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才培养

2024-07-19

金融人才培养(精选十篇)

金融人才培养 篇1

产业集聚理论源于Marshall(1890)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企业集聚是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结果,企业集聚后能够形成劳动力的集中和信息的共享。区域经济学家Weber(1909)站在工业区的角度研究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是考虑经济效益和节约成本。Perroux(1955)等从区域经济视角提出了增长极理论,指出经济增长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带动经济发展。Myrdal(1957)等的累计因果理论、Hirshman的极化-涓滴效应论等理论,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产业集聚的效应。此后,产业集聚理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的研究有所停滞,只有经济地理学在关注产业的区域集聚问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Krugman(1994)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对产业空间集聚进行了解释,他分别运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和路径依赖等进行研究。现今,以Krugman研究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和Marshall的规模经济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产业集聚理论为产业运动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运动变化运用到金融领域后,就形成了金融集聚。对于金融集聚的研究主要基于产业集聚理论,国外主要集中在金融中心的研究上,Naresh等(2008)利用伦敦金融业集聚的现状,比较伦敦的跨国企业和非跨国企业在这种集聚下的优劣势,认为金融集聚对跨国企业产生的优势更大。[1]Kevin(2011)通过研究澳大利亚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在吸引投资和对外投资等方面的不同,证实了市场的开放效率、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会影响金融中心的发展。[2]国内学者对金融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金融集聚的成因研究,李正辉等(2012)认为信息自由流动、规模经济和政府政策是影响金融集聚的主要因素,[3]李伟军(2011)通过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金融集聚的主导力量是由地区行政层级和信息基础设施整合而成的“信息源”,[4]车欣薇等(2012)通过理论模型分析研究金融集聚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地理因素所导致的机会成本、规模效益、金融服务产业在经济中的份额多少和金融相关默示信息四个方面;[5]另一方面集中在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孙晶等(2012)通过引入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31个省市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通过实证研究提出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6]李林等(2011)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7]曾献东等(2011)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上海金融集聚对江浙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对于第二产业的积极影响更大。[8]

金融集聚与其他产业集聚都是建立在地理集中的基础上,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建立联系,但是金融集聚受到金融业本身特性的影响,对许多方面的要求要不同于其他产业集聚。它不仅需要集聚的地理区域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还需要这一区域有比较高的市场开放度及宽松的政策,更重要的是需要集聚更多的金融人才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金融集聚效应分析

1. 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管制放松以及信息和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集聚能够更好地形成规模经济效应。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合和金融业务的连接让集聚区的金融机构能够完成越来越多大型项目的投融资或交易,并且能够在不同的组织之间进行风险分散。[1]金融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降低金融企业之间的信息收集成本,形成不同产品之间的交叉营销效应。此外,金融集聚可以提高金融企业的效率和产品创新性,增加金融企业之间的联动效果及资源共享,集群内的金融企业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会把非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外包给专业机构,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在高度专业化中获得收益;另一方面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精细化,产生横向和纵向的金融产品专业化分工,通过有序竞争提升金融业的整体水平,为金融业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提升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机构的聚集是金融集聚的直接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行业的聚集。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经济区域,按照金融集聚的区位理论研究,这些经济区域的形成促进了金融集聚的出现,反过来金融集聚对其他产业发展又出现比较强的正辐射效应,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其产业结构升级。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出现提高了这些地区企业投融资的效率,同时企业的需求成为金融业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力,更好地发挥金融集聚的优势。

3. 促进人才集聚

人力资本在产业集聚,尤其是金融集聚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金融集聚区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集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包括金融专业人才,还包括与之相联接的其他专业人才。伦敦城作为全世界非常著名的批发金融服务中心,不仅仅拥有像银行业、保险业、基金管理等的核心业务人才,还拥有与之配套的法律服务、会计师、管理咨询、广告、市场调查、招聘、财产管理、金融印刷出版以及电子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专业人才。[1]金融集聚区内较好的硬件设施,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差异化的金融文化氛围等更广阔的施展平台成为吸引金融人才和其他人才的重要因素。

三、金融集聚对人才的需求

1. 对潜在金融人才数量的需求增加

金融集聚的外在表现是金融机构的集聚,内在表现是金融人才的汇集。金融集聚能够通过畅通的信息流降低人才流动中人才搜寻的成本,实现人才的最优配置。金融集聚区的优势会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这样必然会形成对金融人才,尤其是潜在金融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我们通过京津沪三个直辖市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增长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三个直辖市从2009—2011年总体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金融集聚优势比较明显的上海市从2009年至2011年对金融人才需求的绝对数量有很大幅度的增加,环比增长率也有所提高。因此,如果金融人才的增长速度保持稳定的话,未来几年三个城市对潜在金融人才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

资料来源:经《天津市统计年鉴2010》、《北京市统计年鉴2011》、《上海市统计年鉴2011》整理而得

2. 对金融人才质量的需求增加

2006年,总部位于上海的麦肯锡集团总经理Andrew Grant说:“我们认为,世界一流的人才短缺将是企业未来发展最大的问题之一。”[9]金融集聚下的金融机构要进行差异化经营,开发出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对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需求会更高。一方面是对潜在金融人才质量的需求增加,他们希望潜在金融人才不仅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还应具备比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比较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升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现有金融从业人员不仅仅要做到对现有工作程序非常熟练,而且还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金融业的发展变化。

四、金融人才培养的路径建议

通过高校培养金融人才的途径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高校金融类专业成为输送金融人才的重要渠道。因此,金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现有金融人才的后续培养,也应关注潜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以及高级金融人才的引进。(见图1)

1. 潜在金融人才的培养

潜在金融人才主要指的是高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对潜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合理设置学科理论课程。这是培养金融人才的基础条件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曾经对高校金融类专业在校学生进行过专业选择原因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并不是从兴趣出发选择金融类专业的学生比重超过一半以上。这说明在专业选择之初,学生对这一专业并不完全了解,因此高校教师对学生金融专业兴趣的引导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高校应该重视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爱。

(2)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我们对在校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们非常期望通过金融专业的学习,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现在大学生就业时会面临“特里芬困境”问题。一方面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学期间主要是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时间并且也没有太多的机会进入企业真正进行专业实践,在面临就业时,很多企业不愿意接纳无经验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如果接纳应届毕业生,又可能面临着他们多数缺乏工作经验,理论与实际脱节,专业工作适应慢,上手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这需要高校与企业共同努力完成,从高校角度来看,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尽可能合理地安排实践课程,联系专业实习基地,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2. 现有金融人才的后续培养

(1)金融机构与高校合作给金融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机会。金融业是一个变化性比较强的行业,新产品、新规则的出台都需要从业人员及时了解并掌握。因此金融从业人员对专业技术培训的渴求度还是极高的,许多员工认为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是必要的,所以加强校企合作是有效提升现有金融从业人员金融业务水平的方式之一。通过高校这一平台为金融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一方面可以夯实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让他们更好地从事实务工作;另一方面也为有经验的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和渠道。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认为当今最主要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企业”的模式,因此作为高校应当抓住时机,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既帮助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理论知识的继续学习提供机会,也能够让从业人员参与到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去,实现“双赢”。

(2)完善金融机构内部培训机制,提高金融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内部培训是金融人才后续培养的一个良好渠道,金融机构的一些员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选择跳槽,而外资金融机构成了他们的首选,追求高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跳槽者看中了外资金融机构对员工的后续培训,因此金融机构加强和完善内部培训制度是非常必要的。[10]金融机构进行内部培训的针对性较强,可以根据部门差异、岗位差异、业务需求差异等有目的,分层次地进行,这样培训效果会更加理想,能够更好地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

3. 高级金融人才的引进培养

高级金融人才是金融集聚中必要的人才之一,他们的培养可以源于高校高层次的培养,也可以是现有从业人员的继续学习。现今,金融集聚区高级金融人才的引进主要通过人才市场这一渠道。

(1)要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人才。吸引并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为人才创建一个良好的个人职业发展平台。要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安排与其相适应的人才,争取做到人尽其才,不出现人才既短缺又积压的现象。因此在金融人才培养中,要为专业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合理制定引进人才的制度和方式,更好地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聚集效应。

(2)要充分利用经济发展优势留住人才。2007年底统计,中国高级人才中,41%首选西方在华跨国公司,9%首选中国公司,比例差额为32%。而到了2010年6月底,这一比例差额变成16%,其中44%选择了跨国公司,选择中国公司的比例提升到28%。(这里没有统计民营企业)仅仅近三年的时间,西方跨国公司吸引人才的相对优势就下降了近一半。[11]金融集聚区的金融业正在大力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集聚区内规模经济、人才搜寻成本较低、人才展示平台广阔等优势,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金融人才。

(3)要构建多渠道金融人才市场。人才市场作为要素市场之一,其发展和完善对于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融人才市场的形式可以采用多渠道进行,实体人才市场仍然可以作为吸纳金融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可以更多地运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这样的虚拟人才市场。

参考文献

[1]Naresh R.Pandit,Gary A.S.Cook,Jonathan V.Beaver-stock,Pervez N.Ghauri.An Empirical Study of Service SectorClustering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Journal of ServicesResearch,2008,(2):23-39.

[2]Kevin Daly.Australia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Management Centre:An Assess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agement,2011,(9):880-892.

[3]李正辉,蒋赞.基于省域面板数据模型的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4):12-16.

[4]李伟军.地区行政层级、信息基础与金融集聚的路径选择[J].财经研究,2011,(11):80-90.

[5]车欣薇等.一个金融集聚动因的理论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2,(3):16-29.

[6]孙晶,李函硕.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J].经济学家,2012,(3):80-86.

[7]李林,丁艺等.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溢出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J].金融研究,2011,(5):113-123.

[8]曾献东,谢科进.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1,(7):31-37

[9]Shaozhuang Ma and Virginia Trigo,“Winning the War forManagerial Talent in China”[J].The Chinese Economy,2008,(3):34–57.

[10]李帅,陈梦晓,丁一.浅析国有商业银行培训的有效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1):86-87.

金融人才培养 篇2

发布时间:2011-2-17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否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作者在分析金融人才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金融人才;环境;培养

一、金融人才面临的环境

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无论是国内金融活动,还是世界金融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金融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金融活动的内涵日益丰富,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主要表现在:①金融机构中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迅速发展,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制度创新。②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有企业机制转换,促进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③企业个人的投资和融资活动,企业生产与个人生活消费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日益联系在一起,企业、个人越来越成为金融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④宏观金融调控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已成为我国调控国民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杠杆之一,同时,金融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在加大。客观现实的发展变化,要求培养出的金融专业人才既要熟悉宏观金融理论,也要具备金融市场实际操作与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既要懂理论,更要懂实务;既要有知识,更要有能力。

其次是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逐渐成为金融全球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①国外资本流人中国的数量迅速增加。自1993年以来,到去年为止,我国已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首次超过美国。此外,来自国外的间接投资也在迅速增加。②资本外流迅速增加。据统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1998年是1985年的160多倍。同时,由于一部分非法资本外流难以统计,实际资本外流规模远大于此。③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加强,具体表现在:加入 WTO过渡期结束后,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同时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此外,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在逐渐开放,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正不断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的金融实践要求高级金融人才要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金融竞争,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与思路

(一)课程体系建设

我校的货币金融学专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立起来的。课程设置偏重宏观金融理论,偏重于对宏观金融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和解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政府部门。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市场化,目前,微观金融理论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银行、证券、保险等形形色色的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中的微观经营管理问题,许许多多企业(也包括个人等)微观的投资、融资决策问题,不断增

加的金融工具的估值和定价问题等,这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少涉及。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学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把宏观金融理论部分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二是把微观金融理论部分作为管理学的一部分,强调直接服务于市场和企业。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国外经验,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努力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及时设置、更新课程,淘汰过时的旧课程,尽量体现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成果,将课程体系的中心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逐渐从以银行为核心转向以资本市场为核心。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灌输式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学习知识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现代化金融工作的需要,更不用说适应国际金融竞争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1.引进案例式教学。金融学的许多课程实践性强、业务性强,适合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种经典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客观上也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兴趣。国外大学财经类专业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地位十分重要,就是在国内大学的MBA和法律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的运用也十分普通。因此,金融专业教育在引进案例教学时应注意借鉴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同时,应意识到,制作金融教学案例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校际间的合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强化模拟教学。目前,许多金融专业大学生毕业后,都有种感觉,觉得学校里学的东西没有什么用。同时,用人单位也反映,大学生不如中专生实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金融教育脱离实际。为此,我校积极探索模拟教学,并取得了

一定的实效。我们在“证券投资学”、“银行会计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中进行模拟教学,效果较好,受到学生欢迎。

3.“走出去,请进来”。所谓“走出去”,就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到金融实际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去实习,包括到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企业等金融部门实习。学校应努力探索一套有效的机制以保证实习效果,从而有效地配合学校内的专业学习。

所谓“请进来”是由于金融业的变化非常迅速,由于各种原因,教师难以跟踪最新的金融动态,所以,学校应该定期聘请金融实际部门的专业人士给学生讲课或办讲座,这样可以使学生把握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与趋势,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三)改革考试制度

考试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风,决定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效果。目前,高校金融学的考试主要以闭卷为主,试题难度较小。许多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依靠考前集中时间的死记硬背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有些课程可以采取口试形式;有些课程可以采取写论文形式;有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即使采取闭卷考试的课程,也要增加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试题,减少死记硬背式的试题;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等也要构成考试成绩的一部分等等,力求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逐步推广双语教学

实行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是培养适应国际金融竞争,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的高级金融人才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学生吸收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实行双语教学,从我校实践看,面临许多困难,一是学生的接受能力问题;二是师资力量问题。在推进双语教学中,首先要加大师资的培养。要有英语水平较高,懂得西方金融学教学内容和经济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同时也精通中国金融活动的教师。这是推进双语教学的关键。其次,是要选好教材。选择英浯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要认真分析和对比国内外同类教材,既要跟踪学科前沿,也要结合中国金融实际和本门课程所需。第三,要充分号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语言基础,在课程的要求上要适度,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刘世清.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2).

[2]李扬等.中国金融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丈献出版社,2003.

金融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创新 篇3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培养 金融 课程教学 创新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最广、与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同时又是一个最具有创新动力的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我国高等金融教育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使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从而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培养出能够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综合素质高,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金融人才。

一、运用多元化教学资源,建设开放性教学内容体系

我国高校金融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之一是教学资源比较单一,往往是一门课程围绕一本教材进行讲授。尽管好教材能够包含该课程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及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一门高质量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有“经典性”,而且应该体现出“现代性”。即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能够反映理论研究新成果、实践发展新动态。

金融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当前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金融实践日新月异使金融理论知识始终处于一种快速更新的状态,因此,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进行更新、补充、整合、深化,这要求改变教学资源单一的状况,在金融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元化教学资源。除了主教材以外,还应补充大量扩充性学习资料,如“金融资讯与案例”、“金融业相关法律法规”、“参考文献”、“金融史料”以及“网络资源”等。通过建设开放性教学内容体系,使教学内容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而是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新知,课堂与社会结合起来。

二、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本身包含着“教”与“学”两个方面,从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要从“教”入手,落实到“学”。而教学效果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应当成为每个学生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

高校金融教学的传统模式比较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其积极效应是促使教师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备课和授课,易于学生了解整门课程的脉络体系。但由于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靠记笔记、记忆等方式在教师讲授范围内接收、消化讲授内容,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这种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和记的单向式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应当在课程教学中提倡教学的交流与互动,充分体现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活动中何谓“以学生为本”?从教学的价值观上,它倡导“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始端,又是教学过程的终端,学生始终是教学过程的本体。从教学的伦理观上,它要求“高度尊重学生”,把尊重学生看成是教育的本质和原则,看作是实施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从教学的行为观上,它主张“全面依靠学生”,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与“学”的交流与互动应该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首先是课前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前向学生提供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介绍、学习要点等学习指导,使学生预先了解有关课程教学的具体信息,作好自己的学习安排,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其次,搞好课堂的交流与互动。如,以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提示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组织讨论、辩论,激活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扎实,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会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通过教师讲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并从中得到更多启示和学习收获。最后是课后(课外)的交流。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除了消化、理解课堂学习的内容之外,课后还应有一些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给学生安排一些小论文之类的习作,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学术竞赛,在活动中,教师给学生以科研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选题策划、收集资料、社会调研、分析研判、立论论证等科研工作的基本环节,使学生得到研究性学习的训练。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金融课程教学的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金融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是高校金融学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网络时代,衡量一个人的博学多识,不但要看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要看你能在多么广泛的和定向的程度上建立信息的联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向学生提供多渠道、多视野、多形态、多种类的学习资源、信息资源,而且引导学生自己学会“search”,获取需要的资源,并加以快速整合,为己所用。

2.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一般只是跟着教师的教学安排被动地学习。网络教学具有信息集成控制性的特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与要求、能够更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更好地掌握重要原理及基本知识点,把控课程学习的要领。

3.使教学活动更具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技术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网络可以提供形式多样的交互。一方面,网络可以通过网页的交互性(超文本与超媒体链接,搜索引擎等)和交互媒体(可控音频与视频等),实现教师和学生与资源的交互。另一方面,网络可以提供各种同步信息服务(各种键盘对话与讨论:BBS、ICQ等)和异步信息服务(电子邮件、BBS专题板区、Web论坛等),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

4.能够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使教学活动得以充分地延伸。如:通过电子邮箱网络答疑解惑、通过专题论坛(BBS)构筑交流探讨的通道等。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建立,大大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使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和校外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

四、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从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其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趋势来看,各金融机构对金融微观操作型人才和金融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市场越来越迫切地需要一大批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够在金融业务实践中娴熟地运用金融分析技术,具有较强的处理各种金融业务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高校金融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方式。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相关企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学生学习阶段和毕业实习期间,企业和高校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实习、管理和考核计划。企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实践环境、调查研究资料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而且有可能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学校的金融模拟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验设施,借助金融模拟实习软件等,也能够为学生提供金融业务的操作训练。此外,聘请行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金融改革、发展、创新的最新动态,亦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邵宇:论中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金融教学与研究[J],2005年第6期

[2]杨胜刚乔海曙: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基本思路.金融教学与研究[J],2001年第6期

[3]“21世纪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课题组:21世纪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2期

金融人才培养 篇4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教育,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机遇

金融风暴在2008年横扫全球, 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华尔街的这场“地震”是对美国金融业的一次重大打击, 也是全球经济金融界的一场噩梦。

然而, 危机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机遇, 我们更应该寻找和探讨在危机之中和危机之后的机遇。那么, 机遇是什么?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第一, 金融危机如洪水猛兽, 但也是世界经济格局重新洗牌的催化剂。2010年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地位得到提高, 和发达国家的金融比较能力差距明显缩小, 这将有利于我国开展国际金融贸易合作, 并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领域的发展、创新和繁荣, 对于我国一直处于瓶颈状态的金融行业而言可谓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毋庸置疑, 金融行业的重新发力需要大量的金融专业人才, 尤其是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 在这轮金融浪潮中更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这给广东省金融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二, 金融危机大大增强了社会对金融的关注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过去, 因为中国金融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太大, 中国金融得到的关注并不多。时下,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华尔街百废待兴, 中国金融行业面临新的突破, 这些必然要求大量金融类的基础操作性人才为后盾, 也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我国金融行业和金融教育的发展, 这对于高职金融专业来说是一次良好的发展契机, 将有利于整个金融职业教育的推进。

第三, 人们对金融的依赖度增强了, 老百姓想通过保险、储蓄、基金等投资工具, 增加资本收益和规避风险, 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这些主要是通过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来实现的。从这一点看, 市场对一线金融服务工作者的需求大大增加, 但金融服务业本身的发展相对滞后, 金融行业基层员工短缺矛盾依然突出, 无法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这为我们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国内金融职业教育如何迎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点, 把准市场动脉, 结合自身特色, 培养相应层次的社会急需的金融专业人才呢?这些人才又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呢?

首先, 金融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高, 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强化, 金融人才需求总量不断攀升, 市场对一线金融工作者的需求将持续旺盛。因此, 需要金融职业教育提供大量的具备基本金融理论知识并熟悉各类金融产品的金融服务工作者, 以满足社会需求。

其次, 危机中股市的动荡颠覆了老百姓单一的投资和理财理念, 老百姓不再采用这种“将所有的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单一的高风险的投资模式, 而是更多地求助于理财顾问, 为其提供理财规划, 设计投资组合, 进行理性投资和科学理财。因此, 作为金融服务工作者, 除了要有熟练的业务技能, 还要有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再次,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宏观经济的重点依然是在扩大内需上, 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扩大内需自然也包括扩大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再者,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加快发展三产、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必将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从而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因此, 在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 应重点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业务拓展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质量, 进一步扩大金融产品市场需求, 促进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

最后, 随着竞争的加剧, 各金融机构为了扩大市场, 需大量“兵马”储备争夺客户资源, 通过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手段, 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 定制服务, 为其提供更周到的个性化服务。因此, 位于金融人才金字塔底层的客户 (营销) 服务和业务操作类人才仍然是两大基层岗位类型和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岗位群, 复合型金融人才更受青睐。

综上所述, 高职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 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操作技巧的训练, 也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两者相结合, 才能使学生毕业以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同时, 能更快速地向更高层次人才迈进。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中心主席姚寿广发出“预警”:“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言是契机, 但一轮危机过后,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 必将迎来新的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 如何对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 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变化, 实现与市场的对接, 为社会输送一线金融人才, 成为金融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国情和广东省省情, 调整创新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 人才培养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将当前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 专业知识实用, 实践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能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咨询等公司从事基础性金融业务工作的客户 (营销) 服务和业务操作类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除了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掌握金融学、经济学和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之外, 在业务素质方面, 还要求学生必须将金融产品和市场营销结合起来, 熟练掌握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处理方法与操作技巧, 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熟悉我国金融企业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方针政策, 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业务管理的惯例和规则, 以顺利开展国内和国际金融业务。

(二) 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并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目标, 进一步探析人才培养模式。

1. 在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上分为四个模块:基本素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1) 基本素质能力, 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基本的英语听说、计算机操作及文字表达能力, 使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基本的职业素养。

(2) 职业基础能力, 主要包括经济数学、经济学原理、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经济金融专业基础课程, 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提高学生职业迁徙能力, 扩宽学生职业发展空间。但考虑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计“轻理论重能力”的特点, 故该模块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重较小。

(3) 职业核心能力, 包括国际金融、证券投资、经济法、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资产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 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和特色, 金融法规, 金融机构管理等, 为今后的实际运用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4) 职业综合能力, 包括保险营销、商务谈判、金融产品营销、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金融服务礼仪、保险业务模拟操作等实操性强的课程, 这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银行柜台业务处理能力, 信息分析、融资、代理等业务操作能力, 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操作能力, 个人理财投资分析能力, 金融保险管理工作能力, 金融产品营销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金融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 即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必须具备的临柜交易、服务营销和业务管理三种能力, 这是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的体现, 也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精华所在。

2. 按照金融专业的三大岗位群——银行、保险、证券, 加强相应的岗位技能培训。以银行为例, 将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几方面技能。

(1) 银行柜员业务, 包括点钞、假币识别、各项业务凭证的填制、现金及凭证的管理、账簿登记、各类业务操作流程等。

(2)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 包括服务沟通能力、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能力、客户关系维护能力、服务礼仪、市场拓展能力。

(3) 个人理财, 包括熟悉各种金融理财工具的特点及风险收益, 具备家庭财务状况分析、理财目标设定、理财组合方案设计的能力, 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理财工具设计目标家庭理财方案等。

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是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实践教学。为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应从以下三方面有效开展实践教学, 使教学逐步接近岗位实际。

(1)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训课程, 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60%。实训课程采取校内外实训室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从硬件上说, 金融专业实验室的设计、产学研单位的落实, 都是金融专业学生能否得到有用、高效实训的重要保证。从实验室看, 应尽可能把银行、保险、证券的软件应用和工作技能的内容涵盖进去, 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充分训练。另外, 让学生在金融企业上岗锻炼也很重要。但由于金融企业的特殊性, 不可能大规模地接受学生进场实习,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把握机会, 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讲座、课后辅导等多种方式, 拓宽与企业的合作, 尽量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

(2) 积极创办第二课堂, 开展各项业务技能大赛, 如点钞大赛、金融产品设计大赛、模拟炒股大赛、保险营销大赛、信用卡营销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 聘请相关行业的技能专家作为指导老师, 并由学校颁发各项获奖证书, 既增加学生的参赛热情, 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 也可以此为契机增加与相关行业企业的联系, 推动校企合作。

(3) 顶岗实习是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企业顶岗, 教学活动以学生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作引领, 以所在岗位业务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以工作场所作为教学场所, 是在真实的岗位作为准员工进行真实的工作。顶岗实习以就业为导向, 使学生对所从事岗位有最直观的认识, 通过单位领导和学校老师的共同指导, 使学生具备独立履行岗位职责并走向正式就业的能力。

4. 行业证书是行业标准的体现, 是行业专家对岗位任职要求经过长期调研和反复论证的结果。行业证书的考试要求是借鉴行业标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因此须将职业资历证书授课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所列的专业课程之中。同时鼓励学生考取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类职业证书, 如“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助理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 (初级) 、“保险代理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等, 达到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当前, 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因此, 必须在分析我国金融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 根据“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人才需求特点, 提出“后危机时代”的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策略, 以轻理论重技能、轻讲授重实操、轻课堂重模拟为特色, 做到课程安排精细化, 课程实操主导化和教学方式多样化,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业务技能熟练, 并具备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金融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维功.坚持金融创新, 培养金融业高素质的金融人才[EB/OL].中国金融网, 2009.4.12.

[2].黄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1 (5)

[3].满玉华.高职金融专业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2)

[4].杨则文.高职金融专业“七个三”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OL].中华会计网校, 2009

[5].杨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专业课程综合化改革[J].新课程研究, 2007 (11)

[6].董瑞丽.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2)

金融人才培养 篇5

摘要:以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农村经济建设,针对海南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现状与农村金融机构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通过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为海南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技术型金融人才。

关键词:农村金融;订单式人才培养;服务农村经济;校企合作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正积极稳步地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陆续在海南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成为海南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对海南农村金融机构的调研情况看,海南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现状与农村金融机构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金融专业人才供给的质量和数量与农村金融机构要求之间的巨大缺口等问题已成为海南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海南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现状

1、海南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问题。海南省农业银行、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海南邮政储蓄银行是海南农村金融主要的服务机构。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村一直处在金融体系的最基层,信息传递和经营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在金融行业竞争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其根源主要在于农村金融人才结构中人员学历层次偏低、金融专业人员相对偏少,缺乏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已成为制约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各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虽然公开向社会招聘和吸收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逐年增多,但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依然不能满足业务的急速扩张。

2、农村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和队伍素质偏低的问题日渐突出。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海南邮政储蓄银行是海南农村金融主要的服务机构。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全省营业网点(420)最多的金融机构,海南邮政储蓄银行拥有储蓄营业网点中68%以上的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成为海南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力量。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原因,在这两家农村金融机构的人才结构存在着人员老化、学历层次偏低、金融专业人员偏少、缺乏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等问题,人才队伍的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由于面向基层和农村的特殊性,多年来本、专科生不愿意去,农村金融机构普遍需要专业实用、知识扎实、服务意识强、懂法律法规、计算机操作好的人才,农村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和队伍素质偏低的问题日渐突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上述分析表明,目前海南省内金融专业的人才需求存在巨大的缺口,尤其是农村金融的人才需求很大,人才的缺乏也成为了制约海南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案例

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农村金融专业订单班为例进行阐述。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院校与订单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根据校企双方的合作框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毕业生录用、企业员工培训、项目合作与研发、专家互派协作交流、共建教学实训实习基地等的合作办学模式。

订单班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即农村金融专业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前两年在校内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最后一年到订单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顶岗实习,进一步加深、细化、熟练学生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素养,达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

(1)生源方面。订单班的生源每年根据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实际需要确定招生规模,校企双方联合招生。由本年度自愿报考的高考新生与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推荐的人才组成,优先录取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员工子女。

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优势。实践表明,订单式培养模式有以下优势:一是实现了学生优质就业。订单班学生在毕业以后都在金融企业业务一线工作,毕业生动手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工作环境好、起薪高,实现了学生优质就业;二是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三是破解了本专业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难题。订单班学生的准员工身份,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时候不涉及到金融企业核心机密泄漏以及管理上的问题;四是订单式人才培养通过协议的形式进行,使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得到了保证,而且将岗前培训工作放到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不仅节约了企业员工的培训成本,也节约了时间成本。几年来的探索,不但培养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海南本地服务区域金融人才,也为农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订单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路径,也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创新职业教育模式。但也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曲折,需要我们在合作办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2]吴家宏.以银领理念引领高职人才培养――专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银领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祝华[J].职业,,(01).

[3]杨松,王晶.地方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衡水学院学报,,16(6).

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篇6

关键词: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问题

一、调查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金融类本科、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官方招生资料统计,全国设置金融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由2001年的131所增至2006年底的324所(此数据包含了开设金融类专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全部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高等院校为315所。为了全面了解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工作,促进高等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体现办学特色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本课题组对普通高等院校的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对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二、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典型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为高校、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1)目前,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和财经类高校是我国开设金融类专业的主体院校,共占到了92.6%的份额,于是,我们重点选择了上述高校构成样本。本次调查达高校23所,其中,综合类院校有7所,理工、农林类院校6所,财经类院校9所,师范类院校1所。(2)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同中央财经大学等学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被调查学生及教师的专业涉及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和投资学等专业;被调查学生层次包括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3)金融机构是金融类专业人才就业的主要去向。鉴于此,我们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各金融公司,具体包括各类银行、保险公司、部分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政府部门,共调研了50家用人单位。

三、调查内容

2006年7月3日至7月7日和2008年3月18日至4月1日,历时19天,分别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3所开设金融学专业的学校进行调研,共回收学校问卷10份,回收学生问卷为1142份,有效问卷为1117份,有效回收率为97.8%;教师问卷为500份,有效问卷为4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6%。用人单位共回收问卷为300份,有效问卷为2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

问卷共分为高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四部分,其内容主要涉及金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专业课程开设时间、对教学时间安排的看法及实验效果的评价、对课程重要性的评价、对各方面素质重要性的评价、对就业单位的看法以及对目前专业教育存在主要问题的看法等9个方面的问题。

四、调查结论的综合分析

1、对培养目标看法的对比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看法主要集中于“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高级专门人才”三个选项,但在具体选项上有一定的差异。教师最认同“复合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学生也有较高比例认同这一目标,但是有更多学生认同“高级专门人才”。对“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教师认同比例明显高于学生。总之,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看法偏于“复合型人才”,强调专业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融合,以适应社会对金融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的看法更加重视专业。详细数据结果见表1。

2、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社会适应度评价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教师以及学生都认为,当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但是还需进一步调整。被调研的金融公司中占84.3%的单位表示近几年招聘的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基本适应岗位要求,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有较高的评价,比理工类院校高出近10个百分点。可见财经类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社会适应度评价最高。

3、对专业课程结构合理性的评价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及学生都认为专业课程设置是合理的,但是总体来看教师对课程设置合理性的评价比学生高很多。这说明,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是还需要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改进。

4、对专业课程开设时间的看法

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教师和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开设时间的看法非常一致:有70%左右的学生和教师都认为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应该在大二开设,对于研究生阶段专业课的开设时间,8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应该在研究生中开设。这说明对于专业课程开设时间,教师和学生达成了普遍的共识。

5、对教学时间安排的看法及实验效果的评价

考察教师和学生对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时间分配的看法,统计结果如下:被调查教师认为理论教学时间平均占总课时的70%,而被调查学生认为理论教学时间所占比例平均为55%,表明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重视程度高于学生;相应地,学生比教师更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动手能力的锻炼。

将教师和学生对目前专业实验教学情况的评价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被调查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实验项目少且效果不佳,同时却有70%左右的教师认为实验效果好。也就是说,学生较教师更为重视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和实验项目的期望偏高。

此外,我们通过教师调研的结论看到,金融类专业教师课堂教学普遍采用讲授法,而较少采用实践法,并且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各专业教师基本都表现出了理论教学时间占到总教学时间2/3以上。可能正是由于在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的不充实,才使得学生有如此反映。

6、对课程重要性的评价

被调查教师和学生对于各门课程重要性评价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计量经济学和投资管理学这两门课程:对于计量经济学,二者都认为该门课程很重要,但教师赋予的重要性高于学生;而对投资管理,学生的重视程度高于教师。计量经济学作为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论课程,掌握计量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是金融类专业人才进行专业分析、研究的基本要求,在对不同教育层次学生进行分析时,也发现研究生对该门课程重要性的评价也远高于本科生。这说明对于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学好计量经济学是非常必要的。投资管理这门课程,相对于计量经济学更加侧重于实务性,这和学生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相呼应的。

7、对各方面素质重要性的评价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最主要的素质是“学

习能力”,学生对“学习能力”重要性的评价的平均得分与教师评价的分数接近;但学生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市场敏锐度”与“学习能力”并重。此外,学生对于“交际能力”重要性的评价也高于教师的评价。由此可见,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专业知识;而学生除了注重专业学习以外,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实践、进入市场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相应地,被调研金融公司在招聘金融类专业毕业生时,更看中毕业生所具备的素质中,排在前6位的是: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专业理论知识、道德品质、创新能力。

8、对就业单位的看法

被调查教师认为最适合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按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国有企业、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科研机构。有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应届毕业生不适合自我创业,而应该选择先就业。被调研学生普遍倾向于在“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就业,这两类单位选择的比例均在40%左右,其中“三资企业”的比例略高,还略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倾向自我创业。应该说,教师与学生在就业单位的具体选择上基本达成共识,这有利于学校开展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9、对目前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看法

被调查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计划不合理问题很严重,说明这两个问题是当前金融学专业培养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教师可支配的教学科研经费不足;学生认为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专业实习,这和前面学生对实验教学时间安排和实验效果评价的分析结果是相对应的,说明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和实习的机会。

五、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我国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在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金融教育中,本科人才培养大多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式培养,通过宽口径的课程设置,强化学科基础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人才;硕士研究生在通才的基础上强调专业深化,主要培养精通外语、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既能进行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又能从事金融业实务工作的管理或技术性人才:博士研究生着重于培养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胜任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部门的金融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各层次(本、硕、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还不明显,培养规格还需明确界定。

(2)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环节相对薄弱。

(3)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比重还不尽合理。

(4)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重视不够。

2、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认为金融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设置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仍有部分的学生认为适应度不高,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如信用管理、投资管理等新兴课程设置还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调整;相比于本科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被调查者认为在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最低,给出“不太适应”和“很不适应”答案的比重最高。可见,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值得进一步修订。在本次教师问卷调查中,59.40%的教师认为金融教学内容需要改革。金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集中如下:

第一,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对教师和学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金融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包括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统计学,但是用人单位则认为会计财务知识、营销知识和法律知识是金融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第二,不同层次的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相互衔接和递进不明显。在学生问卷关于课程设置的调查中,很多学生认为我国目前高等金融专业本科、硕士层次的课程设置简单重复,与博士课程设置脱节。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深浅程度方面与本科体现不出差异,导致硕士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尤为突出,也为进一步接受博士研究生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第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对金融类人才的需求。调查发现,用人单位认为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中对市场前沿内容关注较少,很大比例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

第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能有机结合。在本次调查中,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反应缺乏实践环节,认为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62.69%的用人单位认为金融人才培养与实际部门缺乏联系和交流,45.08%认为对市场前沿问题关注较少,54.92%的用人单位明确指出金融人才培养缺乏实践教学,专业实训、课程实习、社会调研、毕业实习应当进一步加强。其中,有53.48%的用人单位表示愿意为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说明学校还是有条件为金融专业学生开展实习的。

第五,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国内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和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基本能够适时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靠合理的教学内容的支撑。研究发现,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仍然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无法顺利实现。

3、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高素质、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根据对在校学生和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金融专业学生对专业教师学术水平、敬业精神、知识结构、教书育人做出了肯定的评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专业教学方法和教育效果的评价较差,近60%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育效果一般。

(2)在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考核上,各高校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主要表现用期末考卷作为唯一考核手段和方式,不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考评,这种方式难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成效。在这种考核制度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应试教育模式也很难开发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

(1)从近年来我国金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来看,一些高校金融课程的授课班级规模越来越大,教师可支配的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教学管理水平差,教学效果有所下降,部分教师因为工作量过重而无暇精心指导学生,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2)在本次调查的7所学校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达72%,副教授和教授教师比例达到61.35%,师资结构有所优化。但是由于新引进的教师较多,良好的梯队尚未有效形成,新教师的教学经验仍有欠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新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老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优化,促进教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仍是一个现实问题。

(3)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高校教学内容的更新。这就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本次对教师的调查发现存在近53.37%的金融专业教师缺乏国外进修学习或国际学术交流经历,38.46%的专业教师完全没有从事过相关专业的实践工作,67.66%的教师认为当前高校教师可支配的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91.19%的教师觉得有必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为教师创造国内外金融实务界和金融教育界交流的机会和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的当务之急。

综上,积极推进高等金融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基于我国高等金融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金融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道路。

金融人才培养 篇7

近年来, 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 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具有金融专业知识又具有互联网思维模式。为适应复合型、跨界性人才培养需求, 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不断调整和完善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期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但由于经验不足、资源有限等原因, 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与实体部门人才需求脱节。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只专注本专业, 对于金融相交叉的学科关注不够。即使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采取了辅修、双学位等措施, 但大多数都流于形式, 不能落到实处, 从而无法实现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和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初衷。第二, 缺少大数据平台, 教学设施落后。由于金融大数据获取费用昂贵, 资源平台建设成本高, 目前我国拥有完备金融数据库的高校屈指可数, 导致大多数高校在科研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数据不足和数据滞后的现象。同时, 目前我国仅有少数综合性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建有金融实验室, 金融实验课程非常少, 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 师资短缺, 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金融专业一直是我国高校中的热门专业, 加之高等教育大众化, 出现了金融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 教师人才极度匮乏, 人才培养举步维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 更需要动用社会各界资源。本文拟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下简称交大安泰) 进行案例分析, 从“政产学研用”视角提出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研究综述

在“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中, “政”是政府, “产”是企业, “学”是高等院校, “研”是科研机构, “用”是用人单位, 五位一体, 强调整合多方优势教育资源, 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晓红和解海涛 (2006) 提出以企业为核心, 高校、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等为外部支撑的协同关系网络“四主体动态模型”;解学梅 (2010) 专门针对中小企业, 构建了一个以企业为核心, 客户、供应企业、相关企业、竞争企业为内环, 政府、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技术市场、中介机构为外环的协同创新网络概念模型。原长弘 (2013) 基于高校创新的视角, 运用SFA方法实证分析了2005-2009年我国31个省高校的知识创新产出及效率, 动态揭示了“政产学研用”在高校知识创新过程中的共同影响效应, 全面分析了政府、企事业、研究机构和用户如何协同影响高校知识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薛景 (2014) 以内蒙古科技人才培养为案例分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科技人才培养管理模式, 并将这一模式又细分为“人才培养和就业导向型”和“科研服务社会发展导向型”。张静 (2015) 基于“政产学研用”视角, 探讨了高校汽车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张良 (2015) 研究了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

关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的研究不断充实和完善, 研究成果丰富而多元。然而, 从“政产学研用”角度研究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文献极少。在互联网金融时代, 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视角研究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必要。本文拟以交大泰安为例, 分析其成功的经验, 并就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三、案例研究

交大安泰的前身是1903年成立的“南洋公学高等商务学堂”。自1984年恢复建院以来, 交大安泰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和管理人才, 推崇科学研究和学术思想的创新, 以及服务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经过30多年的努力, 交大安泰已成为一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商学院, 是国内第一家通过AMBA、EQUIS、AACSB三大权威认证的商学院。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 上海致力于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需要一大批复合型金融人才投身这项巨大的工程。交大安泰结合各方力量, 引进多方资源, 打造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需求的优秀金融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 拓宽师资来源, 打造实践型教师队伍。一直以来, 交大安泰都拥有一支出色的师资队伍, 其中不乏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以及学科带头人。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 为避免教师队伍偏理论而轻实践, 难以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交大安泰近几年不断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全球财务总监、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P2P平台创始人, 充实师资队伍,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第二, 打造金融实验室, 为学生提供与现实高度拟合的金融实训。2012年, 交大安泰开始筹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 为学生提供一系列金融经济实训操练, 中心内部建有金融工程实验室、数量经济实验室等, 可支持各种软件模拟实验、模拟操盘决策、样本实时数据采集等多种实验或研究活动。

第三, 牵手泰然金融集团, 建立互联网金融实习基地。泰然金融集团是一家专注于为中国中小企业及个人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新兴多元化互联网金融企业。2015年, 交大安泰牵手泰然金融, 在泰然金融集团建立互联网金融实习基地。为防止实习流于形式, 实习采取双向选择的原则, 根据泰然金融集团的人才需求, 院方向其推荐学生。再通过双方甄选确定实习人员。实习期间表现优秀者, 有可能获得正式就业机会。

第四, 政校企联合, 成立国内首个互联网金融学术研讨平台。2015年9月, 在政府经费支持和政策引导下, 交大安泰与泰然金融集团达成战略协议, 共同构建互联网金融学术研讨平台, 开发互联网金融教材, 研究互联网金融教学模式, 这在国内尚属首创。

在“政企学研用”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下, 交大安泰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金融人才。 安泰金融学子积极投身互联网金融创业, 著名的校友企业有众京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亚汇投资、拍拍网等。选择就业的金融专业学生也受到很多知名企业的青睐。

四、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借鉴交大安泰的成功经验,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基于“政产学研用”的视角, 本文提出互联网金融时代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1.注重学科交叉, 优化课程设置,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大亮点。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得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大大提高。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重课程交叉, 增加互联网金融知识, 强调计算机与数学知识的培养, 建立数据挖掘与信用风险评估的相应课程体系。同时, 还应提高师资质量, 改善师资结构。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派出教师到用人单位学习, 或根据有关条件和程序, 由企业或用人单位推荐一些专家, 经学校评审后确认为指导老师, 参与人才培养工作, 利用用人单位资源, 互为补充, 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2.联合科研机构, 培养金融学术研究人才

高校是科研机构的后备军队, 科研机构是高校教研的智库。要解决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领域理论基础薄弱、资深学者匮乏、专家队伍断层现象严重等问题, 就需要将高校的金融专业人才与相关金融研究机构紧密联系起来, 开放金融机构供高校学生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单位项目研究、高校与科研所联合举办学术活动等等,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术潜能, 培养金融学术研究人才, 以满足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的需要。

3.政府给予经费支持和政策引导

政府在“政产学研用”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经费支持三个方面。一方面, 各级政府需在国家现行法律和政策的指导下, 对校企合作、校研合作的合作方式、具体项目、资金分配、利益分配等做出相关规定, 引导校企合作的方向, 保证校企合作正常、稳定发展。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划拨教育经费等方式, 援助扶持高校金融专业人才中的大资金项目, 如金融大数据平台构建、互联网金融实验室设立、创新创业孵化器建设等等, 保证高校金融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4.“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 平等合作、互惠互补

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应在政府政策指导下, 积极寻求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基础, 建立“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 选择和创新合作形式, 以保持“政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长久不衰。其中, 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和自身优势, 积极探索适合“政产学研用”培养模式,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办学质量, 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变化适时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要求, 制定柔性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企业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及时向学校反馈人才需求信息;科研院所应当积极寻求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的机会, 同时协助高校激发学生的学术潜能, 培养金融学术研究人才。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 培养出互联网金融时代所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红, 解海涛.基于“四主体动态模型”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8) :37-43.

[2]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2010 (8) :51-64.

[3]薛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视角下内蒙古地区科技人才培养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4.

[4]原长弘, 孙会娟.政产学研用协同与高校知识创新链效率[J].科研管理, 2013 (4) :60-67.

[5]张静, 闫冬, 宋冰蕾.政产学研用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6) :101-103.

金融人才培养 篇8

一、随着天津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金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素质得到提升

截至2007年末, 天津共有金融机构3115家, 比2005年增加241家, 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2168家,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947家, 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2005、2006、2007年金融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分别为5.12、5.15和5.55万人, 金融人才队伍呈逐步壮大趋势。我们进行的典型调查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一) 天津金融人才结构趋向合理

1.从业人员趋向年轻化。调查显示, 2007年末20家金融机构共有职工3.3万人, 比2005年增加约0.3万人。从年龄结构看, 30至40岁的职工相对较多, 占总数的43%;40岁以上的职工次之, 占比为34%;30岁以下职工占比最低, 仅为23%。与2005年相比, 30岁以下职工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30至40岁职工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 40岁以上职工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2.金融人才学历水平逐年上升。2007年末, 20家金融机构有大专以下学历职工2.25万人, 占67.2%;本科学历职工1.02万人, 占30.5%;研究生以上学历职工786人, 占2.3%。从职工学历结构变化趋势看, 高学历职工呈逐步增加态势, 2007年本科学历职工占比较2005年提高8.5个百分点, 研究生以上学历职工占比较2005年提高1.35个百分点, 大专以下学历职工占比较2005年下降9.85个百分点。

3.金融人才职称结构趋于合理。2007年末, 20家金融机构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职工1.5万人, 占44.1%。其中, 具有初级职称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32%, 占有职称职工的72%;具有中级职称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1%, 占有职称职工的25%;具有高级职称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1%, 占有职称职工的3%。与2005年相比, 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职工占有职称职工的比重分别上升1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具有初级职称的职工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

(二) 人才引进、培训、流动机制初步形成

1. 金融人才引进渠道趋于多样化。

除传统的招收高等院校毕业生外, 天津金融机构积极拓宽渠道, 从国外、国内其他地区引进金融人才。如, 渤海银行运用市场化手段, 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招聘人才, 多次组织大型广告发布, 在全国和京津地区有影响的报纸和知名网站发布招聘信息, 根据人才的不同需求, 采取校园招聘、猎头公司、参加人才招聘会以及股东提名、内部推荐等多种方式, 多渠道搜集人才。2007年末, 20家金融机构共从国外引进人才30名, 从国内其他地区引进人才603名, 分别比2005年增长5倍和3.8倍。

2. 金融人才培训方式不断丰富。

为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天津金融机构不断创新, 加大对在岗职工的培训力度。如, 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将培训方式从过去的单一集中授课, 转变为专题讲座、实战教学、高校研讨班、参加社会公开课、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提升了培训效果。渤海银行借鉴渣打银行先进培训理念和完善的流程体系, 建立特色培训体系, 由专门的培训团队对不同类别培训进行差异化管理, 确立了入职培训、业务核心课程培训和认证培训等三类标准化培训课程, 并与渣打银行联合实施了“责任经理参与计划 (AEEP) ”。2007年, 20家金融机构组织开展国外培训198人次、国内培训5万余人次。

3. 金融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

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部分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如, 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的人才激励政策, 一方面为通过竞聘、考核取得专业级别的人才提供晋升机会, 同时以高级别培训的方式对人才进行激励, 对个人的后续学习给予一定的奖励。渤海银行引进国际最新的薪酬和绩效考核理念, 根据岗位市场价值、技术含量和重要性确定薪酬, 按绩效付酬, 利益分配向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人员倾斜。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建立与实施, 使员工具有了很强的学习和工作动力。

二、金融人才集聚效应尚不明显, 金融人才服务体系尚需完善

现代金融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天津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不仅要吸引金融机构聚集, 更重要的是要吸引金融人才, 尤其是高素质金融人才聚集。尽管金融人才开始向天津流入, 但从调查情况看, 目前天津还未形成金融人才发展高地, 人才聚集效应尚不明显。

(一) 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金融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加速推进, 各类金融机构加快进入天津的步伐, 大量金融人才开始选择在天津就业。但与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北京和上海相比, 天津金融人才存量和增量都存在一定差距。2007年末, 天津金融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仅是北京的26%, 是上海的28%。2007年天津金融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增加0.4万人, 而同期北京增加5万人, 上海增加3.5万人。

(二) 金融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在各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中, 普通员工占较大比重, 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高素质人才较少。调查结果显示, 20家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学历大多在大专以下, 具有本科学历的从业人员占比不到三分之一, 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仅占2.3%, 有些金融机构甚至没有一个具有博士学历员工。20家金融机构中, 具有职称的从业人员占比不到一半, 其中又以初级职称为主, 占有职称职工的近三分之二, 具有高级职称的职工仅占有职称职工的3%。高素质人才比例偏低, 制约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不利于提高金融行业整体竞争能力。

(三) 高端金融人才缺乏, 制约金融改革创新深入开展

金融从业人员同质化比较明显, 能够胜任高技术含量工作的人才较少。一方面, 掌握会计、法律、理财、投资、IT技术等方面知识的专业型人才缺乏。所调查的20家金融机构共拥有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注册理财规划师、保险算师、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保荐人和软件工程师439人, 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到1.3%。另一方面, 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人才奇缺。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加快, 我国对国际视野宽广, 开放意识强烈, 精通国际、国内金融业务, 精通世界主要语言和通晓WTO等国际“游戏规则”的国际化金融人才, 尤其是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的高级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从天津情况看, 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人才寥寥无几, 以在国际市场上被广泛认可的注册金融分析师为例, 20家金融机构仅有2人。高端金融人才缺乏, 制约着天津金融改革创新深入开展。

(四) 区域内人才流动较多, 真正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尚未建立

人才的合理流动对于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对于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 甚至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益的。随着天津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人才需求数量迅速扩大。然而多数金融机构尚未建立起面向市场的选人用人机制, 选人用人的视野过于狭窄, 所需人才多从本地高校招聘, 或从本地其他金融机构引进, 缺乏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引进金融优秀人才的规划和策略。2007年, 20家金融机构共有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引进的人才633人, 比2005年增加504人, 仅占全部金融人才增量的17%。未来三年需要引进人才2000余人, 其中绝大部分通过校园招聘完成, 占比达到80%;计划从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引进人才数量分别仅占总数的18%和2%。

(五) “重引进, 轻使用”, 金融人才服务体系尚待完善

一些金融机构尚未充分认识“人才是金融业竞争的核心”这一理念, 没有把人力资源作为资本来对待, 无法根据本单位人力资源现状, 建立和制定员工教育培训的长远目标和计划, 造成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难以有效协调。在人才管理上, 部分金融机构仍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 多通过行政命令的形式对员工进行管理, 方式单一, 手段僵化, 导致员工无法专心于提高业务水平;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建立起市场化的人才引进与淘汰机制, 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 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 只能依靠内部挖掘培养, 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同时低端人员无法流出, 制约了人才结构的优化。

三、营造金融人才发展环境, 创新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为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天津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应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金融机构主体作用、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按照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的要求, 围绕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制定人才发展总体规划, 培养和造就一支以优秀金融企业家为代表的金融领军人才队伍、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和一支以高技能人才为骨干的高素质金融员工队伍。

(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优化创业发展环境, 增强对金融人才的吸引力

政府部门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实施人才强金融、人才强市战略, 不断优化吸引金融人才的外部环境。一方面, 要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进程, 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探索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内容, 将天津打造成为各类金融新机构、新业务、新工具和新市场的集聚地, 以此吸引各类金融人才来天津创业。另一方面, 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限制, 对于从外地引进的人才, 有关部门应在医疗、保险、住房、配偶就业以及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出台更优惠的政策, 解除其后顾之忧, 促进人才流动;针对从国外引进的高级金融人才, 在个人所得税上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以此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金融人才;制定和完善有利于金融人才聚集的其他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 加强金融人才资源管理, 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现代的人才管理, 将过去在人事管理中重视“事”, 以工作为中心, 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注重对金融人才的激励与培养, 创造一个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 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 实现金融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是建立健全金融人才发展库。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 各金融机构参与建立天津金融人才发展库, 根据金融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将优秀金融人才纳入全市金融人才发展库, 组织开展对在库人才的培训与后续教育, 并根据金融业发展需要, 不断更新人才库数据。各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求, 向人才库申请所需人才, 管理机构统筹考虑人才需求总体情况, 对各单位所需人才进行统一调配。同时, 根据金融业发展需要, 制定高级紧缺人才目录, 有关部门根据高级人才缺口情况, 制定倾斜的人才计划, 有的放矢地吸引国内外具有各种金融机构从业经历和国际化执业资格的人才来天津发展。

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内外交流。建立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选拔交流机制, 探索市属金融机构之间、市属金融机构与中央金融机构之间、市属金融机构与兄弟省市金融机构之间高层次管理人员交流方式, 使其熟悉不同的企业文化, 丰富从业经验。

三是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推进人才的市场化配置。要加强对金融机构, 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引导, 使其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影响金融业发展的第一位因素, 全方位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逐步培养“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引导金融机构重视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转换思路, 放宽视野, 面向国外、国内其他地区选拔人才, 实现人才的市场化配置。针对紧缺金融人才, 制定差别化的服务政策, 增强吸引力。

(三) 加强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 提高金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适应金融国际化需要, 加大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高等院校是金融人才培养基地, 其课程结构和层次的设置决定着人才的综合素质。应加大对培养金融人才的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 集中优势力量办好重点金融院校。引导高校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以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为背景,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高层次教育为重点, 重视对学生的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国际惯例、国际交往能力等的培养, 使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国际化视野。在课程设置上, 构建国际化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许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和人才素质的基础性, 认为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国际化人才的必要途径。我们应借鉴相关的做法, 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主动适应世界, 拓宽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直接使用国际最先进的原版教材进行授课, 加快教育内容与国际接轨步伐。推动开展国际间的校际师生互换、学者互访、联合办学、金融科研合作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广泛采用世界最新方法来培育本土金融人才。同时,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合作, 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采取多种措施, 进行多层次的交流与培训。

二是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搞好金融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育对开发金融人才资源, 挖掘人才潜能, 提高人才素质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当前经济、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新知识、新业务、新工具等层出不穷, 金融从业人员都有参加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迫切需求。政府金融主管部门应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系统的金融人才培训计划, 并定期上报、检查。各金融机构要立足于金融人才资源现状, 建立和制定员工日常教育培训的长远目标和计划, 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内容、区分层次的培训, 强化员工的岗位技能, 提高员工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以适应金融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是加强高级人才的培养, 打造高质量的金融人才队伍。可考虑在天津建立高级金融人才培训中心, 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和技术, 对已取得相当学历, 且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好业务素质和较高管理水平的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封闭式强化教学。鉴于本地高级人才培养能力尚显不足的实际, 天津可以借鉴纽约、东京等世界著名金融中心的人才培养经验, 与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建立金融业高级人才联合培养计划, 把具备潜力的中高级金融人才送到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实际锻炼、联合培养。

(四) 建立综合的、具有竞争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发金融人才的工作热情

金融人才培养 篇9

一、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对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

既然西方学界对金融学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公司金融和投资学两个方面。那么,金融学的发展到底经历了哪些历程呢?事实上,现代金融学的确立还要从1952年马可维茨(Markowitz)在Journal of Finance上一篇讨论“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的文章开始。马可维茨第一次用数学统计方法均值和方差来衡量预期收益和风险指标。

实际上,在马可维茨之前,不少学者就对金融学理论的发展贡献了不少的经典理论。例如,费雪早在1896年就提出资产当前价值等于其未来现金流贴现值之和的思想,即DCF贴现现金流法;1934年,格雷厄姆出版了《证券分析》这一经典价值投资论著;1938年,麦考利第一次提出久期的概念。而在1952年马可维茨提出投资组合理论以后,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提出了MM定理;1960年代,夏普等学者推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因素模型和APT套利定价模型;1973年,布莱克和舒尔茨提出了期权定价的一般模型,即B-S模型。而后,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许多学者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拓展。

这些理论从简单到复杂,从开创性到发展型,从公司金融类到投资类,再到金融工程类,有纯理论的推导,也有应用于实践的方法。把这些理论全盘照搬,直接应用于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显然并不一定适用。因为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不相同,全盘的填鸭式教学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很难奏效。显然,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要求对各专业层次、年级层次和学术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化的教学体系的设计。

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的知识水平、教学要求有比较大的差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三四年级的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肯定不同,而且理论教学的深度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在知识层次方面,一二年级本科生专业还没有接触,部分基础课也只是刚刚入门;而三四年级的本科生才刚刚接触相关的专业课;硕士研究生虽然对专业课的要求有所提高,但是现在硕士研究生中不少学生来自本科其他专业,短短的二到三年时间需要补充不少的专业知识。而在教学要求方面,本科生目前主要是通才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本科生学习本专业知识内容,也要求本科生学习各专业模块的内容。相比之下,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时间也并不算多,其理论教学侧重于面而并不精深;硕士研究生理论教学的要求较高,同时也有升学进一步深造的可能。不过,目前硕士研究生教学也在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上部分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稍差,因此,在本科生教学基础的要求之上加以深化,由面及里侧重于线,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相结合;而博士研究生的理论教学深度较高,而且研究视角一般较集中于某一点,不再像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那样发散于面或者线。因此,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程度最深,显然对教学的要求也与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并不一样。

不仅如此,即使同样是本科生,因专业的不同对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也并不一致。比如,金融学专业学生、公司金融专业学生与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课教学要求势必不同,而金融学专业中银行管理专业方向、国际金融专业方向或者证券投资专业方向等,对课程的配置和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深度的配置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数理知识的教学,金融证券类专业的教学往往与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但仅就本科专业而言,金融工程等专业尤其需要相对层次较高的数理知识用于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对于一般的金融学等专业,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要求可能会低一些。因此,一般的金融学专业和专业性要求更高的金融工程专业,在证券类专业课的教学上也相对应存在着不同的层次。

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分层化分析

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如何针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加以分层化教学呢?笔者所在的金融学院,既在金融学专业下设置了公司金融专业方向,又主导了金融工程新专业的建设,现在又在金融工程新专业下并设证券投资的专业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金融学院既有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学专业,同时还有以投资学为主导的金融工程专业和证券投资专业方向,另外还有保险学专业,真正实现了大金融证券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同时,金融学院既有大金融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下设银行管理、资本市场运营和金融工程等方向),还新批了金融专业硕士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对于这些不同的专业和专业方向,相应的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当然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比如,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金融经济学,财务管理专业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投资学方向为主体,而金融工程专业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会更多地以数理经济学方向为主体;对于普通的本科学生金融经济学的教学以说明、分析为主,而对于硕士研究生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则以量化推导为主;对于一般的本科生可以以应用为主进行讲解,而对于高年级和硕士研究生可以适当地以数理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而在教材的选择上,本科生可以用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布莱恩·克特尔所著的《金融经济学》,该书主要以论述和图示为主,相对较为浅显,而对于不同专业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则可以用杨云红老师所著的《金融经济学》和王江老师所著的《金融经济学》。

另一门金融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金融市场学,由于课程主要的目的在于介绍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基础知识,因此,其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该有不同的内容设置。比如,对于本科生,它是金融学入门课程,可以以介绍各金融市场的划分、功能实现和相关金融产品的运作实现机制为主进行教学,以便本科生对金融市场有初步的认识;而对于已经了解了金融市场和各类金融产品运作模式的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可以进一步讲授金融合约理论、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的模型的结论,以使其了解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制度等运作,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进一步了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的本因;而对于更高层次的学生,如博士研究生和个别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以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合约理论、法与金融学等各方面理论,构建制度内生观点的金融制度分析理论框架,讲授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金融制度演化的内在规律,也可以涉及金融体系的选择和设计,充分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变迁因素。

作为一门内容相当全面的资本市场专业课的投资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投资学I、投资学II和投资学III进阶课程。对于本科学生,可以重点讲授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均衡理论,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现代金融学理论;对于高年级的本科学生或硕士研究生,可以专门设置相关基本面的证券分析内容和资产组合管理内容进行讲解;而对于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或者已经经历过前两个知识阶段投资学学习的学生,可以进一步讲授普通的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证券的基本定价知识。

金融工程作为专业课程,也应该分层次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比如,对于普通的金融类专业本科学生,可以以介绍金融工程工具、手段和策略为主,同时恰当介绍部分较为浅显的衍生工具以利于讲授金融工程的手段和政策;而对于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其他硕士研究生,则可以进一步相对深入地介绍部分金融工具创新和产品开发,同时讲授更高层次的金融工程手段和策略。相应的期货、期权与衍生证券这一课程也可以进行分层教学。普通本科学生以介绍简单的衍生证券为主,以利于入门;对于相对专业的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则可以作为金融工程这类专业课程的进阶课程,进一步介绍较为复杂的期权定价和衍生证券定价的方法,以及介绍新型期权、指数期权、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种。

事实上,对于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还有一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那就是实训课程。证券类专业课程有必要加强具有时效性的内地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联系相应的理论加以体会。其一,对于本科学生要加强证券分析类实训课程的培养,辅助以大量的A股证券分析方法应用的实例;其二,对于金融证券类专业学生,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尽量以实证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三,对于更高级的学生,金融工程等证券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未来的就业很可能就是证券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等纯粹的投资行业或投资岗位,因此,有必要在专业课内加强金融证券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尤其是诸如研究报告这样的应用文的写作。

至此,应该说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既是系统化的,又有针对性,有助于这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实行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的对策

1. 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要求对各专业层次、年级层次和学术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化的教学体系的设计。现代金融理论从简单到复杂,从开创性到发展型,从公司金融类到投资类,再到金融工程类,有纯理论的推导也有应用于实践的方法。而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不相同,全盘的填鸭式教学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很难奏效。

2. 各层次学生知识体系和知识水平的不同要求进行分层化教学体系的实践。金融证券类专业各层次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要求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一二年级的本科生、三四年级的本科生还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学生其知识水平肯定不同,而且理论教学的深度对各层次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

3. 分层化教学的目的是,对于不同的专业和专业方向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相应的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要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金融工程等以及实训课程,都应当考虑不同的受众而实施分层化教学。

摘要:文章从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出发,根据各层次学生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提出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实施分层化教学的模式,也对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具体的专业课如何进行分层化教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和探析,并相应地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证券专业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建和,吴纯鑫.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四化”问题[J].商业经济,2009,(2).

[2]刘建和,吴纯鑫.金融证券类专业课本土化改革方法浅析[J].商业经济,2009,(12).

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探索 篇1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伴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金融信息化从“六五”以来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发展十分迅速, 其规模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应用范围从单一业务到综合业务服务;处理模式从分散处理到逐步进行业务集中处理, 实现了业务系统的全国联网运行。“十五”期间, 金融信息化建设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服务、经营、管理和监管的金融信息化技术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方便、高效、安全的金融信息化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 推动与促进了金融的改革与创新, 为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金融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金融平稳安全运营最基本的生存支撑环境, 没有金融信息化就没有现代金融服务。根据统计, 金融业95%的创新来自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辅助分析与设计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 并进行风险分析与管理, 使创新金融产品的交易成为可能。金融创新需要依靠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知识、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并能把握金融业发展脉搏的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供求矛盾的存在由来已久, 而近两年更为突出。根据欧美银行业的人力配置标准, 未来5年, 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缺口至少在10万人以上。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紧缺,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信息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瓶颈。未来几年, 我国金融系统需要大量金融信息化需求分析人员、金融信息系统开发人员、金融信息化管理人员、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金融业务人员、反洗钱系统开发与应用人员等。因此, 培养适合我国金融信息化实际需要的, 既掌握金融理论与金融管理知识, 又掌握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是我国金融信息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2 高校金融信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金融人才和信息人才的分离

在我国各高等院校中有较完善的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课程体系, 培养了大量的金融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 但都具有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却很少, 能有效地运用金融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各个高校为了培养相应人才, 有的只是简单的把金融学的课程中增加几门计算机的课程, 有的学校把计算机科学中增加几门经济学、金融学的课程, 对两个专业知识的融合和系统化缺少改革。

2.2 重理论, 轻应用

金融学科的课程设置远远落后于金融行业的实际需求。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中, 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 而微观金融领域的课程安排较少。宏观金融理论的学习可以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但如果没有微观金融领域的应用作为支撑, 则显得空泛。我国在加入WTO后, 不仅对传统的、高层次的宏观管理型金融人才十分缺乏, 对现代经济生活中微观活动主体的一般工商企业金融人才更是匮乏。事实上, 工商企业金融人才的奇缺, 不仅是制约现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原因, 也是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隐患, 进而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 应加强对微观金融领域的课程学习及实际应用, 及时补充金融实践的新知识, 如衍生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网上银行、金融企业会计等。强调对学生在宏观分析与判断能力和微观业务操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 这就要求金融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并重。

重概念, 轻服务。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兼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特别是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 金融服务也日益成为金融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高等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理论的正确运用, 缺乏树立学生金融业服务意识的教育。扫描一下现实社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未来的金融业必将是一个高度电子化的行业, 其自身技术更新和网络建设的步伐加快, 自助银行、网络银行也日趋成熟, 金融行业将越来越技术化、工程化和网络化。这势必要求高效的金融服务来保证。因此, 高校教育在注重理论概念学习的同时, 还应该加强对学生金融服务意识培养。

3 金融信息化教育探索

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中的大量实践证明:如果缺乏复合型人才, 信息化的投资规模越大, 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 培养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专门人才势在必行。要从根本上解决复合型人才问题, 还得从高等教育抓起。金融高等教育要适应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发展需求, 设置适合金融信息化发展实际需要的金融信息化或金融信息工程专业。我们在金融信息化教育上做了以下探索。

3.1 创建了一种金融信息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我们以金融行业使用的主流计算机技术——大型主机技术为基础, 融合金融基本知识, 加强工程实践意识, 初步创建起了一种新的大型主机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金融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三要素”理论, 这种模式可以表述: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育人环境中, 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模拟和实践训练, 培养既有比较深厚的人文功底, 又有较为系统金融知识理论, 并具有较强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的IT创新人才。

这种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 有明显的区别:

从培养目标看, 新的教育模式是要培养复合型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 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交叉融合性, 即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和金融知识、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又掌握熟练的外语技能;二是高能性, 集应用分析和计算机专业知识于一身, 一才多能。简而言之, 由于教学中增加了行业应用的相关知识, 所以, 培养的人才既有理论基础, 又具有相当强的动手能力, 即既能“上手快”, 又能“有后劲”。

从培养途径看, 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实行了三个转变:

其一, 从单学科教育转变为多学科综合教育。如前所述, 我国计算机教育在传统模式下, 是一种单一的学科教育。虽然80年代中期以后, 不少学校的计算机学科在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增设人文社科类课程, 但仍然是理工学科的教学体系。新的教育模式下,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必须实行计算机科学与金融科学并重、计算机技术与金融理论应用结盟的战略, 从单学科教育转向多学科综合教育。学生在学校不仅要接受计算机、数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还要接受外语和金融知识等人文学科教育, 接受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行为科学教育。

其二, 从侧重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如前所述, 尽管计算机科学属于工科, 但计算机教育中存在偏重理论, 轻视动手能力培养的实际问题。由于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应用有一段距离, 仅有的理论知识很难快速转化成生产力, 再加上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 课堂的教学往往有明显的滞后性。所以,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而且要让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最新新技术发展。

其三, 从廉价教育转变为高投入教育。传统计算机教育以微机教育为主, 在计算机刚刚兴起时, 微机价格昂贵,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微机普及后, 人人都有计算机, 使得计算机教育的门槛变低了。教师有一台微机就可以备课, 也可以授课, 微机可以代替教师备课用的本子和笔, 代替教师授课用的粉笔和黑板, 有一台微机也能做一般的计算机实验。学生带着两只耳朵就可以听课, 至多做点练习, 再自己买一台微机就可以, 做好了毕业设计就可以毕业了。

计算机廉价教育的观念对大学计算机专业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高水平的大学不会仅仅把眼光停留在微机教育上, 而是要放眼到大型计算机上, 只有在大型计算机上才有更多的前沿技术和知识的挑战, 才能更好的上水平, 高水平的计算机教育是需要高投入的。

因此, 办高水平的计算机教育, 必须有“高投入”的观念, 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投入, 必须有一定的实验手段, 必须加强一流实验基地的建设。

3.2 构建了一套适应金融信息人才要求的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文理交叉复合型IT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们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建构性调整。

调整的总体思路就是前面讲到的“模块化, 复合型”, 即把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方向模块化, 并增强外语、人文社科类基础课程和金融知识应用课程。

新的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这样的:

(1) 整个课程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学科大类基础课程 (俗称大平台) 、学科专业基础课 (俗称小平台) 和专业课。大平台中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四年不断线, 包括外语、文、史、哲、经济等;专业基础课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四年不断线, 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这两个“不断线课程”的充实与完善, 增加了学生的人文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 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课设置模块化, 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按照金融行业需求设置了12门课程, 更进一步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 实行学科交叉。

(2) 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的设置体现了“文理渗透, 交叉见长”的办学思路。前一段时间, 在课程设置上, 文理科课程处于分而不交、交而不合、合而不融的尴尬地步, 人文课程的学习仅停留在素质教育基础上, 没有达到学科真正的交叉和融合, 金融业务的理解也只是通过实验支离破碎的片面理解, 没有一套系统的知识和学习, 这样影响了学生培养的质量。现在, 我们试图将文、理课进行一以贯之的“渗透”, 但由于对文理交叉的认识缺乏理论上的支撑, 仍然存在“贴标签”式的盲目添加课程的现象, 大部分学生在很短的课时内都感到难以接受, 更不可能在实际中运用。后来, 我们经过全体教师的多次研讨, 和金融行业专家的沟通, 逐步统一认识, 明确了“文理渗透”特色的准确定位。按照信息学科的分类, 一般分为理论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我们的课程设置就应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上交叉, 而不必考虑理论层的课程设置, 这样就解决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设置上的一些困惑的问题。从2005年我们提出新的教学改革开始, 至今经过长达一年的反复论证, 五易其稿, 成就了一套全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其中针对金融知识教学, 专门量身定制的课程有“金融应用基础”、“电子商务概论”和“项目管理和案例分析”等。

3.3 探索了一条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基地

为了提高人才质量, 大型主机专业方向选择了一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 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 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 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 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 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 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总之,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 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 变不协调为协调, 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为了说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对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给出图1。

在图1中, 可以清晰看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我们根据全球经济化的趋势, 根据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兴起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 在学校发展战略“应用领先, 基础突破, 协调发展”的指导下, 对大型主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 并制定符合社会新形势发展的培养方案, 选择大型主机人才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通过实施后人才培养的结果———毕业生, 一方面反馈到社会, 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 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我国软件外包业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反馈到学校自身, 接受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 人才培养结果还必须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根据四年来的实践与反馈, 我们所培养的大型主机专业方向的学生很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 也符合我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不仅把企业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结果的评价, 也让企业参与到我们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 在培养过程中监督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与花旗集团建立了“花旗大型主机实习基地”, 与IBM公司建立了校内外实习基地, 这些措施都很好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 到花旗公司实习的学生72人, 录用学生57人, 到IBM公司实习人数53人, 录用人数26人, 到武汉钢铁集团实习人数67人, 录用人数3人。

3.4 组建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培养和造就复合型IT人才, 实验设备是基础, 师资队伍是关键。只有建设起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才能得心应手地教出复合型的学生, 否则, 只是“文理拼凑”, 而不是“文理交叉”, 更不可能达到“文理融合”。

应该说, 长期以来, 我们在教师队伍的配备上, 一直注重文、理相关学科的合理构建, 从有文、理背景知识的教师的分别引进, 到专门培养文理交叉的教师“后备军”, 现已初步建立起一支学科交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在文理交叉学科教师队伍的配备上, 我们开始从中南财经大学引进教师,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的再学习之后, 逐步开发出一些交叉性课程。如叶涛教师, 中南财经大学经济专业毕业, 不仅有深厚的经济知识背景, 而且又有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功底, 在金融知识的课程设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大型主机专业方向的教师都接受了IBM公司举行的国内外大型主机技术培训, 有十名教师到美国知名大学北伊利诺斯大学进修学习, 获得结业证书, 并亲身感受到美国大学生动活泼教学模式和具有挑战的实验内容设置。每年IBM公司都会多次邀请教师参加各种前沿技术和新知识的讲座和培训, 使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教师的技术和知识与时俱进, 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并把美国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带到我们的课堂, 如以学生为主、启发教育、应用导向、实践为重等, 使课堂教学受到学生欢迎。尽管我们教师都较年轻, 但也常被邀请在大型主机全国师资培训班上作为主讲教师, 我校大型主机专业方向的影响力已在国内高校的同行中展现出来, 造就了一支年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其中有7人次获得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颁发的“IBM奖教金”;有6人次获得校教学质量二等奖;在近几年校青年教师竞赛中, 有2人次获得二等奖, 3人次获得三等奖。大型主机教学团队3次获IBM公司颁发的“最佳团队合作奖”, 在教育部与IBM公司“大型主机合作项目”十周年的庆典上, 获IBM公司颁发的“大型主机十年成就奖”。

参考文献

[1]卢珍菊.合作培养造就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J].高教论坛, 2006 (5) .

上一篇:IPO募集资金下一篇:叉车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