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2024-06-01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精选十篇)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篇1

近年来, 我国各审计机关在审计署党组的领导下, 坚决贯彻审计工作“二十字”和派出审计局“十六字”工作原则。在审计工作中, 全面评价被审计单位, 注重查处重大违规违法问题,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审计的成效和影响不断扩大。但从近些年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看,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部门在预算管理和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2004—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数据研究, 总结出我国面临的问题, 并进行成因分析和提出策略建议。

1 预算执行审计历史回顾

我国1982年的《宪法》第91条规定“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 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这是我国预算执行审计的法律渊源。

198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第13条规定: “对财政计划、信贷计划的执行及结果, 进行审计监督”并列为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通过行政立法, 把预算执行审计规范为对财政计划执行及结果的审计。

1994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总则第4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工作报告”。这是第一次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 确立了预算执行审计独立的法律概念。在该法中, 预算执行审计被规定为每年必须进行的法定审计。

2 2004—2012年我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分析

本文的数据来自2004—2013年公布的全部关于中央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即2004年第5、第6和第7号, 2005年第3号, 2006年第5号, 2007年第6号, 2008年第7号, 2009年第12号, 2010年第19号, 2011年第31号, 2012年第32号, 2013年第27号公告。本文统计的有关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所涉及的财政资金的范围仅指这12份公告中所涉及的资金。由于发改委和财政部在预算执行过程以及职能的特殊性, 本文的数据统计中剔除了这两个部门的相关数据。

2. 1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公告总体分析

部门预算审计公告披露的内容中,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其揭示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涉及的财政资金规模。

( 单位: 万元)

注: 数据来源于国家审计署 2004—2012 年 9 年间 “部门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中所披露内容的整理和统计。

从“各年度违规金额总计”一栏可以看出, 2004—2006年呈现上升趋势, 究其原因, 主要是被审计部门数有大幅提高。2006—2008年, 违规总金额有较明显的下降, 但2009年的违规金额总数达到了近些年的最大值, 可能与披露部门数较多和审计力度较大有关。相较而言,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这三年数据较稳定。

2. 2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这12份审计公告中所披露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在分类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分类的主要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实施条例》, 把审计结果公告中披露的违规违纪资金根据重要性水平 ( 违规金额的大小、违规事项涉及的部门个数) 和经济实质原则, 将2004—2012年9年间审计公告揭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归类。具体内容, 如表2所示:

本文对12份审计结果公告中涉及的问题财政资金的金额进行了统计、计算以及分析, 具体的结果见表3。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某年度的某违规事项违规金额比例 = 该年违规事项的违规金额÷该年度的违规资金总额

通过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违规资金比例最高的都在“年初预算未细化”这一项, 比例分别为55. 28%、51. 18%、38. 11%、32. 65%、32. 17%、52. 83%、35. 88% 和53. 02% , 说明部门预算在资金分配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 需引起相关部门注意。相比较而言, 在11个项目中, “支出未纳入预算管理”和“未经批准改变资金用途”通常为本年份中比例最小的两个项目。

表3的数据还表明, 随着审计力度和披露力度的增强, 部门预算执行涉及的违规事项有些得到了改善, 如“扩大预算支出主体”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是有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如“年初预算未细化”, 比例涉及金额仍然居高不下, 因此, 在进行财政资金预算执行审计时, 应当首先将有资金再分配权的单位或部门的预算管理纳入监督范围。顺着资金走向, 具体审核财政在拨款时是否有切实可行的项目预算作为基础, 监督在资金运行中缩短再分配环节, 减少中间滞留时间, 保证及时到位, 并且对项目进行跟踪问效, 查找问题, 最终促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 单位: % )

注: 根据国家审计署 2004—2012 年 9 年间 “部门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中所披露内容的整理和统计。

3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目前面临的问题

3. 1 审计监督机制落后

预算资金滞留、超预算列支及虚列支出等问题都是由于缺失审计监督而造成的,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国现行审计工作主要还是以事后审计为主, 事前控制很少, 手工查账运用较多, 而借助信息系统审查的方法运用不普遍, 导致效率不高, 结果精度不高, 效果不佳。目前我国的部门预算审计并不重视对预算编制的审计, 审计的着重点还是在每年的执行情况上, 但实际情况是, 部门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3. 2 审计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审计环境也随之变化, 审计对象作假手段和工具也更加先进, 这无疑增加了审计风险。从当前审计情况看, 审计人员对预算执行审计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相应的措施不到位。受到审计时间、权限等问题的制约, 当前的审计往往只重视财政资金的静态审计, 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动态审计, 审计的深度、广度不够, 无法把财政资金的运用与相关事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3. 3 审计成果分析深度不够

审计机关在进行预算执行审计时, 对普遍性、趋势性问题缺乏敏感性, 仅仅停留在账项违法违规问题上, 没有对审计结果进行深入思考, 着眼于微观层面而忽视了宏观问题, 提出的建议不具有宏观性与长远性, 所以很难被政府采纳, 对于推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效果不明显。

3. 4 审计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 并且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 缺乏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知识与技能, 严重影响审计业务的开展。甚至极少数审计人员贪图个人利益, 以国家利益做交换, 其在履行审计职责时, 抛弃客观公正的立场, 有意偏袒违法违规的被审计单位。

3. 5 对审计部门报送审计结论的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

审计结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准确性通常会受到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影响, 但目前我国对此的约束机制并不健全, 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3. 6 审计查处问题整改落实不力

审计整改工作一直是审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虽然近些年得到了部分重视, 但“屡审屡犯”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 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审计机关每年都要求被审计单位汇报上年审计决定的整改情况, 但被审计单位对此并不重视, 敷衍了事的情况普遍存在。

4 预算执行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 1 中央部门数量众多且管理混乱

由于历史因素, 中央部门所属单位数量众多, 机构结构复杂, 虽然中央在不断地采取改进措施, 例如精简机构及人员, 实行编制管理等, 但效果缓慢并且片面, 整体效果有限, 很多机构管理不到位, 精简部门之后又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增加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难度。

4. 2 审计独立性不强

我国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由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的体制, 审计机关的人、财、物都掌握在政府手中。虽然编制和实施财政预算的任务是由财政部门负责, 但最终的决定权却在政府手中, 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实际上是在审政府, 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

4. 3 审计法律法规滞后

预算执行审计立法滞后: 现行的《预算法》还是1995年1月颁布实施的, 距今已有将近二十年时间, 很多内容已经过时, 不能适应我国现行经济的发展要求, 亟须修改。预算执行审计处罚规定滞后: 虽然《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已经颁布很多年, 但是实施细则一直没有出台, 所以该条例形同虚设。预算执行审计规范化建设滞后: 目前与预算执行审计有关的审计准则、工作规章制度、评价标准等还未建立健全。

4. 4 项目资金分配制度存在弊端

很多部门申报项目预算并不是根据部门工作需要, 而是想方设法多报预算, 常用的方法是多设项目, 通过大量的项目扩大预算基数, 预算编制工作已不是纯粹的资金需求预估, 演变为部门间的政治博弈, 还依赖于部门间讨价还价的能力。项目目标设置不合理, 申报过程不科学, 项目评审走过场等问题普遍存在, 虽然一直在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但中央各部门尚未建立规范的预算内部控制制度, 项目预算混乱, 财政资金被挤占和挪用的情况严重。

4. 5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缺乏科学的标准和定额

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决策时缺乏科学公正的评判程序, “跑部钱进”、“钓鱼工程”等现象频现, 从而滋生了腐败现象。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比较粗放,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中央部门很难把所有资金的运用情况搞清楚, 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人要钱用钱, 无人问绩问责”,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跟踪监督不到位。目前,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没有编入地方预算, 地方财政部门也以“上级拨款”为借口, 来规避人大、审计部门的监督审查, 这部分资金已然是监督的盲区。

4. 6 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制约预算执行审计的成效

不少审计人员在做预算执行审计时, 仍偏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对于效益性审计, 仅仅只有一个初步想法, 不能真正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同时, 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不足, 难以胜任预算执行审计需要。此外, 审计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 行政人员偏多, 专业人员欠缺, 人员业务能力单一, 复合型人才较少, 又由于编制等因素, 高素质人才进不来, 不适合干审计的又出不去。

5 改进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5. 1 审时度势, 确定科学的预算执行审计目标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的财政支出方向发生大转变, 加大民生工程投入, 将改革成果惠及民生。虽然现行体制下财政支出改革的成果逐步显现, 但是与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相距甚远。因此, 这就要求预算执行审计做出相应调整, 改变过去的“跟进式”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要树立公众受托人意识, 从受政府委派审计转到受公众委托开展审计, 要对人民负责。预算执行审计还要树立政府监督人意识, 通过审计促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促使财政体制走向“公共财政”和“阳光财政”。

5. 2 对各预算部门的全部财政财务收支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

按照政府审计部门制定的审计目标, 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应放在签审部门决算、规范财政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 所以, 审计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预算执行审计, 应当扩展到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全部经济活动。与之相对应的, 部门决算审计也不能只限于反映当年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 应当扩展到完整、系统、真实地反映政府部门全部财务活动和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等情况。要实现相应的审计目标, 只审计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是远远不够的, 要扩展当前审计范围, 督促各政府部门遵循《预算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制度上明确对全部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审查, 真实、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以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5. 3 全面审计, 突出重点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 积极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公共设施项目、经济建设项目、国债项目逐年增加, 此外, 财政预算收支随经济增长而增加, 政府和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不断上升, 审计的难度不断加大。并且,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承担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各派出局, 如果不能分清审计的主次, 只是一味地扩大审计面, 这就很难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难以发挥审计作用。因此, 各派出机构要摸清被审计部门情况, 统筹规划, 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 抓大放小, 把握主要问题与宏观问题。

5. 4 加快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要以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方式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技能, 熟练掌握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机关应重视人才的引进, 在公平公正原则上, 严格按照聘用程序, 真正引进一批高素质、宽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充实审计队伍。

摘要:国家审计公告披露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这些信息表明, 虽然我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力度逐年加大, 审计结果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重视, 但实际纠正效果与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偏差, 问题屡审屡犯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也折射出我国部门预算存在缺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2004—2012年审计公告数据, 探讨了我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并提出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等建议。

关键词: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审计结果公告,现存问题,成因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实.强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大有必要[J].中国审计, 2002 (12) :29-30.

[2]李顺明, 杨清源.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55-58.

[3]夏素梅, 王璐, 王耀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2 (4) :6-8.

[4]陈澎.强化部门预算审计监督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4) :71-72.

[5]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 (第2版) [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217-241.

[6]赵玉荣, 董雪艳, 崔红.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 2008 (10) :181-183.

[7]许贺文.企业效益审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财会研究, 2007 (10) :69-70.

[8]谢加涛.我国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有效性实现的对策研究——基于审计结果公告的视角[D].乌鲁木齐:新疆财经大学, 2012.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篇2

一、从一开始,从审计计划的安排上就要想到出专题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并且想到点子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要想出专题报告和审计公告,在一开始的计划安排上如果没有想到要出专题审计报告和审计公告这项工作,到审计结束时,这项一仁作就难以完成,即使安排人搞,也难以搞好。从一开始,从计划的安排上想到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计划安排的专项审计、行业审计、审计调查等微观审计和调查,还必须做到三个紧贴:(1)紧贴经济建设中心;(2)紧贴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3)紧贴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安排的微观审计,才能做到想到了、想好了,想在点子上。

二、要搞好专项、专题、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方案。

新确定的项目,制订方案一定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搞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近期或以前搞过的项目,即便是过去有方案,也不能照搬照套,要与时俱进,调查研究,补充资料。目前我们新制定的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调查研究不深人,制定的方案操作性不强;对老方案,有照搬、照套,没有与时俱进,补充调查、补充资料、下工夫不够的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应克服。无论是新制定的方案,还是与时俱进补充修改的方案,都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有统一的时间,包括开始审计或审计调查的时间,结束的时间,以及上报材料、报表的时间;二是要有一定的审计或审计调查的覆盖面,包括一级单位的审计覆盖而,二、三级单位的审计覆盖面;三是要有一定的资金量。光有覆盖面是不行的,有的10个单位甚至加个单位还没有一个单位、一个项目管理使用的资金多。所以在审计的资金量上也应有要求。如果有50亿国债资金,我们只审计5亿元,难以说明50亿元的整体情况。所以要有一定的资金量。四是要提供统一的政策规定,最好是要在方案的附件上附上适用的法规政策目录,以便在工作中应用。

三、要搞一套简单实用的专项、专题、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的统计表格,以便于汇总情况。

要从工作需要出发,要在审计署的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在保留审计署有关指标的基础上,加上专题、专项、行业审计的特殊情况,特殊指标,再高一套统计报表。这样统计的情况既满足了填写审计署统计报表的需要,又满足了我们自身工作的需要。我们设计的统计表要简单、实用,统计指标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统计指标太少了,统计出来其他栏的数字太大。统计指标考虑特殊性过多,指标过多也不好操作,因此,必须以便于工作为原则,必须以简单实用为原则,必须以便于汇总为原则。

四、要切实搞好专项、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的实施工作。

计划再好,实施方案再好,统计表设计的再好,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实施工作,是达不到目的的,是不会有成效的`。因此,我们必须扎实、细致、一丝不苟地搞好现场实施工作,为起草报告、公告打好坚实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小摇,基础不牢,难出报告,难出公告。如何搞好审计和审计调查的实施工作。我觉得主要有四点:第一,分管领导要根据审计计划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出主意、想办法,抓好确定的专项、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第二,负责专项、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的处、科、股,要组织人员,千方百计,具体地抓好审计或审计调查的实施作,要在准、深、透、实、清五个字上下功夫,做到摸清家底,查清问题,为依法实事求是处理打好基础;第三,必要时,上级审计机关要组成检查组或督查组,对辖区内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分类指导,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抓疑点。对疑点要从资金的流向上从源头上,查到底,弄清楚,搞明白。为写报告和公告积累典型案例和材料。第五,对需要统一处理口径的,要及时研究,统一政策口径,统一处理。

五、要搞好专项、行业及审计调查情况的汇集、汇总。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篇3

关键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建议

2003年,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正式实施。由于受到审计体制、审计资源、制度不完善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执行得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公告的数量少,内容不够详实。为了让地方审计机关更加有效地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本文从制度层面、审计体制层面、审计质量层面、审计结果公告的环境层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为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目前我国和审计结果公告相关的正式规则只包括《审计法》、《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审计署审计结果办理规定》,指导地方审计机关公告审计结果操作的只有《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而且这些规则中的规定又过于简单和笼统,语言模糊,造成了审计机关在公告审计结果时,表面上是有法可依,实际上却无章可循的困惑局面。因此,应当健全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法规体系:一是制定新法规,二是修改扩充现有法规的内容。

1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属政府信息公开的范畴,而对信息公开,发达国家大都有专门的信息公开法律做保障。我国在此方面明显滞后,尚未制定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门法律。因此,我国应当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强化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职责约束。严格界定信息公开及保密的界限,防止实践中以保密为借口拒绝信息公开。

2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

修订《审计法》,改变其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的立法基点,将“可以公布”改为“必须公布”,强化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刚性约束。但目前对公告的范围和内容不宜搞一刀切。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审计机关所面临的审计环境也各不相同。因此,地方审计机关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争取地方立法或出台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定对外公告的内容。比如,先公告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如社会保障资金),提高公众的关注程度,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实行除涉及国家秘密、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外,全面向社会公告。

在修改《审计法》立法基点的同时,对现行的准则应进一步完善,增强其可操作性。

3建立审计结果公告配套制度

第一,建立审计结果整改公告制度。长期以来,审计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成为审计执法的难点。

审计结果公告的目的是揭露问题,揭露问题最终是希望能够通过整改来解决问题,而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整改是否能够落实,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而要让公众了解到整改的情况,就必须进行后续审计并发布整改报告。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将现在每年一度的主要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整改材料汇总反映整改情况的报告制度,改为审计机关独立核查的跟踪审计制度。根据审计机关的核查结果,出具报告,通过媒体公告审计情况和审计整改结果,增强审计结果、案件处理情况的透明度,会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识,即国家对这些违纪行为决不会放任不管,一定会坚决处理,给广大百姓一个说法,同时,也会给社会和公众打开一个了解政府部门诚信度的窗口。

第二,建立审计结果公告问责制度。除了对严重违法违规者追究责任外,还应当对应当公告而不公告审计结果和阻挠抗拒审计结果公告等行为追究责任,确保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逐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审计体制。增强审计结果公告的客观公正性

我国当前的政府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体制,这种体制的突出特点就是审计机关从属于政府,服务于政府。在实践中则表现为由于行政隶属关系而使得政府审计机关在一定程度会受到政府意志的左右,直接影响了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审计结果公告上表现为:重大事项的公告必须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审计事项能否公告以及公告范围和内容的控制权都掌握在政府手中,一些重大问题或关系到政府形象的问题被过滤掉,审计结果公告缺乏客观公正性。

从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而言,行政型体制的变革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理论界关于审计体制改革问题的观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立法论”和“独立论”观点;另外一类观点是在不改变我国整体政府审计体制的前提下,直接对政府审计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具体的改革思路有“垂直论”和“双轨制”。实际上,上述两大类观点的分歧实质上是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的问题。从理论上讲,“立法型”审计模式是政府审计改革的最终目标,即国家各级审计机关由隶属于政府转为隶属于各级人大,直接对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保证审计机关在组织上、工作上、经济上和人事上的独立性。但“立法型”审计模式的最终确立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过渡期内,可选择采用单一的垂直领导体制。具体而言,各级审计机关不仅在业务上要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在行政领导上也要以上一级审计机关为主,即人、财、物等方面均实行垂直领导。这样,可以使地方审计机关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从而提高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以利于充分发挥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作用。

三、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结果公告风险

审计结果公告是一把“双刃剑”,做好了有利于维护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做不好会使审计机关陷入被动。所以,审计结果的公告必须以高质量的審计工作为前提,从根本上减少审计结果公告的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审计业务环节的质量;二是审计结果公告环节的质量。

1健全审计业务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的审计计划管理、审计复核、业务会议、项目抽审、审计听证、审计复议以及审计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使整个审计业务流程规范运行。二是把审计质量纳入业务处室和个人考核工作之中,促进审计质量不断提高。三是狠抓机关廉政建设。审计机关在廉政方面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增加公告风险。因此,应始终抓住廉政建设不放松,外抓审计纪律,内抓机关管理,逐步建立起教育和监督并重的廉政工作体系。四是强化审计人员素质。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和后续教育机制,对审计机关新进入人员严格把关,以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必须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系统地、有计划地组织高层次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较高职业判断能力、较高职业道德水准、良好心理素质,精确掌握法律、法规的复合型

审计人才,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如英国国家审计署每年要举办100多期的培训活动,而且要求审计人员参加外部相关培训;加拿大审计长公署进入的大学毕业生要在有关人员指导下强化课程学习,获得特许会计师资格条件,采取培训和在职训练方式培养审计人员。

2建立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控制制度。一是成立专门组织。审计机关要建立审计结果公告专门机构,机构人员构成要多元化。这个机构要负责制定审计结果公告项目的长远和近期质量目标,制定审计质量标准,通过一定程序对实施公告项目的部门的审计质量管理提出要求,并进行经常的检查和监督;重要的审计结果公告项目,要经审计结果公告专门机构讨论后,再由审计组织负责人签发。二是配备高素质人员。对参与审计结果公告项目的审计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三是建立审计结果公告信息反馈控制体系。在以前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回访重点关注的是审计组执行廉政纪律等问题,忽略了被审计单位、社会公众对审计报告本身的信息反馈,也没有很好地听取其他人对审计方法的改进意见。在审计结果公告后的一段时间内,审计结果公告专门机构应该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收集、征求意见,采用审计回访、审计项目抽查、审计结果公告考评等方法,定期收集、分析审计结果公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出产生的原因和关键控制点,及时反馈给决策者,以便采取措施,加强审计结果公告项目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的质量。

四、创造良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施环境

审计结果公告并非单单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告,受众包括社会的各个阶层。审计结果公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各方的支持、参与和配合。审计机关应该积极行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结果公告环境。

1积极争取党委、人大和政府的支持

在现行的审计体制下,公告审计结果,必须要取得本級党委、人大和政府的支持。一是争取地方政府在人力财力上对审计工作予以支持,为审计机关配备高素质人员,保证审计机关必须的经费,保证审计结果的高质量,规避公告风险。二是把审计结果公告纳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阳光政府”的重要内容,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出台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推动地方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的开展。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沟通

审计结果公告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配合,公告过程中有必要也必须与这些部门协调沟通,联合起来做工作,有效推动公告工作。如在审计结果公告后,要及时主动向人大、政府汇报公告中的问题,争取他们对工作的支持;对于被审计单位,审计机关要主动上门,帮助整改,征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3搞好审计结果公告的宣传工作

审计结果公告的目的是通过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效结合,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审计监督的最佳效能。因此在审计结果公告中,要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第一,要积极配合新闻单位搞好宣传

在审计结果公告过程中,应配合新闻媒体单位做好工作,通过理性的宣传来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审计结果公告创造良好的氛围。一是把重大审计动态、重要审计事项,通过审计网站和报刊电台等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开,使社会公众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事项预先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既有利于社会监督举报,促进提高审计深度和质量,也有利于社会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接受。二是积极配合新闻单位做好相关宣传工作。三是经常与新闻媒体交流沟通,尽量使宣传全面完整,既要披露问题,又要宣传整改情况,还要从体制和原因上进行分析,尽可能使审计结果公告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审计机关要加强自身宣传,以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的知晓面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篇4

关键词:地方政府审计,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

自审计署2003年发布第一份审计结果公告以来, 地方审计机关也开始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2010年9月, 审计署颁布了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新准则增加了“审计结果公布”章节, 明确规定“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审计调查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署十一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都提出, 要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基于此, 本文对我国省级审计机关2003~2010年网上公布的审计结果公告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

一、省级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的总体特征

1. 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逐年递增。

自2003年北京、山西、广东三省率先发布审计结果公告以来, 截至2010年末, 我国31个省级审计机关除西藏自治区审计厅尚未开通网站外, 其余30个省级审计机关在审计厅 (局) 网站上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计296份 (详见表1) 。

注:“发布审计结果公告的省数量合计为30个省”是由于有3个省级审计机关在2008年发布了审计结果公告后, 在2010年当年度未发布审计结果公告, 所以2010年发布审计结果公告的27个省中不包含这3个省。

2003年3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4份, 平均1.3份/省;2004年4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5份, 平均1.3份/省;2005年7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10份, 平均1.4份/省;2006年10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16份, 平均1.6份/省;2007年13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23份, 平均1.8份/省;2008年21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47份, 平均2.2份/省;2009年25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73份, 平均2.9份/省;2010年27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118份, 平均4.4份/省。在已实行网上公告的30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2003~2010年网上审计结果公告总数量排名前三的省分别为上海市、浙江省和陕西省, 其中上海市审计局和浙江省审计厅网站分别发布审计结果公告23份, 陕西省审计厅网站发布审计结果公告22份。

2. 审计结果公告的类型不断丰富。

随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不断推行, 公告的审计结果类型也不断增加, 涉及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国有企业审计、绩效审计、整改报告等多领域 (详见表2) 。

注:“其他审计结果公告”是指浙江省审计厅网站公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省中小企业影响状况专项审计调查”。

2003年发布的4份审计结果公告中, 2份为预算执行审计, 2份为专项资金审计;2006年河南和江苏两省发布“省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纠正和整改结果公告”, 首开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整改报告的先河;2008年陕西省审计厅发布“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 成为省级审计机关发布的第一份国有企业审计报告;2008年海南省审计厅公布“全省11个市县 (区) 农业三补贴资金效益审计调查结果”和“全省第六期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项目效益审计结果”, 使审计结果公告的类型不再只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 拓展到了绩效审计。

3. 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增长迅速且内容集中在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领域。

2003~2010年专项资金审计年度公告数量增长了46倍。发布的192份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中, 主要集中在重大民生资金和民生工程领域 (详见表3) 。

其中, 重大灾害救济资金物资及灾后重建跟踪审计结果公告105份, 占54.69%;利用国外贷援款建设项目审计结果公告23份, 占11.98%;三农资金审计结果公告19份, 占9.89%;其他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也主要涉及教育、社保、重大投资项目、社保、彩票、资源环境等群众关心的领域。此外, 在105份重大灾害救济资金物资及灾后重建跟踪审计结果公告中, 有98份为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救灾资金物资审计和灾后重建跟踪审计结果公告。

二、目前审计结果公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审计结果公告数量较少。

虽然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审计结果公告, 所披露的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也逐年上升, 但各地公告的审计结果数量还存在较大差异, 大部分省的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仍然偏少。2010年27个省发布的118份审计结果公告中, 只有9个省的审计结果公告数量超过5份, 其余18个省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数量均少于5份。海南、新疆两省在2008年网上公布了审计结果公告后, 2009~2010年均未再公布过本省的审计结果公告, 只对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做了转载。贵州省审计厅在2009年发布了《2008年度贵州省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后, 2010年也未再公布本省的审计结果公告。

2. 审计结果公告的类型发展不平衡。

(1) 审计结果公告以合规性审计为主, 绩效审计报告偏少。2003~2010年, 省级审计机关发布的296份审计结果公告中, 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290份, 占97.97%;绩效审计结果公告5份, 占1.69%;其他审计结果公告1份, 占0.34%。在290份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中, 只有3份审计结果公告内容涉及了资金使用的效益情况, 其余审计结果公告均只与合规性审计有关。所以, 在296份审计结果公告中涉及绩效审计内容的仅8份, 绩效审计报告数量明显偏少, 这与我国目前大力推进绩效审计的工作目标不符。

(2) 审计整改报告偏少且缺乏连续性。 (1) 大部分省级审计机关未发布审计整改报告。截至2010年末, 在全国31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仅有8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了审计整改报告。 (2) 审计整改报告缺乏连续性。在进行公告的8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只有上海市、山东省坚持每年对上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情况进行持续披露, 其余6省都未能进行持续公告。如江苏省在2006~2007年对2004、2005、2006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进行披露后, 2008~2010年未再披露过审计整改报告。 (3) 审计整改报告与审计查出问题的报告未能一一对应。在进行公告的8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只有上海、河南省、宁夏既披露了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又披露了相应年度的整改报告, 其余五省仅披露了整改报告, 未披露相应的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3. 部分审计结果公告格式欠规范、内容欠具体。

(1) 部分审计结果公告编号欠规范。经统计, 在已公布审计结果公告的30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有16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未编号或编号不连续。 (2) 部分审计结果公告在披露审计发现的问题时, 只做了定性的分析, 未列明具体的数据。如福建省审计厅2010年1月公布的《关于福建省对口支援彭州市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跟踪审计结果公告———115个“交钥匙”项目阶段性跟踪审计结果》, 在披露“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情况”时, 只是指出“部分项目已竣工交付使用, 但未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有的建设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未具体说明“未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项目数量, 也未具体指出“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的相关数据。

三、几点建议

1. 进一步强化审计结果公告的意识。

各级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应认识到审计结果公告是政府推行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审计监督、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审计结果公告的理念, 坚定不移地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一方面要经常与地方政府沟通, 让地方政府理解审计结果公告的目的不是为了揭露问题, 而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支持和重视;另一方面要积极与被审计单位沟通, 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通过沟通和协调, 取得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公告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 社会公众应认识到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是地方政府向公众报告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方式。社会公众通过阅读审计结果公告, 可以了解公共财政管理的基本情况。只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关注审计结果公告, 才能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 促进审计建议的落实, 从而更好地发挥审计结果公告的作用。

2. 进一步健全审计结果公告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全面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基本保障。具体可从三个层次健全法律规范:

(1) 修订《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目前, 我国《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均将审计结果公告列入“审计机关权限”而不是“审计机关职责”。例如, 《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将审计结果公告作为审计机关的一项“权限”, 意味着审计机关可以选择享有这份权利, 即“公布审计结果”, 也可以选择放弃这种权利, 即“不公布审计结果”。而且根据此条款, 即使审计机关决定“公布审计结果”, 也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可以“向社会公布”, 也可以只“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所以, 现行的《审计法》对审计结果公告的规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随着政府政务公开进程的不断加快, 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势在必行。因此建议修订《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 将审计结果公告从“审计机关权限”改为“审计机关职责”, 将“可以”二字改为“应当”, 同时明确规定公告的方式, 避免使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语, 如“政府有关部门”。

(2) 制定新的《审计结果公告准则》。审计署曾于2001年颁布《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 但随着2010年新《国家审计准则》出台, 原有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都一并废止。所以建议根据《国家审计准则》精神, 制定新的《审计结果公告准则》, 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原则、程序、内容、形式等做具体规定。

(3) 制定各级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实施细则》。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制定《审计结果公告实施细则》, 为审计结果公告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3. 进一步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类型。

不断增加绩效审计和审计整改报告的披露。《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 2011~2015年审计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所以在审计结果公告中增加对绩效审计的披露必将是审计结果公告的一个发展趋势。此外, 加大审计整改报告的披露力度, 将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违规违纪问题, 减少“屡审屡犯”的现象。

另外, 逐步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2010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规范体系, 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由此可见, 虽然到目前为止, 各地政府审计结果公告中尚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但随着《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深入执行,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亦是一个必然趋势。

4. 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公告的质量控制体系。

建议地方审计机关建立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检查委员会, 以便为质量控制提供组织保障。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检查委员会的成员应由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资深注册会计师、高校审计专家等人员组成, 实行合议制。需强调的是, 审计结果公告必须经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检查委员会讨论批准后, 方可由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

另外, 建议建立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质量评价指标应具有以下特性: (1) 及时性。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审计项目的类型、特点, 规定在审计工作完成多少时间内应公布审计结果,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 客观性。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审计信息, 所以内容应客观、清晰, 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整改的情况应尽量做到用数据说话, 避免使用一些模糊性词语, 这样才能增强公众对审计结果公告的信任度。 (3) 准确性。审计结论要正确, 既要披露问题、提出建议, 又要对被审计单位取得的成绩进行客观评价。 (4) 规范性。对不同类型的审计结果公告, 应确定基本的公告格式, 避免出现审计结果公告要素不完整、格式不规范的现象。 (5) 可理解性。审计结果公告的阅读对象是社会公众, 所以内容应易于理解, 少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如果必须用专业术语, 应在公告后面适当加以解释说明, 使审计结果公告真正成为老百姓看得懂、爱看的报告。

5. 进一步增强各地审计机关的业务技术交流。

从各省审计结果公告的发展状况看, 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类型、格式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地方差异。有的省级审计机关尚未开通网站;有的省级审计机关有些年度公布审计结果公告, 有些年度又不公布审计结果公告;有的省级审计机关虽然年年公布审计结果公告, 但公告的数量始终停留在1~2份左右;也有的省级审计机关不仅公告数量较多, 而且公告类型也较丰富。所以建议各地审计机关加强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采取座谈会的形式, 也可以采取互派审计人员到对方审计机关锻炼学习的形式。通过相互学习, 进一步缩小审计结果公告的地方差异。

参考文献

[1].朱灵通.论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三维拓展.财会月刊, 2011;10

[2].王利娜.财政资金违规使用及整改情况分析——基于2003~2009年审计结果公告.财会月刊, 2011;5

[3].宋常, 周长信, 黄蕾.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研究:2003~2008——基于省级审计机关网上审计结果公告信息的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5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篇5

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公开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2003年审计署发布的《2003~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规定:“审计系统要大力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到2007年,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告。”2003年以来,审计署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公告,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审计风暴”,审计整改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的效果。实践证明,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提高审计成效,推动审计事业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审计机关提高依法监督透明度的重要形式。因此,地方审计机关应依据审计法和审计署的工作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工作,但由于地方审计机关在领导体制、审计环境、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和审计署不尽相同,及时研究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行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意义

㈠有利于突破审计体制对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的影响和限制

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双重管理体制,使地方审计机关实际相当于地方政府的一个内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使地方审计机关难以保持应有独立性,当审计涉及有关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问题时,就不得不考虑本级政府的意见,在查处中也难免瞻前顾后,很难完全站在国家的立场,依法进行独立有效地监督,不少问题审计机关查出了,但由于是本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自身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披露和纠正。这种体制上的限制,是地方审计机关本身无法改变的,不利于地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开展。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借助社会监督的“外力”,可以克服法规不健全和审计体制局限等不利条件的限制,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评价政府公共财政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让社会公众了解政府部门筹集、使用、管理财政资金的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监督、评价政府部门公共财政管理的效果、效率,有力的推动政府部门提高政府公共财政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㈡是有利于保证公众的知情权,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不仅想了解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情况、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而且更加关注政府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机关承担了对政府及所属各部门使用管理财政资金进行监督的职能,将审计结果客观、真实、准确地向社会公布,有利于促进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互动,促进公众参与的监督平台的构建,将政府行为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审计部门通过审计信息的公布可发现民众关心的热点,又反过来围绕公众的关心的问题进行审计,形成良性的循环。

㈢有利于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

审计机关同其他经济监督机构一样,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身也需要接受监督,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一程度上把审计机关的执法行为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全社会可以对审计部门是否公平、公正、客观,审计处理是否合理、合规、合法进行评价,被审计单位也可以对审计结果公开进行申辩和上诉。这样也就对审计机关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掌握和运用、审计业务的精益求精、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查找审计工作规范和审计质量效率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审计部门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从而有效地促进审计工作不断向法制化、规 1

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讲,审计公告制度也是审计机关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公告,无数双眼睛盯着审计者,它必将对审计机关的廉政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㈣有助于审计处理意见和决定的落实,增强审计威慑力。

在目前的体制和执法环境条件下,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的信息处于半封闭状态,知情者不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被审计单位对预算执行审计揭露的问题整改不积极,审计决定执行不全面,甚至出现个别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处理结果假落实的现象,影响了审计监督效果。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将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合理运用强大的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力量,对被审计单位开展间接监督,督促被审计单位提出纠正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加快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而被审计单位为了给公众留下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印象,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整改,使审计监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金华审计长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报告之所以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审计报告所显示出的前所未有的公开和透明。

㈤有利于为其他监督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可以使人大和各执法执纪部门共享审计结果,可以为纪检、监察、司法部门的介入提供引导性信息;可以为人大监督提供报告性信息。对屡查屡犯、屡犯屡查问题的反复公告,有利于引起人大和各相关执法部门的关注,推动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和“问责制”制度的完善,防范权力腐败。

二、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的现状和问题

㈠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

由于对审计结果公告的种种认识不到位,致使部分地方审计机关存有畏难情绪,对推行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的态度不够积极。一是对审计结果公告的法律规定认识不到位。《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大多数地方审计机关片面地从职权角度来理解,把审计结果公告作为审计机关的一项权利而不是义务,将审计结果公告范围与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相混淆,认为审计机关可以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也可以不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至于是选择公布还是不公布,是审计机关自由载量权的范围。二是对推行审计结果公告条件的认识不到位。许多地方审计机关的负责人认为目前与审计结果公告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经济领域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还相当普遍,有的问题甚至还非常严重;社会公众的评价和监督还不够理性等。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布,担心引起群众的不满,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引发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给政府工作造成被动,影响稳定发展的大局。三是对自身工作信心不足。因为公布审计结果,是将自身的审计质量置于大众监督之下,实际上对审计是一种无形的监督,如果审计质量不过关,或违反审计程序、证据不充分,或审计报告出现重大疏漏等经不起考核检验的问题,势必会使自身成为众矢之的。四是由于大部分被审计单位目前还不能从正面意义上去理解和合理利用审计结果改进工作,被审计单位普遍认为这是在亮单位的丑,自然不赞成,尤其是一些权力部门,更是阻挠审计结果公告。地方审计机关担心公告审计结果后被审计单位借机报复、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等原因,在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没有严格要求的情况下,往往不愿主动公布预算执行审计结果。

㈡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受双重领导体制的制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由此可见,地方审计机关实行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体制,这区别于中央审计机关,是地方审计体制的明显特性。国家审计署是最高审计机关,向国务院总理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其责任关系是单向的;但是地方审计机

关却面临着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向领导,既要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又要向上级审计机关报告工作,对上级审计机关负责,还要对地方人大、社会和公民负责。在我国,虽然党政机关、审计机关、人大以及社会和公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受各自分工、职责、地位所限,各方面所关注的问题和看问题的视角并不总是完全一致,这就不可避免地给地方审计机关推行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带来一些矛盾和影响。㈢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的具体操作无制度规范

从目前的情况看,地方审计机关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方面尚未建立相应的制度,也没有专职部门,部分市县审计机关甚至没有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审计结果公告的相关工作,因此公告哪些内容,什么时候公告,采用何种方式公告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操作随意性较强。虽然审计署建立了一些制度规定,但总体看这些规范性文件作出的规定相当原则,地方审计机关不易操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只作原则性的界定,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审计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对审计公告的规定缺乏统一性;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不够明确,《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中规定“社会公众关注的”、“其他需要向社会公布的”等用语都很模糊

三、充分评估和防范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面临的审计风险

过去的审计报告主要是在审计系统内部传递,最多是向同级人大和政府报送审计结果,因此影响面较小,风险较小。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后,在将政府及所属各部门的财政财务管理情况公布于众的同时,也将审计机关履行职责和执法行为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由此产生的外部社会对审计的监督主要来自三方面:(1)来自被审计单位的监督。被审计单位在公开舆论的压力下,对报告中讲得不适当的,或者不符合事实的地方会更加敏感。(2)社会各界进行舆论监督。审计工作的质量怎么样,该发现的问题发现了没有,问题处理得到位不到位,问题是不是分析得很透彻,社会公众对这些问题都会进行讨论。(3)审计队伍内部互相监督,同行之间相互进行比较。伴随着这些外部监督的增加,审计结果公告的风险随之而来,加大了对地方审计机关提出诉讼请求的可能性。这种诉讼请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来自被审计单位。在实际结果内部公开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内容的关切度相对较低。有些内容虽然被审计单位不是完全认同,但出于各种原因考虑,经常是保持缄默而不去提出异议。审计结果公告后情况必然会发生改变。一旦公告的内容叙述不恰当,或者有不符合事实的地方,被审计单位肯定会提出,并可能诉诸法律手段。

其二,来自社会公众。审计结果公布于众,在增加公众知情权的同时,由于我国公共资金的使用领域较宽以及大规模国有资产的存在,国家审计结果必然被相关的社会公众所使用,而其对审计报告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公众的期望与现实审计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也将随之出现。一旦由于国家审计结果的错报、漏报而使得公众中的利益相关者受到损失,利益相关者往往迁怒于提供审计报告的审计机关,要求其对自己受到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李金华说过,“我觉得审计公告制度本身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鞭策,一种监督,一种促进,也是一种压力。审计公告制度建立以后,客观上增强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也对推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实行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对地方审计机关自身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挑战,必然要求审计程序合法、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理恰当、建议可行、文书规范,审计质量经得起社会公众的检验,而审计公告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来解决:一要行为规范,依法审计,二要建立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地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贯彻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切实提

高预算执行审计质量,三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评价,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四要建立和完善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明确规定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方式、范围和审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

四、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的基本原则

审计结果公告的原则是指审计机关在公告审计结果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一般要求。审计结果公告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政府、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人民群众等方方面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结果公告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控制其可能产生的消极效果,审计结果公告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㈠ 诚信原则。诚信原则就是要求公告的审计结果要客观、真实。向社会公布的审计结果必须保证事实准确、客观、全面,所作的审计结论经得起社会公众的推敲。只有这样,公告的审计结果才能避免审计风险,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发挥审计结果公告的积极作用。

㈡谨慎原则。谨慎原则就是要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审计风险和社会风险进行合理预测,以判断审计结果公告可能产生的正负面效应,要慎重考虑正面效应和负面效果,谨慎选择公告的形式、内容和范围,对审计证据不足、依据和标准不明、超出审计职责和范围以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不要求公开的审计事项,如果预期社会风险较大,则不宜公告或暂缓公告。

㈢及时性原则。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审计结论和审计公告的严肃性及一致性,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应当在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论性文书生效后进行。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公告在前,结论在后,万一前后矛盾,造成工作被动的局面。但往往在审计工作中,我们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即有些问题不一定非要等到整个审计项目结束后才能进行审计公告,只要对审计结论把握较大,且又能够说明问题,可以考虑随时公告。及时公告有助于审计公告早日发挥社会监督的职能,如果公告不及时,乃至时过境迁,审计公告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㈣审批授权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8条和第9条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本级政府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并负责向其报告工作。基于这一特殊规定,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公告必须得到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授权,否则就是越权行为;如审计机关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告审计结果,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和登记手续。

㈤ 便民原则。便民原则就是要求审计结果公告要让公众看得见、愿意看、看得懂。“看得见”就是要求在社会公开发行的报刊上或在电视上、互联网上公告审计结果。“愿意看”就是要求审计结果公告要言简意明,切忌长篇大论。“看得懂”就是审计结果公告要少用专业术语,要让公众看得懂审计公告。

㈥保密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36 条第2 款规定:“审计机关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第5条也规定:“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必须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涉及重大事项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该准则第9 条还规定:“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商业秘密,并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所有这些规定,都充分体现了政府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应带着非常谨慎的态度,认真做好周密的保密工作,控制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五、对开展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的建议

㈠树立公告意识,积极稳妥地推行审计结果公告

要强化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公告意识,使其认识到审计结果公告在促进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

计影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消除畏难情绪,树立审计结果公告的理念,坚定实施审计结果公告的信心,努力创造推行审计公告的条件。在推行审计结果公告的过程中,要引导审计人员理性地、辨证地看待审计结果公告,既要反对不顾客观条件和环境,盲目跟风的做法,也要防止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的做法。只有从实际出发,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大胆探索,逐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才是正确的选择。在推行审计结果公告过程中,关键是跨出审计结果公告第一步。政府应支持和鼓励当地审计机关试行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机关应积极创造条件,选择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审计事项,如新农村建设资金、教育收费、救灾救济资金、重点工程建设等,进行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的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实现审计结果公告的制度化、规范化。

㈡提高质量,防范审计结果公告风险

提高公告项目的审计质量和公告文书质量,是防范和控制审计结果公告风险的根本措施。一要严谨细致,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是审计结果公告的直接材料,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审计结果公告的质量。审计机关一定要高度重视审计报告质量,要把审计报告的质量当作审计机关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使审计报告反映的事实确凿、证据充分,逻辑严密、层次清楚;既要做到数据无误、定性准确可靠,又要做到用词客观、准确、规范、严谨、文字流畅;既要做到评价和结论经得起社会公众的推敲,又要做到处理、处罚的宽严尺度把握准确等。二是要严格把关,提高公告文书质量。要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审核把关机制,要充分听取、认真研究被审计单位的意见,正确的要予以采纳,事实本身不清楚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切实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质量。

㈢建立公告信息反馈机制,提高审计结果公告效果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篇6

(一)审计人员的责任风险。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无论执法主体是故意还是过失造成的执法责任,都要区分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审计人员作为审计事项的具体承办者,对审计报告质量都要承担相应责任。对此,各级审计机关都高度重视的,先后建立了审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审计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审计结果公告风险,绝大部门是由审计人员具体行为引发的,一旦审计人员出现执法违法的问题,一方面将被本部门和上级审计机关追究责任,另一方面将面临本级行政监督机关、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的追责。轻则责令检查、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重则离开岗位学习、暂停行政执法、行政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最终牺牲的将是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审计工作的公信力。所以,因审计人员的责任引发的风险是审计结果公告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

(二)行政诉讼风险。审计人员的具体行为代表的是整个审计机关,而真正承担责任的法律主体则是披露审计结果的审计机关。公告人必须对公告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负责,并承担审计公告风险,这是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不管是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报告,还是效益审计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它涉及的对象只有两类:一个是被审计单位,一个是与此相关的责任人。作为正面肯定的审计报告倒无关紧要,那么一个问题性的审计报告公开披露后,纪检监察,司法机关随之也会因此介入,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来讲,冲击力是相当大的。如果审计程序不当,反映问题失实,适用的法律不准,受到危害的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势必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身的权益,要么行政复议,要么行政诉讼,使审计机关坐上“被告席”的位置。

(三)行政赔偿风险。行政赔偿作为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将更多的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涉及审计机关经济赔偿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审计过程中采取强制措施,影响被审计单位正常生产经营而造成经济损失的。二是审计结果公告泄露了国家和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给其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审计机关的经费是依靠本级财政预算拨付的,财政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并没有安排这笔费用,所以审计机关无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况且因泄露商业秘密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

(四)政治风险。从现阶段来看,问题性的报告占了整个审计报告绝大多数,从地方经济利益出发,或考虑到社会稳定,政府对于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审计报告都会有一定的要求,无论是公告的内容,范围,还是公告渠道。也就是说,非经 “点头”的问题性审计报告,是难于面向社会公众的。换句话说,能够向社会公告的审计报告,并非都是原汁原味的审计报告。

二、审计结果公告风险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在审计准备阶段,由于审前调查不够充分,内部控制测试程序缺失,重要性水平确定不准确,重要审计领域、重点审计部位被遗漏,而在实施过程中,又没有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调整审计方案,实施相应地审计程序,应该履行审计职能没能完全到位,未能查出重大的错报漏报和舞弊,造成审计反映的问题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以致审计机关出具显失公正的审计报告。

(二)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敷衍塞责,没有或没有完全按照审计方案履行基本职能、基本程序,没有查深查透,没有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不能准确说清被审计单位的账目是假是真;不能准确说清相关负责人有没有擅自决策造成重大失误,以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不能准确说清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有无重大经济问题的。审计人员违法执法,或采取审计强制措施,给国家财产和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审计人员徇私舞弊,故意隐瞒或夸大事实真相,造成审计机关做出不准确和失当审计决定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其他场合有意无意泄露国家和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以致于造成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的。

(三)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小组未能充分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没有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有关责任人的陈述和辩解,或对被审计单位的陈述意见和辩解事由未经核实,做出与实际不符的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超越法定职权做出审计决定,擅自改变审计处理、处罚种类或裁量幅度做出审计决定的,或未告之被审计单位或有关责任人依法应享有的听证、行政复议权利的;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划分失当,导致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用人失察或给其政治生命造成影响和危害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隐瞒大案要案线索,该移送的没有及时移送,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四)在审计结果公告阶段,没有履行审批程序,公告途径与渠道有失偏颇等,都将诱发和导致审计结果公告风险,使审计人员和审计机关处于被动位置。由此可见,审计结果公告在实现公开透明的同时,也要求审计工作自身更加公开透明和客观公正。

三、审计结果公告风险控制

(一)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法律制度体系,从机制上控制风险

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法律所具备的本质特征明显不足,推行审计结果公告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其法律制度建设。一方面国家审计机关要在推进审计结果公告法律制度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应充分利用审计法实施条例修改契机,加强审计结果公告方面的法制建设,切实解决其与保密法等法律之间的衔接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部门规章生成快速、灵活的特点,对现有规定中一些失之笼统、条文简略、不易操作的地方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与审计结果公告相关的准则和制度建设,优化审计结果公告法制环境,控制风险。

(二)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审批制度,有效降低风险

审计法规定,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在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这就为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审批制度,合理转移部分公告风险,找到了理由。政府应指定政府法制机构牵头,对拟公开的审计报告组织保密、审计机关等部门进行审定和评估,然后报经政府批准后,按要求进行公告。

(三)将审计结果公告纳入地方政府政务公开范畴,合理转嫁风险

审计结果公开,即是政府公众信息的组成部分,也是政府政务公开的必然要求。地方政府应按照公众信息管理办法,对审计结果公开实行统一管理,以 “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或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或指定有关新闻媒体开设专栏、或由审计机关单独编发“审计公报”,面向社会统一公开审计结果,以减少对审计机关的各种非议。

(四)提升审计报告质量,从根本减少风险

审计结果公告后,被审计单位如有不同意见或异议,势必影响审计公告的权威性。因此,没有更权威的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只能使审计机关处于不利局面。审计机关应在加强审前调查,科学制定审计方案,完善五级复核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审计报告评审制度,成立审计报告审查委员会,对审计报告反映问题的真实完整性,问题定性的严谨性,审计决定适用法律的准确性进行全面复核,从根本上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

(五)建立审计结果公告风险问责制度,减少审计结果公开风险

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研究 篇7

2003年12月, 审计署发布我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面向所有民众的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审计署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的公告》, 拉开了我国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大门。2003年至2012年, 我国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公告结果在数量上呈浮动上升态势, 从1个增长到37个。不仅审计公告数量上有所提高, 审计公告的透明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其审计报告的页数越来越多, 附件中标注的内容更加详细, 报告中所涉及的项目也更加丰富。这些数据不仅仅体现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日益完善, 也体现了国家政府机关越来越高的政务透明度。

二、政府审计公告制度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政府审计公告制度自施行以来,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很好的社会反响。但不可否认的是, 现在的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实施仍然存在着可以改进的方面。

(一) 体制障碍

在我国, 推行审计公告制度还存在着体制上的障碍。我国审计机关实行行政型的审计模式。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严重影响, 这使得国家审计具有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审计机关经费来源于本级政府, 且人事关系也受制于政府, 由于审计结果大多属于负面性质, 故不愿意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

(二) 公告范围有限

就国家审计署网站公布的历年审计报告而言, 其审计结果公告并没有涉及审计结果的全部内容, 也没有公布审计所涉及的相关法律规定的审计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事项。深入分析我国审计机关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报告主要反映的都是专项资金审计预算执行情况以及政府方面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直到2010年至2011年才逐渐开始增加公开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年度审计报告。不仅如此, 审计署没有将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明确披露, 这不利于揭示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深层次矛盾以及潜在风险, 也不利于审计机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职能的发挥。

(三) 相关法制不够完善

立法层次低, 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尽管《审计法》以及《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作了规定, 但是内容粗糙。例如, 《审计法》第36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此处的“可以”的表述使得公开的责任义务成为存在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权利;《审计法》关于“审计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 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 遵守国务院有关规定这一条的理解, 也许有许多审计结果并不属于应当保密的范围, 但由于规定范围并不具体明确, 也会导致审计机关在公布审计结果方面有倾向性地选择。

(四) 公告形式过于单一

根据《审计法》的相关规定, 审计公告可以采取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公共媒体方式和渠道发布我国政府审计公告。但纵观从2003年至2011年的152号审计结果的公告, 发现审计结果公告主要是通过各地方政府的审计网站, 极少数利用电视、网络和杂志等媒介。并且绝大多数审计公告仅是通过文字与数字来描述, 并未使用图表或者表格等多重形式来呈现审计结果, 这大大降低了审计报告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

三、完善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策略

(一) 修改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

审计公告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必须改革与完善。首先, 明确审计公告制度的立法基点。规定审计机关必须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其次, 逐步将审计结果公告制纳入法律范畴。审计结果公告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践, 将其逐步纳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立法层次上, 充分认识到现实情况对立法的制约和不利影响, 逐步提升审计结果公告制的法律规格;在立法主体上, 应以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先;在立法步骤上, 应在特殊地区或政治文化中心城市进行以地方法规形式的试点, 待试点成熟后, 再制定统一性的法规。第三, 通过相关法律和规章明确以下内容:哪些内容必须公布以及怎样公布, 哪些内容不宜或不能公布;审计结果公告的具体范围和途径应该是怎样的;何时公告效果最佳;公告的程序和审批手续怎样才是严密和科学的;公告应遵守什么原则和理念等。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规范这些内容及其操作程序。最后, 制定全国统一的审计结果公告标准。应当建立一套分中央、省、地、县四级有区别的审计结果公告标准。在制定中央和省级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时要多考虑全局性和宏观性, 而在制定基层审计结果公告标准时多从微观方面入手, 这套标准应分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而设立, 甚至可以分得更细一些。制定全国统一标准的审计结果公告, 应有适当的前瞻性, 如国家审计的审计重点或目标已由“真实性、合法性”逐步向效益性或绩效性转变, 在制定审计结果公告标准时, 就应注重这些方面。

(二) 逐步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

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审计署令第8号) 》文件的规定, 审计报告必须包括必要的审计范围。现在的审计结果公告主要以公布专项资金和政府财政预算公告为主, 应随着社会公众对各种审计结果知情权的要求, 以及国家审计工作目标重点的转移, 增加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方面的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

(三) 建立事后反馈机制, 加强责任追究制度

就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报告中透露的信息而言, 公布数量逐年增加, 但是解决的问题所占比重不到10%, 这一数据远远不能让社会大众满意, 我们应该健全审计长效机制, 提高审计公告的效率, 要明确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区别。政府审计公告制度不能有效跟踪整改情况, 影响审计公告的权威性, 弱化了审计结果公告的效果。继续关注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落实整改状况, 并及时通告广大人民群众, 做好信息的反馈, 有效地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建议应当将《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的“可以”改为“应当”, 加强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制约束力。同时, 《中国国家审计准则》中提到的审计公告中不得公布的事项范围, 及涉及国家企业事业机密的内容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样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审计工作者自由裁量, 而不是取决于其是否应该公布的重要性。会增加审计公告制度的舞弊风险。

当然, 现行体制下, 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某种程度上是一项重大改革, 需要有其他各方面改革的配合与协调, 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做长期的战略安排和专业设计。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Z].2010.

[2]审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审计理论与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

[3]孙菲.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4]田旭.我国审计公告制度研究回顾与展望[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 (3) .

[5]姚亮.对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思考[J].财政与金融, 2007.

[6]武震, 曾依琳, 刘丽君.对完善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建议.现代审计与经济增刊, 2009.

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存在的问题 篇8

一、我国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现状

自1996年财政预算审计第一次在相关媒体进行部分披露, 到2001年8月, 审计署颁布的《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规定了对外审计公告的形式;2003年7月发布的《2003年到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审计公告公布时间及内容做出了规范化要求, 再到2013年12月30日审计署发布第32号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 审计结果公告数量逐年增长。

自从2003年国家施行审计公告制度以来, 审计公告制度逐步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以后可以发现, 从2003~2013年, 我国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公告结果在数量上呈浮动上升态势, 但是在环比指数的增长上已经趋于稳定。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审计结果公告这一制度, 我国的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强,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二) 涉及内容更加广泛。

除了上述每年公布的审计结果数量增长, 从2003年我国发表的专项审计公告《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到2013年12月30日发布的第32号审计结果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分析, 审计结果公告的篇幅增多、内容丰富、附件内容更加详细且有针对性。审计结果公告涵盖了政府审计组织开展的主要类型的审计, 公告揭示的问题具体、详细、清晰, 审计处理建议具有针对性, 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描述有利于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执行审计结论, 进而树立审计机构的权威。这些数据既体现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对建立高效、廉洁、透明政府及国有组织的重要性, 也体现了将政府审计工作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二、政府审计公告制度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政府审计公告制度取得了长足进展, 发挥了较好的监督调控作用, 逐步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我国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实施仍然存在着许多可以改善的方面。通过分析审计署2003年12月15日至2013年12月30日已经发布的181个审计结果公告的相关信息, 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存在以下问题: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审计署网站公布信息整理

(一) 公告范围不全面

1、审计结果公告涉及面过小。

依据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我国政府审计组织的审计职责主要包括:财政收支审计职责、财务审计职责、经济责任审计职责和其他审计职责, 政府审计组织主要开展财政审计、金融审计、国有企业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外资审计、政府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审计范围非常广泛、审计内容非常丰富。然而, 审计结果公告的范围则相当有限, 就审计署近几年的审计结果公告而言, 主要集中于:中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央部门 (含直属单位) 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和中央金融机关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状况的审计、节能减排项目审计。而对社会保障基金、环境保护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较少, 对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基本没有涉及。某些公告还存在审计情况反映不全面、审计责任不明确、审计意见不清晰可理解性差等现象。

2、地方公告的数量过少。

从2003年国家审计署网站上公布的第一份审计报告至2013年末, 国家审计署网站公布的审计结果报告数量为181份。而我国省级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和范围, 相对于省级审计机关的审计职责范围和审计项目质量来说,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控股公司的了解和监督, 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廉洁程度的知情权。如河北省审计厅网上公布的审计结果, 自2008~2013年, 涉及河北省的审计结果公告只有12篇, 内容仅限于国外贷援款项目和国内对口援建项目。尚没有涉及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预算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类型。

(二) 反映审计整改情况的内容不够。

发布审计结果公告的目的除了提高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透明度, 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外, 还应该包含督促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2003~2013年的诸多审计结果公告的分析看, 在公开审计结果公告之后, 国家审计署极少公布其事后结果跟踪情况, 发布审计结果跟踪报告的数量仅占所有审计公告数量的7.83%。国家审计署对于审计结果事后跟踪的处理尚且如此, 各地市政府对此问题给予的处理更是微乎其微。

(三) 相关法制不够完善。

我国《审计法》第36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同时又规定“审计机关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 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 遵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依据上述规定,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规定了在公布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时, 下列信息不得公布: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信息;正在调查、处理过程中的事项;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信息。由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向社会通报审计结果是政府审计组织的权利而不是法定义务, 这样审计结果的披露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是否公布、公布多少、公布什么, 均由政府审计组织, 实质是由政府首长说了算。这将导致政府的审计监督限于内部监督的情形, 增加了国家审计的舞弊风险, 弱化了审计结果公告的法律强制性。

三、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改进措施

(一) 适当扩大审计结果公告范围。

根据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审计法》规定, 对比现在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 审计署及各地方审计机关应该扩大审计结果的公告范围。将审计结果的公告范围扩大至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 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环境保护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地方审计局应该以国家审计署为榜样, 加大审计公告的项目和范围。如当地政府预算, 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年终审计报表等。对于具体的项目而言, 必须按照政府审计准则的要求规范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 减少公告的随意性。公布的内容包括:被审计 (调查) 单位基本情况、审计 (调查) 评价意见、审计 (调查) 发现的主要问题、处理处罚决定及审计 (调查) 建议、被审计 (调查) 单位的整改情况。

(二) 建立事后反馈机制, 加强责任追究制度。

政府审计结果公告中没有全面反映审计整改检查情况或反映整改检查结果的审计结果公告数量少, 将不利于被审计单位认真对待审计报告, 落实审计整改意见, 进而使政府审计流于形式, 影响审计的权威性。因此, 审计机关应该在发布审计结果公告之后, 做好审计整改检查, 敦促被审计单位认真执行审计处理决定。将审计整改情况体现在审计结果公告中, 及时通告给社会公众。

(三)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涵盖了应有的审计结果使用人的范围, 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及政府审计组织拥有审计结果公告的自由裁量权, 影响了政府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 提出建议如下:将《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的“可以”改为“应当”, 将政府审计组织拥有的公布审计结果公告的法律权利改变为法律权限, 制度的法制约束力。规定地方审计组织也“应当”披露审计结果。在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内容的决定方面, 需加强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由上级审计机关、本级审计组织和本级政府共同商议决定。对主要审计类型中明确必须公开的内容、不宜公开的内容、不予公开的内容, 需告知上级审计机关并经上级审计机关认可。总之, 要确保审计结果公告的健康发展, 发挥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作用, 需要继续修改完善《审计法》和《政府审计准则》的相关内容, 使其真正的合法化、制度化。

摘要: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是政府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开或让利益相关者知晓对政府及其经济组织的审计结果。实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利于完善审计监督机制、促进政府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本文通过对我国审计署自20032013年公布的审计公告进行分析, 阐述政府审计公告执行中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关键词: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公告范围,审计整改检查,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Z].2010.9.14.

[2]宋常, 周长信, 黄蕾.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研究——以我国省级审计机关2003-2009年审计结果公告信息为样本[J].当代财经, 2009.9.

[3]胡志勇.审计公告制度与国家审计风险[J].审计与理财, 2011.6.

[4]何春娇.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研究[J].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0.4.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篇9

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存在的问题

各级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公告过程中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审计公告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力度不深、内容不全面、渠道单一等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公告的审计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一) 公告数量少, 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尚属于不完全公告。一是公告发布的数量少, 虽然近三年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但与全部审计项目的数量相比, 比例依然很低, 远达不到公众所期望的水平。二是公告类型单一, 大多是关于财政收支和部门预算方面的公告, 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公告很少。三是公告的具体内容不完善, 只披露违法乱纪的典型, 不树立遵纪守法的典范。四是在公告发布工具的选择上, 目前审计结果公告往往局限于党政机关内部网站, 公告渠道单一, 导致点击率不高, 社会影响范围不大。

(二) 公告程序不够严格

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型国家审计模式, 审计部门带有浓郁的行政监督色彩。在公告审计结果时, 必须经过政府的审批和同意。如《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规定:“涉及重要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告的, 应在报送组织、人事部门并征得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本人同意后, 才能公告。”这就使得审计审批程序繁杂, 独立性难以保证。其次, 我国目前审计结果公告程序还不够全面, 在公告计划的制定、公告项目的选择、公告整改的追踪回访、公告意见的反馈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控制程序。

(三) 公告问题不够具体细化, 格式不够规范

审计机关在公布审计结果时, 对查处的问题大多表述模糊, 特别是一些屡查屡犯的“老大难”问题, 往往“点到为止”;语言表述晦涩, 数据抽象, 格式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 官话、空话屡见不鲜, 导致社会公众难以理解, 参与度不高。

(四) 公告披露的问题整改力度不够

近几年, 审计结果公告的力度逐步加大, 但公告出来的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改, 只见“审计风暴”不见“问责风暴”, 大大削弱了审计结果公告的作用和效果。

二、规范审计结果公告程序、内容和形式

我国审计公告制度在一步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 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缺陷, 如何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笔者从规范审计公告程序、内容及形式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 规范审计公告程序

1. 简化审计公告审批程序, 保证审计公告的独立性。

审计公告审批程序繁杂, 审计公告的独立性不高, 根本原因是国家审计体制问题。行政型审计模式使审计机关实质上处于政府内部审计的尴尬境地, 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改革现行的国家审计模式是必经之路。比如, 在人大常委会下设立审计机关, 接受人大常委会的领导, 并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但改革审计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短期来看, 可以通过立法赋予审计机关更多的公告决定权, 对政府干预的公告事项, 要求其给出充分解释和理由。

2. 增加审计公告事前程序。

完善公告事前程序是降低公告风险的关键。事前程序包括科学审计公告项目的选择, 公告范围的确定等。一是建立审计公告征求意见机制。对计划公告审计结果的项目, 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二是建立审计公告审核把关机制。对于拟公告审计结果的审计项目, 要实行审定审计报告制度。三是召开审计公告会议制度。集中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法制机构负责人、审计组组长和其他人员, 召开审计业务会议讨论审定审计公告内容。

3. 强化审计公告事后程序, 充分发挥审计公告的效果。

强化公告事后程序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公告质量和公告效果。公告事后程序主要包括整改情况的跟踪回访、反馈意见的梳理、争议问题的解决等。

(1) 审计整改情况报告机制。可以借鉴联合国审计的做法, 在每年的审计报告中对以前年度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报告, 有多少已经整改完毕, 多少还没有整改, 并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其已经采取或将要采取的措施做出说明, 最后还要将上一年度仍未实施的审计建议的最新状态, 以附件的形式在本年的审计报告中专门列示。但审计建议具有可操作性是审计整改实施的前提。联合国审计对审计建议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严格遵循“SMART” (即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levant和Time-bound) 原则, 也就是要求所提出的审计建议必须具体、可计量、能实现、有相关性、有时间限定, 这是审计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对一份高质量审计报告的必然要求。

(2) 审计公告信息反馈机制。在审计公告后的一段时间, 审计机关应该专门组织力量, 采用审计回访等方法, 定期征集意见和建议, 了解社会各界对审计公告的评价。

(3) 公告风险处理机制。有些审计结果公告后可能会引起各种争议, 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将有损审计公信力, 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审计机关有必要建立公告风险处理机制, 通过完善来信来访制度、召开新闻发布会等途径解决争议问题, 消除公众疑虑。

(二) 规范审计公告内容

1. 全面公告, 保证社会公众“看得到”。

(1) 透明性和保密性的关系。国家审计具有特殊性, 工作内容涉及国家安全, 因此, 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应该以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例外, 在坚持保密性原则下提高结果透明度。

(2) 完整性和风险性的关系。审计成果向社会公布范围越大、内容越多, 审计机关承担的风险越大。在我国审计制度中, 应坚持平衡审计结果完整性和风险性的原则, 坚持审计报告到审计公告的选项工作, 充分评估公告风险, 建立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控制制度。

(3) 揭露问题和肯定成绩的关系。公告审计结果, 一方面要揭露问题, 提出审计建议, 另一方面要肯定被审计单位好的管理方法和实践, 将好的经验方法推广, 各单位相互借鉴, 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2. 规范公告, 保证社会公众“看得懂”。

(1) 结构要规范统一。从当前审计结果公告进行的情况来看, 由于审计结果内容的不同, 审计结果公告的格式也显得不尽相同。比如, 审计署2013年第29号“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分为“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情况”;2013年第24号“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分为“近两年地方政府加强债务管理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结构及债务负担变化情况、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结合审计结果的内容,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但审计结果公告的格式结构应尽量规范统一。

(2) 语言既要精准又要通俗。在公布审计结果公告时, 一方面要表述准确。查出多少问题, 对问题的处理如何, 提出哪些针对性的建议, 整改情况是否落实等都要直截了当。另一方面要通俗易懂。

(三) 规范审计公告渠道方式

不同类型的审计模式下的公告形式也不同。如表1所示, 司法型、立法型、独立型审计的国家的公告形式较为多样化, 信息传播作用得到了较大发挥, 而行政型审计的国家往往只在一定范围内公告, 主要是向政府部门报告或在政府机关内部网站公告, 具有强烈的内部审计色彩。

我国审计机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公告:一是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新闻媒介的传播速度快, 影响力度大, 对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项目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公告。二是审计公报。单独出版政府审计公报, 作为发布审计公告最规范的形式面向全社会发行, 供公众查阅。三是审计情况通报会。对于那些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必须引起关注, 迅速解决的问题, 可以在政府组织的会议上进行通报。当然, 除了将已经确定的公告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告外, 其余审计结果还可以通过党政信息网、纸质文件等途径, 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公开, 从而促进全面推行审计结果公告之进程。

摘要:全面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对推动审计事业发展、提高审计公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角度, 提出如何规范审计结果公告的程序、内容及渠道, 以此促进政府审计机关公告制度建设, 从而充分发挥审计公开制度在服务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审计结果公告,程序,内容,渠道,规范性

参考文献

[1] .黄秋敏.审计公告制度下政府审计风险管理——基于审计“免疫系统”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2012) 论文集[C].2012.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 篇10

(一) 强化审计成果利用的外力机制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强化审计成果利用的有力推手之一。一方面, 审计结果公告在更大的范围内公示了审计结果, 这对于管理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都是一种外部的推动力, 利用外部受众的间接监督促进审计结果的利用, 从而促进企业改善运营, 实现组织增加价值。另一方面,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于其他单位也会起到提醒的作用, 能够促进其他单位进行自查, 无形中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通常是二级单位或者部门的负责人, 审计结果公告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震慑和警示, 尤其对于那些可能有舞弊和腐败动机的人们来说。

(二) 推动审计质量提升的动机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必然要求所公布的审计结果事实确凿, 证据充分, 审计评价有理有据, 经得起推敲。这意味着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全面提升审计项目的质量, 否则不恰当的审计结果公告带来的将是对内部审计专业性的质疑和对内部审计机构信誉的损害。同时也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

(三) 进行内部审计沟通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一些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往往最终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只是相关领导层面知悉, 那些曾经为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给予配合的工作人员根本不知道最终的审计结果是什么, 审计工作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价值。从这个层面上来讲,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可以作为内部审计沟通的手段之一。

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限制性因素

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在其后的相关国家审计法规、准则中不断细化关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规定。但是国家审计署真正发布审计结果公告是在2003年。2003年6月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由审计署执行的2002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 这一报告掀起了一场“审计风暴”, 也将审计公告制度推向了社会公众。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放开的过程, 在历经种种争议和反对后发展到现行的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但目前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仍存在一些限制与困难, 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从内部审计自身来讲,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质量有待提高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必然要求审计结果要经得起广泛推敲,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起从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到审计结果全过程的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但是在现行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由于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对具体经济业务的不精通等现实性的限制因素使得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 从企业内部审计环境来讲, 需要赢得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支持

要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必须首先赢得高层的支持。这种支持的获得是以企业内部高层人员包括董事会和管理层对于内部审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以及其价值的认识为前提的。而这种认识需要逐渐积累, 需要内部审计机构持之以恒的价值展现。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利用合适的机会向董事会和管理层澄清这种公告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 收集此方面的成功案例以及国际上关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发展和实践等方面的事实说服董事会和管理层。更为重要和有效的手段是不断进行尝试性的实践, 并且用这种实践的结果证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价值所在。

(三) 从制度层面来讲, 需要赋予内部审计机构公告审计结果的权力

在现有的关于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中并没有详细的关于审计结果公告的规定。在企业内部要想实行这样的制度, 需要在内部审计的章程和制度中赋予内部审计机构对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权力, 这样内部审计机构才能够公正地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

三、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一) 审计机构在审计结果公告中相对独立性的要求

1. 审计执行过程中的独立性。

独立性包括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借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关于独立性的定义, 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独立可以表述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执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应当从实质上和形式上保持独立性, 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性。”在审计结果产生过程中的独立性要求, 首先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以及被审计人员在形式上的独立。在部分企业集团内, 由集团层面的内部审计机构来执行子分公司层面负责人的任中和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做法可以说做到了形式上的独立。此外, 如果审计机构中有人曾经在被审计单位任职且可能对审计独立性造成影响, 那么在建立审计组时应该考虑这样的人员作为审计组成员是否会影响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是更高层面的要求, 这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对自身的独立性进行专业的判断, 必要时内部审计机构可能需要就某些情形咨询更为专业的专家或者行业协会。

2. 审计结果公告程序中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这是指在审计结果公告程序中, 审计机构应该有权不受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的干扰, 有权保持审计机构自身的独立、客观的判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取消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以及被审计人员之间原有的审计结果沟通程序。此处强调的是审计机构应该被授予这样一种权力, 即任何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个人不得无理由、无根据的干涉审计机构在审计结果公告程序中的独立、公正的判断。这种权力的保障需要企业内部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大力支持, 而这种支持常常不是轻易能够获得的。

(二) 信息公开和信息保密的权衡

审计结果公告是在更大范围内将审计所获得的信息和结论公开, 增强审计结果的公开性、透明性。但同时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中必然会有涉及企业机密类信息或者敏感类信息等不适宜对外公开的信息。因此在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的过程中, 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格的公开制度, 必须明确哪些信息是可以公开的, 哪些信息是涉密的敏感信息, 不适宜公开。通常企业内部的情报或者信息管理部门对此具有更为专业的知识, 因此建议在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过程中,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与相关专业部门共同合作, 以求达到更好的结果。另一方面, 在实际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过程中, 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对即将公告的相关信息进行细致、严谨的审核, 必须经过层层审核之后, 相关审计结果才可以对外公告。尽管这样的审核可能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 但是质量是确保这一公告制度能够持续有效运行的必要机制。

(三)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审计结果公告对象的问题

国家审计中审计结果通过公共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告的方式, 对于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来讲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在此笔者想借用“利益相关者”一词来探讨公告对象的问题。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

他们是审计结果的最直接利益相关者, 因为审计结果直接反映着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和被审计人员在任职期间的履职情况等。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命的考核依据之一, 可能直接影响着被审计人员未来的职业前途。被审计单位不仅仅指被审计单位本身, 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

2. 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

审计结果的直接使用者之一就是审计机构所在层面的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

3. 内部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的质量以及审计结果中问题的事实、定性、依据等承担着直接的质量责任。

4. 审计结果中反映的相关问题所涉及的上层管理职能机构。

如在大型企业集团中可能子分公司某一项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问题会涉及到集团层面工程管理部的相关职责。这些问题的彻底整改落实需要依赖相关的管理部门和子分公司联合行动。

5. 企业集团内其他单位。

是否要向企业集团内其他单位公告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步到位, 直接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实行, 为此,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全面、合理地把握审计结果公告的进度。

四、总结

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固然面临着诸多限制和困难, 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该首先迈出第一步, 比如在小范围内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尝试性的实践会推动这一制度的逐步建立。但是在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需要注意包括独立性、公告与保密以及公告对象等事项。

摘要:内部审计行业对如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利用的研究和讨论一直存在。本文试对实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存在的实际困难进行分析, 并且参考借鉴国家审计中关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发展变化, 对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公告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公告

参考文献

[1].洪云云.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J].经济研究, 2011, (6) .

[2].张晓梅, 兰蓉.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必然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 (3) .

上一篇:生产现状下一篇:教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