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

2024-06-20

留学生汉语(精选十篇)

留学生汉语 篇1

一、汉语声调的重要性

汉语声调具有升降曲折的变化, 与大多数语言语音系统中的声调或轻重音差别较大, 因此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时, 受母语语音干扰最多、产生偏误最普遍的难点。然而, 如此难学的声调却是汉语语音结构中最敏感的成分。因为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只有四个, 比声母和韵母少得多, 在语音结构中的负担也就重得多, 由于平均每四个音节就会出现一次相同的声调, 因此, 如果某一个声调读不准, 就立刻会被人听出来。即使个别声母或韵母发得很准确, 如果声调不准, 那么听起来仍然是不地道的汉语。汉语的语音面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调, 留学生若声调发不准就很容易让人感觉是“洋腔洋调”。而且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果几个音节的声韵都相同, 声调不同, 那么这几个音节的意义就不同。因此, 声调发不准并不是听起来不地道这么简单的问题, 它往往会导致语义上的误解。

二、第二语言语感

对于“我没吃饭了”这句话, 没有语言学知识的人虽讲不出句子错在哪, 但能确定句子是错的, 这就是语感的“神奇力量”。别看这种感觉似乎“没有一点儿根据”, 但准确性却是不容置疑的。人们不需要过多地学习语言知识, 仅凭长期形成的语感就能保证与他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从深的层次上讲, 它 (语感) 更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一种方式、一种结构, 也就是说, 它暗含着人类对语言的一种理性分析, 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语感是人类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判断和理性推理的融合。”可见, 语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人们在头脑中长期积累的内在语言能力的一个外部显现, 母语环境下自然造就了人们母语语感的形成, 而第二语言语感的形成条件不是自然具备的, 必须人为地去创造, 只有各种条件具备得非常充分, 第二语言语感才能够形成。大文豪林语堂先生是英语学习的成功者, 英语学得可谓出神入化, 他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一再强调, 学习外语必须“口读、耳闻、手写、目视, 不断地仿效与熟诵, 在整句地仿效, 整段整篇地揣摩中, 学习者会不知不觉地将其句法、音调整个吸收, 从而达到像孩子学说话般地脱口而出的境界”。这样看来, 第二语言语感的形成并非易事, 非下苦功夫不断积累不可。所以,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汉语语感的训练。

三、用语感训练的方法强化留学生的汉语声调习得

在汉语语感训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设想将汉语语感训练应用于强化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当中, 以便有效地纠正声调偏误, 使留学生说一口地道的普通话。以下是进行语感训练的步骤:

(1) 准备好适合声调习得的语感训练语料。如:针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 教师可以选择单字、二字以上词语、短句作为语料, 要同时呈现汉字和拼音。

(2) 根据课时安排语感训练的内容。语感训练的时间由教师自由安排, 既可穿插在正课中, 也可单独开设语感课。但时间要安排得当, 根据课时制定训练内容, 并按计划进行。比如, 若语感训练在正课中穿插, 教师可以安排十五分钟左右的训练, 每次只集中训练一个声调, 或一种声调组合 (如:二声加三声) 的词语。但要在开课前安排好一整套训练内容, 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安排得合理、完整和科学。

(3) 带领学生多样朗读, 实现声调的正强化。让学生反复读语料, 做到发音准确并且可以脱口而出。为避免枯燥, 可以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 如:默读、出声读、慢读、快读、分角色朗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训练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

(4) 引导复述。引导复述是语感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检验语感训练是否达到目的的关键环节。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能达到复述语料的程度, 那么学生的声调习得即实现了质的飞跃, 语言训练也就收到了成效。

摘要:在语音习得中, 汉语声调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难点, 本文提出汉语语感训练对强化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的作用及实施汉语语感训练的方法。

留学生汉语 篇2

汉语热 参加2013年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教老外学中文 20国留学生竟在一起“赛汉语”

昨天,第六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在暨南大学开赛,来自美国、比利时、韩国、苏丹、俄罗斯等20个国家的30多名留学生齐聚暨南大学“赛汉语”。

比赛分为自我介绍、评委提问和才艺展示三个环节进行。自我介绍环节是选手在1分钟时间内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初步展示;评委提问环节为选手逐一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才艺展示环节则是选手们“各显神通”的大舞台,五洲学子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由快板、剪纸、朗诵、相声、武术、歌曲组成的中华文化大串烧。

汉语热 来华留学生为中国技术努力学中文

参加“汉语桥”比赛的甘肃来华留学生小绿最终没有获得进京复赛的资格,她有些失落,“中文真的很好听,学习汉语逐渐流行,只有熟练掌握汉语才能让我更了解中国,并能顺利在中国进行更加专业的学习”。

第六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预赛兰州赛区3日开赛,来自兰州高校15个国家29名在华留学生参加比赛。留学生通过歌舞、相声、快板、魔术等表演“秀汉语”。

19岁的小绿来自土库曼斯坦,是兰州交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留学生。小绿2011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学习一年汉语,通过考试划分,2012年,她来到兰州,与同在兰州交通大学学习的姐姐“加汉”和“蓝莉”成为了校友,成为该校留学生中小有名气的“姐妹花”。

“听到姐姐们说流利的中文,很羡慕,想着有一天我也能将中文脱口而出”,小绿说,随着中文在其国家的流行,熟知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汉语好的人也能较好就业,“当我学习汉语后,我就更想来中国学习它的技术和文化,学好中文成为了我们来中国的一个必要工具”。

儒森汉语

小绿说,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的姐姐蓝莉已找到工作,将前往中国驻土库曼斯坦大使馆工作。“毕业后,我也要将在中国学到的丰富知识带回国家,希望能在两国经济发展上尽力”。

汉语热 参加2013年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教老外学中文前景好!

据教育部预测,到2015年,学汉语的人数将达到2个亿,而汉语教师的缺口在500万以上。在国外,一个拥有国际认可的汉语教师资格的人士,薪金已达到了7万-10万美元,在国内月进万元,也较普遍。不过要想从事此行业,必须取得相关的资格证。目前认可度最高的是IPA国际认证协会颁发的“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此证书被WTO160多个国家认可,具有权威性!

留学生汉语 篇3

一、“汉语桥”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广汉语为目的的“汉语桥”,在各类比赛和表演项目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首届“汉语桥”比赛中,第二个项目是从歌曲联唱中听考题,这些歌曲都是根据古典诗词谱曲而成的,它们分别改编自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先由中国歌手演唱这些曲目,再由参赛选手从中选择一句名言来描述其中的情景、意境,这显然是考察选手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在第四届的比赛中,第二项比赛是“弦外之音”,以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的主题曲作为考题,考察选手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理解程度。在历届“汉语桥”中,中国古典文学知识都占有重要位置,虽然每次比赛的形式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但是考察的内容都是中国古典文学。

除了古典文学之外,中国传统艺术也是“汉语桥”的重要内容。在首届“汉语桥”比赛中,安仁良(加拿大)和盖未名(美国)共同表演的相声《俏皮话》赢得满堂喝彩。他们身着相声演员的传统服饰长衫,满口歇后语、谚语、惯用语,再配以生动的身体语言,成为比赛中的一个亮点。在第三届“汉语桥”中,参赛选手分别用天津陕板、山东快书和快板书三种表演形式表演了《武松打虎》。

中华戏曲也是“汉语桥”的重要内容,一些经典曲目经常出现在各届比赛中。例如,在第二届“汉语桥”中,参赛选手表演了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女驸马》的片段;在第三届“汉语桥”中,选手表演了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的片段。

另外,享誉全球的中华武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各国留学生的喜爱。在第一届“汉语桥”中,中华武术表演贯穿整场晚会,一位位海外“武林高手”纷纷登场亮相,他们精湛的表演将中华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表现得栩栩如生。在武术表演中,表演者使用扇子、毛笔、大旗等道具,把武术演变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武术舞蹈。

“汉语桥”不仅是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比赛,而且是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它既要具有知识性、专业性,也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观赏性。中国传统艺术表演兼具这两方面特点,所以在历届“汉语桥”的表演节目中都是重头戏。

二、“汉语桥”中的中国现代文化

现代中国不能只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现实中的中国文化也必然以现代精神为主导。“汉语桥”的组织者们不想用一个已经成为历史的、只能供人观赏的传统中国掩盖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中国,所以中国现代文化也是“汉语桥”的重要内容。

在第二届“汉语桥”中,有一个试题故意将《茶馆》的作者混淆,让选手辨认。《茶馆》是老舍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话剧。现代话剧本身就来自西方,在20世纪初才进入中国;《茶馆》反映的也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此时的中国正是在西方影响下不断现代化的中国。在第一届“汉语桥”中,华家德(伊朗)朗诵了戴望舒的诗《雨巷》,雷萌(喀麦隆)朗诵了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它们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反映了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而且新诗本身就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诗体形式。

现代歌曲也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歌曲贴近现实生活,便于传唱,留学生还可以从中感受中国文化。在第一届“汉语桥”中,留学生演唱了中国著名作曲家陈歌辛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这首歌是中国早期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它与歌曲《夜上海》已经成为了旧上海的标志。阿达莱蒂(哈萨克斯坦)和米静婕(英国)演唱了《茉莉花》,这首歌曲曾经在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等重大场合演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标志。

在历届“汉语桥”中,现代歌曲出现的次数分别是:第一届4次,第二届2次,第三届6次,第四届7次。相对而言,由于现代歌曲观赏性、娱乐性较强,文化内涵较少,所以都是以表演节目出现。演唱歌曲有助于舒缓比赛的紧张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汉语桥”毕竟也是一个电视节目,演唱现代歌曲极易吸引观众的兴趣,增加收视率。

中国现代文化反映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向汉语学习者传扬中国现代文化有利于学习者了解现实中的中国和当代中国人,毕竟这才是一个具体可感、生动活泼、每天置身其中的中国。正因为上述原因,中国现代文化也成为“汉语桥”比赛的重要内容。

三、“汉语桥”中的中外文化拼接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不断的交汇融合中发展变化,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也必然如此。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增加,各种文化的融合、拼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拼接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汉语桥”中就出现了很多中外文化拼接现象。

在第三届“汉语桥”中,开场是一个大型舞蹈表演节目,融合了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舞蹈。其中,非洲舞蹈粗犷有力,拉丁美洲舞蹈热情奔放,欧洲舞蹈舒缓优雅……同是第三届“汉语桥”,音乐剧小品《梁山伯与朱丽叶》把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英国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进行了跨时空拼接。梁祝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爱情故事中的绝唱,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影响,被欧洲人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将中西两个爱情故事拼接在一起,不仅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效果,而且可以通过对比展示两种文化的异同。

在第四届“汉语桥”中,歌舞《忐忑·孤独的牧羊人·wakawaka》将三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拼接在一起。《忐忑》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用戏曲锣鼓为唱词,融合老旦、老生、花旦等多种角色,在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孤独的牧羊人》是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音乐之声》是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的经典之作,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喜爱。waka waka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主题曲,节奏明快,舞台上的舞蹈动作热情奔放,具有浓郁的非洲风格。这个节目将中国、美国、非洲的三首歌曲拼接在一起,不仅让观众同时体会三种文化的艺术魅力,而且产生了独特的拼接效果。

中外文化的拼接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特点。中外文化拼接可以使留学生在多种文化的对比中更加客观地认识中国文化,培养包容心态。同时,选手们在比赛中能够接触到自己国家的文化,也使“汉语桥”比赛很有亲和力。另外,作为电视节目,“汉语桥”把多种文化相拼接,产生了新颖别致的艺术效果。

综观四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的总决赛,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届比赛中所占比例都是最高的,中国现代文化相对少一些,这一方面符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彰显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也符合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与上述二者相比,中外文化拼接要少一些,但是却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说明“汉语桥”正在日益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留学生汉语 篇4

关键词:汉语零起点,留学生,汉语综合课,对外汉语教学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中国作为留学的目的地和未来发展的立足点。然而绝大部分外国留学生都是汉语零起点, 对于中国文化、汉语知之甚少, 甚至一无所知。让这些留学生尽快适应并融入新环境, 学会使用最基本的汉语日常生活用语很关键, 这是对外汉语教学课必须承担的责任。目前中国高校的对外汉语课主要有汉语综合 (或称为“精读课”) 、听力和口语三门课。其中汉语综合课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 全面培养和训练留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笔者以近年来承担汉语综合课教学的经验和感受为基础, 对汉语零起点留学生的汉语综合课教学进行了如下几点思考。

二、以教材为本, 适当补充应用性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其性质是外语教学, 即第二语言教学。虽然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大多不能尽如人意, 但是很多通行教材在编订时充分考虑到了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习惯和接受能力, 应当在教学中尽量遵循教材的编排内容和顺序, 从语音知识和简单日常对话开始, 逐渐增加词汇和语法内容, 由日常生活用语到相对正式的汉语表达, 注重培养留学生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大部分汉语零起点的留学生在开始学习汉语时, 都有着较为急切的求知欲。他们期望课堂上学到的汉语能够解决他们在日常交往中遇到的语言问题, 比如吃饭、购物、坐车、看病等。这就要求汉语综合课教师适当地增加一些常用的生活用语, 紧抓留学生学以致用的心理。这一阶段留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都很高, 比如在学“对不起”时, 可以补充“没关系”、“不好意思”、“没事”等说法, 有的留学生就会立刻指出, 对中国人说“谢谢”, 他也会回答“没事”。在师生热烈的互动交流中, 留学生不仅能丰富自身的汉语词汇和表达, 还能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中学习汉语, 去自信地克服自己语音语调、辨识汉字的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语言传授的过程, 更是一个文化传播、推广的过程。即使是针对汉语零起点的留学生, 也要关注中国文化的适当导入。如讲解汉字“好”时, 告诉留学生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儿女双全就是好”, 一方面增强了汉字学习的趣味性和汉字记忆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也使留学生对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有所了解。再如讲到询问年龄时, 可以补充多种询问句式及其应用对象, 用“你几岁了?”问10岁以下的儿童, 用“你多大了?”问同龄的朋友, 用“请问您高寿?”问老年人等。虽然有的用法留学生不能立刻掌握, 但是他们能够了解中国文化中尊老敬老在语言上的表现, 懂得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场合、情境应使用不用的句式。另外, 汉语零起点的留学生多是第一次来中国, 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风俗人情、文化古迹都充满了好奇。汉语综合课教师还可以配合课文话题, 增加中国的节日习俗、风味小吃、名胜古迹等相关内容, 特别是高校当地的风俗文化、旅游景点, 都是留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些文化内容的加入, 不仅活跃了汉语教学的课堂, 也增强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对中国的感情。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法, 让留学生快乐学汉语

吕必松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指出: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利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包括交际性练习在内的言语操练。对于课堂讲授的知识, 留学生必须在大量的实际操练中才能真正地掌握。

方法一:创设生动有趣的话题、情境。教师依据课文主题设计相关情境, 让留学生分组练习并当堂表演, 如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国家、家庭状况等;也可以发动留学生自设情境, 让他们使用课外所学的语句进行对话;或布置课外题目, 课上轮流作口头报告, 如谈谈自己的中国朋友、描述去某个地方应该怎么走等。这样的练习方式生动有趣, 留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无疑会使他们的汉语学习更有动力。

方法二:开展游戏、竞赛。如写汉字比赛, 把普通的听写测验变为写汉字比赛, 听到汉字或词语最先举手的留学生到黑板上写, 写对汉字最多为胜。读写汉字对于汉语零起点的留学生来讲是最困难的部分, 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和学习中的挫败会使很多留学生丧失继续学习汉语的信心。在刚开始接触汉字的阶段, 这个简单的比赛能够激发起留学生识记、书写汉字的兴趣, 而这个基础打得越好, 后面留学生的表现也会越好。另如一些语音练习游戏, 每个留学生代表不同的声母、韵母, 教师随机念出一个拼音, 这个拼音中包含的声母、韵母两位同学就站起来, 留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方法三: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漫画、视频, 让留学生用汉语描述。这个活动可以由易到难, 最初是一些日常事物, 如公交车、自行车、飞机场、天安门等, 拓展留学生的词汇量;进而添加一些简单的情节, 如今天的天气有点儿冷、他到办公室找王老师等, 让留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课上学过的句型进行表达, 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甚至成段表达能力。

让留学生快乐学汉语, 可以调动和保护其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唯其如此, 留学生培养起学习汉语的兴趣, 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把汉语学好, 进入汉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四、课堂用语由纯英语向英汉双语、汉语为主过渡

在汉语综合课的课堂上, 教师最初的教学语言只能是英语。即使每节课补充一些汉语的课堂用语, 留学生也不可能很快记住并反应过来。此时教师不必刻意追求双语教学, 随着留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增加, 逐渐加大汉语的使用比例。如留学生学了数字的读法和“书”后, 教师就可以用英汉双语说“把书翻到第25页”并辅以翻书的手势, 说过几次之后, 直接只说汉语, 留学生就能听懂了。很多汉语课堂用语在反复强调和使用中给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能单独使用。但是此时的课文、词汇、语法难度都在增加, 要确定留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生词的含义, 掌握词汇、句型的使用, 还是需要借助英语的媒介作用。特别是讲解语法时, 一些较难理解或是容易混淆的语法现象, 用英语解释还是省时省力。已有研究者指出:由于这些学生不是跟母语说话者在同一个班组, 因此教师需要用第二语言学习者能理解的方式来教授内容, 而且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语言和任务要维持在合适的难度水平。需要警惕的是, 虽然以英语为媒介语能极大地提高汉语综合课的效率, 但很容易使留学生形成对英语的依赖心理, 理解汉语词句时总是先翻译成英语, 再翻译成其本国语言。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使用留学生已学过的汉语词汇, 尽快使汉语综合课堂脱离英汉双语的阶段。留学生更多地浸淫在纯汉语的情境中, 才能使他们的语言思维模式完成由本国语言、英语到汉语的转变。

五、加强情感教学, 培养师生感情, 鼓励学生的社会交往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汉语综合课教学中强调情感教学, 一方面能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另一方面还能让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归属感。汉语综合课课时较多, 教师与留学生接触也比较多, 应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关注留学生心理变化, 还要针对其个人情况给予单独指导。对因学习遇挫而情绪消极的留学生适当引导和鼓励, 帮助他们努力赶上;对于程度较好、进步较快的留学生推荐学习材料, 给足进步空间, 防止他们因课堂上收获不大而产生懈怠情绪。汉语综合课教师应时刻关注每一个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表现, 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 留学生大多第一次离开故乡和亲人, 对中国的社会文化, 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饮食、气候, 甚至作息时间等各方面都感到极大的差异, 这会使留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轻者影响心情, 重者可能引起严重的消极抵触情绪, 对汉语学习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汉语综合课教师还要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 并留心关注其心理问题, 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度过在中国的留学生活。汉语综合课教师还应鼓励留学生在课堂之外多与中国师生交朋友。大多数留学生喜欢与同龄的中国学生交往, 不仅能提高汉语水平, 还能更加深入地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文化, 收获学业之外的人生经验和阅历, 这对于留学生来讲是更难能可贵的。

六、结语

教无定法, 汉语综合课教学虽有基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但教师也应因材施教, 针对汉语零起点留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从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掘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及时更新内容, 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帮助汉语零起点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 带着浓厚的兴趣, 积极主动地学习汉语, 并为他们更高层次的汉语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寄洲.汉语教程 (第一册上) [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2.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讲义) [M].国家汉办编印, 1996:105.

[3]曹贤文.内容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34.

[4]李晓琪.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 2006.

留学生科技汉语教材编写模式探析 篇5

关键词:科技汉语教材  编写模式  编写原则

科技汉语教学属于专门用途汉语教学的一种,教学对象通常是来华就读理工科专业的学历留学生,教学目的是消除他们在专业学习中的语言障碍。近年来,随着来华理工科留学生的增多,科技汉语课的需求突显,科技汉语教学逐渐引起了重视,随之而来的是作为教学基本材料的科技汉语教材的缺乏。近年来,顺应这一趋势,一些科技汉语教材相继问世。这些教材在教材类型、编写理念、编写模式等方面不尽相同。就编写模式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种:以学科或话题为纲和以功能为纲。前者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安然主编的《科技汉语中级阅读教程》(2006)和《科技汉语高级阅读教程》(2008),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科普汉语阅读(上、下)》(2006)和《科普汉语听记》(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留学中国——汉语科普阅读教程(1、2)》(2010、2011)等;后者如华语教学出版社的《基础科技汉语教程》中的《听说课本(上、下)》(2012),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科技汉语读写教程》和《科技汉语听说教程》(2012)等。

这里所探讨的“教材编写模式”是指教材的构成要素及构成系统,包括整体的编写理念、结构安排、各要素的内容和编排等。本文以其中比较具代表性的《科技汉语中级阅读教程》(以下简称“中级阅读”)和《科技汉语读写教程》(以下简称“读写教程”)作为对象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编写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优劣。两本教材都属于阅读类教材,在适用对象、编写目标、涉及学科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都可用于预备汉语阶段的来华学历留学生,都为消除学生入系后的语言障碍,都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这样的基础学科。通过对两本教材各自的宏观整体结构和每一课的微观结构以及课文、生词、练习以及科技汉语知识等各要素的内容和编排进行阐释,再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怎样确定合适的科技汉语教材的编写模式。

一、《中级阅读》的编写模式

现有大部分科技汉语教材的编写设计模式是以话题为纲或以学科为纲,即每一课的课文都是关于某一学科的某一话题,如数字符号、大气压力、元素周期表等等。通过课文认识相关科技词汇,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汉语表达方式,培养阅读科技文章的能力。《中级阅读》就属于这一类型的教材。它以特定学科的话题为纲,全书18课,其中生物4课,物理2课,化学3课,数学3课,计算机3课,材料3课。每课包括一篇主课文和三篇快速阅读,围绕某一个学科中的某方面知识选材,设置相应的阅读理解练习题和词语练习,使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科技文体的特点并扩展专业词语的词汇量。主课文还包括重点词语讲解和比较,配有词语练习。每课课后有介绍科技文体和词汇特点的“阅读新知”板块。单课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中级阅读》单课结构图

课文主要为科普类文章,内容较基础,比较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如“记数的历史”“度量美的尺子”“猫不死之谜”等等。为方便学生理解,课文大都配有插图,力图从话题和视觉两方面吸引学生。主课文和快速阅读课文的篇幅在300~500字左右。

《中级阅读》的生词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的词汇表作为参照,控制了专业词语的出现和重现。主课文和每篇快速阅读都有自己的生词表,生词表分为“生词语”和“专名”两部分。“生词语”中既包括通用词也包括科技词。在词汇的选择上,以中级词汇为主,涉及专业术语的部分会出现一些高级词汇和超纲词。生词表出现在课文之后,这样可以训练猜词和阅读技能,作为阅读参考。

练习方面,在编排上,练习题是以文章为单位来编排的,即每篇文章都有相应的练习题。在主课文后有阅读理解练习;在重点词语注释和比较的讲解后有词语练习;每篇快速阅读后有阅读理解和词语练习。在题型上,练习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和“词语练习”两个板块。“阅读理解”板块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课文判断正误、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根据课文连线、解释概念等题型。“词语练习”板块形式多样,有连线、填空、造句、改写句子、解释词语、猜词义、写近义词等题型。 除这些传统题型外,还包括计算、画图、实验设计等。

不同于通用汉语教材,科技汉语教材还需要介绍科技汉语语言知识,如科技文体特点、表达方式、词汇特点、科技常识等。所以《中级阅读》每一课最后都有一个“阅读新知”板块,介绍科技汉语知识。内容包括:科技汉语文体特点,词汇特点——气体的汉语表示、元素的汉语表示,表达方式——定义的表达方式、比较的表达方式、书面语和口语词汇的对照、举例的表达方式、因果推论的表达方式、分类的表达方式、时间的表达方式、汉语顺序的表达方式,科技常识——汉语中的单位、食物营养小知识、词的构成、力的分类、数学分支一览、数字化时代的新名字。

二、《读写教程》的编写模式

《读写教程》完全颠覆以学科或话题为纲的编写理念,改以功能为纲。通过对科技汉语语料的认真分析,提炼出若干个语言功能项目,如“常见数学符号”“常用表达式”“简单数理关系”“定义与说明”“位置与方向”“分类与举例”等等。通过不同学科、不同主题的语料来展示上述功能项目,使学生在学习科技语言结构的同时,接触到不同专业的基础词汇和文体结构。全书21课,每一个功能项目设置为一课。课文的语料可以选用数、理、化、计算机中的一个或几个来展示相应的功能项目。单课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读写教程》单课结构图

课文的语言材料基本出自实际的数、理、化或计算机教材,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但内容很基础。每课的课文由三到四篇小短文组成,课文的内容旨在用不同学科的语料阐释某一功能,课文短小,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因为教材重视的是语言表达结构的学习,并不追求文章的整体性,因此只用短小的语句阐释清楚某一功能即可。另外,由于课文专业性较强,短小的课文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

生词方面,区别于传统阅读教材中以生词作为辅助查询作用的惯例,《读写教程》强调要学习和掌握生词,所以生词板块命名为“学习词语”。每课的生词表安排在课文之前,分为“科技词语”和“通用词语”两部分。很多生词配有例句,并在生词表后配有专门的练习题。在词汇的选择上,将在科技语体中使用频率高、分布范围广的半科技词语和书面词语作为重点,而不是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的专业术语。

《读写教程》的练习题是以每课的各个板块为单位来编排的,“学习词语”部分配有词语练习;“学习格式”部分是句子结构练习;“学习课文”部分是阅读理解练习。另外,还有课外扩展练习,包括口语练习、扩展阅读、计算、画图、动手操作等题型。这些练习增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每课最后的手写体汉字认读练习方便学生在日后专业学习中认读教师板书,实用性很强。

科技汉语知识的介绍贯穿于教材的每一个板块之中。“学习词语”部分在展示生词的同时,也展示了不同学科的基础词和通用词的特点、常用的构词要素等等。“学习格式”部分展示了不同功能的相应表达方式。“学习课文”展现前面所学词汇和格式实际出现的情境。这与传统教材在某一学科的文章中零星地提取讲解相关科技语言知识是大不相同的。

三、两种编写模式的比较分析

通过以上对两本教材的结构和各要素特点的介绍,将二者的区别总结为下表:

表1:两本教材各要素的综合比较

《中级阅读》 《读写教程》

教材结构 以学科为纲 以功能为纲

教材着眼点 重视阅读技能的训练,兼顾科技词语和科技专业知识的学习 注重科技汉语词汇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学习,兼顾阅读技能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回顾

单课结构 以篇章为纲 以表达格式为纲

课文 课文为科普类文章 课文为专业类文章

生词 生词在课文后

科技术语较多 生词在课文前

生词控制在半科技词语和书面词语

练习 配合课文的阅读理解练习

配合词语讲解的词语练习

也有如口述、画图、计算等与实际结合的问题 配合生词表的词语练习

配合表达格式的句子结构练习

配合课文的阅读理解练习

课后综合扩展练习题型广泛,培养学生读、写、认、操作等实际能力

科技汉语知识 从课文内容中总结科技汉语知识,讲解比较概括 科技汉语知识贯穿渗透于每一部分,知识系统化

两本教材无论在结构还是内容上都有较大差异,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科技汉语教材,即《中级阅读》为阅读技能训练型教材:阅读篇章和理解练习+重点词语讲解和练习+科技汉语知识总结性学习;《读写教程》为综合学习型教材:词语学习和词语练习+格式学习和格式练习+课文学习和理解练习+综合扩展练习。相较而言,前者涉及面广、趣味性强;缺点是专业词语难度较大,专业知识和语言训练都比较散漫,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练习较少且类型比较单一。后者的优点是词语比较基础,篇章比较短小,科技语言的句式、语法结构等呈现得比较全面,知识系统性强,练习充分;缺点是专业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由于其课文比较短小,学习者在科技文体特点的整体认知方面也略显不足。

四、科技汉语教材编写模式的确定

由于两种教材编写模式不同,因而我们也不能单纯地判断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而应该根据教材的定位、编写目标、适用对象等多方面确定合适的编写模式。也就是要搞清楚教材是“给谁编”和“为什么编”的问题,然后才是“编什么”和“怎么编”。

而要解决这些前提问题,首要的是对学习者进行“需求分析”。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最先提出这一概念,这些学者们都强调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键是要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2][3]在专门用途汉语教学领域,也有一些学者认识到需求分析的重要性。[4][5]通过需求分析,才能给教材合理、明确的定位,包括是单一技能型教材还是综合型教材,要培养听、说、读、写哪种或哪几种技能;更侧重知识讲解还是技能训练;侧重语言知识还是专业知识;突出专业词汇还是句式特点或是语篇结构等等。有了明确的定位,才能确定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模式。如综合型教材适合以功能为纲,进行针对功能项目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单一技能型教材可以以学科为纲,侧重于不同学科或某一学科不同话题的知识、词汇等的学习。

另外,针对不同阶段的科技汉语教材的定位也不尽相同。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有学者从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以明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3]。比如,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只需打好基础,以提高专业语言技能为主,不必直接涉及专业知识;而高级阶段的学习者则需将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所以,初级阶段的教材更适合以功能为纲,通过适用于多学科的基础功能项目,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从而适应专业书中的专业语言。而到高级阶段,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的学习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以某一学科的相关话题为纲,会使专业知识和词汇的学习更具系统性。

五、科技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无论哪种编写模式,教材内的课文、生词、练习、科技汉语知识等要素,以及各要素的内容和编排都要遵循一些通用的原则:

1.课文的真实性。科技文章一般多长难句和学术用语,所以有些教材编写者习惯将改写原文作为课文,但这样做会导致文章科技语体风格的弱化,学生在专业教科书中看到长难句还是会无法适应。有些课文是内容比较接近生活的科普文章,虽然在内容的专业性上不如专业科技文章,但只要其语体风格与专业文章相近,就是可取的,而且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吸引初级阶段的学习者。

2.科技汉语知识的系统性。科技汉语与通用汉语的差异需要系统地介绍给学生,包括科技文体特点、表达方式、词汇特点、科技常识等等。有的教材专门通过一个板块介绍科技汉语知识,如《中级阅读》,但是很多知识点是根据当课课文提取出来的,介绍得不够具体,缺乏系统性。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语料总结提炼出一些功能的表达句式、词汇构成方法、篇章语体特点等,构建科技汉语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只有具备系统的科技汉语知识才更足以应对专业学习中的语言困难。

3.专业词汇的基础性和通用性。代睿(2012)把科技文体词汇分为五类:普通词、书面专用词、科技通用词、科技基础词和科技术语。[6]普通词和书面专用词属于非专业词汇,科技通用词、科技基础词和科技术语属于科技词汇。在专业词汇的分布上,要严格控制科技术语的数量,科技术语过多会造成学生畏难情绪,应把重点放在科技通用词(如“定义、证明、计算”等)和科技基础词(如“力、面积、数”等)上,这些词使用范围广,出现频率高,可应用于不同专业。

4.练习的实用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立足以学生为中心,秉着对学生有用的原则,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做到实用、多样、趣味。在常规语言练习中,着重对科技词汇的构词法、科技常用表达句式、科技文体理解等的练习。此外,还要加入一些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实用性强的实践性练习,如写出化学表达式、符号认读、表达式认读、画图、看图完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听说游戏等,试图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多样的与实际相关的问题也能引起学生兴趣,避免枯燥的课堂学习。

5.内容编排的科学性。一方面是课文选材、生词选取与讲解、科技汉语知识的选取、练习的设计等各要素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是教材整体结构,即宏观结构,以及各要素的相互配合,即微观结构,两个结构的科学性。在宏观结构上,如果以学科为纲,要注意学科的选取与安排。比如,是集中讲完数学,再讲物理,然后再讲化学,还是数、理、化滚动安排。不论哪种安排方式,都要注意课文的难度梯度,循序渐进。如果以功能为纲,要注意功能项目的全面性,以及表达某一功能的句式、词语的使用频率和可接受性。选取使用频率高,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另外,在顺序安排上也要做到循序渐进,难度逐级加深。在微观结构上,也就是每一课各要素的安排上,要以整体的编写理念和宏观结构为依托。培养阅读技能的教材,以语篇为单位,课文应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随后配有生词表、阅读理解练习、突出科技汉语特点的重难点词语和句式讲解、词语句式练习和其他练习等。以功能为纲的综合学习型教材,功能词语和功能句式贯穿于整课,课文为词语和句式的学习提供环境,要注意所选文章的学科和难度,可以不追求语篇的完整性,而以清楚展现表达功能和句子格式为目标;练习也应以功能词语和功能句式的练习为主,但同时也应兼顾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McIntosh,A.&Strevens,P.The Linguistics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64.

[2]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Robinson,P.C.ESP Today:a Practitioners Guide[M].

Hemel Hempstead:Phoenix,1991.

[4]单韵鸣.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以《科技汉语阅读教

程》系列教材为例[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2).

[5]李泉.论专门用途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11,(3).

[6]代睿.学历留学生初级科技汉语教材的词汇选取研究[A].第十

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留学生汉语 篇6

关键词:外汉语教学,成语教学,成语教学方法

一、辽东学院留学生汉语成语掌握水平及教师教授情况

(一) 留学生汉语成语掌握水平

给辽东学院留学生高级班上课已经有四个月了, 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七名留学生汉语成语的掌握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下便是关于高级班留学生汉语成语水平的简述:对成语概念理解的正确率为85.7%、成语读音的正确率为46.7%、成语书写的正确率为50%、成语辨析的正确率为85.7%、对成语感情色彩理解的正确率为57.1%。

1.成语的理解方面。在成语的理解方面, 我采取选择题来考核留学生成语掌握情况, 留学生对于成语概念掌握的非常出色。

2.成语的读音方面。数据统计, 辽东学院高级班留学生在成语读音方面掌握的准确率是最低的。对于常用且简单的成语, 读音比较准确, 对于略有难度的成语, 留学生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3.成语的书写方面。在成语书写方面, 我采用改正错别字的考查方式进行测验, 经考察留学生的书写能力还是有待加强的。

4.成语的辨析方面。在成语使用方面我采用辨析题型来考核, 在“十全十美”与“面面俱到”、“自言自语”与“胡言乱语”、“三心二意”与“心不在焉”、“无能为力”与“自不量力”一系列词的辨析, 留学生大部分都能准确作答。

5.成语的感情色彩方面。在成语感情色彩方面, 我采用判断题型对留学生进行测试, 分别使用大名鼎鼎、半斤八两、心甘情愿、全心全意、甜言蜜语五个较为常见的成语。在数据分析中成语的感情色彩使用正确率相对来说较低,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侧重成语词性的教学。

(二) 教师教授汉语成语水平情况

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 我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听课的方式来进行了解, 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认为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适用留学生汉语成语学习的, 同时也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想法。1.针对汉语成语读音教师们还需系统出题加以训练, 留学生汉语成语的读音方面是有欠缺的, 教师们应引起重视。2.在汉语成语书写方面应加以重视。3.在解释汉语成语时, 虽然老师讲解成语的方法很多, 如果准备一些与成语相关的道具更会引发学生学习汉语成语的兴趣, 也有助于理解汉语成语。4.我们建议教师们应适当的推荐一些影视作品, 当然影视作品的选择应以表现中国文化元素为主的题材, 以增加留学生汉语成语的知识储备。

二、个人教学体会及建议

(一) 在教学方法上的体会

1.成语的拓展讲解。我经常会采取定义法, 举例子, 拓展法三种方法连用, 最后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成语的辨析讲解。有些成语的意思很相似, 所以留学生很难区别, 因此, 教师一定要找到相似成语的区别, 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3.成语的反义, 近义解释。当我们讲到比较抽象的成语时, 有时利用同义的但相对来将更加直白的成语解释来得更加简单易懂, 或者我们可以用成语的反面意义来解释原成语的意思会加强对比, 增强记忆。

4.画图直接法。直接画图法是最考验教师简笔画基本功的,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更应该具备这项技能, 有时这样的表达比言语的解释更深得留学生的心。

5.趣味教学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多做一些与成语相关的教学活动, 例如表演、唱歌、话剧、猜谜语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趣味教学这种方式会更加乐于接受, 学生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汉语成语的教学。

6.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应很常见, 多媒体是一种更加乐于留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 通过对图片的展现以及视频的播放, 在一定程度上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恰当的利用多媒体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在阅读教材的编排方面的建议

在汉语成语教学的过程中, 我所教授的阅读课教材中对汉语成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留学生在课文中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 但不知道其他的用法以及如何使用。下面就教材方面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1.教材中成语来源要说明。众所周知, 许多成语的大多源于神话传奇、民间故事、历史事件、名人典故、旧时风俗等等, 对于这些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讲授汉语成语过程中有必要讲明汉语成语的来源。

2.教材中应引入成语附录。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成语时应有一定的系统性, 并对汉语成语进行分类, 例如环境地理类的成语、农耕文化类成语、服饰类成语、饮食文化类成语等等。

3.加强注释翻译以及典型例句。第一、建议教材在编写时应该适当对汉语成语进行相应的解释, 并标出使用范围及常用搭配。第二、为了使留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教材中在引用例句时应该具备典型性。

4.考核方式更加全面合理。由于教材的考核方式不全面,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留学生在认读与书写方面的缺失。因此我建议教材在编排的时候应该对汉语成语的读音及书写加以考核, 并且考核方式应全面多样。

5.加入插画及文字说明。有时候一副图画相对于教师的语言更能打动学生, 有些成语更适合用图画的方式去体现, 或者可以通过简短的连环画来表现, 这样更能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成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亚军.怎样教外国人汉语[M].北京:华语教育出版社, 2012.

[2]黄伯荣, 廖旭东.现代汉语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崔希亮.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0.

[4]石锋.汉语教学谈——南开对外汉语教学及管理文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5]徐子亮.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6]崔永华.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2.

[7]于波.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2014.

[8]徐丹伟.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文学院, 2013.

[9]李继娜.对外汉语教学中成语教学[D].吉林:吉林大学文学院, 2012.

来华留学生汉语课堂焦虑因素分析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选取在江苏省3所高校 ( 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扬州大学) 2012年秋注册就读的246名来华留学大二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共收到有效问卷226份, 有效率为91. 9% 。平均年龄 ( 21. 25±1. 90 ) 岁。其中男生141名, 女生85名; 专业分布为来自医学类125名, 经管类52名, 工程类24名, 人文类25名; 国别 ( 为了统计方便, 基于人数和地区作了归类) 分布为来自加纳等非洲国家58名, 印度43名, 巴基斯坦33名, 沙特等中东国家42名, 韩国等东亚国家29名, 欧美国家21名。研究对象均由中国对外汉语教师授课, 学习汉语课程超过18个月, 每周4节课。

1. 2方法采用由“外语课堂焦虑量表” ( FLCAS) [3]修改的汉语课堂焦虑量表 ( CLCAS) , 测量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语言焦虑。问卷调查由研究人员和3位汉语教师于2014年4月进行。问卷用英语书写, 调查前研究人员适当解读学生问题, 并当场收回。该量表含33个项目, 包括交流恐惧、测试焦虑和负性评价恐惧3个维度[3]; 量表从完全不同意 ( 1分) 到完全同意 ( 5分) 按照Likert 5点计分。本研究参照相关研究[3,4]以总分99分为基准计算总体焦虑, 介于99±s分范围类内为中等焦虑, 大于99 + s分外为重度焦虑, 小于99 - s分为低等焦虑, 得高分者表示较高的外语焦虑水平。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 93。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专业、国别、宗教信仰、新汉语水平考试 ( Hanyu Shuiping Kaoshi, 简称HSK) 四级成绩等人口学信息一并调查。

新汉语水平考试基于从结构主义到交际主义语言学理论的新发展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新成果, 其成绩可以满足多元需求[5]。研究对象HSK四级成绩女生 ( 212. 26±16. 196) 均值明显高于男生 ( 187. 62±9. 28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 211. 506, P = 0. 000) 。1. 3统计分析使用SPSS 19. 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所用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检验水准α = 0. 05。

2 结果

2. 1汉语课堂焦虑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来华留学生汉语课堂焦虑总均分为 ( 102. 09±14. 19) 分, 低焦虑43人 ( 17. 7% ) , 中等焦虑121人 ( 54. 9% ) , 重度焦虑62人 ( 27. 4% ) 。不同年龄、性别、专业、国别和宗教信仰留学生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0. 05) 。见表1。相关分析显示, 汉语课堂焦虑得分和HSK四级成绩呈正相关 ( r = 0. 754, P = 0. 000) 。2. 2汉语课堂焦虑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以汉语课堂焦虑总分为因变量, 性别 ( 1 = 男、2 = 女) 、专业 ( 1= 医学、2 = 经管、3 = 工程、4 = 人文) 、宗教信仰 ( 1 =基督教、2 = 伊斯兰教、3 = 佛教、4 = 印度教、5 = 无宗教信仰) 和HSK四级汉语成绩为自变量, 作多元回归分析 ( 强行进入) 。由表2可知, 性别、专业、宗教种类和HSK四级汉语成绩对于汉语课堂焦虑总分具有较高影响力 ( R2= 0. 578, 调整后R2= 0. 570) , 回归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 F = 9. 298, P = 0. 000)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来华留学生汉语课堂焦虑总体偏高, 重度焦虑 者达27. 4% , 中等焦虑 者比例为54. 9% 。留学生汉语课堂焦虑在性别、专业、国别和宗教信仰间存在差异; 女留学生焦虑程度高于男生, 且HSK四级汉语成绩也高于男生, 与之前研究结果一致[5]; 但中等以上汉语课堂焦虑比例高于英语等其他外语课堂焦虑程度[4,6,7], 可能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适应及其学习风格存在性别、国别和专业间差异有关[8,9]。在汉语课堂实践中, 女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与对人际和社会交往认同难度高于男生, 心理健康状态不及男生[10], 说明不同性别的留学生在不同的宗教信仰影响下, 在其独特国家教育环境中形成了个体学习风格和文化认同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对其汉语课堂焦虑的影响起重要作用。

探讨影响汉语课堂焦虑的相关因素, 主要是要理清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课堂焦虑的认知过程及其合理性, 进而为汉语作为外语的课堂教学提供帮助。本研究发现, 性别、专业、宗教信仰与汉语课堂焦虑具有相关性, 留学生汉语课堂焦虑的形成与个体生活、成长和受教育背景显著相关, 既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情感要素, 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自我感知、信仰、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1,2,3]。HSK四级成绩与汉语课堂焦虑呈正相关, 即汉语课堂焦虑水平越高者HSK四级成绩越高, 可能与学校把汉语HSK四级成绩与学位挂钩有关。可见, 外语成就与课堂焦虑相关[11], 但国内外有研究显示外语成就与课堂焦虑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 即焦虑水平越高者外语成就越低[12,13], 这种差异可能与本研究中存在50% 以上中等焦虑水平的留学生有关。相关研究表明, 中等焦虑能够激活控制语言区域的脑细胞, 中等焦虑被试者的大脑神经处于中等兴奋模式, 说明适当焦虑有利于促进外语学习, 也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激活或促进语言活动以及语言转换的功能[14,15]。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 性别、专业、宗教信仰和HSK四级汉语成绩等4个自变量对于汉语课堂焦虑总分具有较高解释力, 调整后4个变量解释力达57. 0% 。进一步回归分析系数估计的结果指出, HSK四级成绩具有最佳的解释力。女生的HSK四级成绩好于男生, 与女生的汉语课堂焦虑水平均值接近中等焦虑上限, 而男生的焦虑水平却接近下限有关。说明HSK四级成绩能较好地预测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课堂焦虑水平。

本研究结果对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及其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女留学生因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和文化适应的影响, 其汉语课堂焦虑比男留学生高, 且焦虑程度越高者汉语水平也越高, 这个结论丰富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及留学生汉语课堂焦虑研究的理论。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帮助从事课堂教学的外语教师理解并掌握影响外语学习者课堂焦虑的因素, 以便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留学生汉语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篇8

一、考核工作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套严谨规范的教学考试管理制度,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体现衡量教学质量是否不断提高,是否完全体现教学成果的必要工具。对于很多学习汉语的国外留学生来说,各国的教育方式都有所不同,通过我国目前传统的一次期末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结果的考核办法在理论上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很多学生可能都非常不适应,而且没有给学生提供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机会,很可能不能反映出学生实际汉语水平,或者造就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而且从目前高校留学生汉语教学考试工作来看,普遍在教师中存在用高分来鼓励学生的潜意识,不能很明确地体现出学生之间学习效果的差距,为考试后的一系列工作比如奖学金评定,或学生是否学会了当前汉语层级的知识,能否顺利升级带来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很可能对学生今后的汉语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学生对学习很迷茫,不能充分认识自身水平。

制定一套适合留学生学习的考试方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语言,获得交际能力,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本科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摸索出以“综合考核”促进教学改革,运用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结合和考试方式改革、考卷内容改革等措施,根据科目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考核方式,调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考核方案。有助于留学生的汉语全面提高,促进了教师与留学生的交流。这种考试制度的改革,找到教与学的切入点,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二、具体考试工作的实施办法

1.注重各门课程的自身特点

学校目前汉语教学是一个包括汉语综合、语法、听力、阅读、口语、写作、文化知识等课程,按照学生汉语水平从低到高分成3~6个层级(学院分为A~F 6个层级)的综合教学过程。

各门课的教师都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的特点,通过教学积累的经验,大胆改革,找出适合本课程特点的、灵活多样的考试办法。从课程内容上来说,比如听力口语(听说)课期末考试中,教师采用听力和口语各占卷面50分的考试办法,统一在语音室进行听力考试,另外在教研室同事的协助下,采取抽取题签的方式进行口语考试。然后给出综合成绩。比如要分清阅读课程或报刊阅读课程教学和考核的不同,要注重用不同的特点和方式来进行考试。

另外从注重学生日常学习,考查学生能力的方面出发,所有课程均采用期末成绩占最终成绩70%,另外30%为平时成绩,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分为考勤、作业、课堂提问、测验等小项分数,最后,试卷和平时成绩单等考试资料完全按照教学评估标准存档入库,为以后教学考核留作参考。

采用这种考核方式的好处是:第一,充分体现学生实际学习效果,重视各学科特点。第二,为考试结束后的后续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基础。笔者建议,期末考试的试卷除了注重综合考察外,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取得比较高的分数,这样使学生不会产生害怕、逃避考试的思想。平时成绩的分数严格要求,这样能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最后成绩也能从实际情况上体现出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为今后的评奖、学生升级晋级等工作提供客观的数据。

2.注意命题内容的科学化

从知识点的命题考试转到能力性测试命题考试,在把握教学大纲的原则下,应体现出知识与能力的测试,知识命题要少而精,扩大能力性命题的比例,培养和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多出些能体现学生创造性和思想性的题目,比如文章分析主观题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试卷答案的多样化、个性化,把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一些给学生选择作答的题目从而适当地增加试卷的知识面。

平时的课堂上有的教师在测验和提问中还大胆运用学生自己评分、互相评分的方法,使学生逐渐进入自己督促自己学习、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状态。

采用以上的考核方式要注意几点:一是命题时不要题量过大,选择过多,可能会造成学生考试时比较迷茫,对题目不知如何选择。二是命题要格外严谨,尤其对于非标准答案的题目,一定要仔细推敲,不要出有歧义的题目。三是日常工作要做好,记录要严谨、公正,尤其让学生参与的部分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要注意各国学生自身的习惯,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四是命题要从知识点出发,一些结合时事的课程,不要出现有争议性的国际问题,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和学生互相尊重的意识,把工作重心放到传授知识当中。

3.评分工作要科学严谨

评分工作是一项体现教师责任心、事业心的工作。为尽量减少主观题的评分误差,语言学习的试卷最好是任课教师评卷,任课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卷面分析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避免主观题效度高、信度低的情况。务必做到不讲面子分、感情分;做到评卷准确、公平和公正。

评卷过程要公开,允许学生查卷,教研室内的教师要互相审核卷面和分数。 考核方案的制定和落实要有持久性和进步性,不断地与时俱进但又保持原有的优秀框架,使之更适合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考核方案的实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这种改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全过程的考核形式,有利于把教师和学生的兴奋点与主要精力引导到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上来,真正地培养出一批能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综合性人才。

评分工作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有:一是批阅试卷要工整,按照学校的试卷管理规定执行,题头分数、评分标记要清晰。修改要签字或做标记,做到真实,公正。二是对于直接面试的考核方式的评分,要有理有据,不要直接向学生公布分数,但是也不要不真实地鼓励表现不好的学生,以免产生误会。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积累教学经验。三是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批阅出现错误就及时改正,不要因为担心对个人考评或者在学生中的教师形象的负面影响而犹豫不决。

4.加强考核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关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

实行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期末考试时间的安排要合理,除选修课外,设立考试周,给学生复习时间。平时考勤和作业工作要做好,比如可采用字母等级或者10分制等方式记录学生平时成绩,要有严谨的成绩记录。

整个期末考试工作要做到按部就班。

从考试前两周就应该从考试命题,统一格式,教研室内部试做的工作开始,一切完成后开始印制考试试卷,期间务必要注意试题保密工作。

考试完毕后,严格按照学校规定评阅试卷,录入成绩,存档试卷,做到以后成绩有据可查,工作严谨。

在经过几个学期的考试工作后,逐步建立一批高质量、高水平、智能化的题库,使之运用到教学考试过程中,保证试题的公正性、严密性和完整性,题库要适时地补充和更换知识,内容要全面,同时要跟上目前教学形势。

三、总结

加强外国留学生教学考试工作管理,对留学生考试制度、模式、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和探索,使考试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功能,是外国留学生考核方案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现有考核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符合实际、有特色的课程考核体系,使考核制度更能适应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使整个留学生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规范的考试工作制度和流程,对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和正规化提供保障,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摘要:通过作者从事几年的留学生考务管理工作所积累的一些经验,结合目前留学生语言教学的要求,对汉语教学考核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从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安排上进行改革,通过考试方面的改革,辅助教学改革,把留学生汉语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活用汉语知识能力。在通过考试客观的反映学生汉语水平的同时,着重培养和考察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考试工作,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不断完善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各方面工作。

留学生汉语 篇9

一.时间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偏误

(1) 我一年来华师了。

(2) 我八个月学习汉语了。

(3) 我来这里明天八点。

(4) 他大概到学校下午五点。

汉语句子中的时间段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 而且时间段做补语常放在谓语后面;时间点表示动作的开始或结束, 时间点做状语常放在谓语前面。韩语中没有补语, 时间段和时间点都用状语表示, 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学生容易误以为汉语中表示时间段和时间点的状语和补语没有区别, 因此出现了上面例句中状语和补语位置颠倒的偏误。其中, (1) 和 (2) 是把时间段补语当成了状语, (3) 和 (4) 是把时间点状语当成了补语。正确的语序应是:

(1) ’我来华师一年了。

(2) ’我学习汉语八个月了。

(3) ’我明天八点来这里。

(4) ’他大概下午五点到学校。

二.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的偏误

(5) 文化节的时候我见面了我的一个老朋友。

(6) 我想结婚她, 但是她不喜欢我。

(7) 我失败了这次HSK6级考试。

(8) 他始终不吭声那件事。

在汉语中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 要带宾语须借助于介词, 用介宾结构表达。有时在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前提下也可以将不及物动词换成意义相近的及物动词。上面几例都是误把不及物动词当成及物动词使用了。上面的例句应改成:

(5) ’文化节的时候我和一个老朋友见面了。或:文化节的时候我见到了我的一个老朋友。

(6) ’我想跟她结婚, 但是她不喜欢我。

(7) ’我在这次Hsk 6级考试中失败了。

(8) ’他对那件事始终不吭声。

三.形容词的偏误

(9) 我们两个是最好朋友, 常常一起学习。

(10) 她们快乐吃着火锅。

(11) 你不要为他操心, 他一定好做。

(12) 考试固然重要, 但你的身体更重要的。

在汉语中,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不用结构助词“的”, 如“红苹果、大眼睛”等;做状语也不用结构助词“地”, 如“你快走, 不然就迟到了。”但是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一般要加结构助词“的”, 作状语要加结构助词“地”, 这些规则本来在初级汉语中已经学习过, 但有些学生没掌握, 仍然出现如例句 (9) (10) 那样的偏误。应该改成:

(9) ’我们两个是最好的朋友, 常常一起学习。

(10) ’他们快乐地吃着火锅。

在汉语中, 形容词作动词的补语时要放在动词后面, 而且该形容词前面要加“得”, 由于韩语中没有补语, 所以韩国学生容易出现例句 (11) 的偏误。应该改成:

(11) ’你不要为他操心, 他一定做得好。

在汉语中, 非谓形容词作谓语时, 形容词放在表示比较的句子中作谓语时不加“的”, 如果加“的”则必须放在“是······的”结构中。所以例句 (12) 应该改成:

(12) ’考试固然重要, 但你的身体更重要。或:考试固然重要, 但你的身体是更重要的。

四.程度副词的偏误

(13) 今天的天气很阴沉沉的。

(14) 我们很高高兴兴地参加学校运动会。

(15) 这么很难的题你也做出来了, 真厉害。

程度副词对韩国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经常出现误加、误用、重复和错序等现象。上例中, (13) (14) 是误加了程度副词“很”, 汉语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不能受程度副词“很”、“非常”等修饰, (13) (14) 例应分别改成:

(13) ’今天的天气阴沉沉的。

(14) ’我们高高兴兴地参加学校运动会。

形容词前面已有指示代词“这么”、“那么”等, 不能再受其他副词修饰, (15) 例应该改成:

(15) ’这么难的题你也做出来了, 真厉害。

五.介词结构的偏误

(16) 你该说对不起跟她。

(17) 我喜欢躺着在床上看书。

(18) 我经常吃饭跟他一起。

在汉语中, 介词结构作状语应该放在主语后面, 谓语前面。韩国学生容易把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放在补语的位置上。这种情况也是由韩语的状语位置较为自由的特点而产生的负迁移。以上例句应改成:

(16) ’你应该跟她说对不起。

(17) ’我喜欢在床上躺着看书。

(18) ’我经常跟他一起吃饭。

六.助词“了”的偏误

(19) 老师很辛苦了。

(20) 今天我起床很早了。

(21) 我刚来中国时汉语说的不好了。

(22) 暑假里我没有事情做, 所以很无聊了。

(23) 以前我身体不好, 经常生病了。

(24) 我生病的时候, 妈妈很担心我了。

汉语的语气助词“了”用在形容词或者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后面时表示状态发生改变。例如:“苹果红了”。但是表示过去经常发生的情况, 或形容词、心理动词不表示状态改变时, 就不需要用“了”。例句 (19) 、 (20) 、 (21) 、 (22) 中, “辛苦”、“早”、“好”、“无聊”等都是形容词, 但不表示状态发生改变, (23) 表示过去经常发生的情况, (24) 中“担心”是心理动词, 也不表示变化。以上例句应该改成:

(19) ’老师很辛苦。

(20) ’今天我起床很早。

(21) ’我刚来中国时汉语说的不好。

(22) ’暑假里我没有事情做, 所以很无聊。

(23) ’以前我身体不好, 经常生病。

(24) ’我生病的时候, 妈妈很担心我。

七.成语的偏误

(25) 父亲很疾言厉色地说:“你不听话就不让你吃饭!”

(26) 老师让我们谈自己的爱好, 我们都很想跃跃欲试。

(27) 他画的马栩栩如生, 像真的马一样。

对留学生来说, 成语是个难点, 如果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很容易发生偏误。上面例句中“疾言厉色”意思是“说话急躁, 神色很严厉”, “跃跃欲试”意思是“很想尝试”, 两例都已经含有“程度高”的意思, 前面不能再加程度副词“很”, 否则就是杂糅。“栩栩如生”的含义就是“看起来像真的一样, 很生动”, 后面不需要加上“像真的一样”, 否则就是重复。上面的例句应改成:

(25) ’父亲疾言厉色地说:“你不听话就不让你吃饭!”

(26) ’老师让我们谈自己的爱好, 我们都跃跃欲试。

(27) ’他画的马栩栩如生。

语法偏误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语法偏误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是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有关的因素, 如母语的负迁移等;外因是教材、教师等方面的因素。偏误的产生有的由一种因素产生, 有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因素当中, 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负迁移是最常见的根源, 尤其是母语的负迁移, 往往是最明显的, 也最难改正, 在初级阶段最突出, 初级阶段没掌握好, 到中级仍然会继续犯错。随着学习的深入, 受目的语影响而出现的偏误几率更大。

对于上述的几种偏误, 较好的解决方法是采用情景教学法, 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情景, 再给出典型例句, 这样学生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老师在讲解某个词语的用法时, 应多举例句让学生感知, 这要求老师所举例句必须很典型。此外, 讲解结束后老师应该马上让学生操练, 如果学生所造的句子出现偏误, 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复习, 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再造句就知道自己该注意什么了。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现代汉语》,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2]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等著, 《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

[3]陆庆和著,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

[4]高燕著,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2月

留学生汉语教学的课外环境因素初探 篇10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课外环境 留学生

一、引言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热”也逐步升温,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跟其他教学工作一样,影响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从“四要素说”到“七要素说”,环境要素一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相对于课堂上人为刻意营造的小环境而言,课外环境是比较复杂多变的大环境。这里的语言材料鲜活、实用,是培养学生学习和锻炼交际能力的好场所。在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适当地加以引导和强化,使留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汉语。课外环境主要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它有助于汉语学习的业余生活条件,如果以合适的方式将这些学生体验过的鲜活语言素材和他们的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定会有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些因素对教学实践并非都是有利的,它也有弊端,因此,我们既要营造有利环境,也要充分利用这些课外环境,力争做到扬长避短。

二、课外环境与对外汉语教学

在课堂外,学生的活动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对我们的探讨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若将这些学生的课外生活环境进行合理归类,在尊重和互助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引导工作,这是可能的,对辅助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加强这一环节的工作,可以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学习汉语,更能体味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快乐,这对快速掌握汉语将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探讨如何利用课外环境因素,帮助留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汉语。

(一)营造积极良好的校内活动环境,对学习汉语是十分有益的。在课外,很多学生会组织或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以合适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交流的活动平台,如:汉语角、汉语桥等。在这类活动中,最好能有教师或者汉语基础较好的中国学生辅助协调,以促进留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学习。老师主要是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对于一些突出问题做出相应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营造宽松积极的氛围,鼓励大家不要怕犯错误,要勇敢地交流,并肯定和鼓励进步者。对于那些不影响交际理解的语言问题,要抱以宽容的态度,不要过多地干涉,让学生在自然交际中自觉发现并纠正失误,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纠错。

在这类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进行积极引导。比如:东方的日韩留学生与西方英美等国留学生在性格和思维上差异较大,可以让善于积极表现的英美学生去鼓励和带动那些不爱参与活动的学生,增进他们的汉语学习信心和动力,同时也能增进友谊,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像这样的活动,具有生活的真实素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二)一个人周围的语言交际环境对于他的语言面貌是有很大影响的。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也是如此。在课外,很多外国留学生也会结交中国朋友,一起去旅游,购物、闲谈等,这样较自由灵活的汉语交际环境也是学习和提升汉语水平的好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方法得当,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会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曾经有一位来北京学汉语的北美留学生,他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去转北京的大小胡同,体验真实的百姓语言生活,很快就学到了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这样的汉语学习体验方式体现了交际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动力。当然,留学生学习汉语不可能都有北京这样的条件,但这种课外交际环境可从中国朋友那里获得,可以结交一些性格开朗,普通话标准,善于交际的中国人,这会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生活带来很多帮助,在这样的交流生活中,他们会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如购物用语、打的用语等),差距在哪里(如量词误用、语气失误等)。明白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会更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这种环境中,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汉语语感,学习交际技巧,对于完善口语交际技能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营造良好的居室氛围,提供适宜的饮食安排,这对留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留学生初来中国,难免想念家乡,在诸多方面都可能不适应,甚至会产生焦虑感。应从饮食生活及居室条件等方面为他们着想,尽量为其提供方便,使之能专心学习。

在留学生的住宿和饮食安排中,除了尊重其民族习俗之外,还可以增添一些中国特色的东西,让他们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就能受到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熏陶,从中找到一些共鸣点和兴趣点,逐步适应异域生活,消除焦虑、思乡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在较舒适的环境中专心学习汉语。

(四)加强对留学生网络汉语学习的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人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工作和交流等已十分频繁。留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之外,在课余生活中也会用到网络这种现代工具,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新闻,或用它来了解中国文化和交朋友等。正因为网络世界资源丰富,所以,如何做好这一领域的汉语学习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

利用网络学习汉语现在也已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开发更多更好的汉语网络资源。汉语教师在教学之余应做一些引导,可以给留学生提供一些网上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和技巧,甚至可以留一些这方面的课外作业。

(五)在引导留学生利用课外环境学习汉语时,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使之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将所学汉语知识最终转化为应用能力。如:学习了汉字,可让学生到大街小巷去认识街名、店铺名字等,还可以鼓励他们收听广播、阅读报刊,拓展学习汉语的渠道。在这些语言的实际运用中,遇到问题,才会有针对性地学习,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语言问题,这样,便可以促使他们主动多渠道地学习,也能让他们养成勤问多查的语言学习习惯。但也要注意一些不规范用语的纠正,特别是一些广告语中的用语用字,要尽可能避免这一负面影响的发生。

三、结语

我们在探索课外环境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时,一定要把握各个环节的尺度,认识到课外环境因素对汉语教学重要性,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使二者密切配合,才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

[5]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汪培光.语言和语言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赵建军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650500)

上一篇: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渗透下一篇:胃泌素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