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习

2024-09-03

修辞学习(精选十篇)

修辞学习 篇1

一、英语修辞的定义

说到英语修辞, 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类似的句子:“The moon is like a silver plate.” (月亮像一个银色的盘子) 、“The waves were mountain-high.” (浪如山涌) 、“He is as stubborn as a mule. (他很固执) 。”……这就是修辞吗?是的, 准确地说是这些句子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 (Figures of speech) , 从而使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更为准确形象。那什么才是修辞呢?修辞 (figure of speech;rhetoric) , 即文辞或修饰文辞。“修”是修饰的意思, “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 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根据《浪漫现代英语词典》定义, 修辞是文字交际的艺术或科学 (“Rhetoric is the art or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in words.”) 。语言的表达包括说或写, 都需要达到让对方清楚、准确的接收到传达者的意思的目的, 而这一目的的实现与英语修辞息息相关。所以, 英语修辞不仅对英语语言的意义具有选择性, 而且对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具有选择性, 这就不能单纯的用修辞手法来取代英语修辞。

二、英语修辞的分类

英语修辞格种类很多, 但粗略可分为音韵修辞格、词义修辞格和句法修辞格。

(一) 音韵修辞格 (phonological rhetorical devices)

音韵修辞格是利用词语的语音特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方法, 它主要包括:

1. onomatopoeia是模仿事物发出声响的修辞方法, 与汉语的拟声辞格完全相同, 恰当地运用它可以使语言更加形象。

2. alliteration就是在一个词语或一个诗行中, 有两个以上彼此靠近的词, 其开头的音节 (或其他重读音节) 具有同样的字母或声音, 与汉语的双声相似 (汉语中两个或多个音节声母相同的叫做双声, 它不是辞格) 。

(二) 词义修辞格

词义修辞格是借助语义的联想和语言的变化等特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方法, 主要包括simile, metaphor, allusion, metonymy, transferredepithet, personification, hyperbole, irony, euphemism, pun, oxymoron, zeugma, contrast等。

按照修辞作用的不同划分为下列几类:

1.simile, metaphor, allusion

simile与汉语的明喻没有太大的差别, 用同一事物或情境来比拟另一个事物或情境。英语simile一般用like, as (…as) 等做比喻词, 相对应的汉语明喻主要用“好像, 仿佛”等做比喻词。英语中的metaphor包含汉语中的隐喻、借喻及拟物的特点, 均有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特点。英语的allusion与汉语引用中的暗引相近似。引用的东西包括典故、谚语、成语、格言和俗语等。英语文学引用最多的是源出《圣经》故事以及希腊、罗马神话、伊索寓言和那些源远流长的谚语、格言等。如:Grammar maybe his heel of Achilles.语法是他的大弱点。 (Achilles是希腊神话的一位勇士, 除了脚踝处, 他身上其他地方刀枪不入。)

eg.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经验为智慧之母。 (隐喻)

2.metonymy, transferredepithet

英语中的metonymy, synecdoche和antonomasia都是间接的说明事物名称, 而是用另外的名称或说法表达, 这就好比汉语的修辞格借代。形容词一般表示某种性质或特征, Transferredepithet就是利用形容词或与形容词类似的词, 对与它属性不同的名词进行限定, 如果这种修辞方法能得到巧妙的运用, 英语语言的表达就会更加耐人寻味。修辞格中词义修辞格的内容比较多而且比较常见, 因此对翻译时的问题要格外关注。

三、学习修辞的重要性

修辞是说话和写作的一种艺术。修辞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 20世纪20年代修辞成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在任何一门语言中掌握修辞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外语学习中更是如此, 修辞学直接影响了使用外语的地道程度。

语法管“通不通”、逻辑管“对不对”、修辞管“好不好”, 由此可见, 修辞学在语言学习过程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对比如下两个句子:

(1) The boy said that he was thirsty and could drink a big bottle of water.

这个男孩说他很渴, 可以喝下一大瓶水。

(2) The boy said that he was dying of thirst and could drink up the whole sea.

这个男孩说他渴得要死, 能将整个大海里的水喝干。

很显然, 前者合乎语法和逻辑, 但后者更为形象生动。所以通过学习修辞, 我们可以欣赏语言之美, 洞悉文化之妙, 掌握交际之奇。

研究性学习:广告中的修辞方式 篇2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广不大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广告也训成了一们语言、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电视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恰当地使用修辞会起到很好的表达效色即是空3gp电影果。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修辞,不少广告语都运用修辞手法,妙不可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县的广告语有什么特色呢?效果如何?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县城广告语中修辞的运用调查了解,进一步体会修辞对表达效果的作用,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通过亲身体验、用心调查、全面收集、认真分析和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激发学生的科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三:课题实施方法

1、文献法

2、实地调查

3、咨询法 四:课题实施过程 1、3月15日——19日成立了课题小组。2、3月20 日——27日本组同学通过自己的多种方式搜集的各种广告语,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其语言魅力,并查找了各种资料。3、3月28 日——4 月7 日同学们上街实地收集了标语和广告语。4、4 月8 日——4 月7 日对收集的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我们一共收集了六十多条广告语,根据收集来的各类广告语情况,我们发现使用最多的修辞是:(1)比喻(2)对偶(3)夸张(4)双关(5)回环。

五、研究成果

(一)我们收集的广告内容如下:

1、篮球我的中国功夫——乔丹

2、专业不打折,诚信一百分——大明眼镜

3、滋润,娇嫩,水一般的无法抗拒——儿童沐浴露

4、科技领跑,岂能不心高气傲——金莱克

5、饰的贡献美的追求——衣服

6、日日新鲜,天天平价,超值、抵买——惠福广场

7、有我就是主场 —— 特步

8、神州行,我看行—— 神州大众卡

9、居住荣耀之城,尽显王者气度

10、有我就是主场操 好 我 舒服 ———— 特步

11、关爱生命,呵护健康 ——人民医院

12、珍惜生命,拒绝毒品

13、以茶会友,以茶传情

14、雪馥儿童护肤系列,纯净,柔和,全心呵护,似妈妈的温柔

15、如烟似雾,玉洁,冰清飘飘然使你如入仙境,甜蜜蜜陪君美梦。借问蓬莱何处寻?就在那荷花帐中

16、滋润,娇嫩,白丽美容香皂张栋梁和王心凌照片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17、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

18、补血我就服红桃K

19、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20、万家乐,乐万家

21、话费平,信号好,健康私密不伤脑——CPMA精品网络

22、专业不打折,诚信一百分——大明眼睛

23、高科技驱动,敌不可挡——金莱克

24、邦塞皮鞋,帮你迈向成功的每一步——邦塞皮上海奥特斯招聘鞋

25、星空网盟,将快乐网起来——星空网吧

26、穿上她,你就知道有多好——羽绒服

27、国际品质,精雕细琢——琢木鸟男装

28、安踏,全明星挑战——安踏

29、高档次电脑,非一般的感觉——星空网络 30、每种新鲜,每天都在惠福——惠福广告

31、打开珠江啤酒,打开真感觉——珠江啤酒

32、冰力十足,无可李若彤的老公替代——冰红茶

33、每天一杯,白白嫩嫩——天然椰子汁

34、家乡风味,承接宴席——如意大酒店

35、只要给我们机会,我们会做得更好——旭日广告

36、为君寻得观音韵,款款有致入仙境

37、为美丽奋斗到底——军献益肤霜

38、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才子服饰

39、绿色环保才是美丽动人的333bbb——小灵通 40、身边的美丽伴侣——小灵通

41、一切皆有可能——李宁

42、回归自然,享受新鲜——高山青草奶

43、飞一般的感觉——特步

44、我来为胜利而战——匹克

45、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

46、特步带你走进篮球世界——特步

47、有技术,没约束——鸿星尔克

48、以科技创新自然

49、寒冷天气一触即发,强劲55kkk电影动力,排山倒海 50、铁通宽带,实实在在——铁通宽带

51、仁爱从医,真诚服务

52、成功自有道,中国子窖

53、诚信服务,放心消费

54、说的好,做的更好,追求永无止境——大东广告

55、技术创新,专利产品

56、直帅到底赢自己

57、新时速引领宽带生活

58、取天上太阳,用人间辉煌

59、品味生活,源自温碧霞三点图片樱雪 60、我们有实力,让你更满意 61、钱江007电喷,带电脑的摩托

(二)整理分析收集来的各类广告语,我们发现使用最多的修辞是:(1)比喻类(2)对偶类(3)夸张类(4)双关类(5)回环类。下面试对其中两种修辞作分析:

(1)比喻 是常见的一种修辞,它指要表达的事物同另外的形象色情址[UTF-8]或通俗的事理有相似点。便采用这种形象或通俗的事理来作比的修辞方法,它可将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可以将抽象的事物进行形象的表现,可以把陌生的概念变成熟悉的事物,可以变平淡为生动。如:①篮球我的中国功夫。

篮球莫过于中国功章小蕙 桃色 视频夫,因此把篮球比作中国功夫,用“中国功夫”比喻篮球,利用了人们熟知的“功夫”来创造广告所表达的需要,突出 篮球的魅力抓住中国功夫对广大人民的羡慕之情,同时高雅的意境、梦幻般的追求,令人身心愉悦。

②雪馥儿童护肤系列;纯净、柔和,全心呵护钟丽缇晚娘被剪片段,恰似妈妈的温柔。(雪馥儿童护肤广告)对孩子的呵护莫过于妈妈的温柔了,因此用“妈妈的温柔”比喻儿童护肤系列奇特地、艺术地说明了它对孩子皮肤的全心呵护和它带给孩子的舒心与快乐。这则广告紧紧抓住了广大妈妈对孩子的爱护之情,明18x成人电影确、生动的道出了商品的特点。

③有我就是主场(特步球鞋广告),但运动场上角逐渐激烈,在力与美顽强拼搏的精彩瞬间,不易捕捉,可是商家不但准确捕捉,而且纯真无比地突出主场,这则广告运用了暗喻,增强了广告语的美感,创造出了人们想像的空小泽圆亚迅雷间意境,突出了对球鞋的追求和其地位,征服了大众的心。

④如烟、似雾、玉洁、冰清,飘飘然使你如入仙境,甜蜜蜜陪君美梦,借问蓬莱何处寻?就在那“荷花”帐中。(“荷花”牌蚊帐广告)这则广告用如“烟”、“雾”、“玉”、“冰”四个字来比喻荷花牌蚊帐,把蚊帐的经薄、飘柔、洁白的55kkk com在线电影特点写得鲜明、生动、逼真。同时,高雅的意境,梦幻般的追求,美不胜收的语言,又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令人身心愉悦。(2)对偶:对偶修辞格的特点在于凝练集中,概括力强,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声音优美和谐,整体上给人一种匀衡美,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戴安娜王妃的葬礼照片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有利于增强广告表达效果。⑤饰的贡献,美的追求,(步行街衣服的广告)这一广告 对仗工整,节奏感强,读着上口,听着顺耳,给人深刻的印象,“贡献”和“追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商家的贡献精神,形成人们对美的追求。

⑥日日新鲜曹颖人体合成,天天平价,超值、抵买,(始兴惠福广场广告)这则广告连用两组对偶,前者音节整齐匀称,声韵协调,语句流畅,清新,给人一种新鲜、实惠的感觉,后者则另有一番清致,除了句式整齐外,还突出商场的特点,吸引人进入惠福广场,使人进后不忘,买了再买,去了搜索爱色cc再去的感觉,激起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

⑦居住荣耀之城,尽显王者气度,这一广告平仄相对,节奏感强,整体上给人一种强烈的王者气度,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

⑧关爱生命、呵护健康。⑨珍惜生命、拒绝毒品。这两则关于生命的广告,平仄相配蜜桃成熟时vcd,对仗工整,语言表达强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起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而给爱众以启示和联想,达到宣传的目的。

(三)研究成果

当今信息时代,广告成为商家推销产品的宠儿,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令人目不接暇。然而,广告真正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如何增加精液除了其色彩、画面、音乐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广告语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它是广告的灵魂所在,作为广告的重要载体广告语在传达广告的内容时,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修辞来宣传产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起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修辞是语言搜索 81yyy的艺术化,它是指用各种表现手法对文字语句积极的调整和修饰,使语言表达更准切、鲜明、生动而有力,是提高语文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法。在现代广告中,运用修辞对广告进行创意,一方面能准切无误的传达商品的特点,实现广告的信息功能;另一妮图网方面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进而给大众产生预期的广告效应。

(1)广告美在内容,美在形式,更美在二者的完美结合,巧妙的广告都在修辞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无形中使修辞的表现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它们使诗性的语言在消费生活中得到了全面的复3gp色情平活,呈现出一片精彩纷呈、个性十足的广告天地。精心、恰当的使用修辞手段,对于创作出新颖独特,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广告,增强产品的宣传效果。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谪到海南岛詹县时,应一个做油馓子的老太婆的邀请,写过这样一首广告诗:“纤李贞贤露乳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腰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首诗巧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馓子色鲜、酥脆的特点。读罢此诗,人们不免垂涎欲滴,便想一试,从而使老太婆的生意兴隆,馓子供不应求。

然而,到了广告业极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有许就去色bobo多广告文字却写得陈旧枯燥,味同嚼蜡。久而久之,让顾客视而不见,商店门可落雀,好商品往往也被“搁馊”。事实证明,无论是书面广告还是有声广告,语言的生动性和巧妙都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有利于树立商品形象,传播商品信息,促进销谁有A片售。

一句好的广告语在广告活动中通常能给客户带来引领先机,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企业形象定位,影视广告立意的基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IBM公司的广告词“无论是一小步,还是一大步,总是带动世界的脚步。”巧妙地把IBM公司日日进步,带领李嘉欣的老公世界电脑业前进的领头羊形象,用谦虚的姿态巧妙地表现了出来,不知不觉中让读者接受了。长虹彩电的“太阳最红,长虹更新”,“长虹,红太阳一族”等广告语让人感觉到它是国产彩电的先锋,代表着民族产业。康佳彩电则以一句“超大屏幕,牛”的广告语张杰的博客既写出了屏幕特点,更道出了商家和受众的自豪!

(2)广告语必须要有创意。何为广告语的创意?就是广告策划者要在广告用语上精心设计,使之独具特色,富有魅力;既要通俗易懂,又要优美动听。精如电文,雅如剧目,方能引人关注,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美幼裸体。近年来,西安某公司推出的阿香婆香辣牛肉酱风行一时,“阿香婆”甚至成了部分人口中香辣酱的代名词。“阿香婆”这个品牌创意看似平淡,但颇具匠心,“阿”是我国南方亲切的昵称,“香”是对商品品质的一种暗示,同时又可作为对女性秀美的描述,“婆”则是妈妈强奸儿子小说对年老女性的尊称,“阿香婆”三个字给人亲切,值得信赖的印象,作为一个民间风味调味品的名称是十分恰当的。又比如,某驱虫剂有一句精练、幽默的广告语:“您不能反咬它,您却能反击它。”用一个反意的对仗,写出功效。仅两字之差,意义迥然不同。蚊虫16岁美少女人体艺术咬人,给人造成麻烦和不安。怎么办?广告语幽默地告诉您不能反咬它,最好的办法是用驱虫剂来予以反击。这种简短有趣的广告语言给人以启迪和回味。(3)美妙的广告语言并不是靠语法规则或某些修辞手段的固定模式创造出来的,它来自设计者爱戴的语言修养和灵感。它必须能恰如其分地诉诸消费者的社会意识、审美情趣、生活要求和个人性格。同样的商品,使用不同的广告语言,会有不同的效果。成功的广告人都毫无例外地为创造感人的广告语而呕心沥血。一些优秀的广告语言,或妙语连徐若瑄魔鬼天使BT珠,怡人耳目;或一语惊人,振聋发聩;或精练含蓄,发人深思;或诙谐幽默,生动感人。铁达时表的广告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它诉诸人的情感,短短一句话包含了爱情真挚、坚定、永恒和爱情所赋予人们的幸福、快乐和忧伤。“美国需要你”,这五色品水屋个字是美国的征兵广告语,字字千斤,铿锵有力。它直指人心,唤起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又有一种为国出力的自豪感。

(4)创意广告语最大的敌人是知识的贫乏和思想的懒惰。有一段时间,广告界流行以中国成语或俗语的谐音来做广告用语,什么HAOSEWANG“‘衣衣’不舍”、“‘衣’见钟情”之类,开始还有点新鲜,不久便引起人们的反感,甚至被认为是对汉字的亵渎。广告语言要么有如庭台楼阁、小桥流水般的小中见大,风光无限;要么有如现代都市中钢筋水泥的大厦,给人以震撼。广告语的写作虽然没有规律可寻色情五孕天,但可以相信,那些学识渊博,痴迷于语言创意并对语言本身有独到领悟的人,距离创意广告语言的最高境界,总是更近一些

六、研究体会: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懂得了不少修辞手法的知识,学习到了广告中所用修辞格的方法,我们也认识到屄图片了广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明白了社会才是学习的大课堂,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亲自地收集了广告,努力认真地分析了其修辞方法,领会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当然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我们很感谢研究性学习给了我们自主刘亦菲全身暴光图片学习的机会,培养了我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锻炼了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语言的能力。总之我们在这次研究学习中学到了我们在课堂中所不能学到的很多知识,这将给我们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课题名称: 曲阜店铺名称所折射的曲阜人的文化心理

目的意义:(1)培养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养成在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的好习惯。(2)积累、丰富词汇,并对其产生、构成、表达技巧以及折射的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讨与研究。(3)激励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思路提示:(1)课外活动阶段:周末或者假日搜集店铺名字。

(2)探究总结阶段:撰写一篇《曲阜店铺名称所折射的曲阜人的文化心理》的调查报告。(3)把这次活动的优秀调查报告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展出。(4)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学习运用修辞知识提高编审工作水平 篇3

一、学习修辞基础知识为编审工作筑牢基础

从事编审工作需要有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学习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其中词语句式辞格的综合运用是一个重要部分。第一,要学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准确鲜明地表达思想情感。如鲁迅先生在《秋夜》中写到“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仅仅28个字描写了作者住所景物的无变化,反复手法中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无聊、单调、彷徨、苦闷的心情。第二,要学会根据思想内容和语言环境来变换句子的说法,以增加文采及文章的表现力。编审文稿时会发现,一样的句子不同的表达方法效果大不一样。如“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必须得到发展。”“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些句子单独看都是通顺的,但是简单地罗列成复句就不是一个有机整体,而调整句式结构,效果则截然不同:“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的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第三,要学会灵活运用比喻、比拟、借代等辞格手法巧妙地运用语言,提高表达效果。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到“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拿荷叶和舞女的裙相比,虽然是两种事物,但修美艳丽却是一致的。综合运用词语句式辞格,可以把思想内容表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鲜明生动。

二、了解修辞常见的失误为编审评改积累经验

编审文稿时经常遇见韵律配合不协调、词语选用不精确、句子表达不顺畅、辞格运用不恰当等诸多现象。只有熟知这些修辞常见的失误问题,掌握必要的调整办法,才能在编审评改工作中可以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在编审文稿时,有时为达到音节匀称的效果,可采用“删减、增添、更换”的办法予以调整。如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写到“他的命就是数学 ”,先用“命”,后改用双音节词“生命”与“数学”相配;为讲究押韵带来的声音美感,将“红灯停,绿灯走。”改为“红灯停,绿灯行。”;词语选用恰当会收到好的表达效果,否则就会出现败笔的问题。如描写农民的沮丧,将“伴着一副懊丧到无可奈何的嘴脸。”将“嘴脸”改为“神色”就变得比较恰当;有时出现语意重复不简练,词语堆砌不连贯的问题,就必须进行改写。比如“你一口气数下去,不休息,不停歇,也得数好几天。”应删减掉与“一口气”意思重复的“不休息,不停歇”。又如“你看,那一只只璀璨夺目、熠熠闪光、银光四射、晶莹耀眼的国产手表。”堆砌了太多的形容词语,选用一个“璀璨夺目”就代替其他了,简洁又严谨。再如“许多学生喜欢读诗。不管为了读诗或写诗,都不应该忘记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我们自然会想起唐诗,寻找这个诗歌的艺术宝藏。”这里可以发现句子之间显得有些脱节,如果在“我们自然会想起唐诗”前,加上一句“只要一谈到诗”,句子就衔接上了;有时文稿中出现比喻、比拟、借代、排比不当的现象,必须及时修正。如“我们狂欢,上万人像蚂蚁一样,挤成一团。”这种比喻既不形象又不美还带有贬义。又如“天气虽然不暖,蒲公英却已经开了,柔弱的茎上顶着小黄花,雄赳赳地站在路旁。”蒲公英既然“柔弱”怎么又“雄赳赳地站在路旁。”再如“这里的一切是多么优美!高大的楼房,黄墙灰瓦,广阔的操场,碧绿的草坪,平平整整,提拔的松树......”应去掉“黄墙灰瓦”和“平平整整”,句子就构成风格一致的排比句了。在编审稿件时,经常遇见修辞失误的问题,多掌握一些调整方法,会在工作中有效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工作水平。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促使编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修辞的作用,用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修辞不仅有助于准确地传递社会信息,还可以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和语言修养。再好的内容如果没有恰当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开来。著名女作家萧红在《提篮者》这篇散文中写了一个提篮卖面包的人对她产生的诱惑,但是“挤满面包的大篮子就等在过道,我始终没推开门,门外有别人在买,即是不开门我也好像嗅到麦香。对面包我害怕起来,不是我想吃面包,怕是面包要吞了我。”在《饿》这篇散文里,萧红写“肚子好像被踢打放了气的皮球”“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通过这些具有艺术风格的质朴、生动的语言能够真实再现她在哈尔滨流浪的日子,经常受到饥饿威胁的艰难生活。所以,我们说讲究修辞并不是要咬文嚼字,不是卖弄文字技巧,不是追求所谓的辞藻华丽,而是要把作者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更加准确深刻。当我们编审文稿时,将平时积累的修辞知识与编审实践有机结合,从作者的语言材料入手,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分析其采取的修辞方式是否恰当,判断其是否产生理想的表达效果,通过日常的巩固练习,不断提高编审水平。

加强文化建设对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我们每位编辑都要加强学习,努力提升素质,不断积累经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力爭推出更多精品,积极投身于建设文化强国的事业中去。

法语修辞学习中婉曲法的分析 篇4

一、委婉

委婉是指在不便或不愿直说的地方, 故意用委曲、婉转的话把本义暗示出来, 使之意在言外。主要可以采用六种方式来达到委婉的修辞方式。

(1) 改用语气委婉的词语, 避免忌讳、或不便直说的字跟。例如:用Elle nous aquittés. (她离开了我们。) 代替Elle estmorte. (她死了。) 用Votre soeurprendde l'ge. (你姐姐上年纪了。) 代替Votres oe urvie illit. (你姐姐老了。)

(2) 改肯定句为否定句, 从反面表达同样的意思, 可以起到缓和语气的作用。Vousête s difficile. (你很难缠。) Vous n'ête s pas com m ode. (你不是很温和。) Elle e s t bête. (她很蠢。) Elle n'e s t pas inte llige nte. (她不聪明。) Elle m'aim e. (她爱我。) Elle ne m e déte s te pas. (她不讨厌我。)

(3) 改直陈式为疑问式, 使语气婉转。J e ne crois pas. (我不相信。) Enête s-vous s r? (你确定吗?) Apporte zm oiune tas s e. (给我那一杯。) Pouve z-vous m'ap-porte rune tas s e. (你能给我那一杯吗?)

(4) 改主动态为被动态, 避免重点其名, 直责其误。Vous ave zcom m is une e rre urde l'addition. (你把帐单算错了。) Mons ie ur, une e rre ure s t com m is e dans l'addition. (先生, 账单错了。)

(5) 改现在时或复合过去时为将来时或先将来时, 可起到缓和语气的作用。Vous vousête s trom pé. (你弄错了。) Vous vous s e re ztrom pé. (你会弄错的。) Apporte-m oila le ttre. (把信拿给我。) Tu m'apporte ras la le ttre. (你把信拿给我吧。)

二、曲言

曲言也被称为间接肯定法, 即故意缩小其辞, 或否定相反的事:一句话说来似乎轻松, 其实大大超过字面的含义, 以达到更有力地肯定某事的目的。试比较:Ila faillis e noye r. (他差点淹死。) Ⅱabuunetasse. (他喝了几口水。) Elle e s t d'origine populaire. (她出身平民。) Elleétait loin d’apparte niràune fam ille aris tocratique. (她远不是贵族家庭出身。) Le re gard qu'il e nvoyaitàl'ois e auétait chargéde rancune. (他向鸟儿投去的目光里充满了仇恨。) Le re gard qu'ile nvoyaitàl'ois e au m anquait de te ndre s s e. (他向鸟儿投去的目光可不是那么温柔。)

三、倒反

倒反是指说反语, 或用正面的话来表达反面的意思。或用反面的话来表达正面的意思。往往能引人深思, 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 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比从正面论述更深刻有力。例如:Oh!L'adorable e nfant.Dit la dam eàJ e an Pie rre quive nait decas s e rde uxvas e s de cris tal. (“噢, 多好的孩子啊。”夫人对刚刚打碎了两个水晶花瓶的让.皮埃尔说。) Vous ave zfait làdu be au travail! (你们干得好事。) C'e s t un jolim ons ie ur. (这是一位“标致”的先生。)

四、反讽

反讽与倒反有相同之处, 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反讽可以用倒反来表达, 但它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限于倒反一种。倒反也不一定表示反讽, 有些倒反可以用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反讽则有时表达隐晦, 要求对方仔细体会, 反复捉摸, 以便真正了解说话人或作者的意图。例如:C'e s t une bonne fe m m e, m ais e lle ne fait pre s que rie n de toutela journée. (这是一个很好的女人, 只是她整天游手好闲, 几乎什么也不干。) Ile s t grand de taille, m ais pe tit par e s prit. (他生得五大三租, 但却鼠目寸光。) Ile s t m ode s te com m e un Gas ton, naf com m e un Norm and. (他像加斯东人那样谦逊, 向诺曼底人那样纯洁。——实际上是讽刺他非常冷酷无情。) Ⅱestaimablecommeuneported eprison. (他像监狱大门一样和蔼可亲。)

五、影射

影射即暗指某人某物或借此说彼。同一个词语即与句子中的另一个词语有关。由于语言符号具有双重含义, 因此影射是许多文字游戏的基础, 如语意双关、谐音。Dans un jardin, on ditàun illus treécrivain, 《voye z tous ce sros ie rs, m ais vous n'aim e zque le s laurie rs!》 (在花园里我们对一位著名的作家说:“看着满园的蔷薇, 你却独爱月桂。”) 在这里lauriers这个词不仅仅指月桂, 它主要影射荣誉。以上就是法语中婉曲这种修辞方法常用的五种辞格, 如果能掌握这些方法, 则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更地道的法语, 使我们的表达方式更为丰富, 语言也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邓炯.法语专业建设与复合、实用、外向型法语人才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31)

修辞学习 篇5

1.对比是修辞手法,也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叫表达方法和写作手法等。

对比作为一种辞格,是在一定的语句结构内,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关系的`。如果涉及到文章各部分的对比,则是文章的一种表现方法,已经超出了修辞学的范围。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前半部分写“我”在百草园的生活,后半部分写“我”在三味书屋的生活,通过前后对比来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和摧残,这就是一种文章表现方法,而不是一种修辞方法,因此不能混为一谈。

2.对比是表现手法或说是写作手法,不是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唐诗矛盾修辞刍议 篇6

矛盾修辞法,要有彼此矛盾的双方。这所谓的矛盾双方,或存在一句诗的字与字之间,或存在一首诗的不同句子(多为上下相连的两句)之间,或存在一首诗的整体艺术构架中;或者比较明显让人一眼便可看出,或者比较隐蔽,需要仔细分析才能感觉到。然而无论哪种形式,都有共同点,即超越平常规则,富有张力,组合复杂相异的因素于一有机体,并且期望达到共同的目标,即通过一种新鲜机警的形式,于不和谐中求得和谐,使作者的意思、思想得到更好的表达、传递。

矛盾修辞法在同一诗句内主要表现为作者常常超越常规,借助出人意料的组合,取得习惯遣词所不能取得的艺术效果。马德富形容道:“词摆脱了常用规则,互相组合起来,组成最意想不到的形式。”段曹林说:选择和运用不一定违背句法规范但却违背逻辑或情理的特殊短语组合,是赋予意象以独特内涵,凸现其特质的主要途径。杜甫在“猿”“燕”的基础上造出了“穷猿,哀猿”和“墙燕,别燕”等独具风貌的意象,这些独特意象的生成正是源于诗人大胆“生造”不合语法或常识的超常搭配。下面,笔者将唐诗中的矛盾修辞分为以下几类,分别加以论述。

一、移情

移情就是用描写人的情感活动的词语来描写事物,或用物的属性来限制人的情感。描写人的情感活动的的词本来应该描写人,作者却用它来描写事物;表示物的属性的词本应该限制物,作者却用它来限制人的情感,这就打破了常人的思维,构成一种顺逆荡的矛盾,从而增强表达效果。

杜甫诗句如“苍山旌旆愁”“城尖径仄旌旆愁”,“愁”是人的喜怒哀乐四大情感之一,“旌旆”是无生命的,怎么会“愁”呢?我们来看一下两首诗作的背景,前首作于安史之乱初起时,后者是作者到达夔州后所作。它们按字面意思可理解为“旌旆”也带“愁惨”之容,而实质是诗人伤时思乱的愁思的外化。再如他《春夜喜雨》的“喜”都是通过移情构成一种矛盾,从而增强表达效果。

二、移觉

移觉是将两种感觉交叉组合或将此物限制词修饰彼物。正如《诗歌美学辞典》所说,把“相互对立的概念或感受合为一体”,“将几种不同感受综合为一体,使其相辅相成以传达人体感官所无法辨析的那种丰富、复杂、强烈的思想内容,在矛盾中寻求对立的统一”。汪少华指出:移觉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指我们在思考和交际时用属于乙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期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黄景誉说移觉是“突破常规的表现形态”。

运用移觉这种矛盾修辞,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大诗人王维了。他善于打通不同感官印象,将它们错综地挪移转换,用以创造出新颖奇妙的意象,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独特深刻的感受。他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由于诗人对声色的巧妙融汇,我们仿佛感觉到夏木的浓绿色彩发出了歌声,而黄鹂的鸣啭声似乎染上了绿色。他的《游悟真寺》里有“草色摇霞上,松声汛月边”。草色竟动起来,摇荡到云霞之上,仿佛发出了声音;无形的声音却成了有形的浪潮,汛涌到月亮的旁边,并被月亮镀上了银色。诗人通过这一特殊的艺术手段独出心裁地展现悟真寺草色松声的美,用以烘托他所崇拜的佛寺的崇高、光辉,讴歌一种超凡、脱俗的感情。这种突破常规的修辞,冲击读者感官,让人感到新鲜的同时,能更深刻地理解诗歌内容。

三、倒装

倒装与前面两种情况不同之处在于:前两种只涉及一种意义的超常搭配,一种偏离,不合逻辑;而倒装强调呈现在字面,表现为诗的形式方面的一种超常,不合常规。

倒装首先表现在形容词置于句首。如韦应物“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凄然地辞别好友,泛舟入烟雾弥漫的江上。他的“浩浩风起浪,冥冥日沉西”,长风浩浩,掀波翻浪,残阳西沉,大地昏暗。作者将描写风的形态的“浩浩”,形容日沉景象的“冥冥”分别放在两句的开头,在主语之前,像电影的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得更清晰。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漠”是水田青青且广阔的样子,“阴阴”是树木蓊郁苍翠的颜色,且只占局部画面。二者分别放在两句的开头,使对比更鲜明。

倒装其次表现在因果关系的倒置。如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杜甫的“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按事理应该是浣女归才竹林喧,渔舟下才引起荷花动;风折笋所以垂绿,雨肥梅才红绽。诗人把本是果的事项先突出出来,然后才说明原因,鲜明了“竹喧”“莲动”“绿垂”“红绽”四个美丽的意象。

修辞学习 篇7

《文艺学习》文学创作话语的政治性, 主要体现在人称代词和时空的修辞设计中: “我”“我们”“他/她”既描述自我与他者的对话关系, 又是个体与群体的较量, 参与了新中国“工农兵”群像的塑造; 创作者采用“现在/过去/将来”线性叙述, 借助“荒野”“车间”“家庭”等空间符号, 通过“有意味的形式”彰显出人物之间的阶级关系与文本政治隐喻。作为语篇个案《在悬崖上》, 亦在标题话语关键词、叙述要素与修辞结构、角色关系与文本评价、语篇政治化投射方式等方面浸染了话语的政治性。

《文艺学习》文学批评话语的政治性, 主要体现在两场政治事件的演变过程中: 在“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讨论”中, “真实”“不真实”“歪曲”等语词推动着批评的政治升级;反问句、否定句等语句增强了批评的政治含量; 政治话语资源、教育功能、党性立场等加剧了批评语篇的政治导向。在“关于刘绍棠《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的讨论”中, 批评主体的话语只是政治规约下的集体表达; 在批评转向中, 否定性语词的运用、“先取后舍”的逻辑预设、条件句与假设句的选择, 使“大批判式”的文学批评演变为一场政治训话; 在批评升级时, “反党”“反现实”“反人民”等语词标志着政治批判对文学批评的强势介入。在特定的修辞语境中, 批评话语参与批评文本的建构, 参与话语主体的精神建构。

《文艺学习》“读者来信”话语的政治性, 主要体现在“读者”的身份符号、“读者来信”关键句型及语篇建构中。“同志”“人民”“工农兵”等政治性身份符号, 以及“自我认证”和“编者认证”等修辞形式, 具有革命的语义内涵, 共享政治的话语权威。“读者来信”中表示命令或禁止的祈使句, 语气直接强硬, 显示出鲜明的政治色彩。“读者来信”以政治批判为话语主旋律, 以功利和实用为价值取向, 发挥“文艺为政治斗争服务”功能, 成为“十七年”文学批评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体制力量。

《文艺学习》“编者的话”话语的政治性, 主要体现在关键词“普及”语词、目的句以及三种语篇类型中。编者在论及文艺普及问题时, 往往与“工农兵”“党的政权”等范畴联系在一起, 发挥了刊物的政治干预功能。编者以政治的名义赢得话语空间, 以综述话语确立工农兵读者的权威地位, 以评论话语强化文学阅读的规范, 以道歉话语反映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编者的话”展示了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文学参与政治的话语方式。

修辞学习 篇8

高级英语课程中的课文全部来自于英文读物的原文, 表达地道, 而且具有文学性强、语言考究的特征, 该特征离不开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掌握、分析修辞的合理使用是高级英语教与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教材, 不管是哪一版本, 里面所选的课文都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格, 而且所选的课文都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应用。

修辞是语言表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不仅是语言的装饰品, 具有使表达鲜明、生动、形象等美学功能, 而且是语言的行为, 具有承载信息或创造意义的语义功能[1]。因而,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在掌握了修辞手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理解课文中句子的精妙之处, 十分有利于英语综合知识的提高。在形象的意境中学习并利用修辞, 使得学生对修辞的掌握变得更加自如, 从而达到英语文学素质的全面综合提高。同时, 修辞作为文学表现手法, 是语言类学科专业课程之间学习的纽带。通过修辞, 建立一种良好的专业课程交叉学习策略, 有助于各课程间的融会贯通, 不仅能从文本中理解英文文章的绝妙之处, 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文学语言美的悟性和修养。

一、高级英语中对修辞的掌握要求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集阅读、口语及写作于一体, 是在学生的英语基本能力得到稳固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高级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 修辞是作为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中的基本修辞方法, 能够辨认可能取自教材或教材以外材料的英语句子中的具体修辞手段, 并用英语术语加以表达。同时要求, 在写作时, 在恰当的地方应该有意识地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段。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掌握英语语言中基本修辞方法的要求, 是要求英语专业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习英语修辞学, 强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意识, 注意词汇与分句的选择及文中所反映出的修辞手法, 要求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阅读、理解英文文献, 而非仅仅停留在明白内容的层次。其目的在于, 变学生阅读文章为欣赏文章。

想要实现写作时在恰当的地方有意识地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段的目标, 应该系统地掌握英语修辞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 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要求, 使学生的写作过程更加条理化、篇章化, 写作实践更加符合逻辑。运用较多的句型和修辞手段, 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思想, 以求语言实践更成功, 拥有更好的语言修养。

所以, 在高级英语这样一门不仅仅旨在巩固学生的基本英语能力, 还引导学生对整个英语学习的融会贯通的课程中,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对修辞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进行掌握, 以提高英语的鉴赏与实际应用能力, 是必然的, 也是必需的。

二、高级英语中修辞的学习现状

在对身边同学的观察与调查过程中, 笔者发现当前同学们对于高级英语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时代的阅读课极为相似。拿到一篇文章, 先是查生僻单词, 然后等老师讲课灌输。由于课程的难度偏高, 而且所选课文均是地道的英文原文, 句式复杂多样, 语言文化内涵丰富, 修辞也十分讲究, 因此学习的整体难度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于高级英语的深度学习明显是比较困难的, 特别是对修辞手法这一更加需要细化领悟的部分。

在学习高级英语修辞过程中, 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方法类似于等待“填鸭”, 不会将所学知识结合到具体的语境中, 将对修辞的理解融合在对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在学习的过程中, 如果我们将语言的学习生硬地切分为若干个部分, 固然使得语言的各个组成更加明晰, 但同时就造成了“分而后合”的困难, 最终事倍功半。

三、高级英语中的修辞示例

在文章中, 可以把文章分为两个层次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在任何一个简单的句子中, 其表层结构中的表层意义一目了然, 句子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表层结构中。只有在不同的侧重点下、不同的语境中分析其修辞方法, 才能深层地挖掘句子乃至文章的意义。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等。

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便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一词最先起源于希腊语, 原意为“精湛的演讲”或“说话时使用更多的词”。常见的有明喻、暗喻、转喻、提喻等。“比喻语言是为了达到对比、强调、明确或标新的目的而使用的不同于日常字面语言的词句。表示语言中比喻用法的另一个词是修辞, 它是指为了修辞的目的而通过比喻的途径使用语言”[2], 修辞的使用使谈话内容更清晰, 容易掌控, 易于接受, 我们对世界及自身的诸多感知都受到修辞的影响。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由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教材涵盖了丰富的修辞, 修辞格的形式纷繁复杂。下面仅从教材中节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 从而进一步说明专业课程间交叉融合学习的必要性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1. The fact that their marriages may be on the rocks, orthat their love affairs have broken or even that they got out of bed on the wrong side is simply not a concern.[3] (有人婚姻面临破裂, 有人恋爱受挫, 有人碰到别的什么不顺心的事儿, 但这些都无关紧要)

这句话里, 作者通过使用on the rocks来表明婚姻状况出现危机, on the rocks的本意是指触礁的, 所以此处用触礁比喻婚姻危机, 形象生动, 是暗喻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2. Even with the most educated and the most literate, theKing’s English slips and slides in conversation.[4] (即便是那些学问再高、文学修养再好的人, 他们所讲的标准英语在闲聊中也常常会离谱走调。)

这里的slips and slides很明显是用了押头韵的修辞手法, 读起来朗朗上口, 语言明快有力。

3. We observe today not a victory of party but a celebration of freedom symbolizing an end as well as a beginning, signify-ing renewal as well as change.[5] (我们今天举行的不是一个政党的祝捷宴会, 而是一次自由的庆典。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事件。)

End和beginning就是很典型的对仗, 表明了肯尼迪对于未来十足的信心, 也给予选民们充分的勇气去相信这个即将执政的总统, 读起来节奏感十足, 起伏有度。

4. Here was the very heart of industrial America, the center of its most lucrative and characteristic activity, the boast and pride of the richest and grandest nation ever seen on earth.[6] (这儿正是工业化美国的心脏, 是其最赚钱、最典型活动的中心, 世界上最富裕、最伟大的国家的自豪和骄傲。)

连续的最高级形式, 毫无疑问带有夸张的色彩, 但此处的夸张却更显作者对于匹兹堡今非昔比的感慨, 所以形式虽然夸张, 但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例子在高级英语课文中实在是数不胜数, 以上所列举的仅仅是其中几个。对这些修辞的理解与掌握, 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英语美文的鉴赏。反之, 高级英语课文中修辞的学习, 也有利于学生对修辞的掌握与应用。

四、课程间交叉融合的学习策略

在本科阶段英语专业学习中, 课程的教学都围绕着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而服务的。各门课程的难度参差不齐, 并且课程间内容多有交叉, 贯穿整个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把握住课程的交叉点, 在学习新的课程时, 通过交叉部分的联系, 也能够将其他课程的知识进行一个连通, 以此提高同学的学习效率。由此, 本文以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写作课程为对象, 讨论了基于高级英语中修辞部分的课程间交叉融合的学习策略。

1.英语语言学与高级英语修辞的交叉融合学习

英语语言学是由理论启蒙、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三大知识模块组成的课程, 其中在理论启蒙模块中就包括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和语体知识等。该课程是研究英语这种语言本身的学科, 其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大部分同学在初步接触语言学时都会感到枯燥, 十分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对于语言的学习, 我们的学习目的应该始终在于欣赏与应用。比如在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中, 其描绘的环境都是在浑然天成的语言中体现的。在其后, 拜伦、雪莱、马克·吐温等的出现, 更是用细腻的文字和修辞把英语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在高级英语中, 对于修辞的讨论十分丰富, 在此部分的学习中, 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如在用到某一种修辞手法时, 如何将修辞有效地融入其中, 使之能够正确地达到修辞手法上赋予的语言表达的效果。比如“渐升”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

“No one talks about it any more, and no one wants to, especially the people who were born here or who lived throughit.”[7] (没有人再去谈它了, 谁都不愿再提了, 尤其是在这儿出生的或是亲身经历了那场灾难的人。) 与“渐降”的修辞手法相反, 作者在此运用了“层递”, 又叫“渐升”的修辞手法。“渐升”是把一系列的短语或句子用升级的方法按语势的强度顺序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这里, 原作者采用了“渐升”的修辞手法, 从“没有人提它了”到“不想提它了”再进为“更不想提它了”, 使程度渐次加深, 语义逐渐强化, 深刻地阐明了作者的观点, 同时打动了读者的心弦。

在语言学中, 语言的基本应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修辞则使英语语言的应用更加美化。比如在“The nerves are frayed.”[8] (神经紧张到了极点。) 一句中, 作者利用暗喻的修辞手法, 把“神经”比喻成“可以磨损的东西”, 使紧张的程度显得更加深刻。如果改为“He is much more nervous.”其用词、句型、语法都是符合语言规范的。但是, 从句子中表达的情感来分析, 该句子只是对事情的一个简单陈述, 没有平仄起伏, 表达的情感只限于文字, 并不生动。

由此可知, 通过高级英语中修辞的深化学习, 联系英语语言学中的知识, 能够将两部分内容融合进来, 在学习一部分内容时, 加深对另一部分的理解, 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英美文学与高级英语修辞的交叉融合学习

英美文学课程是从文学的角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读介绍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思潮、文学流派, 使同学们对英语文学的发展有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最终能够独立地阅读、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该课程教学以史为辅, 以具体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为主。

在文学名著的阅读分析中, 名家的写作有其特别的地方。抛开整个名著的架构不说, 在描述某一细节时, 其语言的优美、表达的细腻也是极其独到的。例如泰戈尔《飞鸟集》中这样描写:

“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9] (夏天迷途的小鸟飞到我窗前, 唱着歌儿又飞走了。秋天的黄叶没有歌声, 只有叹息着飘然地落下来。)

在上面句子中, 泰戈尔两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首先是“stray birds of summer singing”, 随后是“yellow leaves of autumn signed have no songs”。泰戈尔将夏鸟和秋叶拟人化, 让它们“高歌”和“叹息”, 将人的情感寄托在两个不同事物的身上, 借夏鸟和秋叶的“口”, 将夏天的繁荣和秋天的萧条极富画面感地表达出来, 让读者也随之高歌, 随之叹息。

同时, 上面例句使用了押头韵的修辞手法, “flutter and fall”, 读起来朗朗上口, 随之出现一幅树叶飘摇着、随风摆动着落下的画面。如此的“动”, 却不能如夏天的小鸟一般歌唱, 只能“静静得”叹息一声。如此, 作者将“叹息“从上面一系列的动作中独立出来, 采用强调的修辞手法, 让读者隐约觉得前面秋叶的所有都不重要, 唯有叹息。这样, 更能将读者带入作者所描绘的情绪中, 如临其境。

在英美文学选读的学习过程中, 充分利用高级英语中修辞的学习内容, 可以更好地理解名家们的写作意图及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 使分析更加透彻, 从而提高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

3.英语写作与高级英语修辞的交叉融合学习

英语写作课程是英语语言应用的直接体现之一,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需要同学们了解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巧。课程要求英语专业学生不仅掌握遣词造句、思想组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同时要熟悉并运用写作规则和技巧, 提高思想表达的准确性和鲜明性, 进一步提高实际运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如英语写作教学大纲中所言, 该课程是对写作能力的一种提升, 完成从表达到鲜明地表达、生动地表达。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就需要运用变化多样的词汇, 并合理地修饰语言。此时, 修辞的运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比如“A black people is walking.”这一句, 描述了一个皮肤黝黑的人在走来, 从语法上分析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句子缺乏美感, 若全篇皆由这一类型的句子组成, 那么在读起来就会全然无味。若运用暗喻的修辞手法, 将a black people改成a walking chocolate, 用chocolate来表明此人之黑, 既使人物形象显得栩栩如生, 又使语言增添了几分幽默。

由此可以看出, 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写作, 并且写出更加具有文字魅力的文章, 需要将高级英语中修辞的部分与其结合, 以提升文章的美感。

本文选择了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写作三门较为典型的课程作为与高级英语修辞手法融合学习策略的分析。在其他的英语专业课程中, 也能发现修辞的使用, 并以此为基点使英语学习相互促进。采用植入、渗透与融合的学习模式, 将英美文学、语言学、写作与高级英语等主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挖掘英语专业各个课程之间渗透、融合的潜力, 能够有效地提高同学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实际效率。

结语

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 不仅仅是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 更是对英语名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训练, 修辞在这一目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修辞的学习, 不仅仅是对修辞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更重要的是对它在语境中的实际应用。通过高级英语中修辞手法的学习, 并以此为纽带, 分析并有机运用英语专业课程间交叉融合的学习策略, 能够让同学们更有效率地学习英语专业的各门课程, 这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田有飞.高级英语中的修辞教学[J].云南教育, 2002 (12) .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张汉熙.高级英语 (上册)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4]赵艺红.高级英语课程中的修辞教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 .

[5]吴洪芳.高级英语教学与修辞学[J].皖西学院学报, 2005 (1) .

[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7]余立三.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8]杨全红.钱钟书与术语翻译[J].中国科技术语, 2007 (3) .

[9]泰戈尔.飞鸟集[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1.

浅议修辞技术与修辞艺术 篇9

一、修辞技术

1. 修辞符合技术的一般特征

茅盾曾指出, 技巧不等于技术, 但技巧中包含了技术。通过以上对修辞的回顾, 我们认为修辞首先是一种技术, 它也符合技术的一般特征。

(1) 技术总会提到手段和目的。技术作为工具、手段的总和, 是用来实现一定的应用目的。“手段”泛指用来达到目的的那些东西, 确切地说, “手段”是指运用那些东西的活动。这里的修辞手段是“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或“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 严格说来是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的活动。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这个明确的目的一旦达到, 活动自然也会停止。

(2) 技术涉及计划与执行之间的区别。为了实现修辞表达效果的最优化, 修辞效果在取得之前就已被有计划地预设好了。因技术活动定向性强、自由度小, 所以在执行中, 应严格按照指定的、现成的表达内容, 对语言表达形式作最妥帖、恰切的选择和调配, 使最终的表达效果与预设效果相等值或优于预设效果, 以获得成功的修辞。技术的可贵之处是具有增效性, 达不到预期的修辞效果, 则毫无技术可言。

(3) 技术具有物质性, 存在着原料和成品与制造物之间的区别。修辞活动通过对语言的习惯或体裁形式的遗产, 如语音、词汇、语法、典故等语言材料进行调音、炼字、遣词、择句、设格等加工、制作。这些物化的技术产品在未经过技术加工前都是以原料的形式存在的。

立足于“做什么”和技术的本质“怎么做”的问题, 以上对修辞技术的一般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 从中不难看出修辞是作为一种技术而存在的。

2. 修辞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作为一种技术, 修辞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 实用性。修辞技术的价值在于其实用性。修辞学便是在实用性思想的支配下和强烈的现实需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修辞学诞生于诡辩诉讼之中, 兴盛于先秦时期的中国修辞学亦起源于游说、讽谏、演说等。中国古代修辞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儒家主张应“慎言”, 子贡认为, 在个人修养方面“君子一言以为知, 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孔颖达则从政治要求出发, 认为要“修辞立其诚”。西汉刘向从“尊君重身, 安国全性”的角度认为“辞不可不修”等。进入20世纪以来, 修辞也普遍致力于人们语言运用水平的提高和更加有效的表情达意。直到现在, 人们依然认为在说话写文章中语法只管“对不对”, 而修辞则管“好不好”的问题。不难看出, 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论的修辞观在人们心中早已枝繁叶茂了。究其原因, 无不是由语言的工具性所决定的。修辞的这种实用主义价值观, 使人们热衷于对各种修辞表达范式的探寻。

(2) 可操作性。修辞的实用性价值定位和取向主导了人们对修辞应用性的认识, 人们也普遍意识到:“对语言使用者来说, 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具体的修辞操作方法。”[1]各种表达范式尤其是辞格的建立, 迎合了人们这一需求。由于辞格侧重于形式技巧方面对语言运用进行研究, 在长期使用中也形成了相对稳定或比较固定的格式, 这就使一些相同形式的典型用例, 高度类型化了的辞格结构和范式化了的辞格效果能够被快速复制、粘贴到人们言语生活中, 如比喻生动、形象、具体;拟人赋予人的生命与情感, 将之写活了;排比加强气势, 便于强烈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夸张对事物作艺术上的扩大或缩小, 虽不真实却胜似真实;对偶句式整齐匀称, 节奏明快, 读来铿锵有力、和谐悦耳……这些以辞格为中心的研究格局和程式化的阐析与运用模式显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又大大强化了修辞的实用性。

通过以上对修辞技术的解读, 不难看出无论是修辞技术的实用性还是可操作性始终都没有脱离语言本位基础, 更没有偏离对“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的利用, 这不妨看成是某种程度上“人是语言动物”观念的折射。可以说集辞格研究之大成的修辞技术始终着眼于“怎样表达”的形式问题, 它更多地体现了狭义修辞学的语言本位观念、实用主义功能、辞格中心格局等特征。这些特征使人们普遍将修辞与修饰等量齐观、混为一谈, 认为修辞“好像只是把话说得更好、写得更好的一种技术性包装”[2] (P3) , 以致修辞被牢牢地约束和限定在语言层面上, 不敢越雷池一步, 长期行使着工具和手段的职能。这已成为修辞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修辞艺术

修辞在表达意义、传递必要语义信息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深蕴其中的美学元素又传达了一定的审美信息, 传递了一定的审美情感, 创造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异玄学效果。它韵味十足、趣味横生, 令人回味无穷。这便是刘勰的“深文隐蔚, 余味曲包”说, 也是人们常说的“言外之意”、“文外之旨”、“韵外之致”。诚如陈原先生所言:“语言文字又有信息, 又有美感, 既诉诸人类的理智, 又诉诸人类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 不这是一个非常奇异的现象, 这当然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3] (P37) 修辞艺术所创造的这种独特审美意味, 因空灵、飘逸而难以被技术性语辞捕捉到, 所以不像其中的语义信息那样在表达上具有开放性, 能被不同聚合单位和可离散组合关系所改造, 而只能寄于一个封闭的、不可离异的言语表达式中。当主体情感瞬间受到强烈激发时, 规范、有序、理性的常规表达难以承载人们对主客观世界多维的体验和感受, 此时的情感思维和一定审美关系便会支配语言符号突破语法和逻辑的束缚, 对语言单位进行变异。借助开放性思维与丰富联想和想象, 人们“思连千载, 视通万里, 以丰富的象外之象, 与给定语象相互交引, 衍化出文外之旨”[4] (P316) 。作为修辞艺术独具的魅力, 这些“弦外之音”、“味外之味”源于人们认识外界时的一种超理性的直接感悟。我们认为这种超理性的直接感悟与修辞认知直接相关。修辞认知隶属广义修辞学, 其奠基人谭学纯先生认为修辞认知比概念认知对人的影响更大。人们认识的世界是一个语言的世界, 生活在不同语言世界中的人们, 由于各自不同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自然会选择不同的认知方式。与过于崇尚和笃信逻辑思维与理性表达的西方人相比, 中国人更擅长具象、悟性思维, 整体认知与诗意表达, 因而中国人更倾向于选择修辞化的认知方式, “在局部的意义上激活主体的新鲜感觉重新接近认知对象”, “以审美的权力颠覆现成语义的权威, 以审美化的方式, 重返被现成概念屏蔽的诗意”[2] (P32) 。并且在综合原有感受、想象等心理基础上, 在主体与对象之间搭建起更加鲜活的超理性的感性链接, 进而对世界进行心灵化的直接感悟。这种修辞化的认知方式突破了一般认知过程的稳定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而具有突变性、跳跃性和创造性。大修辞观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张宗正先生则直接指出:“修辞在本质上是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 “修辞的本质就是个性化、意图化的认知方式”[5] (P48-50) 。这种求新、求异、求变的思维更易于激活人们新颖奇特的感性体验, 在对象审美化展开和陌生化处理的过程中融进个性化的独特感受。这就使得修辞意味含蕴隽永, 而难被描摹、复制。他还认为:“用修辞的目光认知事物, 就是‘为自然立法’, 就是人的自我本质的对象化, 是使客观世界建立符合意图的、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关联的秩序的一种方法。”[5] (P51) “为自然立法”就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建构, 自然中会灌注了人的因素, 并促使物向人的感觉转化, 换言之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的结果体现为艺术创作, 而修辞艺术正是人们修辞化认知世界过程中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晶。而人是语言的动物, 更是修辞的动物, 这就打开了人们普遍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逻辑认知的边界, 使修辞化认知更加广泛地介入到人们心灵家园的建构中。

谭学纯先生认为:“人以修辞的方式拥有世界, 修辞是人审美化的存在方式。”[4] (P59) 而修辞化认知和思维, 则把这种审美化的主体存在, 以及律动的生命、新鲜的体悟投射、外化进客体中, 使之皆着我之色彩。此时被赋予了审美化、情感化的客体更易于嵌入到主体的认知结构中, 从而契合了客观外界被认知主体内在价值经验图式同化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内化、积淀为主体更为稳定的审美心理。用修辞化认知的视角审视世界极大地丰富了修辞艺术的创作, 并通过对修辞艺术真、善、美的追求和实现, 不断建构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谭学纯先生在《广义修辞学》中也认为:“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 通过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进而改变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这便是修辞的哲学功能, 即修辞哲学。在这一点上, 修辞艺术与修辞哲学前后相承、一脉相通。

修辞艺术不同于修辞技术, 它着眼于表达什么的问题, 即表达的内容。这其中渗透着人对客观世界的修辞认知。它所创造的审美意味也是修辞哲学密切关注的内容。谭学纯先生提出的“修辞哲学”及“修辞认知”与张宗正先生对修辞本质的认识突破了传统或狭义修辞学修辞的语言根基和技术定性, 将其提升至思维和认知的高度上, 开拓了大修辞或广义修辞学的广阔视野, 为人们认识各种修辞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也为我们探索修辞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尤其是“人是修辞的动物”、“人在本质上是修辞的”等新鲜提法使人们真切意识到修辞化认知在修辞艺术创作中扮演的自然而关键的角色, 也便于人们联系狭义修辞学与广义修辞学来梳理修辞技术和修辞艺术的关系, 进而深化对修辞的认识。

三、修辞技术与修辞艺术的关系

从修辞技术到修辞艺术, 横向而言, 就是从修辞的表达形式到表达内容, 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对修辞来说, 应充分利用表层的形式美来体现深层内容的意味美;纵向而言, 修辞技术作为一种修辞术侧重于语言层面, 对话语进行修辞建构, 是人们的一种语言行为。而与修辞艺术至关重要的修辞化认知不妨看作是一种认知行为全面参与对人精神的修辞建构。不难看出, 从修辞技术到修辞艺术, 实即从修辞表层的语言行为转移到了修辞深层的认知行为。拓展开来, 当修辞艺术与修辞哲学接壤, 逐步迈入到大修辞领域时, 人类的一切行为又都成为修辞建构的对象。就这样, 从语言行为到认知行为直至人的所有行为, 人们一步步摸索并触及修辞的行为内核, 也逐渐深化了从“人是语言的动物”到“人是修辞的动物”的认识。这一切便是在狭义修辞学和广义修辞学视野的支撑下审视修辞技术和修辞艺术的必然结果。这对于修辞学突破瓶颈状态, 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建设和学科地位的强力提升也至关重要。

摘要:修辞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是语言动物”观念的折射, 它更多地体现了狭义修辞学的特征。这使人们普遍将修辞与修饰等量齐观、混为一谈, 以至于修辞长期行使着工具和手段的职能。而广义修辞学的修辞认知则将修辞提升至思维和认知的高度上, 这为人们看待修辞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步触及修辞的行为内核, 并深化了对“人是修辞动物”的认识。

关键词:修辞,技术特征,修辞认知,广义修辞学

参考文献

[1]高万里.中国修辞学的现状和出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3) .

[2]谭学纯, 朱玲.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

[3]陈原.社会语言学专题四讲[M].语文出版社, 1988.

[4]谭学纯, 朱玲.广义修辞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5]张宗正.理论修辞学:宏观视野下的大修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修辞学习 篇10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形式,修辞性

《金色笔记》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 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的成名作。小说一出版即引起许多评论家们的兴趣:有的从女权主义立场出发, 认为这是一部旨在宣传女性自由的作品;有的从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出发, 探讨作者如何在作品中演绎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的从政治角度出发, 寻求对文本的一种政治解读;有的采用叙事学、元小说理论和超小说理论等对小说的“结构”展开研究, 寻找主题与艺术形式的契合点。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以修辞性叙事理论为基础考察小说“形式”的修辞性, 以期能揭示作者如何让“结构”言说, 并劝服读者接受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1 多声部并存, 细化现实生活

西蒙·查特曼曾指出, 小说的修辞有两种:“一种旨在劝服我接受作品的形式;另一种则旨在劝服我接受对于现实世界里发生的事情的某种看法。”评论家的任务就是“要探讨这两种修辞和它们之间的互动作用”。刘光耀教授在《诗学与时间》也这样写道:“文本对世界的意识恰是在相应的文体意识的自觉中实现的。”“文体规约着文本, 使如此这般的文本言说成为符合相应文体要求的言说。”因此, 《金色笔记》所刻意凸显的“文体意识”明显具有作者的意向性。但是自出版以来, 评论家们从女权主义、政治、社会历史批评等角度对小说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内容”, 这是因为《金色笔记》创作于世界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英国共产党开始分化、解体;女权主义的兴起, 等等。当读者从考证社会真实性的角度出发, 就会认为安娜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混乱:政治斗争、婚姻问题、伦理道德困惑等等。但是这些对“内容”的分析并非以作品的“形式”为出发点,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作家的言说—认知过程。

从宏观修辞层面看, 《金色笔记》中的“笔记”是以附本的形式, 按照黑—红—黄—蓝的顺序插入正文故事内。它们是对主人公安娜的生活做多方面的补充, 因为当这些笔记首次在文本内出现时, 作者就提醒读者, 它们是安娜“意识”中不同的“声部”, 是她的现实生活在心理层面上的显示。这是因为她害怕“混乱”和“无形式”才把自己的生活分成了四个部分。罗伯塔·鲁本斯坦也指出:“分裂在《金色笔记》中的功能不仅是作为一种心理学现象, 同时也是一种形式上的现象, 就如同小说的结构已成为人物意识的客观对应物。”因此, 考察这些笔记所代表的不同“声部”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小说“结构”与文本内的意识形态修辞之间的关系。

从笔记叙事的内容看, “黑”对应殖民主义, 作者以见证人的历史视角回顾过去的生活。“红”是政治, 作者用旁观者的政治眼光审视意识形态对人的生活的影响。“黄”是情感, 作者以女人的身份采用文学视角探求真实与虚构、创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蓝”是安娜生活的原生态再现, 是普通人的生活视角。每一本笔记各自成文, 独立成篇。出于历史的、政治的、文学的和生活的这些不同视角的需要, 不同笔记中的人物都应单本笔记文内修辞环境的需要显得扁平化了。但是笔记内的事件却显得更突出, 安娜的生活也由于“身份话语”的出现而使得她在政治、情感、生活、心理等主题叙事部分表现得更全面。这种通过分化人物的意识, 对现实进行不同方面的分别描述, 强化了“意识形态修辞”在文本中的效果, 使得每一个人物的话语不仅服务于单个主题, 还作为一种态度, 与其他人物相对。

如果把这些笔记看作是“自由女性”故事里重要的插入成分, 那么它们就成了整体中的不同对话部分, 因为在这些故事构成的叙事空间中, 它们彼此是离心的、喧嚣的:安娜作为“女性”与迈克尔等男性的相处是一次次的失败, 作为作家因为写作障碍始终不能写一部令人满意的作品, 作为积极的参与者, 她却并不能理解共产主义, 等等。安娜能否在经济、政治、情感、心理上摆脱控制, 找到“自由”就成了故事的主题。作者在“自由女性”第四部分后附加了一本“金色”笔记, 讲述安娜终于走出困境, 同意和男友合写这本日记, 这就为故事结尾她憧憬美好的男女关系做好了铺垫:莫莉结婚了, 安娜也重新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从更宽泛意义层面看, 这种宏观修辞的效果并不只是不同声音的呈现, 更是一种行为的展示。它以表现文本内不同“声部”的存在状态为出发点, 彰显它们的意识形态功能, 进而将性别、阶级、种族、社会与文化等这些属于“人”的各种社会因素纳入到了文本内, 使得作品中“自由”主题呈现多元化。

因此对文本做修辞分析就是要注重修辞的过程, 即人们是如何通过修辞手段对一个简单的事实进行社会重构, 使社会现实文本化。在《金色笔记》中, 作者对生活和现实的关注要大于对男女关系的处理, 因为它没有将两性关系作为对立关系处理, 也没有将女性问题作为解决人的处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作者只是将经济、政治、精神、心理 (创作) 危机等并置在一起, 从历史的高度在社会层面把一种特殊的性别结构拆解开, 放置于各种具体社会情境中, 使其更加可信。

2 多样文体杂糅, 拓展叙事空间

如果这是“一部结构高度严谨、布局非常认真的小说”, 那么它绝不只是要劝说我们接受作者对发生事情的看法, 还会通过小说的审美修辞控制读者的距离。因此从微观层面进一步考察小说的叙事手段, 有助于从深层次理解小说形式的修辞性。

从叙事模式看, 小说“自由女性”部分采用的是传统的叙事方法, 情节逻辑连贯, 叙述有一定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但这种传统的叙事模式却被黑、红、黄、蓝、金笔记叙事打破, 笔记中建构起来的叙事模式也并不是以情节、故事为核心的封闭式结构模式, 其中杂糅了多种文体形式来讲述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又以相互间的对话作为一个轴心, 被组合进整部小说。正如詹姆斯·费伦所言, 讲故事的人总是“出于一个特定的目的在一个特定的场合给一个特定的听 (读) 者讲的一个特定的故事”。那么, 这个“奇特的”外部叙事结构便成了小说的显现修辞, 不同的叙事模式架构起了一个层次复杂的故事:最内部层面的故事是嵌入在黄色笔记里的故事《第三者的影子》;处于中间故事层面的是五本笔记讲述的故事:黑、红、黄、蓝各讲了四次, 金色笔记讲述了一次;再外层是“自由女性”故事;处于最外层的是作者莱辛讲述的故事。从故事层面看, 情节虽然显得混乱, 甚至有故意弱化情节的趋向,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它也凸显了文本中所埋伏的其它线索, 如安娜与共产主义者们之间的关系, 安娜的爱情故事, 等等。它们或平行或相交, 形成以安娜为中心所架设的多声部修辞结构, 并以这种结构表达她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方面的独特感悟。

从叙述视角看, “自由女性”部分是由第三人称来叙述的, 讲述安娜和女友莫莉离异后的生活。作者通过第三人称叙事控制和调节读者与安娜、莫莉等不同人物的距离。但是整个事件却是通过安娜这个“自由女人”的眼光去看, 通过安娜的思想去思考。读者完全是透过安娜所“视”去看待世界和她们“这一种全新类型的女人”的问题, 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说教和道德人格的判断。在笔记叙事部分, 作者的叙述所采用的语法人称也不尽相同。常常是安娜先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生活, 接着是作者以第三人称讲述另一个故事, 再然后作者干脆直接跳出笔记叙事之外, 直接出场对安娜和这些笔记作评价。人称交错变换、叙事视点不断穿插, 因而也就促成了小说文本中一种零乱的社会生活真实感。

从文体形式看, “自由女性”主要采用对话体, 通过充分展示人物身份话语之间的冲突, 让读者走进人物内心身处。笔记叙事部分则杂糅了报纸、文摘、信件、故事概要、提纲、梦、电影组镜头、菜单等多种形式, 变换叙事节奏。作者有意识地采用日记体和新闻体两种形式, 通过把历史事件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并置, 起到夸张性的模仿作用。前者注重心理描述, 细腻冗长, 而后者侧重于事实的陈述, 简洁明快。作者把这两种文体巧妙地运用于小说叙事中, 使得叙事节奏轻重、缓急相互映衬, 既荒唐可笑却又颇有味道。因此, 笔记叙事部分中出现的高频率叙事节奏变换深刻反映了作家的创作理念, 对于促成这部小说的叙述风格, 突出分裂主题和营造混乱气氛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因此, 通过把不同的文学体裁和创作手法引入文本, 在尽可能挖掘人物内在的复杂心理的同时, 也最大限度地展现社会现实, 把读者引向了分裂的现实生活的不同方面。作者在以拼贴、交叉等手法模拟60年代的同时, 也生动地隐喻出了那个时代的矛盾。一方面它作为一种现实化的文本, 在内容上极大了展示了历史和生活, 反映了叙事载体的极大容纳性;另一方面, 通过不同文体间的相互渗透造就了文本内在的张力, 把文体形式的多样性所造就的叙事狂欢, 转化为文本世界内人物的内心复调, 使得历史事实的混乱表现为人意识上的分裂, 从而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M].陈才宇, 刘新民, 译.上海:译林出版社, 2007.

[2]刘光耀.诗学与时间[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6.

[3]曲卫国.人文学科的修辞转向和修辞学的批判性转向[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修辞学习】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学习修辞写作技巧06-11

修辞关联04-19

句子修辞06-14

修辞关系06-18

修辞句子07-17

排比修辞08-19

修辞诗歌08-31

法律修辞06-02

修辞现象06-09

修辞对等06-16

上一篇:中式文化下一篇:学前教育的绘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