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融资方式

2024-07-25

市场融资方式(精选十篇)

市场融资方式 篇1

一、融资供给现状分析

央行对5000户小企业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截止2010年1月末, 小企业贷款比年初新增1363亿元, 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比重为19.7%, 低于大、中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25.3%和15.7%, 比年初下降5.2%;从余额看, 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22.1%, 低于大、中型企业贷款占比23%和10.7%, 比年初下降0.1%。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主渠道是商业银行信贷, 我国商业银行从机构数量上讲是金字塔造型, 即大型银行数量少, 小型银行数量多, 中型银行居中;从资产规模上讲是倒金字塔造型, 即大型银行规模大, 小型银行规模小, 中型银行居中。大型银行自身经营原则中的安全性、流动性要求尽量减少呆账、坏账, 而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一般难以向银行提供足以进行信用增级的抵押和质押物, 其信用水平也就难以符合大型银行信贷标准。

此外, 银行追求盈利性, 基于大体相同的银行信贷成本, 小企业融资规模小、融资需求不稳定, 大型商业银行更青睐于信贷规模大、融资需求稳定的大中型企业。这导致大型银行缺乏服务小企业的主动性;中型银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 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但受地域限制较大, 现阶段辐射能力有限;小型银行作为一种本土化、草根性很强的商业银行其自身特点是可以契合小企业融资需求的, 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是制约小型银行深入拓展业务的主要原因。现阶段融资供给体系导致广大中小企业并没有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直接受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中小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依然是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

纵观融资支持体系内的其他机构:证券市场上, 发放企业债券即使是对大型企业而言也是困难重重;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不具备通过主板上市获得融资的资格, 而相对条件较低的中小企业板块, 至今上市融资的企业也不过寥寥285家, 万里挑一的标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望尘莫及;风险投资、民间投资以及私募也只在民间资本发展较成熟的区域获得一定发展;小额贷款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充裕, 往往不能广泛展开市场业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引入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进行外部信用增级的尝试也难以改善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在通常的情况下, 担保公司的担保费费率约为1%~2%, 即使在不考虑管理成本的情况下, 担保公司也难以承受超过2%的担保风险。在不依靠财政补贴的情况下, 对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要求其贷款本息安全回收率达到98%以上, 实属不易。

事实表明, 由于对客户需求区分不清, 融资支持机构开展业务时不能针对企业不同信用特点, 挖掘差异性需求。所以单纯以统一的服务思维看待所有的企业融资要求, 必然造成融资供给体系的混乱。

二、以市场细分思想看待融资支持体系重构

中国有足够多的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但是尚未出现明晰的、可持续的企业融资支持制度体系安排。现代企业营销战略中的市场细分模式是划分现有客户群市场与发掘潜在客户群的常用市场分析方式。以市场细分思想看待融资支持体系重构, 才能契合融资双方的供求特点。

市场细分的基本思想是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和融资工具都是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所需要的。一个有针对性的融资支持体系向供给机构提供积极的金融政策, 包括适当的利差和贷款定价自由, 以及足够的市场基础设施 (例如动产抵押登记查询体系和有效的征信体系) , 那么以市场细分思想划分出客户群后, 各种融资支持机构就能够有的放矢, 找准经营方向。金融机构在分析收益与风险的同时, 考虑不同的竞争策略和服务策略, 最终将使我国的融资支持市场多样化、有序化。

市场细分是现阶段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合理安排融资支持体系的迫切要求。融资支持体系的市场终端是企业, 企业在成长和发展不同阶段表现出各异的融资需求。因此只有与企业所处阶段融资特性相适应的融资支持机构才能完全满足其特色需求。不依靠市场细分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企业经营融资特点进行分析, 就无法建立应对多元化需求的融资支持体系并保持机构竞争与合作的良性循环。

另外, 经过市场细分可以全面了解众多企业之间在需求程度上的差异, 而在需求市场中, 往往未被满足的需求就是潜在市场机会, 也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各类融资支持机构可以选择一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细分市场, 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培育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 以特色经营提升融资支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 当整个行业在采取市场细分的方式进入目标市场, 安排各自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后, 持续的良性竞争甚至是合作, 将会大大改善我国当前融资支持体系竞争无序和金融支持政策执行不力局面。

企业融资需求会因自身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借鉴市场细分思想, 以企业规模所表现的信用状况差异进行市场细分, 结合机构的风险承受与规避风险能力选择进入何种市场;以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信用状况差异进行市场细分, 明确机构主要的利益提供者和利润供给的持续周期。具有持续利润增长的客户无疑是各融资支持机构的重点培养对象。结合企业规模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二维市场细分方式, 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才能得以清晰划分, 才能为匹配企业融资需求构建好的基本框架。

三、基于企业规模与生命周期的二维融资支持体系构建

企业的信用状况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会呈现不同的特征, 以此作为切入点来细分市场可以保持整个融资支持体系的动态延续。将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作为切入点细分市场, 才能引导机构建立与企业匹配的信用标准, 实施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和提供独特的金融服务。

一是初创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初创期小型企业需要资金投放于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 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 经营风险高。该阶段小企业具有较强活力和发展潜力, 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需求的矛盾和融资渠道的狭窄, 由于其特有的信用状况, 如财务体系不健全, 缺乏足额的财产抵押和优质担保, 大中型商业银行很难对其提供足够融资支持。针对此类市场, 小额贷款金融机构对达到信用标准的小企业直接提供融资支持。对信用相对较差的小企业, 可以联合信用担保机构对小型企业进行信贷支持。这就可以明确小额贷款金融机构的独特市场及核心竞争力。小额贷款金融机构及信用担保机构的参与, 将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促进具有相似客户特征的机构进行更高效的差异化经营。

另外, 具有特定的服务区域、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享受国家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利率政策的新型融资支持性银行, 有些学者称之为社区性银行, 同样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 能够全面了解企业信息, 把握企业实际需求, 也是该区域的主要竞争者。中型企业在初创期具有较完善的财务账务、由于具备良好的商业计划和清晰的发展战略往往受到风险投资与民间投资的欢迎。国内日渐发展壮大的中型商业银行通过实行独立的客户划分和评审体系、独立的信贷计划、独立的中小企业信贷评审系统、独立的中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 简化审批流程和提供中小企业专有信贷产品。面对中型企业初创期的信用状况, 拥有独特的服务优势。大型企业往往备受国家扶持, 能够进行政策性融资也较容易获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由于其较强势的企业实力, 信用状况较好, 往往成为银行哄抢的优质客户。

二是成长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处于成长期的企业, 新技术不断成熟, 新产品逐渐被市场接受, 获利水平持续增长, 预期的现金流持续流入。企业的信用状况大为改善, 筹资能力有所提高, 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特色。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 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成长期的小型企业可能因其良好的发展势头, 良性扩张的规模, 较好的信用状况而获得中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但社区性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更具吸引力, 社区性银行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收集小企业更多的信用状况信息, 更快捷地分析出客户融资需求特点。因此, 竞争将在中型商业银行与社区性银行机构之间有序展开。

初期的部分小额信贷由于不再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将逐渐退出。小型企业也开始有了新的融资场所, 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可以利用创业板融资。还有一种新型的供给方式也极具优势, 例如大中型商业银行通过与小额信贷机构合作, 使小额信贷机构获得大中型商业银行的资金提供, 并自主进行融资支持决策, 这种方式也可以最大程度契合企业的信用状况。当然, 一个切合实际的信贷标准的建立也是商业银行所需解决的难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型企业有机会获得中小板块融资的机会, 私募基金也同样是可选途径。

从融资主渠道来看, 中型商业银行以其自身资金充足, 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正逐步抢占此类目标市场, 并借助与企业一同成长的过程中深入收集企业全方位信息, 把握企业信用变化, 不断降低业务成本, 分享企业高速成长的果实。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在成长阶段会出现在主板市场, 通过成功的上市来获得大量权益资本, 满足融资需求。作为融资主渠道的航母, 大型商业银行对该阶段的企业是有极大兴趣的, 一方面银行可以在短期的信贷方面获得潜在市场利润;另一方面企业信用状况可以满足银行的信贷管理要求, 通过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能进一步获取企业未来的融资需求份额。

三是成熟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成熟期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比较成熟, 产品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稳定, 进而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稳定的现金流。成熟期企业的显著特征是生产能力大, 销售额高且利润稳定, 产品市场相对比较稳定, 企业经营风险逐步降低。该阶段的小型企业已经具备更优质的信用状况, 除了获得社区性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的持续支持外, 还可能符合创业板上市的相关条件。中型企业不仅能继续与中型银行合作, 而且开始引起大型银行的重视, 对于优质客户的竞争将在二者之间展开, 可以提供更优质, 更具吸引力服务的融资支持机构将获得目标客户。按照我国现有债券市场发展状况, 中型及大型企业将有机会发行企业债券或其它债务融资来满足自身的独特需求。

四是衰退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衰退期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逐渐萎缩, 产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日趋严重, 企业获利水平不断下降, 财务风险加剧。金融机构资源逐渐撤出, 企业并购、股票回购、清盘等较多展开。小型企业的信用状况开始恶化, 已经很难获得中型商业银行的青睐。面对企业新的信用状况变化, 社区性银行最先收集到必要信息并得出企业信用状况, 并评价满足其融资需求的风险与收益, 但这种信贷成本对于企业无疑是相当高的。此阶段的风险也可以由各种融资支持机构合作分担, 共享收益, 如大型商业银行通过中介机构银行进行初级信贷, 而社区性银行接到资金后, 按照其制定的资信评价标准自由选择服务对象。大中型企业通过合理转型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得出基于企业规模和生命周期的融资支持体系二维矩阵图, 如表1所示:

A:大型商业银行;B:主板上市融资;C:中小企业板块;D:企业债券;E:中型商业银行;G:社区性银行;H:风险投资与民间投资;I:私募;J:创业板;K:小额贷款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作为融资主渠道, 有条件从根本上扭转中国企业融资格局。大型商业银行可以满足大中型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 也可以选择批发业务, 向正在兴起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批发资金和专业技术。中型银行的目标客户以中型客户为主, 兼顾大客户, 惠及小客户, 承上启下。小额贷款公司在小企业融资方面能起到巨大作用。但是, 从长远来看, 大型商业银行应当撤出小型企业市场, 毕竟他们的目标客户并不是单独的小企业个体。总之, 对我国现有的融资支持体系进行重构, 合理划分目标服务市场, 就可能改变供需矛盾的尴尬, 将融资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做市场调查方式 篇2

.努力的寻找需求。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这是真理。留意一下工业区的布局,哪里是生活附属设施,哪里是公共场所,哪里是工厂区,先对整个区域进行划分,再分析区域的特点,区域中人的需求,是否有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行业收益如何,行业投资回报率达职位多少(如果不会算可以估算多长时间回本),前景如何。可能的话最好做一下实地调查,调查可以分为问卷、电话、试验等方法。还有就是有没有相关优惠政策、法规之类,如狠毒哦地方对于新型区域可以给与税收优惠或者补贴之类的,再有就是店铺的装修和选址比较重要了,其他就是看准机会,抢占市场了

实地调查结束后,即进入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阶段,收集好已填写的调查表后,由调查人员对调查表进行逐份检查,剔除不合格的调查表,然后将合格调查表统一编号,以便于调查数据的统计。调查数据的统计可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完成;将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经Excel软件运行后,即可获得已列成表格的大量的统计数据,利用上述统计结果,就可以按照调查目的的要求,针对调查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工作。

市场融资方式 篇3

关键词:北股交;中小微企业;融资

一、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业务及功能介绍

北股交核心业务可以总结为:挂牌交易类业务、固定收益类业务。挂牌交易类业务又分为两种:一种为挂牌展示类,通过对企业进行孵化、辅导、规范治理,最终实现转板上市;另外一种为挂牌交易类,北股交提供合法、安全的平台,让挂牌企业实现股权有序转让交易。固定收益类业务主要指挂牌企业在四板市场的私募债备案发行,通过保荐机构的推荐实现备案发行,具有发行方式便捷、综合融资成本低、资金使用灵活、产品设计灵活等优点。

二、中小微企业融资途径对比分析

(一)权益法在资本市场融资情况对比

由表中对比可见,北京四板市场相对于其他权益市场门槛最低,但融资效果相对于新三板和创业板也较弱。

(二)债务融资方式与其他途径对比分析

由上表对比显示,四板市场在私募债发行方面具有了更多优势,尤其是对于初创企业净资产较少的情况下。但是根据目前已发行的私募债产品来看,由于四板服务的企业大部分是初创阶段,导致大多数发行私募债的企业均存在房产抵押或第三方担保的情况。

三、中小微企业如何在股交所进行融资

(1)挂牌转让股权。企业通过在标准板挂牌的过程,实现企业财税、法人治理等方面的规范,梳理商业模式,找到更合适的盈利模式,继而更好地吸引投资人,实现私募股权融资。截止到2016年7月30日,据wind金融终端统计数据,北股交挂牌企业已达到2391家,可交易企业达到90家。(2)发行私募债。由于私募债产品具有发行方式便捷、增信措施灵活、综合融资成本低、资金使用灵活、产品设计灵活等特点,深受发行人和投资人的青睐。截至16年6月,北京四板市场共备案私募债券29支,备案金额40.45亿元,当前未到期的有26支。(3)路演及推介。北股交做为一个融资性质的平台,利用自身的先天优势汇集了大量银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所、PEVC等机构,通过定期的组织路演及直接向投资机构推介,帮助挂牌企业实现融资。随着优质路演企业库、投资机构库和孵化专家库等数据库的建立和不断充实,融资效率将会不断提升。

目前国内共有35家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尽管具体的业务上存在一定区别,但在股权挂牌交易和私募债发行上大同小异,且都在不断创新新的业务,做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各自服务本区企业的功能,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参考文献:

市场融资方式 篇4

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方式

1. 市场化融资方式。

该模式是企业以获取赢利为目的, 依据企业信用或项目为基础, 以商业贷款、发行债券股票等商业化融资为手段筹集资金并加以运用的融资模式。市场化投融资主体是非国有独资的公司制企业。其主要融资渠道有: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商业性贷款、BOT、BOOT、BOO、PPP、PPT等项目融资以及企业留存收益等内源融资。该模式具有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三分开, 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2. PPP (公私合伙制) 融资方式。

该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之间在风险共享、分担融资的情况下, 为提供城市基础设施而达成的合作安排达到合理的成本控制作用。该模式的出现将政府投融资模式与市场投融资模式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 而且可以带来其他的收益。例如, 能引进新的专业技术、提高服务质量或水平、降低项目成本等。该模式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城市建设融资。

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存在问题

1. 多元化投资格局尚未形成。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 预算内资金仍然保持在35%左右, 比例偏高;而非预算内资金, 如政策性贷款、商业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等, 大多是靠政府举债,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其他非国有资本的投入。由于多元化投资格局尚未形成, 无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导致了政府无法很好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2. 市场化程度不高。

项目融资方式中, 利用国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聚集资金的作用, 但是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政府有筹集资金的能力, 却缺乏高效运用资金的制度。其关键原因是只有市场化筹集资金, 而没有市场化的生产主体, 即国债资金使用市场化程度不高。

3. 激励机制不完善。

上级政府激励不当, 地方政府逆向选择, 忽视不同的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方式的公平效率问题。目前, 上级政府只把地方政府提供城市基础设施的人均数量作为政绩指标, 而没有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成本和质量与政绩挂钩, 所以地方政府普遍追求粗放式的扩张建设。

4. 项目融资过度依赖财政。

地方政府采用项目融资方式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但有的没有聘请资金、技术、法律等方面的专家顾问予以咨询, 或者给公私合作伙伴以固定收益, 或者承诺政府包销产品, 结果虽然选择市场化融资方式, 但由于没有按照国际惯例的市场化方式运作, 还是把风险留给财政。比如, 某市自来水厂多方融资修建而成但是投产第一年就亏本1.5亿元, 政府每年补贴一亿多元, 但是该市自来水公司仍然感到有压力。

三、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方式的问题改进对策

1. 探索利用政府信用的新方式。

政府信用仍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最可靠资源。关键是要探索利用政府信用的新方式, 在不触及国家相关法规的前提下, 统一有限财政资金的拨付对象和使用用途, 通过政府授权的具有市场独立法人资格的融资公司来运作管理财政资金。财政资金的规范化、制度化拨付问题解决后, 再进一步加强与银行机构的沟通协调, 增加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规范贷款申请的程序, 合理、合法规避信贷风险, 借助政府信用, 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规模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2. 不断拓宽创新性、市场化的融资渠道。

首先是产品支付。产品支付是针对项目贷款的还款方式而言的, 借款方在项目投产后直接用项目产品来还本付息, 而不以项目产品的销售收入来偿还债务, 在贷款得到偿还以前, 贷款方拥有项目的部分或全部产品, 比如, 天然气城市气化项目工程。

其次是BOT融资。BOT融资方式把私营企业中的效率引入公用项目, 可以极大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BOT融资方式应用范围广泛, 可以用于建设收费公路、发电厂、铁路、废水处理设施和城市地铁等基础设施项目等。

再次是ABS融资。即资产支持证券化融资方式, 它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 通过一套提高信用等级计划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1997年的广深高速公路的资产证券化运作是我国基础设施收费证券化的有益尝试。

3. 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投资领域的融资渠道。

建立健全为民营经济服务的金融组织系统, 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发展票据贴现、质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金融品种。应用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办法促使各类金融机构在融资、结算、汇兑、转账、资本运营等方面对各种性质的投资者提供无差别的金融服务。要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 创新贷款担保方式, 鼓励民间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 鼓励企业发展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 引进有实力的跨网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采取多种形式提升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鼓励民营企业采用ROT、TOT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建设。

4. 大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管理系统以及人民币账户管理系统, 进一步整合银行、工商、税务、海关、质监等部门的信息资源, 扩大系统功能, 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采集网络, 使诚信理念和文化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推广各种认证、资信评估体系, 促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市场化、规范化。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大力维护金融债权, 遏制恶意逃避金融债务的行为。形成有利于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和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庆玲.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项目融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 2007, (4) [1]吴庆玲.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项目融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 2007, (4)

[2]王倩, 吴德金, 李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 2009, (7) [2]王倩, 吴德金, 李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纵横, 2009, (7)

《旅游市场营销》学习评价方式 篇5

在学院的有关规定框架内,针对旅游专业和本课程的特点,完善和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尤其注重实际效果的评价。目的是为了正确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实际水平和发展状况,以利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的成绩评定以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为指导,以评奖激励为手段。

1.平时考核占20%,注重课堂讨论、团队协作考核、学生上课表现、出勤的考察;实训考核占20%,注重调查报告和调查表的设计、方案策划、PPT报告编制等,注重理论考试占60%,采用闭卷考试。实训考核和理论考试实行百分制折合后与平时成绩相加即为得分,60分及以上为及格。除理论考试外,其他两部分的考核要遵循态度与业绩兼顾、规范与创新兼顾的原则,充分吸收各方的评价意见,做到客观公平。

股市融资呼唤市场机制发威 篇6

一方面上市公司肆无忌惮地大肆“圈钱”,另一方面却扮演着“吝啬鬼”的角色,这已成A股市场的一大特色。而且,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去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融资高达1.03万亿,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并再次登上融资额全球首位的“宝座”,但A股却在主要资本市场中表现最熊。应该说,去年股市表现不佳,有市场本身等方面的因素,但更与上市公司的恶意“圈钱”行为息息相关。可以说,去年A股全球表现最“熊”,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功不可没”。

进入今年以来,虽然上半年无论是新股发行数量还是新股融资额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下降,但在市场低迷的情形下,竭泽而渔式的融资并没有丝毫减缓的迹象,这同样导致了A股今年的糟糕表现。

对于市场频频发挥出的“抽血”功能,投资者纷纷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不满情绪,有投资者通过微博戏谑,A股市场是“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有网友希望“国务院给证监会做结扎手术,这样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会起到很大作用”,更有网友将白居易脍炙人口的《卖炭翁》进行改编,诞生出“股市版”的《炒股翁》:满面灰黄露饥色,两眼木木十指颤。炒股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囊中钱羞涩,心忧股贱无分红……在这一切的背后,凸显出股市中小投资者的无奈与无助。

来自中国证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企业发行的公司债达到690多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603亿元。七月份之后,还有超过700亿元的公司债在虎视眈眈。公司债来势凶猛,新股IPO与上市公司的增发等“圈钱”手段也毫不含糊。由于股市的错误定位,中国股市就是一个上市公司疯狂“圈钱”,而投资者利益丝毫没有保障的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证监会大力推行市场化进程,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首当其冲。然而,改革的结果却是,新股发行价格不是更低了,而是更高了;新股发行市盈率不是更理性了,反而是越来越不合理。而最直接的表现,则是新股普遍产生高超募现象,这造成市场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扭曲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事实上,监管部门的初衷是意图通过改革使市场机制在新股发行中发挥作用,结果却适得其反。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曾被解读为新股发行“市场化”的“里程碑”,但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八菱科技在市场中只具有个案上的意义,而不具备普遍性的特质。而且,认为八菱科技的中止发行是市场化的成果,也有“一叶障目”之嫌。

今年8月份,随着新股周发行数量的递减,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新股发行窗口机制在发挥作用,是“市场化”的表现。但9月份新股发行数量的再次“井喷”,将所谓的“市场化机制”的美梦击得粉碎。仅仅站在发行人的角度,行情不好时,将发行窗口后移,其实是为了在今后选择更好的时机圈更多的钱,根本与“市场化”沾不上边,而与发行人的利益密切相关。

市场融资方式 篇7

一、目前国内融资租赁市场格局

我国融资租赁业目前为多头监管 (审批) 机制, 分为由银监会监管的租赁公司、由商务部监管的外资租赁公司, 和同样由商务部监管的内资租赁公司三大板块, 习惯称前者为金融租赁, 后两种为融资租赁。在三个板块中, 针对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管制度最为严格, 针对外资租赁公司的管理制度最为宽松, 且目前对融资租赁业的监管更多地体现在准入方面的硬性规定。

按股东背景, 我国融资租赁业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以银行为主要股东的金融租赁公司, 二是以厂商系租赁公司为主要股东的融资租赁公司, 三是既非银行也非厂商的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 (以下简称独立融资租赁公司) 。

其中, 以银行为主要股东的金融租赁公司, 具备银行系统的衍生优势, 依托母行资源, 拥有大量客户的信用信息, 融资成本较低。因此, 这类公司有着相对明确的客户定位, 以银行内部高端客户为主, 如国有大中型企业, 主营业务为大资产、低收益的大型设备租赁, 如飞机、船舶租赁等, 业务类型以回租为主。

以大型机械设备厂商为主要股东的融资租赁公司, 其租赁资产多为该公司自行生产, 拥有对租赁物进行维护、增值和处置的专业能力, 具备较为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和广泛的基础客户群, 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与拓展自有产品销售渠道结合, 业务类型直接租赁为主。

既非银行也非厂商的独立租赁公司, 股东多为企业或企业集团、专业投资机构、民间资本等。这类租赁公司有的具备资金来源优势, 有的具备行业资源优势, 有的具备客户群体优势, 并通常具备明确的行业定位。这类融资租赁公司的独立性和灵活性较强, 可以为承租方提供包括直接租赁、售后回租等在内的多种融资和财务解决方案。因此, 该类租赁公司适合定位于中小微企业, 满足客户的定制化、多元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

从公司的运营情况来看, 融资租赁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极不平衡。截止2012年底, 中国融资租赁十强企业 (以注册资金为序) 约占全国注册资金1820亿的32%, 而其余约548家企业仅占68%。这十家企业的业务总量占全国业务总量的35%, 而其余548家企业共占全国业务总量的65%。

从金融、内资、外资三个板块看, 发展也很不平衡。在全国约560家租赁企业中, 金融租赁企业只有20家, 但注册资金达到588亿人民币, 约占全部企业注册资金的32.4%, 业务总量为6600亿元人民币, 约占全国业务总量15500亿的42.6%;内资租赁企业有80家, 注册资金达到350亿人民币, 约占全国的19.0%, 业务总量5400亿元人民币, 约占全国业务总量15500亿的34.8%。与此相对的是, 外商租赁企业达到460家, 虽注册资金折合人民币达到882亿元, 约占全国的48.6%, 但业务总量只有3500亿元, 占全国总量的22.6%。

目前国内融资租赁格局是一个金字塔体系, 高端资源高度集中, 其他资源相对分散。如何找准市场定位、避免同业同质竞争、实现资源有效流动和搭配, 还需要不停地实践和探索。

二、面向我国融资租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 2013年第一周有超过十家融资租赁公司设立;一月末, 第十批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名单发布, 19家内资试点融资租赁企业获批成立。与此同时, 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政策, 如天津市对新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法人机构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 并对公司发展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 以及浙江宁波市政府为推动金融资本与融资租赁产业的积极对接, 促成银行与该市融资租赁企业讨论如何促进银租合作、拓宽融资渠道等。虽然各路资本纷纷进军融资租赁, 政府支持快马加鞭, 但是融资租赁业并非以此便可金蛇狂舞、跃上九天, 行业趋势仍然喜忧参半。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市场一定程度放开, 但是前置审批难度较大、牌照仍然紧张。2009年, 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审批权从商务部下放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率先扩容。实际上, 许多外资租赁公司实质为中资返程投资, 这种类型的外资租赁公司迅速发展, 目前约占市场2/3份额。据调查, 不少融资租赁公司获得牌照后, 并未开展多少实际业务, 这里面存在着融资租赁公司的动机、能力和企业的认识问题。

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说, 行业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投机行为, 不少融资租赁公司的成立实际上是一种牌照抢滩和政策寻租, 或者设立者认为融资租赁能够迅速带来巨额收益, 而进入这一领域后才发现事实恰恰相反。如果成立融资租赁公司的目的并非是销售企业产品与支持实体经济, 而只是作为圈钱的途径, 就很难获得健康的资金支持与道德认同。此外, 租赁物件的有效回收与变现考验着租赁公司的管理能力, 这一点与融资能力同等重要。但一部分租赁公司并不具备物权变现保护债权的专业能力, 即使暂时获得银行资金, 在专业人才匮乏、业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资金高进高出, 收益和风险很难匹配, 这类融资租赁公司可能难以为继。

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来说, 目前对租赁业总体认知度并不高。据《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情况》显示, 全国560家在册运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 85%以上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和厦门等约20个城市, 而全国其他200多家地级以上城市, 也包括一些省会级城市, 至今一家融资租赁公司都没有。一些管理部门仍将融资租赁和典当、拍卖相提并论;一些企业仍然将融资租赁作为高利贷看待, 潜在承租人把融资租赁当作一种直接融资的手段, 将融物的身份放到融资的地位。加之目前国内相关法律对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界定比较笼统, 对业务环节中租赁物的管理、违约救济、纠纷处理没有详尽的规定, 在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使得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特别是融资租赁公司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 容易造成租金拖欠和难以收回, 使融资租赁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这就导致了融资租赁公司多、客户少、普及融资租赁常识任务重、业务竞争激烈的局面。

融资租赁公司在开展业务的同时, 也面临着如下几个层面的风险:

1. 信用性风险。

融资租赁合约期限往往与租赁物品的经济寿命相当, 多数为3-10年。在2012年的第六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 与会者称, 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7年, 与欧洲和日本的12.5年、美国的8.2年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这意味着融资租赁业务开展的同时, 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经营恶化可能带来的租金支付风险。根据融资租赁标杆企业远东宏信2012上半年年报可见一些迹象:该公司与2011年同期相比, 信贷成本即贷款及应收款项拨备/生息资产期初期末余额的比例从0.75%上升到0.78%, 不良资产率从0.6%上升到0.67%, 逾期30天以上的融资租赁款比例从0.08%上升到0.34%。

2. 系统性风险。

融资租赁、银行与整体经济 (企业) 形势三者基本呈顺周期形态, 融资租赁资金过度依赖银行, 会受到信贷政策变化的直接影响, 而融资租赁业务相比银行信贷, 对国民经济周期的反应更为灵敏。当经济发展处于繁荣期时, 租赁行业的整体信用状况较好, 违约率较低;当经济处于低迷或萧条期时, 行业整体信用会受到影响, 许多企业由于出现经营问题导致违约率升高, 融资租赁公司的业绩和资产状况受到威胁。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本身对经济萧条和经济危机的抵御力较差, 系统性风险与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结合更加紧密。目前很多融资租赁合同采用浮动租金, 保证租金和银行利差相对固定的模式盈利, 这就意味着, 如果进入加息周期, 融资租赁公司就很容易陷入赔本的困境。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 融资租赁公司正处于数量高峰期, 很多中小融资租赁公司为了抢生意, 不断压低租金和银行利率间的利差, 也忽视了对资金和设备的监管, 导致后期大批融资租赁企业倒闭。

3. 期限错配风险。

资产管理的关键在于科学匹配资产和负债。目前融资租赁公司在注册资本金和股东注资外, 仅能吸收少量信托资金、委托存款和保证金等, 资金80%以上来自银行, 部分租赁公司的银行融资占比甚至超过了90%, 单一的银行贷款融资渠道首先带来的是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并且, 目前国内的租赁公司基本上都是短钱长用, 负债基本在一年以内, 这又造成了期限结构的不匹配。中小微企业寻求的租赁资金, 主要用于设备采购及更新换代、技术的改造和引进、产业链的开发和扩张等项目, 短则2-3年, 长则4-5年甚至更久, 属中长期性质的融资, 租赁公司拿短期资金来做长期业务, 这一结构性矛盾也是未来的隐患。

4. 金融同业挑战。

目前我国新兴类金融业务蓬勃发展, 信托、保理和资产管理等类金融公司不断设立和壮大, 它们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与融资租赁业务重叠, 基于企业与这类公司的双向理性选择, 一些在租赁产品 (组合) 上不具备优势的融资租赁公司有被挤出市场的危险。随着利率的市场化, 银行的利率空间日益受到挤压, 业务向中小微企业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上在政策上, 鼓励银行积极开展小微贷款业务, 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适度放开等, 融资租赁公司未来会遭遇种种竞争。

此外, 我国融资租赁业人才紧缺问题已开始显现。目前全国融资租赁人才缺口至少在2500人, 其中, 中高级管理人员缺口达500人。中国租赁联盟研究人士认为, 今后3年内, 中国融资租赁业每年需要新增专业人才约1000名。

三、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对接中小微企业市场

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 银行资产超过90%, 银行融资占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中的大多数。依靠强大的资本支持, 金融租赁公司业务已占据市场半壁江山。同时, 我国金融资源的现状还是明显向大型公司倾斜, 同样的客户营销流程、签约和维护, 在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与中小微企业客户之间普遍选择前者。由于各自优势资源的不同, 银行与厂商系租赁公司业务多数集中在航空、电力、交通、医疗、印刷和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大中型客户。与之相比, 专业的独立租赁公司发展比较薄弱, 其注册资本相对较小, 很难利用银行等融资渠道获得长期、稳定、低价的资金来源, 杠杆作用体现不出来;同时, 也由于缺乏大型制造企业背景, 进入航空、船舶等高端租赁市场难度较大。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成熟的租赁市场由一个产业链构成:银行/金融机构类租赁公司依托其股东的资金优势开展全额偿付的融资租赁业务, 从事的是租赁债权的投资和管理, 是融资租赁产业链中的主要机构。虽然数量可能少, 但业务量大。专业化的融资租赁公司依托其股东的设备处置优势开展非全额偿付的经营租赁业务, 从事的是租赁债权和设备余值的处置、投资及管理。规模化连锁化经营的传统出租服务公司, 从事的是规模采购和专业化的设备出租服务的投资及管理。不同类型的租赁公司形成一个完整的租赁产业链, 成为服务买方和使用方的第三方设备采购的主体, 是服务社会的资产投资和管理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租赁业的发展, 这个产业链也会形成。从趋势上看, 我国的融资租赁市场将会进一步细分, 融租方式更为专业化。

2012年6月, 在商务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商贸流通领域的实施意见》中, 明确表示支持民间资本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具体内容为:加快融资租赁业立法步伐, 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 完善金融、财政、税务、外汇和海关等政策, 加强行业监管, 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规范发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民营融资租赁企业为中小微企业、“三农”企业提供交通运输工具、生产设备、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等融资租赁服务, 通过设备融资租赁方式参与铁路、电信、电力、石油天然气以及水利工程等基础产业建设。支持民营融资租赁企业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 拓宽融资渠道。

独立融资租赁公司最明显的优势在于租赁资产类型方面的多样性, 这一特性使得它的客户群比较广泛, 不限于一种或几种特定业务领域, 不限于客户公司规模大小。客户群的多样性和自身战略策略上的灵活性, 有利于独立融资租赁公司对行业趋势的把握、变通和快速反应:在诸多行业中, 迅速找准切入点, 专注研究, 把握市场脉搏, 判断行业前景, 评估风险, 将业务做专。由于专业, 在同一行业内可以服务数量众多的用户, 即使少数客户出现经营问题, 也可以在自身客户群内将回收的设备消化掉, 有效分散经营风险。同样由于专业, 在领域内积累了信誉与客户资源, 便具有足够的议价能力, 能够从供货商手中拿到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完善的售后服务, 进而在领域内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同。同时, 独立融资租赁公司往往凭借其人才优势, 设计出有吸引力的租赁业务模式并充分控制风险, 取得投资人与承租方的信任, 利用多种融资工具获得营运资金和收益。

我国目前很多行业与地区面临着类似温州“两多两难”的现象, 一边是民间资金多却投资难, 另一边是小微企业多而融资难。因此, 加强对民间资本的引导, 有序、有效地进入融资租赁行业进而投放到中小微企业市场, 是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

摘要: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主要分为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和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三个板块, 面向市场有着不同的定位, 彼此业务也有所交叉, 在有些领域呈竞争局面。近年来政府继续加大对融资租赁业的支持, 但行业内仍面临着不少问题, 找准市场定位、实行错位竞争是健康引导融资租赁资本、避免资源浪费的有效方法, 如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对中小微企业的有效对接。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模型研究 篇8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国际竞争优势而对生产要素进行全球一体化配置的过程,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种制度安排, 即企业将自己的资金、技术、人力、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或产品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方式。所以, 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直接关系到企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 影响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获得的收益和所面临的风险。因此,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问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这一问题, 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颇多, 如交易费用理论、内部化理论、组织能力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 虽然这些理论已被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在某些方面是有效的, 但是由于这些理论分析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决策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 许多重要的因素也没有包含进去, 对一些特殊问题的解释力因此而大打折扣。譬如, 企业选择某一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可能并不是依据国际产品生命周期所认为的各国生产变化过程与需求变化过程之间差距, 也不是出于交易费用理论所坚持的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考虑, 而仅仅是为了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

与此同时, 中外学者还致力于发现和验证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新的关键因素。Hill 等曾建议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模型, 将不同的因素考虑进去, 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1]。已有学者尝试构建一个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综合决策模型[2][3], 但他们都只是将上述理论所包含的因素进行简单地综合, 并没有意识到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其实是一个决策过程, 没有全面考虑影响决策的因素, 特别是决策主体的因素。令人遗憾的是, 迄今为止, 还没有得到理论界一致认同的综合决策模型。另外, 目前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 缺乏定量的研究。本文从决策过程论的角度出发, 在整合这一领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试图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综合决策模型, 并运用择近原则去帮助决策者识别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进而选择该进入方式, 以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

二、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循环模型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空间, 保持或增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 以使得收益不断增长, 而进入国际市场只是实现该目的的一种手段。所以本文不再片面地强调手段的重要性, 而是认为手段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 并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纳入到实现企业国际化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去考察。正如 Root (1994) 所言,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是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目标的重要决策之一。当代决策理论认为, 整个决策过程从研究组织的内外环境开始, 继而确定目标、设计可达到该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比较和评估这些方案, 进而进行方案选择 (即作出择优决策) , 最后实施决策方案, 并进行追踪检查和控制, 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根据该理论逻辑,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作即行动方案的选择是整个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宏观上看,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过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循环决策的过程, 其中包括四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内外环境分析、确定战略目标、进入方式选择和获得经营绩效。内外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国际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实力;战略目标是指企业根据内外环境所制定的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以及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进入方式选择是指企业国际化经营时选择什么方式进军外国市场, 有出口贸易、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四种类型可供选择;经营绩效主要是指企业从国际化经营中所获得的产出和综合利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首先从分析国际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状况开始, 然后确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目标, 从而选择恰当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最后通过资源的全球化运作获得经营绩效, 并以这种方式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三、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综合模型

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在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时, 必须分析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通常是多种多样和复杂多变的。V. Kumar 和 V. Subramaniam 认为跨国公司的决策过程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决策者的个人特征; (2) 决策的问题; (3) 决策任务的本身特性; (4) 决策的环境[4]。通过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循环过程的分析和这一领域相关理论的整理, 人们把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因素归纳为四大类, 即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因素、企业组织自身的因素、国际化经营动机和战略的因素以及决策主体的因素。

(一) 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因素

以 N. Farge 和 L. T. Wells[5]为代表的议价能力论认为, 当东道国政府希望通过引进外资推动当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时, 外资企业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会选择高控制的进入模式 (如对外直接投资) ;反之, 当东道国市场和自然资源对外资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时, 外资企业的议价能力下降, 选择低控制进入模式 (如间接出口) 的可能性增大。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因素包括母国和东道国的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和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 世界上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这些制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难易程度及其安全性。当东道国的法制健全和政治稳定时, 企业倾向于选择直接投资方式进入, 反之则可能以出口贸易或特许经营的方式进入。经济因素对跨国经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母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也会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东道国的经济政策宽松、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竞争不很激烈, 科技发展水平较高以及母国的经济政策积极, 那么则适宜在东道国直接投资, 否则就要慎重考虑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决策。文化因素是指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中的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构成的环境因素。如果东道国和母国的文化差异很大, 这就要求企业具备高超的文化整合技巧和较强的全球战略协调能力, 故企业应该量力而行选择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各国在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上的差异, 既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也是引发对外直接投资的驱动因素。由此可见, 在考虑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时, 企业所面临的母国和东道国的环境都不容忽视。

(二) 企业组织自身的因素

企业组织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和能力要素以及产出特点等方面的因素, 它们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决策有重大影响。面对同样的国际环境, 不同的企业组织表现出很大的行为差异,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之间的资源能力状况存在差异。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应该根据资产的专用性, 特别是国际企业所拥有知识的隐含性和价值量来决定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

组织能力理论认为企业选择的进入方式是能够最有效开发并发展企业既有能力的模式, 从而能使企业在长期市场竞争中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优势。这一理论主要考虑知识的特性和文化差异性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经营实力 (如资本, 技术知识, 跨文化管理的能力等方面) 雄厚的大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高风险和高报酬的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而经营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可能只是将国际业务视为国内业务的补充, 其战略重点是发展国内业务, 因而选择出口贸易或特许经营的进入方式。此外, 国际化阶段理论把国际经营的经验作为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核心变量, 建议企业随着自身国际经营经验的逐渐积累采取渐进和逐步深入的进入方式。该理论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给出的解释是:当企业对外国市场和产品了解不多时, 一般先采取出口贸易的方式进入, 当国际经营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企业才开始尝试直接投资的方式。

产出的特点也是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内部化理论认为当一个行业的产品具有多阶段生产特点时, 如果中间产品的供需通过外部市场进行, 则供需双方关系既不稳定, 也难以协调, 企业有必要通过建立内部市场保证中间产品的供需, 将产生强烈的直接投资倾向。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动态演变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当企业的产出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现象时, 随着产品由创新阶段到成熟阶段, 进而达到标准化阶段, 出口贸易逐渐被独资经营所替代。除此之外, 产品在东道国的适应性也会影响到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三) 国际化经营动机和战略的因素

各个企业发展成为国际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动机, 包括利用优势能力、占领世界市场、获取战略资源、分散经营风险、应对国际竞争、交易成本最小化和长期收益最大化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国际性扩张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能力, 跨国公司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当一个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时, 特许经营成为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当其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时, 将选择出口贸易的方式;而当企业同时具备上述三种优势时, 国际直接投资便成为可行的国际化经营方式。交易费用理论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待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认为所选择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能使交易成本达到最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动机越强烈, 企业就越有可能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组织, 其国际市场的拓展战略也越来越趋向服务于母公司的全球战略。因此, 战略行为理论在国际市场进入的应用研究中得到了高度重视[6][7]。一般来说, 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有三种, 分别是本土化战略、全球化战略和跨国战略。实施本土化战略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出口贸易或直接投资的方式, 以对每个国家市场的需求做出最准确的反应;采取全球化战略的企业通常选择直接出口或投资的方式, 以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对外直接投资将是追逐跨国战略企业的最佳选择, 它将有助于企业寻求全球化效率和本土化敏捷反应的统一。总之, 跨国公司在进入外国市场时, 所考虑的不一定是对单个市场而言最有效的进入方式, 而是着眼于全球效率的最大化[3]。

(四) 决策主体的因素

如果决策是由单个企业家作出, 那么该企业家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至关重要。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有三种类型: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偏好型。面对目标市场中的相同风险, 虽然这三类企业家都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 但是风险厌恶型的企业家宁愿选择合资经营的方式, 风险中立型的企业家会选择收购的方式, 而风险偏好型的企业家将选择新建投资的方式。由此可见, 企业家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中的价值成分来影响决策。对企业通过各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所能获得的价值的判断属于决策中的价值成分, 显然这种判断受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企业家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就会作出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如果决策是由高层管理团队做出的, 那么团队的关系融洽程度也会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决策产生影响。在关系融洽的情况下, 大家的行为和目标都趋于一致, 合理的进入方式容易获得通过。在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最后选定的进入方式可能就是一种折中的方式。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四大类因素并不是割裂的,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比如, 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调整, 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可能会催生高层决策团队的冒险精神。二是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还要受其本身特性的影响, 因为每一种进入方式所隐含的控制程度、风险、资源投入等均有所不同。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观点已得到学者们的一致认同。本文在归纳出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构建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综合决策模型。根据此模型, 决策者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时, 必须综合考虑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因素、企业组织自身的因素、国际化经营动机和战略的因素以及决策主体的因素。在全面考虑各个影响因素和权衡利弊得失后, 灵活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从而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另外, 由于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还要适时地调整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四、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模糊模型

关于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研究未来可能会朝这个方向发展:继续发现和验证更多的影响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 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修正理论预测的准确度[8]。本文认为要提高理论预测的准确度, 还可以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判别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应该属于哪种类型, 从而减少或避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模糊模型识别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事先已知若干标准模型 (称为标准模型库) , 二是有待识别的对象。

在本研究中拟用模糊模型识别方法之一——择近原则, 即设在论域上U={x1, x2, …, xn}上有m个模糊子集A1, A2, …, Am (即m个模型) , 构成了一个标准模型库。被识别的对象B也是U上的一个模糊集, 它与标准模型库中哪一个模型最贴近?我们用σ (A, B) 表示两个模糊集A, B之间的贴近程度 (简称贴近度) , 若有k∈{1, 2, …, m}, 使得σ (Ak, B) =max{σ (Ai, B) |1≤i≤m}, 则B称与Ak最贴近, 或者说把B归于Ak类, 这就是择近原则。

关于贴近度, 本文给出如下实用的定义:

undefined

(一)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标准库的建立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Franklin R. Root 认为, 所谓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是使企业有可能将其产品、技术、工艺、管理及其它资源进入国外国家 ( 地区) 市场的一种规范化的部署[9], Root 在其研究中将国际市场进人方式归纳为贸易式、契约式和投资式三种方式。本文在有关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研究中集中关注四种主要的方式:出口贸易、特许专营、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 并且每一种进入方式都包含控制程度、经营风险、投资风险、资源投入程度和知识扩散风险等五个方面的特征, 每个特征变量又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其中控制程度是指操纵企业资源, 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权;资源投入程度是指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需投入的各种资源, 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技术扩散风险是指企业因专有知识或技术被泄露而蒙受损失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因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投资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因社会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管理协调方面的风险。

(二)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影响因素的评估和有待识别对象数据的收集

在了解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综合模型后, 跨国界经营者还必须采取数量分析的方法, 对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估, 为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学术界对国际化经营环境的评价方法不尽相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冷热分析法” (I.A. Litvak 和 P.M. Banting, 1968) 、等级尺度法 (R.B. Stobaugh, Jr., 1969) 以及关键因素评估法 (闽建蜀, 1987) , 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本文建议使用关键因素评估法, 此方法从多个角度采用多个指标来全面衡量一个国家的环境因素, 还特别强调了与投资动机相关的关键因素, 因此较其它方法更为合理。

类似也可以采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对企业自身因素、动机和战略因素和决策主体因素作出评价。在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时, 需要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和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特征联系起来。环境因素主要通过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影响进入方式的选择;企业自身因素则主要通过资源投入程度和知识扩散风险来影响进入方式决策;动机和战略因素主要通过控制水平影响进入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国际化经营目标和战略要求有不同的生产经营控制水平;决策者通过相对于收益放大或缩小风险影响决策, 即通过放大或缩小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而影响进入方式的选择。因此, 通过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影响因素的评估结果集映射到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特征集, 从而获得待识别对象的特征数据。比如通过测量进入方式影响因素, 得到某待识别企业的进入方式特征的相关数据结果是:

(C1, C2, C3, C4, C5) = (0.4, 0.8, 0.3, 0.7, 0.6) 。

(三)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识别

本研究采用贴近度:

undefined, 计算得:

σ (A1, B) =1- (|0.1-0.4|+|0.5-0.8|+|0.1-0.3|+|0.1-0.7|+|0.1-0.6|) /5=0.62

σ (A2, B) =0.54, σ (A3, B) =0.84, σ (A4, B) =0.48。

根据择近原则, 待识别的对象B属于A3, 也就是说该企业应该选择合资经营的方式进军国际市场。

五、小结

在结合商品链和价值链理论等的基础上, Gereffi 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理论[10]。该理论拓宽了研究视角, 将研究的目光从单个国际企业内部价值活动转移到作为全球供应链的某一环节或整条供应链的企业价值活动, 并认为跨国企业所从事的国际活动是对全球统一价值链条上不同生产环节在全球整合的一个过程, 包括国际企业的全球兼并和全球范围资源再分配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 本文所构建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模型和提出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识别模式将为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在全球统一价值链中准确定位提供理论支撑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经济全球化已使国际化经营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对我国企业来说,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主要是指实施“走出去”战略,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方式, 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国际化经营给企业带来的优势, 不断增强企业自身实力, 使企业能够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Hill, Peter Hwang and Kim, W.Ch.An EclecticTheory of 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0, 11 (2) :117-128.

[2]Kim C W, Hwang P.Global strategy and multina-tionals’entry mode choi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2, 23 (1) :29-53.

[3]冯正强, 陈立龙.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方式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8) :84-87.

[4]Kumar V, SubramaniamV.AContingency Frameworkforthe Mode ofentryDecision[J].Journal of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7, 23 (1) :29-53.

[5]Fagre N, Wells L T.Bargaining power of multina-tionals and host governmen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2, 3 (1) :1-22.

[6]Kogut, Bruce.Joint Ventures: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1988, 4 (9) :319-332.

[7]Liang, Neng.Soliciting Unsolicited Export Orders:Are Recipients Chosen at Random?[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5, 29 (8) :37-59.

[8]李冰洁.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理论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4) :97-100.

[9]Root, Franklin, R..Entry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NewYork:Lexington Books, 1994.

2009年第一季度融资市场解析 篇9

在获得风险投资的案例中, 以Infinity I-China基金与凯鹏华盈 (KPCB) 中国、中国Spring Fund和日本亚洲投资株式会社 (JAIC) 共同对凯瑞生化公司进行第二轮总投资为1300万美元 (约合8892万元人民币) 的事件为首;在获得私募股权投资的案例中, 以赛伯乐中国投资基金和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正泰集团旗下子公司正泰太阳能5000万美元 (约合3.415亿元人民币) 的私募股权投资事件为首;在获得战略投资的案例中, 以厚朴投资管理公司55.4亿元人民币买入了苏格兰皇家银行 (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 售出的中国银行 (Bank of China Ltd.) 股份的约30%的事件为首。

本季度未发生天使投资事件。请参考附图一。

EZCapital统计数据分析, 2009年第一季度, 除获得战略投资的23家企业外, 其他49家获得20.25亿元人民币财务投资的企业中, TMT企业共有17家, 占被投资企业数量的34.69%, 已披露涉及金额9.36亿元人民币, 占投资总额的46.22%, 单笔平均投资额为5506万元人民币, 最大投资额度事件为手机新媒体企业北京维旺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VIVA) 获得高原资本、法国VENTECH基金以及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的1000万美元 (约合6830万元人民币) 的首轮投资。

非TMT企业32家, 占被投资企业数的65.31%, 涉及金额10.89亿元人民币, 占投资总额的53.78%, 单笔平均投资额3403万元人民币, 以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凯雷投资集团 (The Carlyle Group) 向中国知名时尚品牌深圳歌力思服装实业有限公司 (Ellassay) 投资1.5亿元人民币事件居首。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本季度获得投资企业的数量和投资总额来看, TMT行业仍然低于非TMT行业, 从单笔投资额来看, TMT行业企业也低于非TMT行业企业。请参考附图二。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第一季度, 已披露的获得财务投资 (除战略投资外) 的49家企业涉及融资金额20.25亿元人民币, 融资金额比上季度减少了76.64%, 减少了66.44亿元人民币;获得投资的企业数量比上季度减少了29%, 2009年第一季度财务投资已披露平均投资金额0.81亿元人民币, 比上季度减少56.45%。请参考附表一。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第一季度, 中国创投市场财务投资, 不论是案例数量还是融资金额与上一季度相比都有较大幅的减少。参考财务投资的历史数据来看, 自2008年第一季度开始, 中国创投市场财务投资的事件数量和规模都处在不断减少的过程中。请参考附图三。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投市场财务投资案例数量最多的是IT行业, 共有8起案例;已披露投资总额最高的能源产业, 达到4.2亿元人民币;已披露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最高的是依然是能源产业, 达到2.1亿元人民币。请参考附表二、图四、图五。

民企融资难根源在于金融市场分隔 篇10

温州向来有民间资本“风向标”之称, 应能较好地反应民间借贷成本的增减, 当地主管部门调研或监测的数据清楚显示, 当前存在“钱荒”。与温州数据相对应, 监管部门4月的一项调查显示, 目前珠三角企业平均银行贷款成本在年息8%至9%, 但民间拆借成本已到了年息30%, 远远高出很多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从M1、M2同比增速的显著下滑, 很容易得出紧缩过度的结论, 但从历史上看, 除了1992年至1994年和2009年至2010年两个“尖峰时刻”之外, 当前的同比增速并未显示出紧缩过度的迹象。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作为市场资金价格的代表, 一周利率水平4月初仍处于历史平均水平较低的位置, 似乎并没有“钱荒”的任何征兆。

当然, 目前仍然是以银行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 没有公开渠道可以获取银行体系发放给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数据, 笔者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速度近似替代, 从近年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个体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可以看出,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放出天量信贷 (2009年新增信贷9.5万亿, 2010年新增信贷7.9万亿) , 资金异常充裕, 但个体经营部门的投资增长在2009年6月之后急剧下降。可以看出, 个体企业“钱荒”的主导原因并不是宏观层面的流动性是否紧缺, 而是流动性在不同所有制部门的分配问题。可以说, 目前, 中国存在体制内金融与体制外金融两个分裂的市场。体制内的金融抑制加剧了分裂状况, 体制外金融则面临极度资金匮乏, 贷不到款的企业只能将目光转向民间借贷, 导致民间借贷的利率水涨船高。如此情况下, 再度放松银根, 也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大面积的“钱荒”问题。

这么看来, 钱荒的背后不是货币政策问题, 而是融资体制问题。金融系统的歧视待遇, 在新兴市场发展过程中由来已久, 中国也不例外, 尽管不断出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法规文件, 但成效寥寥, 这是和当前金融系统、产业系统的结构息息相关的。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看到极低的基准利率和民间的高利率并行, 基准利率迟迟不能提高的同时却发生大规模的资金短缺危机, 这是融资渠道割裂之后产生的必然后果。不从根本上对资源配置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 这种短缺仍然会继续存在下去。

抑制的金融系统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非市场化的利率。在利率管制下, 首先获得贷款的当然是大中型企业及与政府关联紧密的融资平台。利率低于市场利率, 意味着信贷资金的需求会大于信贷资金供给, 这时候获取贷款就像是得到一笔补贴, 获得贷款就不完全是市场行为了。如果贷款投向最终无法产生还贷能力, 形成不良资产, 而不良资产直接加以剥离, 借贷双方当事人均无需为当时错误的借贷行为承担责任, 那么信贷资源配置的扭曲就是不可阻止的。如果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 利率得以充分反映资金成本, 同时, 消除不良贷款将由中央政府最终承担的不良预期, 那么在项目上马之前就会得到细致甄别, 就能更有利于资金流向最具有生产力的部门和行业。当然, 即使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是会存在, 但这与利率压力情况下的贷款难会有很大不同。

长期问题应该用长期办法解决, 中小企业“钱荒”既然是个制度问题, 那就得从制度建设上去寻求解决之道。

比如提升金融发展程度。尽管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近几年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至今90%以上的贷款都需要抵押物, 而中小企业正是抵押物缺失或缺少才贷不到款, 所以银行业务模式要有重大转变。从发达国家银行业务来看, 它实际上深入到这个工商活动的整个流程当中, 比如说物流银行等, 尤其在中小银行体系特别流行, 就是说整个生产的流程, 中间接订单的信息也可以作为银行征信的保证, 包括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都可以为其构成联保。

比如发展其他融资渠道。首先当然是规范民间融资。近年来, 上市融资、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债券市场等非银行信贷的融资活动增长较快, 但总体上中小企业还不是主要的受益对象。由于中小企业投资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 银行之外的融资渠道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其次是降低各类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我国近年来发展了一批小额贷款公司, 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也获得发展。但总体来看, 这些小型金融机构与大型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模式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当各类互助金融组织、社区银行、行业金融等金融生态建立起来之后, 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比如积极运用财税手段。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用33%的统一税率, 而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差别税率, 即中小企业低税率、大企业高税率的政策, 减轻中小企业的不合理负担。尤其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 对其利润再投资部分可实行税收抵免政策。

比如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约束, 提升投资者保护力度。对行政权力的不同约束程度导致了不同的行业进入和退出比率, 并引致不同程度的金融脆弱性, 从而达到三种不同的均衡状态。对官员行政权力的约束程度越高, 贿赂官员以谋求阻止弱势企业进入的成本也就越高。加强投资者保护能确保所有企业在经受冲击之后都能顺利再度获得融资。

“钱荒”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故障分析下一篇:房地产投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