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职教育

2024-08-10

医学中职教育(精选十篇)

医学中职教育 篇1

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已经超过了普通高中。在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的战略转型已经初步实现。教育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对教育质量的更高要求,2008年12月下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要“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文件将包括外语在内的文化基础课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启动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也首先在文化基础课领域展开。

二、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据调查,目前中职学校32%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没有必要开设英语课,因为他们觉得毕业以后根本没有机会在工作或生活中使用英语。27%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害怕期末考试不及格影响毕业。只有6%的学生在自觉地学习,目的是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基础。在参加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3%的学生不能借助词典阅读。65%的学生听不懂简单的日常对话,更不能用简单的口语表达自己。12%的学生写不出一年12个月的名称,个别学生甚至写不全26个字母。由此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或由于学生的性格、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原因,学生英语基础不尽相同,个体差异很大。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的任何上疏忽都会使一部分学生的需求受到忽视。这样的教学就使“面向全体”成为事实上的空话。

大部分学生因为在初中时的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大,有的甚至试图放弃外语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是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教师在实施授课计划的同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想方设法排除学生初中英语学习的失误。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课堂上留心观察,从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把英语教学和社会现状结合起来,多方面、多渠道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受挫折,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在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的同时及时纠正错误,对于有进步的学生应给予赞扬,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这样就能使学生焕发学习的激情,从而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和课外自学的积极性。

教师授课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进度和深度,处理好教学中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等方面的关系,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课堂教学。同时要关注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因人施教,做到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多鼓励学生,有了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教学上,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情感,认可学生的进步,理解学生的不足,取得学生的配合,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学应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三、运用英语提高交际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中等职业英语教育的目标之一。但是传统的教学存在着种种缺陷,不利于学生掌握语言的技能,新教材的改革目标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应用任务型教学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实行以任务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促进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中职英语教学应特别注重运用交际活动和情境对话的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有效地运用英语。应在会话训练中创设情景对话,要求学生扮演角色进行交际性对话,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可以提高英语会话能力,掌握会话技巧,对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交际工具。信息的传递、思想情感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外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而实际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不是为了获得语言本身的结构形式和规则。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那么英语学习就会出现极大的被动性和呆板性。学生也会感到十分单调枯燥乏味。因此,英语教学要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有意识地创造接近真实生活的语境,引发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内动力,尽量使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真实而有趣,使外语学习表现出主动性、创造性和趣味性。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不仅对培养交往素质、提高交际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给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带来了丰富的乐趣。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就是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研究教学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的群体,来选择我们施教的重点和方法,特别是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目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中职英语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要突破传统僵化的语言观和教学观,不把知识体系积累作为首要教学目标,而应把教学目标的重心、教学和评价的方法调整到以学生原有能力为基础,以话题组织的语境化、语用化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为特点,培养学生在有交流需要时,进行最基本的反应和语言表达这样一种语用能力上来。中职外语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标、以活动为基础”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考虑学生的特点、需要和兴趣,激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关注学生活动的实效。同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充分考虑学生的作用,并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师在传授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使他们具备独立、自立、有效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及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根据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过程,教师可从情感、认知、元认知策略三个方面,通过教学活动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从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界定出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施以相应的教学策略,就能使每个学生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医学英语的重要性

医学英语教学在整个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很重要,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英语收集专业文献, 获取专业信息, 拓展专业知识, 从事学术交流的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英语进行学术和科研工作。为此, 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都对专业英语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许多医学院校也先后设立了医学专业英语课程, 要求学生选修或必修,医学专业英语教育工作近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教学模式的探讨、教学法的研究等诸领域都获得了大批可喜的成果。

中职医学检验论文 篇2

一、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教材编排较为繁杂不够精练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的教材大多编写得较为细致。先排除有一定多余内容不做讨论以外,过多过细而没有重点的教材不仅给教学增加了难度,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很多时候学校为了教学的完整,所有专业使用的都是同样的相关技术专业的教材,忽视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重点。这样的教材也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2.教学有一定的滞后性

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没有及时地对最新的医学检验技术方法进行教学补充,使用一成不变的教材以及一些旧的试验课程设备,这样都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不能快速地融入到实践中上手各种工作。教学实验课程中很多的实验设备以及环境的建设都存在滞后性,不能满足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需求。

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社会背景情况

1.国家行业需求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地方医疗体系建设的速度较快。这样,地方不同层次的机构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断地增大。尤其是基些一层的医疗单位、检验单位都需要补充大量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并且要求其有能力、留得住、用得上。甚至是一些企业也需要一定的检验技术人才。而与中职学校进行合作是获取人才的有效途径。虽然这样的行业需求背景让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有发挥作用的地方,但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必须要进行解决。

2.人才规格的提高

由于检验医学的发展同样迅速,新的技术、理论、方法不断地出现,所以对人才的规模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论对人才的技术能力还有人才的团队合作能力、执行能力等要求,也都在不断提高,这就给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

三、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改革教材编写的要求

(1)简而精。首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要顺利进行,就必须针对教材进行改革创新,结合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情况合理地对教材进行精简,教材的知识点都必须直指重点。教材的编写应该像“压缩饼干”一样,增强实用性,避免内容的过繁、过深。

(2)重点突出。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需求不同,所以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的难度要求不一样,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需要了解的深度也不一样,所以就不能使用同一种教材。教材的编写也应该突出需求、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有所侧重,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就必须要使用完善、内容深度够的教材;对于实践型人才培养就必须要更多地注重试验课程、操作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与时俱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虽然也是一门通过不断实践而不断完善的学科,但是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却没有及时地在教材中补充。我国中职教育中教材的使用就存在内容过老,缺少最新科学研究状况的情况。虽然不能够频繁地对教材进行修订,但是可以通过学校进行教学资料的补充,以一年为周期,整理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新的知识内容,补充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2.要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弹性

由于中职教育中依旧存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基础能力有差别的问题,不同学生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教师要及时地关注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统一组织到一起进行指导。

3.对实验课进行改革

(1)引入多媒体。必须要加强多媒体课程在实验课程的渗透,更多地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实验的具体操作,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接受操作技能。

(2)开放课外实验室。通过在课外开放实验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课外能够有老师负责管理实验室,欢迎学生课外来进行操作,这对于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医学教师在中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 医学教师 中职教育 能力 要求

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重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結合,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拓宽专业面,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医学人才要求知识面广,专业技能强,社会生活经验丰富,个人的成熟度高,故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在总体要求明确的条件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色,引导他们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统一,鼓励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医学实用性人才。

一、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感召力

教师的思想品格、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而且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先做到,教师理应为人师表。如教师教育学生要热爱专业、努力学习,教师本身就要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教师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教师首先必须是遵纪守法、敬老爱幼的楷模。只有具有正直、正义、正气的教师形象和乐于奉献的红烛精神,必然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对教师的敬佩感和信任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具有极大的感召力,甚至持久地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工作和一生的做人。

二、勇于探索、开拓求新的创造力

教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人和学生智慧的开启者。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教会学生如何去探求知识和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应具有吸收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应有以下的特征:(1)博学多才、知识渊博。教师不仅要有充实的专业知识,在社会知识、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方面都应广泛涉猎,这样才能在传授知识、表述问题时旁征博引、融会贯通。(2)对本专业领域知识的精通,对国内、国际本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进展随时了解。现在是知识更新快的时代,现代科技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迫使教师去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施教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教师都应力求严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激发兴趣,从而锻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造性也将从中发现,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热爱事业、积极进取的鞭策力

许多教育工作者之所以能有卓越的成绩,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愿意为此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也只有对教育事业无比的热爱,对学生深切的关爱,才能激发教师在自己所从事里永无止境的攀登。教师的敬业精神、求实作风、进取之心,对学生的志趣、情趣、兴趣必然带来深远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鞭策力,使学生群体出现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立足本职、不懈努力追求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求知潜能、求知欲望,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得到最大发挥。

四、平等互爱、团结和谐的凝聚力

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是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是教师凝聚力形成的关键,而经常性地平等与学生沟通是最有效的措施。所以教师若能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生情感体验上的一致。师生关系是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它能启迪智慧、激励创造、从而使师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故教师应能做到以下几点:(1)信任与尊重学生。教师应充分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因为每个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2)关心与爱护学生。教育是爱的共鸣,心灵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搭起师生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于接近教师,自觉接受教育,使学校教育发挥最佳效果。(3)启发与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启发学生建立积极可靠的奋斗目标和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知道怎样去学习。对学生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后进生不能讽刺、责备、谩骂甚至体罚,要不然会伤害学生的感情和自尊心,以致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4)理解与支持学生。首先每一位学生的主观愿望都是好的,希望自己有好的表现和好的成绩。若一旦出现事与愿违、遭受挫折,自然会产生自责和自卑心理,此时教师必须理解并了解学生,既要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更要肯定他们的长处与愿望,克服自卑情绪。其次,教师帮助他们学习上的被动状况,给以他们积极关注,创造机会,热情支持,激励上进。

五、良好心理、高尚旺盛的影响力

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书育人的关键。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广阔的兴趣、高尚的品质,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奋发向上、不屈不挠的心境,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教育学生。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以适应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应变能力、自控能力、抗御挫折的能力。培养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是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

六、言传身教、激发创造的潜力

创造性人才应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一)强烈的事业心。强烈的事业心必然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持久的内趋力,激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永葆事业的青春。

(二)自信心强。遇事时要充满信心,有坚信“我能行”的气概,才能勇往直前,才能走向成功。

(三)独立性强。既要尊重别人的见解,以勤于和善于独立思考,敢于破旧立新,敢于质疑、敢于冒险。

(四)要有恒心。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某一项事业,能够持之以恒,就一定会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时效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导向性、新颖性、创造性、综合性、时代性、应用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教师必须热爱自己所执教学科

这是一种高尚而宝贵的情操。我们的教学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感染和唤起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点燃他(她)们心中智慧,教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引导者和学生智慧的开启者。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教会学生如何去探求知识和运用知识,自己启迪和培养学生的思维。

2、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知识要全面

传授知识的医学教师不但精通所执教学科的知识,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及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不但要博览群书,饱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同时,善于将生活知识和医学知识融会贯通,优化教学内容,把所执教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巧妙有机地结合,使教学过程不断地得到拓宽,让自己在教学中能灵活地旁征博引,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3、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只有标准化、科学性、趣味性的语言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简洁生动、准确精练的语言不但让他(她)们掀起学习的激情,而且可将深奥抽象的知识化为清楚、浅显、明确、具体而有条理且能吸引人。幽默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清晰流畅的语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还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4、教师必须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教师应注意学习和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仪器、电脑多媒体的技术操作,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多种器官协同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描述综合能力,并有助于学生技能的训练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5、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能力

医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业卫生学校实验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是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方面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中职医学教师必须掌握医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实验设计、基本技术操作以及实验数据统计处理等技能,使学生通过必要的实验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描述,并能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操作和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6、教师必须熟练的临床诊疗技能的能力

在职业卫生学校中,临床课教学效果与教师临床知识与经验丰富与否密切相关。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涉及许多技术操作,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临床技术操作是搞好临床课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凡从事临床医学教学的教师,必须经常参加临床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提高临床诊疗技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必将影响中等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医学中职教育 篇4

1 医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及特点

医学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精英教育, 对学生的选择是比较严格的, 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要求学生能够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 有较强的学习理解、归纳总结、融会贯通能力。而医学课程各学科之间更是互相渗透, 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解记忆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及将来的临床工作能力。

2 医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时分流出来的群体, 且各地中职院校门槛极低, 甚至没有门槛, 所以目前中职学生的总体素质偏低, 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年龄小, 各种经验不足:大部分中职学生为初中毕业学生, 年龄小, 没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

(2) 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有一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甚至还停留在小学或初中低年级水平, 文化基础差, 理解能力低, 同时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精神。

(3) 意志力薄弱: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 缺乏刻苦钻研的毅力, 学习不努力, 容易半途而废。因此, 容易出现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一知半解的现象, 从而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4) 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好的学习方法: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课前几乎不预习, 上课时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 课下不进行及时巩固及练习。

当然, 中职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 我们也要看到和承认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他们年龄小, 所以可塑性强;他们涉世不深, 易亲其师而信其道。

2.2 教材现状

现在中职学校所用的教材大部分是由本科、专科教材缩编而来, 大量省略了知识的推理获得过程, 只剩结论性概念, 这虽然做到了言简意赅, 但同时造成知识的断层现象。对于本来文化基础就差、理解能力偏低的中职学生来说, 这样的教材容易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不知其所以然, 进而产生烦躁情绪, 失去学习兴趣, 影响学习效果。

2.3 教学安排现状

医学本科学制为5年, 在校学习4年, 实习1年, 而中职学校学制为3年, 在校学习两年,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明显较短。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各科目的学习, 学校大多采用的方法是压缩学时安排,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安排, 很多内容只能讲其然而不能讲其所以然, 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降低了学习效果。

3 应对方法及思考

(1) 选取合适的教材, 笔者认为, 能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满足学生学习愿望、让学生乐学乐用的教材就是好教材。建议教材编写者改变固有的从知识到知识的思维模式与编写模式, 选用适合中职生学习特点的、学生乐于接受的、能联系生活实际与临床实践的内容创编教材。

(2) 本着“简化、拓宽”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适当取舍教材内容, 删去重复的内容, 增加与临床实践、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视野。

(3)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生活化、形象化, 帮助学生理解。

(4) 教学中, 教师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及临床实践, 便于学生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5) 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习效果。

医学中职教育 篇5

论文摘要:在当今医疗体制商业化、市场化倾向下,医学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我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需不断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感悟到职业道德的养成,需从多个层面、多种方法和途径,分阶段、有计划和目的、循序渐进地实施。

高职医学类教学中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是医学院校学生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贯穿于学生整个教育的全过程,要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需从多个层面、多种方法和途径,分阶段、有计划和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的倍养,成为精于专业,诚于品德,名副其实的德医双馨的医学生。

一、职业道德培养的多层次性

高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首先是理论上的,从认识观、世界观角度,认识从医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极其对职业的重要性。明确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体系。职业道德理论课是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一种最主要、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它的任务是在理论的层面倍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树立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其次是感受体验到的,通过日常教学活动的渗透、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耳濡目染,切身感受体会到的职业精神,并铭记于心。再者是实践上的,学生在实、实训课教学中,在临床见习和实习过程中,以自身所具有的职业道德水准,自我约束,自我反省,提升自我,使自己的职业道德不断得以升华,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二、职业道德培养的多种方法和途径

高职医学生教学中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采取综合措施。

1、营造医学校园文化氛围

要有意识的营造医学院校人文文化环境,处处体现医学特色、医学文化,使医学生自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被浓浓的医学人文文化所包围,要让医学院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育人的功能。像校园里可以有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邀、李时珍的雕像,有雕刻着历代医家医德格言、历代名医医疗活动及医学生誓言的文化碑廊。充分发挥校园现代网络的强大作用,开设“名医名家”、“医学科普”“大医精诚”等相关网站。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感染学生,推崇高雅艺术,提高学生文化品味,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构建大学生和i}六格与道德人格川,发挥网络育人的功能。

2、渗透于日常教学中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善、喜、好、恶等言行和情绪直接影晌学生的认知水平。医学实验课有很多是由动物代替人做实验,如阑尾切除术,教师在实验中把动物比拟成病人,对它的呵护关爱,会深刻的印记在学生脑海中,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的行为。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实验课上会接触到病人的血、尿、粪等标本,教师皱眉的一个小动作,会让学生感觉标本很脏,而厌恶对标本的检验,甚至厌恶自己的职业;教师很从容的拿取标本,并同时演说:“看着是脏,可我们在救人,救人和脏需要选择,你会选哪个?”这时学生就是另一种感受,职业的需要,看起来很脏,而工作的意义重大,是在救人,是高尚的,是伟大的,职业道德精神在学生思想上得到一次升华。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息就能完成的,教学活动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具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特点,更易于学生接受,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3、融入于社会实践活动中

开展专项教育和专题讲座,在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前集中对医学生进行医疗行业的服务宗旨、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实习规则的教育。请医务工作者劳模、科研带头人及医疗服务明星畅谈爱岗敬业的思想,对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有着不可佑量的作用。义务献血活动、为敬老院老人体检、为社区人群做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中了解人民群众所需,切身体会医者的责任,服务社会,培爱心,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在Ilm床见习,毕业实习等活动中通过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自己的亲身实践,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职业生涯的职业道德养成打好基础。

三、有计划和有目的实施职业道德培养

高职医学生教学中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应分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

1、医学生入校宣誓仪式

医学生入校宣誓仪式,是医学院校独特的入学仪式,体现了医学的人文精神,深切感悟“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真谛,涪养了医学生的职业神圣感和职业光荣感。通过入校宣誓仪式首先培养的就是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对病人的关爱。热爱生命是医学生职业素养、医学道德品行的核心,关爱生命和维护生命是医学生人文执业技能不可或缺的精神。

2,医学生入学教育

医学生入学教育是医学院校常规议程,旨在倍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对医务职业的了解,树立职业崇高感和责任感,对自己将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要求有一初步认识。

3、医学生专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医学生专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要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如“仁”、“爱”教育,儒家道德把“仁”、“爱”作为自己伦理思想的核心,亘古及今,岁月迢迢,对数千年的我国文化思想产生极大的影晌,至今仍为我们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医学领域,医心仁爱表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责任与道德境界。如,诚信教育、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等,都是医学生应具有的职业道德修养。

4、职业道德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高职医学生教学中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应和Ilm床实践相结合。医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医院和社会的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促进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和发展,确保医德的实际效果,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医学实践的起步阶段,也是其医德医风形成的开始,通过积极倡导和组织毕业实习生加入到医院创建医德医风示范活动,组织观看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宣传图片和医德教育专题影片,开展医德医风学习交流,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深刻的启发,亲身感受医生肩上的重大责任。众所周知,高尚医德的形成既需要教育,也需要榜样力量的感召身教重于言教,实习医院应该选派品德好医术精的医生任教学老师,教师的高尚医德潜移默化地塑造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对医德优秀的医务人员应给予表彰,树立榜样,使学生耳濡目染,促使他们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培养“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献身、文明行医”的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同时,进一步完善毕业实习生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对实习生实施职业道德评价,将评选结果作为学生毕业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5、举办具有医学特色的毕业典礼

医学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篇6

关键词:医学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中职学校中的体育教学是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必修基础课程,随之素质教育的号角不断吹响,各个中职学校都需要对自己学校内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目前来讲,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管理都没有做到真正全面扩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医学中职学校更应该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进而安排正确有效的体育教学管理计划,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体育,强健体魄。

一、如何正确有效地管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医学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不单是一个学校的重要课程组成,也是让学生发展自我个性的重要方式,作为医学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要懂得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制订相应的上课计划,由于是医学中职学校,老师还应该结合医学常识和注意措施,教会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如,打球不慎扭伤脚踝、撞伤等,在面对外伤感染时要如何正确处理伤口,如何在体育运动后消除自身的疲劳,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和理论相结合,更好地懂得如何自我保护和防范。要知道体育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同学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老师不应该将自己摆在主体位置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将这种传统观念舍弃,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的魅力,老师要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爱,培养他们的体育爱好,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比赛项目中。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灵活教学,结合医学中职的自身特色,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正确应对身边出现的紧急情况,让学生体验情境课堂,将体育教学和学校学习特色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习到知识。

2.改变传统教学内容和手段

体育教学和其他科目的教学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体育教学富有趣味性和能够让学生锻炼,这是体育课程自身的特色。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主体大纲和之前初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大致相同,这也让学生感到乏味和产生相应的抵触情绪,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逃课的不良现象。如何改善这一上课现状,需要中职体育教学管理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天气不良无法进行户外活动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体育竞赛的视频,并且通过视频讲解一些比赛中需要注意的医疗保护和急救措施,而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尽可能地将一些实用性和时代相结合的体育教学内容应用到上课大纲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体育项目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让他们的体育素养得到相应的提升。

3.加强提升体育教师的全方位素质

尽管有了一系列改善和推进体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但最主要的还是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要达到预期要求。尤其是医学中职学校,体育教师不单单要有专业的体育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以及一定的个人心理素质和学生良好沟通的能力等。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都达不到标准,加强提升体育教师的全方位素质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科任老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包括如何组织学生热身,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老师自身有了良好的体育素质,才能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其次是医学常识,作为医学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如果能将体育知识和医学知识良好地联系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单单学习到体育专业知识,还可以学会医学常识和救助方式,让学生更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达到教学的要求。再次,体育老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同于高中学生,他们叛逆心理很强,很容易就出现逃课厌学的状态,老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这样讲,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是整个体育课程的灵魂所在,只有老师先带好头,才可以真正意义上培养出优秀的中职学生,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达到满意的标准。

二、总结

总之,医学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将管理中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师素质等做好,加强和完善管理行为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讲都非常重要。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将体育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好,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才可以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让他们今后的发展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维.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新课程: 中旬,2012(10).

[2]王惟雄,高平来.初探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0(15).

[3]張秀玲.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3(18).

[4]陈涛.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

医学中职教育 篇7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 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树立新的医学观念, 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 培养道德情感, 规范道德行为, 依靠人文知识和方法强化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技能, 培养协作精神和医患沟通能力。

2 中职卫生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拓宽医学生视野, 培育其人文精神, 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可以使医疗活动更加人性化, 关于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笔者不必赘述。中职卫生学校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既是医学教育本身的要求, 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纵观近年来我国中职卫生学校的教育历程, 应该说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

2.1 侧重专业知识教育, 忽视人文素质培养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非常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 而忽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造成培养的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不能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在:重视专业知识教育, 轻视人文知识教育, 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 缺少对医学生人文道德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致使医学生缺乏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 缺少对医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 由此直接导致医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化, 这与当今社会对卫生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2.2 教学投入有限, 师资力量缺乏

在教育资源投入上明显向医学专业课程倾斜, 而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不重视, 甚至无暇顾及;中职卫生学校不注重人文社科教师的引进, 担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师多是“半路出家”, 自身能力和人文素养不足, 加上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也就严重影响到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外聘部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 但外聘教师缺乏对本校医学生情况的了解, 再如若外聘教师责任心不强, 应付了事, 其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这都严重影响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2.3 医学生人文精神缺失, 道德观念淡化

中职卫生学校医学生中人文精神缺失、道德观念淡化者普遍存在。中职卫生学校课程繁多, 医学生学习任务繁重, 导致医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学习, 轻视人文素质修养。部分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低, 而功利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思想相对较强, 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相对较差。在学业和就业双重压力下的中职生, 缺乏人文素质的渗透和引导, 逐渐滋生失落感、挫败感、无足轻重感, 感到前途渺茫, 精神生活空虚, 这使有的医学生热衷于武侠小说、歌星影星;有的医学生追求享乐性、刺激性消遣。这将直接影响到中职卫生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

3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总体设计, 全方位思考, 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3.1 转变重专业, 轻人文的教育观念

医学教育强调专业教育质量, 专业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办学质量和医学生的就业情况, 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因而备受青睐。人文素质教育因作用缓慢、不易显现、评价标准难以统一而显得“无用”, 所以备受冷落。导致在教师和医学生中间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观念。中职卫生学校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 明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战略的高度, 把单纯的专业教育转化到素质教育上来, 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3.2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力和人文素养

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 要采取措施提高中职卫生学校教师的人文素质教学能力和人文素养。具体措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重视人文社会学科的师资建设, 人文社会学科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 他们本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给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创造更多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机会, 如举办人文社会学科专题讲座, 鼓励教师进行人文社会学科进修和参加学术研讨。同时, 教师自身也要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自我学习, 自我提高。另一方面, 还必须全面提高医学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养。以前的医学教育模式导致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养不足, 这些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人文社会课程学习, 文、史、哲知识贫乏, 艺术修养不足, 这对他们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进行教学是不利的。学校应积极组织在职专业教师补修医学人文社会学科的主干课程, 提高人文素养, 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3.3 增加人文社会学科相关课程开设

为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需要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相关课程的开设。2007年卫生部颁布了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新教学计划, 增加了培养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人文社会学科选修课程, 如就业与创业指导、社会学基础、医学伦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青少年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等。但是中职卫生学校存在课程科目多, 学习内容繁杂, 很多医学生存在只注重专业课学习, 却忽略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学习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一方面,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热情,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主动融入到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去;另一方面, 可通过实施学分制, 出台人文社会学科课程选修课管理规定, 要求医学生每学期必须选修限定人文社会学科课程, 并修满一定学分, 从而提高其学习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主动性。

3.4 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专业课课堂是向医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的课堂, 同时也是医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在医学专业教育中要施以人文素质教育, 将“授业”与“传道”有机结合起来, 在引导医学生求真的同时, 更要引导医学生求善求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使所教的课程都渗透着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如在讲授血吸虫时, 不要只介绍有关血吸虫的医学知识, 还要介绍在我国历史上血吸虫曾经引起的危害及我国人民与血吸虫进行斗争的故事。在进行护理个案分析时, 要求医学生学会分析推理、协作互助、沟通交流, 培养医学生的理性思维、人际关系和语言文字修养;在进行护理操作练习时, 不但要求医学生提高护理操作技术, 同时还要教育医学生学会尊重患者, 关爱患者。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人文精神的塑造既要靠系统的教育, 也要依靠导向正确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中职卫生学校, 要建设富有医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使医学生在浓浓的医学氛围中受到熏陶。如校园里安放医圣张仲景、李时珍的雕像, 教室、楼道张贴医家医德格言、医学生誓言, 校园花圃里种植各种各样的中药材。同时, 围绕人文素质教育这一主题, 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 如举办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竞赛、文艺表演、护生授帽仪式等活动。还要加强图书馆建设, 增加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类图书的馆藏量, 同时定期向医学生推荐阅览一些书籍, 让医学生在浩瀚的人类文化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不断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内化。

3.6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患者、社区义诊、农村卫生服务等活动, 可增加他们的实践知识, 培育人文内涵, 加深对生命的关爱, 提高医学道德修养。此外, 还可以通过开展专项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患者访谈等活动, 了解更多的与健康保健有关的社会现象, 强化医学生人文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迫切而系统的工程, 我们必须结合国情、校情, 借鉴高校的有益经验, 采用多种途径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荣辱、学医理、懂哲理、明伦理、解心理、善沟通的医学人才, 成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医务人才。

摘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中职卫生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现就中职卫生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

参考文献

医学中职教育 篇8

关键词: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

中职医学生年龄偏小, 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进入临床实习后, 他们的思想和世界观会受到社会不同层面的影响, 而这个阶段是医学生从学生向医务人员角色转变的关键期, 在这个时期加强他们的医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一、中职医学生临床实习期的医德现状

为了解当今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医德状况, 我们对我校今年进入临床实习6个月以上的100名护理专业的中职学生做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 中职医学生实习期间的医德教育有比较成功的地方, 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

1.实习医学生对医德的认知存在不足。根据回收的问卷, 在“你学医的主要目的”的调查中, 33%的医学生选择“职业好, 比较稳定”, 11%的医学生“选择热爱医学, 救死扶伤”, 28%的医学生“选择并非本人意愿, 父母希望我学”;对于“你希望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医护人员”的调查中, 75%的医学生选择“技术精湛”, 4%的医学生选择“医德高尚”, 21%的医学生选择“二者缺一不可”;对于“你对医德知识内容的熟悉程度”的调查, 78%的医学生选择“不太熟悉”;从调查结果看, 说明当代的中职医学生对医德有一定的了解, 但仍有一部分医学生对医德的认知存在不足, 对医德的内容理解得不够全面, 缺乏医德意识。

2.当前的医疗行业的医德现状不容乐观。在问卷对“你对当前医院医护人员的医德满意程度”的调查中, 34%的医学生选择“不满意”, 52%的医学生选择“一般”;对于“你认为我国当前的医德总体状况”的调查中, 仅有23%的医学生选择“很好”, 32%的医学生选择“一般”, 11%的医学生选择“很糟糕”;在“你认为产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的调查中, 55%的医学生选择“疗效不好”:34%的医学生选择“医患之间缺乏沟通”。

调查结果说明中职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 对当前医疗行业的医德现状不是太满意。

3.中职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模式有待改进。对于“当前学校医德教育模式满意不满意”的调查, 只有6%的医学生选择“满意”, 54%的医学生选择“马马虎虎”;对于“你认为你的学校医德教育内容主要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中, 34%的医学生选择“内容陈旧, 脱离实际”, 45%的医学生选择“知识结构不合理”, 36%的医学生选择“空洞乏味, 没兴趣”;关于“你认为目前学校医德教育中存在最主要的问题”的调查中, 34%的医学生选择“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脱离实际”, 54%的医学生选择“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师生缺乏足够的互动”, 32%的医学生选择“学校不太重视”;对于“你认为当前医德教育中教师最欠缺的是什么?”的调查中, 94%的医学生选择了“广泛的医学临床知识与丰富的医德理论的有机结合”;对于“在学校, 你比较喜欢哪种医德教育模式”的调查中, 42%的医学生选择“理论讲授结合案例教学”, 63%的医学生选择“课堂讲授与临床教学结合”, 52%的医学生选择“组织社会实践”;对于“最有效的医德教育方式”, 78%的医学生选择了“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的言行”。

医学生认为中职医学校的医德教育内容陈旧、手段单一, 不能满足医学生的需求。当代医学生比较喜好理论和具体的临床教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强化医学生实习期间的医德教育的措施

一是完善实习期间医德教育管理体制, 医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临床实习中, 医院对实习生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 签订医德医风责任书, 明确医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岗前要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纪律教育, 教育他们爱岗敬业, 尽职尽责, 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要建立和完善医德评估监督机制, 医院要根据实习生平时表现, 征求科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意见, 对实习生在劳动纪律, 医德医风, 工作表现, 礼貌尊师等方面进行综合的量化考核和评价, 评定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推荐就业等的重要依据。

二是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养。实习中, 带教老师要加强自身医德修养, 言传身教, 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要勇于承认和纠正自己的失误和不足, 坚持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实习生不仅在医技上给予正确指导, 而且在医德医风培养上也要给予正确教育和引导, 发现不良的行为及时予以矫正。

三是改革医德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合理有效的医德教育模式。在校期间, 学校要对目前的医德教育课程进行改进, 减少空洞的说教, 教学中要增加案例实践医德教育课程, 经常聘请一些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到校对学生开展医德专题讲座和报告会, 以模范人物的高尚医德和先进事迹来影响和感化医学生。

实习期间, 医院要专门制定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学习理论和实践计划和课程以及具体的医德的量化评估标准。实习中, 医院可以将一些当前的热点医疗问题, 案例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 甚至是有争议的医学伦理问题交与实习生讨论, 通过讨论、引导, 使大家明辨是非, 知道哪些是医疗工作中不道德的行为。

总之, 学校和医院应充分重视实习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采用多种途径和措施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博, 吕世军.浅谈新时期医学生的医德教育[J].药学教育, 2008 (24) :2.

医学中职教育 篇9

通过“教师工作质量考核”,不仅要在目标、责任、情感上激励教师,更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大对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的奖励力度,进一步完善《专业及课程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对于在专业及课程建设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团队给予奖励,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鼓励教师干事业、支持教师干成事业、帮助教师干好事业。

4.4建立新教师及行业兼职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由于卫生类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学校新教师及行业兼职教师的入职比例逐年加大,大部分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为非师范类学校毕业,对教学基本要求及规律认识不到位,因此,必须重视入职培训工作[5]。要着重进行师德素养、职业教育理念、教学基本要求、岗位核心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教师角色。与此同时,搭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和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使其专业能力在竞赛及实践活动中得到快速提升。4.5扎实推进“双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职业院校高级职称评审中的两项硬性指标:其一是专业课教师须取得国家认可的相关专业非教师系列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关职业技能高级技术等级证书,或相关行业执业资格证书;其二是专业课教师每年必须参与不少于一个月的行业实践。这两项工作的落实是十分有必要的,其目的就是促进教师与行业专家身份的融合,通过行业实践,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熟悉专业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学习所教专业在教学模式容易造成教师思想落后,对双方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应使两者共同发展,合二为一。两者如何合二为一呢?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促进学校与检验科之间相互协调。

1 合二为一执教及教学反馈

合二为一执教是指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教师与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人员统一调配,即一条龙管理。学校临床检验专业课教师和附属医院检验科检验技术人员统一教学,学校临床课教师到医院检验科边实践边教学,医院派理论水平较高、表达能力较强、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检验技术人员到学校兼任临床课教师。学生在学校学完文化课、医学基础课和部分选修课后,到医院检验科去完成临床课见习,加大了对学生实习的管理力度和

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除了专业课教师以外,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该定期到企业开展调研和考察,了解行业需求,为课程改革收集行业信息。

4.6提升教科研能力建设,打造教学、科研双动力团队

我校近年来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教科研意识不断增强,教科研课题逐年增加,教科研经费快速增长。但针对当前教科研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广大教师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与教学建设密不可分、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科研工作应有新思路。学校将继续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和支持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多搭建教科研平台、多争取教科研项目,不断打造一支教学、科研双动力团队。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J].人民教育,2005(9):2-6.

[2]许士群,张荣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07(3):17-19.

[3]周颖,刘英.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3):16-17.

[4]陈海燕.人才强校战略与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59-62.

[5]陈志强.教师专业化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2

[6]贺文瑾.略论职技高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2(4):51-53.蒉

教育力度。医院检验科应派得力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管理和实习带教,探索带教方法、总结带教经验,对学生进行出科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记入学生个人档案。

联合执教有利于培养医院检验科所需的实用型人才,能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联合执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医院检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进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联合执教还有利于教学反馈。医学检验教育必须适应于医院检验科的工作需要,教学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医院检验科的检验技术人员去发现、去指出、去纠正。学校教师有必要定期地、有计划地征询医院检验技术人员及学生的意见,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利于更新教学,完善自我。

2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教学设备越来越多,价格不菲,学校全面购买医学检验方面的仪器可能有资金困难,而医院现有的设备可以直接提供给学生见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另外,假期鼓励学生到检验科见习,了解检验科工作流程,熟悉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增加学生学习医学检验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开放实验室,让有兴趣的学生学到更多东西,使每位学生能独立操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责任心培养与服务育人

医学检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四有”人才。目标的制订范围包括学习与实践态度,服务与工作态度,与同行和师生间的协作态度,敬业精神与对社会、集体的负责态度等。要达到这一目标,单靠学校教育或口头说教是难以实现的,还需借助医院检验科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医院检验科学习临床课或见习、实习时,检验科人员要教育学生热爱专业、埋头苦干,教育学生对病人态度和蔼、富有耐心和同情心,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时一丝不苟,对技术精益求精。借助检验科“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的工作,强化学生的质控意识,告诫学生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有高度责任心,丝毫不能出差错。通过这些具体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使学生热爱医学专业,热爱检验工作,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

4 修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修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不仅是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教师的事情,医院检验科也责无旁贷。为使教学不脱离医院检验科的工作实际,修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时就要充分征询医院检验技术人员的意见,使教学合理化、人才实用化。另外,教学大纲应与职业考试大纲相适应,而目前教学大纲与职业考试大纲差异较大,导致中职学生通过率低于大专学生和本科学生[2]。

卫生部公布的新计划及大纲较之以往有了改动,尤其是增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必修课,删掉了卫生学及检验技术课程等。因此,教学进程、教学时数等也应做相应的合理规划,应增加常用仪器学、诊断学、内科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作为必修课[1]。因为目前医院检验科的工作都是仪器操作,检验技术人员越来越需要掌握仪器使用与维修保养方面的知识;检验科的报告属于诊断性报告或参考性报告,如果没有一定的临床知识则无法审核和出具报告;医学类专升本成人考试中的医学综合考试包括诊断学、内科学;药理学是细菌药敏试验的基础;很多医院都开展医学遗传学方面的工作。此外,教学大纲所列的重点内容,哪些知识该多讲,哪些实验必须做,都应参考医院检验技术人员的意见。

5 推陈出新与教材编写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在细胞形态学检验中显得尤为突出。形态学是临床基础检验、寄生虫检验及临床血液学检验的基础,在血液、肾脏、寄生虫等疾病的诊断中是非常重要的依据,是诊断疾病、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诊断某些血液病和寄生虫病的“金标准”。近年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模式、新的技术进入实验室,特别是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的智能化普及应用对医学检验人员学习检验技术造成很大的冲击,使他们忽视了人工显微镜在细胞形态学检测中的作用,完全依赖自动化仪器,误认为血细胞仪器分析可以代替古老繁琐而耗费大量精力的显微镜检查,对血液、尿液形态学检验不够重视,临床上由此引起的漏诊、误诊非常常见,甚至导致医疗纠纷。这也许与学校对形态学检验教学不够重视有关,原因是形态学千变万化,而很多学校的专业教师在形态学方面的实践能力有限,认为形态学不重要,甚至有人提出取消临床检验中骨髓检验和常见血液病检验章节[3],所以在形态学教学方面还是医院检验科人员更有经验。有好的形态学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形态学兴趣的效果才会更好。有学者提出,作为教学机构,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形态学方面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例如增加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学课时数、开设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课程等[4]。

医院检验科在开展工作时,新仪器、新试剂应用及时,比如白带分析仪、血气电解质分析仪,它们的原理和旧的仪器区别很大。还有来自临床医生工作需要的影响,使得医院检验技术人员在不断地接受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淘汰旧方法,医院检验科的学科发展往往走在学校尤其是中等卫校医学检验教学的前列。学校教师应认清这个现实,主动地参与临床实践,从中学习新理论和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

为更系统地介绍新理论和新技术,及时更新教材是很有必要的。然而,我国中等医学检验专业的教材编写基本上都由学校教师完成,很少或没有征询医院检验技术人员的意见。因此,教材内容较之医院实际工作难免陈旧、滞后。吸收医院检验科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编写专业教材,以满足医院检验科工作的需求,愿学校与医院检验科能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努力,谱写出我国中职医学检验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戚林,傅一明,苏盛通,等.中等医学检验教育现状与改革趋势[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3):26-28.

[2]廖奔兵,叶薇,陈桂兰,等.面向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医学检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7):60-62.

[3]方碧,陈彩贞.中等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2):18-19.

医学中职教育 篇10

一、中等职业动物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十年前, 国家为了推进经济快速增长, 快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劳动技术人才, 将职业教育提到了一定的高度, 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 但是二十年后的今天,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遭遇了发展的瓶颈, 存在着诸如师资队伍不稳定、生源严重不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中的有机组成, 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1.课程体系重点不够突出。 中职学校动物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共同构成。 职业教育理所应当把岗位实践作为重点实抓实干, 但现状却是重理论轻实践, 学校搞得所谓岗位实践只不过是对动物医学专业知识、理论的再次讲解, 将平时写在笔记本、试卷上的作业, 搞得学生眼高手低, 只会“纸上谈兵”。

2.师资队伍缺乏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 目前来看,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存在着师资短缺, 尤其是专业学科教师缺乏的现象, 为了弥补教师人员上的不足,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中都选择从基层选拔一些教师进行补充。 这就无法保障教师的专业素养, 因为他们中有很是中学毕业, 根本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 更没有实际的动物医学工作经历。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他们只能是照搬书本上知识, 书本上有什么就讲什么, 没有的也不知道补充, 使得学生三年下来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

3.学生学习过于散漫, 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阶段的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三年级分流出来的那部分生源。 他们之所以选择职业教育学校, 是因为他们中小学阶段缺失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对自己的未来学业失去了希望。 他们抱着混时间、混毕业证的念头走进中职课堂, 等到真正走进课堂的时候, 他们因为缺少目标与动力所以根本不想认真学习, 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了“自说自话”场面甚是尴尬。

二、对改进中职动物医学课的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既然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就应该通过改变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等行为, 促进该中职动物医学专业课程的持续发展。

1.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中职动物医学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这话虽然强调的是学生的个人努力, 但是我认为也不能忽视其中教师的引领作用。 那么教师要想完成引导、释疑的使命, 必须掌握高超的专业技术技能。 为此,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要坚持加强本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要支持教师参加中专职业教师资格考试, 消除目前普遍存在的职岗不符现象; 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专业学科的网络培训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 鼓励教师参加动物医学师等职业资格考试, 丰富理论知识;鼓励教师每学期或每学年都申报本专业的课题研究项目,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专业水平, 实现教学、研究的双赢;鼓励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多到企业中观摩锻炼, 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学能力。

2.树立 “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 的宗旨, 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中职动物医学专业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学生厌学的现状。现在的中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 是他们缺乏学习动力, 不喜欢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学的方式。 针对这样的情况, 中职教师教应该在根源上进行改变。 首先, 我们要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 做到心中有学生, 不管是教学还是其他活动, 都要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和目标;其次, 要积极创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友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如快乐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分层次教学, 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引导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 要积极引导学生阳光向上,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实岗位锻炼活动, 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中体会到动物医学专业的魅力所在。

3.认真实行 “国家+地方+校本”的课程体系, 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 新课改以后, 教育部一直在大力提倡“国家+地方+校本”制度。 我们要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 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让学生觉得动物医学理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4.积极推进岗位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素养。 学习理论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理论掌握得怎么样, 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中职学校尤其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多一些与企业领导、员工接触交流的机会, 在接触中了解动物医学专业涉及的各项业务的工作程序和流程。

上一篇: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下一篇:椎管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