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乳腺癌

2024-08-06

原发性乳腺癌(精选九篇)

原发性乳腺癌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双侧乳腺癌患者60例, 设为观察组, 全部为女性, 第一癌发病年龄23~65岁, 平均年龄 (45.3±4.5) 岁, 其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18例, 异时性双侧乳腺癌42例, 异时性原发癌病灶间隔时间3~7年, 文化程度:小学23例, 中学25例, 大专及以上12例。双侧病理类型相同者42例, 病理类型不相同者18例。另选同期收治的60例单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全部为女性, 设为对照组, 年龄25~72岁, 中位年龄 (48.2±5.3) 岁。

1.2 诊断标准

1.2.1 栓侧原发性乳腺癌诊断标准[2,3,4]

(1) 肿瘤位于对侧乳腺外上象限的乳腺实质内, 转移癌常位于乳腺内侧象限或近胸骨中线的脂肪组织内。 (2) 两侧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完全不同或核分化程度差异明显。 (3) 原位癌或原位癌演变成浸润癌状态, 多数认为是第二原发癌最可靠的证据。 (4) 生长方式多为单发, 浸润性生长, 同时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皮下淋巴管有癌肿浸润。 (5) 首发乳腺癌术后5年以上, 第一侧病灶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证据。 (6) 若两侧组织病理学相同, 应满足乳腺癌术后5年以上, 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7) 同时发现双侧病变或发病间隔期≤6个月者为同时性, >6个月者为异时性。

1.2.2 乳腺癌超声诊断标准

按Adler半定量血流分级, (1) 0级:病灶内无血流信号; (2) Ⅰ级:病灶内血流信号较少, 可见1~2处点状血流; (3) Ⅱ级:病灶内可见中量血流, 存在一条长度>病灶的半径主要血管; (4) Ⅲ级:病灶内可见丰富血流, 血管数目>4条, 血管之间彼此相互交通交织成网状。诊断乳腺癌的标准如下:直接征象包括, 形状不规则团块、边缘分叶状、实质性弱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无包膜、浸润性生长、内部强回声、淋巴结显示、库波韧带被浸及、血流紊乱、丰富 (Ⅱ~Ⅲ级) 纵横径比值>0.7, 低回声区后的衰减与低回声团块纵横比≥1, 穿支血管、高速高阻动脉频谱[5,6]。间接征象包括腋窝淋巴结肿大、毛刺、高回声晕、间质内纤维结构 (包括浅筋膜浅深层、深筋膜及Cooper韧带) 的改变。

1.2.3 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诊断标准

对于所选病例钼靶X线片由放射科医师及乳腺专科医师共同阅片。X线钼靶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标准如下:直接征象:毛刺肿块、分叶状肿块、不规则肿块、亮环肿块、边缘模糊、小杆状、小叉状、团簇状或泥沙样钙化、高密度影、晕环、外钙化。间接征象:大导管相、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 乳头内陷或漏斗征、局灶性致密浸润、漏斗征、结构紊乱、悬韧带牛角征、血管增粗、淋巴结显示[7,8]。有1个直接征象为可疑乳腺癌。具有二项直接征象, 或一项直接征象兼有二项间接征象则诊断为乳腺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初潮年龄、发病时绝经率、乳腺癌家族史、放疗史以及肿块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结果以表示, 用SPSS13.0统计软件。t检验做组间比较, 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双侧乳腺癌超声及钼靶X线诊断率比较

术前经病理学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5例, 乳腺单纯癌8例, 乳腺硬癌3例, 乳腺高分化粘液癌2例, 乳腺髓样癌2例。超声诊断为乳腺癌阳性患者52例, 诊断率为86.7% (52/60) 。钼靶X线诊断为乳腺癌阳性患者37例, 诊断率为61.7% (37/60) , 超声检查的诊断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 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放疗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的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有29例在第一癌术后接受放疗, 占69.1% (29/42) ;对照组有36例在术后接受放疗, 占60.0% (36/60) , 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这表明乳腺癌术后常规放疗不是诱发对侧乳腺癌的原因。观察组第一原发癌在T1、T2、T3期时, 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0% (18/60) 、51.7% (31/60) 、66.7% (40/60) ;对照组在T1、T2、T3期时, 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3% (20/60) 、53.3% (32/60) 、70.0% (42/60) ;这表明相同分期的双侧乳腺癌第一癌与单侧相比, 腋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3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发病年龄、初潮年龄、发病时绝经率、乳腺癌家族史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仅次于宫颈癌, 常见于40~60岁及绝经期前后的妇女。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疼痛、乳腺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皮肤改变等, 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近年来, 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对乳腺癌的筛查, 本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超声检查的诊断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 P<0.05。特别是对40~49岁女性以钼靶X线作为检查手段时, 患者对乳腺癌的恐惧、接受低剂量的辐射等不良反应以及接受检查时的不适应会影响到检查的进行。因此, 可以首先进行超声检查, 必要时行钼靶X线检查[9]。

一侧乳腺癌发病后, 另一侧在何因素影响下会发生第二原发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3]。找出第二原发癌的高危因素有利于加强监测和早期预防。双侧乳腺癌的家族史阳性率要显著高于单侧乳腺癌, P<0.05。这说明双侧乳腺癌有较明显的家族史。结果还表明, 双侧乳腺癌患者的初潮年龄、发病时绝经率小于单侧患者, P<0.05。这提示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关, 同时有报道显示雌激素拮抗。剂三苯氧胺可预防双侧乳腺癌第二癌的发生, 同时双侧乳腺癌患者比单侧乳腺癌患者ER、PR阳性率高[10]。结果还表明, 双侧乳腺癌与单侧乳腺癌在术后放疗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这可能与术后常规放疗的剂量和设计有关。且双侧乳腺癌第一原发癌的同侧腋淋巴结阳性率与相同分期的单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0.05。这提示双侧乳腺癌与单侧乳腺癌某些生物学行为可能相似。综上所述,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 其第一原发癌与单侧乳腺癌的腋淋巴结转移率相似, 表明两者在生物学行为上存在相似点。

摘要: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吉林市肿瘤医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 均经超声、钼靶X线及病理学确诊, 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60例单侧乳腺癌确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设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初潮年龄、发病时绝经率、乳腺癌家族史、放疗史以及肿块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 两组患者经超声检查的确诊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发病年龄、初潮年龄、发病时绝经率、乳腺癌家族史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放疗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且观察组第一原发癌的同侧腋淋巴结阳性率与相同分期的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 其第一原发癌与单侧乳腺癌的腋淋巴结转移率相似, 表明两者在生物学行为上存在相似点。

关键词:双侧乳腺癌,单侧乳腺癌,放疗,淋巴结转移,研究

参考文献

[1]余科达, 赵根红, 柳光宇, 等.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预后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06, 2l (1) :66-69.

[2]郑琳, 王杰.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治[J].江苏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6, 16 (5) :10.

[3]张启波, 于国放, 王兆信.钼靶摄影和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7) :957-959.

[4]丁莹, 郭瑞强.高频彩超与钼靶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 (9) :1708-1710.

[5]张裕胜, 陈金春, 吴焕林, 等.58例乳腺癌乳腺摄影x线征象回顾[J].当代医学, 2009, 15 (34) :189-190.

[6]李雪梅, 陈颖, 栾玉学.乳腺癌的钔靶x线诊断[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5, 39 (5) :459-461.

[7]钱晓莉, 司芩, 黄声稀, 等.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征象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 (5) :849-850.

[8]郑琳, 王杰.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诊治[J].江苏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6, 16 (5) :446-448.

[9]颜晓敏, 孙太明, 陆清.双侧乳腺癌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附13例报告) [J].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 (10) :1879-1880.

原发性阑尾腺癌一例 篇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30-01

患者,女,79岁,间断性右下腹疼痛3年余,在当地卫生所以慢性阑尾炎治疗,症状有所缓解,3日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右下腹疼痛,给与输液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遂来我院就诊。查体:老年女性,神志清,痛苦面容,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疼。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1×10/L,临床以急性阑尾炎收入院。

1病理检查

大体标本检查:送检阑尾一条,长7.5cm,直径:0.5~11cm,表面局灶区域附脓苔,切面腔存,盲端粘膜皱襞粗大,腔内少许灰白色分泌物。镜下观察:阑尾各层均见嗜中性白细胞浸润,以阑尾浆膜层为著,盲端腺上皮异型明显,核浆比大于1/2,腺体呈管状,浸润至浅肌层,阑尾近端腺体未见明显异常。

2病理诊断

阑尾高分化腺癌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讨论

原发性乳腺癌 篇3

关键词:乳腺癌,紫杉醇,卡培他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而晚期乳腺癌则预后不佳, 联合化疗是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我们自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对2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20例, 年龄30~61岁, 平均47.1岁, 所有病例均有病理或细胞学确诊, 其中5例进行过含有蒽环类药物化疗。绝经前、后的患者分别为12例、8例。所有患者均有 CT、B 超、X 线平片或体格检查等记录评价病灶, Karnofsky评分≥70分, 最近1个月内未进行放化疗, 预计生存期≥3个月, 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

1.2 方法

DC方案的具体用法和剂量如下: 卡培他滨 2 500 mg/ (m2·d) , 每天分2次餐后30 min口服, 第1~14天;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1 h, 第1天。21 d重复1次。在多西紫杉醇用药前1 d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 mg, 2次/d, 连用3 d, 减少水钠潴留, 并进行心电监护, 测血压1次/15 min。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根据患者一般情况, 化疗药物剂量减少10.0%~30.0%。多西紫杉醇化疗前常规预防性应用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止吐。该方案3周为1周期, 治疗至少2个周期后重新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疗

疗效按WHO (1981) 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价标准, 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和进展 (PD) , CR+PR为有效。毒性作用按WHO (1981) 急性及亚急性毒性标准分为0 (无) 、Ⅰ (轻度) 、Ⅱ (中度) 、Ⅲ (重度) 和Ⅳ (威胁患者生命) 5级。

2结果

2.1 近期疗效

20例患者, 每例患者接受2~6周期的联合化疗, 中位4个周期, 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 (CR) 4例, 部分缓解 (PR) 7例, 疾病稳定 (SD) 4例, 疾病进展 (PD) 5例, 有效率为55%。

2.2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脱发、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 均为可逆性。Ⅲ~Ⅳ度骨髓抑制2例, 恶心、呕吐Ⅲ度者1例, 无Ⅳ度发生。白细胞减少0度5例, Ⅰ~Ⅱ度13例;胃肠道反应0度3例, Ⅰ~Ⅱ16例, 脱发0度13例, Ⅰ~Ⅱ7例;手足综合征0度15例, Ⅰ~Ⅱ度5例。未出现明显过敏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

3讨论

乳腺癌发病率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而且其发病率仍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各种原因所致晚期乳腺癌增多, 晚期时有远处转移, 已属非治愈性疾病, 主要治疗手段是联合化疗。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 因此任何姑息性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毒性的权衡都是应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紫杉醇类药物是乳腺癌化疗中最具活性的药物之一, 是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中最有效的药物之一[1], 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效的转移性乳腺癌, 紫杉醇类药物仍有明确疗效。多西紫杉醇 (泰索帝) 属于紫杉醇类药物, 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 并抑制其解聚, 导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 形成星状体, 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 导致细胞死亡。同时其水溶性比紫杉醇好, 抑制微管解聚的能力也较紫杉醇大2倍。卡培他滨是肿瘤选择性靶向化疗药的代表, 它经小肠吸收后在肝内经羧酸脂酶水解, 产生 5’-脱氧-5-氟胞嘧啶, 最后再经过胸腺嘧啶磷酸化酶 (TP) 催化生成具有细胞毒活性的5-FU发挥作用。由于肿瘤内TP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织[2], 故卡培他滨优先在肿瘤组织中生成5-FU。 多西紫杉醇可上调胸苷磷酸化酶, 而卡培他滨正通过该酶发挥作用, 且两种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不交叉, 两者联合有可能取得较好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黏膜炎、手足综合征、神经症状和肌肉酸痛。本研究表明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较好, 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可作为晚期乳腺癌的一个较理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江泽飞, 宋三泰.紫杉醇在乳腺癌化疗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中国癌症杂志, 2003, 13 (4) :289-292.

原发性乳腺癌 篇4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临床效果;安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94-00

临床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原发性甲亢和继发性甲亢共同构成的,近年来,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有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指出,甲状腺全切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式,本文特意针对此方面做此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0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符合该病的对象入选标准。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对象共有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8例,他们的年龄在29-7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2.8岁左右。所有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心悸乏力以及食欲亢进等症状,并且其甲状腺都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手术治疗之前,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都显示有结节,其大小在2-11mm之间且多有合并结节发生。

1.2方法 首先采用超声诊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其次,对所有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并进行术后病理诊断;最后,就患者有无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状况以及甲状腺癌复发状况的发生并作好记录。手术前要检测患者的血清T3、T4水平,正常后方可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要多加注意患者的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等,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与其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辅助治疗。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结束之后,我们重点就患者的癌症状况以及喉返神经是否受损、是否发生低钙血症等状况;此外,我们需要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就患者是否发生甲状腺癌状况进行观察。

2.结果

经过检查治疗和术后随访观察,我们总结出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超声检查均发现有结节;其次,术后患者的癌症状况按照不同分类确诊有7例患者为乳头状癌,3例患者为滤泡状癌;另外,有5例患者为微小癌,有4例患者为双叶癌。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永久性的喉返神经受损及永久性的低钙血症。经过治疗和术后随访,没有任何一名患者出现甲亢和甲状腺癌症复发状况。除此之外,在手术结束后的短暂时间内,有个别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声音嘶哑以及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低钙症状。

3.讨论

在最近几年,随着原发性的甲亢疾病以及甲状腺合并腺癌发病率逐渐增高,国外学者逐渐重视,但该病主要的治病原因疾病不是很清楚,学者认为,原发性甲状腺甲亢和甲状腺腺癌与促甲状腺激素,主要密切相关性因素为长期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这样就会抑制人甲状腺的产生,并最终促进增加甲状腺激素,其可诱发甲状腺癌。

临床上有报道显示,对患者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状况的诊断非常简便,超声检查方式就可以判定,但是有一点,如果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状况合并有甲状腺癌的话,那么就很难诊断,有报道指出,细针穿刺活检的方式虽然是目前常用的诊断反式,但是受到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以及甲状腺癌结节的影响,活检的难度也是非常大;当前,伴随了医务人员对解剖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务人员可以应用高能量级的精密手术器械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方式多为手术全切除疗法,其疗效确切,有效降低了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可能性且不会损伤患者的喉返神经,也不会诱发低钙血症,被临床广大医务人员和研究专家所认可。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癌症状况按照不同分类确诊有7例患者为乳头状癌,3例患者为滤泡状癌;另外,有5例患者为微小癌,有4例患者为双叶癌。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永久性的喉返神经受损及永久性的低钙血症。经过治疗和术后随访,没有任何一名患者出现甲亢和甲状腺癌症复发状况。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显著,既能够起到双重治疗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不易复发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4):31-32.

[2]张清华,胡章林,胡景元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 17例临床分析 [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3):267-269.

[3]赵臣银,蒋家繁,袁任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 21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527-1528.

[4]胡作军,王深明,常光其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 [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6):360-361.

[5]黄大道,胡陈鳞,曾兴业,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微小甲状腺癌35例临床分析.现代实用医学,2010,22(:8)885-886. 桑

原发性乳腺结核超声误诊1例 篇5

讨论

结核病是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 以肺结核多见。原发于乳腺的结核临床上更少见。有文献报道原因可能是生育期淋巴循环较活跃, 有周期性淋巴管扩张和乳腺管乳汁淤积及乳头因婴儿吸乳损伤, 易受结核杆菌侵袭[1]。乳腺结核临床表现多样, 可无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多表现为单纯的乳腺肿块。超声表现亦无特异性。初期病变较小时, 多呈低回声, 边界较清楚, 容易误诊为乳腺腺纤维瘤, 随着病变的进展, 硬结融合成更大的肿块, 当边界不清伴有细小钙化容易误诊为乳腺癌;有的液化形成脓腔, 又似囊肿、乳腺炎。故很容易导致误诊 (如本例) , 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故不能因无结核病史或结核症状、体征或胸部X线检查正常而忽略乳腺结核的可能[2]。应把乳腺结核作为一个常规鉴别的疾病, 工作中多认识、多总结乳腺结核的声像图特征, 重视病史, 综合分析病情, 尽可能为临床提供更为详尽资料, 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对乳腺结核做出初步诊断。

参考文献

[1]黎国屏, 王松鹤.实用临床乳腺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07-109.

原发性肝癌并胆囊腺癌1例报告 篇6

1 病案举要

患者, 女性, 57岁, 因发热10天伴黄疸入院, 无咳嗽, 心悸、胸闷、乏力、纳差、尿黄、皮肤瘙痒、白陶土样大便及头昏、皮肤粘膜出血点等, 既往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2年, 无病毒性肝炎及毒物接触史。体查:T39.1℃, P116次/min, R21次/min, BP100/70mmHg, 神清, 皮肤粘膜明显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心肺无异常, 腹平软, 右上腹压痛, 无肌卫及反跳痛, 肝脾未扪及, 墨菲氏征阳性 (+) 。查B超提示结石性胆囊炎, 右肝占位性病变, 血球分析:WBC14.5×109/L, Hb120g/L, N78%, L22%, 肝功能TB222μmol/L, DB160μmol/L, IB62μmol/L, ALT、AST正常。初诊: (1) 结石性胆囊炎; (2) 细菌性或阿米巴性肝脓肿; (3) 肝癌。经消炎、利胆及抗阿米巴治疗2周, 黄疸消退, 高热持续不退, 进一步查胸片、抗“O”、抗结核抗体、抗ds-DNA、免疫球蛋白、补体、PPD、肥达式等无异常, 多次血培养阴性, AFP正常, ESR167mm/h, 铁蛋白1303.6μg/mL, 继续抗炎治疗无效。同时行CT检查提示: (1) 右肝前段原发性肝癌; (2) 结石性胆囊炎, 胆管低位性梗阻并胆总管结石, 在CT引导下行肝脏包块穿刺涂片仅见炎性细胞, 未见癌细胞, MRI仍示:结石性胆囊炎, 肝右叶下段病变考虑原发性肝癌。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胆囊明显增大, 腔内充满结石及大量脓液, 右肝IV-V段紧靠胆囊底见5cm×5cm大小灰白色质硬结节, 左肝及肝门淋巴结未见转移灶, 行右肝部分 (IV-V段) 及胆囊切除术。活检示:肝细胞性肝癌, 癌细胞突破肝包膜, 胆囊管状腺癌, 癌细胞侵及胆囊壁全层。确诊: (1) 原发性肝癌; (2) 胆囊管状腺癌; (3) 急性化脓性结石性胆囊炎并胆总管结石。术后常规治疗, 病情一度稳定, 此后进行性消瘦, 2月后, 再次出现皮肤巩膜黄染, 复查CT示: (1) 肝右叶肝癌并肝门淋巴结腹腔转移; (2) 高位胆道肿瘤性梗阻; (3) 胆囊癌术后, 病情逐日加重, 于3月后因全身衰竭死亡。

2 病例讨论

肝胆毗邻器官, 组织结构不同肿瘤同期发病, 目前报道较少见, 本病例两种肿瘤组织结构不同, 肝细胞癌主要为多种原因致正常肝细胞基因变化而导致癌变, 特别是癌基因活动, 抑癌基因失活启动, 胆囊管状腺癌为胆囊壁腺上皮细胞癌变所致[2]。

原发性肝癌病例类型以肝细胞癌多见, 占90%以上, 其临床症状有肝区隐痛、消瘦、发热等[2]。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AFP检测多能较早诊断, 但本例仅有发热, 无肝区隐痛, AFP始终阴性, 亦无病毒性肝炎及毒物接触等病因, 早期腹部CT下包块穿刺涂片仅见炎性细胞, 未见癌细胞等多特点与之不符, 属不典型。

胆囊癌病理类型较多, 本例低分化型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 发病年龄多见50岁以上, 偶有年轻人发生, 其好发部位为胆囊颈部和底部[2], 本例符合此特点。患者有长期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而导致胆囊癌的误诊, 以原发病治疗无效, 手术切除时癌细胞已侵及胆囊壁全层, 由于其恶性程度高, 且同期并原发性肝癌, 共同作用致病情迅速发展, 并多处扩散转移, 预后极差, 术后3月全身衰竭死亡。

3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已经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而治疗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处在临床应用中, 但是尚无中意的方法能取代其它方法对每位病人疗效卓著。只有充分认识到每种方法的特点, 并针对每位病人进行个体化选择, 才能提高医疗水平。

3.1 化学疗法

疗效尚难确定。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无手术指征, 且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不宜肝动脉介入治疗者, 手术后辅助治疗。常用顺氯氨铂、5-氟尿嘧啶 (5-Fu) 、喃氟啶 (FT-207) 、阿霉素 (ADM) 、丝裂霉素、甲氨蝶呤等。

3.2 放射治疗

适用于肿瘤较局限而不能切除, 病情尚好, 无黄疸、腹水、肝硬化及肝外转移。用直线加速器或60CO局部照射, 有一定疗效。

3.3 免疫疗法

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本已受到抑制, 术后短期内免疫功能将进一步下降, 处于所谓的“免疫抑制加重期”。其后, 部分患者免疫功能趋于恢复, 但仍有部分患者持续低下, 术后化疗也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进一步受损。肝癌的术后复发与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3.4 手术治疗

小肝癌应尽早切除, 大肝癌一般采用肝叶切除, 适应证为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肝功能代偿良好, 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 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正常50%者;一般情况好, 肝硬化程度不严重等。

无法一次切除的大肝癌, 可采用非切除手术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肝动脉结扎和术中栓塞、冷冻、激光等疗法, 使肿瘤缩小而获二步切除。

3.5 肝动脉栓塞 (TAE) 或合并化疗

常用栓塞剂为碘油与明胶海绵, 化疗药物为顺氯氨铂、丝裂霉素、表阿霉素。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者, 但门静脉主干有癌栓阻塞、严重肝硬化并有明显门脉高压症为禁忌证。

3.6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

经超声引导下注入瘤内, 一般2~6mL/次, 1~2次/周, 4~6次为1疗程, 适合于肿瘤直径<2cm, 结节数<3个伴肝硬化不能手术者。

3.7 基因治疗

肿瘤的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理念, 一经出现就引起肝癌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 各种形式的基因治疗仅仅是在体外和动物实验阶段显示出对肝癌的确切疗效, 而在用于肝癌的临床实验中却屡屡受挫。目前尚无一种基因治疗方案正式应用于肝癌的临床治疗。与此同时, 一种结合肿瘤增殖病毒和传统基因治疗于一体的基因—病毒治疗方法也开始用于肝癌治疗的研究。这种新的治疗方法不仅克服了常规基因治疗载体靶向性差的缺点, 而且由于增殖病毒的放大作用, 可实现抗癌基因在肿瘤细胞或组织中的搞笑表达, 可望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50.

原发性胰腺癌诊断的比较研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7年7月~2011年2月资料完整的疑似原发性胰腺癌患者55例,男37例,女18例;年龄32~73岁,平均53.4岁。这些疑似患者通过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其中42例为胰腺癌,其中胰头癌男性20例,女性7例;胰体尾癌男性8例,女性6例,全胰癌男性1例,女性0例。

1.2 检查方法

检查前患者的准备:检查前一天晚上进食流质,检查当日晨起空腹,检查前适量饮水,充分充盈胃和十二指肠。检查过程: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肝顶至胰腺钩突下2cm,扫描层厚5mm。CT在平扫之后,予静脉推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氟醇100ml行双期增强扫描。行MRI扫描时,先常规平扫横断T1WI,T2WI,然后予静脉注射造影剂Gd-DIPA行增强扫描,部分病例加做了冠状位扫描,CT、MRI图,见图1~6。

图1~3为同一病例,胰尾部癌,平扫示胰尾低密度肿物,动脉期静脉期强化均低于正常胰腺,脾脏受侵犯,脾梗塞,脾动脉见充盈缺损,肝脏多发转移。

图4为胰颈癌,胰颈乏血供肿物,胰管扩张,胰体尾部萎缩,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腹水。图5(T1WI)、图6(LAVA+c)为同一病例,胰头癌,胰头钩突稍长T1占位,边界不清,强化低于正常胰腺

2 结果

30例行增强CT扫描的患者,CT诊断为胰腺癌者24例,病灶最短径自10~41mm,其中小于20mm者6例,大于20mm者18例。该24例中,证实为非胰腺癌者2例,1例为囊腺瘤,1例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符合率为91.67%;本组22例胰腺癌中,胰头癌14例,胰体尾癌8例,累及血管7例,胰管扩张10例,侵犯脾脏3例,脾梗塞2例,腹膜后区淋巴结肿大9例,3例可见肝转移。25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检查,诊断为胰腺癌者21例,病灶最短径自10~39mm,其中小于20mm者5例,大于20mm者9例。这21例中,有1例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不一致,手术证实为慢性胰腺炎并多发微脓肿,诊断符合率为95.23%;本组20例胰腺癌,胰头癌13例,胰体尾癌6例,全胰癌1例,累及血管8例,胰管扩张11例,侵犯脾脏4例,腹膜后区淋巴结肿大7例,2例可见肝转移,腹水2例。

3 讨论

3.1 胰腺癌CT征象

平扫CT可发现胰腺解剖结构的改变,表现为胰腺呈局部隆起或者弥漫性的增大,肿块边缘不清,密度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见图1);增强扫描表现为乏血供肿块(见图2、图3),胰腺癌常伴远端胰腺萎缩,胰管扩张,也可见潴留囊肿;周围组织受累时出现相应的各种影像学征象:包括胆总管的扩张、胆道的扩张,临近血管的推移、包埋、侵蚀,脾内低密度侵蚀区或脾梗塞(见图2、图3),周围脂肪层的模糊消失,肝门和腹膜后可出现淋巴结增大等。

3.2 胰腺癌MRI征象

胰腺癌T1WI上肿瘤信号稍低于正常胰腺和肝(见图5),其中坏死区信号更低;T2WI上肿瘤信号稍高且不均,坏死区则显示信号更高。殷允娟等报道增强后大致分为四种类型[2]:(1)动脉期为低信号,门脉期及延迟期为不均等、低甚至稍高信号;(2)动脉期为低信号,门脉期及延迟期以边缘强化为主;(3)增强后始终无强化;(4)增强后动脉期为高信号,门脉期及延迟期亦为高信号;本组仅发现前两种类型,以第一型多见(见图6)。与CT相似的是,在MRI的影像学中同样可见包括胆总管、胆道的扩张(见图4),临近血管的推移、包埋、侵蚀,脾内低密度侵蚀区或脾梗塞,周围脂肪层的模糊消失,肝门和腹膜后可出现淋巴结增大(见图4)等肿瘤周围侵犯征象。

3.3 诊断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显示,CT和MRI均能清楚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范围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与MRI增强结果比较,增强CT诊断原发性胰腺癌的诊断符合率稍低。CT轴位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可以清楚显示胰周的血管如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及门静脉有无狭窄、闭塞或被包绕侵犯,其中脾动脉、肝动脉在轴位上显示最好,肠系膜上动脉在矢状位显示最好,门静脉则在冠状位上显示最好。MRI在诊断恶性病变对周围血管的侵蚀方面优于CT,能发现CT尙不能发现的早期病变[3],具体表现为血管流空信号的消失,血管内异常信号,血管周围脂肪信号改变和血管壁信号改变。MRCP具有无创、不需造影剂、检查方法简便、可多方位成像及多角度观察的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杨红等[4]报道MRCP与B超、CT、EUS比较是检测胰胆管病变最敏感的检测手段。因CT适应范围更广且费用相对较低,检查时间短,故CT应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MRI对胰腺的部分特定病例的检查优于CT。为了提高对早期原发性胰腺癌的诊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CT,MRI等影像学技术,通过其单独或联合的使用来提高诊断检出率,以有效的减少该疾病的漏诊和误诊。

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增强扫描在诊断原发性胰腺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疑似胰腺癌患者55例,行CT或MRI增强扫描,再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经比较得出结论。结果:30例行增强CT扫描的患者,CT诊断为胰腺癌者24例,占80%,该24例中,与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不一致者2例,占8.33%,诊断符合率为91.67%;另25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检查,诊断为胰腺癌者21例,占84.00%,这21例中,有1例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不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5.23%。结论:无论是CT还是MRI在诊断胰腺癌中都有较高的可信度,但在原发性胰腺癌的诊断中,MRI较CT稍有优势。

关键词:CtMRI,原发性胰腺癌,诊断

参考文献

[1]张小明.胰腺癌:MRI检查技术和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2;8(4):249-255

[2]殷允娟,曾蒙苏,李卉,等.MRI对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的手术可切除性评价[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9):792-795

[3]龙农.CT和MRI在胰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33(4):229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观察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85年10月至2005年10月,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铁人医院共收治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3例,均为女性。具体资料见表1。主要症状乳房内无痛性肿块,与乳癌的肿块相似,形状呈圆形或长圆形,结节状、质韧,实而富有弹性,边界清楚;与皮肤乳头等无粘连,无桔皮样改变。乳头无内陷及溢液;同侧腋下多伴有肿大的淋巴结,腋淋巴结亦可同时受累。症状少见发热、盗汗、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10%等。确诊时所有病例的胸部、腹部彩色超声或CT正常,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正常,骨髓穿刺结果正常。分期采用Arbor标准[4]:Ⅰ期局限于乳腺;Ⅱ期局限于乳腺及同侧腋窝淋巴结;Ⅲ期包括乳腺及横膈两侧淋巴结;Ⅳ期乳腺及淋巴结外与淋巴结相关或非相关的组织中均有肿瘤存在。本组Ⅱ期2例,Ⅲ期1例。

1.2 诊断标准

(1)足够的病理组织用于诊断;(2)标本中交界部位既有淋巴瘤侵犯又有正常乳腺组织;(3)既往无其他部位淋巴瘤病史;(4)乳腺是首发部位,同时或随后可有同侧腋窝淋巴结累及,然而当累及的淋巴结大而乳腺肿块小或肿块位于腋尾时,应考虑为淋巴结起源的恶性淋巴瘤;(5)无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淋巴瘤。本组病例全部符合以上诊断标准[5]。

2 治疗方法

本组3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均为B细胞淋巴瘤。3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2例采用单纯乳腺肿块切除术,1例采用乳房根治术。所有病例术后均采用CH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强的松)或类似方案化疗6~10个周期,1例患者加用干扰素。

3 预后

经随访3例患者,确诊后无病生存期为11-45个月,总生存期为77个月,平均无病生存期为25.7个月(表2)。

4 讨论

原发于乳腺的恶性淋巴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发病年龄与乳腺癌相似,常误诊为乳腺癌而行根治术。乳腺恶性淋巴瘤一般认为预后较乳腺癌差[6]。病无特殊症状及体征,又十分少见,临床要准确诊断确实困难,本病经临床、周围血象检查,乳腺铂靶照相,远近红外线检查,纵隔、上消化道及骨髓穿刺等检查,均不能确诊。唯有当乳腺肿块增大迅速而无乳头凹陷、溢液,表皮溃烂,肿块界线清楚且活动时,要考虑乳腺恶性淋巴瘤的可能,但确诊只能依靠病理检查[7]。PBL多为B细胞源性,肉眼见NHL的切面灰红,质细腻,湿润、呈鱼肉样;镜下病变由大量淋巴瘤细胞构成,淋巴瘤细胞周边环绕脂肪及纤维组织。细胞形态:肿瘤细胞大小均匀一致,排列密集,胞质少,核圆形或椭圆形,枝膜厚,染色质凝集块状、深染,偶有一个小核仁,核分裂相少见,少数细胞核的一侧有宽窄不一的裂隙。肿瘤细胞中可见有残留的乳腺导管、小叶存在,并可见淋巴上皮病变:淋巴瘤细胞围绕和穿过乳腺导管上皮和小叶。石蜡切片镜下见病变内有较密集分布的小动脉断面[8]。

据有关文献报道5年生存率仅为18.6%[9],国外报道5年生存率达48.83%[10],我们认为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病理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有关。如能在手术前活检或者手术中冰冻切片证实为淋巴瘤,则可采用包块切除或者单纯乳房切除术加腋窝淋巴清扫,再辅以化疗或者放疗[11],或对其延长存活期有所帮助。

摘要: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由于其发病率极低,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不明显,因此,在术前细胞学穿刺和术中冷冻切片很难做出正确诊断。文章通过对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3例观察认为治疗宜选择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其预后与病理、分期和治疗方式有密切联系。

原发性乳腺癌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原发病灶切除术的13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诊断为乳腺癌且存在病灶远处转移, 原发病灶依据粗针穿刺活检结果判定, 转移病灶依据CT、MR与放射性核素扫描结果判定。患者按照手术治疗分为手术治疗组 (A组) 与保守治疗组 (B组) 两组, A组84例, B组52例。

1.2 肿瘤评价标准[4]

按照患者首次确诊为乳腺癌时的肿瘤情况作为判断肿瘤进展的标准, 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局部肿瘤进展进行评价。CR:目标病灶全部消失;PR:基线病灶最长直径总和降低30%及以上;PD:基线病灶最长直径总和增加20%及以上, 或检查出新病灶;SD:基线病灶最长直径总和降低在30%以下, 或者增加不及20%。若患者基线病灶最长直径总和增加20%及以上, 或检查出新病灶, 则以局部病灶进展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以χ2检验对预后因素在局部进展以及生存率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以t检验对平均生存时间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进行分析, 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SPSS19.0软件分析所有统计资料。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均行化疗或 (和) 内分泌治疗, B组有13例 (25%) 患者化疗时间超过3个周期, A组有39例 (46.43%) 患者化疗时间超过3个周期。激素受体检查阳性患者全部行内分泌治疗, B组中16例 (30.77%) 患者行不低于2种的内分泌治疗, A组中27例 (32.14%) 患者行不低于2种的内分泌治疗。A组中, 64例 (76.19%) 患者于切除术后围手术期期间发现转移性病灶。A组T4期肿瘤、淋巴结转移N3期、HR-阳性、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发生率分别为34.52%、22.62%、41.67%、11.90%、7.14%、32.14%、11.90%、7.14%, B组肿瘤T4期、淋巴结转移N3期、HR-阳性、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发生率分别为34.62%、21.15%、44.23%、13.46%、7.69、30.77%、9.62%、7.69%, 两组患者肿瘤T4期、淋巴结转移N3期、HR-阳性、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发生率比较, 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均>0.05) 。见表1。

2.2 肿瘤进展及生存时间比较

两组所有患者术后生存期间均得到随访 (患者死亡后随访自然停止) , 随访时间2~40个月, 随访期间A组10例 (11.90%) 患者发生局部进展, B组33例 (63.46%) 患者发生局部进展,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χ2=39.4875, P=0.0000) 。A组平均生存时间、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 (P<0.01) 。证实转移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 A组术前与B组围手术期相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3。

3 讨论

转移性乳腺癌原发病灶患者的治疗方式未形成共识。转移性病灶和原发病灶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互相影响作用。原发病灶能够通过生成抑制血管生长因子, 若将原发病灶切除, 将导致血管生长因子大量分泌, 并对静止状态下微型转移病灶产生影响, 促进其内部生成大量血管。若将原发病灶切除, 将极有可能导致转移性病灶的快速生长[5,6]。原发病灶的细胞是转移性病灶的种子, 切除原发病灶就减少了转移性病灶的种子, 自然就降低了病灶转移的风险, 将原发病灶切除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肿瘤负荷, 增加化疗的疗效[7]。Comen等学者认为, 原发病灶是转移性病灶的根源所在, 还能够经循环系统回归到原发病灶, 并再次进行生长[8]。

转移性乳腺癌原发病灶的治疗方法倾向于手术切除的学者相对较多, 切除原发病灶能够有效控制局部肿瘤进展,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对已经发生转移且失控的患者来讲切除原发病灶对控制局部进展是否有效尚无较确切的研究结果[9]。Hazard等学者研究发现, 手术切除原发病灶能够控制患者局部肿瘤的进展, 不管是否行手术治疗乳腺癌, 控制局部肿瘤进展均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他们针对20例患者行原发病灶切除术治疗, 随访20个月后, 只发现3例 (15%) 的患者局部肿瘤出现了进展[10]。本研究中, A组术后随访期间共有11.90%的患者局部肿瘤出现进展, 远低于B组局部进展率63.46%, 与上述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A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B组 (P均<0.01) , 提示手术切除原发病灶能够控制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局部肿瘤的进展,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两组患者肿瘤T4期、淋巴结转移N3期、HR-阳性、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本研究提示手术切除原发病灶能够控制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局部肿瘤进展,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但该结论仍需进行大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证明。本研究中, A组76.19%的患者于原发病灶切除术后围手术期期间发现转移性病灶, 术前证实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术后围手术期证实发生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提示原发病灶切除术并不一定适合于无临床症状的肿瘤转移患者。

本研究表明,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行原发病灶切除术,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时间, 但本实验病历资料相对较少, 病历资料存在着一定的不完整性, 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以寻找转移性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36例乳腺癌患分为手术治疗组 (A组) 与保守治疗组 (B组) , A组84例, B组52例, 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肿瘤进展及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患者T4期肿瘤、淋巴结转移N3期、HR-阳性、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发生率对应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A组患者发生局部进展明显少于B组 (P<0.05) 。A组平均生存时间、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 (P<0.01) 。A组术前证实转移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与B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切除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原发病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与无进展生存时间。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原发病灶切除术,生存时间,局部进展,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冬冬, 张江安, 于建斌, 等.左乳腺癌根治术后以乳房Paget病局部复发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 28 (7) :731-732.

[2]高印奇, 方仪, 杨雪, 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Ⅰ期重建术后生活质量的对比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 2014, 41 (11) :729-733.

[3]熊忠讯, 徐发良, 李伟, 等.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手术清扫[J].中国肿瘤临床, 2014, 41 (8) :518-521.

[4]Minicozzi P, Bella F, Toss A, et al.Relative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for breast cancer in relation to subtype:a population-based study[J].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13, 9 (9) :1569-1577.

[5]曹秋波, 曾超.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 2011, 40 (20) :2014-2015.

[6]Pohl RB, Feltner DE, Fieve RR, et a1.Pregabalin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double-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BID versus TIDdosing[J].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5, 25 (2) :151-158.

[7]赵亚红, 朱海棠, 董艳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下腹部直肌带蒂肌皮瓣行乳房再造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11) :1025-1026.

[8]Spear SL, Willey SC, Feldman ED, et a1.Nipple-sparing mastectomy for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indications[J].Plast Reconstr Surq, 201l, l28 (5) :1005-1014.

[9]岳健, 马飞, 张灵小, 等.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或长春瑞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 2013, 40 (21) :1304-130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原发性乳腺癌】相关文章:

原发性痛风05-11

原发性甲亢07-26

原发性肝癌试题04-19

原发性纵隔肿瘤05-09

晚期原发性肝癌08-26

原发性骨肉瘤09-14

原发性高血压04-27

原发性食管癌05-15

原发性糖尿病06-27

原发性肝Ca06-29

上一篇:互联网思维多媒体教学下一篇: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