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文化

2024-07-13

淮安文化(精选十篇)

淮安文化 篇1

关键词:运河遗产,淮安文化

丰富的运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淮安大文化建设中宝贵的财富, 但是目前, 运河遗产资源总体处在普查、呼吁恢复, 和文化建设的点缀阶段。利用运河遗产资源, 立体发展运河文化, 打造淮安文化品牌, 建设淮安大文化的意识还不强。

我们在对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从淮安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利用运河遗产资源建设淮安大文化的建议如下:

(一) 通过对运河淮安段代表性工程遗产进行恢复和展示, 彰显淮安的运河交通枢纽的核心地位。

淮安相关运河工程遗存很多, 我们建议, 首先对里运河一线、清江浦 (石码头、清江大闸) 、码头镇清口水利枢纽遗址 (三闸) 、洪泽湖高家堰几个关节点予以重点保护、恢复与展示。理由是:上述工程遗存保存状况最好, 能反映明清时期淮安运河工程主要面貌, 代表了运河航道、闸、坝、大堤等工程的杰出成就, 体现了当时人类水运水利技术的最高水平。我们建议做到:1、对里运河航道和几个关节点的主体工程进行旧貌恢复, 对已损坏的设施进行场景模拟建造。2、建设融自然风景、人文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遗址保护区和主题广场。3、建立标志性的国家级的运河工程博物馆。总之, 通过工程遗址的体系性的恢复与展示, 确证淮安曾经的运河枢纽核心地位, 以之作为打造淮安大文化的基础。

(二) 通过对淮安具有代表性的运河城镇及其他相关遗产进行修缮和群体性展示, 彰显淮安的运河历史文化核心城镇的地位。

选择保存最好, 最能体现运河文化特征的名城、名镇、名村、古街、古城遗址、古建筑、古墓葬, 石刻等相关遗产, 进行旧貌恢复与展示。具体做到:

1、进行体系性保护和展示。对所选择的运河城镇及相关遗产, 分出层次, 区分类型, 凸显其不同的功能、特征。通过体系性呈现, 打造出全国唯一的运河城镇及相关遗产群。

2、树立精品意识。对运河城镇和其他遗存的恢复与展示, 要考虑做优做特做强。以河下古镇为例, 可以借鉴周庄、乌镇、凤凰古城模式, 以依傍运河的古建筑带动旅游, 以鳞次栉比的商店形成产业, 以闻名遐迩的小吃积聚人气, 打造成苏北第一古镇。

3、彰显运河文化内涵。或者以凸显明清时期因运河而导致的城市的极度繁华和政治、经济核心地位为目的。或者以彰显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文化交流为目的。赋予运河城镇及相关遗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才能打造出真正的运河文化之城。

(三) 利用运河遗产, 打造全国知名的高水准的运河文化博览馆群, 打响运河文化名都称号。

“十一五”以来, 我市建设了一批运河文化博物馆。但存在以下问题:1、县区各自为政, 场馆地点分散, 规模格局偏小, 许多场馆不为人知。2、场馆展陈精品数量少, 实物制作粗糙, 不能吸引人气。3、非运河类专项展馆过多影响了打造运河博物馆群的力度。

我们建议:1、首先从指导思想上, 将原有的“发掘整合优势文化资源, 建设特色鲜明的专题和行业性博物馆”改为“发掘整合优势文化资源, 建设运河特色鲜明的专题和行业性博物馆”, 集中力量建设运河博物馆体系。

2、围绕运河主题, 形成在一个大主题下既各自独立, 又互相衔接的文化馆群, 展示运河文化的方方面面。将分散在各县的场馆, 也纳入大市的运河文化主题下, 进行宣传推介, 并设置合理的参观线路, 以方便游览。

3、做大做精。从各场馆外形讲, 要进行标志性建筑设计。从场馆展陈内容讲, 要有宏大的目标, 既要以淮安为基础, 凸显淮安地位, 又要有国家级别的设计与展示。

(四) 利用运河遗产, 打造全国唯一的运河文化创意旅游, 增大淮安的入境人数和吸引力。

依托运河文化资源, 打造具有标识性的淮安旅游的品牌项目, 即从楚州的淮安水利枢纽, 到码头镇60里运河一线之游。该段汇聚着大运河重点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 可开发古运河--漕运文化旅游项目, 所打的口号可为:历一水细数淮安运河遗址、观一水了解漕运文化, 游一水观遍运河名镇, 走一水吃尽淮扬美食, 循一水访遍淮安名人, 经一水濡染淮安民俗。以运河一水整合沿线特色优势资源, 能将零散变成整体, 最终打造淮安最具竞争优势的运河品牌旅游产品。

(五) 利用运河文化资源, 创作一流的运河文学艺术作品, 提升淮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多年来, 淮安在利用地方文化进行文学创作方面, 欠缺明确的引导, 没有有力的组织, 故很难创作出大故事。我们建议:1、组织人员进行运河文化内涵研究, 筛选一系列能够彰显淮安文化个性、具有史诗性质的文学艺术创作主题。2、组织全国一流的文学家、画家、影视剧创作者围绕相关主题, 进行运河文学艺术专题创作。3、打造获得巴金、茅盾文学奖的淮安运河文学作品, 打造淮安运河文化影视热播剧, 打造能够存史的运河绘画艺术作品。提升淮安的影响力。

(六) 利用运河文化资源, 进行城市形象设计, 赋予运河之都个性化外观。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来讲, 城市形象应既讲究文化个性又注重整体和谐, 富有艺术感和审美情趣。而从运河文化资源中吸取灵感, 进行城市文化形象设计, 是使淮安形象富有文化个性和审美特征的关键。建议:1、今后在城市建筑、公园、广场的设计、整改中, 外观设计和内部装潢能在保持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多考虑使用运河元素。2、一些公共设施和街巷道路需要更名时, 能使用运河名人、名物之名, 使公共设施和街巷道路名称因具有地方性、文化性、独特性, 而具备对外宣传效应, 成为外地人了解淮安的窗口。3、发掘和利用运河名人、运河故事等素材, 创作淮安特有的运河文化雕塑形象, 星罗棋布于市内各个公园、主干道、大的单位, 美化城市环境。

(七) 做大淮扬美食文化, 形成龙头产业, 提升淮安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做好运河淮扬菜文化研究。深入研究淮扬美食的历史, 确证淮安为淮扬美食主要发源地。编制运河淮扬菜菜谱等系列书籍, 发掘淮扬菜包含的文化内容, 弘扬运河淮扬美食菜系。

2、做好运河边上的美食两条街。对已经运营的闸口淮扬美食街和在建的楚州河下古镇的淮扬菜美食园, 可利用运河文化, 在美食街的出入口、街景、店面内外的装潢亮化方面做足水的文章, 打造运河之街的独特风格。并通过规划引导, 使进街经营企业真正做到“名店、名菜、名厨、名人”于一体。并以这两条街引领更多分布于城市各处的美食街区, 使淮安成为全国的淮扬美食中心城市。

3、建设运河淮扬菜文化产业链, 包括连锁餐厅、农业基地、食品加工、物流仓储、电子商务平台, 不断拉长淮扬菜文化产业链条, 使淮安美食文化产业成为拉动淮安经济的龙头产业。

(八) 通过各种方式, 宣传淮安运河文化, 确立运河名都地位。

淮安文化调查报告 篇2

江苏省淮安市,古名:淮阴、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古楚,位于江淮平原东部,京杭大运河与古淮河在淮安交汇,历史上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淮安的文化特色也因处于南北交汇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安文化。

一、运河文化

漕运以盐粮为主,而粮食和盐都是国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中华王朝的命脉所在。作为明清两代融“漕、河、盐、榷”四大重地于一身的淮安繁华一时,康熙、乾隆六次南巡均驻跸此地,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

1、水利文化

淮安段大运河的开凿、治理和相关治河保运衙署的兴废过程,以及相关闸坝等水利设施的兴废过程是淮安历史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淮安一直是大运河上的枢纽城市,也是水利设施工程最多的一段。清康熙时,河道总督行馆设于淮安清江浦。清代雍正后,江南河道总督署设在淮安。

2、漕运文化 隋代开南北大运河,唐代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漕粮和漕盐运输,北宋时漕运量大幅增加,南宋时南北漕运受阻。明、清时漕运为最盛。一千多年的漕运文化反映了漕运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漕运有关的漕船制造文化以及与漕粮运输装卸地点相关的漕运码头文化和与漕粮储存、转搬相关的漕仓文化等。

3、淮安城市商业文化

由于淮安一直是运河线上的一座枢纽城市,因此淮安商业文化很丰厚,并且打上大运河的烙印。唐、宋时淮安商业就很繁荣。明、清时漕运总督署、清代河道总督署,明、清淮北盐运分司、税关的设立和造船厂、漕粮转搬仓建成后,淮安商业达于鼎盛期。

4、榷关文化

明清时淮安的商品贸易非常发达,朝廷为了保证商品税的征收,在淮安设立税关。淮安关是运河沿线的重要税关之一。淮安税关折射出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税收制度,其文化遗存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5、运河宗教文化

淮安历史上的水神崇拜很兴盛,建有很多庙宇祠堂,如淮渎庙、陈潘二公祠、惠济祠、栗大王庙、风湖大王庙、金龙大王庙等,除史书有相关记载外,今还有若干遗存。

6、淮安漕盐文化

淮安历史上既是淮北海盐的重要产地,又是主要的集散地。产盐历史可溯至先秦,经营管理有记载的为唐代。明清时的河下,清道光后的西坝皆因是食盐的集散中心而繁荣。涟水、楚州、淮阴等地都曾有重要的盐业管理机构。

二、湿地文化

淮安市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湿地资源丰富。据统计淮淮安全市有各种鸟类共计194种、隶属l7目34科,包括大鸨、丹顶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鵰等珍稀鸟类。随着淮安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为周边的城市、乡村、农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三、曲艺文化

淮安人文历史深厚、曲艺文化发达,主要地方剧种是淮剧和淮海戏。除淮剧和淮海戏外,还有金湖秧歌、淮海锣鼓、提线木偶、乡人傩、十番锣鼓、径口高跷等曲艺流传,整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了淮安特有的曲艺体系。

1、淮剧

淮剧流行于苏北盐城、淮安一带,还有宝应、兴化等扬州部分地区,流行的地区绝大部分属当时淮安府管辖,因此定名淮剧。起源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

2、淮海戏

旧称“淮海小戏”,是江苏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宿迁市、连云港市及淮安市、盐城市的部分地区。始于清末,先以地摊形式演出,后搬上舞台。源出于海州、沐阳、灌云一带流行的“拉魂腔”,曲调质朴优美,以拉魂腔见长;因以三弦伴奏,又称“三括调”。早期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1830)后,艺人自由结班发展为打地摊演出小戏,剧目以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主。

3、淮海锣鼓

淮海锣鼓又叫工鼓锣、公鼓锣,是徐淮盐连地区历史悠久的曲种。淮海锣鼓形成于晚明,自清代中叶盛行而至今不衰,是淮阴独特的一种融说唱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深受苏北人民的喜爱。淮海锣鼓演出形式简单,不受时间场地限制,演出时一人、一鼓、一锣,每逢集市日都有民间艺人搭班演出。由于其说唱道具简单,田边、场头常常见到他们的身影,为活跃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

4、马灯舞

马灯舞是淮阴地方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在洪泽湖北岸方圆百里地区。相传起源于汉代,流传久远,影响深远,地域广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马灯舞主要以走和跳为主,阵容大的时候还带有队列变化,舞蹈中有“梅花阵”、“北斗七星阵”、“八卦阵”、“十面埋伏阵”等,相传这些阵法与古代兵阵相通。

5、博里农民画

淮安农民业余爱作画,田头地上,灶壁屋墙,随时画上几笔,内容除传统的吉祥如意之类外,多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1949年后改在纸上作画,逐渐发展为农民画,以楚州区博里镇为最普遍。他们建立农民画院,男女老幼从个人作画发展为画室集体作画,相互切磋技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品题材以劳动场面、丰收场景、乡村生活、四季美景、乡情亲情为主,充满浓郁的乡村气息和鲜明的地方风格。

四、饮食文化

淮安为淮扬菜发源地,历经千年而不衰,始终贯彻这强烈而鲜明的区域美食文化传统。

1、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淮安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六七千年的“青莲岗文化”,隋唐时期,淮安地区就已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饮食文化体系。清朝时期,作为大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淮安是全国漕运、盐运的中转地和南河总督府所在地,经济空前繁荣,这促使淮安饮食加速发展成了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地方菜系。新中国成立后,淮扬菜用于国宴。

2、种类齐全的物产资源。

淮菜与淮安优越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淮安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运河纵贯,湖泊星罗棋布,水渠交叉如织,以河湖时鲜为最,提供了难以胜数的水鲜,如鱼、鳖、虾、蚬,鸭、鹅、野鸭、雁等。其中鱼的品种特别多,如草、鲢、鳙、鳊、鳅、鲤等。繁多的原材料配以精湛的技艺,成就了声名远播的淮扬菜美食文化。

3、别具一格的特色小吃。

淮安小吃久负盛名,种类繁多。淮安的小吃有凉皮、凉皮面、烧烤、肉夹馍、辣汤、馄饨、牛肉汤、牛肉包、米线、蟹黄汤包等。淮安茶馓、高沟捆蹄等久负盛名。

4、风味浓郁的地方菜肴。

淮安已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淮扬菜之乡”称号。游人在淮安既可品尝到全鱼席、全羊席、长鱼席、文楼汤包、平桥豆腐、开洋蒲菜、软兜长鱼、生炒蝴蝶片、炝虎尾、大烧马鞍桥等经典美味,又可以享受到盱眙十三香龙虾、蟹粉鱼腐、酥皮虾蟹、洪泽湖活鱼锅贴等纯正的乡土佳肴。

五、历史人文

淮安自古有“一方水土养八方人”之说,淮河、大运河、古黄河、苏北灌溉总渠在这里交汇。从战国末年的楚韩遗民,汉初中原南下,武帝闽越徙淮;到东汉董卓之祸、洛阳人大举迁淮;西晋永嘉之乱,北方士族纷纷南下避淮泗;再到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迁苏松杭嘉湖诸府十四万多户来淮。淮安渐渐成为中国南北汇聚的典型城市,江淮文化的杰出代表。

1、开国总理——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小名大鸾。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享誉世界的外交家。

今淮安驸马巷有周恩来故居、桃花垠畔有周恩来纪念馆、仿西花厅、周恩来遗物陈列馆;市区古运河北岸陈家花园为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又称万公馆。

2、初汉三杰——韩信

韩信(?—前196年):字重言,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今淮安城有兴文街有胯下桥遗址、向东三华里有瓢母墓,镇淮楼东侧有韩侯祠、韩信钓鱼台等,钓鱼台有联云:“清淮有幸,流传千古占鳌钩;岁月无情,消逝几多渔利客”。

3、西游才子——吴承恩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今淮安城河下古镇打铜巷有吴承恩故居,六小龄童先生兴建的“猴王世家艺术馆”藏有美猴王的大量艺术收藏品:脸谱、道具、音像和中外名人字画等。

4、汉赋大家——枚乘

枚乘(?~前140):字叔,淮阴人。西汉辞赋大家,汉赋的开创者之一。

今淮安肖湖畔有枚乘故里、河下古镇莲花街有古枚亭、枚公河、枚里街,与韩侯钓台东西对峙。皆为纪念枚氏父子。

5、民族英雄——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淮安府山阳县人。晚清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今淮安城东街有关忠节公祠,城东乡南窑九村有关天培墓,左忠壮公祠,古清真寺等。

6、晚清全才——刘鹗

刘鹗(1857—1909):名鹗,字铁云,署名“鸿都百炼生”。祖籍江苏丹徒,生于六合,寄籍山阳。清末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晚清著名小说家、实业家、金石家。

今淮安勺湖边地藏寺巷有刘鹗故居,藏有刘鹗弹的古琴一架、金丝楠木围棋桌子一张、刘鹗穿的皮袄一件;城南有窦娥巷、淮安府衙等。

7、爱国志士——李公朴

李公朴(1902-1946):原名永祥、号晋祥。原籍武进,生于淮安。

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民主主义者,“七君子”之一,著名的和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新闻出版家。今淮安东长街朱雀桥有李公朴故居,沈氏遂园,常州武进有李公朴故居,主要为李公朴先生结婚用房,李公朴纪念馆等。

六、淮安名胜古迹

淮安文化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 跨文化意识 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语言作为交流的工作,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地域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各个国家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更加应该重视文化意识的渗入和培养,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深化知识的内涵。该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也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跨文化英语教学的概念

进入高中阶段,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交流性与实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摒弃传统哑巴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语言场景,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并且不断提高自己。在国家与国家进行频繁交流的过程中,其语言具有本土性和地域性两方面的性质。所以,在传播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一种认识和理解。传统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在课堂上单纯追求知识量的积累,学生不仅没有理解知识的内涵,反而会产生厌倦的心态。所以,英语跟汉语在地域、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和学生具备同样的文化意识,才能不断进行思考,深入的研究问题,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源头上找出问题的症结,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跨文化教学渗透于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文化是学习语言的基石。只有了解了一国的文化背景,才能将语言做到灵活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将文化意识渗透到语言学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1.增加英文阅读量。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就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的作用非常关键。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而且增加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阅读量增加了,久而久之语感也就增加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搜集各种关于国外文化的知识,包括民俗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等方面。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建议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摘录出来,在平时的交流时可以和大家来分享。另外,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乡村音乐,让学生来感受国外音乐传递出来的独特文化。只有通过潜移默化的练习,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把这种意识带入到学习当中,最终找到正确学习英语的方法。

2.强化词汇教学。任何语言都是词汇的组成。因此,学习语言首先就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在构词方面,英文也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了解英文的构词方式之后,才能把英文的文化内涵搞清楚。今天,社会不断的在发展变化,随之而来也引发了文化的变化。通常情况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方面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语言习惯与构词方式上的变化。学生在理解掌握词汇演变的基础上,也是对国外文化的一种了解。比如,在英语中,也分为褒义词与贬义词,相同的词汇表达的意思也有可能不同。或者,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句中产生的意思截然不同,所以了解词汇的演变、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阅读理解中,如果单纯以词汇的某一种意思来判断文章中句子的含义,不仅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反而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因此,加强词汇的练习也是培养跨国文化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

3.开展口语练习活动。英语学习,离不开口语练习。由于英语具有地域性,因此在表达方式上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只有通过实际的语言演练,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去读、去说,给他们提供更加充分的口语练习机会。比如,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进行5分钟的自由演练,题材形式不限。这样的演讲激励了所有的学生,让他们都可以充分的参与到其中。通过演讲,不仅提高了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使那些平时不敢开口害怕开口的学生受到鼓励。

4.举办课外活动,提高参与度。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场所。英文作为一门语言,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45钟的练习,远远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在课外时间,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看电影、听音乐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声音、画面亲身感受到本文所处的环境,从而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和体会。除此之外,举办英语沙龙、辩论会、话剧等活动也非常有意义。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学生可以分角色来表演,不仅生动有趣,而且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有效的进行语言交流,使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同时,在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问问题,不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结束语

当前,在新课标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实行英语跨文化教育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实践证明也是非常可行的。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心在于不断培养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只有利用文化渗透的办法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语言环境中,最终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并且应用。本文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文化意识渗透于培养的教学方法,希望能起到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走近淮安历史文化名人活动背景分析 篇4

1.开发乡土文化,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所在。《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按照学校的规划, 积极开设选修课,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课程资源,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各地区都有着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和人文资源, 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来弥补统一的版本教材和升学取向课程定位的不足。

2.综合实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改变日常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日常生活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 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淮安历史文化名人的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事实上我们淮安名人文化在过去己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开发, 其中除了淮安文史办存有的一些资料外, 戴铜先生主编的《爱我淮安》, 聂杭军先生主编的《尧乡古今》, 田林高先生主编的《淮阴风情》中都有提及, 但这些资料大多是综述淮安的山川名胜、民俗风情、重大事件、古今变迁等各个方面, 对名人文化一节开挖难免不够全面, 主要还是停留在生平事迹介绍这样的认识层面。“走近淮安历史文化名人”综合实践活动旨在把名人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 定位于活动过程当中的智育、德育和美育功能, 相对结果而言, 更注重于研究方法的指导、实践过程的体验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研究

1.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初中阶段的孩子, 是各种价值观念正在形成的时期, 是思维活动的旺盛期, 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形象思维非常发达, 教育从形象入手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抽象思维的能力加速形成, 在这一段时期注意对其考察、观测、思考分析、总结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对其将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走近地方文化名人”综合实践活动, 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不以教材、课堂为中心, 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 从人物入手, 开展丰富的活动, 可以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 赢得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我校学生的群体优势。“走近淮安历史文化名人”, 既是对淮安乡土文化的传承, 也是对乡土文化的又一次开发。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淮安的各个县区, 他们的祖辈父辈就是淮安乡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传播者, 孩子们对于家乡的文化名人过去就有零零碎碎的了解, 这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又因为是家乡的名人, 有亲切感;以走近家乡的文化名人为着力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赋予孩子们以开发家乡、宣传家乡、发展家乡的责任, 可以化兴趣为动力, 能够取得比较好的预期效果。

三.资源分析

1.古都淮安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千年淮安, 钟灵毓秀, 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五水交汇之美誉, 她不仅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繁衍生息地之一, 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莲岗文化”;她还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楚风汉韵”在中华文化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自隋代开凿大运河以来, 淮安更成了这条贯通南北水上大动脉的交通要塞, 南船北马, 商贾云集, 春去秋来, 游人如织, 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赋, 谈文论道, 经济文化空前繁华, “襟吴带楚客多游, 壮丽东南第一州”, 淮安成了名扬全国的运河之都。

淮安文化 篇5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阅读,让我们走进自然,感受春风的和煦;让我们走进高贵,敬畏生命的遵严;让我们走进理性,领悟思想的透切。阅读能使我们安静下来,目光澄澈,心灵纯净。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煦: 澄: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2012年,淮安市林业发展成绩斐然。①全年完成造林大约72000亩左右,扩大了树林覆盖面积。②该市还加强了林业复合经营的效益,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修改①: 修改②: 3.在“学在淮安”读书节活动中,你班举办“《朝花夕拾》我来讲”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下面两项任务。(6分)

⑪【走近名著】请你结合《小引》(即序言)的内容,为本次读书交流会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60字)。(2分)

答:

⑫【走进名著】一位同学提供了A、B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4分)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阿长与<山海经>》)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五猖会》)

①A、B两段文字分别是哪两件事产生的影响,请简要概括。答:A. B. ②分别说说这两件事对作者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答:

4.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必答题:

①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②,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③昔闻洞庭水。(杜甫《登岳阳楼》)④,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选答题:

⑦,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⑧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早发白帝城》)⑨,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蒹葭》)二(6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马说 韩愈

⑪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⑫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骈死: ②见: ③等: ④策: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 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与文中画线句相比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答:

8.请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阐明道理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评析。(4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6分)节的联想 梁衡

⑪丰富多彩的节日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也引发了我们许多的联想。

⑫节者,接也。事物都是接续前进的,有节有序,走走停停,走过一节,再拔一节,这是一个生命动态的过程。这首先是宇宙运行的规律,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因所处位置不同,就分出二十四个节气。从春到冬节节递进,就这样走过了一年。人的成长也有“节”,从孩童时节、学生时节、工作时节、直到退休后的晚年时节,所以社会规定了儿童节、青年节、老人节,从小到老就这样一节一节度过了一生。植物的生长也有“节”,最典型的是竹子,竹管中空外直,美则美矣,但每隔尺许必得有一停顿,然后接着长,是为一节,如果一直到顶,就不成材,就不堪为用。务过农的人都知道玉米拔节,夏季的夜晚浇过一场透水,你在玉米地旁听吧,劈啪作响,那是田野里生命的交响。

⑬节者,结也。古人在无文字之前就发明了结绳记事。顺顺溜溜的绳子上打了一个结,必是有事要记住,平平常常的日子里规定了一个节日,必是有事值得纪念。值得纪念的有好事也有坏事,好事如“八一五”日寇投降纪念日,坏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好事纪念,是为发扬光大;坏事不忘,是为警惕小心。节是一个社会运行中的坐标。一个国家规定国庆节,是让国民知道立国不易,忘了国庆日就是忘国;一个民族用最典型的风俗礼习来过自己的节,是提醒同胞不要忘祖。节,是在时间的长绳上打了几个结,叫我们一步一回头,积累过去,创造未来。⑭节者,截也。它专截取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再以这日子为旗帜,去选择截取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人群,从而强化生活中不同的个性。青年人有青年节,老年人有老人节,妇女有妇女节,基督徒有自己的圣诞节。节有最小者是每个人自己的生日,最大者是全地球人每365天过一个元旦节。我有时突发奇想,现在人们还没有找到宇宙大爆炸诞生的那一日,如果找到了那一天,又找到了外星人,大家同庆宇宙的元旦节,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⑮知道了节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就会格外地珍惜它。节既是时间的概念,就是在提醒我们生命的流失。我曾发问,是谁发明了“年”这个东西,直将我们的生命寸寸地剁去。我们一方面要节约生命,勿使岁月空度;另一方面又要承认节序难违,不强挽流水,而要重在享受生命的过程。节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就是要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群、多少民族、国家和组织就有多少个节日,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生日。它提醒我们每当节日来临时不要忘了相互庆贺,邻国国庆要发个贺电,亲友生日要送束鲜花,青年人不要忘了父亲节、母亲节和重阳节。节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互相联系的纽带,是一个爱的纽结。(选自《先方后圆》,有改动)9.文章第⑫段是从哪三个方面阐明“节者,接也”的。(4分)答:

10.请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对“结”和“截”进行解释。(4分)示例:节者,接也。是连接的意思。指事物都是接续前进的。答:节者,结也。节者,截也。

1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章第⑮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剁”的妙处。(4分)答:

12.请根据文中“节的联想”三个方面的内涵解读“端午节”。(4分)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8分)夜深同花说相思 杨荻

⑪她叫秀花,果然手巧,擅长绣花。我有时候笑她,你的名字可真够土的,这时候她总是露出很羞涩的样子,仿佛自己犯了错遭到批评,又自我解嘲地说,土吗?都是这样的名字啊,我妹妹还叫秀莲呢。

⑫上大学那年,女生宿舍时兴拉床帘。我给她修书一封,不久,一幅床帏就绣好寄过来了,白色的细棉布,彩色的丝线缀着一朵一朵的花儿。我拉上床帘,小小的个人世界也跟着芬芳。可惜,毕业后,那块很长的白色绣花棉布,跟着日子弄丢了。

⑬我打电话问,干吗呢?她说,十字绣呢。她在绣十八个美女,原来想绣《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可惜那个图案刚刚卖完,她就买了十八个美女,说是绣完送给我搬家用。我心想《红楼梦》我是喜欢的,毕竟有典,您弄十八个没有出处的美女,我挂墙上多俗啊。于是,我委婉地说,您绣那多费事啊,少说也要两三年,再说眼睛、颈椎也受不了啊,我可不落忍,千万别绣了。她不听,还是要绣。我只好放狠话,我不太喜欢的。她讪讪地说,那我就挂自己墙上。⑭然而,我还是劝她别绣了,她又说,闲着也没意思。搬家后,她离开了故居旧邻,陌生的环境里,她和夕阳一般孤单,我也就不好再强行阻止。高楼的西窗下,这个叫秀花的女子拿着绣针,在西晒阳光下低头做着十字绣,一针一针,绣着【A】一幅画,绣着寸寸光阴。远远看去,也是【B】一幅画。

⑮和她住在同城,却也不总见面,为此我常常自责。忙碌了一天,下班后只想回家,休息日只想放松,只觉得精力不够,不够再去腾出心打点一份感情,然而她有。

⑯我接到她的电话,说已经坐公交车到了单位门口,我急忙跑出去。看到她穿着齐整,站在银杏树下,在过往的人流中冲我笑,又露出那点少女般的羞涩。她的手里拎着沉重的布袋书包,都是吃的,牛肉蒸饺、炒花生、山楂酱、红烧肉、柿子、白萝卜。她从西向东,穿过多半个城市,只为给我送饭。有时候时间晚了,也会在我回家时路过的公交站点下车,于尘埃中等我。我接了沉重的布袋书包,开车绝尘而去,留她在黄昏的暗影里,继续等候开回的公交车。

⑰衣柜里的衣服换了一茬又一茬,压箱底的是一件紫色缎面棉坎肩,她亲手缝制的。床上的床品换了一套又一套,压床底的是一床粉色缎面的棉被,她亲手缝制的。有些东西,不可再生,而你却贪婪地想此生永远拥有,只好压在箱底。

⑱有时候,我想,如果我有能力,就给她建造一个世界,好比秦王的阿房宫,唐王的大明宫,我要把她妥妥地雪藏起来。有时候我又想,她的整个世界,无非是我开放的平安幸福花。如此深情如此夜,我真想热热地唤一声,娘。夜深同花说相思。她叫花儿,我的娘亲,已经老去,正在更老。

(选自《2013年季度精选集〈读者·原创版〉春季卷》,有改动)13.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母亲秀花为我做了哪几件事。(4分)答:

14.文章第⑭段中A、B两处的“一幅画”分别指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答:【A】 【B】

15.联系上下文,想像作者写到第⑯段时心里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不超过60字)。(5分)答:

16.联系全文,揣摩文章第⑱段饱含了作者哪些情感。(5分)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8分)树林 伊甸

⑪入秋了,呼喊了一个夏天的蝉儿终于偃旗息鼓,树林像一个玩累了的孩子,变得乖顺和安静。⑫走进幽暗的树林,给人一种黄昏即将来临的错觉。【A】树林里密密地生长着许多又高又瘦的树,好像运动场上那些摩拳擦掌、腾挪跳跃的高个子跳高运动员。那几块碎银子般的亮光就是天了,天是不是也有窥视欲?它的几缕眼角的余光常常有意无意地从树叶的缝隙处溜进来,想窥见树林里的秘密。其实树林并不是为了不泄露隐私才把自己遮盖得那么好,它只是想让它所有的孩子一心一意地生长,不受那些过于荣耀和风光的事物诱惑。树林是自足的,谦卑的,除了树木的生长它没有其他任何的贪图。因此树林是简单的,朴素的,树林里没有自命不凡的岩石,没有钩心斗角的灌木和为所欲为到处抢占地盘的野草。那种空旷和恬静给人带来内心的安宁。

⑬石板路边上长着的一些青苔,让人忍不住想去抚摸一番。但当我们俯下身子,捡起来的却是几片落叶。这些落叶不像我们平时在马路上见到的落叶那样,是憔悴的,病态的,过早凋零的有一种被摧残、被欺凌的感觉,让我们满怀怜悯。这里的落叶不需要怜悯,它不像那些马路上的落叶带着一种幽怨的黄色,它是完全抛弃了泪水和伤感的。它是百分之百的褐色,这种褐色非常纯粹,非常干净,非常老成,仿佛它历尽沧桑,早已看透命运。这些落叶带给我们一种超凡脱俗的淡定。树林里铺满了落叶,一年又一年的落叶变成了泥土。这里的泥土也是褐色的,褐色中居然带着一点点红,像是血丝,这些泥土是不是开始有生命了呢?我的同伴把这些有生命的泥土捧进一个塑料袋里,说要带回去让它孕育新的生命。在层层叠叠的落叶中依稀长着一些蕨类植物。【B】它们怯生生地伸出低矮的枝叶,仿佛只要有人吆喝一声,它们就随时准备缩回这些枝叶。

⑭惊心动魄的一幕是:一棵缠绕着枯藤的树横倒在地上,显然,它已失去了生命。我想像着悲剧发生的过程:那株藤悄悄地从地底下钻出来,开始向树身上爬,起先,树还拼命地往上生长,想让自己的头颅摆脱藤的纠缠,但藤也疯狂地往上生长,并且把自己的指甲刺进树的身体里,后来,藤终于长得比树还高,比树更加枝叶繁茂,终于,树挺不住了,它在发出一声绝望的哀鸣以后轰然倒塌。这棵树死了,依靠它活着的藤也死了。寂静的树林里像风一样吹过几缕忧伤和叹息。

⑮耳畔隐隐约约传来了几声鸟鸣。根据鸟鸣的方向推断,这些鸟是在树林的边缘。是不是这个树林太大了,树林深处太安静,太幽暗,让喜欢热闹和光亮的鸟儿不肯往里面飞呢?这时我才发觉,在这树林深处,要找到一个昆虫,一个小动物,甚至一个脚印,是何等不易!

⑯终于那安静、那幽暗对我们也失去吸引了。远处原本被我们所厌烦了的犬吠声、汽车喇叭声、人的叫喊声又开始诱惑我们,我们匆匆向树林外走去,向喧哗和骚动走去„„(选自《散文》2012精选集,有改动)17.简要概括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4分)答:

18.在文中A、B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从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赏析。(5分)答:

19.阅读文章第⑬段,说说作者写马路上的落叶有何用意。(4分)答: 20.联系全文,揣摩从被吸引走进树林到受诱惑走向喧哗作者情感发展的过程及变化的原因。(5分)

答: 三(60分)

21.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分)

书签是夹在书里用来标记阅读的,它让阅读更加方便。书签取材广泛,哪怕是用过的一张车票,喜欢的一片树叶„„皆可成为书签。书签大都画面随意,文字简洁,富有哲理,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

一枚小小的书签往往承载着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别样的情愫。书签还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引发着我们无数的联想„„

游淮安府署 篇6

淮安市位于江苏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我们先去了建于明朝的淮安府署,到了门口,只见正门之上有个大匾,匾上写有“淮安府署”四个字,给人一种威严感。步入府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堂,正堂高大雄伟,庄严地矗立在府署中心位置,成了整个府署的门面。

走进正堂,一个高台建立在正堂中央,那是知州坐的位置,高台上的木椅、木桌异常华丽,木桌上的右侧是令牌、斩牌、笔架、砚台,左侧则是每一件案子的宗卷,高台两侧则是杖苔。正堂的左右两侧是府署各级官员办公的地方,共分兵、刑、礼、工、户、吏六科。兵科,顾名思义,楚州城一兵一卒的调遣全由它来布置;刑科,里面全是惩罚犯人的刑具,看着三人枷、竹签等刑具,我不禁毛骨悚然;礼科,主要负责科举考试……

从府署出来,我的肚子也饿了,爸爸妈妈就带我去品尝淮安的美食。淮安有一条著名的美食街,一进去,我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左睢瞧右望望,有平桥豆腐、软兜长鱼、狮子头……真是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于是,我们点了好多好多的菜,也不顾自己的形象,抓起来就吃,每一样都让我觉得美味无比,回味无穷……

啊!这真是美好的一天。淮安——我会想念你的!

点评:

小作者重点写了淮安府署,按照方位顺序把府署里的摆设一一作了介绍,略写了淮安美食,但短短的几行字,就把淮安美食介绍得有声有色,让人难以忘怀,真想一尝为快!

淮安文化 篇7

关键词:淮安,饮食文化,区域经济

饮食文化是人们在食物生产与消费活动中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它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淮安作为淮扬菜的故乡, 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 淮安菜的形成也与淮安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淮安饮食文化的特点

淮安的淮扬菜 (简称淮安菜) 的历史非常悠久, 萌芽于距今6000—7000年前青莲岗文化, 形成于隋唐, 鼎盛于明清, 建国后又有了新的发展。淮安的地理、历史原因, 使得淮安菜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一) 和

追求天地万物间的大和至美, 是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最高境界, 映射到淮安饮食文化生活及烹饪技艺中,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追求以淮产烹淮菜, 勿伤天和。二、追求养生为要, 组配谐和。三、追求口感适中, 味众至和。孟子曾揭示一条生活哲理:“口之于味, 有同嗜焉。”所谓“同嗜”, 即普天下的男女老幼都觉得好吃。这也是淮扬菜和历代厨师孜孜追求的特色和优势。

(二) 精

艺无止境, 精益求精, 是烹饪从业人员永远不变的追求, 也是名店名厨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需要。具体到淮安菜, 可以总结为:一是讲究选料、前期加工。二是讲究刀工技法, 因料而异。三是讲究烹技火工, 百变不穷。四是讲究调味精深, 百味各异。例如全鳝席、全羊席以同一种主料, 做出百十品肴点, 且一菜一味, 异彩纷呈。

(三) 清

淮安菜的具体讲究:崇尚本味之鲜美, 力求原汁原味;崇尚本色之绚丽, 以味取胜, 不过分偏重着色、造形, 不刻意追求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目食效;崇尚清淡爽洁, 以独特的技法, 使各类羹汤菜汁或“浓厚而不油腻”, 或“清鲜而不淡薄”;崇尚“一席半斋”。

(四) 新

“菜无美恶, 常食必厌。”人们对食物多变性、多样性的要求, 无所终极。淮扬菜形成发展的过程, 就是以此为原动力, 不断创新的过程。热情的进取精神, 强烈的创新意识, 乃厨师最可贵的品格。同治光绪年间, 淮扬菜之所以以新品名肴层见叠出, 尽妙极妍, 其原因盖在于此。旁搜博采, 源活生新, 连类比物, 袭故弥新, 博综厨艺, 独运匠心, 是淮扬菜新品层出不穷的根本之道。

二、淮安饮食文化的内容

(一) 淮安饮食文化的风俗

1、年节风俗

(1) 小儿祭灶

淮安有“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说法, 又因为真赤子无过失, 所以淮安当地就形成了让小儿主祭灶神的独特习俗。

(2) 除夕散穷

除夕散穷是淮安古风, 这天送灶扫尘后, 亲友邻里间, 相互馈赠年糕包子炒米茶食、水果炒货咸货熟食, 以通有无, 叫“泼散”。除夕, 好善乐施的人们还带着一串串大钱, 以蒲包或布袋分别装上馒头、大饼、什锦菜等, 遍走穷街陋巷, 见灶突无烟之家, 不留姓名, 加两串大钱, 悄悄从门缝塞进去。此举又叫“散穷”。

2、饮酒习俗

饮酒习俗主要是人们在饮酒期间行酒令。酒令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歌舞, 有手势, 有文字, 有博弈, 有投掷, 有谜语, 妙趣横生, 益智助兴。而且淮安人好饮酒, 善行令。其种类除歌舞令、搳拳、猜枚等, 还有文酒雅集, 多以分韵联吟, 或行律令为主, 其中以《竹枝词》最多, 同时女席上也盛行酒令, 主要是极富变化的《非字令》;开过蒙的儿童则行《数字令》。

3、婚俗——赞菜

淮安与众不同的婚俗是“飨妇”古礼, 俗称赞菜。新人拜堂后, 婆家还要为新娘举行隆重宴会。新娘居首席置于厅堂中间, 两旁各有一二少女陪席。东西两边各置若干酒席, 亲友族人依次入座, 谓之“搭席”, 吹鼓手一旁演奏。从开始安座、敬酒, 到上头菜, 均由男家最高辈份的主妇站着主持, 叫做“赞菜”。

(二) 淮安进食标准———“六适箴”

“适生为宝、适体为贵、适口为珍、适时为佳、适量为宜、适意为快”这24个字是淮安人在数千年的饮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关于选取最佳食物的标准, 最佳进食时间, 最佳进食量, 最佳的进食心理。

(三) 淮安饮食历史典故

淮安饮食历史悠久, 在历史上形成了丰富的历史典故, 比如有天厨星典故、送厨子、里运河五十眼大灶、康熙乌沙河万明宴、乾隆与平桥豆腐典故、李白与酒焖黄鸡典故、郑板桥与淮安糊涂粥典故、一鸡九吃典故等等。

三、淮安饮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

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经济的繁荣带动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饮食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它们两个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 淮安市经济的繁荣带动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淮安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 但是淮安菜的形成确是到隋唐时期。随着南北大运河的贯通, 为淮安市的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李北海《娑罗树碑》称淮阴为“淮楚巨防, 江海通津”。楚州、泗州成为漕运要道, 商旅云集, 物阜民丰。温庭筠《赠少年》描写当时的淮安是“酒酣夜别淮阴市, 月照高楼一曲歌”。宋时出现了三万人戏场与盖浇面的记载。明清时期, 淮安市是“南船北马”交汇地, 优越的地理环境, 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 盐运、漕运都以此为枢纽, 商贾齐聚淮安, 商贾、达官贵人家中极尽盛馔侈靡之能事, 居民进而效仿, 此时淮安发明了诸如“全羊席”、“全鳝席”、“平桥豆腐”等名菜。20世纪80年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 淮安地区饮食市场繁荣, 出现了大量高档酒楼和大众饮食店, 促使淮安饮食深入挖掘, 创新发展, 比如挖掘“全鳝席”69道, 创新菜点蟹粉鱼腐、龙背扣肉、蒲网狮子头、酥皮虾蟹等。

(二) 淮安市饮食文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带动了淮安市经济增长, 据淮安市统计局统计, 2010年淮安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81亿元, 比上年增长19.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7.89亿元, 增长24.4%。其中, 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54亿元, 增长23.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3.36亿元, 增长24.5%;其次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淮安市通过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盱眙龙虾节的举办, 为淮安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后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比如食品加工业、厨师培训业、酒店连锁等。

四、淮安饮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对策

(一) 深入挖掘淮安饮食文化内涵

前文提到, 淮安饮食的特点是“和、精、清、新”, 而且有着丰富的内容, 这些饮食文化正能满足就餐者的求新、求奇的需求, 满足就餐者的文化体验需要, 所以在餐饮业开发和设计时, 应该深入挖掘淮安饮食文化的内涵, 将文化内涵融入到餐饮产品的设计, 比如餐厅的设计、菜点的设计、就餐工具的设计要营造淮安特有的饮食文化, 餐饮企业的服务层面也要体现淮安饮食文化内涵, 比如服务员的衣服的设计、服务员的服务语言、动作等。

(二) 依托淮安饮食文化影响力, 拓宽经济发展渠道

1、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和渴望是无止境的, 总是希望品尝正宗的美味, 希望到美食的原产地品尝, 体验美食的文化。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能够满足旅游者这方面的需要。淮安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可以有多个主题, 比如“淮安小吃游”、“盱眙龙虾品尝游”、“金湖龙虾游”、“品淮安美食, 探美食文化发展游”等。活动的内容要把淮安的饮食风俗、饮食特点、历史典故展现出来, 比如到淮安平桥品平桥豆腐, 就要展现乾隆品“平桥豆腐”这一典故。

2、培育发展饮食品牌

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的无形资产, 品牌的作用无法估量。淮安的饮食文化独具一格, 其品牌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开发独具淮安饮食文化特色的品牌已成为了淮安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淮安已开发了“中国淮扬菜集团”、“高沟捆蹄”等品牌, 为淮安饮食文化品牌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淮安应该培育更多的品牌, 比如盱眙龙虾、金湖龙虾、码头牛羊肉、茶馓等等。

3、扩大招商引资

随着“淮扬美食香天下, 美丽清纯洪泽湖”这一形象的传播, 淮安美食文化节、盱眙龙虾节和金湖螃蟹节的举办, 淮安的知名度进一步的扩大, 为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据统计, 2012年盱眙龙虾节的举办为盱眙带来了超百亿的投资。

(三) 淮安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饮食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随着淮安市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饮食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希望能够吃的健康、吃出文化, 这就要求餐饮企业进行创新, 不但对现有的菜点进行深入的开发, 还要开发出新的菜点。同时随着淮安经济的发展, 来淮投资的外地人会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求, 也要求淮安菜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存兵.谈中国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融合发展[J].商业时代, 2012, (25) :31-32.

[2]杨绪光.淮安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J].考试周刊, 2009, (38) :48-49.

淮安文化 篇8

关键词:数字媒体,信息技术,淮安文化,遗产保护

不同历史时期下, 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变迁, 曾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运河之都”淮安也是如此。在明清时期曾作为中国南北文化交流的中心, 而在当代却成为一个发展都相对落后的城市。表面现象是因为改变的运输形式、变化的治理河道、革新的盐务政策使得城市生产力下降而导致, 但真正的原因是文化观念的发展跟丢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成为淮安地域发展核心的战略。

一、淮安地域文化概述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 江淮平原东部, 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 是中国南北方交界线。古代曾被称为淮阴、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古楚等名, 拥有2200余年的悠久历史, 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淮安文化从空间地域为载体分布命名为“淮楚文化”, 以其河湖、人文、饮食为核心极具地方特色。

(一) 河湖文化

作为黄、淮、运三水的汇聚之处, 淮安西有洪泽湖, 东有高邮湖、白马湖, 其中洪泽湖更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明清鼎盛时融“漕、河、盐、榷”四大支柱于一身, 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 驻有漕运总督府, 康熙、乾隆六次南巡均驻跸此地, 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

(二) 人文文化

淮安人文历史深厚, 作为江淮文化的杰出代表正应和了“一方水土养八方人”一话, 是已故总理周恩来的家乡, 历史上诞生过淮阴侯韩信、汉赋的集大成者枚乘、巾帼不让须眉的梁红玉、民族英雄之关天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杰出人物。

(三) 饮食文化

淮扬菜作为四大菜系之一, 以其注重刀工, 讲究火候, 口味清淡微甜为特点, 历经千年而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 更用于国宴。淮安作为“淮扬菜之乡”, 其饮食文化也是地域文化的缩影。

二、现存文化传承问题

探究淮安近代的落后, 不在农业也不在工业, 真正在文化。面对农业的落后, 政府开展“两专一基”促进社会的变化。面对工业的落后, 淮安则有丰富的盐矿, 为其腾飞的提供出路。深厚的历史优秀文化的缺失严重的制约了思想的开放与经济的发展, 其重要根结体现在两方面。

(一) 地域文化特色缺失

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域的形象代表, 淮安近些年投资建设的文化项目, 由于设计者根本就不深入了解淮安文化特色, 本来应该带有强烈地方文化特色, 却顺应了采用了千篇一律的时代特色, 出现了对其他文化的简单抄袭模仿。这种简单的求量不求质, 作品低劣而无内涵的建设, 一方面是得不到受众的共鸣从而劳资伤财, 浪费资源。另一方面更严重破坏了城市特色和文化背景, 使其区域文化传承出现问题。

(二) 形式落后数字化缺失

面对淮安历史上历史文化名人诸多, 对名人名著的研究, 多年以来少有突破, 多数人都在做表面文章, 说法基本上倒腾来倒腾去, 不变内容只换书面, 所谓“新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淮安文化系统大部分单位文物经费有限, 且认识不到位, 对新生的信息化技术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 数字化应用的硬件和软件基础水平尚未大幅度提高, 基础设施尚显薄弱。

三、数字化新方式探讨

数字化是指将客观事物如信息、信号抽象成一系列二进制代码, 并对其进行加工、存储、处理、表现、展示和传播的过程。数字化经历了从最初的英文、数字符号阶段, 经过图形、文字、多媒体阶段, 再到如今的网络、虚拟化阶段, 展现出巨大的创造力。数字化时代下, 随着数字化制作技术逐渐成熟和数字化观念的加强。地域文化传承的数字化保护出现并不断发展, 而且日益受到重视。淮安文化传承需要跟上时代, 借助数字化力量实现复兴。

(一) 数字信息数据库

信息数据库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淮安文化遗产进行学术分类和信息化存储。首先就是把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 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中的扫描技术、三维建模、图像处理等, 实现把真实文物用数字化的形式在计算机里存储。为后续的信息共享、修复保护、考古研究、参观观赏、开发利用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再次就是数字化整合, 建立平台信息数据库。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可以自如地对资料信息进行修、方便地进行检索、调用信息资料。并通过网络等方式高速、便捷地进行传输, 实现资源共享。

(二) 数字博物馆

从淮安市博物馆来看虽然具有较好的硬件条件, 但是保护手段传统且单一落后, 使得文物的保护仅停留在单纯物质展示阶段。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数字化博物馆展示空间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 借助网络力量展览展示空间可以瞬间变化, 数字化的虚拟更强调了真实的再现。数字博物馆拓展了博物馆展示的空间和手段。在传统博物馆中的展品如今只需在阅览者电脑前通过网络与计算机的操作, 就可以把淮安文化清晰且内容详尽地呈现在面前。

(三) 数字化艺术

数字化艺术包括数字视频、网络游戏、动画动漫等各种数字新媒艺术形式, 是今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传承与弘扬文化遗产核心是增进大众对其文化艺术理解、激发情感认同感, 相比单方面的展示, 数字化艺术作品以其互动、参与、体验式的设计, 既能够丰富文物的解读方式, 又能够调动受众的参与热情。

综上所述,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是发展该地域产业的一个核心战略。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为历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活力和途径, 新的途径并不是要完全取代旧的方式, 而要相互结合, 互相补充。对历史文化传承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让人们了解历史, 淮安作为我国历史名城, 更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现淮安文化的数字化必将促进淮安的地域文化的复苏。

参考文献

[1]孙璐.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传媒观察, 2012年02期.

[2]段建华.数字媒体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中华文化论坛, 2013年02期.

淮安文化 篇9

一、以信息技术开展创造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标中指出, 信息技术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手段和内容。因而,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开展创造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例如,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技术, 为学生播放淮安运河宣传短片、历史纪录片等, 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并对淮安运河有简单了解。随后, 开展“淮安运河大讲堂”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针对感兴趣的时期, 如北宋时期、唐代等, 自行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淮安运河在相应时期的资料, 并在下一节课上为全班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可以分工合作, 分别负责演讲稿撰写、资料收集、活动制定等, 从而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并通过实践活动, 了解淮安运河的历史价值, 获得团结协作能力的提升。同时, 教师也可以自行制作Flash动画, 要求学生提前对淮安运河历史知识及历史价值进行了解, 为动画进行配音, 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 使学生深刻记忆这一文化遗产的历史内涵, 体会不同时期淮安运河的历史功能价值, 形成良好的保护意识。

二、以课外实践丰富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体验

当前语文教学中, 强调学生在真实情景下的学习体验。因而,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的体验, 从而通过活动获取相应的语文知识和思想启发。

例如,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基于学生的兴趣特点,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安排学生前往漕运博物馆、江南河道总督署、淮安运河楹联馆等。通过参观, 使学生能够通过图片等形式, 对运河河道本身、周边建筑、生活器具等进行了解, 认识淮安运河遗存的35项文化遗产。在各种水利设施、特色民居、名人遗迹等的图片、文字、模型中, 与淮安运河历史文化“亲密接触”, 使学生深入体会淮安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感到震撼。

三、以生活实际推进语文综合实践自主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教师还需要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推进自主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在学习淮安运河历史价值的同时, 获得自主探究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例如,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淮安运河带来的积极影响、遗留的文化古迹等, 自主分析其历史价值, 并通过文字、语言、表演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如从淮安运河的新罗坊遗址, 分析出淮安运河历史上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价值。或是通过清水口水利枢纽现状, 分析出淮安运河历史上的重要经济价值等, 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发散思维, 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兴趣, 对淮安运河的历史价值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根据探究结果, 在规定的时间内, 按照自己的期望, 自行撰写文章、编排历史短剧、现代小品等展示探究结果, 从而获得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 实现高效学习。

总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不仅鼓励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手段,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多样化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安排学生学习淮安运河文化遗产历史价值, 不但能够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 使其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践, 同时也可以实现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交叉教学, 产生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

摘要:现阶段教育教学中, 着重强调以实践活动的方式, 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语文知识作为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分支, 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内的讲解方式, 很多教师开始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开拓其视野, 在实践体验中, 得到思想上、精神上的充实。对学习淮安运河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语文综合实践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淮安运河,文化遗产,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2, 3 (3) :173-174.

[2]何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语文建设, 2012, 4 (4) :36-37.

淮安文化 篇10

一、淮安运河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为加快推进淮安市成为文化强市, 必须深刻挖掘淮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地域文明, 从而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运河文化作为淮安的代表文化, 为淮安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近年来, 淮安市着重开发和利用运河文化遗产, 策划了一些文化产业项目, 如每年举办一届淮扬菜美食节, 建立中国淮扬菜博物馆, 沿运河打造大闸口淮扬美食街, 让食客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能够欣赏运河风光, 领略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淮安美食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 美食资源丰富、口味独特

淮安美食资源丰富、不同的食材能做出各具特色的菜肴, 加入不同的配料, 调制出千差万别的口味。同一种食材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口味, 例如具有地方特色的一鸡九种烹饪方法, 盱眙的“十三香龙虾”中作为调料的“十三香”, 其中的香料就多达二十多种, 金湖的特色八大碗、洪泽的特色活鱼锅贴等, 这些特色的湖鲜美食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宣传的金字招牌。

(二) 不断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

目前, 淮安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淮安市已建有星级宾馆42家 (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7家, 三星级21家, 二星级13家) , 特色饭店4家, 旅行社97家 (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 , 可供游览的A级景区33个, 其中国家4A级景区12个, 3A级景区10个, 2A级景区11个, 拥有持证导游近4000多人, 旅游产业的规模逐步壮大起来。购物场所、美食街、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也得到大力发展, 大型购物中心如乐天玛特、大润发等, 各星级酒店、连锁酒店落户淮安。淮安市已初步具有“吃、住、行、游、购、娱”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 能够满足大批旅游者游览、购物和住宿的需求。

(三) 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淮安美食旅游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 在淮安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淮安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 并以文化节作为平台, 积极开展项目推介, 与外商进行洽谈投资, 召开招商引资签约大会、旅游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动。对有产业化前景的餐饮产品加快制定各类标准和规范;加强产品开发, 推动淮扬菜产业化发展。

(四) 研究并开发创新菜

淮扬菜选料严谨、制作精良、口味平和, 比较符合现代人对美食和养生的追求。在传统菜肴的基础上, 淮安淮扬菜厨师研究出更多的创新菜, 如湖鲜狮子头、酥皮虾蟹等, 口味独特, 满足人们对新口味的追求。同时淮安的各大名店经常会举办创新菜大赛, 从而出现更多式样的菜肴, 丰富了我们的餐桌, 也弘扬了淮安的美食文化, 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

三、运河文化资源与美食旅游的互动开发途径

(一) 历史文化古镇与美食旅游互动开发———以河下古镇、码头镇为例

河下古镇于2002年被国家建设部评定为全国30家重点保护历史街区之一, 它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开发和保护应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尊重历史, 恢复本来面貌, 让旅游者能真切感受到本土居民风貌和明清时期的文化氛围。二是要利用运河文化资源, 打造出特色旅游产品。三是要打造特色的城市休闲游憩度假地。河下古镇是文化重地和美食重地, 打造河下古镇时要结合这些特点发挥其文化美食的优势, 开发一些项目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从而提高旅游景点的利用效率。淮安应加大力度在淮安市和淮安区进行宣传, 把河下古镇建成淮安市民周末和夜晚休闲娱乐、享受美食的首选之地。

码头古镇隶属于淮安市淮阴区, 它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拥有丰富人文景观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运河文化名镇。在保护和开发码头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 要突显品尝当地美食这一项目, 例如在古镇老街上安排小吃店, 按季节推出主打菜肴;在特色度假村或者一些主要自然村, 安排品尝农家菜的活动。码头古镇汤羊肉, 在历史上曾与西安羊肉泡馍齐名。随着码头古镇的旅游开发, 要大力推广汤羊肉品牌, 创办码头汤羊肉连锁店, 让游客可以随处品尝到正宗汤羊肉。

(二) 特色历史街区与美食旅游互动开发———以东大街为例

东大街位于淮安市清浦区, 是淮安市的百年老街, 漕运文化是它的历史文化中最突出的个性。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对东大街进行改造:一是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漕运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元素相结合, 通过整修沿街的建筑, 装饰店牌和街灯以及一些泥塑雕像等, 营造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达到增强淮安人对东大街的情感认同的目的。二是对街区店面的经营品种进行规划, 将淮安具有影响力的老字号店引入进来, 开设淮安特产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店等, 以满足市民多元化现代消费需求。街区旅游做得比较好的如扬州的东关街、高淳老街等, 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 汲取经验, 通过多种渠道, 发展美食、购物、娱乐和旅游等多种业态, 以重现东大街的繁荣景象。三是基础设施的完善。东大街的改造还应该关注东大街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停车位的设定和管理、卫生环境的保洁等, 基础设施建设是东大街改造的重中之重, 应该予以重视。

(三) 历史老城区与美食旅游的互动开发

清江浦文庙闸口区最能代表淮安老城区历史文化特色, 它的物质文化资源历史久远, 同时拥有丰富的传统非物质文化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化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它具有渗透文化、观赏生态、娱乐休闲与服务商业等主要功能, 并且与它近邻的里运河文化长廊项目的滨水景观带两岸的风景优美, 大大提升了它观光游览的价值。在对其进行资源开发的时候, 要根据区域经济现实基础和资源保护根本性目标开发富有特色的淮扬饮食、休闲旅游等产业, 通过美食旅游与休闲旅游的互动开发来实现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例如, 清江浦文庙闸口区可以将美食旅游同水上旅游、老城区景点旅游、文化活动旅游相结合, 开发出组合旅游线路, 根据顾客的兴趣爱好和时间要求进行打造, 将游客的“吃”与“游”相结合, 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历史老城区与美食旅游互动开发, 既弘扬了淮安美食文化, 也有效保护和展示了区域历史文化资源, 还促进了淮安旅游行业的发展。

(四) 运河文化与美食节庆活动互动开发

2008年, 第四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暨第七届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在淮安隆重举办。淮安市首次将运河文化节和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结合起来庆祝, 那次文化节的主题是“弘扬运河文化、推介淮扬美食、培育台资高地、发展节会经济”。通过中国大运河文化节和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 充分展示出淮安运河文化的悠久、淮扬菜肴的精美、淮安城市风华的秀丽, 以及淮安未来发展前景的广阔。淮安市应该以举办淮扬美食节和运河文化节为契机, 做强做大旅游产业的牌, 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开拓旅游市场。同时, 还要进一步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 加大对产品创新研发的投入, 对各种旅游设施进行包装完善, 依托运河文化和美食文化挖掘出更多特色, 推出丰富的旅游路线如运河文化游、名人故里游、淮安美食文化游等。淮安除了美食节、运河文化节以外, 还有金湖的荷花节、洪泽的龙虾节等, 可以以这些节庆活动为中心, 利用新闻媒体、网站、微信、微博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同时参加旅游交易活动等,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淮安美食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 提高淮安美食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将淮安打造成为以游运河古城、访名人故里、品淮扬美食为特色的旅游城市。

摘要:运河文化是淮安的代表文化, 淮安是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 旨在研究在运河文化背景下淮安的美食旅游开发的途径, 以促进淮安旅游市场的发展, 提升淮安美食文化的内涵, 发展壮大淮安旅游经济。

关键词:淮安,运河文化,美食旅游

参考文献

[1]柳邦坤, 丁桃红.“运河之都”淮安市旅游开发战略探析[J].江苏商论, 2014 (9) .

[2]孟英伟.城市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以淮安市清江浦文庙闸口区域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4 (1) .

[3]张丽, 孙小帅.淮安美食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4 (36) .

[4]徐崟尧, 于洁, 路亚南, 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复兴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东大街周边地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4) .

上一篇:钢结构吊装施工工艺下一篇:锅炉保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