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2024-08-19

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精选十篇)

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篇1

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是我国对建筑工程质量经过实际调查并根据一定原理制定出的工程质量的最低要求, 因此, 建设的每一个工程都必须满足该项标准的要求。事实上, 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验收标准, 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 那么对整个建筑行业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首先是相互之间的信息不畅通, 其次是相互之间标准的不统一导致的市场混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当没有一个统一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时候, 那么参差不齐的状况就会很容易出现。

2 基本要求

验收标准必须被严格执行, 否则标准的权威性与科学性将受到严重的质疑, 尤其是绝对不能给不合规范与标准的工程开方便之门。

事实而言, 当前施行的验收标准是比较低的, 和国际要求的标准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 如果再降低这个验收的标准与水平, 这将会极大的几率影响我国的施工质量, 对我国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提高造成巨大的损害, 一定程度上同时也会使我国的施工质量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被国际标准甩的越来越远。

因此验收标准语言及其数据必须规范严谨。标准里只能够提要求, 不能给工程偷工减料开方便之门。同时, 语言的标准规范不准要和国内相关企业和事业的现状接轨, 也不能忽略了国际市场的存在, 也要与国外的企业竞争, 允许国外的企业进入, 因此, 我们的标准规范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又要遵从行业实际。工程的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也是建筑企业的发展基本点所在, 只有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够使得企业的声誉提高与工程量的增长, 因此对于质量的守则是无疑的, 也是应该号召从业者学习, 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向前跟进, 既繁荣了国内的建筑业, 又走向了国际市场, 既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演进, 又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简而言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要不断按照应有的制度体系来进行完善和填充, 面对这样一个系统、复杂性较高的标准体系, 一定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和人们的现实需要来加以改进[1]。

3 现行标准相关问题与建议

现行标准之下, 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比较突出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是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质量是否允许吃设计余量;第二是成永久性缺陷工程的验收;第三是语言不一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

在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可以找到有以下规定:在经过相关检测后发现达不到相应设计标准, 可是在经过原设计单位核算过后仍然能够满足结构安全以及使用需求时, 该检验批可以予以验收。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即使规范提出了对于安全和使用的最低限度的考量, 但往往此类标准在设计环节上留有一定可以探讨的余地, 就比如说不满足设计要求并不代表就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该项情况进行严格的把关, 必须严格把控好吃余量的关口, 严格意义而言, 虽然在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规定了最低限度的要求, 但是对于那些不符合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作为国家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最重要的依据, 最终的工程验收一方面要遵循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另外一方面则要满足业主与工程主双方的合约标准要求。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存在由于语言使用不一导致在具体地实施过程中出现沟通与理解的困难。例如, 在“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与“满足安全使用”的相关条文规定上, 先后出现过多次对该条文不一致的解释, 并且彼此之间并不是相同的, 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区别, 因此, 这就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对于他的认知程度[2]。另外一点更重要的是, 在区分主要功能与次要功能方面的条文上, 虽然对于主次功能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但是在现实的验收过程中对于主次功能却并没有予以明确,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主次功能混乱的问题[3]。

本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经过缜密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 标准要实现达到和国际接轨的水平, 因此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 来适当提升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其次, 对不符合质量的工程采取坚决的处理措施, 坚持杜绝为不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工程留有余地, 要知道我国推行的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距离其他国家的基本标准以及国际的基本标准是较远的, 如果施工质量比这一标准还要低的话, 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 所以一方面要逐渐提高施工和验收水平的同时, 另一方面要加强该领域的合作与行业的提升。

4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工作至关重要, 因此, 质量的验收标准规范作为风向标就需要严格的被重视, 作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或者学习者, 我们都应在学习或者工作中, 不断改进方式方法, 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从而带动整体行业的向前进步与发展, 时代在进步, 我们也需要进步, 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实际工作进行规范地分析与总结, 形成相关新的经验, 运用到实际中。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建筑行业随之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然而, 与之相伴随的是我国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改变。《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统一标准》是我国现行的规范标准, 当前我们都是按照该规定的指标来实行, 这个现行的标准与原来的验评标准相比, 在内容、方法、验收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 验评标准是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规定与基本的指标, 在验收以及监管方面主要是使用该基本的要求。

关键词: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赵伟洲.论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35) :262-262.

[2]丰淑玉.议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几个问题[J].新疆有色金属, 2013 (05) :101-102, 104.

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篇2

综上所述,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就要从土地的整理入手,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以及适应不断发展着的工程管理的目标,同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必然的要求,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元明,徐大海.基于粗糙集的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1(4).

[2]万道琴,杨飞虎.严格界定我国公共投资范围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7).

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不足;完善

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

一、现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观念陈旧

1.1用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规则。首先是招标机制不完善。一方面表现在部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建筑商品根本未进入市场,仍然是行政干预或建设单位自主指定施工单位。另一方面表观在建设单位不合理压低标价,甚至代表政府进行行政干预,使招投标失去竞争性、公正性。

其次,建筑行业实行招投标制,但仍然强调要在国家批准的概算和预算之内确定标底,其实质仍然是国家定价,由于各类法定的定额滞后,严重脱离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再加上各类定额的测算上只考虑了静态因素,导致在国家定价和工程的实际费用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1.2把国家作为唯一的投资主体,把建筑业当做微利企业。在多种经济成分存在的大环境下,让建筑施工企业保持微利来降低造价,就是将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创造的利润和国家可以拿到的税收转移到投资者手中。

1.3在一些技术规定上观念陈旧,脱离实际,例如,机械折旧率过低,使用期限长。这种做法没有脱离过去提倡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强调修修补补的思想,走的是一条低积累、低水平、低效益的路子,和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注重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强调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发展趋势,是不相符合的。

2、体制落后

2.1非商品化的预算价格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由计划定额、计划价格确定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它对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控制和经济核算,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起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概预算价格费用项目的划分,预算定额的编制、施工管理费定额的编制及其计算方法等诸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建设工程概预算价格的编制方法,却一直未加触动。现行建筑产品定价或造价管理一直是实行概预算制,明确规定必须以有关部门制定的概预算定额、费用标准为依据,其实质仍然是国家指令性定价。这种固定的定额和取费比例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以较高的市场价格购入生产要素,又按较低的计划价格提供产品;其差价则由企业自己消化,承担风险,严重背离了市场准则,这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效益低下、设备更新改造困难、发展后劲不足、建筑工程实际费用普遍超出预算价格等问题的根源所在。

2.2某些改革措施与体制中未改革的部分相互矛盾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带来新的困难。市场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现行体制未能反映这些变化,例如,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人工费是按职工基本生活费供给制的原则制定的。现在,企业的生活服务功能越来越转向社会,由原来国家福利提供变为职工个人承担。但按现行体制,这些支出并未纳入工资预算中,实际上是转嫁给企业了,结果使企业的人工费成本严重超支。

3、市场环境和交易行为不规范。

3.1经济环境不规范,使建筑工程的成本增加。建筑产品从设计到竣工周期是比较长的,有的大工程需要几年的时间,如果市场环境不规范,就会加大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增加工程的成本。

3.2建筑市场供大于求,大中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只能以微利承揽工程。由于中小型建筑工程主要是劳动力的投入,专用设备不多,技术难度不大,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建筑市场供大于求。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只能面对这一社会现实,通过改进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

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措施

1、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培育和管理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已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中介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出现,是市场经济对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相关政策法规还未完全配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国家定价”的惯性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特别是建设单位的“大而全”观念仍然在存在,咨询服务在社会上仍得不到理解和接受,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因而在前进和发展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健全法规,规范行为,政企真正分开,建立自主经营的合伙制、股份制、有限责任制等多种组织形式,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服务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咨询顾问公司。否则,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生存下去。

2、必须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尽快提高

工程造价咨询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健康发展,能与国外同行开展竞争并能取胜的保证。新时代的工程造价工作者应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性人才。而传统的只会编制工程概预算、事后有不负责任的人员必将为时代所淘汰。由于种种原因使从事工程造价咨询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面太窄、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等问题。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国际水平比起来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最明显的是对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如国外,甚少做到能动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更难做到优化设计、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我国目前从业人员原有的专业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建筑大市场发展的需要,更不适应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所以必须制定从业人员培训和再教育计划,并监督实施.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实际问题处理和判断能力的考核考试制度,使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与此同时还必须强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3、造价咨询服务工作重点转移

“索赔”是国际工程承包中经常发生并且随处可见的正常现象,正因为它是在正确履行合同的基础上争取到合理的偿付,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要求。所以,在国外建设市场里,中介的工程咨询机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把服务的重心转移到为发包方或承包方“索赔”方面来了。

工程建设索赔在国外工程承包中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它是工程承包合同当事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据承包合同和法律法规,追取非自身责任遭受的损失和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正当的要求对方给予补偿的行为。工程建设索赔是甲乙双方在履行承包合同过程中的一种合作方式,是一种以合同和法律为依据,合情合理的处理损失补偿的正当行为。随着市场的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进,政府管理职能的转换,“索赔”工作就必然落在社会中介机构承担了,这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可行做法,也是国际惯例。

浅析建筑业现行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篇4

关键词:管理机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0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其规模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每年都在上升,然而,这个为社会贡献巨大的行业同时也是发生安全事故最多的行业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家及成千上万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每年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这为新时期的建筑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尽管如今的研究中有不少针对多种建筑施工事故、各方面建筑施工事故原因的防治措施,也有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理论,但仍然不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其根本原因正是现行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机制不利于施工安全防治手段的落实。

1993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我国实行“企业管理、行业管理、国家监督、群众监察”的安全管理体制,既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是宏观管理、督促,而施工现场安全主要靠承包商的微观管理[2]。这种管理体制自实行以来对保障社会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国家建设和各行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1 现行管理机制的问题

1.1 建设工程中各方主体在生产和管理上的权责失衡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四条,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总承包单位应当自行完成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中华人名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五条,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从上述两条规定可以看出,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单独承担建设工程项目中生产和管理上的安全风险,也就是说项目的建设单位在其与施工单位订立的施工合同里,将不会承担任何安全责任。更进一步来说,在现行体制下,建设单位通过支付工程造价中的“安全生产费用”将安全责任风险转移至施工单位,从而弱化了建设单位过去在安全生产中的主要责任地位,规避了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风险。然而,尽管施工单位是施工的实际执行者,并且最为了解施工现场信息,但在实际生产时,施工单位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加之建设单位不合理压价、压工期、拖欠工程款现象普遍,如若施工单位在现场尚需承担全部安全责任,则施工单位在监督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容易铤而走险,偷减安全费用以补其他方面费用,亦或其他不安全行为。因此要其单独承担责任不仅有失公平,而且不利于良性监督机制的形成。这种责任关系导致建设单位和已做到免责的监理单位将自己视为旁观者而不太重视安全生产,甚至认为安全生产只与施工单位有关。另一方面,这种责任的不均使强势的建设方成为一种隐患,事实上也有不少工程安全事故是源于建设方的违规行为。

1.2 对违规者惩罚的力度不足,模范者缺乏奖励

追求利润最大化,使经济效益最大和成本费用最小是每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下都会追逐的目标,是企业的天性。施工企业同样如此,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尽管施工企业知道安全事故发生的后果,也不愿意看到事故发生,但因为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并不能产生直接利润,而出现事故又属“小概率事件”,为其惩罚而付出的也小于屡次对规范安全生产的投入,更不用说施工企业在建设单位的压价下利润率已极低。因此,施工方宁可以侥幸的态度对待安全生产问题,而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施工方情愿以侥幸心理对待安全生产问题,最本质的原因还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不遵守行业规范的企业缺乏有力的惩罚以及对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得好的企业缺乏适当的奖励。因此,若要改善这种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必先改变赏罚机制。

1.3 监理制度处于尴尬的地位

我国的工程监理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讲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根据《建筑法》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监理单位被法律赋予了各方面的责任和“维护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这种政府才应有的职能,但是作为企业的监理单位却没有相应的执行权,这种状况对施工安全管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作为监理单位雇主的建设单位在常常希望自己的工期越短越好、质量越高越好,而作为被监管方的施工单位也不愿意因一些他们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工作”而使造价提高亦或工期延长,在各自需求的导向下使建设方和施工方形成一种默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倘若监理单位严格要求按照规范,则容易陷于无生意可接的境地,因此,监理单位为了生存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自己能够免责的前提下做一些无奈的妥协。自然而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赋予监理单位的审核查验、安全检查和督促整改三大职责也难以得到完善的落实。

2 改善建议

2.1 建立一种联合承担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的机制

有必要建立一种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对安全生产承担主要责任,监理、材料设施商等根据具体情况承担次要责任的机制。共同承担主要责任可以加强建设单位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将其利益与施工单位利益更紧密的绑在一起,从而使建设单位不能再仅以利润为目的罔顾施工单位利益,而去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这种多方主体联合承担安全责任的机制一来可以使各方主体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关注,共同防治安全问题,二来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理建设单位过分压价、勉强施工方垫资、拖延支付工程进度款,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材料供应商以次充好等能够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2.2 建立针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应从惩罚违规者,褒奖模范者两方面入手。

2.2.1 增加对不遵守法律法规、违反行业安全操作规范的施工企业的惩罚力度

如上所述,正是因为出现安全事故受到的惩戒小于按照规范要求操作而需付出的综合成本才会有各种走过场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以及不到位的安全防范措施。若不加强对出现安全事故的各方责任主体的惩罚,即等于变相的鼓励忽视安全生产问题,促进施工单位对生产安全问题的马虎对待和侥幸心理。不仅出现安全事故的各方责任主体需要加强惩戒力度,对于那些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相关安全技术程序进行施工的,但又侥幸没有出现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同样需要一定强度的惩罚,以督促其在安全生产及管理上投入足够的精力、资金和设施,杜绝违反规章、规程的行为。

2.2.2 学习矿山开采行业,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保证金制度

建议学习矿山开采行业,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出面,在建设工程开工之前令建设工程各方主体根据其在项目中的地位和权责,各自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缴纳一定数量的、以安全风险保证金为名目的金额,并在该工程无违反安全施工程序且安全竣工后予以返还,若该工程项目发生安全事故,则这笔安全风险保证金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返还。

2.2.3 由政府设立用于奖励安全生产的奖励基金

同样如上所述,因为按照规范要求操作而需付出的综合成本大于出现安全事故受到的惩戒才会有各种走过场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以及不到位的安全防范措施。因此,加强对安全生产、依照相关规程施工并没有事故发生的施工企业的奖励力度即等于减少施工单位为按照规范要求操作而需付出的成本,可以提高各方做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建议由政府部门成立相关的基金,用于补偿依照国家及行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工程项目中各方主体,以帮助其提高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

2.3 加强监理方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地位

国外项目管理公司的管理目标与国内监理公司的“三控三管一协调”本质上是一样的,故两者有一定的可比性,并且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具有更先进的管理水平,在机制上也存在借鉴的可能。国外的项目管理公司给提供项目业主的是一种类似代理的、一条龙的服务,国外项目管理公司与国内的监理公司相同,也是和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形成建设项目的三方主体,但是它在肩负责任的同时掌握比监理大得多的权利,它能够在无需业主同意的情况下便确认分包商、合同范围内的工程量及造价变更、停工等,或当某些承包商实在无法按质量和进度要求完成规定工作时,另行委托第三方完成该项工作[3]。我国工程监理机制中,监理单位有着发现并修正错误的责任,却缺少这种去执行修正错误的权利,加之建设方和施工方责任机制的不健全,从而使这个公正、独立的第三方无法真正起作用,施工安全工作自然也难以落实。

因此,若要使监理单位的安全职责得以良好的实行,施工安全工作得以充分的落实,还需加强监理单位的地位和作用,赋予其更大权利以使其第三方的职责得到有效履行。

3 结语

安全无小事,以人为本、能够充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是安全管理机制基本要求,只有可以真正促进安全生产的管理机制才能够使行业健康的发展。此外,安全施工的管理是否有效从长期上来看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能否稳定发展,因此,不管企业还是不政府部门都应该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努力创建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培养安全生产的国民意识,以期能够弥补管理机制的不足,使安全生产不再是制约部分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

[1]赵惠娟,云娟.谈建筑施工安全应重点解决的问题,陕西建筑,2008,(151).

[2]徐燕丽.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

最新整理现行建筑工程国家标准 篇5

(GB)规范一览表

加色块标注与我们现有项目直接关联,请适时购买或下载学习2018.07.10 现行建筑工程国家标准(GB)规范一览表 序号 规 范 名 称 规范编号 实施时间

小议现行土地管理工作 篇6

摘要:对现行土地管理工作中土地调查、土地开发整理、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镇化建设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和纠正这些不良现象的建议。

关键词:小议;现行;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46-1

近两年一直在一线努力工作,看到实际工作与国家政策、规程中的有些小矛盾,与大家分享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调查

规程以行政界线作为行政管理边界,但实际工作中尤其村级行政边界往往以自然地物为界线,有时是以河中央为界,有时以小水沟为界,有时以山谷或耕地为界等。这种界线像以耕地为界的,村与相邻村有的耕地不经过县级或乡镇级土地部门同意,村支书相互协调写个协议就调换了,这种界线是动态的;以河流中央为界的,河流对两岸侵蚀不一样,枯水期与丰水期河的常水位也不一样,这种情况下河流中央也是动态变化的。

1.2 土地开发整理

目前,各地开发整理仍主要以增加土地有效面积为主要目标,对质量往往重视不够,增加的土地往往靠天吃饭,无法正常灌溉,种植也往往以花生等需水量小的作物为主。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我国的粮食应该主要是自给自足,《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指出“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不少、占优补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目标,实际工作和目标相矛盾。

1.3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挂钩的出发点是保护基本农田面积,保护农用地数量,保证城镇农村建设用地不增加。但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出现为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强拆强建,积怨日深。

1.4 城镇化建设

1.4.1 城乡地政缺乏统一管理 在市区里道路属于市政,道路管理缺乏统一规划建设,通讯、供排水、电力、热力等管线各自为政,道路挖开、线路铺设,管道施工分头实施,一是经常交通堵塞,二是挖填无序不统一,造成极大浪费。应学习日本道路管线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1.4.2 城乡建设用地已调研多年,仍然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原来的城乡二元政策,忽视了农村建设用地发展权、合理收益权,造成现在城中村的建设用地低效、规划短视、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其中最大的障碍在于国家集体的收益分成,在于忽视耕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建议

(1)经省级民政部门勘查定界的行政界显然对动态变化的情况准备不足,建议取消以河流等变化现状地物或以村权属界为行政界限。

(2)在土地开发整理实施过程中,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加大重视力度,加强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把以增加耕地有效面积为目标转移到数量质量并重的目标上来,对中低产田大力改造,打井筑池、修灌排设施,增施有机肥,保持增加地力,增加耕地的有效产量。

(3)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该顺应民意,在农业合作化进程快,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作业,城镇化较快,农民进城意愿较强的地区逐步开展,不搞一窝蜂上马,一刀切建设,循序渐进。严格遵循《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文件精神,严禁盲目大拆大建和强迫农民住高楼。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人口转移相协调,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区分城镇规划区内、城乡结合部、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4)建议早出台打破国有土地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给予集体用地进入一级土地市场的法律地位,给予集体土地自主发展空间及加大集体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时集体农用地所有者利益分成等有关政策,保证集体耕地的发展权、收益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有法可依,也可细化产权主体,防范泡沫经济。

参考文献

[1] 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

[2] 姚斯杰.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合理利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1).

[3] 陈银蓉.我国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

[4] 张昌年,杨述贤.关于土地利用问题的初步探讨[J].经济问题,1981,(05).

[5] 夏显力,李世平,赵敏娟.城市土地整理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01).

[6] 董德利,徐邓耀.浅析城市土地整理[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02).

[7]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

[8] 曹义.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探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篇7

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健全法规。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建设工程安全事故, 除了一些表层的致因外, 其深层次的原因还与我国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有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利益各方要谋求近期的利润和长远的发展, 承担责任和风险的大小, 应与获利的多少大致相协调。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提供给市场营造平等、公平环境的政策及措施, 应重视各方利益的协调, 重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问题直接涉及到施工企业的利益和发展, 涉及到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利益。显然, 解决建设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不能完全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路和办法, 要探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和办法。这需要总结、分析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本领域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

二、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

我国多年来实行“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对保障人民生命和社会财产安全, 促进行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种管理体制的不尽完善和对新形势、新经济发展的不尽适应也逐渐显现。

首先, “企业负责”意味着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主要与建设施工方有关, 安全风险由施工方单独承担。工程建设中, 建设方在与施工方订立的施工合同里, 不承担任何安全责任。要求“企业负责”, 实际上是弱化了建设方在安全生产中的主要责任地位, 替建设方规避了安全风险。建设方将安全风险以定额中“安全生产费用”的较小代价, 合法地转移至施工方。在建设方和施工方的相互关系中, 施工方处于从属和弱势地位, 要从属和弱势者独立承担安全生产风险是欠公平的, 建设方与施工方的获利和风险关系明显失衡。工程建设中, 建设、设计、监理等相关各主体方, 关于建设安全生产的责任不明确。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建设、设计、监理等等相关各主体方, 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 不太关注和重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 有的甚至认为我不是施工方, 安全生产与我无关。不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的工程建设, 政府投资的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及强势投资方兴建的工程占一定比例, 这无疑是安全生产的隐患。不少工程安全事故, 与建设方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关;有的事故中, 建设方就是主要或直接责任者。

其次, 在某种程度上, 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中缺乏激励机制, 对违法、违章行为缺乏处罚力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和成本最小, 是每个企业的自觉行为和目标。企业不会将精力、资金和设施投至貌似没有经济效益的地方。建设工程施工中, 施工方并非不知道发生安全事故的后果, 他们担心事故发生, 但出于生存、利润与发展的考虑, 认为抓安全生产要投入, 没有利润, 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 不怎么抓也没有出什么大事, 往往不愿作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 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 而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对待安全生产问题。施工方的侥幸心理, 除了与只重视眼前利润忽视安全生产带来的隐形及长远效益的主观原因有关外, 还与行业管理的政策, 措施有关。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没有事故发生的施工企业, 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缺乏有力度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 导致施工方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或受挫。对于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不按国家及行业安全技术规范、规程进行施工, 但侥幸没出安全事故的企业, 缺乏处罚或缺乏有力度的处罚, 这在客观上助长了施工方对待安全生产问题的麻痹、马虎、漫不经心及侥幸心理, 致使施工方在安全生产及管理上的精力、资金和设施投入不足, 措施不力, 甚至出现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局面。工程中, 安全生产费用定额偏低, 这也是施工方资金和设施投入不足的客观原因。

第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建设投资的主渠道由单一的国有, 向多元的方向发展。我国实行的是建设项目申报制度, 对于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开工的工程, 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无法对其实施安全监督和质量监控;即使是按建设程序开工的工程, 由于人力、财力等诸多因素, 也很难做到“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真正到位。从事施工作业的一线工人往往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建设专业知识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自我保护意识差。他们身处企业的下层, 一些工人尚达不到训练有素和职业化, 很难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实施有效有“群众监督”。

三、完善和改进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对策

公路工程招标中现行评标办法论述 篇8

1 合理低价法

合理低价法是指在评标时, 评标委员会对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文件, 按其投标价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 依次推荐前三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方法, 关键步骤如下。

首先, 为防止哄抬标价, 招标人可以设定投标控制价上限, 由招标人自行编制或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 并且一般在开标前3天公布。投标价超出招标人控制价上限的, 视为超出招标人的支付能力, 作废标处理。

其次, 在开标现场, 宣读完投标人的投标价后, 应当场计算评标基准价。评标基准价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采用所有被宣读的投标价的平均值 (或去掉一个最低值和一个最高值后的算术平均值) , 并对所有不高于平均值的投标人的投标报价进行二次平均, 作为评标基准价;二是计算所有被宣读的投标价的平均值 (或去掉一个最低值和一个最高值后, 取算术平均值) , 将该平均值升降若干百分点 (升降范围招标文件中必须载明或者可以现场随机确定具体数值) 作为评标基准价。评标基准价在整个评标期间保持不变, 不随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人的数量发生变化。评标基准价的计算方法和评分方法应在招标文件中载明。

投标人的投标价等于评标基准价者得满分, 高于或低于评标基准价者按一定比例扣分, 高于评标基准价的扣分幅度应比低于评标基准价的扣分幅度大。

最后, 在评标时, 一般按照投标价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 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 对存在重大偏差的投标文件按废标处理, 对施工组织设计、投标人的财务能力、技术能力、业绩及信誉不再进行评分, 只要求响应招标文件实质性条件要求。按投标人投标价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 依次推荐前三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 (当投标价得分相等时, 以投标价较低者优先) 。

本办法的适用范围:公路工程项目招标中为减少评标时的人为因素, 除技术特别复杂的特大桥和长大隧道工程外, 一般采用合理低价法进行评标。应注意的问题:

(1) 招标人在出售招标文件时, 应同时提供“工程量清单的数据应用软件盘”, “工程量清单的数据应用软件盘”中的格式、工程数量及运算定义等应保证投标人无法修改。投标人只需填写各细目单价或总额价, 即可自动生成投标价, 评标阶段无需进行算术性复核。

(2) 为防止投标人低价围标, 评标基准价计算如果采用投标人报价二次平均方法, 招标文件可明确最低价不计入第二次报价平均, 建议采用另一种评标基准价计算办法。

(3) 招标人自行编制或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投标控制价上限时, 应注意投标控制价上限的价格水平, 防止过低造成无投标人投标或低价抢标, 对今后工程管理不利。

2 最低评标价法或次低评标价法

最低评标价法或次低评标价法是指评标时, 评标委员会按评标价由低到高顺序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 推荐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且评标价最低或者次低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方法, 关键步骤如下。

首先, 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或次低评标价法一般应设有标底, 若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评标价低于标底 (扣除预留金和招标人材料购置费后) 15%以下;或者在未设标底时低于所有投标人评标价 (五个或五个以上时, 去掉一个最低值和一个最高值) 的平均值15%以下时, 则将要求该投标人做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以证明该报价能够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工期完成招标工程。如果投标人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说明其投标价的合理性, 评标委员会应当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价竞标, 作废标处理。

其次, 如果投标人提供了证明材料, 评标委员会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投标人低于成本价竞标, 为减少招标人风险, 招标人有权要求投标人增加履约保证金。一般在确定中标候选人之前, 要求投标人作出书面承诺, 在收到中标通知书14天内, 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额度和方式提交履约担保。若投标人未作出书面承诺或虽承诺但未按规定的时间和额度提交履约担保, 招标人可取消其中标资格或宣布其中标无效, 并没收其投标担保。

最后, 履约担保增加幅度建议如下。

(1) 当 (A-B) /A≤15%时, 履约担保为10%合同价的银行保函。

(2) 当15%< (A-B) /A≤20%时, 履约担保为10%合同价的银行保函加5%合同价的银行汇票。

(3) 当20%< (A-B) /A≤25%时, 履约担保为10%合同价的银行保函加10%合同价的银行汇票。

(4) 当25%< (A-B) /A时, 履约担保为10%合同价的银行保函加15%合同价的银行汇票。

其中:B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价;A为招标人标底或所有投标人评标价的平均值。

本办法的适用范围:公路工程项目招标中, 对于技术运用成熟、工艺简单、价格比较透明的项目可以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或次低评标价法;使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项目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进行评标。应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两个。

(1) 为防止投标人以低于成本价抢标, 并减少由于低价中标带来的实施阶段的问题, 建议招标人设立标底, 严格控制低价抢标行为, 标底应在开标时公布;在签定合同时要特别明确施工人员、设备的进场要求、工程进度要求, 以及违约责任和处理措施;

(2) 报名时就要严格审查投标人的资格条件, 坚决杜绝资质外借等行为。

3 综合评估法

综合评估法是指评标时, 评标委员会对所有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文件的评标价、财务能力、技术能力、管理水平以及业绩与信誉进行综合评分, 按综合评分由高到低排序, 推荐综合评分得分最高的三个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方法, 关键步骤如下。

首先, 根据招标项目的不同特点, 可采用有标底招标和无标底招标两种形式。

(1) 有标底方式。标底应在开标时公布, 评标价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1) 计算所有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文件的评标价的平均值, 将标底同评标价的平均值进行复合, 得到复合标底;将复合标底下降若干百分点 (招标文件中必须载明或者可以现场随机确定具体数值) 作为评标基准价, 投标人的评标价等于评标基准价得满分, 高于或低于评标基准价按不同比例扣分; (2) 招标文件可以明确标底不参加评标基准价的计算, 仅作为控制计算进入评标基准价计算范围 (范围在招标文件中写明, 招标人自行确定, 一般为招标人标底的85%~105%) 。为避免招标人标底偏高造成报价高的投标人评标价得分高, 引起争议, 在评标价得分计算中明确:报价在招标人标底的105% (含105%) 至85% (含85%) 范围内的投标人的评标价的平均值下降若干百分点之后为评标基准价;若投标人评标价均未进入上述计算范围或进入上述计算范围的投标人为2家 (含2家) 以下时应检查标底, 如标底有误, 取评标价 (5家及5家以上去掉一个最高和一个最低值) 的算术平均值下降下降若干百分点 (招标文件中必须载明或者可以现场随机确定具体数值) 之后为评标基准价。

(2) 无标底方式。评标价得分计算方法如下:计算所有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文件的评标价的平均值, 将该平均值下降若干百分点 (招标文件中必须载明或者可以现场随机确定具体数值) 作为评标基准价, 投标人的评标价等于评标基准价得满分, 高于或低于评标基准价按不同比例扣分。高于评标基准价者扣分幅度应比低于评标基准价者的扣分幅度大, 具体比例应在招标文件中规定。

其次, 在招标文件公布的评标办法中, 应公布各分项的小分, 未载明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依据。如果设立单价合理 (平衡) 性的, 一般应能客观计算分值, 可以不由评标委员会打分, 且应事先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具体的评分计算方法以及进行评定的单价项目名称, 在开标时就将所有投标人报价中上述部分报价公开宣读。

适用范围:本办法仅适用于技术特别复杂的特大桥梁和长大隧道工程。

应注意的问题: (1) 为控制投标报价, 建议招标人设立标底, 或设定投标控制价上限。设立标底的, 中标人应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开标前的标底保密; (2) 技术特别复杂的项目, 采用本办法时, 技术评分因素应当以方案、材料、设备为主, 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委派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香肠陈述有关技术要点、回答和解释评委的疑问; (3) 对于资格预审已评审过的业绩、信誉、财务能力、人员资格应相应降低评分权重。

4 双信封评标法

双信封评标法是指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将投标报价和工程量清单单独密封在一个报价信封中, 其它商务和技术文件密封在另外一个信封中, 在开标前, 两个信封同时提交给招标人, 招标人进行两次开标、分别评审的方法, 关键步骤如下。

首先, 第一次开标时, 招标人只打开商务和技术文件信封, 报价信封交监督机关或公证机关密封保存。

其次, 评标委员会对商务和技术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 (1) 若采用合理低标价法或最低评标价法, 评标委员会应确定通过和未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名单; (2) 若采用综合评估法, 评标委员会应确定通过和未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名单, 并对这些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进行打分。

再次, 招标人向所有投标人发出通知通知中写明第二次开标的时间和地点。招标人将在开标会上首先宣布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名单并宣读其报价信封。对于未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 其报价信封将不予开封, 当场退还给投标人。

最后, 第二次开标后, 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进行评标, 推荐中标候选人。

适用范围:适合规模较大、技术比较复杂或特别复杂的工程和招标周期紧、报名单位可能比较多的项目, 但应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 采用合理低价法、最低评标价法或综合评估法。

浅谈现行招投标工程的施工索赔 篇9

1.1 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及性质。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于缔结合同之际具有过失, 从而导致合同不成立、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时, 使对方当事人遭受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介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制度。缔约过失责任理论, 缔约过失责任在理论上的突出贡献, 就在于它打破了实证合同法的封闭体系, 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扩大到合同缔结之际。在合同缔结的过程中, 当事人负有彼此照顾和相互注意的义务, 违反该项义务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 合同成立前就不再是法律调整的空白地带。

通常认为,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 是建立在诚实信用原则之上的契约义务。一般来讲, 当事人为订立合同而进行接触磋商之时, 已由一般关系转变为特殊的关联关系。当事人应该有协调、告知、照顾、保护及忠实义务等。这些义务都以诚信原则为基础, 当事人违反此项义务, 应就所产生之损害负赔偿责任。因此, 缔约过失责任的基础应为依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先契约义务。

1.2 招标活动中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

投标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 常见的是弄虚作假参加投标, 或者在议标或邀请招投标中招标人做虚假承诺等行为。鉴于此, 这里主要介绍招标人应承担的缔约过失责任情形。

(1) 建设工程项目不具备招标条件而进行招标。工程建设项目应具备的实质性。条件应该包括:工程概算已经获得批准, 建设项目正式被列入国家、部门或者地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已经具备资金、图纸技术等方面的条件等。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 如果不具备这些实质性条件, 擅自组织招标, 并给投标人造成损失的招标人,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虽然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 但是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施工招标。对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而言, 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质性物质条件, 但是获得招标投标管理部门的审查同意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性条件。未经批准擅自招标的, 该招标行为一律无效。 (3) 标底被泄露。标底在开标以前应该处于严格的保密状态之中。标底被泄露是招标投标活动中严重的违法行为, 将有可能导致招标投标活动丧失其应有的公平与公正, 因此这样情况下的定标结果应当被确认无效。属于招标人过错的, 应当由招标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4) 虚假招标, 隐瞒工程项目真实情况。这主要是一些建设单位出于宣传本单位, 提高本单位的社会知名度而发布虚假招标广告, 严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形。 (5) 同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编制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标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只能编制一个标底, 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底进行招标投标的, 定标结果无效。 (6) 擅自改变评标或定标办法。评标与定标办法应当在开标之前预先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审查同意, 如若需要更改, 必须重新办理审批手续。评标、定标的办法一旦公布, 即对招标人产生法律约束力, 不得擅自更改, 否则, 由此产生的缔约过失责任由招标人承担。 (7) 由于招标人原因所导致的招标中止或者招标失败。招标程序一经启动, 除非依法应当中止的外, 一般不得中止。如果因为招标人的原因导致招标中止或者招标无法继续进行, 应当由招标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1.3 招标投标中缔约过失的索赔范围。

其一, 招标方过错。因为招标人的过错而造成施工招标无效结果的, 招标人应当承担所有投标人因参加投标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者费用开支。这个费用的范围比较广泛, 包括了人工费、资料费、差旅费等各方面的开支, 如果投标人因参加投标, 却又丧失了承包其他工程项目的的机会, 这里就可能存在一个可预期的利润收益损失, 有过错的招标人还应该对该项目的损失作出赔偿。其二, 标方过错, 由于投标人的过错而造成工招标无效结果的, 应当由该投标人赔偿招标人因为重新组织工招标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损失。

2 招标投标中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的索赔

2.1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 行贿或者账外给付回扣的行为。这是指在建设工程招标中, 投标人为了中标, 在投标文件之外私下承诺向招标人及其主要负责人、经办人员提供报酬或者其他好处的行为。 (2) 弄虚作假、隐瞒自身真实情况的行为。这是指投标方为了获得招标方对其资质、实力的更大信任, 为了实现顺利中标而实施的伪造各种证书或者证明文件, 伪造各种档案、技术资料等一系列带有欺骗性质的行为。 (3) 串通投标的行为。这是建设工程招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包括招标人和个别投标人之间串通, 排挤其他投标人的行为以及投标人之间互相串通, 共同欺诈招标人, 迫使招标人在串通投标者预谋的范围内高价定标的行为。 (4) 非法获取标底秘密的行为。标底是确定中标人的重要依据。按照法律规定, 标底一经审定, 直到开标时方可启封公布。知悉标底的人均有保密义务, 而非法获取标底秘密本身即构成违法, 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5) 诋毁竞争对手的行为。诋毁竞争对手是通过故意捏造和散布有损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虚假信息, 以达到使该竞争对手无法参与投标, 或者在竞标中处于劣势这一目的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6) 通过非法手段获知对手投标文件的行为。在建设工程招标中, 投标文件的报价、工期、技术措施等内容对于竞标成功与否有着重要意义, 属于建筑行业中通常认为的商业秘密范畴。投标文件包括了该投标人在其资质条件、技术、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信息, 未经许可擅自公开和获取对手投标文件的行为, 有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7) 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这里主要是指建筑市场上存在着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现象。当地政府排挤和限制外地施工企业, 本部门、本系统的企业排挤和限制外部门、外系统的企业参与投标的问题十分常见。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 很大程度上是个别投标人利用其与有关行政机关的各种联系积极努力的种结果。这一行为严重干扰了建筑市场的良性竞争。

2.2 不正当竞争行为索赔的法律依据。

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法律上已经被明令禁止。建设工程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行为一旦发生, 将有可能使其他竞争者失去本应该获得的中标机会, 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这是承担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责任的基础。根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性质、危害程度等具体情况的不同, 应该追究不正当竞争者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在这里, 我们要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的损失提出索赔, 就必须以有关民事法律责任为基础。

2.3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索赔范围。

在招标投标活动中, 因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引发的索赔也是一项正当的权利要求, 它是遭受损失的正当竞争者通过某种合法手段弥补其损失的重要途径。索赔的提出必须以民事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基础, 索赔过程本身也是追究不正当竞争者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建设工程索赔是合同为主要依据, 并且以工期、费用补偿等为主要索赔要求。与此不同的是, 招标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者承担的是一种侵权民事责任, 而不是违约责任, 因而不能以一份尚未汀立的合同为索赔依据。因此, 这里的索赔也就不能受到建设工程合同中关于工期、费用补偿索赔类型条款的约束。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可以将针对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提出的索赔理解为对遭受侵害的民事权利的一种救济方式。

接照民法的基本理论, 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索赔作为一种弥补损失的正当权利要求, 以经济损失赔偿为主的索赔要求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赔偿要求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一是因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导致的实际财产损失, 如投标人参加投标所发生的费用;是受害者因为调查行为人侵害其合法权益而发生的合理费用;三是受害者依法可得的利益损失, 即未中标的受害人通过承包施工项目奉应获得的利润收入。如果有证据证明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受害人本应中标而未中标的唯一原因, 则行为人就应当对该可得的利益损失做出赔偿。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渐开放, 建筑行业的规范化、市场化也正在进一步深化,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越来越重视索赔工作, 本文介绍了招标投标过程中缔约过失的概念、性质、情形、索赔范围及对招标投标中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导致的索赔。

对现行铁路工程预算定额的应用探讨 篇10

关键词: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定额调整

我国铁路工程事业迅猛发展, 施工建设预算项目增多, 预算定额越来越复杂。因此在预算定额的应用中也随之暴露出相应的问题, 例如材料消耗, 机械损耗, 材料价格变动和施工措施等一系列情况, 这些将加大预算定额, 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找出合理的对策, 一直是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应用的焦点。

1材料和机械的消耗

在我国铁路施工过程, 周转料是材料耗费的最大问题。随着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兴起和应用, 过去的定额要求已经不能满足现行铁路工程的发展需要了。因此, 重新对定额进行修订是必须要求。一般对于定额材料调整, 如周转料、模板和补充新材料, 应只对不合理的摊销进行大力调整。目前, 在我国浮现定额基价中的周转料的摊销次数, 和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据有关文件的要求, 各种模板摊销次数不同, 通常考虑50次, 如定型钢模板一般考虑100次。但目前在我国普通铁路上的钢模项目, 摊销次数最高约20次。

此外, 铁路客运专线暴露问题更为严重。主要存在工期紧、结构造型多样等问题, 无法保证再次利用相同结构产生的功能。

对于新购进来的产品, 因为需要保管, 预防生锈, 必要时需要转移运送等, 那么产生的费用又会大大增加。一般情况下, 许多材料不得不在竣工之后按废弃的块铁来处理, 这无疑让模板摊销量大大增加。特别是那些梁部工程, 其模板设计具有特殊性, 它的投入是一次性的, 所以更容易造成浪费。

在铁路工程中, 机械台班消耗是一个问题。按现行定额的有关要求, 在机械台班的消耗量上要求降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但事实上, 施工定额和预算定额两者之间的机械幅度差要求控制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所以此幅度已超出了铁路工程的承受范围。

如何算出材料和机械的其他费用呢?要列入定额材料费行列的, 都是某些材料在数量上较少, 影响也不大的费用支出, 通常情况下, 又把它看做其它材料费的综合价。在一些机械消耗费用, 那些小型机械所涉及的费用支出也按其它的机械费的综合价格来算, 但主要机械是除外的。通过安拆和场外交通运输费的途径方法, 这些费用又可以根据其占用剩下那部分的对应比例系数来进行运算确定。根据有关人士制定的公式, 其它机械费等于定额内的其它材料费 (或者其它机械费) , 和定额范围内的材料费 (或定额下的机械费) 与定额范围内其它的材料费之差的比率, 再和材料费相乘所得。

特别注意, 在上论述中, 材料费与机械费, 都是指按人工费的方法来确定的相对应的单价, 再和定额范围内, 对应的人工以及材料单位的耗用量的乘积。通过这种方法, 并利用现行预算定额, 具体结合市场测定资料, 可以核算出相应的工程费用。

2单价问题

有关文件规定了铁路价格主材料价, 但仍未能够达到市场价。主材料价格, 是根据相关设计单位通过实地调查分析采用, 由定额站定期公布。由于公布价和市场价存在大出入, 使得施工单位在铁路编制预算时, 价格采用出现问题。若采用市场价, 可能无法中标, 因为这与业主编制价格相差太远。如果用公布价, 在施工过程中, 却要承担材料价格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 应该去借鉴交通部在材料价格方面的具体处理办法。例如, 公路建设的整个预算和预算编制办法。它们所规定材料价一般采用当地调查的市场价, 这样能和实际符合。鉴于铁路工程预算定额确定与相应费用单价有关, 不得不再详细讨论这一问题。预算定额的费用单价, 主要是由上面提到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等几个方面组成的。

人工费用单价与材料费用单价。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铁路投入的人工费用和所需材料的费用, 其各种信息, 全部都可以通过有关网页, 非类别并且系统性地获取, 而且信息丰富。铁路部门只要把这些获得的信息通过特殊的处理操作, 如利用软件来科学有效地做处理, 可以快速获取市场单价, 而且具有针对性。然后就可以把获得的费用单价来作为核算铁路工程的直接费用, 是一个可靠的计算依据。这样确立的费用单价, 能和时刻都在变化的市场价格相符合, 切合实际, 是较为真实可信的。

机械台班的单价问题。这个单价下的费用, 包括折旧费和大规模修理费, 经常性的维修支付费, 安装清拆及场外的运输费用, 和燃料费用, 投入的人工费等等一系列费用。 (对折旧费的确定方式, 是按照目前市场在机械原值确定之后, 针对那些有固定或者已被了解的折旧年限, 其贷款要承担的利息和残值率等来实现的。 (对大修理费和经常修理费, 是根据人工费以及材料费计算单价的方法, 来测它们的单价后, 相乘可得到具体结果。 (关于安装清拆及在场外的交通运输费用, 所占该机械的台班费用基价比重小之又之小。不过, 据专业人士介绍, 可利用它占剩下部分的台班费用的基价总和得出的比例系数, 从而和剩下那部分的市场台班基价之和, 可以计算出来。 (燃料的动力费用以及人工费用的计算, 必须要给出二者相应的单价后, 实行机械化的施工定额, 并确定机械燃料的消耗定额对应的消耗量, 然后相乘便可计算出来。然而, 单价容易受到影响而变化。首先, 随着人流和物流频繁和扩大, 其流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 这将对单位波动的差异性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次, 由于我国市场制度的建立以及市场的扩展范围增大, 人力、物力对应的产品价位, 也将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随时发变化。第三, 由于商品服务在互通有无方面加大, 使生产成本具有不确定性, 从而导致该产品价格上的变化。

3定额调整问题

定额调整不及时是现行铁路工程预算定额的应用遇到的一大障碍问题。随着目前我国铁路在新技术上迅速发展, 在客运专线方面也不断建设, 所给出的旧定额明显不足以满足当今发展需要。而且, 出现新的补充定额, 但未能及时地进行发布, 使得报价编制只可以按照原有的定额来进行调整并进行补充。这样的话, 出现不科学严密的情况, 并且和实际施工时具体情况相脱离, 导致施工的时候价值过大。为此, 时刻关注铁路施工运营新动态, 及时调整定额尤为重要。

4施工费用问题及策略

在我国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应用中, 施工措施产生的费用, 能为施工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应按有关文件规定统一根据具体情形确立。由于各个工程性质不同, 存在地域上的差异, 以及技术含量上的使用也不尽相同, 导致施工措施也不相同。因此, 费用的产生也就具有很大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 在我国, 临时建设标准要求越来越高, 其旧定额确立已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了。而且对于其中的检验试验费, 由于技术标准要求提高, 抽查检验的频率也有所增加, 因而检测费用也随之不断增大。尤其是目前对桩基和梁这两方面的大力检测, 其费用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 在施工费用问题上, 安全措施费应该增加。

5结束语

鉴于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 过去铁路定额已远远不能满足铁路基本建设工程预算的编制, 上文从现行铁路施工角度切入, 从材料消耗、机械台班费和材料单价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对铁路工程预算定额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提出一些计算方法和策略, 鉴于自身水平有限, 欢迎指正。

参考文献

[1]关于发布《铁路工程预算定额第七册电力工程》和《铁路工程预算定额第十二册站场工程》的通知[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7 (02) .

上一篇:话题营销下一篇:产业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