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听力

2024-07-12

俄语听力(精选四篇)

俄语听力 篇1

听是一种言语活动,在听说读写能力四项言语活动中位于首位。听与说是口语,读与写是笔语。可以说,在人们感知语言和表述思想时,主要是利用听、说这两种语言活动。而读与写主要是凭借记忆和重复的模仿性语言,听的言语活动是基础。

听还是一种言语理解活动,包括语音、词汇方面的听辨、理解,还包括更高层次的句子理解以及语篇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单纯地对表面语言知识的理解,更是利用语境等因素对言外之意的理解。

听力的言语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听的感知力、理解力、品评力和创造力,其中感知是基础,理解是核心,品评与创造是理解的提高和深化。听就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1],听的理解不是被动接受语言刺激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是对信息积极筛选、编码、储存、再次构建的过程。信息的重建包括了接收信号、解码建立信息框架、重建与输出信息。

听力的理解是在感知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听的能力的核心,是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深入理解语言内容的能力[2]。听的理解力弱的人只能听懂语言的表面内容,对于委婉的语言、言外之意的理解十分困难,训练听的理解能力就是要听懂话语的深层次含义,即隐藏着的交际任务。综上所述,听的理解力是语言的核心,是基础,听力的理解过程是一个积极、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提高听力的理解能力,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更要掌握一定的语用学知识,学会语境的把握与言外之意的理解。

听力的理解过程分为两种处理方式: “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在“自下而上”的处理方式中,要更加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信息,听的理解过程就以语言知识为起点。在听完整个语言材料后,进行分析、理解直到弄懂全部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听者的俄语词汇储备量与语法的掌握水平是听的理解力的根基与关键。

而“自上而下”的处理方式表现为一个由猜测到证实的过程,是一个揣摩的过程,听者将听到的语言知识、语言背景知识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进而理解其内容。

二、影响听力的文化因素

1. 文化

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所谓广义的文化是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心理文化; 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在外语教学中所指的文化是狭义文化。各个民族由于地域位置、生态环境、社会制度、历史、风俗、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其形成的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看法由一个人的语言结构所决定,即语言使用者的文化特点。口语为人们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提供基本的保障。通过书面语言,人们能够积累和传播知识和经验,正是文化上的这种进步,才使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样,语言也受文化的影响,并随其发展而发展。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语言也成为了各民族之间交流的媒介。不同的国家语言不同,文化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决定了中西方思维方面的差异,而思维的差异则反映民族语言心理倾向的不同,也就是说每一种语言都体现了使用该种语言的民族思维特征。

语言和思维都是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所谓思维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一种反应; 而语言则是各民族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特定的某种思维模式、思维特征、思维风格都会通过这个民族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也就形成了该民族的一种特定的文化。也就是说,思维通过语言反映出来形成文化,文化的发展也能够丰富自己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的丰富又促进了民族思维的发展和活跃。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没有民族思维就没有民族语言,也就形成不了民族特定的文化。

因此,语言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而这种差异也体现在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上。文化是思维在语言上的反应,也就是说,思维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文化。

2. 文化与听力的关系

一个人的听力理解能力不是一项孤立的技能,它还取决于一个人的整体外语水平,以及知识面的大小与分析概括能力的强弱。影响听力的因素也有语言能力方面的以及语用学方面的,其中文化知识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历史发展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每个民族都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性格心理特点[3]。每个人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无不流露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色彩以及民族烙印,所有这一切都会体现在民族语言之中。语言就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结晶,是长期不断创造、发展的结果。而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很多信息不是完全依照语言结构来进行理解的,而是依赖于大脑中原有的很多信息基础、一定的语境来进行。

可想而知,如果人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只按照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别国人所说的话,想必会引起很多误解。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果不进行学习就无法理解那些特殊的文化现象,就会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不愉快的分歧,从而影响交际。

对于学生而言,要理解听力内容,首先要将大脑中原有的相关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再与新的信息相联系。如果听到的材料是熟悉的,学生往往可以猜测到其发展和结果,还能注意那些与自己预测的不相同的内容。即使偶尔听到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也能有所应对,对于没有听清楚的词句,也能根据语境进行弥补,难度也就会随之降低。

如果听到的俄语材料是不熟悉的内容,学生无法从记忆中提取出任何相关知识可以用作联想,大脑中的信息无法被激活,那么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需要集中全部精力,不仅要听清楚每一个单词,还要理解语言结构,从而理解材料的内容[1]。在整个过程中,听者必须从头到尾认真听,不能有任何遗漏。听者的神经一直处于极度紧张之中,因此在听的过程中会变得容易疲劳,材料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这就是学生对于相同语速、相同难度的材料也有难易之分的原因。

三、结语

图式知识对俄语听力理解的影响 篇2

图式知识对俄语听力理解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图式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听力理解的认识,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俄语听力的心理机制,指出图式知识在俄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说明图式对俄语听力理解的影响,强调有效地激活俄语听力理解中的图式知识可以加速听力理解的进程.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俄语听力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图式知识的积累.

作 者:李雅君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刊 名:中国俄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RUSSIAN TEACHING年,卷(期):24(4)分类号:H35关键词:图式知识 听力理解 预测

培养学生俄语听力的几点做法 篇3

一、听力的培养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听力的训练应从最简单的听音开始。听音主要注意清、浊辅音,元音弱化,音变等,接下来可以听单词、简单的句子,再由短句子向长句子扩展,进而再扩展到语段。这样由易到难坚持下来,就能达到积累、扩展、提高的效果。

二、听力的培养方式可多种多样

1.听教学录音与师生口语对话要坚持不懈。

教师应经常给学生布置听主题对话和课文录音的作业,让学生在对所学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合书听两遍录音——找自己听不懂的地方——听老师讲解——再次带着问题听录音——回答老师的问题”的方式学习。这样一轮下来,学生既练习了听力,又加强了对课文对话内容的理解,学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其次,每天课堂上,教师都要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对话,可以是关于时间、天气的,可以是关于家庭、学习的,也可以是关于上一课所学的主题。总之,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听辩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效果非常好,长此以往,学生与教师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听说的惯性,只要上课学生就有说的欲望,听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2.学生间的听说练习也要常练常新。

听说练习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①教师提问,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做出判断和反映;②火车接龙,即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提问与回答;③一个学生复述(也可转述)对话或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其复述过程中是否有错误出现。这样,可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的热情,容易集中精力,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3.经常选择一些难度相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听力方法的训练。

材料可选用旧教材中的对话或课文,由老师以适当的速度朗读出来,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在听的过程中,如有听不懂的单词,可让学生把它略过,把注意力集中在下面的内容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句子的主干,比如说主语、谓语。如果具体到人物或事件,就应把听的重点放在时间、地点、人名、地名、数字、年代等中心词上面。这样就能抓住材料的精髓。当然,在听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中心词、关键词进行简单的记录。

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畏惧心理,使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俄语学习,在口语表达及听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但在听说前学生是否有信心、注意力是否专注很重要。有些学生因缺乏信心,往往造成考试时听力的失分。因而在每次训练听力时,教师都要以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第2课课文《Мы путешествовали по России》时,教师可以这样说:Ребята , вы уже много знаете о России.Но я думаю, вы обязательно хотят путешествоватьпо России.Внимательно слушайте ,какие места стоят посмотреть?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自然会集中注意力。如果遇到较难的听力部分,教师可就听力的相关内容做简单的引导,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总之,学生在听力上受挫的机会越少,越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

四、要多向学生渗透文化、国情知识

语言离不开国情,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对话也是如此。因而要想使学生听得更轻松、更准确,就要多向他们渗透文化、国情知识。文化、国情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国情基础,即使遇到生词,也会根据上下文猜出它的意思。

俄语听力 篇4

一、研究方法

(一) 听力教学策略调查及其问卷设计

本文选定绥芬河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 绥芬河市高级中学, 绥芬河职业高中的所有俄语教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此次调查问卷的制定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以教学策略理论为依据, 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 进行量化的测定。问卷调查包括说明、分发、回答及回收问卷等程序。本次发放给初中教师的问卷共28份, 回收28份问卷, 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6份, 有效率为92.86%, 发放给高中教师的问卷共30份, 回收30份, 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5份, 有效率为83.33%。本文运用SPSS13.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和EXCEL2003程序软件对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 教学访谈及反馈信息整理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 我们还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力图进一步通过访谈的定性描述来补充说明数据的可信度。我们在绥芬河市5所中学中选取17位有代表性的俄语任课教师, 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访谈。访谈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教师背景资料的调查, 如教师的学历, 性别等;第二部分主要了解教师对《新课标》以及对听力教学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二、中学俄语教师听力教学策略的现状分析

(一) 俄语课程标准下教师教学策略调查数据的分析

根据我们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 我们得出初中、高中教学策略平均值的对比数据, 如表2-1:

根据《中学俄语教师听力教学策略调查问卷》, 听力策略的题项是从听力材料 (cn1-cn4) 、听力心理 (cn5) 、听力方法 (cn6-cn9) 和听力反馈 (cn10-cn12) 四个角度设置的。从表2-1中得出, 初中、高中教师的平均值分别在2.96-4.54和3.00-4.48之间, 总体上来看数值波动较大, 这表明教师对听力策略意识的把握不是很稳定, 存在一些问题。

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 较低的数据平均值都出现在题项cn4上, 数值分别为2.96和3.28, 这表明教师对学生课外泛听的培养意识较弱。由于教学中听力材料都是经过处理的“标准”材料, 它与真实交际情景中话语差距很大, 因此, 学生非常有必要接触一些有关目的语真实情景的听力材料, 以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在听力语速的把握上, 初中教师要好于高中教师。初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刚刚接触俄语不久, 他们对学生的语言程度把握较好, 一般会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而选择有合适语速的听力材料;高中教师由于要面对高考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会侧重听一些和高考听力材料语速差不多的听力材料。但是高考的听力语速对于有些同学来讲是比较容易的, 而相对底子较弱的学生来说, 就比较困难, 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情况而采用不同语速的材料。

在听力策略的运用上, 高中教师要好于初中教师。在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 由于高考试卷中听力部分的分值占到30分, 这让很多教师想尽多种方法来提高听力成绩, 对听力方法的巧妙指导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 这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 也是一种捷径的方法, 但是, 从长久看, 这对学生的策略形成会产生一些负效应。

在听力反馈的题项上, 初、高中教师在题项cn10上平均值都较低, 这表明所调查的教师较少通过写来反馈听的内容。写的方式可以将听的内容更准确地反馈出来, 从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到底在哪, 是单词掌握的不扎实, 还是对语法结构的认识比较模糊, 因此, 通过写来反映听的效果是很重要的听力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总结出, 基础教育阶段的俄语教师较少对学生进行课外泛听的训练,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听力技能的形成;高中教师的听力方法策略意识较强;初、高中教师注重通过复述反馈听的内容, 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写对学生听力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

(二) 听力技能教学策略的研究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数据分析的结果, 我们得出, 基础教育阶段俄语教师在听力技能教学策略的运用上, 忽视培养学生实践听力能力。实践性是俄语教学的突出特点, 在教学中只有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中学俄语教师对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仅仅停留在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上, 只重视学习结果, 而较少关注学习过程, 忽视培养学生根据情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除此之外, 与主题相关的课外听力材料补充非常匮乏, 这对培养新时期的外语人才非常不利。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广阔视野的综合性外语人才, 课堂上对主题材料进行补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根据研究结论, 我们以下主要从单项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建设性建议。

(1) 听课堂用语。课堂用语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所教语言向学生发出教学指令, 提出教学要求, 讲练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语言, 是学生最初接触的俄语。例如, 课堂组织话语Садитесь! (请坐!) Откройтеучебники! (把书打开!) 等等。

(2) 听录音。现行的中学俄语教材, 每一课都有配套的读单词、会话和课文的录音带。这些录音一般都是俄罗斯人标准的读音和地道的课文朗读。在讲新单词和课文时最好让学生先听, 这样不但能训练学生从听觉吸收语言材料的能力, 还可以使正确的语音语调“先入为主”。

(3) 听教师朗读课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 学生水平, 灵活调整朗读的速度和步骤, 碰到难句或学生不理解的词还可以停下了稍加解释。教师朗读时要富有表情, 随时与学生沟通。结束后, 可与学生共同回忆, 以反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听教师复述课文。在教新课之前, 教师要用学生熟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简述课文大意, 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感性认识。教师在复述课文过程中可以把有助于理解课文大意的关键性生词用进去, 并同时写到黑板上, 然后最好用俄语解释生词的含义, 难以用俄语解释的也可以借助汉语。

(5) 听教师叙述。教师叙述的语言材料一般选自教材外, 或课外读物中与课文相似的内容。所选文章的难度不能超过课文的难度。在叙述短文遇到生词时, 教师可以连续说两遍, 启发学生根据词的结构, 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也可以把生词写到黑板上, 扫清整体感知文章的障碍。叙述完之后,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

摘要: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下, 听力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起着更加实效的作用, 本文借助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 对中学俄语教师听力教学策略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为基础教育的深入改革提出反馈意见。

关键词:中学俄语教师,听力教学策略,现状分析,结论建议

参考文献

[1]温忠麟.教育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167, 180.

[3]胡天庚.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14 (5) :15-18.

[4]于永年主编.俄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44-49.

[5]高凤兰.俄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65, 239, 250-256, 308.

[6]王虹.大学俄语听力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17 (9) :111-112.

上一篇:英汉歌词翻译下一篇: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