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

2024-07-24

美术教育(精选十篇)

美术教育 篇1

一、学校外部因素

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这就使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长认为只有文化成绩好才有机会跳出农门。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长此以往,孩子自己也认同这样的观点。

二、学校内部因素

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或者美术课就是照葫芦画瓢。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变革、创新教学方法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很多仍然是“以绘画性为目的”,一味追求纯粹的技法训练,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地度过45分钟,缺乏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违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导致学生个性扭曲,不自信,认为自己不会画画,画不好。尤其是农村中学美术课堂中,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大多在小学就没有上美术课,或者就是“照葫芦画瓢”,升入中学后还是“老一套”,导致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基本毫无效果。如此无功而劳,实在可悲,美术教师只有克服以往美术教育中的诸多弊端,树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改变学生怕画画,不喜欢画画的现状。我认为,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最好不要一开始就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而适合进行放松的、自由的、鼓励发现的趣味练习,这是培养学生绘画兴趣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怕画画,画不好,不自信的状况。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才会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兴趣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情景之中。教师要善于动脑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一开始就被情境感染,处于积极探究的氛围中。

一次我尝试在七(一)班学生上《静物写生》一课。课前,我布置好静物台:一块白色衬布,一个褐色砂罐,一个乳花色汤碗,一个淡黄色雪梨,剩下的静物(如草莓、甜橙、蛋糕等)就放在旁边。当我来到写生教室,发现静物台边挤满了同学,正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我一看静物台,不禁怒从心起:雪梨竟变成了三颗草莓。原来是班上的一位“调皮大王”干的。然而,经他这样改变,雪梨换成草莓后,台面似乎全“活”了。我转怒为喜,趁机引导:“原来的雪梨拿走,配上草莓,大家觉得怎么样?”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看多了啊!”我面向全体学生,说:“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有了草莓之后,画面活跃起来呢?”“红色的草莓和灰绿色的衬布产生了对比。”“大的和小的产生了对比。”大家踊跃发言,气氛异常活跃。草莓、甜橙和蛋糕一放到静物台上,原先沉闷的画面突然变得明快、艳丽起来。学生作画的热情也被激发起来。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角度观察、构图、着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这位“调皮大王”,我给予了认同与赞赏的鼓励。自那以后我发现平时在课堂中喜欢破坏课堂纪律的“调皮大王”变得认真听课,喜欢美术课了,课代表告诉我:“李明说在美术课上找到了自我。”激发中学生的情感与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上根据农村中学的特点,安排欣赏课这一环节,利用幻灯片,利用文学性的语言,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学生既陌生又有兴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如毕加索、塞尚、凡·高、马蒂斯、夏加尔、杜尚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的名作,让他们理解到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笔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挖掘想象潜能,拓展思想,提高欣赏能力,将自己的情感自觉地倾注在技能训练过程中。

(二)适时鼓励,少批评

自古以来,父母抚养孩子就在潜意识里运用了“赏识”。若孩子学话晚,则认为“贵人迟语”,说得再差、再迟,都不抱怨,只会不断鼓励;孩子学走路摔跤多,父母绝不嘲笑,只会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用赏识的目光呵护好学生心中的艺术之芽,以满意的态度对待学生微小的进步,以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读”为“乐学”,使美术教学充满和谐愉快的气氛。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失去了自我探究的动力和习惯,严重压抑了自身潜能的发展,把技术混同于艺术,使教学成为毫无兴趣可言的机械运动。

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巩固兴趣,可以在学生绘画中适当地进行静物写生训练。既不失中学生绘画的趣味性,又为以后的专业训练打下基础,作必要的衔接。在素描的初级阶段意在树立素描观念,不要进行长期正规的写生训练,应以短期小幅的画为主。不能时时、事事都让孩子成功,因为兴趣的巩固需建立在绘画技能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只有提高对绘画内在规律的理解与掌握,才能使对绘画的兴趣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要多为学生提供展览、比赛、交流、发表的机会。这种“赏识方式”能让学生受到奖励和好评,使其自信心得到满足,做到初步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增强自主创作的欲望,巩固绘画兴趣。初中生大多在文化学科中没有太强的自信心,在美术课中的表扬、肯定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在农村美术教学活动中适时运用赏识教育,不但能开拓绘画题材的空间,有效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兴趣,还有利于美术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在美术学习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生兴趣。“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学习,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美术课中的赏识教育价值不仅仅在于美术本身。我们要慎重地对待每个学生,使他们树立自尊、自信,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网.

[2]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 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打开国门,走到国外去看外国的教育观念、模式、方法。从中得到启示,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启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远远还不够。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外国的美术教育,反思一下我们的传统教育,找找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美国的“DBAE”多元化艺术教育。

21世纪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的教育也随着发生变化90年代初,美国推出了“DBAE”全面综合性美术教育。它对美术的 内容有更深入的研究,认为美术教育内容包括美术创作、美学、美术评论和美术史,提出了美术要向多元化发展。美国很早就提出了创造性,要求思维的创新,因此他们会获得科学上的一项又一项的突破。

反思一下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我们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注重知识、技能的积累与机械化训练,使学生成了艺术的“奴隶”。从中感受不到美,只是教师在唯心地说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而已,使原本就赋有艺术灵性的孩子们在机械化的技能训练中渐渐扼杀了天性,约束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导致学生越学越没有兴趣,小学生没有幼儿园的孩子们感兴趣,初中生没有小学生感兴趣,高中生没有初中生感兴趣,形成了恶性循环。从美国的“DBAE”中我们知道了美术教育不单是 简单的绘画、手工制作,而是与广义的美术教育内涵相联系的,虽然小学美术与成人美术有很多不同,但是我们的孩子是很有潜力的,不要小看少儿美术的挖掘潜力,它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二、欧洲的普及化艺术教育

在欧洲艺术教育,不单是学校老师的事,它不再是副科,而是全民都在进行,课余时间课外都在进行的。校内校外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在他们的美术课堂上,只要在统一的大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根据学校、老师、学生的特点自己设计教学内容。而学生呢,可以在教师里随意走动,整个课堂是那样和谐自由。他们重视的不是个别能为学校夺得绘画大赛名次的几个学生,而是全体学生,并不注重他们绘画的结果,而是注重他们在这次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注重的是整个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的艺术美,真正从心理上释放他们全部的想象和情感。

课堂美术教学只是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课外兴趣活动,或有老师家长带领,或三三两两自发性的进行一些美术活动。比如:一些广场上一到假日就会挤满了艺术爱好者,他们自觉地在这里寻找美、体验美、创造美、感受美这美的过程。将这里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自然地融为一体,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再如:在欧洲的梵蒂冈、卢浮宫、佛罗伦萨等美术馆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参观者、摄影者、绘画学习者,参观的人员从幼儿到老年均有,他们可随意拍摄下喜欢的作品,回家细细体味,也可以在展览馆的绘画室里把看过的感受直接画西啊来,在这里到处可见人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而在我们中国,由于经济、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美术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馆、美术馆较少,就算有里面的规定很多,大多数不许拍摄等规定,使人们的兴趣更少了,来参观的人只是少数的处于艺术阶层的所谓圈里人罢了,而不是 全民化的一种普及化的艺术教育。缺乏浓厚的艺术学习氛围,特别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小学。中国的人口多也是一个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把美术与其他学科分割开来,使其孤立。配备的老师大多是兼教语文数学,大多把精力花在 语数的教学上,对美术教育花的时间较少,无心研究美术教育。

三、日本的个性化艺术教育

日本飞速发展的经济与它先进的教育相关,日本提倡个性化艺术教育,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小学个性化教育要以儿童个性的差异为基础,发展 各俱独特性的个性,从小培养。教师在课堂注重不同学生不同对待,这样同样的一堂课,每个学生虽然都上同一个内容,但是各自的感触、体验不同,那创造的作品就会显现他自己独特的个性,时间一长老师看到画就能想到谁。其实这种教育是否源自我国古代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为什么我们中国教育界没有很好地把它贯彻到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去呢?

美术教育 篇3

【关键词】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当代中国;罗恩菲德

一、简析当代中国美术教育

(1)分析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也称之为“造型艺术教育”或者是“视觉艺术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体现了对美术教育含义的不同理解。美术教育的范畴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它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与技法,也包括新兴的设计、摄影、摄像及未来的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同时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它主张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及其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进行思考和解读。(2)简析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现状。目前,我国当代美术教育虽然已经经过了几次改革,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依旧还是主导着我国美术教育,这就使得我国美术教育一直都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降低了我国美术教育的教学水平,还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对美术人才的培养。于是,针对我国当今美术教育的现状,将西方的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合理并有效的融入进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探析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

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对整个西方国家,甚至是大多数的东方国家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它对我国美术教育造成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的。但是,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在实质上,有着很多值得我国美术教育借鉴的地方。于是,现对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然后再结合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现状,将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合理的融入到我国当代美术教育当中。(1)抓住学生的成长要点,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美术教育。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针对的是不同时期、不同个性以及不同需求的学生。因此,它也曾提出:学生的成长并不单单只是包括生理方面的,同时还应当包括感知、情感、视觉、审美、创造力、智慧以及社会的这一观点。因此,我国美术教育就应当把学生的这几个成长方面合理并有效的结合起来,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教育。与此同时,教学者还应当注重学生的成长经历,并与学生一起挖掘生活当中的美术元素,从而对这些元素进行更为有效的利用。(2)启发学生的美术思维。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旨在:让教学者利用提问这一教学的方式,将冰冷的美术知识转变成具有活力的美术知识,并以此来启发学生的美术思维,让学生培养起对美术作品进行独立思维以及设计的能力。我国在对美术教育进行改革的时候,可以让教学者采用这种启发美术思维式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以及技能的教育。(3)教学者要适当的转变自身的角色。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曾提出过“人为主体干涉”这一论证,它表明:美术教学者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变自身教学者的这一身份,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让学生在其的正确引导下,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与美术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术进行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者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能力。(4)强化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中有提及到这样一个说法: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是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以及技能进行进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推介物。因此,我国美术教学者就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创作的机会,比如:给出一个题材,让学生依照这一题材进行自由的美术创作,而学生在这样一个自主创作的过程当中,就可以通过对美术元素的观察、思考和设计,来提升他们对美术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以及创作能力,并以此来拓展他们的美术创作思维。(5)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我国当代美术教学只是一味的注重教学结果,从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度,这就使得我国美术教育中已经出现了的问题,都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这就会从很大程度上加深我国美术教育的困境。然而,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就曾提到过:美术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且它的这一过程对美术教育的成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也就是说,美术教育的过程是美术教育能够实现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国在对美术教育进行改革的时候,就应该把美术教育过程的重要性列入改革条例当中。这样一来,就可以把这一理念更为广泛的注入到美术教学者以及学生的思维当中,从而让他们在生活和教学以及学习的点点滴滴当中去发现美术元素,并对这些美术元素进行分析和创作引用。(6)加强美术教育的针对性。在众多的美术专业学生当中,也存在着一些有着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果教学者对这些学生不能够进行及时的正确性引导与教学的话,那么就会让这些学生因自身的各种因素,而不能够對美术进行良好的学习与探讨,从而导致这些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学习性自卑现象。然而,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中就曾提及过:美术教育不仅仅只是教学者把美术知识以及美术技巧传授给学生的一个过程,它同时还是让教学者从心理学的知识层面上去解读学生,然后对一些存在着心理障碍的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一种较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去对其进行心理指导与知识教学的过程。因此,在我国当代的美术教学中,教学者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就应当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对其进行合理并有效的心理辅导,这样就可以让美术教育成为治疗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良药。与此同时,也能够扩大美术教育的范围,从而让美术教育更能够体现出其的艺术价值。

三、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融入中国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的合理融入,对我国当代的美术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美术教育中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因此,现对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合理融入我国当代美术教育中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将其概括成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提升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教学成果;二是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兼具,且具有高美术专业技能的人才;三是有利于挖掘美术专业学生的内在潜力;四是有利于完善我国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五是有利于提高美术教学者的教学水平;六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国当代的美术教育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这就会让我国在美术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有效改善我国美术教育的这一现状,将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当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合理并有效的融合到我国的美术教育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①马菁汝.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4

②杨涛.罗恩菲德和艾斯纳美术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09

③王剑波,侬美兰.论表现性绘画对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4(12):229~231

美术教育 篇4

首先, 成人美术教育的方向。相对于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专业化教学, 成人美术教育在新形式下更应着眼于大众化的审美普及教育。简而言之, 即充分利用一切现有人才及社会公共资源, 为大众提供更为开放的艺术学习机会和更为普遍、系统的艺术教育及审美层面的引导。

目前, 我们的成人美术教育还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学历、学位式教育体制中。在这样的功利概念之下, 对文化脉络的了解, 对艺术经验的观照, 皆量化为一种简单的世俗资格的认定。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随着现代主义观念的确立, 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早已有了巨大的变化。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不可避免地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而文化观念的转变一定要求我们的艺术教育理念跟着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在不断接受并研究这些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才能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思路及方法。

其次, 成人美术教育的内容、方式。目前, 成人美术教育的内容依然沿袭着以往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式, 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带有百年来中国美术教育特有的异域文化教育特质。对于教学时间与周期相对较短的成人美术教育而言, 这样的历史性误读更是难以在整体的文化背景下显现古老中国完整的文化基因与曾经独有的运行轨迹。因之我们在以往艺术专业教学的基础之上, 更应侧重于对大众民族艺术之教育, 侧重于对今日大众之东西方艺术鉴赏之教育。唯如此, 可使大众明了中西艺术之短长;唯如此, 方使我国民渐持独立之审美。针对这样的目的, 我们应当提倡课堂以外的艺术教育。例如博物馆的教育。不断提高博物馆在我们日常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已经实施三年了, 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艺术资源为我们的成人美术教育服务, 如何积极与博物馆方面沟通、交流,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教育与博物馆文化之间的衔接、互动, 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横向的看, 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成人美术教育过程中, 在我们的中小学乃至大学艺术教育中, 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进入博物馆经常能够看到的现象是学生们手持纸笔在各个展柜前记录文字说明, 问之或答曰:老师要求的。这实是我们博物馆教育的一个重大误区。功利的目的同样产生了功利的行为。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面对博物馆的丰富藏品, 能用心去感受他所传递的历史人文信息, 用心去体会艺术品带给人类心灵的感动与安慰, 我们的艺术教育才真正地发挥了它的社会教化功能, 才有可能实现美育对人类道德与哲学层面的关照。

再次, 成人美术教育的要求。根据成人美术教育的开放式办学特点, 可以适当借鉴目前高校教育改革中学研产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充分利用成人美术教育的年龄特点, 发挥社会资源优势, 带动教育教学活动与产业化方向结合。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就业压力来看, 以往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知识性积累方式的引导, 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各方面专业人才的实用性需要。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 努力丰富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已是高校完善就业问题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方案。因此, 我们在成人美术教育过程中, 既要有相对规范的、可考量的专业教学过程, 又要侧重于学生实际能力提升, 这就给我们的成人美术教育提出了更加具体、实际的学、研、产方式转变的要求。

最后, 成人美术教育的空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更多地由阶段性学习向终身学习状态转变。技能分工与角色定位的多元化现状, 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 决定于大众对人生各阶段学习需求的增加。换言之, 人们在获得最初层面的物质需求之后, 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亦会相应增加。而通过更广泛意义的成人教育, 将会使高等教育的成果以更加多元化、更加宽泛的角度延展为社会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就会以更加理性、更加宽宏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成人美术教育。

综上所述, 身处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人文环境之中, 大众对教育的方向、内容、方式都有着不同既往的理解与需求, 对教育成果的静态要求也已向动态的时代需求转变。这给我们的成人美术教育既带来了现实的挑战, 也提供了时代发展的机遇。在对人的关注中, 相信艺术会让生活更美好。

摘要:成人美术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美术教育 篇5

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但是认识归认识,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们并没有按照新的大纲去要求自己,只是一味的停留在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从内容和态度上进行根本的变革。所以现阶段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在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实施教学策略,增强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问题上都没有很好的解决。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提高

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把人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式。但是经过我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的中学美术教育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守旧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但是,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处于旧式的绘画性为目的的模式上,追求更多的技法训练,应付检查。为了追求升学率,强制性的把成年人的教学模式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对着范本临摹而度过一堂课。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违反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导致了学生个性扭曲。这种现状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相违背。具体而言,这种以绘画性为目的教学方法,不符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直观性、系统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碍于创造想象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碍于创造想象和视觉记忆发展及中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达,是一种被动刻板的教学模式,结果是仅有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美术的兴趣,而大部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收获甚微。

二、社会各方面对美术教育有偏见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在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成为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的名言。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的音乐、体育、美术被称为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美术是“不务正业”,既耽误学习又浪费钱财,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正路。还有些家长有这样的想法:我的孩子将来不做画家,不考美术院校,学美术有什么用?有这种思想的家长可能即使发现孩子有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也不会给予支持,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美术本身就是一种高消费。笔墨纸砚,颜料工具等开支比较大,即使将来考上美术院校,相对较高的学费也令许多平民阶层的家庭难以承担,只能望“美”兴叹。有些学生即使对美术有兴趣和天赋,也因得不到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看不到出路,只好放弃。

三、学校与教师方面的不重视

学校方面,不能及时摆正美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在“升学率”决定一切的风气下,只抓主科教学,把美术教学放在了无足轻重的地位上。有些学校虽然想开设美术课,但是,碍于教学设备以及师资力量的缺乏,使美术课不能顺利开展。教师方面,有些学校的美术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比如语文老师教授美术课,或者数学老师教授美术课等。中学教师的工作量本来就很繁复,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充实自己的美术知识,专业水平可想而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一些学校班主任拥有很大权力,班主任为了自己班级的学生能够在主科的各类考试与考

核中取得佳绩,大部分时间美术课不是被其他学科占用,就是作为活动课。无情占用学生的美术课,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去感受美术的魅力,接受美育的熏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术的兴趣越来越少,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和老师还是把孩子是否能考入一个理想的大学来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主要标准。他们的观念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使孩子心中萌生了一种印象,那就是美术无用论。另外,我国现在中学班级人数众多。有的学生自控力比较差,管不住自己。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得不到同步发展,而在课堂上处于看似乖巧,其实是茫然而置身事外的状态,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五、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思维被死死的限制住了,因为它违背了孩子们的发展需求。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有自己明显的特点。特点一,自我意识发展明显。

自我意识是青少年对自己心理的认识和评价。所以这时期的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不愿受成人影响。但是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偏偏要让孩子们知道只有学好要参加考试的科目才能取得好的人生这样一个观点。这无疑是对那些爱好画画和搞小发明的同学的抹杀。特点二,广泛而浓厚的兴趣日趋增强。兴趣是指主体对某一特定客体所产生的心理动力倾向性的积极态度。特点三,意志发展日趋坚定。相对而言,儿童的心理意志是脆弱的、不稳定的,是非自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以及认识范围的扩大,少年逐渐具有了克服心理阻碍、自觉调控心理活动、以便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品质这就是意志。这个时候就剥夺了孩子们视觉欣赏和创作的热情,那么以后要再培养就难了,因为孩子们已经形成了坚定的意志,那就是其他不重要升学最重要!

六、提高当前中学美术教育质量的方法

揭露问题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对现在的中学美术教育说三道四,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现在的孩子的处境,为了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基于现阶段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中学美术界和社会各界应积极探索中学美术教育规律,重视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充分认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探索各种可行的途径和方法,拓展美术教育功能,促进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第一点,就是要提升美术在学科中的地位。第二点,教学方法的革新。第三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 篇6

关键词:生活教育;高中美术教育;课程教学;艺术素养

G633.955

现代素质教育的模式下,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美术教育正是这项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但从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存在着美术教育严重脱离生活的问题,学生所学习的美术知识和审美能力缺少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较少能够运用到生活当中,要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对“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融合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1.是强化艺术与生活联系的必要途径

在人们普遍的认识当中,艺术都是高于生活的,但生活是艺术的产生根源,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割裂的。然而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当中,由于美术并非作为高中的主要教学科目,往往学校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如其他学科高,同时,很多学生虽然对美术有着较高的兴趣,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刻板枯燥,也很难在意识上将美术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将“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的结合能够将生活中的事物以及所蕴含的审美元素引入到美术课堂教育当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使学生发现平凡生活中美的元素,帮助学生建立起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不仅在课堂内能够接触到与生活相关的美术知识,在课外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探索,发现更多潜藏于生活中的美,这对于学生未来的美术创作,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都能够发挥出十分积极的额作用。

2.是提高高中美术教育水平的必然选择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影响,高中美术教育所受到的重视始终不足,美术教育的开展水平也相对不高,主要体现在素材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方面。通过将“生活教育”与美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资源来补充美术教育的素材,将生活元素融入到美术教育当中,无疑能够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美术发现与鉴赏天地,这也能够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摆脱教材有限内容的束缚,无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有效的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而丰富的生活素材也能够为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使教学活动不再枯燥、刻板,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将得到增强,更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教育活动中来,美术教育的水平也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利用“生活教育”提升高中美术教育水平的策略

1.以“生活教育”的理念,优化高中美术教材编制

高中阶段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及审美需求等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传统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够有效满足高中生的实际审美需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必须要及时对高中美术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对此,可以“生活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在高中美术教材的编制环节中,精选适当的生活化元素融入到美术教材当中,当学生面对熟悉的生活元素时,往往能够第一时间产生好奇,想要了解其与美术学科的联系,此时教师再开始美术教学,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在生活化元素的选择上,必须要注意常见性、趣味性和时代性几点要求,所选取的生活元素应当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并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陈旧而老套的生活元素是难以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利用这样的教材开展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逻辑思维,实现美术课教育的真正目标。

2.借助生活实践活动,扩展高中美术教育空间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对待学校教育方面深入强调的一点。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说要积极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运用课堂教学成果,让其对我们的生活作有益的指导和改变。比如,高中学生通过对美术教材中《各异的风土人情》一章节的学习,就可以将自己所学到民间美术知识与元素应用到生活当中,如在节庆活动中自己尝试一下剪纸,或是到市场中搜集一些民族服饰的元素,作为自己新衣的点缀,使自己穿着与众不同,亦或是自己动手仿照传统民间风筝的图案,加上自己喜欢的元素画自己的风筝,再或是学着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布老虎,可以在生活中尝试的实践多种多样,在这些实践当中,不仅学生对民间风土人情中蕴含的美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使他们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在生活中得到了运用,美术教育的空间也将得到极大的扩展。

3.紧密结合生活元素,强化学生美术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是高中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美术创作也是学生对所学的美术知识与技巧进行应用的主要途径,高中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当注重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开拓自由创作的思路,将美术创作与生活元素结合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生活素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以此为元素自由发挥进行美术创作,或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选择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通过自己的创作来体现其所蕴含的美,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的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展现和创造生活之美的能力,而学生所创作的作品不仅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还能够对生活中的美做出新的诠释,美术的魅力与价值也将得到更好体现。

总结:本文首先对“生活教育”与高中美术教育结合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随后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探讨了利用“生活教育”提升高中美术教育水平的策略,美术教育对于素质型人才培养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当前高中阶段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些许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程静,易铁林,胡宝银.以生活教育模式为中心,高中美术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重庆陶研文史,2016(2):83-87.

[2]沙江华.让“生活教育”融入高中美术课堂[J].当代教育论坛,2011(18):119-120.

美术教育要渗透审美教育 篇7

一、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美术教育, 也被称为“造型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教育”等, 不同的名称体现了对美术教育的不同理解。其范畴主要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各种视觉影像;既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知识和技法, 也包括新兴的设计、摄影、摄像及未来的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 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个人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 并主张通过美术学习, 培养学生的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 引导他们学会对经典美术作品及其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进行思考与解读。

审美教育, 通常被简称为美育, 是关于审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审美教育是应用美学理论, 通过审美创造实践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从而塑造完美的人格, 促进个体全面健康成长的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期, 人们提出了大美育观之后, 不再将美育等同于审美教育, 而是把美育分为审美和立美两个维度。现在的审美教育一般包括美感教育、美学知识的普及和教授美的规律的普遍教育等。美感教育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的实践 (各种艺术的创造和欣赏) , 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 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 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能力;美学知识的普及主要指对学生和社会大众展开美学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方面的教育, 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美的规律进行的普遍教育指把美的规律贯穿到智育、德育等其他教育中, 使科学教育中枯燥的公式和定律化为美好的形象, 把死板的记忆化为生动的想象, 把师生之间单方面的灌输关系变为平等的相互交流关系。

二、美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美术教育虽然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不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离开了美术教育谈审美教育, 就像离开了空气谈植物的生长一样, 同样是不可思议的。

当美术教育作为专业技能教育时, 它不具有审美教育的本质意义。因为这种美术教育只着眼于学生美术技巧的提高, 或者是美术知识的学习, 可以说只是专业技能教育的一部分。当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时, 美术教育是作为审美教育的途径呈现的。它着重通过美术学习和活动,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显然, 这种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是相通的。

美术教育主要通过鉴赏和带有创造性的教学来完成审美教育。具体通过对客观形式的比较、协调、对称、均衡、多样统一、节奏和韵律等美的规律的体悟和研究, 从而获得对形式美的把握, 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丰富审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协调和美化社会。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审美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 而美术教育正是能把具体的蕴藏着情感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供其欣赏品味, 达到心神愉悦的效果的教育。

例如, 画家米勒的《拾穗者》试图把我们引入土地的深处, 在开阔而又静穆的景观中去感受她的沉重与充实, 倾听她深沉宁静的呼吸, 体会她朴实顽强的生命, 体会土地与土地上的农民自然般运行的命运。在这幅画中, 米勒采用横向构图描绘了3个正在弯着腰, 低着头, 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剩落的麦穗的妇女形象, 她们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 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劳动场面。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面部, 也没有作丝毫的美化, 她们就如现实中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学生可以从作品造型上, 感受到画中形象的坚实有力和农民特有的气质;从色彩上感受到作品在纯朴浑厚中蕴藏着撼人的力量。罗曼?罗兰曾评论说:“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女神。”教师可以通过这幅作品,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 劳动中的美, 体味劳动者的艰辛。

美术作品本身不具有是非价值标准, 美术作品欣赏也是自由自主的过程,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 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以美术教育符合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的特点, 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其他学科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三、渗透审美教育

为了发挥美术教学的效果,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熏陶, 教师应充分挖掘各学科知识的审美因素。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它是无处不在的, 只是我们缺少发现。蔡元培先生认为, 没有一门课程不与美相关, 他曾这样说道:“……植物学上活色生香之花叶;动物学上逐渐进化之形体, 极端改饰之毛羽, 各别擅长之鸣声;天文学上诸星之轨道与光度;地文学上云霞之色彩与变动;地理学上各方之名胜;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与事迹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上各种大同小异之结构, 与左右逢源之理论, 无不于智育作用之中, 含有美育之元素, 一经教师之提醒, 则学者自感有无穷兴趣。”可见,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中都不乏审美因素。如生物学课上, 教师可以通过叶、花结构的匀称性, 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人体结构的合理, 形态的优美, 使学生感受人体的美。化学课上, 教师可以通过雪花的形态、晶体的和谐匀称, 使学生感受自然美的神奇。数学课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学科学的结构美、匀称美、秩序美、和谐美, 数学中的对称、和谐、黄金分割比, 也符合形式美的要求, 很多美的事物符合这些美妙的规律。语文课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散文的语言美, 语言所表达的意境美, 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能点拨学生发现知识美的闪光点, 引导学生进入对美的鉴赏和领悟之中, 那么必将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既有助于学科教学, 又能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所以,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规律, 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审美教育因素, 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 在教学的各环节力求渗透审美教育内容, 给学生创造美的氛围, 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审美教育。

四、结论

美是人类的追求和精神归宿。审美教育离不开各个学科的通力合作, 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但仍要重视美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不能动摇审美教育的支柱和灵魂。

参考文献

[1]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

[2]邓福星.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

[3]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汪德善.论学科间美育的横向联系与施教[J].中国美术教育, 1994, (2) .

美术教育 篇8

一、儿童绘画的动机、态度及意义

绘画对儿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绘画是儿童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 即使是有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也能够通过绘画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另一方面, 绘画对于促进儿童思维及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内外研究证明, 儿童的绘画动机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 包括记忆、想象和真实生活, 儿童通过绘画来表现这三个方面对自己产生的影响[1]。儿童对于绘画的态度受到其作品评价的影响, 研究证明, 儿童与成人一样很难承受对其作品的贬低, 即使有些评价是非消极性的, 成人的语言及行动会直接影响儿童对于绘画的兴趣和能力。

儿童的绘画能力除受自身因素影响外, 后天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近代美国艺术教育大师Esiner提出, 儿童艺术发展并非是发育成长的自然结果, 而是受其经验所影响的过程。他认为只要时机成熟, 教材教法得当, 儿童的视觉艺术能力是可以经由学习培养的[2]。由此可见, 儿童绘画不应只停留在自发性绘画阶段。教育者应对儿童进行合理的绘画教育, 这对于有效促进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的区别

绘画对于儿童而言, 应该不只是从事某项活动而已, 而应认为那是一件有活力、重要而且“好玩”的活动。因此, 学前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绘画教育到底应该选择艺术教育的方式还是美术教育的方式, 应从两种教育的本质入手进行讨论。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重过程, 轻结果, 更重视内心情感和视觉感知的唤醒。艺术教育对于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的构建没有固定模式, 而更重视体验和感觉, 具有随机生成和不可复制的特点。

美术教育更强调结果和技法, 其本质是对结果的追求。当前美术教育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美术鉴赏, 一种是技能练习。其中技能练习又分成以线条造型为主的中国画和以西方绘画为主的造型画。无论是线条画, 还是造型画, 基本是“依样画葫芦”型[3]。

由此可见, 艺术教育和美术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结果与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同。

三、当前学前儿童绘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前儿童绘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偏重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尤其是对于教师示范的强调。著名儿童绘画研究学者Cathy A.Malchiodi在她的著作中描述, 在中国, 儿童没有教师示范不知道如何动笔绘画。这反映出在当前中国, 由于过分强调绘画教育中教师的示范作用, 剥夺了儿童的天性。学前教育机构的绘画教育当前主要采用是示范教学法, 即针对绘画内容教师给以范例, 儿童进行模仿。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看出, 模仿是学前期儿童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教师给以范例, 那么儿童的作品受教师示范影响很大, 会破坏或降低儿童自身的创作能力。图1是某幼儿园的绘画作品展示墙, 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教师范例之后儿童绘画作品的相似性, 由此可见教师范例对儿童绘画创作能力的影响。

示范教学法的弊端除了剥夺儿童自我创造、自我发挥的能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很难以儿童视角展开教学, 不符合儿童绘画发展的规律。图2和图3同样画的是河马, 图2是儿童在没有示范的情况下画的, 从正面视角展示了儿童眼中河马夸张的大嘴, 凸起的牙齿, 以及长满凸起的舌头。图3是学前教育机构绘画河马的标准示例。抛开技法的评价标准, 不难看出图2比图3更具视觉冲击力, 是一幅难得的抽象艺术绘画作品。

2. 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绘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工作, 即使是幼儿也希望得到成人对其作品的正面评价, 一旦得到的评价是负面的或消极的, 就会打击儿童的创作热情。当前在儿童绘画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标准。尤其是以成人绘画的“像”与“不像”、“美”与“不美”、“行”与“不行”作为评价标准, 会打击儿童的绘画热情[4]。

图4是上海某幼儿园教师做的人物绘画范图, 图5是该班最低分的儿童作品。教师认为该作品与范例完全不“像”, 所以评分最低。可该画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的解读是他的绘画对象不喜欢劳动, 喜欢咬人, 所以用夸张的大嘴和很小的手来表现。从绘画心理的角度来说, 这幅作品完全符合儿童绘画与心理的发展趋势, 反映出儿童内心真实的感受, 但教师的评判结果必将使儿童在今后的绘画中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改为模仿教师范例。“像”与“不像”是美术教育好坏的评价依据, 但是这样的评价标准完全违背了艺术领域对于儿童个性化展现的要求, 破坏了儿童的想象与创作能力。

四、对学前儿童绘画教学的建议

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是学前艺术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特别强调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 幼儿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表现, 教师应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 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依据上述要求以及学前儿童特点,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应以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为依据, 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1. 顺应儿童天性, 以儿童快乐为出发点

涂鸦、泼洒颜料、以画代言都是儿童绘画的表现形式, 儿童在这些绘画方式中获得了积极的、自我和谐的情绪体验。因此, 儿童绘画教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以儿童快乐为出发点, 不拘泥于在纸上的绘画创作, 采用多种材质、多种途径来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 从而构建儿童对于艺术最初的愉快体验。

2. 提供愉快的绘画环境和适应儿童的绘画材料

环境是影响儿童绘画的重要因素。绘画空间狭小、讲究秩序, 儿童在绘画时就会小心翼翼, 避免弄脏环境或触碰他人, 影响绘画能力的发展。反之空间较大, 允许儿童自由走动、摆动, 允许儿童将颜料或其他物品适当泼洒出来的绘画环境, 会给儿童更大的创作和发挥空间, 儿童在绘画时就会有更轻松愉快的心情, 绘画作品相对来说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样, 高质量的绘画材料也会影响儿童绘画的丰富性。

3. 教师教法的适当引导, 避免机械化技能训练

不提倡示范教学法, 不是让教师在儿童绘画教学中无所作为, 完全成为旁观者;而是希望教师以新的教学方法代替传统的示范教学, 避免技能的机械训练, 将以前的完整示范变成启发性示范, 例如只做点线的示范, 而不出现完整的画面, 在此基础上让儿童自我发挥。图6、图7、图8就是某学前美术教育机构在教师做点线示范后的3幅儿童作品, 在使用了点线的相同元素后, 这3幅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构图、色彩都有非常大的区别, 充分展现了儿童的创作水平。相比传统示范教学法、机械技能训练法, 新的启发式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更加能够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与创作热情。

4. 评价方法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尊重儿童自身感受

评价儿童绘画作品应依据儿童年龄特点, 以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作为客观的评价标准。抛开“像”或“不像”的美术评价, 而以该绘画作品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儿童特点作为评价标准, 站在儿童视角去理解绘画的内容。教育工作者在评价儿童绘画作品时应以正面、积极评价为主, 尽量鼓励、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 让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五、结束语

儿童绘画教学是学前儿童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儿童绘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一百年以前。在东方国家, 文化范例的影响使儿童绘画中具备更多的图画技巧。但从促进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说, 弱化美术教育方法, 加强艺术教育引导, 以儿童在绘画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和感受, 获得心理的释放与疏导为出发点, 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

参考文献

[1]Cathy A.Malchiodi.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儿童画[M].李晓庆,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陆雅青.艺术治疗——绘画诠释:从美术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3]李月秋.关于儿童绘画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116-119.

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9

关键词:美术教育,情感,情感表达,情感体验

近年来, 素质教育被人们时时挂在嘴边, 素质教育的其中一项是美育教育, 美育教育成为家长、学校、社会所关心呵护的对象,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十分欣慰, 但是在关注的背后, 人们往往会用简单的方式对美育进行评判, 这里我们可以探讨一下美术教育中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

美术教育, 通常称为审美教育, 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 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它不同于其它生产, 它融汇了人的情感。《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 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 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 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 美术是个人情绪的宣泄, 就是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之后, 转化为一种宣泄的方式, 而这个过程是在无意识的过程中达成的。在美术教育时, 教学意识往往停留在绘画的技能上, 教师和学生容易以画的好不好来进行判断, 忽略绘画精神的培育, 停留在绘画本身, 是无法理解、体会大师们的作品和意图的, 更无法创作出留芳的作品, 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应当从美术教育中发现情感的出口, 找到表达的方式, 丰富作品的深层次的内涵, 以情感人。

一、美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美术创作是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 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 把创作者长期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 形成美术作品的基础和前提, 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对于创作主体来讲, 早在他感受, 观察、思考、体验生活是, 就开始了创作感情酝酿, 情感是美术创作的动力。在美术活动中, 尽管有感知、理解、联想、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 但它们都是在情感的岑头和影响下发挥作用的, 只有在创作主题的炙热情感的浇灌下, 才能形成审美意象, 完成艺术构思。中国古代画论十分强调“以意运笔”、“意在笔先”、“以心运手”等, 都精辟地阐明了这条道理。美术创作离不开精湛熟练的技巧和手法, 但它更离不开创作主体情感和全部心灵。

美术鉴赏中, 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强烈的情感体验, 真是审美活动区别于科学活动与道德意识活动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心理学家把人所特有的社会情感称为高级情感, 并划分为道德、美感、理智感三种。

情感在审美心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外许多美学家, 都认为审美心理是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体。这些心理因素是如何在审美心理中统一起来的呢?它们并不是机械地相加或简单的堆积, 而是通过情感作为中介, 形成了有机统一的审美心理。美术鉴赏中情感活动, 以注意和感知作为基础, 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 并通过理解因素在感性里表现理解, 在理解中积淀感性。

美术鉴赏活动中, 情感总是以注意和感知作为基础。心理学认为, 认定情感总是针对特定的对象而产生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情感,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触景生情”, 在美术鉴赏中也有这种情形。俄国著名画家列宾有一次在参观《帮贝城的末日》这副画时, 感动的哭泣起来, 列宾认为使他尤其感动的是那幅画“辉煌的技巧”。列宾作为杰出的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甘苦深有感受, 因而在鉴赏艺术作品时会如此深沉的感动。事实上, 任何一个读者、观众或听众在艺术鉴赏中, 他对艺术形象的感知和接收总会受到主题情感的影响。另一方面, 在特定的情感影响下惊醒的艺术感知, 又会作用于情感, 引起更深的情感活动。

二、美术教育教学中情感的实施

1、展示绘画作品, 让学生感受, 引起共鸣, 分析自己是否有类似的情感体验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齐白石画虾可说是画坛一绝, 灵动活泼, 栩栩如生, 神韵充盈, 用淡墨掷笔, 绘成躯体, 浸润之色, 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 横写为脑, 落墨成金, 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 刚柔并济、凝练传神, 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写虾, 来自生活, 却超越生活, 大胆概括简化, 更得传神妙笔。学生欣赏时想必也有同样的共鸣——活灵活现。

2、设置情境, 融入气氛

如《拾穗者》一画, 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模仿”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体验三个农妇的贫苦生活而产生“同情”;体验地主骑在马上指挥着人们收割而产生一种“愤慨”;对金黄灿烂的秋天景色, 体验为对劳动人民朴实品格的“赞美”;超过三个农妇头顶的地平线, 让人体验到“焦灼、沉闷、单调、忧虑……”这些体验的感觉往往是糅杂在一起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教师同时也应提供作品的各种背景资料。作品表现1857在封建宗教法制剥削的最后年代的社会现实。这时, 作品的深刻内涵就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体验过程中被学生所理解了, 而对封建宗教法制剥削制度和地主阶级的深恶痛绝在这个时候也已经不留痕迹地渗透到他们的心里。因此, 这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 不能单一从艺术作品的构图、技法等方面去理解, 因为绘画技法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

美术教育中处处渗透情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内涵, 陶冶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 应着重从情感层面去引导学生的欣赏活动, 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自主得出对艺术作品的不同理解, 创作出情感丰富的美术作品, 达到美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王朝闻.美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 1981.

[3]尧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小学美术教育应加强装饰绘画教育 篇10

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 接手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这一时期的儿童对装饰画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装饰画的学习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大有裨益, 特别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比其它画种更强。而小学教材中, 只有第七册有两节装饰绘画课, 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应加强装饰绘画教学。

进行美术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首先要熟悉我们的教育对象, 要研究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在这个基础上反映出来的儿童美术特点, 把美术教学法建立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儿童发展的自身规律, 我们发现装饰绘画适合高年级儿童的美术特点。

装饰艺术是以点、线、面为基本要素, 通过对物象的夸张变形, 分割重组, 运用构成要素, 将东奔西走要素加以组合构成, 创造出无数理想的抽象图形。它的主要要点就是运用造型的基本元素对物象进行随意的组合, 从而创造一个新物象, 是嬉戏中的深刻, 是顽皮和严肃、天真和智能、直接刺激力和惊人暧昧性在想象力支配下的奇妙结合。装饰画的图案千变万化, 点线面的位置变化, 就会产生另一个新的物象。它将轻松和愉快得以纯化, 天真和幽默自然诞生。因此, 装饰画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 激发学习的兴趣, 易于学生接受。

装饰画那种充满超现实的幻想, 抛弃文明的一本正经, 归于自然而然的原始生命, 与儿童那种富于幻想和天真无邪极为相似。装饰艺术是把具体简化到抽象, 从无以伦比的复杂性到极有魅力的单纯性, 从几何形到有机形, 从微观到宏观, 从经验世界到超验世界。通过对物象进行变形, 抽象或虚化的处理, 使具体实在的生活场景变成了有机体象形符号的形色关系, 确定的空间趋于含糊, 不定形体的生动感代替确定事物的呆板性, 一本正经的经验式构图成为动态明确的标志指向, 达到锻炼儿童想象力的目的。装饰绘画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弥补儿童再造想象为主, 创造性想象差的缺点。

装饰画讲究构成艺术, 遵循构成原则和审美法则, 点、线、面的分布, 黑白灰的运用都按照构成原则进行, 色彩搭配要求和谐和美, 与各画种一样,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传统美术绘画教育以培养儿童写实能力为主, 注意技法、技能的培养, 将人们观察事物局限于一个可视的空间之内, 局限于身边或人们熟悉的环境之中。强调透视法则、明暗等规律知识。因此, 培养出来的学生观察事物的视角范围窄小, 分析问题的方法单一。对涉猎现代知识的现代艺术不理解, 更不能接受。有人在评论现代艺术时, 用画家画得越怪越好来概括。这是原有教育审美观的局限, 因此原有教育系统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 不能更大地发挥美术教育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特点。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 美术教育不能墨守成规, 要勇于改革, 培育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绘画艺术突破传统艺术框架的同时, 美术教育也应突破传统美术教育的框架, 紧跟时代的脉搏, 加强装饰绘画教育。因为装饰绘画适合高年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在这个基础上反映出来的儿童美术特点, 易于学习和掌握, 更重要的是装饰画观察物象、分析问题的方法, 更有助于儿童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装饰绘画观察物象时, 抛弃了万有引力、透视法等规律知识, 从地球进入太空, 观察物象的视角范围扩大, 因此装饰画没有地平线, 没有地心吸力。从人体最微小的细胞活动, 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线所拍摄的图片, 海底微小的生物, 对宇宙的奥秘增加感受认识, 扩展了视听官能的范围。引用复数消失点的一种空间结构表现, 没有故事情节, 代之以数学、物理的内涵, 具有装饰性格, 是浮游于太空的一种点、线、面的几何学无机形态, 使学生在观察对象时不受视觉的限制, 从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因此装饰画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更为显著。例如动物装饰, 就需要学生不仅要认真观察, 找出动物的形体特征和习性, 还要观察其它物象, 如大象身躯庞大, 四肢如柱, 长鼻大耳, 习性是以其鼻子摄取食物和“工作”, 设计大象外形图案时, 多以夸张其鼻子为主。内形图案根据外形图案填充纹样。纹样可以是与大象有关图案, 也可以是记忆中的图案, 还可以是现场观察或通过科技知识语言的描绘自己设计出新型纹样。又如狮子的威猛异常;老虎的斑纹, 神秘而独具魅力;公牛的双角, 犀利而矫健;长颈鹿修长的颈项, 高傲而挺拔;猴子可爱的面相和动态, 轻巧而稚气。要使所画图案画面生动、具体, 形式新颖, 学生就需多观察物象, 扩大观察范围。

装饰绘画的意图是对物体进行最基本元素的分解, 重新创造一个新的有机体。作品不一定是为了反映自然而描写, 而是创造一个独立的物体本身为主题。例如我们在进行鱼的装饰时, 只是以鱼的外形作为一个轮廓, 鱼的鳞、眼睛就重要, 代以点、线、面所构成的图案, 这些图案与自然中的鱼有很大的区别, 成为一个新的个体。在作画前, 分析、思考、想象, 从而达到开发智力, 启迪智能的目的。装饰绘画的意图就是创造新个体, 因此通过学习、训练, 逐步培养创新意识达到创新精神的树立。而油画、版画、儿童画等画种都是来源于生活, 而略高于生活, 对生活的再现与表现, 对创造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局限, 相对而言, 装饰绘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更明显。装饰绘画是创造一个独立的物体, 想象的成分更多,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它提示画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从不同的出发点去分析问题, 就会有不同的途径, 从而找到一条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创造出比现有物体更为新颖、优美的物体, 进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性能力。

上一篇:市场机制缺陷下一篇:法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