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

2024-09-06

椎间融合(精选十篇)

椎间融合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访自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在我院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配合Cage植骨融合术的病例共156 例,患者选取范围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选取98 例。按照患者手术顺序将患者分为三组,术中分别植入不同体积的原位自体骨,其中A组31 例,植骨粒体积平均为4 m L,B组33 例,植骨粒体积平均为5 m L,C组34例,植骨粒体积平均为6 m L。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节段、病程、椎间面积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具有良好一致性及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a) 年龄30 ~ 50 岁之间; b) 身高160 ~ 175cm之间; c)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保守治疗半年及以上无效者; d) 病历资料完整患者。

1.3剔除标准

a)严重骨质疏松患者;b)过度肥胖者(体重大于100kg);c)腰椎多节段病变;d)术后随访资料不完整者。

1.4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俯卧位,常规碘酒酒精消毒铺无菌巾,以手术间隙为中心取后正中入路切口约5~8 cm,采用标准置钉技术先在上下位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咬除棘突,行部分椎板切除减压,咬除黄韧带,显露硬脊膜、神经根,神经根拉钩将硬膜囊及神经根拉向内侧,显露椎间盘和后纵韧带,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探查减压神经根管,充分松解受压黏连的神经根。使用铰刀扩大椎间隙、刮除该间隙椎间盘及软骨终板,直至骨性终板,将切除的椎板骨质完全剔除软组织后咬成大小一致的骨粒,直径约2 mm大小,测量植骨量后应用2.5 mL注射器直接推入椎间隙,选取相应型号的单枚椎间融合器,融合器中加满骨粒压实,将融合器斜形敲入椎间隙,没入椎体后缘约3mm,上棒加压固定。术后24~72 h拔除引流管,第2天行腰椎X线片及CT检查,以确认手术情况。术后3~4 d鼓励患者配戴支具坐起并下地活动。术后14 d拆线出院,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随访。

1.5植骨量总体积的测量

所有病例术中植骨粒修剪及体积测量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测量方法:骨粒修剪时尽量使每颗骨粒的大小一致,直径约2 mm大小,将修剪好的骨粒放入制备的2 mL容器。制备方法:将2.5 mL注射器剪去前端0.5mL,剩余2 mL刻度。每管装入2 mL或1 mL骨粒,给予压实。

1.6临床评估

手术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下腰痛及双下肢疼痛症状[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 ityindex,ODI)评估功能恢复情况[4]。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 ab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临床效果[5]。

1.7影像学评估

随访时复查腰椎CT。测量手术节段正中矢状位椎间隙前、正中、后高度后取平均值,并以上位椎体横径作为参考以避免放大误差。

有效上终板面积指的是下位椎体CT扫描最上缘一层影像,自椎管前缘至椎体前缘的横截面积。

测量方法: 应用CT影像中自动测量面积功能测量,应用不规则图形选取要测量椎体面积,每个椎体应用软件选取3次,给予测量3 次,取平均值。

1.8统计学方法

利用Microsoft Excel表格录入原始数据,采用SPSS 18.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 χ2检验; 检验水准 α = 0. 05,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 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未出现内固定脱落或植骨融合后症状复发。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 28 个月,平均21 个月。有效上终板面积、Cage高度测量各组上终板面积及Cage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1临床评估

术前各组均行手术前后各组下腰痛改良Mac Nab评价标准,手术前后下腰痛、双下肢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末次随访时,各组3 个指标均较术前显著降低( P < 0. 05) 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 2 影像学评估

2.2.1术后植骨融合率比较

术后1年复查CT片显示,B组、C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椎间隙高度比较

各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与术后即刻比较,末次随访时A、B、C组椎间隙高度变化分别为( 8. 7 ± 1. 7) mm、( 9. 8 ± 1. 7) mm、( 10. 1 ± 1. 8) mm,A组显著小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2.3三组典型病例分析

a) 4 m L植骨组: 49 岁男性患者,主诉腰痛伴左下肢疼痛1 年,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 ~ 2; b) 5 m L植骨组: 37 岁男性患者,主诉腰痛伴右下肢痛2 年,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3 ~ 4; c) 6 m L植骨组: 46 岁男性患者,主诉腰痛伴左下肢疼痛3 年,加重3 个月,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5 ~ 6。

图 4 mL组术前CT示L5S1椎间盘突出,椎间隙高度7.80 mm

图 2术后1年CT示内固定牢固,椎间隙高度9.01 mm

3 讨论

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经后路减压腰椎椎间融合术中,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和自体原位骨植入,已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术式[6]。此手术方案提供了坚强的固定维持融合节段的稳定性,旨在恢复腰椎正常排列、解除神经压迫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了椎体间融合率,减少了椎间植骨塌陷和融合物移位脱出[7,8,9]。相关文献报道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具有明显生物力学和临床疗效优势[1],伴随着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间融合器不断创新改进,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融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2,3]。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在植骨材料制备、融合器的改进、植骨量体积的要求等问题上,仍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中。

图 35 mL组术前CT示L5S1椎间盘突出,椎间隙高度7.64 mm

图 4术后1年CT示内固定牢固,椎间隙高度10.08 mm

图 6 mL组术前CT示L4/5椎间盘突出,椎间隙高度8.40 mm

图 6术后1年CT示内固定牢固,椎间隙高度10.68 mm

3.1融合器的选择

自1988 年Bagby首创应用不锈钢制作的中空“笼子”做为椎间融合器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取得成功以来,椎间融合器被广泛应用于脊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在此之前,椎间融合常采取单纯植骨解决,腰椎椎间融合器的应用可提供术后即刻的脊柱前柱结构稳定,维持椎间隙高度,恢复前中柱的支撑,增加椎间孔的容量,解除神经根压迫,防止椎间隙塌陷及假关节形成[10]。在椎间植入融合器后,利用其撑开- 压缩稳定效应的设计原理[7],使得椎间隙高度得以恢复,前纵韧带处于紧张状态,术后即刻稳定性通过腰部肌肉的收缩、自重对融合器的持续性挤压得以实现,而椎体的最终稳定,需要通过椎体间的骨性融合来达成此目的,解除因椎体不稳所造成的腰源性疼痛。

近年来,腰椎椎间融合器发展迅速,主要包括金属、碳素纤维、高分子聚醚醚酮、可吸收材料及异体骨等,成为PLIF手术重要组成部分[8,9,11]。目前临床使用的多为新型材料高分子聚醚醚酮,其优点突出,可透过X线,不影响CT和MRI检查,弹性模量较好,应力遮挡作用比其他材料融合器小,不易破碎,具有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使椎间融合率得以大大提高[12]。本实验中所有Cage均为新型材料高分子聚醚醚酮,术后三组融合率均较高,也体现了其优势。理论上来讲,融合器体积越大、与终板接触面积就越大,能提高稳定性、融合率,但我们考虑到植入双枚融合器可破坏过多关节突等稳定结构,易出现沉降、神经根症状等因素,且临床效果并未明显提高,所有术中均植入1 枚Cage融合器。

3.2椎间融合术后融合情况的评估

腰椎椎间融合术后,准确判断椎间植骨融合情况,对临床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对于术后临床疗效欠佳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就目前而言,临床中对于腰椎术后椎间植骨是否发生融合尚无统一的判定标准。评价腰椎椎间融合情况的方法很多,手术探查是公认判断融合与否的金标准,但这种评价方法因创伤过大,在临床只适用于需要行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患者。Togawa等[13]对穿刺活检验证融合情况做了大量研究,但因该技术的有创性、技术要求高等因素使之临床应用价值大为降低。因此,临床工作中多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椎间植骨是否融合。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评价手段是腰椎屈伸动力位X线片,测量椎体间微小位移及成角角度,但在使用椎弓根内固定的情况下,存在测量方法、X线质量、阅片能力不同等差异,腰椎动力位片的临床价值有限,且X线片拍摄方法没有统一标准、测量误差较大,评定标准不统一使得各家融合率缺乏可比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采用CT取代X线来判断椎间融合情况,CT在众多评价腰椎椎间融合的方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1],相对于X线,CT影像对于评价椎间融合具有明显优势[14]。a) 组织分辨率较普通X线高; b) 横断面及矢状位扫描能清楚显示融合区的结构变化情况,尤其矢状位扫描,对植骨与上下椎板融合情况一目了然; c) 多平面重建还能观察融合区不同方向和界面,直接显示骨融合的情况。有文献指出利用薄扫多平面CT重建评估椎间融合,并与动力位X线片判断融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得出CT评估椎间融合的敏感性为95% 而X线片仅为4%[15]。我们认为目前薄层、高分辨率、多层面扫面重建CT是最理想的无创方法。因此本研究采用术后CT检查作为评判融合标准,准确性得到良好保证。3. 3 椎间植骨材料的选择目前椎间融合术中植入物的选择较广泛,但临床应用中以自体骨移植占主导地位。自体松质骨具有成骨、骨诱导和骨传导等多方面特性,是融合材料的“金标准”,但其承重能力相对较差[16,17]。单纯应用松质骨植骨早期稳定性不能得到良好保证,给予配合Cage植入,可结合两者优点,既可保留其生物学优势,亦可增强脊柱早期稳定性,提高融合率。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配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中,多应用原位减压骨质,或者取自体髂骨进行植骨,均为松质骨,在承受较大压力时容易发生塌陷[3]。本研究中,当植入骨量体积较大时,给予行打压植骨后骨粒相互接触紧密,以减少骨质塌陷的发生,利于术后初期的稳定及椎间的融合。术后末次随访发现椎间隙高度仍存在一定程度丢失,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有文献报道,取自体髂骨移植,术后较原位减压骨质植骨融合率高,但存在感染、血肿形成、感觉异常、疼痛等相关并发症[18]。本研究均给予双侧全椎板减压,术中减压所取得骨量充足,均未行自体髂骨取骨。通过本研究所得结果分析,术后所有病例内固定均未失效,三组均获得较高植骨融合率,B组及C组未出现不融合病例,而A组出现3 例影像学植骨未融合,患者虽无脊椎不稳症状,但远期效果令人担忧。这一结果与取自体髂骨移植的相关报道相比,并无明显劣势。我们认为这与附着软组织剔除较干净、植骨颗粒体积适中、植骨量较大、内固定牢固、植骨床制备良好相关。

椎间融合 篇2

椎间孔镜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到2015年所収治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颈椎椎间孔穿刺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穿刺手术成功之后,通过造影来明确位置,将药物注射椎间孔中,观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100例患者中,症状达到优的患者有52例,达到良的患者有37例,有效患者9例,无效患者2例,优良率为89.00%,总有效率为98.00%。结论:针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椎椎间孔穿刺技术,并经颈椎椎间孔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突出的椎间盘突出起到一定的溶解作用,使患者神经根压迫现象得以消除,不但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较短的治疗时间以及较小的痛苦,而且还具有操作简单等诸多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关键词】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促使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

[1]率越来越高,且呈现出一种较为显著的年轻化趋势。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起颈部、肩以及手臂等部位会出现酸胀麻木的感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疼痛现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借助于影像技术,从椎间孔局部注射药物逐渐成为了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影像技术下对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椎间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简要探讨,现将研究报告公布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到2015年所収治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最小者为24岁,年龄最大者为69岁,平均年龄为(45.6±3.6)岁。突出部位:8例为C3-4突出、12例为C4-5突出、27例患者为C5-6突出、10例患者为C6-7突出、9例为C3-

4、C4-5二间隙突出、8例患者为C4-

5、C5-6二间隙突出、10例患者为C5-

6、C6-7二间隙突出、6例为C3-

4、C4-

5、C5-6三间隙突出、10例C4-

5、C5-

6、C6-7三间隙突出。此外,100例患者中有46例为侧突型、35例为中央型、19例为椎间管型突出。患者病程最短者为6个月,病程最长者为8年,平均病程为(3.4±1.3)年。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后的诊断结果显示,均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

1.2治疗方法

在进行治疗前30分钟,对患者静脉注射20ml的含量50%葡萄糖、10mg地塞米松,并给予患者抗生素的静脉点滴。患者体位取侧卧位状态,侧卧在CT扫描床上,对颈椎棘突调整至相同水平线上,在C2~T1棘突上,将一个金属标志物粘贴于上,然后从C2到C7,借助于1毫米层厚对患者进行CT扫描,在CT监视器上将发生病变的椎间盘和与其相对应的椎间孔确定出来,将穿刺点、穿刺入路、角度以及深度实现设计好,然后借助于监视器上的测量软件,将穿刺点到棘突中线的距离、多拍椎间孔的距离以及进针角度准确的测量出来。让后再借助于CT机架上激光定位线,于患者颈部体表上将所预先设计的穿刺点标记出来。

在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的基础下,使用规格为7×120mm的穿刺针,从患者颈部体表上所标出的穿刺点钟进入,让后依据所规定设计好的穿刺方向、角度以及深度来进针,当穿刺针进针深度到达设计深度标准后停止。对患者进行CT扫描、三维成像,确保针体能够与椎板外缘之间相互紧贴,针尖能够准确无误的处于病变间隙的椎间孔中,却没有损伤到患者周围血管以及神经等脏器。回抽时,做到无血、无气、无液,通过穿刺针将3mL的1%利多因和1.5mL的5%欧乃派克相联合的利欧混合液注入其中,患者病变的椎间孔中,每隔注入1.5mL,却CT扫描结构显示所注入的药液扩散到椎间孔四周,部分药液通过椎间孔,渗透到椎管腔中,随着时间的变化,促使椎管腔中混合液越来越多,并逐渐开始在突出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四周逐渐扩散,对其仔细观察10~15min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性进行监测,如果患者蛛网膜下腔没有出现麻醉现象,且之前患者上肢麻木、疼痛症状出现较为显著的缓解,则代表穿刺位置没有错误,也没有损伤到椎间孔四周的脊髓、硬膜囊以及血管和神经等脏器。最后,通过穿刺针对患者进行椎间孔药物注入治疗,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借助于平车将患者转送到病房中,保持六个小时的健侧卧位,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治疗,如抗感染预防和治疗、止血、消肿等。适当的进行制动,确保颈围能够得到充分休息,于7d内出院。1.3判定标准

以改良过后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将治疗效果分为:①优:患者症状均已消失,日常生活和工作均都恢复如初;②良: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但依旧还存在轻微症状,活动所受限制较弱,没有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及工作;③有效:患者症状得到改善,但活动依旧受限明显,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均都遭受到了一定影响;④差: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与治疗前症状无变化,甚至还有所恶化。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总有效率=(优+良+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通过治疗后,100例患者中,症状达到优的患者有52例,占总例数的52.00%、达到良的患者有37例,占总例数的37.00%、有效患者9例,占总患者的9.00%、无效患者2例,占总例数的2.00%;优良率为89.00%,总有效率为98.00%,见表1。且所有患者均都于治疗两天后,相关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其中10例患者在14d中,症状有所反复,通过针对性处理之后,反复现象逐渐开始减轻并日渐好转。所有患者中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现象。

表1.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观察[n(%)] n 100 优 52(52)

良 37(37)

有效 9(9)

差 2(2)

优良率 89(89)

总有效率 98(98)

3.讨论

随着当下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促使现代人们生活压力无形中逐渐增加,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现出一种较为显著的年轻化趋势。患有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起颈部、肩以及手臂等部位会出现酸胀麻木的感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疼痛现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2]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颈椎病所带来的危害,针对于颈椎病的相关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借助于影像技术,从椎间孔局部注射药物逐渐成为了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重要手段。

人体颈部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想要进行穿刺也就会形成较大的阻碍和难度,从而也就会带来较高的风险。一旦没有注意就极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发生。国内就曾经有报导过多起误将胶原酶放入到蛛网膜下腔中,从而造成患者瘫痪甚至死亡的案例。在借助于CT指导下,不管是设计、定位、穿刺以及造影,还是进行椎间孔药物注入治疗,在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不但具有清晰的图像、准确的靶位以及简单的操作流程,而且还具有创伤小、无出血以及痛苦少等特点。在CT引导下穿刺针尖能够准确无误的刺到椎间孔外口出,不需

[4]要刺入到椎管中,因此也就不会对硬膜囊造成损伤。让后借助于造影术将位置明确确定之后,还能够对造影剂从椎间孔渗入到椎管中接触突出物进行全面观察,监测是否存在蛛网膜下腔麻醉现象,最后将相关药物通过穿刺针注入其中,让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同时,还能够让“药达病所、酶达底物”的基本要求得到充分实现。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很多患者都难以接受,绝大多数患者都输选择使用牵引的方法,内服外敷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种方法无法做到根治,且治疗效果也不是很显著。而通过椎间孔药物注入治疗方法来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有造影剂证实,药物注射后能够扩散到硬膜外前侧间隙中,从而让突出的髓核

[5]逐渐被药物溶液所浸泡住,进而让其溶解效果得到充分激发。而且,在细胞膜完整的状态下药物并不会对细胞膜和神经细胞造成损害,同时也不会对其他蛋白造成破坏。在生理酸碱度以及体温正常的基础下,使胶原蛋白逐渐被分解,溶解掉突出的髓核及破裂的纤维环,促使神经所遭受到的突出物压迫和刺激现象得到有效缓解,进而也就能够让颈椎间盘突出症所带来的诸多临床症状都得到有效消除,实现临床治愈的显著疗效。

针对于急性起病,颈椎间盘单节或多节突出、不具有四周组织骨化症状、具有较为显著的神经根压迫等诸多症状的患者,均都可以运用本次研究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椎间盘突出且

[6]伴有椎管骨性狭窄、原发性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则应该谨慎使用。对于胶原酶过敏、颈椎脱位、疑似肿瘤或结核、年龄在16岁以下以及穿刺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则严禁使用该治疗方法。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无菌操作和适应症做到严格掌握之外,穿刺技术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必须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严格按照设计和[7]标准来进行穿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治疗后,100例患者中,症状达到优的患者有52例,占总例数的52.00%、达到良的患者有37例,占总例数的37.00%、有效患者9例,占总患者的9.00%、无效患者2例,占总例数的2.00%;优良率为89.00%,总有效率为98.00%,见表1。且所有患者均都于治疗两天后,相关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其中10例患者在14d中,症状有所反复,通过针对性处理之后,反复现象逐渐开始减轻并日渐好转。所有患者中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现象。由此可见,针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颈椎椎间孔穿刺技术,并经颈椎椎间孔注射胶原酶,能够对患者突出的椎间盘突出起到一定的溶解作用,使患者神经根压迫现象得以消除,不但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较短的治疗时间以及较小的痛苦,而且还具有操作简单等诸多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参考文献】

椎间融合 篇3

关键词:椎间盘镜;B-twin融合术;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749.4+2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8-547-02

腰椎退行性变引起椎间缝狭窄、椎间盘突出、椎体小关节松弛增生等病变导致锥体滑移,引起腰椎管狭窄,造成相应节段脊椎、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收到压迫,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腰疼、下肢麻木、无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变。近年来,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椎间盘镜辅助下B-twin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之得到推广,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B-twin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20例20间隙,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腰椎退行性变20例20间隙,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2~80岁,平均69岁。所有患者均辅以x线、CT或MRI检查,腰椎侧位片均显示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5mm。病变节段:L3/4 5例,L4/510例,L5、S1 2例,L3-5 2例。中央型突出5例,侧方突出15例;合并侧隐窝狭窄10例,腰椎管狭窄4例。腰椎管滑脱症患者11例,其中I度滑脱7例、Ⅱ度滑脱症患者4例;腰椎不稳7例;盘源性腰椎痛1例,病史6个月到11年。手术时间2.5~4h,术中出血85~110ml,平均9ml;12例拇背伸肌肌力减弱,8例合并跖屈肌力减退和跟腱反射减弱。所有患者均接受过非手术治疗,均有不同程度腰骶部酸痛、肢体麻木感和下肢放射性疼痛。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腰痛,单侧或双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病程2个月到20年,平均45个月。术前均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行椎间高度、滑移程度和椎体稳定程度的测量。

2手术方法

该组患者均行椎间盘镜下椎管减压B-twin融合术,需在C-臂X光机辅助下,手术的全过程均在椎间盘镜下完成。具体方法为:采用局部浸润麻醉;采用0.5%的利多卡因+1/5000000盐酸肾上腺素溶液(高血压患者仅用前者),采用1%的利多卡因0.3~0.5ml,采用俯卧位。手术采用病椎旁小切口入路,先在X光定位确定病变椎间隙,建立椎间盘镜操作系统及显像系统,放入椎间盘镜,然后在镜下神经根管探查,借助椎间盘镜器械完成椎管减压、半锥板或全椎板切除,切除黄韧带,扩大恻隐窝及神经根出口,并摘除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组织,达到椎体减压及神经根松解的目的,然后进一步清理软骨终板,裸露骨面。用专门的器械完成终板表面软骨的刮除、将碎骨植入椎间隙内,最后经x光监测测量B-Twin椎间融合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融合器完成椎间融合手术,放置引流后关闭切口。

3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3~3.6h,平均3.2h。出血量480~820ml,平均640ml。随访24~96个月,平均35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原工作;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腰痛或下肢酸胀感,恢复原工作;可: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遗留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减轻工作或活动;差: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本组优56例;良13例;可17例,优良率为80.23%。

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根据Nakai评分标准,20例患者中优16例,良2例,可1例,差1例。全部病例随访6~13个月(平均9个月)。手术进展顺利,手术时间2.5~4h。术中出血较少,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4~18个月,平均10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骨块滑动和内固定松动,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并发症发生。

4分析

术前检查各系统、仪器设备及器械物品均处以备用状态。如光源系统、显示系统、光纤线、配套的摄像线、吸引装置两套(其中一套用于吸术腔内的烟雾)、镜下专用的操作器械、镜头及辅助的其他配件;可透视x光的手术床及俯卧位体位垫。c-臂x光机、带双极电凝的高频电刀一部、公司配送专用的器械及B-Twin膨胀式脊柱融合器系统。

将患者俯卧在可透过x线的手术床上,腹部悬空(保持腹肌及横膈的正常运动,减少术中椎管出血),保持正确的手术体位,头部垫20cm厚软枕,双手自然置于头部两侧,双脚上抬,手术床尾降低20°,垫30cm厚软枕,使腰椎后凸。体位摆放好后建立静脉通道与麻醉配合,选择上肢建立静脉输液,保持输液通畅,使术中血压维持稳定。连接好光源及摄像头,根据需要调节好参数。将椎间盘镜系统摆放在床尾侧,显示屏与术者视线平齐。配合术者使用“c”型臂x线机,进行术前定位及术中多次“c”臂观察椎间融合器放置位置。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保暖,及时了解出入量情况及病人所需。

椎间融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10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40例。观察组男23例, 女17例, 年龄17~60岁, 平均 (42.3±2.4) 岁, 其中砸伤11例, 坠落伤9例, 车祸伤17例, 其他3例;对照组男19例, 女21例, 年龄23~65岁, 平均 (44.7±1.7) 岁, 其中砸伤8例, 坠落伤7例, 车祸伤21例, 其他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1) 对两组的患者进行X线片、CT及MRI检查, 确诊为胸腰椎骨折; (2) 临床表现为外伤后的局部疼痛, 伤后下肢麻木、无力甚至感觉运动完全消失, 大小便功能障碍, 有的患者合并有腹痛、休克、呼吸困难及意识丧失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后外侧植骨术 (PLF) 治疗。首先准备好植骨床:完成减压与内固定, 将融合范围以内的双侧小关节的关节囊切除, 然后利用骨刀将关节软骨切除, 剥离横突背面部位上的韧带以及肌肉, 将横突暴露出来之后, 去除横突背面的皮质骨, 即完成了粗糙面的制作;然后需要准备移植骨料:将切下来的椎板剔除软组织与棘突切成碎骨, 颗粒状或细条状均可, 也可添加适量的同种异体骨, 不过有可能会出现伤口渗液或者术后发热等并发症, 所以必须将其与自体骨混匀之后才能使用;最后植骨:在双侧横突质检平铺上植骨材料, 注意使其紧密贴合植骨床, 使用明胶海绵对其进行外敷。

观察组采用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 (TLIF) 治疗。首先将椎间隙线路出来:可以经患侧关节突外侧或者关节突入路至椎间隙, 或者按照减压需要将半椎板或者全椎板切除, 切除时需切除大部分, 减少对硬膜囊的牵拉, 并采用椎弓根螺钉将椎间隙适度撑开, 然后将切除椎间盘切除:首先需将减压节段相应的神经根充分暴露出来, 利用神经拉钩将2条神经根轻柔拉开, 将纤维环的侧后方暴露出来之后, 切开纤维环, 尽量切除更多椎间盘组织;其次处理椎间隙:利用弧形或直形的环状刮匙将上下两个软骨终板刮除, 然后进行植骨:首先测量椎间隙的深度与高度, 并据此选用合适的肾形Cage, 将适量的碎骨块植入椎间隙前方, 然后进行压实, 确认Cage的合理位置, 最后对椎体间进行有效加压:确保椎体终板与Cage或者植骨块之间的紧密接触, 还要注意检查椎管内, 防止Cage出现松动现象或者椎管内出现致压物。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 手术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 (2)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折椎体高度与节段后凸角度的变化; (3) 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判断。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患处神经功能完全恢复, 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患处神经功能基本恢复, 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患处神经功能部分恢复, 有轻微疼痛、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甚至恶化[4]。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骨折椎体高度与节段后凸角度对比

经治疗后, 两组的骨折椎体高度与节段后凸角度都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 对照组为77.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见表3。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脊柱损伤, 胸腰椎骨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对其正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 采用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迅速恢复其基本运功功能, 保障其机体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5]。临床上, PLF主要作用于融合节段侧的横突、关节突及椎板去皮质化床植骨, 而TLIF能够从椎间孔入路, 避免了对神经根与硬膜囊的过度牵拉, 有效防止了神经损伤症状的出现, 且这种治疗方法对腰椎的任何阶段都适用, 具有较高的融合率, 且技术成熟, 安全高效, 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6,7,8]。另外, TLIF还具有以下优势:恢复脊柱序列, 实现椎体间的支撑的加压, 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在不影响患者骨折复位的情况下, 保留绝大多数后柱结构, 尽最大限度的维持脊柱稳定;该手术方法较为简单, 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9]。本次研究试验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 (257.4±11.5) 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 (315.4±15.4) min, 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 (395.3±23.1) ml, 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455.8±14.3) ml;将损伤椎间盘切除, 以便支撑椎间隙, 避免手术后由于椎间隙塌陷而造成的畸形。因此, 借助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在本研究中, 采用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的观察组与 (TLIF) 与采用后外侧植骨术 (PLF) 治疗的对照组相比, 效果显著,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的骨折椎体高度与节段后凸角度都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95.00%vs77.50%) ,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之, 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显著疗效, 能够在术后迅速恢复其椎体高度与节段后凸角度以及神经功能, 且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高效,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每组40例, 观察组采用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 治疗, 对照组采用后外侧植骨术 (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 PLF) 治疗, 观察两组的手术与相关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的骨折椎体高度与节段后凸角度均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95.00%vs77.50%)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显著疗效, 能够在术后迅速恢复其椎体高度与节段后凸角度以及神经功能, 且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高效,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经椎间孔减压行椎间融合术,后外侧植骨术,胸腰椎骨折

参考文献

[1]杨贺军, 侯秀伟, 徐永辉, 等.后路经椎间孔截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角状后凸畸形[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7) :52-53.

[2]杨建中, 康立星, 吴伟, 等.经双侧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 :36-37.

[3]张正丰, 周跃, 王洪岗, 等.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治疗胸腰椎C型旋转骨折脱位[J].脊柱外科杂志, 2013, 11 (5) :264-268.

[4]王宏, 杨群, 吕德成, 等.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 12 (10) :984-986.

[5]匡凌浩, 徐冬, 李广庆, 等.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 (29) :2293-2296.

[6]顾广飞, 张海龙, 贺石生, 等.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J].中华外科杂志, 2011, 49 (12) :1081-1085.

[7]杨明杰, 李立钧, 祝建光, 等.数字化设计微创极外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J].中华骨科杂志, 2011, 31 (10) :1093-1098.

[8]李春宇.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84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8) :27-28.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手术护理 篇5

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结果:患者术后无感染,骨块无移位,融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结论:对患者良好的手术护理可提高患者康复水平,使手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颈椎前路 椎间植骨 外科手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93-01

颈椎病危害性较大,多采用手术治疗[1]。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及颈椎骨折脱位并高位截瘫的有效方法之一[2]。但由于颈椎解剖复杂、位置重要,手术中涉及诸多重要组织,术后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3]。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护理尤其重要。现选取部分我院进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术治疗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手术治疗的27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4~62岁,平均年龄(51.7±3.5)岁;病因:脊髓型颈椎病10例,颈椎骨折并瘫痪8例,神经根型8例,椎动脉型1例。治疗效果:治愈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3%。

2 术前护理

颈前路手术部位较高,且椎间植骨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出血可能较多,术中对神经牵拉刺激较重,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抱有恐惧心理,顾虑较多。术前巡回护士应注意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消除其紧张情绪,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除此以外还需及时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①备血并做好各种常规化验、拍片、心电图等一般检查;②协助病人做好手术体位练习。颈前路手术一般行右侧横切口,术前应嘱患者练习将气管和食道往左侧推拉,减少对术野暴露的影响。患者术后一般为卧位进食,术前应重视训练,以减少对术后进食量的影响并预防进食窒息的发生;术前嘱患者自行练习最大限度向颈部左侧推移气管,指导患者进行有效深呼吸及咳嗽运动,以增加肺通气量,利于痰液排除;③嘱患者训练平卧床上解大小便,以避免术后因排便习惯改变所致尿漪留和便秘;④其他:术前一周鼓励患者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体质差者可适当补液,必要时补血,以增强患者对手术创伤及术后能量消耗的适应能力。还可以让患者试带颈胸石膏或石膏围领,以减少术后不适对愈合造成的影响。

3 术中配合

3.1 巡回护理。巡回护士应坚守岗位,配合麻醉医生进行麻醉,保持输液和静脉通路通畅,维持正常的血压、脉搏和呼吸。术前做好患者体位固定与护理,防止患者颈部扭转及术中出现压伤,给手术带来不便及并发症的发生。术前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为避免脊髓减压伤,摘除椎间盘的减压手术需给予激素,巡回护士应积极配合。

手术过程中保持颈中立位,避免过伸时脊髓变粗变短影响手术,损伤脊髓,同时协助手术医师观察患者发音情况和肢体活动情况,以免损伤喉反神经和监测脊髓功能;观察患者缺氧症状,经常查看吸引瓶中的出血量,了解患者血压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异常变化。并督促术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控制手术参观人员,尽量减少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杜绝感染及噪音。

3.2 洗手护理。洗手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术前了解病情及手术方案,提前准备好一些特殊的手术材料及器械,熟悉器械性能及手术步骤,术中思路与术者手术步骤保持一致,精力集中,主动无误的传递合适的手术器械,使术者专心手术。还要监督术者,并提醒术者手术器械及物品放置,防止器械或物品留在患者体内;手术结束后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物品。

4 术后护理

4.1 术后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生命体怔监护及身体护理。术后24h内因搬动、体位改变及患者血容量不足、颈部出血等,可使血压下降,应严格监视患者血压变化;指导病人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创口内出血窒息和入睡后呼吸抑制是本手术最危险的并发症[4],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强弱的变化,并适度调整氧流量。若患者出现口唇青紫、鼻翼煽动等极度呼吸困难,应立即剪开缝线减压,给予吸氧。对于痰液过多过稠者,可适当增加雾化吸入的次数,必要时定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4.2 术后颈部制动。患者术后一定要立即用适宜的颈领固定颈部,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并防止颈椎过伸过屈及旋转活动而造成植骨块脱出[5]。对全身消瘦、瘫痪、原有褥疮者,可2h小幅度翻身一次,翻身时需由两人协同操作,注意颈、肩和躯干部同时翻动,保持颈与脊柱在同一轴线上,防止颈椎错位或植骨块脱出;侧卧时应颈部垫枕,避免颈部屈伸、扭曲。

4.3 并发症的控制与预防。首先是预防感染:感染是患者术后首要控制对象,使用何种抗生素及其用量应严格按医嘱执行,并注意观察其疗效及毒性反应,掌握发生反应的处理方法,维持最好的有效血药浓度及时间,以防止感染而致的硬膜外脓肿或感染性脊髓发炎所致的四肢瘫痪。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易引起肺不张而引起肺部继发感染[6],因此要鼓勵患者咳嗽、咳痰,每日深呼吸至少5次,以利于肺部扩张,增加肺活量,消除分泌物。

手术切口护理:术后应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并注意伤口周围有无肿胀,当切口渗血较多时,应查看切口并询问患者呼吸情况。如发现切口周围隆起,张力增大,颈部增粗,患者主诉胸闷、气短、呼吸不畅或困难时,应考虑有血肿可能,须立即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预防喉头反应性水肿:颈前路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术对患者气管及食道的牵拉较大,加之血肿的压迫,往往可引起患者吞咽及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术后应注意患者反应,本研究对象无上述情况发生。

预防脊髓反应性水肿:手术创伤可引起脊髓反应性水肿或因局部渗血较多压迫脊髓,造成肢体不同程度的麻木,活动障碍,甚至瘫痪加重,术后护理应严密观察患者四肢的皮肤感觉,并注意患者大小便排泄是否正常、有无失禁的现象。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处理,本研究对象无上述情况发生。

4.4 康复护理。手术第二天如无并发症发生,可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首先,肢体能活动的患者均要求作主动功能锻炼,以增强肢体肌肉力量,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循序渐进,鼓励并督促患者坚持锻炼,病情允许,鼓励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应有专人看护,注意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预防意外发生;其次,被动功能锻炼,保持关节韧带活动度,减慢肌肉萎缩,防止肌腱韧带退化和关节强直而失去正常功能。各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时,幅度应从小到大,髋关节伸展及内旋,膝关节屈伸,踝关节内外旋等运动。

5 结论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术治疗效果良好,骨块无移位且融合良好,术后无感染,并发症较少。良好的手术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并能够预防各部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Ando T.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J].Rinsho Shinkeigaku.2012,52(7):469-479

[2] 王岩,白一冰,肖嵩华,等.颈椎病前路择期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2(42):538-541

[3] 金大地,王健,瞿东滨.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2):102-106

[4] 陈雄生,贾连顺,曹师锋,等.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J].中华骨科杂志,2004,23(11):644-649

[5] 周萍,赵志红,瞿莉.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78例围手术期护理.山西医药杂志,2011,7(40):731-732

腰椎椎间植骨融合应用进展 篇6

1 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手术路径

1.1 腰椎椎间前路植骨融合术

O’brien首次提出了腰椎椎间前路植骨融合这种手术术式, 并研究应用于临床治疗方面, 目前该技术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腰椎椎间融合技术, 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腰椎椎间前路植骨融合术即由腹部切口、腹膜外到腰椎前侧或前外侧, 进入椎间隙, 清除病变的椎间盘, 在相邻的椎体之间行自身植骨融合术。由于腰椎椎间前路植骨融合术为前方入路手术, 视野清晰能准确无误的清除病变的椎间盘, 以及手术无须牵引硬膜囊和神经根, 从而能避免伤害硬膜囊和神经根[2]。此外, 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腰椎椎间前路植骨融合术最大程度上的保护了椎板以及小关节, 还有效避免了医源性椎管狭窄及各因素引起的“融合病”, 各方面的完善, 也为进行椎间后路植骨融合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 由于前方入路的手术方式, 极易损伤腹膜后器官及部分大血管, 而且术后易出现肠麻痹, 对患者的术后健康情况造成影响。无论何种入路均涉及诸多血管、神经等复杂解剖结构, 术中稍有不慎将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现代的医疗工作者也致力于改善这方面的弊端。对于避免男性患者术后易引起逆行性射精并发症的发生也是现代腰椎椎间前路植骨融合术研究的热点[3]。

1.2 腰椎椎间后侧入路植骨融合术

1.2.1 腰椎椎间后路植骨融合术

Cloward首次提出了腰椎椎间后路植骨融合这种手术术式, 并研究应用于临床治疗方面, 腰椎椎间后路植骨融合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国内临床资料研究。腰椎椎间后路植骨融合术即由后路植入自体骨或融合器, 促进腰椎四周的融合[4]。大量临床经验证明, 腰椎椎间后路植骨融合术改善了腰椎椎间前路植骨融合术的诸多不足, 该术式能够避免伤害腹膜后器官, 有效降低了男性患者术后引起逆行性射精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值得一提的是, 该术式能够通过一个手术切口, 同时行椎间融合术和椎管减压、探查术, 这是腰椎椎间前路植骨融合术所不能做到的。但是腰椎椎间后路植骨融合存在术后脊柱不稳的弊端, 这使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到不必要的牵拉, 给患者带来痛苦[5]。

1.2.2 腰椎椎间后外侧植骨融合术

上世纪中期, 国内外在腰椎椎间后路植骨融合术的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 应用的治疗方法多为腰椎椎间后外侧植骨融合术[6]。融合技术即为在腰椎横突间或包括两侧小关节部位行植骨融合术, 由于该术式过程繁琐复杂, 且术中出血量大, 在腰椎椎间隙高度维持及融合率方面明显不如腰椎椎间前路及后路植骨融合技术。在医疗技术已日臻完善的今天, 该术式已被临床医疗所淘汰, 极少单独使用[7]。

1.2.3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

本世纪初, Harms等首次提出了经椎间孔入路的腰椎椎间植骨融合这种手术术式, 并研究应用于临床治疗方面。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 又称横突间椎间融合术, 即取腰后正中切口, 由单侧椎间孔入路进入腰椎间隙, 显露棘突和椎板, 在椎板上行植骨融合术[8]。该融合术避免了后路植骨融合术对硬膜囊与神经根不必要的牵引, 而且有效避免前路腹膜后器官与重要血管的损伤。由于手术入路为经椎间孔, 手术入路的创新使前方韧带与后方韧带不受到创伤, 同时避免了术后脊柱不稳的弊端。目前, 国内外临床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此类术式的研究与应用, 以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目的[9]。近年来, 诸多学者又提出来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的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的应用将使手术朝着创伤小, 恢复快的方向发展。但对这一技术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展。

2 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的融合材料

2.1 自体植骨

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采用自体植骨即将自身切除的髂前上棘、肋骨、棘突及椎板骨等作为椎体间融合材料, 自体植骨由于自身排斥小, 融合性良好, 这使患者成骨能力、骨爬行替代能力及骨诱导能力均恢复较为良好。新鲜自体骨移植早已成为植骨融合的金标准。但是在多数手术中自体骨的骨量并不能满足植骨的需要, 取自体骨不但增加手术创伤、增加失血量、延长手术时间外, 同时还存在供骨区并发症如:供骨区疼痛、骨质缺损、感染等并发症, 大量临床经验证明, 需大面积植骨者, 如椎体肿瘤, 椎体结核疾病患者并不适用此法[10,11]。

2.2 异体植骨

异体骨移植由于骨量不受限制, 目前, 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骨代谢疾病、骨肿瘤等方面的治疗。现代临床研究, 同种异体骨主要有钙磷陶瓷材料与组织工程复合骨材料。钙磷陶瓷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和碳酸钙三种形式[12]。这类异体骨移植材料虽然避免了自体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量的限制问题, 但是异体骨移植仍属于外来异物, 因此异体植骨常引起宿主炎性以及排斥反应的发生。而且在术后融合时间及融合率与自体植骨比较均无明显的优势, 同时价格昂贵。这使异体骨移植不能发挥更加良好的作用, 在异体骨移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13]。

2.3 椎间融合器

椎间融合器的在椎间融合中使用的成功, 现已得到临床脊柱外科医生的认可及广泛应用。目前临床研究较多的椎间融合器包括:生物型、复合材料型、金属型、可吸收型。生物型腰椎椎间融合器一直被认为是评价其他植骨技术的金标准;金属型椎间融合器在设计理念、临床适应证及植入方式等方面有一定进展, 具有明显优势;复合材料型椎间融合器与骨替代材料、骨形态发生蛋白联合应用日益成熟, 大量临床资料证明临床疗效良好, 为理想的椎间融合器;可吸收型腰椎椎间融合器作为目前一种新兴技术, 有相关报道证明其出现骨溶解、骨不融合、炎症反应明显而需逐步发展完善, 椎间融合器的出现解决椎间植骨骨源的问题, 使用椎间融合器只需术中切除的部分骨质即可满足手术植骨需要, 不需要其他部位另外取骨或异体骨, 从而减少了自体取骨相关的并发症。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应用于临床的腰椎椎间融合器的种类繁多、式样新颖。除手术技术因素外, 椎间融合器的外形设计及材料选择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疗效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手术方式结合不同椎间融合器往往能得到不同的临床效果。理想的椎间融合器不但要能纠正腰椎畸形, 而且可保持节段稳定直至完全融合, 才能为椎间融合提供理想的力学环境。但随着椎间融合器在临床使用时间的延长, 临床工作者通过长期随访发现在椎间融合器移位、应力遮挡、沉降、邻近部位骨吸收及迟发性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并发症及相关报道越来越多, 因此椎间融合器的研究发展仍处于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家从材料学、生物力学和仿生学对椎间融合器不断进行研究, 认为新型椎间融合器的发展趋势为: (1) 材质上将向着更高的生物相容性、骨替代能力及更符合正常脊柱生物力学特性等方面改进。 (2) 外形上将向着更大的融合面积、更接近正常腰椎生理曲度、更便捷的植入路径及更符合人体正常腰椎椎间隙解剖学形状等方面优化发展[14]。

3 微创技术在中腰椎椎间骨融合应用的展望

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技术, 促进腰椎相邻的两个椎体成为一体, 通过腰椎的不同部位植骨以提高椎体稳定性及纠正腰椎异常负荷是治疗一系列骨科疾病的关键。力求更加精确的找到腰椎椎间病变位置并精准的清除病灶,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工作者一直进行深入的研究。由国内外专家参与编撰的, 并在2010年出版的《微创腰椎融合术》, 详细介绍了当前微创技术在腰椎椎间骨融合中的最新进展, 包括腹腔镜、椎间盘镜、微创牵开器以及光学设备等特殊仪器在腰椎椎间骨融合术中的应用[15,16]。大量临床经验表明,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特点。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 医学工作者对于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的入路种类及融合技术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随着微创技术应用于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 为一系列腰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和挑战, 为腰椎疾病患者带来了治愈疾病的福音[17,18]。

椎间融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 男7例, 女4例;年龄43~65岁, 平均52岁;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3年, 平均1.4年。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颈部疼痛, 伴单侧上肢疼痛、麻木1例, 伴双侧上肢症状者2例, 出现四肢瘫者9例。体检出现臂丛牵拉试验阳性的3例, 膝反射亢进的9例, Hoffman征阳性的10例, 巴宾斯基征阳性的9例。所有病例均经3个月以上正规保守治疗无效。

1.3 影像学表现

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规行颈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检查、CT及MRI检查。X线片示颈椎生理前凸减少的9例, 消失的2例, 动力位X线片示颈椎失稳的3例, CT及MRI示颈椎椎间盘明显突出, 病变节段:C4/5椎间3例, C5/6椎间3例, C6/7椎间5例, 3例伴颈椎管狭窄, 1例伴后纵韧带骨化。

1.4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后, 患者取仰卧位, 颈椎轻度后伸。C形臂X线机透视, 确定病变节段体表位置。取颈前右侧横行切口, 长约4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并切断颈阔肌, 沿颈阔肌深面向上下分离, 沿血管鞘和内脏鞘之间进入达椎体和椎间盘前部, 再次透视确定病变节段。于病变节段椎间盘上下位椎体中央分别拧入撑开器螺钉, 安装Caspar撑开器, 向上下两端撑开椎间隙。尖刀切开前纵韧带及纤维环, 髓核钳、刮匙清除椎间盘组织及椎体后缘骨赘, 钩刀划开后纵韧带, 枪钳咬除后纵韧带, 刮除上下椎体软骨板, 保留骨性终板。用神经剥离器探查, 至椎体后缘与硬膜间隙通畅, 无残余致压物, 减压满意。试模测试, 选用型号合适的MC+颈椎椎间融合器 (Cage) , 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 将Cage植入椎间隙内, 安装融合器固定片, 将固定片敲入下位椎体, 透视证实Cage及固定片位置满意。冲洗切口, 放置负压管引流管1根, 缝合切口。

1.5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激素, 术后24h撤除引流管。患者术后2d即可下床活动, 需佩戴颈围领保护4周, 4周后去除颈围领开始颈部功能锻炼。

1.6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临床疗效评定采用Odom评级法:优:80%术前症状和体征有改善;良好:70%术前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一般:至少50%术前症状和体征有改善;差:少于50%术前症状和体征有改善。脊髓神经功能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学会 (JOA) 评分法, 计算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时评分, 治疗改善率= (术后分-术前分) / (17-术前分) ×100%。术后2d, 3个月及1年时摄颈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 观察颈椎曲度, Cage位置、植骨融合情况、椎间隙高度变化, 椎间隙高度为侧位X线片手术节段上位椎体上缘中点与下位椎体下缘中点连线的距离, 比较术后2d与术后3个月及1年时椎间隙高度差别。采用SPSS13.0统计处理软件分析, 设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出血量为30~120mL, 平均50mL;手术时间70~110min, 平均85min;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感染、脑脊液漏、神经器质性损伤、气管及食道损伤等并发症;采用Odom评级法评定临床疗效:优8例, 良好3例, 优良率100%;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 (6~13分) 上升至术后3个月平均15.5分 (13~17分) , 改善率82.14%, 及术后1年平均15.8分 (13~17分) , 改善率85.71%, 改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X线片检查显示全部病例颈椎曲度部分恢复, 未发现椎间融合器移位及明显下沉;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丢失高度3个月时平均0.34mm (0.22~0.61mm) , 术后1年时平均0.41mm (0.30~0.74mm) , 椎间隙丢失高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判断椎间植骨融合情况, 采用Vaccaro[3]的标准: (1) 融合器或植骨块与上下椎体间有明确的骨小梁通过; (2) 融合器周围不存在透亮带, 伸屈位X线平片融合节棘突间无明显移位, 本组病例融合率为100%。典型病例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见图1、2。

3 讨论

1958年Cloward[4]和Smith-Robinson[5]分别报道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 (ACDF) , 目前该技术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成为治疗颈椎间盘疾病的标准方法之一。但无论自体或异体植骨块、各种合成材料椎间植入后都存在植入物移位现象, 轻者导致椎间隙狭窄, 成角畸形, 影响椎管容积;重者压迫脊髓或食道。1964年Bohler首次报道了应用颈椎前路钢板, 经临床验证, 颈椎前路钢板能有效增强术后颈椎稳定性, 减少椎体间植入物脱出[6], 促进植骨融合, 但是有的学者提出颈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后应用前路钢板并不能明显增加植骨融合率[1,2], 同时应用前路钢板有内固定断裂、脱出, 持续性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并发症[7,8]。因此关于ACDF, 尤其单节段手术是否需要添加颈椎前路钢板一直存在争论。我们认为如果椎体间植入物有足够的稳定性, 可以不必添加颈椎前路钢板。

3.1 MC+颈椎椎间融合器特点

本组病例所使用的MC+颈椎椎间融合器 (法国LDR医疗公司) 是PEEK OPTIMA材料所制, 其外形符合人体解剖特点, 上表面为弧形突起, 与上位椎体下缘凹陷吻合, 其上下缘均有锯齿样的凸起, 与上下椎体咬合之后, 能提供可靠的初期稳定性。配合自身维持性固定片打入下位椎体, 能提供更为可靠持久的稳定性。因此MC+颈椎椎间融合器最大特点在于自身维持稳定性, 又被称为“锁定Cage”

3.2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通常认为Cage是通过外部结构将椎体撑开而恢复椎间高度, 并通过“撑开-压缩张力带”效应来促进植骨融合的。有些不稳定的颈椎椎体骨折脱位, 因维持运动的单位韧带和骨性结构缺如, 发挥稳定作用的“撑开-压缩”机理消失, Cage植入后, 不能重建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对多节段的颈椎退变、椎间盘突出, 连续放置多个Cage则颈椎的力学承受能力将受明显破坏, 会继发颈椎畸形;以上情况需结合前路钢板维持颈椎稳定性。我们总结应用MC+颈椎椎间融合器 (无颈椎前路钢板) 适应证: (1) 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2) 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 (3) 单节段颈椎失稳 (不伴椎体骨折脱位)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短期内进行性加重。禁忌证: (1) 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 (2) 颈椎椎体骨折脱位, 手术节段严重失稳; (3) 严重颈椎管狭窄或多节段病变; (4) 有颈椎解剖异常; (5) 合并严重心肺器质性疾病。

3.3 注意事项

MC+颈椎椎间融合器有两种形式, 融合器的前壁可以是开放或封闭的, 开放式的可以在放置融合器后再进行植骨, 植骨量相对较大;封闭式的周围充重区域更加充分。我们认为合并骨质疏松的病例宜选择封闭式的, 可更好的维持稳定性, 防止椎间隙高度丢失。MC+可选择植入自体骨, 或植入与Cage型号匹配的人工骨, 避免取髂骨植骨, 但是本组病例显示人工骨较自体骨植骨融合时间延长。MC+为解剖型Cage, 其上下缘均有锯齿样的凸起, 因此在植入椎间隙时相对困难, 应注意根据椎间隙情况调整Cage把持器方向, 避免过度撑开椎间隙, 影响颈椎稳定性。安装MC+固定片有自主引导装置, 通过固定片把持器, 并根据其角度方向及放置深度, 来确保固定片良好位置, 如安装不顺利, 避免用暴力将其敲入, 需仔细观察并调整把持器方向, 避免破坏损坏器械或影响固定片稳定性。

本组病例显示应用MC+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可以无需使用颈椎前路钢板。但本报道病例数较少, 仍有待大量病例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MC+颈椎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11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男7例, 女4例;年龄43~65岁, 平均52岁;全部病例均随访, 随访时间1~3年, 平均1.4年。对患者术前、术后Odom评级、JOA评分、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为30~120mL, 平均50mL;手术时间70~110min, 平均85min;Odom评级法评定临床疗效:优8例, 良好3例, 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 (6~13分) 上升至术后3个月平均15.5分 (13~17分) 及术后1年平均15.8分 (13~17分) ;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丢失高度3个月时平均0.34mm (0.22~0.61mm) , 术后1年时为平均0.41mm (0.30~0.74mm) ;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 应用MC+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无需使用颈椎前路钢板, 术后临床效果良好, 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 植骨融合率高。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移位,减压术,椎间融合器

参考文献

[1]Savolainen S, Hernesniemi J.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anterior single-level cervical disc operations with long-term followup:surgical fusion is unnecessary[J].Neurosurgery, 1998, 43 (1) :51-55.

[2]Samartzis D, shen FH, Lyon C, et al.Dose rigid instrumentation increase the fusion rate in one-level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J].Spine J, 2004, 4 (6) :636-643.

[3]Vaccaro AR, Ccarrino JA, Venger BH, et al.Use of a bioabsorbable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degenerative and traumatic disc disruption[J].J Neurosurg, 2002, 97 (4) :473-480.

[4]Cloward RB.The anterior approach for removal of ruptured cervical disks[J].J Neurosurg, 1958, 15 (6) :602-617.

[5]Smith GW, Robinson RA.The treatment of certain cervical-spine disorders by anterior removal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k and interbody fusion[J].J Bone Joint Surg Am, 1958, 40-A (3) :607-624.

[6]Apfelbaum RI, Dailey AT, Soleau S, et al.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a new load-sharing anterior cervical plate[J].Int Congress Series, 2002, 1247:563-579.

[7]Shapiro SA, Snyder W.Spinal instrumentation with a low complication rate[J].Surg Neurol, 1997, 48 (6) :566-574.

椎间融合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9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6例, 排除手术禁忌症, 患者均有手术指征: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 症状未见明显缓解、甚至加重。按术式分为:前路组18例和后路组18例。其中男28例, 女8例;年龄39~52 (45.3±6.5) 岁;病程0.5~3.7年;单间隙28例, 双间隙8例。两组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1.2.1 前路组

行前路融合手术治疗:全麻下仰卧位, L3/4以上以及L4/5间盘选择剖腰切口, L5/S1采用下腹正中切口, 依次切开腹白线, 腹膜外钝性分离, 结扎骶前正中血管并保护髂管防止误伤, 定位后行“工”型切开椎间盘纤维环, 经腹膜外操作清理病灶, 置入前路椎间融合器并缝合前部纤维环。病变椎间管据情况可行钢板固定, 行钢板固定患者术后卧床休息3d即可在保护措施下适当下床活动。

1.2.2 后路组

行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全麻下俯卧位, 取后正中切口, 选择症状更重侧行分离暴露病变椎板间隙操作, 再行开窗以暴露病灶椎间盘, 切口并完全清除髓核组织, 用咬下的棘突或自体髂骨填入椎间融合器再于椎间隙植入, 据情况以椎弓根螺钉行单或双侧固定, 术中合理保护椎间小关节、棘间韧带及神经根, 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术后卧床休息7d即可在保护措施下适当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和术后VAS (视觉模拟量表) 评分考量疼痛症状, 比较术后1年腰椎融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见表1。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2。

注:P<0.05

注:与术前比较, P<0.05

3 讨论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由于椎间盘内紊乱刺激其疼痛化学感受器而引起, 其紊乱因素包括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炎症、椎间盘内破裂和神经分布异常等[1]。保守治疗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其临床疗效欠佳。椎间盘置换术由于治疗费用高和应用时间短等限制, 国内尚未广泛应用, 而椎间盘切除并行椎体间融合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最有效方案之一[1,2]。但有关后路或前路椎间融合术之间的对比研究临床报道尚属少见, 因此, 笔者通过对比两者间的术中情况与临床效果, 旨在为临床提供合理参考。

研究显示, 行前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时间长于后路组, 且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后路组 (P<0.05) , 可能由于椎间盘源性腰痛以L4/5和L5/S1最为常见, 前路手术更易损伤腹腔大血管[1,2], 提示前路手术中应注意术中出血的预防和处理。两组临床效果显示, 术后3个月和1年VAS评分及术后1年腰椎融合率比较, 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总之, 应用前路或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均疗效确切, 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前路手术中更应注意术中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摘要:选取2007年9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36例, 随机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 各18例, 分别行前路融合手术治疗和后路融合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中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 (P>0.05) ;前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后路组 (P<0.05) ;两组术后3个月和1年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 (P<0.05) ,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 ;两组术后1年腰椎融合率无显著差异 (P>0.05) 。应用前路或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均疗效确切, 应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前路手术中更应注意术中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关键词:前路椎间融合手术,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庞晓东, 杨洪, 李端明, 等.椎间盘源性腰痛研究进展[J].脊柱外科杂志, 2012, 10 (6) :381-394.

椎间融合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 男10例, 女10例;年龄39岁~78岁, 平均59岁;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狭窄18例, 单纯腰椎管狭窄2例;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腰痛、下肢放射痛及下肢麻痹, 部分病人合并有间歇性跛行。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 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及生活, 采取手术治疗。术前常规摄腰椎X线片, 并做核磁共振成像 (MRI) 及CT检查, 提示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1.2 结果

20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90%的病人恢复好, 症状明显改善, 10%的病人仍感腰痛及神经压迫时间太长时下肢麻木感恢复不明显。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

术前1 d对病人进行访视, 了解病人一般情况,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做好心理护理。给病人及家属适当地讲解麻醉和手术配合事项, 并介绍成功病例, 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 解除其思想顾虑, 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从而使病人积极配合手术。

2.1.2 手术器械、物品准备

检查常规手术器械包、腰椎包、植入物及专用器械是否到位。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配合

巡回护士热情接待病人进入手术间, 与麻醉师、手术医生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式, 核查麻醉前用药情况及过敏史, 病人严格禁食、禁水, 检查病人有无义齿, 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字确认。准备好无菌手术敷料、器械包及一次性用物, 铺无菌手术台。在病人上肢建立静脉通道, 术前30 min静脉输注抗生素, 协助麻醉师进行全身麻醉, 给病人取俯卧位, 头部垫好头圈, 胸部垫好俯卧位专用软垫, 下肢骨突部垫好软枕[4], 并贴好电极板。合理摆放电刀、双极电凝器、吸引器、麻醉机、监护仪、C臂机等物。提前接通仪器电源并检查其性能是否完好, 连接手术台上的各种导线和仪器, 并调节至最佳功能状态, 配合器械护士认真做好术前与术后器械物品的清点工作, 术中随时调整双极电凝及负压吸引器的大小, 协助医生使用C臂机。术中需多次使用C臂机定位, 用无菌单覆盖术野及C型臂, 以防切口感染。如实填写手术室清点记录单及安全核查单, 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给予相应处理。

2.2.2 器械护士配合

器械护士提前15 min洗手上台, 常规与巡回护士进行纱布、棉片、器械等物品的清点, 并按使用顺序先后摆放。连接好各种仪器电线并妥善固定, 并让巡回护士连接至设备, 配合医生消毒铺巾。医生以病理腰椎为中心设计后正中切口, 递20号刀切开皮肤、皮下、深筋膜, 及时传递双极电凝止血。沿棘突两侧递电刀切开腰筋膜, 钝性剥离骶背肌, 暴露椎板及关节突关节, 递椎板骨膜剥离器剥离椎板外软组织。于椎体旁两侧椎弓根穿刺开道, 插入定位杆, C臂机正侧位透视观察定位杆是否定位准确。而后于椎体旁两侧椎弓根置入6 mm×50 mm万向椎弓根钉, C臂机透视验证椎弓根钉在位准确与否。切除上一节段的下关节突以及下一节段同侧的上关节突, 用11号刀切除椎间孔黄韧带, 递枪式咬骨钳修整椎板外缘。用神经剥离子探查神经根, 常见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 压迫神经根。递髓核钳摘除髓核及椎间隙内的剩余髓核, 用椎间撑开器适量撑开椎间隙。递刮刀、刮匙刮除终板软骨, 保留皮质骨, 椎间隙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植入事先剪碎的源自关节突的松质骨粒, 置入椎间融合器, 透视见融合器安装到位。装椎弓钉连接棒, 卡紧后锁紧尾螺帽。冲洗手术野, 与巡回护士清点纱布、棉片以及器械, 递10号刀自皮肤另开口引流, 置负压引流管, 分别用7号、4号、1号丝线缝合腰筋膜、皮下及皮肤。术中注意随时收回器械擦净待用, 及时收回棉片及更换纱布。术中如果由于局部粘连严重或操作不当导致硬膜破裂, 出现脑脊液漏, 应立即采取头低脚高位, 用5/0可吸收缝线严密缝合硬膜, 局部涂以止血胶原蛋白, 术后引流管改为正压吸引。

2.3 术后配合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协助轴线翻转病人至仰卧位, 协助麻醉师苏醒全身麻醉病人, 观察静脉通道、引流管及导尿管是否通畅, 注意标识。通知病房准备好接病人, 而后带齐病人的物品 (病历、CT片、MRI片、衣服等) , 与麻醉师、手术医生一起护送病人至病房, 与病房护士交接生命体征、输血、输液、引流、导尿等情况。在搬动病人时动作要协调一致, 保持其躯干平直, 避免不必要的震动、旋转[5]。

3 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现代精密仪器应用于手术逐渐增多, 知识的更新周期迅速缩短, 护士的手术配合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及培训, 重点是手术室内的新设备、新仪器、新器械的使用方法及新手术的配合方法。脊柱外科特殊器械非常多, 器械护士应熟悉特殊器械的用途、内固定器材的型号及相应配套器械的使用方法。熟悉整台手术的每个步骤, 准备充分, 动作熟练, 才能做到与手术医生配合默契, 确保手术顺利完成[6]。

参考文献

[1]Audat Z, Moutasem O, Yousef K, et al.Comparison of clinical andradiological results of posterolateral fusion,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n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echniques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J].Singapore MedJ, 2012, 53 (3) :183-187.

[2]Xiao YX, Chen QX, Li FC.Unilateral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 review of the technique, indications and graft mate-rials[J].J Int Med Res, 2009, 37 (3) :908-917.

[3]冯永华, 张风云.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 (10) :148-149.

[4]沈惠英.全身麻醉行腰椎内固定术围手术期麻醉与护理的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3) :216-217.

[5]王炜.颈椎前路手术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6) :1506-1507.

椎间融合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0例, 所有患者均为单间隙受累, 主要表现为:腰痛或伴有神经根损伤等症状。根据手术指征及患者意愿将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35例。研究组:男25例, 女10例;年龄42~65岁, 平均年龄 (52.2±3.3) 岁;病程7个月~8年, 平均病程 (4.2±1.5) 年;腰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17例, 腰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9例;腰椎滑脱症9例, 其中6例为退行性滑脱, 3例合并腰椎管狭窄, 均为Ⅰ~Ⅱ度。对照组:男24例, 女11例;年龄42~64岁, 平均年龄 (51.2±3.5) 岁;病程6个月~8年, 平均病程 (4.3±1.8) 年;腰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16例, 腰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9例;腰椎滑脱症10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情况对比中,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研究组采取Mi TLIF治疗, 协患者取俯卧位, 保证腹部悬空, 并给予全麻, 应用C臂X线机有效定位。在椎间隙旁下中开一切口, 长度约4 cm, 距中线3.5 cm, 在椎旁肌外纵向分离并向内侧拉开, 通过扩张套管推开软组织, 并安装固定METRx X-Tube系统。部分关节突关节显露, 以关节突人字嵴顶点定位进行椎弓根钉进钉, 将骨皮质咬除后向椎弓根内插入椎弓根探路器, 经X线机提示无误后将椎弓根钉置入。对侧椎弓根钉置入方法上述方法相同, 安装连接棒。切除患侧下关节突, 并采取神经根减压, 牵拉下位神经根、硬膜囊至对侧, 在硬膜囊外缘将椎间盘切除, 纤维环切开, 植入适量自体骨粒于椎间隙。填实自体骨后将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隙, X线提示位置无误后安装连接棒, 抱紧双侧椎弓根钉后有效锁死固定。对照组采取常规TLIF治疗, 本组手术未在内镜提示下操作, 患者体位、麻醉方法及固定融合方法与研究组基本相同。两组术后均常规引流, 24~48 h后将引流管拔除。术后3 d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动作。一般情况下, 卧床14~45 d后可以戴腰部辅助支具下床进行适量活动。

1.3 观察方法

①根据术后X线提示, 对椎弓根钉角度异常者进行CT扫描。术后进行3、6、12个月的随访, 观察两组腰椎过伸、过屈及正位的X线片情况。不融合:术后6个月椎间融合器四周出现透亮区, 过伸、过屈位融合节段角度>5°。②疗效评定:两组患者均于术后72 h应用VAS视觉疼痛模拟评估法[1]对手术效果给予评定。术前与术后12个月时以JOA评分系统[2]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膀胱功能、日常活动进行评定。

1.4 数据统计学

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计量资料以 (±s) 来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对比

研究组融合35个节段, 椎弓根钉植入139枚, 椎间融合器植入35枚, 7例输血;对照组椎弓根钉植入139枚, 18例输血。两组均无脑脊液瘘发生。两组手术时间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疗效评估

随访12个月, 研究组3例椎弓根钉角度异常, 经保守治疗3个月后临床消除。对照组3例椎弓根钉微偏, 无神经损伤表现。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卧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骨科临床常见病, 未发病前是指腰椎自然退化的一种过程, 而当退变达到一定限度后可引发相应的临床症状, 从而进至疾病的范畴。TLIF手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见术式, 但传统的TLIF方法需要大量肌肉牵拉剥离, 造成张力损伤, 继而诱发患者术后出现腰背疼痛、肌肉无力等“医源性融合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Mi TLIF手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i TLIF术式具有组织损伤小、恢复速度快等优势, 我院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应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 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 且相较于TLIF手术, 患者卧床时间更短, VAS评分明显降低。

目前, 取双侧还是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双枚还是单枚椎间融合器植入进行腰椎间融合治疗还未有明确的定论[3]。有资料显示, 应用单枚椎间融合器45°置入与双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 以及应用单侧Mi TLIF椎弓钉固定收效较佳[4]。从力学角度来看, 单椎椎间融合器置入及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过于薄弱, 术中过度抱紧椎弓根可致使节段畸形, 易导致术后腰背疼痛, 若抱紧力度不足可能使椎间融合器移位, 压迫神经, 需要翻修手术。本研究显示, 通过单枚椎间融合器45°置入与双侧椎弓根钉固定, 手术难度小、操作简便, 且疗效较佳。

椎弓根钉置入是Mi TLIF手术中的难点[5], 我院将Margel法与人字嵴顶点定位法结合, 术中以直视与镜像结合, 有效提高了椎弓根钉定的有效性及准确性。Mi TLIF手术与其他微创手术一样, 在进行操作时不能盲目的依靠直觉, 高质量的C形臂X影像可以有效降低螺钉植入错误的发生风险, 减少视差, 从而提高手术质量。同时, 手术时应注意判断管状扩张器形成手术通道的准确性, 之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合理的手术工具有适宜的病例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卧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05) ;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相较于传统TLIF手术, Mi TLIF可以有效提高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降低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 改善术后疼痛情况, 减少卧床时间, 安全可靠, 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冬冬, 王奇, 殷成, 等.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3, 29 (9) :652.

[2]邹海波, 绳厚福, 李中实, 等.微创TLIF单侧或双侧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 23 (12) :122-123.

[3]徐教, 毛克亚, 王岩, 等.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采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 23 (9) :563.

[4]何向阳, 李平生, 林国叶, 等.微创Quadrant系统在腰椎退变疾病手术中的应用[J].颈腰痛杂志, 2013, 34 (1) :1025.

上一篇:育种体系下一篇:阻力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