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结果利用

2024-06-29

审计结果利用(精选十篇)

审计结果利用 篇1

随着国家财政对高校投入的不断增长,高校拥有的资源总量不断扩大,财务状况明显转好,学校建设的速度、规模进一步加快。同时高校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多样,高校管理工作量和难度不断增加,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越来越多。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内部控制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审计结果是审计工作的结晶和成效体现,查出问题不是审计的根本目的,审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揭示问题促进整改、推动制度完善和健全。“只查不纠,是审计的失职”, 审计结果得不到利用或利用不充分,都将使审计流于形式。只有实现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才是全面履行审计职责,才能体现内部审计存在的必要性。

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决策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向高校决策和管理层反馈信息,提供建设性建议。高校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的规范高校内部财经管理的秩序,促进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高校财务管理正常运转,防范和降低各类经济风险,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促进高校的廉政建设。系统而有效的深入研究高校内部审计结果的利用,有助于提高高校审计工作的效率,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理论体系,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结果有效利用的影响因素

1、审计环境的限制

一方面,内部审计工作难度大,审计对象多是同级的其他单位,没有高校领导对内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支持和信任,内审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审计整改工作很难开展和深入,审计结果也很难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内审结果的利用主要由被审单位执行,被审单位是否配合不仅影响审计结果的公开披露,也会对审计意见的有效、全面落实产生影响。一些单位存在屡审屡犯的现象,与被审单位的不重视、不配合密切相关。

2、审计制度的缺失

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鲜有专门针对内部审计结果利用的规范和指示,部分审计成果利用的制度条款分散于其他审计制度之中。例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要求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5〕2号)要求加强审计整改, 对于审计揭示的问题,提出的意见,被审计单位、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督促限期整改落实; 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对整改工作的检查,对整改情况进行后续审计。但对如何具体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如何反馈等没有明确规定,审计结果出具后如何运用缺乏依据,使得相关部门对审计结果运用存在较大随意性。

高校内部审计成果如何有效利用还处于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之中:审计成果利用制度建设相对薄弱,亦缺乏专门的审计成果利用制度,缺乏自身的强制措施,无法系统规范地促进审计成果利用。内部审计停留在监督和建议阶段,对于其审计结果的利用只能依靠单位相关领导的主观意识,审计成果的利用缺少保障。

3、协同机制的制约

高校内部审计结果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取决于各方面力量整体的配合。审计发现的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但仅靠高校内审部门孤军作战,缺乏行之有效的各职能部门联动协作,缺乏统一主导下的督促落实制度,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整改合力。此外,高校内审部门的审计报告还往往涉及到体制机制性问题,许多问题存在合法不合情、合情不合法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多个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来解决,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部门间存在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很难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问题。

4、审计质量的局限

审计工作质量与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密切相关。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受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限制,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较低,导致审计工作开展受阻,审计结果并不能够充分而客观地反映高校的经济事项,审计评价模糊,不能够给高校及相关单位带来有效的建议,从而导致审计结果无法采纳。同时,由于部分审计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审计法规定的审计程序展开工作,或者因为部分审计人员碍于情面,思想顾虑太多,怕得罪人,导致审计工作缺乏客观性和独立性,审计报告信息失真,使得最终审计结果的可信度较低,其审计结果也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三、加强内部审计结果有效利用的建议

1、提升审计环境

良好的审计环境能为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高校领导的重视及其他部门的配合,能有效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有效性,不仅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促进审计结果得到有效利用。应提高领导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加强其对内审部门资源及工作的支持和信任,保障内审部门独立行使审计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使内审部门真正成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完善制度建设

高校内审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审计成果利用制度,对审计结果报告的内容、审计结果利用的原则、主要形式、整改措施等方面进行界定,对相关部门利用审计结果的职责权限和责任追究做出规定,系统规范地促进审计成果的利用。 同时,建立利用审计结果的信息反馈制度,对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定期进行分析总结。透过现象看本质,着力从源头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逐步完善审计结果利用制度方面,浙江大学做出了表率,制定有《浙江大学审计“三函”制度试行办法》、《浙江大学审计跟踪制度》、《浙江大学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和 《浙江大学审计文书和信息公开操作规范》,为审计结果利用提供了规范性的操作指南,使审计结果运用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3、推进协同长效机制

为交流、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有关问题,达到有效利用审计结果的目的,可通过建立由审计、财务、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 构建审计结果落实的长效机制,实现审计成果利用的最大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定期召开审计联席会议,梳理分析普遍性问题和未整改到位问题;将审计结果落实情况纳入重点工作督办事项,建立跟踪督导机制,增强对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力度。形成工作合力,联合督查,分层次落实, 推进审计结果落实,提高审计结果利用效果。

加强与财务部门、基建部门、房产管理部门、设备采购和管理部门以及纪检监察、组织和人事管理部门等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建立部门沟通机制,营造和谐外部环境。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分类整理提交相关职能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分析风险点、查找管理中的漏洞,推动审计问题整改。通过发挥部门监督合力,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促进审计问题整改,实现审计结果利用。

4、加大审计公告力度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扩大审计成果公开范围,提高审计透明度,增强审计监督。审计结果公开是实现审计结果运用的推动力,将审计结果公开不仅是对审计部门审计质量的考验,同时也有助于被审计单位迅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5〕2号)明确表示:“推进结果公开。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通报制度。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通过印发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等方式,在学校内部进行公开。 其他审计结果和审计调查结果,要按照有利于问题整改和解决的原则,在校内进行通报。在此基础上,要依照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2013年起, 浙江大学已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报告在OA系统实行全公开,让全校教职工参与监督,使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此外,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报告的研究,也有助于其他单位对比发现自身工作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5、加强内审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和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审计建议是审计结果有效利用的前提,高校要加强内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质量。一是充实审计队伍。选择一定数量的既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熟悉业务流程的专业人员到审计队伍;加强项目计划管理,科学立项,有效利用社会审计,以内外审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审计。二是组织业务技能培训。以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改善其知识结构,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等。三是加强审计学术交流。在审计实践工作中,各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间应加强交流,开拓视野,借鉴和吸取先进经验,提高审计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对于高校的发展,特别是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只有长期地、 系统地探索各种方法途径,切实发挥审计结果的重要作用, 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云霞:高校治理的目的与实现[J].教育与经济,2012(4).

[2]崔利宽:以审计整改促审计结果的综合运用[J].理财,2013(8).

[3]余灿、夏午宁:对高校内部审计文化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25).

审计结果报告格式 篇2

***单位关于对***项目工程

价款的审计报告

合肥市审计局:

根据合审投通[****]***号通知书,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我们对工程价款结算进行了审计,本次审计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和配合(或不太支持和配合情况),审计实施已结束,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立项文号;

2、资金来源;

3、工程规模、主要特征;

4、工程参建单位:建设、设计、施工、设计、供应商等名称;

5、工程开、竣工时间;

6、工程招投标情况(有无招标、招标方式、中标价、招标文件的简要描述);

7、工程设计、施工主要变更情况(数量、比例、大宗变更的描述);

8、工程质量情况;

9、各合同情况简介(合同基本内容及合同基本形式[总价/单价])。

二、审计评价

该工程在工程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合同管理、变更控制、工程款支付等方面等好的做法。

三、工程价款结算的审计情况

1、列举本次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定额、合同、招投标文件的依据;12、施工单位已签证无异议的审定工程造价及核减额、核增额、净核减额;

3、造成工程造价核减、核增的主要内容及其原因的分析说明,要有具体数字,尽可能一一对应;

4、存在异议的工程造价及核减额、核增额、净核减额;

5、对施工单位存在异议内容事项的解释、分析、说明;

6、与初审审核报告中的审核工程造价相比,造成工程造价核减额变化的主要内容和原因;

7、其它有关说明。

四、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线索

根据我局“要求在工程价款结算审计审计中提供线索的函”的具体内容,逐条有针对性地加以细述,要求对每条内容都有回复,如对其中的一条或几条没有可说明的,也要明确“经检查此项情况正常”等态度。

五、审计建议

针对工程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建工程各方面管理的建议。

六、附件

1、国家建设项目工程价款协审结果表;

2、工程结算审核对照明细表及其电子文件;

3、其它需要提供的各式底稿。

审计人员签章、签字:

复核人员签章、签字:

单位法人签章、签字:

谈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处理和利用

经济责任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利用。如果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运用将使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本文对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的建议。

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的原因

按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定,审计机构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后,应向组织人事部门提交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作为组织人事部门选拨任用领导干部时的参考依据。组织人事部门应定期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情况反馈给审计机构。目前大多数审计机构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是“先离任,后审计”或“先提拔,后审计”,并没有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参考依据。审计结果一般对领导干部任用难以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审计成效。究其根源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导致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审管审,用管用的情况普遍存在。

1.1 审计质量不高,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后,应按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优劣确定不同的评价类别。组织人事部门对评价为不同类别的领导人员应有不同的考核任用取向。但我们过去的经济责任审计中没有把领导人员履责情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类别,没有对被审计领导人员做出可以离任的明确结论。绝大部分审计报告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都是较好的履行了经济责任,这样的评价让组织人事部门很难利用。由于审计质量不高,评价笼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

1.2 未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审用脱离。虽然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领导人员离任必经的一道程序,但大多是先离后审。组织人事部门想要提拔任用哪个领导人员时也不会先征求审计部门意见。审计机构派出审计组实施审计时,被审计领导人员已经在新的岗位上任职。久而久之,经济责任审计大家更关注的是审计结果报告那张纸,就象走过场似的,组织人事部门需要审计机构出具审计结果报告,装入被审计领导人员人事档案。被审计领导人员接到那个报告,就觉得对自己任职期间的工作划上了个句号。组织人事部门未真正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你审你的,我用我的。报告中发现的问题是否真的就影响了一个人的政治前途,对一个人的任用到底起多大作用,起没起作用,没有反馈,没有通报。这种虎头蛇尾的方式,给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和威严打了折扣。

1.3 审计机构对审计结果利用情况不跟踪,淡化了审计结果利用。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在审计职权范围内,审计机构能按照规定给予处理;对不在审计职权范围内的移交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移送其他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的事项,审计机构重视程度不够。觉得在自身风险范围内的事项已经解决,后续问题怎么处理、责任人是否追究不过问、不跟踪,容易造成责任意识淡薄的部门对审计结果报告不重视,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处理不积极,淡化了审计结果利用。

1.4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作用发挥不到位。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作为交流和通报有关情况,研究、解决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问题的议事机构,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组织,推进审计结果运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过去的工作中,虽然也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或一年召开一次会议,但均属事后总结。会议也只是对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进行简要通报和总结,时过境迁,没有人太在意和关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形同虚设。没有利用经济审计联席会议举足轻重的地位,推进审计结果利用。

2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的途径

2.1 审计机构通过提升审计结果报告质量,增强审计结果的利用价值。审计结果报告质量高低取决于三方面,一是查证质量;二是定性处理;三是语言表述。查证事实清楚、责任界定清晰是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关键;问题定性准确、处理合规恰当是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前提;表述简单扼要,形成的审计结论清晰明了,是有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关键。为通过审计结果报告给其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撰写审计结果报告应该注意的以下事项。

2.1.1 审计结果报告应当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定性准确、责任明确、意见具体、便于利用。

2.1.2 审计结果报告要写明审计中发现的主要违纪违规问题、问题的责任界定、审计评价等重要内容。审计机构认为应当对责任人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的,应当提出处理、处分建议。

2.1.3 审计结果报告必须明确评价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类别。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按照既定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履责类别后,必须在审计结果报告中明确表明履责优劣的类别。

2.1.4 审计结果报告必须明确领导人员是否可以离任。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后,对被审计领导人员是否可以离任必须在审计结果报告中明确表述。

2.2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设。为交流、通报、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有关问题,达到有效利用审计结果的目的,通过联席会议,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建立联动机制,对以下事项进行明确:

2.2.1 各成員单位建立相应制度办法,明确审计结果利用程序、方式等。在制度办法中对评价为不同类别的领导人员,要建立基本的价值取向,如对评价为Ⅰ类的领导人员,可以提拔任用;对评价为Ⅳ类的领导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提拔任用等类似规定。

2.2.2 各成员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按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确定的制度办法执行。在干部监督管理、选拔任用、表彰奖励、年度考核等工作中,或在作出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侦查等决定时,要将审计结果作为参考依据,真正做到审用结合,并定期将利用结果在联席会议上通报。

2.2.3 建立成果分析总结制度。各成员单位对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定期进行分析总结。透过现象看本质,着力从源头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制度、机制和管理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形成的建议经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各部门根据建议制定相应措施,从源头上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审计结果的定期分析总结,把审计结果转化为规范运行、强化管理、提高干部素质和反腐倡廉更深层次的指导意义上来,实现审计成果的二次开发利用。

2.3 建立审计结果跟踪制度。审计机构对移交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及司法机关处理的事项要进行审计跟踪。建立定期询问跟踪落实结果管理制度,督促其他部门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促进审计结果的利用。

谈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的几点思考 篇4

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的原因

按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定, 审计机构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后, 应向组织人事部门提交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作为组织人事部门选拨任用领导干部时的参考依据。组织人事部门应定期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情况反馈给审计机构。目前大多数审计机构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是“先离任, 后审计”或“先提拔, 后审计”, 并没有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参考依据。审计结果一般对领导干部任用难以产生直接影响, 进而影响审计成效。究其根源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导致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审管审, 用管用的情况普遍存在。

1.1 审计质量不高, 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

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后, 应按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优劣确定不同的评价类别。组织人事部门对评价为不同类别的领导人员应有不同的考核任用取向。但我们过去的经济责任审计中没有把领导人员履责情况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类别, 没有对被审计领导人员做出可以离任的明确结论。绝大部分审计报告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都是较好的履行了经济责任, 这样的评价让组织人事部门很难利用。由于审计质量不高, 评价笼统, 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

1.2 未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 审用脱离。

虽然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领导人员离任必经的一道程序, 但大多是先离后审。组织人事部门想要提拔任用哪个领导人员时也不会先征求审计部门意见。审计机构派出审计组实施审计时, 被审计领导人员已经在新的岗位上任职。久而久之, 经济责任审计大家更关注的是审计结果报告那张纸, 就象走过场似的, 组织人事部门需要审计机构出具审计结果报告, 装入被审计领导人员人事档案。被审计领导人员接到那个报告, 就觉得对自己任职期间的工作划上了个句号。组织人事部门未真正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参考依据, 你审你的, 我用我的。报告中发现的问题是否真的就影响了一个人的政治前途, 对一个人的任用到底起多大作用, 起没起作用, 没有反馈, 没有通报。这种虎头蛇尾的方式, 给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和威严打了折扣。

1.3 审计机构对审计结果利用情况不跟踪, 淡化了审计结果利用。

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在审计职权范围内, 审计机构能按照规定给予处理;对不在审计职权范围内的移交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处理,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移送其他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的事项, 审计机构重视程度不够。觉得在自身风险范围内的事项已经解决, 后续问题怎么处理、责任人是否追究不过问、不跟踪, 容易造成责任意识淡薄的部门对审计结果报告不重视, 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处理不积极, 淡化了审计结果利用。

1.4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作用发挥不到位。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作为交流和通报有关情况, 研究、解决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问题的议事机构, 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组织, 推进审计结果运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过去的工作中, 虽然也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每半年或一年召开一次会议, 但均属事后总结。会议也只是对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进行简要通报和总结, 时过境迁, 没有人太在意和关注,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形同虚设。没有利用经济审计联席会议举足轻重的地位, 推进审计结果利用。

2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的途径

2.1 审计机构通过提升审计结果报告质量, 增强审计结果的利用价值。

审计结果报告质量高低取决于三方面, 一是查证质量;二是定性处理;三是语言表述。查证事实清楚、责任界定清晰是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关键;问题定性准确、处理合规恰当是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前提;表述简单扼要, 形成的审计结论清晰明了, 是有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关键。为通过审计结果报告给其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撰写审计结果报告应该注意的以下事项。

2.1.1 审计结果报告应当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定性准确、责任明确、意见具体、便于利用。

2.1.2 审计结果报告要写明审计中发现的主要违纪违规问题、问题的责任界定、审计评价等重要内容。

审计机构认为应当对责任人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的, 应当提出处理、处分建议。

2.1.3 审计结果报告必须明确评价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类别。

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按照既定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履责类别后, 必须在审计结果报告中明确表明履责优劣的类别。

2.1.4 审计结果报告必须明确领导人员是否可以离任。

审计机构对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后, 对被审计领导人员是否可以离任必须在审计结果报告中明确表述。

2.2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设。

为交流、通报、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有关问题, 达到有效利用审计结果的目的, 通过联席会议, 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 建立联动机制, 对以下事项进行明确:

2.2.1 各成员单位建立相应制度办法, 明确审计结果利用程序、方式等。

在制度办法中对评价为不同类别的领导人员, 要建立基本的价值取向, 如对评价为Ⅰ类的领导人员, 可以提拔任用;对评价为Ⅳ类的领导人员, 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提拔任用等类似规定。

2.2.2 各成员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按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确定的制度办法执行。

在干部监督管理、选拔任用、表彰奖励、年度考核等工作中, 或在作出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侦查等决定时, 要将审计结果作为参考依据, 真正做到审用结合, 并定期将利用结果在联席会议上通报。

2.2.3 建立成果分析总结制度。

各成员单位对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 定期进行分析总结。透过现象看本质, 着力从源头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制度、机制和管理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形成的建议经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 各部门根据建议制定相应措施, 从源头上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审计结果的定期分析总结, 把审计结果转化为规范运行、强化管理、提高干部素质和反腐倡廉更深层次的指导意义上来, 实现审计成果的二次开发利用。

2.3 建立审计结果跟踪制度。

审计结果公告应当注意的问题 篇5

一、审计结果公开的意义

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健康运营有着积极的影响,做好审计工作,可以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策略。将审计结果向公众公布,需要保证审计的质量,结果必须由多种证据证实,审计人员需要保证事实的确凿性,还要保证证据的充足性,在处理企业违规违纪行为时,也要把握好尺度,这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所以,在处理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审计人员做出的最终结论需要保证客观、准确,要经得起社会工作的推敲。审计机关属于监督部门,其在对社会中的各大企业进行监督时,也要做好自身的监督工作,审计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审计结果公开后,会受到公众的推敲,这本身也属于接受自我监督的形式,社会公众会对审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推敲,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只有提高审计的水平,才能保证审计机构的权威性。

审计结果公开可以扩大审计的影响力,可以保证社会大众的知情权,人们可以及时的了解审计结果,而且还可以参与到监督中,可以充分发挥中大众监督与舆论监督的功能,这有效的增强了审计的效力。审计结果公告会增加审计机构的工作压力,审计机构必须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要提高其工作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正确性,在对审计制度进行优化后,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在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后,审计的监理力度也会大大增加,其具有了一定威慑力,可以有效的社会中的企业进行监管。审计结果公开有利于实现依法行政,在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后,有效的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威信。將审计的信息公布于众,并且揭露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指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保证行政的透明度,还可以充分发挥出公众的监督权力,可以有效的惩治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可以使人民对政府更加信任。

二、审计结果公告应当注意的问题

1、做好审务公开工作

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行业不断进步的体现,其可以保证审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化,可以保证审计体制的完善性。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要做到依法行政,还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要第一时间公布审计结果,使社会大众及时掌握审计结果。审计结果公告需要保证审务公开,要严格管理审计工作,还要把握好公开的尺度,在工作中积极推行阳光审计政策,要做到依法行政,还要制定法律法规制度,做好审计处罚工作

2、做好审计项目工作

审计项目的设定需要结合实际,要了解当前审计项目公告的条件,不能将所有的项目都公开,一定要做好事前研究工作,这极大的考验了审计人员的经验,在设定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考虑人民的利益,审计结果公告有效的维护了人民的知情权,可以保证大众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审计的过程中,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审计时需要对企业为员工办理的五险一金等福利状况进行审核,要了解企业员工的福利受惠情况,将这些审计项目的结果公开,可以保障员工的利益,这些审计项目也是社会大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审计部门要做好经济监督工作,要对同级财政项目进行审计,要对审计报告进行检查,还要接受人大的监督,并将监督的内容公诸于众,监督的范围要不断的扩大,还要接受人大的指导。审计时需要考虑上级提出的要求,要对救灾款项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还要对募捐款项的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向大众公告。

3、保证审计的质量

审计工作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其对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素质要求比较高,其必须保证审计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公布的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审计工程需要按照一定法定程序进行,审计人员还要制定出完善的审计报告,要收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还要保证财务资料的完整性,在取证时,相关资料需要得到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的审批,要避免财政资料出现丢失的问题。审计人员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还要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适合的审计方式,掌握审计的技巧。审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审计结果不受其他任何因素影响,不带任何个人和组织的观点,如实反映审计情况。对一些涉及到具体人员的问题和被审计单位对征求意见提出不同看法的问题,按照谨慎性、完整性、重点性的原则把握,确保公告的结果百分之百准确,重点性突出,条理性清晰。

4、注重把好文书生效关

审计结果什么时候才能公告,什么时候之前不宜公告,有一个审计文书生效的时限问题。如果在这个时限之前审计结果就冒然向社会公告,就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审计法规定,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行政复议法规定,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六十日内被审计单位可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诉讼法规定,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三个月内被审计单位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因此,审计结果公告必须在审计报告或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之后才能对外公告,对有可能会引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审计项目要谨慎对待、暂缓对外公告,待超过规定时限之后再行考虑。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审计结果公告是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审计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将审计的结果公诸于众,可以得到公众更多的支持,也可以使公众对审计部门更加信任。在审计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协调与沟通工作,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充足的证据,要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审计部门还要与被审计单位做好沟通与联系,针对审计结果公告中披露的问题,被审计单位需要及时改正,还要积极配合审计人员开展各项工作,要避免出现隐情不报等问题,审计人员要积极维护公众的利益,这样才能体现出审计的价值。

审计结果利用 篇6

近年来, 我国各审计机关在审计署党组的领导下, 坚决贯彻审计工作“二十字”和派出审计局“十六字”工作原则。在审计工作中, 全面评价被审计单位, 注重查处重大违规违法问题,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审计的成效和影响不断扩大。但从近些年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看,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部门在预算管理和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2004—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数据研究, 总结出我国面临的问题, 并进行成因分析和提出策略建议。

1 预算执行审计历史回顾

我国1982年的《宪法》第91条规定“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 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这是我国预算执行审计的法律渊源。

198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第13条规定: “对财政计划、信贷计划的执行及结果, 进行审计监督”并列为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通过行政立法, 把预算执行审计规范为对财政计划执行及结果的审计。

1994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总则第4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工作报告”。这是第一次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 确立了预算执行审计独立的法律概念。在该法中, 预算执行审计被规定为每年必须进行的法定审计。

2 2004—2012年我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分析

本文的数据来自2004—2013年公布的全部关于中央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即2004年第5、第6和第7号, 2005年第3号, 2006年第5号, 2007年第6号, 2008年第7号, 2009年第12号, 2010年第19号, 2011年第31号, 2012年第32号, 2013年第27号公告。本文统计的有关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所涉及的财政资金的范围仅指这12份公告中所涉及的资金。由于发改委和财政部在预算执行过程以及职能的特殊性, 本文的数据统计中剔除了这两个部门的相关数据。

2. 1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公告总体分析

部门预算审计公告披露的内容中,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其揭示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涉及的财政资金规模。

( 单位: 万元)

注: 数据来源于国家审计署 2004—2012 年 9 年间 “部门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中所披露内容的整理和统计。

从“各年度违规金额总计”一栏可以看出, 2004—2006年呈现上升趋势, 究其原因, 主要是被审计部门数有大幅提高。2006—2008年, 违规总金额有较明显的下降, 但2009年的违规金额总数达到了近些年的最大值, 可能与披露部门数较多和审计力度较大有关。相较而言,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这三年数据较稳定。

2. 2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这12份审计公告中所披露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在分类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分类的主要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实施条例》, 把审计结果公告中披露的违规违纪资金根据重要性水平 ( 违规金额的大小、违规事项涉及的部门个数) 和经济实质原则, 将2004—2012年9年间审计公告揭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归类。具体内容, 如表2所示:

本文对12份审计结果公告中涉及的问题财政资金的金额进行了统计、计算以及分析, 具体的结果见表3。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某年度的某违规事项违规金额比例 = 该年违规事项的违规金额÷该年度的违规资金总额

通过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违规资金比例最高的都在“年初预算未细化”这一项, 比例分别为55. 28%、51. 18%、38. 11%、32. 65%、32. 17%、52. 83%、35. 88% 和53. 02% , 说明部门预算在资金分配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 需引起相关部门注意。相比较而言, 在11个项目中, “支出未纳入预算管理”和“未经批准改变资金用途”通常为本年份中比例最小的两个项目。

表3的数据还表明, 随着审计力度和披露力度的增强, 部门预算执行涉及的违规事项有些得到了改善, 如“扩大预算支出主体”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是有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如“年初预算未细化”, 比例涉及金额仍然居高不下, 因此, 在进行财政资金预算执行审计时, 应当首先将有资金再分配权的单位或部门的预算管理纳入监督范围。顺着资金走向, 具体审核财政在拨款时是否有切实可行的项目预算作为基础, 监督在资金运行中缩短再分配环节, 减少中间滞留时间, 保证及时到位, 并且对项目进行跟踪问效, 查找问题, 最终促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 单位: % )

注: 根据国家审计署 2004—2012 年 9 年间 “部门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中所披露内容的整理和统计。

3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目前面临的问题

3. 1 审计监督机制落后

预算资金滞留、超预算列支及虚列支出等问题都是由于缺失审计监督而造成的,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国现行审计工作主要还是以事后审计为主, 事前控制很少, 手工查账运用较多, 而借助信息系统审查的方法运用不普遍, 导致效率不高, 结果精度不高, 效果不佳。目前我国的部门预算审计并不重视对预算编制的审计, 审计的着重点还是在每年的执行情况上, 但实际情况是, 部门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3. 2 审计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审计环境也随之变化, 审计对象作假手段和工具也更加先进, 这无疑增加了审计风险。从当前审计情况看, 审计人员对预算执行审计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相应的措施不到位。受到审计时间、权限等问题的制约, 当前的审计往往只重视财政资金的静态审计, 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动态审计, 审计的深度、广度不够, 无法把财政资金的运用与相关事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3. 3 审计成果分析深度不够

审计机关在进行预算执行审计时, 对普遍性、趋势性问题缺乏敏感性, 仅仅停留在账项违法违规问题上, 没有对审计结果进行深入思考, 着眼于微观层面而忽视了宏观问题, 提出的建议不具有宏观性与长远性, 所以很难被政府采纳, 对于推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效果不明显。

3. 4 审计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 并且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 缺乏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知识与技能, 严重影响审计业务的开展。甚至极少数审计人员贪图个人利益, 以国家利益做交换, 其在履行审计职责时, 抛弃客观公正的立场, 有意偏袒违法违规的被审计单位。

3. 5 对审计部门报送审计结论的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

审计结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准确性通常会受到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影响, 但目前我国对此的约束机制并不健全, 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3. 6 审计查处问题整改落实不力

审计整改工作一直是审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虽然近些年得到了部分重视, 但“屡审屡犯”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 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审计机关每年都要求被审计单位汇报上年审计决定的整改情况, 但被审计单位对此并不重视, 敷衍了事的情况普遍存在。

4 预算执行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 1 中央部门数量众多且管理混乱

由于历史因素, 中央部门所属单位数量众多, 机构结构复杂, 虽然中央在不断地采取改进措施, 例如精简机构及人员, 实行编制管理等, 但效果缓慢并且片面, 整体效果有限, 很多机构管理不到位, 精简部门之后又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增加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难度。

4. 2 审计独立性不强

我国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由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的体制, 审计机关的人、财、物都掌握在政府手中。虽然编制和实施财政预算的任务是由财政部门负责, 但最终的决定权却在政府手中, 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实际上是在审政府, 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

4. 3 审计法律法规滞后

预算执行审计立法滞后: 现行的《预算法》还是1995年1月颁布实施的, 距今已有将近二十年时间, 很多内容已经过时, 不能适应我国现行经济的发展要求, 亟须修改。预算执行审计处罚规定滞后: 虽然《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已经颁布很多年, 但是实施细则一直没有出台, 所以该条例形同虚设。预算执行审计规范化建设滞后: 目前与预算执行审计有关的审计准则、工作规章制度、评价标准等还未建立健全。

4. 4 项目资金分配制度存在弊端

很多部门申报项目预算并不是根据部门工作需要, 而是想方设法多报预算, 常用的方法是多设项目, 通过大量的项目扩大预算基数, 预算编制工作已不是纯粹的资金需求预估, 演变为部门间的政治博弈, 还依赖于部门间讨价还价的能力。项目目标设置不合理, 申报过程不科学, 项目评审走过场等问题普遍存在, 虽然一直在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但中央各部门尚未建立规范的预算内部控制制度, 项目预算混乱, 财政资金被挤占和挪用的情况严重。

4. 5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缺乏科学的标准和定额

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决策时缺乏科学公正的评判程序, “跑部钱进”、“钓鱼工程”等现象频现, 从而滋生了腐败现象。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比较粗放,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中央部门很难把所有资金的运用情况搞清楚, 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人要钱用钱, 无人问绩问责”,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跟踪监督不到位。目前,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没有编入地方预算, 地方财政部门也以“上级拨款”为借口, 来规避人大、审计部门的监督审查, 这部分资金已然是监督的盲区。

4. 6 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制约预算执行审计的成效

不少审计人员在做预算执行审计时, 仍偏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对于效益性审计, 仅仅只有一个初步想法, 不能真正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同时, 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不足, 难以胜任预算执行审计需要。此外, 审计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 行政人员偏多, 专业人员欠缺, 人员业务能力单一, 复合型人才较少, 又由于编制等因素, 高素质人才进不来, 不适合干审计的又出不去。

5 改进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5. 1 审时度势, 确定科学的预算执行审计目标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的财政支出方向发生大转变, 加大民生工程投入, 将改革成果惠及民生。虽然现行体制下财政支出改革的成果逐步显现, 但是与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相距甚远。因此, 这就要求预算执行审计做出相应调整, 改变过去的“跟进式”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要树立公众受托人意识, 从受政府委派审计转到受公众委托开展审计, 要对人民负责。预算执行审计还要树立政府监督人意识, 通过审计促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促使财政体制走向“公共财政”和“阳光财政”。

5. 2 对各预算部门的全部财政财务收支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

按照政府审计部门制定的审计目标, 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应放在签审部门决算、规范财政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 所以, 审计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预算执行审计, 应当扩展到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全部经济活动。与之相对应的, 部门决算审计也不能只限于反映当年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 应当扩展到完整、系统、真实地反映政府部门全部财务活动和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等情况。要实现相应的审计目标, 只审计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是远远不够的, 要扩展当前审计范围, 督促各政府部门遵循《预算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制度上明确对全部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审查, 真实、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以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5. 3 全面审计, 突出重点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 积极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公共设施项目、经济建设项目、国债项目逐年增加, 此外, 财政预算收支随经济增长而增加, 政府和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不断上升, 审计的难度不断加大。并且,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承担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各派出局, 如果不能分清审计的主次, 只是一味地扩大审计面, 这就很难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难以发挥审计作用。因此, 各派出机构要摸清被审计部门情况, 统筹规划, 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 抓大放小, 把握主要问题与宏观问题。

5. 4 加快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要以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方式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技能, 熟练掌握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机关应重视人才的引进, 在公平公正原则上, 严格按照聘用程序, 真正引进一批高素质、宽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充实审计队伍。

摘要:国家审计公告披露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这些信息表明, 虽然我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力度逐年加大, 审计结果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重视, 但实际纠正效果与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偏差, 问题屡审屡犯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也折射出我国部门预算存在缺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2004—2012年审计公告数据, 探讨了我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并提出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等建议。

关键词: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审计结果公告,现存问题,成因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实.强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大有必要[J].中国审计, 2002 (12) :29-30.

[2]李顺明, 杨清源.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55-58.

[3]夏素梅, 王璐, 王耀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2 (4) :6-8.

[4]陈澎.强化部门预算审计监督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4) :71-72.

[5]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 (第2版) [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217-241.

[6]赵玉荣, 董雪艳, 崔红.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 2008 (10) :181-183.

[7]许贺文.企业效益审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财会研究, 2007 (10) :69-70.

[8]谢加涛.我国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有效性实现的对策研究——基于审计结果公告的视角[D].乌鲁木齐:新疆财经大学, 2012.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探讨 篇7

经济责任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利用, 如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运用将使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目前,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在结果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 审计力量不足导致审计工作结果不能有效运用

审计机关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预算执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专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四个方面。审计机关面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而现有的编制设置又十分有限, 这就造成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重复审计, 工作效率低下。审计机关现行的工作分配方法是对接到的任务逐项依次进行审计。但实际上, 上述任务虽然在授权主体、时间安排和目的要求上不同, 但审计内容和程序却存在着交叉甚至重叠。同一个被审计单位在同一年度可能被经济责任审计小组和其他审计项目组同时审计, 很大一部分审计内容相同或类似, 但审计结果却不能共同利用, 造成了审计资源的严重浪费, 增加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二是工作难以事先计划, 审计效果得不到保证。审计任务往往时间紧、任务急, 审计机关无法事先制定工作计划, 审计人员常处于超常运转状态, 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特别是在政府换届时, 组织部可能临时委派大量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搞审前调查、研制方案等, 审前准备不充分, 审计之中又抢时间赶进度, 不能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二)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不规范, 导致审计评价不准确

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 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审计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可靠。目前, 我国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定量定性分析、评价结论的确定、运用建议的选择, 审计结论的内容和格式等方面尚无统一规定, 仍存在许多人为因素, 如何对所有相关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对被审计对象的功过是非做出准确的评价已成为一大难题, 给审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日常工作中常有以下几种不适当的表述:一是包罗万象的全面评价;二是评价内容主观空洞;三是评价绝对化不留余地。这些不恰当的表述, 加大了审计机关工作的风险和相关部门获知被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难度。

(三) “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得不到有效贯彻, 导致审计结果利用不充分

在现阶段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组织人事制度结合不够紧密, 难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充分运用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去。审计机关接受审计任务时, 组织人事部门已下达调任通知, 审计机关的工作仅作为任务来完成, 此种审计方式所起作用仅为新领导摸清了家底, 对离任者和新任领导的经济责任的界定及任职去留无任何实际意义, 给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 审计覆盖面的限制导致审计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审计覆盖面的限制通常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管辖范围上的限制。经济责任审计按照领导干部的管理权限来确定审计管辖范围, 审计机关主要负责对本级以及下一级党政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但对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单位, 如司法、税务、工商、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 不具有审计监督权, 而上级审计机关的审计重点在主管部门, 往往无暇顾及基层垂直单位。这些垂直管理单位一部分是行政执法机关, 拥有执法监督、经济处罚等权力, 一部分是行业专营单位, 拥有垄断经营权, 还有一部分既有行政执法权又有专营权, 权限较大, 财务收支资金量也较大, 是滋生腐败的高发区。审计机关对这一领域却存在盲点。二是时间范围上的限制。领导干部的任期往往较长, 而审计机关由于人力、时间、财力等方面受到的限制, 审计一般以近三年为主, 对以前年度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只做大概了解或根本不审。由于时间范围受到的限制, 导致审计证据收集的不足, 许多问题未能被发现, 得出不恰当得审计结论。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对策

针对上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 构建联动体制, 建立信息共享系统, 实现审计结果运用要实现这一目标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与各部门协调配合, 制定有效地审计计划。以往的经济责任审计, 基本都是离任审计, 任务急、时间紧, 常常与年初安排的常规审计发生冲突, 致使审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容易造成盲目审计。对此, 审计机关应同有关部门及早协商确定本年度需要审计的领导干部, 改变过去单一的离任审计方法, 对经济责任审计采取任中、任前、离任三种审计方式, 以任中审计为主, 严格按计划管理。对任期满三年的领导干部, 无论岗位是否变动, 原则上在任中都要进行审计。在计划的安排上注意突出重点, 对具有执法权、管理权, 资金拨付多、下属单位多的领导干部, 侧重进行审计;根据组织部门委托, 凡对掌管资金、物资部门的主要领导成员提拔任用时, 都要进行任前审计, 并逐渐扩大任前审计的范围和比例, 列入审计计划, 逐步实现“先审计, 再任职”的干部任免程序, 有问题的领导干部坚决不能上任, 业绩不好的领导干部报组织部门重新考虑;把三年内达到离职退休年龄的领导干部, 统一列入各地的年度审计计划。审计部门根据组织部门提供的领导干部名单, 自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计划, 力争在领导干部离任前完成经济责任审计。二是建立信息共享系统, 实现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对同一被审计单位来说, 不同审计任务的审计目标、要求和时间虽然各不相同, 但是审计的内容、程序和结果却存在着许多相同点。在省级或市级审计机关建立信息共享系统, 审计人员在完成一项审计任务后, 妥善整理和保存审计工作底稿, 将相关信息输入信息共享系统, 其他审计人员在审计同一被审计单位时可查阅相关信息, 这样, 可以大大的提高审计效率, 有效地运用审计结果。

(二) 加快法律规范建设, 推进审计结果运用

2006年2月修改后的《审计法》首次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 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规范、条例仍尚未公布。国家应尽快出台《经济责任审计条例》, 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形式、程序、评价和责任等内容, 解决目前现实工作中无规范可依, 各级审计机关各行其是, 凭主观臆断随意操作的问题。待《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出台后, 各地可在《审计法》和《经济责任审计条例》的指导下,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地方法规。审计人员依据具体的审计规范进行操作和评价, 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 规范成果转化机制, 促进审计结果运用

要使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 必须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要求各级用人单位“先审后离, 先审后任、凭审任用”, 未经审计的领导干部坚决不能任用。二是坚持把审计成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级别, 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任免程序, 不见审计结果不做结论。三是坚持建立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库, 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存入被审计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政档案中, 随个人档案共同保管, 并永久保存。四是坚持审计结果公布制度, 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存在的严重违法违规问题, 应采取一定方式予以通报, 并按规定程序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将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形成强大的合力, 引起被审计单位及相关部门对审计查处问题的重视, 加大审计结果运用的力度。

(四) 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处分的力度, 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在2008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 2008年全国审计机关共对2.4万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还开展了对4名省部长和12户中管企业原主要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中有不少领导干部被审计查出存在严重经济问题, 但处罚的力度不大。一些违纪违规问题是屡查屡犯, 对出现问题的领导干部处分的力度不够,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审计难, 处理更难”, “法不责众”, 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应加大处罚力度。对于构成刑事犯罪的领导干部, 加重量刑;对于未构成犯罪的领导干部, 根据需承担的责任情况, 免职、降职、撤职, 永不恢复到原职务。

(五) 扩大审计覆盖面, 确保审计结果运用

一是重新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对于垂直管理单位, 应纳入本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制定有效地上下级联合审计模式, 上级审计机关应加大对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授权, 对于有条件的审计对象, 采取上下联合审计方式, 上下级审计机关联合对某个系统、部门的领导干部同步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全面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 资金使用效益, 资金流向等, 及时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深层次问题, 准确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二是扩大审计时间范围。审计机关合理制定审计计划, 统筹安排审计力量, 对任期较长的领导干部, 以近三年审计为主, 以前年度发生的对财务收支和资金使用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活动也纳入审计范围, 进行重点审计, 保证审计结论的恰当性。

参考文献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初探 篇8

(一)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和单位内部审计机构, 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

(二)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指审计单位对被审计单位有关领导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建议以及审计意见或决定等。任何审计的目的都在于审计结果的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更是如此。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标, 也是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职能作用的重要标志。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

二、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遵循的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落脚点是对责任人的评价, 即从审“事”入手, 以评“人”告终。审计结果直接关系到对领导干部的奖惩和使用, 为了避免对党委和组织部门以及领导干部本人造成不良影响, 在应用审计结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客观性原则。

即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在应用审计结果时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应用审计结果, 履行客观性原则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审计结果。在执行审计结果时不应该带有个人的主观意愿或打击报复情绪。

(二) 谨慎性原则。

运用审计结果应持有稳健谨慎的态度, 应做到审计结果中未涉及到的问题不作处理, 不属于审计结果范围的不作处理, 审计结果执行权不在自己手中的不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计结果运用的针对性, 保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行使审计结果的执行处理权。

(三) 重要性原则。

整个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重要性原则, 这有利于实现审计目标, 节约审计资源。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仍然贯穿着重要性原则, 因而在审计结果运用时也应遵循重要性原则。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一)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

经济责任审计是为党委、政府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提供直接服务的, 审计的实施和审计结果的运用都应与干部的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 可以对领导干部的是非功过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是正确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经济责任审计通过量化的考核办法, 与组织部门考核相结合, 可以真实具体的对被审计人在任职期间对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有效性作出判断。审计结果为评价干部任职期间政绩提供了真实具体的情况, 反映出被审计人任职期间所取得的经济成绩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由于对领导干部审计过程中充分发动群众, 采取大量的账外调查取证方法, 因而审计结果也为评价干部任期内的政绩提供了具体反映。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选错人、用错人的现象发生。

(二) 审计结果与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整改相结合。

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与建议是针对审计对象所在单位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改进意见的, 其目的是提高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对象所在单位必须按照审计机关指出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认真对照检查, 积极落实, 并与本单位的整改措施结合起来。为确保审计意见与建议确实落实到位, 有关部门必须按照审计意见与建议的内容, 确定审计结论执行的具体责任人, 在具体操作时, 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有关部门要有计划的定期组织检查审计结论的落实情况;二是审计部门要利用所属单位的各种时机, 检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与建议落实情况。审计部门和有关部门在考评的基础上, 将考评结果通报所属单位。

(三) 审计结果与绩效审计和预防腐败相联系。

一些领导干部只讲政绩不讲效益, 疏于管理, 认为“只要个人没贪, 为了完成工作违纪不算什么”, 为此, 必须把履行经济责任、廉洁自律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为依据进行重点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要对领导干部任期内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予以揭露, 为纪检监察部门提供案件线索, 清除腐败分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 有利于领导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 有利于防止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管理和监督中规范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及重大经济案件的发生。

(四) 审计结果与综合理论研究相结合。

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过程中, 必然会发现很多具有类似性、普遍的共性问题。对这些问题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挖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综合理论。

1、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规范。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规范其核心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模式。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将其作为干部考察任用、教育管理和年度考评的依据, 同时将审计结果列入干部考核档案;纪检监察部门应将其作为对领导干部追究责任和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立案的依据, 同时将审计结果列入干部廉政档案。因此, 各地各单位应结合实际, 在认真分析研究本地或本单位干部管理状况、发展等情况的基础上, 由党委负总责, 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不同审计结果的运用方式、运用要求、运用责任、运用考核办法、运用反馈方式作出明确统一规范。并且各部门要自觉按规范处理审计结果, 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对规范执行情况定期组织检查通报, 保证审计结果的落实。

2、建立健全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追究和惩处制度。

即建立对审计结果执行负有一定责任的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责任的制度。在审计工作中, 由于个别审计人员敷衍了事, 不认真履行职责, 导致审计结果失实, 造成严重后果, 出现审计风险;同时, 面对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意见, 被审计者置若罔闻, 一意孤行, 致使审计结果失去应有的法律效力;另外, 一些组织人事部门对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结果报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致使审计行为流于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审计结果运用的追究和惩处制度的建立, 有利于明确责任,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对策

(一) 贯彻“先审计、后离任、再任职”。

为了使审计结果充分的发挥作用, 要对决定离任或有调整意向的领导干部在人事调动以前应委托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待审计结果出来以后有关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参考审计结果, 综合全面情况决定是否调任。审计方式也要由“离任审计”向“全程审计”过渡, 即领导干部不仅在人事调整时进行审计, 而且对其任前、任中、年度也要进行审计, 这样可以有效地对领导干部进行管理和监督, 而且可以缓解审计资源有限和审计任务重之间的矛盾, 提高审计质量, 规避审计风险, 并且把“审”与“用”真正的结合起来。

(二) 加强纪检监察、司法与审计部门的协调。

纪检监察司法与审计部门相互间未能实现案件线索资源共享的高效率运作。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在办理经济案件时, 可以发现涉及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大量线索, 但缺乏相对专业的查证力量。而审计部门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 也可发现许多涉案线索, 但又苦于缺乏更有效的手段将违纪事实查深查透。在这种情况下, 各个机关要相互沟通协调, 尽可能在审计过程中借助各方的力量有效的完成纪检监察、司法与审计工作。纪检监察及司法部门在办理经济案件时可以借助于审计的力量收集证据。审计部门开展工作时则可以依赖纪检监察及司法部门的力量对违法违纪的查清查透。各部门的协调会提高各方工作效率, 强化监督力度。

(三) 完善协作配合机制。

在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协调安排、纪检监察监督推动、审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配合这个运行模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部门的协同配合。审计结果出来以后, 经济责任审计成员单位共同向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进行反馈, 向被审计领导干部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在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做出的一定时间内, 成员单位共同组织对整改情况进行督察, 看整改是否到位。对审计后不接受教训, 不注重整改, 屡查屡犯的, 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四)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

逐步完善责任界定范围与标准, 根据审计实践, 坚持重点问题做好责任取证, 正确区分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政府行为与部门单位行为、前任责任和后任责任、主观努力与客观因素影响、集体决策责任和个人决策责任、故意责任和过失责任、错误责任与舞弊责任等。在明确界定责任范围、统一责任标准基础上, 建立规范的责任界定体系, 克服责任界定的盲目性、随意性。逐步建立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对象分类评价指标。科学设置一把手和国有企业法人履行经济责任的主要考核指标, 把经济责任审计对责任人的考核, 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衔接起来, 使审计评价依据充分、数据翔实、重点突出、客观公正。在审计评价上要体现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 不仅要看GDP, 还要看社会、人文、环境指标。不仅要看明显的政绩, 还要看潜在的政绩和负债风险, 以全面、客观分析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摘要:近年来, 我国贪污腐败事件频频出现, 为了保持企业稳定和长足发展, 必须加大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文对经济责任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概念进行界定, 阐述审计结果运用的原则及如何应用, 提出为保障审计结果得到有效的运用应有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运用

参考文献

[1]林伟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技术方法.审计与理财, 2014.3.

[2]贾云洁, 李园建, 时现.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问题与创新.财会月刊, 2014.2.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浅析 篇9

关键词:审计,部门预算,分析

1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

1.1 选题的背景

从财政部提出《关于改进2000年中央预算编制的意见》起,我国的部门预算经过十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财政部2010年的工作要点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强化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内容,严格部门预算管理。近年来,审计署每年都会将其审计的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以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对外公布,而且审计和对外公布涉及的中央部门单位数也是逐年增加,成为其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部门预算也已经成为一个公众话题,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度日益提高。

1.2 选题的目的

本文经过对2009年9月审计署公布的第12号审计结果公告进行研读,试图通过将其中涉及到的54家单位的2008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对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2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数据分析

2.1 审计结果的数据

本文的数据依据均来源于审计署2009年9月公布的第12号审计结果公告,所涉及资金仅限于公告中提及的范围。同时在将公告中提及的问题资金进行了一定的归类后,主要通过违规所涉及部门的绝对量指标,和各类违规资金占全部问题资金比重的相对量指标来对数据加以说明。具体到审计结果公告来看:(1)公告中涉及挤占、挪用、在项目支出中开支其他用途等擅自改变财政资金用途的部门有40家,涉及的资金占全部问题资金的32.19%。(2)公告中涉及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问题的部门16家,涉及的资金占全部问题资金的32.71%。(3)公告中涉及错报、错计、未按规定结转资金结余等会计核算问题的部门28家,涉及的资金占全部问题资金的9.19%。(4)公告中涉及账外账问题的部门14家,涉及的资金占全部问题资金的6.07%。(5)公告中涉及虚列支出、未纳入预算管理等编报不实问题的部门26家,涉及的资金占全部问题资金的5.61%。(6)公告中涉及应收未收、面临或造成损失问题的部门12家,涉及的资金占全部问题资金的4.75%。(7)公告中涉及存在违规收入及收入应缴未缴问题的部门12家,涉及的资金占全部问题资金的3.45%。(8)公告中涉及扩大支出范围、为非财政拨款预算单位申请财政资金等超范围使用财政预算问题的部门25家,涉及的资金占全部问题资金的3.32%。(9)公告中涉及未及时批复、未执行等问题的部门十家,涉及的资金占全部问题资金的2.71%。以上数据中违规资金涉及比例最高的是擅自改变财政资金用途和预算未细化两类问题,均占到了全部问题资金的近三分之一,同时问题所涉及部门最多的项目也是擅自改变财政资金用途这一类问题,占到全部被审计部门的近四分之三。

2.2 成因分析

审计结果公告中所涉及到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预算编制方面存在虚报、漏报、编制项目不具体等问题。其次预算管理方面存在执行不力、内控不严,预算资金存在风险和浪费、肆意改变预算资金的用途等问题。最后在预算监督方面存在审计意见提及的问题不能得到完善和纠正、预算的公开透明程度不够、部门内审不到位等问题。本文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2.2.1 预算编制方面

第一,预算支出编制标准体系不完善、不到位。其中既包括基本支出的定员定额标准,也包括项目支出的标准。第二,部门预算的“上”与“下”在时间周期上不尽合理。从申报到审批再到拨付资金和执行存在较长的“时差”。第三,部门预算未能做到全覆盖。其中有的漏项是预算单位,有的是预算资金,无法完整地体现部门预算是一项综合性管理的基本原则。

2.2.2 预算管理方面

第一,财政结余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大量的财政资金结余产生,客观上造成资金沉淀,使得整体资金的统筹使用受到影响,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也产生了违规资金出现的可能。第二,在预算部门内部缺乏一个权力部门来对自身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等全过程进行统筹管理和监督。第三,部门的内控体系不够完备,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这一点在预算级次多的部门、对外投资活动多的部门中尤为重要。第四,预算绩效的评价体系不完善,预算资金的效益衡量缺乏评判标准。

2.2.3 预算监督方面

第一,预算执行部门的自我监管水平,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发挥尚待提高。第二,人大、审计的监督范围、力度还有扩大和加强的空间。第三,政府预算不公开或者公开预算不具体,都使得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有限。

3 部门预算执行改进的建议

透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改进部门预算执行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3.1 预算编制方面的建议

对于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编制首要的是要明确预算的综合特征;对于财政部门,预算编制主要是要完善和建立预算编制的标准体系。(1)预算编制部门应当建立一套在部门最高权力机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牵头,其他业务部门分工、配合的预算编制组织体系。因为只有在本部门最高权力机构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将本部门事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集中体现,反映出部门预算的综合性特征。(2)预算编制部门要将部门本级,以及所涉及的下属各级次预算单位的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进来,不重、不漏,有细化、有汇总,形成一本预算。它是一个统一的计划,包括政府所有部门的开支。它是一个详尽的计划,要列举所有项目的开支,并对它们进行分类(1)。(3)预算编制部门要消除本位主义,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合理、有效配置资金资源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预算编制。树立对纳税人资金负责的观念,所有的资金分配,使用部门和人员不是资金的所有者,只是代行分配权。(2)对于项目预算,预算部门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内部的项目预算数据库,对于项目预算施行滚动管理,履行自己的内部管理职责,确保向财政部门上报预算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4)财政部门应严格划分基本支出预算与项目支出预算,继续完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建立和完善覆盖面更广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为预算编制、预算审核、实际开支提供支撑,实现预算管理的不断细化。通过不断扩大试点,并最终覆盖全部事业单位,改变多年来通过基数法核定部门预算的做法。

3.2 预算管理方面的建议

对于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管理主要是要明确预算强制约束性特征;对于财政部门来说,预算管理主要是加强对于预算资金的管理及其绩效评价。

3.2.1 预算编制部门必须明确预算是法律界定的一项制度,具有的约束力是刚性的。这个计划必须对政府的行为有约束力,没有列支的项目不能开销,列支的钱不得挪作他用。(3)那么即便某种环境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发生时,需要对预算进行适时的调整,也必须是严格按照调整程序进行,不得擅作更改。但是预算编制部门可以通过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来减少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结合当前工作与未来事业发展的目标,从中长期预算与即期预算综合考虑编制部门预算,从而保持了预算的稳定性,即满足了“吃饭”,也实现了“发展”。

3.2.2 以充分体现预算部门受托责任为目标,改革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针对政府会计、事业会计分别设计制度,完善预算会计的报告体系,提高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

3.2.3 财政部门可通过提前编制预算,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等方式,减少目前预算编制程序下,部门预算“上”“下”的时差,同时应加强和规范部门预算专项结转和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做到资金的统筹使用。如将事业单位基本支出结余的管理,同行政单位一样按照结余资金的有关规定统一管理,一方面避免沉淀,一方面也可避免预算部门未经批准擅自动用结余。

3.2.4 财政部门应当继续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项目支出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被考评部门今后的项目预算安排结合起来,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平衡,为促进预算部门提高预算项目的质量,项目预算的效益,针对不同的考评结果可在以后的项目预算资金安排、项目预算审批上区别对待。

3.3 预算监督方面的建议

部门预算的构想最初是在财政部报送国务院的《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意见改进和规范预算管理工作的请示》中提出的,可以说这项改革本身是人大、审计监督直接推动的结果。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对于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形式和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人大和审计,而应当是一个适应关注各方要求、特点的多方位立体监督体系。要建立和健全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和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预算管理公开、公正、规范、科学。(1)提高部门内部预算监督和管理水平。避免和减少由于一些部门内部监督的薄弱,财务内控机制不够健全,直接导致预算执行中挤占、挪用、浪费现象严重。(2).通过修订和完善《预算法》强化部门预算责任,明确追究责任制,强化预算的严肃性,明确政府预算的法律地位,依法监督。(3)加大预算信息公开的力度,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的透明度,自觉主动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4)继续发挥人大、审计部门的预算监督作用。一方面扩大报送人大审议预算和纳入审计署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的部门范围,一方面也应在部门预算监督的范围纳入更多绩效考评的项目,应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的绩效审计,减少因各种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预防预算管理中的腐败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2010年),财政部预算司.

[2]2009年审计结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官方网站,http://www.adudit.gov.cn/n1057/index.html

[3]杜娟.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研究.

[4]王建光.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研究.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86号).

[7]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审计结果利用 篇10

(一)审计人员的责任风险。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无论执法主体是故意还是过失造成的执法责任,都要区分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审计人员作为审计事项的具体承办者,对审计报告质量都要承担相应责任。对此,各级审计机关都高度重视的,先后建立了审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审计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审计结果公告风险,绝大部门是由审计人员具体行为引发的,一旦审计人员出现执法违法的问题,一方面将被本部门和上级审计机关追究责任,另一方面将面临本级行政监督机关、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的追责。轻则责令检查、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重则离开岗位学习、暂停行政执法、行政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最终牺牲的将是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审计工作的公信力。所以,因审计人员的责任引发的风险是审计结果公告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二)行政诉讼风险。审计人员的具体行为代表的是整个审计机关,而真正承担责任的法律主体则是披露审计结果的审计机关。公告人必须对公告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负责,并承担审计公告风险,这是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不管是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报告,还是效益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它涉及的对象只有两类:一个是被审计单位,一个是与此相关的责任人。作为正面肯定的审计报告倒无关紧要,那么一个问题性的审计报告公开披露后,纪检监察,司法机关随之也会因此介入,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来讲,冲击力是相当大的。如果审计程序不当,反映问题失实,适用的法律不准,受到危害的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势必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身的权益,要么行政复议,要么行政诉讼,使审计机关坐上“被告席”的位置。

(三)行政赔偿风险。行政赔偿作为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将更多的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涉及审计机关经济赔偿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审计过程中采取强制措施,影响被审计单位正常生产经营而造成经济损失的。二是审计结果公告泄露了国家和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给其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审计机关的经费是依靠本级财政预算拨付的,财政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并没有安排这笔费用,所以审计机关无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况且因泄露商业秘密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

(四)政治风险。从现阶段来看,问题性的报告占了整个审计报告绝大多数,从地方经济利益出发,或考虑到社会稳定,政府对于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审计报告都会有一定的要求,无论是公告的内容,范围,还是公告渠道。也就是说,非经 “点头”的问题性审计报告,是难于面向社会公众的。换句话说,能够向社会公告的审计报告,并非都是原汁原味的审计报告。

二、审计结果公告风险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在审计准备阶段,由于审前调查不够充分,内部控制测试程序缺失,重要性水平确定不准确,重要审计领域、重点审计部位被遗漏,而在实施过程中,又没有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调整审计方案,实施相应地审计程序,应该履行审计职能没能完全到位,未能查出重大的错报漏报和舞弊,造成审计反映的问题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以致审计机关出具显失公正的审计报告。

(二)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敷衍塞责,没有或没有完全按照审计方案履行基本职能、基本程序,没有查深查透,没有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不能准确说清被审计单位的账目是假是真;不能准确说清相关负责人有没有擅自决策造成重大失误,以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不能准确说清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有无重大经济问题的。审计人员违法执法,或采取审计强制措施,给国家财产和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审计人员徇私舞弊,故意隐瞒或夸大事实真相,造成审计机关做出不准确和失当审计决定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其他场合有意无意泄露国家和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以致于造成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的。

(三)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小组未能充分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没有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有关责任人的陈述和辩解,或对被审计单位的陈述意见和辩解事由未经核实,做出与实际不符的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超越法定职权做出审计决定,擅自改变审计处理、处罚种类或裁量幅度做出审计决定的,或未告之被审计单位或有关责任人依法应享有的听证、行政复议权利的;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划分失当,导致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用人失察或给其政治生命造成影响和危害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隐瞒大案要案线索,该移送的没有及时移送,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四)在审计结果公告阶段,没有履行审批程序,公告途径与渠道有失偏颇等,都将诱发和导致审计结果公告风险,使审计人员和审计机关处于被动位置。由此可见,审计结果公告在实现公开透明的同时,也要求审计工作自身更加公开透明和客观公正。

三、审计结果公告风险控制

(一)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法律制度体系,从机制上控制风险

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法律所具备的本质特征明显不足,推行审计结果公告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其法律制度建设。一方面国家审计机关要在推进审计结果公告法律制度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应充分利用审计法实施条例修改契机,加强审计结果公告方面的法制建设,切实解决其与保密法等法律之间的衔接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部门规章生成快速、灵活的特点,对现有规定中一些失之笼统、条文简略、不易操作的地方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与审计结果公告相关的准则和制度建设,优化审计结果公告法制环境,控制风险。

(二)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审批制度,有效降低风险

审计法规定,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在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这就为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审批制度,合理转移部分公告风险,找到了理由。政府应指定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对拟公开的审计报告组织保密、审计机关等部门进行审定和评估,然后报经政府批准后,按要求进行公告。

(三)将审计结果公告纳入地方政府政务公开范畴,合理转嫁风险

审计结果公开,即是政府公众信息的组成部分,也是政府政务公开的必然要求。地方政府应按照公众信息管理办法,对审计结果公开实行统一管理,以 “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或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或指定有关新闻媒体开设专栏、或由审计机关单独编发“审计公报”,面向社会统一公开审计结果,以减少对审计机关的各种非议。

(四)提升审计报告质量,从根本减少风险

审计结果公告后,被审计单位如有不同意见或异议,势必影响审计公告的权威性。因此,没有更权威的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只能使审计机关处于不利局面。审计机关应在加强审前调查,科学制定审计方案,完善五级复核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审计报告评审制度,成立审计报告审查委员会,对审计报告反映问题的真实完整性,问题定性的严谨性,审计决定适用法律的准确性进行全面复核,从根本上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

(五)建立审计结果公告风险问责制度,减少审计结果公开风险

上一篇:科技保险与税收筹划下一篇:价值取向制度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