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

2024-08-12

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精选十篇)

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 篇1

关键词:行政领导,素质,影响力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管理目标一经确定,行政领导影响力就成为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充分发挥行政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对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行政领导素质与行政领导影响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行政领导的素质是行政领导影响力的基础,其决定了行政领导影响力的大小,探讨提升行政领导理论素质与实践的途径。

1 行政领导影响力的构成

行政领导影响力是一种具有合法地位的决策权,是一种被科学方法和手段武装了的能力,是一种目标牵制下的团队关系,是一种受自身品格、能力、外界权威及观念支配的力量。行政领导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和非权力性2个方面构成,其中权力性行政领导影响力是客观的,非权力性行政领导影响力是能动的。

1.1 行政领导影响力的权力性

行政领导影响力的权力性是在合法的权力中产生,带有强制性的影响。影响力的权力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因人而异,随着职位的提升而变大;不因时代而异,随着官本位观念的加重而变大;不因组织体系而异,是一种对资历的体现。一个人一旦被任命担任某一领导职务,就具备了与职务相适应的权力性权威。行政领导影响力的权力性受3种因素支配,即职位因素、资历因素、传统观念因素。

1.1.1 职位因素

行政领导是在公共组织中,经过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其地位受法律保护,在法律授予职权的范围内行使其合法的权力。这种权力具有绝对权威性,并且职位的高低决定了权威的大小,因此职位高低与影响力大小成正比。

1.1.2 资历因素

行政领导是客观实践的产物,客观实践为行政领导积累了领导资本和领导阅历。这种领导资本和领导阅历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组织对这种资本和阅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同。

1.1.3 传统观念因素

行政领导是社会组织有序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行政领导在依法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树立了其绝对权威,这种绝对权威源于对社会组织的有利性,致使社会组织追寻和崇拜。

1.2 行政领导影响力的非权力性

行政领导影响力的权力性是行政领导工作的基础,但不是核心。影响力的权力性为行政领导营造了一个依法行政的空间,它是在法律框架下享有法定权威的具体体现,这种权威的效能因为没有掺杂行政领导的非权力因素而达不到有效领导。

1.2.1 品格因素

优秀的行政领导者不是光靠发号施令来完成其领导行为,他们主要依靠自身的品格魅力影响和带动社会组织进步。行政领导的品格主要包括宽容大度、无私奉献、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批评、锐意进取、善于团结、乐于助人、勤于钻研、肯于吃苦。行政领导的品格源于行政领导的禀赋、文化知识的沉淀及受社会文明的影响。

1.2.2能力因素

行政领导的能力决定了行政目标的大小,决定了行政目标进程的快慢,决定了行政目标执行的成败。行政领导的能力包括驾驭全局的能力及确定目标并统筹全局的能力。行政领导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实践的积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1.2.3 专业因素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行政领导者,必须先成为一名专业的人才。

1.3 行政领导影响力的内在关系与外在作用

行政领导影响力,一方面表现为影响力的内在影响,即影响力的权力性与非权力性的协调与制约对影响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影响力在行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1.3.1行政领导影响力的内在关系

影响力的权力性与非权力性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二者的辩证统一是行政领导影响力发挥最佳效能的关键。

1.3.2 有效影响力的外在作用

有效影响力的外在作用包括影响政令畅通、影响决策正确、影响部署和谐、影响目标实现。实现目标是社会组织全部活动的宗旨,是行政领导的主要职责。

2 行政领导的素质是行政领导影响力的基础

2.1 行政领导的素质

人的素质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2个方面。所谓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对客观外界的反映。生理素质虽然对心理素质有制约作用,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行政领导共同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4个方面。政治素质是指行政领导的政治品质和工作作风,它决定行政领导的本质,是对行政领导的根本要求,也是行政过程的生命线,其决定了行政领导影响力的方向。知识素质是指行政领导应掌握的行政理论和行政方法,它是实施行政领导的基础,是对行政领导行政过程的全方位要求。能力素质是对行政领导学习、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其政治素质和知识素质的完美体现,是对知识的追求再现,是行政领导影响力的集中体现。身心素质是对行政领导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的要求,心理状态直接决定行政领导影响力的发挥,充分展现了行政领导的追求、意志、感情和风度,是体现领导者个人魅力的重要方面。

2.2 行政领导素质是行政领导影响力的基础

行政领导素质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政治的敏锐性、政治的坚定性、政治的实践性。②各项能力。包括统筹决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身心健康。身心健康表现为行政领导具备的身心素质能促进其形成独特的领导风格,使行政领导的魅力在其影响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种魅力能感染和激励组织其他成员,使他们产生巨大的能量。身心素质对行政领导影响力的作用是显著的。

3 提升行政领导素质的途径

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领导者素质有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之分。先天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提高。行政领导只有在行政活动中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扬优除劣,才能使其素质不断提升,逐步完善其行政过程。

3.2 密切联系群众

一个人的权力再大,能力再强,如果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也会成为孤家寡人,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戴,这样就难以带动群众一起努力奋斗,难以形成强大的非权力影响力。要提高影响力,行政领导必须重视群众,与群众保持鱼水关系,与群众打成一片。

3.3 改革行政领导选用制度

提高行政领导素质要从源头抓起,在行政领导的选任、委任、考任、聘任上做文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坚持政务第一推选行政领导,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走上行政领导岗位,担负要职;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坚持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原则,大胆选用新人,使行政领导真正担负起历史的责任;坚持优胜劣汰原则,使行政领导队伍不断吐故纳新。

3.4 提高行政领导的创新能力

要强化对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训。培训是提升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行政领导必须到重要领导岗位实践锻炼,并且进行领导能力的科学测量。

3.5 全面强化监督机制

行政领导选用过程中存在监督问题。由于时代在发展,人的主观因素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保证行政领导素质在正确轨道上不断提升,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一是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行政领导者不敢有违行政领导职责。二是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让行政领导的行政行为受媒体的监督,使政务公开、透明,使行政领导成为“阳光工程”。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如纪检、监察、人民政协等参政、议政机关的作用,使行政领导始终在社会的监督下行事。四是加强群众监督,行政领导的服务意识决定了行政领导者必须把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大多数人在行政过程中得到实惠。将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行政领导是否作为的唯一标准。让群众评议行政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保证行政领导不违背宗旨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永桃.行政管理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孙成志.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董世明,漆国生.行政管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 篇2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 作者:李新成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28期

一、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一)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 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能够集中体现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的基础。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行政组织结构整体框架的协调性、合理性,工作分工职责划分,授权方法,会议制度等方面。

(二)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保值增值与经济信息真实公允性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应当保证在其任期内及后续持续期间所受托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不断实现资本积累;保证会计系统健全、会计信息可信、经济信息真实公允;保证经济活动客观如实,经济轨迹清晰可查。行政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必须置于法律、法规范围之内,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单位领导不可推卸主管责任和法律责任。出现领导人随意拍板、盲目投资、违规操作等情形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领导人要负法律责任。

(三)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重大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决策程序能够反映出一个领导人的综合能力,包括其预见能力与民主决策能力。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在行使经济决策权时,是否合理、经济、有效地组织和利用单位内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合法合规科学有效的进行经济活动;是否重大投资项目合法合规,有无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有无截留预算收入,诺言预算收入,违规退库,挖挤上级收入;有无挤占挪用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擅自扩大预算开支范围及超预算拨款。

(四)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清正廉洁的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是预算执行的决策者、管理者,又是经济业务具体操作者。领导人要自觉遵法守纪,不应以集体责任掩饰个人责任、以主管责任推卸直接责任,不应以将现任责任说出前任责任;要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履行审批程序,要专款专用,不可移花接木式经办、参与或指使他人办理及强制命令他人违反国家财经法规损害国家利益,甚至行贿受贿、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特别要关注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报销的各项费用是否是私人费用;对外公务活动、公款考察开支,是否合规真实;有无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国家财产;有无将本人或者亲属应当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到分管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报销。

二、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意义

(一)有助于资产保值增值,提高效能建设 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人权限内的经济决策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兼顾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在任期内的经济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撤换失职的领导人,能及时减少国家损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家资源合理分配,加强并提高效能建设进程。

(二)有助于防腐倡廉,促进廉政建设 通过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审深审透廉政风险点与特殊敏感经济领域,有利于发现问题、预警问题、遏制腐败,及时处理修正改善问题;有利于明确继任者经济责任、加强领导人的责任感紧迫感、调动领导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完善领导人的管理监督制度、促进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塑造良好风气。

(三)正确考核任用干部,加强法制建设 通过恰如其分的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进行内审评价,可以全面、客观、公正地披露领导人的财政财务功过,为干部人事管理部门考核、奖惩干部提供业绩依据,为组织部门任用干部特供政治依据,为干部监督部门提供检查依据,有利于鼓励政绩突出者、鞭策工作平庸者,有利于选用使用正确的领导干部,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有利于法制行政建设。

三、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现状

(一)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程序不规范 个别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工作机制,也有领导班子认识不够或认识有偏颇,致使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开展不起来或无起色。内审部门受领导人地位、权力影响,内审计划难以落实,内审实施程序也是搞形式、走过场,内审方法不科学,内审方式敷衍了事,评价证据缺失,内审评价大话、套话、空话连篇。

(二)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无度 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范畴,要把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界定在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及其任职期间的相关经济管理、经济责任和廉洁自律等领域。而不应出现内审评价超出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以及领导人经济责任范围,致使有的该评价的不评价、有的不该评价的乱评价、有的偏离或超出了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三)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成果运用失效 行政事业单位对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重视不够、内审评价难,结果运用难。领导人本应该是先审计后离任,却经常出现审计归审计,运用归运用、考核归考核、任用归任用、调动归调动的现象,失去了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构建定性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定性评价体系要避免评价随意或以偏概全。指标的选择,一是要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与有效性;二

是要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三是要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与合规性;四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保值性与增值性;五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政策执行的合规性与效益性;六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与权力执行的等同程度;七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廉政程度。

(二)构建定量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定性评价,是在大量的具体定量指标基础上做出的,没有定量指标,定性评价就没有依据。定量指标确定的内容与深度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结论。定量指标体系的设计,一要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财政财务状况,二要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定量评价指标可分为四类:财政指标、资产负债指标、收入支出指标、经济影响偏离指标。

(三)分类经济责任的指标 分类计算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的指标有:(1)根据评价指标影响经济责任的重要程度,给每一类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权数,权数在0(不重要)到1(很重要)之间,各类评价指标的权数总和等于1;(2)将各类指标的权数分解到类别下的各项具体指标中去;(3)按100分给各项指标打分;(4)将各项指标的的权数与分数相乘得到某一评价指标的加权总分数。其公式为:某一评价指标的加权总分数=∑该类别某一具体指标分解到的权数×该指标的得分(5)将各项评价指标的加权分数加总,总和即是评价加权总分数。

(四)分析得出内审评价结论 根据零散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内审评价指标模型,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全面描述,不扩大不缩小的客观得出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履行经济责任的内审评价结论。

五、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质量保障措施

(一)配套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具体措施 一是要建立内审回避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部门要有独特性,人员编制隶属单位内部,但人员任命调动流转升降由上级单位安排,不受供职单位领导。二是建立内审评价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的内容、范围、程序、结果要有详细解释。三是建立内审评价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内部约束,避免内审人员徇私舞弊。要明确内审部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明确道德行为规范,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四是建立内审评价鉴定语复核与认同机制。四是要保证内部审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档案保管规范。

(二)界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范围要设定在领导人权力涉及到的具有经济属性的领域。一是对不属于内审范畴的非内审事项不进行评价。二是对从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或其他经济资料中难以取证的内审事项不评价。三是对内审证据不足难以定论的事项不评价。

(三)制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 一是明确思路、规范程序。在指导思想上,明确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内组织实施。在内审原则上,领导人接受经济责任内部审计时,不得解除其经济责任。二是突出重点,关注领导人资金分配权与资金流向。三是讲求方法,除遵循一般的审计查证方法外,还适当采取常规审计较少采用的方法,如了解、调查、询问、查看会议纪要等。四是讲究方式,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可与经常性审计相结合、与专项审计相结合、与预算资金审计相结合、与财务决算审计相结合。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客观、公正、准确、高效。

(四)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人事档案 一是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对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的重要认识;二是要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内审评价机制,纳入单位内部年度工作计划;三是要重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结果,存入人事档案;四是要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反馈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情况;五是正确处理和运用内审结果,发挥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内审评价的应有效能。

参考文献:

[1]李坤:《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研究 》,《理财》2011年第12期。

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 篇3

关键词:档案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为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改革要求,档案部门也相继开展起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设,并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开展起构建与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相关的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制度建设。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设是一项新工作,许多问题都需要探讨。这里就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一些基本问题做一探讨。

1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内涵

1.1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内涵。有关权力清单的内涵,目前尚无统一的含义。有学者认为:“所谓‘权力清单,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各项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统计,并将权力的列表清单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1]也有学者认为:“权力清单就是对于各级政府及其各个部门权力的数量、种类、运行程序、适用条件、行使边界等予以详细统计,形成目录清单,为权力划定清晰界限。换言之,清单所涵盖的范围就是行政权力的合法行使范围,清单以外就是行政权力不能随意进入的范围。”[2]尽管一些专家、学者对权力清单内涵的表述不一,但笔者认为,其所含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对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基本要素作如下认识:一是清单是档案行政权力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即档案行政权力在梳理、科学归类后以清单为载体,列单明细,对外公布。二是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内容应包括档案行政职权、行使依据、主体及流程等。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档案行政权力晒在阳光下,规范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档案行政权力边界,必须按照清单所列档案行政权力依法行政,不允许越权。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宣示和明确的是“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凡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可行使的档案行政权力均列在清单上,未列的档案行政权力,即法未授予的档案行政权力,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均不得行使,行使即构成违法。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来说,“法无授权不可为”就具体明确化为“权力清单上未列者不可为”。

1.2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内涵。有关责任清单的内涵,目前也尚无统一的含义。有学者认为:“责任清单是指政府采用清单的方式,列明政府部门承担的责任事项,公布责任事项的承担主体和追责情形,明确部门间的责任边界。”[3]也有学者认为:“责任清单的含义是‘法定职责必须为,明确了行政机关职权之下相对应的责任。”[4]依据这些认识,可以这样认为,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将所有法律、法规赋予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统一整理、归纳为一张清单,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宣示和明确的是“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治理念。因此,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对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上列出的法定职责,必须认真履行,不履行即构成不作为,就属于违法并应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对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来说,“法定职责必须为”就具体明确化为“责任清单上所列职责必须为”。

2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区别

2.1 两者的目的不同。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目的是为了建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法治要求的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角色;理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推动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职责的规范化、法制化。具体来说,就是为了控制档案行政权力并使其在法治的范围内行动,按照“权力法定”、“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原则,梳理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档案行政权力,使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行使的每一项档案行政权力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样,可以规范档案行政权力运行,减少档案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随意性,避免权力寻租;可以进一步厘清层级之间的职责关系,突出不同层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和服务重点,提高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管理效能。

“‘责任清单的目的在于建立与权力相适应的责任追究体系,减少遏制权力乱象,一旦权力不作为或者乱作为,有关责任主体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5]制定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目的在于通过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明确档案行政责任主体,健全问责机制,促进档案行政主体(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积极主动履行职责,避免不作为。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切实履行职责。具体来说,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治原则,明确档案行政行为和与之相应的法律后果,确保每一个档案行政行为都有明确的档案行政责任和责任主体,做到权责一致,权责自负。

2.2 作用不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主要解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乱作为的问题。具体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划定档案行政权力边界。以清单形式对各项档案行政权力的边界进行明确规定,可以使档案行政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有效减少档案行政权力越界行为,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二是规范档案行政权力运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有助于构建权责统一、清晰具体、密切协同且无交叉的权责体系和程序化、法制化的档案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规范档案行政权力运行,杜绝乱作为;三是确立制度性授权。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对档案事务的办理流程、相关的法律依据、岗位的权责范围做出非常具体的规定,确立了一种制度性授权机制;四是强化社会监督。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监督功能贯穿于档案行政权力运行的始终,具有监督主体广泛、监督内容明确、监督途径多样、监督力度增强的监督功能优势,对权力运行构成刚性监督的高压态势。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重点是解决部门“不作为”问题。具体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推行档案行政履职规范化。通过清单列表方式明确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所承担的档案行政责任,划清档案行政责任的行使范围使档案法定职责具体化,操作规范化。二是推动档案行政追责程序标准化。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原则,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全面梳理追责情形和追责依据,形成档案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实施主体、追责方式和追责程序,使追责程序标准化,便于问责追责。三是警戒预防潜在档案违法冲动。通过梳理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目录并予以公开,使得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以此划定档案行政行为的“警戒线”,使在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就事先知道那些档案行政行为可以作为,那些不可以作为,以及其行政行为导致的各种后果。同时,也使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责任意识,预防其潜在档案违法冲动。

3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关系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是相互配套、监管制约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都是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依法治档的重要举措。

3.1 相互配套。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是共生的,有权必有责,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拥有多大的权力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负有多大的责任才赋予多大的权力。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要行使档案行政权力,就要承担对等的档案行政责任。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厘清了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档案行政权力界限,清理了一些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档案行政权力,明确规定了哪些行政职权事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必须为、哪些事项不能为,主要解决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乱作为的问题。档案行政权力清单规范了档案行政权力运行,有效挤压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则是明确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边界,一旦不作为、乱作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按照“法定责任必须为”的要求把“该管的事管住”,主要针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不作为的问题。两张清单,相互配套、相辅相成。

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 篇4

关键词:行政管理,领导者,话语权力,行政效率

1 当前我国行政效率概况

1.1 中国政府行政管理状况

就我国目前行政区划状态来看, 我国行政管理范围广、跨度大, 管理队伍数量庞大, 人员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1.2 行政效率概况

1.2.1 行政效率的含义

行政效率, 就是在圆满完成行政机关的使命与任务以及既定目标的基础上, 投入的工作量与获得的工作效果之比。但是, 由于行政工作有许多复杂抽象的行政事务, 有许多无形的东西, 无法用数字来计算其效率。因此, 有不少学者又提出了从行政管理的社会效果来衡量, 看是否成功地完成工作任务, 实现了预定的目的;看是否创造出了最好的成绩和记录;看是否及时解决了问题和困难。因此, 行政效率“是通过公共行政机构的有效活动, 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并充分满足公民和社会集体发展的需要”。[1]

1.2.2 我国目前行政效率状况

我国目前行政效率依旧处于比较低下的状况中, 分析来看, 是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公务人员的素质以及激励措施四大方面制约着。具体原因包括旧观念的束缚, 官僚主义严重;慢节奏的习惯, 按部就班, 没有时间观念;行政理论研究工作薄弱, 没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行政法律制度不健全, 机构立法问题较多。这些都是造成我国目前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但是, 笔者要在这里提到一点, 行政领导的“话语权力”也是影响行政效率的一项重要因素。

2 领导“话语权力”对行政效率的影响

2.1 官僚制下行政领导具有的“话语权力”

2.1.1 中国官僚制

较之马克斯·韦伯典型的官僚制, 我国政府呈现出自身特色的“中国官僚制”。中国官僚制更多地体现出:“①‘家长制’的影响, 领导者行政权力过大;②组织活动中的人格化倾向, 在行政组织中占支配地位的维权体系是人情伦理, 关系和人情往往代替制度和规则;③组织活动的非理性和缺乏效率;④法治理念的淡漠;⑤现代契约观念的欠缺。”[2]

由此可见, 我国的政府也处在一种“命令—服从”的结构之中。在这种结构中, 政令以及相关政策、决策的上传下达都是存在于强力而有效的命令—执行中。在该种体制结构中, 部门领导在部门决策中享有极大的权力, 拥有不可反驳的地位。

2.1.2 领导的“话语权力”

话语和权力的结合要追溯于法国哲学家福柯, 是他曾经提出“话语即权力”这一论断, 是他第一次提出话语与权力的结合。福柯认为话语绝对不是一个透明的中型要素, 其实是某些要挟力量得以膨胀的良好场所。其中, “话语”并不是文学和语言学中的概念, 而是“权力”的表现之一, 是掌握权力的关键。

通过福柯“话语”与“权力”关系的理解, 我们不难发现, “话语往往能说明拥有和行使话语权的人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价值取向、利益立场与诉求, 所以通过话语能看到不同利益全体所代表的价值取向与立场”。[3]

在中国官僚制结构中, 领导者是行政组织中那些有影响力的人, 他们可以是组织中拥有合法职位, 对各类管理活动具有决定权的主管人员, 也可能是一些没有确定职位的权威人士。行政领导者的地位给其带来的是下级不可抗拒的权威与权力, “令行禁止”已经深入行政机关中每个人的内心, 而领导的“话”即命令, 就必须执行, 难以抗拒。领导的“话语”真正成为了领导“权力”的行使。

2.2 领导者“话语权力”对行政效率的影响

2.2.1 对人员士气的影响

作为一名领导者, 其所说所讲的话语对行政人员的士气有着重要的影响。《左传》中所讲“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的故事说明了鼓舞士气的重要性和需要把握的度, 而领导的话语对行政人员的影响亦如此。好的话语会对人员的士气起到鼓舞的作用, 所谓一鼓作气, 适时正当的激发出人员的昂扬斗志, 士气大振, 从而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进而影响到行政效率的提升。

而不当的话语则会打击人员的积极性, 人员士气低落, 缺乏斗志, 进而可能在工作中萎靡不振, 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进度。

2.2.2 对组织安排的影响

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会凭借着自己所拥有的“话语权力”和高超的话语技巧在面对工作时做出最合理有效的组织安排, 有条不紊地找到一种最有效的组织方式。好的组织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人员的各项才能, 使得各种优点尽得其用, 从而提升效率。而领导者也会在工作中运用话语权力进行合理恰当的安排, 协调大家分工协作, 并且处理好各种问题以及矛盾, 促进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 从而提升行政效率。

反之, 行政领导者错误的运用自己的“话语权力”, 就可能造成组织安排混乱, 组织内部矛盾突出, 争端凸显, 无法合理有效地发挥出组织的作用, 从而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同时, 优秀的行政领导运用良好的“话语权力”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员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从而节省了时间, 对行政效率的提升也有着较大促进作用。

2.2.3 多变 “话语”的消极影响

但是, 在行政生活中, 领导的话语往往是多变的。而又正如前文中所述, 行政机构中“令行禁止”的作风已经深入人心, 而领导的“话语令”也被当做是政策命令而执行。如今行政机构中一些工作任务的处理是由一名专门领导负责, 领导者的“话语”成为工作执行的标准, 但是领导者的话语往往受其利益构成以及价值取向, 甚至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而改变。总而言之, 领导的一句话, 可以肯定这项工作, 领导的这一句话, 也可以否定这项工作, 使得这项工作不断返工。这就造成了工作进程中因受到领导多变的“话语”影响而使一项工作任务反反复复的进行, 这样拖延了工作时间, 降低了工作效率。

笔者在某机关部门实习工作期间, 曾经接触一项任务, 需要做出本区各下属单位的测评反馈。因为之前各项数据都已统计完毕, 具体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制成电子版再排序。本来是很简单的工作,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因为单位的分类排序出现了分歧, 一次次在领导的“一句话”之后做出修改, 重新调整。将本可以两天完成的工作拖延至一个星期, 同时也拖延了给各单位反馈的时间并且也对之后的工作造成了积压。

这就是现实行政机构中因行政领导者的“话语”影响工作效率的实例。笔者在行政机关的工作感受更是加深了对消极“话语权力”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的印象。

3 解决办法

虽说领导的“话语权力”会在人员士气、组织安排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方面对提升行政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消极的“话语”同样也会阻碍行政效率的提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也是值得探讨的。

3.1 更新传统陈旧观念

陈旧的观念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 也要树立起新的观念来适应新的时代。

首先, 应树立起全局观念。要有大局意识, 在工作中以全局利益出发, 认真分析局势, 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尽量减少出言反复, 相互推诿。

其次, 要树立起时间观念。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时间在现在社会中是一项很重要的竞争因素。不仅在市场竞争中要关注时间的比拼, 而且在行政活动当中, 节省时间, 珍惜时间, 讲求效率, 注重实效也是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

3.2 提高领导者个人素质

在行政机构中的行政管理活动主体是行政人员。行政人员中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提高是关乎行政管理活动进行, 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

首先, 提高领导者的业务素质。领导者的业务素质, 或者说是领导者的专业知识素质, 在一定程度上对行政工者有着重要的影响。领导者业务素质高, 专业知识体系健全, 在面对一项工作的时候, 能够透彻分析问题, 制定工作方案, 就可以避免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因单位分类不明确而多次重复一项工作的情况出现。

其次, 更新领导者管理观念。要排除在行政机关中的官僚作风, 就要更新领导者的管理观念, 摒弃官僚主义作风, 注重实际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要以“话语权力”来干预正常工作的进行, 也切不可领导干部“一言堂”。

3.3 领导班子统一指挥

我国目前普遍实行集体领导制度, 领导者是一个集团。这就需要领导班子内部协调一致, 统一指挥。在经过讨论决定之后, 确定一个统一的执行方案。而且要切忌多人指挥, 最后每项工作只有一个领导负责, 多头指挥只会使下级无所适从。听从多个领导的命令只会使得工作很难进行, 从而使得行政效率低下。

3.4 建立起民主的领导方式

相较之不同的领导方式, “以人员为中心的民主领导方式比以工作为中心的集权方式效率要高。”[4]采用该种领导方式的领导者关注的是如何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 认真倾听下级工作人员的意见, 创造民主的氛围, 使大家自觉自愿的发挥才干, 为完成工作而努力。在这样的民主领导下, 上级、平级、下级之间才会保持一种良性的工作关系, 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4 结论

行政效率是当前行政机构中备受关注的一项, 如何提升行政效率已经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不论是从管理方式上, 还是管理理念上, 整个社会都在不断更新理念为提升行政效率而努力。

然而在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中, 却出现了行政领导者一句话否定工作, 只得重新开始工作的现象。这给行政效率的提升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领导者的“话语权力”一定程度上也对行政效率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行政效率的提高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不论是领导者“话语权力”的影响还是其他观念上、制度上的影响, 都改变不了当前提高行政效率, 注重行政效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沈亚平, 吴春华.公共行政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2]魏娜.官僚制的精神与转型时期我国组织模式的塑造[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1) .

[3]任宇波.话语即权力[J/OL].大众数字报.http://paper.dzwww.com/dzrb/data/20101030/html/11/content_5.html.

行政领导人行政责任 篇5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审计结果是对被审计单位领导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客观评价,是对干部考察、综合评价、任用和奖励兑现的重要依据。几年来,我市审计局坚持对上级领导、对离任者、对审计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探索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途径,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2001年我局共完成任期经济责任审计35项,查出违纪金额22 210万元,查出小金库4个,金额259万元。经审计有5人晋升,20人平调,4人降职。

一、总体思路“重两头、抽中间”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在时间跨度上少则三年五年,多则十几年,要面面俱到地对每一的账目都进行深查,受人力、时间的限制,显然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确定了“重两头、抽中间”的审计思路,即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重点审查任职期末和接任初期近两年的账目,重点是审计任职期末近两年的账目,如发现重大疑点,随时延伸。“抽中间”是在抓两头的同时,选择其任职期间政绩较为突出、财务收支量大的进行抽查审计,一般审计一年,重点是注重发现有关线索,掌握主要数据,以判断有关主要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审计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缓解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避免审计项目旱涝不均的通病,我们积极开展了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把监督关口前移,提前积累离任审计资料,缩短离任审计的区间,使离任审计质量得以提高。2001年,共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6项,为机构改革后的减轻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压力、提高审计质量做了大量的工作。实践证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采取“重两头,抽中间”和提前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三个优点:一是缓和了审计任务重、时间紧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充分节约了时间和人力;二是使繁琐复杂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得以简化,大大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三是便于抓住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使重点更突出,审计更有针对性。

二、审计内容“三突出”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繁杂,头绪多,如何抓住主要矛盾,查清主要问题,给离任者一个公正的评价?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摸索的主要问题。近几年经过反复探索,我们确立了审计内容“三突出”的指导思想。即突出以理清任期经济责任为中心的主题,突出把任期内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审计作为第一重点,主要审查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三乱问题;有无拖欠、坐支截留罚没收入,纳入预算的规费收入和应交财政专户的预算外收入问题;有无隐瞒收入,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问题;主管部门有无拨款不及时、克扣、截留基层单位经费的问题。对支出主要审查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看有无挤占挪用专项经费和专项资金问题;有无乱发、乱分挥霍浪费问题,有无虚列支出转移资金问题。再者,突出把任期内资产和负债情况审计列为第二重点,主要是审计核实任职期间各项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包括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各项应收款、库存材料、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从而确定总资产的真实底数。负债方面主要核实任期内单位负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重点审查往来款项清理是否及时,有无长期挂账及被其他单位和个人占用问题;有无呆账、死账和账外债务,并查明原因。在突出两个重点的同时,我们围绕任期经济责任这一主题,把任期内国有资产的增值和管理情况,办公物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等作为略审核实内容,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以完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三突出”,既体现了审计重点,抓住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缓解了人员少、时间紧、任务多的矛盾,有效地提高了审计效率。

三、审计方法突出灵活性,注重三结合将各种审计工作经验和方法应用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是提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对以往搞其他类型审计项目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加以总结,根据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特点和重点,灵活地加以选择应用。㈠我们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内外收入的真实、合规、合法性时,主要是运用审阅法、核对法和查询法。如将行政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拨款数与财政部门实际拨款数进行查询、核对,将行政事业单位收费项目、标准与物价部门核批的《收费许可证》上的项目、标准核对,将罚没收入与从财政部门领取的罚没收入专用票据核对,以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截留罚没收入、纳入预算的规费收入和乱收费、乱罚款以及私设小金库问题。如我们在对某执法部门领导的离任审计中,首先将该局从财政部门领取的收费收据数量与其财务部门使用和存放收费收据的数量进行核对,然后认真审阅每本票据的收款内容和金额并与账面反映数相核对。发现其入账的收费收据零星、不连号,且每本只有部分收据入账并有超范围收费问题。在查询会计人员未果的情况下,我们又从查询银行账目开始,逐笔审阅核对银行对账单与银行日记账,结果发现大量收入款项未入账,证实该局设有账外账。在铁的事实面前,其财务人员终于拿出一套账外账,账面反映该局超范围乱收费70余万元,同时一个90余万元的小金库也暴露出来。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内外支出项目的真实性、合规和合法性进行审计时,主要采取顺查法、逆查法和核对法。如我们在对某卫生单位领导离任审计时,用顺查法从一张未附收据的支票存根入手查出账外存款500万元。审计人员首先从一张付某施工单位工程款未附收据的支票存根开始,审查该单位1999全部银行付款凭证,并追溯到1998,共发现未附收据的支票存根16张,总金额500万元。在其财务人员搪塞此事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到支票存根所写的施工单位进行核实,发现上述款项实际收款单位为被审计单位,在铁证面前,该单位财务人员才吐真情。原来该单位近几年效益好,就把富裕资金套出存入储蓄所,既多得了利息,又帮助关系户完成了储蓄任务。㈢在审计资产负债情况时利用盘点、核对法查清现金、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今年我们用盘点和核对法查出一起挪用公款案和三个总计金额100多万元的小金库。㈣利用抽查法、核对法、盘点法对债权、债务、库存材料检查,查清外投资和其他资产情况。我们在对某执法部门领导的离任审计中,通过抽查、盘点、核对查出账外资产1800万元,其中房产700余万元,各种车辆92辆,价值770余万元。在灵活选择应用审计方法的同时,我们注重抓好三方面的结合:一是审计方法应用间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最佳审计效果。如在审计债权、债务、库存材料时将抽查法、核对法和盘点法结合起来应用,效果、效率显著。二是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同级财政审计等其他项目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某些计划审计项目融于临时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之中,审后,分离出相应的审计结果报告,从而达到省时、省力,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我们把对党校、司法局、科委三个部门的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同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合在一起。节约审计工作日80多个,扩大了同级审的覆盖面,取得了一花多果,一果多用的效果。三是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资料库的应用结合起来,在制订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方案时,首先调阅有关资料,查找相关资料,掌握有关线索,制订出有的放矢的审计方案,或调用以往审计项目的有关数据,从而提高审计速度和质量。如我们今年在对法院、检察院和自来水公司经理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我们直接调用该局98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的有关数据,节省大量的审计时间,避免了重复审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审计评价“四到位”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所检查和评价的是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而重点是直接经济责任。审计的宗旨是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依照《审计法》和两办的《暂行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规定,审计机关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其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检查和确认其任职期在本单位实际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忠于事实,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这是我们进行审计评价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为此,我们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始终坚持以评价经济责任为主调。在这一主旋律下,我们又根据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实际,指出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四到位”的指导思想:一是对离任者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情况进行评价要到位。重点是对财政、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评价。如通过审计发现存在私设“小金库”、截留收入、虚列支出等违纪问题时,说明其会计信息是不真实、不合法的,评价时在说明违纪事实的同时还要表明被审计领导的责任。二是对资产、负债的真实性进行评价要到位。重点说明其任职时和离任时资产和负债的真实情况,用数字亮出被审计单位的家底,简要说明家底变化原因,并说明其暂无法处理的坏账死账、账外费用和账外资产情况。三是对其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进行评价要到位。审计查出的情况按照财经法规加以衡量,就财经纪律方面给被审计者以简要的综合评价。四是在进行评价时区分责任要到位。㈠区分现任责任与历史责任,有些前任领导遗留下来的问题,可能对本任领导的政绩产生影响,如接任前已有未进损益的待摊费用、待处理损失,以及前任形成的坏账、死账,不到处理期限的账款等,评价时予以说明。㈡区分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在本任领导职权范围内的有关经济活动,由其认同或批准的决定、规定、制度,或直接经办、直接签署意见、直接签字报销的事项形成的经济责任,认定为直接经济责任,对于非直接决策或直接经管的经济行为,则认定为主管责任或领导责任,在评价时予以简要表明。总之,在审计评价中我们始终紧紧围绕评价经济责任这一中心,抓住重点进行评价,不面面俱到,做到以事实为依据,用数字说话,做到定性准确,简明扼要,用词恰当,一目了然。

五、问题和建议我们认为目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四个难点:一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放“马后炮”,审计结果应用价值不理想。我们开展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都是在被审计人员已离任或升迁的情况下进行的,审计工作处于被动地位,使一些本能澄清和避免的问题难以澄清和出现,给审计工作造成了不应有的障碍,致使审计人员的艰辛劳动成果没有在干部任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审计范围难以界定。在对一些下属单位多的部门领导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由于审计力量和审计时间的限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的全面审计,究竟对下属单位是全面审计还是抽查审计,审计到下属单位哪一层?无据可依,如果不是全面审计,就难以全面查清离任者的全部经济责任,也难以全面的对其进行评价。所有这些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是账外资产、账外费用难以核准。不少单位基建投资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不做账务处理,抵顶债务或接受赠予增加的汽车不作价入账、外欠招待费、汽车修理费等造成大量账外资产和费用,而离任审计前又没有及时清结,致使有些数据难以核准,从而影响了对离任者的经济责任的正确评价。四是前任和现任有关问题难以界定,主要是前任和后任造成的潜盈亏问题及呆账死账问题。

几点建议:㈠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实行先免职、再审计、后离任制度,地方领导要提高认识,督促组织部门执行,真正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发挥作用,改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放马后炮的消极局面。㈡对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实行两年或三年一次的定期审计,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资料库。定期审计内容不仅仅限于财务收支审计,还要搞清其资产、负债等主要家底情况,这样在领导离任时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可以充分利用以往定期审计的资料,不用对已审过的进行再度审计,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区限缩短在两年或三年之内,减少账外资产和费用的产生,从而达到提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强化审计监督的目的。㈢建立审前座谈调查制度。在每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前,在被审计单位召开有关财务、资产管理方面知情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了解掌握财务收支、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有关信息资料,以及账外资产、账外费用的有关情况线索,增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真实性,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成果。㈣推广领导干部配发办公用品离任前移交登记追缴制度,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行政领导任期责任审计操作规程(一)为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 防范审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及《实施细则》、《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及《湖北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以及其他有关法规,结合本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实际情况,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指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

第二条 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

(一)审计时间范围。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通常包括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所任职务的整个任职期间,一般指到任的次月起至离任的当月;任期内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范围,一般指到任的次月起至决定审计的上月。对重大事项和问题应予以追溯。

(二)审计资产范围。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主管会计单位,审计资产不低于该单位资产总额的80%。

第二章 经济责任审计准备阶段

第三条 审计准备阶段是包括审计立项,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确定项目审计组、搞好审前调查、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的过程。

第四条 审计立项。委托单位根据有关规定,作出审计安排。

第五条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委托单位编制,并下达到具体承担审计任务的审计组执行,审计组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计工作目标;

(二)审计范围;

(三)审计对象;

(四)审计内容与重点;

(五)审计组织与分工;

(六)工作要求。

第六条 审计组由两名(含两名)以上审计人员组成,不包括由委托单位担任审计组长和派出的审计人员。审计组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

第七条 审计组在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对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审前调查。审前调查一般在送达审计通知书之前进行。必要时,可以向被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后进行审前调查。审前调查包括的内容:

(一)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及本收支状况等基本情况。

(二)被审计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的职责范围和分管的工作。

(三)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掌握的被审计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遵守财经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

(四)对实行会计电算化、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单位,应了解与审计工作有关的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等,为计算机辅助审计做准备。

(五)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

(六)以往接受审计的情况。

(七)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第八条 审前调查应当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资料:

(一)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行政事业部门法人代码证书复印件。

(三)银行账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会计资料。

(四)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文件。

(五)审计档案资料。

(六)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

(七)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第九条 审前调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下列方式:

(一)到被审计单位调查了解情况。

(二)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试审。

(三)查阅相关资料。

(四)走访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

(五)其他方式。

第十条 审计组应根据审前调查了解的情况,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编制的依据。

(二)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

(三)审计的目标。

(四)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方式、具体实施步骤。

(五)预定的审计工作起讫日期。

(六)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

(七)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

(八)编制人员和日期。

(九)其他有关内容。

第十一条 审计通知书由委托单位起草,报主管领导签发。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送达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并取得审计通知书送达回证。

第十二条 收集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的资料。依据审计通知书,审计组应当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提供如下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做出承诺。

(一)审计组可以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于现场审计开始之日起五日内,提交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书面材料:

1、职责范围和分管的工作。

2、任期内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情况。

3、任期内单位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其落实情况。

4、任期内完成上级部门下达或交办有关经济方面任务的完成情况。

5、任职前及任期内重大经济遗留问题及其处理的情况。

6、单位和本人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个人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

7、需要向审计组说明的其他情况。

(二)审计组可以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提交的材料:

1、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工作总结。

2、单位领导干部任期内财务会计资料、统计资料、经济活动分析资料。

3、计划及目标完成情况,上级部门下达或交办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及考核指标的完成程度。

4、与重大投资、担保、资产处置等重要经济活动相关的的合同、协议及办公会议纪要(记录)、档案等资料。

5、有关经济遗留问题及其处理情况、重大诉讼事项、或有事项;

6、年末财产清查、债权债务清理、存货清查盘点明细资料等。

7、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对单位的审查结果、处理意见和社会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

8、其它资料。

第十三条 送达审计通知书之后,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人员要求审计人员回避的,审计机关应当按照回避制度的规定,重新组成审计组,并在实施审计三日前送达审计通知书。第三章 审计实施阶段

第十四条 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组依据审计实施方案,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行政事业部门的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对被审计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有无重大决策失误、严重损失浪费及可能存在侵占国有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等问题,进行审查和初步评价,收集、判断审计证据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出审计报告及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意见的过程。

第十五条 召开审计组进点会议。审计组开始实施审计时,可召开一定形式的座谈会,要求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会议由审计组长主持,并指派专人做好记录。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计组介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依据、目的、范围、程序和审计内容以及审计的工作纪律、廉政要求;

(二)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应围绕审计事项,介绍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机构设置、业务分工、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目标、廉政纪律等情况。

第十六条 审计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询问等调查方式,深入了解被审计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的有关情况。调查的对象一般包括被审计行政事业部门的其他政领导干部、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等。通过调查,听取他们对本单位完成任务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财政财务收支完成情况、涉及管理等其他方面问题的看法,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意见和评价。

第十七条 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审计组应当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对被审计行政事业部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健全性、有效性测评。测评的主要方法是:文字表述法、流程图法和测评表(调查表)法。测评时,可以任选一种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同时并用。根据测评结果,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修改审计实施方案,进一步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具体范围、内容、重点和审计方法。

第十八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前(或实施审计中),应结合对了解到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的有关情况和内部控制测试结果,发现存在下列情况的,应当调整审计实施方案:

(一)审计实施方案与被审计单位情况不相适应的;

(二)内部控制测评结果显示审计组需要调整审计重点、步骤和方法的;

(三)发现重大违法案件线索,需要改变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的;

(四)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

(五)其他需要调整审计实施方案的。

第十九条 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可以运用审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开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审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被审计单位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务收支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取得审计证据。对被审计单位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务收支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可以采取复制、拍照等方法取得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必须客观、充分,取证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第二十条 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询问时取得的审计证据,应当有提供者的签名和盖章,不能取得提供者签名和盖章的,由审计人员注明原因,并由两人签字予以证明。不能取得签名或者盖章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审计证据仍然有效。

第二十一条 审计组组长应当对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工作进行督导,并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核。发现审计证据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责成审计人员进一步取证。

第二十二条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应当对审计实施方案中分工负责审计事项的审计过程,运用专业判断得出的审计结论或者查出问题及其依据进行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人员应当在实施审计过程中真实、完整地记录实施审计的全过程,不得遗漏、虚构、隐匿、毁弃,其他人不得删改。

审计中发现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在财务收支、经营活动中有重大决策失误、严重损失浪费及可能存在的侵占国有资产、违反领导人员廉洁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等问题,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第二十三条 审计组长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下列事项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

(一)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执行;

(二)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步骤和方法是否执行;

(三)事实是否清楚;

(四)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

(五)引用的法规是否准确;

(六审计结论是否恰当;

(七)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第二十四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结束前,由审计组长或其指定的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等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审查审计实施方案所列审计事项是否按要求已全部实施,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对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对审计事项进行初步评价,并与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初步交换审计意见。

第二十五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后,由审计组长或其指定的审计人员,在对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经审计组集体讨论,由审计组长审核定稿。审计报告的格式及主要内容:

(一)标题。关于***(姓名)同志任***(单位名称和职务)期间经济责任的审计报告。如被审计对象已离任,在标题中应注明为原领导干部。

(二)委托单位名称。

(三)导言。主要是概要说明审计的依据,审计范围、内容、方式和起止时间,延伸、追溯审计重要事项的情况,以及被审计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配合审计工作的情况。

(四)基本情况。

1、主要是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名称、性质、隶属关系,主要工作职责及业务范围,内部机构设置及人员结构,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及核算形式。

2、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情况。

3、承诺情况等。

(五)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重大经济决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执行财经、廉政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本级人民政府指令中或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中特别指定的审计内容,由于审计手段的限制,审计中发现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查证的疑点;审计过程中,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自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情况。

(七)审计评价。根据审计结果,综合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主要成绩,指出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单位违法违规问题应承担的主管责任或直接责任;说明领导干部本人遵纪守法情况。

(八)审计建议。对审计查实的被审计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提请有关部门做出行政事业处理处罚的建议;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对有关部门提出完善政策、规范管理的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被审计领导干部或其他人员有关违法违纪问题的线索,提请有关部门进一步审查、核实的建议。

第二十六条 审计报告经审计组长审核后,送达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征求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意见。

(一)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并由审计组写出书面说明,两人签字予以证明。

(二)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一步研究、核实。必要时,应当修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予保留,不得遗弃、增删或者修改。第四章 审计内容

第二十七条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在对领导干部所在部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的基础上,查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以及遵守财经法规情况等,分清领导干部对本部门财政财务收支中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以及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查清领导干部个人在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有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违纪的问题。

第二十八条 审查部门预算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方法编报和批复;预算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是否按照收支平衡和分清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是否按实际或标准核定,项目支出安排是否符合事业发展计划,项目论证、评估的管理制度和控制程序有无随意性。

第二十九条 收入审计。

(一)拨入经费审计。审查预算数与拨款数是否一致,收入是否全额、及时入账;拨入的专项经费与拨入的经常性经费是否分别核算。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审计。审查预算外资金收入来源是否合法;收入是否全额、及时入账, 有无私设“小金库”问题;有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乱收费、乱集资问题;有无将预算外资金收入挂暂存款隐瞒;有无将应缴财政的罚没款和应缴财政的专项款擅自直接计入本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化大公为“小公”,截留国家财政收入的问题;预算外资金收入是否按经常性收入和专项收入分开核算,有无相互挤占的问题。

(三)其他收入的审计。审查收入来源是否合法;收入是否全额、及时入账、统一管理、统筹使用;有无 “小金库”,有无截留收入和违规开支;有无贪污、私分等违法违纪问题。

第三十条 支出审计。

(一)经费支出审计。

1、审查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支出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有无多头审批和无计划开支;重大开支项目是否经过集体讨论决定,有无领导干部随意开支;有无会计核算失真等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

2、审查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有无不正当开支报账、虚列支出转移资金、私分国有资产问题;有无违反国家规定请客送礼、到娱乐场所挥霍国家资财;有无违反政府公开采购制度,自行购置高档商品,个人索取回扣;有无挪用公款出国旅游,有无在下属单位报销费用等问题。

3、审查专项支出和经常性支出是否分别核算,有无改变专项支出的用途,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4、人员经费审计。审查是否严格执行北京市《关于清理整顿本市机关津贴、补贴、奖金,规范国家公务员收入的通知》有关规定,有无乱发补贴奖金、补贴和实物或有价证券等问题。

5、公用经费开支审查。审查各项公用经费管理有无严格的制度,开支有无完备的手续,使用是否合理、有效。审查公务费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有无超预算支出问题;对办公费用开支有无严格的控制制度,办公用品采购、保管和领用是否办理必要的手续;邮电费、水费、电费等支付或报销有无严格的审查制度,有无公私不清的现象;差旅费报销有无必要的批准手续,是否严格遵守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有无虚报冒领现象;行政事业会议费开支是否建立了预算审批制度,是否严格执行预算,有无向下属单位转嫁会议经费问题;招待费开支是否遵守了国家有关规定,有无超标准招待和铺张浪费等问题。对公用经费审查时,应注意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在各项报销中有无虚报冒领和超范围、超标准报销等多占多用问题。

6、业务费开支审查。审查业务费支出是否纳入预算管理,是否建立必要的控制制度;各项业务费支出是否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开支,对大宗业务费支出有无严格的批准授权制约;有无将业务费挪作它用或将业务费开支列作公用经费报销,有无将业务收入转入“小金库”乱支乱用。

7、房屋修缮费审查。审查修缮费开支是否符合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修缮费开支是否真实;有无化整为零搞基本建设。

8、设备购置费审查。审查设备购置资金来源是否正当,财务处理是否正确,帐实是否相符;凡涉及控购商品购置,有无办理审批手续,有无违反规定超标准购置等。

(二)拨出经费审计。审查对下属单位的预算拨款是否按照预算项目的内容及时、足额拨付,有无擅自改变拨款单位或投资方向、截留、拖欠、隐瞒等问题;有无领导干部超职责范围或直接干预越级拨款等问题。

(三)自筹基建支出审计。审查建设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招投标运作管理是否符合规范;初步设计概算是否真实、合规;建设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及时足额到位,建设单位是否按规定项目使用建设资金,有无挤占挪用和侵占建设资金、损失浪费问题;征地拆迁费支出是否真实合法;竣工决算是否真实;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是否达到预期的工程质量标准;有无利用基建工程串通施工方高估冒算,领导干部从中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造成国有资金流失;有无盲目决策,造成工程重大经济损失等问题。

第三十一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审计。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审计。审查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

(二)罚没收入审计。

1、审查执法部门是否按规定执法,有无乱罚款问题。

2、审查执法部门是否存在转移、截留、坐支或未经批准提取留成等问题。

3、审查是否使用财政部门印发的票据,罚没收入是否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

4、审查罚没收入处理决定书与实际财政罚款收据金额是否一致,有无截留或以实物抵罚没收入等违纪行为。

5、有无贪污、挪用罚没收入。

第三十二条 资产审计。

(一)库存现金审计。审查库存现金,有无账实不符、白条抵库、超限额库存、坐支和套取现金等违反现金管理规定问题。

(二)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审计。

1、审查银行账户的开立是否经过有关金融机构审批,有无擅自开户、多头开户或在非金融机构开户,有无出租、出借账户等问题。

2、有无违反规定将财政性资金转作储蓄存款。

3、银行存款账面数与银行对账单是否一致,有无账实不符,将资金挪作炒股、经商办公司或随意借出不作账务处理等问题。

4、有价证券账实是否相符;有价证券变现的溢价和折价是否如实反映;有无违规购买和炒作有价证券等问题。

(三)暂付款审计。审查暂付款是否真实、合法,有无利用暂付款账户隐瞒收入、直接列收列支,有无长期挂账或资金被领导干部、其他单位长期挪用等问题。

(四)库存材料和固定资产审计。

1、审查库存材料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统一核算;资产管理部门库存材料和固定资产的采购、收发、领用、保管、调拨、转让等环节手续是否健全,有无因保管不严盘亏、毁损;有无库存材料和固定资产不入账、账实不符、损坏浪费等问题。

2、审查任期内固定资产增加或减少,是否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其变价收入或残值收入是否全部入账等问题。

3、对外出租固定资产是否坚持有偿占用原则,取得收益是否按规定入账;有无领导干部个人及家属无偿占用单位资产或改变资产所有权,侵占国有资产等问题。

第三十三条 负债审计

(一)审查应缴财政预算收入是否年终全部足额缴清,有无转移、截留或在暂存款帐户挂帐,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二)审查暂存款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审查应交税金及代扣款是否及时缴纳,有无拖欠和偷漏税款等问题。

第三十四条 净资产审计。

(一)审查领导干部任期内部门的收、支相抵是否平衡,有无搞虚假平衡、赤字挂账。对其赤字要分析原因,对挥霍资财或搞短期行为造成的赤字要予以揭露。

(二)审查结余资金是否全额入账,有无虚列支出隐瞒结余资金骗取财政补助资金等问题。

第三十五条 行政事业部门划转撤并审计

(一)划转撤并交接手续审计。审查划转撤并是否在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是否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资产作价是否合理,是否办理国有资产的移交、接受和划转手续,有无个人使用国有资产未交公。

(二)资产清理审计。审查所提供的资产清查目录及明细表是否完整,有无借行政事业单位划转撤并之机,擅自处理国有资产,弄虚作假、隐瞒资产或私分国有资产等问题;划转的往来账款是否真实,债权、债务关系是否真实,有无“无债主”现象;有无擅自核销往来账款问题。

(三)资产处置审计

1、审查资产处理方案是否经过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财政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

2、改变隶属关系的或由行政事业单位转为行政事业部门的,资产是否无偿移交,资产是否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规定进行评估作价后,转作部门的国家资本金;撤销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否全部移交国资管理部门处理;合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否移交新组建的单位,合并后多余的资产是否移交国资管理部门统一处理。

第三十六条 行政事业部门事业费审计与行政事业部门经费收入、支出审计内容相同。

第三十七条 行政事业部门专项资金审计。

(一)教育、科技专项资金审计。审查各项专项资金是否按预算及时批复和拨付;项目立项决策是否科学;项目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按项目核算,是否按规定用途和定额标准使用资金;资金结余的处置是否合理,完工项目是否及时组织验收,分析资金结存的原因,评价资金使用效率。

(二)支农专项资金审计。审查有关部门对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按规定的用途及时、足额拨付,有无滞留、截留或平衡预算问题;项目执行单位有无截留、挪用、转移资金和损失浪费问题;重点工程、项目竣工后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三)水利建设资金审计。审查是否按照批准的预算足额安排资金,有无未完成批准的预算;审查资金是否用于批准的项目,项目支出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做到专款专用。

(四)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审查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的项目实施情况;地方财政按要求比例安排的配套资金情况,专项贷款的来源、投放、利率是否执行规定;项目是否按期完成;配套资金是否到位,下拨是否及时,有无截留、挤占、挪用或损失浪费等问题。

第三十八条 政府管理的各项基金审计。

(一)社会保险资金审计。

1、部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

(1)基金收入审计。审查养老保险部门是否按法定的项目和标准,及时、足额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有无擅自提高或降低征收比例,擅自对部门减免基本养老保险费;有无转移或隐瞒基金收入、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基金增值收入是否全额计入基金;有无不按规定收取滞纳金,或未将滞纳金列入基金收入;有无向部门套购商品,或接受固定资产等实物,并以抵顶应征缴的养老保险费,造成减少基金收入,以及社保部门挪用、私分实物变价收入;部门是否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有无隐瞒工资总额,造成漏缴;是否为承包、租赁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下岗职工、流动作业人员等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部门有无故意拖欠或拒绝缴纳养老保险费,有无将应缴养老保险费截留,用于部门其他开支等问题。

(2)基金支出审计。审查养老保险管理部门是否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养老保险金,有无提前、截留;养老保险费的支出是否按规定编制预算,使用是否合理合法,资金调度和用款计划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报批;有无虚列支出、转移资金或挤占挪用;有无扩大或缩小基金开支范围,拒绝支付应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项目;在尚未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保险金的地区、部门有无虚报冒领、克扣职工养老金,有无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不符合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等问题。

(3)基金管理审计。审查管理机构、个人有无以各种形式将养老保险基金用于对外投资、经商办公司、自行或委托金融机构放贷、参与房地产交易、弥补行政事业经费和平衡部门预算,为其他单位提供贷款担保、抵押;养老保险管理部门的决算和有关会计账簿、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养老保险基金是否安全、完整,按规定实现保值增值;有无贪污、私分等违法行为;社保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及时发放,有无虚列支出和挤占挪用等问题。

2、失业保险基金审计。审查失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是否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失业保险金,发放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拖欠、截留等问题;有无擅自扩大或缩小失业保险金支付范围,随意提高或降低支付标准等问题;有无虚列支出、转移资金及挤占挪用失业保险基金的问题;有无虚报冒领等问题。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审查征收比例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少缴、漏缴医疗保险费问题;医疗保险基金是否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是否存在被挤占挪用的问题;医疗保险费的支付范围是否按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基金规定的用途公开管理、核算,有无互相挤占和超范围支付的问题;医疗保险费经办机构有无虚列支出、转移资金等违纪问题。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审计。审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管理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是否规范,资金是否及时拨付、发放,是否单独核算,是否专款专用。

(二)排污费审计。审查排污费的征收是否符合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有无少收、随意减免或另立名目扩大范围征收,有无坐支、截留、挪用问题;是否纳入预算管理,及时上缴;是否做到专款专用,实现改善环境的预期目标。

(三)育林基金审计。审查育林基金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征收,有无少收、漏收、擅自减免,有无截留、挪用,是否专款专用,是否恢复和扩大林地面积。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审计。审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收益金是否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是否不按规定征收、管理、使用;有无越权批地,多部门批地,有无国有土地非法出让、转让、占而不用,以权谋私等问题。

第三十九条 社会捐赠款物审计。

(一)接受、分配、使用和管理社会捐赠资金单位的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1、银行账户、会计核算、账簿设置、凭证形式、记账程序,以及财务机构设置、财会人员职责,是否符合规定。

2、捐赠款物收、拨相关手续是否完备,有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3、资金分配、使用的报告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是否建立健全。

(二)社会捐赠资金收入审计。

1、接受的捐款是否全部入账,并在银行开设账户,是否按照规定设置明细分类账。

2、接受捐赠资金的收据是否合规,收据存根与收入明细账、银行存款和现金是否相符。

3、增值收入是否转入捐赠收入。

(三)社会捐赠资金分配和使用审计。

1、分配、发放、使用捐赠款物的手续和制度是否健全合规。

2、分配、使用捐赠款物是否按照捐赠者意愿或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有无截留、挪用、私分和虚列支出等问题。

(四)捐赠物资管理审计。

1、捐赠物资出入库有无内部控制制度,原始记录是否完整。

2、捐赠物资的变价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办理报批手续,价格是否合理。

第四十条 行政事业部门政府采购审计。审查部门政府采购计划编报是否及时,是否按预算、计划组织执行,分散采购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四十一条 审计指标体系。

(一)财务状况指标。

1、资产负债率:衡量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本年或本期负债总额÷本年或本期资产总额)×100%

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对外举债。审计中若发现单位资产负债率过高,应注意查明原因。

2、财务计划完成率: 衡量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实际收入和支出的计划完成情况。计算公式为:

收入计划完成率=(本年或本期单位实际收入额÷本年或本期单位收入计划数)×100%

支出计划完成率=(本年或本期单位实际支出额÷本年或本期单位支出计划数)×100%

3、单位收入情况指标:衡量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各项收入状况及决策力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收入额=本年或本期收入总额÷本年或本期单位平均人员数

预算拨款人均额=本年或本期预算拨款收入÷本年或本期单位平均人数

收入增长率=[(本年或本期收入总额-上年或上期收入总额)÷上年或上期收入总额]×100%;

人均收入增长率=[(本年或本期收入人均额-上年或上期收入人均额)×上年或上期收入人均额×100%。

收入总额包括部门预算拨款收入、拨入专款、预算外资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

4、单位支出情况指标:衡量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部门支出情况。

(1)人员支出平均额:反映领导干部任职内所在部门人均年消耗经费的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平均额=本年或本期人员支出总额÷本年或本期单位平均人数

(2)公用支出人均额:反映领导干部任职内所在部门人均公用费用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公用支出人均额=本年或本期公用支出总额÷本年或本期单位平均人数

(3)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支出额增长率及占总支出的比重

人员经费支出增长率:反映领导干部任职内所在部门人员经费支出增长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员经费支出增长率=[(本年或本期人员经费支出额-上年或上期人员经费支出额)÷上年或上期公用经费支出额]×100%

公用经费支出增长率:反映领导干部任职内所在部门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计算公式为:

公用经费支出增长率=[(本年或本期公用经费支出额-上年或上期公用经费支出额)÷上年或上期公用经费支出额]×100%

人员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反映领导干部任职内所在部门经费支出中的人员支出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人员经费支出所占比重=(本年或本期人员经费支出额÷同期经费支出总额)×100%

公用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反映领导干部任职内所在部门经费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公用经费支出所占比重=(本年或本期公用经费支出额÷同期经费支出总额)×100%

5、人员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升降水平:反映领导干部任职内所在部门人员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增减变动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员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升降水平=本年或本期人员经费所占比重-上年或上期人员经费所占比重

公用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升降水平:反映领导干部任职内所在部门公用经费支出比重增减变动情况。计算公式为:

公用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升降水平=本年或本期公用经费所占比重-上年或上期公用经费所占比重

6、专项资金情况指标:衡量部门专项资金实际支出和结存情况。

(1)专项资金支出率:反映领导干部任职内所在部门专项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计算公式为:

专项资金支出率=(本年或本期专项资金支出总额÷本年或本期专项资金收入总额)×100%

(2)专项资金结存率:反映领导干部所在部门专项资金结存情况。计算公式为:

专项资金结存率=(本年或本期专项资金结存数÷本年或本期专项资金收入总额)×100%

(3)专项资金支出违法违规率:反映领导干部任职内所在部门专项资金违法乱纪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专项资金支出违法违规率=(本年或本期违法违规支出专项资金总额÷本年或本期专项资金支出总额)×100%

(二)相关财务责任评价指标。

1、招待费支出比率。反映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单位招待费占公用经费的比例,衡量是否坚持勤俭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范围,标准从事公务活动以及廉洁自律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招待费支出比率=年(任期内)招待费总额÷年(任期内)公务费总额×100%或当年招待费总额÷当年单位公务费总额

行政事业单位的招待费支出比率一般以不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为合规,超过2%为违规。在计算招待费总额时,应扣除公务费中财政安排的专项会议费等一次性经费。

2、收入违法违规率:反映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各项收入违纪违规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收入违法违规率=(本年或本期各项违法违纪收入总额÷本年或本期全部收入总额)×100%

3、预算外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率:反映领导干部所在部门预算外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外资金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率=(本年或本期已纳入“收支两条线”的预算外资金÷本年或本期预算外收入总额)×100%

4、支出违法违规率:反映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各项支出违纪违规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支出违法违规率=(本年或本期各种违法违纪支出额÷本年或本期支出总额)×100%

5、政府采购活动合规性指标:衡量领导干部所在部门执行政事业府采购政策的情况。计算公式为:

政府采购执行率=(本年或本期实际执行政事业府采购资产和物品金额÷本年或同期应纳入政府采购的资产和物品金额)×100%

6、重大投资决策程序违规率:衡量领导干部所在部门重大投资决策违反规定程序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重大投资决策违规率=(任期内不按程序决定重大投资额÷任期内重大投资总额)×100%

7、其他需要审计的经济事项 第五章 审计评价

第四十二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评价,应当以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按权责对等原则、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历史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作为评价依据。

第四十三条 审计评价的内容、范围。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中所确定的内容和职责范围进行审计评价。审计评价不应超出审计的职能范围和实际实施的审计范围。

第四十四条 审计评价内容。

(一)任期内领导干部所在部门行政事业任务完成情况、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指标评价。

1、行政事业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应结合预算资金的供应、定额定编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行政事业任务完成情况,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比分析法,即将实际数与计划数、本期数与上期数或上年同期数、本单位执行数与外单位执行数对比,从而得出分析结论。

2、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评价。应根据经费支出明细表和有关材料,结合单位的任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开支定额和开支标准等,分析评价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实际支出与计划任务开支标准和开支定额的差异情况;分析评价预算收入计划完成、上缴情况。

3、财务状况评价。分析部门预算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是否正常,是否合理有效地用好预算资金。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有:资产结构分析、固定资产分析、负债情况分析、往来款项分析、应缴预算款分析、结余分析。

(二)财务收支真实性和合法性评价。主要是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财务管理状况,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以及有无隐瞒收入、设置“小金库”,有无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有无拖欠、坐支、截留罚没收入,有无拨款不及时、抵扣、截留基层单位经费,有无挤占挪用专项经费和专项资金,有无虚列支出、转移资金,有无违规发放奖金、津贴和实物等问题作出评价。

(三)任期内资产真实、完整、效益情况评价。应对部门各项资金,包括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各项应收款、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效益性作出评价。

(四)任期内负债真实性和合法情况评价。应对部门各项应付款,各项借款及应交税金的真实性、合法性作出评价。

(五)代政府管理的各项基金、专项资金的管理及使用效益情况评价。应对各项基金、专项资金收支是否真实、合法, 各项基金保值增值是否合规、合法,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作出评价。

(六)任期内遵纪守法及遵守廉政纪律情况评价。应对有无贪污、私分、侵占国有资产,有无违反规定吃喝招待、请客送礼、挥霍浪费、收受贿赂,有无违反政府采购制度和有关规定购买小轿车等专控商品,有无违规装修住宅等问题作出评价。

(七)管理和内控制度情况评价。应对部门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执行运作是否有效以及内部管理是否规范作出评价。

(八)对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特别交办的与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有关的事项作出评价。

第四十五条 审计评价标准和方法。

(一)行政事业部门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业绩(或预算执行目标)完成情况评价。

1、以任期内经济责任目标(主管部门下达的目标或者任期各计划目标)为标准,认定任期目标合理性的同时进行分析。

(1)实际完成的主要绩效指标高于任期目标的,可认为任期工作目标完成较好。

(2)实际完成的主要绩效指标接近任期目标或占任期目标的95%以上,可认为任期工作目标基本完成。

(3)实际完成的主要绩效指标低于任期目标的95%,可认为任期目标未能完成。

2、以前任实际水平或同期同地区、部门或单位平均水平为标准对经济指标进行可比性分析。

(1)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高于前任水平或同期同部门、单位平均水平的,可认为经济效益提高或较好。

(2)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与前任水平相近或与同部门、单位平均水平相近的,可认为经济效益一般。

(3)实际完成的经济指标低于前任水平或低于同部门、单位平均水平的,可认为经济效益下降或较差。

(二)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评价

1、下列情况,可认为会计核算真实地反映了领导任期内财务收支情况。

(1)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会计账户设置符合所使用的会计制度。

(2)财务会计处理虽存在违规行为,但性质不严重,数额在审计金额的5%以下,并且接受审计建议作了调整。

(3)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会计账簿、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未发现缺漏、误差。

2、下列情况,可认为财务会计核算基本真实地反映了财务收支情况。

(1)会计报表个别重要事项的编制不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现行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定。

(2)财务处理的违规金额在审计金额5-10%(含10%)之间。

(3)会计报表、帐薄、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有少量的缺漏,使审计范围受到局部限制。

3、下列情况,可认为财务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地反映任期财务收支情况。

(1)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编制不符合会计准则和现行财会制度的规定。

(2)财务处理的违纪金额在审计金额10%以上。

(3)伪造、变造或隐匿、谎报会计资料的行为,违反承诺提供虚假的经济事项情况和有关资料。

(三)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评价标准。

1、未发现财务收支存在违法违规事实的,可认为财务收支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

2、发现财务收支问题较少,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的5%(含5%)以下,且情节较轻,可认为财务收支基本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但有一定的违规行为。

3、如果发现财务收支方面有违规事实,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5-10%之间的,情节较轻的,可认为财务收支有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

4、下列情况可以认为财务收支存在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

(1)财务收支问题较多,违规金额占审计金额10%以上。

(2)违反《审计法》的规定,拒绝、拖延提供或无视承诺提供不真实会计资料和相关材料,阻碍审计审查行为。

(3)违反国家财经法规,截留转移国家和单位的收入,私设“小金库”。

(4)在经济活动中存在行贿受贿、走私贩私、贪污挪用和集体私分公款公物等性质严重的问题。

(5)违反《税收征管法》偷税数额在l万元以上且占应交税额10%以上,或骗取国家退税款在1万元以上的严重问题。

(6)拒不执行以前审计处理处罚决定。

(四)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1、根据符合性测试的结果,同时符合下列情况的,可认为其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

(1)内部控制完备率达95%以上。

(2)关键控制点没有遗漏。

(3)控制制度全部有效执行。

2、发现下列情况,可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健全有效。

(1)内部控制完备率在90%-95%(含95%)之间。

(2)关键控制点仅有个别遗漏。

(3)有某个或某个局部没有严格执行。

3、下列情况,可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基本无效:

(1)内部控制完备率在90%(含90%)以下。

(2)关键控制点有较多遗漏。

(3)控制制度没有严格执行。

(4)出现重大误差或舞弊,不能及时发现与纠正。

(五)审计评价中注意事项。

1、在计算经济责任审计指标时,应以审计查实、调整后的确认数据为基础;如引用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须注明来源。

2、各种评价指标应以完整的会计为计算期间,进行分析比较,作为评价的基础。

3、审计人员在计算评价指标时,应根据被审计行政事业部门的特点有选择地选用有关评价指标。

4、其他需要评价的经济事项. 第六章 审计终结阶段

第四十六条 审计终结阶段是委托单位审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出具并送达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监督审计结果执行落实情况和建立审计档案的过程。

第四十七条 审计组提交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一)审计组应当在收到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书面意见或征求意见期限届满之日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二)审计组应当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审计组的书面说明、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以及其他有关材料,报委托单位复核。

(三)审计组长应当对提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审计人员不得将审计过程中查出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廉政纪律规定的行为和问题隐瞒不报。

第四十八条 公司复核人员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复核,并提出书面复核意见。

(一)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二)事实是否清楚。

(三)审计证据是否充分。

(四)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五)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是否恰当。

(六)其他需要复核的事项。

第四十九条 委托单位审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后,公司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终结。

第五十条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组应当按照《审计业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做到审结卷成。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操作规程未涉及到的其他事项,按有关规定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附件:

一、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

二、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三、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

四、湖北省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试行);

论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制度 篇6

1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概念

关于责任清单的概念,目前,政府文件未有明确的解释,学术界和实务界至今也没有形成一致的权威定义。

陈国权、李院林认为:“责任清单是指这样一个事实,即政府承担的行政责任的具体内容必须有确定的任务清单并事先予以严格的规定,而不得以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好恶而随意变动。”[2]

陈向芳认为:“责任清单是指政府采用清单的方式,列明政府部门承担的责任事项,公布责任事项的承担主体和追责情形,明确部门间的责任边界。”[3]

黄宇宸认为:“责任清单的含义是‘法定职责必须为,明确了行政机关职权之下相对应的责任。”[4]

根据这些认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授予的行政权力与职责,而列出与之相对应的责任事项,并以清单的方式予以确定,以便于履责与追责。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有以下含义:其一,体现法定的权责对应。档案行政权力与职责必须是法定的,根据权责一致的行政权力行使原则,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行政责任,而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所列的这些行政责任也有法定之意。因为,履行行政责任是行使行政权力的基础,一定的行政权力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不然行政权力就很难落实。同时,行政权力的授予必须以行政责任为约束,否则,有权无责必然会使行政权力滥用;其二,明确“法定职责必须为”。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就是为履行法定的档案行政权力与职责而生,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体现了有权必有责、有权必须为。虽然,法定的档案行政权力不能滥用,但也不能不用,不行使档案行政权力就是不作为。档案行政责任清单规定了行使档案行政权力与职责必须履行的档案行政责任,它要求必须有所作为。同时,也为杜绝懒政怠政不作为现象提供了保障。其三,不履责要依法追责。“从根本上讲,责任清单就是要从制度上约束逃避责任的冲动。”[5]凡是不按照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的档案行政责任造成行政过错行为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不按照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履行责任造成行政过错的行为是指影响档案行政秩序和档案行政效率,贻误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档案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行为。具体的包括拒绝、放弃、推诿、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其中放弃、推诿、不依照规定程序、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等情形均属行政不作为行为。

2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中行政责任的含义与性质

2.1 行政责任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责任”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份内应做之事,对应的是“职责”与“义务”。第二层是因不履行所负义务而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一般而言,责任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行为主体所应尽的义务或因违反义务而应承担的一定的否定性后果。

行政责任在含义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行政责任是行政法律规范要求行政法主体(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履行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指行政法主体必须按行政法要求进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另一部分是指行政法主体由于不履行前一种义务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即依法形成了一种新的义务,而且当事人必须承担。前者可称为‘积极行政行为,后者为‘消极行政行为”。狭义的“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公务人员因为行使行政权的行为或由于其管理的公有财产致人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6]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因档案行政管理依法行政的要求而产生,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行政机关既是一个权力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责任主体。行政机关要为自己做出的任何行政行为负责,也就是要承担行政责任。”[7]因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为其作出的任何档案行政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中的行政责任含义是广义的,但其履行行政责任的主体仅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包括档案行政相对人。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中的“部门职责”“责任事项”“责任边界”等,即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应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它是积极意义上的档案行政责任,也就是“积极行政行为”,它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与义务相对应;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中的“追责”情况指的是消极意义上的档案行政责任,也就是“消极行政行为”,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或者不当行政,需要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

2.2 行政责任的性质。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中行政责任性质主要体现在责任性、义务性、制度性、监督性等几个方面。

2.2.1 责任性。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中行政责任的责任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政治责任。“政治主导行政,行政从属于政治,行政的目标、职能、行为和活动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从属于政治”。[8]行政是政治在具体行政管理中的执行,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贯彻执政者的政治主张,通过履行行政职责对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要对全民负责,要承担政治责任。其二,法律责任。行政责任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性的肯定和保障,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发生约束力。法律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行政责任的履行,并对不履行责任的行为进行追究。其三,积极行政责任。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承担的行政责任必须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应当积极履行档案行政职责,不得推诿扯皮,对不正当行使档案行政职责、消极履行行政职责、不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应当问责追责。

2.2.2 义务性。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承担档案行政责任的过程,其实就是承担为档案行政相对人服务的义务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档案行政责任就是一种义务。这种义务是由法律、法规所规定,是由社会公德和社会舆论所约束的。

2.2.3 制度性。档案行政责任是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在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内部,档案行政管理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受到国家法律、政策等的规定与约束。当其违反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时,其档案行政行为将被追究行政责任。

2.2.4 监督性。档案行政责任的核心在于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行政管理行为的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为了确保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根据公民的意志和法律的规定开展档案行政活动,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来防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越权和不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行政责任实际上就是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起监控作用的一种监督机制。凡违反法律或失职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都是违背档案行政责任的,理应受到法律制裁或行政惩处。

3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功能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与档案行政权力清单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特别是建设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实施依法行政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的改革措施。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功能主要有定责、划界、规范、预防四个方面。

3.1 定责功能。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定责功能,就是确定了档案行政责任范围,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要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确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通过制定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责任主体、责任事项、责任边界、追责情况等进行梳理、归类和集中,将隐含在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责任直观地显露出来。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公开,客观上起到确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责任范围和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角色定位的作用,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责任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

3.2 划界功能。划界即明确划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边界,使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都清楚各自的职责所在,促使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责。具体包括:其一,档案行政责任的边界,即在合法行政行为与违法、不当行政行为之间划出界限;其二,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界限,有利于从制度上解决职能不清、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等弊端;其三,内部工作人员的职责界限,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的职责界限,有利于从制度上解决推诿扯皮、懒政怠政不作为等现象。

3.3 规范功能。规范功能在于通过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规定来控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档案行政行为,使之符合法律法规规范所设定的行政行为模式。在档案行政管理中,第一,规范的功能可以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规范授予的档案行政权力去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责。其功能就在于组织人们按照规范的授权去活动,即法无授权不可为,要依法行政。第二,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作为一种规范,可以塑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模式。它不仅可以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公民至上的政治价值观,也可将这一价值观内化到行政行为上,在档案行政管理中更好地为档案行政相对人服务,以实现档案行政管理的目标。

3.4 预防功能。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是一种制度化的和预期性的规定。作为制度规定,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行为准则;而作为预期性规定,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告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及其后果。因此,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时就事先知道那些行政行为可以作为,那些行政行为不可以作为;可以作为的行政行为不作为及不可以作为的行政行为作为而导致的各种后果。由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是公开的、透明的,一旦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有不当行政行为,触犯了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规定,不仅会受到问责追责,而且还会影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信誉。所以,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不仅可以增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必须为其行为负责的理念,同时也可预防其在工作中犯错误。

4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制度的建构

建构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制度应当坚持责任法定、责任健全、责任公开的原则,遵循以下路径:

4.1 全面梳理档案行政责任依据。为了将所有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责任事项全都纳入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在制定清单之前,必须全面、彻底地梳理规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任的所有依据。应当以职责法定为原则,以法律、法规、规章和“三定”方案的规定,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全面、认真梳理。首先,根据权责对等的原则,凡是规定档案行政权力的事项,必须有对等责任。其次,对于一些规定的不是档案行政权力的事项而又需要履行的职责事项,也必须作为梳理的档案行政责任事项。再次,没有合法依据的事项,不应当列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责任范围。

4.2 详细厘清档案行政责任的边界。首先,厘清档案行政责任的边界,明确档案行政管理的责任范围与界限。划清档案行政管理该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不该管什么。其次,理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重叠,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履行行政职责的界限。依据现有的规定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职责进行科学分工,做到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职责无缝衔接,建立健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再次,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内部机构与工作人员的职责界限,建立完善的内部机构责任的协调机制,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切实提高档案行政管理效力。

4.3 明确标准,依法追究失职责任。档案行政责任追责是我国行政责任追责的一部分,档案行政责任追责要遵循行政责任追责的有关规定。我国目前还没有行政责任的专门立法,有关行政责任追责的情形大都分散在《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等众多的行政单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公务员法》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党政领导和公务员的问责情形也有具体规定,但是这并不便于操作。因此,要依据这些法规并根据档案行政责任的实际,建立一套客观的、可量化的追责衡量标准体系,依此对不正当履行档案行政职责的行政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量化追究。而对于档案行政问责的程序与方式,则要严格依照《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

4.4 充分公开信息,加大宣传力度。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事关档案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根据政务信息公开的原则,要将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有关内容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既包括档案行政责任事项、法律依据、责任主体、责任追究机制等静态信息,也要公开档案行政责任事项的落实情况等动态信息。公开方式既要通过平面媒体、门户网站公开,也要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办事机构所在地公开。同时,还要大立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提高社会的责任行政意识,使档案行政责任的履行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以外部监督促进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政责任的透明度,同时,对档案行政责任的履行者起到监督和警戒制裁的威慑作用。

档案违法的行政责任研究 篇7

一、档案违法行为概念及其构成

档案管理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因此档案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在我国档案管理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两部法律进行调整, 档案违法行为的构成也是根据这两部法律的具体规定来进行判断。根据一般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赋予的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当中违反了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应当承担法律规定的不利后果的行为。具体来说, 档案违法行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要件是指档案违法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档案管理职权的行政组织或者个人。

档案违法行为的主体限定就区别了那些涉及档案管理的一般违法行为。对于行为人没有档案管理职权的行为, 即使对档案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仍然不能够构成档案违法行为。比如有人通过盗窃的手段获取了大量的纳税系统的个人档案, 并且将这些档案的信息用于商业用途当中以获取商业利益, 这种行为在客观上破坏了法律规定的档案管理秩序, 对社会也产生了重大的危害, 但是这种行为不能够属于档案违法行为, 因为盗窃这些信息的人并没有享有法律赋予的档案管理的行政职权。而对于诸如医院、学校这类机关的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 如果利用职务之便获取档案信息或者将档案信息出售给他人获取利益, 就构成了档案违法行为, 就要受到法律、行政法规的处罚。

2. 档案违法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档案管理秩序。

档案管理秩序包括程序性规定和实质性规定, 比如对于有些档案的借阅、复印要经过申请等程序, 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国家机密的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的主体经过法定的程序以后才能够借阅和复印, 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向不符合条件的人借阅和复印就构成了档案违法行为, 就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另外一种是违反了档案管理的实质性规定。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21条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 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 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见, 档案馆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如果档案管理人员对于他人向档案馆移交的档案, 没有维护好这些捐赠人的合法权益, 就是违反了法律赋予的保管义务, 属于违反了法律的实质性规定, 也构成档案违法行为。

3. 档案违法行为一般在主观上具有一定的过错。

一般来说, 在行政法学领域, 对于行政行为的拘束多是以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作为最高的处罚方式, 以保证法律规定的职权职责能够充分、适当、有限度地被实施, 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个要求, 就会构成行政缺位、行政越位和行政错位等现象, 从而构成违法行为。档案管理行为也是如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及其他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对档案管理行为的行为方式、行为限度都有明确的限制,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这些法律法规的规范充分履行、准确履行职责, 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不利后果。这些不利后果包含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以及构成刑法上的犯罪。

二、档案违法的行政责任

1. 档案违法的行政责任承担。

档案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是指档案违法行为人因为档案违法行为要承担的行政法上的不利后果。档案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的承担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行政责任的主体, 二是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档案违法的行政责任主体是指档案违法行为发生以后哪些主体应当承担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24条规定:“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这一法条的规定可以看出, 档案违法发生以后,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现在看来这一法条的规定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法条限制的责任主体为“直接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这一规定比较模糊。我们知道, 在档案管理中具有直接责任的一般是级别最低的档案管理人员, 这些人员的直接领导往往是单位、组织的直接负责主管的人员, 而这里能够规定的是在“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当中进行选择, 那么当问题发生以后, 往往追究责任的都是“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这违背了法律的公平原则。笔者认为, 对责任主体的规定应当是确定的, 而不是将这种选择权交给行政处罚部门, 否则必定会造成操作实践当中的不公平、不公正, 在以后的法律修订当中应当按照因果关系进行确定, 比如在档案管理当中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是在直接领导的指示下完成的, 行为与直接领导的管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或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就应当仅仅追究直接管理人员的行政责任;反之, 那些在直接管理人的指示下或者默认下进行的档案违法行为, 就应当以追究该直接领导为原则进行处罚。

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是指行为人应当承担的何种行政法上的不利后果。在我国当前的行政法律体系当中, 行政责任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行政处分, 另外一类是行政处罚。单从定义上比较难区分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分, 但是从性质上则较容易判断。行政处分是一种内部行政行为, 是机关对内部人员的制裁方式, 制裁形式仅限于上述六种类型, 这些制裁作出以后相对人不能够提起诉讼和复议, 只能够申请复核或者申诉。而行政处罚则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是具有处罚权的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行政相对人进行的处罚, 对处罚不服的可以复议和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24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在利用档案馆的档案中, 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违法行为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 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 责令赔偿损失。企业事业组织或者个人有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违法行为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 可以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本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征购所出卖或者赠送的档案。”从法条当中规定的处罚内容来看, 属于行政处罚的内容, 而在该条的第一款却规定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可见在中国当前的档案管理的法律规范中并没有将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区别清楚, 造成了在制裁时的混乱现象, 许多应当进行行政处罚的都作为行政处分来进行, 而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 外部监督很难, 从而使法律的处罚力度降低, 法律的立法目的落空。

2.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行政责任规定和实践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以下三个方面是最为主要的部分。 (1) 《档案法》是规范档案管理的法律, 是一种行政法, 主要调整行政行为, 限制行政行为的权力范围, 在行政处罚方面的规定较少。立法时, 参与立法的人员多是档案管理方面的人员, 对于行政处罚的理论和规则体系不够了解, 对于行政责任乃至犯罪的规范不够了解, 因此在概念上理解不深, 造成了对行政责任概念理解的错误。 (2) 行政责任的追究应当在法律体系前提下进行的。我国的《档案法》的立法模式是以一种指示性规范的形式进行的规范, 而指示性法律规范是将一个法律规范在多部法律当中, 比如在档案法当中规定了行为模式, 在行政处罚法上面规定行为后果, 而在档案法立法的时候我国的行政处罚法理论和规则体系还不够成熟, 造成了当时的规定当中的行为后果与行政处罚法的不协调。 (3) 在档案法立法的时候, 中国的行政法理论发展还不够成熟。任何法律都是建立在理论体系之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在中国的法学教育恢复后学术研究逐渐深入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就行政法学理论来说, 在早期中国的行政法学理论沿用着苏联的理论, 苏联理论下的行政法学更加突出政治性在对权力的限制和权利的保护上并不突出。在法律发展上, 中国的民法、刑法发展较快, 而且这些领域的法律发展上突出了德日的法律体系模式, 各种概念都是按照德日的体系构建的, 因此, 在档案法修订的时候呈现一种不相协调的现象。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下对档案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的追究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 一是责任主体规定不明确, 造成在实践操作当中只追究直接管理人员而较少追究具有直接管理职责的人员的责任;二是行政责任类型区分模糊,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没有区别开来, 使得在责任追究的时候存在大量的将行政处罚作为行政处分来进行处理的现象。笔者认为, 这些问题都是中国立法进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下一步的法律修订当中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相关法律理论为依据将这些问题通过立法技术来予以解决。

摘要:在目前档案管理当中出现了大量的档案违法行为, 就这一问题, 笔者通过对我国档案违法的行政责任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 找出对档案违法追究不利的原因, 希望对完善我国档案立法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违法,行政责任

参考文献

[1]李伯富.论档案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J].档案学通讯, 2006 (1) .

[2]张文生.浅论档案违法行为的认定[J].档案天地, 2006 (4) .

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初探 篇8

医疗事故行政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的工作中, 因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章,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需要指出的是, 在理论上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看似清晰而明确, 但在实际应用中问题要复杂许多。首先, 因为人们对部分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就“医疗事故”而言, 如果严格地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 它应涵盖所有的医疗过错行为, 但在实际中, 大多数医护人员, 包括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因受到“医疗事故”在《条例》颁布前早期概念的影响, 仍然将其理解为“恶劣程度较大的严重医疗过错”。医疗事故同时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和行政概念, 有时会发生错位。再者, 人们通常会把医疗事故行政责任理解为发生医疗事故后所必须承担的不利后果, 但往往忽视了“义务”, 也即责任的另一层内涵。从广义上而言, 为防止、处理、解决医疗事故, 医疗机构和有关工作人员必须进行的工作, 必须履行的职责, 也是属于医疗事故行政责任的范畴。

清楚地了解医疗事故行政责任, 不仅对法律工作者、学者有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普通老百姓更是有实际的意义。首先, 落实行政责任能够对医疗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和单位进行处罚, 具有惩戒作用。在现代的法制社会里, 每个人都是社会单元的组成部分, 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医疗事故一经发生, 如果确定了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当事人, 那该当事人就应该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理。从公平的角度而言, 这也是对守法的医护人员的保护。其次, 落实行政责任有助于防止新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通过落实行政责任, 一方面惩罚了直接责任人, 使他们对自己的违规行为进行检讨, 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另一方面, 也警示了其他潜在的医疗事故责任人, 使其遵守法律法规, 从而达到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目的, 这也是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的方式之一。

那么, 当医疗行政主体不履行行政法规定的义务时, 应当承担哪些行政责任呢?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5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 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 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依据《条例》的上述规定,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轻重的不同, 对其采取以下行政处罚;1.警告。是一种轻微的行政处罚措施, 适用于对医疗事故等级较低, 情节轻微的医疗机构进行的处罚。警告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强制性, 是最常被使用的行政处罚方式, 并且需要采取书面形式。2.责令限期停业整顿。这种处罚方式主要适用于规章制度不健全,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混乱的情况。3.吊销执业许可证。此项行政处罚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所采取的最为严厉的强制性处罚方式。因为该处罚方式直接关系到医疗结构能否继续营业, 处罚程度是非常严厉的, 所以适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只有对那些拒不进行限期停业整顿或经过整顿仍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医疗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才能采取该处罚措施。

由于医疗事故频频发生, 加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实施, 人们对不服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法律救济问题愈加关心。那么, 当我们遇到医疗纠纷时, 应该怎样寻求法律救济呢。首先, 对于事故定性定级不服的法律救济。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 对于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事故, 应当先由当事的医疗机构立即对事故进行调查了解, 然后与患者或其家属协商处理, 只有在协商不一致, 双方对事故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 才能提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所给予的事故性质和等级的认定, 是在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出的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审查后作出的。因此, 其法律救济途径只能是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并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新的鉴定结论给予重新鉴定。第二, 对于事故赔偿费用裁决不服的法律救济。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的赔偿费用和由于医疗事故使患者新增加的医疗费用作出处理, 应该属于何种行为?有的学者认为, 它“兼有行政调解和仲裁的双重性质, 但与行政调解和仲裁之决又有其不同之处”;有的学者认为, 它是当事医疗单位的上一级行政部门对医患双方在赔偿金额问题无法协商一致时的“帮助调解”;还有的学者认为, 它是一种“行政裁决行为”。笔者认同后一种观点, 原因是, 在行政调解、行政仲裁与行政裁决之间, 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而“行政裁决”更能全面地概括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和新增医疗费用作出处理的全部特征。第三,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法律救济。其一, 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第9条第1项规定, 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的申请。其二,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 还可以根据上述条例第47条第1款的规定,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离职审计研究 篇9

从定义上来讲,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离职审计工作一般是指在被审计对象任期届满或者是被审计对象由于提升、调任和退休等原因即将离开单位时, 由单位按照规定要求向审计部门提出有关审计要求, 然后对被审计对象在其任期内的财政收支和经济行为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做出科学、权威的评价和认定。简单地说,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离职审计其实就是一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职审计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具有一定的保护性和建设性的作用, 能够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通过对即将离职的单位领导在任职期间的经费和业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价, 确定其合法性和效益成绩, 做好工作交接工作, 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和腐败现象, 可以有效地减少单位因为领导个人的操作失误和违规行为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干部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促进本单位的廉政工作建设。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审计机关参与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决算的较高层次的监督作用, 完善了干部管理机制。离职审计可以看作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考核方式, 审计结果对于领导干部的考核任用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这一客观存在的指标可以使干部的评价和使用过程更加公平、公正, 有效地避免了跑官、卖官等腐败现象的出现。

二、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离职审计的主要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离职审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 被审计者在单位任职期间经济目标和业务发展上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这是离职审计最为直接的出发点之一, 也是最先涉及到的一点。这个方面主要是检查单位预先制定的经济目标是否完成, 在成本控制和利润数量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通过对各项数据的审查和比对, 对被审计者的任期内工作情况得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并且要对单位的资产状况进行检查, 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从另一个侧面来反应出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应该来说这是一个公正、客观的过程, 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进行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认定。

(二) 被审计者在单位任职期间个人在保证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方面的情况

这是离职审计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也是对被审计者最基础、最关键的评价和考核。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大背景下, 大力实行离职审计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严密防范和查出腐败行为, 对领导干部自身的工作行为和法纪意识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监督作用, 确保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这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检查单位本身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建设情况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下, 建立一个严格的内控制度体系是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在任职期间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资金结算、财务预决算和各项费用的审批制度, 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地予以贯彻落实, 确保单位各种事物和工作的正规性和有效性, 从源头上避免任何违法违纪和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 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也是单位领导抓管理工作的重点。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离职审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 对审计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 认识不够统一及其对策

由于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 包括资料收集、数据核对和证据查证等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离职审计工作应该说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 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同时也需要一定数量人员的参与,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离职审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 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离职到履职新的工作岗位这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来说是比较短的, 而离职审计的根本要求是要在单位领导离职之前进行, 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离职审计工作开展起来显得比较仓促和被动。在确定审计重点时往往不能做到充分地把握全面情况, 对于审计方案的制定和最终审计报告的撰写上也不能保证高标准和高质量。目前这种离职审计内容繁杂和离职审计时间较短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力离职审计的质量和职能作用的发挥。另外, 虽然中央早就对离职审计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真正充分地认识到离职审计工作的意义, 有的没有认识到规范和界定领导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作用, 有的甚至是熟视无睹, 还是按照之前传统的工作思路来审计考核即将离职的单位领导。

为了充分全面地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离职审计工作, 首先要提高认识, 相关部门的各级领导都要充分重视起来, 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 提前成立由组织部分、监察部分和审计部门等单位组成的离职审计工作领导小组, 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其次是要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支持离职审计工作, 在问题反馈和数据查证方面提供充分的帮助, 并且要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同时要继续加大宣传的力度, 传达中央和各级领导对于离职审计工作的指示精神, 使行政事业单位从上到下所有人员都能正确地认识到离职审计这样工作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离职审计工作切实有效地得到开展和落实。

(二) 离职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不够规范及其对策

这个问题在目前的实际离职审计工作中也是十分普遍的,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的离职审计工作机制不健全, 应该说离职审计的独立性是确保其最终审计结果公正、客观的重要前提条件, 然而我们目前离职审计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都或多或少地与某些单位存在关联关系,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他们在开展离职审计工作时不能保证足够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极大地影响了离职审计工作正规有序地开展, 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违背职业道德、违规操作的现象。二是对于离职审计相关工作制度的落实不够到位, 一个比较明显的状况就是先任后审, 这样情况下一方面不利于资料证据的收集和人员问题的核实, 同时一旦真的查出了问题, 也给纪检和监察等部门处理问题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三是对审计结果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不够, 没有真正在领导任职考核方面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离职审计的权威性。

为了切实扭转当前离职审计工作的不利局面, 首先应该严格地贯彻和落实各项离职审计工作制度, 要提高离职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精神来开展这项工作, 注意工作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其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从根本上确保离职审计工作的公开、透明, 要充分利用单位内部审计的结果, 并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 拓宽信息收集的渠道;最后要确保审计结果作用的发挥, 在进行领导干部任用考核时, 必须将离职审计的结果作为一项重要的依据和和指标, 切实维护离职审计的权威性。

四、结论

应该说, 离职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但是在当前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影响了离职审计制度的正常开展。为此, 我们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发现那些影响离职审计工作机制畅通运行的问题, 并及时予以解决。同时要注意不断完善离职审计工作制度, 加强管理和指导, 保证离职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洪明照.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初探[J].宁德师专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探析 篇10

一、贯彻落实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做法

1. 提高认识, 加强对贯彻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领导。

各地档案部门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加强了对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 由第一责任人任领导小组组长, 并明确了法制处 (科) 为日常工作机构。同时, 对贯彻落实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进行安排部署, 有力地促进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贯彻实施。

2. 明确执法任务, 实现执法责任明晰化。

实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依法约束和监督执法行为, 既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 也是从制度上保证正确和充分履行法定职责行之有效的手段。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重新梳理、分解细化档案行政执法依据、执法内容、执法程序和执法权限, 深度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同时, 结合不同岗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 制定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 将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行使职权、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 作为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3. 层层落实执法责任, 严格进行考核。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普遍加大了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 制定下发了档案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和目标分解表, 将责任落实到有关机构和个人, 有的还对县区档案局实施一把手工程, 签订责任状, 年底兑现奖惩, 有力地推动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4. 以提高档案行政执法水平为重点, 不断加大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创新力度。

在组织开展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 根据档案工作的发展变化情况, 及时补充调整目标, 注意增加新内容, 采用新方式、新方法, 使专用目标更加符合实际。

二、贯彻落实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取得的成效

1. 行政执法行为日渐规范。

实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对执法主体、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的界定, 促使档案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切实履行职责, 更好地纠正了不作为的现象。同时, 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还使档案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自觉做到依法执法、规范执法。

2. 档案部门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

档案部门是政府行政机关, 必须依法行政。自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以来, 执法人员合法行政、规范执法意识明显加强, 越来越重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行政管理中的问题, 提高了行政效率。

3. 提高了社会认同度。

有作为才有地位。通过多年实施责任制管理,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扩大, 地位不断提高, 社会各界对档案执法管理由过去的不知道逐渐变为普遍认可。

三、进一步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几点对策

1. 建立更加科学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体系, 使考核更加符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

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必须按计划、分步骤实施。为此, 档案管理部门要贴近实际, 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工作目标、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 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顺利推行提供保障。具体内容和考核的量化标准也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在制定具体工作目标时, 能量化的都坚持用量化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目标值;难以量化的则要提出明确的质的规定性, 以及相应的措施, 明确各项目标要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从而为衡量各项工作的优劣树立易于操作的客观尺度。

2. 要改进责任制考核方式, 实现评议考核经常性。

目前, 多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年底责任制考核, 造成一些档案部门不注重平时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行政执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的规范。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方式, 采取平时跟踪检查、年中抽查, 年末集中检查考核的办法, 强化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监督检查。同时, 要建立健全执法档案制度, 使行政执法人员考核档案与责任制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将执法人员的平时执法活动及时记入档案, 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经常性的评议考核, 以增强日常考核工作。

3. 责任制考核工作要与档案部门其他工作配合运作。

因为这些工作能够给责任制考核提供更好的实施条件, 有利于考核效能的实现。而责任制考核效能的实现, 反过来又能为档案部门的其他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如业务培训、法制培训能提供更优秀的人才承担目标责任, 促进总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总目标的顺利实现又能为业务培训提供更好的条件。这样, 档案部门各项工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更好地促进档案事业更好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智为.档案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可持续生产下一篇:OF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