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胎盘早剥

2024-07-09

重度胎盘早剥(精选十篇)

重度胎盘早剥 篇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年龄26岁~40岁, 孕周26周~38周, 妊娠<32周的有8例;单胎妊娠14例, 双胎妊娠的1例;初产妇13例, 经产妇2例。5例从未做过产前检查, 其中10例为死胎。

1.2 临床表现

15例中以明显腹痛、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者10例, 仅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者5例, 其他临床表现有胎儿宫内窘迫、血性羊水。

1.3 实验室检查

15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下降的有7例,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血小板减少的有8例。

1.4 母婴预后

14例行剖宫产术, 1例顺产。发生产后出血9例, 发生子宫胎盘卒中5例, 产前合并DIC 5例, 产后合并DIC 10例。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重度窒息5例, 经治疗均健康出院, 死胎10例。

2 护理

2.1 做好孕期保健, 定期产前检查

注意对高危孕妇的识别, 积极监护, 加强围生期健康知识宣教, 使孕妇认识到高危妊娠的危害性, 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

2.2 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

重视高危因素, 对于合并妊高征、糖尿病、胎膜早破等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严格掌握催产素静滴引产禁忌证, 合理应用催产素, 注意有无不协调高张性宫缩, 注意观察胎心胎动的变化和羊水性状。出现腹痛、腹胀、子宫张力增高或阴道流血应及时行B超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早期征象, 为抢救赢得时机。

2.3 心理护理

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多数起病急、发展快, 对母婴危害大, 确诊胎盘早剥, 抢救时须沉着镇定, 与家属做好沟通, 用合适的语言及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设法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2.4 重度胎盘早剥合并DIC的抢救

2.4.1 分秒必争, 积极进行处理

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或高度怀疑胎盘早剥的发生时, 须分秒必争, 积极进行处理。立即吸氧, 床边心电监护, 取左侧卧位, 休克患者取休克卧位, 迅速建立两条离心近的静脉通道, 选用留置针, 及时送检血常规, 做好交叉配血, 为输血做好准备, 确保输液输血通畅, 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纠正休克。

2.4.2 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

重型胎盘早剥多系内出血, 需严密监测意识、面色、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子宫底高度、子宫张力变化;床边胎心音监测, 注意胎动变化, 判断宫内出血的情况及母婴状况;正确记录出入量, 注意阴道流血量、性质。观察患者牙龈、皮肤、黏膜及注射部位有无出血, 关注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报告, 及时发现DIC早期征象。一切检查及护理操作均应轻柔, 避免突然变换体位, 尽量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 协助医师做好产科处理, 一旦确诊, 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 迅速终止妊娠。术后24 h内,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腹部切口持续沙袋加压, 减少出血。若出现阴道流血不止, 无血凝块,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纤维蛋白原<1.5 g/L, 凝血酶原时间>15 s, 凝血酶时间>21 s, 应立即开通多条静脉通道, 输注新鲜血、成分血或凝血因子, 积极配合病因治疗。及时准确抽取血标本, 动态监测实验室结果, 密切观察治疗后反应, 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

2.4.3 产后DIC的观察与护理

一旦发生产后DIC, 立即予吸氧、保暖, 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 快速输血输液。持续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 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 呼吸是否恢复畅顺。用储血器准确测量腹腔渗出血量, 并做好记录。若发现子宫轮廓不清, 子宫软, 提示子宫收缩乏力, 立即按摩子宫, 使用子宫收缩剂如缩宫素, 温生理盐水纱布热敷。若子宫仍不收缩或出血多, 血液不凝, 则应在输入新鲜血的同时行子宫切除术。

2.4.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准确测量24 h出入量, 密切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动态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尿比重、尿色, 尤其每小时尿量, 如每小时尿量少于30 ml应及时补充血容量, 如少于17 ml或无尿时, 应考虑有肾功能衰竭的可能, 可用20%甘露醇200 ml快速静滴或速尿40 mg静脉注射[2]。如已出现肾功能衰竭, 经一般治疗无效, 应控制进液量, 积极采取措施 (包括人工肾) 抢救产妇生命, 密切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

2.4.5 加强基础护理

由于DIC患者出血多, 免疫功能低下, 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因此要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情况, 包括引流液的性状、引流量。定期做好会阴部清洁消毒。加强口腔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必要时行吸痰, 确保呼吸道通畅, 使用一次性鼻塞和吸痰管, 以防发生肺部感染。医护人员各种操作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

3 体会

胎盘早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 处理是否及时恰当, 直接关系到母儿预后。首先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 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 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旦合并DIC, 抢救尤其困难。护士应精通业务, 熟练掌握DIC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症状及体征, 这样才能配合医生, 综合判断, 作出诊断, 赢得抢救的时间。护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还要有过硬的操作技术, 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临危不乱, 处事冷静果断, 抢救过程有条不紊, 对所有抢救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剂量、浓度、方法、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要掌握, 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赢得抢救时间。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18~121

重度胎盘早剥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共收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83例,发生胎盘早剥20例。

1.2诊断方法: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依据⑴《妇产科学》第七版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标准: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小時,或随机尿蛋白≥(++);血清肌酐》106umol/L,血小板<100×109/L;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部不适。

2 结果:

2.1一般情况:2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平均年龄27.3±3.2,其中初产妇11丽,经产妇9例,发病孕周26-37周,其中26-34周发生胎盘早剥16例,34-37周发生4例。

2.2临床表现:20例均有轻微或剧烈腹痛或腰酸,可触及不规律或规律宫缩;17例有阴道出血,3例阴道无出血;胎心消失10例,胎心异常2例,胎心正常2例;超声提示胎盘早剥15例。

2.3终止妊娠方法及新生儿情况:其中18例行剖宫产术,2例阴道分娩;新生儿死亡(包括宫内死胎)14例,存活6例。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不明,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灌流减少,子宫胎盘血液灌注不足,胎盘有血栓形成,组织缺血坏死;孕妇血压升高,底蜕膜基底膜的螺旋小动脉发生急性小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破裂、底蜕膜出血,胎盘产生局部缺血,形成血肿均可导致胎盘早剥⑵。胎盘早剥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且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对母儿预后影响极大,贫血、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DIC发生率均升高,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本资料结果显示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6年时间重度子痫前期发生胎盘早剥发生率2.03%,发生胎盘早剥的患者中新生儿死亡率(包括宫内死胎)达70%,,且孕周越小,新生儿死亡率越高。剖宫产率高达90%,部分患者已发生宫内死胎但因重度胎盘早剥仍需剖宫产终止妊娠,对患者生理、心理及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虽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有时症状不典型,但本资料显示20例孕妇均有腹痛,可触及规律或不规律宫缩,多数有阴道出血,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仍有蜘丝马迹可寻。

鉴于胎盘早剥的发生对母儿预后影响极大,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故建议产科医务人员从以下几点做起:⑴加强孕期宣教,定期产前检查,建立健全的三级保荐制度。⑵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加强孕期监测,一旦重度子痫前期诊断明确,应及时住院治疗。⑶对于住院患者应严密监测血压、胎动、胎心、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如有胎心异常、阴道出血或腹痛等情况,应提高警惕,有可能发生胎盘早剥,必要时行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⑷一旦确诊胎盘早剥,需根据孕妇病情轻重、孕周、胎儿宫内状况、产程进展、胎产式等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及终止妊娠的方式。我相信只要我们产科医务人员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对胎盘早剥做到早诊断、早处理,就可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孕产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挽救母婴生命,提高我们产科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

重度胎盘早剥 篇3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临床特征

胎盘早剥为重度子痫前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它是指孕妇在妊娠20 周到分娩的这段时间内, 其胎盘虽然处于正常位置, 但是胎儿在分娩前可能出现部分或整体从子宫壁剥离的情况[1,2]。根据临床研究表明, 在子痫前期患者终末器官受损中, 胎盘受累达到了55% 以上[3]。胎盘早剥有轻型胎盘早剥和重型胎盘早剥两种, 轻型胎盘早剥以外出血为主, 常见于分娩期, 以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重型胎盘早剥以内出血为主, 常见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病, 以突发性的持续性腹痛、腰酸、疼痛为主要症状[4,5]。胎盘早剥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 若不能及时诊断并治疗, 可导致死胎、新生儿窒息、凝血功能障碍等。目前, 临床上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仍无法准确预测, 是临床医师的关注对象[4]。为此, 本院以40 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 年1 月1 日-2015 年5 月25 日本院妇产科收治的40 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设为观察组, 另选40 例重度子痫前期未并发胎盘早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1~35 岁, 平均 (25.3±3.2) 岁;孕周21~38 周, 平均 (27.5±5.2) 周; 其中经产妇16 例, 初产妇24 例; 产次为1~3 次, 平均 (2.1±0.5) 次;平均体质量 (57.2±12.5) kg。对照组患者年龄22~36 岁, 平均 (24.3±4.2) 岁;孕周22~39 周, 平均 (28.5±4.2) 周;其中经产妇14 例, 初产妇26 例;产次为1~2 次, 平均 (1.1±0.8) 次;平均体质量 (56.2±13.5) kg。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体重、产次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和纳入排除标准重度子痫前期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进行评定: (1) 患者血压波动异常且其水平较高, 其收缩压超过160 mm Hg, 波动范围>30 mm Hg;舒张压超过110 mm Hg, 波动范围>20 mm Hg。 (2) 患者存在低血蛋白症, 其ALB<25 g/L, Tp低于正常值, <60 g/L。此外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水肿、视线模糊等临床症状。胎盘早剥: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提示胎盘增厚;液性暗区出现于胎盘和子宫间, 或胎盘下部;患者伴有阴道流血、腹痛、腰部酸痛、子宫压痛等症状[4]。入选患者均符合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诊断标准, 观察组患者符合重度子痫前期并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排除心肝肾严重疾病者、精神疾病者、感染性疾病者[5]。

1.3方法

1.3.1 检查方法对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 在其入院后对其进行各项常规检查, 包括超声检查、心电监测、凝血功能检测、尿蛋白定性检查、血压监测、肝肾功能检测、血常规检查等常规检查。

1.3.2 治疗方法在患者入院后均按临床常规处理, 包括在其住院期间给予足够的孕期营养, 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的情况, 必要时可给予心电监护, 或给予间断的低流量吸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措施, 如给予常规解痉挛镇静药物缓解或解除患者痉挛情况, 对于血压升高者可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控制其血压水平[6,7]。在其住院期间, 综合患者的情况、胎盘情况、病情等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估, 制定结束妊娠的最佳时间及方式, 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孕妇, 可考虑尽早结束妊娠, 以保证其生命安全[8,9,10]。

1.4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部分实验室指标 (血性羊水、胎儿窘迫、宫腔积血、平均动脉压>130 mm Hg、尿蛋白>+++、脐血流异常) 的发生情况; (2) 观察两组患者分娩方式、分娩孕周, 记录早产的发生情况; (3) 观察两组患者母婴结局 (新生儿窒息、死胎、产后出血、DIC、胎盘卒中) 的情况, 将其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11,12]。

1.5统计学处理本次两组研究所得数据由专业记录员交叉记录, 同一样本, 进行3次重复性检测 (无离群检验) , 研究所得数据均输入Excel表格, 并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所得计数资料均进行X2检验, 计量资料均行t检验, 并用 (±s)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性羊水、胎儿窘迫、宫腔积血、平均动脉压>130 mm Hg、尿蛋白>+++、脐血流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及早产率比较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早产率亦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分娩方式、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母婴结局比较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死胎、产后出血、DIC、胎盘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胎盘早剥是妇产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也是重度子痫前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3]。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环境污染、缺乏锻炼、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与其发病率上升明显相关, 有关数据显示,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2.0%~4.6%[14,15], 对孕妇及胎儿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准确预测胎盘早剥的发生, 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或终止妊娠, 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6,17]。

迄今为止胎盘早剥的发生机制仍不是十分明确, 大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病变、宫腔压力骤降、子宫静脉压升高、某些机械性因素会增加胎盘早剥的发生率[18,19]。重度子痫前期可致使患者血管痉挛性收缩或硬化, 可引起血管阻力增加和高血压, 血流量减少, 血管壁出现纤维蛋白样坏死, 从而导致胎盘严重缺血, 当其子宫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时, 流出的血液可引起血肿情况的发生, 从而导致子宫壁和胎盘的分离[20,21,22,23]。若不能及时做出诊断, 剥离时间越长, 患者的病情会随时间的推移愈加严重, 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对于怀疑存在胎盘早剥情况的孕妇, 可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跟踪调查, 以防止未及时终止妊娠而造成的不良预后[24,25]。本次研究以40 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患者作为观察组, 重度子痫前期未并发胎盘早剥的4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通过研究发现, 观察组血性羊水、胎儿窘迫、宫腔积血、平均动脉压>130 mm Hg、尿蛋白>+++、脐血流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血性羊水、胎儿窘迫、尿蛋白增加、血压波动异常、脐血流异常是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主要特征, 可作为观察或预测患者是否发生胎盘早剥的指标。另外本次研究还发现,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早产率为87.5%, 高于对照组的60.0% (P<0.05)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死胎、产后出血、DIC、胎盘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会严重影响母婴结局, 威胁孕妇及胎儿的安全。陈洵艳等[26]通过研究也表明, 尿蛋白增加、血压波动异常、脐血流异常等是胎盘早剥的主要特征, 胎盘早剥可严重影响母婴结局, 临床应及时干预, 以保障其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与其结论基本一致。

胎盘早剥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 患者在妊娠晚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为胎盘早剥, 剥离下的坏死组织会随剥离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且坏死组织会进入母体循环中, 将人体中的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从而导致患者发生急性或慢性失血性休克, 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27,28]。因此, 在患者全身重要脏器还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时, 若能及时做出诊断, 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其临床症状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 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29,30,31]。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子宫发生强直性收缩, 或者是其张力增大。但临床研究表明, 由于个体差异, 患者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因此缺乏特异性, 为临床准确预测胎盘早剥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需要高度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32]。因此, 患者要认真做好产前检查;保持良好心情, 避免情绪波动太大, 将血压维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 这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之一;若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分娩前有腹痛或阴道流血的情况, 可考虑为胎盘早剥, 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以做出正确判断, 一旦发现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确诊为胎盘早剥的患者, 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补充血容量, 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 避免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 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 终止妊娠,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33]。

胎盘早剥98例临床分析 篇4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分娩12 634例,其中胎盘早剥98例,发生率为0.78%。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30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82例。

临床表现:胎盘早剥以腹痛和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本组98例中阴道流血者62例(63%)。有腹痛者70例(71%),其中典型板状腹6例。有胎心改变者42例(43%),其中胎心音消失18例。

产前诊断为胎盘早剥者72例(73%),其中B超提示胎盘早剥34例,产后诊断胎盘早剥26例(27%)。

分娩方式:剖宫产6例(61%);阴道分娩38例(39%)。

结果

分娩孕周25~42周,<28周4例,28~36周38例,37~42周56例。胎儿体重≤1500g15例;死亡10例,1500~2500g34例,死亡7例,>2500g49例,死亡2例,新生儿窒息24例。

并发症:并发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25例(25.5%),慢性高血压疾病4例(4.1%),胎膜早破22例(22.4%);脐带因素25例(25.5%),外伤5例(5. 1%),产后出血16例(16.3%),失血性休克5例 (5.1%),子宫胎盘卒中6例(6.1%)。

讨论

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①血管病变如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②机械性因素:如外伤、脐带过短或脐带缠绕等。③绒毛膜羊膜炎致胎膜早破。④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本文98例中有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者25例(25.5%),脐带因素25例(25.5%),胎膜早破22例(22.4%)。说明胎盘早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胎膜早破关系密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基底膜螺旋动脉退行性变、血管痉挛、坏死、梗死致使胎盘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胎膜早破时伴有绒毛膜羊膜炎的胎盘,因羊膜感染、白细胞浸润羊膜导致底蜕膜与子宫壁分离而发生胎盘早剥。

国外报道胎膜早破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是未破膜孕妇的3倍。因此,有效地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能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

胎盘早剥的诊断:胎盘早剥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患者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但典型的板状腹较少见。

本组98例中有阴道流血者62例(63%),有腹痛者70例(72%),而典型板状腹者6例。本组B超提示胎盘早剥34例,而产前确诊胎盘早剥者72例。

因此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高度疑为胎盘早剥:①无原因的胎心改变,同时伴有临产先兆;②子宫张力高;③阴道持续少量流血;④B超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而有明显胎盘后液性暗区表现,应高度疑为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的危害:胎盘早剥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子宫胎盘卒中,切除子宫甚至死亡。由于胎盘早剥出血引起胎儿急性缺氧,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明显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升高。

本组98例中围产儿死亡19例,病死率为19.4%;新生儿窒息24例,窒息率为24.4%,均高于正常产妇。

胎盘早剥的处理:胎盘早剥6小时内应结束分娩,故一经确诊需及时处理,尽快终止妊娠,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危及孕产妇生命和增加围生儿病死率。如初产妇宫口未开全,估计短时间内阴道分娩困难,以剖宫产对母儿最为安全。故本组剖宫产率高达61%。

术时应仔细检查子宫,如出现子宫卒中,即预热盐水热敷、按摩子宫,同时给予大剂量宫缩剂加强宫缩,多能使子宫转成红色;如无效则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或卵巢动脉与子宫动脉吻合支或双侧髂内动脉,同时输注新鲜血及晶、胶体液,产后出血及休克多能纠正。

重度胎盘早剥 篇5

1 临床资料

产妇年龄26~36岁,孕周34~40周,初产妇6例,经产妇5例;双胎1例,单胎10例;剖宫产7例,经阴产4例,3例仅在产后检查胎盘胎膜发现有2/3的陈旧性压迹。发生产后出血6例,发生子宫胎盘卒中5例,产后合并DIC 3例,合并肾功能衰竭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3例,母婴经过积极治疗均康复出院。我们在产后观察过程中,发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者,经过给予缩宫素、卡孕栓、米索前列醇,补液、补血、纠酸后未能完全控制病情发展,并发DIC和肾功能衰竭者,及时及早联系上级医院,护送转上级医院治疗。在上级医院住院2~3周均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重度胎盘早剥患者多数起病急,发展快,对母婴危害大,确诊胎盘早剥,抢救时须沉着镇定,与家属做好沟通,设法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2.2 分秒必争,积极进行处理

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或高度怀疑胎盘早剥的发生时,须分秒必争,积极进行处理。立即吸氧,床边监护,取平卧位,迅速建立离心脏近的静脉通道,选用留置针,及时送检血常规和血凝,做好交叉配血,为输血做好准备,确保输液、输血通畅,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2.3 密切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

重度胎盘早剥常并发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应严密监测意识、面色、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子宫底的高度、子宫收缩情况,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观察患者牙龈、皮肤、黏膜、注射部位及缝合针眼有无出血,关注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报告,及时及早发现DIC早期征象,一切检查及护理操作均应轻柔,避免突然变换体位,尽量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3],协助医生做好抢救治疗工作。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DIC的观察与护理

若胎盘娩出后阴道流血不止,无血凝块,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如纤维蛋白原<1.5 g/L,凝血酶原时间>15 s,凝血酶时间>21 s,应立即开通多条静脉通道,输注新鲜血液、成份血,及时抽取血标本,动态监测实验室的结果,密切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2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自发生产后出血,立即予吸氧、保暖,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输血,持续心电监护,插入导尿管并保留以测尿量[4],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的变化,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吸氧过程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用储血器测量阴道流血量,观察出血的性质,并做好记录,若发现子宫轮廓不清,提示宫缩乏力,立即双手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如:缩宫素、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等,若患者出现口渴、收缩压<90 mm Hg或脉压<30 mm Hg,脉搏快、弱,>100次/min,尿量<30 ml/h,皮肤湿冷,应备好抢救药物,配合医生全力抢救。因医院条件有限,及早及时联系上级医院,做好抢救治疗准备,我们成立护送救治小组与上级医院成功交接患者。

4 讨论

重度胎盘早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常在分娩前有较明显的症状及体征,经阴分娩,在产后常规检查胎盘膜中发现者仅为少数。抢救患者成功在于我们医院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警惕性,对病程发展预测及时准确,与上级医院组织协调好,为患者赢得抢救治疗时间。胎盘早剥的常见诱因为孕妇血管病变,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外伤、宫腔压力骤减等。因此应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知识,对有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积极住院治疗,严密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防胎盘早剥及并发症的发生。重度胎盘早剥起病急、进展快,可出现DIC、子宫胎盘卒中、产后出血、肾功能衰竭等直接危及母婴生命的并发症,只有早发现、及时处理,才能有效避免或减轻各类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的关键是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典型的胎盘早剥表现为阴道出血或持续腹痛,腹部呈板样硬,血性羊水,诊断并不困难,但对起病初期,症状及体征不典型的病例,要提高责任心、警惕性,以防误诊、漏诊,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8-121.

[2]童亚菲,金美珍.胎盘早剥及其并发症诊治的分析[J].中国临床医院,2002,12(9):71.

[3]陈玲.胎盘早剥4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7(6):2759.

重度胎盘早剥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33例, 年龄21岁~40岁 (30.5岁±5.5岁) ;初产妇24例, 经产妇9例;孕周2 5周~4 0周 (3 6.5周±5.5周) ;根据Sher分度Ⅰ度胎盘早剥28例, Ⅱ度胎盘早剥4例, Ⅲ度1例;根据病理分型, 显性剥离1例, 隐性剥离29例, 混合型剥离3例;产前9例有隐性出血, 4例显性出血, 20例无出血。所有孕妇入院时均给予血常规、心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B超等检查, 按《妇产科》第6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33例均符合重度子痫前期和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本组33例孕妇入院后均给予测量体重, 抽血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B超等常规检查, 同时给予胎心监护, 产妇血压监测, 以及眼底、尿蛋白定性及24h定量检测, 并给予常规的期待治疗。

1.3 结果

33例产妇经严密病情观察、期待疗法和积极护理干预后, 均行剖宫产娩出胎儿, 剖宫产率100%。33例产妇中早产24例 (占72.7%) , 其中并发子宫卒中5例, 凝血异常10例, 产后出血12例 (出血量300mL~450mL) , 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新生儿轻度窒息9例, 重度窒息6例, 围产儿死亡9例 (死胎2例) 。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与护理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一旦发现应住院治疗, 由于该病病情复杂、变化快, 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以了解孕妇病情轻重和进展情况, 同时可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进行合理治疗。监测内容应注意母体、胎盘和胎儿三方面相结合[2]。

2.1.1 血压监测

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为疾病的发展随时提供动态信息。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孕妇全身小血管痉挛, 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量减少导致多器官系统的病理性损伤, 且病理基础的改变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 未足月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使用降压药降低血压的同时, 也降低孕妇重要器官, 尤其是子宫胎盘的血流量, 使胎盘早剥加重[3]。因此对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孕妇的血压监测, 应严格根据其病情状况遵医嘱给予动态心电监护仪监测或人工定时测量。子痫前期24h血压变化与正常孕妇血压有显著区别, 其06:00~07:00和16:00~20:00这两个时间段内血压升高尤其明显, 为保持孕妇良好的血压控制和充足的睡眠休息, 降血压药物的使用和血压监测应根据这两个时间段进行适当调节。

2.1.2 尿蛋白监测

由于蛋白尿的出现及尿量的多少反映了肾小管痉挛程度以及肾小管细胞缺氧及其功能受损的程度, 责任护士应给予高度重视, 严格遵医嘱留取孕妇中段尿进行尿蛋白检查, 并及时追踪检查结果。

2.1.3 水肿

妊娠后期水肿的发生与妊娠合并高血压有关, 亦可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 以及与孕妇贫血和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有关, 因此水肿轻重不一定反映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孕妇病情的严重程度, 但无明显水肿孕妇亦有可能迅速发展为子痫, 因此应严密观察孕妇的水肿情况。

2.1.4 阴道出血

注意孕妇有无突发的腹痛和阴道异常出血, 严密观察腹痛性质和持续情况, 阴道流血颜色、量及性状, 有无血液凝固及凝固程度, 采用称重法估计阴道出血量。监测宫缩强度、频率、持续时间, 宫缩以强度≥30 mmHg、频率≥每10min 2次、持续时间≥30s为强;强度<30mmHg、频率<每10min 2次、持续时间≤30s为弱[4]。

2.1.5 其他

注意观察孕妇的自觉症状, 如有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胸闷等自觉症状则提示孕妇病情有进一步发展。监测胎儿发育情况、B超监测胎儿宫内状况和脐动脉血流等。随时询问孕妇有无胎动异常现象, 指导孕妇自测胎动的方法, 每日早、中、晚各自测胎动1次, 每次1h。正常胎动每小时3次~5次, 12h不少于30次, 告知孕妇如自测胎动有异常应及时报告,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胎儿连续监护。

2.2 心理干预

孕妇的心理状况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孕妇的负性心理可引起血压的变化及疾病的不良进展, 甚至可诱发子宫收缩, 轻度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时孕妇无身体上的明显不适, 往往不引起孕妇的重视;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 当血压明显升高出现自觉症状时, 孕妇就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护理人员应随时评估孕妇的心理状况, 加强与孕妇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获取孕妇的信任, 主动倾听, 鼓励其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向其详细讲解心理负性情绪对疾病产生的影响, 给予精神支持以稳定其情绪, 提供心理疏泄途径和机会;培养孕妇的兴趣和爱好, 鼓励其积极参与病区、病室内病友间的活动, 以转移其对疾病的关注;注意家庭支持系统建设, 指导家属、亲友多给予鼓励和安慰等。

2.3解痉治疗护理

重度子痫前期治疗以降压、解痉、扩容、镇静和利尿为主要原则, 以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 首选药物硫酸镁。责任护士在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时应严格控制药液的用量和输入速度, 详细记录病人呼吸频率和每小时尿量, 保持呼吸≥16/min, 尿量≥25mL/h或≥600mL/d, 孕妇膝腱反射存在, 准备10%葡萄糖酸钙备用, 定期抽血进行镁离子浓度检测。使用硫酸镁治疗期间孕妇如出现轻度呼吸抑制, 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mL~10mL静脉注射。

2.4 一般护理

为孕妇创建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一切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 动作轻柔, 以减少声、光等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 预防子痫的发生。嘱孕妇绝对卧床休息, 采取左侧卧位, 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 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间断或持续氧气吸入, 以提高组织细胞的含氧量, 纠正缺氧。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使孕妇充分认知和掌握疾病的病因、发展、治疗、转归和预后等医学知识, 正确对待疾病, 提高期待疗法的治疗依从性。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唯一有效的措施, 责任护士应严格掌握终止妊娠的时机, 及时协助医生做好分娩准备。

3 小结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孕妇, 尤其是未足月的重度子痫前期, 保守期的治疗能尽量延长孕周, 为胎儿的生长和肺成熟赢取时间, 是减少围生儿病死率的一种治疗措施。保守期的治疗要在确保母亲生命安全的前提下, 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孕妇血压、尿蛋白、水肿、阴道出血、胎儿和胎盘等的病情监测, 积极进行心理干预、硫酸镁解痉治疗的护理, 以及常规护理和掌握终止妊娠的时机, 尽量减少母亲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玉芳.重度子痫前期病人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 2011, 9 (11A) :2933-2934.

[2]黄美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 34 (2) :219-220.

[3]刘兴会.产科临床热点[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97.

胎盘早剥136例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1年6月—2006年5月间妊娠合并胎盘早剥患者136例,其中初产妇103例,经产妇33例,年龄21岁~34岁。发病时间:孕28周~36周65例(47.8%),孕37周~41+周71例(52.2%)。

1.2 诊断

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1]。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治疗[1]

一旦确诊应尽快结束分娩,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有:如 (1) 自然分娩:用于胎心正常,产妇出血少,估计短时间内能分娩者,或胎心不好,出血较多,但能很快自然分娩者。 (2) 产钳或胎吸助产:用于胎心异常,宫口开全,先露较低者。 (3) 剖宫产:用于诊断明确,估计胎儿存活或孕妇出血多危及生命者,应选择剖宫产结束妊娠。 (4) 有关子宫胎盘卒中保留子宫的指征及方法:根据经验,选择无创性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2]。

1.3.2 期待疗法

主要是观察或保胎,用于胎龄小,无急性早剥征象者。在此期间应给予促胎肺成熟药,如:地塞米松;抑制宫缩药,如:利托君、舒喘灵、硫酸镁等;控制感染,并严密观察胎心音、阴道出血情况、子宫体征;B超随访。同时做好随时剖宫产准备,争取阴道分娩的机会。

1.4 治疗结果

136例患者中阴道分娩69例占50.74%(包括自然分娩、胎吸、产钳、臀牵引);剖宫产67例占49.26%(其中因子宫胎盘卒中行子宫切除3例)。其中有43例行期待疗法,延长孕周近足月或足月终止妊娠。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资料均为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136例胎盘早剥患者发病诱因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中可以看出,妊娠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发生的主要病因,其次为各种引产,创伤占第三位。

2.2 136例胎盘早剥患者孕周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调查结果见表2.

不同孕周的围生儿病死率比较,χ2=34.7, 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孕周在35周以下围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35周及以上者。

2.3 136例胎盘早剥患者围生儿出生体重与病死率关系调查结果见表3.

出生体重小于2 000 g者与出生体重≥2 000 g者围生儿病死率比较,χ2=23.9, P<0.0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出生体重<2 000 g围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2 000 g者。

3 讨论

胎盘早剥主要诱因是妊高征及慢性高血压,本组136例中有61例合并中度或重度妊高征,占44.85%,其中4例为胎盘完全剥离而胎死宫内,5例发生子宫胎盘卒中。 (2) 创伤也为发病诱因:任何外界损伤,如摔伤、压伤,或当纠正胎位时使腹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外力作用均可造成胎盘剥离,本组创伤后12例,发生于性生活后5例,乘摩托车颠簸2例,纠正胎位后1例。 (3) 宫腔内压力骤减:本组羊水过多4例(2.94%),双胎1例(0.7%),均因宫腔内压力过大,突然破水及双胎中一个胎儿娩出过快,使宫腔内压力骤减而发生胎盘早剥。 (4) 脐带缠绕也是胎盘早剥的因素。本组脐带绕颈、绕身6例(4.41%),过短4例(2.94%),在分娩期胎儿下降或脐带长度不够而强力牵引导致胎盘早剥,对此不可忽视。

孕周相对较小,临床上易与先兆早产、足月临产、前置胎盘等混淆,所以产前诊断正确率不高,本组的诊断率为47.62%.本病发病早期不能引起孕妇的注意和医生的重视,导致病情发展,以至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究其原因可能与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产时宫缩过频、过强,早剥面积小,出血不多,胎盘附着子宫后壁等因素有关。故对疑为轻型早剥者,应注意如下几点: (1) 仔细询问病史,如创伤、阴道出血、性生活等; (2) 有无发病诱因存在,如妊高征、羊水过多、双胎等; (3) 难以解释又不缓解的间歇性腰酸背痛或子宫局部压痛; (4) 胎心变化、羊水粪染等; (5) 重视无原因的早产; (6) 原因不明的产前阴道流血、流血水; (7) 血性羊水者; (8) B超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胎盘与宫壁间有液性暗区者。本组25例B超阳性检出率为64%,均为重型胎盘早剥,但轻型或不典型病例B超检出率仍不高,说明B超检查阴性结果,仍不能排除胎盘早剥可能性。因此,对临床不能排除胎盘早剥而B超报告阴性者,要追踪复查,有条件者行彩超检查,观察胎盘内部的血流回声[3]。做到早诊断,期待疗法是完全可行的。

本组结果说明,妊娠35周前发生胎盘早剥的围生儿病死学意义(P<0.01)。在胎盘早剥治疗中期待疗法可以延长孕周,增加出生体重,从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可见严格掌握指征期待疗法的必要性。

随着近几年产科监护手段的提高,非急性胎盘早剥的期待疗法成为争取阴道分娩机会,增加早产儿孕龄,减少早产儿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依据临床工作以前的说法:一旦诊断尽快终止妊娠,达不到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目的。当然不是一味地等待时机,仅就Ⅰ度胎盘早剥来看,本组70例,占51.47%,采取期待疗法,争取阴道分娩的机会,增加早产儿孕龄,减少早产儿病死率[4]。本组有42例行期待疗法,占Ⅰ度胎盘早剥的60.00%.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者认为对于胎盘早剥,胎死宫内,且宫口已开大者可在宫颈上注射阿托品0.5~1 mg,徒手进入宫腔取胎盘和胎儿,此法并不比剖宫产引起的出血多,同时可减少宫腔或腹腔感染机会,避免剖宫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反之,若出血多,胎心变化,无法在短时间内分娩,应在防治并发症的同时行剖宫产[5]。

胎盘早剥的预防:这是产科医师和孕产妇共同面对的问题,需要双方充分合作。建立健全孕产妇三级保健制度,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避免腹部创伤,孕期要按时行产前检查,有腹部创伤要及时就诊,按期行B超检查,观察胎儿、羊水、脐带情况。孕晚期活动要适当,避免劳累、受伤及早破水,孕晚期忌性生活。产科医师要严密观察产程,选择宫缩间歇时人工破膜,缓慢放出羊水,防止宫内压骤降。对妊高征患者要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监测血压,胎心,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尽量延长孕周,如有异常,及时手术,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确保母儿生命安全。

总之,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围生儿病死率高,如何防治胎盘早剥,降低围生儿及产妇病死率是产科医师的重要责任,严密观察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科学的分析及处理是关键。临床应对期待疗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密切观察产妇临床表现,监测血压,胎心,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尽可能延长孕周,如有异常,及时手术,防止DIC发生,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确保母儿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4116.

[2]董金林, 费冲.胎盘早剥65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2, 27 (2) :145.

[3]张敏, 肖晴.超声诊断胎盘早剥20例回顾性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1, 10 (1) :33.

[4]林亚.胎盘早剥的CT检查[J].实用妇科杂志, 1999, 15 (4) :182.

胎盘早剥病例分析 篇8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依据第二版《中华妇产科学》的分类方法[1], 即根据胎盘剥离面积将胎盘早剥分为轻型和重型, 轻型:以显性出血为主, 胎盘剥离面积通常不超过1/3。重型:以隐性出血为主, 胎盘剥离面积超过1/3。

1.2 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共计分娩1266例, 发生胎盘早剥12例, 发生率0.95%;产妇平均年龄30.92岁 (27~41岁) ;初产妇10例, 经产妇2例, 双胎2例;平均孕次2.83次 (1~5次) ;平均孕周36.5周 (32+3周~39+6周) , 早产发生率58.33% (7/12) ;胎盘位置分别为前壁7例、后壁3例、侧壁1例、宫底部附着1例。

12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其中1例为完全性HELLP综合征, 1例为部分性HELLP综合征;3例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 6例出现血性羊水。

1.3 分娩结局

1例于孕34+5周来院时已发生胎死宫内, 并且宫口已开全儿头已剥露, 即刻予以阴道助娩, 胎盘与胎儿同时娩出, 随后宫腔内清出670 g血块, 产后出血1600 ml, 产后检查胎盘可见整个胎盘约9/10的面积被压挤成片状。其余11例均于诊断后即刻行剖宫产。产前产后的平均总出血量544 ml (200~1600 ml) , 有3例出血超过1000 ml。12例中有4例为重型胎盘早剥。新生儿除1例死胎, 1例出生评8分, 1例出生评9分外, 其余出生评分均为10分。有3例产后检查发现脐带过短。

2 讨论

胎盘早剥主要是由于底蜕膜出血, 形成血肿并逐渐扩大, 使胎盘自附着处剥离与子宫壁分离, 严重者可发生子宫卒中、DIC等并发症。且不同程度的剥离其表现也不尽相同。目前, 国内报道胎盘早剥的发病率为0.46%~2.1%, 围产儿死亡率为20%~35%[2]。

多项临床资料显示, 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外伤、脐带过短以及吸烟等[3,4]。甚至长期卧床保胎亦可诱发胎盘早剥[4]。作者的病例中就有1例双胎自24周起即入院保胎, 长期卧床至34+6周时突然发生胎膜早破见血性羊水, 诊为胎盘早剥行急诊剖宫产, 术后检查胎盘剥离约3/5。另有一例为孕36+4周, 雨夜连续开车4 h后出现腹痛, 来院检查时发现胎心慢 (60~80次/min) , 子宫张力较大, 持续长时间不能很好缓解, 诊为胎盘早剥行急诊剖宫产后发现, 胎盘剥离面积约4/5, 仅脐带根部尚未剥离。以上结果说明:胎盘

早剥若能即刻行剖宫产, 即可减少母儿并发症, 减少围产儿死亡, 防止DIC与子宫卒中的发生。

作者认为注意了解病史及诱因, 重视临床症状及体征, 综合分析、动态观察、反复检查, 能提高早期诊断率。对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后壁胎盘、轻型胎盘早剥及B超检查阴性者更应有足够的警惕, 以免延误诊断。

同时, 建立健全孕产妇三级保健制度, 加强产前检查, 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 及早发现高危孕妇, 对妊娠期高血压等孕期并发症给予早期积极治疗, 将有助于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诱因, 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发生的胎盘早剥病例。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0.95%, 重型胎盘早剥33.33% (4/12) , 围产儿死亡8.33% (1/12) 。结论 了解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 综合分析病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将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胎盘早剥,发病诱因,诊断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426-430.

[2]张华, 姚珍薇.胎盘早剥的发病因素及早期防范.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1 (11) :697-699.

[3]陈颖, 张建平.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 27 (6) :420-422.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分析 篇9

【关键词】 胎盘早剥;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5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535-01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诊断和处理如不及时,直接威胁母婴生命,所以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与母婴预后有着密切关系,其发病率为0.46%-2.1%,围生儿死亡率为20%-35%,本文对更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对产科快速处理胎盘早剥起到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9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总分娩人数9687例,围产儿死亡156例,发生胎盘早剥69例。

1.2 诱因:(1)孕妇患重度妊高症,慢性高血压造成的血管病变25例;(2)孕妇腹部直接受撞击或摔倒等机械性因素9例;(3)妊娠晚期孕妇长期处于仰卧位,使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传到绒毛间隙导致蜕膜静脉充血扩张17例;(4)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5)羊水过多者5例。

1.3临床表现 :轻型胎盘早剥:胎盘剥离面不超过胎盘面积的1/3,多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和压迹;重型胎盘早剥: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3,表现为持续性腰腹痛,宫底升高,血色素进行性下降或发生子宫胎盘卒中等并发症。根据阴道流血及腹痛,B超可诊断。本组69例胎盘早剥中经B超诊断,有腹痛合并阴道出血者51例,仅有阴道出血而无腹痛13例,无任何临床症状者5例。

1.4 诊断:产前对全部病例均实行B超检查。其中前壁胎盘26例产前诊断, 12例产后诊断,后壁胎盘12例产前B超确诊,19例产后诊断,对全组病例均进行了产后常规检查胎盘,有血块压迹。

2 结果

2.1 胎婴情况:早产32例, 新生儿窒息12例,胎儿窘迫17例, 死胎2例,新生儿死亡3例,流产2例,死产1例。

2.2 胎盘早剥面积:早剥面积Ⅰ度(早剥面积小于1/3者)12例,Ⅱ度(早剥面积小于1/2者大于1/3者)39例,Ⅲ度(早剥面积超过1/2者)18例。

3 讨论

3.1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胎盘早剥确切的原因尚未搞清楚,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孕妇血管病变、机械性因素有关,另外孕妇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等也可能是其发病原因。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表现在底蜕膜层出血,进而形成血肿使得胎盘剥离子宫壁[1]。胎盘早剥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及阴道流血。但有部分病例并没有以上表现,仅表现为胎动减少或胎死宫内,发现时已发展到重度胎盘早剥。B超检查底蜕膜区回声消失为胎盘早剥的最早征象。如在胎盘与子宫之间出现液性暗区或界限不清时,其提示有胎盘后血肿存在。当底蜕膜血管破裂,在绒毛膜板下形成血肿,B超图像为片状液性暗区,凸向羊膜腔则为胎盘早剥的典型超声表现。

3.2胎盘早剥的诊断:胎盘早剥起病急、发展快,常常会危及母儿生命,所以应该及时诊断、处理。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直接关系着母婴的预后情况,早期诊断可以避免孕产妇大出血以及DIC和子宫胎盘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可挽救胎儿性命,所以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是改善胎盘早剥预后的关键。出现下列情况则可考虑发生胎盘早剥的可能:

1、原因不明又无法缓解的子宫局部压痛或间隙性腰背痛。

2、出現血性羊水。

3、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尤其先兆临产。

4、无原因胎心异常,同时伴有产兆及临产。

5、B超检查发现胎盘厚度增加而无明显胎盘后液性暗区表现。

6、无原因早产。

7、非羊水过多、非临产引起的高张子宫,特别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3]。

由于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极大,发病后时间越长,病情越重,故及时正确的处理对改善母儿结局至关重要。因此,对于胎盘早剥分娩方式的选择、期待治疗的可行性、子宫切除的适应证成为处理的关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最常见诱因。由于血压升高,底蜕膜基底膜的螺旋小动脉发生急性小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破裂、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而导致胎盘早剥。故对妊高征患者应加强监测,当出现与临产症状不相符的腹痛或阴道流血时,应及时行B超检查,明确诊断,及早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 张惜阴主编.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8-223.

[2] 石玉华,孙金芳.胎盘早剥B超检查与临床表现(附40例分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1(2): 112-114.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94.

重度胎盘早剥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治疗的73例胎盘早剥患者, 均符合《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条件。根据是否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中, 初产妇者25例, 经产妇者9例。年龄22~46岁, 平均年龄 (30.08±4.42) 岁。孕周时间32~42周, 平均孕周 (39.14±2.45) 周。对照组39例患者中, 初产妇者27例, 经产妇者12例。年龄21~45岁, 平均年龄 (31.13±4.57) 岁。孕周时间31~42周, 平均孕周 (40.05±2.67) 周。两组患者的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可比性尤为显著。

1.2方法:回顾性探析全部患者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并发症、母婴结局等详细情况,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后接受胎盘检查, 详实记录好胎盘剥离的面积及附着的部位。同时, 根据患者胎盘剥离的面积进行分型, 即为重型与轻型[3]。

1.3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 应用方差±表示, 并使用配对样本t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 则用百分比 (%) 表示, 然后利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 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病诱因比较:本组73例患者中, 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者34例, 发生率约为46.58%。观察组患者机械性因素患病及重度子痫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母婴结局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DIC、分娩后出血的概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见表2。

2.3胎盘早剥分型及胎盘附着部位情况:对照组患者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明显轻于观察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而两组患者胎盘附着部位对比, 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见表3。

3讨论

子宫胎盘卒中通常是指孕妇胎盘早剥, 出现内部出血, 致使大量血液积聚在子宫壁与胎盘之间[4], 由于胎盘后血肿压力的不断增加, 这部分血液入侵子宫肌层, 导致肌纤维出现分离、断裂, 或是变性。如果血液渗透达到子宫浆膜层, 这时子宫表面表现为紫蓝色瘀斑[5], 病情严重的患者整个子宫表现为紫铜色。甚至一些患者, 血液由子宫肌层渗透到输卵管系膜或者阔韧带等部位, 也可能通过输卵管进入腹腔, 所以胎盘早期剥离, 或是子宫胎盘卒中发病时, 患者通常症状表现为腹部剧烈的疼痛。以往相关资料证实, 在国内妇产科临床发生胎盘早剥的概率为0.47%~2.13%;在国外妇产科临床发生胎盘早剥的概率为0.50%~1.82%, 同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与孕产妇分娩后对胎盘的检查的详细程度密切相关。

妊娠期间, 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最常见的一种诱发因素, 通常是因为胎盘附着部位表面底蜕膜螺旋小动脉出现痉挛, 进而造成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 最后破裂而出血, 由于血肿的压迫而引发胎盘早剥的产生。本次试验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发生子痫前期的概率4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95%, 这一结果表明子痫前期是造成子宫胎盘卒中发生的关键病理基础。与此同时, 机械性因素也是导致子宫胎盘卒中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应该引起临床的高度警惕及重视。

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病, 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不但会引发孕产妇分娩后大出血、术后DIC以及急性肺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性临床并发症, 而且还可能造成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以及孕产妇死亡等不良结局。本次试验结果可见, 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DIC、产后大出血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母婴结局方面, 产妇死亡、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 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胎盘早剥比未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更为严重, 这一结果与范开蓉等研究者的试验结果基本相符[7], 说明本次结果真实、可靠。由以上结果表明, 子宫胎盘卒中对胎盘早剥孕产妇的临床结局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也是造成母婴死亡的关键风险因素。

综合上述论点可知, 胎盘早剥很容易并发子宫胎盘卒中, 临床应高度警惕诱因及早诊断, 及时采取应急应对措施, 以便改善母婴的临床结局。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结局情况。方法 择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治疗的73例胎盘早剥患者, 根据是否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进行分组, 将34例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将39例未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本组73例患者中, 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者34例, 发生率约为46.58%。观察组患者机械性因素患病及重度子痫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DIC、分娩后出血的概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 胎盘早剥很容易并发子宫胎盘卒中, 临床应高度警惕诱因及早诊断, 及时采取应急应对措施, 以便改善母婴的临床结局。

关键词:胎盘早剥,子宫胎盘卒中,临床结局

参考文献

[1]杨昭惠.探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J].医学医药论丛, 2014, 12 (5) :714-715.

[2]杨雪芳, 阮秀兰, 陈皆锋, 等.胎盘早剥有无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 2012, 11 (4) :290-291.

[3]程蔚蔚.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1, 43 (8) :593-596.

[4]袁桂英.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20 (13) :142-143.

[5]陈林芳, 王丹, 张雪刚, 等.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2, 18 (12) :937-938.

[6]张爱琴, 郭德生, 孙小鹤.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22例[J].航空航天医药, 2012, 21 (6) :956-957.

上一篇:新闻叙事性下一篇:困难生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