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计划和方法

2024-07-28

实施计划和方法(精选十篇)

实施计划和方法 篇1

关键词:实施,年金计划,意义,方法

企业年金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二支柱, 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就个人而言, 职工参加企业年金计划是为了让自己在退休后能够多获得一份收入来源, 即在享受社会统筹养老金的基础上, 提高自己的养老待遇水平, 从而满足更高的生活需要;就企业而言, 企业年金是现代企业薪酬福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为了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生产率、增强凝聚力,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实施企业年金计划的意义

1. 实施企业年金计划对企业薪酬福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年金是一种现代薪酬福利制度, 可有效提升企业薪酬福利管理能力, 在设计年金制度时, 要充分体现效率原则, 可将企业年金与员工绩效、贡献、服务年限进行综合考虑, 设计出有差异的年金待遇标准, 用来有效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2. 实施企业年金计划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年金计划可有效提高员工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 保障其较高的生活质量, 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在职员工安全感的需要, 使其能专注于本职工作, 激发工作热情,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为完成企业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同时, 员工也能感受到企业的关怀, 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实施企业年金计划对企业稳定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 员工流动日趋频繁, 企业必须考虑如何才能留住企业所需的人才。在企业年金计划中, 企业年金的支付条件都包含本企业服务年限的要求, 只有在职工达到了约定的服务年限时, 才能全额领取年金。因此, 职工的主动离职行为会给自身的养老待遇水平带来一定的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职工离职的现象, 起到留住骨干人才的作用。

4. 实施企业年金计划对企业吸引所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高素质人才的储备, 企业能否吸引所需人才, 主要体现在企业为求职者提供的职业规划、人才通道建设及薪酬福利待遇。企业年金作为薪酬福利的一种, 能够与薪酬体系中其他福利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一种有效手段。

二、企业实施企业年金计划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企业年金制度作为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和员工保障制度, 为了激励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有着深远的影响。想要充分发挥企业年金激励和保障的管理效率, 顺利实施企业年金计划, 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宣传, 提高认识

企业的发展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及战略眼光, 将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和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 可有效发挥企业年金保障性和激励的特点。员工需要增强自我保障意识, 员工对当期的货币工资需求要远高于对长期待遇的需求。这就需要企业对员工加大企业年金政策的宣传力度, 尽可能让每位员工了解到企业年金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有何积极影响, 对在职期间的工作有何约束, 采取自愿申请的方式参加企业年金计划。

2. 自愿平等、集体协商

企业实施企业年金计划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规定, 遵循自愿平等、集体协商的原则。企业年金制度必须要通过企业协商机制商讨确定。年金制度的设计如何兼顾职工中特殊群体的利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更能让员工接受, 是企业要考虑的问题。

3. 缴费比例

企业年金由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 企业缴费一般不超过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 企业和职工合计缴费一般不超过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 人工成本控制情况, 合理确定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 但不能与国家规定向违背。

4. 公平和效率兼顾

企业年金计划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力求覆盖企业全体员工, 加大员工话语权, 让员工参与到企业年金制度的设计中来, 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年金制度设计要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相结合, 兼顾并平衡企业新人、中人、老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同时年金制度的设计也要发挥企业年金的激励功效。例如:可单独设立特殊年金, 主要用于对企业具有突出贡献, 技术革新, 为公司争得荣誉的员工给予一次性奖励, 特殊年金保留在企业公共账户, 等员工达到规定的服务年限后, 一次性将特殊年金基金划入个人账户, 这可有效激励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对控制骨干人才的流失也具有重要作用。

5. 统筹管理

企业年金计划实现统筹管理, 具有统一标准、统一运作的优越性。实行个人账户, 将个人与企业投资运营的部分完全记在个人的名下, 有利于与个人利益挂钩, 调动个人缴费的积极性并且便于劳动者在不同体制和单位之间自由流动, 从而建立一种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的新的企业年金制度。

6. 平稳衔接

完善的企业年金计划, 要妥善处理好原有补充养老保险与新建企业年金的衔接,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完善企业年金方案, 力求平稳过渡到符合规定的企业年金制度, 衔接过程中要切实维护员工的权益。

7. 基金运营的安全性

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运营, 应选择经劳动保障部认定的运营机构管理进行投资运营, 企业要对运营机构建立动态考核评价机制, 根据评价情况及时调整管理运营机构, 确保企业年金资金安全运营。

8. 管理机构的建立

企业应建立企业年金理事会, 根据公司经济效益状况及企业年金的管理情况, 及时调整企业年金制度和有关政策, 制定年度企业年金分配方案, 定期向员工通报企业年金的管理、投资运营情况。

三、结语

企业年金是国家对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养老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大, 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卓越的企业年金计划既能减轻社会养老的压力, 提高员工退休后养老金待遇水平, 有效增强员工对将来的安全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也能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为企业的发展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年金将会在今后的企业管理领域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护理程序的步骤及方法:实施计划 篇2

实施由计划者执行或指定他人执行,患者积极参与。实施过程的要点是使护理行为个体化、安全化。实施的质量如何与护士的知识、人际关系技巧和操作技术三方面的水平有关。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应随时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实施前的准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计划执行者对计划中每一项措施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时间安排应了如指掌,以确保措施的落实,并使护理行为与计划一致。此外,护士还应理解各项措施的理论基础,保证科学施护。熟悉计划的方法是在阅读计划的基础上,参阅有关书籍,或是在病区内、责任小组内组织讨论,分析重点病人的计划。

2.分析所需要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护士必须分析实施这些措施所需要的护理知识和技术,若有不足,则应复习有关书籍或资料,或向其他有关人员求教。

3.明确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及期预防某些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可能对病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护士必须充分预想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避免或减少对病人的损伤,保证病人的安全。

4.合理安排、科学运用时间、人力物力实施护理措施的时间选择和安排要恰当,并估计自己的时间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该项措施的实施,防止因忙乱而导致实施不当。在人力的安排上,责任护士组长或护士长也应确保有足够的、合适的人员支完成相应的工作。另外还要考虑将所需的设备准备完善,创造一个使病人感到舒适、安全、并有利于护士工作的环境。

(三)实施过程在实施阶段,护理的重点是着手落实已制定的措施,执行医嘱、护嘱,以达到目标,解决问题。在实施中必须注意既要按护理操作常规规范化地实施每一项措施,又要注意根据每个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个性化地实施护理。

在实施中需进行健康教育,以满足病人的学习需要。内容包括获取知识、学习操作技术、改变个人心理和情感状态。

实施是估计、诊断、和计划阶段的延续,须随时注意估计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了解病人对措施承受能力,反应及效果,努力使护理措施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促进疾病的康复。

责任护士是实施计划的主要人员,还必须依靠各班辅助护士,并要取得病人及家属的合作与支持,护理活动与医疗工作关系密切,虽然各有其内容,但总目标是一致的,因而在实施中医护人员应互通信息,密切配合。

在实施中,责任护士要把各种护理活动的结果及病人的反应进行完整、准确的文字记录,即护理病历中的护理病程记录。以反映护理效果,为评价做好准备。

五、评价阶段

(一)定义评价是将病人的健康状况与原先确定的护理目标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比较过程。评价是贯穿在护理全过程的活动,对病人最初估计阶段的资料,是评价中与之进行比较的基础资料;护理诊断是评价的依据;护理目标是评价的标准。

(二)目的进行评价的目的最主要是确定病人健康状况向目标进步的程度。同时也是判断护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效果的过程。在测定病人的健康状况好转的同时,也是评价护理质量和促进护理工作改进的过程。

(三)内容评价系统包括组织评价、护理程序评价和护理效果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均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护理效果评价,它可提供护理状况的护理实效的有力证明;护理程序评价是评价护士在实施护理程序每一步骤中行为的正确性,有利于护理取得最好的效果;组织管理评价又使护理程序的运用及护理实效得到组织的保证。因此,它们三者之间是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ERP的实施成效和实施方法分析 篇3

关键词:信息共享;全员参与;业务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37-2

0 引言

ERP在1990年由GartnerGroup公司最先提出来,集成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人力资源,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实现客户个性化需求定制,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在MRP和MRPⅡ基础上有效的整合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思路。

1 ERP的实施成效

1.1 实现内部各部门间无缝链接,提高竞争能力

传统的企业里面各个部门的管理各自为政,接口主要是通过纸质材料,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推动式信息传递,信息的传达途中经常失真,生产部门、销售和采购部门之间需要不停的追踪销售订单、采购情况、交货期、物流状态、生产进度、每一批货物的财务状况等等,同时,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决策的制定受约于信息资料而使其准确性大打折扣。

ERP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划制定的准确性,ERP系统可以变被动告知为主动查询,通过网络运行,集中处理存储数据,分步访问,位于网络内的任何一个客户端或操作者,只要有权限,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想要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而不需要打电话或要求他人报送资料。国内推行比较早的联想公司,1994~1998年,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达到43%,业务飞速增长使得财务的截止日和出表日不断推迟,由15天一直到超过30天。在推行ERP之前的流程是销售员查库存报表或打电话给库房,确认有货以后,再去开票、去财务交款、拿票提货、库管收票、发货,接下来是晚上盘点、录入。在使用ERP后,杨元庆说“我们的每个采购和生产计划人员每天一清早打开计算机,就可以得到一个今天他要做事情的提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ERP系统获得,不管是远程的还是本部的,大大缩短了财务结算时间。

1.2 便于数据处理和存储,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ERP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进行信息共享的同时,实现了信息的高速处理和永久存贮。ERP继承了MRP的血统,首先具有的是数据处理的功能,通过客户订单生成生产计划、通过生产计划生成物料需求计划、通过物料需求和粗能力平衡生成采购计划、通过采购计划生成采购订单、库存报表的处理、财务报表的处理等等,都可以通过ERP系统自动生成,而不需要再去通过各种工具去计算数据。

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现实事务达到一定的繁杂程度后,人就会在所难免的出错,通过ERP系统,可以减少人为原因的错误,库存水平和生产制造成本都会大大降低,各种废料、怠工、交货期不准确等状况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库存周转率得到大幅提高。

ERP系统运行以后,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企业不用再设置文控人员专门保管文件,所有的信息都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中,由信息中心独立维护,只要ERP账户不注销,数据可以无限期保存下去,需要查询时候也可以随时检索调用,而不用再去翻阅大量的纸质文件去查询。同时,纸质文件保存年限和日常管理也不用再去操心。另外,在ERP中做的每一个操作都会留下路径,做到了完事可循、万事有依、万事可查。避免工作中的那些独裁行为和暗箱操作行为,实现了工作透明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对于防腐和打击违法行为也有很好的作用。

1.3 与外部企业实现战略合作优势

传统企业里面,每个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独立运营、独立进行市场竞争,进入21世纪以后,利润空间越来越少,单凭自己一个企业很难再去生存,必须发展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实现共赢,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企业间必须快速响应。ERP系统把战略伙伴链接了起来,从生存到销售实现了无缝链接,提高供应链管理深度。

比如尔玛和保洁之间的战略合作,沃尔玛货架上的货物一旦售出,缺货信息就会通过EDI传到宝洁的数据库,保洁的数据库生成相应的订单,订单信息下达到物流公司,物流公司立马进行配送。这种快速反应和无缝链接使得保洁产品在沃尔玛的销售从1987年到2005年增加了30%,沃尔玛在宝洁产品的利润上增加了4%,采购定单的匹配率增加了6.5%,采购定单量增加了38%。

1.4 便于其他管理思想的加载

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很多现代化管理方式都是集成在ERP系统上的,最早风靡的丰田看板管理、再到JIT(准时制生产)以及TQC(全面质量管理),如果没有ERP系统的准确信息和良好管理路径很难实现。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也只有在ERP的环境下才得以良好的实施。

这些管理思想和工具通过与ERP相互融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管理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客户响应速度、提高供应链合作水平,提高企业效益。

2 ERP实施方法

2.1 一把手工程

ERP涉及到许多人的隐形利益,会遇到不少人的敌对意见,同时,有的人习惯了老一套工作方法,也会对新事物有敌对情绪,因此,公司一把手必须亲自带头,排除这些隐患,为ERP在执行中开辟出道路,同时在人员的选择和录用上,一把手的意见也至关重要。

2.2 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和业务流程再造

ERP涉及到公司的所有部门,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求所有部门所有人员参与,推到原有的管理思路重来,因此ERP管理要配合业务流程再造进行,如果仍然通在旧的管理上进行ERP管理,工作将很难开展。

2.3 重视复合型人才的选用和人才培训

ERP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管理思想,操作计算机是基础,领会管理思想是根本,要求企业管理人员既懂计算机技术,又要懂管理,企业在用人方面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选用。同时,由于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需求,ERP培训师对应用人员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

2.4 加强沟通和持续改进

ERP涉及人员广,人员需求个性化程度高,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ERP系统,实现个性化需求定制,不可以生搬硬套别的企业的ERP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个性化需求也要及时通知ERP实施顾问,只有这样,ERP才会越来越与企业的管理融入一体,真正为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

ERP是一个长期工程,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良好效益,ERP的投入也是需要在之后慢慢体现出价值的,犹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此企业要把它作为企业的长期战略执行下去,每年应有相应的投入,才能保证系统健康地运转,持续为公司带来效益。

3 结论

我国最早使用ERP的企业是沈阳第一机床厂,1981年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从起步、探索到成熟的风雨历程。然而,其应用的效果很不平衡,各个企业差距较大,如果企业通过各种途径,高效应用好ERP,将会企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程控,革扬.MRP Ⅱ/ERP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

[2] 杨建华.ERP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04.

实施计划和方法 篇4

一、知识中渗透文化

英语知识的教学中,处处体现着文化的特色,许多词汇、句子和文章里面都渗透着文化的气息。因此,在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对不同的文化具有充分的认识,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吸取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使自己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知识型和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渗透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辩证地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扫除交流中的障碍,避免交际中的误会和由歧义造成的不良后果。

比如,教学过程中涉及工作面试的内容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面试的基本知识,还要插入与内容相关的人文知识,丰富学生的内涵,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面试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着装得体,有信心地走进面试室,有力地握手,用令人舒适的语气讲话,人要坐直,热情大方等。

二、内容中渗透素质教育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师,让我们的教学达到育人的目的,比学生获得知识具有更深远的意义。现代英语教材中,内容丰富多彩,和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比如,在讲授工作这一主题时,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工作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品是第一位的。人品好,技术精,文体有特长,这样的人才是受欢迎的。在讲授产品描述这一主题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向对方介绍本公司产品的优点和特点时,不要诋毁同行业的产品,这也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不管做什么工作,处处都要体现我们良好的自身素质和修养。

三、传授中注重情感教育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在学生面前,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用知识塑造学生,用行为感染学生,用心灵温暖学生;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做好学生的指路人;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他们实现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名言警句激励学生,“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our lives is to have a great aim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attain it!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 ”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不断地树立短期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为自己远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不断的进步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四、用事实教育人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事情,作为教师,应该学会认真思考,细心观察,学会用事实去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操。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短暂的时间,让学生对当前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教师必须先要自己有德,成为“以德育人”“以美传美”的楷模。

摘要: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 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中去。英语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业务发展和实施计划 篇5

互联网带来了很多新的商业机会,许多企业和个人都不愿袖手旁观而错失商机,于是他们纷纷进军互联网跑马圈地,试图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在信息化社会中,谁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关注,谁就能占得先机,注意力即眼球效应是这个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我公司业务发展和实施计划如下

一、信息内容的总体设计

设计丰富精确的内容进行宣传,以求获得更高的点击率,来证明本网站的价值。首先是网站内容的海量存储,如果建网初期无法做到这一点,至少在网站运营的过程中应当实现这一点,如果一个网站的内容只有区区几百M,那么与一块光盘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其次是网上内容的原创性,也许少数站点可以没有原创性,要实现原创性和海量存储,都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而且在短期内很难产生效益。我公司的宗旨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内容服务,不求一时的轰轰烈烈,而求形成长期稳定的访问者人群。

二、业务内容系统建设

我公司将采用以下内容系统建设方式:

1.自主开发2.外包方式3.购买方式

建设变革阶段完成后,就可以将经过变革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流程,与已经建好的新型平台整合起来,进行业务内容系统的试运行。再经过必要的调整、改进以后,实现系统网站应用的工作就可以进入

整合运行阶段,开始进入信息内容运营维护阶段

实施人本学校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篇6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生活,就必然要同其他人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达成组织成员之间的一致目标,以实现组织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容,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

学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对教师们有极大的感召力,有利于调动其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与人格,尽量满足教师对精神、物质的需要,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并提供发展的平台。对教师的管理,要注重人性化,教育既要为学生创造幸福,也要为教师创造幸福。教师要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要发展自己。

注重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利用校长的人格魅力将教师团结在自己周围,不仅关心教师的家长里短,更要关心教师的前途和未来。要让教师产生一种“学校把我当人看,我把自己当牛看”的由衷感觉;同时注意行政人员的形象,始终给教师一种坚定、勇往直前的信心。

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青年教师结婚忘不了真诚的祝福,重阳节给老教师安排祝酒会;教师或家人生病了,领导亲自看望;新进城的教师多数没有住房,学校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挤出办公室安排好他们的休息场所,让他们能安心投入到工作中。

二、实施积极的评价和激励措施,培育团队精神

激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内化为按照管理者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

建立学校评价机制时,在以岗定则、以学评教、以劳定酬的基础上,以激励为主要手段,通过物质奖励、榜样激励、信息激励、目标激励等方式,使教职工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努力争先。

在评价方式上,要按照新课程观念,提倡反思加抗辩,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也需要多角度,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些好老师,使评价更加合理,更体现人文性。同时注重教师的情感体验,为教师建立行为档案,多元开放地评价教师,让教师在充满探索精神、充满创新精神、充满碰撞火花的环境下工作。

1. 明确目标。把学校的远期目标及近期目标,渗透到每一位教师的头脑中,成为教师的共识。为此学校把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

2. 提高校长的自身影响力。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班子是学校的核心,一个好校长自然会用自身的人格和威望,把教师们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3. 建立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使管理工作和教师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4. 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学校领导重视与教师的沟通,并创设沟通的环境和渠道,尽可能与教师同娱乐;行动上主动,把握沟通的时机和表达艺术,有效的沟通,能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又能协调好各种关系,更能赢得教师的信任、尊敬,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三、加强民主管理,促进教师参与管理

学校教师都有管理、被管理和自我管理三种状态。我们只有依靠教师办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取得成功。因此,要充分培育教师的主人翁精神,不断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和平台。

1. 学校每年举行教代会,由校长及班子成员述职,教师代表进行公开评议,进行不记名投票,评选出教师信得过的领导。

2. 重大决策,由校长提出,行政会讨论,下发教职工讨论,最后又教代会评议,评出最佳方案,这样既让教职工参与了决策,又易于被大家接受。

浅谈辅导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 篇7

(一) 调查了解

在正式开始计划编制工作之前, 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调查了解, 是确定计划的基本前提条件。调查了解的要求范围要适当广些, 材料尽量全面些。调查了解工作有如下几方面内容和步骤。

1. 内容:

第一, 了充分解调查对象, 明确调查性质要求, 确定调查目的。第二, 成立调查小组, 以3到5人为宜。第三, 订出调查计划, 其中包括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的目的要求、调查步骤等。

2. 手段:问卷法, 谈话法, 观察法, 书面材料分析, 座谈法。

3. 调查报告的写作

调查报告是对社会上某一事物、某一问题或某一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后写出来的书面报告, 它是调查研究报告的简称。调查报告以叙述情况为主, 但又必须有报告者鲜明的观点。报告的写作先要说明调查工作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等基本情况, 并点明文章的主题、所获得得信息、对辅导工作的决策意见等, 这样才能使辅导工作有的放矢、避免辅导空对空或“文不对题”等盲目性。

(二) 选择辅导项目和内容

计划编制者在广泛的调查中会获得许多信息, 这些信息往往是零散和纷繁杂乱的。所以选择辅导项目和内容, 要从分析调查的结果中得出。在选择辅导项目和内容上, 都应以“准确”为前提, 编制计划着要善于抓住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辅导对象的特征, 对辅导项目和内容作出准确的抉择。

选择辅导项目和内容是明确辅导计划的方向, 是辅导计划编制的最重要的部分。必须要考虑两点:一是当前最需要解决而又能通过举办辅导给予帮助解决的问题;二是容易为辅导对象所接受并切实可操作的问题。只能接受欣赏而不易操作者, 不应列入;易操作但又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者, 也不列入。只有选择符合即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 又是辅导对象所愿意接受并可操作的项目和内容, 才是准确的选择。

(三) 落实相关人员

群众文化辅导者与辅导对象在共同的辅导活动中, 互为辅导者要让辅导对象得到什么提高, 以及辅导什么, 怎么辅导, 往往很大程度地决定于辅导者的觉悟、才能和品质。辅导者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辅导过程的各个方面, 如贯彻群众文化工作方针、落实辅导大纲、明确辅导目的、完成辅导任务等。所以, 为收到较好的辅导效果, 计划者必须针对辅导项目的内容, 悉心选定辅导员和被辅导对象。并且, 辅导员必须依照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体会, 在辅导过程中, 始终掌握着辅导主动权。

(四) 编写计划初稿

计划的初稿是整个计划的雏型, 是计划的文字表现, 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概括, 也是给上级审批和今后定稿的文字依据。因此要求初稿先后有序, 主次分明, 观点明确, 准备周密。应先写出计划的各部分提纲, 其内容大致可分为:本次辅导活动的事由及目的、意义;辅导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分段辅导日程的安排;突出计划重点之处;总结出整个计划精髓之处和采取此方法的理由以及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等。

(五) 征求意见

“广纳谏而君心明, 将拒谏则英雄散。”计划初稿拟定以后, 广泛征求意见, 特别是辅导对象及辅导的意见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通过他们的意见能及时了解计划是否“对胃口”, 还有什么缺漏和不足之处, 找出问题及其原因, 从而及时调整、修订辅导计划。

征求意见的方法, 可以通过组织各方面人员讨论, 也可通过发放、公布等开放形式向广大群众征求意见。总之, 要充分利用“反馈———矫正”的机制, 不断完善改进计划初稿, 避免因制定计划不全而带来损失。

(六) 定稿实施

将修订后的初稿送上级审核批准后, 发现无问题后, 即可定稿。然后通过计划将所制定的要求一步步有条不紊的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稿件要求, 切不可随意更改, 如发现新问题, 要及时和上级沟通、协调, 要充分调动各个相关部门,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在相互配合中争取实施的顺利进行。

关于诗意阅读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篇8

一、散文诗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活动一般由导入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组成, 这些环节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及教学目标灵活安排, 作用表现为:为教师掌握教学活动过程提供一定的操作程序;帮助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内容呈现的顺序;为幼儿的学习提供逐步递进的接受过程。

如, 散文诗《云彩和风儿》第一部分: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 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第二部分: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对散文的兴趣和理解, 深化幼儿对散文的感受为仿编打基础。第三部分:在趣味交流中跟诵散文, 学习散文诗。第四部分:在简单的迁移中仿编散文。第五部分:小组分享交流, 鼓励仿编并为仿编内容做插图放进活动区作为延伸。

二、散文诗教学实施策略

(一) 有效的散文诗教学离不开好的“开篇”

导入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 它的作用在于引导幼儿在认知和心理上对将要开展的活动有充分的准备, 明确活动目的, 激发活动兴趣, 引发幼儿的原有经验, 它必须是简洁、生动、准确的。如, 散文诗《捉迷藏》采用游戏导入法, 借助幼儿已有经验在教学现场师幼共同玩捉迷藏的游戏, 孩子们兴趣盎然, 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被瞬间点燃, 看似随意的互动却紧扣活动本身, 透出了设计执教教师的大智慧, 为后面的活动埋下伏笔。

(二) 有效的散文诗教学离不开好的“材料”

集体教学活动中, 教师常常会忘记活动的目的在于推动幼儿的学, 盲目地认为教了就会了, 基于散文诗教学, 教师可以多尝试探索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学习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符合幼儿年龄段的多种学习方式, 从而激起孩子学习的自信, 而不是教师简单地告诉或隐性地传递信息。

如, 诗歌教学《大自然的语言》目标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按句型尝试仿编, 教师在幼儿学习方式上一改单项的问答式仿编模式, 从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把握入手, 为仿编搭建脚手架, 设计提供了各种大自然信息的图片, 让孩子通过小组合作翻阅图片, 解读大自然的语言, 做到组内幼儿资源的利用及组与组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课堂幼儿畅所欲言, 有效达成了课堂对于仿编难点的突破。

(三) 有效的散文诗教学离不开好的“电教设施”

如, 《春雨的色彩》作品描绘绵绵的春雨、欢快的群鸟、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 但凭儿童的想象力或借一幅静态的画面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而运用多媒体技术, 配上轻柔舒缓的钢琴音乐背景, 童话般的小屋在沙沙的小雨中静默着, 屋檐下人性化的小鸟唧唧喳喳互相辩论着, 伴随甜美的角色语言, 显示出翠绿的草地、嫩绿的柳枝、粉红的桃花……情景交融, 有声有色的活动可以让儿童充分感受到散文诗的意境, 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情景美。

三、让散文诗走进教师的心灵

(一) 意会领悟与灵动演绎

“美文”需要用“美语”来传达, 才能让听者感受它的美。感动幼儿从感动自身开始, 因此, 教师需要把握散文诗中跳荡着的思想感情脉络, 真正懂得作者要表现的全部, 传递作者的情感。

如, 散文诗《夏天》作品生动活泼, 充满盎然的儿童情趣。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发了在炎热的夏天里生物对风、雨的渴望。在示范朗诵作品时教师所投入的感情应是教师本人在充分理解作品基础上的一种自然流露, 如果没有教师真实情感的充分投入, 儿童就难以形象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抽象的语言。

如, 散文诗《我要当妈妈》作品主要讲述了小女孩极力想当妈妈, 一次梦中的体验让她实现了愿望, 通过在梦中女孩当妈妈的经历, 最后从内心感受到“当妈妈好累呀”, 萌发爱妈妈的情感!这就要求执教教师的内心也必须怀揣着一颗深爱着妈妈的心, 心境的融入才能用“爱”来执教课堂, 为灵动的课堂奠基。

(二) 把握核心与有效提问

借用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一句话:“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 有助于教师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如, 散文诗《梦姐姐的花篮》, 教师问梦姐姐会送什么颜色的花给其他小动物, 小动物们又会梦见什么呢?……这些问题都没有统一的答案, 幼儿在理解散文诗内容的基础上回答,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提的问题含糊不清, 过难、过偏或过于简单;要做到“问”而生“思”, “答”有所“得”, 有启发幼儿思考、开拓幼儿思路、发展联想的效果。

制造业成本控制方法和实施研究 篇9

一、成本控制重要意义

(一) 降低成本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必备的武器有三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研发新产品。降低成本是这三种武器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主要竞争手段。因为成本、利润和收入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直接而密切, 在企业生产稳定的情况下收入额处于基本不变的总量, 这时如能降低生产成本必然会增加利润。而在企业生产收入呈增长趋势时, 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就会让企业利润加倍增长, 即使整体的收入状况不佳, 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也可以有效抑制企业利润可能损失。如能把企业成本控制在同类企业较低水平, 则能极大的增强企业竞争力, 通过价格竞争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建立稳定的企业发展基础。近年来,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物价上升, 导致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提高, 如何降低成本, 节能减耗成了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话题。但根据目前的企业状况, 有的企业降低成本方式并不科学, 而且盲目的提高产量, 将生产过程的成本转移到存货过程,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应当从产品设计、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统筹配置, 才能真正实现降低产品降低成本的目的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二) 成本控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将企业连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 因此企业想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并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就必须关注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及市场效益, 这也是现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但是由于其主体大多以中小企业构成, 它们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小、个体资金力量薄弱、生产效率低下, 于是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考验。在这样的整体经济体势下, 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 并依托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研发推出, 才能在逐渐进入微利时代的企业市场经济体制中获得一席之地。然而由于企业的利润追求这一根本特征, 很多中小企业为了取得短期的高利润, 过分压缩成本, 导致产品质量减低、服务质量下降, 最终不利于企业在现今经济形势下的生存于发展。加之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者管理意识薄弱, 观念落后, 企业员工综合素质不高, 造成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不利于现代企业稳定与长期发展。

(三) 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也需要企业创造的良好社会效益。当今市场物价提高引起的原材料采购价格提高, 必然影响到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通过科学的成本控制和观念创新, 能够为企业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利润获得。一方面, 现今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整体上比较陈旧,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另一方面, 多数企业采用传统的目标成本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能成本管理方法, 首先根据企业情况制定目标成品, 然后将目标成本转化成标准成本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实行。这一成本管理方法重视产品的生产阶段, 但相对忽视了产品经营销售等其他环节的成本控制, 无法准确的反应产品情况, 不利于管理层的决策, 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成本控制需要, 最终影响和制约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

二、成本控制实施方法

(一) 培养企业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管理意识

企业成本控制的落实说到底还要归结到人员的管理, 企业职工的工作态度、集体意识、综合素质以及管理层的管理意识、责任感, 还有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人际关系处理都是影响企业成本的主观因素。企业发展往往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管理层人员应当通过对企业盈亏变化的实际情况把握树立正确的现代效益观念, 对企业成本进行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的多角度分析研究, 将企业成本管理超越单纯的生产环节延伸到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态势等多方面, 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企业成本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在企业文化中融入成本管理的意识可以引导各级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转变认为企业成本无法降低的旧思想, 发掘其降低成本的潜力, 并在管理机制中引入约束机制与奖励机制, 追求企业管理中的自主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不需要消耗大量成本, 但是在减低成本方面具有相当有效。

(二) 建立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现今的企业成本管理大都存在成本管理信息分散、间接人工成本较高、原材料成本控制不严等问题。制造业各个环节的联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环节之间存在大量的物资信息交换, 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企业应当有效引进计算机技术展开企业成本会计工作,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信息管理手段及时、有效的进行成本预算、成本决策和最后的核算, 提高信息交流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还应采用作业成本法, 从企业整体出发,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对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以及各部门进行协调改造, 使制企业从物资供应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形成流水线式的作业路程, 减少间接人工成本以及其他所有不具有增值能力的成本消耗, 以实现企业的整体优化。此外, 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状况, 完善原材料管理, 重点加强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环节的材料采购成本管理, 还要减少二次搬运、仓储等, 并完善奖励机制, 形成公开透明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 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从原材料上进行制度规范。

(三) 拓展创新思路, 引进创新技术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将增强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因此在制造业成本方面也应当树立创新意识, 对产业成本控制的各方面进行有效调节。首先是以战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观念创新, 战略成本控制是指企业管理层在对企业自身和同类行业资料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从适应外部环境和增强企业内部竞争力为出发点制定全面有效的长期成本控制目标, 对企业成本结构和具体实施进行全方位掌控和改善的成本控制系统。其次是成本控制主体的创新, 也就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意识态度的创新和素质的提高, 通过培训学习和锻炼掌握各部门各环节应具备的素质和技巧, 形成一有效的个自上而下的自控系统。然后是成本控制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随着市场产品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 各种技术不断创新, 企业应当以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平台, 对作业活动进行及时准确的跟踪反应, 提高成本控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从而最终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 制造业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其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产品利润和企业经济效益, 在企业实践各个环节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制造业成本控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融合创新意识, 完善科学的管理系统, 全方位多角度的提高企业控制水平。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 企业成本控制日益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关注焦点。有效的成本控制有助于企业实现投资目标, 增长利润效益, 提高市场竞争力, 甚至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稳定, 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根据现存企业管理现状探讨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控制,方法,实施

参考文献

[1]盛鑫.中小型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研究——以A公司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 (23)

[2]汪小祝.浅议我国现代企业成本管理[J].广西轻工业.2008 (07)

实施计划和方法 篇10

关键词:医院管理,综合目标管理,方法与成效

我院推出的综合目标管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院成本核算管理, 且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临床为重点”的医疗服务模式[4]。我院自2006年1月起, 在全院范围内全面推行综合目标管理制度, 效果良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先将一些看法浅谈如下:

1 综合目标管理的考核体系

1.1 目标管理的流程综合目标管理的指标核定结合了卫生部对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 以三级甲等医院的规范性要求为最低标准[2]。

我院科室综合目标管理的考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实施和目标成果评价, 三个阶段为一个循环周期[3]。本周期的制定主要根据科室目标管理标准及制度, 结合科室月度目标完成情况, 在全面汇总各职能科室相应的数据的基础上。质控科进行综合评估, 最终得出可比较的量化成绩。

1.2 目标管理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科室分类综合目标管理的考核指标分为六类[1], (1) 即科室管理, 精神文明建设指标;

(2) 效率效益指标, 主要包括医疗收入、变动成本、医保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周转次数等指标; (3) 工作量指标, 包括门诊人次、出院人数、住院病历分型等。 (4) 医疗质量指标, 包括有关医疗、护理质量、感染监控等指标; (5) 科研水平指标。 (6) 教学质量指标。按指标在目标管理中的比重计分, 以上六项指标量化总分为100分。将考核指标分解到主管领导、职能科室、责任科室, 做到工作有目标, 人人有指标, 层层发动, 逐级落实。

1.3 目标管理的考核方法

1.3.1 目标的制定:

医院将科室目标管理的指标进行量化, 各项指标的赋分值按其重要程度不同设置不同数值。同时医院对各级指标设置三个档次 (其中包括部分指标的一票否决) , 一档的比例为100%, 二档的比例为80%, 三档的比例为50%, 低于三档指标不计分。每月考评分值为80分, 参评科室每月综合分数超过72分为A类科室, 低于72分的为B类科室。各项指标的考评结果直接纳入本月的绩效考核中, 直接与科室奖金挂钩。根据评审的结果各科室进行奖金二次分配。

1.3.2 目标的实施:

各职能科室根据各参评科室每月实际完成的情况, 给予统计信息 (如医德医风、床位使用率、门诊人次等) 的上报, 质控科则以目标制定的评审标准为基础, 将上报的指标重新考核、汇总。

1.3.3 目标的动态管理:

对于科室在考核期的固定资产增减、人员变动以及房屋改造、搬迁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影响, 医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相应的合理化调整, 以起到动态管理的目的。

2 综合目标管理的考核成效

2.1 有利于加强医院管理:

我院60个临床科室和18个医技科室参加了科室综合目标管理的参评。待年终的述职报告则以综合目标管理的考核方案及考核结果为评审标准, 质控科将各科室实际完成目标情况给予汇总、评价。经月考核其中45个临床科室顺利的完成了全年指标, 全部达到了A类科室, 占临床科室的75%。医技科室全部达到了A类科室, 占医技科室的100%。

2.2 有利于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标管理是通过将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结合, 来协调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更好地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施行科室分类综合目标管理档次划分, 是我院科室管理的新尝试。在实践中, 实现了科室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出击的转变, 减少了院科两级管理中的摩擦, 充分调动了科室的积极性。

2.3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医疗质量:

医院在制定指标时, 注重将医院财务指标同非财务指标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 更加强化了医疗质量指标, 淡化经济效益指标。我院实施科室目标管理后, 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明显较少了医疗事故。同时, 降低了各科室的成本消耗。在信息管理不断的完善下, 可以实现对医院整个经营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医疗质量、服务质量、教学质量, 促使科室站在医院整体发展、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强化科室管理, 对于增加医院的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3 综合目标管理的考核体会

我院实施科室分类综合目标管理已经三年了。医院的尝试表明该考核体系是行之有效的, 对各业务科室的工作进行了比较科学和公平的考核。对医院的管理、经营、医疗服务和科研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立体考核, 对科室管理干部考核提供了有效依据, 受到了全院职工的认同和大力支持。

3.1 有效的增强了科室的团队精神:

科室分类综合目标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发挥团队精神, 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由于综合目标管理的人性化, 科主任在选择和研究自己的目标和指标时, 促使其能同科室员工进行详细讨论、分析和选择, 形成了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气氛。

3.2 加强了科室的发展建设:

实施科室分类综合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了科室的发展建设。科室将各项工作制定目标, 进行量化, 完善的动态考核, 对于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科发展、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医院的经济效益、医疗质量、效率均有较大的提高。同时, 根据我院的动态变化, 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调整指标的趋向性。使其更加完善及合理。通过对医院的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的制定, 进一步更新了医院管理观念,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成本意识, 减少浪费。对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埔。同时, 促进医院医疗工作的优质、高效、低耗, 增强了医院在市场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3.3 考核指标有待完善:

我院实施科室分类综合目标管理虽然时间不长, 但是, 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 (1) 部分指标的考核项目流于形式, 只能反应某些事物的侧面。 (2) 某些指标的赋分权重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存在缺陷。 (3) 考核过程中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还缺乏有效性。 (4) 指标的制定还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5) 考核过程中更应注重质量指标, 而淡化效率效益指标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深化。

由此可见, 科室分类综合目标的管理体系是一项医院管理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综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推广, 使医院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 也使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工作者紧跟医院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学习、掌握、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的新理论、新模式和新方法,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 既提高医院的管理效能, 又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更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萍, 田立启.实施科室分类综合目标管理的实践与体会.医院管理论坛.2005.07.15;22 (7) :40-42

[2]苗志敏, 修海清.我院实施科室分类综合目标管理的做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年.第9期

[3]林萍, 田立启.实施科室分类目标管理的体会.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第03期

上一篇:音乐教育中的教育作用下一篇:气道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