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

2024-08-05

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精选十篇)

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 篇1

1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含义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是双向独立,即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又独立于审计委托人,其内涵包括独立的主体,独立的对象,独立的内容以及独立的审计过程等四方面,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形式上的独立性和实质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达到精神独立和形式独立并重,精神独立是指不允许注册会计师的观点和结论变得依赖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的利害关系人施加的任何压力和影响,形式独立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出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注册会计师必须同时具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二者缺一不可。

2 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2.1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畸形的审计关系。

若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来看审计关系中的独立性。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在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生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委托代理的核心就是作为委托人的股东怎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使得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愿意为委托人的目标和利益而努力工作。而审计师的产生源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且所有者与审计师构成了新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发展到今天早已偏离了初衷,经营者实际上控制着企业,由经营者来实施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其审计,而注册会计师在与经营者有利益瓜葛时再去代表所有者监督经营者,这已经不太现实。在畸形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注册会计师显得极为被动,一方是聘请他们并支付费用的管理当局,一方是社会大众。为了不被解聘丢掉客户,注册会计师有时只能违心地出具虚假证明,从而结果使审计独立性遭到极大破坏。

2.2 社会的诚信度。

近年来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下降,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审计执业人员的独立性。由于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是社会的一员,所以他们的行为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于是出现个别人的职业道德下降,以经济利益换取独立性的现象。如果把审计独立性问题放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考察,它只是整个社会职业道德下降的一个缩影。审计独立性中暴露出的问题仅仅是整个社会众多诚信问题中的一个,因为它涉及的利害关系人众多,才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2.3 企业内部的会计环境。

企业内部会计环境严峻也是影响独立性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只有在被审单位管理当局有舞弊动机或行为时,被审单位管理当局才会寻求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的合作,从而造成审计的不独立。所以,审计不独立往往和会计舞弊密切相关,许多不独立的审计行为实际上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有意或无意参与了会计舞弊的结果。因此,单纯由审计人员引起的独立性缺失可能不是主要的,公司治理不到位、相关法规不到位和总会计师的地位和工作环境不到位才至关重要。

2.4 证券市场的法律规定。

证券市场硬性的法律规定和地方政府干预造成的竞争不公平,诱使企业为达到某些要求或目的而在会计上做些变通,从而给审计执业人员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审计员妥协,冲击了审计独立。

2.5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有效性降低,致使无法发现影响独立性的潜在威胁。

事务所内部控制的环境对独立性的保持至关重要,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奉行的文化人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是内部控制方面的专家,但从安然公司审计中暴露的问题看,事务所的内部控制被削弱恰恰是造成安达信独立性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中屡屡出现重大的问题,也说明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并非尽善尽美。

2.6 审计独立性概念也使人们避重就轻,利用形式式上的独立来掩盖实质上的不独立。

独立性的核心内容是要求审计师同时保持实质和形式上的独立。形式的独立可以被轻易监督的,而实质上的独立需要专业判断和时间来证明,不容易被监督。审计人员可以用合法的形式隐瞒与被审单位的经济利益关系和关联关系等。

3 改善独立性的对策

3.1 改进审计委托关系。

构建新的审计委托模式。由独立于公司的政府部门领导下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实行公开招标,并且审计费用由这些监管机构从上市公司收集,再转交给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是说审计委托人为监管机构。这样就使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处于平等的地位。国资委和证监委下设的公开招标机构在进行公开招标时负责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的招标书进行设计,制定具体质量要求、检查监督规定和处罚规定等;负责对国有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审计业务的佣金进行及时收缴,并负责向执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发放。

3.2 改进上市公司自行聘请事务所的做法。

终止由上市公司自行聘请事务所的做法, 改由证监会或其他国家监管机构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上市公司没有正当的理由不可随便解聘对其审计的事务所, 使客户不能再以解聘来要挟注册会计师。

3.3 加强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

只有加强社会的诚信建设,才能净化整个审计行业的职业道德,从而保证整个职业队伍对独立性的高标准要求。只有在社会诚信度普遍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才会采取积极诚信的态度对待工作,审计独立性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3.4 净化会计环境,打击企业内部的会计舞弊。

近年来,虚假会计报表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审计纠纷增加。审计纠纷大多源于企业的舞弊,所以会计舞弊是审计独立性被违反的主要原因。有调查表明,多数会计舞弊是在董事会或管理当局授意下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董事会或管理当局这种意愿或行为减少了,审计人员进行独立判断时来自企业压力就减少了,独立性便可得到改善。所以,打击会计舞弊对提高审计独立性很重要:一是要加强总会计师在企业决策中的地位,提高企业、社会对会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促进企业内部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完善举报制度。三是要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事会或建立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四是要依靠法律和严格的外部监督检查,完善法律制度。

3.5 加强对审计行业的监督管理。

在外部监督方面,利用政府、社会进行业务监督管理是最有效的方法。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政府与社会公众利益基本一致且有权威性,可使重大问题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调查和处理,避免波及整个行业。在行业内部,应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认真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并由政府、社会对其进行定期监督。职业界自身监督机制或内部控制在整个监管中起辅助作用,经常的外界监督检查是提高独立性的根本。

4 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是由其本质决定的,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特征,是该职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展存续的基石,是市场经济参与者对注册会计师的一致要求和期望,并且这种要求和期望贯穿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始终,它还是注册会计师履行完成社会义务的根本保证,改进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我们应该从上述几方面改进会计师的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职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摘要: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 没有独立性, 独立审计就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注册会计师行业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如何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是审计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本文在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现状考察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改进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2]包强.论审计独立性中的精神独立[J].审计研究, 19 (3) :13215.

[3]刘广利.审计独立性若干理论和实务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 1999 (5) :26227.

[4]雷光勇.论保持审计实质独立[J].审计与经济研究, 19 (4) :20222.

[5]刘琳, 侯成峰.影响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 (9) .

[6]沈明杰.试论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责任与审计独立性.当代经济, 2007 (8) .

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的机制分析 篇2

一、企业对审计的需求

按契约理论的观点,企业是一个有效的契约(文字的和口头的、明确的和隐含的)组织,是各种要素投入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联合起来缔结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的网络,它的组织形式可以由它所设计的一系列契约来描述。契约是界定各方产权的工具,各种要素的投入者作为契约的一方或权益持有者,必然会尽量攫取自我效用的最大化,这必然会造成各方的利益冲突,为了减少这种冲突,人们便在签订的契约中具体规定各种可能情况下每个人享有企业产出的特定权利并规定了如何分配企业活动所创造的现金流量。这些契约大多数都与会计计量有关。也就是说,在契约中引用会计数据来作为分配财产的依据。为了使契约得到严格的执行与遵守,就必须对这些契约的执行进行监督。出于经济的原因,企业往往会聘请独立于企业之外并已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土—一注册会计师,来担任此职务。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但如果这种行为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同样可以使企业价值增大,使企业可以以较高的价格来发行股票。可见,对注册会计师服务的需求主要车出于报告企业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降低代理成本的要求。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作为规范企业会计信息的会计准则可能会减少客户对审计业务的需求。为了规范对会计信息的披露,防止证券市场对股票价格的高估,政府部门要求制定会计准则来规范会计信息。会计方法的标准化,可以成为注册会计师为自己辩护的理由。在诉讼中,注册会计师只要证明损失是由于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违反了会计准则而造成的即可免除责任。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的规范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重要性。然而,会计准则对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实施了某种限制,迫使企业采取了较高的订约技术,这不仅降低了以会计为基础的契约在减少代理成本方面的有效性,而且也降低了企业对这种契约的要求。这反过来又降低了对作为一种监督手段的审计的需求,即减少了企业对审计契约的需求。会计准则对会计师事务所有利的影响是拓宽了其服务的范围。

本来注册会计师的职责主要是报告违约行为,由于会计准则的颁布使事务所也可以通过为客户提供有关准则的信息以及为客户进行会计培训而增加财富。

二、企业与注册会计师的冲突

注册会计师在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改变一些会计数据、方法或披露企业管理人员的违约行为。如果这些建议未被接受,则隐含着注册会计师发表反对意见审计报告的威胁。这往往是企业管理当局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企业管理当局会采取各种方法来迫使注册会计师屈从,从而形成了企业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冲突。面对冲突,注册会计师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屈从压力,不要求企业调整报表,也不报告违约行为;另一种是不屈从压力,要求企业调整报表,并报告违约行为,否则发表反对意见审计报告。每一种选择都会使注册会计师面临不同的成本或损失。注册会计师如果选择了第一种方案,则会面临或有诉讼赔偿及信誉降低,从而失去提高收费以及吸引更多客户的机会成本。但如果作了第二种选择,企业管理人员会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求而更换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被企业更换则意味着不仅会失去客户,失去了未来收益的机会,而且会丧失其“准租金”。所谓“准租金”是注册会计师在第一次接受客户委托时,为了解客户基本状况与内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状况而支付的筹备成本。这些筹备成本会给注册会计师提供大量相关信息,减少注册会计师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时间与金钱的支出。在以后的审计中审计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注册会计师由于“准租金”而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准租金”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注册会计师通过竞价来招揽业务时,可以压低服务费报价,来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出于成本一效益的权衡,注册会计师会比较两种方案的成本,选择成本较小的一种。但是,需注意的是,社会对审计的需求,是以报告违约行为为前提的,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方案一的选择过多,就会使公众认为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服务是无效的,从而会威胁到整个注册会计师执业。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就必须努力保持其独立性,并极力抵制管理当局的压力。

三、独立性与执业能力对注册会计师的意义

既然注册会计师的任务是要报告违约行为,那么他们对违约事件报告的概率就不能为零,否则就会让公众认为审计服务无助于降低代理成本而失去对此行业的需求。并且,支付给审计服务的费用也取决于报告违约的概率。这一概率的大小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1、审计时发现某一特定违约行为的概率。这一概率取决于注册会计师能力的大小和在审计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即注册会计师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企业的违约行为往往是隐蔽的,其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包含一定的技术性,如果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较低,或者对某项审计业务不够重视,投入不足,都可能造成不能发现企业的违约行为。

2、注册会计师对已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或披露的概率。这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相对于客户的独立性。进一步又取决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执业道德水平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健全与否。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报告违约行为面临诉讼的可能性较大,行政处罚较重,则其权衡利弊,较大可能选择披露违约行为,否则相反。

为了激发对审计服务的需求,注册会计师就必须向证券市场证明他们就有一定的执业能力,即发现违约行为的概率不为零,并且在公众面前表现出独立于客户的形象,即报告违约行为的概率也不为零。

四、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与抵制压力的机制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注册会计师必须要保持独立性并要抵制来自企业管理当局的压力。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与抵制压力的机制有:

1、维持信誉而不屈从压力。注册会计师的信誉是通过多年细致的质量控制而建立起来的,这也是衡量其提供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树立发现和报告违约行为的业绩与信誉,注册会计师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些代价包括雇用素质比较高的业务人员而支付的较高的工资,为了获得充足的信息而支付的信息成本,为了提高执业能力而支付的培训费用以及质量控制费等等。但是,这种信誉一旦建立起来,就可增加注册会计师与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与对其业务的需求,从而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财富。信誉对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影响使其会加倍小心地维护他们的信誉。

2、强化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作用。如前段所示,单个注册会计师要树立起富有独立性和执业能力的信誉,代价是十分昂贵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不仅可以降低这种代价,向投资者提供有关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和执业能力的信息,而且会维持执业信誉。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方法有:(1)负责资格鉴定。为了维护信誉,协会要求其成员在人会前参加入会考试,只有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相应的称号,从事与称号相应的业务。(2)进行执业培训。为了保持和提高执业能力,协会要求其会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后续教育,学习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3)成立执业道德委员会,监督会员的行为。当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表现低于协会标准时,协会可取消其审计资格。协会的会员资格起着一种约束作用,就像注册会计师的信誉一样,失去资格就意味着失去收入。

3、坚持合伙制的组织形式。会计师事务所是由无限合伙制演化而来的。这种形式在两方面对促进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独立性做出了贡献。一是通过无限责任来实现的。无限责任意味着注册会计师以自己的财产对审计失败负有责任,如果注册会计师出具了不负责的审计报告就会面临失去财产的危险。这使得注册会计师不得不保持独立性。二是合伙人之间的相互监督。会计师事务所本身作为一套契约,要求其合伙人选择符合他人期望的行动。由于客户不能监督审计人员的投入,合伙人不得不自我监督,以确保一个合伙人不能通过低标准的工作收取高额的费用来获利。此外,如果发生审计失败,审计失败会被广泛宣传,不仅犯错误的个人要受到信誉的损失,它的合伙人及事务所也会因此而降低信誉。由于合伙人都有相互监督的动机,这会增强注册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探讨 篇3

[关键词] 审计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 公众监督

随着经营权与管理权的渐渐分离,企业的所有人将其企业交由经理人来管理经营,所有人则对经理人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和考核,而所有人获得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手段则是看其财务报表。因此所有人必须聘请会计师来审计其企业或公司的财务报表,以断定其是否真实可靠。按照Jensen and Meckling的产权理论和代理理论的观点,审计服务的本质是所有者和债权人为了减少经理人的代理人的代理成本所付出的一种监督成本。前几年发生的美国的安然事件以及我国的琼民源、红光实业、银广夏、大庆 联谊等恶性造假事件,引发了一系列有关关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丧失职业道德的探讨。

一、被审计单位直接委托事务所审计是造成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的外在原因

目前,在我们国家,很多上市公司的审计是被审计单位直接委托事务所来对其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的。原本是企业的所有人基于了解自己企业的业绩的需要而对其审计,因此应由企业所有人来委托事务所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审计,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很多上市公司的股东是分散开来的,如果要每年由其集合起来商定聘请哪个事务所进行审计,其成本过于昂贵,因此都简化成由企业的经理人来决定委托谁来审计自己经营的公司。由此以来,被审计单位反而成了委托人,聘请哪个事务所、以及支付事务所审计的费用也是由其来决定的,被审计单位反倒成了事务所的衣食父母。这种委托模式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造成了很大影响,表现在:

1.事务所在经济利益上依赖于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自己来选择聘请哪个事务所来进行审计,由于其在审计业务这个买卖交易中属于买者,处于主动地位,使得注册会计师这个卖者处于被动地位,由此便会使其独立性受到影响,如果其坚持保持独立性,很可能保不住自己的饭碗,其代价过于昂贵,在面对造假的收益与保持独立性的成本时,很可能会选择前者。

2.事务所之间容易形成恶性竞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现在的大小事务所存在的不少,由于其都属于审计业务这个交易的卖方,有可能为了招揽生意而造成恶性竞争,过度的市场竞争将会使审计市场的竞争结构和手段变的复杂,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可能用不正当的手段争取争取客户,在独立性方面做出让步。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的缺陷是导致其独立性受到影响的内在原因

对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其自身行业存在一些缺陷,是其独立性受到影响的内在因素。

1.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不高。大多数注册会计师对其一贯所审计的行业较熟,但往往换一行业则不熟悉,在业务上不熟练,造成很多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比如近几年基金公司发展的比较迅速,很多注册会计师在对其进行审计时,由于对该行业不清楚,造成审计成了走走形式,没有认真仔细的核实其收入、成本的核算等。另外,很多注册会计师在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差错后,面对被审计单位给予的利益诱惑无法抗拒,并且其考虑到造假后被发现而受惩处的几率很小,因此“权衡利弊”,也会在独立性方面做出让步。

2.事务所的管理模式不合理。目前,我们国家的很多事务所,管理比较混乱,对自己的员工的激励措施不够,无法留住优秀人才。随着“四大”在中国的安营扎寨,其对国内的事务所冲击甚大,使国内的事务所的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国内的很多事务所,会计师在其工作时间一般都不长,工作1年~2年便会跳槽到企业或其他待遇更高的所里,究其原因便是对员工的激励措施不当,而且长时间的无报酬的加班是家常便饭,晋升又是难上加难,很多会计师便形成了“跳一槽,升一职”的惯性思维。

3.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在我国,独立审计准则被当作行业规范,出现的很多案件中,由于其判决都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较准确的职业判断,因此很多法官都很难判决,专业性质的法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于会计师造假的惩处方面的法律便难以落实,使其成了表面文章。

4.监管体制没有力度,注册会计师舞弊被查处的风险较低。目前,注册会计师法尚不完善,行业自律监管力不从心。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其被查处的风险比较低,造假被发现而受惩罚的成本比较低,因此很可能在保持独立性方面做出让步。

三、对影响会计师独立性的因素的改进措施

1.注册会计师自觉提高自身的能力。注册会计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各个行业都要了解其业务流程。在审计业务之前,提前参加培训,关注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流程,收入、成本的核算等,清楚其基本操作后,再去有针对性的审计则容易的多,而且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

2.事务所完善其对员工的激励措施。目前,我国在向国际趋同,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都在向国际趋同,那么对员工的管理也应借鉴国外的好的经验。在事务所工作比较忙于奔波,工作比较累,因此各个事务所在待遇方面应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很多优秀人才因不满自己的薪酬,而向四大进军,这在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国内的所的发展。国内的很多所出现了员工免费加班的情况,这样的待遇想留住优秀人才很难,而且注册会计师在面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利益时,作出让步也可想而知。

3.完善相关专业方面的法律制度。依法治理行业执业环境,给注册会计师独立执业提供法律保障。

4.确认协会、证监会、财政部、审计署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中的职能与分工,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大事务所和会计师违规被查处的风险,也就是加大其违规成本,使其违规成本大于其即得利益,增加注册会计师违规的民事赔偿范围,在外在因素上促使其保持独立性。

5.逐渐改变审计委托模式。由现在的被审计单位委托事务所审计改为有证监会来公开招标聘请事务所来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各个地方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其对证监会负责。由证监会向被审计单位收取审计费用,避免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有直接的利益接触,从客观方面来保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总之,对于影响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的因素,要从外在的影响和注册会计师的自身加强两个方面来避免,改变我国现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谢德明:论审计独立性理论研究的新动向[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21(1):13-16

[2]江俊秀:上市公司审计委托关系的重构--加强审计独立性的路径[M].2007,22(1):49-51

[3]王月:上市公司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失职行为的法律分析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2:35,68

[4]王胜荣: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2005,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姚荣辉: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22(3):140-143

[6]张艳丽张国伟:浅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6,159-160

[7]徐莉芹贾文芳张艳辉: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何在[J].经济论坛,2007,5,134-135

[8]陈福如: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根源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06,4,57

[9]赵艳霞:浅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J].科技信息.2007,1,202

浅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篇4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

当今社会, 审计已不再是一项私人服务, 审计意见具有明显的经济后果, 社会资源的配置、资本的流动和使用, 乃至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计人员对企业会计信息所发表审计意见的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作为审计的灵魂, 它随审计的产生而产生, 随审计的发展而发展。同时, 它又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 面临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

一、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涵义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灵魂, 现在一般认为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对独立性的定义是“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 公正执业, 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签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 使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形式上的独立, 事实上是指在注册会计师及被审计单位之外的第三者看来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 即形式上的独立是从第三者的感觉而言的, 是独立性的外在表现。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接受了被审计单位的馈赠, 那么第三者就会怀疑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出具不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 第三者对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就会产生不信任感,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就会失去签证作用。实质上的独立又称精神上的独立, 是指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 因此审计过程中能够保持客观公正的心态, 不偏不倚地做出审计判断, 编制出具审计报告。

二、我国审计市场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 审计市场不健全———劣币驱逐良币

目前, 我国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太多, 整体上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 价格战成为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争取客户最常见的手段。另外, 投资者对财务报告信息的漠视, 使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于提高审计质量的压力和动力不足, 也导致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 造成了独立审计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

(二) 独立审计的瓶颈———有效政府行为缺失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级政府不同程度的介入, 这使得无论是在信息公开呈报的股票市场, 还是信息不公开披露的其他各类市场, 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旨意。长期的挂靠制度也导致了审计业的致命弱点—————自我服务, 利用管制机构的权利优势将权利直接转化为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这种行政干预模式下, 那些通过行政权利获得市场服务份额的会计师事务所, 其市场份额与服务质量无关, 他们不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也是理性经济人的必然选择。

(三) 审计主体自身缺陷———规模偏小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仍处于“小、散、乱”状态, 绝大多数不具备独立承担大中型企业审计的能力。有资格审计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数极少, 国家要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年报、季报必须经过法定审计才能向公众公布。解决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的问题较为急迫, 民间审计迫切要求发展有一定规模的、规范的、高素质的会计师事务所。

三、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原因

(一)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体制存在历史缺陷

过去, 我国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是由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出资设立的。这些法人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挂靠单位”。他们与会计师事务所在人员、财务、业务等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挂靠体制极易干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执业, 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自律组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同样也是依附于各级财政部门的官方机构, 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干预, 影响审计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 恶性竞争无法保证“高独立性”审计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 需要自己寻找客户、开发市场。在审计市场僧多粥少的情况下, 在佣金、回扣、手续费、收益分成等手段禁而不止的执业环境下, 作为注册会计师也常常难以独善其身。承接业务时不能不考虑成本与效益问题。过低的收费和审计时间的限制影响到审计程序执行的完整和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 使注册会计师无法搜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其所发表的审计意见。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 独立、客观、公正都显得很苍白, 势必导致低质量审计报告的问世与蔓延。

(三) 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机制

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看作是财政部门下属的行政部门, 由于其行政事务繁多且专职人员不足, 因而很难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我国已颁布了独立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但从目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构成及总体的执业环境看, 仅通过行业自律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四) 审计人员执业水平低下

审计人员能力不足, 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 违背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迁就客户的非法要求, 编制虚假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素质偏低, 只凭借出资取得相应的资格, 缺少相关的能力和职业道德。从事多年会计或审计工作的工作者虽有丰富的经验, 但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近几年的改革力度大, 新的会计准则陆续颂布, 这些人员对新准则、新制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另一部分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获取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专业技术能力和审计经验比较欠缺, 面对特殊问题可能丧失审计工作警觉性, 轻易接受客户解释, 可能存在错漏问题。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措施

(一)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建立合理的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 防止经理人员凌驾于董事会之上, 禁止董事长兼任总经理, 严禁执行董事滥用职权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在目前“一股独大”条件下可以增设限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权力的条款, 并考虑采用审计委员会制度。为了使审计委员会能够发挥作用, 对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应有严格的要求, 如必须由什么样的人构成, 等等。此外, 为了确保审计委员会能够有效地开展活动, 还应对审计委员会赋予一定的权力, 其中包括允许企业员工直接反映情况。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 以减少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加压力, 切实增强会计师事务所保持独立的可能性。

(二) 治理审计市场的无序竞争

注册会计师只是专业人士,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是有偿审计服务。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事务所就要考虑成本与效益, 也要有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这正是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为注册会计师创造的条件。而且, 社会各界都要支持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 特别是在会计师调查取证等方面提供方便。

(三) 加强独立审计法制化建设, 改善独立审计的执业环境

独立审计作为对经济行为的审计鉴证, 其自身的规范化亟待提高。鉴于我国目前法律法规中有关CPA民事责任规定比较薄弱的状况, 当务之急应是完善《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准则》等有关独立审计的法律法规与《公司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完善。同时, 监管部门要加强外部监管和加大惩戒力度。只有加大惩戒力度才能对违规分子起到威慑作用。

(四)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 对于大多数的审计项目而言, 审计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预防等大量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因此必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要求, 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培养年轻注册会计师成为骨干, 努力提高这些人员的各项技能。

参考文献

[1]孙晓立.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J].特区经济, 2007 (1) :205-206

[2]扬云渝.影响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因素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 2007 (8) :249-250

[3]白露.审计的独立性:现实分析与理论思考[J].财政金融, 2007 (10) :51-52

[4]朱红.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现状分析及实现的制度安排[J].财会通讯, 2007 (1) :72-74

[5]韩俊华.关于审计独立性的探讨[J].河北企业, 2007 (7) :23-24

[6]徐莉芹, 贾文芳, 张艳辉.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何在[J].经济论坛, 2007 (5) :134-135

[7]杨劲松, 韩洪.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 2007 (9) :22-24

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 篇5

指导老师要求我搜集证据,例如事务所与被审计企业勾结、被指使等确凿证据,以证明其独立性的缺失。

我愣了一下,调侃道,是不是把事务所项目经理的心理活动情况和个人自白书也放进去,这样效果更好。指导老师怫然而去。

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 篇6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05-03

自從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营机制的转换,给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上还存着一些漏洞,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相当严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却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亿元~1 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营、人为原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制度不尽完善,对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不够。比如,玩忽职守犯罪案件,往往给国家造成千万财产损失,而刑法所规定处罚的幅度却很低。这种低成本的违法犯罪现象造成了这类问题的愈演愈烈。

2.保护国有资产的意识不强,有关当事人寻求法律保护的积极性不高。国有资产所有权被侵犯后,企业怕麻烦甚至因为企业领导、业务人员得了好处而主动放弃起诉权、抗辩权、申请权,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损失。

3.还未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对国有资产享有占有和运用权,但这个占有和运用并不是直接对资产进行支配,资产的管理和经营是建立在不同层次的授权关系基础上的。

4.企业领导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政企分开以后,普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从违法犯罪案件看,由于厂长、经理“一支笔”,一个人说了算或是厂长、经理身兼数职,形成上下一条线,胡作非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5.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产账目不清。有的企业财务制度形同虚设,相关人员甚至连对外拥有多少债权都不知道,导致企业对外的债权多年不收,超过诉讼时效而得不到法律保护,因此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6.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认识上有许多误区,从而使国有资产的部分流入到个人腰包。法制观念十分淡薄,认为挣点“油水”属小节,无碍无害;对企业贡献大而得到的少,心理失衡,将国有资产占为己有,形成国企犯罪现象增多。

二、社会审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存在的问题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虽然主要是国企自身的各种机制不完善造成的,但不可否认,在另一方面,社会审计不能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不能公正、彻底、全面地揭示国有资产流失的真相,也是造成原因之一。

造成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突出表现在资产评估组织机构不合理和评估程序不规范上。在不少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即将成为改制后企业主要股东的原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进入了评估组织参与了评估全过程,即使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或聘任的注册会计师等评估人员,也主要由原企业接待和陪同。众所周知,中介组织在业务承揽、评估费用收取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原企业管理层。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原企业管理层和评估人员是很容易出于共同利益需求而相互勾结损害国家利益的。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真实性和独立性不能不大打折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与市场经济有密切联系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审计理应是最具独立性的审计(前提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并由所有者委托审计)。独立性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审计的精髓和灵魂。没有独立性,审计就失去了其社会意义。为什么社会审计在面对国企时却丧失了它应有的独立性?为什么社会审计丝毫遏制不住国有资产洪水般的流失?究竟是什么使得最具独立性的社会审计在对国有资产的审计中丝毫发挥不出它的优势和权威呢?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严肃的思考。

1.会计师事务所的性质导致其独立性缺失

1980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发展。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新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是国家投资兴办,等于将其定位为官办性质。1998年,“财办字45号”文件明确要求会计师事务所限期完成脱钩改制,否则予以撤消。这样尽管会计师事务所在形式上已脱钩改制,但实质上的“脱钩改制”,由于种种原因还需要假以时日。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作为官方组织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仍然还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民间自律机制还很难在短期内形成,整个行业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仍是一个需认真面对并加解决的问题。

2.注册会计师自身利益驱动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许多股份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来,有些国有企业为了改组成功,获得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资格,就在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上弄虚作假。不仅企业本身乐于这样做,就连当地政府也往往支持这样做。有了政府的支持,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从中“分得一杯羹”,增加自己的收入和利益,一般都不会违背政府与企业的意图,在虚假会计信息生成和传播过程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3.法律不健全

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查处不力、处罚过轻也使注册会计师违规成本大大缩小。注册会计师违规获得的不当利益,远远超过其违规受查处的预期成本,客观上助长了注册会计师投机冒险的冲动。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有关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相关民事处罚规定尚难以操作,法律法规的惩戒威慑作用仍不显著。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法》、《会计法》、《证券法》和《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都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但大都比较空泛,不具体、不统一、难以操作,不利于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行为。按照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第21条的规定,判断审计报告是否虚假、注册会计师应否承担法律责任的关键是看其是否严格遵循了执业准则、恪尽职守。会计职业界对注册会计师责任的界定主要是依据审计过程是否违规,由于审计测试及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并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错报与漏报。从我国目前对违规事务所的处理看,主要还是行政处罚。

4.执业会计师风险意识淡薄

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不高、风险意识淡薄、先天不足、继续教育不够等也是其不当行为的主要成因。部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较差,由于历史原因,有部分人员没有系统学习过会计、审计理论,平时不注意更新知识,业务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不知如何保持独立性。一些注册会计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重要性。会计师事务所设立之初多为挂靠政府机构,脱钩改制后,股东则以其工龄折算入股,一般采用直线制的形式,对于后加入的注册会计师则只具有雇员身份,其工作的付出与工作报酬相当不对称,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保障体制和后续教育机制。因此,风险意识较为薄弱,这显然不利于注册会计师保持审计工作独立性。

5.国企公司治理结构缺陷

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相比,其治理结构明显不同。经过改制的国有企业,尽管已经具备了某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治理结构的特性,或者准确地说在形式上已具备了某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治理结构,但距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如国有股股东在董事会实质上的缺位所导致的公司被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在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的问题,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实质上会导致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审计聘约几乎完全被公司管理层操纵,从而为公司管理层收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创造了条件。独立性本来是以三方鼎立为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却变为了双方的利益关系,目前来看,尽管我国注册会计师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十分有限,尚不能拥有充分的自主性,做到无顾忌地发表审计意见。在这种公司治理框架下,公司的外部审计监督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在相当程度上,聘约过程中的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独立性几乎完全缺失。

6.行政干预较普遍

我国上市公司多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历史惯性使得当地政府对其“关爱有加”、无限呵护,政府与企业间仍属一个利益共同体。资产剥离、财务包装、兼并重组等创造财富的手法不断地被推陈出新,在如此执业环境下,注册会计师难以独善其身、保持超然,职业特性往往使其沦为“技术创新”的“魔术大师”。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也并非不受其影响,往往这种非正式的指示更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危及独立性的存在空间。比如,在股份制改制中,一些地方企业达不到上市标准,但是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绩,以行政命令方式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该企业进行审计并出具符合标准的审计报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上级的意图,审计人员通常采取“逆推法”为企业进行审计,“包装上市”,导致国有企业资产大量流失,会计信息严重不实。凡此种种,均使独立性大大受损。

三、保障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有效措施

1.改革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目前,经过改制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在人员、财务、业务、名称等方面与原行政职能部门进行了脱钩,名义上成为了具有独立性的民间组织,但其中大部分选择了有限责任制的组织形式,极少部分选择了合伙制。鉴于前者股东所负法律责任是以其出资额为限,后者合伙人所负法律责任是合伙无限,这使得合伙制这种古老的组织形式较有限责任的组织形式更具有独立性。因此,我国应借鉴国际惯例制定相应法规,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向合伙制转变,从组织形式上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2.加强独立审计法制化建设,改善独立审计的执业环境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途径,依法治国既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国家行为、管理者行为的法制化与规范化,独立审计就是要在经济领域对这些行为的法制化与规范化进行“证实”或“证伪”。当然这也包括独立审计本身的法制化与规范化。依法治国,将有利于提高审计的独立性,保证公平竞争和审计质量。因《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准则》等有关独立审计的法律法规本身与《公司法》、《税法》、《刑法》等各种法律法规不衔接,应尽快完善执业规范。同时,应尽量消除各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企业包装上市的动因,培养“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社会需求。

3.不允许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或股东的注册会计师与客户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

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或股东的注册会计师如果在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或涉及间接经济利益关系,则该会计师事务所就没有资格接受对这一客户的审计和其他鉴证业务;作为会计师事务所一般职员的注册会计师,如果在客户中拥有直接经济利益以及涉及间接经济利益关系,应主动申明回避。

4.改革会计事务所的收费制度

注册会计师要做到形式上的独立较为容易,而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就困难多了。因为影响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独立的核心问题是收费问题。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方面要履行社会鉴证和经济监督职责,另一方面,又必须同其服务对象进行合作,寻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业务要向委托人收取审计费,毫无疑义,委托人都愿意支付较少的费用获取一份满意的审计报告,而会计师事务所则愿意收取较多的费用出具一份无风险的审计报告。在我国,虽然一些政府部门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最低收费标准,但很少考虑业务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而主要是采取按被审计单位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的方式,这显然是不够合理的。将来改革收费制度要使事务所更加关注执业质量,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扩充业务上,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保证审计质量才是第一位的。

5.加大会计市场综合治理力度

我国会计市场总体上对审计服务质量要求不高,会计师事务所法律风险较低的状况,是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外部环境上促进会计师保持独立性,必须加大会计市场的综合治理力度。首先,改革政府对上市公司的监督、管理方式,取消一切形式的行政审批办法,从而逐步改变我国证券会计市场由政府一手包办的局面。其次,完善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方式,设立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公司,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问题,减少政府部门尤其是财政部门对国有企业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行政干预,使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真正成为评价国有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具有法律证明效力的有用信息。最后,加大对注册会计师造假的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是加大对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性,触犯刑律的司法介入力度,追究违法注册会计师的刑事责任;二是司法机关要抓紧研究和制定具体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民事赔偿责任细则,做到有法可依;三是抓紧建立包括企业管理当局、证券承销机构、法律顾问、大股东、内幕交易及股份操纵者,甚至政府证券监管机构在内的行为规范,为注册会计师保持审计独立性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氛围。

6.規范审计市场的无序竞争

有序的、恰当的竞争是维持审计人员独立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过度的市场竞争将会使审计市场的竞争结构和手段变得过于复杂,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可能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客户,在风险防范上作出不得已的让步,其审计质量可想而知。由于敢于对虚假的会计信息说“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被委托他们审计的公司管理当局辞聘的事例比比皆是,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大打折扣,这涉及公司治理机制的问题。证监会虽把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力委托给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但在“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治理的机制下,上市公司经理层的价值取舍,股东大会一般都会赞同。所以,证监会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认为被辞聘的理由不当时可向股东大会陈述”的规定,是不现实的。关键是作为行业自律组织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如果明确规定“接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必须与前任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认真沟通,评估风险,决定接受委托与否”,也会加重接任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违背职业道德搞自相残杀式的无序竞争,则在一定程度上也足以遏制上市公司任意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使他们随意左右审计结果的图谋不能得逞。

参考文献:

[1] 陈守义.不良资产核销必须问责[EB/OL].http://www.gmw.cn/content/2005-03/07/content_191778.htm

[2] 项怀诚.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1999,(1).

[3] 阎达五.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些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6,(2):12-14.

[4] 陈晓.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再审视[J].会计研究,2005,(10):14-18.

[5] 王玉春,孔凡军.简论审计独立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2-3.

[6] 袁园,刘骏.审计独立性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研究,2005,(3):18-22.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的思考 篇7

独立、客观、公正是注册会计师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以下简称为C P A) 职业赖以存在并得以发展的信条和灵魂。其中, 独立性又是灵魂中的灵魂。如果C P A一旦丧失了独立性, 其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就会受到人们的怀疑。200 2年6月2 5日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 并于同年7月1日起在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施行。其中对C P A的独立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现状分析

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 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6990家, 执业CPA共77000人。虽然我国CPA工作发展较快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不可否认的是, 目前困扰和影响我国C P A发展的主要问题仍是C P A执业质量不高、职业道德较低、独立性很弱、未能很好地履行其“经济警察”的职责。不久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联合举行了一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问卷调查, 调查结论如下:

1. C P A执业质量不高, 社会公信力不强

1992年~1993年, 相继发生在深圳原野公司侵吞股东权益、北京沈太福长城公司非法集资、海南中水集团巨额金融诈骗等恶性诈骗案, 为其出具验资和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 CPA行业面临第一次严峻的考验;1997年~1998年, 东方锅炉、红光实业、琼民源上市公司造假案, 使广大中小股东蒙受巨额损失, 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进入21世纪, 上市公司造假案开始集中引爆, 银广夏、麦科特、康赛集团等几十家上市公司因造假受到中国证监会的严厉查处, 而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CPA必定难咎其责。

2. CPA整体素质不高

C P A行业属智力密集型行业, 但目前执业队伍的现状与行业发展的自身要求相差甚远, 从C P A学历结构来看, 大学以上学历的仅占3 5%。此外, 市场尚未形成对经营者的选择机制, 不少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者基本上由改制前沿袭而来。这就使得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高层经营者不是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脱颖而出, 而是受益于政策, 从而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水平形成掣肘。

3.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存在缺陷

会计师事务所是以人合为本质, 采用人合组织形式的合伙制既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身特点所决定, 也是国际惯例。但现行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均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基本沿用的是《公司法》。而公司制源于两权分离, 会计师事务所则是两权高度合一, 这样就形成了组织形式的两难境地, 即完全按合伙制运作, 除了法规不配套外, 因转轨时期市场风险的高度不确定性, 难为C P A所接受。采用公司制又不具备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 要么是股权过于向个人或少数集团集中, 大股东一家控制, 架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侵害其他股东利益, 要么是股权过于分散, 影响决策效率, 造成不稳定因素等。

4.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水平低

目前, 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平均仅有13余人, 年业务收入过亿的甚少,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结构不合理使我们在会计市场开放后的竞争中, 处于劣势地位。会计师事务所是为企业服务的, 企业规模的扩大要求其规模同步增长。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的加快, 出现了中石化、中国移动等一批超大型的企业集团, 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会计师事务所。但由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发展速度上没有及时跟进, 这些大型客户大都由国际“四大”所占用。

5. 审计市场的恶性竞争

现有审计市场的饱和及审计组织的压力, 使会计师事务所将招揽和保留客户成为主要任务, 采用低价收费等一系列违规手段, 导致审计不可能达到应有的质量保证和独立性, 并采用减少审计时间、省略必要程序的方法, 以降低审计成本保持盈利。这必然导致审计报告的可信度降低, 也败坏了行业声誉, 还影响到正常的审计收费, 形成恶性循环。

三、独立性缺失的根源

目前, 影响我国C P A独立性的因素有很多, 笔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从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管理层的权利过大, 以及有缺陷的聘任制度

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 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从而产生了“一股独大”的问题, 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同属一人, 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层的权利过大。

尽管从原则上说客户与C P A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 但在目前我国CPA行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普遍规模小、竞争力弱, 以及事务所之间为争夺客户的激烈竞争, 当客户出钱委托C P A审计自己时, 及C P A面临客户的不正当要求时, 要么坚持原则, 拒绝客户的不理要求和出具与事实情况相符的审计报告, 从而面临着被客户炒掉、失去客户和“饿肚子”的风险。或者是放弃职业道德和独立性, 违心地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报告, 以保住客户和业务, 但失去的是诚信和其应有的独立性。

2. 审计收费偏低, 审计行业收费有待规范

目前我国审计收费的现状是:全国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 区域差异较大;与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审计收费标准明显偏低, 即便如此, 也很难按照这些标准收到审计报酬;审计收费的透明度不高, 特别是当审计费用发生较大变动和更换事务所和C P A时尤为突出。这样就从两个方面影响我国C P A执业独立性:第一, 会引发和加剧C P A行业以降低审计收费标准为手段的恶性竞争, 进一步恶化C P A的执业环境;第二, 目前对违规的C P A和事务所的处罚主要是撤销审计资格, 由于C P A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过低的审计收费标准将降低行业“租金”, 这将降低C P A和事务所违规的机会成本, 相当于间接地降低了对违规C P A和事务所的处罚, 这也会在一定程序上削弱C P A和事务所执业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

3. 行业监管乏力, C P A的违规成本低

C P A的违规成本取决于两个因素, 即C P A和事务所违规执业而被监管机构发现的概率及C P A被监管机构发现后遭受的处罚后的相应损失。我国C P A行业之所以频繁出现各种违规事件, 关键就是违规者的违规成本太低, 对违规人员的处罚起不到应有的威慑作用。尤其是对C P A本人。重行政处罚而轻刑事处罚和民事经济赔偿机制的缺失, 使得受虚假信息误导而导致经济损失的投资者 (尤其是中小投资者) 无法得到经济赔偿, 而违规的巨大收益和较低的违规成本往往使C P A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去追逐利益, 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其执业的独立性。

四、独立性缺失的对策

C P A只有在审计过程中真正做到客观独立, 才能保证审计信息的可信性, 从而树立起职业声誉, 体现其社会价值。提高我国C P A审计独立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明确C P A的法律责任

(1) 加强对CPA民事责任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会计环境的改变, 因对会计信息不同认识而产生的法律冲突中, 有关民事纠纷的问题最多, 然而, 相关的法规也不完善, 这给具体的司法判决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2007年6月11日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2) 成立C P A法律责任专家鉴定委员会。由于C P A的诉讼案件专业性强, 技术复杂程度高, 法院难以独立对案件做出合理界定。因此, 我们应借鉴西方经验, 中注协应成立专家鉴定委员会, 作为C P A法律责任界定的权威机构, 该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应成为庭审的有力证据。

2. 完善C P A的委托聘约机制

(1) 健全审计委员会制度。在上市公司中设立由外部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 由委员会来决定C P A的聘任、审计费用的数额等重要事项, 增强事务所的独立性。而审计委员会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审计委员会独立于管理当局的程度、权威性和其成员的受教育程度。所以, 我们应建立规范的审计委员会制度, 强化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2) 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我们需要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做出严格的规范, 要求上市公司详细披露C P A的变动性质、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理由、近年来非无保留意见的情况等。为防止事务所与客户的聘约年限过长而出现不正常的经济关系, 严格执行签字C P A和审计项目负责人连续为某一相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不得超过5年的规定, 并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有关轮换签字C P A的事项。

3. 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无限责任合伙制较之于有限责任制对维护C P A审计独立性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无限责任的约束力更强, 且它对提高C P A审计独立性的作用还在于合伙人之间的相互监督。每位合伙人都要对其他合伙人的业务活动负责。由于合伙人数量有限, 每个合伙人都有足够的相互监督的动机和能力。鉴于我国目前尚缺乏自愿需求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审计环境, 投资者的法律意识不强, C P A的执业风险和法律意识淡薄, 事务所的规模小, 在有限责任体制下, 事务所的赔偿能力有限等原因, 建议以合伙人对其行为负无限责任的无限责任合伙制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形式。

4. 提高C P A的自身素质

(1)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优化人才结构。定期举办考试, 检查C P A过去几年接受后续教育的情况, 考试不合格者取消其C P A资格;严格C P A年检制度, 对年检不合格者, 取消其C P A资格;加强对CPA的后续教育, 以提高CPA的技术水平。 (2) 强化C P A的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C P A保持独立性的内在动力,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C P A在执业过程中才能抵制利益的诱惑, 自觉抵制利益关系人的压力, 保持独立, 做到公正、客观对待各利益关系人。 (3)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事务所要充分考虑具体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和道德操守, 把好人员关;在委派工作时, 应当将工作委派给那些具有审计项目所要求的技术能力和职业操守的审计人员;事务所应当使在职的审计人员达到并保持所要求的能力, 且要注重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5. 健全C P A审计的外部监管机制

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 公司内部对高独立性审计信息的需求动力不足, 政府有关部门的外部监管为C P A审计独立性提高提供了外在的压力。在“安然”事件后, 美国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采用了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模式。对于我国C P A审计的监管, 也应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 制定监管细则, 以及有关惩戒办法, 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完善我国C P A审计的监管体系。

6. 优化执业环境

(1) 建立CPA审计的信誉机制。采取的措施如下:第一, 增强对新股发行、配股发行, 以及年报的审核, 对经独立性较差的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给予一定的拒签率;第二, 对于职业道德好、执业质量高的事务所予以公开表彰。 (2) 禁止行政干预和地区封锁, 提高会计市场准入的标准。要提高C P A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必须禁止地区封锁、行业垄断、行政官员干预等现象的发生;要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 必须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 这就意味着减少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 提高准入标准, 这有利于扩大我国C P A事务所规模, 提高审计质量。 (3) 强化舆论监督。在2002年,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 C P A行业都出现过空前的诚信危机。舆论界的公开谴责使C P A行业失去了以往的光辉, C P A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反思职业缺陷, 并以舆论压力为契机, 致力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目前, 我国对C P A审计独立性的舆论监督还应进一步加强。

五、结论

本文从公司委托代理关系失衡、审计收费过低、行业监管缺乏和赔偿机制缺失分析了我国C P A独立性缺失的原因, 然后从法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外部监管机制和提高C P A的素质等六个方面阐述在当前环境中如何切实提高我国C P A的独立性。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对提高和加强C P A独立性方面有所帮助。

摘要: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 决定着审计意见的客观和公正。近年来, 审计失败案件屡有发生, 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严重缺失。本文结合我国实际, 首先介绍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的现状, 然后对独立性缺失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给出提高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现状,根源,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晓春 毛成杰:浅析审计公费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J].审计与经注研究, 2000, (4) :14~45

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 篇8

1 注册会计师审计保持独立性的意义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本质特征, 它包含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二方面的含义。实质上的独立是一种内心状态, 它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提出审计结论时不受损害职业判断原因的影响, 遵循客观公正原则,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形式上的独立是一种外在表现, 表现在组织机构、经济利益、组织人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的独立。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 也是保持投资者和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处理的可靠程度的基础。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 将不能客观的对审计客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 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决策。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审计全过程做到独立才能有效实现注册会计师的社会价值。

2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是独立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和规模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两种。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各成员必须承担无限责任, 而有限责任制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投资人只是承担有限责任, 投资人相互之间不承担连带责任, 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可因为自身的逐利思想而迫于外在压力, 屈从于审计客户的决定, 导致独立性的下降。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绝大部分规模不乐观。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挤压了小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空间, 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取决于能否获得更多的客户, 导致他们很容易因为逐利而屈从客户要求, 无法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二) 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追逐经济利益

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击败对手。当前审计市场会计师事务所众多, 审计业务份额被瓜分的很小, 使会计师事务所采用不合理的收费政策等一系列违规手段, 尽力与客户建立或保持良好的关系, 导致审计不能达到应有质量和独立性, 并且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降低审计成本保持盈利, 压缩审计时间, 简化应有的审计程序。

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以及营利目的, 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不断开拓非审计业务。非审计业务能够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丰厚收益, 拓宽利益来源, 致使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之间很难保持独立性。

(三) 注册会计师自身职业道德与执业能力低下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历史不长, 执业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执业能力不强。在有关法律法规存在不足的环境中, 信用与收益呈反向关系, 注册会计师的信用越低, 可能获得的回报就越多, 而那些信用度高的注册会计师由于坚守诚信尺度, 被审计客户拒之行业之外, 没有审计业务。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追名逐利却忽视审计独立性道德的底线。审计人员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审计经验限制也影响到审计独立性。大多数注册会计师习惯于自己长期从事的行业和领域, 一旦去审计原来没有遇到过的行业时, 就会使得很多可以发现或者应当发现的问题没有找出。另外, 注册会计师心里形成一种定性思维, 审计只是对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公允性和真实合法性下结论, 而非一定得查出违法、违规和错误。为此, 注册会计师心里存在一种懈怠的思想, 而不会百分之百的去保持独立性。即使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错误或者不当之处, 由于逐利性心理存在, 加之认为被查处的可能性特别小, 于是敢于挑战法律法规的权威。

2.2 被审单位是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的重要原因

(一)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态度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得到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审计证据。一旦管理层不配合注册会计师审计, 或者在审计过程中百般阻扰注册会计师调查取证, 那么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则受到严重的限制, 为此, 注册会计师也不可能发表任何有价值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可能屈从管理层目标, 放弃独立性的原则违背事实发表对被审计单位有利的审计报告。

(二)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影响审计独立性

在上市公司中, 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状况,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逆向选择。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重叠, 董事会与监事会监督和控制力量得不到发挥, 内部人控制严重。审计客户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关系存在很多弊端, 在审计单位、审计客户、信息使用者三者之间关系中得不到平衡。会计师事务所在与被审计单位的博弈中屈从于审计客户, 致使审计独立性得不到保持。

2.3 法律不完善与相关监管不力为独立性缺失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发达, 法制建设不够健全, 行业规章制度和手段还不是很完善, 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不够或惩罚成本较低,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往往钻制度和法律的空子, 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保持独立性。

我国对会计师事所承担监管职责的部门主要有中协会、财政、审计、税务、证监会等。相关监管不力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行业协会监督权限有限。注册会计师协会本身并没有权限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惩处, 使得协会自律成为空谈, 进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得不到很好的规范和监督;二是中注协、政府相关部门和中国证监会等重叠监管增加监管成本而使监管效率和效果却没有提高。

2.4 审计市场环境的不利原因

面对激烈的审计市场, 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与盈利不得不相互竞争, 他们往往采取低于标准收取审计费用或听从审计客户自身利益的要求来占领审计份额。因此, 独立性受到空前的挑战。另外, 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我国审计市场压缩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空间。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对客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这使得被审计单位处在审计业务的主动位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不断增加, 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得客户, 以此来维系生存和壮大。在这场争夺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的博弈中, 各个会计师事务所难免出于逐利和生存的需要致使审计独立性下降。

只有针对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独立性缺失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才能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 营造良好的审计市场氛围, 维护注册会计师自身公信力, 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发展。

摘要: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保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前提。如果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 那么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将毫无意义。本文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被审单位、法制不完善与相关监管不力和审计市场环境四个方面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

参考文献

[1]贾俊耀, 方敏.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3 (08) .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探讨 篇9

在财务报表审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理论上是公司的财产所有者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 但实际上是公司的经理人在控制注册会计师的选择, 是经理人在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 从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地发表意见。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中, 最核心的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对象及其他利益关系人。

独立性就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定业务, 应当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性, 是指注册会计师与被审查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 如不得拥有被审查企业股权或承担其高级职务, 不能是企业的主要贷款人, 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等。否则, 就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公正的执行业务。实质上的独立性也称精神上的独立或事实上的独立, 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时, 应当不受个人或外界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 保持客观且无私的精神态度。因此, 注册会计师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有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

2 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

2.1 服务市场需求不足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事审计、资本验证等法定业务以及管理咨询等非法定业务, 但当前仍以法定业务为主, 其服务也主要是满足于相关主管部门的需要。绝大多数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不是出于自身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 而是应付政府部门的要求, 将注册会计师服务视为过关的一道程序性工作。我国审计市场的现状是供大于求, 审计市场处于买方市场, 因此, 作为供应方的注册会计师, 相互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 他们必须去尽力争取客户, 这样在选择服务对象时就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2.2 政府管理存在欠缺

这主要体现在立法和执法两方面。首先在立法上, 我国的审计准则存在一些相互矛盾之处。如一方面要求注册会计师要保持超然的独立性, 对公司的财务报告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 另一方面却提出事务所要受上级政府机构和上级事务所的领导, 这样注册会计师很难在独立性和上级领导有冲突时做出维护独立性的选择。其次在执法上,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误的打击力度不够。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来看, 他们是否愿意配合市场, 降低审计服务质量, 主要取决于市场相应的制度性因素, 特别是事后的法律风险程度。如果法律对注册会计师处罚力度大, 注册会计师就不敢玩忽职守, 只顾眼前利益, 冒险帮助企业出具虚假报告而毁坏自己的声誉、断送自己的前程, 就能够保证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在我国, 注册会计师因为审计失误而被处以重罚的情况很少见, 当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误时, 一般只需承担民事责任, 比如经济罚款、警告、没收财产、吊销执照等, 而很少承担刑事责任。

2.3 非法定审计业务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

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行业, 注册会计师不仅精通会计、审计、财务, 还通晓其他多方面的知识。因此, 他们除提供法定审计业务之外, 还提供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等非法定审计业务。其初衷是希望借助注册会计师丰富的财务会计知识和管理经验, 帮助被审单位规范会计业务, 提高管理水平。但允许事务所开展代理记账、代编报表等管理、咨询服务业务, 同时也就意味着审计人可以对自己承办的业务进行监督, 并使事务所“不务正业”和“合作舞弊”成为可能。

2.4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独立审计本来是注册会计师接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 对财产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审查活动, 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人三者的特殊关系。但是, 目前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很多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晰。股份公司所导致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使得作为实质性审计委托人的股东很难行使其对公司的监督权。审计关系的失衡, 使得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到严重的影响。

2.5 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规模

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管理当局压力的承受能力。一般说来, 合伙制的事务所因其所负的无限责任和健全的自律机制, 宁可损失客户也不会代其隐瞒舞弊行为, 从而保证注册会计师的超然独立地位, 跨地区、多元化的大型事务所因其经营规模较大使得它损失某一客户的代价远远小于因不报告舞弊行为而付出的信誉代价。它们与小型事务所相比, 独立性更强。

3 加强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3.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规范审计付费制度

要改变目前我国“一股独大”的现象, 必须实现股东结构、股本结构多元化, 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公司内部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实现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战略指导和有效监督, 确保董事会领导下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背离股东利益最大化追求方向;明确监事会职能, 使监事会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同时设立董事会下属的各专业委员会, 尤其要在董事会下设立由非执行董事、监事或外部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 由审计委员会作为委托人, 出面委托会计师事务所, 来评价独立审计人员的工作并决定其付费标准, 规范付费方式, 以减少审计人员与管理当局合谋的机会, 并由此减小会计师事务所担心被更换的压力, 以保证在审计中坚持独立性。

3.2 逐步取消有限责任的事务所组织形式

事实证明,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这种组织形式不利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维护, 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要想让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能独立、公正、公开, 必须要让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承担无限的财产责任, 逐步改建为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就是要强化出资人或审计人员的责任, 以促使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执业的质量, 同时增强审计人员抵制管理层压力的能力, 维护其审计独立性。

3.3 正确处理非审计业务的承接问题

对待日益增多的非审计业务, 审计界应积极加以防范, 了解各种非审计业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程度, 对严重影响审计独立性的非审计业务要坚决予以抵制, 禁止会计师事务所既承担审计业务, 又提供非审计服务。同时还要考虑事务所对单一客户收费过高以及与某一客户关系过长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3.4 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 完善独立性的审计市场

在行业监管方面, 对违反独立审计准则的行为加强处罚力度, 保持会计师事务所维护自身独立性的外在压力。应该说会计行业管理中还存在处罚不一原因, 但会计行业内部也表现得很不成熟。职业团体和证券管理部门对违纪的会计师事务所往往处罚偏轻, 客观上阻碍了审计独立性的提高。因此, 笔者认为, 不仅应从刑事上追究违纪的会计师事务所, 而且还应让它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同时对现行的年检制度和法令条文进行完善, 进一步完善《违反注册会计师法处罚暂行办法》, 严格执行《注册会计师行业举报工作暂行规定》, 加大对违法违纪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查处力度。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要合理定位, 要与国家司法机构加强合作, 共同处理舞弊案件。

总之,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最基本的原则, 是客观公正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在我国新旧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 审计独立性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压力或因素的干扰, 积极主动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将有助于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进而促进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审计独立性原则的加强和巩固。

参考文献

[1]王爱国, 史维.论审计的独立性[J].审计研究, 2004, (4) .

[2]石莹.关于审计独立性的讨论[J].中国审计, 2004, (11) .

[3]张萍.对加强审计独立性的探讨[J].商业经济, 2004, (5) .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研究 篇10

审计从从业主体的性质角度分为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比较来看,注册会计师审计对独立性的要求最严格,也正因为此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最普遍的社会信任度和最广泛的应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应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规定从两方面对独立性进行了规范: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被审计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在履行专业职责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服于外界的任何压力和影响。任何一位注册会计师都应该树立一种时刻保持独立性的意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业务操作。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注册会计师、委托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各自独立,三者没有任何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联系。这是貌似没有实际意义但不可或缺的规定,形式上的要求也是独立性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形式。

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是两个层次的不同规定,但又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抽象概念,难以量化;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可见的,可以被社会公众所监督,也易于实现。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的独立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只有保持了最基本的形式上的独立才可能谈得上实质上的独立。因此在衡量独立性时必须把两者统一起来。

影响独立性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各方面:首先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外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在产生初期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就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发展到今天仍与政府有微妙的联系,独立自主的意识比较弱,许多事务所的较重要客户的业务都来自国有企事业单位,造成了其在审计实务中无法摆脱行政干预,受政策的间接影响较明显。其次就是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众多的法律、法规、规定来指导审计实务,但缺陷在于规定大多涉及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忽略民事经济赔偿,且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许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审计委托人实际上是公司的经营管理层,由管理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监督管理者自己的行为,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首先破坏了形式上的独立性,必然会降低注册会计师业务独立性。对于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内在因素相比外部来说比较复杂,类型也较多。比较突出的是会计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注册会计师的败得行为。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和合伙制 (只占10%) ,有限责任公司制占绝大比重。有限责任公司的有限责任的特点使得审计实务出现差错给公众利益带来的损害与应承担的实际责任不匹配,再加上某些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欠缺,弄虚作假,粉饰财务报表,极易导致注册会计师注重个人利益、忽视公众利益的违法行为的出现,审计的独立性荡然无存。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原因

1.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狭窄

《注册会计师法》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规定为两大部分:审计业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特殊的中介机构,收入来源于向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从法律角度看,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可以相当广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目前主要局限于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核查验资和资产评估。业务范围过于狭窄使事务所收入来源单一,受制于有限的被审计客户,并对其存在过分的依赖,最终导致审计市场的竞争激烈,为了获得客户、争取到业务,部分事务所可能做出违背公平竞争的不正当行为,与客户恶意串通或者对客户施行违背独立性原则的引诱。

2. 审计环境的影响

审计业务是在外界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进行的,审计环境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使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制环境、道德环境、管理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各种环境因素的有利或不利变化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事务所业务的执行和注册会计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及其具体操作,独立性受到影响是必然的。

3. 需求主体的有效需求不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审计需求者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服务,往往是出于最基本的守法要求,必须由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同时上市公司也可能由于盈余管理动机降低公司上市后对高独立性的审计服务需求,或者是为了避免被负责任的会计师揭穿其财务问题,不愿聘请高独立性审计服务;市场上的投资者过分的关注于买票股票的即时价格,能否获利,而忽略对其背后审计事务执行及公司内部真假财务活动的追究,这些都导致了高独立性审计市场的冷淡。

4. 非审计服务的巨额利益的诱惑

对于同一家被审计客户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往往不足局限于审计业务,如果注册会计师因为坚持审计独立性而与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报告的意见表达上存在冲突,被审计单位很可能会更换事务所,这会使事务所在失去审计业务的同时,失去收益可观的非审计业务。从经济人的本性上考虑,很多注册会计师都会禁不住利益的诱惑而放弃坚守的高独立性原则,相应的减弱独立性以获得非审计收益。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对策

1. 扩大审计业务范围,发展咨询业务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型事务所的实践也已表明,拓宽业务范围、大力发展咨询业务,逐步形成以咨询业务而非传统的审计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收入结构形式,从而减弱对审计客户的过分依赖,减小受制于被审计客户的可能性是保证独立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随着现代企业业务范围的扩大,其多元化发展策略使得对不同领域的认知有限,询问专业人员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减少损失,因此咨询业务的发展前景较好,能够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主要来源。

2. 完善相关法规,创建良好的审计环境

法律环境的完善首当其冲,首先,应建立健全有关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门法律法规,使各种审计和非审计业务的执行都有法可依,规范审计市场,增强管理强度,提高业务操作的可见性。其次,要完善相关的民事责任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如《注册会计师法》中,应根据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关于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树立法律的威严,尽可能地列支各种违规行为的惩罚措施,严惩违法行为,提高其违规成本,从根源上打消发生违规审计行为的可能。另外,其他的社会、文化和道德环境的建设也应该相配套,如通过将审计报告向相关利益群体公告等信息披露的方式,接受广大社会公众的监督,减少舞弊行为;加大会计师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和频率,定期审核,进行业绩考评,并采取奖励和惩罚措施,刺激其进行高独立性、高质量的审计业务的积极性等。

3. 重建审计委托模式,改变以往的利益相关的委托代理方式

为消除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上市公司可以重建审计委托模式,改变以往的利益相关的委托代理方式。这种改革需要审计业务相关者多方面的努力,比如被审单位可以在董事会下建立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来行使审计委托权,断绝公司管理层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直接联系;上市公司也可采取间接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方式,向保险公司购买财务报表责任保险,委托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实现间接聘用审计师的效果;国家还可以在证券监管部门下成立专门的公众公司审计聘用委员会,由其代表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进行选聘和监督,将审计业务置于公众的审视之下,提高其社会公信度,而审计聘用委员会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中标事务所,由中标会计师事务所委派能够胜任的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4. 规范审计市场,平衡供需关系

首先,政府应切实采取措施落实转变政府职能的工作,使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从政府选择转向市场选择,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色彩,提高审计独立性。但这不等于政府不干预,为克服市场本身的缺陷,合理的政府行为应该是通过颁布法规或制定标准,为审计市场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环境,正确引导事务所与被审单位之间的相互选择,实现供需平衡。其次,上市公司作为被审单位也应该真正从审计服务实质上的监督作用的角度出发,对审计报告予以正确的认识,提高对审计服务独立性的要求,利用审计结果改善公司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管理,并可以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多元化的业务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人员的人事管理上应该制定严格的应聘和解聘制度,予以适当的审核考验期,要求审计人员增强责任感,正确处理审计和非审计服务的业务比例关系,权衡事务所和个人经济利益关系,杜绝道德风险导致的独立性弱的问题,增加需求主体对高独立性审计的需求。

摘要: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 其执行业务的独立性程度直接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的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狭窄, 需求主体的有效需求不足。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应扩大审计业务范围, 发展咨询业务, 完善相关法规, 创建良好的审计环境, 重建审计委托模式, 规范审计市场, 平衡供需关系。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黄晓波, 王锐, 王晓凉.基于审计市场需求视角的审计独立性缺失分析[J].财会通讯, 2009, (2) .

[2]肖路, 李引花.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分析[J].财会通讯, 2007, (3) .

上一篇:预后评分系统下一篇:英语快速阅读技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