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2024-09-06

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精选十篇)

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篇1

关键词:糖尿病,不良行为,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治疗需长期进行且慢性并发症可涉及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等全身各重要器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 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病人超过1亿人[1]。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我院对54例糖尿病门诊病人的不良行为进行护理干预, 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门诊治疗的106例糖尿病病人, 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4例, 男34例, 女20例, 年龄35岁~80岁;对照组52例, 男32例, 女20例, 年龄32岁~75岁。两组病人年龄、病程、居住环境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讲解糖尿病一般注意事项, 对其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病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方式、治疗用药等不良行为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1 饮食不良方式干预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最基本治疗措施。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可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荷, 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及相关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 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 (DPP) 通过饮食治疗可使2型轻型糖尿病血糖能够完全恢复正常, 对糖耐量减低 (IGT) 病人进展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78%, 使2型糖尿病并发症降低75%[2]。本研究干预组根据病人的体重、劳动强度计算出所需热量, 给每位病人制订了1份食物所含热量表格, 每日定时3餐, 平均分配。每月以电话或家访的方式对病人进行随访, 督促病人改变饮食方式, 当病人依从性较好时予以肯定, 反之予以批评。

1.2.1. 2 运动不良方式干预

适度的运动可使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增强, 机体血糖水平明显降低。研究证明, 坚持有规律运动的糖尿病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可明显降低。一般每日坚持0.5h~1.0h, 每周至少运动5d, 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散步、打拳、跳舞等有氧运动。本研究把干预组病人的联系方式制成名片, 组织成立了糖尿病俱乐部, 定期组织糖尿病病人进行各项体育活动, 既增加了病人运动锻炼的兴趣, 也加强了病人之间的交流。病人非常愿意参加俱乐部的各种体育活动, 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每天坚持锻炼30min左右。

1.2.1. 3 服药不良方式干预

糖尿病病人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 并且定期监测血糖, 根据血糖高低增减药物剂量。大部分病人不能坚持长期服药, 有症状就服药, 无症状就停药。本研究告诉干预组病人用手机设置闹钟, 每天定时提醒病人服药, 以达到持之以恒, 不遗忘服药。还经常以手机短信的方式提醒病人服药。

1.2.1. 4 戒烟酒

吸烟、饮酒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还可引起高血压、肝硬化、心血管病变。本研究对干预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并通过家属做好思想工作, 督促病人戒烟、戒酒。干预组26例病人完全戒掉了烟酒, 28例病人戒烟、戒酒有一定难度, 控制最高允许饮酒量为50mL、啤酒20mL。

1.2.2 观察指标

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不良行为改变情况及空腹血糖。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加强健康教育,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和前提, 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消除不良习惯[3]。轻型糖尿病通过健康教育, 进行有效的饮食方式干预和运动方式干预即可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效果, 不需要服用药物。

3.2 糖尿病病人实施不良行为干预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门诊糖尿病病人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有症状就服药、无症状就停药等不良生活方式使病情得不到很好控制, 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干预组54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 52例病人能够合理饮食, 50例病人改变了运动不良生活方式, 53例病人能够正确使用药物。干预组中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 病人基本都能够自觉地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行为方式。干预组1年后与对照组比较, 空腹血糖明显降低, 干预组不良健康生活方式改变显著。因此认为, 有效护理干预可帮助病人认识问题, 提高信心, 使病人认识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及进行护理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而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岳文艳.糖尿病生活日记对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1) :4-6.

[2]廖仁元, 莫朝辉.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351.

2型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篇2

2型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怎么样护理好疾病呢?多数患者还是有很多误区的,下面济南糖尿病医院专家就来了解一下吧。

1、皮肤较薄时,例如皮肤皲裂和癣应积极治疗,防止恶化。

2、尽量把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为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足部溃疡病史的患者应当做病理基础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基础处理病足。

4、病人应接受足部感觉丧失的知识教育和学习其他替代检查方法(触诊和望诊),便于及时发现早期的足病问题。

5、有神经病变或足底压力大的糖尿病人,应适当穿足够软的鞋或运动鞋使足底压力得以重新分配,并保持良好的通气性。

6、建议有明显跛行或ABI值下降的患者做进一步的血管评估,再考虑采用锻炼等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篇3

【摘要】目的 对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干预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并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进行测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出入院时的体重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指标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质量,提升值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值得各级医院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肥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护理干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作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辩证分型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的治疗原则,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临证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现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干预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应用的价值报道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56.8±10.1)岁;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

观察组患者运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其具体内容的制定是由科室内的中医临床护理小组根据科室的专长和特色,将参考各种文献资料制定而成的?具体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定期检测血糖,以及饮食和运动治疗?由专门的护士将路径表悬挂于患者床头,并将路径表的内容向患者解释清楚?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糖尿病护理教育以及常规护理?

1.2.2 对患者进行中医的饮食和运动指导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的产生是由于过食肥甘,导致脾胃积热产生,进而灼伤肺肾之阴?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性凉且有营养之品,切忌食用肥甘厚味或辛辣之品?口渴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用天花粉?葛根或者麦冬等煎水代茶饮[1];运动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指定个性化的锻炼方式,如年级较大的患者可以坚持每日打太极拳,同时配合耳穴以及体穴疗法,并每周对患者体重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掌握患者的减肥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入院时和出院时的体重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指标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意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血糖以及血压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血压?血糖等指标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腰围和体重的变化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腰围和体重的变化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见表2

3 讨论

相关数据显示,75%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体重超标的现象产生[2]?对于肥胖者来说,体重每增加1公斤,就会使自己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增加5%以上,而且比正常人要高出3倍?因此,如何控制好体重,就成为了肥胖患者预防糖尿病的前提?相关研究显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每减少10kg,就可使空腹血糖值降低30%,而且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3-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30名患者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专业的中医饮食和运动指导来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使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提升,通过科学的中医饮食以及运动指导使得患者出院时的体重较入院时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血压?血糖等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体现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优势,总结和发扬了祖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思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新霞,王玲.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实施干预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22-23.

[2] 卢菲.Orem自护理论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88-1389.

[3] 颜凤慧,李玉玲.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26-8527.

[4] 黄映华,陈雪云,郭粉莲,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81-2582.

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治疗并确诊为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34例, 年龄45~69岁, 平均 (54.6±5.1) 岁, 病程2~11年, 平均 (5.6±2.8) 年;体质量指数平均24.8kg/m2, 空腹血糖平均9.32mmol/L, 餐后2h血糖平均15.2mmol/L。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建立治疗档案, 遵医嘱实施药物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在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

糖尿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 并且具有病程长, 疗效不明显的特点, 因此, 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沮丧的心理,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针对此种情况, 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和护理, 认真宣讲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坚持治疗的效果, 树立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1], 并通过一些积极性生活的患者病例宣讲来使他们逐渐摆脱心理阴影, 带着积极、开朗的心情进行治疗。

1.2.2 饮食干预

指导患者食用血糖指数比较低的食品并用粗粮来替代精制食粮, 应注意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异常患者的特别指导, 对脂肪热量占总体热量20%~30%的患者应指导其饮食减少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指导患者控制每日摄入胆固醇<300g, 戒酒限盐, 每日盐的摄入量应<6g, 严格限制各类甜食的摄入。

1.2.3 运动干预

因人而异,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计划, 以中、低强度为主, 应注意运动亮的循序渐进, 避免空腹运动, 必要时可请运动医学专家参与制定, 同时应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 对于存在的问题, 个别指导, 以免发生运动损害。

1.2.4 服药干预

一些患者服用一段之间后, 自觉状态良好, 便自行减药或停药, 使治疗中断, 影响疗效, 因此应积极了解患者的用药状况, 对患者和其家人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 认真解释降糖药的作用原理、剂量、方法、注意事项和副作用, 并指导患者进行血糖、尿糖的自我观察以及体重变化观察并做好记录, 以备医生参考。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除教会注射方法、部位及时间外, 还应强调无菌操作, 并注意注射部位的变化。

1.3 观察标准

1.3.1 血糖方面

与对照组相比:P<0.05

护理干预实施1年后, 检测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 以评判血糖控制效果:患者空腹血糖在4.4~6.1mmol/L内, 餐后2h血糖在4.4~8.0mmol/L内, 糖化血糖蛋白<6.2%, 判定为良好;空腹血糖在7.0mmol/L以下, 餐后2h血糖在10.0mmol/L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在6.2%~8.0%, 则判定为一般;空腹血糖超出7.0mmol/L水平, 餐后2h血糖超过10.0mmol/L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8.0%, 则判定为差。

1.3.2 生活质量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表和生活质量 (包括心理、躯体及社会功能) 评估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评分, 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12.0统计分析, t检验。

2 结果

2.1 血糖方面

观察组35例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18例, 一般15例, 差2例, 总有效33例, 占94.29%;对照组35例患者中控制良好的15例, 一般12例, 差8例, 总有效27例, 占77.1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2.2 生活质量方面

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异常的慢性疾病, 目前尚没有根治方法, 长期的高血糖会引发多种并发症, 造成患者眼、肾、心血管等多种脏器的损害, 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2],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 临床治疗中重点强调对患者血糖的控制, 但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满意。

通过护理干预的实施, 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制定合理的饮食、健康的运动并加强对其用药的检测, 提升其依从性;并加强了糖尿病的相关发病、治疗和监测知识与方法以及一些日常注意事项, 使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积极配合治疗。本组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 证明通过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值得推荐。

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治疗并确诊为无并发症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追加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17.

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篇5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服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5-157-03

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糖代谢紊乱,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并可并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等多脏器损害。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更为常见。由于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长期治疗后会导致营养治疗和服药依从性差,继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糖尿病饮食营养治疗及服药依从性,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旨在提高患者饮食营养治疗及服药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糖尿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2~71岁,平均(52.6±4.6)岁,慢性发作病程1~13年,平均(9.5±3.4)年;实验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41~69岁,平均(50.8±4.2)岁,慢性发作病程2~12年,平均(10.5±3.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纳入标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强化饮食营养管理、健康宣教、密切监测血糖等综合护理措施,应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饮食治疗卡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个体的具体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集中授课等方式方法,让患者及家属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改变护患双方对饮食治疗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针对患者家庭环境、经济等情况,为患者设计个性化饮食方案,指导患者严格按所设计方案进食,多吃清淡、粗纤维蔬菜,做到定时定量饮食,并坚持戒烟、酒,从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并嘱家属从旁监督患者,提高患者营养治疗的依从性。社区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口服降糖药,且强调正确、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按医嘱用药,且教会患者能够独自进行血糖测定与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与干预后的营养治疗、服药依从性状况进行追踪观察。

1.3效果评价

1.3.1营养治疗依从性评价 采用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promoting lifestvleⅡ,HPLS)为基础的“健康促进生活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评价。

1.3.2服药依从性的判定 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评定,由健康教育小组及糖尿病专家审定,共4个条目,内容包括能否按照医师要求每天服药的次数、量、时间(定时)服药。采取4分制评分法,1分:做不到;2分:偶尔做得到;3分:基本做得到;4分:完全做得到。大于3分为服药依从性好,小于3分为服药依从性较差。

1.3.3生活质量评分判定 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SF-36量表主要含躯体健康(Physical functioning,PF)、社会功能((Socialfuncboning,SF)、躯体角色功能(Role 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pain,BP)、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MH)、情绪角色功能(Role emotional,RE)、精力(Vitality,VT)和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共8个维度,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营养治疗依从性比较

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营养治疗依从性评分(186.5±1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126.0±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平均(3.6±0.5)分,其中51例(85.0%)患者依从性表现好,对照组评分(2.8±0.8)分,39例(65.0%)患者依从性表现为好,有21例(35.0%)依从性表现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等维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621.62±122.76)分,对照组为(484.95±21.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其发病可能与遗传、环境以及患者自身不良的饮食及日常生活作息有关,临床经验可知,营养治疗和服药依从性差是导致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易引起糖尿病患者心理上的痛苦。周雯妍等研究表明,加强患者糖尿病知识的健康宣教,采取定期检测血糖指标等一系列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改善治疗效果。

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定期进行问诊及随访,利用举具体临床事例等易于患者理解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及临床易忽略的细节问题,加深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使其理解按时按量服药、血糖监测及规律的饮食作息习惯的重要性,监督患者营养治疗及用药依从性的执行情况,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营养治疗依从性评分(186.5±1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126.0±11.5)分,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3.6±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2.8±0.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营养治疗及服药的依从性,有效引导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加强患者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此,本研究还比较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621.62±122.7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84.95±21.3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具积极促进作用,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此外,将定期为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肾功及眼底等系统检查对防治由于糖尿病引起心、肝肾、眼等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采用的是2013年2月一2014年9月份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男女比例为6:5,年龄最大的为77岁,年龄最小的为46岁,平均年龄为(61±1.5)岁。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0例,男女比例为7:4,年龄最大的为79岁,年龄最小的为48岁,平均年龄为(63±1.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干预

糖尿病作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当患者患上这种疾病后,在心理上就会形成负面的心理因素,如恐惧、焦虑等,认为这是不治之症,进而不利于疾病的诊治。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同时为患者介绍医院医疗设备的先进性,消除患者心理上的障碍,从而促进患者的健康。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言语要温和,脸带微笑,让患者感受到像亲人般的关怀。同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的关心患者,有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讲述,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患者的情绪,进而给予个性化护理。

1.2.2 饮食干预

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对患者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饮食治疗作为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合理的饮食干预可以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荷,控制血糖水平,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为此,该院对患者进行了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合理的饮食护理,对每位患者的饮食所含热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每日定时三餐,平均分配。同时要叮嘱家属给予配合,不要为患者喂食其他食物,尤其是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在营养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血糖及尿糖变化,观察患者电解质水平情况,并做好记录。同时要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争取家属的配合,共同监督患者远离烟酒

1.2.3 用药干预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一些降糖药,并定期测量血糖含量,根据患者血糖含量的高低进行药量的增减。许多患者往往是一有病症就服药,而没出现不适的时候就停止用药,进而不利于患者的健康。为此,该院护理工作人员首先向患者介绍了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叮嘱患者要长时间服用降糖药,定期的测量血糖。为了防止患者遗忘吃药,护理人员嘱咐家属要设置闹钟给予提醒,同时护理人员以短信的方式通知患者按时服药、测量血糖。

1.2.4 运动干预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患者体内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机体血糖水平。为此,该院为患者制定了一些运动,运动方式可以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跳舞、太极拳、降压体操、武术等。每次保持45 min的运动,每2 d做一次运动,如果患者血压升高时则要暂停运动。通过这些运动既活跃了患者的生活氛围,有助于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也愉悦了患者的心情,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观察患者不良行为改变情况及血糖含量变化。

1.4 统计方法

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所使用的是SPSS 18.0软件,计量资料用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从此次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可以看出,人们不合理的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行为都会引发这种疾病的发生。为此,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针对这些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有着重要的作用[1]。为了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研究将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用药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通过护理干预后,55例患者中,合理用药的患者有53例,合理运动的患者有50例,合理饮食的患者有52例,患者血糖也明显得到了控制。由此可见,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不良行为的发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护理干预作为现代医疗事业中的一部分,有效地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患者的健康,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2,3]。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通过心理干预,患者与护理人员在沟通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同时,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普及了糖尿病相关的知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争取了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4,5]。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的主要表现就是高血压,为此,控制患者的血糖含量非常重要,合理、健康的饮食作为保障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基础,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极其必要[6,7]。本院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了严格、详细的饮食表格,规定了患者的用餐量,通过饮食护理干预为患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热量摄取量,协调了患者的电解质水平,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8,9]。通过护理干预后,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发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空腹血糖得到了明显降低。由此可见,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健康,控制患者血糖含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武继萍.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7(15):596-597.

[2]陆俊芹,孙锋春,田大侠.2型糖尿病病人的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2,13(21):243-244.

[3]卢念培.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9(19):776-777.

[4]谭红艳.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J].全科护理,2014,11(16):999-1000.

[5]范伟华,张剑萍,潘荣梅,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32(16):998-300.

[6]李彩君,王东虎.2型糖尿病病人出院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20(25):844-845.

[7]顾媛媛.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血糖监测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0,28(21):541-542.

[8]都冬梅.辨证施护在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18(33):166-1167.

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门诊在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共122例,男性患者为67例,女性患者为55例,年龄在3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岁。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为61例,该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以及病情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社区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常规降糖类药物,依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调节药物服用剂量,但不给予其它指导。对于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除了服用降糖药物,还有计划地对患者开展与糖尿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对于患者的饮食加强控制,积极鼓励患者运动锻炼进行调节和药物疗法,以及做好血糖监测与社区心理等多个方面的护理干预。采用坚持每月1次的集中讲课的方式,每次讲课时间1~2 h,积极宣传相关的糖尿病知识,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课间休息时与其进行积极交流,对其疑问耐心地解答;坚持每月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的随访;每月1次对患者的个别指导,具体做法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和家庭社会生活背景等多方面的情况,积极地与患者共同分析同糖尿病相关的易患复发行为,并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建议患者每月2次的门诊复查等。

1.3 观察指标

对122例糖尿病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分别从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以及胰岛素的注射,尤其是疾病知识的掌握与定期复诊等多个方面做好问卷调查。与此同时对全部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其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以及糖尿病患者在体重与血压及血脂控制的情况。6个月为1个疗程。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采集的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两组间对比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如果P值在0.05以下,表明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6个月后的医嘱依从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该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1。

2.2 护理干预6个月后血糖检测指标对比

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明显的下降,观察组的血糖指标降为4.6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01 mmol/L),该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社区实施的护理干预属于医院护理工作的延续,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糖尿病患者[3]。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社区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所存在的某些问题,并及时地给予恰当的指导与帮助,遵医率就可以得到显著地提高。

该研究中,经过6个月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该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Sacks FM、徐连美等[4,5]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说明恰当的社区门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医嘱依从性,有助于配合治疗的效果。

此外,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活动,能够使糖尿病患者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了饮食营养控制、运动的疗法、胰岛素的注射、药物使用、情绪的调节、行为的矫正等,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6]。该研究中,虽然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明显的下降,但观察组的血糖指标降为4.6 mmol/L,更为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患者(6.01 mmol/L),该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又和李英丽等[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对于稳定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应当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社区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等为主导方式的护理干预,是一种预防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确实有效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门诊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1例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并与同期另外61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对照组,6个月后,将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性与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6个月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该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明显的下降,观察组的血糖指标降为4.6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01 mmol/L),该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着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社区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等作为主导的社区护理干预,属于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社区干预,糖尿病护理,2型糖尿病

参考文献

[1]侯玉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9(3):266.

[2]黄春梅,梁霞英,胡爱凤.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5(29):175.

[3]韩俏英,王萍,梁仁瑞,等.运动护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11(3):189-190.

[4]Sacks FM,Svetkey LP,Vollmer WM,et al.Effects on blood pressure of reduced dietary sodium and the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diet.DASH-Sodium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3,18(3):632-633.

[5]徐连美,韩树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J].青岛医药卫生,2014.,16(3):251.

[6]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The Lancet,2012,10(3):177-178.

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篇8

关键词:生活质量,血糖控制,2型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容易引发多种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 尤其是脑血栓等多种并发症 , 所以会严重地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虽然采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但就当前看来 , 我国对于血糖控制水平十分欠佳[1]。糖尿病属于一种十分典型身心病症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一重要方面的影响因素。所以 , 提高患者对于自己病情的认识 , 对患者的饮食、运动、情绪等多个方面进行干预 , 对于提高血糖的控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2013年2月至6月 , 我们对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做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 , 男61例、女68例 , 年龄54 ~ 74岁平均年龄 (67.4±11.4) 岁 ; 病程在5个月~ 9年之间 , 平均 (6.2±2.8) 年。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诊断的标准[3]。全部患者均符合此标准并且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入选患者均无明显的肝、肾功能的异常以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在入院前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按照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 , 分为观察组 (65例 ) 和对照组 (64例 ), 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和血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1.2方法两组全部患者住院期间采用相同药物治疗的方法 , 对照组单纯地给予患者用药指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采用综合护理的干预 , 具体方法如下。

1.2.1健康知识的宣教针对患者以及其家属的需求 , 共同制订宣传教育计划 , 以纠正患者血糖、血压、血脂、体质量为目标 , 严格地按步骤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宣传教育的计划。内容主要包括 :引发糖尿病的因素、造成的危害、治疗的方法、常用降糖的药物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血糖的监控方法等 , 采用详细地讲解、直观的图片、询问等多种方式 , 做到一对一地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1.2.2心理指导明确地告知患者自身的情绪波动对于血糖波动的影响 , 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坚持保持平静的心态与情绪。应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情绪的科学方法 , 采用疏导的疗法、松弛的疗法、认知行为的疗法等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4]。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 , 注意语言表达 , 以免损伤患者的自尊心 ,引发患者情绪上的变化 , 让患者保持愉快地心情。

1.2.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身高、标准的体重、实际的体重、性别等因素 , 估算患者对于营养的需要量 , 平衡膳食当中热量的摄入[5]。结合患者的实际营养状况与饮食习惯 , 依据食物交换表所确定地内容来科学地食物 , 并且帮助患者制订合理营养的食谱 , 督促患者坚持执行。具体地做针对个体情况的具体指导 ,详细地讲解患者饮食当中常见的认知误区 , 消除患者心中存在的疑惑。

1.2.4运动指导依据患者工作的性质与身体健康的状况选择适当强度的运动 , 应时刻提醒患者在步行时候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的正确自信的姿势 , 以防止背部肌肉出现劳损。另外 , 还可以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爬山等运动 , 运动时间要尽可能在用餐后1 ~ 2 h内进行 , 控制好体重 , 防治出现肥胖 , 避免在黄昏或者夜间进行激烈的活动。

1.3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以及干预后1个月生活的质量。其中血糖控制情况均采用空腹血糖、餐后2 h的血糖和睡前的血糖进行数据采集 , 血糖测定使用稳步型的血糖仪。对比患者于入院时以及干预1个月后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生活质量问卷 (WHOQOL-100) 来进行书面调查 , 一共包括六个维度 : 生理、心理、独立性、生活信念社会、环境。分数越高 , 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方法采集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 , 进行统计学分析。其计量资料以平均数加减标准差 (x±s) 表示 , 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1个月护理 ,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 ,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分别为 (6.1±1.3)、(7.6±2.2) 和 (7.3±2.0)mmol/L,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该两组上述指标对比 , 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 详情见表1。

此外 ,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 (93.2±1.9) 分 ,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72.8±2.0), 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t=6.047,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些年以来 , 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地上升 , 而防治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相继关注的热点。糖尿病的出现原因同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 , 比如多食、胖、体力活动减少因素密切相关[6]。糖尿病患者对于血糖的控制率比较低 , 这与患者普遍缺乏自我保健的知识与糖尿病护理的知识相关 , 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饮食行为习惯对于预防糖尿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7]。

注:△表示P<0.05。

本项研究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干预 , 具体措施包括 : 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等 , 其中 , 心理指导可以有效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 帮助患者完成角色的转换 ,增强患者心理适应能力与自尊的水平 , 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良紧张情绪 , 提高患者心理防御水平 ; 而饮食控制则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基础 , 其能够在保证患者所需营养与热量需要的基础上 , 有效地控制体重 , 提高自身靶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 , 有效地缓解胰岛的负担 , 保持好胰岛功能 , 控制好血糖 , 预防并发症的出现[8]; 运动则能增强脂肪细胞当中酶的活性 , 加速患者脂肪的分解 , 降低血脂 , 还可以增加外周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

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7月—2007年6月我院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 病程6个月至20年;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60例, 男32例, 女28例;年龄20岁~60岁 (30.68岁±8.06岁) ;对照组60例, 男38例, 女22例 (32.18岁±7.69岁) 。两组病人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及药物治疗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人住院期间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 出院后遵医嘱维持治疗。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 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病人出院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1-74) [5]对病人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测定。随访2年, 1年后、2年后分别对病人进行ADL和GQOL1-74测定。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随访1年、随访2年ADL评分情况及2年后生活质量情况 (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维度) 。

1.2.1 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指导住院病人在生活中注意做好心理调节, 并保持稳定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经常听音乐、看书、逛商场、书店等分散注意力, 但避免剧烈运动, 同时告知病人糖尿病可防、可控、可治, 应以积极态度进行治疗, 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树立自信心[6]。②饮食护理。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根据病人的生活状态加以调整, 每日三餐应定时、定量, 能量供给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7]。③用药指导。强调剂量准确的重要性, 指导病人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采用各种提醒方式, 如墙壁贴提示条或餐桌玻璃板下压用药条, 或桌上立有提示牌等温馨提示语, 督促病人按时用药。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 要教会病人及家属注射的方法, 使病人在出院后能自行操作, 指导病人及家属及时识别低血糖常见症状。④运动指导。根据病人情况, 如年龄、病情、体力、自我感觉安排适宜的运动项目, 运动的方式包括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游泳等, 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⑤血糖监测。指导病人定时监测血糖, 并掌握其方法、监测时间及监测数据管理的重要意义。⑥出院指导。对出院病人编制糖尿病知识手册, 进行发放, 每2周电话随访1次, 通过电话联系监督及指导病人用药、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血糖监测, 预约复诊。⑦健康教育讲座。组织专人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讲课, 纠正病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错误的护理行为。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 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并严重影响病人自身的生活质量, 发生大量糖尿病并发症的基本原因在于病人对糖尿病疾病的认知程度低, 不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而已确诊者对疾病认识意识差, 治疗意识差[8]。因此, 通过对病人进行有效措施的护理干预, 即为病人提供专业的饮食、用药、运动、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技术指导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以及通过专业有效地信息沟通与反馈, 确保病人真正掌握控制疾病的知识和技巧, 可以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技能和增强对并发症的监测意识, 改变其对疾病消极或错误的态度,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9]。

定期进行随访, 对健康指导效果进行评估, 了解病人及家属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 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 可以改善和提高糖尿病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病人的坚持服药的自觉性, 依从性, 使他们不但能够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 还能够学会自我管理, 从而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 提高生活质量[10]。

参考文献

[1]郭海兰, 范丽凤.做专职糖尿病教育护士有感[J].现代护理, 2005, 11 (19) :1645-1646.

[2]耿英杰, 殷婷.2型糖尿病人服药治疗依从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07, 21 (8B) :2081-2083.

[3]蒋群花, 蒋惠萍, 樊寿根.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6, 20 (1A) :30-31.

[4]徐会萍, 郑玉梅, 刘敬珍.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6, 20 (1A) :6-8.

[5]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1-14;183-184.

[6]李清华, 徐梅英, 孙瑞.糖尿病病人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5, 19 (10C) :2744.

[7]王淑英, 呼瑞英.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控制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2, 16 (1) :32-33.

[8]陈亚梅, 黄金.社会支持与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09, 23 (1C) :205-206.

[9]张媛, 王克芳.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0) :73-74.

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篇10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健身操;运动疗法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05-02

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中的运动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患者对运动疗法的认知不足,导致治疗中依从性差、不重视、难坚持等问题[1]。研究表明,目前进行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不足5%[2]。有氧运动能即刻改善胰岛素作用,并能帮助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水平,降低心血管危险、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但前提必须是有规律地运动才持续有益[3]。为患者选择一种适宜强度的运动,提高对运动疗法的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运动指导和健身操运动指导,比较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患者对健身操运动依从性的调查,证实健身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为运动疗法的管理和指导提高有效地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入选患者条件:(1)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糖化血红蛋白>7.5 mmol/L;(3)年龄35~70岁。排除因素:(1)有运动禁忌证的患者;(2)空腹血糖≥16.8 mmol/L;(3)未控制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个体应当避免活动;(4)其他严重并发症,不适宜运动者。

1.2 分组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4±10.3)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7.1±9.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笔者所在医院专职糖尿病教育护士进行标准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并遵医嘱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运动指导,干预组进行中老年健身操运动指导。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运动时间和频次。

1.3.1 传统的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和个人喜好选择适当有氧运动种类,如:慢跑、快走、打羽毛球、游泳等。运动时间:餐后1 h开始运动,30~60 min/次,每周至少3 d(≥150 min)[3]。运动有效指征满足以下之一即为达标:(1)运动中安全脉率达到(170-年龄)次/min,并持续10~15 min以上;(2)身体发热,皮肤出汗,有疲乏感,休息10 min后好转[4]。向患者讲解运动注意事项、发放相关资料,定期随访。

1.3.2 健身操运动指导 干预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选择健身操(某糖尿病俱乐部编排)进行全身性运动。健身操旋律悠扬,有积极的心理作用,分为3节:热身操(5~10 min)、步代操(15~20 min)、放松恢复操(5~10 min)。在住院期间由糖尿病教育护士全程带领患者在走廊进行运动并给予指导,早、中、晚餐后1 h各1次,30 min/次。出院以后给患者发放健身操光碟,每周电话随访1次,督促并记录患者进行中老年健身操活动的频率。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入院时的各项检验指标,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数值,6个月后嘱患者来院复查。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最终完成的患者分别为48例和49例。脱落原因为离开本地、不愿意继续观察、意外死亡。

两组经过6个月的观察,各项指标均较前有所下降,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的FBG、HbA1C、LDL-C和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通过对运动时间和频次的比较,发现干预组运动时间较对照组增加15%,运动频次增加31%,有效的说明干预组的运动依从性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除饮食控制、药物、监测外,保持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也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疗法。研究表明,运动强度低,降糖效果不理想,而运动强度过大,可刺激体内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加重糖代谢紊乱[5]。音乐运动疗法是对传统运动疗法的有益补充,既丰富了运动治疗的手段,扩大了使用范围,对提高运动治疗的效果,减轻运动的疲劳感,增强了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6]。本研究中采用的音乐健身操旋律柔和、优美,可缓解患者的心情,安定情绪,消除疲劳,有利于心身健康的恢复,显著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减少致死、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宇岩,别春娟.2型糖尿病病人运动疗法的应用研究现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29):166-167.

[2] 孙莉敏,胡永善,吴毅.社区糖尿病患者运动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93-96.

[3] Colberg SR,Sigal RJ,Fernhall B,et al.Exercise and type 2 diabetes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nd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joint position statement[J].Diabetes Care,2010,33:147-167.

[4] 陈倩,韩俏英,梁仁瑞.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运动强度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5(14):1645-1647.

[5] 颜磊,陈丽.运动对糖尿病的影响[J].国际内分泌杂志,2007,27(6):399-402.

[6] 李靖,王旭东.国外音乐疗法的研究现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3):204-205.

(收稿日期:2012-03-01)

上一篇:黑龙江农产品下一篇:长三角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