急剧扩张, 大陆的太阳光电企业甚至委托台湾企业代工生产, 这种新的变化也说明了大陆太阳光电企业在新的产业格局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在LED照明产业发展中, 台湾企业更具有技术优势。LED是由半导体材料所制成的发光组件, LED照明产业包括上游的外延片及芯片、中游的封装及模块生产和下游的应用产品及灯具。LED照明产业跟半导体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台湾半导体产业、面板产业及信息通信产业所形成的集聚效应, 加上相关应用的规模效应和累积的衍生技术储备, 使台湾成为世界第二大L E D照明产品生产地。此外, 台湾L E D照明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 经营策略与生产规模比较灵活, 能够迅速反应市场需求, 针对不同客户开发差异化的商品, 在全球LED照明行业标准尚未形成之际, 能够取得相对的市场优势。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相关原材料产业、中游的车载动力电池材料供应及电池生产产业和下游的整车制造业。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提供者的中游电池厂商, 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大陆厂商近年来在电动汽车电池和整车制造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术储备, 而台湾在细分的相关领域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 比如为减少电动车的行驶负荷, 全球各大车厂均选择具有轻量化的碳纤维材质来打造车体结构, 台塑、华创车电在这些新材料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台湾在控制器、电量显示器、电源模块开发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 两岸具有共同产业优势和巨大的合作空间。

从两岸绿色产业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可以判断, 未来两岸绿色产业合作不是传统的台湾技术、资本加中国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产品远销海外的FDI模式, 也不是台湾接单设计、大陆生产加工、产品远销全球的O E M或ODM模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生存并茁壮成长的大陆太阳光电产业的发展说明, 中国大陆不会永远居于产业链的下端。面对这个事实, 台湾企业家需要调整自己的产业方向, 而大陆更要调整自己的定位。

三、两岸绿色产业合作的发展策略

两岸绿色产业从现状上来看, 仍是出口导向型, 深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 导致欧洲太阳能政策趋向保守, 2009年1月, 德国宣布屋顶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大型发电站的并网电价分别降低15%和25%, 而西班牙更是直接取消补助。欧洲市场的急剧萎缩造成2009年上半年全行业大幅亏损, 但随着美国、日本新的补贴规划和法案的出台, 全行业产能又加速扩张。从现实发展环境中可以看出, 绿色产业发展仍然受制于各国的产业政策和补贴政策。

两岸绿色产业合作最重要的基础在于中国大陆潜在的内需市场。比较而言, 台湾发展绿色产业最大的劣势在于市场狭小。虽然两岸绿色产业仍以出口欧、美、日市场为主, 但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加速, 大陆政府有更多的财力对绿色产业进行补贴, 比如在风力发电产业中, 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新增装机容量的全球领先者, 占世界新增装机容量的1/3以上。中国大陆在绿色产业的某些领域已由潜在的市场变为现实的市场, 这为两岸绿色产业应对欧美补贴政策的不确定性, 提供了可靠的避险港。台湾想要得到大陆市场的份额, 就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大陆的绿色产业发展中。

1. 两岸绿色产业的合作策略

两岸绿色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与合作条件。大陆绿色产业尚无达到全面发展的境地, 在某些领域中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未来的国际竞争不单单是市场、技术和研发的竞争, 还包括渠道、信用和制度的竞争, 台湾在相关产业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可以为大陆起到领路人的角色, 而台湾需要大陆, 主要是因为大陆能够为台湾提供广阔的市场腹地和纵深的生产基地。

总体而言, 两岸绿色产业发展应采取合作策略, 从博弈论角度来讲, 属于“正和”博弈。随着台湾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空心化”现象, 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大陆, 岛内实体制造逐渐减少, 结构性失业加剧, 加之大陆相关绿色产业快速成长所带来的激烈竞争, 有人担心台湾在经济和政治的压力下可能会由合作策略转向对抗策略。但事实上, 这种对抗情形应尽量化解, 即避免“负和”博弈的现象。两岸正式签署ECFA协议, 为两岸绿色产业合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也是顺应世界产业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产业空心化”是台湾经济转型的必经阵痛期, 两岸绿色产业发展总体上处在不同的发展层次与阶段, 在整个产业体系内两岸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产业结构的差异将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向纵深发展。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大陆无疑是台湾企业的首选。如果两岸能在绿色产业达成深度合作, 其所面临的利弊得失可以从以下SWOT分析中看得更加清晰 (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 两岸绿色产业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果能够实现深度整合, 其所面临的机会将大于挑战, 且在国际产业格局中会占有相当优势。但从现状看, 两岸在研发、技术、渠道、品牌等方面的合作并不广泛, 尽管一些进入大陆的台湾企业已在零配件采购、研发机构和管理人员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 但在整个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上并没有与大陆企业形成整合。这需要我们采取各种手段来促使两岸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2. 两岸绿色产业的合作路径

两岸绿色产业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下, 政治性的问题已不再是两岸产业合作的主要障碍。ECFA协议的签署, 有利于两岸生产要素的整合,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两岸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并为两岸产业的合理布局、双向对接、深化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未来两岸绿色产业的合作可以借ECFA协议的基本框架, 以“优势互补, 互惠共赢”的原则来构建两岸绿色产业合作的基础平台——“两岸绿色产业联盟”, 为两岸企业提供交流与沟通的渠道。

资料来源:根据两岸绿色产业发展状况归纳研究整理。

首先, “两岸绿色产业联盟”作为协调性机构, 要为两岸产业合作牵线搭桥, 推动两岸产业对接。台湾绿色产业有着相对完善的产业链, 在第四波产业对接中, 应指导大陆企业加快建立相关原材料供应、辅助元件生产、交通运输支撑及金融服务保障的全方位配套建设, 提升两岸产业的关联度, 从而为大陆绿色产业的多层次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也为台湾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其次, 随着两岸产业垂直分工格局的深化, 在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生产环节和工序上出现的新的利益变动, 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 避免出现对抗性的同业竞争。通过两岸绿色产业企业集聚效应的扩散、台湾相对先进的服务业提供的销售渠道和营销引导, 可以将大陆作为面向世界的生产基地, 为构建两岸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共赢模式提供保障。

第三, 推动两岸科技合作, 提高产业核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两岸绿色产业联盟”可以在各自行政机构的支持下, 建立共同的研发中心, 集中各种资源在关键的技术环节上努力取得突破, 在产、学、研的合作机制上达成两岸共同产业技术标准的制定, 从而在未来国际产业竞争中取得先机。

最后, “两岸绿色产业联盟”应努力为两岸产业间的合作找到制度化协商的新手段, 这种常态化的机构要促使两岸逐步摆脱国际分工格局的劣势地位, 并为两岸绿色产业的一体化进程做出特殊的贡献。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 可以选定绿色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为试点, 在这个互有优势的行业中找到企业与企业合作的契合点, 进而带动整个行业内的合作。在企业找到合作模式与路径后, 可以在科研院所、学术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的大范围内, 构建涉及整个绿色产业的协调与保障机制。当然“两岸绿色产业联盟”既是松散的, 又是紧密的。只要有一个良好的互信平台, 在做好资源与信息整合后, 必将形成惠及双方的绿色产业共同体。

随着未来两岸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两岸投资保障协议》的签署, 台湾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逐步扩大, 两岸绿色产业未来合作的路径是双向的, 各种要素的流动是多渠道的。大陆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利用台湾岛内优良的服务业环境, 在台湾找到更丰富的绿色产业研发人员, 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而台湾也可以在岛内留住相关的服务业和人才。这种双向流动模式有利于加强双方产业关联度和融合度, 从而将两岸绿色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体而言, 两岸绿色产业合作是在对方优势产业中如何进行互补, 在己方优势产业中如何壮大, 在共同起步产业中如何携手发展, 而不是只想挤占对方的市场份额。两岸产业合作应该是双赢的正和博弈, 而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 更不是双输的负和博弈。如果两岸在这次世界性的产业变动中, 将各自的优势产业加以整合, 依托庞大的大中华经济圈, 完成资源和技术的合作, 那么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 就会像台湾《远见》杂志创办人高希均所说的“我们不仅能够赚到世界的钱, 我们还能赢得世界的尊敬”。

参考文献

[1]李非.台湾高科技产业与两岸产业合作趋势.厦门大学学报, 2003 (3) .

巴东县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和对策 篇8

关键词:绿色产业,优势,对策,湖北巴东

根据国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产品的总体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要迅速扩大总量和规模, 提高市场占有率, 有机农产品要突出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 提升质量和效益, 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重点是“菜篮子”和“米袋子”产品, 绿色食品发展重点是优势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发展有国际市场需求[1,2,3]。结合巴东县实际, 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 实行品牌化营销, 推动绿色产业健康发展, 对于稳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1 巴东县绿色产业发展的优势

1.1 区位优势

巴东县位于长江巫峡与西陵峡之间, 自古有“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 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库区所在地, 也是清江水布垭工程坝址所在地, 其水陆交通便利, 境内长江、清江横贯东西;318、209国道从境内穿过, 新竣工通车的宜万铁路、沪蓉高速公路更是给巴东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1.2 环境优势

巴东县属山地地貌, 以黄壤、黄棕壤和紫色土为主, 北有大巴山, 中有巫山山脉延伸, 南有武陵山。由于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余脉, 大巴山以及神农架之峰为屏障, 寒潮南下受阻, 加之长江、清江从峡谷中穿流, 河谷增温效应明显, 成为冬暖区, 全县山峦起伏, 从北到南呈“W”状。境内最低海拔175 m, 最高海拔3 005 m, 立体气候明显, 土地以坡地为主, 全县有1.5万hm2山地可供开发。气候温和多雨, 湿润多雾, 相对湿度在85%以上, 水热条件好, 全年总辐射量为409.9k J/cm2, 年均温度18.6℃, ≥10℃年积温4 700~5 800℃, 全县水资源丰富, 年降雨量1 200~1 700 mm。

1.3 生态优势

巴东县山地资源丰富, 植被覆盖率高达67%, 加之田块间有山林隔断, 既改善了小区间生态环境条件, 又有利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无工业“三废”污染, 全县土壤中天然含硒, 是生产富硒绿色食品和富硒有机食品的理想之地。

1.4 基础优势

巴东县栽培茶叶、柑桔、魔芋、药材、小杂粮等历史悠久,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这些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截至目前, 全县已有茶叶面积0.21万hm2, 柑桔面积0.73万hm2, 魔芋面积0.40 hm2, 小杂粮面积0.33万hm2, 药材面积1.20万hm2, 特别是高山反季节蔬菜发展迅猛, 从无到有且面积已发展到1.47万hm2。随着各种品种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 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也日益壮大, 绿色产业化组织正日趋完善, 产品销售网络也在逐步形成和规范。

2 巴东县绿色产业发展的对策

2.1 坚持“科学规划、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

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充分利用巴东县的资源优势和环境特点, 坚持因地制宜, 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管理进行科学布局、区域布局, 产品基地的选定按照地域、气候、品种、土宜、农业环境质量的合并规律, 采取科学规划、相对集中、优化结构、规模发展的原则, 结合板块经济建设的不同资源优势、现实基础和市场条件, 分阶段、分区域、分品种实施[4]。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种植和标准化生产, 大力开展产业化经营, 努力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促进实现一乡一品、数乡一业, 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

2.2 坚持“发挥资源优势, 扩大总量与规模”的原则

立足巴东县资源优势, 培育绿色、生态、特色品种, 严格依据国家《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环境条件》《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标准, 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 以市场为导向, 以标志与品牌为纽带,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以基地为依托, 形成区域辐射、规模化生产、行业带动的产业化格局, 从而加快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 为扩大绿色生产规模提供支持。以茶叶、蔬菜、柑桔、小杂粮绿色、有机生产基地, 地道药材GAP基地为突破口, 依托产业带的建设, 抓好大、中型标准化基地建设, 积极引导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骨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绿色食品, 实现统筹规划、配套实施、稳步推进, 形成规模效应。

2.3 坚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大力推进标准化”的原则

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 严格按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管理, 完善基地生产设施, 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把好基地选定、种植过程无害化、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关口,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有关茶叶、蔬菜、魔芋、水果、药材、粮油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指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进行标准生产和加工, 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优化栽培技术体系, 积极推广无公害栽培, 无公害施肥技术, 病、虫、草害无害化综合防治用生物防治技术等, 同时注重发挥民营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化生产方面的带动作用, 解决“小农户”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5]。

2.4 坚持“提高认识, 明确职责, 加强协调配合”的原则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管理涉及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 农业部门是把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生产过程的主管部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 主动协调食品、药品、卫生、技术监督、工商、环保等相关部门, 明确部门的职责, 切实抓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管理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申报、认证的组织工作和开展农产品质量建设相关的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 推动巴东县绿色食品产业开发朝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农业部提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政策意见[J].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5 (30) :4-6.

[2]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J].果农之友, 2005 (10) :4-5.

[3]尤晓林.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9.

[4]刘志明, 唐有荣.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J].四川农业科技, 2009 (6) :10-12.

福鼎市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模式分析 篇9

一、福鼎市发展绿色经济产业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福鼎市地处宁德地区, 据福鼎市政府2013年公布的数据表明, 2013年福鼎市产值为248.12亿元, 位列宁德地区第二。但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量主要还是依靠福鼎市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传统产业, 尤其是与矿产资源相关的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工业产业, 而对林业、农业、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 缺乏绿色、科学的发展理念作为支撑, 整体的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模式还很不成熟。总体来说:绿色经济发展意识较为欠缺;绿色产业比重偏低, 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旅游资源开发有限;产业结构调整慢, 绿色经济产业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一) 绿色发展意识比较欠缺, 直接制约绿色经济产业发展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总体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和西方国家的绿色产业规模和水平相距甚远。传统工业虽然高污染, 高能耗, 但是发展快速, 地区经济增长较快, 这对地方绿色经济发展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不小的障碍。福鼎市虽然不属于国务院划定的资源型城市, 但是仍然没有摆脱靠低端的矿产开发和重工业制造、“靠海吃海”为模式的增长方式, 这一点从2013年政府统计的重工业产值所占比例不难发现, 这直接制约了福鼎市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

(二) 产业结构单一, 绿色产业比重偏低

福鼎市拥有世界上少有的天然良港——沙埕港, 早在2007年底, 福建省船舶工业协会就在沙埕港规划了17个点用作大型船舶制造项目, 截至2013年这些船舶制造项目相继开始投产, 并带动了一些附属项目的发展。但是这些船舶制造企业同原来的食品、石材、化油器产业一样都未能脱离传统产业低附加值的缺陷。一些诸如泵阀铸件、皮塑制品、医药化工类的新兴产业也没能摆脱高污染的顽疾。这些产业占福鼎市产业的比重较高, 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像福鼎白茶、天然气、新能源、光伏电子这样的绿色经济产业比重比例仍然偏低, 不及总产值的30%。

(三) 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生产旅游资源的市场影响力不足

绿色经济发展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以来, 各地政府开始重视本区域的绿色经济发展, 但是总体来看, 绿色经济产品的市场规模和成熟度较低。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服务业比重低的掣肘,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无论是福鼎还是全国, 市场发育程度不足。福鼎市虽地处山区, 但是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集山川海岛为一体, 其中太姥山更是国家地质公园, 但是由于开发和利用水平以及宣传问题, 生态旅游资源的市场影响力略显不足。

(四) 产业结构调整慢, 对绿色产业的研发投入有限

几年来, 福鼎市根据自己的产业发展现状, 强化现代渔业观念, 不断根据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针对包括渔业、农业、茶叶、化油器、食品业在内的一系列产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但是这些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它需要一个过程, 尤其是针对化油器这样比较成熟的产业。福鼎市作为一个县级市, 财力有限, 需要兼顾方方面面的投资, 一些绿色经济产业研发机构与公司无法完全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

二、福鼎市绿色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举措

(一)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增强绿色经济意识

更大程度地推进福鼎市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增强政府、企业、以及民众的绿色经济意识。生态城市是对城市环境最有益、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干扰最小的一种城市模式,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含建筑、交通、产业集聚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的生态文明, 产业的绿色经济发展。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产业管理也恰恰是一个城市管理中的最重要的部分。然而树立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福鼎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 它需要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努力。政府需要担当对产业进行统筹规划与宣传生态文明、绿色福鼎的角色, 尽可能加大对茶叶、高科技、新能源等绿色经济产业的研发投入, 企业则要根据政策导向适时调整自己的产业投资策略与投资方向。

(二) 加强宏观导向, 完善绿色产业政策体系

福鼎市政府应该通过现有绿色产业的发展状况, 对一些诸如白茶、有机食品、农业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绿色产业进行大力扶持, 并对原有的传统产业在技术和规模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建立一套有利于绿色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实行绿色经济产业为未来主导方向的产业发展政策, 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是促进绿色经济产业政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必须出台一系列对绿色经济产业进行大力扶持的政策, 加大对绿色经济产业的各方面研发的投入, 建立有效的以政府财力为保障的政策, 帮助绿色经济产业, 帮助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难关公关和跨越式发展。

(三) 加快绿色经济产业的市场基础设施与市场机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尽管福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但由于原来的基础薄弱,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满足绿色经济产业发展的需要, 继续对市场基础设施进行改进。尤其是要解决当前福鼎市污水处理效率低、垃圾无公害化处理不够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福鼎市在对市场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时, 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把福鼎市的一些优质的公共基础设施注入其中, 还可以通过以市政府的下属部门或者一些公共机构为主体发行一些债券进行融资。并且将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公开招标, 对一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行业, 诸如:电力、水务等, 允许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特许经营, 引入多方的管理机制, 有利于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

(四) 加大绿色科技投入, 促进绿色科技创新

绿色经济产业长期发展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投入, 福鼎市政府对于绿色经济产业的大力扶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为绿色经济产业政策体系的规划方, 福鼎市政府应该为那些高科技产业、绿色生产企业大开绿灯, 为其提供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各种便利条件帮助其实现高科技术研发, 促进绿色科技创新。尤其是像华益、华强等化油器企业, 广福、福鼎东南白茶这样的企业, 鼎福来、好口福等食品企业, 要大力支持他们进行技术创新, 生产更高效能和环保水平的化油器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白茶的生产工艺还可以进一步进行优化, 以生产出享誉海内外的白茶, 印证“中国白茶在福建, 福建白茶在福鼎”的美誉;针对食品的投入也应该加大, 改进海产品和地方小吃的生产工艺, 使之成为更卫生, 真正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三、结语

文章基于绿色经济产业发展的内涵, 通过对福鼎市当前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模式, 提出了树立生态文明, 增强绿色经济意识;加强宏观导向, 完善绿色产业政策体系;加快绿色经济产业的市场基础设施与市场机制建设;加大绿色科技投入, 促进绿色科技创新等主要措施。得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产业必须依靠政府做政策引领, 企业为坚强后盾, 全民共同参与其中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发展绿色产业,促生态经济“双赢” 篇10

近年来,吉林省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让生态产业提升吉林生态文明的“绿色效益”。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如何既立足生态保护,又推进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已成为当前国家、政府以及企业所关注的课题。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五位一体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只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现状

近年来以过量消耗生态资源为代价、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造成了目前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牧场退化,物种灭绝,资源紧缺。以森林资源为例,由于过度采伐森林和破坏植被,使我国某些地区多次受到沙尘暴的侵袭。这些问题无不标志着经济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2014年国新办举行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虽然森林资源总量进入持续增长时期,但总体上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过去经济的发展以能源的耗竭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负反馈制约经济的发展。恶性的循环最终也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生态的恶化。如果经济与生态不能相互协调,势必两败俱伤。必须全面调整经济,使之与生态系统密切匹配。要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只有经济与生态之间建立稳定和谐的关系,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的保障。

三、把生态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去,用生态的理念来发展经济

众所周知,吉林省是农业林业大省,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国家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保护好森林资源成为林业建设最根本的任务。而随着国有林区森林采伐量的锐减,加快经济转型成为林区发展最现实的问题,提高生活水平成为职工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基于此,发展以自营经济为主要模式的林下经济,能够有效兼顾生态、产业、民生需求,从而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一)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

1.在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以来,传统的林业生产格局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保护好森林资源成为林业建设最根本的任务。从林地中走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现,给企业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2.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之一,省政府制定的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4.2%,森林蓄积量达到9.6亿立方米。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发展以香菇、木耳、元蘑等为主的食用菌培植业;以红松果仁、山野菜等为主的采集业;以人参、天麻、五味子等中草药材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牛、羊、猪等为主的养殖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发展林下经济的几点思考

1.因地制宜,选好项目,绿色开发

“好的项目能富一方百姓,产业创新能带来一场革命。”在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但要有敢想敢拼、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创业热情,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一是不能有标新立异、贪大求洋、盲目立项、脱离实际的好大喜功思想。要杜绝虎头蛇尾的现象发生,不管条件是否允许,一心想出成绩、立大功、求新、求大。这些错误思想是要坚决杜绝的。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发展林下经济。要从气候水土成长环境出发,选择适宜当地发展的资源开发项目。三是政府和企业在工作推动上,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帮哄。四是坚持绿色开发原则。资源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的绿色产品。

2.给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一件事情能否做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内因的努力,还需要外因的推动影响作用。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一是要用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地区、企业和职工发展林下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好已出台的产业发展政策,同时还要努力去争取国家针对当地及本行业实际情况制定的特殊政策。二是要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只要是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就予以支持,从资金投入、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和扶助。对已有产业项目的地区、企业和职工,要帮助其提高规模和效益;对没有项目,而有发展意愿的的地区、企业和职工,在审核其可行性后,帮助其开发新项目。通过扶持和帮助,充分调动地区、企业和职工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宽松的绿色产业发展环境。三是要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和技能培训。可以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讲座和林下田间现场操作指导,或组织人员到行业示范区实际参观学习。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学习提高行业技能,栽培(养殖)出更多更好的绿色产品,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广泛宣传,培树典型,示范引路

要坚持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的原则出发,以一户带一片,以一片带一面来推动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鼓励扶持下,我省已经踊跃出一大批抢抓机遇、敢于拼搏、创业致富的林下经济发展带头单位和个人。各类产业的创业典型在个人发家致富的同时,也积累总结了一定的经营经验和技术。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来传播学习他们的好方法、好经验,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引领更多的地区、企业和职工群众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取得更多的收益。

上一篇:爱国主义多渠道教育下一篇:中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