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2024-07-05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精选十篇)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企业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6万之多。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国民素质,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素质化教育的过渡,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乎到学生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稳定。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的知识和素质与企业的要求相差较远,无论是实践技能、团队精神、职业道德,还是心理素质等方面,大学生都比较欠缺。大学生入职后,用工企业不得不对大学生重新进行培训,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为亟需关注的课题。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劳动力市场急剧变化的影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毕业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 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综合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快速学习能力等。首先,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一技之长。尽管有大量的毕业生选择了并不符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知识可有可无。事实上,用人单位十分重视毕业生的专业成绩,将其作为招聘用人人员的重要标准。专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而且,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毕业生进入岗位后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毕业生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毕业生还要掌握英语、计算机、礼仪等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毕业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的。另外,如果毕业生在书法、艺术、驾驶以及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也会增加求职成功的几率。其次,适应能力。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同事以及陌生的企业文化,能够摆正心态,调整好角色,迅速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身份转变,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保持自己的职业素养。第三,快速学习能力。大学生走出校门后,其在大学期间的所学知识就已经开始老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要具备快速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最后,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或者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所有企业都非常重视管理模式或者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2. 心理素质与思想品质的充分发展。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期望值。在求职过程中既要避免自卑怯懦的心理,又要防止过分自信带来的骄傲自满情绪,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个人素质、专业知识等方面,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评价,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自信心。除此之外,大学毕业生还要具有独立意识,具有正确认识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轻易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同时要树立长远的职业愿景和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其次,大学生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人性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俗语有云“要做事,先做人”,相比于工作能力,现代企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创业导师李开复曾说过:“我把人品放在人才的所有素质的第一,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激情等。”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培养起诚实守信的原则和责任意识,参加工作后才能恪守职业道德。

3. 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过程,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进入职场之后,大学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仅要与领导和同事沟通,也要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一个有较强沟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较好的展现自己的主动性、亲和力以及较好的形象,不仅能迅速融入新的团队中,而且也会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反之,有些大学毕业生经常会出现沟通障碍,无法融入到新的工作团队中,也无法与客户达成共识。其次,大学毕业生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在组织中团队中的各位成员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协作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通过一己之力来与整个团队竞争。为此,大学毕业生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在自己岗位能够与其他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团队的力量,形成“1+1>2”的效果。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面试环节都会增加无领导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其目的就是考察大学毕业生是否具备团队协作能力。最后,实践执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执行能力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当面对新的工作任务时,我们需要制定计划,在不同的计划方案中比较各自的可行性,选择一种实施去达成任务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随时修改计划,直到成功地达成目标,然后进行反馈和积累经验。

结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高校的生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大学毕业生要努力完善自身的职业准备,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中谋得长远的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3/Z1.

[2]朱国玮.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教育研究.2011/08.

女大学生就业现象结构模型及内涵 篇2

及内涵

姓名:张婧怡

学院: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学号:200910040417

一、当前女大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大学扩招致使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世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就业矛盾。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30余万⋯,再加上未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将使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当前整体就业形势不容观,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用人单位对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认识、女大学生自身固有的限制等内外冈素综合作用,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打出“只招男生”的招牌,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没有明确的性别要求,“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招聘中的“潜规则”。江苏省妇联的一项专题调研显示:80%的女大学生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心J。这表明女大学生在就业机会、就业成功率等方面都与男生存在一定差距。麦可思(MyCos)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l%,明显低于男性大学毕业生的29.5%‘3|。面对现实,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从女大学生自身出发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本研究着眼于女大学牛就业能力模型的构建期对女大学生就业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二、模型构成和逻辑关系分析

经过结构化访谈、访谈材料整理与编码提取,获得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提炼出的能力素质包括四个维度:意识与特质、一般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展现能力。“意识与特质”反映个人的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方面前提性和深层次的特点;“一般通用能力”是指由生活各方面活动积淀而得,且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具有通用性的能力;“职业适应能力”是个人在求职过程中用以适应职业要求的能力;“自我展现能力”指个人在求职时将最有可能使自己被雇佣的特质展现出来的能力。此四方面的能力特质存在以下内在逻辑联系:“意识与特质”以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为主要内容,为职业生涯的开启提供驱动力。在这股驱动力的作用下,个人在长时闻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并提高“一般通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这是一个准备的阶段。而这些能力准备为求职中的自我展现打下基础,最终个人求职过程中展现的能力特质将对个人是否能够被录用起到至关黄要的作用。

三、对各子维度内涵的具体阐述

从整体来看,四大维度有着上述逻辑关系。具体来说,每一个大维度由若干子维度组成,每个子维万方数据度又包含我们从访谈中归纳的具体能力特质。以下对它们的内涵逐一进行阐述。

(一)意识与特质(包括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两个子维度)1.规划意识

规划意识表现为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尽早思考,作出长远打算,并基于对自我和环境两方面的深刻认识将自我与环境进行匹配,找到与自身特点相符的职业。此项能力的内容也恰恰印证了职业生涯

规划的经典三步范式(Parsons,1908)。首先,个体要对自己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兴趣点、优势与劣势以及生活方式偏好等有准确的把握。其次,个人要对社会有成熟的认识,对可能进入的行业、领域及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有一定的丁解。最后,个人还要将自我与环境相匹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当然,完成这一系列的规划绝不能靠临阵磨枪,需要长期思考与探索。本能力在求职中的典型行为有:“从上大学之初就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能清晰地阐述自己向往什么样的生活”、“了解目标岗位真实的日常工作内容”、“寻找在企业文化方面与自己性格相合的公司”。

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与个体多种行为特征高度相关,主要包括为自己设立目标的高低、遇到困难时努力和·竖持的程度,以及能否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并争取各种机会等。本研究中各方专家均高频率提及此特质对求职的作用。成就动机较高的个体会更看重自己的前途,追求的目标明确并能为此主动作各种准备,不轻易放弃任何机会,渴望成功,自发而执著地追求目标,向往更卓越的成就和更高的标准。求职中的

典型行为有:“不满足于现状”、“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提前考取各种有可能用到的等级证书及参加资格认证”、“瞄准富有挑战性的公司或职位”。(二)一般通用能力(包括抗压能力、分析决断能力、人际合作能力以及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四个子维度)1.抗压能力

抗压能力指个体在面对不利环境、困难任务、紧急变化或遭遇挫折时能够用各种手段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自信、乐观、开放的心态,灵活应对变化,努力克服困难。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该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抗压能力成为处理求职各环节的压力情境、应对求职挫折的必备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特质之一。该能力在求职中具体表现为:“压力面试中保持思维的敏捷和表达的流畅”、“求职申请失败时会安慰自己并能快速恢复至良好状态”、“多项任务需同时处理时能从容J、证对”。2.分析决断能力

分析决断能力指个体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材料进行富有逻辑性的加工改造,透过现象把握事物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具有独创性的想法,并能够在I临多种选择时恰当取舍、果断决策的能力。分析决断能力在求职中具体表现为:“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问题”、“能够对问题进行清晰的逻辑分析”、“阐述自己的想法时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面对多个不可兼得的机会时能够果断地决定取舍”、“遇到问题时有自己的想法并善于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途径”。3.人际合作能力

人际合作能力指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顺利实现合作所需要的能力。人际合作能力反映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的能力特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即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有效地与他人沟通,维护已建立的关系及整个关系网络的能力。在求职 中表现为“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以及乐于交朋友”、“根据对象和情景灵活选择沟通方式”。团队协调能力,即有团队意识并能找到自己在特定团队中的位置,从而顺利完成合作任务,营造良好团队气氛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在新组建的团队中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促使自己的目标与团队目标协调一致”、“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团队利益”。4.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

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完成任务所需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两个具体能力,分别为信息获取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指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快速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抓住信息当中最关 键之处的能力。资源利用能力,指对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高度敏感,有充分挖掘利用的良好意识,让自己拥有地源优势、人脉资源,以帮助自己求职的能力。具体表现为:“通过已就业的师兄师姐寻找就业机会”、“发挥地源优势在家乡寻找就业机会”。(三)职业适应能力 1.知识技能

首先,知识技能包括与所要从事的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当前多数用人单位在进行录用决策时会将专业知识技能是否达到标准作为一个重要衡量因素。其次,知识技能还包括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现在面向大学生的大多数岗位都对英语和计算机技能有或高或低的要求,这些技能在很多情况下成为用人单位设置的基本“门槛”。最后,知识技能还包括作为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有一定广度的社会人文知识。许多专家在参加访谈时表示,知识面狭窄容易成为女生就业过程中的“短板”。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在校园活动或实习经历中获得的能力,指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自身气质和行事风格适应职场和社会要求,快速学习适应,进入职业状态的能力。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毕业生有如下行为特点:“校园活动或实习经验丰富”、“办事周全稳妥”、“懂得商务礼仪”。(四)自我展现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篇3

【关键词】学分制 选课课程 就业能力 职业发展 温州高校

【课题来源】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151035100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8-02

1.学分制下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及课程(结构)体系

1.1学分制下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温州大学是目前温州市唯一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其在学分制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向导,培养“重实践、强能力、敢担当、能创业、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八项原则:

(一)树立大教学观,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二)树立大实践观,强化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一体化

(三)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权,实施全面选课制度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

(五)以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为重点,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六)强化课程标准对专业标准的支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七)整合课程内容,推进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

(八)对接开放教育,推进课程及教学的国际化

1.2课程(结构)体系

图1 课程结构体系图

课程体系由课内课程体系和课外教育项目两大系列构成。其中课内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基础课、通识课、实践课四类;课外教育项目包括军事训练、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就业指导、体能测试、心理教育等七个模块,教师教育类专业还包括教师职业技能这一模块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如图1。

2.学分制下选课制度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2.1选课制度对学生的正面影响

选课制作为学分的核心和基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自由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其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改革“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各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生能力培养要求为依据合理的设置课程,进一步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理念,课外利用网络在线课程资源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课外学习的自主性。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文、理科专业间的渗透,打通不同学院、专业课之间的隔阂。进一步完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2.2学生选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从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过程中,相应的配套教学管理制度没有跟着过渡,导致学生对学分制认识不充分,再加上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认识不足,学生在选课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选课时盲目跟风:盲目跟风是当下大学生选课过程最常出现的现象。由于没能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选课前没有及时的对所选课程进行了解。看着身边多数同学选了就跟着选,怕一个人上课落单,往往会跟关系要好的朋友或室友选相同的课程。这几种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

(二)为获取学分而选择课程:由于学分制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学分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导致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产生误区,因此忽视课程内容学习本身的重要性,而偏向与考虑获取学分的难易程度。从而会使学生遗漏了一些对专业知识体系构建至关重要的课程,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完整。

3.学分制下学生选课的课程(结构)对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当下各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既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又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想要招聘专业对口的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来说,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被看重。学生在大学期间所选的课程及学习情况将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大多数学生因为对学分制的认识不充分,对课程结构的构建逻辑不清晰。所以在选课过程中常出现一些盲目选课的现象:“如看大多数同学选了也就跟着选,没有了解课程内容听学长学姐说该门课程好拿学分而去选课…”等等现象的出现势必会导致学生专业知识框架构建不全面,从而出现毕业生专业能力不突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就业优势。

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对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期间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来提升这个两方面,但是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学校教学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单单的课程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了。现在学生应该从培养和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拓展知识面,提高思想觉悟,向一专多能型的人才靠近。

4.学分制下学生如何构建正确的课程结构

4.1进一步加强新生实业教育,让学生一开始在心中就有一个整体课程结构的框架

通常新生入学,学校会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加强对新生的实业教育,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和生活环境。学院通常会安排走访寝室,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做交流会等等,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及课程结构设置,同时也可以开设有针对性的讲座,以此来引起学生对选课的课程结构的重视,避免随意选课的现象的出现,为学生接下来的发展提供方向。

4.2确定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选课。

专业主干课程即为各专业的必修课,是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确定的,是每个学生都必须修读课程。除主干课程外,每个专业都结合专业特点开设任选课程,任选课程需要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发展情况来进行选课,这时专业教师需要督促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选课,尤其要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

4.3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专业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况,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强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样作为学生,在沟通和交流方面可以更为融洽,作为学长学姐可以更好的向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经验,可以更好的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

5.结语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教学制度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从学年制到学分制的转变,是高等教育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但是随着制度的改变配套教学理念没有随着过渡,大部学生对学分制认识不足,导致学生专业不突出,从而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学生选课时课程结构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的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兴趣进行选课,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剑敏.学分制下学生选课心态对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温州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5.10

[2]张国梁等.学分制下学生选课心态对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1.1

[3]左树强,王倩.浅析学分制下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7.5

[4]武秋.完全学分制下课程设置的优化路径[J]高等教育管理,2007.11

[5]张瑞富等.学分制下学生选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05

作者简介: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篇4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现状

(1) 缺乏系统的职业观念与专业技能。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 由于自身的能力结构存在着缺陷, 致使缺乏系统的职业观念与专业技能。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 仍抱着对职业的期待和幻想, 这就形成要求过高的求职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忽视了自身的实际能力。由此可见, 缺乏系统的职业观念与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主要现状。

(2) 大学生的基本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能力结构, 除了专业知识的能力外, 还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但是, 很多大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些基本能力的重要性, 从而导致在大学期间只是碌碌无为地度过。而社会需求的是人才, 是全面发展的毕业生, 所以, 这就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发生了矛盾。

(3) 知识拓展能力与企业的需求不相符。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中, 由于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自身实践能力与知识拓展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生也没有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这就导致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同时, 还有一批这样的大学生, 他们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职业目标, 也没有制定出长远的人生发展规划。

二、完善大学生能力结构的就业策略

(1) 注重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由于大学生的结构能力与就业结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为了推动高校就业形势的发展, 应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策略、学生学习的动机。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就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在大学生的能力结构中, 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 因此, 要想确保大学生能力结构的合理性, 就应从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出发, 并加强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识。

(2) 注重大学生就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在大学生的就业生涯规划指导中, 为了保证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应鼓励学生不仅要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 同时也要分析自身的能力结构。自我效能主要是指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与判断, 以便提高自身在就业中的自信心。通过分析自身的能力结构, 大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有清晰的认识, 这就能更好地实现对就业规划的指导。同时, 高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应在大一时就给学生开展就业生涯辅导的课程, 从而完善大学生的能力结构。

(3) 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目前, 很多高校在设置专业时, 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实际需求, 这就导致与企业的需求发生了冲突。因此, 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高校应适时对不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在构建新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应以学生的能力结构为核心, 并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4) 加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实践能力。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除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也要加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同时, 高校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扭转以往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现象。

综上所述, 高校在制定就业策略时, 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就业形势, 应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发展现状, 并基于企业的需要分析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 有些高校由于忽视了学生能力结构的分析, 致使毕业生没有认清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而且也没有真正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由此可见, 分析学生的能力结构在就业指导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摘要:目前,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步增多, 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现状, 应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 并深入分析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就业效果, 同时也与企业日后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 应在分析大学生能力机构的基础上, 提出应时当前就业形势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需求,大学生能力结构,就业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颖, 刘善仕, 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 2005 (2) .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篇5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在认知层面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认同感不强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能力培养上与市场需求错位,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认识不充分这种方式、定位不准确,往往将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拒之门外;有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够重视,分配给他们的都是琐碎的重复性工作,不能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

(二)学生的就业技能薄弱就业技能是一种综合的技能,不仅反映在专业技能,还包括面试技能、自我调适技能等。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校教育对社会的关注不够,高校未能及时保持和相关单位的有效沟通,不了解社会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标准,较少反馈社会需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过时、知识面过窄、社会实习经验较少、专业技能不扎实;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所需工作能力产生不小的差距。

比如,目前高校师范生只要在校期间修读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普通话并成绩合格都可以在毕业之前获得教师资格证,而实际上锻炼师范生技能的微格教学训练的时间很少,教育实习也只是流于形式,很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根本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有些高校则在毕业学年才开始强调就业准备和技能训练,重视搜集岗位信息、召开校园招聘、求职技巧辅导等,而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就业心理辅导、生涯规划教育等相关技能则不受重视。

(三)学生的个人特质需要加强个人特质指对实现自我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践自身价值的判断能力,主要体现在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知识技能是否扎实、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上,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和自我效能两方面。

众多个案表明,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过高等,是导致毕业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

学生缺乏自我性格与兴趣的探索,大学期间职业目标模糊,部分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时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为逃避就业而盲目跟风考研或出国进修,为追求铁饭碗和高福利而盲目加入公务员考试大军。

(四)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缺失部分毕业生缺少元认知能力,学习意识薄弱,不会活学活用,不懂得通过技能锻炼和实践培训锻炼自身素养。

长达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使毕业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对于课堂之外的新知识、新技术学习意识不够。

另外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高校中,创业意识已经相当活跃,越来越多的学生准备毕业后自主创业。

但是由于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程度不够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限制等原因,大学生自主创业仍然举步维艰。

二、基于USEM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结合USEM模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建设要结合社会需求,加强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大学必须面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学科专业建设要考虑社会需求,适当调整办学理念,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完善培养方案,增强课程体系性。

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应基于科学的需求预测,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持续沟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知识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和课程学习中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理解力及其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加大力度把知识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融合在一起,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举措。

另外,学校和学院应大力宣传所开设的专业,找到一条“社会认可、学生受用、学校擅长”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三赢路线。

(二)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加大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学校应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关注企业员工的培训要求,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和实习基地的利用;企业可以派遣人员作为学校的就业培训师,为学生提供就业常识的普及和就业技能的训练,提前为企业培训储备人才。

通过校企共建,学校可及时优化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学生可及时弥补专业和能力的不足,提前掌握社会技能;企业可及时了解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适当改善聘用要求。

(三)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搭建就业能力开发平台。

大一为探索期:以适应性教育为重点,结合入学教育、思政教育和形势政策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位;大二为定向期:学校应拓展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的渠道,指导学生系统学习就业知识,借助职业测评和就业咨询,了解自己的职业特质以及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

三为准备期:经过两年的自我认识和社会认知,学生基本形成了初步就业意向,这时应为学生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到实习基地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身素质与职业素质之间的差距,及时制定就业提升规划;大四为冲刺期:通过开展简历优化培训、模拟面试大赛和面试技巧培训等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就业技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我、宣传自我,实现就业能力质的提升。

(四)关注学生自我发展,重视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吸收转化信息能力,处理与周围关系的人际交往能力,务实、诚信、职业规划和责任感在内的发展能力,自制力,问题解决能力,抗挫折力和执行力在内的自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在内的创新能力。

既然是综合能力,就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开发多种途径,注重就业能力提升过程的科学性和发展性,真正使就业能力的提升落到实处。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学生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使学生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权的综合技能,是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前提条件。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政府的宏观调控、高校的深化改革、用人单位的支持改进以及学生本人的积极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篇6

【摘要】当今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包括:专业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课程结构调整 专业教育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基金项目】吕梁学院校内教学改革项目“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编号JYYB201307)。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35-02

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使众多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前途产生了迷茫与无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要求高等院校必须通过课程结构调整,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当代高素质人才。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人,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1.高校的盲目扩招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是《2010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2.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度、积极性不够

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较少,只有不到25%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我们的学生对学校、教师的依赖性太大。对就业没有积极性,经常是学校-系里-班主任-学生这样的通知模式,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知道就业信息的情形下也是需要老师去督促参加。

3.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影响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期望大多集中在政府部门、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就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说,学生这样的就业倾向,也透露出学生就业观念的偏差和问题,应该先就业再择业,否则就业可能会落空。

二、课程结构调整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应以建设高质量的、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课程为突破点。

1.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总体竞争力

专业教育课程是大学生提高就业的主要基点。然而,将近2/3的学生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课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有何关系,不了解将来自己所处的岗位跟专业有何关系。

首先,应开设新生研讨课,面向大一的学生开设。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大学四年里将要学习的专业是什么样的,就业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可能是怎样的。

其次,实践课的开设应加强,学校应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专业课的学习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放到实训基地。

再次,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实质上是推销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专业能力是硬件,那么语言表达能力则是软件。软件不具备,再好的硬件也没有发挥的空间。这些能力需要学校经常开设一些相关讲座,为学生创造条件;当然学生自己也要积极的在平时的学习,交往中不断地锻炼。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至关重要

当今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主动性差。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学校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养。

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职业。做到这三部分,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不过,由于在课程设置的规范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大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我们应该从校外聘请企事业单位人员进行职业生涯的指导,完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规范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已经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授课效率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由期末一次考试决定学生一门课的学习效果,这样抹杀了部分学生平时的努力,又会让部分学生投机取巧。针对这个现象,可以改变考核方式,注重对平时的考核,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加进一些针对性的考核元素,比如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测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预习)的考察等等,把这些都量化到平时成绩的计算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弱化期末考试在考核学生学习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高校应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教育定位,允许部分高校进行创新创业型大学试点;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师资评价系统,强调实践导向性;对创新创业型学生进行特殊培育教育,对此类学生重新评价。

12年,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可见,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和重视,并开办多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校层面调整课程结构设置,将创新创业课程加入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得到一定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创业有了指导及扶持作用,反过来,创业成功的学生又可以反哺学校,并承担一部分的就业名额,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5.就业教育课程能够从专业层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明确为了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的背景知识、职业领域的基本行情以及就业择业的主要技巧,为学生在劳动力市场搜寻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引导。目前,就业教育课程作为一种可以同时向数量众多的学生传递结业理念、培养就业能力的有效方式,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不过,由于授课教师局限于学校自己的老师,而老师很多又缺乏实际的经验,对于课程的指导仅仅局限于学校层面,而对社会上人才需求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一方面,学校应定时派遣老师出去进修,尤其是有条件进入企业的话,在企业积累更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聘请校企合作企业的领导或是人事主管承担就业课程的指导,改善该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除了课程结构调整方面的努力之外,还应有其他方面的支持。

1.学生的管理工作,虽说管理与教学是分开的,但它们也是相辅相成的,管理是基础,只有管理工作搞好了,教学才能顺利展开。

2.社会的因素,学校方面的努力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尤其是在学生实践环节,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倡导当地企业支持学校的工作,使得学校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小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要求我们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已是刻不容缓,而高校课程结构的调整涉及到的对象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等,要做好这一工作并不容易,首先要明确它的意义及必要性,另一方面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进行,是课程结构调整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同时,能够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汪霞.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33卷第3期)

[2]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

作者简介:

宋要斌(1967-),男,山西吕梁人,吕梁学院矿业工程系主任,研究方向:结构工程。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篇7

一、厦门地区结构性失业问题表现

(一) 劳动层次出现失衡

首先, 2008年的失业人口在二次就业后仍有几十万人没有就业, 再加上厦门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数持续增加, 就业压力愈发沉重。其次, 公有制企业劳动力需求在持续萎缩, 而非公有制劳动力需求则会在未来的几年内“唱主角”。据数据统计, 在2011年就业的80.82万人当中, 机关单位就业人数占5.5%, 国企占19.6%, 集体企业占15.5%, 非公有制企业占87.5%。再次, 结构性失业问题仍将继续加重。随着一些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逐渐提升, 厦门地区当前劳动力资源在种类、层次上都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衡。根据厦门市前几个季度人才需求情况来分析, 用人单位对高中文化水平或者以下的新生劳动力的需求量仅占31.8%。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将会有大量低素质劳动力会面临就业难题。

(二) 产业结构调整加重就业压力

目前, 影响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产业结构矛盾。2011年6月4日发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到2011年底, 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所有就业人员中,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4.8%;第二产业占29.5%;第三产业占35.7%,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首次超过第一产业, 成为吸纳就业的第一主体。第二、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显著提升, 就会造成劳动力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这给今后就业工作增加了压力:一方面将长期面对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和巨大的就业压力, 以及面临更加复杂的结构性矛盾。当前, 厦门地区企业在招工中存在的结构性短缺现象, 正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一种具体表现。比如很多跨国企业要具备能够突破传统行业知识束缚的、具有先进管理和科学知识, 并且能够独立开展国际信息交流的高端型人才, 但目前, 在厦门地区, 这种高端型人才十分急缺。另一方面, 部分失业人群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就业定位或定位不准确, 根本不清楚自己能做哪种工作, 反而把自己愿意做哪种工作放在首位来找工作。这一类人在找到工作后常常觉得自己不能适应, 从而又很快回到失业者队伍当中。而这部分人群, 也是厦门地区主要的长期失业群体。

(三) 就业需求人数多, 本市人员就业机会少

随着厦门地区城镇新增劳动力人数进入高峰期, 2012年将有大量下岗待业者、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够继续升学的人以及高校的毕业生组成一个庞大劳动力群体。但是, 根据厦门地区2012年GDP增长的情况来看, 只能够提供38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 这就说明着将有大量劳动力面临着无法就业, 这其中还不包含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

通常情况下, 厦门地区外来劳动力年龄主要在16~26岁之间, 主要来自中西部农村, 与本地劳动力相比, 他们有良好的体力, 也更具备吃苦耐劳的优点。与此同时, 在厦门, 企业雇佣外来劳动者所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等费用要比企业为本地劳动者所缴纳的费用低, 因此企业更喜欢聘用那些外来劳动者, 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厦门本地的就业压力。

二、厦门地区结构性失业形成原因

(一) 教育体制导致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

厦门市2011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中所有的求职人员按照文化程度分组, 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求职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员占总求职人数的比重为70.15%, 无法满足当前技术进步的要求, 高技能人才处于严重短缺状态。

据统计数字表明, 2011年第四季度, 人力资源市场有技能要求的熟练工供求总量为11.8万人次, 其中求职者登记人数为3.9万人次, 企业岗位需求人数为7.9万人次, 市场求人倍率为2.03;同时无技能要求的一般劳动力供求总量117.9万人次, 其中求职者登记为55.3万人次, 企业岗位需求为62.6万人次, 市场求人倍率为1.13。由此显示, 技能劳动者和熟练工的需求缺口较大, 劳动者的技能提升将成为其就业的有力保障。这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教育体制上的弊端影响。以前, 技工学校为企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工人, 确保了企业的用工, 也保证了多数青年的就业。但是现在技工类学校越来越少, 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改为职业学院, 进而培养本科、专科生, 这就使得能够胜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减少, 而希望从事管理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从客观上造成了目前的“用工荒”和“就业难”。

此外, 企业在选人时“门槛”较高, 福利待遇一般, 吸引力不够也是一大重要原因。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中专科学生多, 占2/3, 层次不是太高。但现如今不少用人单位把“门槛”提得很高。比如一个文员的职位, 专科生足以胜任, 非要招本科生, 甚至研究生, 形成了人才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 一般中小型企业和某些大型企业过多注重企业利润而忽视了员工的福利待遇。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 必须采取相应的提高福利待遇的措施才能留住职工, 如社会保险、公积金、相关补贴等, 从而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 导致就业结构失业重大变化

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 产业结构的演变有其内在逻辑演进序列。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使用生产率更高的技术来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并表现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及技术替代劳动、人力资本替代物质资本, 从而引导劳动力也随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再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进行再配置, 即著名的佩蒂·克拉克定律。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打破了原有的就业结构, 导致劳动力供需失衡, 产生结构性失业现象。这个过程实际是传统的就业岗位消失与新的就业岗位的产生并存的一个过程。尤其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一些领域, 特别是第一、二产业的传统部门, 不仅不能扩大就业容量, 反而会减少用人, 分流部分劳动力, 致使失业人数增加。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升级速度加快, 这种现象会愈来愈严重。

不过, 从宏观和长远角度来看, 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是有利的。其实目前最为要紧的是大力倡导合理产业调整, 制定产业调整相关政策, 积极改善配套调整, 并通过努力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 以适应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局面。

(三) 求职者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意识相对落后

就厦门地区而言, 2010年, 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厦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 从学历上看, 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 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 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 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 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 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其中一些求职者的思想观念非常落后, 他们甚至认为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有到沿海发达城市工作才能算是体面工作。还有一些求职者目光短浅, 不能用整体的、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体面老是在想着自己愿意去做哪些工作, 而不是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能做好哪些事情。求职者择业观陈旧, 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开辟就业门路, 加大了实现再就业的难度。

三、解决厦门地区结构性失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对本市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工作, 适当调整教育体制

再就业培训为本市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心理上的安慰, 许多参加过再就业培训的失业人员接受课程培训后, 不但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自我认识, 明确了自己的位置, 对再就业充满了热情。在培训过程中, 要针对对象的特点, 来开设有相应的培训课程, 增加课程内容, 提高培训的质量, 通过制定针对性的计划, 逐步引导失业人员走出困境, 最终实现再就业。

与此同时, 调整教育体制也成为新时期解决用工荒现象的必要手段。众所周知, 我国的教育体制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区人才需求的实际, 适当的开设基础技工类的学校, 为经济的发展培养专门的技术型人才。在搞好在培训工作的同时, 务必做好教育体制的适当改革。

(二)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优化升级, 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凸显。如果能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不仅可以化解厦门地区一直以来的结构性难题, 也可以为就业岗位的创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首先,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掌握科技的核心技术以及关键技术, 制定出技术标准, 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技术基础, 加快自主研发制造的步伐。继续组织实施符合厦门产业政策等重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 要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其次, 大力发展厦门地区特有的地区文化, 用文化带动厦门地区的旅游业。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 资源消耗低, 带动系数大, 就业机会多, 综合效益好, 那么把旅游业作为厦门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做则恰逢其时。最后,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机制, 建立公开、平等的行业准入制度。发展那些竞争力较强的服务集团, 厦门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首位, 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等现代服务业, 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潜力大的产业, 加快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三) 加大对本市失业人员的创业扶持力度, 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

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下岗人员的个人就业问题, 同时也会创造出一大批就业岗位。厦门市政府应该大力支持自主创业, 不断完善相关创业的优惠政策。比如进一步简化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程序;通过制定科学的税收政策, 为自主创业人群提供税收优惠;将税收政策向自主创业倾斜, 对这一类企业的员工进行社会保险的补贴, 对企业进行税收减免, 同时对那些能够有效的吸纳失业人员的此类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争取以创业带动就业等。

(四) 促进企业提高福利待遇, 重视用人“软”环境

企业应该营造良好的用人“软”环境, 给农民工提供各种良好的生活便利, 解决其后顾之忧。近年来, 企业纷纷优化用工环境, 严格按照劳动法执行, 为员工提供各种福利待遇、进一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建立动态的激励机制, 使薪酬项目“活”起来, 避免项目的“固化”。不少企业家反映, 靠“涨两三百元工资”的手法招工, 对农民工吸引力越来越小, 企业已开始趋于重视内部管理、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及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等软环境。只有这样, 招工难问题才能有效解决。

(五) 相关部门应该努力拓展就业渠道

为了给求职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相关政府部门应重点扶持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等, 为求职者创造出更多的岗位;制定重点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计划, 逐步明确某些大型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税费的减免、保险补贴、资金扶持等政策,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以及非公有制企业接纳大学毕业生;继续加强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计划的力度, 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大力宣传能够促进求职者就业的政策和法规, 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部门等部门的作用, 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实现就业信息共享, 做好未就业人数的数据统计、信息发布、失业登记工作, 并进一步组织好就业招聘、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服务, 营造出良好的就业环境。引导相关部门做好就业指导和培训、搭建就业平台等服务工作, 逐步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 宣传国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

(六)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特别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要使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和医疗有保障。进一步加快失业保险的制度建设, 扩大社会保险范围。使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以及社会互助三者间和谐发展, 促进本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劳动保障部分要深入基层, 了解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以及思想状态, 及时了解下岗失业人员的困难, 及时提供帮助, 改善服务态度和质量, 将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劳动保障部门还要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 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争取创业的经费, 为下岗失业人员无偿提供职业介绍, 逐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展开。支持合理的流动就业。政府和相关的部门应该出台政策上的帮扶、信息上的支持和权益上的保障。与此同时, 还要采用政府进行干预的手段, 积极的引进一些高新的技术人才,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完善社会的保险关系的转移。制定出更加能够惠民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方针, 对跨省的就业、外出回乡的创业人员, 都要提供一些无偿的社会保险转移服务, 争取为创业者和工作者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 对社会稳定亦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虽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但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虽然经济相对发达, 但是厦门地区每年都会有大量劳动人员进入, 其就业形势还颇为严峻。本文通过一系列数据介绍厦门地区存在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然后结合全国形势, 分析当前厦门地区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原因, 最后重点探讨如何通过提高就业能力, 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改善厦门地区的就业环境。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厦门地区,就业能力,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徐汇娟.浅议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J].理论导报, 2010 (12) .

[2]王鹏, 韩浩.金融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机会分析[J].人力资源研究探索, 2010 (6) .

[3]马永堂.论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J].中国人力资源论坛, 2011 (9)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王蕊.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及求职路径研究[J].理论探析, 2008 (2) .

[6]王珂.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8 (4) .

[7]金秀兰, 敖亚新.关于完善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机制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 .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篇8

1. 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

1.1 将能力导向深入到教学内容中。

就目前来看, 虽然我国计算机软件设计专业人才十分紧缺, 但却有大量的也一直不能够找到具有较为优秀编程理论的毕业生, 这使得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正式入职前仍旧需要长期的工作培训。因此, 在设计第一门教学课程时, 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进入了大型企业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校期间的表现、对编程这门课程的理解和领悟情况、在ACM等相关比赛竞赛中的努力表现, 作为本堂课的主要教学案例, 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 在学生熟悉了编程的基本内容后, 教师需要多让学生观看一些外国程序员做出的优秀视频, 引导学生利用软件工程思想对这些视频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重要性。这种间接性的教学方式, 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远远的高于让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上的相关知识。

1.2 以实际应用展开教学实验。

就目前来看, 大部分高校数据结构课程采用的实验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以验证性的实验作为主要教学手段, 遵循以表、树、图、查找、排序着五项内容的孤立性实验方式。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在实验课上验证一些理论上的内容, 这样会浪费实验教学时间, 导致学生设计程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被全面调动起来, 所以, 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十分必要。在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时, 教师需要确保前后内容密切衔接, 不同教学内容间的过渡十分自然, 教学内容环环相扣, 与实际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密切连接[1]。例如, 在第一次做“线性表”这一实验时, 教师需要以分子生物学中重组基因链作为主要的实验教学内容, 让学生可以通过对链式存储结构的有效应用来解决存储基因字符串的问题, 从而实现程序的简单查找和顺序的排列, 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以程序的实际应用作为主要实验教学内容, 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尽可能的激发起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热情。

2. 教学过程的改革措施

现阶段, 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进入道路实验室之后才会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为了能够改变当前这种教学现状, 教师需要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方面入手, 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改革[2]。在课前,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几道带有验证性特点的预作实验, 并限定学生在正式开展实验教学前的一周之内完成相关工作, 不对地点进行限定, 可以在网上完成作业提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式, 限定其提交的时间, 当场对学生设计出的验证码进行检阅并给出分数。此外, 在课堂教学完成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竞赛活动和小组讨论活动等, 以便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学习时间,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教学考核制度的改革手段

3.1 应用机动性的考核策略。

首先, 教师应该对学生基本的学习状况有所了解, 以此为基础施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对学生的实验思路进行引导。教师在展开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要取消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 而是要直接采用机动性的考核的形式, 对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考核, 要求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3]。

3.2 使用多类型的综合测评法。

采用灵活性的考核方式与综合性的测评方法, 其获得的考核成绩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基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 还能引导学生对平时的学习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就数据结构课程本身来看, 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是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教师需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 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设计, 从而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调动起来, 提升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章英, 汪毅, 姚娟等.以能力为导向的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4 (08) :128-129.

[2]赵立双, 王丽君, 孙蕾.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电子设计工程, 2013, 02 (03) :7-9.

[3]杨传明.经管类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03 (05) :214-217.

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关系分析 篇9

1.就业能力是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的时候,自身的就业能力往往是决定自己能找到什么工作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大学生面对就业首先关注的指标为工资福利、工作地点与环境、工作与自身专业的结合程度以及自身对这项工作的兴趣。 这几个基本因素构成了大学生对就业质量的判断和要求。 学生会依据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估, 来考虑是否可以选择某种职业。

2.就业能力是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

就业能力直接决定了就业质量,由于许多大学生刚刚踏出校园,对于自身的定位比较欠缺,会造成盲目的自信。 实际上当真正踏入社会之后,就很容易看出就业能力才是影响和决定就业质量的关键。当自身的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之后,必然可以选择相对较好的工作,尽可能地提出自己心中的诉求,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成正比关系。就业能力越强,自身对于就业质量的要求就越高,可以选择的机会也就越大。

3.就业质量是就业能力的最终体现

在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过程中,就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体现出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要求,实际上就是体现自己的就业能力,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就业要求,进而保障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工作。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质量与能力不协调的原因

1.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失衡

近些年来,我国应届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就业结构出现了失衡的局面,造成社会需求和供给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 ( 见图1) 。

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需要大量的人才,相应的工作岗位数量虽然有所提升,但同时由于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远远大于就业岗位,必然会造成应届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社会的供给远远地大于了社会的需求,出现供大于求的场景,进而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2.学生的就业观有所偏差

从大学本身来说也有部分自身原因导致了就业压力的加大。首先是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去向以及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认为自己可以找到心仪并且满意的工作, 许多学生认为基层工作或者是一些相对普通的工作,会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不愿从底层干起,这样的就业观念造成底层的工作无人问津。而相对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大多数人都会拼尽全力去争抢,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就业困难的加剧。

3.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规划

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和清醒的定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造成在未来的就业当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进而导致理想的工作和现实差距甚远。自身缺乏科学明确的定位,对自己的不清晰认识造成就业困难。

4.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规定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的盲目条框设置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现阶段部分用人单位单方面开出了许多规定,困扰和阻碍大学生应聘,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在条框设置上,有时候对男女有一定的规定,实际上近些年来许多就业问题上男女已经逐渐平衡了 ( 见图2) 。

图2数据显示出女性就业率始终没有男性高,而且大多数女性选择了出国留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依旧没有男性的就业机会广,也是一些用人单位刻意设置的条款造成的。

5.高校的教育与社会脱节

作为高校来说,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尤其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和市场竞争,高校大学生要想获得超出其他人的本领,在大学期间需要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经验以及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但许多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开展的时候,往往容易与社会相脱节。课堂讲授的知识是一方面,而走向社会就是另一件事,彼此之间完全没有联系。这就导致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后,在学校内所学的内容不足以胜任进入社会后自己的工作,因此这种力不从心也会造成应届大学生毕业后,很难尽快地投入到全新的工作中。

三、改善大学生就业质量及就业能力关系的对策

1.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

当代大学生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等思想政策来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初出校园是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要想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水平,就必须从底层做起,从最基础做起。同时也需要学生明确,正确的就业观念,就是不分工作的尊卑,即使是最为普通的工作,也应该尽心尽力做好。

另外,高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到我国的一些边远地区进行支援,包括支教,这将是提升学生个人品质的重要方式。 这样,大学生也能更好地为祖国和社会服务。一旦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就可以更好地保障自身的未来就业质量,进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就业层次。

2.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在大学期间,高校应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美好规划,这个规划要现实、符合实际,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奋斗性。

学生应依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为自己进行规划,确保毕业之后对自身的就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应该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和培训,训练学生的面试能力、表现能力,只有高素质的专业学生,才会被用人单位录用。

适用性人才的培养会增强学生的个人竞争实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发展当中,找到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奋斗方向。这些实用的课程和培养,往往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之后的就业过程中更加轻松地应对就业问题和困难,不断提高就业成功率。

3.加大政府各部门的扶持力度

国家和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制度和体系。在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首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优先政策,对于有较强实力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照顾。同时也应该加强配置,增加更多的岗位给应届毕业生选择,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小型企业,都应该为应届毕业生开更多窗口,为其服务。

四、结束语

有效地平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选择和质量要求往往是建立在学生本身的能力基础之上,学生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这样也能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困难。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困难问题。大学生在就业时常希望自己可以谋求到相对较好的职业,因此,对就业质量的要求较高。但实际上能否与自身的就业能力形成重要的联系与平衡,是大学生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与阐述,论述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 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文化教育意识的提高, 高校不断进行扩招, 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向大众化教育发展, 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 再加上就业结构矛盾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为此, 要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找出问题的症结, 找出有用的解决途径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一) 就业结构矛盾的原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关于培养人才的方案和目的不够明确, 不能按社会的需求培养技术型人才, 还会出现有的专业人才饱和, 有的专业无人填报的不均衡现象。高校不断进行扩招造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缓慢, 对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指导不到位, 人才的质量与社会的经济结构模式不匹配。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大学毕业生逐年递增, 而产业结构多态化发展的模式使得工作岗位变少, 大学生就业需求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之间产生了矛盾。许多大学生自身能力不够, 缺乏竞争力, 不能脱离传统的就业模式, 没有正确的就业观, 大多数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只考虑工作环境和就职单位, 不愿从基层开始做起, 而是扎堆在大城市中求职, 导致找不到工作, 或是经常跳槽。

(二) 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的主要表现

1. 市场结构需求视角下的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

大学生数值过大, 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用工荒并存, 我国的市场结构与职位空缺存在供求矛盾。高校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速度与企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增加速度相差太大, 导致人才供需市场与配置出现过长的时间差, 但是, 目前的高校教育对这方面几乎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另外, 无论是本科或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毕业生, 其对基本工作能力的掌握和应用达不到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这一矛盾来看, 缩小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市场岗位的需求之间存在差异, 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

2. 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科结构视角下的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

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科结构、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培养人才的目标、课程安排和教授的内容与社会经济结构发展需求脱节, 选择专业时严重的两极分化导致我国少数专业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出现一系列毕业生月收入低、专业不对口、离职、行业与职业的转换率高、适应岗位的时间拉长等就业问题。

3. 大学生对岗位的期望视角下的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

大学生对岗位的期望和自身能力与社会岗位需求不相符。很多毕业生对就业地区、行业规模、企业性质、薪资待遇、发展空间等条件的要求过高, 对稍微偏远一点的地区的用人单位, 或是小型的用人单位不感兴趣, 但其自身的能力水平并未达到很好的程度, 从而陷入了大单位去不了, 小单位不想去的局面中。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不愿从基层做起, 导致自己一直处在求职或转换工作的状态中。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矛盾的对策

(一)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 为大学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要想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除了依靠市场, 还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第一, 政府要加强研究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落实各项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扶持的政策, 提高政策的执行力, 加强监督, 落实政府维护民生的职责。第二, 政府还需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完善, 整合社会资源, 统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推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最后, 政府还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贫困山区历练, 加大宣传力度, 并对积极参与的大学生给予物质奖励。政府部门做好就业保障工作是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二)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就业竞争力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最核心的还是要加强高校的人才培养, 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大学就业结构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高校的教育专业设置和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结构需求严重脱节。为此, 高校要加强专业课程设置, 建立系统、全面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建立完善就业基本信息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 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以市场经济结构需求为导向, 根据社会市场结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课程培养体系和设置专业, 重视就业指导课程, 依据行业的发展前景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掌握求职技巧。高校还要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建设学科专业与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机制, 形成就业、招生、定向培养人之间的长效互动机制。

(三) 毕业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提高就业竞争力

很多毕业生没有做好正确的自我定位, 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没有行动计划, 不了解内外环境的变化, 找不到自身的发展方向, 直接拿着简历面试, 不停地更换工作, 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只选择大城市、大企业, 一味追求高工资, 不愿从底层做起, 这些错误的行为和思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只有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调整心态, 转变观念, 正审时度势, 才能更好地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认清自己的能力与预设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 从基层做起, 脚踏实地, 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让自己更快地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四) 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 为大学生权益提供保障

用人单位要改善工作条件、环境和薪酬, 保障大学生的工作稳定, 拓展发展空间;要规范劳动合同管理, 签订劳动合同, 重视和规范大学毕业生的档案管理、转正定级、保险和员工福利制度;要给予大学生工作稳定和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保证, 让大学毕业生没有发展顾虑, 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和自身特长。这些措施不仅能改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还能推进用人单位的发展。

(五) 家庭对就业的支持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只是社会、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 还需每个家庭和亲朋的支持。家长过分操心孩子的就业, 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职业, 往往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阻碍。家长应该转变观念, 尊重孩子的就业观, 在子女选择就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家长的支持和安慰非常重要。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有利的意见和建议, 给他们以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让孩子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适应社会。

四、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就业观

大学生没有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即使政府、社会和用人单位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无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许多问题: (1) 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和实现自我价值, 忽视社会价值。 (2) 只追求工资待遇, 不考虑专业。 (3) 只强调个人发展需要, 追求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工作。 (4) 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对职业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 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因此,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和就业结构矛盾还要从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做起。

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减少其理想与实际的差距, 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 将个人想法融入到社会的实际情况当中, 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学专业、个人能力和性格, 树立自己的人生方向, 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 从实际出发, 依据社会实际需求对职业目标做出一个精准的定位。在选择职业时尽量找自己擅长的和社会所需要的职业, 只有自己擅长, 才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只有在社会上找到了适合的职业, 才会有发展的空间。

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还需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只有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 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将个人的意愿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摆正二者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才能让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在择业中要以实现个人价值为基础, 重视国家和集体利益, 利用自身的专业和特长投入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小型企业、偏远城市和农村建设中来。

创业已成为新时代鼓励的一种就业方式,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 灵活自主地创业、就业。这不仅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方式, 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 也使大学生的视野更宽广, 能够树立起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农村和偏远城市发展的灵活就业观念。

五、结语

就业结构矛盾是由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这种矛盾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只能在发展中解决, 需要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体系改革, 缩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差距。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政府部门要加强完善就业市场的环境;高校要改进专业课程的设置, 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加强就业指导;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用人单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规范工作环境。解决大学生的就业结构矛盾需要各方面努力, 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曾喜平.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8) :188-189.

[2]陈志华.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 (3) :65-66.

[3]孙红永.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探索与交流, 2012, (12) :176-177.

[4]曾湘泉, 李小曼.破解结构矛盾推动就业质量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3) :22-23.

上一篇:煤层自然发火预防技术下一篇:血液透析后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