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置换手术

2024-07-08

股骨头置换手术(精选十篇)

股骨头置换手术 篇1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0例, 其中男37例, 女23例, 年龄52~88岁, 包括摔伤43例, 无原因股骨头坏死17例。自身患有慢性支气管炎5例, 高血压16例, 糖尿病13例。入院后根据病情给予骨牵引, 做常规上术前准备, 对原发病给予对症治疗, 3~7 d后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一般情况下12~14 d拆线, 20 d左右出院。

2 术前护理

(1) 患者的心理准备: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由外伤后造成的骨折,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患者的心理还不能马上承受, 不能去面对疾病的现实状况, 又由于卧床、制动等特殊体位, 使患者产生烦躁、悲观、恐惧、喜怒无常或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变化。因此医护人员要因人而异的采取各种措施解除患者的心理因素[2]。 (2) 手术前准备:首先要了解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史及对麻醉药的反应, 完善各项与手术相关的各项检查, 术前配血、抗生素和麻醉药的过敏试验、备皮。手术前12 h禁食、4 h禁水, 手术前放置留置导尿管, 测量生命体征, 检查患者情况。

3 术后护理

(1) 护理体位:首先要了解患者在手术中的麻醉种类, 手术中的出血情况, 输液的量及有无输血和输血的量, 手术中用药情况, 各种引流管的放置情况。根据情况给予正确的卧位, 头偏向一侧, 以防止发生呕吐时造成误吸, 并及时给予心电监护和氧气吸入。保持正确体位:患肢制动, 保持足尖朝上, 置外展30°中立位, 两下肢之间放一沙袋, 禁屈髋及内收, 避免人工股骨头脱出。 (2) 切口的护理及引流管的护理:创口的敷料必须保持清洁干燥, 发现有渗出时应及时更换, 操作遵守无菌原则, 并保持引流管无扭曲、脱出, 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同时做好护理记录, 如果引流量超过250 ml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3)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首先注意观察切口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 一旦发生此种情况会导致手术失败, 所以护理上要严密监测体温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高热情况, 局部出现发红、肿胀、发热、疼痛, 考虑可能发生切口感染。其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卧床可使静脉血流速度减慢, 被动体位的卧床时间太长, 过度牵拉和旋转下肢及骨水泥聚合产生的大量热量会损伤附近的血管, 从而导致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所以患者手术后护士要严密观察手术肢体情况, 包括有无皮肤变色、严重肿胀、温度升高, 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和股四头肌的被动运动。再次老年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预防坠积性肺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鼓励患者经常用拉手抬起身体, 以促进身体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改善呼吸功能。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 痰液黏稠时给予雾化吸入, 以防肺部感染。 (2) 积极预防褥疮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皮肤弹性差, 卧床后影响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生产褥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 经常翻身, 按摩受压的骨突部位是关键, 必要时身下放置软垫。 (3) 功能锻炼。向患者介绍功能锻炼的必要性, 教会患者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 一般情况下术后6~12 h后就可以用舒张、收缩的方式对股四头肌等重要肌群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7 d即可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 教患者拉住床上吊环拉手, 进行身体向上运动, 幅度由小到大, 同时可以活动踝关节, 以防远端关节僵硬。运动量逐渐增加, 时间逐渐加长, 床上活动也要在患肢外展、中立位状态下进行, 禁止患肢过度内旋, 防止髋关节脱位。6~8周后可下床, 适当负重[3]。

4 出院指导

常规情况下3周左右就可出院了, 出院时要嘱咐患者, 由于本疾病的康复时间比较长, 自行康复尤为重要, 护士要指导患者自行利用双上肢支撑身体自行上下床及如何更换体位, 6周内遵守六不要原则。1~2个月后去掉拐杖, 6个月内不能负重、跑步等。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1次, 如果发现髋关节有异常情况, 应马上和医生联系或来院就诊。

5 小结

通过对6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仔细观察和精心护理, 患者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未发生并发症。因此, 精心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安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体会.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3, 21 (4) :396-398.

[2]严和峻.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22-124.

骨骨头置换病人的护理查房 篇2

病情介绍

患者XXX,女,84 岁,已婚,以“跌倒致髋部疼痛,活动障碍1 天”为主诉 于2011 年7 月18 日11:50 入院。缘于入院前一天,患者不慎跌倒致做髋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无肢体麻木,无头晕、头痛、昏迷,无胸闷、呼吸困难,无腹 胀腹痛,无大小便失禁。急诊于我院,x 线片示“左股骨颈骨折”,门诊拟“左 股骨颈骨折”收住入院。发病的体重无明显下降,精神尚可,饮食正常,大小便 正常。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禁忌征于2011 年7 月21 日在全麻+腰硬联合麻醉下行 “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于13:00 返回病房,神智清楚,伤口无渗血,伤口橡 胶管引流夹闭,引流液呈红色,留置导尿通畅,持续镇痛泵镇痛。给予安赛玛平喘及美士灵等抗感染常规治疗,骨肽、松梅乐等常规促进骨生长药物,控制血糖、血压的药物,控制冠心病的药物,病情控制良好。现给予二级护理低盐糖尿病膳 食。专科检查示脊柱侧弯畸形,各棘盘及棘突常无明显压痛及叩击痛,左下肢屈 曲外旋畸形,做髋部稍肿胀,左腹股沟中点下方压痛明显,左下肢活动障碍,较 对侧缩短约1cm 左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左下肢皮肤感觉无明显减退,双上肢及右下 肢检查未见异常。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P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I1:

1、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杜冷丁、曲马多等。

2、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粗

暴剧烈,不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3、如治疗、护理必须移动病人,应事先向病人说明必要性,取得病人配合。在移动过程中,对损伤部位重点托扶保护,缓慢移至舒适体位,争取一次性完成。

4、和病人及家属解释说明伤口疼痛于术后1-3天剧烈,并逐日递减缓解。O1:患者现无疼痛等不适现象。P2:肢体活动障碍——与手术有关

I2:

1、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协助大小便,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协助翻身,做好个人卫生,勤更衣。

2、安全护理:为患者安装保护性床栏,走道设置扶手,地面清洁干燥,呼叫器及常用物品放于伸手可及的地方。

3、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作肌肉收缩锻炼,下肢按摩,以防深静脉栓塞。

O2:患者患肢可适当活动。

P3:应激的心理反应(恐惧、焦虑、忧郁等)--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I3:

1、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绪波动,通过谈心、聊天,进行思想工作和心理护理。

2、与患者建立互相信赖的护患关系,做好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和安慰工作,稳定患者情绪。

3、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的成功案例,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O3:患者能够适应环境,积极配合治疗。P4: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疾病有关

I4:

1、从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以理解宽容的态度主动与病人交往,了解生活所需,尽量满足病人要求,并引导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及时给病人整理床单位,更换被褥及衣服,使病人整洁舒适。

3、为病人做好口腔、皮肤的清洁护理,使病人整洁舒适。

4、鼓励协助病人功能锻炼和生活训练,使其早日恢复自主能力。O4: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良好。

P5:潜在并发症:

1、压疮

2、感染

3、下肢深静脉血栓

4、便秘

5、股骨头置换有脱位的可能

I5:

1、①鼓励病人早期床上活动,可借助骨科专用床上拉手,抬高躯体,避免皮肤压疮。②每2-3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可使用气垫使骨突处悬空,并于翻身时按摩骨突部位。③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无褶皱,保持皮肤干燥。

2、①采取合适的体位:病情允许时,应采取半坐或斜坡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伤口渗液积聚而发生感染;平卧时,引流管的远端不可高于伤口平面,以防止引流液逆流而引起感染。②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清洁、消毒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并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局部干燥。③保持引流

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挤压和滑脱,以免引流不畅而发生伤口内感染。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鼓励患者远端关节自主活动,指导向心性按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指导病人多饮水,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多吃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5、①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1~2周,防止内收、外旋以免脱位。②不要盘腿坐,要双足着地,双膝分开。③不要只转身脚不动,要双足随身体一起转动。④不要弯身到腰以下,而应该用一个长杆的器具代替。

O5:患者住院期间无并发症的出现。

出院指导

必须使用拐杖至无疼痛及跛行时,方可弃拐。最好终身使用单手杖,减少术侧关节的磨损,尤其是外出旅行或长距离行走时。

注意预防并及时控制感染。对拔牙、扁桃体摘除、查尿管等有可能造成感染的任何手术或治疗措施,都应及时预防,防止细菌血运传播造成关节感染。避免重体力活动及参加诸如奔跑、跳迪斯科等需要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

避免在不平整、湿滑的地面行走。

股骨头置换手术 篇3

【关键词】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全程无缝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84-02

1 临床资料

本组股骨颈骨折患者89例,其中男26例,女63例,年龄67—87岁,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术,均安全渡过手术关。术后随访,89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2~3周后扶拐下地活动。

2 术前准备

2.1 手术前1 d接到手术通知单,填写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单,由参加手术的巡回或洗手护士实行“一对一”的服務模式,去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查阅病例及相关资料,与医师交流手术方案,向患者介绍手术及麻醉方面的有关知识,交流需要配合的有关事宜,与患者真诚交流,认真解释患者的提问,真实记录,根据具体情况满足患者合理的要求。

2.2 术前早交班前器械及巡回护士将物品准备齐全,除股骨头置换器械、敷料外,另备公司提供的器械及型号不同的人工关节假体,与手术床配套的侧卧架,腰背固定架,高频电刀,吸引器,特殊器械等。早交班完毕一起到换车间核对患者,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并签字,进入相应手术间,同时安慰患者家属耐心等待。

3 手术配合

3.1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3.1.1 建立静脉通道使用12号静脉留置针,因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护士操作时要做到动作轻柔、快速、准确。

3.1.2 手术中关心患者,细致入微,巡回护士陪伴在患者身旁,给予轻柔抚摸和适当解释,用安慰的语言告诉患者手术进程,手术过程中播放慢节奏、抒情、流畅的背景音乐、营造一种舒适放松的环境和气氛,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无助、孤独感,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指定地点通过计算机连接电视屏幕,及时向家属播放手术进展。

3.1.3 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师认真做好核查工作。合理摆放手术体位,采用健侧卧位,由于此类患者大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搬动患者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腋下垫一软枕,耻骨联合及骶尾部各安置挡板,健侧下肢屈膝,踝部用小垫圈垫起,并束带固定,患侧下肢放平。双上肢前伸,一上一下放于高低不同的托手板上,并系上束手带。在手术过程中安装人工关节时,术者对患肢进行多次的牵引、旋转和复位的操作,使患者身体被迫活动。在摆放体位固定患者时要松紧适宜,避免牵引移动擦伤病人。患者身体与手术床的金属接触部位用布类隔开,应用回路垫,防止在使用电刀时灼伤。保证其体位安全、舒适、注意保暖。摆好患者的体位后,检查静脉输液管、导尿管等管道是否通畅。

3.1.4 密切监测: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尤其在放骨水泥的时候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骨水泥有毒性反应[1],轻者引起血压心率的改变,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重者会发生骨水泥过敏引起休克,甚至可能猝死。在患者血压下降时可适当给升压药,也可在放骨水泥前预防性用药,加快输液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3.1.5 温度的控制: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大多体质虚弱,在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暖,室温22~25℃为宜,伤口用37℃的温盐水冲洗,避免输入的液体过凉引起患者寒战不适。上身可以用小棉被保暖。

3.1.6 预防感染:关节置换手术应安排在百级层流手术间,控制手术间人数,避免人员过多引起伤口感染。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医生戴双层手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有污染立即更换等。

3 .1.7 手术结束后,如果患者为清醒状态,则应向其了解麻醉效果以及手术过程中的感觉、手术体位是否舒适等,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及时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巡回配合情况,从而更好地互相配合;向洗手护士了解手术器械及仪器使用情况,以便及时维护;与麻醉师一起护送患者至恢复室或病房,做好交接工作。

3.1.8 术后第l天巡回或洗手护士探视患者,关心和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第3天回访患者,询问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进行术后健康教育,并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建议。

3.2 器械护士配合

3.2.1 准备用物,提前30 min洗手、上台,术前将器械及用物按使用顺序合理摆放,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和敷料。

3.2.2 保护切口皮肤用医用手术薄膜覆盖切口皮肤并封闭切口周围手术铺巾边缘,术中时刻注意保护好切口皮缘。因为假体位置较深,任何切口上的小缺陷都可能造成深部感染,而导致手术失败 。

3.2.3 股骨颈基底面截骨因为截骨导向器的安装步骤较复杂,器械护士应提前安装好,根据截骨面选择合适的锯片上好电锯,测试电锯处于正常运作状态后递给医生。

3.2.4 认真核对假体型号,置入假体器械护士取出假体前应重新更换手套,小心稳妥取出,手套不要直接接触假体,待需放置假体时协助手术医生更换手套,再打开最内层包装,由手术医生取出使用,尽量减少手接触假体的频率,以保持假体关节面平滑,降低手术感染机会。

4 体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龄患者关节置换术发病率明显提高。但高龄患者因年龄高,体质弱,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全身性疾病,手术耐受力差;特别是下肢骨折的病人有较长时间的卧床,进一步降低生理储备量,增加了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在心理上,思想负担重,顾虑多,容易自暴自弃[2]。因此,高龄患者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医生技艺的精湛和麻醉医生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围手术期的护理也是非常关键的。

总之,手术室将无缝隙护理理念运用于整个围手术期,使手术患者获得人性关怀温暖的同时丰富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拓宽了医疗服务领域,提高了医疗社会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雷光华, 陈鑫,李康华,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36-738.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篇4

1临床资料

本院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实施股骨头置换术12例, 男7, 女5例;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57岁;病程8~15年, 平均12年, 均有髋关节疼痛。其中股骨颈骨折8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

2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股骨头置换术有顾虑, 内心充满担忧和恐惧。因此我们要耐心倾听患者提出的疑问并给以科学的解答,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该手术的优点、方法及成功率等, 介绍同种病例康复期的患者来现身说法, 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 特别是对股骨头置换术的并发症或长期疗效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 使之接受手术并主动配合治疗。

2.2 术前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治疗并存病本病多见于老年人, 老年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 应变能力降低, 修复能力衰退, 且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并存病。因此, 入院后需作详细、全面的全身各系统的检查, 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存病, 进行全身综合调理, 使身体各重要器官功能接近正常, 以提高手术耐受力,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

2.3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术后功能锻炼是确保股骨头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采用形式多样的指导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各种功能锻炼的要领, 使患者能正确领会并掌握。指导患者学会床上大小便、深呼吸、股四头肌舒缩练习, 3点支撑引体抬臀运动, 以便术后进行关节被动锻炼[2]。

3术后护理

3.1 生命体征监测由于术中出血量大, 术后要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 (Bp) 、血压 (R) 、脉搏 (P) 的变化并记录尿量, 保证尿量≥60 ml/h。对合并高血压, 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需监测心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全麻手术的患者,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术后要详细了解术中失血及补液等情况, 遵医嘱补充血容量。

3.2 患肢护理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 穿防旋鞋, 侧卧时需保持屈髋和屈膝, 两膝之间可垫一软枕, 防止内旋造成髋关节脱位。在做各种治疗和操作时, 应将整个关节托起, 不可单纯牵拉, 抬动患肢, 防止人工髋关节脱位。术后48 h严密观察患肢末梢循环, 如患肢皮肤发绀、皮温低,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考虑有循环障碍, 应及时处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 并准确记录。过多过快的引流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并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及对手术预后的担心, 甚至惧怕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 进而影响早期的关节活动。因此, 术后早期暂时夹闭引流管以减少切口引流量。正常50~250 ml/d, 色淡红, 若引流量≥300 ml/d, 色鲜红, 应及时处理。引流持续至术后2~3 d, 引流量≤50 ml/24 h可拔管。

3.3 饮食护理患者因长时间卧床, 致胃肠的蠕动和吸收受到抑制易造成便秘, 鼓励多饮水,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 多食蔬菜水果。

4出院指导

确定患者和家属已经掌握或了解出院后的康复计划, 并能较好的执行;指导患者术后6周内忽交叉双腿, 忽卧于患侧, 如卧于患侧, 双膝间应放一软枕;忽坐矮椅或沙发;坐位时忽前倾;忽弯腰拾东西;忽在床上屈膝而坐。不要使用蹲厕, 3个月之内不能下蹲。不能爬陡坡, 注意安全, 防止摔倒。应定期进行随访, 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及时修订康复计划。出院后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各复查1次。避免外伤及冲击性锻炼, 如跳跃、奔跑。若有异常随时复诊。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周出院, 出院时伤口均愈合拆线。无1例发生感染, 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随访一年所有患者对手术疗效主观评价满意, 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且能独自下地行走。

5小结

做好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术前适应性训练, 术后生命体征观察, 患肢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及功能训练, 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有效恢复了关节功能, 解除疼痛,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 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2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适应性训练, 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患肢护理, 预防并发症, 并指导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无1例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随访1年, 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 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能独自下地行走。结论股骨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对手术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 解除疼痛,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护理

参考文献

[1]茹江英, 胡玉华, 刘璠, 等.应用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及临床体会.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15:176-179.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体会 篇5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

股骨颈骨折的多发生人群为中、老年患者, 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走路滑倒、摔伤、外伤、车祸等间接暴力使身体扭转倒地, 最终导致出现股骨颈发生骨折现象[1]。为了对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患有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应护理体会进行总结,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的手术效果得到有效保证,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治疗,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对具体的护理措施和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将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哦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早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这四年时间里,抽取7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患者年龄在45至93岁之间,平均年龄68岁;其中包括22例男性患者和28例女性患者;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抽样中的50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具体的护理措施和相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2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通过我们对其进行的压疮预防护理、心理护理、引流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所有患者在手术后期的恢复情况均比较理想,所有患者均在预计的时间内康复出院。

3 护理

3.1 压疮预防护理

① 定时对患者进行体位变换,每2小时帮助其翻身一次;对患者受压的部位定时进行检查,并用湿温毛巾对该部位进行擦洗,对因受压而隆起的部位进行按摩;② 对患者的整个背部进行按摩,协助患者经常采用俯卧或侧卧姿势,将背部露出,首先用热水擦洗,再用红花酒精对背部进行按摩;③ 注意对受压处进行经常性的局部消毒;④ 应时刻保持床单干净、干燥,经常为患者更换衣服;⑤ 增进患者每日的营养摄入量, 鼓励患者多进食但不可过饱,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使患者的抵抗力以及机体组织的修复能力得到改善和加强。⑥ 用电动气垫床防止褥瘡发生。 3.2 心理

手术结束以后,患者会对手术的效果产生担心,这时,护士应该将手术的效果第一时间向患者告知,为他们创造舒适愉快的环境和生动活泼气氛热情地安慰和鼓励,以满足患者渴望得到爱抚及支持的心理需要,并及时对手术情况及效果向患者进行反馈,对其疼痛感的缓解有帮助作用。介绍一些同疾病作斗争的 事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安全顺利地过手术期及术后康复打下良好基础[2]。

3.3 引流护理

使引流保持通畅, 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折转成角, 以免对引流产生影响。注意管路的固定, 避免出现移位、脱出现象。注意引流管负压引流袋的位置不能够比患者的插管口平面高,搬动患者时, 应先将引流管夹住, 在引流液超过负压引流袋的一半的时候, 应对其进行倾倒。注意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保持洁净, 以防出现感染现象。

3.4 饮食

指导患者尽可能多的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钙、高维生素的食物, 以满足患者的机体及骨组织修复时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使组织营养变得充足。纤维素的摄入量增加, 预防出现便秘现象。老年患者的胃肠蠕动相对比较慢, 行动不便, 疼痛、排便习惯改变等都可对便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 合理的饮食搭配, 菠菜、韭菜等粗纤维蔬菜的摄入量要尽量增加,保证患者尽量多饮水, 预防发生便秘现象。糖尿病患者尽量不摄入含糖食物, 定期对血糖进行监测, 防血糖升高对切口愈合造成比例的影响。

3.5 疼痛护理

对于出现术后切口疼痛的患者,应该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剂,对疼痛症状进行缓解, 在用药后注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的相应变化进行观察。对于疼痛程度比较轻的患者, 可通过与其交谈, 使患者注意力分散; 根据患者喜好, 选择音乐; 指导患者学会有节律的进行深呼吸; 对疼痛部位或皮肤进行按摩[3] ;患肢体位保持外展中立位。

4 体会

对于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3.

[2] 白爱萍.老年病人下肢骨折的心理护理[J].实用骨科杂志,2008,68(3):75.

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16例, 其中男56例, 女60例, 年龄51~82岁, 股骨颈的基底部骨折者有84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有10例,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者有10例;伴有高血压者有24例, 糖尿病者有10例。本组全部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表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1.2 护理

1.2.1 术前护理

(1) 一般护理措施:对于患肢有明显外旋和屈曲畸形急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 先牵引、制动、止痛, 同时使患肢外展15°~30°的中立位矫正畸形, 年老体弱的患者则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 在给予骨科护理的同时, 积极给予内科护理常规, 以防围手术期意外的发生。 (2) 心理护理措施:本组中的大部分患者患有高血压和肺心病等, 需要得到家人的照顾, 精神上处于悲观的状态, 往往在入院后沉默寡言, 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 担心拖累亲人, 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 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以体贴的服务态度, 处处关心患者, 以消除患者的不安、烦躁、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因素。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告之他们要关心体贴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 术前对患者的宣教:术前正确训练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 教会患者在床上正确使用便器。教会患者训练股四头肌的方法, 进行踝关节跖背伸屈运动, 并坚持每天进行锻炼, 每次做15次遍, 每天3次, 以防股四头肌的萎缩, 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同时可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4) 术前的准备和护理:术前3天开始做皮肤准备。注意控制病室内的温度, 以防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注意每天帮患者清洗会阴, 以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2]。

1.2.2 术后护理

(1) 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保持患者手术切口的敷料清洁,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每天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严密观察术肢的皮温、颜色以及动脉搏动的情况。防止发生压疮;指导患者深呼吸及咳嗽, 预防坠积性肺炎。 (2) 术后每天定时按摩术肢的肌肉, 以促进血液的循环, 预防肌肉的萎缩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由于术后髋关节的脱位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故术后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以防止人工假体的脱位。 (3) 关于搬动患者的护理:在搬动患者时, 注意将髋关节和整个患肢平托, 指导患者利用牵引架抬起臀部, 以减轻抬臀时的疼痛。 (4) 预防肺部并发症及褥疮的发生[3]。 (5) 饮食调护:由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6) 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告诉患者术后对患肢要有规律地进行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术后第1天做患肢远端功能锻炼和双上肢活动;术后3 d, 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被、主动活动, 进行患肢肌肉的锻炼和髋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术后2周后, 指导患者做轻度的屈膝、屈髋活动[4]。3周后可扶拐下地, 由不负重活动到逐渐负重活动, 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2出院健康宣教:术后5周内不要交叉双腿、不卧患侧、不坐沙发矮凳、不弯腰拾东西。半年内忌负重、快走、跑步等。

3 讨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运用人工股骨头假体替换已经无法愈合的股骨颈骨折或不能正常使用的病损股骨头。由于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大多系高龄患者, 手术的风险性大、并发症多, 护理难度大。通过本组116例患者的护理, 我们认为对患者做好整体康复护理, 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以本科近年收治的11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 11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促进其愈合, 对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张应梅, 刘燕媚, 罗敏, 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8) :46-48.

[2]李慧玲, 蒋媛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1例围术期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 (3) :440-441.

[3]杨归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 (5) :20-22.

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8例, 男32例, 女16例, 年龄60~88岁, 平均年龄为74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0例,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 合并有高血压29例, 糖尿病11例, 平均住院时间为20d。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股骨颈骨折一般为突发性外伤所致, 生活不能自理, 又怕拖累子女, 心理失衡。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 与患者交流, 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及同种手术成功的病例, 使之配合手术。

2.2 术前训练

(1) 床上抬臀及使用便器, 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 (2) 指导病人做屈伸踝关节和足趾关节的活动, 大腿及臀部肌肉训练, 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3) 深呼吸运动, 增加肺活量, 预防坠积性肺炎。

2.3 饮食指导

糖尿病病人给予糖尿病饮食, 高血压给予低盐饮食。总的饮食原则是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饮食。

2.4 基础疾病的治疗

老年人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病率高, 如果术前处理不好, 会不利于手术的恢复, 因此术前有必要与内科合作, 督促老年患者按时吃药, 血压、血糖等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为手术成功打好基础。

3 术后护理

3.1 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患肢血运情况

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尤其是血压的变化。观察患肢皮肤温度、色泽、肿胀情况。

3.2 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负压引流通畅, 以利软组织对假体进行包裹[1], 避免伤口内积液而引起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 观察记录引流的量、颜色和性质。

3.3 保持正确的体位

术后取平卧位, 膝关节下垫一薄软枕, 保持其功能位, 传防旋鞋, 保持患肢外展20~30°、中立位, 必要时行皮肤牵引。

3.4 预防并发症

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较差, 抵抗力下降, 加之长期卧床, 极易诱发褥疮、湿疹、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 同时由于制动和疼痛, 长期卧床, 易造成便秘。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勤翻身 (注意翻身动作要协调一致, 托起整个髋部, 以免发生脱位) , 按摩受压骨突出;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定时为患者拍背, 协助吐痰;鼓励患者进食含纤维素和果胶成分较高的食物, 防止便秘;帮助患者进行患者活动, 并按摩双下肢,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3.5 术后血压血糖监测, 按时按量服药, 控制好血压、血糖等指标。

3.6 功能锻炼

术后24h疼痛缓解后可帮助被动活动如腿部肌肉按摩、踝关节的伸屈训练。术后4~5d, 床头可摇至40~70°, 指导患者行患肢的外展内收, 外展不超过15°, 内收不超过身体中线, 防止肢体过度内收或外旋。

3.7 指导患者不宜过早活动

术后4~6周待复查X线片, 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愈合, 踝关节相对稳定后, 才可弃拐行走, 须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4 出院指导

出院后继续加强肌力训练, 逐渐增加活动量。指导患者正确更衣, 嘱穿裤时先患侧后健侧;穿袜时患肢要伸髋屈膝;上楼梯时, 健肢先行, 下楼梯时, 患肢先行。禁止盘腿动作, 不能坐低凳或下蹲, 避免剧烈活动及登高负重。

5 讨论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围手术期护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前在围手术期应做好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护理和术前训练,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肢体血运, 保持引流通畅, 保持正确体位, 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股骨头置换手术 篇8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5例, 男29例、女16例, 年龄60~89岁, 平均76岁。均为股骨颈骨折, 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采用了单极、双极人工髋关节假体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效果满意, 无1例感染, 术后2周开始扶拐下床活动。

2 术前准备与护理

2.1 患者的术前准备

老人体质虚弱, 机体抵抗力低下, 伴发慢性病较多。本组有16例患者分别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脑梗死伴有偏瘫等。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 拟定护理计划进行系统的护理, 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护理方面尽量尊重其生活和饮食习惯, 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介绍人工股骨头置换有关知识、同类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手术效果, 消除其顾虑, 使其配合手术治疗。

2.2 患者的术前护理

(1) 手术前患者一般感到恐惧、焦虑, 担心自身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怕得不到满意的医疗和护理;怕由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恢复健康感到厌烦。我们的护理目标是消除老年人对陌生环境、对疾病和离开家人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 使其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以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尊重老年患者, 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 并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重视患者及家属的教育,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早治疗的重要性[1];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以往手术的成功率, 讲解麻醉效果, 保证术中不会有明显的疼痛, 与家属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 (2) 由于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 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贫血, 造成手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低下, 致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我们的护理目标是增强患者抵抗力, 按预期进行手术, 并能很好地耐受手术。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饮食营养知识, 嘱患者多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多食蔬菜、水果, 多饮水, 少食脂肪食物。食欲不佳的患者可加服助消化药物, 如酵母片;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提高患者的食欲, 以储备能量, 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 (3) 全面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嘱患者术前12h禁食, 6h禁水。高龄老年人各脏器趋于衰退, 功能下降, 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差。除做一些常规检查, 还要组织相关科室会诊, 进行术前讨论, 为手术提供必要依据。 (4) 充分准备皮肤。术前嘱患者擦洗身体。根据医嘱, 术前1日按手术部位备皮, 剃除会阴部及左 (右) 髋部至脚踝汗毛, 清洗擦干, 用25%酒精消毒, 盖以无菌巾, 用绷带包扎好。

2.3 人工股骨头的选择与消毒

人工股骨头头部直径为38~52cm, 每隔2mm为一规格, 人工股骨头应根据术前测量X线片的结果, 按1.1~1.2放大率进行选择。消毒时臼和头柄分开, 金属股骨头柄可高温高压消毒, 塑料臼用甲醛浸泡48~72h。

3 术中配合

本组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 术中要注意无菌技术操作, 防止感染, 协助患者移动肢体, 摆好体位。

4 术后护理

4.1 体位的护理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可穿丁字鞋或两脚间夹软垫, 避免大腿过分交叉及向内转致脱位加重。术后24h即“绷劲”, 大腿绷紧, 然后放松, 4遍/d, 由20~100次/遍逐渐增加, 5~10min/次。抬高患肢, 促进深静脉回流, 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 防止血栓的形成。随时注意患肢的位置,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保持髋关节整个托起, 不能只牵拉抬动患肢, 以免脱位。

4.2 观察术后感染情况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对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进行严密监测。注意伤口的出血及渗血情况。由于患者伴有不同的慢性疾病, 术后病情随时发生变化, 每15~20min巡视病房, 提高警惕并经常询问病情。术后2~3d内体温升高为吸收热, 一般不超过38℃, 如体温过高或3d后仍发热, 应考虑是否感染[2]。切口要及时换药,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和渗出物, 如出现上述现象, 应及时通知医生, 给予相应处理。

4.3 功能锻炼

早期锻炼对更好地恢复功能极为重要。术后伤口疼痛消失1~3d即可在床上练习股四头肌运动、踝关节跖曲背伸运动、膝关节及足部活动, 以主动锻炼为主, 辅以被动活动。开始每2h1次, 每次5~10min, 逐渐增加锻炼强度, 以不疲劳为宜。拆线后可在床上练习坐起, 10~14d可扶拐下床活动, 术后2周开始行外展滑板锻炼。下床不坐低椅, 坐凳时患肢自然下垂, 不曲身向前, 避免任何增加髋关节的运动。

4.4 预防并发症

严密观察患者全身及局部的病情变化。嘱患者深呼吸、扩胸、咳嗽咳痰, 以增加肺功能,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每日清洁口腔1~2次, 预防肺部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 每日擦洗1~2次, 多饮水, 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 预防泌尿系感染。因术后卧床, 活动量减少, 防止局部长期受压, 促进血液循环, 骶尾部及足跟每2~3h按摩一次, 或垫气垫、棉圈, 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床单的平整、干燥, 防止褥疮的形成[3]。另外, 多饮水增加尿量, 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 如留置尿管要注意无菌操作, 保持尿管通畅, 预防泌尿系逆行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常伴有失眠症。术后疼痛的刺激, 大大影响了睡眠质量。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 给予必要的镇痛药或安眠药。尽量选择单人房间, 保持病室安静。也可采用自控止痛泵, 通过特制的机械泵将药物按规定浓度和速度匀速注入, 在临床中取得满意效果。

4.5 饮食护理

嘱患者术后6h进少量半流食, 逐渐改为普食, 以高热量、高蛋白,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由于高龄老年人有骨质疏松症, 应适当补钙, 如多食牛奶、豆浆等。长期卧床易便秘, 应多进粗纤维的食物, 不宜食过甜、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糖尿病患者还要进糖尿病饮食。总之, 应多进蔬菜、水果、禽蛋类。

4.6 出院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知识缺乏以及惧怕出院后出现并发症, 需要在出院时让他们了解本病有关知识, 出院后能自我护理。护理措施:在护理和治疗中向患者宣教康复知识, 包括合理饮食、手术肢体的功能锻炼;嘱家属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和病情变化。

5 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针对高龄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 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 熟练的专业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采取因人而异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不但减少了并发症, 而且对提高手术的治愈率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杜克, 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125.

[2]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0.

股骨头置换手术 篇9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

人工关节是20世纪最成功的外科手术之一,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 手术的普及, 逐渐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总结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1998年至2007年的60例 (64髋)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出现的并发症, 进行分析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60例患者, 男性28例, 女性32例。年龄20~80岁, 平均60.6岁。左侧24例, 右侧34例, 双侧4例。股骨颈骨折36例, 股骨头无菌坏死2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 其他疾病4例。

1.2 手术方法与术后处理

新鲜股骨颈骨折均采用Gibson切口,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屈曲20°以上者, 采用Smith-Peteson切口。假体选择:国产45髋, 进口19髋。术后处理为负压吸引24~48h, 除骨折、脱位者外, 一般于术后3~4周开始扶双拐部分负重训练。

2 结果

2.1 疗效

术后随访1~10年, 平均6年。按照第1届全国人工关节学术会议拟定的髋关节人工置换术效果评定标准[1], 属优良 (6级) 18例 (20髋) , 良好 (5级) 27例, 好 (4级) 8例, 尚好 (3级) 4例, 差 (2级) 3例, 很差 (1级) 2例, 5~6级共45例, 疗效满意率73.4%。并发症11例。

2.2 并发症

11例并发症中其中人工股骨头脱位2例 (18.2%) , 术后感染1例 (9.1%) , 假体下沉2例 (18.2%) , 髋臼磨损3例 (36.4%) , 持续性髋臼疼痛3例 (27.3%) 。其中国产股骨头8例 (82.7%) , 进口股骨头3例 (27.3%) , 其中疗效优良1例, 良好2例, 好3例, 尚好1例, 差2例, 很差2例。

3 讨论

3.1 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

3.1.1 脱位

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人工股骨头脱位是一种严重而又常见的并发症, 文章报道发生率为0.5%~12%[2]。引起脱位的因素很多, 由于手术人为的损伤, 髋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的修复一般需要6周时间, 本文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 其中1例系在麻醉作用未完全消失前, 回病房后发现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短缩畸形, 经照片证实髋关节后脱位, 但假体位置放置正确, 说明脱位原因是由于术后搬运过程中肢体过度屈髋和旋髋引起, 经过手法复位获得成功。1例脱位是在肢体康复锻炼中骑自行车过度屈髋, 通过照片分析, 除与髋关节周围组织因素有关外, 股骨颈截骨过多也是造成脱位的重要原因, 经再次手术更换长颈防脱位股骨头假体, 取得满意效果。由此可见, 为了有效预防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发生脱位现象, 术后搬动时应做好保护措施, 避免屈髋和旋髋动作;行股骨颈截骨前应准确测量截骨平面, 防止截骨过多;放置假体前应先用相同型号的试模假体测试所选用的人工假体是否合适, 确认准确后再置入人工假体;术后穿直角防旋鞋1周, 将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 可有效防止脱位的发生。

3.1.2 术后感染

本组术后伤口浅部感染1例, 经局部切开引流、抗生素治疗, 感染控制, 伤口愈合, 术后深部感染1例, 经切开引流、抗生素灌洗等治疗, 感染不能控制, 取出假体, 跟踪随访该患者死于糖尿病并发症。Smith等[3]认为伤口并发感染与糖尿病、肥胖及手术时间超过2h有关。

3.1.3 假体下沉

本组2例, 症状表现为髋及大腿部疼痛, 向膝部放射, 髋关节功能受到明显影响, 下沉假体引起大粗隆相对上移, 出现臀中肌松驰步态, 需扶单拐行走。X线片示假体周围有透亮带, 股矩部骨质吸收, 假体颈托与小粗隆的距离变小, 假体托陷嵌于小粗隆下。假体下沉原因: (1) 股骨颈切除过多。保留股骨颈股矩长度不应短于1~1.5cm。 (2) 假体颈托偏离股骨颈股矩太远, 使股骨颈失去了对假体的支托力。 (3) 术中不适当扩髓, 使假体插入较松。 (4) 假体柄孔内未植骨。扩髓太大时未用骨水泥或应用骨水泥时未填充到假体柄周围与顶端。 (5) 骨质疏松, 早期过量负重。假体下沉是影响人工关节远期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予重视。

3.1.4 髋臼磨损

本组3例, 临床表现为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后4~5年髋部有不适感。X线片示髋关节间隙逐渐变窄、髋臼变薄而浅凹陷, 髋臼软骨面磨损, 但未穿透髋臼。由于金属人工股骨头的弹性模量显著高于髋臼软骨及软骨下骨质[4], 故术后要告诫患者, 应保护性使用, 多扶拐行走。

3.1.5 持续性髋痛

表现为患髋周围、大腿前侧肌肉抽痛或钝痛、髋关节紧张。屈伸尚好而内收、外展、内外旋均可引起疼痛。从术中开始, 持续3~6年, 有慢性减轻趋势。但关节活动度仍差。X线片可见有髋关节间隙狭窄, 提示有软骨磨损现象。分析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术中选择与实体测量等大或偏大一号的假体头; (2) 术中在麻醉下牵拉肢体测量股骨颈和并以此决定截骨长短, 在恢复肌肉紧张度后可能股骨颈略偏长, 加大了头臼之间的压力。 (3) 过多切除了周围关节囊 (只留后侧) 使关节滑液减少, 失去了对关节的润滑的作用, 髋臼软骨的滑液营养作用亦减少。我们观察3例持续髋痛3年以上的患者, 均有关节内收、外展、内外旋活动受限及X线片上关节间隙变窄。

3.2 正确指导患者康复与锻炼

由于老年人体质差、受伤后卧床时间长及护理困难等, 更容易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下肢关节僵直等并发症[5],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使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必须努力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水平, 及时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练习;应用防脱位股骨头置换无需患肢制动;采用骨水泥置换的患者可以早期离床活动;预防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促进早日康复, 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吴之康.关于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疗效的评定[J].中华外科杂志, 1982, 20:250.

[2]李平, 仉建国, 邱贵兴.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浅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 14 (6) :420-421.

[3]Smith DM, Oliver CH, Ryder CT.Complications of austinMoore arthroplasty[J].Bone Joint Surg (Am) , 1975, 57:31

[4]李晓华, 周维红, 关海山, 等.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骨性臼底磨损的对策[J].中华骨科杂志, 2003, 21 (6) :342.

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观察 篇10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全组50例病人,男34例,女16例。ASAⅡ~Ⅲ级。合并冠心病10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6例。

术前估计和准备:老年患者常伴有重要器官疾病,多伴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应做好全面的术前准备。伴有心血管疾病者,术前应行心内科治疗;伴有呼吸道感染者,必须先控制感染;伴有高血压者,应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在较安全范围,术前不停用降压药;伴有糖尿病者,应将血糖控制在满意水平。

方法:全部采用硬膜外穿刺置管技术,选择L1~2或L2~3,置管4cm。穿刺置管成功后,先给予试验剂量2~3ml,确证无全脊麻征象及局麻药不良反应。根据麻醉阻滞平面与全身情况,采用小剂量、多次追加麻药。药物配方:1%耐乐品10ml+2%利多卡因10ml,硬膜外总量不超过15ml。

术中常规面罩吸氧,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

结 果

硬膜外麻醉下,大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但一般情况下,经扩容和应用麻黄素8~10mg后,基本即可维持稳定。需要用骨水泥患者,在使用前常规静注地塞米松10mg,同时血压要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在注入后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有4例血压下降超过20%,心率降至60次/分以下,给予麻黄素10mg或阿托品0.2~0.5mg,生命体征维持平稳。手术均在1.5~2小时完成。

讨 论

衰老可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理变化[1]。老年病人常有心肺功能不全伴发病,多脏器的功能下降,及机体代谢率降低,循环系统代偿能力差,对于手术及各种麻醉耐受力明显降低,危险性明显大于年轻人。

妥善的麻醉选择是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故以椎管内麻醉为首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主要步骤创伤大,有一定量出血,尤其应用骨粘合剂时可出现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是引起血压下降的关键环节。硬膜外麻醉时阻断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较强,因应激反应所致的内分泌变化以及对凝血功能影响均较全麻轻。因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也减少[2]。硬膜外麻醉还可以减轻患者术中心肌缺血,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有利于预后。虽在阻滞期间有血压明显波动,但经扩容和应用升压药后,血压都有回升。在置入骨水泥前,要适当提升血压,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入室后,应尽早输入胶体溶液,有利于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的相对不足,又能改善循环功能和冠脉循环。老年人施行硬膜外给药,坚持低浓度、小剂量、分次注药的原则。硬膜外麻醉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不但可以提供良好的肌松,还能减少术中滲血,防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脑栓塞。

参考文献

1 包丰龄.老年人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87,8:343

上一篇:ERP人才培养模式下一篇:马达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