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精神的家园

2024-09-09

寻找精神的家园(精选十篇)

寻找精神的家园 篇1

传奇的伊朗女导演萨米拉•马赫马巴夫

本片的女导演萨米拉•马克哈尔巴夫只有20岁, 而影片却体现了她年龄不太相符的残酷与深刻, 堪称是当今世界上最年轻也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导演。

萨米拉的父亲是伊朗著名导演莫汉森•马克哈尔巴夫, 7岁时她就出演了父亲执导的影片《Bicycleran》, 16岁就成为父亲的拍摄助手。18岁就拍摄出了倍受国际影坛推崇的处女作《苹果》 (The Apple) 一片。《苹果》承继伊朗影片朴素写实风格, 纪录了在伊朗某山村里, 两个女孩遭到父亲禁闭的生活状况。一位法国影评家曾这样说过:有些影片是记录真实的, 而有一些影片是改变现实的, 而《苹果》就属于后者。影片改变两个女孩的命运, 他们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

《黑板》是萨米拉•马克哈尔巴夫的第二部作品。作品的背景是两伊战争, 这场战争历时七年又十一个月, 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在这样战争的背景下, 《黑板》用朴实的电影语言, 表现出年轻的萨米拉对处于水深火热的底层两伊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层关照。影评继承了萨米拉处女作的纪录风格, 以其强烈的写实风格, 讲述了几个乡村教师在伊朗库尔德地区遭到轰炸后, 出发去寻找学生的故事, 该片同样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教师与黑板

故事的主体是多位被战火赶出学校的教师身背黑板不断地寻找学生, 试图教给他们写字与知识, 其中两位教师在旅途中分别遇上两群人, 他们是分别失去家人的关怀、靠偷运私货维持生计到处流浪的小孩和逃难的、试图越过边境回到祖国回到家乡的老人。战争剥夺了教师教书的权利, 也剥夺了这些人学习的权利, 而这些教师就是要出发去寻找学生, 试图给他们传授知识和经验。教师们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块沉重的黑板, 从光影分明的大山转角处慢慢走来, 就像一群朝圣的教徒, 不过他们并不是去朝圣, 而是去传道授业。经过长途跋涉之后, 虽然教师们都已经疲惫不堪, 几天来的努力也都告败, 但他们还是一往无前, 执着地寻找着。

在这些教师身上, 带有中世纪启蒙主义者的影子。他们的天职就是传道, 天职决定了他们必须在这场灾难性的战争中去呼吁, 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在战争中迷失的人们。他们就像是来到这些在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人们身边的救世真主, 在人们艰难跋涉的旅途中陪伴着他们。这些教师仅有的只是黑板, 黑板就成为他们救世的道具。他们要用黑板来教人们读书和写字, 甚至是从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开始, 开始认识自己。黑板实际上代表着这些教师的身份, 也是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区别于其他人的唯一特征。更深层次地讲, 导演的用意就是以黑板作为他们的隐喻, 导演在接受关于这部影片的一次访谈中就说过:这部影片无疑是有我无意识的含义在其中, 具有隐喻的因素。

然而, 如果以为这些背着黑板的教师能够真正挽救人们的话, 那就大错特错。事实上, 两个教师的黑板在后来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塞德唯一能够用来娶一个妻子的嫁妆只有黑板, 塞德不得以献出自己的黑板来阻挡枪火的袭击!黑板能够救他们四个人的命, 但未必能够救其他人的命!在与即将回到伊拉克的妻子离异的时候, 迫于民族与国籍的不同, 塞德被迫实现诺言, 将黑板送给了那位女子!从此他失去了黑板, 失去了唯一借以谋生的东西!黑板还是帮助跌断腿的小孩护腿的夹板, 黑板在教给孩子知识的时候, 却不可避免地目注他们在枪火中倒下!他们失去了黑板, 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这是战争带给他们的黑色幽默。

寻找精神的家园

无论是电影《苹果》还是《黑板》, 导演总是在她的影片中深情关注着社会底层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 在《黑板》中尤其明显。触及到战争的实质问题, 观影者从这些教师身上除了看到普通劳动者勤劳朴素的美德之外, 还有失去家园后的飘零感, 以及他们在飘零过程中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被战争决定了的悲哀甚至有些无奈的命运。

影片中的孩子是在炮火中长大的孤儿, 他们自发组成一个群体, 为在战争中求生, 不但要每天冒着失足的危险负重走山路, 还要冒着被射杀的危险穿越国境线。为了在士兵的眼皮底下偷渡, 他们甚至把自己伪装成山羊, 跟着大群山羊一起爬过国境线。从小失去了父母的他们, 缺乏父母的抚养和教导, 偶尔在旅途中遇上一名诚心教他们读书的教师, 却不敢轻易信任。这群孩子已经步入歧途, 命运无法改变。但是他们还努力寻求知识, 寻求对这个陌生而恐怖的世界的理解, 不断地用自己的故事来阐述人生。

影片的结局无疑是一个悲剧, 在教师捧起双手喝羊奶的那一刻, 摔断腿的少年哈亚正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可就在这一刻, 枪声响起, 少年的身体和黑板一起滑落, 生命之花随风而逝, 令人叹息。这是影片对战争的残酷性的无声控诉, 战争剥夺了孩子们的生命, 剥夺了孩子们受教育的权利。而硝烟弥漫的战火毁掉的岂止是这群孩子, 是这群孩子背后所代表的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下一代。

小孩倒下的那一瞬间, 给教师带来的是莫大的震惊, 但他又无能为力。知识可以安慰这些经历沧桑的孩子孤寂的灵魂, 却无法挽救他们的命运。也许对孩子而言, 生存才是首要的问题, 因为战争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存!他们是迷惘的一代, 是被毁灭的一代!

相对来说, 在逃难回乡的老人身上, 则更多蕴涵着历史的沧桑和对前途的执着追求, 也深刻体现着人们灵魂中对精神家园的寻找。老人们在17年两伊战争中从祖国伊拉克越过边境逃难到了伊朗, 但他们依然想回到祖国, 回到故乡。归途中, 他们迷失了方向, 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但是他们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就是找到边境, 找到回到家园的路。“他们就像是寻找生他养他的地方的鱼群” (导演语) , 他们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 在故土生在故土死。与四处授业的教师和流浪的孩子相比, 老人们似乎更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 以及对精神家园执着的追求。

这部电影以写实的笔触, 描绘着一个徘徊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的世界。影片中的种种对比, 使那种文明即将被野蛮毁灭, 民族看不到未来的压抑深入人心。同时, 它又以柔嫩的笔触, 刻画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散发着光芒的人性。影片对人性的高度关注, 刺痛了观影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也让人反思苦难究竟源于何处。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马其顿共和国导演曼彻夫斯基的《暴雨将至》, 主人公柯克和这群老人一样, 都执著地想回归家园。对于在战争中颠沛流离的人们来说, 有什么能比家园更能让灵魂安宁的呢!同样是知识分子, 《暴雨将至》的男主人公柯克为了家园的安宁牺牲在自己人的枪口下, 肉体虽亡, 精神永存!而《黑板》中的教师, 他们的努力却只能止于民族与信仰的界限, 因为他们连自身都难保。这场惨烈的战争, 其实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被葬送掉的不仅是个体的生命, 还有一个民族的文明与希望。

《黑板》是萨米拉·马克哈尔巴夫的第二部作品。作品的背景是两伊战争, 这场战争历时七年又十一个月, 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在这样战争的背景下, 《黑板》用朴实的电影语言, 表现出年轻的萨米拉对处于水深火热的底层两伊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层关照。

寻找心中的精神家园作文 篇2

――题记

自记事起,我便在寻找,寻找那心中的精神家园。那精神指引我穿越时空,来到那座理想的国度。

在寻找的过程中,那些寂寞的灵魂,又有多少人在淤泥下寻找它心中的精神家园呢?

在历史长河中最繁荣的盛唐,迎来了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就是李白。

李白,站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之上,眺望远方,满腔赤诚的他心中满是豪情壮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你是何等的豪放,那震慑古今的气势与力量,那歇斯底里的郁怒情绪,那高亢的雄浑的声音,展示了你对政治的渴望,我知道你的豪情壮志,你一生都想大展宏图,你雄伟的志向,雄浑的.声音为世人所敬仰。

紧接着,繁荣的盛唐迎来了新的转折点,它的名字叫做安史之乱。在安史之乱爆发点后,又迎来了一位现实主义诗人。

他就是满脸忧愁的杜甫,年时以高的诗人杜甫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眺望远处萧瑟的秋江景色,百感交集的他,“艰难哭恨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连绵不断的战火和永不停息的硝烟拖住了你一生的脚步,一生热情却志不能展的家国情怀,那是一片忧国忧民的伟大之愁,健康之愁,你一生虽不功成名就,但你却以儒家的仁政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在后世声名远播,给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登高》更是有“七律之冠”的美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盛唐气象早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号称“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美好思念,又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神游境界,又有多少人想象得到呢?一生坎坷的他,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那强烈的思念足以表达他对那美好的思念。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细细的小雨遥寄着对家人的思念,一生颇有成就的他,在清明时节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多切经世人物的他与李商隐一样,为经历了盛唐气象衰败后的人们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创造新的诗派和诗风。

最后,经历了二百五十六年岌岌可危的大唐帝国就此陨落。而就在大唐叹出最后一口气时,黄巢以《不第后赋菊》结束了一个时代,“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农民革命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黄巢起兵落败在湖南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南非:寻找精神家园 篇3

一次美妙的旅程,可以使你回家之后仍恍如身在异乡,念念不忘,仿佛动人的音乐一样绕梁三日不绝,南非之旅就是这样。蓝天、白云、海水、动物、钻石、木雕、土著人无不让人回味。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一直在寻求关于生命,关于人生,关于精神的话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关于西方哲学的问题,一直让人们探索。从中国的女娲造人到西方的上帝造人,都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起源的?时至今日,仍然是一个宇宙之谜。

其实,关于人类的起源应该包含两个问题,这就是,人类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前者关乎到生命的起源,后者关乎到你我从哪里来。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有一个主流学说叫“单一地区起源说”,即世界各地的现代人是某一个地区的早期智人“侵入”、“迁徙”世界各地而形成,这个地区过去被认为在亚洲西部,而现在则认为是在非洲南部地区,这就是南非。

1924年在南非汤恩首次发现了南方古猿的一个头骨化石,是一个大约6岁小孩的头骨,犬齿小,枕骨大孔在颅底较前的部位,表明它已能两足直立行走,被命名为“非洲南猿”。

据考证,人类大约在700万年前到440万年前起源,汤恩头骨化石的形态比猿人(直立人)为原始,年代比猿人为早,因而确立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点。

据推测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很多科学家以此推测,南非是我们人类的发源地,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精神家园。

怀着对“我从哪里来”的好奇,我们便有了这次南非之旅。能到人类祖先的地方做寻根之旅,让人心潮澎湃。

站在南非的土地上,不一样的气候,不一样的植物,不一样的肤色,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风情,无不撞击着你的心灵。

“我是从这里来的吗?”这个问题似乎一直缠绕着你,从民俗村土著人的食物到舞蹈,从比邻斯堡野生动物园的犀牛、大象、狮子、斑马,从豪特湾的海豹和企鹅,从好望角的碧海蓝天,你总想从中寻找到一些线索,很陌生,似乎又很熟悉,总感觉自己似乎在哪里经历过但偏偏又想不起来。

站在先民纪念馆里,看到一座由白人因纪念他们如何征服而修建的纪念碑,心里纠结而矛盾。你会对黑人生生不息的家园被人抢占而充满同情;你也会被白人先民的勇敢和探险所折服。不能不感叹,所谓的“文明人”并不都是文明的,也常常以强盗的身份出现,“文明”的传播方式也并非总是文明,也常常伴随着血与火。

站在信号山上,面朝大海,顺着绿点体育场的方向,可以看到著名的罗宾岛,南非第一人黑人总统曼德拉就是被关押在这里,长达18年。

在这里,仿佛看到曼德拉在那不足4.5平方米的小屋里,映着夕阳的余晖,仰望桌山不屈的眼神。透过他的这种眼神仿佛感受到一种声音:你可以囚禁我的身躯,却不能囚禁我的思想;你可以囚禁我的自由,却不能囚禁我的灵魂;你可以囚禁我的行动,却不能囚禁我对自由的执著。你忽然有些激动,似乎找到了“我从哪里来”的线索,自由和平等是人类起源中最原始的密码。

站在好望角,你听到的不仅仅是大西洋的惊涛拍岸声,更有15世纪的航海探险家的惊呼声和呐喊声。好望角不仅仅是探险家们的驿站,更是人类探索未来家园的驿站,从这个驿站,人类去往哪里?我们无从得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自由的执著是人类的原动力,而这个原动力将使人类不惧走向任何地方。

“让自由来主宰一切吧。对于如此辉煌的人类成就,太阳永远不会停止照耀”。”我突然想起曼德拉的这句名言。此时,大西洋上空的光辉正洒满开普敦这座城市,也洒在我的身上。

仰望星空:寻找被遗忘的精神家园 篇4

遥望寥廓深邃的星空,总是让人充满美丽的遐想和希望,老一代的人,生活贫乏,但星空却慷慨地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调和色彩。许多人都记得,夏天乘凉,听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茫茫星海中寻找北斗七星,那种诗意和浪漫,几乎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然而现在,北斗七星似乎“消失”了。这固然是因为空气污染,城市夜空总是雾蒙蒙的,能见度很低。但孩子不识星,主要还是因为学校缺乏相关的教育。在调查中,甚至有学生表示天文学知识考试也不考,完全没有必要知道,而一位家长也说:“上小学时,我女儿对日食、月食还挺感兴趣,但现在学校里没有专门的天文课,也没有天文老师,孩子逐渐也就失去了兴趣。”

事实上,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的喧嚣浮躁社会之中,金钱、功利、现实往往要比拥有渊博知识和博大胸怀的闲情逸致来得重要得多。对于现在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知天文、识地理”,远不如唱歌、弹琴、学画那样实用——为升学考试加分,成为出名的捷径。因此,被边缘化的天文学自然远不如奥数班那样受欢迎。世风如此,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地向前赶路,还有多少人能有关注星空的闲情与定力。大人如此,孩子也不过就是有样学样。

那片被我们遗忘的星空,却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科学素养的缺失,以浮躁的心态构造的功利人生多少显得有些目光短浅,以致脚下进退失据,才是更多人生困惑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寻找生物的家园》教学设计 篇5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搜集资料讨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能够观察周围熟悉的环境和图片来记录生物及其环境的关系;

●能够列举事例解释生物伙伴的关系和敌对关系。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生物环境和生物的关系;

●知道生物栖息地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感受生物生存世界的神奇;

●体会到生物生存方式的多样性;

●感受生物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存在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生物和环境的图片,教师准备相关的影像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一段优美的地球各个生态环境的画面,结合影像讲述: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每一种生物的家园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2.朗诵小诗:树林是小鸟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池塘是鱼虾的家,泥土是植物的家……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它。

3.谈话: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寻找生物的家园。(板书课题)

【评析】这是单元页上的小诗,它揭示的是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对象,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以小诗配合优美的画面导入新课,既陶冶了情操,又很自然地充满感情地进入下阶段的学习。

二、了解生物和它们的栖息环境

1.出示企鹅、狮子、小鸟和海龟等动物,以及它们生存环境的图片,提问:这些动物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活动——帮动物找家园。

2.活动:学生分组做游戏。

3.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通过游戏活动我们知道了,这里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生存环境。但是,在同一个环境中,除了我们图片中出示的动物以外,还有其他的动物存在呢。

【评析】在此环节放入游戏,我觉得可以活跃研究的氛围,使学生又能感悟到我们必须关爱动物的情感,因为我们是在帮他们找家。

二、了解生物和他们的生存环境

1.提问:在这些环境中应该还有什么样的生物?

2.思考: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呢?

3.教师提供相关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观察。

4.选择其中的一张图片,让学生认识上面各种生物和非生物

5.学生讨论:图片上的生物生存是如何依赖自然环境的?

6.教师小结: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评析】学生对什么叫“栖息地”是陌生的概念,我们有必要科学规范地帮助他们理解。结合书本,我们可以让他们朗读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三、了解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学生观看相关录像资料。

2.提问:画面中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组讨论并在表格中作好记录。

4.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5.谈话:你还能举出其他生物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吗?

6.教师小结: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伙伴,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不管是伙伴还是敌人,他们的存在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评析】利用多媒体手段是学生的信息量最大可能增加,从书本扩大到书外更广阔的自然世界,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课后拓展活动

谈话:一棵树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找一棵树观察一下,把其中的动、植物栖息情况做个记录。要想看一看树上有多少昆虫,可把撑开的伞倒挂在树枝上,然后摇树。把摇下来的生物仔细辨认一遍,然后放回树上,不要伤害它们。要是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介绍给其他小组。

【评析】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外出调查,让学生受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保护生态环境,与生物和平共处。

教学片断赏析

“了解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教学片断

师:画面中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每天小丑鱼会带来食物和海葵共享,当小丑鱼遇到危险时,海葵会用自己的身体把它包裹起来,保护小丑鱼。

生:鳄鱼和鳄鸟是好朋友。鳄鱼那么凶残却不吃鳄鸟,因为他们互相帮助。真是奇怪啊!不知道鳄鱼很饿的时候会不会吃鳄鸟?

生:我看见很多动物都喜欢在他喜欢吃的食物周围生活。

师:那么动物和他们的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肯定是吃和被吃的关系啊。

师:是的,这是一种敌对关系,但是也是自然平衡的需要。我们不能破坏这种关系,一旦破坏了,后果会很严重的呀。

回归心中的家园,寻找迷失的自我 篇6

【关键词】流散;圆形流散;身份;《模仿者》;奈保尔

1 引言

维迪亚达·苏拉吉普拉萨德·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印度移民后裔,出生于加勒比地区的特立尼达岛。其作品主要以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殖民社会为背景,关注该领域模仿、流亡、身份、文化置换等问题,反映了特立尼达社会的生活状况和殖民地人们的迷失、挣扎与奋斗。奈保尔是那些少数作品一问世便受到关注的作家之一,学术界对其进行的研究几乎与其作品出版同步进行。奈保尔凭借其第一部小说《神秘的按摩师》(1957)获得“约翰·利维斯·里斯纪念奖”。英国《新政治家》、美国《纽约时报评书》、特立尼达《星期日卫报》等重要报刊纷纷对这一作品做出评论,此后,对于奈保尔的研究也逐渐兴起。20世纪60年代以来,奈保尔的作品在加拿大、英国、美国和印度学界一直备受瞩目。他于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奈保尔是一位专业而成功的作家,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极为少见的、一直而且仅仅依靠写作为生的作家中的一个”写作不仅仅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生命,他的作品形式多样,包括小说、游记、政论文集、书信等,为各种文学批评流派提供了论题。

2 奈保尔作品的流散特点

“流散”(diaspora原为希腊语,另被译为飞散、流亡、族裔散居、离散等)与后殖民主义一样来自西方批评话语,原意为“分散”。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流散文学”与“流散写作”已成为后殖民和文化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流散书写的核心问题就是身份问题,流散书写也通常是主体对身份归属问题不断追问、不断寻求答案的载体,而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地点变迁的简单记录。(黄晖,周慧, 2010: 35)

纵观奈保尔的成长背景与生活经历,他生于印度,长于特立尼达,之后他选择到英国求学,接受英国的文化教育。作为印度后裔,他无法认同故乡特立尼达的文化,但是,作为殖民地人的后裔,他又无法融入英国本土大城市文化当中,双重身份的矛盾使他无法对自己定位,从而沦为了文化边缘人,处于一种“中心”与“边缘”的文化困境中。受文化身份的困扰,他陷入了迷失状态,他无法摆脱疏离无根的生活,以至于使他成为一位“无根的作家”,他的作品成为了典型的流散作品,“流散”、“疏离”、“无根”的烙印深深植入其作品当中。有人认为,奈保尔通过写作来弥补其精神上的缺失,安慰其身份丢失后失落的心灵。其实不然,奈保尔始终未曾放弃过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追寻,写作不过是他记录自己心路历程的一种方式。奈保尔的作品一直围绕着“身份”、“寻根”等问题展开,他的作品都有强烈的身份特征,有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色彩。艾勒克·博埃默曾说过,奈保尔的作品“可以非常确切地被称为是后殖民主义的,而且,特别具有宗主国色彩,而不是殖民地的,更不是那种颠覆性的文学。他把文学看成是所经历的英国文化传统的一种联系”。② 奈保尔对文化身份的追寻,造成他身份困惑的原因与追寻的社会、文化根源都体现在其作品当中。作为移民作家,奈保尔始终处于浪迹状态,寻找家园、精神文化、自我身份是他一生不断的追求。天生的印度族裔文化、复杂的特立尼达殖民地文化、宗主国英国文化构成了奈保尔生存与创作的“战场”,混杂的文化在其创作过程中都以不同的力量影响着他,塑造了他的文化身份。但是他无法融入任何一种文化的窘境铸就了其混杂、模糊的文化身份。由于没有明确的身份,使其作品染上了浓厚的流散色彩,也成为人们研究他的创作时必须探讨的问题以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本文从“圆形流散”的角度来研究奈保尔的小说《模仿者》,通过探讨小说主人公拉尔夫·辛格以伦敦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流散,描写出了奈保尔无根的一生及自我文化身份的迷失,同时也描绘出了整个后殖民地人的生活状态。

3 以伦敦为圆心的四处寻根

英国,一个对奈保尔的一生都产生着重要作用的地方。奈保尔的家乡—特立尼达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深受英国文化的渗透。奈保尔所接受的英国式教育在他的文化和思维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模仿者》是一部半自传体,主人公拉尔夫·辛格与奈保尔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奈保尔一生的经历犹如辛格一生从殖民地到伦敦,从伦敦到殖民地,再从殖民地返回伦敦那般曲折。辛格生长的伊莎贝拉岛就如奈保尔生活的特立尼达,虽在自己的家乡,他却无法寻觅到家园的感觉。他们渴望逃离这个封闭、落后的岛屿。伦敦,辛格从小向往的地方,在他心中,伦敦就是他的根,在那里他可以寻找到迷失的自我。于是他来到了伦敦,到伦敦学习,只为寻找到一个中心,寻找到一种家园的感觉。然而在伦敦的生活并没有让辛格有“真实”的感受。辛格居住在一个环境肮脏的寄宿公寓,他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这样一间不属于自己的阴暗狭小的房间与伦敦这个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辛格感到自身无法与这个他梦想中的大城市融合在一起,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这个大城市中,每个人都是陌生人,失落、无助感时刻包围着他,他成了一个流放者,被抛弃在这座城市之中。

辛格渴望找到一个安静的世界来逃避无家,放逐的感觉。在伦敦生活时,他时常怀念着自己的家乡—伊莎贝拉,于是他又逃离了这个他无限向往的大城市,回到了伊莎贝拉。然而,伊莎贝拉,这个被辛格视为本质上有缺陷的社会并没使辛格找到归属感。在辛格眼里,这里的人们愚昧、无知。他曾尝试经商,进行政治活动,但他始终无法实現真正的自我。伊莎贝拉对于辛格来说只是个过渡的、临时的、缺少秩序的社会,伦敦才是他真正想要扎根的地方,尽管那里不是他真正的家,于是他最终又回到了伦敦,居住在伦敦郊区的一个旅馆里,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辛格漂泊动荡的一生象征了殖民地的永不平静与无序。辛格最终放弃寻找自我的文化身份,决定停止这种流浪的生活,伦敦对于辛格来说始终是一个中心,无论他去往何方,终点注定是伦敦。他对宗主国有种不可抗拒的依赖感,他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宗主国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依靠,一种无法割舍的东西。伦敦正是他停靠的那个中心点。

4. 以自我为圆心的流散人生

奈保尔是典型的流散作家,正如他自己所说:“就像是我们都按照自己古老的路线继续着各自的旅行方案,我们都作了换程旅行,以至时常转了一圈又返回到我们原先的出发地。”(奈保尔,2004:200)也就是说,奈保尔的流散不但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流散路线既是线形的,又是圆形的,但主要是圆形的。(王刚,2008:115)其作品《模仿者》中的主人公辛格的经历体现出了奈保尔的圆形流散特点。这部小说虚实交织的特点表现为辛格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和编写者与作家奈保尔结合到了一起。作家通过辛格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同时又以辛格的眼光看待世界,这样不仅使小说与作家紧密相连,同时也使小说更加客观和冷峻。小说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辛格讲述了自己在伦敦寄宿公寓里从事写作以及在伦敦的求学生活、婚姻以及返回故乡创业的故事。第二部分辛格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在伊莎贝拉的学校生活以及伊莎贝拉岛民的生活状况。最后一部分,辛格回顾了自己失败的从政经历,最后屈辱地逃回伦敦,躲在伦敦郊区的旅馆里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辛格在经历了各种波折之后,最终选择在伦敦从事写作事业,他想通过写作描写自己的经历。在写作过程中,他可以以另一种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审视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他以自己为圆心,通过自己的好恶标准来衡量这个世界,因此小说反应的是辛格眼中的世界。在辛格看来,他无法认同伊莎贝拉的文化,他认为伊莎贝拉的文化是肮脏、停滞、落后的。所以当他还是个孩童时,他并不愿意和父亲居住在一起,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贫穷的人。相反,他更愿意与出生相对富裕的母亲一起生活。他认为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话可以使他变得更加像个西方人,而且可以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尊重。他还将自己的名字改為英式的,使自己在伊莎贝拉以两种身份存在。后来与桑德拉的婚姻,也象征着他对宗主国的依赖。对桑德拉的迷恋体现了欧洲文化对于辛格的吸引力远远大于伊莎贝拉文化,他对英国文化的依附使其在英国文化中找到了寄托。这些都反映出,接受了英式教育的辛格以自己为圆心,把英国想象成一个完美的社会。他认为英国文化是优越的,只有在英国,他才能寻找到自我。尽管后来他发现英国并不如想象中那样,他也曾返回故乡,但是对他而言,贫穷、混乱、动荡的伊莎贝拉不能带使他的心灵得到安定。在他的心里,必然有一个圆,正如他小时候常常幻想的那样,他要到一个大城市当中去寻找自我,他也始终没有放弃追寻自我,他以过去和现在为半径,为自己构想了将来的路线。过去的他和现在的他都不是完整的,所以他返回伦敦,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通过写作,他找到了自我,把自己内心所勾画的一切在作品当中描绘出来。当他带着情感写作时,他所呈现的世界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在其内心深处有一个虚幻的圆心,使他的想象围绕着这个圆心辐射,但最终的归属点都是“自我”这个圆心。所以他的写作旅程不过是他追寻自我的另一个开端。

同辛格一样,奈保尔的的整个写作历程实际上是他个人的人生经历。他以“自我”为圆心观察这个世界。他以自己的方式、独特的眼光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也向读者展示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不难看出,奈保尔的流散路线是一个圆,圆心始终是英国,圆心始终是“自我”。他把所有的一切都压缩成了写作,并且通过他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他的终生都在漂流中渡过,在写作中他创造了“自我”这个圆心,并创造了他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流散之圆。

5. 结语

小说的结尾是辛格最终选择在伦敦郊区的一幢私人旅馆里编写回忆录。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伦敦漂流的经历使得辛格最终明白追求文化身份以及独立自我的重要性。整部小说的描写辗转于伊莎贝拉与伦敦之间,从而构成了辛格寻求身份认同的整个过程。这也正是奈保尔想要通过描写这部小说所表明的:身份并不能在某一固定的文化当中得到认同,而是要不断随着文化的改变来实现身份的认同。但是,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身份认同的核心都是自我,而他选择的写作,以他追寻自我的过程为半径描绘出了他的圆形轨迹的人生,最终让他回到圆心,在创作当中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周敏.后殖民身份认同上海[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2]黄晖,周慧.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9.

[4]Peter, Hughes. V. S. Naipaul. London: Routledge, 1998: 10.

[5]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韩敏中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45.

[6]王刚.以自我为圆心的圆形流散—评奈保尔新作《作家周围的人》[J] 外国文学,2008(5).

寻找精神的家园 篇7

关键词:余华,人性,忧患意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 一位叫余华的青年作家站在城市的边缘, 以不动声色的平静给我们讲诉了一个故事——《现实一种》。故事围绕着两兄弟的复仇展开:由山岗四岁的儿子皮皮无意摔死堂弟引起, 山岗想用金钱弥补儿子的过失, 山峰没有接受, 他亲手杀死了侄儿皮皮为儿子报仇, 山岗目睹了儿子被杀的事实后以更加残忍的手段杀死了山峰, 而山岗也没有逃脱恢恢法网, 被执以枪决。相信读过文本后刺激读者的不是复仇这一主题, 而是复仇过程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理和生理冲击, 心里的迷雾和视觉的刺痛不得不让我们队它另眼相看, 而这种冲击既有文本形式本身的冲击, 又有文本内容的冲击。

就文本形式而言, 主要是作者的叙述方式, 这是抵达文本内容的基本途径。余华说:[1]“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式。在叙述过程中, 尽可能回避直接的叙述, 而是让阴沉的天空来展示阳光。”余华设计了一个冷漠的叙述者, 并借这个叙述者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另一叙角, 这种视角极端而直截了当地使人看到另一幅世界图景与人的兽性。叙述者既不做过多的议论, 也不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 更不做价值评断, 仿佛从天外俯视世间愚昧与凶残, 他就象一部灵活的摄影机, 不断变换视角, 通过变换将各个片段组接起来, 展示出仇杀血淋淋的过程。正如评论家指出的:[2]“他仿佛是跳出了这个世界, 回过头来冷静地看人们是怎样的活法, 《现实一种》就是把人生的一幕揭示出来给你看:人生的真相是什么?从小孩间无意伤害, 到大人的相互杀戮, 每个人犯罪似乎都出于偶然或本能, 就跟游戏相同。”

再看文本内容, 《现实一种》中余华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冷漠、残暴、血腥、暴力的世界:在这个七口之家中母子、兄弟、祖孙、夫妻、妯娌间的亲情全然淡漠。老太太关心的就是“骨头发霉了没有”, “胃里长青苔没有”, 对儿孙不管不顾, 甚至看到皮皮摔死堂弟血流遍地的情景也无动于衷;山岗山峰两兄弟互不关心, 名为兄弟实为路人;山峰得知儿子死后对妻子的残暴毒打更是令人发指, 没有丝毫夫妻间的互尊互爱;整个家全没有一点欢乐和生气, 沉闷得令人窒息的空气和兽性的惨然报复充斥在这个因血缘和伦常结成的家庭中。皮皮摔死堂弟是无意的, 而山峰飞脚踢死侄儿皮皮, 山岗把山峰绑在树上, 往他脚底板抹骨头汤, 然后让小狗舔他的脚底板以至将其折磨致死, 山岗被枪决后尸首捐献医院, 几个医生在解剖山岗尸体时的谈笑自如、畅快淋漓, 无不让人触目惊心。[3]“余华以一种极端冷静的叙述对伦理、人性本质实行了极端颠覆。”使我们在感到恶心、恐怖、荒谬之余不禁心生疑惑“究竟是什么使人性沦丧异化为兽性?”

细读作品可以体察到其中的现实背景:山岗山峰俩夫妇整天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老人关心孩子。现实的种种压力使这个家的亲情淡漠了, 上班——吃饭——睡觉这种“样板”模式的单调生活使这个家缺乏了起码的温情, “家”无非是个体拼凑而成的

生活的论述与实践[C].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 2002

[9] (俄)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05.[10]詹丹, 张瑞.城市娱乐和<金瓶梅>中的元宵节庆[J].上海师范大学

集体概念——名存实亡。皮皮正是在起码的交谈和沟通无法实现时才找到堂弟, 这个躺在摇篮中伸腿踢脚、咿呀不语的婴孩儿给皮皮带来了瞬间的快乐, 而皮皮自己并不清楚正是这短瞬的快乐葬送了婴孩儿的咿呀声, 也正是这短瞬的快乐葬送了他自己的小命, 疯狂报复的兽性表演就从这里开始, 血淋淋的场面呛眼又让人心悸。

《现实一种》最初发表于1988年, 距今已25年, 25年来社会发展的进程世人有目共睹, 而彼时的余华在冷漠叙述的背后, 那具有前瞻性的忧患意识不得不引导我们审视自身的生存状态:在城市发展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 都市的“外衣”愈益华美, “快餐”爱情日益泛滥, 昼夜界限日益模糊, 而人的信仰、价值和追求在哪儿?是不是也被颠覆到支离破碎的一地灯影中了呢?在物质充斥了这个社会, 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不断向我们亮“红灯”时, 人是否真正关心过自己内心的需求?余华以冷静的笔触把两兄弟血淋淋兽性的一面暴露在人们的面前, 应该可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唤醒人性的复苏, 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诚然, 社会发展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 然而可悲的是在经济观念冲击下人丢掉了真实的自我。我们看到, 当各种厅、吧、会所挤满城市的大街小巷, 颓废也成了这个时代的“时尚”, 是城市发展进程加速了人性裂变也好, 是灯红酒绿孕育了末世颓废也罢, 不可否认的是, 在忙于生存、工作、交际的同时我们把支撑人之为人的精神家园给荒废了。于是, 用摇头丸来催生刺激, 用独守更岁闲置青春换取瞬间炫目, 用看似豁达的一笑而过掩饰虚空……这些全成了新的社会条件下的新活法。人性这一基本而永恒的品性就发生了裂变、异化, 变态和兽性也就应运而生。

同为先锋作家的马原在《倾述》中写了一个因种种原因而导致心理变态的中年男人, 连着三个星期四以极为残忍和卑劣的手段杀死了三个素昧平生的女人, 当他用水果刀割下那个咽气女人的两个乳房, 用塑料袋装好放到税务局门前时, 当他用推剪一丝不苟地为已被勒死的女医生剃光头发, 并把头发奉献给中央马路时, 他成为这个城市的女人挥之不去的噩梦。倾述者本人道出了心中困惑:“你说怪不怪, 早些年就挣那么一脚踢不倒的钱, 日子过得和和气气, 这些年工资涨了好几倍, 不愁吃穿, 彩电冰箱录像机纯毛地毯都置上了, 怎么总觉得这日子不如早年舒心呢?”于是, “黑色星期四”事件就上演了。当人与人之间因生存竞争的种种压力而流于逢场作戏, 而习惯了酒肉人生, 而疏于彼此沟通和了解, 日积月累只要找到出发因素便会以一种变本加厉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人性就在此时剥离人体, 人就只剩下动物性了。在此意义上, 马原此作的隐忧和余华一脉相承, 都有振聋发聩的功效。余华以近极端或冷漠或自恋的叙述表现方式引人思考:社会发展派生出的不该是人性的异化和自我的迷失, 相反, 古镇边城的质朴清新、温柔淡远, 红高粱土地上的英雄传奇、人性之美才是我们民族永不衰落的心灵根据地。

参考文献

[1]余华.《虚伪的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陈思和.《理解九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寻找精神的家园 篇8

河岸是“河”与“岸”的分界, 向前一步便注定飘摇, 而身后伟岸的大地在这里却第一次被苏童抛弃, 这次他迈开步伐走出了他心心恋恋的香椿街, 开始了一段与河流为伍的人生。

主人翁库东亮的父亲原本是烈士的儿子, 担任书记的职务, 一家三口生活得幸福, 骄傲, 而又满足。但随着文化大革命来到的一支工作组使这一切发生了变化, 在调查父亲身世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父亲不是烈士的儿子, 母亲因此深受打击, 又得知父亲的生活作风问题更是火上浇油, 母亲忍受不了和这样一个阶级异己份子再生活在一起, 连带起对“我”的厌恶, 主动划清界限, 离开了家, 而父亲在漫长的审查中也不再被陆地上的人们所接受, “我”和父亲被赶到了向阳船队, 一支由犯过错误的人所组成的赎罪船队, 过起了船上的生活。

父亲是被陆地所抛弃的孩子, 在河流上找到自己的归宿, 而“我”却并不知道自己正真的归属在哪里, 所以, 河岸成为“我”一次又一次徘徊中停留的地方, 在与母亲, 父亲, 陆地与河流的多元关系中, 找寻归属感。

一、“我”与父亲

永远无法割舍的父子关系让“我”的一生都脱离不了父亲的影响, “我”对父亲有怨恨, 因为他的问题, “我”失去了母亲, 失去了家, 失去了朋友, 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甚至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 无缘无故的接受了流放, 只因“我”是库文轩的儿子。七癞子的姐姐给“我”的外号“空屁”, 带给了油坊镇居民莫大的快乐, 这个有着侮辱意味的称号我也必须承认, “它有空的意思, 也有屁的意思, 两个意思叠加起来, 其实比空更虚无, 比屁更臭。”只因我是库文轩的儿子。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又逐渐的理解了父亲, 甚至最后为了父亲作为烈士儿子的信仰, 不惜闯祸的把烈士的墓碑扛回船上, 再也不嘲笑父亲的信仰, 高声宣布自己就是烈士的孙子。

“我”与父亲, 若即若离, 亲情让彼此曾经一度相互伤害, 而又在生命的旅途中成为对方的依靠。

二、“我”与母亲

母亲是个美丽的女人, 用父亲的话说, 她的身上散发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气息, 她和父亲的恋爱, 更加确切的说, 是发现, “是一次互相发现, 父亲发现了母亲的眉毛和才华, 母亲发现了父亲的血统和前途。”而当接二连三的事件发生后, 父亲丧失了

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这意味着女人的一切是自己的, 不是附属于男人的, 充满了女性独立性意识。作者在小说中采用了回忆式的叙述方式, 通过作者的个人记忆追述了一个女人精神和心理成熟的过程。技巧上, 小说没有明晰的线性时间结构, 这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而且作者可以以此随意地挥洒记忆的碎片。这种看似杂乱、散漫的写作结构是融入了意识流小说的写作技巧。内容上, 作者将主人公多米的一切所思、所想、所闻和所见全都一览无遗地表现了出来。多米回忆的内容十分生活化, 她从小到大所看到的、想到的或者自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带着多米内心深处的自我剖析, 被作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用讲故事的方式说给读者听, 带着个人化的色彩。小说在一种自传式的氛围中前所未有地凸显了一个女人成长历程中个人的铭心刻骨的记忆, 并由此把女性的奇特经验渲染到了极致。《一个人的战争》明显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影响, “有人甚至认为它就是按照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埃莱娜·西苏的‘身体写作’原则来写作的。”[3]细腻的笔触成功地让我们领略到了女性独有的魅力及其头上的光环, 更是给母亲带来了屈辱, 于是, 母亲用理智选择了离婚, 从此, 母亲在岸上, 父亲在河上, “我”选择了父亲, 便也代表着离开了母亲。

当再次渴望母亲的温暖, 找到她时, 却蓦然发现, 与记忆中美好的想象截然相反, 母亲已经离“我”越来越远, 无形的隔阂让“我”觉得陌生的恐惧, 宁愿躲在厕所里也不肯出来与声泪俱下的母亲见面。

母亲, 只是一个回忆。

三、“我”与岸

“我”与岸的联系, 最初是童年的幸福生活, 而后变成留在陆地上的母亲, 后来是年轻姑娘慧仙和人民理发店。“我”不停的从河上回到岸上, 寻找驻足之地, 却一次又一次被陆地拒绝, 无奈回到船上。工作组对父亲的调查是陆地开始驱逐“我”的开始, 母亲的离去、对慧仙爱情理想的破灭、人民理发店的“禁止入内”, 最后傻子扁金那块找人代写的公告赫然写着“即日起禁止向阳船队船民库东亮上岸活动!!!”的字样, 看似是傻子的一厢情愿, 却也昭示着大地对“我”的厌恶和斥责, “我”与陆地的关系, 就此终结。

四、“我”与河

向阳船队的自由生活让“我”一度开心不少, 因为大家都是犯过错误的, 彼此心照不宣也就没有人会挖苦你, 没有人会瞧不起你。又因为父亲是个文化人到也曾做过官, 船队的人们也还保留着对他“库书记”的称呼, 有事儿也会找他商量。

“我”在河上遇到慧仙, 在河上学会听水流的密语, 在河上与父亲给烈士奶奶做河祭, 陆地屡次的拒绝我, 河流却屡次的包容我, 船民们因为远离陆地的喧嚣和时代的影响, 也就免掉了思想上急功近利的变化, 多保留了几分朴实与善良。

父亲将生命的句号画在了水里, 他选择与烈士母亲的纪念碑一起沉入河底, 这也就注定了我和河流的联系, 父亲在这里, 奶奶在这里, 记忆里的慧仙在这里, 于是“我”也选择了这里。

五、归属的灵魂

河流是最终的选择还是无奈的选择, 主人翁的心灵也许只是在寻找一个宁静的庇护所, 生活的动荡, 时代的动荡, 让他得到的只是否定, 河水的密语让他仿佛找到了一个聆听和倾诉的对象。

河岸, 是他开始寻找的地方也是他结束寻找的地方, 可能, 也终将是他的灵魂永远漂泊徘徊的地方。

细密的内心世界。

结语

心理小说的发展体现着新时期文学与西方文学、文化的交流。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 在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之后, 当代新时期的文学在中西文学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发展着自身。心理小说的发展同时也体现着新时期文学在对人性的关怀上越来越具有自觉性, 体现着人性的觉醒。

参考文献

[1]叶向党.《王蒙“意识流”小说研究综述》[J].2008, 27 (6) :67.

[2]时晓丽.《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与中国新时期的文学》[J].1998, 3 (28)

寻找精神的家园 篇9

关键词:流散,圆形流散,《模仿者》,奈保尔

一、引言

维·苏·奈保尔, 印度移民后裔, 出生于加勒比地区的特立尼达岛。其作品主要以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殖民社会为背景, 关注该领域模仿、流亡、身份、文化置换等问题, 反映了特立尼达社会的生活状况和殖民地人们的迷失、挣扎与奋斗。奈保尔是那些少数极少作品一问世便受到关注的作家之一, 学术界对其进行的研究几乎与其作品出版同步进行。他于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奈保尔是一位专业而成功的作家, 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极为少见的、一直而且仅仅依靠写作为生的作家中的一个” (Hughes, 1998:10) 。

二、奈保尔作品的流散特点

“流散”与后殖民主义一样来自西方批评话语, 原意为“分散”。流散书写的核心问题就是身份问题, 流散书写也通常是主体对身份归属问题不断追问、不断寻求答案的载体, 而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地点变迁的简单记录 (黄晖, 周慧, 2010:35) 。本文认为, “圆形流散”即以某一点为中心, 以流散的路线为半径而形成的圆形路线的流散。

纵观奈保尔的成长背景与生活经历, 作为印度后裔, 他无法认同故乡特立尼达的文化, 但是, 作为殖民地人的后裔, 他又无法融入英国本土大城市文化当中, 双重身份的矛盾使他沦为了文化边缘人, 处于一种“中心”与“边缘”的文化困境中。受文化身份的困扰, 他成为了一位“无根的作家”, “流散”、“疏离”、“无根”的烙印深深植入其作品当中。作为移民作家, 奈保尔始终处于变动不居的旅行浪迹状态。混杂的文化身份使其作品染上了浓厚的流散色彩, 也成为人们研究他的创作时必须探讨的问题。因此, 本文从“圆形流散”的角度来研究奈保尔的小说《模仿者》, 通过探讨小说主人公拉尔夫·辛格的流散经历, 描写出了奈保尔无根的一生, 同时也描绘出了整个后殖民地人的生活状态。

三、以伦敦为圆心的四处寻根

《模仿者》是一部半自传体, 主人公拉尔夫·辛格与奈保尔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辛格生长在伊莎贝拉岛, 但是, 在他心中, 伦敦才是他的根。于是他来到了伦敦, 只为寻找到一个中心, 寻找到一种家园的感觉。然而在伦敦的生活并没有让辛格有“真实”的感受。辛格居住在一个环境肮脏的寄宿公寓, 他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这样一间阴暗狭小的房间与伦敦这个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辛格自身无法与这个他梦想中的大城市融合在一起, 他成了一个流放者, 被抛弃在这座城市之中。

辛格渴望逃避这种无家, 放逐的感觉。在伦敦生活时, 他时常怀念着自己的家乡——伊莎贝拉, 于是他又回到了伊莎贝拉。然而, 伊莎贝拉, 这是一个被辛格视为本质上有缺陷的社会。他曾尝试经商, 进行政治活动, 但始终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我。伊莎贝拉对于辛格来说只是个过渡的、临时的、缺少秩序的社会, 伦敦才是他真正想要扎根的地方。于是他最终又回到了伦敦, 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辛格最终的选择表明了伦敦对于辛格来说始终是一个中心。无论他去往何方, 终点注定是伦敦。他对宗主国有种不可抗拒的依赖感, 他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 宗主国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依靠。伦敦正是他停靠的那个中心点。

四、以自我为圆心的流散人生

奈保尔是典型的流散作家, 正如他自己所说:“就像是我们都按照自己古老的路线继续着各自的旅行方案, 我们都作了换程旅行, 以至时常转了一圈又返回到我们原先的出发地。” (奈保尔, 2004:200) 也就是说, 奈保尔的流散不但是身体上的, 也是心理上的;流散路线既是线形的, 又是圆形的, 但主要是圆形的。 (王刚, 2008:115) 其作品《模仿者》中的主人公辛格的经历体现出了奈保尔的圆形流散特点。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辛格表达了作家自己的观点, 但同时又是以小说主人公的眼光看待世界, 这样不仅使小说与作家紧密相连, 同时也使小说更加客观和冷峻。辛格在经历了各种波折之后, 最终选择在伦敦从事写作事业。在写作的时候, 他通过自己的好恶标准来衡量这个世界。

辛格无法认同伊莎贝拉肮脏、停滞、落后的文化, 他以自我为圆心, 把英国想象成一个完美的社会。他认为英国文化是优越的。通过写作, 他把自己内心所勾画的一切在作品当中描绘出来。在其内心深处有一个虚幻的圆心, 使他的想象围绕着这个圆心辐射, 但最终的归属点都是“自我”这个圆心。

同辛格一样, 奈保尔以“自我”为圆心观察这个世界。他以自己的方式、独特的眼光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不难看出, 奈保尔的流散路线是一个圆, 圆心始终是英国, 圆心始终是“自我”。他把所有的一切都压缩成了写作, 并且通过他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在写作中他创造了“自我”这个圆心, 并创造了他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流散之圆。

五、结语

在小说中, 我们不难发现, 在伦敦漂流的经历使得辛格最终明白追求文化身份以及独立自我的重要性。整部小说的描写辗转于伊莎贝拉与伦敦之间, 从而构成了辛格寻求身份认同的整个过程。这也正是奈保尔想要通过描写这部小说所表明的:身份并不能在某一固定的文化当中得到认同, 而是要不断随着文化的改变来实现身份的认同。但是, 身份认同的核心都是自我, 他通过写作, 以他追寻自我的过程为半径描绘出了他的圆形轨迹的人生, 最终让他回到圆心, 在创作当中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周敏.后殖民身份认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2]黄晖, 周慧.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3]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9.

[4]Peter, Hughes.V.S.Naipaul.London:Routledge, 1998:10.

[5]王刚.以自我为圆心的圆形流散——评奈保尔新作《作家周围的人[J].外国文学, 2008 (5) .

学校:精神的家园 篇10

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生活在精神的世界里, 孩子也不例外。正因如此, 才有了教育, 才有了学校。

教育是什么?学校为什么?这个一直被教育者们追问的问题至今没有定论, 但有一点应该被人们所共识, 那就是教育要为孩子生命的发展奠基。

然而, 长久以来,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显得浮躁不堪。学校德育为了短期效益, 往往过于强调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时性, 而忽略了系统性、浸润性、长效性, 从而导致德育工作被“四化”, 即德育内容“抽象化”, 德育对象“物象化”, 德育方法“僵硬化”, 德育评价“简单化”。学校德育仅仅注重学生行为的规范, 而忽视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换句话说, 学校德育长期着眼于孩子的外部行为, 很少甚至是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尤其是孩子的精神世界。如此一来, 德育工作停留在为孩子的外部世界“增光添彩”, 而忽略了对孩子生命打上精神的底色, 从而致使学校德育教育收效甚微, 有时甚至出现“种瓜得豆”的现象。

生命本无色, 但由于有了对理想的追求、对信仰的坚守, 生命便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 任何一种生命的形式、生命的色彩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就中小学教育而言, 要为孩子的生命发展奠基, 不仅要向孩子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 要为孩子生命的发展打上精神的底色。

我们应该为孩子打上怎样的精神底色呢?

我们以为, 为孩子打上精神的底色, 就是要孩子从小具有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大自然的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就是要孩子从小形成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执著追求, 就是要拥有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敢于担当的责任情怀。一句话, 就是要孩子树立理想, 拥有信仰。

由于对应试的热衷, 今天的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为应试的训练场, 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积极性, 缺乏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缺乏对学校辛勤培育的认同感。

要让孩子树立长远的理想、拥有坚定的信仰, 谈何容易?

二、变应试训练场为学生精神的家园

鉴于上述认识和思考, 我们尝试着将“中华传统美德”纳入德育教育,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避免了德育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形成了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教育, 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特别是2008年以来, 不再将“唱读讲传”活动作为独立的形式, 而是将其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结合, 把“唱读讲传”作为中华美德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不仅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 张扬了校园正气, 更为如何为学生打上精神的底色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1、把“唱读讲传”渗透在教学中, 做到教书育人。

每年在初、高中新年级每周开设一堂“经典诵读”课。以《读点经典》和《论语百句》为主要教材,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与大师对话, 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利用班会课开展“理想与信念”、“意志与情操”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同时, 还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 熔“经典诵读”和“讲故事”于课堂教学中, 丰富了课堂教育内容, 优化了教学形式, 激发了师生热情, 形成了积极向上、立志勤学的精神风貌, 为学生精神的底色, 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把“唱读讲传”渗透到活动中, 做到活动育人。

通过活动, 将学生的美德意识转化为美德行为, 进而上升为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们的德育活动丰富多彩。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为媒介, 开设的“红歌欣赏”、“红歌点播”、“红色影片”等栏目, 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与斗志;“萱中之声 (广播) ”开设的“与你同行”栏目, 以“讲故事”和“学生心理辅导”为主要内容, 用先烈、英雄、模范的故事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为学生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使学校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家园。为此,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唱读讲传”系列活动:九月, 开展尊师重教的教师节庆祝活动;十月, 举行“唱红十月”的国庆文艺演出活动;十一月, 举行田径运动会;十二月, 开展“写箴言, 书经典”的书画比赛;一月, 举行元旦晚会;二月, 爱心捐助活动;三月, 文明礼貌活动;四月, 清明祭祖“讲故事”比赛;五月, 以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篝火晚会和以“孝亲”为主题的中华母亲节庆祝活动;六月, 以“诵读经典”为主题的儿童节庆祝活动;七、八月, 以“孝、礼、诚、勤、忠”为核心内容的“目中有人, 心中有事”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在活动中以对联传递“唱读讲传”的核心精神, 从而以“红歌”激励人, 以“经典”熏陶人, 以“故事”感化人, 以“箴言”唤醒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融洽了师生关系, 提升了学校内涵, 彰显了民族精神, 从而使学校这个冰冷的“应试训练场”变为师生精神生活的家园, 使他们有了对学校的认同感, 有了对伟大民族复兴的责任感。

3、把“唱读讲传”渗透到环境中, 做到环境育人。

人是环境的产物, 有什么样的环境, 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人。“近朱者赤, 近墨则黑”。这话告诫我们,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极其重要。为推动“唱读讲传”的顺利进行, 我们营造了“日日有花开, 处处有花香”的绿色校园。同时, 让名言、箴言点缀其间, 使良好的自然环境与高雅的精神食粮相结合, 让师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不仅如此, 我们还在师生中推行“日记一语、日正一行、日省一善”和“每周一歌 (唱一支红歌) 、每周一文 (写一篇文章) 、每周一故事 (讲一个故事) ”的活动, 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使其在和谐的环境中去陶冶情操, 去享受家园的温情。

通过“唱红歌”, 让师生唱出了豪情, 唱出了自尊, 唱出了人生追求;通过“读经典”, 让师生读出气势, 读出了品味, 读出了健全的人格;通过“讲故事”, 让师生讲出了激情, 讲出了大度, 讲出了民族精神;通过“传箴言”, 让师生传出了自信, 传出了真理, 传出了人生真谛。

我们以为, “唱读讲传”之于当代中小学生而言, 其最终指向是精神的, 是理想与信仰。通过“唱读讲传”进校园,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精、气、神, 为学生打上精神生活的底色;通过“唱读讲传”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提升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和长效性, 有利把握德育教育的方向, 有利于弘扬民族正气。为此, 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师生精神的家园。

上一篇:防雷击胶膜下一篇:感悟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