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相关因素

2024-05-18

手术室相关因素(精选十篇)

手术室相关因素 篇1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管理对策

手术室护理是一种在手术期间内, 手术及麻醉措施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紊乱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手术期间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对护士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1]。本文对我院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不同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并提出有效管理措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手术室护士20名, 年龄20~42岁, 平均 (25.3±3.6) 岁, 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 主管护师10名, 护师5名, 护士3名、文化程度:本科学历7名, 大专10名, 中专学历3名。工龄:超过5年16名, 1~5年3名, <1年1名。

1.2 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包括一般情况 (年龄、护龄、文化程度和技术职称等) 、主要职业危险因素、对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等。

2 危险因素

2.1 锐利器械刺伤

手术中常使用刀、剪、针等尖利器械, 若操作不当, 就会伤人伤己, 手术室护士被刺伤的发生率较高, 成为感染HBV、HCV、HIV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文研究中, 术中护士互相传递手术器械中被尖利锐器刺伤的发生率高于术前装卸和术后清洗的发生率 (表1) 。

2.2 接触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

手术室护士在术中操作中, 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发生率均较高, 本文研究中, 接触发生率均≥70% (表2) 。

2.3 接触血液原因分析

详见表3。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手术室护士在术后为患者手术切口更换敷料时接触血液的发生率高达100%, 护士在手术台受血污染接触发生率为75%, 同时有85%的洗手护士在清洗手术器械时因尖锐器械刺破手套而受血污染。穿刺、拔出针管、术后送样本中均会有接触到血液污染的概率。患者血液中, 若血液中含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原体或医疗器械上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污染, 被针刺伤后, 易被传染性很强的血液传播疾病。若急症患者因抢救时间问题而无法及时做相应的检查, 会给手术室护士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2.4 手术室护士的防护状态

护士在接触HBV患者时, 经常戴手套防护率为75%偶尔占10%, 从不戴手套防护占15%;接触HIV、梅毒活动期患者时, 经常戴手套护率为100%;接触HCV患者时, 经常戴手套防护率为27.5%, 偶尔占50%, 从不戴手套防护占22.5%;预料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操作中, 经常戴手套防护率为7.5%, 偶尔占65%, 从不戴手套防护占27.5%;接触到血液、体液、污染物后, 经常立即洗手防护率为80%, 偶尔占20% (表4) 。研究结果表明, 我院手术室护士主动采取防护措施及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较差。为此必须加强专业的防护科普教育和宣传, 以此提高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意识和自主防护的能力, 以此最大程度的保护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安全,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2.5 空气污染

因为手术过程中, 高频电刀所产生的气味、麻醉剂弥散的气味及化学消毒剂所散发的气味均会造成空气污染。例如全身麻醉剂渗出, 其所含的安氟醚等物质弥散于手术室空气中, 会对医护人员的皮肤、呼吸道、神经系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2]。

2.6 消毒灭菌剂

手术室中使用的化学消毒剂会引起医护人员职业性哮喘、皮炎、结膜炎、过敏等症。同时乳酸、臭氧也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若手术室空间小、通风效果差。使用化学消毒剂次数多, 会加重对人体的伤害[3]。

2.7 生理、心理因素

(1) 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手术室工作中均会超过4h/d, 且需要保持脊椎前驱20°左右, 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固定姿势、久站会使护士发生颈椎疾病。 (2) 长时间的高度紧张工作, 也会给手术室护士的体力和精神上带来无形的压力;若临床上紧急抢救危急患者, 需要抢救及复杂的手术上述情况会加重。同时, 若手术期间与医生配合不佳等情况, 也会使护士产生焦虑烦躁心理。

3 管理对策

3.1 预防锐器刺伤

要加强护士对锐器刺伤危害的认识, 并加强护理专业技能的培训及职业安全教育, 规范手术室护士具体操作流程。每月由资深护士开设讲座, 讲解各种手术配合及手术中可能遇到问题应如何处理, 定期组织手术室护士进修新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对可能产生锐器刺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增强护士学习安全防范措施[4]。

3.2 处理患者血液、分泌物、分泌物

若手术治疗有感染性质的手术, 在操作时, 应穿戴隔离服, 戴双层手套, 佩戴隔离眼镜。若无隔离设施, 污染物溅到皮肤、眼睛中, 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 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3.3 适当休息减压

加强对手术室护士人文关怀, 避免超负荷工作, 合理排班, 合理简化工作流程, 减缓紧张, 缓解紧张, 减少身心疲惫。注意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定期组织健康体检, 并免费接种各项免疫疫苗, 将护士的生理和心理调整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5]。

3.4 污染空气处理

定期检查手术室各种仪器, 预防气体泄漏, 同时通风清新空气, 尽可能将泄漏气体排出室外。

3.5 消毒剂管理

减少使用化学消毒剂, 若接触时, 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预防溅到眼内、体表及体内。若有外泄情况, 需要在流水下反复冲洗, 将损伤伤害指数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张小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11 (1) :236.

[2]赵惠敏, 李淑春, 邹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 2006, 8 (12) :140.

[3]周海燕.手术患者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 , 2011, 3 (12) :374.

[4]杨晓华, 周莉.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15 (7) :143.

手术室相关因素 篇2

【关键词】切口感染;手术;感染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04-01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1],手术室作为实施手术的场所是导致发生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2],一旦发生切口感染,不仅给患者增加了新的痛苦,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患者医疗负担[3]。就如何减少和预防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确保患者身体健康,成为临床医学者关注的重点[4]。本文笔者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4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引发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针对诱发因素给予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前提下,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4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符合手术切口感染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及精神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2例。其中对照组中男33例、女29例;年龄18.12~67.34岁,平均年龄53.34±7.54岁;切口类型:Ⅰ类切口15例,Ⅱ类切口29例,Ⅲ类切口18例。实验组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20.43~64.12岁,平均年龄50.76±5.34岁;切口类型:Ⅰ类切口20例,Ⅱ类切口24例,Ⅲ类切口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切口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常规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切口护理、换药、生命体征监测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对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患者资料(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疾病史、放置引流管数量、手术地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发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有关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要求以及细菌学检查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5例,感染率为8.06%,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33.8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2.4584,P=0.0004)。详见表1

3讨论

切口感染是指患者手术部位因受到细菌的侵袭,进而引发伤口感染的症状。而手术室作为实施手术的场所是导致发生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患者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可引发切口疝、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及预后。因此,针对引发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尤为重要[5]。

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主要有:①手术环境:手术室温湿度、细菌含量、粉尘等因素均可导致切口感染,如手术室人员过多,进出未及时关好门等因素导致空气中浮游菌数增多,使其落入手术切口或手术器械上,造成细菌污染,进而导致切口感染。②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的长短,于切口感染发生率成正比,主要是由于手术时间越长致使机体切口暴露时间就越长,易出现切口干燥、挫伤、局部血肿等症状。同时长时间手术还可造成血液循环功能减弱,从而影响切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③手术类型:分析发现手术类型是引发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病情越重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越高。而化疗、放疗、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易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④手术性质:分析发现急诊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远大于非急诊患者,主要原因是急诊手术患者手术较仓促,对患者病史病情等情况掌握不充分,致使无法对潜在的风险给予有效的预防,导致感染发生。⑤疾病史: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体质较无该类疾病患者相对要差。因此,该类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几率相对也较高。⑥年龄、体质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体机能以及免疫力均逐渐衰弱,导致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容易引发感染 [6]。

针对上述相关因素给予以下针对性的护理对策:①术前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及药品,对手术器械进行高压灭菌消毒。协助护士应熟悉器械使用顺序,并根据医生需要及时准确的递送器械等措施缩短手术时间,以此降低因时间因素导致的切口感染。②严格控制手术室外人员进出手术室,并全程遵循无菌操作理念;对手术室空气进行动态消毒,控制手术室温湿度,保证手术室处于无菌环境中。③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对容易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的因素给予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④建立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手术操作流程;做好手消毒卫生规范工作[7]。

本文笔者通过对124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5例,感染率为8.06%,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33.8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2.4584,P=0.0004)。

综上所述,根据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有效较低感染率,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伟红.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786-789.

[2]姜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8):199.

[3]戴青锋.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5,28(4):59-60.

[4]谭丽霞.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91-1593.

[5]郭光泽,乔晓春.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891-3893.

[6]陈显丽.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164-165.

手术室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2246例患者,其中男1278例,女968例;年龄14~72(48.6±14.29)岁;择期手术1597例,急诊手术649例;其中胃肠及肝胆手术1352例,骨科手术283例,妇产科手术446例,泌尿外科手术239例。

1.2 方法

收集2246例患者的详细资料,对引起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地点、手术科室、术中参观人员、留置引流管情况和肥胖等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措施。

1.3 诊断标准术后密切观察切口,对可疑感染切口进行细菌学检测,诊断依据为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模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地点、术中参观人员、留置引流管、肥胖(BMI>30kg/m2)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见表1。

2.2 病原菌分布

对感染的28例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共分离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71.88%),革兰阳性菌9株(28.12%),见表2。

3 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已被列为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项目,也是评

价医院综合实力和素质的主要指标。随着手术环境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切口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手术操作者无菌观念淡漠、患者自身疾病的影响、手术室监控不力等因素仍是造成手术感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4]。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仍在医院感染中占很高的比例,我国的研究显示,国内手术室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率为0.75%~6.84%,约占25.00%[5]。(1)本文中Ⅰ类、Ⅱ类、Ⅲ类切口的感染率分别为0.31%、1.18%、1.85%,感染率排序为Ⅰ类<Ⅱ类<Ⅲ类,与文献报道相符[6],主要是因手术部位的微生物污染是导致切口感染的必然因素,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伤口的清洁度呈正相关,污染越重的伤口感染的几率越高。(2)层流手术室和非层流手术室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18%比1.58%,层流手术室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室空气含菌量与切口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手术室采用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可明显降低Ⅰ、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这是由于层流过滤法能持续不断向室内输送洁净空气并不断置换手术室内污染空气,达到净化作用,从而保持手术过程中的空气质量[2]。(3)手术参观人员本身可能携带病原菌,降低手术室洁净程度,其次参观人员在手术室的走动增加了低清洁度区域与高清洁度区域的空气流动,增加了病原菌接触患者的机会[3]。(4)手术留置导尿管、腹腔引流管等患者,其发生感染的几率显著高于未留置引流管的患者,任何异物进入机体均不能保证绝对的无菌,若留置导管时间越长,其发生感染的几率显著增加[7]。(5)手术时间长,增加了手术切口和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接触的机会,导致感染率增加。(6)患者自身因素中,老年患者除手术针对的疾病外,常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多种基础疾病,加之机体功能衰老,降低了老年患者的免疫力和耐受应激的能力,导致感染高发[8],文献研究发现[9],手术对T细胞的数量种类及功能有影响,而这些影响在肥胖者中尤为突出;此外,肥胖者切口部位缝线增多,易于发生脂肪液化并残留死腔等,诸多因素致使肥胖者的感染机会高且病情严重,伤口愈合延迟的机会增加,肥胖者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程度均比正常体质量者多而且严重,伴发菌血症和临床败血症多,且肥胖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时间是体质量正常者的两倍[10]。

综上所述,手术室切口感染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合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率,即积极完善术前准备缩短手术时间,选择层流手术室,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管理,以及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备皮,手术器械、敷料的充分消毒、术中减少人员流动、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参考文献

[1]刘瑜.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J].西部医学,2012,24(7):1343-1344.

[2]张芬菊.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4):634-635.

[3]Richards JE,Kauffmann RM,Zuckerman SL,et al.Relationship of hyperglycemia and surgical-site infection in orthopaedic surgery[J].J Bone Joint Surg Am,2012,94(13):1181-1186.

[4]易凤琼.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重庆医学,2008,37(6):667-668.

[5]王振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5(24):3463-3464.

[6]李德富,杨艳,苏红卫.内江市某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4):396-398.

[7]郭荣幸.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J].华夏医学,2010,23(1):55-56.

[8]王伟红.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786-789.

[9]Toma O,Suntrup P,Stefanescu A,et al.Pharmacokinetics and tissue penetration of cefoxitin in obesity:implications for risk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J].Anesth Analg,2011,13(4):730-737.

手术室相关因素 篇4

[关键词] 喉癌;老年;手术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39.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56-02

喉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位于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第2位。手术治疗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为达到既提高患者生存率又提高生存质量的目标[1]。多种因素影响喉癌患者预后,为探讨明确喉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笔者对110例老年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2月~2010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10例老年喉癌患者,其中男102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13︰1。患者年龄60~82岁,中位数年龄71岁。肿瘤原发部位:声门上型68例,声门型36例,声门下型6例。合并高血压病32例,合并糖尿病26例。110例患者TNM分期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手术治疗作为基本治疗措施,术前完善临床检查、喉镜、CT/MRI结合术中具体情况,采用部分或全喉切除术。全组患者行全喉切除术22例,行部分切除术88例。所有患者术中均行切缘冰冻切片检查,边缘阴性。行同侧颈廓清术47例,双侧颈廊清术20例。110例患者中行单纯手术治疗62例,综合治疗48例:其中手术加放疗41例,术后全量化疗剂量为50~70 Gy。手术加放疗联合化疗9例,化疗方案为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生存率以Kaplan Meier法计算,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及生存情况

随访时间截止至2011年2月,有6例患者失访,随访率为94.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9年,中位随访时间4.5年。随访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等方式,患者生存时间从治疗开始到死亡结束。110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亡36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108/110)、73.6%(81/110)和54.5%(60/110)。声门上型68例,声门型36例,声门下型6例。单纯手术治疗72例,综合治疗48例。

2.2 单因素分析

将性别、吸烟、饮酒、肿瘤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年龄10个因素进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单因素结果提示:肿瘤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年龄对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肿瘤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年龄进行Cox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部位、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治疗方式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见表3。

3 讨论

随访110例患者,死亡36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73.6%和54.5%。手术切除是治疗喉癌的重要方法,多种因素可对老年喉癌手术患者预后产生影响。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患者因素、肿瘤因素和治疗因素[2],本组对上述3方面10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男性患者喉癌的发生远远超过女性是不争的事实,本组男女比例为13︰1,在性别对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分析中男女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文献报道吸烟是导致喉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但是本组未吸烟患者与吸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6.6%和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饮酒与未饮酒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未见显著差异。

单因素分析中,肿瘤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年龄对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原发部位、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治疗方式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肿瘤原发部位对预后的影响,声门型优于声门上型,声门上型优于声门下型。声门型预后较好的原因是局部淋巴组织稀少,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且早期出现声音嘶哑容易被发现,而声门上型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常常已经是晚期,因此预后较差。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老年喉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特别是声门上型。本组有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0.0%、70.7%,多因素结果也显示,淋巴结转移与患者预后相关强度最高。多因素结果分析治疗方式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组单纯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综合治疗组。本组老年喉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手术联合放疗,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机体状况差,合并症多,对综合治疗耐受性差;声门上型病例偏多,肿瘤易扩散到会厌前间隙及舌根,放疗更不易见效[3-4]。TNM分期是根据原发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范围及是否累及邻近器官,有无淋巴转移等来确定。因此临床分期越高,患者预后越差,本组Ⅰ+Ⅱ与Ⅲ+Ⅳ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4%和36.8%(P <0.01)。单因素分析中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年龄均与预后相关,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并不是老年喉癌患者的独立风险因素。

目前喉癌手术原则是在彻底切除癌肿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喉的功能,喉是主要的发声器官,喉全切术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证实,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喉全切术[5]。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早期喉癌的辨别,做到早期诊断是提高老年喉癌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杜强,季文樾,关超,等.手术切除治疗喉癌的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3):211-213.

[2] 李亦蒙,谢明,周梁,等.70岁及以上老年人喉癌发病特点及预后—155例病例回顾[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0,16(5)286-289.

[3] 余琼,胡国华,张学渊.未行喉切除术及放化疗治疗的喉癌患者生存分析[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2):123-127.

[4] 关超,郭星,潘子民,等.声门上型喉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分型与对侧转移及预后关系的探讨[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5):221-223.

[5] Lam PK,Ho WK,Ho AC,et al.Long-term performance of indwelling tracheoesophageal speaking valves in Chinese patients undergoing laryngectomy[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5,131(11):954-958.

(收稿日期:2011-10-10)

(上接第50页)

[5] Leira R, Davalos A, Silva Y, et al.Early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redictors and associated factors[J].Neurology, 2004, 63(3): 461-467.

[6] 陈兴洲,李宏健,陈兵勋,等.恶化卒中[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2):109-110.

[7] 张洪, 胡元元, 方瑗, 等.偏头痛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7:72-73.

[8] Kwan J, Hand P.Early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in acute stroke: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noutcome[J].QJM, 2006, 99(9):625-633.

[9] Birschel P, Ellul J, Barer D.Progressing stroke:towards an internationally agreed definition [J].Cerebrovasc Dis,2004, 17(2-3):242-252.

[10] Dinapoei M, Papa F, Bocola V, et a1.C-reactive protein in ishemic stroke: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J].Stroke, 2001, 32(4):9 1 7-924.

[11] 蓝业平,何晓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10,31(10):1313-1314.

[12] 黄回斌,李文彬.1364例低尿酸血症住院患者尿酸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7(1):38.

手术室相关因素 篇5

1 医院感染影响因素

1.1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空气的洁净度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3,4]。手术室内人员的流动、搬运仪器以及手术结束时回收废物品时, 均可导致室内空气细菌总数急剧上升。某些医院手术室设计不合理, 采光通风欠佳, 污染区、清洁区及无菌区分区标志不清楚, 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未严格分开做, 这些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1.2 进入手术室人员

进入手术室的各科室人员, 在工作繁忙时, 有些医务人员出现无菌观念淡化、未严格执行手术室操作规范[5,6]。示教及实习学生参观手术人数过多, 频繁在室内走动或离手术台距离过近, 均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重要因素。

1.3 手术室物品管理

手术使用的各种手术器械、一次性无菌用品、敷料等质量不合格或是消毒不严格, 未及时清除残留的血迹、脓液及污物等, 会增加医院感染的机率。如果误用未消毒的器械或一次性无菌用品重复使用, 将会引起严重后果。

2 预防对策

2.1 完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完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前提条件[7]。我院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科, 由相关人员不定期地到各科室进行检测、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和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联系并讨论。手术室由主任、护士长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监督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手术室微生物的监测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纠正并评价效果。

2.2 手术室环境管理

(1) 合理布局手术室:手术室布局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原则, 明确划分污染区、清洁区及无菌区。 (2) 严格手术室消毒管理:每天及术后均需进行严格的清洁卫生消毒, 每天常规2次进行空气消毒[8]。手术接台之间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1h。 (3) 手术室微生物监测:定期进行手术室微生物监测, 对监测指标进行评估。如果监测指标超标, 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使菌落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3 加强对进入手术室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1) 对进入手术室人员定期培训: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专业人员定期给进入手术室及手术科的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 加深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无菌操作的观念。给他们讲解医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的实例, 使他们深刻了解到医院感染给患者健康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对医院社会效益的影响。培养良好的职业慎独修养, 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思想觉悟, 自觉地执行手术室内规章制度及无菌操作。 (2) 严格控制进行手术室的人员:执手术通知单者方可进入, 需严格遵守各类区域划分, 按照合理路线进入手术室。进入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及实习生等, 必须按要求戴好帽子、口罩等, 严格遵守手术室的规章制度。 (3) 严格手消毒管理:在刷手间张贴手消毒流程, 参加手术人员必须按照流程认真刷手消毒, 推广七步洗手法。进行外科手消毒时, 刷手时间>5min, 维持双手高于肘部姿势, 工作人员手带菌不得超过5cfu/cm2。 (4) 严格无菌操作: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于疑有污染的物品不能再次使用。护理人员加强业务训练, 提高职业素能, 加强与医生之间的配合, 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及术野暴露时间, 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4 手术室物品管理

(1) 无菌物品管理:医院设备科在采购一次性无菌物品时, 应严格核对灭菌日期、有效期及包装袋有无破裂, 在清洁、干燥及通风良好处放置。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来处理一次性物品, 使用后经高压灭菌、焚烧及消毒剂浸泡处理。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损伤性废物妥善处理, 严密封存, 在经过无害化之前杜绝注入社会。无菌物品需严密封存, 放在无菌包中置于清洁干燥处, 标明消毒时间, 在高温、阴雨季节湿润或过期时, 均须重新消毒。 (2) 手术物品消毒:手术器械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 采用加酶清洗剂, 及时彻底地清洗残留的血迹及污物, 清洗不彻底会影响灭菌效果。对不能使用高压灭菌的物品, 采取低温等离子进行灭菌。

3 小结

制定规范的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是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前提条件, 手术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室的规范制度、严格无菌操作, 这对于控制手术感染率, 提高手术质量及保证手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严格消毒与隔离是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慎独的品质培养, 所有操作均遵循规程进行, 并要监督其他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经过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 湘潭市湘钢医院手术室未发生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医院感染科定期抽样或随机抽样, 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因此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对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手术室物品管理及严格无菌操作对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以减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手术室环境、进入手术室人员、手术室物品管理及无菌操作等可能影响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制订相关预防措施并严格执行。结果 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 手术室未发生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护理质量提到提高。结论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对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手术室物品管理及严格无菌操作对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军, 唐志前, 李幼娟, 等.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困难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2) :156-159.

[2]魏桂香.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12) :93-94.

[3]王艳, 董薪, 张金凤, 等.加强医院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5) :939-940.

[4]路维玲.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对策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1) :2640-2641.

[5]郑海波.二级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4) :741-742.

[6]泮葵芬, 施海丹, 黎鸫鸫, 等.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1, 28 (2) :254-255.

[7]刘朝华, 陈立, 曹莉芬.美容外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 :110-111.

手术室相关因素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202例患者, 男122例, 女80例, 年龄18岁~79岁, 平均年龄45.7岁;关节假体置换手术29例, 四肢手术31例, 关节镜33例, 骨盆手术17例, 颈椎手术40例, 胸椎手术24例, 腰椎手术28例;腔镜手术42例, 开放手术160例。

1.2 方法

采用调查表形式回顾分析患者年龄, 手术方式、次数、时间、安排, 基础疾病, 参观人数, 伤口情况以及术中抗生素应用情况。

1.3 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评价方法[1]

体温高于38.5℃;低血压;寒战;血培养至少1个阳性结果;切口不愈合;引流管脓性液体引流, 细菌培养试验为阳性;无明确的其他感染源等。

2 结果

202例患者中, 12例 (5.9%) 患者术后1 d~7 d出现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 植入物感染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见表1。

3 讨论

3.1 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感染因素

骨科植入物是肢体功能重建的重要手段, 可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其生存生活质量。但近年来, 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发生率成为困扰骨科医师的问题, 骨科植入手术存在较高的术后感染率。相关文献[2]报道, 我国骨科植入物感染率高达1.1%, 本文研究结果与之一致。本文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02例患者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植入物感染与患者年龄, 手术时间、安排、次数, 基础疾病, 伤口情况以及术中抗生素应用等情况有密切的相关性: (1) 术前准备不充分:骨科植入手术是择期手术, 只有少数特殊患者行急诊手术, 比如, 颈椎创伤引起的截瘫患者须在12 h内行植入手术;开放伤口极易引起细菌、致病微生物类感染, 这类患者在行植入手术过程中, 感染发生率较大, 通常情况下, 要先控制伤口感染, 之后确定手术;对于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要将控制原发病作为首要处理的问题, 比如, 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 避免围术期出现高血糖症, 对术后切口愈合带来不利影响;对于年龄较大、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术前要积极对症治疗;手术次数越多, 感染率就越高, 治疗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骨科手术方式, 尽量降低手术次数[3]。 (2) 术中处理不当:植入手术中使用的植入物型号不正确、掉在地上重新消毒等均会延误手术时间, 极大地增大感染机会;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通常情况下, 选择皮肤切开前30 min应用抗生素, 这样可以避免致病微生物通过切口进入人体, 若术中没有及时地应用抗生素, 患者感染率会大大增加。

3.2 控制植入物感染的对策

3.2.1 提供干净整洁的手术室环境

干净整洁的手术室环境可降低感染发生率。科学合理设计手术室布局, 分离人流和物流, 区分无菌物品和污染物品的进出通道。定时清洁手术室内尘埃, 最大程度达到除菌的目的。

3.2.2 加强植入物管理

按要求排放手术植入物, 并按型号放置植入物, 定期检查植入物外包装是否有潮湿、破损等现象。植入物一般要现用现拆包装, 避免长时间暴露。术中接触或传递植入物时护士要按需更换手套, 植入手术过程中避免植入物和手术野相接触。若术中发现植入物不合规格尺寸, 应立即清洗干净, 打包灭菌, 退回厂家。术前要准备好植入物, 避免因植入物准备不齐全延长手术时间, 增加手术室感染概率。

3.2.3 重视术中各个环节的护理

骨科植入手术时间是影响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 因此, 要安排专门固定的护士进行手术, 这样有助于熟悉掌握运用手术器械, 缩短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要根据患者临床指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采用正确的给药方法和给药剂量, 杀死病菌, 防治感染。

参考文献

[1]何国龙.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24) :61-62.

[2]邓敏.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0, 9 (2) :73-74.

手术室相关因素 篇7

关键词:手术室相关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调查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爆发非常重要的因素[1]。临床上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依靠医护人员双手完成,而医护人员的双手是病原菌最主要的传播媒介[2],手卫生不良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手卫生已成为卫生保健机构迫切关注的主要问题。手术室是集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特殊区域,各种侵入性操作多,手卫生状况及洗手的依从性将直接影响手术感染的发生率。为了解手术室相关人员手卫生状况,促进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笔者对本院手术室相关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4-9月随机对本院112名手术室相关人员进行手卫生状况调查。其中临床外科医生45名,手术室护士21名,麻醉医师14名,进修实习名员32名。文化程度:中专23名,主要为年轻护士和实习护士,大专27名,本科62名,研究生1名。年龄18~5岁,平均(36±16.6)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在医院感控科人员指导下,由本科自行设计手卫生不依从原因及手卫生知识知晓的调查问卷,调查表根据调查目的参考有关规范,自行设计问卷项目内容。发放问卷112份,回收112份,有效问卷111,有效回收率99.1%。

1.2.2 现场观察

在无预告情况下,由手术室感控人员有目的地现场观察医护人员各种医疗护理操作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观察员上班提前到达手术室,从术前准备就开始观察并记录。

1.3 手卫生的评价

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采用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或用速效皮肤消毒液消毒双手。

2 结果

2.1 本组接受调查人员手卫生知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进修实习生对手卫生知识最缺乏,麻醉师手卫生知识比医师欠缺,手术室护士手卫生知识比较全面

2.2 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的原因调查情况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工作忙来不及洗手是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七步洗手法太繁杂,花时间多不容易做到,小部分人认为操作时戴了手套就可以代替洗手。

2.3 手术室相关人员进行各种医疗护理操作前后手卫生依从情况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本组接受调查的人员对各种医疗护理操作项目在操作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操作前。

3 讨论

3.1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前提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受到卫生部及各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手部卫生是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消毒洗手、消毒手揉搓、洗手、手清洁、外科手抗菌、外科手消毒、外科手准备等。部分医护人员对手部卫生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够,首先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六步洗手法及标准预防的培训并组织考试,要求考试合格率100%。手卫生知识缺乏是导致年轻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最差的重要原因[3,4],进修及实习生也是手术团队中的一部分,且资质比年轻护士还低,他们对手卫生知识最缺乏,故在入手术室前应把相关的内容加入培训中进行强化。

3.2 提高手术室相关人员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手卫生是预防外科手术感染中最重要和最简单易行的措施[5],而手术室作为衡量医院感染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有文献报道,医院感染率的30%是由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而导致的[6]。医护人员的手是病原菌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研究表明,一名护理人员手上的细菌数可高达(3.9×104~4.0×106株)/cm2[7]。在手术室施行的各种操作多为侵入性操作,而各种操作均需要医护人员双手去实施,患者此时及术后均处于易感阶段。如果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的依从性低,容易造成术后感染,增加医院感染率,资料表明,加强医护人员洗手可降低50%的医院感染率。故医护人员手卫生尤为重要[8]。

手卫生监督力度不够,且缺乏来自患者及家属的监督[9]。部分人员故缺少自我关注手部卫生的自觉性,认为自个操作局限在手术室内,仅仅要求在监测时洗手消毒并达到其要求即可。建议首先是转变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执行手卫生,强化自身责任感,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率。

3.3 手术室相关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手术室相关因素 篇8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2003年1月~2008年12月骨科无菌手术患者3 000例, 根据术后临床表现及切口愈合情况确诊切口感染29例, 男18例, 女11例。将29例切口感染病案进行了调查。查阅了与手术有关的资料, 如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接台手术以及参观人员等, 并进行了分类汇总和分析。

2 结果

3 0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9例, 感染率为0.97%。手术相关因素见表1。

由表1结果可知,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类型、手术地点、参观人员、手术部位、是否接台手术等情况有显著关系 (P<0.05) 。

3 讨论

3.1 相关因素分析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类型、手术地点、参观人员、手术部分、是否接台手术等因素相关。

3.1.1 术前准备不充分

急诊手术由于时间仓促, 术前准备多不充分, 不能全面评估患者情况, 对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也不能给予积极的控制, 因而切口感染机会也相应增加。

3.1.2 手术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是术中外源性细菌种植的主要来源。本次调查显示, 层流手术室感染率和无参观人员的手术感染率较低, 这是因为层流手术室能有效减少室内的细菌浓度, 减少感染风险;而严格控制手术参观人数, 也能有效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空气污染。据文献报道, 手术室菌降落的数量在手术过程中有明显变化, 开始时降落量最大, 结束时又出现一个高峰值[1], 这说明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3.1.3 手术部位

手术本身的侵袭性操作使患者的抵抗力下降, 是造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本次调查腰髋部及以下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占75%, 与文献报道相符, 其原因与腰髋部手术切口深、侵袭性操作多、手术难度大、切口长时间暴露且牵拉操作多、组织损伤重有关。

3.1.4 手术时间

手术切口的细菌污染30%是由于手术室中细菌直接落入而引起[2]。时间越长, 落入切口的几率和数量就越多, 造成手术及各种医疗器械遭受空气污染的几率也增大。同时, 由于长时间手术, 患者多伴有创伤面积大、出血及局部血肿等, 从而降低了全身和局部抵抗力, 患者切口感染率增加。3.1.5接台手术有研究显示, 接台次数越多, 空气中微生物监测的菌落数越多[3]。手术接台间隙撤换布类和物品及送接患者, 人员和物品流动引起的尘粉、纤维、微粒都会污染手术室内环境。

3.2 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 可采取一系列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 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

3.2.1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全身及手术局部情况

术前评估患者情况、感染病灶是否及时诊治, 对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是否给予积极的控制;仔细检查手术区域, 做好术前皮肤准备, 备皮时间应尽可能接近手术时间, 并避免皮肤损伤, 以减少术后感染。必要时将有关情况向医生报告, 争取主动。

3.2.2 物品及手术间的准备

各种手术物品的灭菌也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应选择正确的灭菌方法, 并结合科学的监测手段, 才能保证达到灭菌效果。对能耐热、耐湿、耐高温的器械、敷料等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其他物品也尽量采用如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等灭菌方式, 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原则。对预计手术较复杂, 时间估计超过3 h尽量安排在第一台, 使用层流手术间, 减少接台次数。非层流手术间除每天常规消毒3次外, 每台手术后再消毒半小时。如必须接台的, 手术室应限制其他人员进出该手术间, 以减少工作人员的走动。接台手术间隙自然通风至少10 min, 稀释室内空气细菌指数。接台手术须遵守先无菌后有菌原则。严格控制外带物品, 如器械商外包装袋、患者外衣等, 以减少手术室的污染。

3.2.3 控制人员的流动

手术护士必须在手术开始前将术中所需一切物品带入室内, 各种操作动作要轻柔, 并减少对患者的翻动。严格控制参观人数, 尽可能减少在室内来回走动或从一手术间走到另一手术间, 决不允许从感染手术间走到骨科手术间, 参观者与手术医生保持≥30 cm的距离。

3.2.4 缩短手术时间

(1) 手术室护士应在手术开始之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并进行恰当的指导, 以减少患者恐惧。讲解术中注意事项,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健康教育, 取得患者配合, 减少术中因患者不合作而导致的手术时间延长。 (2) 医护配合:建立外科医生个人手术习惯档案, 提高手术配合的默契及熟练程度, 根据外科医生个人手术习惯档案, 可增配特殊器械, 方便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尽可能地避免因手术台上物品准备不齐而延长手术时间及配合不默契而导致的手术时间延长。 (3) 要熟练掌握骨科常用设备的使用流程、维护保养, 出现小故障的排除技能知识、排除方法, 以便及时排除术中出现的小故障;建立手术设备检查登记制度, 手术设备专人管理, 定期检查并登记, 确保仪器完好备用状态, 减少术中可能发生的故障。

参考文献

[1]程少霞, 蒋敏, 刘标英, 等.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22 (7) :1852-1853.

[2]王义生, 王孔献, 谢金则, 等.骨科术后感染[J].中华骨科杂志, 1991, (1) :58-60.

浅析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的相关对策 篇9

【摘要】目的:根据医院手术室的实际情况,探讨适合本院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方法:提高和加深对医院手术室感染工作重要性的学习,加强学习预防手术室感染知识,增强领导重视程度,让护理部参与管理,加强检查的力度。结果:针对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和落实,制定手术室感染对策,在现有的条件下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结论:只有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科学的管理举措,并认真抓好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护理部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医院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水平,在现有的条件下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手术室 医院感染培训 消毒管理对策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界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它同时又是感染性疾病领域里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因此,其工作质量可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随着现代化医疗的不断发展和高尖端手术的开展,以及各种生物药品的大量应用,致病菌的变异、耐药,致使致病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避免手术室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促进医院健康和谐发展的保障。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是目前医院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使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保证,现介绍如下:

1.提高管理人员认识,增强重视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是衡量手术室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核心。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医院领导要重视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对医院感染工作充分重视了,才能带动其领导下的相关工作人员提高认识,认真抓好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医院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水平,在现有的条件下降低感染率。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任何医院感染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医务人员有关,也可与后勤人员、清洁日工或进修实习人员有关。因此,我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有关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内容进行全员培训,以及新进医院人员的岗前培训、全院清洁日工的相关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医务科和护理部分别负责医生、护士、进修实习医生、护士的相关医院感染专业技术培训。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专业技术的培训。这样,能使全院上下人人掌握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大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自觉地执行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和措施,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标。

3.严格制度,加强管理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的体现,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发生感染,通过建立院科两级感染管理组织,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使手术室内工作人员重视了医院感染,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使手术室每个环节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在对手术室进行设计和布局时,应该按照相应的功能流程,以及洁污分开的实际要求,对功能区进行划分,一般可以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要设置明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手术室设有病人、医务人员、污物三个通道。现代化的手术室,根据对于感染控制等级的不同,设有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和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连台手术需将手术间进行物表及地面擦拭消毒,并对手术间空气消毒后方可再行手术。

首先,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要定期对手术间进行湿式清洁。如果没有手术,需要每天清洁,如果使用手术室进行了手术,要在术后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通常情况下,使用浓度在0.5%的巴氏消毒液,对地板进行拖擦消毒,使用常规紫外线等,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每日照射2次,每次一小时,对于连台手术,则需要在手术之间照射0.5~1小时;同时,每周还必须使用95%的酒精纱布,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擦拭,还要按每100立方米12ml加等量水的乳酸对其进行熏蒸。每月一次,使用星光指示卡监测紫外线灯的强度。要切实保证手术室内物品的整齐摆放,确保手术设备和工具清洁,不会沾染灰尘和血迹,如非必要,应尽量避免设备的移动,减少人员流动,保证手术的流畅进行。同时,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对于手术间的清洁工具,如拖把、抹布等,要固定两套进行交替使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干燥,从而减少清洁工具的污染。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使用垂直或水平层流,对手术间的空气进行净化,每月至少一次,将其菌落数控制在≤200cfu/立方米以内。

其次,要加强对手术室工作人员、主刀医师等的管理,引导其树立起严格的无菌观念,以及良好的防范医院感染意识,在操作中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对于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要求其更换专用鞋帽、皮裤等设备,预防交叉感染。另外,要对上台人员的消毒洗手时间进行严格限制,避免敷衍了事的态度。要限制手术室的参观人数和参观路线,禁止感染者进入手术间。

然后,对于手术器具及用品,要坚持一人一用一灭菌,尽量采用更加高效的消毒灭菌方法。可以在手术室设置消毒供应间,便于及时对手术器具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同时要加强对于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监测。对于经常接触病人的用品,如麻醉器械等,要做到一用一消毒,而对于全麻病人使用的各种管子和氧气面罩、吸引器等,需要在使用完后立即用10%新录净浸泡0.5小时,无菌布擦干后,送到福尔马林熏箱熏蒸后备用。电刀在使用酒精擦干后,同样需要送到福尔马林熏箱熏蒸。对于不能耐温、耐湿的物品,可以选则环氧乙烷进行灭菌消毒,按照每立方米40%甲醛10ml、高锰酸钾5g的标准,放入熏箱熏蒸,实现对手术物品的灭菌消毒。

最后,对于有无菌手术,要分室进行,同时在隔离病人的手术通知单中,注明实际感染情况,加强隔离管理。在对病人进行接送时,要确保专车专用,之后进行彻底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要使用一次性敷料,使用完后送焚烧炉进行焚烧。对于手术器械和不能废弃的物品,要采用二步消毒法,使用新录净浸泡20~30分钟后取出,然后清水煮沸,表面涂油进行高压灭菌,手术间严格按终末消毒处理。

手术废弃物品必须置于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远送,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浸泡在1∶200巴氏液30分钟,回收后全部送供应室进行无害化处理。

总而言之,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感染控制的重点和关键,会直接对手术患者治疗及恢复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好控制感染的质量关,深入学习预防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各种知识,做好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赖金环.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及控制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覃红精.手术室医院感染及控制对策[J].当代医学,2012年23期.

[3]何力.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16期.

(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

手术室相关因素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把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龄范围在18岁~60岁之间, 平均年龄 (36.97±5.32) 岁, 手术类型:骨科12例, 胃肠和肝胆13例, 妇产科13例, 泌尿系12例。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行手术的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组, 男29例, 女21例, 年龄范围在19岁~62岁之间, 平均年龄 (36.98±5.33) 岁, 手术类型:骨科14例, 胃肠和肝胆12例, 妇产科和泌尿系均为1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集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 利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 包含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 其中一般资料包括性别、病史以及年龄等;手术情况包括手术类型、手术性质、有无参观者、引流管放置数量、手术地点、是否接台手术以及手术时间等。分析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 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根据之前所提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干预, 主要如下: (1)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 做好准备工作 (如抗菌沐浴、毛发处理以及皮肤消毒等) , 结合手术类型清洁手术位置, 若需备皮注意应尽量减少局部皮肤受损情况, 尽量于术前处理。术前实施具有针对性且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 讲解实施手术的重要性以及术中相关注意事项。 (2) 术中: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 尽量选用层流手术室, 同时尽量采取湿压灭菌法对可耐湿和耐高温的器械以及敷料等实施灭菌, 而其他物品则可用环氧乙烷或者低温等离子等方法进行灭菌, 以确保所用敷料以及器械等均保持无菌状态。若手术比较复杂, 估计手术时间>3 h, 则尽量安排于第一台[3]。对于非层流手术间不仅每天需要进行3次常规消毒, 同时在手术后还需再次进行消毒。手术间隙应自然通风。手术期间, 控制好人员流动, 减少医护工作者出入次数和不必要的操作, 必要操作幅度应轻且小。控制好参观手术的人数, 杜绝参观者来回在手术室走动, 且不可让其从感染手术间向非感染手术间流动。配合医师完成各项操作, 按照无菌要求传递器械。根据行手术操作医师的手术习惯和个人习惯构建手术习惯档案, 强化手术配合, 以便医师更好地完成手术。

1.3 效果评价指标

记录和评价2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利用我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分析患者满意度情况, 以百分制进行评价,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相关性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分析可知, 影响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手术室因素有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超过3 h、非层流室手术手术期间有参观者以及接台手术见表1、表2。研究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 (78.21±3.24) 分, 明显低于研究组的 (93.26±3.26)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36, P<0.05) 。

3 讨论

在手术治疗中手术切口感染作为常见并发症之一, 易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以及手术效果下降等。据调查资料显示, 手术切口感染率在医院感染中所占比例大约为20%左右[4];手术切口感染严重患者容易出现全身严重反应以及败血症等, 引起死亡。对此, 加强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做好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工作尤为重要[5,6]。手术室作为诊治疾病的重要场所, 其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 本次就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 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超过3 h、非层流室手术手术期间有参观者以及接台手术均为独立因素;在手术室护理期间, 应着重从这些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术前综合评估患者,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加强手术室环境的控制, 手术期间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执行等。本文结果表明, 研究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时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较多, 在整个手术期间, 应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从而保证手术效果, 预防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裔红, 陈风云, 古安武, 等.骨科无菌切口手术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的因素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4 (1) :203-205.

[2]龚喜雪, 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3) :91-92.

[3]凌希莲, 王红霞, 刘云, 等.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29) :23-25.

[4]廖维.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预防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24) :61-62.

[5]赵明明, 任磊, 刘卫兵, 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因素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4, 31 (12) :1339-1340.

上一篇:主要事项下一篇:动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