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科高考

2024-07-19

英语科高考(精选七篇)

英语科高考 篇1

一、试题题型

这一阶段我国的英语高考仍然属于前科学阶段,即传统阶段的语言测试。试题明显是继续沿用民国时期英语测试的题型,试题设计受语法—翻译教学方法的影响较大,测试形式比较单一,测试目的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阅读与英汉互译能力,这可能与我国英语教育兴起之初的教学目的紧密相关,即培养英语翻译人才,尤其是笔译人才。试题题型少、题量少,多为主观性试题。从题型构成来看,这一时期的主要题型有阅读测验、英译汉、汉译英、回答问题和命题短文写作。大题数量从2到5个不等,小题数量从17(1959年)到30个(1951年)不等。试题的总体题量过少,每一题的分值过高使得试题的信度受到一定影响,考查范围受到限制。试题除1950年有5个大题外,1951—1963年的考试均为3个题型,即阅读或回答问题、中译英、英译中,每大题的小体量在10个以内。阅读题的分数比例为全卷的20%—36%,一般为一到两篇100—300词的英语短文,要求考生先仔细阅读,然后用英语回答几个问题。1958年开始,阅读文章数量都是一篇。英译汉通常是段落翻译,段落长短不定,一般为100—200个左右单词,或是在阅读文章中划出部分句子或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翻译,分数比例通常为全卷的30%左右。汉译英从4到10个题不等,其中2/3为简单句,1/3要求翻译复合句,分数比例通常为全卷的30%以上右。1952年中译英10个句子,分值达60分,为历年之最。1964年开始增加了命题作文,数量为一篇。

这一阶段各年具体的题型、题量、分值如表1所示:

二、试题难度

从试题难度来看,其难度远不能与现今的高考英语相比,这一时期的难度仅略高于现在中考英语试题难度,大致相当于高一试题难度。1950—1955年这一时期英语试题的阅读文章篇幅一般都在三百单词以内,且所使用单词较为简单,连cave、daybreak这样的常用词都会标出中文,这足以看出考试对词汇要求不高。而且,通常地名、人名在阅读中都会标出中文。从阅读文章词汇难度估算,当时高考英语的词汇要求大致为1000—2000词汇之间;现在的高一英语试题中,常会有阅读文章篇幅超过300单词,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难度来看,词汇要求应达到了2000—2500之间;就写作来看,从1964年开始,英语高考有了写作,字数要求为70或90单词,题目为“My best Friend”(1964)、“How My Home Town(or Home Village)Has changed”(1965)①这种非常常见且容易阐述的话题。在现今高一的写作题中,字数要求通常是100单词以上,而且试卷对写作内容作出了提示和规定,这样不仅增加了考试难度,也可以很大程度防止考生直接背写范文。

注:表格中各题型下对应的数字为小题量,阅读对应的两个数字为阅读文章或段落数量及小题题量。1950、1951年试题文本上没标分值。1953年试题,阅读和英译汉共计60分。1955年试题暂无。资料来源:本研究根据1950—1966年高考英语试题(大家网高考英语论坛)整理而得。

从这一阶段的试题难度变化趋势来看,从1950到1957年英语试题的难度有加大趋势,表现为:一是阅读段落的单词数量增加;二是英译汉段落的长度增加。但是自1951年开始,作文测试一度被取消,直至1964年恢复作文。从1953年到1957年,试题题型、题量和各题型分值保持稳定,分三种题型,阅读、英译汉、汉译英,只是阅读可能采取选择正确答案或回答问题两种中的任意一种考查形式。1958年,试题难度突然降低,阅读文章从两篇减为一篇,且文章难度降低,篇幅减少。英译汉由短文变为句子翻译,汉译英从10个减为8个句子,句子长度缩短,涉及单词更为简单常用。1959年,试题难度大致回到1957年水平,这一年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要求用中文回答。1960年恢复到用英文回答问题。1960年开始,翻译句子中出现“选做”要求,考生按要求可从若干句子中选做其中几句翻译。

1962年试题出现了一点新变化,原来的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变成了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直接回答问题。B组要求回答至少有3个句子,形式上有点倾向于写作考试。1963年延续了回答问题这一题型,但放弃使用B组形式。原因可能是为了降低难度。回答问题试题如下:

问答(30%)(1962年英语试题第一大题)②

A组:从下列问题中任选6题,用英语回答。不得7题全答。

1.When were you born?

2.What day is today?

3.When do you go to bed at night?

......

7.What will you do next Sunday?

B组: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题,用英语回答,至少写3个句子,意思要连贯。不得两题全答。

1.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Why?

2.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1964年,英语试题发生了大的变革:一是恢复了阅读答问题型,阅读文章的单词数首次超过了300单词;二是英译汉首次采用了阅读中画线句子翻译这一形式;三是出现了写作题,命题作文,两个题,考生可以二选一,字数要求是90单词以上。汉译英难度与以往差别不大。总体而言,这一年试题难度明显增加。

1965年题型与1964年基本一致,但是第一大题阅读文章的单词数降回300以下;第三大题写作部分略有变动,难度降低,写作字数要求从90单词降为70单词;增加了“答问”这一题型,考生可以自由选择“写作”或“答问”。具体情况如下:

写短文或答问。(本题30分)(1965年第三大题)(3)

考生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

A.写短文:写一篇70字左右的英文短文,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正确。

How My Home Town(or Home Village)Has changed

B.答问:〔本题没有附加分〕用10句左右英语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意思要连贯。下列任何一种做法均可:

a.每小题各写5句左右b.两小题共写10句左右

c.也可只答一小题,写10句左右

1.what sport do you like best?

2.Do you like to work in the countryside?Why or why not?

1962年以前英语高考几乎是“免考”,从1962年开始,英语在高考中“必考科目”地位得以恢复,成绩计入总分,所以试题从1962年开始出现波动,试题难度适时调整,并增加写作测试等。

三、结语

从建国到“文革”前我国的英语科高考虽然属于传统阶段的语言测试,试题存在题型少、题量少、考查内容范围狭窄、命题多凭经验、随意性较大,试题信度不足等弊端,但也有着测试目的明确,注重语言输出能力检测等闪光点。其中的一些语言测试理念和具体方法仍然有值得现今语言测试借鉴的方面。

参考文献

中学高考复课英语科情况汇报材料 篇2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不知不觉已到了高考复课的关键时刻。现在我就把我校XX年高考备考及复习情况在这里向各位做以简单的汇报。请提出宝贵意见。

一、XX年高考复课整体安排:

第一阶段:XX年9月1日——10年3月20日前

结束高三新课,夯实基础阶段

第二阶段:10年3月21日——4月30日

各个专题突破阶段

第三阶段:5月1日———5月30日

综合模拟和心理调适阶段

二、第一轮做法回顾:

到现在为止,我们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第一轮复习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统筹安排,全面计划。XX年9月开学第一周,我们年级组召开了复课动员会后,我们备课组就立即召开了复课安排会。在会上,我们集体讨论了第一轮复课计划。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了关于高三教材的处理办法,选定了资料,然后定出了第一轮复课的具体计划。

2.集体备课确定被单元的知识点及处理办法。10月中旬,各个班级都开始了第一轮复习之后,我们备课组就首先开始对每一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集体商定,然后依照XX年大纲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以免那位老师在复习中超纲。

3.定期进行单元过关检测,及时评析,查漏补缺。我们备课组决定每两周进行一次单元过关检测,也就是每四个单元搞一次检测,并于第二天评析,及时找到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我们及时纠正。

4.包抓苗子生到人,定期给予补差。开学后,各班都根据各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了自己的目标生,并根据这些目标生各科的学习情况分配到各个科任老师,要求科任老师利用晚饭后的时间给这些目标生补习文化课差的部分,以使他们尽快补上断腿科目,英语也不例外。

5.及时补充重点材料。在按照所定资料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也根据需要给学生补充一些重要的短语、句式结构,以适应10年高考大纲的要求。

6.严格按XX年大纲要求复课。在第一轮复课过程中,由于10年新的大纲还没有出台,我们备课组要求各位老师在复习知识点时严格按XX年的大纲要求复习,以免走弯路,耽误时间。

7.渗透各种题型的做题技巧,以使学生及早形成好的做题习惯。在平时复习过程中,我们就要求注意给学生进行各种不同题型的做题方法的指导。比如对语音题、单词拼写题、短文改错题以及书面表达题等都给学生做了相应的做题方法指导讲座。

8.相互听课,取长补短。我们英语组六位老师从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就已经形成互相听课、课后互相讨论听课中发现的不足之处的习惯。尤其是都爱听老教师张跟才老师的课,学习他讲课的方法和长处,以提高自己的技艺。

9.及时收集最新高考信息,掌握高考新动向。我们组有几位老师自己有电脑,他们经常上网查找一些新的信息、新的复课方法、下载高标准的高考模拟题给全年级使用,以便掌握最新的高考动向。

10.召开苗子生家长会,争取家校结合。在进入高三前的暑假中,我们年级就根据高二期末统考成绩确定了各班的苗子生,并及时召开了苗子生家长会。使苗子生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得到了解,并给他们提出了要求,让他们在学习、生活、经济、安全和思想教育方面都给予支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后期复课的设想:

后期复课中我们打算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大纲》和《说明》,掌握10年高考新动向。

3月24日新《大纲》和《高考说明》下来之后,我们备课组于25日就组织学习了新大纲,并分工对XX年大纲和10年大纲做了详细对照,找出了10年英语大纲新增加的词汇和知识点,并要求各位老师及早给予补救。

2.利用仅有的时间进行各个题型的做题方法指导。从3月21日起,我们大部分班级都进入了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整合阶段。我们备课组要求各位老师充分利用课堂和自习时间给学生进行各个题型的做题方法指导,精选习题,并做到及时巩固。我们备课组还打算在4月中旬组织各个题型的做题方法讲座,以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3.研讨二轮复习的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备课组决定在每个专题复习开始之前,都召开一次备课组成员会议,商定本专题的复习方法和具体措施,以求的更好的复习方法,以免那位同志走弯路。最后我们一致认为依考代练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因为它适合我们学生的学情,也有利于节省时间。所以我们决定二轮复习依考代练。

4.继续加强相互听课。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备课量也大。所以我们备课组决定在第二轮复习时,每个老师备一个专题,然后交给集体使用,并作该专题的方法指导讲座。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使老师们能有大量的时间相互听课,以便找到备课和上课中的不足之处。

高考统考科目将减至3科 篇3

《实施办法》规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类型。合格性考试覆盖高中开设的所有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门科目。等级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等门科目。《实施办法》规定,高中学生必须参加合格性考试科目考试,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考生还需选择3门等级性科目考试,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根据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爱好自由选择。《实施办法》同时规定,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用统一高考相应科目考试成绩来替代学考成绩。参加等级性科目考试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的学生可不参加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根据《实施办法》要求,合格性考试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将作为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文化成绩依据。而等级性考试科目的成绩,2021年起将是高考重要组成部分,与高考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合成高考总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成绩依据。

新的学考制度建立后,高考统一考试科目从6科减少到3科,而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的3科等级性考试分散在高中3年期间进行,学生学业负担和备考压力会有所减轻。

香港公开考试英语科校本评核述评 篇4

英语科校本评核以“促进学习的评估”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为理念支撑[2]。“促进学习的评估”应为学生学习的进步不断提供他们学习上的优缺点的信息, 以此来帮助教师洞悉学生的学习需求, 并对教和学做出相应的调整[3]。它强调的是个人的发展, 关心的是评估与教学的融合, 促成的是学生学会学习。具体而言, 校本评核的目的是使测评手段更贴切香港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将来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新课标, 同时能够检测出学生在纸笔考试中反映不出来的其他能力, 如口语能力、沟通能力等, 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估和终身学习能力。

一、评核内容及评分细则

英语科校本评核考查学生的口语能力, 它分为两个部分:A部分和B部分 (以2012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英语科校本评核为例) 。A部分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观赏计划] (Reading/viewing programme) 进行。学生须在三个学年内阅读和观赏四套作品 (涵盖四类文体:书面小说类、书面非小说类、非书面小说、非书面非小说类) ,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短讲, 评论作品并抒发个人见解。教师必须在中五第二个学期和中六任何时间段分别呈报两次测评的成绩 (分别为小组讨论和个人短讲成绩, 占中学文凭考试英语科总成绩的10%) 。B部分则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课程的选修单元进行, 选修单元分为戏剧, 运动场合中的语言交际, 短故事, 辩论, 诗歌和歌曲, 社会问题, 流行文化, 工作场合中的语言交际。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个人短讲, 学生反思、使用和评述在选修单元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教师可选择中五的第二个学期或者中六的任何时间段提交一次测评的成绩 (可为小组讨论或者个人短讲的成绩, 占中学文凭考试英语科总成绩的5%) 。

在学生完成校本评核任务之后, 教师对其口语表现进行合乎标准的评价。评价指标分四个模块, 共六个等级, 个人短讲和小组讨论的评分细则略有不同。这四个模块分别是:发音和表达、沟通技巧、词汇和句式及内容和组织。笔者选取个人短讲中内容和组织这一模块为例, 以列表的形式展现该模块的六个等级 (见表一) 。其它评价指标的描述可参照考评局颁布的评价细则[4]。教师对每个模块进行等级评判后, 再把每个模块的得分进行累加, 最后得出学生的口语成绩。

二、实施策略

(一) 策略性推行时间表

英语科校本评核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 它采取了策略性推行时间表, 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 分阶段进行。它首先于2007年在香港大学测试专家试点的30所中学进行, 然后逐步扩展到全港。通过三年的努力, 香港全部中学都需要向考评局提交学生的英语科校本评核成绩, 记入会考总成绩。英语科校本评核三年推行时间表详见表二。

(二) 校本评核的保障措施

校本评核前, 考评局首先为学校和教师提供详细的指引、评分准则和示例。它陆续出版了《2007年香港中学会考英国语文科:校本评核介绍》, 《2012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英国语文科校本评核教师手册》和相应的操作光盘。考评局还多次召开咨询委员会, 并制作短片, 印刷简介, 制作网页, 向家长及其他公众人士介绍英语科校本评核, 增加其透明度, 以解除外界对英语科校本评核的疑虑。其次, 由2005年开始, 考评局为英语教师举办12个学时的校本评核专业培训课程。同时, 为协助教师了解校本评核的要求和检查各校校本评核的运作, 考评局在每个学校都设立了一位统筹员, 并且把全港中学按区域划分, 共设立39名区统筹员。考评局还提供网上系统供学校储存及提交校本评核分数, 建立教师网络或其他交流经验的平台, 让教师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三) 校本评核分数调整

校本评核后, 考评局为了确保教师的评分一致, 在不同的层面对校本评核分数进行调整[5]。首先是师间调整。校本评核往往要持续几周, 同年级的教师在此期间可进行非正式的互动, 一起比较各自评分, 必要时对评分进行适当修改。其次是校内调整。当校内评核任务结束之后, 校统筹员会召集同年级的教师, 对各自选取的好中差的学生评核样本进行讨论和协商, 必要时对评分进行调整并保持相关记录。再次是区域调整。每一年香港都会召开英语科校本评核区域会议。在该会议上, 每位区统筹员就一系列典型和非典型的校本评核学生案例和班级记录进行商讨。一旦做出了评分调整, 学生样例就会归档, 成绩也会报送考评局审核。最后是全港调整。考评局对全港学校的校本评核成绩进行统计调整, 确保不同学校的校本评核分数可比。统计调整是以该校学生的公开考试英语科成绩为参照, 调整他们的校本评核平均成绩及其分布。比如某学校的校本评核的平均分数低于在公开考试中与其相当的学校, 分数则会调高。调整过程中, 学生的校本评核成绩或有所变化, 但是其在校内的排名不变。

三、校内具体操作

英语科校本评核在校内的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评核阶段和反馈阶段。下面笔者结合一个校本评核A部分评价案例对这三个阶段进行阐述。该评价案例的名称为新邻居[6]。

(一) 准备阶段

任课教师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 然后根据学生兴趣、语言水平和考评局颁发的阅读材料选取标准, 向学生推荐四本不同文体的读物, 供三年内完成。学生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读物。教师在课堂上教授泛读技巧、阅读日志的使用、口语交流技巧、以及自评和互评技巧。

以新邻居为例:教师先让学生共同阅读一个故事, 教给他们快速阅读的技巧。在大家理解了整个故事之后, 让学生思考哪位角色最有趣, 想象和这位角色成为邻居。接下来让学生继续想象在和这位角色成为邻居之后, 他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然后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 总结在描述与新邻居度过的一天中应该涉及哪些信息 (如, 邻居的基本信息, 相貌, 穿着打扮, 性格, 叙述者对邻居的态度, 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等等) 。最后, 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写一篇题为“我与新邻居的一天”的文章。提醒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参照故事书, 但是他们不能篡改故事中对该角色的描述。第二节课, 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里分享他们的文章, 并选出小组内最有趣的文章。每一组的代表最后与全班分享他的文章。教师录下小组代表的发言, 引导学生用简化的校本评核标准对之进行评价, 加深学生对校本评核的理解。同时, 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现进行点评, 帮助他们在将来的正式校本评核中表现得更好。

(二) 评核阶段

学校同级英语教师开碰头会确定好评价的任务和时间。为了确保把学生的最好表现呈报给考评局, 任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多于一次的测试, 但是测试内容不能一样, 他们也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阅读材料为学生量身度造测试任务。例如, 教师可以让口语流利的学生劝说全班同学读一本书, 让口语能力欠佳的学生向朋友介绍书中一位人物的外貌[6]。

在正式测试之前学生会提前几天知道大概的测试任务是什么, 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学生只会在测试的前一刻钟左右得知确切的测试任务。还以新邻居为例:学生的任课教师要求他们以个人短讲的形式描述他们与所看过的小说或电影中的一位角色共度的一天, 在短讲的开头需简短地介绍新邻居的背景资料。学生有15分钟准备, 他们可以翻阅读物和读书日志, 并在一张小卡片上记下要点。在个人短讲的时候, 学生可以参考小卡片上的笔记。考评局鼓励任课教师对学生考评进行录像或录音, 并且每位学生在接受评核的时候, 要求至少有一位同学旁听。每位学生的个人短讲的测试时间为三分钟左右。如果教师怀疑学生的短讲内容并非他自己的功课, 可以更换测试任务。教师在学生短讲的过程中根据评分表进行打分。最后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评分表上的声明处签名以保证学生作品的原创性和教师评分的规范性。由此可见, 教师把校本评核有机地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 评核成为教学的手段而不仅是教学的目的, 从而推动了学生的英语学习。

(三) 反馈阶段

校本评核结束之后,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考核表现, 给出中肯的反馈。该反馈不仅仅要指出学生口语中的一些缺陷, 更为重要的是要提供给学生弥补这一缺陷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下次校本评核中取得进步。同时, 校统筹员也会组织任课教师进行心得交流, 并及时把区统筹会的相关信息、经验及时地反馈给他们, 增加他们测评的自信和提高测评的信效度。考评局也会向学校发送校本评核分数调整报告, 报告内会详细列出学校提交的校本评核分数的调整幅度, 为下次的校本评核提供有效的反馈。

四、实施中的挑战

英语科校本评核自实施至今已有五年, 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它遭遇到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 校本评核遭遇了来自社会文化的挑战[6]。众所周知, 香港和大陆一样都是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体制,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在大多数人的眼中, 这些考试体现了“公平”, 因为考试的内容、时间、考试的条件高度统一并适用于每一个考试者。而校本评核却似乎和传统的“公平”信念背道而驰。对于校本评核来讲, “公平”体现在每位学生必须享有展示自己最好一面的机会。从这一层面来说, “公平”有时就必须“不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比方说, 对口语水平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让他们读一个简单的故事, 然后帮助他们复述这个故事, 让他们从测试中学到一些东西。但是如果让一个口语水平高的学生重复同样的测试任务,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因为他们不能从中获益。然而, 这种理念在校本评核的实施之初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同。有的教师把校本评核看成是另外一个一次性的考试, 而有的教师则对学生挑选不同长度和难度的读物以及没有统一的测试任务担心不已[6]。校本评核对香港的评估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文化观念上的冲击。

其次, 在校本评核实施之初, 大多数教师关心的是校本评核的实际操作困难和能否得到具体的支持[6]。他们认为校本评核的引入时间过于仓促, 校方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阅读和观赏的材料, 没有配套的放映器材和录音设配。他们还认为教师的培训不到位, 校本评核的指引不够清晰。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实际的困难得到了香港教育局和考评局的重视并逐个击破。在2007年对教师的民意调查中, 尽管还有一小部分教师要求继续进行培训, 这些斥责之声明显减弱[11]。

再次, 教师最关心的莫过于校本评核引发的教学时间问题。在课堂内, 教师不仅仅要完成英语课程, 备战公开考试, 还要再挤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校本评核的训练。在课堂外, 教师还要为校本评核做准备, 记录学生的校本评核表现, 评定学生的校本评核成绩, 参加大大小小的培训会和调分会。同样, 学生也要为校本评核花上很多额外的学习时间。虽然校本评核带来过重的教和学的负荷,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教师和学生多花的时间是值得的, 因为他们正在为提高教和学而努力[11]。

尽管英语科校本评核自实施以来遭遇了以上的挑战和困难, 它却已经开始在香港的中学课堂里生根发芽, 为教与学带来了积极的反拨作用。一方面, 教师对校本评核的态度大都积极肯定, 他们对“促进学习的评估”理念的理解显著提升, 这也使得他们的教学实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11]。另一方面, 学生从校本评核中受益颇多。虽然还没有研究证实学生的口语水平因为校本评核而显著提高, 但是不少教师认为校本评核激励了学生的英语学习, 他们的口语水平也因为接触到更多的真实英语输入而有所提高[11]。由此可见, 英语科校本评核正慢慢被教师、学生、家长所认同, 其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正在日渐增强, 标志着香港英语科测评范式由传统的外在常模参照性评价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参照性评价。

摘要:香港公开考试英语科校本评核实施五年来, 已逐渐被教师、学生、家长所认同, 其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正在日渐增强。本文介绍了香港考试评核局实施和保障英语科校本评核的过程, 指出了这项评价改革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推进形成性评价的积极作用, 以及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香港公开考试,英语,校本评核,述评

参考文献

[1]蔡筱坤.香港公开考试的校本评核设计与推行[J].考试研究, 2010, (2) :33~46.

[2]The SBA Consultancy Team.Booklet for the2007HKCE Eng-lish Language Examination:Introduction to the School-based Assess-ment Component[M].Hong Kong: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2006.

[3]Black, P., Harrison, C., Lee, C., Marshall, B., William, D.Assessment for Learning:Putting it into Practice[M].Berkshire, 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

[4]HKEAA.HKDSE SBA Assessment Criteria[EB/OL]http://www.hkeaa.edu.hk/DocLibrary/SBA/HKDSE/ENG-AssessmentCriteria-Jan10.pdf, 2010, 2.

[5]Davison, C.Current issue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based assessment[J].TESOL Quarterly, 2009, 43 (3) :393~415.

[6][7][8][9][10]Davison, C.Views from the chalkface:English lan-guage school-based assessment in Hong Kong[J].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2007, 4 (1) :37~68.

英语科高考 篇5

广东两阳中学 英语备课组 胡红樱

2008年高考已经圆满结束。在校长、下级领导和级长的正确指导下,在英语备课组成员以及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英语科在高考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这次高考的检验,我们发现这一年的备考工作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完善和发扬,同时也有很多不足需要总结改进。现将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8年本校高考英语科情况。

在今年高考中,我校英语最高分为128分,100分以上的有104人,90分以上的共有145人。70-89分段的有269人。40-69分段的共有290人。今年全市英语成绩比较低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二、2007年本校英语备考的主要举措、经验 ①领导重视。

2007年7月份,学校就成立了高考备考组。在备考过成中,校长、下级领导与级组长经常过问英语备考情况,及时协调帮忙解决英语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还多次派出英语老师参加各种研讨会、备考会和经验交流会。

②备课组成员之间团结,分工,合作。

完整明晰的计划,切实具体的步骤,这一切的实施还需要一个富有战斗力的集体来贯彻、完成。我们备课组成员发挥了团结、分工、合作的精神,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资源共享,相互交流,不仅研究教什么,还要研究怎么教。

③计划早,目标明,备考工作紧张而有序。

去年7月份,我们备课组就对学生的状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了我们的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尽管这届学生在高二全市期末统测中成绩不错,但进入高三开学后的摸底考试中完全暴露了基础很差的不足。据此,备课组制定了以扎实基础为主的复习计划。我们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章节过关复习(2007年7月——2008年3月上旬);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2008年3月下旬——2008年5月中旬);第三阶段是点拨提高(2008年5月下旬——6月上旬)。考虑到学生基础差,我们将复习的主要任务放在抓基础知识方面,大部分时间放在第一阶段章节过关上。在这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将高一到高二的英语课本跟学生详细进行了复习,每一个单元复习后都进行检测,进行查缺补漏。

在广州“一模”中,考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基础知识不过关,如单词字母大小写不会,单词拼写错误百出,名词的单复数区别不清,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的用法不懂,时态语态的运用、动词短语的固定搭配记得不够准确,词汇掌握得不够好等。

2、完型填空对近义词的区别及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比较差。

3、阅读方面显示出学生的词汇量不够大,并且不会抓住主题句、不注意排除干扰的相似的信息。

4、写作方面。基础写作不少学生不懂得整合信息或漏写信息点,读写任务显示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差,有的仅提及其中某一方面或仅侧重某一方面,甚至完全提不到重点;有的在文中摘抄完整的两个句子作为自己的,或者几乎一字不变地把原文中的主动句变成被动句等;有的学生以文中细节代替概括,不清楚哪些是事例哪些是概括的语言;有的学生在第一段就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此外,在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达也相当多,篇章的逻辑较混乱。发现这些情况后,我们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过好词汇、语法两关,回归课本,强化专题训练。

综合测试是我们训练阅读写作的重要手段。每周坚持两次测试是我们铁定不变的做法(这个做法一直坚持到高考前禁考为止,每次测试均用年级统一安排的时间和上课时间)。每次测试完后,我们都及时批改,及时讨论试题的重点、难点,及时精要评讲(重点评讲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扶差补缺。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测试情况,我们老师常常在下午放学后,不吃晚饭,留在办公室一直改卷到晚上,直到把卷改完为止。这种废寝忘食、以校为家的精神大大地鼓舞了学生们的斗志。在第三阶段,我们根据几次模拟试题、几次备考会交流得来的信息,对学生进行了出题方向和解题思路的点拨提高。

听力历来是最容易得分又最容易丢分的一个大题。08届的听力训练材料采用《听力风暴》,这本书的优点是配套录音带发音清晰,内容题材丰富,贴近高考,不足之处就是语速稍快。在征得年级领导的同意后,我们坚持利用每周两个晚上(7:20pm—7:40pm)播放听 力录音。听完后学生自己对答案,听不懂的地方自己参考书本后面的朗读材料。

④重视非智力因素对高考的影响。

临近高考学生的能力基本已经定型,但一些非智力因素(如书写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我狠抓训练学生的书写和填涂答题卡的习惯。让学生养成书写工整和正确涂卡等良好的习惯。并要求学生统一用黑色墨水书写。布置抄写英语短文作业是我们训练学生书写的常用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其它的一些做法去强迫学生养成严格要求的习惯。在模拟考试中凡是不按要求答题者统统按零分处理。

⑤重视规范,紧抓不放。

备考中,我们反复强调,希望学生重视作答的规范,强化得分意识。比如作文写作,如何体现文体规范重视规范,可以把能得到的分拿多、拿满,有利于克服失分大于得分的现

这里的“规范”包括:

1.答题思路的规范。懂得如何入手,从哪里入手,要答什么。2.答题表述的规范。说得出来,讲的准确,不罗唆。3.答题格式的规范。书写工整,有条理,无错字语病。⑥抓重点,注重培优补差工作。

我们特别注意在两方面抓好重点,一是在备考选材方面抓好重点;二是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上抓好重点。在后期的复习工作中,由于资料很多,各地的模拟题也很多,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全部都 去做。因此抓住重点,选好材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备课组经常一块先自己做,然后挑选适合我们学生的题目让他们训练。我们还特别注重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备考伊始,我们就落实培优,抓稳尖子。所谓“落实”、“抓稳”主要是说:早(做)、精(讲)、巧(练)。早做:开学不久即考虑培优班的工作落实;抓好人选,集中训练,组成高分的“冲刺军团”; 精讲:要知道尖子生的迫切问题,分析尖子生的“软肋”在哪里,为什么会丢分,丢哪里的分。巧练:落实训练重点,保持相当难度;提高做题速度;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更加从严要求,抓好细节问题和规范意识。我们以那些有希望上线的学生为重点,实施了人盯人的办法,争取能上线的不落空。⑦坚持“三统一”

1、统一测试内容。

2、统一测试时间。

3、统一复习资料。

我们所用的资料分为四部分:

1、听力训练材料;——《听力风暴》和《英语周报》

2、专项练习(包括语法、完型和阅读等)——自编;

3、课本配套练习——《学海导航》;

4、测试题——《英语周报》。⑧关注动向,分析信息

“关注动向”,就是要留意备考形势的推进变化,吸收各方的信息,配合之以做好我们的备考计划的适时调整。我们备考组老师经常 与其他学校沟通,关注重点中学学校的信息题。同时经常上网查阅相关的最新信息。

面临着新课程下的新高考,我们需要进行新的学习和接受新的挑战。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一如既往的努力,争取新的成绩!

三、2008年本校高考英语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以上的备考办法,我校高考英语科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①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各年级教学连贯不够。

②低分段的学生人数居多,大部分学生怕学英语,进步不大。

③听力和语法填空部分依然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①学生原来基础差。学校的老师不是循环的,且高一高二高三的老师没有统一好什么时候应着重训练什么,着重培养学生哪种能力。大家认为上完自己的课程就完成教学任务,没有通盘考虑,没有系统化。到高三时再着手,已经不够时间了。

②由于基础差,大家对英语已经失去兴趣和信心。

③学生的语言环境还不够好,基础知识不过关。

四、对2009年备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①提前备考。从高一开始。建议采取高中老师任课循环制的办法或对整个高中课程进行统筹安排,使高考备考从高一开始系统化。

②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

中职学校英语科教学该走向何方 篇6

关键词:职业教学;中职学校;英语科教学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中热”势头有增无减,许多初三学生在中考之后均以竞争胜利者的“身份”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带着家庭几代人的梦想,踌躇满志地踏入各类高中学校的大门,这个比例每年都在85%以上。但是,仍然有15%左右的初中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在中考之后会选择中职学校就读。百色市也不例外。

总体上,百色市目前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素质低下,特别是近几年百色的中职学校由于受到生源质量和数量下降的双重影响,许多学校倒闭或被迫重组。加强各校联合,专业重组,走“集团化”模式的发展道路已成为百色市许多中职学校生存的重要选择。按理说学校应想方设法提高英语课的教学质量,以便能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胜人一等,然而在学校领导“要生存,就要注重专业课的培养和训练”理念支持下英语课竟被取消了!

正如大家所知道:英语学科是我国中职教育课程中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国外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条战线都迫切需要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素质良好的初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英语科教学不但不能取消,而应打好更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适当深化语言知识,提高交际能力和自学能力,并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教育。

此外,英语教学过程可以按以下几个原则进行:创设情景、活化教材、加强活动、激发兴趣、突出听说、强调运用、全面发展、培养能力。因此,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的过程。所以,学生要学好英语必须有英语教师的正确引导、鼓励、耐心、爱心、恒心,这部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要帮助这类学生更有效地识记英语知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必要的课外作业、考试、补充练习等是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此外,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均急剧下降,绝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对英语科的学习更是不感兴趣。采用“情景模拟式”教学可置学生于真实语境中学习语言。在坚持用英语教学的前提下,英语教师要以自己自然、形象的表演,身体语言,包括多变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去设计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并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最终使教与学都能和谐地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英语科教学不但不能取消,反而更应当加强:加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设备,加强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到更多更有用的英语运用知识,为其日后出去找工作或谋生打下更好、更牢固的知识和技能。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中职生才能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之路,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才能在激烈的工作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英语科高考 篇7

2011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试题依据“突出语篇, 强调应用, 注重交际”原则, 严格按照《2011年海南省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 立足学生基础, 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题目难度适中, 梯度设置合理, 考点分布均衡, 稳中求新, 凸显了试题的新颖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1. 以人为本, 价值立意。本试卷紧扣课程标准, 坚持以学生为本。如完形填空 (谈论孩子应怎样和父母沟通) 、阅读理解B篇 (教育学生关爱他人) 以及C篇 (教育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 均体现了命题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育人功能,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 突出语篇, 注重运用。全卷旨在语境中考查词汇、语法, 而非孤立考查语言知识, 强调了在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由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3. 选材联系社会实际与热点话题, 贴近学生生活, 体现时代精神。本卷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将考点与生活紧密联系, 活泼而富有意义。如:单项选择题中李娜网球夺冠、海南高铁的开通、中南旱情及书面表达 (介绍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 等。

二、试卷内容分析

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

本卷听力试题图文并茂, 材料均来自生活中的真实语言活动, 涉及的话题和内容较为广泛, 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考题设置有层次感, 遵循了由浅至深的编排规律。

I.听句子选图画。共5小题。5个句子的话题涉及到体育运动、疾病、礼物、饮食方式、交通知识等, 考查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II.听句子选答语。共5小题。5个句子的话题源于生活, 如问候、答谢、建议、就餐等, 话题多样, 突出语境位置, 富于变化, 强调了英语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和生活场景化, 考查学生用英语思考、快速反应的能力。

III.对话理解。共5小题。对话为5组12句, 素材丰富, 设题角度多样, 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及动物的种类等, 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及在一定语境中正确应答的能力。

IV.短文理解。共5小题。所选短文是一篇关于“Family Rules”的记叙性文章。整篇文章117个词, 信息点丰富, 要求考生对故事中的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地点、时间及身份等细节内容进行综合推断,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综合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理解、处理信息的能力, 真实、客观地反映考生的听力水平。

第I卷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语言知识运用能力题旨在考查考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语法、词汇及语用等知识的能力, 单项选择题和完形填空题为主要考查方式。

V.单项选择

单项选择题主要通过题干设置较为真实的情景, 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内容包括词法、句法、习惯用法以及情景交流等方面的知识, 考查项目近15项, 不仅注重检测学生对初中学段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 同时, 在选项上干扰性和迷惑性的设置, 又体现出一定的区分度。

本大题的特点是:

(1) 侧重动词时态、语态及固定短语的考查。15道单项选择题中就有5小题是对动词的考查, 占该大题33%的分值。

28.I met Mrs.Read while I________in the park, but I didn’t say hello to her.

A.walked B.am walking C.was walking

30.—Hi, Sam.What are you doing?

—I’m________my sister.She will come back in a minute.

A.waiting for B.looking for C.leaving for

31.—Some parts of China are very thirsty now.Ithink water________to those places.

—I think so.

A.must send B.must be sent C.be sent

(2) 重视语境的设置。本试题强调语用, 把对语法、词汇知识的考查融入到对话的情景和上下文的语境中, 这种语境化的设计有效地考查学生正确、合理使用语言的能力, 突出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15道单项选择题中有9小题是以对话形式设计的。

23.—What’s your favorite________?

—Evening News on CCTV-1.

A.program B.movie C.pla

27.—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 man called Xing Liyuan?

—Yes.Recently he gave away________yuan to build a new school in Baoting.

A.million B.million of C.millions of

35.—Sally, 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cakes?

—________.I’m full.

A.Yes, please B.I’d love to C.No, thanks

VI.完形填空 (共10小题)

完形填空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即考生在对篇章整体理解的基础上, 运用逻辑联系进行推断的能力。选材新颖别致, 贴近学生生活, 容易产生共鸣, 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此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 发挥试卷的教育功能, 体现了新课标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VII.阅读理解 (共15小题)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也是中考的重点题型之一。阅读理解题不仅能全面地考查考生的英语知识与运用能力, 而且还能检查考生书面获取、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进行交流的能力。

(1) 语篇的合理性。语篇内容均符合《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对初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文章选材坚持教育性, 试题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及和谐关爱精神,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体裁的多样性。该试卷所选语篇包括:A篇是关于广告的应用文;B篇是关于爱的真谛的记叙文;C篇是关于毒品的危害及忠告的文章。这些题材,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完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3) 问题设置的区分性。三篇文章总词汇量602词, 设题由易到难, 梯度明显, 能够考查出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 保证了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如下列表格所示) , 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同时又能体现中考的选拔功能。

VIII.情景对话 (共5小题)

情景交际是一种综合性测试题, 着重测试考生运用英语基础知识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以“写”的形式考查“说”的能力。试卷中所选对话内容是关于在朋友家做客时谈论到学做火鸡三明治。该题的设计, 让学生在真实可信的对话情景中容易寻找合理的答案。

第二卷IX.词汇

词汇题由A、B两部分组成。A) 部分要求选用方框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本题型旨考查学生运用构词法知识、转换词形和词性的能力。5小题考点包括形容词变副词、名词变形容词与复数形式、基数词变序数词等。B) 部分要求根据句子及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该题将形容词、名词、副词和动词置于5个不同的语境中, 考查学生对句子意思的领悟能力, 通过理解判断出所填词义并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答题时还需考虑该词与前后词句的搭配, 注意语法规则。如75小题Wang Tao isclever and always works hard.He will________ (成功) sooner or later.该题丢分率比较高的原因除了考生对succeed这个单词的拼写掌握欠佳以外, 很多考生没仔细观察“成功”这个词在句子中前后搭配所需的词性, 错误地写成success或successful等答案。

第二卷X.写作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分为“任务型读写”和“书面表达”两部分。A) “任务型读写”要求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和进行句型转换, 是今年中考改革的新题型。本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捕捉、组织及综合概括的能力。B) “书面表达”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学习英语的经历, 谈谈学习英语的方法。该题选材联系社会实际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英语人才) , 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结合社会热点话题, 实用性强。该题属于半开放型写作, 既给出了要点: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提示词takenotes, listen to, learn…by heart, go over, keep a diary, 减小写作的难度, 同时不限制学生的答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作答, 留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

三、存在的问题

2011年中考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普遍认为试题比较简单, 做得顺手。但从评卷结果看, 全省平均分47.5, 优秀率11.3%, 特别是A**人数只有302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 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学生对考纲要求掌握的基本词汇、语法、句型不够熟练, 且书写不规范。如75小题succeed丢分较多;其次, 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 审题和答题的能力不强, 尤其是书面表达, 很多考生把介绍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写成了建议别人如何学英语的作文, 而且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述错误较多, Chinglish屡见不鲜, 文章逻辑性与条理性差。

2. 学习英语的价值不明确和学习方法不科学

北师大胡春洞教授曾说过“英语学习要成功, 要达到高效率, 首先就应该明确英语学习的价值” (2000年) 。然而有些学生却看不到英语学习的价值, 只是出于新鲜和好奇, 因此在学习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随着对英语新鲜感和好奇心的减弱, 特别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 会变得更消极。学习方法不当也是导致成绩低下的原因。

3. 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欠佳

考试的结果表明, 我省初中英语教学整体水平偏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较薄弱, 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如何激发、维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 依然是摆在我们一线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四、对今后英语教学的几点启发

1. 由点到面, 夯实英语基础

教师应从基础知识入手, 打好语音关, 抓住词汇、语法、语篇三条主线, 并重视词汇、语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尤其在七年级入门阶段, 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英语有兴趣,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尽可能地采用多元化评价,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 加强对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初一英语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始点, 教师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习惯培养及规范训练, 包括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审题的习惯。

3. 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真实有效的语境, 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可见, 英语学习离不开语境, 只有在有效的语境中才能学好英语。

4. 正确认识教材的功能导向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并对其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整, 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消化所学的英语知识, 使学生在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课本中所学的语言点、知识点和语法点, 做到“在学中用, 在用中学”。

5. 研究中考, 收集中考信息

中考试题具有导向性、权威性、科学性、准确性等特点, 对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 教师应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考点及热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学法指导并作中考预测。

上一篇:经济极限产能下一篇:法律文本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