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

2024-08-06

海南黎族(精选十篇)

海南黎族 篇1

我们知道艺术的起源与文化密切相关, 格罗塞就曾说过, “艺术的起源, 就是在文化起源的地方”[1]。事实上, 文化的起源, 或者说文明的发源起自人类的劳动,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按字源学来分析, 文化与劳动也有直接联系, “文化”一词, 英语角culture, 德语叫diekultur, 都有耕作的意思, 也就是人类利用工具对自然的改造。中文的“艺”, 本指种植, 后来又有技艺、技巧、才能的意思。在古希腊, 凡是可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艺术” (tekhne) , 音乐、雕刻、绘画、诗歌之类是艺术, 手工、农作、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是艺术, 为了表示区别, 后来又把前一类 (即今天所谓“艺术”) 称为“美的艺术”。在中国古代, 所谓“六艺”也包括礼、乐、射、书、御、数这样宽泛的内容。总之, 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根源于人类日常的劳作生活, 而艺术的起源正是文化起源的地方, 因此, 我们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艺术。

一、海南黎族的器具

在海南的热带气候下, 藤竹、椰壳、贝壳等自然资源丰富, 为聚居在海南岛的黎族人采摘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解放前, 黎族人的生活来源很大一部分依靠采集。采集的果实可以用来果腹, 采集的木棉、树皮可以用来制作布匹, 采集的茅草、木料可以用来盖船形屋。因此, 黎族的重要生产活动离不开采集, 而采集不仅给他们带来生活的改观, 也带来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

(一) 椰子、椰壳的器具

在海南最常见到的植物就是椰树, 随处可见的椰树不仅可以遮阴避暑, 更为黎族人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椰子是椰树的果实, 据不完全统计, 椰子的用途多达360多种, 除了种种食用用途外, 食用后的椰壳更是普遍的生产生活用具。当地人称椰壳有“有毒即裂”的特性, 拿起砍刀, 稍作加工, 椰壳就天然地成为黎族人手工制作的小工具与日常盛放器皿。

椰子锅是黎族人的日用器皿, 将椰子开洞, 以椰子皮和壳当锅煮饭, 方便易取。黎族有歌谣唱道此锅的好处:“出门不带锅, 时对 (即时餐) 多基础;仙饭任尝吃, 肚饱又唱歌。”

除了食用与盛放的功能外, 椰子还被制成工艺品而获得审美功能。椰壳制品表面呈黑褐色, 光晕内敛, 有些还有暗黄褐色纹理, 装饰效果十分独特, 因此在唐代的时候就出现了椰雕工艺, 清代作为“天南贡品”被呈献宫中。此后, 受清代装饰风格的影响, 椰雕的加工趋向精致化, 装饰的图案也愈加丰富, 不仅有花卉、龙凤及其他带有吉祥寓意的纹样, 有的还镌刻诗句, 镶配银、锡等金属内胆, 雕刻工艺采用了浮雕、镂雕、阴刻等多种技法。

(二) 编织器具、陶器

此外, 黎族还是用露兜叶、红藤、白藤、竹子编织的习惯, 利用植物纤维长且韧的特性, 编织草席、帽子、帘子、箩筐、谷围等工艺品及生活用品。陶器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使用器皿, 黎族的制陶工艺传承自母系氏族时期, “女制陶男莫近”是当地的传统习俗, 由此可见黎族的陶器都出自女子之手, 并且陶器的烧制工艺也十分简单。黎族采用的是当地特有的露天烧陶的独特制陶技术:风和日丽之日, 以盘泥条法著称的器物被置于柴堆之上, 火烘烧坯, 成器后再涂覆漆树黏汁, 最终形成造型古朴的日用器皿。选择当地泥料, 用简单的烧制工艺完成的陶器, 完全能够满足黎族人民日常使用需求。

简单加工的工具、编织、陶器, 是黎族传统器具的代表, 沿袭人类工具发展史的脉络。从最早的选择合适的工具到编织, 再在编织的基础上糊以粘土烧制, 再到陶器工艺的成型, 简单加工的工具、编织、陶器三者正好印证了工具发展的时间顺序。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先后顺序还存在部分争议, 然而不管它们的发展谁先谁后, 黎族的椰雕、编织与陶器都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呈现出黎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二、海南黎族的装饰

不同于器具的发展, 装饰艺术似乎沿着另一条主线在发展。不禁让人联想到黎族特有的纹身, 纹身习俗与黎族织锦, 均可被看做人体的装饰艺术, 两者之间是不是有着历史的延续?

原始人类无法解释种种自然现象, 而给自然赋予许多神秘色彩、编织种种神奇故事以解答自我心中的疑惑。虽然不同于庄周的梦蝴蝶, 然而原始人类的心中也同样充满疑问, 在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困惑中, 在天灾人祸的生存威胁下, 我们的始祖对天、地、水、石、山、火、日月、风、树、神、鬼、龙、蛇、蛙……充满敬畏。有时甚至认为龙、蛇、蛙等生灵可能是该族群的祖先。

(一) 纹身艺术

也许黎族人的先祖正是这样认为的, 为了让世祖宗认其子孙, 黎族人有了纹身的习俗。纹身“一如其祖所刺之式, 毫不敢讹, 自谓死后恐祖宗不识也”。因此, 黎族的纹身都是同一方言、信仰、部落的纹身图样一致, 女儿的纹身图样与其母亲相同。纹身的部位有时遍布周身, 图式和纹样中蕴含着复杂的含义。黎族的纹身图案有脸部的双线点纹、几何线纹、泉源纹的“福魂”图案, “吉利”图案, “多福”图案, 手腕上的双线纹“保平安”图案, 铜钱纹的“财富”图案, “田”形纹、谷粒纹、泉源纹的“神气上身” (财富多、子女多) 图案, 桂树叶纹、槟榔树纹的“护身”图案。也有一些外族人无法接受的纹身图案, 被黎族人认可并以其为美, 代代相传。在她们内心, 纹身图案不仅因其点线的装饰美感, 更因其在绘制过程中要忍受的疼痛、体现的坚毅而变得越发美丽。因此, 纹身是过去每一个黎族妇女生命礼俗中的成年礼。纹身就像一个面具, 将内在的人与外界隔绝开来, 通过内省与特定的纹饰, 纹身者与神灵 (祖先) 有了延续, 甚至沟通;通过与外界的隔绝, 纹身者又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与自我保护感。纹身对黎族人是重要的, 然而无论纹身有着多么复杂的内涵, 就其外在形式表现来说, 纹身体现出装饰性是毋庸置疑的, 它是人体肌肤上的装饰物, 像一件衣物穿着在纹身者的身上, 唯一与衣物不同的是它是永久的, 难以取代的。

(二) 服饰、织锦艺术

说到“饰”, 不得不说到“服”, “服”与“饰”常被放在一起谈论, 随便一件衣服都有着“服”的遮蔽与“饰”的美化双重功能。黎族的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造缝合而成。早先一些地方还用树皮作为制衣的主要材料, 制作出“树皮布”缝制衣服、被子、帽子。在黎族人接触到内地的锦彩后, 才开始纺、织、染、绣, 生产出色彩鲜明、美观适用的受到中原人士赞赏的“黎锦”、“黎单”、“黎幕”。

黎族织锦图案是黎族服饰的一大特色, 织锦图案的色彩多以黑色或者深蓝色为基本色调, 以红、黄、绿、白相间, 紫、棕、粉红、咖啡为辅色, 有深色也有浅色, 有对比色彩也有调和色彩。织锦图案的构图, 主要由占大面积的母体图案与作陪衬的子体图案组成, 结构上主次分明, 有松有紧, 有粗有细。印证了黎族人对祖先的崇拜, 母体图案多以人纹为主, 动植物及其他纹样则更多地出现在子体图案中。其表现手法多采用平视体式, 有的单独纹样, 有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无限伸展。总之, 受方言、生活习俗、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各地区生产的黎锦图案各不相同。也正是这些不同赋予了黎锦鲜活的生命, 从中得出对黎族社会生产、文化生活、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的活动以及对古老传说的感悟。

黎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还有许多, 从器具与装饰两部分就能看出在海南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黎族艺术, 具有明显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们因其特殊性而受人注目, 因其与汉民族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而使人类发展历史在另一个维度得以某种程度的重现。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待黎族艺术的发展, 虽然本文只是窥豹一斑, 却仍然能够发现历史的探究有助于理清艺术发展的脉络, 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海南黎族人民生活调查报告 篇2

——以三亚市新联村和槟榔村为个案

10历史学王婧1020204

4摘要: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开拓者,也是海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部。在漫长的岁月中,黎族先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资文化和精神文化。如今来海南岛旅游的人们除了欣赏海南岛碧海蓝天的美丽自然风光外,不免也要领略一下岛上的黎族风情。通过对三亚市新联村和槟榔村的走访调查,本文将对现在黎族人民生活的各方面以及黎族文化旅游开发进行简要描述。

关键词:海南;黎族;人民生活;旅游开发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海南的逐步开发,特别是在颁布建设海南岛为国际旅游岛的政策之后,海南岛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海南省以它得天独厚的海岛自然风光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在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下,人文旅游资源也逐渐得到开发,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尤其吸引游客的目光。而在海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中,黎族文化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了解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对于认识黎族文化传统和海南的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5月16日,在田野考察老师与民俗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历史学整个班级的同学,先后来到了三亚市新联村和槟榔村进行考察。新联村和槟榔村都是黎族人民聚居的村落,通过这一整天对村民的采访和对两个村子的走访观察,我对黎族人民的生活以及黎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有了大致的了解。

一、新联村人民生活的基本概况

通过对新联村村书记的访问,使我们了解到了村民们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

1、人们的生计方式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新联村的村民并没有像内地的一些农村的村民大多选择进城务工。村书记告诉我们说,这里的黎族村民大多不愿去外面打工,他们都选择自己在家种菜,每家每户都会种大约3、4亩的豆角,5、6亩的芒果和槟榔,8、9月份的时候还会种一些其他种类的瓜菜。村书记还说仅是靠种这些瓜菜,每家村民一年的收入就已经有3、4万,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村民不愿外出打工了。如果每年仅是靠种一些瓜菜就能有如此可观的收入,我想应该没有人

愿意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去当那些城市人口中的农民工吧。村民们除了以种植瓜菜为生计外,在农闲的时候,一些村里的妇女还会去村外三亚的一些度假酒店打一些零工。三亚的度假酒店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很缺人手,所以村里的妇女去打零工的时候也会有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2、人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村书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现在村里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已经不再像是以前那样的保守与传统。但是黎族人们的生活在逐渐被汉化的过程中,也依然保留着自己民族的特色。村书记说:现在村里的人们还依然保持着族内通婚的传统,虽然也有族外通婚的情况,但是仍然占少数。现在他们村已经没有黎族人民传统的纹身习俗了,但是其他的一些黎族村落依然保留着这项古老的习俗。除此之外,村书记还说了许多例如打猎、订婚、服饰、道公、三月三等等传统生活方式与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改变。

3、村里的土地使用及耕种种类

近年来,村里的土地除了一些必要的耕地外,还被政府征地征去了大部分。村书记说:2007年,国家要在他们村附近建高速公路,所以征地300多亩;建服务区加油站,又征去179亩做仓库储存。当然,政府征用民用耕地,也给了相应的补偿。近几年随着三亚房价的水涨船高,三亚的土地也变的越来越寸土寸金。村书记介绍说,政府给的征地补贴已经从07年的25000元一亩逐步涨到86000元一亩,到了现在更是翻了几番,一亩征地补贴已经涨到了145600元。从这些数字里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待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以及黎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尽管政府的补贴已经足够保证人们衣食无忧,但是勤劳的黎族人民并没有因此忘记的辛勤劳动的优良传统。村书记介绍说,村里的土地除去被征用的部分和村民们自己种瓜菜的土地外,还有水稻田1100多亩,旱田900多亩。全村1600多人,分5个村小组负责种植这些土地。

4、新联村的建筑

海南黎族村落的选址是有讲究的,一般是“山包围村,村包围田,田包围水,有山有水”。其原则是:

1、靠近耕地,能种植杂粮以补充主要作物的不足;

2、尽量靠近河川、溪流,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村落并不多,一般是利用打井解决水源或是从较远的地方引水灌溉农田及生活饮用;

3、地势要高,地形有一定的坡度,可以防潮防湿防破坏;

4、地方要干净,野兽要少;

5、不要太靠近交通主干线等。此外,海南黎族的村落,多是选择在高大的阔叶林、灌木林、竹林以及椰子、芒果、槟榔、荔枝、波罗蜜等植物丛中,极富热带绮丽的自然风光,并起着良好的防风作用。

三亚市的新联村这一黎族村落的选址,也基本符合这些原则。但是在这次的考察中,我们再村子里并没有见到黎族传统的建筑船型屋、隆闺、谷仓、土地 公庙、畜栏等。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有的甚至还有三四层。而且这些小楼的建筑风格还都是一律的欧式风格。置身于此,你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这里是历史悠久的黎族村落。这都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5、村民的热情好客

通过这次对新联村的考察,使我更进一步发现了黎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从早上我们到村部对村书记采访时,工作人员就搬来了两箱矿泉水热情招待我们。一路上,我们对村民们进行访问,他们也都是热情大方,笑脸相迎,积极配合。尤其到了中午,更让我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就像三亚中午的骄阳一样,热情似火。因为中午我们在村里的一家小饭馆吃饭,老板看到我们热得汗流夹背,特意去附近的家用电器店,买了两台电风扇回来,给我们吹风解暑,就在我们的声声感谢中,老板又免费送了我们一道汤,顿时我们的感谢之情已经溢于难表了。最后在我们吃完饭后,在我们的连声道谢中,老板还笑着对我们说:“谢谢你们来我们村里参观啊!下次再来,我给你们免费!”一顿饭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新联村村书记在向我们介绍这些情况时,笑着对我们说,村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改善了,主要表现有:国家公共粮没有了,村民们都积极种植土地,收益归自己;孩子上学不要钱,不但有九年义务教育,而且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还给予多项免费与加分的政策;村民在此基础上对生活都充满热情,积极勤快的种豆角、芒果、槟榔等瓜果蔬菜来增加收入,外出打工的也极少了,而且村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娱乐活动,每晚会在村部门口的空地上跳舞休闲。从村书记脸上的笑容我们可以看到,黎族人民对国家给予的优惠的满意和感谢,以及对自己辛勤劳动取得的成果的骄傲。

二、槟榔村的旅游开发

三亚市槟榔村是三亚市以及海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在一天的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了槟榔村的旅游开发发展的历史。昔日的槟榔河有着优美的自然风

光,但由于长期的闭塞,黎族村民仍然保持传统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经济落后。古老的船型屋经不起岁月的冲刷,每逢台风季节,强风暴雨,便出现严重毁损。雨季里村庄道路泥泞,过往难行,且槟榔河时常泛滥,河堤溃塌,淹没周围农田,庄稼及农作物。2005年前,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村民们生活十分贫苦。为了解决民生,2006至2007年三亚市委市政府对槟榔河段进行了河段分段治理,总投资达两千多万元,解决了槟榔河段两岸崩塌、河道淤塞等问题,保护了槟榔河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的有序进行。从此,槟榔河不再是频发水患的河流,而成了一条景观之河、生态之河。

为积极响应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了3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村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修建硬化村道44条、文化室6间、篮球场7个、沼气池626个、垃圾池18个。村里还建了多个广播文化室、科技110服务中心、卫生室、警务室、文化中心、休闲中心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将13个自然村建设成文明生态村,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立体生态循环经济,推广设施农业,冬季瓜果菜轮作模式。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达7750元。如今的槟榔村成为了三亚市乃至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2008年6月20日,三亚市与北京春光集团签署了《三亚槟榔河乡村旅游区项目合作协议书》,由三亚槟榔河旅游业有限公司对槟榔河片区实施5A级景区规划,投资建设开发,项目计划建设周期6年,总投资58亿人民币,正式对槟榔村进行旅游开发。项目先后被列为三亚市、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

槟榔河秀美乡村建设从规划开始,就将当地村民作为开发的主体和项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采用政府主导、企业牵头、村民参与合作开发的模式,形成“村不动、城入乡、民不迁、文不改”的发展格局。改造村庄成旅游景点;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包装成为旅游产品;引入国际文化元素,与农民生活、工作自然融入,真正实现企业与当地老百姓共享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景区通过综合利用黎族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温泉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多方位有机组合,全力打造“一廊八区”的规划格局,即槟榔河亲水休闲走廊、琼州海黎园、国际乡村养生度假区、现代农业观光区、槟榔河山地运动区、农家乐体验区、黎苑特色小镇区、文艺家之家、综合服务区。规模化开发夜生活休闲、养生度假、复合型文化演艺、水体娱乐、民俗遗产旅游、黎族乡

村餐饮(农家乐)住宿、户外运动、热带农业观光等旅游产品。

三亚槟榔河文化旅游区以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欲利用为核心,填补海南和三亚旅游产品的空白,丰富三亚的旅游产品结构,在城郊结合部集中打造乡村文化旅游胜地,将槟榔河建设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三亚小康社会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示范点、国际乡村旅游示范点、健康休闲养生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点、乡村休闲娱乐中心区。

三、总结

浅析海南黎族竹竿舞 篇3

【关键词】竹竿舞民俗文化海南黎族旅游开发

引言

海南岛孤悬于浩瀚的南海之中,具有健康、生态、长寿、阳光岛的美称,有缤纷而崎旋的热带海洋风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以汉、黎、苗、回等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其中最独特的还属海南黎族民俗文化。黎族舞蹈主要起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及特有的自然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表现。不论是舞台上所表现的内容形式,还是黎族民间固有的那些原始表演形式,无不与他们自身蕊畸的生活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互为作用的联系。从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性质看,黎族传统舞蹈可以分为五大类型:宗教祭祀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娱乐喜庆舞蹈、生产劳动舞蹈和英勇斗争舞蹈。其中最具特色和颇为神奇的一支舞蹈还属“竹竿舞”。

一、竹竿舞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一)竹竿舞的起源

黎族民间固有的那些原始表演形式,无不与他们自身的生活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互为作用的联系。诞生于三亚崖城镇境内并一直得到传承和发展的《竹竿舞》以其不可替代、不可阻挡的内容和形式的美态突破一系列《驱鬼舞》的原有的范式,表现形式上显然是模仿了人们熟悉的自然界动物的不甚正确的动作,丰富了舞蹈的线条与形态动作,进一步揭示人们的形体和心灵的语言,表现在内容上已经不单单是为了驱逐附于死者身上的鬼魂,还要安慰和超度亡灵,让死者安心地到一个称心舒适的境地中去,不但不要回来干扰生灵,而且从遥远的阴间托福给他们的子孙后代。《竹竿舞》不再使用喊声或者铜锣伴奏,而是选用一种发出清脆声乐的上等木材。直至后来由于黎、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们的审美意识在一种有形或者无形的互补互惠之下得以充分地改进,《竹竿舞》的范式又一次得到冲击,显得十分狭窄而窘浅析海南黎族舞蹈——竹竿舞迫的木材让位给了竹竿——短短的木材变成长长的竹竿,笨重的粗木换上了轻便的青皮竹,只能轮流跳动的屋前方块地转移到了宽敞的晒场。

(二)竹竿舞的发展历史

黎族竹竿舞(又名打柴舞)。“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劈式。竹竿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黎语“转刹”,起源于古崖州(今三亚市)黎族丧葬活动,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当代黎族村寨有一丧法叫“旱赛”。即人死后入殓,停棺12天、24天、一个月不等时间,然后入土。在停棺“旱赛”期间,丧家及周村相关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丧家跳竹竿舞。清代《崖州志》对这一习俗作了记载:“丧葬。……贫日吃茶,富日作八,诸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束奠……。作八,心分花木,跳击杵”。“跳击杵”则指跳竹竿舞这是目前所见的唯一记载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献。由于竹竿舞道具、节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竞技成份,竹竿舞很快传遍整个海南黎族地区,成为黎族著名的舞种。我省著名舞蹈编导、海南省歌舞团艺术总监彭煜翔说,竹竿舞的产生完全是因为生产、生活的需要,除了选拔优秀青年外,竹竿舞的动作也是对黎族生产、生活的再现:从“磨刀”到“割稻”再到“打鹿”“青蛙跳”,然后是“恋爱”“结婚”等,具有很系统完整的顺序和步骤。

二、竹竿舞主要特点

(一)集体性

竹竿舞需要团队精神,很多人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水平,跳出优美的舞蹈。个体性,需要参与者俱备一定节律训练和对身体协调平衡的把握。

(二)健身性

竹竿舞是一项比较好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有利于青少年甚至是中老浅析海南黎族舞蹈——竹竿舞年身心健康发育。

(三)娱乐性

竹竿舞的运动与乐感的结合使人精神奋发,心情愉悦。潜意识性改变其打击节奏和开合形式,将给人无限的潜意识的创造力。

(四)艺术欣赏性

对于竹竿舞的艺术舞台呈现形式,海南省很多优秀文艺工作薯,对其进行编排,竹竿舞的工作也非常的丰富多样,如果比安排得当,有机地融入到其他舞蹈形式中,成为表达主题、渲染气氛的一个重要手段,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竹竿舞的发展前景及旅游开发策略

(一)竹竿舞的发展前景

凡是来过海南旅游的中外游客,恐怕都会对竹竿舞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管是在黎族村寨观光游览、还是在海边沙滩举办篝火晚会,游客们都会被邀请加入到跳竹竿舞的行列中。而在许多大型活动中,竹竿舞也会被作为营造气氛的一种手段广泛运用,例如每年的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节、欢乐节、嬉水节,竹竿舞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被看称作是“世界罕见的健美操”随着历史的发展,战争的内容渐渐淡化,代之而起的是竹竿舞形成娱乐性的舞蹈。、舞蹈通过人物的动态形象,结合音乐旋律,向世人展示了黎族人民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反映了黎族人民热爱和平、渴望美好生活的思想境界,是中国乃至世界舞蹈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竹竿舞的旅游开发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将越来越强烈。民俗文化融入旅游文化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旅游者旅游愿望的需要。在旅游领域,尤其是在旅游业发展到了更高阶段的今天大多数旅游开发者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赢得旅游者的青睐,竭力挖掘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海南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开发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项目是海南旅游开发者应当重视的主题。

竹竿舞作为海南黎族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艺术成就。黎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代代相传,黎族地区素有“舞乡”之称。黎族民族歌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腔调优美,方便众口相传,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黎族在结婚、建房屋、欢度佳节、农闲娱乐和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都要摆酒席、敲锣打鼓、欢跳竹竿舞蹈。竹竿舞作为民俗旅游的项目之一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正同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民俗旅游能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的魅力。在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新的旅游发展方向。

(三)竹竿舞的旅游开发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保护好竹竿舞的黎族民俗文化成长环境

民俗旅游的基础在于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促进区域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传承。利用发达的媒体加强竹竿舞民俗文化的宜传,增强民俗文化品牌意识,树立良好的民俗旅游形象,使人们认识并理解竹竿舞的民俗文化,参与民俗旅游活动,注重民俗礼仪,恪守民俗风尚。为了预防可能引起的文化污染,在制定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时,务必弄清其潜在的文化影响,对拟议开发或已经开发的每一个民俗旅游项目都要进行文化影响评价,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坚决予以取缔。

2、树立品牌,把竹竿舞融入海南旅游活动项目

当代的旅游者已经不能满足于过去那种单纯的观光式的旅游,如今特别强调旅游项目与旅游者的参与相结合,参与性已经成为旅游项目的重要特征。竹竿舞作为民俗旅游活动使游客通过亲身参与、体验,成为特定民俗生活环境中的一员;通过旅游主客体的双向交流,了解独特的地域文化,满足游客休闲、猎奇、求知的需求。民俗旅游活动带给游客的享受是其他旅游资源所不可替代的。

作为海南的一名文艺工作者已有将近10年的时间,接触到了海南黎族、苗族、回族等多民族的文化,被其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深深吸引。时代在前进,黎族社会也在不断的前进着。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现代化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将给黎族社会文化带来更大的变化,将黎民俗文化有效的保护并挖掘,它的未来是可以想象的,绚丽而多彩!

【参考文献】

[1]刘建:《宗教与舞蹈》,民族文化出版社,2005版

[2]朱竑:《海南岛文化区域划分》,人文地理出版社,2001版

[3]亚根:《黎族舞蹈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版

[4]丽华:《浅议海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琼州大学学报,

[5]伏六名:《从海南民俗文化的特点谈海南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

[6]张海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高师理科学刊,2004年

[7]焦勇勤 孙海兰:《海南民俗概说》海南山版社/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

[8]林日举 黄育琴 李琼兴:《海南民族概论》海南出版社/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

[9]高泽强 文珍:《海南黎族研究》海南出版社/南方出版社2008年4月

海南黎族服饰展示研究 篇4

一、款式多样的海南黎族服饰

海南黎族族群因不同的生活环境、居住地域、语言表达以及生活习惯, 从而产生除了五大方言, 主要分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美孚方言和赛方言, 不同的方言其服饰也各不相同。

(一) 哈方言人口最多, 分布最广, 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乐东、三亚、陵水、东方、昌江等市县, 白沙、保亭、琼中、儋县等市县有少量分布。

哈方言男子服饰在各小方言地区基本一致, 稍有差别。颜色多为素色, 上衣多为窄袖无领对襟的短衫, 下身为丁字裤。但抱怀人的男子上衣为宽大的长袍。

哈方言女子服饰可分12类, 一般上衣多为单层、无领对襟、窄袖素布衣或绣花衣, 颜色多为黑色或蓝色, 各小方言区基本一致, 款式小有差别。

(二) 杞方言仅次于哈方言人口, 杞方言在语言上与哈方言基本相同, 但因居住地的不同, 服饰有一定的区别。

杞方言男子服饰上衣为无领对襟、窄袖的棉麻素布衣, 有短、长两种, 杞方言妇女服饰由上衣、筒裙、巾帕组成。

(三) 润方言也称本地方言, 人口与赛方言人口接近, 男子服饰上衣为对襟, 长、短袖, 下穿丁字裤也称为犊鼻裤, 润方言妇女服饰为早期的贯头服, 即现如今的套头衫。上衣一般为蓝色和黑色的自织棉布, 长袖没有衣领、没有纽扣, 中间开个“V”型领口, 用红布条滚边或小珠子作装饰。

(四) 赛方言主要聚居于海南岛南部七仙岭以南地区, 即保亭县、陵水县和三亚市交界的地区, 万宁市、儋州市也有少量散居。赛方言男子服饰由上衣、围裙、长黑巾组成。上衣为棉麻素布缝制, 无领、对襟、窄袖, 衣服长及大腿, 围裙大开衩, 形成一前一后两片, 到膝关节处。赛方言妇女上衣为浅蓝、深蓝或黑色, 长袖右衽高领, 素面镶布边, 有距离不等的布纽扣。下身穿长筒裙, 由裙头、裙身带、裙身和裙尾组成, 裙头和裙身以黑色的横细线条为主, 裙尾织有花纹图案, 有的用云母片或蚌壳片嵌进花及图案里。

(五) 美孚方言聚居于海南岛西部地区, 即东方市和昌江县两地。在五大方言中, 美孚方言人数量少各地款式几乎是统一的。

男子服饰由上衣、围裙、头巾组成。上衣用黑棉、麻布料制作, 低领、对襟宽短袖, 妇女服饰由上衣、筒裙、头帕组成。

二、丰富多彩的黎族服饰图案

黎族妇女是海南黎族服饰缔造者, 她们用布作为画纸, 用针线作为画笔, 创造出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从黎族服饰的图案中可以看出黎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一) 海南黎族服饰图案是黎族妇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服饰中图案多为树林里的水鹿 (海南鹿) 、鸟和其他野兽, 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彩蝶、勤劳的蜜蜂、土地上爬行的小爬虫、田边的木棉花、泥嫩花、龙骨花等树木、花卉。还有江河中的自由自在游泳的游鱼、溪边的虾、池畔中的青蛙和田间里的鹭鹫以及龙凤、黄猄、老鹰、麻雀、水牛、鸡狗、龟蛇等动植物, 她们通过夸张与变形, 把自然界的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几何图形反映在服饰图案上。

(二) 黎族人民还将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如较为常见的日、月、星辰、雷电、山川、流水、云雨等自然现象作为服饰图案通过织绣、编织等工艺记载下来。

海南黎族服饰的图案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的, 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 海南黎族服饰图案是各方言的标识符号, 也是海南黎族人民审美价值的体现。

三、多姿多彩的海南黎族服饰展示形式

服饰的产生最原始的动机就是为了遮体避寒, 然而, 当服饰成为了商品, 进入了流通的范畴就具有了一定的交换价值和审美价值。当人们对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崇尚, 以及不断改变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和时空观念等, 服饰的展示形式也变得多彩多姿。

(一) 海南黎族服饰平面化、静态化的展示形式。平面化、静态化的服饰展示形式多用于橱窗、展览馆、博物馆及服装展销会、服装博览会等其它服装陈列场所。除此之外, 还包括服装报刊、画册、服饰宣传刊物等。我们在海南省博物馆、五指山民族博物馆以及海南少部分商业服装展柜中都可以看到。

(二) 海南黎族服饰动态化、综合化的展现形式。动态化、综合化的展现形式多体现在时装发布会、各种模特走秀活动现场以及各种媒体、视频中滚动播出的时装表演等。通过现场、视频、FLASH图片、3D影像等全方位、连续的展示服装的特点、面料、制作工艺细节、花色等让您享受视、听、感、触盛宴。目前, 海南的服装产业发展迅速, 大量具有海南特色的岛服涌入服装市场, 然而, 海南黎族服饰动态化、综合化的展现形式比较少见, 作为一名本专业的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和行业工作者,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海南本土的民族服饰发扬光大, 更重要的是将海南黎族服饰的文化通过更丰富的展示形式传承下去。同时, 我们应当积极参与, 并组织有关服装服饰、黎族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对黎族服饰文化展示进行深入研究提炼。

海南省黎族苗族中老年艺术协会章程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海南省黎族苗族中老年艺术协会是在海南省民族事务宗教厅的领导和海南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处的指导下,中老年艺术爱好者自愿结合的群众性文化组织。本协会具有自身特色:为活跃中老年艺术文化生活,营造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和谐社会,同时更加充分地发挥当代中老年艺术团体的才华和展现中老年的精神风貌,激发中老年艺术表演的热情,也为广大中老年群众在生活中能有提高身体素质,自娱自乐的机会,我们海南省黎族苗族中老年艺术协会筹备组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海南省黎族苗族中老年艺术协会章程》的前提下将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第二条 社团名称:海南省黎族苗族中老年艺术协会 英文译名:Hainan Li Miao in Old Age Art Association

第三条 黎族苗族艺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我会团结全会艺术爱好者,继承这一光辉艺术遗产,并结合宣传和谐社会风气、宣传好人好事、宣传奔小康道路上的动人事迹的目地,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短小精悍、寓教于乐的作品,为海南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四条 组织中老年艺术爱好者开展艺术文化研究,内外交流、表演和慰问等。指导基层中老年艺术文化活动,普及黎苗文化艺术,培养和发现人才,推动全社会黎苗艺术文化活动的开展。

第五条 组织评定本会会员创作成果,负责向社会推荐优秀作品,鼓励会员积极参加社会艺术文化表演。

第二章 组织制度

第六条 本艺术协会最高权力机构为协会会员大会,大会选举的理事会代协会会员大会职权。本会设名誉主席两人,协会主席一人,副主席两人(其中之一兼秘书长),理事若干人。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协会主席、副主席、办公室主任,联络部主任和财务部主任五人组成,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常务理事会议及全会理事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由主席决定随时召开。本会每年最少召开一次会员大会。

第七条 会员分为团体会员、特约会员和个人会员三种。坚持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的原则。凡年龄在45岁以上,不分民族,不分肤色,不分语言种类,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赞成本会章程,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可申请入会:

1、本人能够严格遵守协会纪律,服从协会组织领导人员工作安排者。

2、本人爱好黎苗族艺术创作、表演和组织活动,长期在文艺领域中有积极表现的老艺术家们,对艺术文化活动开展有贡献者。

第三章 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第八条 本协会由优秀的声乐、器乐、舞蹈、书画、语言类艺术人才组成的群众社团组织,是非营业性的组织。其主要目的:为促进海南省的文化、体育、旅游、商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重点培养出一支能歌善舞的民族艺术力量,在世人面前展演。为打造民族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第四章 会员规章

第九条 海南省黎族苗族中老年艺术协会,规定会规为:“团结、好学、和谐、奋进”八个字,以严格的纪律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 本艺术协会是一支民间组织,也是一支战斗队伍。因此加入协会的成员,要严格生活纪律,工作吃苦耐劳,生活勤俭节约,作风雷厉风行。协会成员之间坚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荣辱与共的原则。

第十一条 会员个人不得以协会名义处理任何个人事务。

第十二条 会员有对本会工作或领导成员、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权;有参加本会组织的有关会议、表演和交流等活动的权利;有自愿退出本会权。

第十三条 会员应遵守会章纪律,交纳会费,完成本会交给的工作任务,辅导并推动基层群众性黎苗艺术文化表演活动的开展。

第十四条 会员要热心并积极参加本会活动,并遵守活动过程中的各项制度。

第十五条 会员应经常创作新作品,由本会负责评审推荐。

第五章 经 费

第十六条 本会办公地点由海南省黎苗族中老年艺术文化筹备组安排,经费由马来西亚爱国人士许元昌捐赠拾万人民币和热心人士和发起人共集资叁万元,起动资金合计为壹拾叁万元整。

第十七条 本会一旦出现经济收支时,属自负盈亏,财务实行经济民主监督制,重大开支由理事会研究决定,一切开支服从业务活动需要,坚持勤俭

节约的原则,每月公布账目,民主监督经济收入,秘书长定期向会员大会报告财务收支情况。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会为海南省黎族苗族中老年艺术协会。

第十九条 本章程经海南省黎族苗族中老年艺术协会筹备组一致通过,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海南省黎族苗族中老年艺术协会筹备组

海南黎族藤竹编织技艺探析 篇6

[关键词]海南黎族;藤竹编织;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Abstract] The vine and bamboo weaving craftsmanship shows the primitive daily lifestyles of Li tribe which continu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ong history and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vine and bamboo weaving, discusses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modeling types and design styl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of this unique craftsmanship of Hainan Li tribe.

[Key words] Hainan Li Nationality;The vine and bamboo weaving craftsmanship; Traditional craft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社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海南黎族工艺文化研究(HNSK(YB)15-103)阶段性成果。

海南黎族的藤竹编织技艺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不仅包括藤编和竹编,还包括了藤竹混编和草编等植物编织手工技艺,是黎族传统手工艺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心灵手巧的一面。但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制品在黎族村寨的普及,黎族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藤竹用品基本退出了黎族家庭的生活舞台,藤竹编织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各类丰富的传统藤竹制品正在迅速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仅成为博物馆和收藏者的藏品。虽然2010年黎族藤竹编织技艺被海南省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与海南黎族的其他非遗保护项目相比,藤竹编织技艺由于原材料的获取相对容易,编织工序也相对简单等原因,较少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与研究。笔者近年来深入海南黎族村寨实地考察和调研传承人,以此为基础,对黎族的藤竹编织工艺进行了记录整理和研究分析,以期推动对黎族这种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的保护与研究开发(图1、2、3)。

一、黎族传统藤竹编织技艺历史悠久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在岛上居住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其藤竹编织技艺的历史也同样悠久。编织是普遍出现于人类石器时代的古老手工技艺,先民们就地取材采集植物的茎条或叶片等原材料,编织成绳网、篮筐等物品以满足渔猎采集等生产和生活需要,黎族人也不例外。海南岛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合于各种藤竹和草类植物的生长,为黎族人的手工编织提供了充裕的天然原材料。藤竹等植物编织的物品不但容易得到,而且轻巧、柔韧、耐用,自古以来就是黎族人身边最常用的物品。例如明代田汝成的《炎徼纪闻》卷四“蛮夷”篇就记载了黎族妇女普遍头戴草编帽子的现象:“黎人隖蛮也……妇人戴蒻笠”[1]、清代潘延侯等人纂修的《康熙琼山县志》等古籍则普遍记载黎人“戴藤六角帽”[2]、民国陈铭枢总纂的《海南岛志》也记载黎人:“以露蔸叶编织为席……收贮衣服多用竹篓……织露蔸叶为篓以贮屑物……织藤竹小篓以为入市购物之用。”[3] 除生产生活用品外,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的“志器”篇还记载黎族人有作为防御性武器的藤编头盔:“黎兜鍪,海南黎人所用,以藤织为之。”[4]而且,虽然这些织品多是简单粗放的手工产品,但也出现了许多精品。例如唐代段公路在其《北户录》卷三中就记载:“琼州出五色藤合子、书囊之类,细于锦绮,亦藤工之妙手也。”[5] 民国《海南岛志》亦记载黎人:“其藤竹器之制作,间有甚精致者。”[6]

几千年来,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黎族家庭始终传续着藤竹编织技艺以满足使用物品之需。人们将其作为家庭副业,利用农闲和空隙时间编织器具以自给自足或与周围的村民以物易物。也正因为如此,在黎族历史上,藤竹编织从未形成过专门的生产作坊。藤竹编织技艺的传承没有门槛,黎族村民家家砍竹子、户户编藤草,世世代代使用藤竹用品,就在生活日用的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将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传承了几千年。直到20世纪末,塑料、金属等工业化制品逐渐取代藤竹制品,年轻一辈则纷纷离开家乡进城谋求发展,无心于学习传统手工艺,古老的藤竹编织技艺才渐渐式微。如今,黎族村寨里还在坚持着这项技艺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而且年龄几乎都在五十岁以上。

二、海南黎族藤竹编织的工艺过程

nlc202309090752

如前所述,黎族的藤竹编织技艺包括了藤编、竹编和草编三大类。其中,以竹编和藤编最为多见,草编数量略少。藤编、竹编和草编技艺的工序皆可分为采集原料、处理原料和编织器物三大步骤。工序虽然简单,但却需要丰富的经验。

(一)黎族藤编工艺简述

1.砍藤

首先要上山采集野生的山藤作为编织原料。海南黎族用来编织的藤类主要为红藤和白藤,皆生于密林之中,其质地柔韧光滑,饱满匀称、弹性良好,长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是制作藤具上好的天然材料。红藤略粗硬,白藤略细软,两种藤条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家住保亭黎族自治县南林乡草别村的谭桂民,今年58岁,是目前海南黎族藤竹编织技艺仅有的两个省级传承人之一,已有近四十年的藤竹编织经验。她告诉笔者,上山砍藤通常要选晴天,砍下来的藤条如果让雨淋到了会颜色发黑。选藤时要选节长的藤,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一般至少要2米长以上、生长两三年以上的藤才可以用;倒在地上的藤容易断裂,最好选绕着大树直直上长的藤条等等。季节也很重要,在海南,农历9-12月砍藤最合适,藤条老壮且不容易生蛀虫。

2.劈条、煮条

藤条砍回来以后要立即作劈削处理,尤其是粗大的藤条。首先要刨去藤刺,刨光外皮;然后对半劈开藤条,再剥去藤芯,才能得到较软的有韧性的藤皮。接着,用水煮藤条皮以防生虫,尤其对于不是冬季采摘的藤条一定要事先用水煮过才可以防虫。如果事先没有煮过,待编织好藤器以后也要经开水煮或烫才可防虫。

3.晾晒

藤条皮煮过以后要马上晾干。通常要挂在树荫下或屋檐下晾晒一天,遇到下雨的情况则挂在屋里晾着。晾晒程度以半干为宜,晒太干的话藤皮容易拉断。因此,细长的藤条为保持半干状态可以不劈先晾,等到编织时再劈条削皮即可。晾晒以后的藤条皮和细藤条就随时可以拿来编织藤器了。暂时不用的藤条捆扎直放或盘起来存放在屋内阴凉处即可。

4.编织

编织时,根据所编器物的要求,可把处理过的藤条进一步劈细,刮削平滑,然后编织成器。一般不采用模具,大件的器具通常先织好框架再行细织。编织的纹样十分丰富,最常见的有人字纹、十字纹、米字纹、梅花纹、菱形格等等。编织工作完成以后,还可以打磨和抹油使之光滑、防水、耐用。制作好的藤条器具可长期使用,脏了以后洗净晾干即可。如果爱护得当,一件藤编器具的使用寿命可长达数十年。

(二)黎族竹编和草编工艺简述

与藤编相比,竹编的工艺更为简单和普及一些。海南岛生长着种类繁多的竹子,栽种于房前屋后,不必须上山砍竹,这为竹编工艺发展普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与藤编一样,砍竹最好也在冬季进行,雨季砍的竹子易生虫,且以老竹子为佳。谭桂民介绍说,砍回来的竹子不能晒,也不能淋雨,最好马上剖开,马上编织,干了就会断,所以通常是事先估计好用量,用多少竹条劈多少竹子。把竹子劈条后,削去内皮,只留下青翠的表皮层,便可用于编织竹器了。笔者在昌江县石碌镇保突村调查时,恰好看到一位男性村民坐在家门口的空坪地里编竹鸡笼,脚边是一把砍刀和一些劈好的竹条,大路旁边就种着不少高大的竹子,他就是随砍随编。总体来看,竹编器是海南各类植物编织器具中种类最多、最为常见、应用最广的了。

此外,黎族还擅长草类编织。草编的工艺相对简单,通常割回来晒干即可用于编织。草编的原料不仅来源于草本植物,还包括灌木植物的长条形叶片,主要有蔺草、露兜树叶、茅草、葵叶、龙须草等,以露兜叶和蔺草最为常用,正如《海南岛志》所记载:“草席工:席有二种,一为蔺草席,织法不精,出产亦少;一为露蔸树叶席,男女皆能织之,女人织者尤多,粗细不一。除织为寝具外,并供晒谷及敷地坐谈之用。亦有织小篓者,虽不精美,颇为适用。”[7] 蔺草又叫席草,采摘后立即晒干即可用于编织,有着青草的天然香气,特别适合于编席子。露兜树又叫野菠萝树,叶片纤维长、韧性好、色泽光亮,通常被用来编织席子、帽子和小篓等。用露兜叶编织,要选择长而老、有光泽又无虫咬的叶片,削去边刺,晾干即可编织,不用时将叶子卷起来存放。也有一种做法是将露兜叶割下来以后用水泡软,捶去其表面的物质,将余下的纤维层晒干后用来编织。

由以上可以看出,黎族手工藤竹编织的工艺过程较为简单原始和粗放,所编器具使用功能良好,整体风格粗犷(图4)。相比较手感而言:竹编器物挺括,藤编器物韧滑,草编器物柔软,能较好地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

三、黎族藤竹编织器物的特色

(一)黎族藤竹编织器物再现了黎族人数千年的原始生活形态

黎族人用藤竹编织技艺创造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用品,这些物品在较大程度上再现了黎人数千年的原始生活形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原因,海南黎族的社会历史进程发展十分缓慢,数千年来一直保持着原始的氏族社会形态和自然经济生活方式,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还有少数黎族村寨依然处在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受其影响,黎族的传统手工技艺几乎都保持着原始古老的工艺形态,所创造的物品也因此成为了黎族原始时期生活方式的最佳见证,其中,尤其以藤竹编织的器具最具广泛代表性。

黎族藤竹编织技艺所创造的物品种类非常丰富,使用范围十分广泛,衣食住行无不涉及,为黎族人民过去在原始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甚至黎族的传统建筑——船型屋的墙体也是用竹条编的骨架糊上拌黄泥的稻草构成的,船型屋的门也是用竹条或草叶编织的(图5)。

以生产用具为例,过去海南黎族日常的采集渔猎、纺织耕作等生产劳作活动,无不使用藤竹编织器具。除了常见的捞鱼的鱼笼、养鸡的鸡笼、挑东西的筐、系在腰间便于携物的各式腰篓、筛谷的笸箩、遮阳的草帽等等之外,还有一些十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藤竹制品。例如为黎族织锦而专门制作的脱棉籽筐和织机腰带就十分典型:脱棉籽筐是竹条编的圆筒形镂空筐,使用时把棉花放入筐内,通过用手搓动十字形木棍转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就可以将棉籽去除(图6、7);织机腰带是指黎族妇女坐在地上织布时用来固定织机的一根带子,一端固定在制造者的腰上,另一端用脚绷直,通常用红、白藤编织而成,功能良好且凉快吸汗、美观舒适(图8)。

nlc202309090752

例如碾谷的竹磨和渡水葫芦也是很有特色的藤竹工具:竹磨的做法是先编竹筐,与木柄做成石磨的形状,再填入泥土夯实,就可以用来给谷物碾压脱壳了,这要比牛踩脱粒和舂臼脱粒等其他方法更为省力;渡水葫芦则是过去黎族人常用的仅次于独木舟的渡水工具,他们利用大葫芦的浮力渡水,并在光滑的葫芦外面用藤编织便于抓握的箍套,这样抓住葫芦套就可以顺利游过水面(图9)。

同样,黎族人的基本生活用具更是离不开藤竹制品。诸如装衣服的衣篓、装棉线的箩筐、盛食品的提篮、遮雨的蓑衣、防晒的斗笠、纳凉的扇子、带饭的饭盒、装槟榔的礼盒、走路的草鞋、睡觉用的草席以及坐的凳子等等,基本上是用各类藤、竹和草编织而成的。

可以说,藤竹编织的物品贯穿了黎族几千年的生活史,体现了历代黎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造物智慧和创造力。由于黎族历史上没有金属冶炼技术,除了原始的制陶、独木雕刻、织锦技艺等以外,整个黎族的造物史基本上就是一部以藤竹等植物编织为主的造物史。正因为藤竹编织技艺充分反映了自然经济形态下黎族人自给自足的生活面貌,才使其在黎族传统文化中占据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

(二)黎族藤竹编织器物是黎族人情感的载体

除了满足物质层面的使用需求以外,藤竹编织技艺还寄托了黎族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追求。首先,编织是黎族人普遍重视的一种手工技能,是黎族人对幸福生活能力的肯定。历史悠久的藤竹编织技艺是过去海南黎族家庭的常备技艺,尤其是山区的黎族几乎家家都会,而且劳动分工有所不同,通常较软的藤编和草叶编织以女性为主,较硬的竹编织以男性为主。过去黎族青年在挑选伴侣时,心灵手巧是择偶的重要标准,没有编织手艺技能的青年男女是不受欢迎的。其次,精心编织的藤竹用品历来是黎族男女传递爱情的重要信物。男子要亲手编织精致的腰篓,以送给心仪的女子作为定情礼物;女子则要巧手编织斗笠、箩筐等作为爱情信物回赠给中意的男子。过去在黎族合亩制地区,新娘出嫁时除盛装之外还要头戴镶有闪亮云母片的草笠、腰挂精致小巧合身的腰篓。乐东黎族自治县哈方言区的黎族人以前在结婚时还有一项重要的聘礼——底座雕刻藤篮(图10),藤篮上半部是用红藤精心编织的小筐,下半部则是用俗称“藤春木”的木料制成的圆底座,底座上雕刻有树木、动物等黎族特色图案,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藤竹编织的定情信物在黎族家庭中并不会被小心存放起来,反而会数十年如一日被带在身边使用,往往历经几代人的成长、经受数十年的岁月洗礼而变得更加温润光滑,是过去黎族家庭婚姻长久的最佳物证。

(三)黎族藤竹编织器物体现了原始朴素的设计思想

风格粗犷、造型简洁、极少纹饰,是黎族大部分造物的共同特点,藤竹编织器物也不例外。传统的手工藤竹制品不仅造型古朴、功能良好,而且不少器物匠心独具,设计感很强,体现了黎族人普遍以实用功能为主的原始朴素的造物思想,是典型的“用之美”器物。

黎族人编织的防水防潮的藤衣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历代以来的黎族人住在船型茅草屋内,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更谈不上衣柜了。而且,黎人完全靠自己采棉麻纺线织布以解决穿衣问题,因此黎族家庭里的衣服数量少且十分珍贵。为此,黎人专门设计和编织了带盖子的藤衣篓来收纳和保护衣服,并悬挂放置于船型屋梁下的木搁板上。黎族藤衣篓的造型基本相同,大都采取折肩或鼓腹的饱满造型,内部空间容量大,造型简洁美观(图11)。藤衣篓的主要区别在盖,盖的造型有平顶圆柱形、平顶半圆锥形或尖顶葫芦形等几种,在颈部或肩部通常有四或六个系耳,连接两根或四根系带,可手提、可肩挎,十分方便。盖和衣篓之间也用藤条编织带相连,常见的造型是用一根编得很粗的藤条辫子从盖顶中间横过,并固定在盖顶中心,然后藤条辫子分叉与篓体两边的四个系耳相连,这样打开盖子以后,盖子能很自然地仰靠在篓子一旁,不必担心遗失。有些藤衣篓的设计更为巧妙,藤条从两边的系耳延伸到器盖上,沿器盖边缘固定成半圆的“丫”字形,最终合拢成为一根较粗的藤辫子伸向篓子腰部,辫子的尽头做成耳孔状,与衣篓腰部并排挨着的两个耳孔相对应,并正好放入中间,这样就可以用藤条或小锁等同时穿过这三个耳孔将这个藤衣篓绑锁起来。此外,海南多雨,天气闷热潮湿,为使藤衣篓起到防水隔离的作用,黎族人还特别设计了双层的藤编夹葵叶防水衣篓,先编织可嵌套的大小两个篓盖和篓身,在中间的夹层里放上厚实的干葵叶,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防水和隔离作用,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基于实用的设计造物思想。

结语

海南黎族的藤竹编织制品虽然看似平凡,但却与黎族人几千年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将黎族种类繁多的藤竹编织器物汇聚起来,就是一部反映黎族人在海南岛上几千年原生态生活情境的实物见证史,是黎族人沿袭自然法则来生活的最佳体现。因此,研究黎族的藤竹编技艺不仅仅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今天的产品设计而言也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学大师网:(明)田汝成.炎徼纪闻·卷四.[2016-7-8].http://skqs.guoxuedashi. com/899d/571774.html

[2]转引自海南省民族学会编.赵红主编.黎族藏书·方志部·卷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11.

[3]转引自海南省民族学会编.王献军主编.黎族藏书·方志部·卷一[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183.

[4]转引自海南省民族学会编.王献军主编.黎族藏书·方志部·卷一[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659.

[5]汉典古籍网:(唐)段公路.北户录.[2016-7-8].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714.

[6]同[3]:659.

[7]同[3]:663.

海南黎族传统节日的翻译研究 篇7

一、小年 (Year-off)

正月十五是黎族小年, 黎语称“因包”或“祝将”, 相当于汉族的元宵节。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is“year-off”, in Li’s language is “inbow” or “jujoin”. On this day, they will make sticky rice cake, Tangyuan (Glutinous Rice Balls) , Pop Sweet Rice and so on. Every family should prepare chicken and pig as sacrifice to ancestors and local guardian god. On that evening, the Li family will reunite to enjoy a dinner and discuss about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family affairs together.

有些外来语是无法使用已有英文词汇完整表达出来的。如“因包”这样的黎语, 可使用词语合成法将“因包”译为“inbow”。而汤圆这种食物, 一般英语国家家庭很少接触到的, 先采用拼音译法, 再通过注解的方式介绍其形状材料, 给听者留下大致印象即可。

二、三月三 (Sanyuesan Festival)

The third day in the third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is a lucky day for Li to memorize ancestors, celebrate newborns, praise life, and pursuit love. On this day, all the people get up early.Women are busy with pounding “shanlan” glutinous rice and preparing other festival food; young girls are gathering leaves to dye the rice; men are hunting and fishing. All Families butcher chicken, pork and spirits for dinner. The girls are dressed up in gold or silver accessories and celebrate the annual “Sanyuesan”Festival by singing and dancing.

三月三这个词本身含义很丰富。若直译为March.3rd, 就会与公历混淆。三月三是我国南方的农历节日, 具有其地域特征和趣味。那么适当介绍其具体时间和节日象征及活动就很有必要了。其中节日相关的特色食物, 如山栏糯米、五色饭等用简单的词语无法让人理解, 不如采用介绍其做法或材料更为直观。

三、军坡节 (June po Festival)

军坡节也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黎族过军坡节虽然不一定在同一时间, 但都与祭祀祖先有关。

“June po”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Li nationality in Hainan. It is related to their ancestors worship in spite of different celebrations days for different territories. For instance, Li people who are living in the middle region of Hainan will celebrate it on June 20th in lunar calendar. The legend behind this is the birthday of Tetrarch Dong. On that day, people flock in all quarters to welcome the procession of Tetrarch Dong. The youths lifted up Tetrarch Dong from village to village while drumming brass gong. People should be dressed up to greet Tetrarch Dong. In good harvest year, the village people will invite the famous troupe to perform Hainan opera.

即使在中国非黎族生活地区的人, 第一次听到军坡节都会有很多疑问, 无法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节日的内容, 因此不必纠结于其节日名称翻译, 与上段文字中和三月三中采用了较为相似的翻译处理方法, 即音译发;但不同的是, 因军坡节场面比较壮观, 活动更为热闹, 在介绍时, 不再具体描绘某个事物而是活动现场, 让人读后能有深入其境之感。

四、山栏节 (Shanlan Festival)

The first “Chicken Day” in December of lunar calendar is “Shanlan” Festival. (Chicken Day is one the twelve days which are named by 12 different animals during the festival) . On this day, all families will butcher pigs and cattle (avoid chicken slaughter) , pound glutinous rice into paste to wish each other an excellent harvest for the next year. Young men and women are dressed up, bringing rice paste, playing and swinging under the tree in the edge of the village. This festival for celebrating the harvest normally lasts for five days. Drying clothes, quilts and straw mattress are forbidden during the festival.

漫谈海南黎族舞蹈的起源与流变 篇8

一、宗教信仰起源论

海南黎族舞蹈起源于黎族人民崇拜神灵的宗教信仰。海南黎族人民的传统意识认为:无论是天地日月, 还是鸟鱼草虫, 世间万物皆有灵气。即:如同我国许多民族一样, 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 自然界是海南黎族祖先获取生活资源的第一要素。为了渴望自然多些馈赠, 他们便形成了祭祀自然和神灵的习俗。祭祀活动中, 海南黎族先祖会通过一系列巫术活动来与祭祀对象“交谈”, 此时, “手舞足蹈”的祭祀动作也在悄无声息中逐渐演变成为舞蹈。

海南黎族舞蹈这一起源说, 我们可以通过诸多实例加以佐证。譬如:如今游客在海南黎族民俗风景区经常看到的《灯星舞》《召祖舞》和《老古舞》等一系列舞蹈, 都是用以“敬神祭祖”的舞蹈。为了缅怀先人, 海南黎族会跳《灯星舞》。在跳该舞的现场, 会有一些灯火, 这些灯火所代表的意思是“阴间到灵台路上的灯”, 舞者将这些灯全部点亮, 是为了迎接那些早逝的灵魂回来坐坐。除了遥寄对先人相思之外, 海南黎族人也将自己的健康寄托在神灵身上, 并通过《召祖舞》等予以表达。倘若海南黎族人生病亦是做恶梦后, 便会请“道公”前来做法, 在做法过程中, “道公”便会跳《召祖舞》, 即“道公”围绕着摆放美酒佳肴的饭桌载歌载舞, 以达到替祈福者驱逐病魔或驱散噩梦, 保佑祈福者平安健康的目的。

二、生产劳动起源论

“一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其生产方式对他们形体动作和神态有着极为深重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舞蹈之中, 都蕴藏着特定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所赋予的丰富信息, 而民族舞蹈中的姿态和步伐都能够将这些信息全部体现出来, 并成为该民族舞蹈的独特之处。”如同其他民族舞蹈一样, 海南黎族的许多舞蹈就是遵循此程式而形成。

如《打柴舞》, 跳该舞蹈时需要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棍作为舞具。跳舞前, 需将两条垫木分隔两米左右的距离放置于跳舞场地之中, 垫木之上再架上小木棍。小木棍的两端由非舞者执握, 执棍者两两相对, 并合着上下左右以及分合交叉的节拍, 形成强烈得节奏。跳舞者跳入木棍中, 随着节奏, 做出诸如:“平步”“磨刀步”“青蛙步”“乌鸦步”和“猴子偷谷步”等舞步。该舞蹈节奏强劲有力、动作古朴粗犷,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樵夫砍柴的所见所闻。

再如, 《舂米舞》, 该舞蹈中舞姿来源于黎族妇女舂米时的动作, 结合黎族女子婀娜多姿的舞态, 既将女性的柔美予以了淋漓体现, 也将黎族女子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精神风貌予以了形象地昭示。此外, 诸如:《打猎舞》《种山兰舞》《垦荒谣》《快乐的晒谷场》等舞蹈都是通过舞蹈的方式, 再现了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场景。

三、海南黎族舞蹈之流变

海南黎族舞蹈是当地黎族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内容。在从未间断的传承过程中, 这门民俗艺术还被黎族人民生活习惯和文化交流所影响, 产生了细微地变化。在这些因素作用之下, 如今的海南黎族舞蹈也流变成为多样化的艺术形态。

1. 生活习惯之于海南黎族舞蹈的流变

以海南黎族女性舞蹈为例, 海南黎族妇女同胞普遍喜欢穿筒裙, 由于此裙子极为窄小, 在站立时, 黎族妇女就会随着重心而摆动, 于是, 也就形成了黎族女子“三道弯”的姿态。同样受裙子面积限制, 黎族女子走路时步履极小、但频率较为密切, 走路时, 她们的腰胯部会左右摇摆。此种独特的日常体态被带入到了黎族女性舞蹈之中, 从而使黎族女性舞蹈以灵巧轻快的艺术特征而闻名。

2. 文化交流之于黎族舞蹈的流变

明清时期, 大批汉族人民迁徙到海南, 与黎族人民共同居住在这美丽的岛屿之上。随着汉族人民与黎族人民间, 借助贸易、通婚等渠道相互交流, 汉族的一些文化艺术形式和元素也被引入到黎族舞蹈体系之中, 并形成全新的艺术特色。譬如《清音舞》就是受汉族戏曲影响并结合黎族人民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形成了新的动作风格和律动规律。以《清音舞》为例, 汉族的《清音舞》腰部动作极不多见, 而黎族的该舞蹈则频繁出现扭动腰身和蹲地走等需要腰部支配的舞蹈动作。

四、结语

以上就海南黎族舞蹈的艺术起源与流变问题进行了粗浅地探索。通过此次探索, 笔者深刻地意识到:海南黎族舞蹈虽然外观朴实, 但是其却蕴藏者深厚且独到的艺术魅力。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一份子, 其不仅潜藏着海南黎族人民的智慧与文化, 而且还蕴藏着深厚的东方艺术魅力。如何将这一门艺术传承下去, 是当代人所需承担的一个基本责任。此区区几行行文虽有意为传承这门艺术尽力之期, 但不全面。继后, 望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 为有效传承和发展海南黎族舞蹈艺术事业添油助力。

参考文献

[1]高泽强.黎族舞蹈文化类型概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0 (2) .

[2]白金峰.现代意识与黎族舞蹈[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9 (2) .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4.

[4]文平.海南黎族舞蹈变迁论要[J].琼州学院学报, 2010 (3) .

浅谈海南黎族民间歌曲的曲调特点 篇9

一、黎族民歌发展及类别

黎乡素来有歌乡之称,黎族民间歌曲与乐器的发展历史与黎族历史一样源远流长。黎族民歌不仅能记事,还能代替语言功能,同时能够帮助人们传递情感和苦衷,不管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婚嫁等各种活动中,都离不开黎族民歌的身影。对黎族人民来说,黎族民歌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情感和信息的一种载体和纽带。

黎族民歌的留存很多,根据题材的不同,黎族民间歌曲可以被归为三大类,即创造生活的劳动民歌、与生活爱情有关的民歌及革命民歌。劳动民歌即与劳动有关的歌,是黎族民歌中最为原始的一部分,对黎族祖先的劳动生活情景有十分生动的反映。生活爱情类民歌是黎族民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主要歌唱生活和爱情以及黎乡的自然风光等,与黎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革命民歌是黎族对党的热爱之情的直接流露,主要产生于革命斗争中,展现了黎族人民面对反对势力英勇无畏的优良传统。黎族民歌虽数量、总类众多,在曲调等方面却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二、黎族民间歌曲的曲调特点

(一)黎族民歌在旋律调式方面的特点

在黎族民间歌曲中,旋律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对乐意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从当前留存的黎族民间歌曲来看,其曲调大多为单旋律声乐曲。黎族民歌的这一特点,使人们只需要听曲调就能在没有歌词的情况下辨别出黎族歌曲。从音阶调式方面来看,中国民族五声音阶是黎族民间歌曲曲调的主要基础,其中又以徵调式和宫调式为多,只有极少数歌曲为羽调式、商调式或角调式。立足曲调旋律的音乐形态来看,黎族民间歌曲的曲调旋律大体包含三种形态:第一种曲调旋律起伏不大,与讲黎话的语调比较接近,在同度音级和二度音级上进行。第二种核心骨干音为‘多来米啦嗦’,曲调从低作弧线级向上进入高音,然后转向低音,最终落入主音,如此反复,有时乐句也会有稍微的变化。第三种骨架音以‘嗦多来’或‘嗦啦来’为主,从高音到低音的跳进呈波浪式,具有十分强烈的起伏和对比,在砍山歌中比较常见。

(二)黎族民歌在节奏、节拍方面的特点

在节奏方面,黎族民间歌曲多为单纯均等型,在中慢速度的歌中较为常用,用来表现情绪的平稳,在快歌中则多为了对紧张的情绪氛围加以表现,另一种节奏则属于自由型,包含较多的装饰音,多见劳动歌中,在中慢速度的演唱歌中对演唱者激昂情绪加以表现。在节拍方面,黎族民歌多比较规整,常见的有2/4、3/4、4/4拍,结构形式为句不定字的自由体,通常歌曲都是边唱边说,边唱边唤。也有些民歌为三拍子,虽然数量较少但比较有特色,如《侬母生侬真是好》等。这些朴素的三拍子节奏,带有黎族独具的原生态特色,歌唱者的内心节律是其更多想要反映的。所以,三拍子的强弱拍在位置方面相对来说较为自由,强弱交错具有多样化,强拍并不都在第一拍,是黎族原始古朴而且自由的民族特色的体现。

(三)黎族民歌在歌曲曲式方面的特点

黎族民歌歌曲曲式方面往往比较自由和简单,尤其在一段体的形成上单乐句段、双乐句段及起承转合乐句段、多乐句段比较常见。根据歌手的演唱习惯和技艺,单乐句段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旋律线走向基本相同、变化不大,另一种中间节奏平缓中有较大起伏而首尾旋律基本不变。总体来说,单乐句段性质一般独立自成,曲调简单浅显。双乐句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构成,乐句之间除呼应、对比外还具有转承的关系,不管在歌词还是在曲调方面都比较平衡、匀称。起承转合乐句段各部分乐句之间具有起承转合的逻辑关系,四句式是较为常见的形式,主要在对应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转”“合”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两个结构部分。多乐句段在节奏上比较自由,旋律以直叙为主,多不具规律性,比较机动灵活,在黎族民间歌曲中别具一格。

三、结语

海南黎族民间歌曲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自身生活环境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尤其在曲调方面有独特的特点。对海南黎族民间歌曲曲调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海南黎族及其音乐文化,应给予一定关注和重视。

摘要:黎族同胞世代集中居住在祖国南端的海南岛,黎族人民素来擅长歌舞创作,因此黎乡又常常被称为歌乡。“歌声不停,笛声不止”,这句黎族俗语正是千百年来黎族的写照。与其他民族民间歌曲具有自身的特色一样,海南黎族民间歌曲同样有着与其他民间歌曲不同独属于自己的曲调特点。本文主要从海南黎族民间歌曲的分类出发,浅谈海南黎族民间歌曲的曲调特点。

海南黎族船型屋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篇10

1、产品开发目标

海南船型屋独有的资源特征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通过挖掘和整合海南各地船型屋旅游资源, 以保护为主, 加大船型屋开发力度, 将船型屋打造成为海南旅游的又一知名品牌, 使船型屋成为黎族文化的又一文化符号, 通过将其与黎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结合起来成为展示黎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2、产品开发思路

(1) 突出文化核心, 打造深度旅游。文化与旅游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 没有文化的旅游时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 而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是不具备市场吸引力的。文化以旅游为载体, 而旅游以文化为灵魂。外界通过旅游接触、认识黎族文化, 而黎族文化又为旅游增色添彩。

(2) 加强区域联合、项目联合, 形成品牌优势。首先, 海南省白查村、娥查村、洪水村是海南具有代表型的、大面积的、有连片船型屋的黎族原始村庄, 在空间上相对集中, 各个村落之间只有突破行政限制, 走区域联合发展的道路, 才易形成品牌优势;再者, 黎族文化丰富多彩, 譬如瑰丽的黎锦、动听的竹乐、独特的婚嫁, 神秘的图腾等, 只有突破各项目之间的限制, 才能更好的向旅客展示立体的黎族文化。

(3) 强化宣传力度, 增加产品知名度“海南黎族”品牌。黎族船型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 也吸引了一些省内的自驾游客以及国内外的猎奇心理较强的游客, 但是狭窄的客源市场也直接导致船型屋旅游市场发展乏力。由于独特的区位, 丰富的资源, 海南省历来注重滨海观光度假游的宣传, 因此借助强势媒体加大船型屋的旅游宣传, 将人文风情游和自然风光游有机的结合, 进一步提高海南省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4) 加大保护力度, 实现产品可持续性发展。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黎族群众放弃传统的船型屋, 搬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黎族村落逐渐衰败、废弃, 船型屋这一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处于消亡的边缘。因此对于船型屋的保护不仅限于对船型屋个体的保护, 还更要体现出对村落整体景观的保护, 重现炊烟缭绕、鸡犬相闻、阿婆织锦的景象。

一是要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毁坏的船型屋进行及时的修缮, 保留船型屋原有的历史感;二是要引进市场机制, 鼓励村民回迁, 政府可采取补贴或收入分红的方式引导村民合力发展体验旅游, 只有市场机制才能让船型屋具有造血功能, 最终使当地百姓在保护中受益, 从而进入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海南黎族船型屋“资源——产品”转化的具体思路

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关系, 坚持保护优先, 依据船型屋历史、建筑、文化价值与其他黎族文化单体的组合, 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因地制宜的原则, 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

1、船型屋乡村度假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 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船型屋村落不仅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乡村风貌, 而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游客们可以观赏现场竹木扎架, 茅草加盖的船型屋;体验飞针走线, 精挑巧绣的瑰丽黎锦;闲时亦可演奏多姿多彩的黎族乐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等八大件。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 尤其是东方市与海口市、三亚市的联通, 将有力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2、船型屋节庆旅游产品

海南黎族节庆众多, 较具代表性的有如三月的“黎母文化节”、“嬉水节、十二月份的“山兰节”等, 当地可以以此丰富船型屋旅游, 让单纯的观光游旅游热闹起来, 让旅游者参与进来, 年轻的男子可结伙外出狩猎、打鱼, 姑娘们烤鱼、煮饭;夜幕降临时, 可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跳起传统的黎族舞蹈, 同时欣赏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亦可再现“隆闺”约会、信物赠送、定亲、迎亲、逗娘、对歌、送亲的婚嫁场景, 并邀请游客参与, 这都将大大提高船型屋旅游的吸引力。

3、船型屋饮食文化产品

黎族菜肴丰盛、口味相对清淡,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代表性的食物有“竹筒饭”、“山兰香糯”, “祥”等。应对黎族饮食文化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继承创新, 开发出风格独具、内容丰富、营养健康的黎族美食。可在当地的开发建设“黎族美食一条街”, 可点餐, 亦可在村民的指导下自助烹饪。

三、船型屋旅游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宣传营销策略

1、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资源联动, 打造整体品牌

海南岛旅游发展空间分布不均——东部快, 西部慢。海南西线包括乐东、东方、昌江、儋州及临高等五县市。主要有“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东方的“猕猴岭”森林公园及昌江的霸王岭、斧头山、儋州“两院”热带植物园、临高角、龙门激浪、棋子湾、古盐田、毛公山、东坡书院等旅游资源。西线的开发应与东线旅游打差异化牌, 强调新、奇、怪等特点。发展船型屋生态旅游、黎族文化旅游等特色旅游品牌, 应尽快抢修保护查白村船型屋村落, 重点打造生态文化、民俗体验旅游品牌, 凭借知名度较高的尖峰岭、棋子湾等自然资源, 构建黎族文化风情游的品牌。以东方市座位示范性建设建设基地, 吸引游客, 以点带线, 逐步扩大优势, 全面开花。而东方市正在实施以“热带娱乐休闲之都”为品牌统领, 以娱乐休闲与商贸购物旅游为驱动双翼, 以休闲度假、民族文化、观光探奇、休闲农业、工业旅游为骨干支撑, 充分整合资源、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将东方市建设成为独具热带娱乐度假氛围的知名旅游目的地。

2、强化宣传营销力度, 制定切合实际的宣传营销计划, 以传统营销方式为基础, 积极寻求创新型营销手段

要在政府主导下, 尝试建立各方联动、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宣传营销模式, 形成有特色的宣传营销机制, 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筹集更多资金,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强化宣传营销力度。要在对客源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营销计划, 设立相对统一的宣传营销机构, 推出适宜的营销策略和方式。在宣传整体品牌的同时, 加强旅游精品、核心产品的个性化宣传, 形成公共平台政府搭建, 目的地品牌合力打造, 客源地市场企业重点开发的营销格局。

旅游的宣传营销离不开与媒体的合作。作为主要宣传形式的广告, 其积极作用不容忽视,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应加强。同时, 要探索利用媒体资源的多种形式。船型屋的宣传需要找准重点合作的媒体, 报纸、杂志、电视都可以作为船型屋宣传促销的平台。可以以新闻纪实或者考古探索的表现突出船型屋的历史感和神秘感, 并通过对黎族船型屋相关活动进行包装, 为其注入文化价值。传统的营销, 如印刷品、画册、导游图、光盘的制作以及参加交易会等也要不断改革, 在内容、形式、设计、装帧等方面大胆出新。

另外, 要充分重视互联网对旅游产品的销售和宣传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旅游网站是旅游宣传营销的重要平台。制作船型屋旅游网, 形成完整的对外宣传电子网络和内部管理网络系统。要加强与国内外著名网站如新浪、搜狐、雅虎、中国旅游等网站的合作, 通过网站传达更多形象、直观的信息, 实现与游客、旅游经销商、旅游企业的快速沟通与合作。东方市已经制作了《黎族故事》、《中国黎族》等一批以传承、弘扬黎族苗族历史、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电子书类的文艺精品, 此类电子类宣传物应得以广泛流传, 在省内外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免费发放, 或者挂靠于省内访问量较高的网站, 以此带动船型屋的宣传。

3、办好黎族节庆和文体活动。

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旅游活动中的节庆活动需要全过程精心策划, 周密组织, 办出特色, 丰富其文化内涵, 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宣传、市场营销、招徕客源的作用,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同时, 努力尝试和完善市场化运作,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组建“节庆活动策划运营公司”。

黎族的民族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黎族文化的集中反映。它鲜明突出的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 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小年 (过年仔元宵) 、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牛节、禾节。其中尤以“三月三”最为知名。在船型屋聚集地举办黎族“三月三”文化节, 并邀请游客参与对歌、摔跤、拔河、射击、荡秋千等节庆活动, 这样既丰富了游客的行程, 也增添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

四、船型屋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

1、完善酒店设施, 增加过夜旅客数量, 拉动景点经济

要提升船型屋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 提升其综合接待能力就要首先着手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目前景点周围只设有临时的餐饮服务, 还未有住宿服务, 相关的商品购买及卫生设备也都是临时的。因此建设旅游酒店首当其冲, 有计划的逐步建设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快捷酒店、家庭旅馆, 并统一管理, 规范运作, 对其员工定期培训。

2、实施“旅游畅达工程”, 让游客进得来, 出得去

海南省的旅游交通在近几年虽有很大的改善, 但部分较分散的民俗旅游地还存在可进入度较差的情况。目前, 船型屋的游客多为自驾游。海口和三亚虽开通到昌江石禄的公共汽车, 但是平均一小时一趟, 并且下午17:30以后就无车可达。因此, 只有畅达的交通才是船型屋旅游的出路。另外, 抓好景点公共厕所、旅游标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同样重要。

3、建设特色民俗购物街区, 让旅游延续下去

“购”是旅游体验当中的重要环节, “购”创汇已成为旅游经营中最重要的部门。在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旅游购物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平均达到40%以上, 成为决定旅游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因素, 因此, 船型屋旅游也应要抓好特色旅游商品开发, 大力培育旅游商品市场、购物中心和特色街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导游队伍, 全面推行人性化、细微化、亲情化导游服务。

4、组合运用多种产品预定渠道, 让旅游便利起来

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偏好, 我们要依据不同顾客的需要组合运用多种预定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越来越来的游客愿意采用网络预定的方式, 因此, 船型屋旅游管理机构可与携程、去哪儿等市场占有率较高, 口碑较好的旅游预定网络合作, 推出产品预定;亦可自主开发网络预订系统。同时, 要兼顾不习惯使用网络预定的中老年游客, 推出电话预定, 传真预定等其他预定方式。组合运用多种预定渠道能为不同偏好的顾客提供更多的便利, 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

摘要:海南黎族船型屋是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 也被列入了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 当前黎族古村落船型屋民居破坏严重, 本文本着保护开发的原则, 深入探讨“资源——产品”转化的具体思路, 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南黎族船型屋旅游产品的宣传策略和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船型屋,旅游产品,宣传策略,配套设施

参考文献

[1]黄宁, 陈娟, 戴文远.福建土楼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策略[M].福建地理, 2006 (6)

上一篇:第4章一次函数下一篇: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