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

2024-08-16

大学生心理素质(精选十篇)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这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不少研究指出,对于大学生,社会的要求高、家长的期望高、个人的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为在高考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常常发生心理失衡。

笔者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发现有不少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随着年级的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性不断提高,但创造能力呈下降趋势,4年当中,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下降了1.69个百分点,尽管幅度不是很大,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虽然各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已均有十多年的历史,不少学校都成立了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大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此项工作。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客观形势,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当前,各高校正在深入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面临着扩大招生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挑战,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还未引起部分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说,还有很大阻力和困难,任务十分艰巨。

1 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状态分析

在个性特征方面,当前大学生具有活泼、开放、自信、富于幻想等特点,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表现为孤独、抑郁、恐惧、神经衰弱等。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1 孤独感和自卑感

由于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新生们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许多新生在入学是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但在大学校园里发现自己原来很普通,这一落差是他们感到非常失落,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调查结果还显示,如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和严重的群体分化,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孤独感的主因。大学生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具有面对社会各方压力的能力和素质。学校和社会也应多关注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建立咨询服务网点,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促进人际交往的能力。大学阶段,感觉不孤单的大学生仅为16.4%,其余大学生都有孤独感。现今社会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在各种考级考证的压力下功利性地学习,学习的内容不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定,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学习的目的大多就为了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不再是为了获取精神上的满足,这也是导致当今大学生心理上感觉孤独的原因之一。

从相互交流的方式来看,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当今的大学生过度依赖高科技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他们常常习惯于通过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等方式相互交流,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相对减少,这也会导致彼此间的信任感降低,易于产生孤独感。大学生应该学会如何面对这种孤独,要会自我调节,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去面临社会现实,这应该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在孤独中学会成长,这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标志。

1.2 人际交往障碍

这一点可能是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障碍。由于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关爱中长大,加之现在人们普遍的沟通减少,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人的直接接触和磨合经历。但他们从五湖四海聚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宿舍时不免产生一些列的摩擦。而这些摩擦很有可能给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有些很还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如害怕与人接触、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等。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目前生活现状不满意。另外,家庭条件对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是影响其信心的重要因素,人际交往能力差是降低他们自信水平的重要原因。

从多数人成长经历和之前带过的学生来看,大学生应该不会存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困扰。但是近年来确实存在一些学生被其他人排斥的情况,而且这种现象越老越普遍,应该引起重视。这与现今的教育体制是有一定关系,这种以分数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的教育体制,会导致学校、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忽略对孩子品德情操、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能力等一些素质的培养。

1.3 情感问题

新时期大学生对于早恋的问题显然更加开化,在调查中有50.6%的大学新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有接近10%的学生则谈过多次。虽然他们的感情经历看起来更加丰富,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为情所困。感情是其在大学意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出现波动很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小的伤害。

此外,大学生的群体分化越来越严重,当前贫富的差距在大学中也有所体现,不同的群体之间也造成了隔阂。之前的大学生很容易寻求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可以避开金钱、权势等一些因素,相互尊重、平等的交流,共同探讨对社会、人生的见解。现在大学生面对来自权势、金钱、群体分化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会因此而自卑,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也有些人则被在竞争中取胜的观念主导,认为相互的交流,为别人提供帮助,会导致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而会自我封闭,而不愿意共享。”

1.4 就业焦虑,人们认为当前的大学生似乎没有什么责任感,

实际上他们的责任观念还是比较强的,在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而他们入学之际正逢大学扩招一代毕业及金融危机,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率下滑,加之许多新生的人生目标尚不明确,无形中增加了新生们的就业焦虑感。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为他们终归会成为社会的核心力量,对他们的关注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希望在分析他们心理状况的同时,能够得出更好的处理方法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心理危机期,而不是以过多的负面言辞来抨击他们的行为及心理问题。

2 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3 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3.1 心理素质的涵义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3.2 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3 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4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21世纪理想大学模式”研讨会上,专家认为,理想的大学生不应整日坐在教室里研读别人的教科书,老师只管“给分”和学生只管被动接受的现象应彻底改变;学生的毕业成绩不能完全以课堂考试来衡量,而应将学生胜任工作的能力和是否具备创新意识的素质作为考评的重点。许多教育家认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只有书本知识,不会获取新知识,不会运用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人,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或庸人,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针对世界各国把创新教育列入培养目标的实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这也正应了李政道博士所说的“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从社会环境来看,尽管领导层大力强调创新创业的理念,但实际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力度不够;文化传统方面,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有的,但勇于承担风险,开拓创新的文化远没有形成,对创业者还没有形成尊重支持的氛围;经济环境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严重存在,同时,工商行政管理条例中尚一些不利于学生创业的条款,税收方面也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

构建配套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就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导向功能。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准确把握创新创业的时代特征———科技性、渐进性、和谐性、文化性、全球性,要引导学生成为有创新创业志向、品德、心理素质和知识技能的新型人才。高校要把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到办学宗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创新创业式的思维方式、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思维能力;实现高校教育理念上的根本变革,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高扬创新创业是根本动力、民生之源、改变命运、带动就业的价值观。操作层面上,高校要对所有在校生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训练,要在教学进程中加以规范化,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竞赛、创新创业基地、校园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的核心素质,为他们选择创业做好必要准备。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环境,全面发挥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作者经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多年的研究和探讨,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状态、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 篇2

【摘要】大学生时代是人生中一段既美好又特殊的时期。现在的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充分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和多方面的发展机遇,而他们可凭借的竞争优势已不单单是智力和体力,更重要的是健康和健全的人格。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由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段,也是自我意识不断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尤其重要,大学生们应加强认识,掌握技巧,积极训练,不断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促使自我健康成长。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的发展和培养,大学生恋爱心理,大学生自我认识,心理教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交往、自我角色等方面的改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一、大学生的时代主题

心理健康是时代的主题,是现在社会进步与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全方位开放的新局面为其提供了成才得广阔舞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激烈的竞争也带来更多严峻的挑战,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多、更新、更强的要求。提高个人的修养,保持心理的健康,增强人格的魅力,优化心理素质是每一个立志成才的大学生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系统中的基础,同时又渗透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之中。由于21世纪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更全面,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当代大学生更需要心理健康的指导和锻炼。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大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三,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

步入大学,许多的同学都步入了大学恋爱这一人生事业当中。大学恋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已经从现象转变成了潮流,就像许多同学说的那样,在大学恋爱是正常,不恋爱才是不正常,因此,大学生恋爱是个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大学生恋爱,除具有一般青年恋爱的特性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1) 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

2) 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3) 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

4) 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

大学生恋爱的利弊并不是恋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待恋爱问题的态度,以及是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否正确选择恋爱时机,是否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等因素。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都是因人而异的。处理的当,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努力学习,成绩上升。而处理不当,则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滑。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关键取决于自己,而学校则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四,大学生自我认识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五、对大学生心理教育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学生心理素质辅导研究 篇3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坚持“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不要用横向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也不要总是用批评的手段去教育学生。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与情感,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创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教学方式。正所谓:“学生个性各不同,因材施教促发展。”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学生的身心出发,给他们提供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心理素质教育要“持之以恒”,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掌握了这一规律,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家庭中,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即在一个月或者一学期每天都要去坚持做的一件事情。千万不要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改变学生的教育计划。在学校中,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计划,特别是对待那些心理发展不健康的学生,更应该去坚持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教育是一个整体,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构成的,如果这三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如果三方面不能一致,那么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教育只有延伸到家庭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功能,所以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外,还要对家长进行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寬容、自由、快乐的教育环境,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周围的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只要真正地认识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他们提供一切有利于心理发展的条件。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4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末美国的一场心理学思潮, 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为主要代表人物。他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深入剖析, 并指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主观层面上, 主要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 包括满足、快乐、幸福等, 强调个体要满足地看待过往、幸福地感受当下和乐观地面对未来;在个体层面上, 主要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 包括乐观、豁达、宽容、毅力、智慧等, 并希望找到一条促使个体具备这些人格特质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模式, 是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它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积极心理学的问世不仅在美国广受青睐, 同样也赢得了世界范围内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同, 尤其受到了中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欢迎。积极心理学强调要摆脱过去侧重研究人的负性心理特征、注重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模式, 而应重视研究人的正性品质和积极的方面, 注重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 采取更科学的手段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 激发人的活力, 帮助人们树立生活信心, 坚定生活信念, 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生活的方法。

二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素质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各高校开展以来, 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几年, 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 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为缓解大学生压力,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 我们也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高, 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本质上还是以消极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 忽略了对大学生积极心理体验和积极潜能的开发, 从而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经济、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产生的困扰, 常以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似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针对一系列心理问题, 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解决心理问题。在高校, 许多大学生误将“心理”当成是“心理不健康”的代名词, 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只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的教育。这就使学生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 许多学生认为到心理中心咨询就说明有心理问题, 对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敬而远之, 生怕让同学们误以为是自己心理有问题。大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看法, 这使得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陷入困境, 难以开展。实际上,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聚焦在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上, 这本身就曲解了心理素质教育的涵义, 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这也容易使许多本身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开始关注自己的消极方面, 忽视自身的积极方面, 对自己产生否定和不认可,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另外,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基本上是那些有经济、恋爱、人际关系、学业等心理问题的学生, 而其余的没有显示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就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真空区。而实际上, 这些学生虽然没有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但他们的状况却也同样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对生活没有目标, 对学习没有兴趣, 缺乏动力和理想, 更感受不到生活学习带给他们的幸福与快乐。如果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他们的关注, 必将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终效果, 也很难实现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所以, 在教育过程中, 必须两者兼顾, 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更值得思考的是, 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常远离学校的主体工作, 游离于学校的主体工作之外。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被看成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的任务, 与学校的其他学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甚至与其他教育工作者无关。长此以往, 这必然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独立于学校主体工作之外, 缺乏有效的组织系统支持, 必将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须转换视角, 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达到增强学生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目的。

三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 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自我成长能力,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 而且意味着要有独立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高效的工作状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心理素质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表现在拥有积极的人格、意志品质、心态、认知方式、思维活动、情感体验等。具体来说, 包括培养自信心和自制力、环境适应、情绪控制和调节、人际交往、真诚、正直、率直等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提出积极预防的理念, 而不是产生心理问题后依靠外力进行修补。心理素质教育就应当通过对积极品质的挖掘, 使大学生具有较完善的自我塑造能力, 做到有效预防自身心理问题。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 他们渴望得到亲人、朋友和他人的肯定, 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求得生存的力量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更能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状况下的学生形成良好品格。

2. 积极心理学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机整体, 不可分离。积极心理学能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丰富资源, 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进一步构建积极完善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 发挥心理素质教育的最大功能, 最终实现对大学生潜能的开发与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重要目标。

四 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

近年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要改变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 必须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当中。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 应针对所有大学生, 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 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具体来说, 应从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教育两个层面重新思考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

1. 个体发展层面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认知能力。从认知角度来说, 大学生除了应当具备正确认知外在事物的能力, 更要有正确认知自我的能力, 在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才能愉快地悦纳自我。悦纳自我首先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体会自我的独特性, 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其次是要客观、理智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理性看待得与失, 在生活和学习中注重发展和完善自我。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能力。首先, 要帮助他们形成对情绪知觉、评估和表达的能力。其次, 要教育他们善于控制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会运用旅游、购物、运动、表达、哭泣等多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宣泄情绪, 达到心理平衡。此外, 还要提高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体验和感知能力, 保持良好的心境, 营造愉快的生活氛围。

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应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 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健康心境推动下, 在学习、生活的挫折中磨炼意志, 不断增强意志品质。鼓励学生自觉承担一些难度较大的事务, 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还要积极从事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 在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自身价值。

2. 学校教育层面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是简单的无病状态, 真正的心理健康应具有积极的心理体验, 并具有积极的人格品质。教育工作者需要理解和接纳积极心理学, 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 这将有助于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更新观念, 进一步开阔视野。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工作中应当用一种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提供平台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还要适时地给予鼓励、表扬和奖励, 让他们感受到取得进步的快乐和获得赞赏的愉悦。

同时,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式还应以整个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心理咨询只能帮助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潜在问题, 它属于一种消极应对的教育方式, 不应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流方式。良好的教育方式应是面向全体学生, 塑造和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品质, 从而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最终目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应当通过课程、专题培训、心理知识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团体辅导、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剧展演等多种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通过团体学习的方式发挥自主性, 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培养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心理品质。并且积极运用微博、手机报、网站、广播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宣传心理健康理念。

此外, 还要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 建立起庞大、完善的心理素质教育支持系统。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部门要与学校相关部门通力合作, 形成一个运行有序、保障有力、和谐向上的心理素质教育支持系统。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组织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与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开拓了新思路, 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回归到本原, 必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朝着良性而和谐的方向发展。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心理素质教育还是将重点过多地放在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处理上, 这还远不能满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角度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挖掘大学生自身的潜力, 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 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学习。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这将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新方向。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 篇5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男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有着明显差异和不同,体育专业女生和非体育专业女生差异更明显,值得庆幸的是,调查中没有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选择自暴自弃。大多数体育专业男生、女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对于参加体育运动后的感受是很愉快很舒畅,而40%非体育专业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后无特殊感,甚至16%的人会感觉疲惫不舒服。通过表一和总结分析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是心情舒畅,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运动是可以缓解大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释放心中的不快和阴霾,培养自己勇于面对、敢于担当的心理素质。相对来说,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用体育运动舒缓压力的情况明显弱于体育专业,尤其是非体育专业的女同学们,那么,如何养成正确面对挫折、懂得释放压力的自我调节方法,也就成为了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1.有针对性安排教学内容。已有研究证明,整个身体素质结构中,各种素质的形成都要以个体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和基础[2]。体育教学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那么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如何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就成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通过几节课时间,通过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大概掌握每位学生的体育课参与情况,包括积极性、热情度、认真度以及情感体验等,并针对男女生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加上正确的教学手段,来实现通过体育课教学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

2.合理的进行评价。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同学们体育运动参与情况的积极评价,往往能极大促进学生体育参与热情。大学生体育课堂,主要就是以室外体育运动和体育技能学习为主,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体育教师对学生某个动作或者某段时间表现作出评价,这个是时候,积极性的、鼓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有极大的满足感,即使面对教师提出来的缺点和不足,也能欣然接受,并从意识上去主动改进,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运动精神,也能学会如何面对和指出别人的不足,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小技巧;反之,如果体育教师只是批评,甚至是谩骂,则会使学生渐渐失去信心,减少体育热情,严重则会导致学生不爱沟通交流,出现自卑自闭的严重问题。

3.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建设。社团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体育社团作为大学校园社团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社团类型,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参与社团发展和建设,甚至是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制定,那么体育社团作用可能就不单单是一个体育活动社团,可能会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育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性活动群体。当然,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学校团委和社团负责人等部门和个人的充分协调和统筹安排。

三、心理素质理论与体育实践相结合

体育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主导,在开展大学生体育课教学及其安排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渗透既然作为相应心理素质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心理上塑造和完善个体,大学生体育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传授体育运动知识的责任,也肩负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因此,在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同时,必须要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素质的基本构成及其影响心理因素,认识到体育课对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运动体育运动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低落的情绪和紧张的生活学习压力,从思想上认可体育课对心理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总之,因为体育课的实践性和运动性,使大学生体育课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xx.1(2):143-146.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6

一、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1、有的同学学业水平差,自觉无颜见人。

有的同学学习基础较差,各门功课学的都不好,就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便破罐子破摔,与同学、老师和他人相处时,感到自卑,觉得无颜见人,变离群索居、独来独往,长期以来 ,就养成孤僻的性格,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有的同学家庭经济状况差,自觉低人一等。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使用上也开始追求档次,相互之间进行攀比,有的同学由于家庭贫困,无法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自我感觉低人一等,这样就势必会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到自己的健康成长。

3、有的同学自认为相貌不尽如人意,在同学面前自渐形秽。

有的同学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很靓丽,变对自己求全责备,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渐形秽,不敢与其他同学交往,久而久之,形成孤僻的性格,孤言寡语,不利于自己各方面的发展。

4、有的同学看到就业压力较大,对前途丧失信心。

有的同学看到当前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家中有人下岗人员的同学,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不能正确理解和面对,感到前途渺茫,对生活的前途丧失信心。

5、有的同学存在逆反心理,社交困难。

由于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同学对事事存在逆反心理,在学校不听老师的,在家不听家长的,认为老师和家长处处与自己作对,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和劝告置若罔闻,要求他这样,他偏偏那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智力水平的发挥。

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的心理素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健康,不但是指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根据调查发现,中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占调查人数的20%左右,说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较低。学生中普遍存在虚荣、自卑、孤僻、离群、逆反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培养个智力水平的发挥。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已成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当务之急。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21世纪是全球经济、科技和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良好的心理素质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随着我国中学生阶段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多数中学生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心理素质不高越来越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绊脚石”。所以,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渗透心理教育,激发成就动机。

心里不健康,学习会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同学各门功课学的都不好,学习基础不扎实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强烈的成就动机,没有下切实的功夫去学习。因此,要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营造心理品质教育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力争上游,无坚不摧的意志,增强自信心,靠勤奋努力,学习就会越来越好。

2、引导学生适度消费,不盲目攀比。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职业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等,都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因此,应教育、引导学生适度消费、合理消费,不要盲目攀比,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学生,要仔细分析自己的家庭经济结构,找出经济状况差的原因,制定切实的脱贫解困措施,尽快提高家庭收入,抑制不合理的要求,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而没有必要因此自觉低人一等。

3、加强自身修养,反对以貌取人。

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生来俱有的,我们应该正视而不应当回避这个现实。徒有一张漂亮的外表,而不是加强自身修养,没有一颗纯朴、善良、充实的内心,是不能为他人所敬重的。我们应教育、引导学生摒弃以貌取人的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来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4、增强竞争意识,正确应对挑战。

有市场必然存在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将来我们踏上工作岗位时,同样也要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艰辛的工作环境,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自我的完善和提高。要做好这一切,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技不压身”的道理。从而努力学习,从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方面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理智的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从容地应对挑战。

5、培养广泛兴趣,满足学生多方面求知的需要。

青年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求知欲极强的时期,凡事都想探个究竟,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有兴趣的心理状态,才能导致积极地心理效果,激发顽强拼搏的精神,养成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

6、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7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试结果的调查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完善高校学风的建设,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了测试卷,针对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的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经行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积极向上,对当前的状况满意,并且为未来努力着。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

(一)学风概述。学风,简而言之就是学习的风气。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具体地反映出来。优良的学风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意义重大。

学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校园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元向上的校园文化,写有振奋精神话语的展板,都对良好的校园氛围的形成有所帮助。二是学生管理。完备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奖罚条例,对于学生行为的规范至关重要。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系统的准则的建立对于学生的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三是教育载体。学风总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教育载体逐步形成的。这些教育载体涵盖了学校活动、社团活动等学校生活的多个方面。学生通过这些教育载体,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整个校园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学习风气。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无法保证自己是绝对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融入集体,进行一系列的社会生活。所以,我们常常害怕被孤立,由此引发的从众心理对我们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例如一个寝室如果其余人都在打游戏,那么剩下的那个人即使不玩游戏,也会因为从众心理而加入打游戏的行列;而一个寝室,如果其余人都去上自习,都拿奖学金,那么剩余的那个人就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去自习,奋发向上,从而形成一个寝室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比如如果以一个四人寝室为单位,对于一个活动,其他三个人都不打算参加,那么第四个人即使已经填好了报名表,也会抱着随大流的心理而放弃参加该活动。由此可见,从众心理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如果善加利用,便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中间形成一种向上、严谨、刻苦的风气,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学风。

(三)模仿心理和替代心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模仿心理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或语言,记住一个大概,然后自己组织语言及行为的过程。大学生还未能达到完全的成熟,很多时候他们都会产生一个模仿心理。如果一个学校学生作弊成风,老师监考不严,放任学生作弊。那么在模仿心理的驱使下,越来越多内心正直的学生渐渐会走上考试作弊的不归路。而如果一个学校学生都能自我约束,老师监考认真负责,那么即使有作弊心思的同学也会渐渐放弃作弊。由此可见,高校学风建设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作则,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约束,只有两者都做到了,才能让积极的风气占领上风,从而使整个学校的风气越来越好。而替代心理是指看到别人的行为或态度后进行的自我批评,并由此进行一些自我的改变。如果看到别人因为违纪而受到处罚,那么在学生心里便很容易进行自我反省,并记住违纪造成的后果,从此更加谨言慎行;如果看到别人因为成绩优异而受到奖励,那么在替代心理的驱使下,很容易使大学生为了获得荣誉而不懈努力,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高校对优秀同学的褒奖,对违纪同学的处罚,很好地运用了大学生的替代心理,对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四)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对高校建设的影响。每一个大学的大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家庭条件及成长环境的不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呈现多样性。

1.优越性与自卑性。有一些大学生家庭条件优越,花钱大手大脚,这一行为易在学校引起攀比的不正之风。也有一些大学生成绩优异,对知识的理解较其他的同学快,付出的精力却不一定比其他同学多。以上两类同学往往易形成优越心理,从而在很多事情上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另一些同学或是家境不好,或是成绩不好,往往易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丧失信心,形成自卑心理而低估自己。这两种心理对于优良学风的建设都是有害的,他们很容易使大学生找不到方向,走到错误的道路上。

2.情绪起伏较大。大学生还在成长阶段,只能说在不断接近成熟,而并不能真正达到成熟。所以,大学生很容易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产生较大的情绪起伏。有些同学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便大受打击,质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怎么做都学不好,从此一蹶不振。这类同学由于这一个情绪波动,有可能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有些同学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得到学校的奖励和同学们的关注,产生骄傲的心理,并从此沉浸在这一次的胜利中,不思进取。这类同学很容易在面对考试失利时转变成第一类同学。

3.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活是我们首次离开父母外出生活的经历。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普遍较强,而离开了父母之后,自我意识得到了增强。很多同学很少为别人着想,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侵害。这就引发了同学间的一系列矛盾,长此以往,同学之间的嫌隙渐渐加深,校内易形成一种不和谐的氛围。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一所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对于这所学校至关重要,可以产生很多种不同的效果。良好的奖励及处罚制度可以促进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产生奋发向上的斗志;而完备的管理制度也给教师以约束,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种种效果的叠加,使高校的学风趋于严谨、求实、创新、向上。

(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由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学风。由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非常重要。学校可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举行定期的讲座,并开设心理咨询室,给每一个内心感到困惑却无处倾诉的学生一个可以随意倾吐心声,困惑得到解答的地方。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迷失的心找到方向,走回到正轨上。同时,学校也可定期进行心理测试,掌握学生心理的最新动态。

(三)利用模仿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应该联系优秀的校友,给在校大学生进行一些成功经历讲座,让同学们对未来充满希冀,拥有奋发向上的动力。同时辅导员也可以不定期让一些成绩优异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把一些高效的方法分享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收获了学习方法的同时也燃起了对优异成绩的向往,从而努力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形成刻苦治学的学习氛围。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试结果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找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对高校学风建设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采取的措施,引导高校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影响因素 篇8

一、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 心理素质的涵义。

什么叫心理素质,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许燕认为, 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 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 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 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 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 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 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 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 并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 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 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 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 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 我们认为,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 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 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 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 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 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 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 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 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 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 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 如内向与外向, 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 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 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

1. 客观因素。

(1) 社会文化因素。当代大学生处在东西方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西方文化大量涌入, 东西方文化发生着从未有过的碰撞与冲突。东方重义, 西方重利;东方尚礼, 西方尚法;东方重和谐, 西方重竞争;东方重群体利益, 西方重个人利益等, 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 学生常常感到偶然、疑虑、混乱, 诸如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享受与享乐等等认识上的模糊。求新求异的心理使青年盲目追求西方的文化, 而这些东西与中国现实社会在许多方面格格不入, 使大学生陷入紧张、压抑、混乱、空虚的状态, 长时间的心理失调必然给心理素质带来不良影响。

(2) 大众传媒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众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 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信息高速公路日新月异的发展, 使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具有求知欲强但辨别能力弱、崇尚科学但欠辩证思维的特点, 大众传媒中的许多不良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因此, 要强调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 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引入了竞争机制, 从而为人们充分发挥能力, 展开平等竞争提供了可能, 而且这种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呈更加激烈的趋势, 社会的现实冲击了大学生平静的心理, 引起很大波动, 并由此引发了他们自我的觉起, 开始注重现实, 讲求实效, 互相展开平等竞争, 而这种竞争对于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 当遇到种种挫折的时候, 他们就可能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 市场观念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不少学生舍弃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实现去单纯追逐经济目标, 这种价值取向必然导致个人至上, 金钱至上, 享乐至上, 这种功利化和实用化的价值取向使部分意志薄弱、道德水准不高的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 部分大学生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 尤其对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存在看冷淡态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再受到推崇。

(4) 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在很长一个时期内, 相当多的人片面地理解了人类健康的含义, 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过份强调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而忽视心理素质, 只重视生理平衡而忽视心理稳定 (没有心理障碍) 和社会成熟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 这种思想上的偏差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淡化。同时, 思想政治工作的失误也给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带来不良后果,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放松, 二是教育内容不当。一些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缺乏深入细致的作风;有的教育不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5) 心理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在我国教育实践中, 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 没有注意优化主体心理过程要素, 缺乏完善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机制, 没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组织调控机制。

(6) 家庭的因素。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人格特征等。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 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 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对子女严格管教的父母, 经常用命令、强迫、指责的方式让孩子去学习, 把子女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而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需要的理解。处于这种类型家庭的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往往缺乏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 虽然在性格上可能表现出诚实、负责、礼貌、细心, 但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容易屈从。用过份感情满足孩子的需要, 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 对孩子百依百顺, 过于保护的父母,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孩子在成长期所遇到的挫折, 由于没有遭遇较多的挫折体验, 这种大学生形成了在人格上的依赖性格, 遇事退缩, 缺乏同情, 情绪不稳定, 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 易受到别人左右。那些对子女行为完全放任, 很少约束的父母, 使孩子养成了任意放纵的心理, 这种大学生很可能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尊重他人, 唯我独尊, 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另外, 我国许多心理研究的成果显示, 家庭不和, 甚至父母离异, 亲子关系紧张等因素, 也造成孩子出现自卑、痛苦、嫉妒、逆反等不良心理反应。

2. 主观因素。

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处在这一特定发展阶段的大学生们, 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 情绪不稳定, 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个体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冲突。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面临着彼此不相容、相互不可兼得的选择, 这时就容易出现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常给人以挫折感, 对个体的直接影响就是心理压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冲突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趋避冲突。是指当同一个目标既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对人们有吸引力, 同时又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威胁, 对人们有着某种伤害性的时候, 人们趋近这一目标和逃避这一目标的动机会同时存在, 并互相冲突。这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遭遇最多, 而往往又最难解决。二是双趋冲突。当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目标, 并且两个目标对人们具有同样吸引力时, 但又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 使得二者不可兼得, 必须放弃其中一个目标时, 就会在心理上产生难以做出取舍的内在冲突。三是双重趋避冲突。当同时有两个目标, 人们面临两种选择时, 每一种选择既可能有利于人们, 但同时又会给人们带来不利, 这便是双重趋避冲突。强烈的心理冲突会使大学生陷入无尽的用惑和苦闷之中, 导致内心世界的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极大地消耗心理能量, 使心理功能得不到发挥而影响心理健康。

(2) 自我评价不客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了飞跃, 但是, 由于思维中形象成份仍在起作用, 思维过程中很容易表面化和片面化, 自我认识还不全面, 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弱;自我评价易受情感波动的影响, 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 因此, 客观上他们的心理并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有的只看到自身长处, 自以为是, 趾高气扬, 傲慢无礼;有的只看到自己的不足, 心灰意冷, 信心不足;有的对自己期望值过高, 拼命追求超出本身力所能及的东西;有的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 懒懒散散, 混时度日;有的甚至根本一无所知, 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缺点。自我评价消极混乱对提高心理素质是极端不利的, 不仅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而且还严重影响与他人交往。

(3) 低能的心理承受力。心理素质差, 心理承受能力低, 这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是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有的在中学成绩名列前茅, 学校和教师都予以特别的关心和爱护;有的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 有许多学生感情比较脆弱, 娇气十足, 爱虚荣, 喜赞扬, 缺乏在困难和逆境中的锻炼, 经不起挫折, 对于考试失败、遇到困难、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同学关系出现紧张等, 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 随之而来的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甚至走上邪路。

(4) 薄弱的自我控制力。某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力, 在感情和理智发生冲突时, 不能运用理智的力量来为感情导向, 而是随意放任感情, 我行我素, 往往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行为并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5) 性的成熟。大学生的性生理已基本成熟, 这必然带来他们性心理的变化。他们渴望接近异性, 但由于经验不足, 阅历太浅, 理智性差, 因而增加了对性爱意识和欲望表露的盲目性和欠严肃性, 很容易进入低级情感滥泄的误区而无法自拔, 最终导致了情绪不稳、心理冲突甚至行为异常;有时热恋双方情感难以自控, 发生冲动越轨行为, 导致事后悔恨、焦虑、恐怖性情感;当爱情与毕业分配形成两难选择时, 男女双方可能会出现感情与荣誉之间强烈的心理失调, 严重时会因失恋出现极度情绪低落。

(6) 农村籍大学生面对高校施行收费制度的不适应心理。在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当中, 农村籍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据调查农村籍大学生到咨询站的访问率占了85%以上。由于城乡差别导致农村籍大学生的严重自卑心理, 从农村到城市, 由于他们在群体中地位的变化, 心理没有重新定位而导致强烈的失落感, 这与农村学校教育中忽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家庭教育不利有关。另外, 相当一部分农村籍学生家庭条件不优越, 有的很清苦, 而高校开始施行收费制度, 必然增加了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现在他们要为缴纳高额的学杂费及其他开支而向父母伸手, 出而心理负担很重。随着人类日益由生理负重进入情绪负重时代, 敏感的大学生较普通人容易体验到更多的心理疲劳。

三、总结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篇9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刚一入学的大学生,心理远远未成熟,经济上靠父母,完全没有独立,这是严重的依赖,就是有的在外面打工,也是解决些燃眉之需,从长期来讲还是依赖父母。在思想上更是活在父母的期望中, 按照父母的希望生活和学习,他们自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人生目标不太明确。就是完成一个一个的考试,拿到毕业证,一切以此为中心。在学习上目标性较强,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从心理素质讲,很脆弱,经不起打击和失败。面对失败时候束手无策。包括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和考试遇到了问题,都与心理素质相关联。心理素质高,容易解决问题,心理素质低,解决问题难以令人满意。

目前来讲,一个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是急功近利,在学生中突出的反映是学习时易急躁,对于知识积累缺乏耐心,学习不耐心,听讲不认真,课后不复习,导致知识脱节。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毕业证。学习与考试挂钩。很少系统而扎实地学习,学不到学习方法,如同饮食中的快餐,对学习和身体有害无益。所以学生要塌下心来学习很重要,不要急于求成。把考试看做检验自身学习的一个标准,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另外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除此外,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只有乐学,才能够得到学习乐趣,学习动力才会长久。

让大学生从行为上改变以提高心理素质。行为和心理是相互联系的,要改变心理就要改变行为。经常给自己暗示,特别是得意和失意的时候都要淡然处之, 告诫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另外要经常给自己做心理脱敏,特别是一些结果对你无关紧要,但是会让你紧张的事情,一定要尝试做。比如说当着很多人讲话,如果心理紧张,那么你可以多参与这种活动。不要怕结果如何,积极参与就成功了一半。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还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思想上改变了才会有行动上的彻底改变。以下是具体做法。

(一 )学会 管 理自 己 的 情 绪

年轻人的脾气有时难以控制,失去控制,会做出许多愚蠢的事情。应该教会年轻人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的方法,学会理智分析判断问题, 遇到事情不盲目, 这样才不会产生不良后果。通过不断努力年轻人遇到问题会越来越理智,不会因为冲动而丧失头脑。

(二 )报 有 积极 的 态 度

积极的态度带来理想结果。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发现,积极的思想就是主动的思想,遇到事情要看到好的一方面,从而避开不利的一面, 使事情朝向好的方向发展。积极的态度会改变命运,获得成功。我们在很多书都看到,积极的思想带领积极的人生, 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成功人士都通过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思想改变了命运。他们人生的字典中充满了光明和向上,自性,乐观,挑战,超越成为这些成功人士的主流。这些给了我们巨大的向上的力量,我们应该汲取这些营养,从而创造成功的人生。

(三 )勤 奋 努 力

勤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成功道路上,勤奋是阶梯,正是通过一步步不断的努力,经历一次次的失败的打击,才能一次次提升思想,从失败中吸取有益教训,才能保证下一次的成功。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才能。所谓天道酬勤。勤劳历来是值得歌颂的美德,勤奋的人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些懒惰的人注定会失败。

(四 )积极 投 身 到社会 活 动中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 大学生要踊跃参加社团活动, 在社会的大熔炉里锻炼磨炼自己。社团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有各色各样的人和事物,可以在这个社团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如果能在社团中担任一定角色,就更能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才能,在为同学们服务的同时,提高自身参与和管理的能力。社团中任何一个角色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五 )广泛 阅 读 书 目

广泛阅读优秀的书目,可以极大提高自身素质,心理素质相应提高。要想超越前辈,就要深入了解前辈们的思想,在他们的思想上,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这是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加油站,这是有利于一生的事情。所以,要千方百计地多阅读,多吸取大家的精神营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时间的发酵,一定会酿造出甜美的蜜酒。

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探究 篇10

心理素质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进行全面细致的探究与分析,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其成为国家未来的有用人才。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高校图书馆及校内网上检索等查阅有关学校体育、体育心理、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体育心理素质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等相关论文、书籍。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整理归纳、总结,作为本文章的理论依据。

2.2、调查法

2.2.1、访谈法

2.2.2、观察法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分析

体育心理素质是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心理结构,是在体育教育活动中通过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处理综合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诸多因素的复合体。实践证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体育心理素质培养是培养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

3.2、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从现阶段我国学校对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现状的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现象,而教师对学生缺乏区别对待及相应的鼓励措施;(2)学校体育课程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在强调“身体素质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心理素质教育”。

3.3、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对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

3.3.1、树立大学生自信心,培养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

3.3.2、通过体育素质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3.3.3、通过体育的特定情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3.3.4、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设定,确立学生的竞争创新意识及终身体育思想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交叉与综合。大学体育教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必将完成“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和发展体育文化素养”的教育目标。

4.1.2、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他们学习体育实践活动时,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丰富的、复杂的、多变的心理行为特征。

4.1.3、对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却从根本上忽视了体育教学对人的心理素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4.1.4、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鼓励不够,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甚至是厌学与抵触现象。部分体育教师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不顾学生个体差异性,将教学目标和方法内容等按程序化进行安排,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压力增大,甚至形成运动思想障碍。

4.2、建议

4.2.1、确定教育目标,教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设立自己的体育目标。

在确定教育目标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要向学生阐述学习体育的意义,把近期学习需要同将来从事工作的需要目标联系起来,把课堂体育教学同社会体育实践联系起来。

4.2.2、授课内容和方法要有新特色,掌握和利用大学生心理和生理活动规律进行正确引导,积极科学的教育,严格管理,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祖国需要的专门建设人才。

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法时,多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地用新异事物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反射,从而使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更高水平的定位。

4.2.3、体育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健全个性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差异要因材施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还要探明其心理特征形成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要加强对大学生体育心理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成功中增强信心,在体育活动中正确认识体育,真正爱上体育。

4.2.4、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修养,要及时正确评价学生,注重保护和激励相结合,强化健康心理训练。

教师评价学生学习体育的成效要做到公正、及时,要有严格的科学评价依据和标准,从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稳定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参考文献

[1]朱虹.论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及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0,(20).

[2]姚兰发,张达成.我国学校体育心理素质教育历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3]陈荣章.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

[4]朱虹.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学报,2010,(34).

[5]汪玮琳.大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探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8(4).

上一篇:提升教学艺术下一篇:国际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