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与对策

2024-09-04

必要与对策(精选十篇)

必要与对策 篇1

一、京津物流合作发展的必要性

1. 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结构逐步完善, 对包括物流在内的流通服务领域的要求日益提高。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特区、中心城市的点状拉动。然而, 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很多问题, 如地区差异加大、城乡分离、社会阶层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等。为实现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提高国际竞争力, 必须依靠区域性的高级整合与生产力要素的优化升级去达到经济的持续、协调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通过区域经济尤其是物流的一体化, 实现组团式城市群的发展, 实现城际沟通、城乡交融, 促使生产、消费、金融和信用得以建立, 并形成良性互动的循环, 就会达到城市间“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中国经济正在从原来的“点状拉动”转向各个大城市群的“面状组合”, 特别是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环渤海这三个区域进行集聚。而我国的现代物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正经历一个由传统的分散运作模式向现代供应链集成运作模式、由以行政区域为范围局部体系向以市场为主导的全国统一性的整体系统转型的重要时期。京津作为我国北方环渤海的中心城市带和区域性交通枢纽, 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快速增长的需求, 抓住机遇,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优化物流资源结构, 提升其在全国物流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国际竞争力。

2. 整合京津区域产业资源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 京津地区城市发展目标相似, 产业结构雷同, 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 一体化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区域物流的发展便是一个重要的瓶颈因素。由于历史原因, 特别是京津地区之间各自为政, 造成了物流成本的提高和诸多资源的浪费, 从而降低了物流产业的竞争力, 极大地制约着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随着首钢搬迁, 曹妃甸以及一批国家、地区重点项目立项开工, 特别是国家发展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发展带的重要战略举措, 将为京津区域物流业的大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利润源泉, 区域物流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保障。因此, 整合京津区域产业资源, 加快形成统一的、综合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快捷高效的物流系统, 是推动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3. 增强京津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科技和航运中心。但是, 长期以来, 京津地区缺乏统一规划, 城市间经济联系淡薄, 无序竞争问题突出, 这不仅降低了区域整体竞争力, 而且各城市都面临着自身难以解决的困境。北京的发展日益受到水土资源和能源的制约, 人口与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天津雄厚的工业基础却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而两市地域相邻, 人缘相亲, 经济互补, 各方面联系密切。因此, 加强两市的物流交流与合作, 实行区域物流的一体化, 构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网络, 发挥京津物流枢纽优势, 必将大大提高京津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也将会对国家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产生重要的影响。

4. 京津区域经济紧密联系合作的必然要求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 将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发展布局, 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 着眼全国整体格局的明智之举。“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市圈是拉动南方、西南、中部经济发展的引擎, 京津冀都市圈将成为拉动面积广大的西北、东北的经济引擎, 是使我国在未来的东北亚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非常关键的一步棋。加强京津区域物流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京津冀地区的联动发展, 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促进区域内部互联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京津区域经济紧密联系和合作的必然选择, 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5. 带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京津区域物流合作, 实行区域物流一体化, 是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 充分发挥京津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交通枢纽的优势, 将其货运优势转化为流通优势, 并配备相应的站场服务功能, 如运输、装卸、包装、配送、加工、电子商务等, 使物流畅通, 并形成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同时, 打破行政分割, 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物流区域合作关系, 有利于加快京津区域物流的发展, 促进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使这一地区逐步成为新的经济高地, 对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环渤海地区将产生强有力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从而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京津物流合作的思路

1. 政府要重视和引导物流园区 (基地) 的健康发展

京津两市在物流发展规划中都提出了物流园区 (基地、中心) 的规划与建设问题, 在资源整合和物流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集约化经营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 在整合相关资源、发展物流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要重视规划和引导物流中心健康规范发展, 对于那些定位明确、运作规范、前景良好、企业欢迎的物流园区 (基地、中心) , 政府部门应该继续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使其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同时, 要坚持市场化方向不动摇, 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政府部门予以推动, 而不应该包办代替。政府尤其要通过产业结构政策发挥引导作用, 如通过各种支持性政策, 引导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合理分布、错位分工、共同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现有物流企业加大技术、资金投入, 不断提升物流运作方式, 变粗放式管理为集约化管理, 变仓储式物流为供应链管理, 变人力型物流为智能型物流, 变低附加值物流为高附加值物流, 变小而全式物流为大型专业化物流, 在京津努力构建起专业、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产业集群, 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2. 加强京津地区物流发展的环境建设

要想实现京津区域物流的一体化, 实现京津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 就必须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 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 进行物流规划和有关物流政策的制定;充分发挥京津作为双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形成符合区域物流产业要求的跨地区、跨行业、复合型的物流产业;避免京津之间各自为战, 加强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 夯实本区域物流业的产业基础;发挥本地区的公路、港口、机场相对先进的优势, 建立和完善京津快速便捷的区域间城际交通体系;加强区域内物流标准化建设和完善区域内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尽快制定和实施京津物流人才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培养等。

3. 要注重加强京津地区物流“点、线、网”建设

当今世界, 现代物流发展极快, 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诸多领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如何, 直接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京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离不开京津物流一体化发展。京津地区物流体系建设中有一个“点”、“线”布局以及“联网”的问题。本文所指的“点”, 主要指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的建设。不仅要有道路这些“线”的规划, 还必须要有物流配送中心这些“点”的规划, 还要通过“联网”形成有机联系的物流体系。因此, 京津可以从构建“点”、“线”以及结“网”入手, 共建北方国际物流中心。

4. 增强绿色物流意识, 积极发展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 使企业为了持续发展, 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改变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 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 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绿色物流的目标, 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绿色理论和实务的物流人才是当务之急。京津两地应积极实施绿色物流发展战略, 提升企业物流从业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实施企业物流流程的绿色再造。

第三方物流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它企业的功能与服务, 利用外部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 是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 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 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 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 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由于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降低经营风险, 有利于促进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 提升企业形象, 因而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 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主流。京津两地物流企业都应积极顺应物流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积极有效的发展第三方物流。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 由于第三方物流还不具备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的能力, 且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与委托客户企业之间潜伏着目标不统一、合作绩效边际递减的可能, 因此还需要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 (4PL) 。京津两地都具有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应在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 率先发展第四方物流, 用供应链管理的思路, 减低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开忠李国平谭成文:中国首都圈发展的三大战略[J].地理科学, 2001 (1)

[2]李亚力:天津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战略[J].南开学报, 2005 (5)

[3]赵宏等: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年1月

必要与对策 篇2

论文关键词:黄河 防汛抢险 队伍建设 必要性 对策

论文摘要:黄河安危,事关大局。黄河属于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也是世界上闻名的“地上悬河”。黄河下游河道是黄河防汛的关键河段,防汛任务十分艰巨。同时,黄河下游河道,又是黄河宣泄洪水的重要通道和区域。黄河安危责任重大,加强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人民治黄60年来,黄河防洪治理与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抗洪能力大大增强。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洪水隐患还没有彻底根除,抗御洪劳灾害的能力还比较低。我们要从全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出发,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尽最大努力,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防汛准备工作,决不能有丝毫的麻僻思想和侥幸心理。在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决不能忘记“堤防靠人防,人防靠人想”这一道理,切实把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来,一旦黄河出现较大洪水,才能守的牢、抢的住,在两岸筑起铜墙铁壁,使黄河顺利流入东海,确保黄河岁岁安澜。

一、加强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对水利愈加重视,水利形势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水利部党组提出了新的治水思路,强化进一步实施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把水利放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实现水利现代化”这一新世纪的水利目标,鼓舞着黄河的治理者,在沿着黄河的现代化奋勇前进,提出了新时期黄河治理的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全河上下正在围绕“原形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三条黄河建设努力奋斗,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确定为终极发展目标。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首要任务应当首先是确保堤防不决口,防洪工程建设与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同样重要。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建设是沿黄党政军民的新时期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形势越好,对黄河安全的期望值越高,黄河一旦决口将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将会打乱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在国际国内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黄河能否安全度讯受到国际社会、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关注,黄河防汛抢险队伍担负着重大历史责任。因此,加强黄河防汛队伍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目前黄河防汛抢险队伍现状

(一)黄河专业防汛抢险队伍

一是年龄结构偏大。专业防洪抢险队伍年龄大多数已接近或超过50岁,其身体条件已不适应防大讯抢大险的需要;二是知识结构单一。多年来从事修、防、管的工作任务,缺乏掌握防汛抢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的技术人才,更缺乏熟练掌握防汛抢险技术方面的年轻职工。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已明显出现;三是自我提高意识不强,信心不足,大多数一线职工生活在农村,家庭负担使其在自我提高方面力不从心,再加上文化底子相对较薄,缺乏信心。同时受家庭条件的制约,削弱了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对学习和钻研防汛抢险技术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机动抢险队伍

机械化抢险队伍是近几年为适应黄河防汛抢险的需要组建的新生力量。组建时间短,队伍年轻化,未经过专业教育与培训,缺乏防大讯、抢大险的实战经验;抢险设备品种单一,缺乏先进的防汛抢险配套和抢险堵漏新技术新设备的配备。

(三)群众防汛抢险队伍

群众防汛抢险队伍一般由乡防汛指挥部,按照民兵组织形式组建防汛基干队,抢险队、护闸队、搬迁队、留守队、后勤队等。将所有农村青年登记造册,有的常年在外打工,人员分散,集中受限,不易防汛知识培训与管理,同样存在落实困难现象,个别是纸上谈兵。在防汛抢险队伍中,普遍存有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存有“堤高石头坝,来了大水也不怕”的盲目乐观思想,由于黄河近年来未出现较大洪水,对洪水突发性、灾害性认识不够。

三、加强黄河防汛抢险队伍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认真学习《防洪法》,充分认识黄河洪水的突然性和灾害性,牢固树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抢”和“常备不懈”的思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二是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这是对防汛抢险队伍的内在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标准,才能有无私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脚踏实地的做好防汛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防汛抢险斗争中去,才能有夺取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要努力学习科学的防汛抢险技术知识,这是提高防汛抢险队伍素质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只有掌握好防汛抢险技术知识,才能应对各类洪水和各种抢险的复杂局面;四是要善于研究黄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妥善处理问题;五是要具备顽强拼搏,敢于向洪水做斗争的精神,抗洪抢险如战场,只有具备顽强拼搏,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才能夺得防汛抢险的全面胜利。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高素质的黄河防汛抢险与管理队伍,全面提高防汛队伍整体素质,是“实施最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确保防洪安全”的必要前提,目前,现有的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和河道管理队伍与所承担的繁重的防凌防汛、抢险除险与河道管理任务极不相称。因此,当务之急,应从进一步强化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和河道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入手,充实人员,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真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防汛抢险队伍。一是加强思想素质教育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坚持教育常抓不懈,使职工队伍思想政治觉悟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二是发扬“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这种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黄河人为了黄河安澜奋斗不息,夺取了黄河防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我们要继续高举这面旗帜,引导黄河专业防汛抢险队伍树立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顽强努力的拼搏精神;积极改革,锐意进取的精神;坚持本职,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为夺取防汛抢险斗争的胜利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三是强化技术培训要切实加强防汛抢险技术的培训,应常年坚持把岗位培训、技术比武作为职工技术培训的有效手段,通过开展多种培训班,举办各种抢险堵漏技术比赛,要通过防汛抢险演习,提高专业队伍的抢险堵漏实战能力,积累经验。通过河道工程整治施工,进一步提高专业队伍的实战能力;四是对机动抢险队伍要严格按军事化要求强化训练,强调严格的纪律,练就过硬的本领和作风,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工作能力;五是加大投入,按标准和要求配齐机动抢险设备,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机械完好率保证100%,抢险队伍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一旦发现险情能够管打管用。

(三)重视和发挥群众防汛抢险队伍建设的作用

黄河防汛涉及到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防洪法》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洪抢险的义务。在历次的黄河抗洪抢险斗争中,沿黄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参加,夺取了一次次抗洪抢险的胜利,群众防汛抢险队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新的形式下更应当加强群众防汛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群众防汛队伍的素质。一要加强《防洪法》及其有关法规的宣传,提高沿黄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防汛抢险的积极性,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使命感,责任感,为抗洪抢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要切实做到防汛工作“五落实”,特别要落实防汛抢险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制定好黄河防汛预案,严明防汛纪律,做到政令畅通,一旦发生

大水,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妥善协调、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三要对群众防汛抢险队伍加强防汛抢险技术的培训和思想教育,抓好技术培训的落实和训练质量的提高;掌握防汛抢险及各类险情的辩别与抢护方法,并进行必要的实战演练。

(四)加强防汛队伍自身保障

防汛抢险队伍都应做好自身保障工作,黄河防汛抢险工作有其任务的应急性,时间的随机性和区域的不确定性,给后勤保障工作都造成多重困难,各种防汛抢险队伍都要树立自身保障为主的思想。在物资器材储备上力争做到品种全、数量足,并且要研制配备必要的野外保障物资工具、生活物资和方便食品,以及通信设备,照明设备和电源设备,在自我保障的同时,建立起联络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能力,做好与洪水长时间做斗争的准备,保证顺利完成防汛抢险任务。

(五)充分发挥驻军在抗洪抢险中战斗堡垒作用

做好与驻军的联系、沟通与协作。人民解放军在历次抗洪抢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驻军要在汛前确认责任段,明确任务,了解工程情况和工程薄弱堤段以及易发生的各类险情及抢护措施,进行必要的抢险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在抗洪抢险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六)团结协作 措施到位 创新发展

论立法疏漏的完善必要性与对策 篇3

关键词:法律疏漏;概念界定;表现形式

但就目前我国的立法活动而言,更多的是注重立法数量、规模及速度,而忽视了立法本身的效益与质量,导致目前我国法律成品中存在不少“不合格产品”甚至是“劣质产品”,法律适用困难,操作性不强,进而出现漏洞。法律漏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无论法律多完善、详密,法律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滞后性是不可避免的。漏洞产生原因多种多样,而因立法者及相关立法技术的原因形成的漏洞(且定义为立法疏漏)占很大的比重,严重影响依法治国的实现,对法制进程产生危害。立法疏漏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以存在立法疏漏的法律体系进行法治是不经济的,也不能保障法治的实现。因此,对立法疏漏的分析认识和弥补就有着重要意义。

一、立法疏漏完善的必要性分析

立法不可能事先为社会中的每一种情况提供公正且恰当的规则,立法疏漏是不可避免的。但立法疏漏的产生会引起法律的适用困难,不利于法律的健康运行,对法治产生消极影响,期待以存在立法疏漏的法律体系进行法治也是不现实的。立法疏漏的存在不但影响着法制的进程,也不利于法治的实现,认识立法疏漏并加以弥补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对立法疏漏的认识和弥补,有利于提高立法者的素质,促进立法者以身作则,为人民利益切实履行立法权,形成高素质的立法队伍;其次,对立法疏漏的认识和弥补,有利于在立法时从根源上防止和减少相关漏洞的发生,从整体上提高立法质量,减少法律体系运行的成本,在提高立法效率的同时实现立法效益;最后,对立法疏漏的预防和弥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加速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实现有法可依、良法治国。因此,认识并弥补立法疏漏有着重要意义,是极为必要的。

立法疏漏产生原因的特殊性,虽然决定立法疏漏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提高立法者素质、完善立法程序、合理运用立法技术等手段来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立法疏漏的产生。立法者素质的提高,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会更加周全,由于其认识能力而产生的疏漏会最大限度的得以避免;而高素质、负责任的立法者产生疏忽的几率是很低的,即使一时疏忽产生漏洞,也会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充;立法技术兼具专业性和可操控性,立法人员通过立法实践,不断积累立法经验,能更合理的运用立法技术,避免因技术瑕疵而出现的疏漏。再者,即使立法疏漏真正出现时,也可以通过现有法律手段予以及时修正和补充。因此,对立法疏漏的弥补是可行的。

二、立法疏漏完善的对策分析

对立法疏漏的弥补,我们既可以从立法的角度提出预防措施,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和运用法学方法予以解決。本文主要从立法的角度,试图提出对预防立法疏漏提出相应的对策方式。

1、提高立法者素质

由于立法疏漏主要是立法者原因引起的,因此既要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及法律起草人员等立法者的素质,又要重视加强对立法者的培养与选拔。只有建立起高素质的立法队伍,才能有效预防立法疏漏。

2、提高立法技术

立法技术对一国立法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立法者要努力掌握和合理利用立法技术,提高立法质量。首先,从技术规则的层面保障立法的科学性,使立法正确的反映阶级利益,完善法制系统;其次,科学的运用立法技术能保障立法活动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之上,从而提高立法质量,减少立法技术瑕疵原因引起的漏洞;最后,立法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更好的反映和实现立法者的意图,更好的实现立法目的,避免因立法目的偏离而出现的立法疏漏。由于立法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因此,立法者要在长期的立法活动中,不断提高运用立法技术的能力,将成熟的经验或者操作方法不断总结、积累,形成立法技能和立法方法,做到合理利用立法技术,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因立法技术的运用瑕疵导致法律的适用困难。

3、重视立法程序

目前,我国《立法法》已对立法程序做出了规定。但这种规定并不具体,仍然是一种粗线条的规划,由此产生的一个不利后果是目前立法活动在程序上并非十分严格,随意性大,缺乏科学、合理程序的保障,导致因立法者疏忽和立法技术瑕疵而产生的不合格立法的大量出现。在立法过程中立法者必须严格遵守立法程序,重视立法程序,才能保障立法的质量,减少立法疏漏的产生。

4、完善立法监督工作

对立法行为的监督有利于对立法者的疏忽等违反立法的现象予以纠正,及时纠正立法行为与立法目的之间的偏差,保证立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使立法尽量符合立法目的的要求。这对防范立法偏离客观规律,从根本上预防漏洞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立法监督,有人会提出“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其实不然,一般认为的监督大多是一种体制内的监督,“阳光外的监督总是容易产生先腐败”,这种监督将立法置于阳光之下,同时立法是作为社会成员每一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较之其他监督,更容易吸引社会舆论的目光,这无疑增加了对立法过程的监督,在一定上也降低了立法监督的成本,因为以社会舆论为主导的社会监督,这种无形的资源部分地替代了需要高度专业化、高成本去维护的监督成本,立法者在进行立法监督环节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资源,并且更重要的是充分地利用好这个资源。

结语

立法疏漏是客观存在的,立法疏漏的存在不但会造成法律的适用困难,增加法律运行的成本,而且会损及法制的统一,导致法制混乱局面的出现,阻碍着依法治国的实现,延缓我国的法治化进程的推进。而当下的“立法万能主义”十分盛行,但与此相应的是立法化的躁动、激进,对于立法疏漏的弥补是及其不利的,正是基于此现状,更要有所坚持,立法疏漏的弥补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根据客观规律发展、情势的变化,及时予以补充,以更好地规范社会经济生活。对于立法疏漏,我们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赋予相关主体以自由裁量权解决,也可以运用相关法学方法予以解释、类推适用,但最有效率和最根本的途径是从立法上采取对策进而根本预防和减少法律漏洞的发生。因此,从立法角度对立法疏漏予以弥补有着重要意义,实为当下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当务之举。(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旺生、张建华主编:《立法技术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3] 汪全胜:“论立法成本”,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1期。

[4] 曹海晶著:《中外立法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第一版

开征物业税的必要性与对策 篇4

一、美、日两国物业税征收情况

1、美国。

为鼓励一般百姓购房, 政府规定百姓在购买第一套自住房时可以免缴财产税;当购买第二套住房时, 就要缴纳财产税;购买第三、第四套住房时财产税会有一个较大比例的增长。

2、日本。

日本从1991年起为了公平土地所有者及其他形式财产所有者之间的税负, 引入了土地价值税, 凡拥有土地的公司和个人都需缴纳该税。1998年之后, 强制征收土地价值税的措施暂停。在日本, 物业税也是作为地方税由市政当局征收, 应税对象是土地、房屋及应折旧资产。汽车及其他轻便交通工具单列入其他税种, 不征物业税。物业税的税基主要是土地、房屋、应折旧资产及其他在应税土地清册上注明的资产的价值。土地清册上的资产价值每隔三年需依据新的市场价值调查结果调整一次。对住宅占地, 不足200平方米的按照其实际占用面积的1/6课税, 超过200平方米的按照其实际占用面积的1/3课税;1963年1月2日至2004年3月31日期间建造的、地基面积为50~280平方米的住宅, 前三年享受物业税减半的优惠;1963年1月2日至2004年3月31日期间建造的、地基面积为50~280平方米的三层以上的防火住宅建筑, 可享受前五年物业税减半的优惠。

总的来说, 除个别国家外, 西方各国财产税收入占一国全部税收的比重一般在10%以上, 其作为主体税种在国家进行收入调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

二、开征物业税的必要性

1、简化税制, 规范房地产市场。

物业税的开征可以实现现有税种的有效整合, 有利于推动我国内外税制统一的进程。目前, 我国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十多种, 而开征的物业税主要是把现行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合并, 建立统一的物业税, 减并税种, 合理收费, 降低税负, 拓展税基, 壮大税源。并且把相应的征收环节后移, 将开发建设、交易等环节承担的费用转为房地产拥有或使用人承担, 降低初始阶段的成本, 增加保有阶段的税收, 进而降低购买者买房的“门槛”, 更好地激活房地产业的发展。

2、调节收入分配, 缓解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公平和效率, 是我们在经济领域常常关注的重要问题。物业税作为一个与广大公民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税种, 如何能够在经济生活中体现效率, 又在最大程度上体现社会公平, 是我们在构架物业税制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体系中, 土地和房屋一旦增值, 开发商和业主将获得更多的利益, 而政府无法参与增值价值的再分配, 从而使得财富流向物业保有者。谁拥有的物业越多, 谁的财富增值的就越快。买房已经不是为了满足日常居住需求的消费而成为投资赚钱的手段, 使高收入者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物业税制度实施后, 将会对增值的房地产价值重新进行分配, 通过税收杠杆, 调节个人收入, 平衡社会财富。一方面, 对拥有不动产多者征收高税率的税费, 并且根据不动产增值情况年年课税, 达到遏制其财富膨胀的目的。另一方面, 物业税收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有利于当地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 调节社会公平。

3、进一步遏制投机行为,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房地产税费制度目前不能很好地限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炒楼”、“炒房”、“圈地”等行为掩盖了市场的真实需求, 导致供求关系失衡, 容易引起市场的不稳定, 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容易失位。物业税的开征会使自用需求者倾向于购买面积较小的房地产, 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房地产投资和投机需求, 减少在消费端的不合理的需求, 减少房地产资源闲置, 引导房价回归到稳定理性的价格区间, 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4、稳定城市财政收入来源, 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实现。

物业税的另一重要意义主要在于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地方税收体系的变革。目前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政府预算收入的60%到90%。自从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财政通过扩大中央税和共享税的范围不断侵占地方税源, 导致“中央富地方穷”的局面, 迫使很多地方不得不“卖地求财”, 变相地造成了“房地产劫持地方政府”的局面。而物业税作为地方的主体税种, 以其持续、稳定的特点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 进而改变目前地方政府“以土地批租生财”的短期行为, 抵制不理性投资, 摆脱地方财政对于土地的依赖, 促进政府通过改善公共建设, 提高公共服务,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措施达到公共产品的供给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2]

三、我国物业税税率设计

由于美国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财产税, 所以财产税税率与政府的预算支出挂钩, 量出为入。为实现这个目标, 美国将所有的财产税税率统一为一个适用税率。而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在物业税税率确定上, 地方政府及议会享有更大的权力。日本的物业税标准税率为1.4%, 最高税率为2.1%。我国香港地区的物业税税率比较固定, 这与其保持稳定的投资环境的税收政策取向有关。

1、物业税税率模式的设计。

税率模式设计, 指对不同类型的物业税征税对象采用差别化税率还是采用统一税率的选择与确定。目前我国拟开征的物业税, 征税对象包括土地和房屋建筑物。按照常见的分类方法, 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 房屋建筑物分为住宅、商用、工业用和农用房。在国际上, 一些国家 (地区) 在物业税税率模式上实行差别税率, 即对不同类型的征税对象采用不同的税率。如实行房屋建筑物税率小于土地税率、住宅税率小于非住宅税率、非闲置土地税率小于闲置土地税率等。这些国家 (地区) 按物业类别不同实行不同税率, 主要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 其主要理论依据是不同物业从政府公共支出中受益不同, 从公平角度而言应该实行差别化税率。

我国物业税的开征必须从国情出发, 严格遵守“简单、明了”的原则制定相关制度。建议我国采用单一税率模式, 即不区分物业的类别和用途实行统一的税率, 理由主要有: (1) 从物业税的征收层面看, 物业税计税依据是不动产的市场评估价值, 不同类型不动产的使用价值、价值上的差别已经在评估值中体现, 因而对不同类型财产的征税尺度应统一在一个标准上。 (2) 从物业税的收入实质上看, 征收物业税实质上是国家参与土地增值收益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上建筑物增值收益的分配, 不同类型的土地、地上建筑物在增值过程中互相影响而使增值幅度趋于一致, 因此国家参与收益分配时就不应该区别对待。 (3) 从物业税的调控职能上看, 目前我国的企业纳税人税费负担已经比较重, 若实行差别税率, 则不仅税率水平难以确定, 征税成本将增加, 而且很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生产的效率和协调性。

2、物业税税率形式的设计。

税率形式可分为累进税率、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不同的税率形式具有不同的特性。物业税税率形式的设计实质上就是对三种税率进行比较、分析, 然后选择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税率形式。

通过对三种税率形式的比较分析, 首先可将定额税率排除在外。因为物业税必须与物业增值收益建立起动态相关关系, 税收收入应具有弹性。理论和实践都证明, 定额税率的公平性、效率性都比较弱, 不符合物业税的要求。

从理论上分析, 物业税采用比例税率还是累进税率较难抉择, 比例税率公平性较弱, 不能体现量能负税原则, 在调节贫富差距方面有局限, 但执行效率较高, 征税成本低, 对经济效率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累进税率公平性较强, 但计算比较复杂, 征税成本较高, 且累进级距过大容易打击纳税人的积极性, 所以执行结果不会理想。从我国实践来看, 实行累进税率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综合考虑目前税收征管水平和税收的可操作性, 我国物业税以采用比例税率为宜。

3、物业税税率水平分析。

确定某个具体新税种的税率水平, 必须综合考虑该税种在整体税制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以及国家经济、社会体制和政策变量等因素的影响。

据有关专家初步估算, 按照平均水平为0.8%的税率征收物业税, 既不会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也可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与现在水平持平。按照简税制的要求, 我国物业税的适用税率宜采用比例税率。由于各地房地产及总体经济情况的差异, 税率的制定可由中央统一立法, 规定幅度税率, 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适用税率。同时, 由于现实中物业类型及用途的不同, 税率的制定也应有所差异。对新房税率课以高税率, 对旧房税率课以低税率;对经营性物业课以较高税率, 对个人自住物业课以较低税率。

税收优惠及减免税。物业税的税收优惠及减免税可以参照目前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的税收优惠及减免。并特别注意对家庭自住房屋的税收减免, 如对基本住宅的物业税应确定一个合理的免征额, 如确立与人均30平方米对应的房产价值为免征额, 超过部分按适用税率征收物业税。在政策过渡期间, 对在开征物业税前就取得土地使用权或房屋产权并且已经缴纳相关税费的, 按新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征一定百分比例。[3]

四、我国开征物业税存在的问题

1、产权关系不明。

物业税事实上是一种财产税。主要针对具有私有财产性质的不动产———土地和房屋征税。政府要向不动产所有者征税, 首先就必须明晰产权关系。开征物业税要求土地和房屋的产权必须明晰, 必须列明产权的所有人。然而, 我国目前的财产登记法律制度大多散见于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各部门规章制度中, 不但零乱而且内容多有矛盾, 缺乏自身应有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2、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

物业税合理、准确的计税依据应是房产的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是通过评估得出的, 因而物业税的计税基础是物业的评估价值, 所以房地产价值评估是物业税制度能否成功实行的关键一环。评估的内容包括房屋产权人、土地面积、所在地段、允许用途、房屋及建筑物的面积、年代、结构、材料、质量等。但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合适的评估方法, 不能为物业税的开征提供充分的数据和资料。

3、法律法规不完善。

开征物业税还面临着该税收的法律地位、立法程序及与其他相关法律关系调整的问题, 因为, 按照现行立法程序, 要增设物业税这样一个新的税种, 必须经过全国人大的相关程序, 确立相应法律地位才能实施。而要设立这个复杂的税种, 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 从多部门决策到经过国务院法制办的审查再提交到人大常委会决议, 再到提交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走完全部程序, 最短也需要3年时间才能完成。

此外, 开征物业税必然会涉及很多税种、很多收费的合并, 一系列法律法规就要因此修订甚至废止。比如, 土地出让金不收了, 以后土地招拍挂如何进行?《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一大批法律法规的修改, 这些都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

五、我国开征物业税的对策建议

1、建立财产登记制度,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物业税于保有环节对房地产征收, 涉及千家万户, 迫切需要详细的不动产登记资料和涉及房地产各环节的信息数据。因此首先应当建立健全我国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贯彻落实《物权法》, 对个人自建房、房改房、集资房等房屋, 进行全面清理登记, 发放产权证书, 明确物权, 确定物业税的纳税人。其次应当建立完善的户籍、住房、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对社会开放, 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构建信息共享的房地产管理平台, 建立一个贯穿房地产开发、保有、使用等各环节的政府信息传递机制, 健全房地产信息数据库, 明确各部门之间协税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只有这样, 才能使物业税的开征做到公平、公正, 以遏制房地产投机行为, 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2、建立科学的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物业税以房地产评

估值为计税依据, 要保证房地产评估值的客观准确, 必须建立科学的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有关财产评估的制度和法规;其次应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 配备专业的评估人员, 由土地部门、物价部门和税务部门等有关单位联合组建专门的房地产评估机构, 招聘评估人员;再次是确定评估方法, 以物业税开征第一年为基准年度, 合理确定房地产的估价基数, 以后各年均加上该年评估升值价, 评估值每3~5年重估一次;最后在正式开征之前, 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搜集大量详尽的不动产基本信息和较长时期内的市场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储存, 建立数据库。以房地产评估值计税有利于对保有阶段的房地产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引导纳税人合理使用房地产, 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开征物业税后, 就不需要一次交清地价, 很多小企业甚至不是房地产行业的公司也可能来到这个利润丰厚的产业。这就需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从审批管理、监督、政策引导等方面加以完善, 建立一个“精简、高效、权威、统一”的土地管理体制, 为房地产税收的课征创造良好的环境。

4、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

税款要及时、足额入库, 仅依靠税务机关是不行的, 税务机关必须和工商、公安等部门加强联系, 其他部门有义务向税务机关提供相关资料。[4]

5、物业税开征分步实施。

首先是向商业地产征收,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有了商业地产交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规定, 只需要将这些税种合并变成物业税, 极具可操作性, 可率先保证物业税走出第一步;其次从小产权房开征物业税, 农民土地可以流转, 但要规范流转, 而且要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和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征收物业税;第三从高档房和豪宅来征物业税, 目前很多城市的富裕人群已经拥有多套房, 对这部分人征税既是天经地义也没那么敏感。物业税的基本原理一定意义上说就在于消除贫富分化, 持有的房屋越多、占用的资源越多, 缴纳的税费就应该越多;第四对普通商品房征税。[5]

参考文献

[1]袁野.我国开征物业税的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 2010, (05) :43-45.

[2]刘拓.等关于我国开征物业税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02) :53-54.

[3]黄雪萍.我国开征物业税的现实思考及税制设计[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7, (06) .

[4]李惠芹.关于我国开征物业税的理性思考[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7, (01) .

必要与对策 篇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意情感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要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理,塑造高尚的人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感是需要教师和同学共同努力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互动,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初中生诗意情感教学的现状

初中教学中的诗意情感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情感投入来调动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时投入自身的真情实感,并且双方形成情感的交流和互动,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诗意情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事情情感的培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很多教学片面的追求成绩,从而了忽略的情感教学,也为培养初中生的诗意情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国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应试教育,更多的注重教学成绩,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过分的注重成绩,就会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对诗词、课文的讲解中这是对字词的`讲解,教给学生比如划分段落、使用新词语的方法等,忽视了对语文课文本身情感的欣赏,这样就会让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固定的思维,只是学到了方法,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学生失去自身的情感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影响学生形成自身的思维和情感模式。

2.表达能力减弱。

语文最基本的就是教学生进行字词的学习、语言的表达,要让学生如何用语言正确的表达自身的情感。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断的减弱。现在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很发愁,甚至都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大大减弱了。

3.对生活缺乏审美感悟。

在初中的教学中更多的追求成绩,学习课程安排的特别紧张没有时间去和自然亲近。初中生不能亲近自然就很难有机会感受自然之美,也不能陶冶自身的情操。语文本身就有艺术之美,要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感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审美,缺乏生活审美感悟严重阻碍了学生诗意情感的培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初中生诗意情感培养的必要性

1.培养诗意清能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诗意情感的培养是对初中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中药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气息,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诗意情感提升初中生生活交往能力

培养初中生的诗意情感需要教师与学生首先在情感上能够达到一个高度统一,然后进行情感层面上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与人在交往时候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从而能够通过沟通产生共鸣,拉近与人之间的距离。

3.情感教育可以成为学生勤奋学习走向成功的动力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情感基础是一个人成功重要的一大动力。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诗意情感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能够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同时诗意情感培养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吸收正能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调整自身情绪,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提升学习质量。

三、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感的对策

1.充分挖掘语文科目本身的诗意潜质

语文本身即为艺术与审美的综合显现,既然如此,充分挖掘学科本身具有的美感与诗意潜质就可以帮助学生体验美,培养诗意。

首先,整体品读文学作品,切忌频繁的人为割裂文章。现在,我们很多同行仍然喜欢利用诸如划分段落等手段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清晰的提高認识,但过度使用无疑破坏文学作品的整体美感,诗意荡然无存。

其次,为学生学习每篇名作留白,切忌喧宾夺主,占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很多老师相当负责任,非常细致的帮助学生分析每个细节,然而机械化的灌输无疑剥夺了孩子主动感受诗意的机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学生很难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诗意情感。

2.合乎顺应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既然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人文性,顺应新课标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毋庸置疑地成为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将语文学科与应试教育稍作区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醒学生改正僵化应试的学习习惯。

3.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学科的主人,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用生命的诗化,灵魂的诗化召唤学子,帮助学生与作品中的对象世界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且和谐亲密的交往关系,回归自己,找准状态。自然、开放、和谐、创新的平衡师生、人文、情理等各个方面的统一。

4.有效利用语文教师的诗化气质

毋庸赘言,教师是教学的引路灯。语文教师要利用个人的诗意气质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诗意情感。

诗化气质的语文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多年文学修养,将优美的语言,丰厚的底蕴学识,深刻的思想以高尚品格带入课堂。此外语文教师应该有自己新鲜的见解,教师精辟独到的论述会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从而培养起积极的诗意情感。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来生能够提升自身的情操和培养高尚的人格,形成健康的情感基础。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调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能够更好的将是以情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诗意情感。

参考文献

[1]刘欢,翟肇韬.情感教育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07)

[2]孙寿权.理解优质课堂构建,从初中教学开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必要与对策 篇6

传统的房地产投资信托是指专门持有房地产、与房地产抵押贷款相关的资产或同时持有这两种资产的一种封闭式基金。所以,REITs又常常被称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基本运作方式是委托人(投资者)基于REIT合同,将其货币资金或房地产作为信托财产转移至受托人——REITs的发起人,由受托人向委托人或其指定的受益人交付资产受益凭证,受托人依据REITs合同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和处分,由此产生的收益由资产受益凭证的持有者享有。

REITs遵循信托的基本原则,包括:(1)设立基础是充分信任;(2)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分离;(3)信托财产独立,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运作财产。REITs投资主体即委托人指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他们是出资者,享有收益资信托机构即受托人,是投资财产和资金的所有人,享有财产的所有权。REITs是收益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既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又有利于房地产企业解决资金短缺促进其良性发展。

一、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必要性

(一)增加投资渠道,促进房地产投资的专业化、理性化

REITs为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一条收入稳定,风险较低的投资渠道。REITs通常被认为具有与其他资产较低的相关性、较低的市场价格波动性、有限的投资风险和较高的当前收益等投资特性,在目前证券市场交易品种单一、风险较高,而房地产投资所需资金较高、周期长的比较下,融合了房地产与证券的REITs也许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渠道。

(二)优化证券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产品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风险结构倒置,高风险产品占主要地位,低风险产品只占较小的市场份额,且品种单一。因此,有侧重地发展低风险市场产品,尽决使证券市场的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点之一。

(三)增加融资的渠道,分散银行贷款风险

“121文件”的颁布提高了房地产信贷的门槛。使国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由于中国没有完全开放房地产金融市场,除银行信贷之外没有更多的金融工具,融资渠道狭窄与资本成本提高迫使房地产商急切地寻找除银行之外更好的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与银行高度依存的行业,过于单一的融资渠道不仅妨碍了我国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不利于房地产企业资本运作水平的提高;而且银行贷款集中投向房地产业造成显著的贷款结构风险,影响银行系统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增大了金融风险。

(四)加强房地产企业的金融创作能力,促进房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我国目前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的价值链正在发生变化,其实质是产业的核心由开发营建向金融运作转移,房地产业的运作模式也由开发模式向投资模式转变。REITs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房地产企业锻炼金融运作能力,促进专业分工、角色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渠道。

二、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的障碍及对策

(一)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的障碍

1.房地产投资信托立法缺失。目前我国的信托业主要依照“一法二规”来开展业务,缺乏相规范房地产投资信托经营业务的政策、法规及实施细则。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方式、结构和条件、房地产信托经营业务税收制度等关键问题没有有明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亡妨碍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

2.旁地产投资信托。管理专业人才匮乏。房地产投资信托管理的成功运作,需要大量既懂房地产专业知识,又掌握投资银行业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这对项目可行性研究、风险控制、现金流预测和分析等具体操作至关重要。由于房地产资信托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投资经理^在我国非常缺乏,而精通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3.房地产投资信托运作模式不健全。首先,房地产投资信托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运作模式,对受托人的有效约束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容易发生受托人的道德风险。其次,房地产投资信托通过股权投资于房地产企业很有可能发生被投资企业的道德风险。由于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多数企业面临着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低效运作等诸多问题。在基金投资房地产企业后,利益很有可能受到原有股东的侵占。再次,目前我国房地产信托计划大都投资于风险较高的房地产一级市场,而一级市场的投资风险明显高于房地产二级市场;加之我国房地产一级市场的发展并不规范,如果房地产市场下滑或开发商出现违约,房地产市场的高风险很容易传导至房地产投资信托。

4.房地产投资信托难以获得税收优惠。美国REITs是以税收优惠驱动模式发展起来的。REITs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在于避免重复征税,从而实现较高的收益率。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信托税收制度。与其他类型的信托相同,房地产投资信托也存在双重征税问题,即投资信托公司在取得信托收益的环节需要交纳公司所得税,在信托收益向投资人进行分配的环节,投资人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实际上违背了税收的公平原则,增加了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经营成本,不利于激励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发展。

(二)对策

1.从政府角度。首先,尽快建立健全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法律环境。可以借鉴鉴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对房地产投资信托的严格管理。在资产负债结构、业务种类、资金投向、利润分配等方面对其加强限定。

其次,规范微观主体的运作行为。一是要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包括房地产信托机构的准人制度、房地产信托项目的准人制度和从业人员的准人制度。二是要实施信息披露制度,包括信息披露要在监管机关指定的媒体上进行;只能且必须披露监管机关要求披露或规定的募集信托资金的信托业务文件、反映信托财产管理运用状况的报表或文件、收益分配公告、重大业务或事项等,不能附加宣传广告或带有宣传广告性质的其他任何信息;只能按照监管机关规定的规范格式、文本进行信息披露。

再次,设计合理的房地产投资信托的税收制度。在国外,80%的房地产投资靠税收优惠冯区动,免税是各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普遍性做法。对房地产投资信托免税避免了双重征税。在我国,随着税收制度的规范,若房地产投资信托得到税收优惠的支持,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最后,培育房地产二级市场和中介市场。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资金运用方向主要面向房地产一级市场,方式多为提供给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房地产开发的风险将会直接转嫁给房地产投资信托。从国外的经验看,成熟经营的二级市场更具稳健获益的价值,因此培育房地产二级市场对于控制和减少房地产投资信托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与此相关,REITs的发展需要房地产经纪机构、房地产咨询机构、房地产评估机构等各种房地产中介。而我国的房地产中介倘发育很不完善,中介机构数量较少,管理很不规范,这必将给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的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通过培育并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来加以矫正。

2.从信托公司角度。首先是完善信托投资公司法人治理、内控制度,树立企业信誉以及加强专业人才储备。作为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计划的受托人和实施主体,信托投资公司的信誉、管理水平、经验等将关系到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成败及发展前途。我国的信托投资公司经过五次全行业整顿后,不少信托投资公司仍然存在法人治理不健全、内控制度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加强信托投资公司法人治理和内控建设,大力引进专业人才,为房地产信托创造合格的受托人,这是我国房地产信托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其次是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制度。信托投资公司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了解和分析风险的来源与陸质,研究相应的对策。一是组建风险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对本公司各项具体业务活动所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在风险分析基础上设计对策性方案。二是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一定要按照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进行科学决策。三是通过公司内部组合和管理系统对这一决策加以执行。要实施自律性控制、技术性控制与监管性控制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与对策 篇7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旅游企业的企业形象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凸显。据预测在未来十年间,我国的旅游业将持续保持年均增长率10.4%的速度高速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作为旅游行业的主体,旅游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自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实施之后,整个旅游市场加快了规范化脚步。怎样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将成为旅游企业在现实环境中进一步壮大与发展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旅游企业形象的概述

形象一词由来已久,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姿态。”那么企业形象则是指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一种印象。这种印象主要通过人体感官来传递。具体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它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由此可以推出旅游企业形象则是指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公众通过对它的了解所产生的总体印象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总体评价。

消费者对企业形象的认识的是从认知到信赖再到产生好感的过程。旅游企业形象主要是由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员工形象、组织形象和管理形象五大要素构成。因此如何塑造一个良好企业形象就应该从这些要素着手。

三、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一)旅游产品和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旅游企业作为服务业一部分,不同于其他产品是它具有不可分离性、不可贮存性、不可感知性、差异性以及缺乏所有权五大特征。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公众在购买旅游产品之前无法通过其外在形象判断产品的好与坏,大多只能通过销售人员介绍对其产品进行了解。特别对于新产品的上市,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与其他企业产品进行对比。因此消费者对产品进行选择时,企业形象便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该旅游企业形象的好坏会关系到消费者对它的的认知程度,如果该企业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则会增加游客对其旅游产品的信任感,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所以与其他企业相比旅游企业更加应该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

(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入手。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核心与灵魂。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构成。虽然企业形象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不像企业产品或服务那样能直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也无法像企业广告宣传那样直接为企业开拓市场。但是却是企业运营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出行的人数增多,不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也加入其竞争。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消费。产品的使用价值已无法满足其需求,更多的人关注是产品的附加值,其中就包括企业形象。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能让企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印象和声誉,更容易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还能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企业与其合作,为企业创造一个优于其他企业外部经营环境。这些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好处。因此,想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

(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增强内部员工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21世纪最激烈的竞争当属人才竞争,人才流失的企业将有可能面临企业内部资料的泄漏和员工团队的不稳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可以为吸引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也能为保留企业人才提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当企业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时,便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企业对外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也会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

四、旅游企业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法》的颁布给规范旅游市场下了一剂强行针。一些没有规模缺乏实力的小型旅游企业将逐一淘汰出局。但是旅游企业的“小、散、弱、差”现象一直普遍的存在于市场中。这也成了制约整个旅游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时至今日,虽然许多旅游企业对于企业形象塑造已经日益迈向成熟的道路,但是其现状并不容乐观,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旅游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许多旅游企业发展的程度较低。

对企业形象定位不准确或缺乏形象塑造的意识。

(二)在塑造企业形象的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内外兼顾。但是很多旅游企业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单单只注重外形的改变,例如改变企业名称,企业徽章,口号等。却忽略了企业内部文化和管理的改变与提高。导致其在宣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承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现象。

(三)企业形象千篇一律,缺乏企业个性特点。

特别是酒店行业。有些企业受到西方企业的影响,喜欢根据西方企业的企业形象和模式来设计自己酒店的形象。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类似英文名的中国酒店。这种现象导致很多酒店企业没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缺乏自己的特色。

五、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建议

(一)树立强烈的形象塑造意识

目前我国不少旅游企业的形象塑造意识较为淡薄。大企业由于拥有固定的合作企业和忠实的消费群体常常会忽略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性。其实,企业形象越好,企业的知名度也会更高。对于我国旅游企业来讲,提高企业形象塑造意识至关重要。在报纸和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旅行社、旅游酒店、景点在为自己做广告。但是大多都是以低廉的价格来宣传当季的旅游产品,而不是对企业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做宣传。导致一些旅游企业很难吸引消费者通过了解其企业形象来购买产品。企业形象能增加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任度。所以,提高企业形象宣传的意识十分重要。宣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各种传媒进行宣传,也能通过游客的口碑进行宣传。

其次,旅游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形象塑造意识不强。很多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时没有将塑造企业形象考虑进去。员工在和游客打交道时,他的言行举止就是代表着企业形象的好坏。要提高企业的形象,员工的形象意识很重要。因此我国的旅游企业必须树立强烈的企业形象意识,用正确的宣传方式和经营理念来打造企业的形象。

(二)打造品牌,实现企业品牌与企业形象塑造相结合

品牌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在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品牌策略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多的旅游企业通过创建品牌来稳定自己的忠实消费群体。可口可乐是当今世界上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从它诞生的那天起,管理者就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与塑造,因此它成功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可口可乐之父坎德尔曾经说过:“即使我的企业一夜之间烧光,只要我的品牌还在,我就能马上恢复生产。”由此可见,创建一个优秀的品牌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优秀的品牌会给旅游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然而,一个品牌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长期的经营与积累。近年来,随着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导入旅游行业,我国旅游企业建立品牌与塑造企业形象的欲望也日趋强烈。创建一个优秀的旅游品牌是保证旅游产品质量的关键。质量是品牌的灵魂,是企业创名牌的根本,是使顾客产生信任感和追随度的最直接原因。因此,提高产品的质量对品牌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还要加强对品牌的宣传,很多消费者是通过对品牌来认识企业的产品。同时要有企业品牌战略意识,加强企业员工的品牌意识教育。一个成功的企业,必有一个可信赖的品牌,这样才有强大的竞争力。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形象

现代旅游企业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的竞争,旅游企业要想在整个产业中脱颖而出就应该通过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俗话说:“硬件决定地位,软件决定形象。”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一样它们都是展示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与企业形象不同的是,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认识对象的本身;而企业形象则是企业文化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属于人类的主观意识。所以企业形象受企业文化的指导和约束。著名企业家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公司发展从根本上讲靠的是文化,公司最根本的竞争力是文化竞争力,公司的一切都是由文化这个核心派生出来的。”企业的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员工通过企业文化的理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一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所以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十分重要。

(四)提高员工和领导的整体素质,塑造企业形象

当今旅游社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产品差异化成为了旅行社生存一个突破点,与众不同的产品更容易吸引顾客去了解产品信息,从而增加顾客购买机会。同时在游客游玩的过程中与众不同的产品也更容易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马斯诺需要层次论表明:受人尊重是人的需求的较高层次,作为游客,如果在游玩的过程中能够受到贵宾般的礼遇,满足他高层面的心理需求,游客自然会对企业留下深刻的印象。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员工的服务质量关系到整个企业口碑和形象。旅游企业所组织的大小事务,都必须有人来承担。因此也只有当员工能力充分强,想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具有耐心和极强的服务意识时,才能保证工作做到位。需要做到:其一,客人就是上帝。其二,客人永远都是对的。其三,永远不要对客人说“不”。当旅游者享受了这样的待遇时,企业的美誉度和形象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提高领导和员工的素质对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极其重要帮助。员工的素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与监督。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个好的领导者就是其支柱。领导的素质好、决策能力强,就能提高他在员工中的的影响力,带领员工更好地搞好企业。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必定有一支优秀的领导团队。这些领导者都是拥有极强的人格魅力。他们对内管理好企业职工,对外代表企业形象。在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提升、企业形象的塑造有着不能忽视的作用。

六、结束语

发展绿色IT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篇8

关键词:绿色IT,生态文明,绿色壁垒,绿色IT战略,绿色教育

IT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变革与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我们也必须承认, IT作为当今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 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 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突出地表现为能源消耗、IT污染、IT与健康等问题。如果对这些负面影响视而不见, 一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势必将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IT的概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1 发展绿色IT的必要性

绿色IT可以概括为符合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要求, 满足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能够达到国际、国内相应 (尤其是节能、环保) 标准, 并能进一步推进更高标准制定的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及信息产业。绿色IT产品应该具有如下特点:其一是产品本身的安全性, 如低辐射和符合人体工程学, 应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其二是低污染, 该产品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其三是产品的降耗节能性;其四是产品的易回收处理性。

人类已跨入新世纪的大门, 如何实现IT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推行绿色IT十分必要!

1.1 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IT的采购量持续稳定增长, 这无疑会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相关调查显示, 仅在全国每年800亿元的政府能源消耗中, 就有50%是IT产品能源消耗。在各种电子产品的最低能耗排名中, 电脑主机又高居榜首。根据CNET Research保守估计, 2007年全国PC耗电将超过200亿度;再加上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其他设备, 2007年我国IT产品的总耗电估算为300—500亿度, 这几乎相当于三峡电站2006年的发电总量。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指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今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指标, 发展绿色IT意味着大大降低IT业的能耗, 将为国家节省大量宝贵的能源, 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1.2 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关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我国是IT生产大国, IT业膨胀式的发展使得技术更新越来越快, 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不断缩短, 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电子垃圾等消极影响将越发严峻。据统计, 一台电脑含有700多种化学原料, 其中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害;而电子废弃物中含有铅、镉、汞、铬等多种有毒有害材料, 传统的焚烧或者掩埋等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危害极大。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为例, 在处理电路板的工厂附近检验发现, 水中的污染物超过饮用水标准数千倍之多!

IT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 弥补这些破坏则需要付出庞大的人力和资金成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 其中就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IT业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必须大力发展绿色IT,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大程度减少IT污染带来的危害, 真正走上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1.3 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 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 在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的同时, 因电脑排放出有害物质造成的办公室污染如电脑辐射、噪声对人们健康的侵袭、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研究表明, 电脑机箱中的各种配件以及显示器、UPS、打印机、扫描仪等外部设备在工作时, 会向外界发射无线电波, 释放有害气体, 发出噪声, 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神经系统造成不良的刺激。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显示, 孕妇如果每周使用20个小时以上电脑, 其流产发生率将会增加80%以上, 甚至导致胎儿畸形。

在全球绿色浪潮的推动下, 人们的健康与环保意识迅速觉醒, 绿色消费观念开始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据调查, 我国消费者中75%—84%的人愿意购买绿色商品。人们在选购商品时, 不再是局限于个人基本生活的满足, 而是比以前更加关注产品是否节能、是否环保、是否对健康有损害, 等等。可以相信, 绿色IT产品必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发展绿色IT可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

1.4 塑造绿色企业形象的有效手段

企业形象是消费者、社会公众以及企业员工对企业风貌、企业行为及其各种活动成果所给予的整体评价与认定。21世纪是绿色经济时代, 企业面对的竞争不再仅局限于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和促销, 而更多的是绿色形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竞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

企业积极实施绿色IT, 体现出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高尚的思想境界, 彰显出企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 绿色IT因其符合环境保护的需要, 与消费者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有利于企业塑造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企业形象, 引发公众对企业绿色行为的认同感, 容易得到消费者情感上的支持与信任, 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并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的绿色形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最佳企业形象:对外, 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内, 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奋进精神。

1.5 冲破“绿色壁垒”的有力武器

目前, 环保问题受到世界各国及国际经济组织的广泛重视, 逐渐成为影响国际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发达国家以环保为名, 构筑起抵制外国商品进口的“绿色壁垒”, 对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冲击。所谓绿色壁垒, 又称环境壁垒, 是指在现代国际贸易中, 进口国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以及人类的健康为由, 通过立法或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和复杂的卫生检疫制度, 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技术壁垒。

随着我国IT产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大,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采用“绿色壁垒”限制我国IT产品的出口, 如欧盟著名的“双绿指令”中有许多条款涉及产品的性能、兼容性、排污性、可回收率、节能性等多方面限制措施, 而且毫不讳言地承认“80%的可能是针对中国企业的”。 可见, “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IT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难以摆脱的障碍。

大力发展绿色IT是冲破绿色壁垒的有效应对手段。中国IT企业只有以绿色壁垒为发展契机, 在生产的全过程注重环保, 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继续大显身手, 否则, 还会有类似于欧盟环保指令的其它“锁喉令”, 把国内大多数IT产品挡在新环保的“门槛”外。

2 发展绿色IT的对策

2.1 政府应大力推进绿色IT的快速发展

在推动绿色IT的发展方面, 我国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IT业向环保和节能方向发展。例如, 2004年年底, 我国正式出台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应当优先采购节能产品, 逐步淘汰低能效产品。2005年推出的“绿色之星”, 成为政府出台的IT行业第一个绿色标识。针对目前非法处理电子垃圾现象泛滥的情况, 2007年11月,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但是, 由于我国绿色IT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仅靠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实现以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促进生态和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政府应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根据发展绿色IT的新要求, 更新立法内容, 为发展绿色IT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除此之外, 还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政府要负起全民绿色教育的责任, 提高公众的环保认识水平, 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广泛利用各种媒体, 积极传播绿色环保知识, 告诫人们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生存条件已构成严重的威胁, 特别是使公众了解到IT带来的负面问题的严重性, 宣传发展绿色IT的重要意义, 使绿色观念真正深入到人们心中。

第二, 政府应以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来引导和扶植绿色IT的发展。对于积极实施绿色IT的企业来说, 环保的投入必然带来成本的提高,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鼓励和补偿, 例如对绿色IT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企业优先给予低息贷款或适当的税收减免;鼓励引进先进的环境技术与环保设备;对污染物替代等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等。此外, 如有条件, 建立绿色IT发展基金, 奖励为发展绿色IT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 建立一个专职监管绿色IT的权威性组织, 制定绿色IT发展的整体规划。一是尽快完善绿色IT的环境标准与实施细则和管理条例, 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积极参与双边或多边的环境标志互认, 从制度上消除“绿色壁垒”的可乘空间。二是规范绿色IT环境标志的认证工作,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 协调各部门, 统一组织好绿色IT的认证, 增强认证的有效性, 扩大绿色IT环境标志的推广。三是建立高效的废旧IT产品回收制度, 目前主要是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进口管理、审查和检测, 严格控制国外IT废弃物向我国输出;建立正确的回收渠道, 鼓励以环境无害化方式贮存、利用或者处置电子垃圾, 坚决打击无照经营电子废弃物拆解的行为。

2.2 市场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绿色IT经营环境

在崇尚自然、注重安全、追求健康的思想影响下,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绿色IT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但是, 目前的绿色IT市场仍处在发育初级阶段, 很多消费者, 也包括不少企业用户缺乏绿色环保知识, 对绿色IT的认识还很不充分, 采购中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例如, 有些消费者在购买IT产品时一味地采购高速的计算设备, 认为性能越先进就越环保, 殊不知这些产品大都包含了高能耗芯片;还有些消费者单纯追求“节能”, 把节能与环保划等号, 试想, 如果使用这些所谓“节能”型IT产品的代价是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 岂不是与环保的整体需要背道而驰?与此同时, 不少IT厂商抓住消费者希望健康的心理, 把具有“防辐射”功能的电脑宣传为“环保电脑”, 而产品本身是否真正通过绿色环保认证似乎变得不重要了。绿色IT的健康发展必须依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为了营造良好的绿色IT经营环境, 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加大对绿色IT产品标志的管理。绿色标志被誉为通往市场的绿色签证, 但也最容易受到仿造、假冒的侵害, 因此, 必须严厉打击滥用、盗用、冒用绿色IT产品标志及绿色包装的行为, 以维护绿色IT产品的信誉, 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 建立严格执行绿色IT产品公示制度, 完善信息传输手段, 方便消费者查询与识别。

第二, 协调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等有关部门, 建立市场抽查机制, 完善社会舆论监督保障体系, 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力量, 及时报道发布虚假广告、制假售假的不法交易行为, 把失信企业予以曝光, 以达到遏制经营者采取短期行为的目的。

第三, 进行有效的绿色消费教育。通过各种途径, 传播绿色IT产品及绿色营销方面的知识, 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辨别能力, 激发消费者购买绿色IT产品的积极性, 真正形成有效的绿色需求与绿色IT产品供给之间的良性循环。

2.3 IT企业应加快实施绿色IT的进程

面对国内绿色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来自海外市场“绿色壁垒”的压力, 不少IT企业迅速采取行动, 倡导绿色IT, 采取改造生产线、优化供应链、使用替代材料等方式与“绿色标准”对接。但是, 中国IT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着忽视安全与健康、节能观念淡薄的倾向, 经营决策者对眼前利益考虑得多, 而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少, 加之实施绿色IT势必会增加一部分企业成本, 致使很多企业徘徊不前、处于观望之中。此外, 中国IT企业本身还存在着自主知识产权较少、包装过度、污染物超标、检测技术和手段落后等诸多与“绿色标准”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克服企业推行绿色IT的障碍, 加快实施绿色IT的进程, IT企业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制定绿色IT战略。绿色IT战略的提出, 要求企业从战略层次上综合考虑企业的整体“绿化”, 制定企业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绿色IT发展规划, 切实把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健康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 从根本上要求企业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发展战略。我国IT企业的决策者必须正视发展绿色IT所面临的挑战, 以绿色观念为指导, 在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包装、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各项环节中, 层层落实绿色IT的要求,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 构建绿色企业文化。绿色企业文化主要是在现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环境保护观念, 使环保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融为一体, 树立企业健康的绿色形象。建设绿色文化必须注重对企业职工的绿色教育和培训, 强化绿色观念和绿色意识, 营造出一种健康、环保的氛围, 为员工发挥工作主观能动性创设便利条件。

第三, 提供绿色IT产品。IT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 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环保的绿色IT产品, 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一是从生产工艺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用、生产程序的制定、包装方式的确立、废弃物的处置等各个方面都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二是从内部管理入手, 推广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 强化生产全过程的环境管理, 推行清洁生产, 降低能耗, 使得环境质量得到持续的改善。

第四, 形成绿色回收。废旧IT产品既具有污染环境的潜在可能, 也具有资源再生利用的潜在价值, 生产企业应承担起绿色回收再利用的责任, 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IT废弃物的绿色回收, 最终应统一交给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这样, 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 而且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ER IC.绿色IT:一年19亿美元能耗背后的思考与追求[EB/OL].比特网, http://tech.sina.com.cn/roll/2008-01-29/1015567965.shtm l.

[2]刘扬林, 刘淑云.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浅探[J].企业技术开发, 2006 (1) :60-62.

[3]刘春生.IT企业绿色营销[J].软件工程师, 2006 (8) :34-36.

[4]黄丽萍.发展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6 (1) :34-36.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要性与对策研究 篇9

关键词:必要性,收入差距,宏观税负,不确定因素,对策

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通过渐进式改革, 逐步走上了一条出口导向与投资驱动并重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虽取得了快速的增长, 但是由于内需不足, 三驾马车难以并驾齐驱, 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失衡。内部失衡表现为投资与消费失衡, 其主要表现为投资率 (资本形成总额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偏高, 而消费率 (最终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则相对偏低。根据世界银行钱纳里和塞尔奎因等经济学家对多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研究结果表明, 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比例标准应该是:在工业化初期 (人均GDP达到140美元) 达到15%:85%, 在工业化中期 (人均GDP达到560美元) 达到20%:80%, 在工业化末期 (人均GDP达到2100美元) 达到23%:77%。有数据显示, 我国在1999年以后的消费率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至2007年已经到48.8%, 而投资率除1993-1995年有所波动外, 基本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2003年以后, 都保持在40%以上。再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来看, 消费率一般在76%-79%, 投资率为18%-21%。因此, 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 我国投资率都偏高, 消费率都偏低。外部失衡表现为国际收支大量的顺差,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 除个别年份外, 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双顺差规模出现增加趋势, 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在2006年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现在更是稳中有升, 截至2010年1 2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8473.38亿美元。而内部失衡又极易导致外部失衡, 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 国民收入恒等式SI=NX, 以及居民消费率与居民储蓄率呈负相关关系等理论可知, 我国的低消费率, 必然带来高储蓄率, 必然导致SI远大于零, 必然导致NX即净出口大量增加。因为高投资所带来的高产出, 在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只有通过出口将商品输往国际市场。众所周知, 国际收支的大量顺差, 必然导致外汇储备不断累积, 在结、售汇体制下, 人民币不断地进入流通市场, 带来了通膨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另外, 大量的外汇储备资产主要用来购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债和企业债券, 这将面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家信用风险和美元等国际货币贬值的汇率风险, 一旦出现, 将导致很大的储备资产损失,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外汇的缩水就是佐证。再者, 内需不足, 不得不利用外需, 导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不断增加, 加大了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特别在金融危机之后, 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 我国频繁遭受“两反一保”等贸易摩擦。因此只有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提高居民消费率, 改善投资消费失衡, 进而改善外部失衡, 从源头抓起, 减少甚至消除上述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 为此有必要对扩大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加以分析, 进而提出对策性建议。

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

(一)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得社会消费曲线下移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不仅存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导致的城乡居民之间, 而且存在于由于行业垄断, 使得社会财富过多地集中在少数高收入阶层手中。基尼系数的大小, 反映一个国家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到2005年我国10%的富裕人口已经占有全部社会财富的45%, 而最穷的10%人口只占全部社会财富的1.4%。到2006年, 收入差距达到比较极端的地步, 基尼系数超过了0.49, 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 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因此, 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社会消费曲线就越是向下移动。

(二) 居民宏观税负过高压制了居民消费需求

无论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还是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都强调收入对消费的作用。毕竟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没有收入至少从长期来看消费犹如无源之水。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虽得到了加强, 但目前财税体制仍然存在着宏观税负偏高等问题。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 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政府所取得的收入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有资料显示, 2002年以来, 我国的宏观税负不断上升, 相应地, 居民收入占同期GDP的比重则不断下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 自然导致居民消费率随之下降, 进而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

(三) 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预防性储蓄

理论界认为,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居民短期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决定的。在金融危机之后, 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 人们对就业形势捉摸不定, 导致其未来收入预期不确定性, 从而增加了预防性储蓄, 减少了当期消费。另外, 还有一些体制改革不彻底, 人们对未来不确定因素没有根除, 如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其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 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养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但保障水平以及保障面较低的现状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尤其在农村, 社会保障体系依然未能建立。在此情况下, 农民出于理性, 只能是减少即期消费, 增加预防性储蓄, 以备未来在养老、失业、疾病等不测之需, 这些都影响居民当期消费需求。

(四) 房价的飙升压制了居民的当期消费需求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家提出住房市场化, 开始了住房体制改革, 这虽然深化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其宗旨是减轻企业负担, 意欲通过市场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 但是, 由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等因素以及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导致的外汇储备的不断累积, 从而大量的人民币被动地进入流通市场, 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等因素, 国际游资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等各方面因素作用, 使得我国的房价逐年被推高, 以至于货币化住房补贴的数额难以跟上房价和房租的实际涨幅。房价的不断推高, 对于刚性需求的家庭来说, 不得不继续省吃俭用, 以备未来购房之需, 从而减少了居民当期消费。

三、对策性建议

一是要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为此要彻底消除户籍制度, 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和对农业的引导, 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引导、服务和监督工作, 既要防止政府的“越位”行为, 即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 又要杜绝政府的“缺位”行为, 不让土地违规流转。充分利用市场配置好土地等资源,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解决“三农”问题, 以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一些垄断的行业, 要引入竞争机制, 降低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 展开公平而又充分的竞争, 这不仅有利于国有垄断企业变压力为动力, 主动进行技术创新和通过节能降耗来降低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且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 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进而提高居民消费需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还要保证宏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为居民收入的增加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 从而也是扩大居民有效需求的根本保证。根据奥肯定律, 一定的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性, 为此要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就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率, 为此我们在提倡扩大内需的同时, 不能放弃投资与出口。只是投资方面, 我们更要注重投资质量和方向, 目的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出口方面, 我们仍然可以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 根据H—O理论, 在有着13多亿人口的中国, 劳动力要素禀赋决定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仍将是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它在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方面, 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然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注重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防止踏入比较优势陷阱。另外还要做到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对称性, 以形成一个合力,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为此, 我们要走出口、消费、投资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只有经济增长了, 人们的就业和收入就有提高, 居民有效需求就随之增加, 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同时消化过剩的产能, 使得生产与再生产不断进行下去, 经济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二是要消除未来预期不确定性因素, 扩大社保覆盖面。要打破所有制、户籍等界限, 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统一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方式渐进式推动社保体制改革, 坚持保障水平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力度, 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以消除不确定因素影响, 减少预防性储蓄, 从而扩大居民当期的消费需求。

三是要降低宏观税负、压制房价过快上涨。当前我国宏观税负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非税收收入占有相对大的比重, 甚至费大于税, 有不少收费项目不规范、不透明, 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 因此要规范政府收费项目, 有些该取消的就取消;进一步深化税收体制改革,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只有从税、费两个方面齐抓共管, 才能有效地降低宏观税负, 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 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从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关于压制房价飙升, 一方面增加有效供给, 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 确保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 加强市场监管, 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运行机制, 确保其公正、公平、合理, 以满足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 同时要保证货币化住房补贴的数额跟上房价和房租的实际涨幅, 以确保居民收入水平不降;另一方面要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 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同时要加大金融监管力度, 防止国际游资大量涌入我国房地产市场, 遏制房价飙升, 以释放居民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杜亚丽, 孟耀·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影响及其对策[J].东北财金大学学报, 2010, (3) .

[2]、李嘉郭江涛拉动经济增长关键靠扩大内需[J].财经视点, 2009 (, 5) .

[3]、刘旭东论内需主导型经济的社会基础[J].长白学刊, 2010 (, 1) .

[4]、柏汇崧等·浅析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对策研究[J], 世纪桥2010, (17) .

[5]、李停·后危机时代拉动消费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对策[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

[6]、黄钢平·降低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6, (3) .

[7]、刑伟·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建议[J], 宏观经济管理, 2009, (3) .

[8]、高媛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瓶颈因素及政策展望[J].市场论坛, 2009, (6) .

[9]、刘晓萍·税负过重挤压居民消费[N]中国经济导报, 2010—10—12

[10]、刘湘钰, 周邢·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9) .

必要与对策 篇10

现阶段, 人才结构失衡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巨大障碍, 看似人才供应多, 需求少, 实则是高校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错位。例如社高层次人才在社会中依然紧俏, 用人单位对于有能力、有知识、有修养的人才仍是求贤若渴。因此有必要开展和加强职业教育缓解这一突出矛盾。

(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是高校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 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也越来越规范, 越来越精细。人事劳动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 和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竞争的不断活跃为社会提供了无数的就业岗位, 各领域各行业随着改革的推进而呈现出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在各种招聘单位纷纷向人才抛出橄榄枝的同时, 大学生也面临着更多自由选择职业的机会, 如何就业?就什么业?成了困扰大学生开启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难题。因此, 针对这一社会现实应当加强对学生职业观念的教育和引导, 使之能够理性的选择, 持久的发展。

(二) 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跟进。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开展多年, 办学模式也由以往的单一政府办学而向多元化发展。各种资本和民间力量开始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这使得教育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性。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传统计划的模式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独立性的确立已经不复存在, 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而这一模式的基础就是市场经济这一重大现实。高等教育若要实现发展, 若要使自己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研究市场、满足市场。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能力的最终衡量标准就是看能否适应市场的需求[2]。

二、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在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数量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

(一) 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对称现象。

目前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片面性, 不是针对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而开展的职业教育, 仅是一种单一的就业指导。从职业教育的对象看, 也仅仅是针对大四毕业生开展这种就业指导工作。整个学期仅安排三到四节就业指导课, 而且还是在好几百人的大礼堂授课[3]。这种教育方式, 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很难形成。指导对象的范围的狭隘性, 造成教育内容不能有效的到达学生, 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职业素养是什么。就办学思想而言, 这种职业指导教育缺乏长远的规划不说, 而且也不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二) 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追求和市场经济相协调是高校改革后的一个重要教育目标。虽然建立了明确的目标, 但是教学模式仍然未能走出传统窠臼。在传统培养模式下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仅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 因为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遭遇了专业知识不足的瓶颈。该了解的问题没有了解是高校教育质量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奉行的原则是严进宽出, 大学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的难度存在天壤之别, 这使得学生即使对知识掌握牢固, 不全面也能通过零时抱佛脚, 恶补一段时间而顺利毕业。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学习方式, 职业能力的首要基础就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 这需要对知识的长期积累和持续思考。但是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制度对于增强学生这方面能力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尽管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弃学校的约束和引导。因此提高人才质量高校本身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三、提高高校职业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 更新职业指导观念。

职业教育对于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 实现高等教育目标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对于增强毕业生就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是高校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是毕业生本人的事情, 也是高校办学的质量与效益的体现。为此政府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当更新观念, 从大局出发, 给予职业教育必要的重视和投入。其次, 根据目前的形式需要职业教育仍然以就业指导为主, 有步骤的开展后续工作的工作。就业指导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工作的性质,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放在学生身上, 变以前的指导性教学为服务型教学, 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增强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的就业竞争优势。另外,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当保证系统性。职业教育和学生职业素养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应当从新生入学之时就对其进行相应的职业指导教育。

(二) 通过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职业教育的效果。

学生是职业教育的对象, 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中心。就学生本身而言, 若实现毕业后的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无外乎两方面的因素, 即内因和外因。外因就是教育和社会给学生创造的环境, 而内因则是学生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积极主动的了解和争取。而且内因在他们提升职业素养上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高校职业教育应当重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具体而言可以以成功的案例激发他们, 邀请往届成功就业或在职业生涯中有突出成就者回校向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去参观企业员工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以此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和积极准备的热情。增强高校职业教育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 高校职业教育无论对学校还是学生, 无论对社会还是用人单位都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毕竟提高人才质量及时企业的愿望也是高校的愿望, 同时也是政府工作的内容之一。因此现阶段高校应当及时把握人才市场变化趋势, 及时调整步伐, 完善高校职业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武毅英, 王影.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定量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06) .

[2]夏红兵.调整择业心态拓展就业空间[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06) .

上一篇:误区和改善策略下一篇:地市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