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结节

2024-07-28

乳腺增生结节(精选九篇)

乳腺增生结节 篇1

关键词: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结节,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4 年9 月在甘肃省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0 例乳腺增生结节患者, 按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且对照组和实验组乳腺增生结节患者性别均为女, 例数均为50 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3~48 岁, 平均年龄 (32±4.35) 岁, 病程3~18 个月;实验组年龄范围21~50 岁, 平均年龄 (31±5.12) 岁, 病程2~17 个月;入选标准: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符合临床对女性乳腺增生结节的诊断标准[1]。 排除标准[2]:1) 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2) 与其他乳腺疾病并发的患者;3) 对乳癖散结胶囊药物过敏、 近期服用过避孕药或性激素类药物的患者。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 病程等基本资料, 比较差异P>0.05, 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50 例乳腺增生结节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乳腺肿块和乳腺区段的治疗方法。 具体治疗措施如下:患者取平卧或侧卧位并固定好, 然后适当垫高患侧肩胛部, 做好手术实施前准备工作。 再对肿块象限进行定位和常规消毒, 用1%利多卡因在患者肿块所在区域行皮下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成功后, 切开患者腺体组织, 出现紧密粘连周围组织或包膜不明显的, 再沿腺体表面将皮瓣进行分离, 暴露出所有需要切除的乳腺肿块和乳腺区段, 同时对肿块和肿块区段进行游离和切除。切除成功后, 给予抗感染治疗3d, 不放置引流管, 消灭残腔。 最后用生理盐水对患者切口进行冲洗消毒, 采用贯穿缝合和逐层缝合的方法对切口底部、皮下组织以及胸大肌筋膜进行缝合, 并用弹力绷带对缝合口包扎处理, 手术结束。

实验组治疗方法[3]:实验组50 例乳腺增生结节患者在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手术切除乳腺肿块和乳腺区段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同时在饭后给予乳癖散结胶囊药物口服治疗, 4 粒/次, 3 次/d, 服用30d, 月经期停止服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 均一个月后来医院复查, 三个月后医院通过电话对乳腺增生结节患者的病情进行访问。 观察两组乳腺增生结节患者乳腺肿块的大小以及症状的缓解情况, 并将其分为4 个层次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评定标准如下[4]:1) 治愈:患者的乳腺肿块以及乳房胀痛、 月经失调等症状消失, 且3 个月后未见复发;2) 显效:患者的乳腺肿块缩小一半以上, 乳房胀痛、月经失调等症状基本消失;3) 有效:患者的乳腺肿块明显缩小, 但缩小在一半以下, 乳房胀痛、月经失调等症状间歇性发作;4) 无效:患者的乳腺肿块基本没有缩小迹象, 同时乳房胀痛、月经失调等症状未见缓解。 显效率= (治愈+显效) /病例总数×100.00%, 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病例总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 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主要采用标准差 (±s) 和百分数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 ɑ=0.05 为检验标准,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 对照组乳腺增生结节患者共有50例, 治愈6例, 显效14例, 有效14例, 无效16例, 显效率为40.00%, 有效率为68.00%;实验组乳腺增生结节患者共有50例, 治愈14例, 显效18例, 有效12例, 无效6例, 显效率为64.00%, 有效率为88.00%;实验组乳腺增生结节患者治疗后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物种类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但食物中所含的各种激素的成分和种类也在逐渐增多, 引发或刺激了一些疾病的产生, 如乳腺增生结节[5]。 乳腺增生结节是女性乳腺疾病中的一大杀手, 由内分泌失调引起, 伴有乳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不具有癌变和传染性, 但是随着情绪的波动会影响患者的身体, 情绪不佳时, 会促使患者内分泌紊乱加重[6]。 因此, 如果不及时治疗, 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威胁。 西医诊断标准[7]为:质地较软或中等, 伴有压痛, 活动度好, 边界清楚;乳房内条索状、片块状或囊性结节; 常随月经周期或情绪而发生变化, 其肿物大小短期内无增大趋势。 发病原因[8]:女性患者体内的黄体素和雌激素分泌失调; 治疗手段:手术切除;但是经临床研究认证, 西药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患者容易复发, 且对腺体组织结构紊乱没有明显的疗效。 中医诊断[9]乳腺增生结节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阻塞乳络。 治疗方式[10]:疏肝理气、冲任活血、活血化瘀。 乳癖散结胶囊集柴胡、玫瑰花、当归、夏枯草、川芎、牡蛎、鳖甲、僵蚕等中药为一体, 具有消肿止痛、疏肝理气、软坚散结的功能, 对患者的内分泌失调能够起到调节作用。 根据有关临床乳腺增生结节治疗效果表明[11,12]:患者做完手术切除后, 运用中西医结合, 给予乳癖散结胶囊药物联合治疗, 具有显著的疗效, 能够有效地降低乳腺增生结节患者的复发率, 避免二次手术。

总之,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结节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艳霞.手术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20) :86-87.

[2]刘裕强.手术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结节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8) :57-58.

[3]宋贵荣, 赵莉, 徐永昌, 等.三苯氧胺结合逍遥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4) :58-59.

[4]王炜红.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4) :27-28.

[5]闫卫刚, 葛斌, 刘军.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特点分析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 2015 (9) :235.

[6]崔岩.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20) :105-106.

[7]姬立东.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 10 (11) :239-240.

[8]奚荣祖.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24例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 2011, 5 (12) :14-15.

[9]冯乃兵, 刘勇.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特点[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4) :1650.

[10]赵二保, 薛登峰, 梁帅.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28) :16-17.

[11]饶金才, 李兰珍, 陈云生.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及病理类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2 (6) :671-672.

乳腺结节什么原因 篇2

乳腺结节患者的日常护理

1、心理上的护理非常重要,乳腺结节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心理的损害,因缺乏对乳腺结节的正确认识,不良的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对心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心情即有利乳腺增生早康复。

2、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可调节内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会减轻乳腺胀痛。

3、改变饮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黑黄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

4、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孕前发现乳腺结节 切还是不切 篇3

专家简介

吴克瑾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委。擅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规范化综合处理、乳腺良性病灶的微创美容手术等,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和保留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的辅助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黄浦院区),周四上午(杨浦院区)

医生手记

乳腺结节是个统称,包括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其中,良性结节是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肿以及乳腺增生结节等;恶性结节就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乳腺癌。在了解“乳腺结节”和“备孕”这两者的关系之前,先来看看两则在临床上真实发生的故事。

故事1 一天,门诊来了一个26岁的孕妇,怀孕7个多月,由母亲搀扶着进诊室。当时,孕妇表情比较痛苦和疲惫,一副行动不便的模样,走起路来都比较艰难。待她坐下,家属给我递上一堆检查报告,报告显示:左乳癌晚期,肝转移、骨转移可能。询问病史后才知道,原来她怀孕前就发现左乳肿块了,当时医生建议她手术,她却不以为然、置之不理;怀孕后,肿块越来越大,她以为是孕期乳房发育;再后来,左乳皮肤开始溃烂,腰也越来越疼,她才意识到有问题,去当地医院检查。当地医生很无奈,让她去大医院咨询。看着她孕七个月的肚子、虚弱的身体以及长势正猛的肿瘤,我实在不忍心告诉她:病情非常糟!肿瘤进展会很快,不一定能撑到孩子出世!后来,这位患者再也没来过。

故事2 一位刚结婚、准备怀孕的患者,孕前乳房检查发现右乳结节,来到我的门诊。检查发现,患者右乳肿块黄豆般大小,但比较硬,彩超显示有钙化,我建议她孕前手术切除结节。患者很重视,当即听从建议做了微创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纤维腺瘤。术后半年,患者顺利怀孕,整个孕期没有再长乳腺结节,哺乳也没受到什么影响。近几年的随访显示,患者的乳腺纤维腺瘤没有复发。

看完上面两个故事,相信不少备孕女性朋友会紧张得马上想去查查乳腺,看看有没有乳腺结节,生怕自己会像第一则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那样不幸。那么,孕前乳腺检查该怎么做?发现结节该怎么办?是不是所有的乳腺结节都需要手术?

孕前乳腺检查怎么做

乳腺检查一般包括询问病史、临床体检以及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有彩超、钼钯和磁共振,其中彩超和磁共振适合所有年龄段女性。彩超检查价格相对低廉,对人体几乎没什么影响,对乳腺结节的敏感性比较高,是最常规的检查方法。磁共振检查对乳腺结节的敏感性更高,同样也没有辐射,一般彩超检查不能确定良恶性的,需进行磁共振检查。钼钯检查有一定辐射,主要对早期乳腺癌及钙化灶敏感性较高,对良性结节的敏感性要差一些,一般作为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筛查的项目。

那么,备孕女性乳腺检查的一般流程是什么呢?首先,需要到乳腺外科让医生先做一次常规乳腺触诊。其次,需要进行双乳和腋窝的彩超检查。如果彩超检查结果有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可以考虑磁共振检查。备孕前乳腺检查不用太早,以孕前3个月到半年为宜。

做完乳腺体检,拿到报告,可能会发现这些异常结果:双乳小叶增生、乳腺结节或肿块(包括囊肿、增生结节、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乳房钙化点。医生会根据不同结果给予不同建议。

可能异常1:小叶增生

双乳小叶增生是最常见到的检查结果。乳腺增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增生是指乳腺组织随着月经周期激素变化而引起的增生,以乳房周期性胀痛为特征,月经后疼痛往往自行消失。这种增生一般都能自愈,不需要特殊处理。症状比较严重的可以通过中医中药调理,同时要注意饮食、心情和作息的调整。

在生理性增生的基础上,乳腺组织长期不能复旧而发生组织结构紊乱,即病理性增生,表现为结节、团块和疼痛。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到医院就诊和随访。

怀孕后,由于激素的作用,乳腺会出现增生加重的现象,平时乳房无胀痛者在怀孕初期会突然出现疼痛,平时就有乳房胀痛者,怀孕初期会更严重。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大多会自行好转。

可能异常2:乳腺结节或肿块

如果乳腺有结节或肿块,女性朋友们要引起重视,一定要去医院就诊。乳房结节和肿块分很多种,有些需要怀孕前手术切除,有些可以随访观察。

乳腺囊肿 如果彩超提示为明确的囊肿,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手术,只需孕期定期随访,一般三个月查一次乳腺彩超。

乳腺增生性结节 如果彩超结果显示乳腺增生性结节可能,且肿块很小,如直径小于10毫米,可以暂时不做手术,但需密切随访。如果怀孕后肿块快速长大,变化明显,可以考虑在孕中期进行手术切除,但孕期乳房再度发育,充血明显,血供相对丰富,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可能会增加。如果肿块没有明显变化,则可继续随访。

乳腺纤维腺瘤 如果彩超结果显示乳腺纤维腺瘤可能,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孕前一定需要手术切除。国外的专业文献一般建议定期随访,必要时行穿刺活检。国内专家意见不是很统一,部分专家建议尽量孕前手术切除,特别是35岁以后的备孕女性。因为乳腺肿瘤(不管良性还是恶性)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孕期雌、孕激素以及其他性激素水平的快速上升,会促进乳腺肿瘤增生甚至恶变。虽然乳腺纤维腺瘤在正常情况下恶变概率很低(远低于1%),但激素刺激下恶变风险会明显增加,而且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癌的长期危险因素。但部分专家认为,乳腺纤维腺瘤不一定需要手术切除,但要密切随访,必要时行穿刺活检。

乳腺导管内瘤 如果彩超结果提示为导管内瘤可能,无论有没有乳头溢液,一般都需要在孕前行手术切除。因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更易发生癌变,特别是怀孕时。

恶性肿块 如果彩超结果提示肿块有恶性可能,毫无疑问,必须尽快手术。

可能异常3:钙化

乳腺彩超检查发现的钙化比较少。原则上,如果是实质性肿块伴钙化,并且边界不清、血流丰富,建议手术切除。如果是囊性结节伴钙化,一般都是粗大钙化,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随访,不一定需要手术。

钼钯检查发现的钙化分为粗钙化和细小钙化。粗钙化一般都是良性钙化;细小钙化分两种,大部分属于良性,少部分特别是成簇、密集的细小钙化有可能是早期癌变的信号。因此,对于细小、密集、成簇的钙化灶,建议做活检。

专家提醒:孕前一定要去做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乳腺检查,如果发现乳腺结节要引起重视。单纯性囊肿和增生结节可以继续观察,其他类型的肿块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孕前手术或密切随访。手术一般都在门诊进行,无需住院,可以进行一般性的切除手术,也可以考虑微创手术。肿块比较靠近乳头的患者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日后哺乳可能会受影响,大部分患者不影响日后哺乳。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 篇4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肝脏内非常少见的良性肿瘤样病变,据文献报道,近年来国内的发病率有增高倾向。笔者所在医院近期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旨在供同行分析和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学特征,以便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9岁,偶感右上腹不适,近日来院就诊。触诊:可触及肝区包块,质硬。彩超诊断:肝右叶实质性包快。CT平扫:肝右叶前段可见7.5 cm×6.2 cm×6.9 cm大小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晰,CT值为35.9 Hu,增强早期病灶明显强化,中间未强化区域呈星条状;增强后期,病灶呈等密度,中心区见低密度裂隙影,边缘无包膜征象。CT诊断:考虑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经手术病理证实。

2 讨论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肝内良性富血供占位,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推测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导致肝细胞结节增生。该病多见于女性,可能与雌激素刺激血管畸形发展和肝细胞增生有关,但与口服避孕药无密切关系,也可发生于小儿。病变常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易发生于被膜下,边缘大多清楚,其病理特征为肿块内部有放射状纤维瘢痕组织由内向外分布构成分隔,隔内含动脉、静脉及增生的胆管。临床上多见于30~60岁女性,无特异性症状,多偶然发现,也可表现为腹痛及腹部肿块,无恶性变及出血并发症。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主要与原发性肝癌(HCC)鉴别,其次需与肝血管瘤鉴别。原发性肝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大多呈“快进快出”强化特征,部分病灶有假包膜,边界清,常有裂隙状低密度坏死区,增强后无强化,常见门脉癌栓及淋巴转移,临床甲胎蛋白(AFP)增高提示可能。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多呈“快进慢出”强化特征,肿块无包膜,边缘清,中心有低密度瘢痕区,多有延迟强化。典型肝血管瘤早期从周边呈结节及环状逐渐向中心强化为特征。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从病灶中心区向周边迅速强化为特征。此外,还应注意与肝腺瘤、纤维板层肝细胞癌等相鉴别。

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1例报告 篇5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 65岁, 以“腹胀, 纳差半年, 呕血、黑便半月”就诊。查呕吐物潜血阳性, 急诊腹部B超:肝硬化, 肝动脉增宽, 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 门脉内可见可疑低回声, 栓塞?胆囊壁水肿, 脾大, 副脾, 脾静脉增宽, 腹水。既往因类风湿关节炎, 服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强的松等药物10余年。2005年患急性乙型肝炎, 服拉米呋定后复查HBV-DNA转阴。无服避孕药史。查体:贫血貌, 巩膜无黄染, 腹软, 左下腹轻压痛, 脾肋下3 指触及。 生化全检, TBIL30.5μmol/L;DBIL 7.3μmol/L;ALB 32g/L, 余正常;乙肝六项:HBC-Ab (+) , 余 (-) ;自身抗体:抗核抗体:阳性。抗平滑肌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心肌细胞抗体、抗肝细胞膜抗体、抗线粒体M型抗体均阴性;免疫球蛋白IgA 6.6g/L (0.68~3.78) , IgG、IgM, 补体C3、C4, 铜蓝蛋白均正常;类风湿因子:172IU/ml (0~20) ;血常规:WBC 3.86×109/L, RBC2.43×1012/L, PLT 65×109/L, HGB 75g/L;HCV-Ab (-) ;肿瘤标记物:CA125 243.9IU/L (<35) , 余正常;凝血全项:PT 20.3s (11~15) , PTA 49% (80~120) ;便潜血:阳性;肝静脉彩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双侧股静脉、腘静脉未见明显栓子;胸片:两上肺结核, 肺门淋巴结钙化;超声心动图:心包积液 (少量) , 三尖瓣反流;腹CT增强扫描, 诊断:肝硬化, 脾大, 门静脉主干, 分支静脉广泛栓塞, 胆囊增大, 脾门钙化;门脉血流彩超:门脉较广泛的栓塞, 其血流中止 (伴行的肝动脉扩张) ;下腔静脉B超:下腔静脉未见明显梗阻。

1.2病理检查肝穿刺镜下检查:肝穿组织, 小叶结构紊乱, 肝细胞呈结节状增生, 结节周围肝细胞受挤压呈条索状, 部分肝窦扩张淤血, 少量纤维组织增生。汇管区未见明显扩大及炎细胞浸润。病理诊断:较符合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

1.3治疗给予对症止血、降低门脉压、抑酸及补液支持治疗后未再出血, 患者拒绝腔镜及外科治疗, 好转出院。

2 讨论

NRHL发现率为2.6% ~5.0%[1], 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 也可发生于儿童[2]。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NRHL的发病机理与肝实质内微循环障碍有关, 是肝脏对血流分布异常的一种非特异性适应性改变, 这种病理改变的基础是门静脉的末级分支闭塞和减少, 血供减少部位肝细胞萎缩, 而血供正常的部位肝细胞增生, 形成无纤维分隔的再生结节, 弥漫累及小静脉, 导致本病。文献报道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较多, 另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有关[3]。本例发病原因可能与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功能异常及服用免疫抑制剂有关。认为与HBV感染无关[4], 本病曾合并HBV感染实数罕见, 面对门脉高压患者, 容易想到肝硬化, 通过本病例, 提示当患者门脉高压症状与肝功能损害不平行, 同时临床缺乏肝硬化相关病因, 或存在明确免疫性疾病时, 诊断应考虑NRHL, 应争取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合并疾病的治疗, 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时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应慎重, 且应长期随访;另一方面针对门脉高压治疗, 若门脉高压严重, 肝功能差, 肝移植也是治疗的一个选择。本病预后取决于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诊断和处理的时机和方法, 此外尚与同时合并存在的系统性疾病病情有关[5]。

参考文献

[1]Hytiroglou P, Theise ND.Differentid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nodular lesions〔J〕.Semin Diagnpathol, 1998, 15 (4) :285-299.

[2]Moran CA, Mullick FG, Ishak KG.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 in children〔J〕.Am J Surg Patnol, 1991, 15 (5) :449-454.

[3]Washington K, Lane KL, Meyers WS.Nodular regenerative hyperplasia in partial hepatectomy specimens〔J〕.Am J Surg Pathol, 1993, 17 (11) :1151.

[4]印洪林综述, 周晓军审校.肝结节性再生性增生〔J〕.中华肝胆病杂志, 1996, 12 (3) :123.

乳腺增生结节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2-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增生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22~63岁, 平均 (35.6±2.7) 岁。所有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 均伴有不同程度乳房胀痛或刺痛, 60例患者通过术后病理检验证实为乳腺增生结节, 符合相关手术治疗标准[2], 且患者和家属对笔者所在医院的相关诊疗措施知情同意。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 即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 (36.3±2.9) 岁, 对照组平均年龄 (34.7±2.5) 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 年龄>80岁者; (2) 合并严重感染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者; (3) 乳腺癌及月经周期严重紊乱者; (4) 精神疾病 (或语言障碍) 无法正常交流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明确诊断后接受常规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予以对症手术方法, 如乳腺区段、乳腺肿块等相应的切除手术, 注意手术期间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与此同时,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加用乳癖散结胶囊 (生产厂家:陕西白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010;规格:0.53 g/粒) , 口服, 4粒/次, 3次/d, 手术治疗后服用, 注意月经期间应该暂停服药。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 包括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并做好统计学分析。其中, 临床总有效率判断标准为:治愈:乳房胀痛或刺痛消失, 肿块完全消失, 停药后3个月内无复发情况;显效:乳房胀痛或刺痛基本消失, 肿块缩小程度>50%;有效:乳房胀痛或刺痛有所缓解, 且肿块缩小程度<50%;无效:肿块无变化或增大、变硬, 乳房胀痛 (或刺痛) 无缓解[3,4,5]。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对症治疗后,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0.05

2.2 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观察组用药期间2例患者出现便秘症状, 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 未进行特殊处理, 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 结果发现:随访期间, 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复发, 复发率为3.3%。对照组8例复发, 复发率为2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乳腺增生结节属于妇女常见疾病, 严重危害到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权威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表明, 近年来, 乳腺增生结节发病率逐年上升, 并逐渐向年轻女性人群蔓延[6]。乳腺增生结节疾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治, 将逐渐演变成乳腺癌, 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目前, 手术方法是乳腺增生结节的主要治疗方式, 但术后患者病情易出现复发。为此, 在乳腺增生结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 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治疗, 对患者良好预后、减少疾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医院在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时, 采用手术+乳癖散结胶囊联合的方式对乳腺增生结节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其中, 手术治疗可将对病灶进行直接切除, 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更多的乳腺组织, 且患者乳房生理外观不会因为手术治疗而产生较大改变[7]。同时, 乳腺肿块得以彻底清除, 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手术治疗方法操作简单, 多数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术后相关治疗, 具有较好依从性, 这也为临床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结节属于“乳痹”的范畴, 其发病原因与肝肾具有密切的联系, 多由肝郁气滞、痰淤凝结、冲任失调、阻塞乳络所导致。中医在治疗乳腺增生结节时, 主要强调将“疏肝理气”、“消肿散结”作为治疗原则[8,9]。乳癖散结胶囊是纯中药制剂, 其主要药用成分为夏枯草、川芎、鳖甲、柴胡、赤芍、当归、延胡索、僵蚕等, 诸味药材通过科学配伍, 可发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的药用效果。现代药理学证实, 乳癖散结胶囊中药物成分能够显著降低雌激素自身的绝对值, 并对雌激素在肝脏内部的代谢功能产生一定促进作用, 进而对女性机体内分泌失调进行有效调节[10]。同时, 方中中药材可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 不断降低血液黏度, 并对单胺氧化酶活力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手术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的有效性, 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 为此选择60例乳腺增生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对照组单纯进行手术治疗, 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后采用乳癖散结胶囊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通过对症治疗后, 观察组治愈15例, 显效7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7例, 显效3例, 有效11例, 无效9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项研究结果与苏炳卫[11]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不仅说明本次课题研究结果真实可靠, 也说明手术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结节, 临床效果显著, 对乳腺增生结节患者治疗起到重要帮助

同时, 观察组用药期间2例患者出现便秘症状, 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 未进行特殊处理, 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 结果发现:随访期间, 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复发, 复发率为3.3%。对照组8例复发, 复发率为2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复发率与文献[12]的研究结果相比略高, 但同样能够说明手术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结节, 能够减少复发, 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临床推广。

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结节的有效性, 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 进而提高临床对女性乳房疾病的重视程度, 关爱女性患者身体健康。通过研究结果及临床实践经验认为, 在对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时, 应重视高危人群, 并做到合理用药, 必要时配合其他用药。根据临床实际工作总结认为, 在对乳腺增生结节患者开展诊断和治疗时, 应重点向患者、家属介绍术后中药治疗的重要作用, 并对患者的诊疗方案进行有效讲解, 进一步解答患者疑虑。同时, 针对手术患者而言, 术后应执行严格的随访工作, 方便早期发现复发病灶, 预防病灶发生远处转移。注意乳癖散结胶囊服药期间, 应注意月经期间暂停服药。

乳腺增生结节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8月健康查体或自查发现乳腺异常结节来院进一步检查的患者56例, 结节大小0.6~2.0cm, 共计76人次87个异常结节。年龄32~62岁, 68例1个结节, 6例双侧结节, 2例发现3个结节, 对>2个结节患者, 仅对其有恶性倾向者进行处理。其中手术记录结节62个。

方法:使用日本产“二郎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表浅探头, 频率7.0~10Hz, 检查时患者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常采用仰卧位及侧卧位为检查体位[1], 患者充分暴露乳房, 采用放射状及十字样连续扫查方式, 同时还需仔细检查双侧腋窝组织。观察结节位置情况, 边界清晰度, 包膜改变 (包膜有, 无或不完整) , 结节内部改变 (囊实性或实性低回声) , 结节纵横径比值改变, 后场回声是否衰减, 周围邻近组织改变 (受压或侵及) , 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检查所见弹力成像评分, 当发现异常结节者, 仔细观察并记录在案。

结果

乳腺腺体内≤2.0cm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恶性结节乳腺癌32例。良性结节30例, 其中增生结节16例 (其中腺瘤样增生11例) , 纤维腺瘤11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结节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 见表1。

乳腺腺体内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晰, 毛刺改变, 纵横比≥1, 结节内沙粒样微钙化, 血流信号增多穿支血管形成, 阻力指数增大, 弹力成像评分高等特征性声像图是恶性结节特异性表现, 这些改变有利于良恶性结节鉴别。

讨论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目前尚缺乏对乳腺癌一级预防方法, 唯有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才能降低乳腺癌的病死率。乳腺是一个易发生结节病变的器官, 也是目前开展查体项目之一, 直径≤2.0cm结节病变, 由于形态小, 无症状, 发病隐秘, 多数情况下有患者自查体或医师健康查体发现, 由于其结节病变良恶性征象交叉存在, 所以查体中一旦发现乳腺腺体内结节病变, 超声医师是否能够及早准确地对结节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提示, 对临床的治疗方案及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 从以下几方面对乳腺结节特征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有助于鉴别诊断[2]。 (1) 结节形态:可分为椭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不规则形低回声实性结节需要高度警惕恶性可能性, 在超声声像图上这种生长不均匀性表现肿瘤形状轮廓的不规则, 本组32例恶性结节中17个 (56%) 不规则形态, 15个形态规则 (40%) , 本组55个良性结节内44个 (80%) 规则形态, 5个不形态规则 (9%) , 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节边界:若结节边界清晰, 多见于良性病变, 若结节边界不清晰模糊, 则多为恶性, 而“蟹足样”边界改变是恶性肿瘤声像图特征性改变, 本组30个良性结节均边界清晰100%, 32例恶性结节中24例 (76%) 有毛刺改变。 (3) 包膜:恶性肿瘤周围没有包膜存在表现, 少部分边缘有类似包膜改变, 但仔细观察包膜是不完整的, 提示恶性肿瘤浸及周围正常组织。大多数良性结节边界清晰, 有完整包膜探及, 仅用少数良性结节边界欠清晰, 包膜不完整, 本组增生结节及导管内乳头状瘤均无包膜回声, 纤维腺瘤有完整包膜回声, 恶性结节均无包膜回声, 有统计学意义。 (4) 结节内部回声:特别注意结节内钙化灶显示, 钙化可同时存在于良性及恶性结节中, 钙化分为微钙化, 粗钙化和边缘钙化及钙化斑良性结节多为相对均质低回声结节, 其实性组织内可见粗钙化和边缘钙化及钙化斑, 本组6例纤维腺瘤内有边缘钙化或钙化斑块2例 (33%) 。粗钙化病理上多为组织营养不良改变, 恶性肿瘤结节内部多为不均质低回声实性结节, 囊实性结节内也以不均质低回声实性组织为主, 实性组织内多有微钙化 (沙粒状钙化) 形成, 病理上微钙化是有微小的同形沙粒体组成, 一般认为微钙化是由于肿瘤局部缺血或肿瘤细胞分泌形成可能, 文献报道, 微钙化诊断恶性结节特异性较高, 本组恶性结节有27例内显示微钙化存在, 约占80%, 在良恶性鉴别上有统计学意义。 (5) 结节后方回声:结节后方改变一般取决于结节组织内部特征改变, 后方回声增强或无变化多见于良性结节病变, 本组所有良性结节后场均有增强效应。后方回声衰减多见于恶性结节。本组30例恶性结节后场有衰减改变17例 (53%) 。 (6) 结节纵横比:纵横比在良恶性鉴别上有高特异性, 纵横比≥1是恶性结节特异性指标。恶性结节大多呈纵深方向浸润组织, 良性结节病理多为横行膨胀式生长。 (7) 双侧腋窝淋巴结检查: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最主要转移方式, 腋窝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最早和最多见部位, 高频超声常规检查双侧腋窝软组织, 有无异常淋巴结肿大现象, 是评估乳腺恶性结节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最为敏感和有效诊断方法, 有利于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评估。本组病例均为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转移改变。

彩色多普勒检查: (1) 血流分布情况, 密切观察结节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有利于良恶性结节病变鉴别, 结节中央血管的增加及杂乱分布特征是恶性结节特点之一, 它与肿瘤增值活力增加有关, 恶性结节新生血管生长快, 导致动静脉瘘形成, 引起血流增多、增快, 且本组病例发现结节内粗大穿支血管具有恶性结节特异性 (有7例显示粗大穿支血管, 均为恶性结节, 100%比例) 。良性结节大多仅周边或内部有少量血流信号。 (2) 脉冲多普勒:测阻力指数有一定临床意义, 恶性结节RI多>7.0, 本组恶性结节大多在0.72~0.76, 符合文献统计。

弹力成像应用:弹力成像已应用于乳腺结节良恶性肿瘤鉴别, 根据病灶结节不同相对硬度显示不同颜色进行分级, 本组将图像分为5级, 1级、2级为良性, 3级可以恶性接近于短期复查, 4级及5级多有恶性倾向, 本组病例符合以上标准。弹力成像虽有助于乳腺小结节病变的鉴别诊断, 但由于乳腺良恶性病灶弹性系数直接由部分重叠, 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特征性超声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以减少误诊[3]。

一直以来, 超声工作者们在不断研究乳腺肿物非良即恶的超声特征, 乳腺腺体内异常结节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会决定其固有超声声像图特异性表现, 高频超声能够较为准确显示结节病变形态, 纵横比、边界、边缘毛刺、内部回声, 特别是微钙化, 内部血流分布情况, 根据这些结节异常特征声像图表现, 再结合其他如弹力成像评分等改变, 可对小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进行较好临床提示。

参考文献

[1] 张缙熙, 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117-124.

[2] 田家玮, 宁春平, 郭延辉, 等.计算机辅助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9, 18 (5) :418-421.

乳腺增生结节 篇8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结节,超声检查,弹性成像

UE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超声诊断技术, 其以不同组织间弹性系数不同, 受到外力的压迫后组织变形程度不同为基础, 将组织受压前后的回声信号移动幅度变化转化为实施的彩色图像, 弹性系数大、受压后位移变化大的组织为蓝色, 弹性系数小、受压后位移变化小的组织为红色, 弹性系数中等的组织为绿色。弹性成像技术弥补了常规超声技术的不足, 拓宽了超声图像, 能够生动地显示出病变并进行定位[1]。UE技术目前主要用于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小器官方面, 尤其是乳腺疾病方面的研究最为深入, 技术也最为成熟[2]。本研究则主要是对超声与UE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 年9 月~2013 年8 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 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3~79 岁, 平均年龄 (48.2±12.0) 岁。结节数量共计183 个, 最小0.9 cm×0.9 cm, 最大4.1 cm×2.6 cm。

1. 2 检查方法检查使用的仪器为GE公司的Logiqe 9 彩超仪 ( 线阵探头, 频率为6~15 MHz) , 患者行平卧位, 选择仪器预设的乳腺条件, 依次进行二维、CDFI、UE检查。二维超声检查确定肿块大小、性质、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晕环、有无钙化等情况;CDFI检查乳腺和肿块内部血流情况;UE检查时对包括病灶和周围组织的感兴趣区域进行取样, 感兴趣区域范围应该为病灶的2 倍左右, 将探头垂直于病灶部位, 使用最微小振动, 防止发生位移, 探头压放5~10 min后根据显示屏上压力反馈标尺是否饱和来确定图像。二维和UE在探头加压时会同时呈现在屏幕的左右侧, 此时可以进行病灶硬度的鉴别。

1. 3 评分标准CDFI :0~Ⅰ级, 少流血, 以良性病变为主;Ⅱ~ Ⅲ级, 多流血。UE评分:弹性系数大、受压后位移变化大的组织为蓝色, 弹性系数小、受压后位移变化小的组织为红色, 弹性系数中等的组织为绿色。5 分, 病灶和周围组织均为蓝色;4 分, 病灶整体为蓝色, 或内部出现少量绿色;3分, 病灶范围内蓝色和绿色显示比例相近;2 分, 病灶中心为蓝色;1 分, 病灶大部分为绿色;≥ 4 分为恶性病变, ≤ 3分为良性病变。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183 个乳腺结节中, 良性结节为117 个, 其中纤维瘤62 个, 炎症7 个, 导管乳头状瘤48 个;恶性结节66 个, 其中腺癌11 个, 浸润性导管癌48 个, 髓样癌7 个。CDFI分级结果:117 个良性结节中90 个为0~Ⅰ级, 66 个恶性结节中51 个Ⅱ ~ Ⅲ级, CDF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7.3%, 准确性为77.0%, 特异性为76.9%。UE评分结果:117 个良性结节中有102 个评分为1~3 分;66 个恶性结节中60 个评分为4~5 分, UE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0.9%, 准确性为88.5%, 特异性为87.2%。CFDI与UE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UE的出现弥补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不足, 可以鉴别诊断出最大直径<10 mm的结节。乳腺弹性系数最大的为浸润性导管癌, 之后依次为非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纤维化、乳腺和脂肪组织。组织弹性系数越大, 其硬度越大, 受到压迫前后反射回的回波信号获取的不同深度位移量不同, 变形程度也不同, 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弹性成像能够通过反映不同物体硬度的不同而鉴别和诊断结节的良恶性[3]。本研究中, 恶性结节有66 个, 其中UE技术发生漏诊6 个, 主要原因可能是:①结节病理征象。其中发生误诊的髓样癌在镜下可见大量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发生误诊的腺样囊性癌在镜下可见上皮细胞, 两种癌都可见密集的纤维增生以及大量癌细胞在纤维间质间的浸润生长, 髓样癌和腺样囊性癌的质地较为柔软, 从而导致其评分较低。②病灶的大小和面积。结节过大时 (>4 cm) 无法均匀受力, 弹性结果受到影响;而结节过小时 (<0.4 cm) 受力发生变形甚至消失, 从而降低了诊断的准确性。③感兴趣区域的范围。对较大结节设置的感兴趣区域范围< 病变的2~3 倍时, 弹性评分较低, 导致乳腺癌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是二维超声图像的2 倍。良性结节的误诊原因可能为:①病灶发生纤维化、钙化或坏死, 硬度增加, 尤其是恶性结节周围组织出现弥漫性病变, 导致弹性成像评分偏高。②部分结节内发生囊性变化, 内如有大量的液体, 无法反映实性结节的硬度, 导致其评分过高。③纤维瘤一般包膜完整、界限清晰、活动度大, 导致其受力不均, 影响图像质量[4]。

综上所述, UE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使用其进行诊断时需要熟练掌握其原理和使用方式, 结合常规二维超声和CDFI检查做出综合的判断, 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郭峰.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吉林大学, 2011.

[2]刘芳, 肖萤.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6 (6) :1028-1030.

[3]李晶, 邱芳, 武云昊, 等.病灶深度对乳腺超声弹性成像的影响.中国介入影响与治疗学, 2012, 9 (1) :19-21.

乳腺增生结节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7例FNH, 其中男3例, 女4例, 年龄18~48岁, 平均32岁。大多数无症状, 由B超体检偶然发现;所有病例无肝炎病史, AFP阴性, 其它各种肿瘤标志物检查均为阴性。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emotion螺旋CT机行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常规层厚5mm。碘海醇注射液100ml, 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入, 速率2.5ml/s, 三期扫描时间为开始注射造影剂后25s、55s、180s。

2 结果

7例FNH病人均为单发, 其中病灶位于肝左叶者2例, 肝右叶者5例, 病灶大小2.5~8.5cm, 平均4.2cm, 其中有5例位于肝包膜下。平扫为稍低或等密度, 除中心瘢痕外, 密度较均质, 共有5例可见中央更低密度瘢痕, 瘢痕呈典型星状者2例, 不规则形者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除瘢痕外呈明显均一强化, 强化幅度与主动脉相近, 无中央瘢痕者呈明显均一强化;门脉期病灶强化幅度降低, 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为主;中心低密度疤痕及纤维分隔延迟期强化4个, 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周围见线样血管强化影、似不完全包膜强化3个。

3 讨论

FNH是一种肝脏良性肿瘤样病变,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 FNH的检出率逐渐上升, 是继肝血管瘤后最常见的良性局灶性肝实质病变, 主要见于青年妇女。分为典型性和不典型性FNH, 典型性FNH以异常结节, 畸形血管和胆管系统增生为特征;不典型性者以胆管增生为特征, 同时缺乏异常结节和畸形血管或者二者之一。约80%的FNH是孤立性病变, 多发性FNH常合并肝血管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和其他器官的动脉发育异常。

FNH直径多<5cm, 边界清, 通常无包膜, 镜下病灶由异常排列的正常肝细胞、毛细胆管、枯否氏细胞、血管组成, 病灶中央有星状瘢痕并见辐射状纤维分隔, 瘢痕内有厚壁的供血动脉。中心星状瘢痕和辐射状纤维分隔为其病理特征。FNH无恶变倾向, 长期随访观察, 病灶可以缩小, 甚至自发性消退[3]。现认为肝FNH是正常的肝细胞对先天性或获得性异常血管的反应性增生, 故病变中除有异常血管, 还主要有正常的肝细胞、Kuffer氏细胞、胶原基质、胆管及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

FNH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1) 离心性血液供应:供血动脉由病灶中心向周围呈辐射状分布; (2) 血液引流途径:有两条, 一为直接引流到病灶周围肝组织的中心静脉, 或由肿瘤内血窦直接引流到周围正常肝组织扩张的肝窦内。反应性增生的胶原基质和纤维组织分隔呈离心性辐射状在畸形血管周围包绕, 称为中心星状疤痕。

FNH的螺旋CT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 典型的CT表现为:病灶常位于肝包膜下, 平扫呈等、低密度, 中央可见更低密度瘢痕, 典型者呈星状;增强动脉期呈明显强化的富血供肿块, 强化幅度与主动脉相近;部分可见低密度辐射状纤维分隔;而在门脉期呈等、略高密度肿块, 延迟期呈等、略低密度;中央瘢痕在动脉期及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而呈低密度, 至延迟期可呈轻中度强化。本组7例于动脉期, 除中央瘢痕外呈明显均匀一致强化, 此为FNH的最重要的征象。其中5例平扫见病灶中央更低密度瘢痕, 4例延迟扫描见瘢痕强化, 表现较为典型。Choi等[4]报道了12例FNH, 仅有2例呈典型表现而确诊, 其余10例因CT表现不典型而误诊为恶性肿瘤。

FNH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局灶性肝脏肿瘤样病变, 发病原因不明, 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特别是多排螺旋CT对肝脏的三期强化扫描, 可对大部分FNH做出定性诊断, 有利于临床诊治。典型中心瘢痕的FNH较易诊断;无典型瘢痕者, 结合CT平扫以及动态增强扫描多期表现, 综合临床分析, 大多数可做出正确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 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以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CT资料7例。结果 FNH的典型CT表现为:平扫为稍低或等密度, 除中心瘢痕外, 密度较均质;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除瘢痕外呈明显均一强化, 强化幅度与主动脉相近, 门脉期病灶强化幅度降低, 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为主。中央瘢痕在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未见明显强化呈低密度, 而在延迟期强化。结论 肝脏FNH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 结合临床特点可作出明确诊断。

关键词:局灶性结节增生,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Uggowitzer MM, Kvgler C, Ruppert-Kohlmayr A, et a1.肝局灶结节增生的影像诊断现状[J].德国医学, 2001, 18 (1) :3l.

[2]叶慧义, 高方挂, 董宝瑞, 等.肝脏局灶结节样增生的综合影像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 34 (4) :258-260.

[3]Carlson S K, Johnson CD, Bender CE, et a1.CT of focal nodular-hypeq~lasia of the liver[J].AJR, 2000, 174:705-712.

上一篇:数据收集下一篇: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