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渠道面临挑战

2024-07-09

银行渠道面临挑战(精选十篇)

银行渠道面临挑战 篇1

值得欣慰的是, 由于扩大内需受阻、农产品流通渠道频遇难题、出口渠道受外人控制带来的利益损失等一系列问题, 使我国政府、企业、学界、协会等各界, 都开始认识到渠道控制的重要性, 甚至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渠道的保护和控制权的争夺, 例如, 国家对稀土资源国际销售渠道的适度干预以及对铁矿石渠道领域的反间谍行动, 就是基于渠道安全与保护的一种选择。就企业而言, 重视渠道权力以及参与渠道控制权的争夺已经普遍展开, 尤其是一些过去长期习惯于依赖外商订单的生产商已经开始重视自主渠道的建设。

但不管怎样, 我国长期“重生产, 轻流通”带来的渠道权力流失以及渠道体系的残缺, 尤其是国际商品流通领域的渠道缺失以及渠道运行规则制订中话语权的弱小, 绝非短期内能解决和改变的, 无论是关于渠道价值以及渠道运行与管理的理论研究、政策制订, 还是实施渠道管理的人才和经验, 都严重滞后和缺失。因此, 我国关于自主渠道的建设与渠道控制权的获得, 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一、渠道控制权的重要性及创新性理解

渠道是市场的经络, 商品是市场的血液。发达的市场, 强大的经济, 必然建立在拥有强大控制力的流通渠道网络基础上。正如现实中, 为了使下游渠道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流淌, 就必然实现对上游源头水流的流量、流速、流向的稳定性、持久性、安全性有足够的控制力。未来的全球竞争, 将越来越多地转向全球商品渠道控制权的争夺。

(一) 关注渠道控制权的动因

笔者对渠道控制权的关注和研究, 基于以下三点动因。

1. 渠道控制权的战略性缺失

在研究“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及其效应”时, 笔者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时几乎都图谋对某一行业或某一类产品的市场控制, 而这种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对商品流通渠道的战略控制。他们在中国政府和企业都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渠道控制权的重要性的时候, 就悄悄地以“窃喜”的姿态抢夺着“中国制造”的渠道控制权, 并谋划着渠道网络系统的布局、建立和控制, 以期从各级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 获取最大限度地“实惠”性利益。这种情况, 几乎涉及到中国绝大多数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和主要的大件消费品领域, 从食用油、方便面到汽车、电脑等。中国在石油、铁矿石等主要大宗战略性商品流通领域缺少话语权, 无疑就是这种渠道控制权“战略性缺失”的后果。中国商品在出口过程中到处“被动挨打”更是这种渠道控制权缺失或偏弱的表现。

进一步延伸研究的结果, 让人大吃一惊。笔者发现“中国制造”三十多年的高成长, 并没有带来中国国民财富的高成长, 二者严重不成正比。尤其是, “中国奇迹”带来的三十年成长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三十年成长, 在“成长质量”上相差好几倍。为何?一个核心的原因, 就是中国大多数商品由于缺少渠道控制权, 导致“商品定价权”的缺失与旁落, 而日本、韩国在引进外资、对外扩张以及发展制造业的同时, 却牢牢地控制着主要商品的渠道体系, 不放弃对商品渠道的支配权和控制权。正是由于商品流通渠道这一核心资源的缺失, 导致“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大大下降, 财富积累率很低。

问题更严重的是, 迄今为止, 中国各地大多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学术界, 对此还缺少足够的觉醒和认识。在GDP思维和“生产至上”的旧观念导向下, 许多组织和个人甚至成为外资掠夺“中国渠道”控制权的“帮凶”。因此, 笔者觉得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 并让更多的政府领导和企业加深对这一问题严重性的关注和认识。

2. 渠道控制长期旁落阻碍广东发展方式的转变

笔者在研究广东经济模式时, 发现“重制造, 轻流通”是过去三十年广东工业化进程中经济模式的最大缺陷。这个模式有一个“先天性不足”, 即“三来一补, 前店后厂, 两头在外”的背后, 一定是商品流通渠道控制权缺失。由于采购和销售这“两头”在外, 必然就会导致连接这两头的“渠道控制权”随之“在外”, 换言之, 这种模式的最大“潜在危害”就是广东各级政府和企业在招商引资时, 从制度设计上, 一开始就“心甘情愿”地把“前店”这个最具财富效应的“商品渠道”交给了外资, 而我们自甘帮助“建厂”。显然, 这在缺少原始积累的工业化初期, 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明智之举”, 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启动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另外, 中国二元结构的社会制度现状和庞大的人口红利, 又为这种模式的长期存在提供了空间。

让人忧愁的是, 在岭南商业文化“过于务实”的大背景下, 基层政府和企业一向关注短期利益和缺少长期战略, 追逐投机性、暴利性的短期收益, 满足于轰轰烈烈的“造厂运动”, 他们从巨大的工业地产和商业地产的“地租暴利”中找到了各自的“暴利方式”。而且, 由于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外需和内需环境都相当宽松, 他们也“懒得”费神去考虑渠道控制权的长期“旁落”。这种现象, 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 在供不应求状态下, 可以短期“持续”, 然后, 从中长期看, 它必然会导致野蛮的工业化和急风暴雨式的产品快速扩张, 从而会加速初级加工产品的“老化”和“短命”。同时, 更使“自主品牌”难以生存, “山寨”横行, 从而失去巨大的市场渠道收益。这也就是后来被广泛反思的“失去了市场, 并没有换来技术”的教训。

研究表明, 这是广东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大障碍, 也是整个“粤商”群体单个企业“做不大”的根本原因, 更是广东经济财富效应 (比如, 人均收入指标等) 不及浙江、江苏、湖南等省的原因。表面上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运动, 并没有留下多少长期增值的资产性财富。这也可以解释, 为什么珠三有号称“世界工厂”, 生产了全世界最多的家用电器, 却没有涌现出一个类似于国美、苏宁等销售电器的“大商人”的原因。

对于广东经济长期缺少对“自主渠道”这种市场经济“灵魂”给予高度关注的现象, 对于“广东制造”的大量商品“拥堵”在低效而不畅通的由别人“搭建”的渠道基础上的现状, 笔者觉得有必要深化研究, 以此为突破口, 推进广东政府部门和企业找到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而不是长期身陷“重制造, 轻流通”的迷宫里不能自拔。

3. 掌握渠道控制权是知名企业成功的关键

笔者在这些年研究内外贸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扩大内需、流通渠道建设等问题的过程中, 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香港冯氏集团是全球华人企业中对渠道控制权做得出最好的跨国贸易企业。但遗憾的是, 人们似乎一直没有重视这一秘密, 人们似乎更愿意认同“供应链管理”是利丰在现代国际商贸中获取成功的秘密。

在学习和思考中, 笔者一直试图围绕着“内外贸一体化”和“渠道建设”去重新解读利丰模式及其成功的原因。十分荣幸的是, 近三年来, 笔者多次有机会与香港利丰研究中心的张家敏先生、林至颖先生以及其他研究人员交流, 在此过程中, 笔者逐步理清了对这一“解读”的基本思路, 即“供应链管理”和“利丰全球渠道网络”是利丰模式的两大关键因素, 供应链管理是工具, 全球渠道网络是内容, “利丰人”很好地创造和利用了“供应链管理”这一工具, 才能有效地控制这一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巨大渠道网络体系。这一发现, 于笔者而言, 如同看到了“新大陆”。以此为基础, 笔者进一步研究日本三井综合商社、美国苹果公司等以及大量横跨生产和流通两大领域的跨国公司的案例, 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在世界市场上“南征北战”,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牢牢控制着“渠道网络”这一条“根本”, 无论他们的工厂、研究机构, 还是他们的物流中心、零售店, 都是这一渠道网络的“节点”、有机组成部分、支撑或相关因素。相反, 过去三十多年中, 中国的格兰仕、美的、联想、海尔、长虹、广州汽车等大量制造企业, 之所以未能成长为类似日本松下、日立以及韩国三星、本田、丰田等跨国品牌企业, 也是因为他们集体“重生产, 轻流通”, 而忽略了基于供应链、价值链管理的渠道建设。

可以说, 整个“中国制造”在这一方面陷入了“盲区”和“雷区”。或许, 这是几千年中国“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进化过程中一个难免的小插曲;也或许, 长期的“短缺经济”使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迷恋“生产大量产品”带来的成就感, 而转变这一观念需要一个慢长的过程 ;也或许, 由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一直缺少关注和深入研究, 从而使政府和企业都认识不清。

总之, 无论从理论研究, 还是指导实践的角度, 在“中国制造”带来的巨大商品“洪流”的今天, 如何在全球市场“修筑”可控的渠道网络体系, 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对渠道的创新型理解

对渠道控制权的研究, 必须跳出传统的渠道研究框架, 并扩大和丰富渠道的概念。

现有的渠道研究所涉及的“渠道”概念, 基本上都是从给定的生产过程出发, 围绕着生产商已经或即将制造或种植的工业品、农产品以及服务产品如何销售来理解。显然, 这种理解有三大特点 :一是以承认现有生产企业的“合理性存在”为前提, 为生产服务, “生产决定渠道”;二是研究范围多是渠道运行和管理中的具体细节, 属于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部分 ;三是狭义地理解“渠道”重要性和“渠道价值”, 将它作为生产价值的延伸和转移部分。显然, 如此的渠道研究, 既然再深刻, 也只是作为“营销管理”研究的一部分, 很难从大市场、大流通以及“市场决定生产”的角度去分析。

本文对“渠道”的创新性理解, 在于拓展了它的内涵和层次。渠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宏观层次, 即构成市场经济体系的渠道网络。宏观经济中,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构成整体市场的两个方面, 而连接市场供求的无数条“纽带”中, 渠道网络是基础中的基础。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纵横交错的渠道网络体系基础上, 渠道网络的构建、完善和成长水平, 直接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长水平。所谓发达的市场经济, 最核心的指标之一, 就是发达完善的渠道网络体系。比如, 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落后, 最直观的指标, 并不是其生产组织、生产技术或生产管理水平的落后, 而是指农村商品流通渠道网络体系的残缺、断漏和稀疏。

第二次层, 中观层次, 即基于行业和区域的渠道网络。任何一个行业或区域, 将无数的企业和商品供求连为一体的, 就是流通渠道。只不过, 这种渠道的分割与统一水平不一致, 发育成长水平也差异很大。比如, 某一企业或联盟或行业组织, 可以对整个行业的渠道体系进行构建, 进而管理和控制它, 也可能是在同一行业或区域内, 无数的渠道主体各自为政、盲目竞争、低效运行。

在中观层次上研究渠道时, 必须跳出“企业思维”, 要将企业或产品置于一个行业或区域的经济周期以及产业移动中去考虑, 唯有如此才能对渠道的研究获得新的视角, 尤其是从一个行业或区域角度, 更能发现渠道价值的所在。

第三层次, 微观层次, 即基于单一企业或产品的销售渠道,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商品流通渠道”。在此就不多说了。

由于微观层次上的渠道, 是构成行业或区域渠道网络的“细胞”, 因此, 本书在研究诸多渠道控制权的具体问题时, 往往以此为基础。再加上基于中层和宏观视角的渠道研究基本上处于缺失状态, 因此,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 本文的“渠道”概念一般都是指中观意义的渠道, 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借用了大量微观意义的渠道研究成果, 但还是希望从中层意义去展开和理解。

(三) 渠道控制权牵涉到不同层次的渠道主体在渠道利益中的角色

“渠道控制权”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 因为它牵涉到不同层次的渠道主体在渠道利益中的角色。比如, 对某一商品或区域的渠道垄断, 就是一种备受批判的“渠道控制权”的极端形式。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所谓“两桶油”在全球石油渠道网络中缺少控制权, 在石油定价中更是缺少话语权, 但基于行业垄断的背景, 对国内石油的进口和销售渠道网络却拥有绝对的“渠道控制权”, 其结果, 或许就是“涨多跌少, 涨快跌慢”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渠道控制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它牵涉到对渠道流量规模、流向路径以及渠道网络的密度及广度的控制, 也牵涉到对渠道建设中的结构、层次及分布的主导。这种控制和主导的能力, “凝聚”在一起就是渠道控制权。

二、渠道控制权获得与保持中存在的问题

渠道控制权获得与保持中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 政府和企业普遍忽视自主渠道建设和渠道控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在我国“唯GDP”政策的指引下, 各地政府纷纷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出现了“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工业化中前期, 由于商品生产增长速度慢于消费者需求增长速度, 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流通问题并不严峻, 并未得到企业和政府重视。然而,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 商品生产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商品销售和流通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商贸流通渠道于是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已经达到成长极限, 依托资本进行原始积累的阶段已经结束, 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而工业化后期最关键的问题是制造业的流通支撑问题, 即与强大的制造能力相应的渠道建设和渠道控制的问题。

然而, 从目前各地产业发展的现实实践来看, 各地政府在原有政策惯性指引下, 并未给予商贸流通业发展尤其是渠道基础设施建设以足够的重视, 各类企业在政策限制下有时也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 对于渠道控制权和商品定价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渠道建设处于盲目发展阶段, 商品流通问题风险极大。多数生产商往往从眼前利益出发, 追求短期销售收益最大化, 并不着眼于产品品牌、顾客服务、产品渠道网络的长远建设和控制能力的掌控, 加之中国大量中小企业缺乏渠道控制的能力和意识, 容易成为别人利用的棋子, 到最后往往难以赢得市场, 获得长远的收益。

更为糟糕的是,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内“做大”GDP, 基于政绩冲动, 在招商引资时, 甚至故意地将渠道控制权“拱手相让”, 而只要对方的生产加工环节留在本地就行, 人为地甘心情愿地沦为“生产车间”提供者, 从而变相地助长了外资渠道的扩张, 压抑了本国企业渠道扩张和自主渠道建设的空间。

2012年8月3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 将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提到新的高度, 表明我国政府已认识到流通业及渠道建设的重要性, 开始花力气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然而, 从目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情况来看, 国内许多企业对流通渠道控制权的认识、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 需要各界高度重视和下大力度去改变。

(二) “内斗式”渠道冲突不断出现

我国商品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内战内行, 外战外行”现象, 政府和企业普遍不在乎外资在渠道领域的入侵, 甚至敝开大门为其提供便利, 但对国内同行却十分敌对, 针锋相对, 甚至寸步不让, 毫不留情, 不惜“死战”, 进而让外资渠道商渔翁得利。在这方面, 家电、皮具、服装、家具等领域十分普遍。

所谓渠道冲突指的是渠道成员发现其他渠道成员从事的活动阻碍或者不利于本组织实现自身的目标, 进而发生的种种矛盾和纠纷。流通渠道的设计是在不同角度、不同利益和不同方法等影响下, 渠道成员之间瓜分渠道价值的过程, 由于价值的有限性和专有性, 渠道冲突往往是难以避免的。

渠道冲突的主要表现就是渠道成员间的不合作甚至过度竞争。渠道冲突的出现在许多时候就是渠道控制权的争夺问题。一方面是渠道控制权的滥用, 依靠渠道控制权压榨渠道成员的例子屡见不鲜, 当然也无可厚非, 渠道成员追求渠道控制权, 无非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 而要获得更大的利润, 在渠道价值有限的情况下便不得不以各种手段压榨其他渠道成员。然而, 其他渠道成员也是利益主体, 其目的也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过于苛刻的压制难免引起渠道成员的反抗, 渠道冲突便产生。另一方面是渠道控制权的缺失, 流通渠道缺乏控制主体, 往往会出现“群龙无首”的状况, 渠道主体间的利益纷争便缺乏有效的协调者, 也可能出现渠道冲突问题。近年来, 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各种名目的“通道费”, 几乎成为零供冲突的焦点。除去进场费, 还有专门展示费、合作广告费、商场店庆费、节庆费等等, 种类繁多, 数目巨大。

解决渠道冲突问题, 需要渠道主体树立流通渠道整体观念, 将关注的视角集中在流通渠道价值最大化, 即关注渠道对于商品价值创造、增殖和实现的功能。通过渠道控制权的功能协调整个渠道, 便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

(三) 渠道控制能力普遍弱小

获取渠道控制权需要渠道主体塑造并形成各种控制能力, 以便使渠道主体其它成员对其产生依赖。然而, 渠道能力的培养和获得并非易事。进一步说, 我国在渠道控制能力方面存在着普遍性缺陷, 能力偏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生产商对渠道网络的统筹设计能力普遍偏低 ;二是生产商和中间商对渠道控制的治理水平偏低 ;三是渠道经营和运作能力普遍偏低 ;四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水平普遍偏低 ;五是渠道主体的品牌培育和推广能力普遍偏低。

总之, 目前的渠道系统是脆弱的, 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处于落后、零乱、缺乏整合的状态, 变革是必然的!

(四) 国外品牌和渠道商对国内渠道商的排挤

国外知名品牌大多具有品牌优势, 但却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因而, 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 在市场前景不明确的情况下, 为转嫁并降低产品销售风险以及充分利用国内已有渠道资源, 国外品牌所采取的策略往往是授权代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 一些国外品牌一方面会采取规模限制, 牟取分销暴利, 另一方面也会在国内渠道商的代理争夺中获取更高的代理费收入。这种状况主要由于国内缺乏符合条件的大型代理商, 缺乏渠道优势, 对市场资源的掌握、信息整合能力比较弱, 降低了谈判优势, 难以实现渠道控制, 使得国外品牌分割了更多的利润。

近二十年的现实情况表明, 许多国外品牌在成功进入中国并稳住阵脚之后, 往往倾向于甩开中间代理商, 建立直营店。例如, 日本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渠道控制变革中, 多是如此。此时, 因为拥有了市场和需求之后, 国外品牌几乎无需代理商转嫁风险, 建立直营店将够有利于缩短渠道, 增加利润, 也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打造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因此, 国内渠道商往往成为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可资利用的跳板, 瓜分大部分利润, 并弃之如敝屣, 更使得国内流通企业的生存如临深渊。

总之, 从目前中国流通企业流通渠道控制问题的现实情况来看, 普遍存在着不重视、缺能力的现象, 这与中国传统中的“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相一致。因此, 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角度来看, 要转变观念, 树立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 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的意识, 引导目前具有一定实力的生产商从塑造品牌形成、大力广告宣传、建设流通渠道, 并努力熟悉消费者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流通基础, 保证生产流通的互相促进效应。

三、渠道控制权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未来

渠道控制权获得与保持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 电子商务对渠道控制权的挑战

在传统市场环境和渠道结构下, 对渠道的控制基本上局限于实体渠道环境下, 渠道控制的模式及路径基本上是有形的, 在研究和设计上也有相对成熟的经验, 然而, 随着流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网络商业和网络渠道正急速扩张, 搅乱了传统渠道系统设计的格局和理念, 从而使传统的渠道控制方式和效果都面临挑战。

就目前我国渠道控制的实践来看, 对渠道控制权构成挑战的因素主要有五方面 :一是电子商务的冲击 ;二是内外贸渠道融合 ;三是多渠道重构 ;四是体验经济时代的渠道变革 ;五是渠道基础设施滞后背景下的资本投入等。有关这些挑战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都还只是起步, 因此, 这里也只是提及, 且重点分析电子商务对渠道控制权及渠道建设带来的挑战。

电子商务渠道的类型包括电商直营渠道, 电商分销渠道和电商团购渠道。除了以上主要电商渠道外, 还有银行积分商城、移动电子商务等新兴的电商渠道, 由于这些渠道在销售规模上目前占比不高, 目前基本可以忽略。

传统实体渠道与电子商务渠道的主要区别在于电商渠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用户群、规模、发展方向三个方面。不同类型的商家, 对于电商渠道的诉求是不同的。对于生产商来说, 网络渠道的意义是销量。对于经销商来说, 网络渠道的意义是销量和利润。对于品牌商来说, 网络渠道的意义是品牌推广和分销体系。

1. 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的冲突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传统经销商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 他们往往在经营实体店铺的同时开展网络销售业务。由于互联网具有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特性, 这些经销商的网络销售业务也不可避免地突破了原有的经营地域, 开始面向全国甚至国外开展业务。这使得许多生产生产商原有的渠道管理策略受到严重冲击, 很多传统渠道管理的手段在电子商务日渐普及的今天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种冲突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发展加剧了竞争性渠道冲突, 网上团购引发渠道中的垂直冲突, 电子商务引发了多渠道冲突等。

2. 电子商务可能削弱渠道价格控制策略的效果

在渠道管理中, 为维护产品销售市场秩序、维持渠道成员稳定的利润率, 生产商或上游渠道商明确规定其他下游渠道成员不得以低于或高于其制定的价格销售产品, 这种价格控制政策有利于市区到成员保持可观的利润, 稳定渠道体系, 便于统一管理不同地区的产品销售。然而价格控制策略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经常难以进行有效的实施。这主要包括电商价格战容易导致市场价格失控和存货的网络倾销可能瓦解价格体系两方面。

然而网络的库存倾销所导致的价格的下降并非对其他渠道没有影响, 特别是一些数量较大的库存的低价销售, 对于传统渠道的出货速度不可避免会产生影响, 当出货速度出现大幅下降时, 传统渠道的销售商也不得不进行调价。从短期看, 价格控制政策效果的削弱只是损害了渠道内的经销商, 但从长期的考虑, 必然对产品和品牌山生不良影响, 最终损害到生产商的利益。

3. 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的融合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平台, 具有成本低、地域广、虚拟化等特点, 各类生产商在利用它作为销售渠道的有效补充的同时, 应充分了解它对现有渠道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渠道管理中的冲击和挑战有足够的预期, 积极制定预案, 寻求有效地解决方案。

电子商务为传统渠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但对渠道商的管理和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是未来的主流渠道之一, 未来渠道商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电子商务化”。

专家们普遍认为, 网上商城虽然会对实体店有冲击, 但不可能取代实体店, 二者相互融合是必然的。如果传统企业不“触网”, 其市场会被对手分割, 但网店也需要有实体店辅助。对于消费者来说, 无论是网上商城还是传统的实体店, 都是同一服务平台。谁能提供合理的价格、便捷的服务, 谁就占据优势。未来实体店和电子商务必定共存。但随着电子商务热潮的到来, 其基础设施建设、衍生的服务业以及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电子商务将给传统企业带来一次“革命” (见表1) 。

4. 多渠道零售与全渠道分销

多渠道零售是指通过官方网上商城、平台商城专卖店、社区商城等多渠道全网覆盖, 与网购人群无缝对接, 实现商品、促销、资讯同步管理的渠道体系。百货店从兴起到现在已经存在了100多年, 在这期间又发展出超市、专卖店等实体零售形式。在我国, 超级市场被引入始于1978年, 当时称作自选商场。1983年1月3日, 中国第一家超级市场在北京市海淀区开业, 那时购买者几乎都是外国人。今天, 超市份额逐年增长, 分割市场份额约30%。变革的新兴零售业态充满生机和活力, 但他们并没有使传统的百货店消失, 反之多种业态并存于购物渠道之中, 满足人们各种生活所需。

多渠道的引入, 使得生产商和渠道商在渠道建设中都被迫进行组合性选择, 是单一渠道?多渠道?还是全渠道?电子商务才真正让电子的处理方式和商务的复杂性进行结合。而影响这种组合性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商品选择, 店铺选择以及物流因素等。

( 二 ) 内外贸一体化对渠道控制的挑战

在过去几十年中, 我国政府和企业习惯按内贸渠道和外贸渠道来分类建设与管理, 然而, 随着中国市场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内外贸渠道的融合已经是当务之急, 国家也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促进。2013年, 国家商务部已经选择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企业进行试点, 并试图将这种试点推向全国。

我国制造企业为何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扩张, 却没有出现类似日本三井、三菱以及韩国三星、现代等大企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制造企业虽然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 却没有自主的覆盖国内外市场的渠道体系。这也是中国企业与国外中跨国公司的最大区别, 也正是我国企业竞争力偏弱的核心原因所在。

1. 我国内贸与外贸渠道存在的主要差异

国内、国外市场的差异性是多方面的, 不仅是产品规格、消费者喜好方面存在差异, 更重要的是贸易制度、营销环境以及信用体系的差异。

具体主要包括内外贸渠道的制度差异, 内外贸渠道的财务与结算差异, 内外贸渠道的交易差异, 渠道效率差异, 商品品牌形象的差异, 市场关注点差异等。

2. 如何构建内外贸融合的渠道体系

近六十年来,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 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相继建立了基于内外贸一体化的渠道体系, 这对我国的渠道建设是很好的参照。同样, 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渠道体系也值得我们学习。

(1) 日本综合商社式的内外贸一体化渠道模式

日本综合商社是一种以贸易为龙头的跨国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 , 实行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经营 , 并且通过自身强大的国际营销体系开拓国际市场 , 带动本国商品以及资本和技术输出。在日本综合商社发展的早期阶段 , 外贸在其营业额中占有较大比重 , 并在日本外贸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虽然有的综合商社海外投资的红利竟然占其总盈利的将近1/2, 但在综合商社的销售额中有50%是由国内贸易取得的。目前国内销售额一般要占其总销售额的40% ~ 50%, 三菱商社这一比例接近48%, 形成了内外贸统一经营的特色。对于综合商社, 国内、国外市场均同等重要。特别是80年代以后在扩大内需市场的大形势驱动下, 加上商社在海外事业前峰受阻后, 便加紧回采到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活动经常受经济因素以外的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诸如三井物产在伊朗开发石油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而国内市场活动无论在政治方面, 还是在经济方面都比较稳定, 所以各商社极为重视国内市场的销售和收益。

资料来源 :1997—2009 :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

日本综合商社进入国内商品渠道的做法, 主要是在发挥进出口优势的基础上采取四种主要方式 :一是广泛从事进出口商品的国内批发业务 ;二是参与日本国内连锁商店和超级市场的投资以及少量从事其他国内零售业务 ;三是广泛参与国内的物流和配送业 ;四是建立生产和物流的联合体。

(2) 美国式国际化经营的商业连锁集团

随着跨国连锁商店和超市不断发展,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商品种类日益多样化, 这种以经营内贸为主的商业企业建立全球化的采购和配货网络已经势在必行, 从而也就使得连锁商业集团在更大程度上介入了进出口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功能成为新的零售企业组织跨国连锁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内贸和外贸在跨国连锁中得到有机结合。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零售商, 其一万多家家连锁店遍布全球, 真正实现了商品在全球采购, 全球销售。在沃尔玛看来, 它的市场早已没有了国界的障碍, 内外贸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3) 启示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内外贸结合型渠道模式?无论日韩模式, 还是欧美模式, 对于中国来说, 都只是一种借鉴和参照系。那么, 如何推动本国企业构成内外贸一体化的渠道体系?目前, 还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难题。例如, 我们通过赋予外贸企业内贸经营权和内贸企业外贸经营权, 试图达到内外贸统一的目的, 但实际上由于国家的流通体制并没有发生变化, 大多数专营性商品仍然受到各自主管部门的严格控制, 再加上内外贸企业已经建立了牢固的分销渠道, 使得外贸企业的内贸经营权在很大程度上被架空 ;而内贸企业中又只有极少数获得了外贸经营权, 且对国外市场缺乏了解, 所以成效不大。

因此, 要彻底改变内外贸一体化分割的局面, 在企业的微观层次上把内贸企业、外贸企业、制造业的优势整合到一起。所设计的模式是 :在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隐形限制等违背资本重组、连锁经营的障碍后, 通过政府推动与市场培植相结合, 推动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内贸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造, 促进相关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基础, 以资本为纽带, 以大型流通企业为核心, 实现业务的整合、优势的联合, 通过资本的力量真正打破内外贸业务分割的局面。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培养真正能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微观企业载体——大型流通集团。

参考日本对国内产业的管理模式, 应当把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国内流通产业和工业产业的融合, 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类似于日本综合商社的流通企业集团, 建立以贸易带动产业、以产业推动贸易发展、贸工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

(三) 渠道控制权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渠道控制权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未来渠道控制权将出现新的趋势和变革。

1. 宏观环境对渠道成员控制力的影响

任何一个渠道的运作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进行的, 而环境的不断变化又会引起渠道内部的分化、重组与变革。随意对分销渠道环境的客观了解, 既有助于各渠道参加者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确立正确的战略定位, 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 ;又有助于增进各成员间的相互了解与联系, 提高通路的开放度与效率, 缓和冲突与压力, 保持整个渠道的灵活性与生命力。

一般来说, 考虑渠道环境主要有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对于渠道成员的控制能力, 我们主要考虑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等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和营销观念的发展, 分销活动对社会关系的日益扩大, 由此引发的大量的社会矛盾必然需要权力机关予以调节。所以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 对于规范、监管渠道成员活动, 保护公平竞争, 保护消费者利益, 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来说, 就显得尤为重要。渠道成员要实现对渠道的掌控, 必须要法律的支持, 以维护渠道中订立的合同规范的实施, 维护自己的权益。

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渠道成员的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扩大, 企业的投资机会增多, 市场交换活动更加频繁, 从而使信息竞争成为了市场竞争的焦点。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全球化的加速, 对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能否处理和应对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同时, 对于国际化的贸易方式带来的冲击, 随着大资本财团争相入侵抢夺资源, 渠道成员的地位就会发生变化, 能否占据有利资源实现对渠道的掌控已成为当务之急。面对全球化经济的冲击, 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和经济风险也是渠道成员需要应对的现实问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只是和技能的综合, 是最活跃、最主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渠道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 也对渠道成员的素质和渠道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科学技术对于渠道的管理与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零库存”和“战略关系网络”成为可能, 既提高了渠道的工作效率, 也使得渠道的内部分化与重组加剧, 还迎来了新的分销方式和手段的挑战。

2. 渠道扁平化背景下的流通主体分散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流通产业进行的循序渐进的改革进程, 其主要方向是打破流通渠“产品分配”的职能, 而重现建立“满足市场”的原有职能。在这样的背景下, 流通业改革是从打破计划型“一二三零”传统购销体制, 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流通体制开始的。

伴随这一改革进程的是国有流通体系的瓦解, 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偏重零售环节的资本充足, 而忽视批发环节, 致使处于流通产业承上启下位置的批发市场势力大为衰弱。然而, 从渠道控制与流通职能的角度来看, 批发环节却是最能代表大流通的渠道化解, 因为批发代表着市场的辐射范围和流通半径, 而生产和零售影响更为有限。

在这样的背景下, 流通渠道的失控现象此起彼伏, 而其主要原因便在于渠道流通主体的多样化和分散化所产生的渠道实力弱化, 以及渠道扁平化背景下数量巨大的生产商与数量巨大的零售商之间的分散博弈。

目前, 流通环节的减少已成为生产商和零售商都重视的市场手段, 双方都通过扁平化的渠道网络直接掌控消费者需求, 掌握市场。但是, 零售业的迅速发展以开始出现过度竞争的危机和隐患。“引厂入店”、“出租柜台”、“保底扣点”等形式的零售活动, 使得零售网点越来越偏离“零售”职能, 成为“包租公”或“大房东”, 从而造成了“市”、“场”的严重分离, 偏离服务消费者的职能, 难以掌控渠道控制权。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 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国际零售业大公司纷纷斥资抢滩登陆, 超市、卖场发展迅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 一些生产商徒叹无奈之余, 纷纷改弦易辙自建渠道, 意欲掌控渠道, 以我为主, 直插终端, 使渠道扁平化, 最终完成渠道的变革, 加快产品分销。但是,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 任何一个生产商都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自己所有的产品完全做到最终用户那一端。

3. 渠道合作与联动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企业营销模式日新月异, 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电子商务也随之应运而生。同传统的分销渠道相比, 网络化营销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全球企业商品流通渠道模式面临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

市场竞争的推动, 使生产商主动调整自身渠道的取向, 主动将中间渠道压扁, 从而使得传统渠道层级的压缩更为普遍。同时, 随着互联网在内的各种直接渠道的飞速发展, 使得生产商的物流成本进一步境地, 服务的及时性进一步提高, 渠道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改善, 对于已有的渠道结构和成员关系及地位也发出了挑战。

为了分担风险并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提升企业竞争力、防止过度竞争, 为了避免“大企业病”, 渠道联盟营运而生。渠道战略联盟已成为目前渠道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一种以渠道为纽带的企业合作形式。松散的、间接型的传统渠道不仅制约了生产商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 还影响了渠道效率, 而渠道战略联盟正是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在渠道创新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渠道战略联盟常以联合研制、资源不缺、市场营销为主要的组合方式, 这对原有的拥有渠道资源占据渠道霸主地位的渠道成员来说, 将由“霸主”地位变为“盟友”, 随着盟友数量的增多, 信息的共享, 过去掌控的“渠道话语权”的将逐渐被分散化, 更多的是被要求实现渠道成员的双赢。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篇2

摘要: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诸多问题,WTO的加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冲击.这些引起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极度重视和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Summary: Ou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meets the great challenge when developing;as developing the integrative economy, a great many problems exist in ou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and impact from joining the WTO, which arise great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and highly attention.Therewith,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adopts a serial of corresponding steps。

关键词: 信用创造 服务银行制 私人银行制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Key word: The reputation creationThe service bank systemMarket risk

The private bank system credit riskFinance take charg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一、导言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外国银行纷纷进入我国市场,中国的银行业将经历着空前的冲击.与此同时这亦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不但能有效淘汰我国不合理的机制,而且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二、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业务经营具有典型的商业特征.世界金融市场正朝着自由化,证券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商业银行为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其经营管理的模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

(一)、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

1、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金融业务,其他金融业务则由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分工于:

(1)、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2)、商业银行一般以发放一年以下的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方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从专业化逐渐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除以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外,还兼营其他业务.可以说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逐渐走向多样化,综合化,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可以经营.2、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化,综合化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性加大.(2)、加速了银行的集中和垄断.(3)、导致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的界线越来越模糊.(4)、使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综合化主要表现为范围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多.使金融业在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际交往中的比例大大提高,金融业的就业人数大

(二)、商业银行业务证券化的趋势

所谓负债和资产业务的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负债和资产业务方面更加注意通过金融资产的创新和增加债务型资本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1、它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渠道,强化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供了方便,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注入了活力。负债业务证券化表现在商业银行债务型资本的增加上.它还表现在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商业票据所筹集资金的规模的扩大上.2、它强化了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证券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了证券市场融资规模的扩大。近二十年来,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和西方金融体系的不断变革,证券投资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商业银行资金融通的证券化,意味着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它给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证券市场的运行与发展带来了相当积极的影响。

(三)、商业银行管理电子化的趋势

1、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大推动了银行业务自动化,综合化和服务全面化,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运作方式,提高和推动了银行高层人员的宏观管理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力。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各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业务处理自动化,即商业银行处理手段以电脑取代人手和减少了分行数目;其次是管理信息化,再次,客户服务全面化。

从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银行正由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可变成本产业变为一个资本密集型的固定成本行业.银行电子化程度和拥有的信息量的大小,特别是如何运用这些信息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将成为银行最具革命性的.这是因为电子计算机一旦被用意银行的服务,将会降低巨额交易的单位成本,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可以使银行扩大业务,增大收益.电子计算机运用于资金调拨,可以大大缩短银行内部的资金结算,节省现金的使用.此外,处理大量交易的高级计算机系统能够为银行经理层提供重要数据以便其进行决策.(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国际化的趋势

银行业务的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各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监管放松,导致银行业务的全球性竞争日益加剧,从而促使大的银行集团在银行服务的世界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加速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进程.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指:商业银行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状况,市场情况以及金融管理当局对银行业的管理制等.进入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先后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又是原来处于分散状态的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出现了金融市场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局面,再加上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加强,其结果是:

1、给商业银行发展对外业务,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金融服务,扩大服务业务范围和增加银行业务收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2、也给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大公司直接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提供了方便.直接融资的发展削弱了银行原来所占有的垄断地位和在融资成本上的比

激烈的竞争是银行使银行传统的金融媒介作用正在降低,银行传统业务的时份额在缩小.银行盈利也受到影响.德国银行也的平均收益率从1984年的21%下降到1995年的11.8%,资产收益率只有0.49%.西班牙银行业资本收益率从1990年的10%下降到1995年的5%,而资产收益率从1990年的1.53%下降到1995年的0.69%.面对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审视其自身在金融市场的定位.不少商业银行家已经意识到仅靠发展和完善银行传统的业务是无法挽回商业银行昔日优势的.商业银行必须采取义务经营的多元化,服务全能化的经营方针,大力开展各种业务,包括基金,保险,投资 业务.其目的就是促进银行与证券业的融合.三、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其他金融机构同时并存的局面.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银行,两家住房银行和108家城市商业银行组成.中国已经加入WTO,这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已处于高度的政策壁垒保护下,这使得中国银行业很脆弱,竞争力普遍低下,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管理机制僵化.在来自于国际金融业的高度竞争压力下,中国银行业将在资金,业务,人才,管理和监督方面直接受到冲击.中国的证券市场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在为企业融资方面取代了商业银行部分作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还受到其他金融机构如基金,保险公司等的挑战.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机构,商业银行将面临国外国内各种金融机构的竞争.(二)、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

银行资产我国金融资产的主体,也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主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社会总储蓄的70%以上,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为20%左右,但据业内人士称实际数字肯定膏腴这个比例.而美国199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重只有3.4%左右,日本也未超过10%,大约只有7%,可见我国的不良资产比重是很大的.这些不良资产有部分是政策性贷款造成的,或者说国家的隐性负债表现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带另一部分则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的.(三)、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少企业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从证券市场获得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改变企业过度依赖商业银行的局面,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永久性资金以利于长远发展.在目前中国实际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的情况下,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肯定有一定的影响.首先从商业银行的负债来看,在证券市场成立以前,存款是资金赢余者的唯一投资工具,居民储蓄大部分通过存款形式转化为社会投资.而证券市场在中国发展以来,由于股票和债券的平均投资收益率高于存款利息,且他们能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比存款强,因此,证券市场上的金融资产对投资者有相当的吸引力,拥有多种金融资产也符合投资者分散风险的需求.在目前中国连续8次降低银行存款利息以及征收利息所得税的情况下,银行存款了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证

券市场的发展改变了商业银行垄断储蓄的局面,这也有利于投资者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中国的金融工具相对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显得非常单调,在更多的金融产品出现的时候,银行的存款市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在美国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是商业银行强劲的竞争对手.因此,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投资意识增强的时候,商业银行的负债义务还将进一步失去市场份额.(四)、外资银行的竞争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中国已经加入WTO,在今后的两年内,外资银行将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五年内获准经营零售业务,并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自1981年我国实施金融开放政策,正式批准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以来,我国外资银行的数量,地域分布,业务范围,资产规模,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都迅速扩大.截至2001年底,在华外资银行总额为450.48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30.7%,贷款总额为185.36亿美元,负债额为421.29亿美元.外资银行以管理完善,体制健全和敢于创新而著称,一般在其他国家建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都是有一定的经营历史,资产规模雄厚的国际性大银行.它们一般都是股份制银行,受中国政府的干预很少,能以市场方式自主经营,因此,他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在存贷款定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外资银行除了与国内商业银行竞争业务,还会在人才等方面展开竞争.优秀的,具有从业经验并熟悉中国国情的中,高级管理者是其竞争的对象.国内的优良客户也是其竞争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具有进出口权的生产型企业.总之,外资银行将是国内商业银行有力的竞争对手.它们甚于国内其他金融机构.(五)、利率市场化及风险管理理论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价格是有供需双方决定的,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含义是利率的高低由资金的供求双方决定,而不是由非市场化的行为制定,政府只能通过间接手段如改变贴现率等影响利率的走向.在这些国家里利率的大小反映了资金的稀缺程度,也决定了人们的投资行为.但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价逐步放开不变管制,惟独利率还主要受政府的控制.当然,这与国家实行低利率对国有企业进行隐性补贴有关,但这种非正常的利率既不能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还损害了储蓄者的利益.并且使得一批经营效率低下的企业得以继续生存,这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四、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商业银行体制的改革

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由4家大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银行,两家住房银行和108家城市商业银行组成.其中4家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银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置网点,两家住房银行和108家城市商业银行只可以在当地范围内开设网点.截至2003年9月,共有4家商业银行在深圳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上市,它们分别是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它们有着不可以估量的不良资产率.根据保守估计也在20%以上,它们资本充足率很低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仍能继续经营就是国家信用在支撑着,国家是不可能不还储蓄者的资金.而也正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唯一的股东是国家,才使得它们的经营行为受到行政干预,它们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是国家,即全民所有,但国家是非人格化的主体.既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主体模糊不清,那么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也是模糊不清的.这就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受到行政干预促使起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银行产权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呈现出与现代公司制银行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特征:首先表现为对贷款企业的债权软约束.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国有企业,既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国家的,那么他们之间的资金流动只是国家资金的调拨,不存在真实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国有商业银行大量的资产无法追回从而形成巨额呆坏账.国有商业银行的奉贤也与日俱增,国有资产也大量流失.由此可知,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的问题,否则只会影响到社会资金的正常运转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问题,并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及增长.公司制股份制是结合市场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只有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二)、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金融服务业的综合化经营是国际趋势,也是金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还是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也,保险业分开经营,分开监管的格局.实行混业经营,开展多种业务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领域在流失,而又不能寻找新的利润来源,这势必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业务品种多样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形成协同效应.且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构认才管理等.为使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要尽早完成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提高我国金融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商业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涉足新业务的时候,我国 的商业银行仍然经营着有限的几种业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可以预见我国的商业银行将会突破经营理念,积极效仿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开展许多新业务,如消费信贷市场在中国刚刚启动.我国有着世界上1/4的人口,消费潜力是巨大的.消费信贷业务被国际性大银行看作未来金融业最具前途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开拓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等,充分发掘本国市场的潜力.另外,贷款出售与贷款证券化在发达国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我国商业银行可充分利用这一创新技术获得资产的流动性及达到资本充足性的要求.目前的高新通信技术已在商业银行得到较好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未来各银行竞争的主要业务之一,我国商业银行也应抓住机遇,适时推出符合国内客户要求的电子服务,ATM(自动取款机)和POS(销售终端机)网上银行等业务才刚刚起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总之,在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时候,它们提供的多样化服务将对我国的商业银行造成巨大的压力,唯有创新才是商业银行保住市场,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途径.参考文献:

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论>>刘赛红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4-3-12、<<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宏观视角分析>>李健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3-143、<<论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再造>>熊继洲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3-7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邓世敏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2-265、<<中国商业银行再造>>刘桂平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09月

6、<<商业银行的未来>>戴维.罗杰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企业内部银行面临新挑战 篇3

“十二五”期间,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集团的不断壮大,在监管政策的支持下,财务公司行业机构数量和行业资产规模得到快速增加。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22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财务公司服务的企业集团成员单位超过了6万家,遍布石油化工、能源电力、航天航空、钢铁冶金、机械制造、铁路交通、信息通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些有企业集团“内部银行”之称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就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净赚757亿元的“稳压器”

财务公司被称为“内部银行”,是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可以调集集团内部成员资金,有助于企业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嫁接、探索和创新,也有利于集团内部更高层次的资源整合,有效降低集团成员的融资成本。

财务公司行业已经逐步成长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财务公司是国内金融体系重要的参与者,对20余个行业的20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及其产业链的支撑和引导作用较为明显。”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何德旭向《经济》记者表示,财务公司日益受到企业集团的青睐。在企业集团探索产融结合的背景下,财务公司被视为产业资本延伸的最直接通道,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在国有企业收入、利润“双降”的背景下,财务公司正在成为企业集团的效益“稳定器”。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向《经济》记者表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22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表内外资产规模6.50万亿元,所有者权益5680.88亿元;201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1.49亿元,利润总额757.76亿元,均为5年前的3倍。“在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财务公司盈利成为所属企业集团经营效益的重要来源之一,一定程度发挥了经济周期波动中集团利润的‘稳压器’作用,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整体发展较为稳健的机构。”

实践证明,财务公司作为服务企业集团的内部金融平台,是服务实体经济最直接、与产业融合度最高的金融机构。

财务公司的资产规模非常惹眼。截至2015年末,财务公司全行业表内外资产同比增长1.13万亿元,增幅21.13%。

与此同时,财务公司的资产质量依然保持良好。截至2015年末,财务公司全行业不良资产率0.05%,不良贷款率0.11%,远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其中194家财务公司无不良资产,行业平均资本充足率22.15%,资本较为充足。”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财务公司的表现亦不负众望。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形势下,财务公司积极助力集团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年末,财务公司全行业发放贷款余额15698.48亿元,较年初增加2701.45亿元,增幅20.79%。财务公司通过向成员单位发放贷款提供融资,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买方信贷、消费信贷、融资租赁以及票据贴现、应收账款保理等金融服务,一定程度缓解了成员单位特别是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随着利率市场化,财务公司面对银行的竞争会更为激烈。”上汽财务公司董事、总经理沈根伟向《经济》记者表示,未来,财务公司行业必须大胆创新、练好内功,和银行拼价格、拼服务,并发挥财务公司对企业需求把握得更快更准确的优势,以取得更好发展。

“十三五”的机遇

当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迈入新阶段,历经近30年发展的财务公司站在了新起点。财务公司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三大叠加的机遇。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培建向《经济》记者表示,“十三五”期间,财务公司行业的发展面临重要机遇。

其一便是“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国际化机遇。“十三五”期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将进一步推进,这给金融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财务公司行业而言,“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行业中,财务公司分布相对密集,支持企业集团国际化产业布局是摆在财务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其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发展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6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层面,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将是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去产能主要是在煤炭、钢铁、制造、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行业下工夫,这些行业财务公司相对集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财务公司而言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

银监会在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将服务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改善金融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与实体经济最密切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直接对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并通过多种方式满足集团重点项目、紧急项目、战略性项目的融资需求,在支持企业集团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有利于财务公司长远发展。

其三是创新发展中的转型机遇。“十三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十三五”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财务公司也应抓住机遇,通过创新实现发展转型。

而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是“十三五”期间重要课题。产业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通过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以激发整个产业活力,从而形成和谐的产业生态圈。

沈根伟向《经济》记者表示,普惠金融将是“十三五”期间金融改革的重头戏,互联网金融被认为是普惠金融的中坚力量。“财务公司可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点放在金融服务功能的实现上,尤其是产业链金融服务领域,突破传统信贷业务的处理方式,增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之间的粘性,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nlc202309090244

与此同时,“十三五”时期,财务公司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增长动力不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成员企业经营困难,信贷风险上升。同时,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财务公司传统主业的盈利空间也在大幅缩窄。经济新常态加速了财务公司的结构优化升级,向高效率、专业化的综合性金融机构转型已迫在眉睫。

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思维

2016年是财务公司行业“十三五”时期战略发展的第一年。在224家财务公司中,已有一些结合“十二五”时期积累的经验,制定出了全面且详细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与目标。还有的正在梳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力求新的五年发展计划切实可行。

而财务公司行业也开始积极谋划布局金融创新服务,为集团提供资金集中管理、风险综合控制、产品销售融资、保险代理、财务顾问等综合金融服务,部分财务公司开始向产业链金融、互联网金融、国际金融拓展。有7家财务公司实现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线上清算,有14家财务公司开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有49家财务公司成为集团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主办企业。

诞生在金融改革时代的财务公司,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应意识到面临的挑战:金融市场化改革终将削弱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的“政策性息差”,存贷息差的收窄也将挤压财务公司的经营利润。只有妥善有效地应对挑战,财务公司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何德旭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动性亟待提高。“盘活存量、增加供给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财务公司等金融子部门的作用。”

在他看来,“互联网+产业+金融”的产融结合新模式应该成为财务公司服务集团公司、服务相关产业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思维。“在国内经济处于新常态的形势下,经济增长中枢下移,集团公司、产业链以及宏观经济的金融支持需求更加迫切,财务公司应该以互联网思维积极拓展对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以产业链金融为核心,以财务公司的资源整合为载体,盘活整个产业链的现金流和资源流,构建‘互联网+产业+金融’的产融结合新模式,为实体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而财务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始终与产融结合相伴相生。早在2014年,银监会就曾提出支持财务公司试点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目前,行业中已有5家财务公司成为了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的试点单位,分别是北汽、上汽、海尔、格力、武钢。

在年初召开的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支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扩大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财务公司将服务对象适度扩展到与集团主业密切相关的产业链上游企业,提高企业集团产业链竞争力。这将极大改善财务公司以利差为主的经营模式,有利于财务公司转变发展方式。

侯培建表示,目前已经就此进行了充分准备,一旦试点推出,可以立即开展业务。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是财务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财务公司背靠企业集团,可以有效获取成员单位资金收付、采购订单和销售合同等方面的信息,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控方面,较银行具有先天优势。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不仅使财务公司成为集团价值增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利于缓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侯培建表示。

“中国电财对分散在各级成员单位的资金实时归集,资金归集率始终超过99%。由于执行基准或下浮5%的贷款利率,直接降低了县级供电公司的融资成本,也撬动了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侯培建称。

对于这一点,中节能财务公司总经理杜乐也感同身受,他向《经济》记者介绍称,该财务公司通过内部资金调剂减少集团对外融资123.5亿元,节约财务费用3.67亿元,降低集团资产负债率2.78%。可以说,财务公司在降低企业集团融资成本方面功不可没,这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关口,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银行自助业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篇4

探寻谋求一个好的发展路径,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自助渠道对银行业务的贡献度最大化, 进一步提高自助业务的集约化管理水平, 提升客户满意度。对此, 笔者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目前银行自助业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 专业化推进工作不力

1.自助业务管理专业化力度不够。未设立独立的ATM管理中心, 自助业务运营管理不集中, 业务跨部门较多, 在多头管理的情况下易于造成职责不清, 工作效率低, 影响业务的进一步开展。

譬如目前, 在省分行, 营运部门大多下设ATM管理中心, 仅负责城区集中维护的自助设备管理, 非集中维护的自助设备由个金部门管理;在二级分行, 营运部门大多下设ATM团队, 负责城区集中维护的自助设备及县支行的自助业务管理。上述定位造成二级分行ATM团队无归口的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由自助业务管理营运、个金2个部门同时管理。

2.选址布放专业化力度不够。无专门的选址布放人员, 新增选址难度大, 往往靠领导决策安装。离行式自助银行建设周期长, 存量设备低效, 设备占比多, 台均中间业务收入低, 选址布放效果差。

3.培养专业人员的制度设计力度不够。由于自助业务岗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业务很难简单地划分归类到个人、会计、信用卡、信息技术等岗位类型。自助业务交叉跨度大, 涉及面较为宽泛, 有自己的特点, 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面和技能也并非上述单一岗位类型的人能够胜任。

自助业务本可以形成专门的岗位类别, 但上级行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序列设计, 自助业务从业人员缺乏职业生涯晋升通道, 无职业生涯的归属感。若还想晋升, 只能勉为其难地选择自己认为熟悉的专业技术岗位序列, 但要和本岗的人员竞争, 需要付出的努力会更多, 竞争劣势不言而喻。

4.把自助业务岗位作为其他业务岗位退下来人员和年龄偏大人员的最终归属地。

(二) 对业务发展的方向性不了解或视若无睹, 不愿意采用新技术手段或推进进展缓慢

1.未采用动态密码电子锁。自助设备保险柜使用传统机械锁, 业务规模增大时复杂度随着提高, 钥匙、密码管理使用及密码修改耗费人力多, 但仍难以达到制度合规性的要求。

2.交易流水、凭条无纸化进展缓慢。当自助设备打印设置方式不合适或打印机故障或添纸不及时, 没有打印纸质流水, 而电子流水保存管理不当时, 可能会丢失客户交易原始记录。

3.按冠字号实现钞票追溯技术已出现, 目前客户自助渠道账务性交易量上升趋势明显, 取款假钞投诉增多, 但大多数自助设备不能识别和记录冠字号, 无法查清客户投诉的假币来源, 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形象和声誉。

(三) 自助业务运营流程的手工操作环节较多, 流程优化改进滞后

1.自助设备的现金流通管理规模不断扩大, 现金备付压力增加, 加钞计划凭经验制定, 缺乏主动预测, 现金利用率不高。

2.设备故障和客户投诉记录手工登记, 历史记录查询不便, 而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账务性交易量增加迅速, 客户异常交易投诉相应增多。尤其是存取款一体机 (CRS) 装机量增加较快, 电子流水缺乏管理运用的平台, 异常账务处理效率低下。

3.在集中维护管理的自助设备更换钞箱模式下, 钞箱使用流转过程中交接手工填制表单, 人工管理效率低下, 历史表单使用查询不便。本次清机收回尾款钞箱编号和以前加钞的钞箱编号核对困难, 业务差错难以控制, 清机对账结果长、短款频繁发生;实施更换钞箱模式时, 因运输、交接、清点等某些原因更换钞箱实施不彻底;ATM换钞箱而存取一体机 (CRS) 未更换钞箱, 业务风险控制压力大。

(四) 对业务、指标重视不一

存在重业务发展规模和主要业务指标 (如开机率、缺钞率、全功能服务率等) 排名, 轻业务运营管理 (如风险管理、流程改进优化、人员培训等) 现象, 但又对主要业务指标的日常提升和通报考核数据的分析运用不够重视, 不能及时发现运营中的问题。

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不优化改进流程和采用新技术手段, 业务指标的提高难以继续通过提高工作强度来实现。

(五) 缺乏调查研究, 业务管理粗放, 对风险防范无紧迫感

1.对存在问题不知或漠然视之, 上级行业务要求的规章制度执行存在衰减, 资源配置滞后或存在博弈, 工作强度大。在物力方面, 维护车辆配置不够, 不能满足业务需要, 业务发展和规模扩大以违规和增加业务风险为代价, 随着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业务风险也在逐渐加大。

2.在管理层面往往偏重效率、效能, 关注结果重于过程, 在操作层面往往有章不循。

(六) 自助业务有关的信息标准化问题重视度不够, 影响日常工作的准确度和效率

1.自助设备网点的命名及规则不规范, 随意性强。如自助设备网点的名称一般按所处的路、街道等命名, 但路、街道等有曾用名和现用名。命名不规范易于产生歧义, 不利于对客户吞卡、异常交易投诉地点进行快速准确定位和处理。

2.自助设备放置位置的命名及规则不规范, 相应的视频监控联网后, 针对自助设备位置的监控命名及规则也不规范。如有按位置方位命名的南、北、东、西, 有按约定成俗顺序命名的一、二, 有按启用的时间先后命名的新、旧等。命名不规范易于产生歧义, 不利于客户吞卡、异常交易投诉的地点定位和处理。

3.更换钞箱模式钞箱管理中钞箱的命名编号不规范。

二、进行路径选择的必要性

一是银行自助业务竞争加剧, 银行产品服务趋同, 在服务的及时性和全面性方面形成优势。

二是金融自助渠道的业务服务能力已经趋向并等同于银行网点, 越来越多的银行自助渠道逐渐成为银行卡最大的交易渠道。

三是各大金融机构均将自助渠道作为规划和发展的重点。未来自助银行将得到持续发展, 其设立不需银监部门审批, 银行自主决策, 业务将出现井喷式发展。

四是适应业务发展、以人为本的需要, 提升自助业务管理水平。

三、对路径选择的建议

不管自助业务良性发展的路径有何差异, 通过对目前自助业务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费用成本、习惯惯性、满足现状等因素。

适时进行路径选择, 以期解决业务发展和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 有效提升自助业务的服务质量、安全性和服务效率, 大力拓展自助渠道, 提升客户满意度。

(一) 建设专业化的团队, 推进专业化管理

1.理顺业务关系, 实行专业化的集中管理,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团队, 设立独立的自助设备管理中心或ATM管理中心。

2.培养专业化的人员, 设立自助业务专业技术岗位序列, 为自助业务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个职业生涯晋升通道, 增加职业生涯的归属感, 激发从业人员的主动性。

3.更新、改变固有观念和思维定势。为了业务的长远发展, 自助业务岗位不是其他业务岗位退下来的人员和年龄偏大人员的最终归属地, 自助业务人员配备要形成层次和梯队, 老中轻相结合。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 需要及时关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和业务的适应情况, 并因地制宜进行调整, 实现和业务发展规模同步增长。

4.选址布放的专业化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捷径。建立专业的自助设备选址规划队伍, 培养选址布放方面的专业人员, 由该方面的专业人员利用科学的选址方法和手段进行选址的预测、分析和决策, 通过持续性的选址, 不断积累基础数据, 建立备选地址库。自助设备布放投入运营后, 定期分析业务数据, 用于积累和总结选址布放经验, 以便进一步优化设备布局。

(二) 重视信息技术在提升自助业务管理水平和层次中的关键作用

未来的银行靠科技, 要想在竞争中胜出, 就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建设自助业务运营管理平台, 将自助业务运营的主要业务环节集中到一起进行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使业务处理电子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该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施自助业务基础信息的标准化, 为自助业务的电子化、智能化奠定基础。一是自助设备网点的命名及规则的规范;二是自助设备放置位置的命名及规则的规范, 视频监控联网后, 针对自助设备位置的监控命名及规则的规范;三是规范更换钞箱模式钞箱管理中钞箱的命名编号标准。

以上基础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对内、对外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越早开展越容易实现, 并能方便、准确、高效地开展有关工作且收到良好效果。

2.清机加钞计划制定。开发清机加钞计划制定工具, 利用平台中系统存储的历史交易量数据和设置的计算模型, 加强对自助设备现金量的预测和分析, 提高清机加钞计划制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降低加钞计划制定的工作难度和强度。

3.更换钞箱模式钞箱的管理。在集中管理更换钞箱模式的业务流程中, 通过对钞箱进行单个、或批量射频识别扫描识别, 利用软件系统对钞箱进行调度管理, 多个钞箱按线路出入库交接迅速, 查询历史钞箱使用记录, 减少业务差错, 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射频扫描管理钞箱后, 有利于全部自助设备更换钞箱的进行, 对收回钞箱的尾款清点对账也有较大的帮助。

4.电子流水的应用管理。实现无纸化的流水记录, 进行电子流水 (包括历史电子流水) 的集中管理, 可以解决流水检索、查账困难等问题。

5.客户交易凭条无纸化。客户发生交易后, 用短信通知、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代替客户交易凭条。取消纸质流水和凭条打印后, 节约持续性的耗材费用, 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潮流。

6.客户异常账务处理。利用保存的电子流水快速定位客户异常交易在流水中的位置, 筛选需要的流水, 结合上机管理的对账结果、设备故障处理记录和客户投诉记录进行客户投诉异常交易的处理。

7.通过冠字号管理, 进行假币追溯。据了解, 目前能对存取款交易进行人民币冠字号记录打印的自助设备仅有一部分, 大部分自助设备都没有该功能。开发与清分机接口对接的软件, 可记录钞票冠字号, 并将其与配钞的钞箱关联, 实现全部现有自助设备装钞钞票的定位与跟踪, 实现假币追溯, 落实客户取款假币投诉追踪, 提高银行声誉。

8.动态密码电子锁管理系统的使用。采用动态密码电子锁后, 可以优化业务流程, 降低业务的难度和强度。使用的钥匙少, 钥匙的管理、交接、使用简单, 动态密码用完即废, 不需要修改;后台中央控制, 后台能及时掌握锁的开关状态, 钥匙、密码管理很容易做到合规, 业务风险降低,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释放人力资源。

通过该平台的建立, 就可以使自助业务的主要业务流程实现电子化, 使自助业务的运营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解决自助业务运营过程中的效率问题, 并对有关关键环节进行合理、科学管理。同时实现业务管理由粗放到精细的转变, 由平台的系统约束来控制业务风险, 并结合长期不断积累的自助业务从业人员良好的操作习惯的养成, 建立培育一个合规发展和营运的自助业务环境和氛围。

(三) 运营考核结果和业务数据通报分析运用

到目前, 自助业务考核指标的设置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 需要业务运营中也要适应考核指标设置的变化, 因地制宜, 认真研究有关指标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于累计统计的考核指标, 需从考核初期开始, 日积月累, 扎实做好自助渠道建设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保障自助设备高效运行, 才能逐步改善, 实现指标提升;对于按月或按季的指标考核和业务数据通报, 要进行综合分析比对, 及时发现不足并改进完善;对自助业务规章制度的执行和业务的风险防范, 要发挥考核的导向和引导作用, 提高自觉性和执行力, 避免只依赖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后才进行整改和规范。

(四) 充分利用视频监控录像管控风险

银行渠道面临挑战 篇5

[摘要]近年来,我国部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先后从单一产权的国有银行改造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一环,也必将随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而进行一系列的深层变革。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然后对当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论述,并相应提出了一些措施。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既面临挑战,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只要从存在的问题入手,逐个化解,内部审计将大有作为。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挑战,应对措施

[正文]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概述

所谓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间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公司治理的根本目标是解决好现代产权制度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特殊企业,不仅存在股东和经营管理人员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存在对社会资源---千百万存款人的依赖,更是一种高度典型的社会经济利益的承受体和载体,而各种利益在银行身上最终以各种风险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需要对代理人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以降低代理成本、减少代理风险,这就产生了一整套制度安排。

审计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内部审计就是这一整套制度安排中的一个重要机制,有效的审计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手段,而内部审计报告作为信息的载体与外部审计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监控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份制商业银行就形成了代理制的管理模式,董事会作为连接股东大会和经营管理层的桥梁,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守约责任,为了确保公司代理双方充分履行守约责任,就需要有机构对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同时由于履约双方不在同一管理层面上,必然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内部审计的作用,就为商业银行履行守约责任创造了条件。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审计监督是由公司内部设立的审计机构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是为了实现治理目标,由审计主体对公司治理层面不同层次代理人责任履行的审计。主要表现为审计委员会的工作,包括:对管理层的经营责任审计;对管理层的离任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和经营风险的常规性审计等。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抑制“内部人控制”、有助于遏制管理腐败、有助于完善管理层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提高。要达到公司治理目标,必须进一步认识审计的作用,切实维护审计的权威性,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内部审计理念面临新旧更替

审计理念是审计主体对审计活动所持的态度、观点和看法的综合,是指导审计活动的思想基础,过时的审计理念将限制审计作用的发挥,先进的审计理念对于审计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内部审计理念是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指南,直接体现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取向。

传统的内部审计注重于真实性、遵循性等较基础的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往往采用“业务检查”的模式,即采用查阅财务资料、信贷档案和现场检查等方式,通过比照现行规章制度来发现问题。在经营方式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简单以是否符合现行制度作为判断标准,并要求被审计对象对照整改的模式,无法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审计信息,已难以满足提升银行竞争力的要求。

从相当长一段时期,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往往以查错纠弊为主,而在评价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体现不足,防范重于查处、为管理当局服务等一些审计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同时,审计机构只注意暴露问题和风险,而很少反省自身在其中承担的监督责任。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之前,由于产权制度和委托代理关系不明晰,内部审计往往受“一把手”或整个领导层的影响更大,体现更多的是少数管理者的意志,而不是理所当然的股东利益。而在当前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工作的报告程序为向审计委员会并由其向董事会报告和负责,内部审计体现的是广大股东的根本利益,因而内部审计正处于树立和更新审计理念的重要关口。

(二)业已建立的一系列内部审计规范将不能满足和适应股份制的需要

在内部审计规范的建设方面,已经有少数商业银行首开先河,体系完整,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规范涵盖了审计计划到审计追踪等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内部审计规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形势的变化必将对现行的内部审计规范提出新的要求。审计部门若不对规范加以修订完善,并与其赖以发挥功能的土壤充分适应,将无法继续发挥规范的作用,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

(三)内部审计人员面临更为苛刻的素质要求

据一项抽样调查表明,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中,有50%以上的人员获得特许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信息系统注册审计师或硕士学位。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大部分来自各业务部门,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熟悉财会和信贷的审计人员偏多,而其他类型的审计人员相对较为紧缺,如计算机信息工程师、资产评估师、律师等屈指可数,审计过程中若遇到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虽然这样的审计人员结构在过去一段时期基本适应了工作的需要,但今后各股东为更有效更全面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基于追求价值最大化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必然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能够审查一般的常规业务以外,还必须对一些特殊业务进行审计,并站在更高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为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提供各种咨询等服务,因此,审计人员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必须在“专”的基础上力求“全面”。

(四)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创新的压力明显增强

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曾说过,“不懂计算机的人没有资格做审计”。随着银行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的出现,业务数据、业务流程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交易信息和管理信息不断膨胀。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强度,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一直以现场审计和手工操作为主,计算机审计运用不足,对银行电子化后新出现的问题缺乏相应的审计方法与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强劲发展,目前商业银行所采用的内部审计手段面临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所面向的审计数据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二是受技术力量所限,使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明显滞后于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虽然各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在计算机审计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但只有少数商业银行取得一定进展,还有部分商业银行收效不高,大量的日常审计业务仍然是深入现场调阅纸质的审计资料来进行,且仍采用详细审计或依赖审计者个人经验判断的抽样审计方式,而未采用现代审计通行的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和科学的随机抽样方法。所有这一切都将使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工作需要,因此,对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进行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对挑战的几项主要措施

(一)建立总行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和本质特征,独立性不足必然影响内部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为了避免商业银行股东大会流于形式和经理层的权力膨胀,以及监事会权力虚设,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在商业银行董事会下设立由独立董事参加的审计委员会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审计委员会的建立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保障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审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应在审计委员会的直接控制下进行运作,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可以相对独立地、有权威地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公司的高级管理层进行审计监督。因为这时的内部审计已不是反映领导层个人的意志,而是代表了所有权人的意志,是在资产纽带关系下进行的管理。在这种组织架构下的内部审计,才是商业银行的合理选择,才能与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相适应。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商业银行在监事会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将监督部门合并管理较为合适,可以形成合力,降低监督成本。但这实际是一个误区,原因是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监督,对象与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法律赋予监事会的职责是对商业银行董事会、执行层的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这是内部审计所不能替代的。监事会成员更多的是利用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信息进行专业判断和评估,而不是仅仅依据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和职业技能进行监督。而且内部审计也并不能解决监事不作为的问题。

(二)强化培育内部审计理念并带动内审工作创新

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理念的核心是,内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并要将所提建议当作本部门的服务产品向管理当局(如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积极推销,以大大提高审计的效果。而现代内部审计方式的精髓则是参与式审计,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的实际及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完成所负责任的参谋和助手,内审工作应以这样的理念来带动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三)对现有内部审计规范进行梳理和再造

内审部门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对内部审计规范进行重新审核和修订。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发扬“拿来主义”,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等规范,又要紧密结合中国行情,不脱离实际,使所建立的规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长期的适应性。一是要建立内部审计规范和标准,修改内部审计章程与准则,建立标准的审计业务手册。通过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行为、审计程序和工作目标,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建立和完善审计计划体系,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各项业务和机构的风险水平,按照风险导向的原则,确定审计项目和审计周期,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将有限的审计资源投入到最能实现审计价值的领域,使所有重大的风险事项得到了优先审计,从而达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

在建立新的审计规范后,各级审计机构应严格参照执行,依规则行事,在每一个审计项目中贯彻好具体的规范要求,更不能省略关键步骤。

(四)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

内部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的技能型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金融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审计经验,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建设一支专家型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就必须加强审计队伍的品质建设和业务建设,使审计人员品质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一是实行内部审计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职业化管理,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多专业、多层次的专业团队;二是围绕提高履行岗位能力,发展职业生涯进行培训,鼓励现职审计人员通过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等执业资格考试,不断更新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内容,使内部审计人员都具有较强的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同时要强化对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相关审计责任的教育和培训,严肃审计纪律,为内审工作提供保障;三是建立实施交流机制,使审计人员在实践中熟悉各项业务,掌握各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关键环节,提高审计工作能力;四是实施以专业技术职务序列为主的职业生涯制度和专业化建设,为审计人员的业务进步、价值承认提供空间;五是实施以审计发现价值及质量状况评价为依据的薪酬考评机制,通过激励约束机制的运行,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对不适应内审工作的人员实行退出机制。

(五)努力探索和运用灵活高效的审计手段与方法

要适应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变化、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数据信息的高度电子化等新情况、新问题,内部审计就必须不断探索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

积极推进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从分析风险入手,在全面了解审计对象内部控制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使所有重大的风险事项得到了优先审计,使有限的审计资源投入到最能实现审计价值的领域。从而达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的目的。

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建立一套完备的非现场审计体系,实现内部审计的即时监控功能,从而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一方面,金融审计涉及面广、业务量大,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要求迫切;二方面,金融企业电子化、网络化发展迅速,数据集中、业务集成和处理自动化程度较高,基本形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业务处理系统,为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提供了充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审计人员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日益成熟,计算机审计技术的高度集成和软件化,极大地拓展了审计空间,给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向计算机全面审计的过渡提供了技术保障。内审部门应加快转变审计观念,借助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平台,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并利用软件系统大力探索和推进非现场审计、远程审计等先进审计手段的广泛运用,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在审计方法上,应加强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继续推进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同时运用科学的统计抽样,尽可能规避或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南京明主编.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财务知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5

[2]谢荣、钟凌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北京兆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编.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5

当前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篇6

摘要:当前支撑银行发展的经济环境已发生变化,银行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继续发展。笔者通过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我国宏观背景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将银行信贷的问题阐述出来,那就是银行信贷存在着风险;并从房地产、钢贸、民间借贷等三个方面分析其影响,最后笔者对当前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

关键词:信贷风险;银行挑战;对策

一、国际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石油价格继续高企,全球经济失衡依然严重,多数国家地区和央行相继提高短期政策利率,但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球贸易和跨国并购投资活跃,通货膨胀能处于可控制范围,国际金融市场基本稳定。2008年为挽救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系统风险,美联储首次动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购买大量银行问题资产。2010年,为应对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推出第二次量化宽松。2011年9月21日,美联储公布了三项政策措施,即政府债券期限延展计划、对机构抵押债券再投资计划。2012年9月美联储进一步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导致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近两年,金融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导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日趋紧张,美国发生债务上限、政府关门危机,而我国三季度经济实现回升,滑出“下限”的风险明显减小。2014年,政府关门、债务上限问题还将困扰美国,QE政策何时退出也存在不确定性,而中国经济将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是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中第一个提出全面经济结构挑战改革方案的国家,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预期也较为正面。

二、当前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风险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元年,中国经济已悄然进入新“拐点阶段”,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这使得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趋复杂,挑战来自“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来自内部和外部等多个方面,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脆弱性凸显。如今,央行指导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发挥信贷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行业间的政策变化将使得政策支持行业和其它行业的区别增大,这就要求银行在信贷结构调整上有较强的宏观预判能力。在国际形势动荡、贸易环境严峻、经济总量增速放缓、结构调整难度加大、企业经营效益下滑的复杂环境下,中国银行业面临多重挑战。目前银行的信贷资产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

1、房地产行业风险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迅猛发展,主要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价格虚高的现象。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多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如“国十一条”和“新国十条”。受国家政策影响,近几年来银监会相继出台了“二套房”政策、完善了土地和在建工程抵押政策、督促银行实行房地产授信名单式管理,开展了房地产信贷以及和房地产紧密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信贷的压力测试。对房地产行业趋紧的调控政策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受到巨大考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上升,房地产开发商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偿还压力和抵押物减值风险。

2、钢贸行业风险

受国际经济危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货币政策调整的三重影响,我国的钢铁物流产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全国有近20万家钢铁流通企业,但规模都很小,民营企业所占比在95%以上。09年天量信贷政策带来了行业的过度扩张,随着近两年来房地产调控、“铁公基”建设放缓、市政工程建设放缓、汽车销量下降等不利因素叠加,钢材销量急速下滑,同时钢材价格下跌,钢贸企业的利润大幅收窄。部分钢贸企业利用抵(质)押、重复抵押、互保联保等方式,大量套(骗)取银行贷款,并投向房地产、股票、期货等高风险行业或发放高利贷牟利,带来极大风险隐患。整体来看,近几年虽然钢铁行业业绩有一定程度的回暖,但受到信贷危机影响的钢贸流通环节的景气度未得到实质性改善,行业内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企业财务表现分化明显,上下游客户信用水平的恶化已对大型贸易企业造成实质性影响,企业资产质量降低,真实偿债能力弱化,行业资金链仍处于紧张的状态。

3、民间借贷风险

近两年在我国社会资金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矛盾催生了各类借道理财和所谓创新的影子银行活动,同时民间借贷市场也日趋活跃。这些脱离监管的民间借贷往往演化成一种非法集资,高利贷,一旦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无论是借出还是借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都非常大,都可能对企业造成致命的影响。温州地区大量的企业老板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现象就是民间借贷带来风险的表现。2014年,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各种网贷平台风靡全国。然而今年1月中旬,深圳中贷信创、杭州国临创投、上海锋逸信投三家p2p平台同时倒闭,涉及上千名投资者。p2p平台频繁倒闭,整个行业不得不面对“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等现状。银行要审慎研判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及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对民间借贷风险的潜在影响,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深度介入,放贷职业化、中介化、组织化,同一主体涉诉系列案增多,与非法集资等涉嫌违法犯罪活动时有交织”等新特征,从综合防控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案件风险、法律风险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民间借贷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贷款全流程管理,切实提升识别、防控信贷客户参与民间借贷风险的能力。

三、银行业面对当前信贷风险的主要对策

1、紧跟国家政策,调整信贷结构。

央行明确,2014年要切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更好地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提出要进一步做好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增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央行信贷政策的响应力。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央行一贯的思路。商业银行要抓好科技文化金融政策措施落实工作,开发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特点的融资产品。央行同时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在信贷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做好铁路、船舶等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振兴的配套金融服务。同时,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过剩产能、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信贷支持;不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和违规在建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对于市场关注的房贷政策,商业银行要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首套自住购房的贷款需求,切实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服务水平。

2、加强信贷业务真实性管理,突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深入贯彻监管要求,着力解决贷款“三查”中存在的真实性问题。贷前调查要充分反映客户真实情况和实际需求,着力解决授信调查不真实的问题;授信审批要准确把握客户风险状况和承贷能力,着力解决业务审批不严谨的问题;贷款发放要严格落实放款条件和支付要求,着力解决贷款支付不合规的问题;贷后管理要严格监控实际用途、及时反映客户情况,着力解决贷后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确保信贷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和优质高效客户。加强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防范工作,在继续做好房地产和钢贸行业风险防控的同时,切實加强对民间借贷蔓延、虚假套贷等当前突出风险的防控措施。(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闫小欢;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滚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吕贤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J];内蒙古统计;2008年03期

[3]王振宇;论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4]贾廷勋;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危机后中央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篇7

一、未来央行面临着三大挑战

(一) 经济环境上的挑战。

未来中央银行将在一个不同的经济环境工作:在发达国家里, 扩张性财政政策不可持续, 最终将威胁未来经济与金融稳定;国家主权风险与银行风险相互纠缠, 增加了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飙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导致许多国家的核心通货膨胀上升到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步。所有这些现象意味着全球货币政策过于宽松了。值得指出的是, 金融失衡在许多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积累, 危如累卵。

(二) 理论学术上的挑战。

中央银行必将面临一场学术上的大转变。危机显示了中央银行理论与实践存在巨大“空白”, 也表明危机前所谓的“共识”的局限以及支撑该共识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的苍白无力。

(三) 制度上的挑战。

危机后的一个共识是, 中央银行必须在金融监管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可以不是独自承担, 但是中央银行应该在新的宏观审慎监督框架中发挥出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些新的责任需要新的授权, 更需要制定出详细的新的制度架构来支撑。

二、危机后中央银行四大应对策略

(一) 抑制金融失衡的积累。

为了有效应对日益积累的金融失衡, 政策框架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宏观审慎政策就是其中之一, 中央银行必须在宏观审慎政策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 金融稳定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非微观审慎或宏观审慎政策独力所能支撑。危机后的一个共识是, 货币政策框架必需对信贷或资产价格大幅度的盛衰周期 (Boom-bust cycles) 做出相应调整, 以便即使通货膨胀仍然保持稳定的低水平, 中央银行也能够对金融失衡“逆风而动” (leaning against the wind) 。

危机前, 政策利率长期保持低水平, 事实上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当然, 必须承认, 低利率是与当时低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但是, 由于低利率政策导致杠杆借贷成本低廉, 刺激市场主体大量的风险承受行为 (risk-taking) , 导致金融脆弱日益积聚。 从理论上讲, 在稳定的低通货膨胀环境下是不会积累金融失衡的。危机前的共识告诉我们, 在两年时限内金融市场的自我调整能力和物价稳定自然会带来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然而, 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是, 金融失衡可能逐渐积累, 看似随时要爆发, 却要多年后才最终引爆, 一旦爆发将损害实体经济、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危害物价稳定。

如果中央银行决定对金融失衡采取措施, 策略之一是延长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政策时限。典型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期限是两年, 可以延长到三年或以上。更长的政策时限更有可能发现宏观经济的风险和找出导致金融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并且中央银行也有更大空间对金融繁荣时期采取“逆风”政策, 特别是在稳定的低物价水平和信贷激增或资产价格泡沫并存的环境下。延长政策时限不是简单地扩大政策预测的时长, 而是以一种更系统的方法评估未来风险。在更长的时限内, 采取紧缩政策对金融失衡的积累“逆风”而动就象是购买保险一样, 为货币政策增加了风险管理要素。相反, 在短期内, 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更像机会主义的赌博行为, 容易引发中央银行时间不一致行为。

现在, 如何应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失衡需要提上议事日程。金融失衡的主要表现在信贷激增和资产价格泡沫, 要知道信贷/资产价格盛衰周期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 危机往往发生在信贷/资产价格达到前期设点后一年左右内。发达国家极其宽松的救市政策通过全球股票和债券市场以及廉价外币借贷向发展中国家输入过剩流动性是导致全球金融失衡的重要原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采取宏观审慎政策对危及金融稳定的潜在风险做出了反应。但是, 可能还远远不够, 更不能作为紧缩货币政策和灵活汇率政策的替代。至于资本管制只能看作是极端情况下的暂时防范手段或最后的手段, 而不能作为一种常规手段。

财政政策同样在维持金融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危机显示那样,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银行救助政策方案支持金融部门, 也可增加财政支出刺激总需求。然而, 在许多经济体, 这些非常必要的救市措施 (特别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是不可持续的。其结果是, 财政政策本身已成为威胁金融稳定的因素。一些国家也正在努力, 以填补繁荣时期虚增收入留下的财政黑洞。这些都是未来的教训应该牢记。在经济景气时, 如果各国政府审慎地积累预算盈余, 他们普遍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金融危机并且没有损害财政可持续性和金融稳定。

(二) 更好地防范危机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风险。

当金融失衡演变成金融危机爆发, 继之出现经济萧条时, 货币政策当局需要对政策副作用保持足够的警觉。一旦危机爆发, 央行当然应该尽其一切努力防止金融系统崩溃。但一旦危机管理的阶段已经结束, 政策的重点应转向促进各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必要的调整。

经济繁荣时, 产出增长超过其可持续水平, 同时造成部门扭曲和经济脆弱越来越严重。泡沫破裂后, 必要的调整应该平滑进行。要矫正金融失衡, 资产负债表需要修复, 金融机构的金融过剩也需要纠正。但是要注意, 不寻常的和持续的低利率政策以及大量的信贷资金供给的惯性, 可能会延迟的机制调整。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 他们可能会允许损失确认和债务偿还向后推延。他们也可能会再次通过消除外部纪律鼓励新的风险承担行为, 并且刺激跨国的过度逐利行为。其次, 低利率政策实际上可能会损害一些金融部门的盈利能力。接近零的短期利率, 压缩银行息差减少和零售存款的利润。低的长期利率同样压缩保险和养老基金行业的利润空间。最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高公共债务和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环境中, 各国央行应对通胀的公信力有可能遭受质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央行已经倾向于实行不对称的利率政策:危机期间积极地、大幅度地降低利率, 但是进入复苏, 只是非常谨慎地提高利率。因此, 导致在许多经济体的利率已越来越低, 持续低于理论所预测的平均自然利率水平。这缩小了决策者的回旋余地, 一旦遇上危机, 许多经济体因此陷入“零利率下限”窘境。因此, 未来中央银行应运用更对称的方法调整利率:在经济繁荣时, 实施更主动的紧缩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 把步子放缓些。当然, 实施反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也有助于平滑周期性波动。

(三) 超越“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教条。

货币政策的跨区域溢出效应所带来的外部性必有内部化。换句话说, 在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 把自家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固然是对付危机的第一道防线, 但是还远远不够。在生产要素和金融市场高度连接的大环境下, 一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形势正日益受到全球经济金融状况的影响, 而全球经济金融状况反过来又受各国集体行为的影响。

例如, 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往是金融危机的前奏, 就像2007~2008年危机所显示的那样, 现在又在一些经济体出现。危机前, 由于新兴经济体不愿让汇率升值, 核心工业国家不寻常的低利率政策因此传递到世界其它地区。尽管伴随着良好的经济增长, 过度宽松全球性货币政策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全球性信贷和资产泡沫, 并放大和延长了资产泡沫破灭后的经济影响。危机后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和金融失衡的积累, 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不愿意提高利率。

另一案例是大宗商品在货币政策制定时的作用。虽然商品价格已经由供给因素决定, 其价格走势也反映了全球需求上升的内生性因素。从单一国家看, 大宗商品价格独立于该国政策, 但是从全球角度来看, 这种观点未必正确。观察表明, 大宗商品价格对全球需求变化极其敏感。进而, 全球需求变化又自然而然受到各国中央银行集体行为 (即货币状况) 影响。在全球不平坦的复苏, 这就提出了一个政策挑战。

这些考虑并不需要一个全球货币政策的协调, 但他们呼吁央行采取更好的措施应对各自的货币政策产生的副作用和反馈效应。这样做的第一步是认识到这种影响。这将需要一个更具全球性的货币政策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旨在探寻相互作用和反馈效应的因素。这种转变将类似于已经发生转变的基于宏观审慎的全球金融监管。坦诚地交换对国内政策对国际影响的意见是朝着更好的国内决策的第一步。

(四) 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在追求金融稳定的新任务时, 有必要确保中央银行业务的独立性。如前所述, 中央银行将在新的宏观审慎框架中发挥主导作用。南非储备银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南非财政大臣宣布, 储备银行现在有一个修订的任务, 包括金融市场稳定的责任。这项任务将制度化, 创建一个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 该委员会通过储备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部长共同主持。这个新的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之一是, 从系统的角度监督金融稳定性。

众所周知, 赞成中央银行在稳定价格保持独立性一个重要的论据是, 物价稳定有利于金融稳定。我们大家都熟悉经济处于通货膨胀压力中实施紧缩政策的政治压力, 如同宴会上众人皆酒酣耳热, 你却要把酒杯拿走一样。当金融处于繁荣时期, 实施逆周期政策面临的政治压力会更大。当每个人在金融泡沫中似乎变得更富裕时, 有时敢不合时宜提出并能说服紧缩政策以打击通胀预期。此外, 中央银行独立性, 不仅是基于政治周期, 但也是基于金融市场周期。当面临不确定性很高时, 任何决议将是困难的和充满争议的, 最重要的是做到透明并与公众很好地沟通, 以便对中央银行政策形成合理的预期。把金融稳定的责任分配给央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它已经拥有实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权力和经验。要有效履行新的宏观审慎的职能, 央行需要新的行使权力安排, 保障其独立运作。权责明确的前提下, 责任和权力是可信性的前提。权威和保障措施是必要的, 另外诸如取得微观监管数据等政策工具也同样必要。与此同时, 整个政策框架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

政策可信性与独立性从本质上可能并不是内恰的。的确, 金融稳定难以定量, 也难以准确定义, 因此中央银行要取得维护金融稳定的声誉远比取得传统的物价稳定的声誉要难得多。如果要增加中央银行政策可信性, 政策意图很清楚设定, 并向公众及时透露、很好沟通成为了关键。

在得出任何结论之前, 笔者认为, 不论中央银行是否负责金融监督, 它都将需要思考一些额外的问题, 范围甚至包括从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内部组织结构等问题。相比概念性和制度性问题, 它们可能看起来很微小, 但是在笔者看来, 这些问题关系到我们所讨论的央行面临的挑战, 因此也并不是可以忽略的。

三、结语

本文介绍了后危机时代中央银行应遵循的四大行动准则。简言之, 危机后政策框架应更加注重有效地抑制金融失衡的积累;对有可能埋下金融危机隐患的长期过于宽松政策风险, 中央银行需要保持严重的关注;对全球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 中央银行需要以系统性的方式作出反应;在履行新的宏观审慎职能时, 中央银行必须一如既往地捍卫其独立性;在整个经济周期内, 中央银行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更系统的观点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上述结论对目前问题同样适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基于各国具体国情, 宽松的货币政策均需要适时退出。政策利率及时回归常态将有助于抑制日益增加的通货膨胀压力, 防止出现新的金融失衡积累。长期内, 这也有助于捍卫中央银行得来不易的政策可信度。

参考文献

[1].aime Caruana.Central banking between past and future:which way forward after the crisis?speech at South African Reserve Bank90th Anniversary Seminar, Pretoria, 1July2011

[2].Borio, Claudio (2011) , “Central Banking Post-Crisis:What Compass for Uncharted Waters?”, BIS Working Paper no.353

[3].Coase, Ronald H (1937) ,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16:386-405Eichengreen, Barry, Eswar Prasad, and Raghuram Rajan (2011) , “Rethinking Central Banking”, VoxEU.org, 20Sep-tember

[4].Goodhart, Charles AE (1988) , ?The Evolution of Central Banks, MIT Press

[5].Hicks, John (1969) , ?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Kocherlakota, Narayana (2011) ,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Sovereign Default”, speech at the Sovereign Debt Semi-nar, CME Group-MSRI Prize in Innovative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Chicago, Illinois, 26September2011

[7].Merton, Robert C (1995) ,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24:2:23-41

银行渠道面临挑战 篇8

2008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七年, 由于金融业相关领域不断开放, 外资银行获准在中国发展各项银行业务, 我国金融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外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 先进技术和金融创新产品, 是我国银行业学习的榜样, 也是潜在的竞争者。外资银行在其核心业务和中资银行展开竞争, 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迎来了竞合的时代。

二、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状况及其挑战

1. 全面享受国民待遇

2007年4月2日, 银监会批准花旗、汇丰、渣打、东亚4家银行在国内注册成立外商独资银行, 这标志着上述4行成为我国首批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待遇、可以经营包括境内公民在内的全面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 也表明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在制度、机制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开始抢滩国内市场。

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意味着中资银行将不会受到特别的照顾。面对这种状况, 中资银行倘若不进行改革, 不采取相应的对策, 那我国人民的资金将会更多地流向外资银行。如果我国占60%的资金全储存在外资银行, 那我国将很容易受制于人, 万一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甚至是世界战争, 那我国将处于一个很危险的境地。

2. 有效的信贷管理机制

中外银行在信贷管理上主要存在两个差异。一是组织结构上, 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 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二是在不良贷款的处理上, 外资银行重视转化, 国内银行重视清收。

与外资银行相比, 国内银行“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链条过长, 横向分工与制衡不够。近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各级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 分别设立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 但是, 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 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逐级上报, 呈纵向运动特征。在贷款发放后, 贷款管理工作没有跟进, 重贷轻管现象导致一旦企业经营困难暴露, 银行会抽出贷款处置企业抵押物, 企业难于度过难关。

3. 利用自身优势, 主攻高端市场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分为低端市场与中高端市场。鉴于中资银行具有网点多、熟悉本土业务、客户资源丰富的优势, 外资银行大多将业务定位为高端市场。外资银行在管理水平与创新能力上的优势使其在高端客户群体中备受欢迎。外资银行客户以规模较大的外企为主, 这些企业资金雄厚, 年销售收入偏高。个人客户发展集中在城市富裕阶层, 发展速度快。根据二八法则, 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 这对中资银行来说将是一个打击。

4. 强大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金融产品创新就是资金融通的具体形式和工具。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创新包括以技术服务创新和商业创新, 如智能验钞机、保险箱、运钞车、票据清算系统、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等。目前, 外资银行已开发了电子货币系统、销售处理支持系统和方法、全球投资者客户访问系统等并申请专利。专利的成功申请不仅提高了外资银行的服务能力, 也使其从专利转让授权中获利。与外资银行相比, 国内银行创新的层次较低,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盈利能力差, 创新产品缺乏个性化, 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技术已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5. 注重人才的引进

金融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 同时也是知识密集型企业, 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兴衰成败的关键。中资银行的优秀员工和业务骨干成为了外资银行争夺的重要目标。中资银行为了挽留优秀人才必须提供更加优惠的报酬, 以增加吸引力。随之而来的是, 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为吸纳优秀人才各自增加了成本。

三、中资银行的对策

与外资银行相比, 中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机构网点多、文化地缘优势、客户资源固定、国家信用作支撑。可以说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各有优势, 但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资银行应积极创造出能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竞争优势。面对外资银行全面进入的现状, 中资银行可采用的对策包括:

1. 全面提高自身竞争力

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资银行既带来了挑战, 也带来了机遇。外资银行进入后, 中资银行应继续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加快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业务创新能力以及实施国内银行业的国际化战略。

2. 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 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不能超越职权。同时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 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部门意见, 导致风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

3. 加快产品技术创新, 提高金融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 创新能力不足是直接影响到国内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 要想与强大的外资银行竞争, 就需要提升创新能力, 不但要提高创新的层次, 还要创造出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金融产品, 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4. 大力留住人才

卡内基曾说, “你拿走我所有的财富, 只要把技术留给我, 用不了几年, 我又是钢铁大王”。由此可见人才的重要性。中资银行应积极完善激励机制, 不惜重金花大力气吸引高素质人才。同时为了留住人才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凝聚力和归宿感, 造就一支有强烈竞争意识、熟悉国内外金融业务和国际惯例, 并能将现代化管理手段、科技手段相结合的金融人才队伍。

四、结束语

后WTO时期, 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虽然给中资银行带来了额外的竞争, 但同时也为中资银行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长期看, 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高、市场结构的调整和人才的管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资银行应沉着应对, 从管理、创新等方面发展自己, 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

摘要: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 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迎来了竞合时代, 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状况, 对提高中资银行的竞争实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外资银行,信贷管理,金融产品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丽南:外资银行信贷管理引发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5:141

[2]韩继云:外资银行金融创新与中资银行对策[J].河北金融, 2008, 1:9-11

[3]李:浅析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经贸, 2008, 2:162-163

[4]郭兴平: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新趋势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 26

银行渠道面临挑战 篇9

2015 年,江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面临着信用风险暴露加快、利润增长势头弱化、经营环境日益复杂等问题,需要通过改革转型加以应对。

1 2015 年江西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资产负债稳步增长,运用方式日益多元

2015 年,江西省银行业资产负责稳步增长,资产负债规模双双突破3 万亿元大关。截至12 月末(见表一),江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量达3.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9%;负债总额为3.08 万亿元,同比增长15.38%。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规模增长较快。政策性银行受益于改革措施落地,资产负债规模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在宏观经济下行以及利率市场化和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在主动调整资产结构,运用方式日益多元,非信贷资产和表外资产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布局的重要方向。12 月末,投资余额为3604.3 亿元,同比增长35.41%,占总资产的11.2%,较年初上升1.65 个百分点,超过同业资产占比4.19个百分点;表外业务中,保函业务规模达512.15 亿元,同比增长30.49%。

1.2 贷款规模增速较快,信贷结构继续优化

截至2015 年12 月末,江西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8561.09 亿元,比年初增加2863.34 亿元,比年初增长18.24%,同比多增343.05 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信贷总量增加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在继续优化。一是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目标顺利完成。截至12 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345.04亿元,较年初增加1021.75 亿元,增长19.19%,高于同期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95 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54.02 万户,较上年同期增加3.92 户;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95.68%,较上年同期上升0.39个百分点。二是大力支持“三农”发展。截至12 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125.31 亿元,惠及新型农村经营主体42694户,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累计发放105.63 亿元贷款的目标。

1.3 金融改革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日益完善

2015 年,渣打银行南昌分行、东亚银行南昌分行正式开业,广发银行南昌分行获批筹建,银行业机构体系进一步丰富。各全国性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全面实施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经营关系,提高服务效率。如工商银行开展了包括机构人员管理、业务经营、内部管理、考核分配在内的13 项经营机制改革;交通银行深化事业部制改革,实施事业部制单位“双挂钩”考核体系,建立事业部制单位与经营单位双边记账机制。各城市商业银行以新资本协议实施为重点,扎实推进治理结构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资本规划管理,探索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如江西银行、九江银行正着手完善战略发展规划,赣州银行、上饶银行大幅修订完善公司章程,省联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由设市区审计中心到区域审计中心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行业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农商行改制工作加快推进,全年46 家农合机构完成改制,全省农商行数量增至71 家,占比由年初的30%上升至83%。

1.4 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服务范围不断拓宽

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服务范围不断拓宽,各种着力于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资金需求的信贷产品和金融市场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如农业银行根据产业特点量身订制了“金穗油茶贷款”,明确金融支持油茶产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政策,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办信息》将江西农业银行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农业发展银行创新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过桥贷款、棚户区改造贷款、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贷款、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贷款等一系列新品种和新业务,有效支持了社会薄弱环节发展。

2 银行业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不良贷款增加,各类风险相互交织

截至2015 年12 月末(如图一),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与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双升”。不良贷款余额455.4 亿元,比年初增加159.9 亿元;不良贷款率2.45%,比年初上升0.57 个百分点。绝大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都较年初上升。就当前趋势看,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可能继续恶化。一是12 月末关注类贷款余额726.83亿元,同比增长25.49%,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率29.41%,同比提高9.52 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也净增264.15 亿元,同比增长92.15%。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这些潜在的风险资产向下迁徙转为不良贷款的概率较大。二是清理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的政策可能会导致目前通过过桥、借新还旧等方式维持的贷款直接转为不良贷款。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重点领域的潜在风险较大,例如,当前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出让量下降,收入减少,一旦土地价格大幅波动,极易引起地方债务风险,造成未来平台融资不能按期偿还;部分银行转贴业务增长较快,交易对手主要是异地机构,进一步脱离本地经济需求,而且风险隐患突出,产生垫款的风险较大;民间借贷危机和非法集资风险呈现高发、频发态势,并且可能向银行体系传染,影响信贷资金的安全。

2.2 多种因素扰动,利润增长势头弱化

2015 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343.3 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19 亿元,同比下降4.5%,如图二所示。利润增长放缓的原因:一是利率市场化导致金融机构净利息收入增速放缓。1~12月,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息收入807.46 亿元,同比仅增长0.42%;二是拨备计提增加。截至12 月末,银行业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40.15 亿元,同比多计提63.89 亿元;三是国家规范银行收费,导致手续费收入增速放缓。截至12 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手续费收入125.57 亿元,同比仅增长3.88%。此外,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选择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补充资金,银行信贷投放的难度将继续加大,盈利能力面临更大的考验。

2.3 竞争对手增多,核心竞争力不强

目前,各类金融业态纷纷兴起,比如众筹、P2P、融资租赁等。与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相比,新兴金融业态更尊重客户的需求和体验,服务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提供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更加低廉,对银行的传统资产业务、存款业务、支付结算和客户市场形成全面挑战。跨行业、跨市场、跨领域金融竞争日趋激烈,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仍过度依靠垒大户、吃“利差”,对经济周期的依赖程度较高,逆周期经营能力不强。2015 年,在贷款规模增长18.24%的情况下,银行业税后净利润同比下降4.5%,这就是很好的佐证。另外,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法人机构创新能力普遍较弱,相应的专业人才匮乏,未能摆脱低水平同质模仿的局面,缺乏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缺乏核心竞争力。更有部分金融机构打着创新的名义,规避信贷调控,粉饰监管指标。

2.4 资本约束加强,经营环境日益复杂

近年来,江西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实现较快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资本金。截至2015 年12 月末,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3.42%,比年初提高0.44 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江西银行补充资本和新成立的江西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充足率较高)。除村镇银行以外,其他各类型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均较年初有所下降,个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甚至为负数。2016 年,人民银行建立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其核心内容就是强化金融机构的资本约束,贷款增速要与自身的资本充足率匹配。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资本约束将进一步强化。另外,“三期叠加”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持高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对银行业加快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依靠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将难以持续。

3 江西省银行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

3.1 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市场制高点,大力拓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信贷市场,推动江西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依托“互联网+”积极开拓普惠金融新蓝海,大力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经济、创业就业、扶贫等社会薄弱环节的发展。紧扣江西省“十三五”规划,有效满足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示范区建设的融资需求,提升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3.2 加强改革创新,提高复杂环境下的经营能力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高度关注宏观经济的新态势、金融改革的新动向以及监管政策和市场形势的新变化,并结合实际对自身业务架构、组织架构、管理架构、制度架构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复杂环境下的经营能力。地方法人机构要重点转变发展理念,完善中长期战略规划,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推广实施新资本协议,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模式。另外,要大力推进业务和产品创新,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例如大力探索投贷联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针对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新兴产业的融资特点,积极探索各类版权、知识产权类的抵(质)贷款等。

3.3 强化风险管控,建立新常态下的风险防控机制

一是对“三去”过程产生的信用风险,要合理评估影响,并按照不同授信额度实行分类名单制管理,制定前瞻性应对预案。认真研究信贷退出的方式、节奏及其影响,防止处置不当引发新的风险。充分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提高不良资产回收效率。二是密切监控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风险,多管齐下防控化解风险,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3.4 追求持续增长,增强资产负债结构的匹配性

一是注重资产增长质量和内涵。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逐步改变以“吃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加快从资本消耗型向资本节约型、从粗放扩张型向集约内涵型、从传统融资中介向全能型金融服务中介、从资产持有型向资产管理型的转变,减少对资本金的占用。二是增强资产负债结构匹配性。平衡好效益、风险和流动性的关系,防止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做大规模。减少期限错配,提高经营稳健性,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青.浅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297.

[2]路线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J].金融经济,2014,(04):5-7.

[3]赖黄平.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2,(11):122-123.

银行渠道面临挑战 篇10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城市商业银行,挑战与对策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由次贷风波引发, 虽然由金融业发端, 但其影响却决不仅限于金融部门, 由于部分金融衍生工具放大了基础信贷的风险, 因此, 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为应对危机, 各国政府都相应制定了诸多应对危机的经济政策。我国也针对经济下行形势, 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而伴随着政策的调整, 城市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危机以及政策调整的影响。

一、当前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 经营业绩下滑

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冲击十分严重, 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因规模较小, 抗危机能力较弱,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 业绩下滑严重。具体来说, 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 利差收窄导致城商行收入减少。利差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利差的收窄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压力。2008年上半年之后, 为降低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国家大幅度执行宏观调控政策, 降低存贷款利率, 净利差大幅度收窄。相比国有行和股份行, 城商行对利息收入的依赖更大, 利息收入占城商行总收入的九成左右, 因而受利差收窄影响更大。

其次, 中间业务发展受阻。利差的收紧使得银行为保持利润, 不得不转向资本市场, 然而由于金融危机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2007年的高峰之后一路下滑, 至今还没有摆脱低谷, 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导致城商行中间业务发展受阻。

第三, 信贷十分不景气。后金融危机时代, 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严峻的内外部环境, 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摩擦层出不穷, 出口难度加大, 加之内需疲软, 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此前国家为拉动经济, 大幅度加大信贷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又使其他产业受到挤出压力, 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的房地产等重要产业在现阶段又面临调控压力, 整个大环境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 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 还贷能力减弱, 贷款意愿降低, 信贷十分不景气, 业绩出现下滑。

(二) 外部竞争加剧

后金融危机时代, 城商行面临的不仅仅是外部经济大环境的压力, 来自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压力也是与日俱增。应该看到, 城商行发展的利器是中小企业业务, 是过去国有银行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并重点发展的领域, 而目前这种状况已经发生变化。对于像工、农、中、建、交这样的大型银行来说, 在许多地方的大型项目占有率已经达到60%以上。随着大型企业、项目的瓜分完毕, 信贷转向是必然选择, 在盈利的压力和政策的推动下, 中小企业将成为今后的“主角”。据了解, 包括国有四大行在内, 目前国内大部分全国性银行都已经设立了中小企业专营机构, 中小企业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这对于城商行来说是严重的挑战。在加剧的竞争面前, 在实力强大的大中型银行面前, 城商行的业务拓展变得充满不确定性。

(三) 信贷风险增大

为应对金融危机, 我国自2008年11月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并提出了未来两年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 我国银行业开始了高速的信贷投放进程。2008年最后两个月信贷投放额分别为4600亿元、7700亿元, 2009年1~6月投放总额达到7.37万亿元。这一决定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挽回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具有重大作用,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不良贷款比例的提升, 这构成了中国经济的隐忧。如果说这一点在当时还不足为虑, 那么当前银行营收严重依赖于对房地产等部分产业的贷款, 就构成了现实的困境。考虑到国内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息覆盖率以及不良贷款覆盖率整体较高, 资产质量下降, 所以房地产行业的信贷风险应当引起重视。特别是城商行多数规模较小, 实力偏弱, 资本充足率往往不高, 难以达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加之部分城商行在成立之初未做好不良资产剥离, 以及个别银行在经营管理思路中存在的问题, 一些城商行的信贷风险越来越突出。

二、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对策

(一) 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中小客户是城商行生存的基石, 城商行在大型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中要想取得生存权, 必须牢牢把握市场定位, 保证自己在中小客户中的市场占有率。

一是细化市场定位。城商行在抓住现有客户群体的同时, 要进一步细分当地中小企业市场, 通过细分市场、细分客户, 采取不同的不同营销、管理策略和定价模式。应当看到, 小企业、微小企业在中小企业中占比超过90%, 而大中型银行更加关注的则是那10%的优质企业部分。城商行的定位应更侧重于微、小企业市场, 抢占了微小企业市场, 就等于抢占了大半个中小企业市场。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城商行要利用在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积累的业务经验, 推出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拿得出、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并加强包装、宣传力度, 扩大社会影响力, 提升同业竞争力。如平安银行推出的“一账通”品牌, 围绕“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服务、多种产品”提供一体化平台和领先同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新体验, 满足了客户独特的、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得到了客户的青睐。

三是创新业务模式。关系营销和感情营销是城商行对中小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 但这种营销模式随着企业融资渠道的不断丰富、融资环境的不断便利将逐渐落后, 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都是逐利的, 考虑到资金成本、结算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大中型银行。城商行必须创新业务模式, 将零售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融合创新, 以产品为载体, 通过零售业务产品营销来拓展中小企业业务。

(二) 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相比国有行和股份行, 城商行对利息收入的依赖更大, 利息收入占城商行总收入的九成左右, 这种经营模式对城商行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因此必须改变要改变这种对贷款和贴现业务过度依赖的现状, 必须在保持贷款和贴现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 不断丰富业务种类, 大力发展银行卡、国际业务等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拓宽收入来源。

平安银行在这方面的举措值得国内其他城商行学习, 它通过发展新的服务和产品, 拓展中间业务, 成功地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在产品服务方面, 面对信贷市场的低迷, 平安银行适时推出了一批新的业务与产品, 如第三方存管、新股乐、经营贷等, 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搭建的新一代电话中心平台, 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推出的新一代网银、万里通联名信用卡、安盈理财、赢动力、一账通等业务, 满足了客户独特性、多样性的要求。在现金管理、企业网银、国际业务、贸易融资、中小企业业务、对公理财等方面, 平安2009年创新开发新产品46项。其中, 现金管理业务实现了委托划款、现金集中管理、现金池等多项产品功能的开发和应用, 填补了平安银行现金流动性管理领域的空白, 为建立基础客户关系和吸收低成本负债创造了条件开发了对公理财产品和财务顾问业务, 为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来源渠道。通过这些手段, 平安银行提升了综合盈利能力, 降低了金融风险, 提高了竞争力。

(三) 积极探索防风险

利息收入是城商行收入的主体, 在信贷风险提高的现实情况下, 积极防范, 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一是把握宏观经济形势, 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城商行应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时调整信贷政策, 加强对热点行业的信用风险控制, 加快风险较大行业、客户和项目的退出力度, 重新确定支持、谨慎投入和限制投入的行业、业务品种、客户群等, 严格控制对谨慎投入类行业和谨慎投入类品种的信贷投放。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完全消退、国家加大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现实情况下, 城商行应及时确立“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 加大对国家、省、市重点投资项目、污水处理和管网改造、医药和交通运输等民生工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优质中小企业以及个人消费类贷款等的投放力度, 同时继续压缩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放, 有效控制投资风险。

二是完善风险管理手段。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手段, 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要加强对城商行所在地经济特点的分析, 优选规模效应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的行业和优势行业中的优质企业, 创新担保方式, 打造一批“特色支行”和“精品网点”。

三是完善信贷审批体制改革。制定统一的销售标准和审批条件, 按照业务线建立公司、小企业、零售三条授信审批线, 实行不同的审批模式, 合理缩短审批路径, 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借鉴国际银行业成熟的信用管理模式, 开发公司、小企业、零售、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六大条线”客户信用评级体系, 构建起符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同时积极研究贷款风险评级、风险定价与信贷授权管理的有机衔接。

(四) 用科技手段提升竞争力

对于网点不足的中小银行来说, 通过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 逐渐把银行建在网上, 是提升竞争力、实现转型的关键手段。在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 科技手段综合运用与服务能力, 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实现, 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经常性瓶颈。城市商业银行在科技建设和产品开发上具有灵活自主的优势, 运用科技手段, 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电子银行服务能力是商业银行获得竞争主动权、抢占客户服务制高点的主要抓手。

三、结论

金融危机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既是个挑战也是个机遇。从挑战来看, 金融危机冲击了资本和信贷市场, 导致城商行的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受阻, 营业收入和利润下降, 加剧了银行业的市场竞争, 导致信贷风险大增, 严重影响了城商行的发展。但从另外一方面看, 这对城商行完善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提高营收能力, 实现自身实力的飞跃, 又是一个良好的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 中国城商行必须面向中小企业, 打响中小企业保卫战, 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中站稳脚跟。城商行还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盈利能力, 发展中间业务, 改变单一依赖信贷收入的经营模式。除此之外, 金融危机给中国城商行的最大警示就是必须降低信贷风险, 而这需要城商行的积极探索, 根据经济形势对信贷进行适时调整, 完善风险管理手段, 改革信贷审批机制, 提高抗风险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激烈竞争, 将中国的城商行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刘剑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困难及策略选择金融研究[J]1998 (9)

[2]陈愚在深化和加快金融改革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广西金融研究[J]1998 (11)

上一篇:工会安装工程下一篇:汇率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