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体制

2024-07-12

税收体制(精选十篇)

税收体制 篇1

财政税收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断优化财政税收体制, 有利于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 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下面将进一步就当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对策进行研究, 以期能更好地完善财政税收体制。

二、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中现存的问题

现如今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原则是以中央领导为主, 中央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权力, 但是地方的财政税收要处于中央的管理之下, 听从中央的指令并定期向中央汇报财政税收情况。这样的税收管理具备灵活性, 既有利于中央的统一管理又有利于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收取税收, 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 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系中依旧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项:

1. 财政税收体制具有局限性

当前, 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 当前我国财政收支分布非常集中, 导致分税制度得不到良好的实施, 加之财政力量不能进行均匀的分配, 以及地方财政收入不能够进行合理的划分, 这些都间接地对中央的宏观调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 环境和资源税种并没有包含进税负征收的范围, 这就使得税收丧失了对社会分配能力的调配功能。第三, 一些诸如国有资源和资产收入的非税收收入, 长期以来并没有纳入财政收入的管理体系范畴中。

2. 管理者管理不到位

许多税收单位的管理者对税收工作不上心, 对于国家制定的财政税收管理制度没有切实的贯彻到底, 对税收工作漠不关心。他们认为税收是国家的事情, 只用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面, 与自己毫无瓜葛, 因此产生了淡薄的管理意识;有的管理者借助自己的职责徇私枉法, 偷取税收, 甚至在向中央汇报税收情况的时候弄虚作假, 做出一些严重的违法的事情;有的税收管理者与缴纳税收人员偷偷达成协议, 赞成缴纳税收人员漏税行为,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中牟取好处;还有的管理者没有将税收收取与支出情况公开化, 对于有关记录也只是简单的手工记录甚至是没有记录。这些做法都会减少国家的财政税收, 不利于国家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近年来, 我国在预算管理体制上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预算体制覆盖的范围仍然十分有限。跟财政收支和税收体制的分配制度比起来, 我国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依旧比较落后, 政府的财政收支工作没有办法覆盖财政预算。除此之外, 由于缺失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导致内部缺乏相应的约束力, 财政预算管理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监管, 这就使得财政税收体制仍旧得不到落实。

4. 财务核算真实性有待提高

财务核算往往存在虚假信息, 核算结果的真实性有待研究。一方面, 我国偷税、漏税的情况普遍性存在, 情况还比较严重。很多不法分子肆意伪造、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且涉及的违法发票数额还非常大, 长此以往, 使得国家流失大量的税收。另一方面, 人为地对财务核算成果进行干预控制, 以此来获取虚假的经营指标。为了金钱等的利益, 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往往会建有两套不同的账目, 有时会更多。在对税金进行计算及经营成果上报的过程中, 使用虚假的账目进行上报, 这就使得监督行为的缺失。有些企业单位虽然没有建立多套账目, 但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仍旧混入虚假的信息, 进而来掩盖单位自身的真实经营状况。财务核算的不真实, 致使税收大量缺失, 除此之外还是造成国民经济指标出现严重的问题。

三、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的措施

1. 建立完善的税收体制

要建立完善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税收体制, 进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调整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 加大国家税收中直接税的比例, 改变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制。第二, 减少对纳税人税收外的负担, 摒弃体制之外的收入。第三, 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步伐, 对物业税进行及时的征收, 以此来有效改革环境税收体系和资源。最后, 要加强针对地方区域发展、国内外发展与开放等内容, 加大对税收的优惠政策制度的改革。

2. 建立健全分权、分级的财政体制

首先, 中央要适当放权给地方政府, 使地方政府能够有实权自主做某些活动, 例如税收减免权、债务融资权等。其次, 在保障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的前提下, 要加强促进地方和中央财政收入的科学合理划分。再者, 为了能够确保地方经济得到更加良好健康的发展, 在保证财政支出合理划分的基础上, 地方经济的财政支出要由省级政府或者中央进行负责。

3. 全面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任何一个性质的企业、部门、单位的管理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应该且是必须的, 尤其是从事财政税收工作方面的管理者。对于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者而言国家要进行统一标准的培训, 通过学习、锻炼、再教育等手段进行培训, 提高财政税收管理能力, 提高与其他部门协调共存的能力, 同时还要树立“一切为国家”的意识, 约束自己的行为, 洁身自好, 放宽眼界, 树立坚定的信念, 不为一些蝇头苟利而出卖自己的良心, 努力打造一个优秀的财政税收管理团队, 建立一个良好的财政税收管理秩序。

4. 加强预算管理

加强预算管理, 首要任务是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中, 要把所有涉及到资金财政支出行为统筹进预算管理的范围中, 这样就能够实现国家对多方面多领域的财政支出进行预算管理, 进而扩大国家的预算体系管理范围。对于国家非短期的预算应该结合国家后期的发展规划, 要保证两者之间的协调性, 这就要求国家的预算范围应该增大, 对复式预算体系 (包括资本性的预算、国有资本经营的预算, 以及社会保障的预算等等) 持续不间断的进行完善, 预算管理体系中应最大化的纳入所有涉及到的财政支出活动, 以保障预算体制的不断健全。

5. 国家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财政税收管理工作涉及到国家的根本利益, 因此需要国家加大对我国财政税收管理的管理, 要针对不同时期出现在管理方面上的不同问题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财政税收工作有法可依, 有律可罚。同时, 国家在对于那些偷税漏税、贪赃枉法等行为要加大审查力度, 一经查实必须严惩不贷, 丝毫不得手软。此外, 对于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委派工作必须派遣有相关阅历、知识和能力的人才。

四、结束语

总之,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研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必须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对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创新, 从健全财政税收体制、加强预算管理、强化税收监督等措施来进行具体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我国经济得到长久健康的发展, 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科学发展观, 进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打下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朱云飞, 刘祥永.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J].商业经济, 2004.

[2]张少杰.应对当下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效应及选择[J].求是学刊, 2009.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篇2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

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或制度体系。税权的划分有纵向划分和横向划分的区别。纵向划分是指税权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之间的划分;横向划分是指税权在同级立法、司法、行政等国家机构之间的划分。

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税收管理权限,包括税收立法权、税收法律法规的解释权、税种的开征或停征权、税目和税率的调整权、税收的加征和减免权等。如果按大类划分,可以简单地将税收管理权限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两类。

二、税收立法权的划分

(一)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种类

税收立法权是制定、修改、解释或废止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权力。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什么机关有税收立法权;二是各级机关的税收立法权是如何划分的。税收立法权的明确有利于保证国家税法的统一制定和贯彻执行,充分、准确地发挥各级有权机关管理税收的职能作用,防止各种越权自定章法、随意减免税收现象的发生。

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可按以下不同的方式进行:

第一,可以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来划分,如按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地方税类来划分。有关特定税收领域的税收立法权通常全部给予特定一级的政府。

第二,可以根据任何税种的基本要素来划分。任何税种的结构都由几个要素构成:纳税人、征税对象、税基、税率、税目、纳税环节等。理论上,可以将税种的某一要素如税基和税率的立法权,授予某级政府。但在实践中,这种做法并不多见。

第三,可以根据税收执法的级次来划分。立法权可以给予某级政府,行政上的执行权给予另一级,这是一种传统的划分方法,能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立法权。根据这种模式,有关纳税主体、税基和税率的基本法规的立法权放在中央政府,更具体的税收实施规定的立法权给予较低级政府。因此,需要指定某级政府制定不同级次的法律。我国的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就是属于此种类型。

(二)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现状

第一,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以及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以保证中央政令统一,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企业平等竞争。其中,中央税是指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具体包括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是指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具体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地方税具体包括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等。

第二,依法赋予地方适当的地方税收立法权。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经济资源包括税源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状况给全国统一制定税收法律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随着分税制改革的进行,有前提地、适当地给地方下放一些税收立法权,使地方可以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特有的税源开征新的税种,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发挥当地的经济优势,同时便于同国际税收惯例对接。

具体地说,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的层次是这样的:

1.全国性税种的立法权,即包括全部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和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的地方税税法的制定、公布和税种的开征、停征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

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简称常委会)。

2.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全国性税种可先由国务院以“条例”或“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施行。经一段时期后,再行修订并通过立法程序。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正式立法。

3.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有制定税法实施细则、增减税目和调整税率的权力。

4.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国务院有税法的解释权;经国务院授权,国家税务主管部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有税收条例的解释权和制定税收条例实施细则的权力。

5.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违背国家统一税法,不影响中央的财政收入,不妨碍我国统一市场的前提下开征全国性税种以外的地方税种的税收立法权。税法的公布,税种的开征、停征,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统一规定,所立税法在公布实施前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6.经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权,省级人民政府有本地区地方税法的解释权和制定税法实施细则、调整税目、税率的权力,也可在上述规定的前提下,制定一些税收征收办法,还可以在全国性地方税条例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适用的税率或税额。上述权力除税法解释权外,在行使后和发布实施前须报国务院备案。

地区性地方税收的立法权应只限于省级立法机关或经省级立法机关授权同级政府,不能层层下放。所立税法可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执行,也可只在部分地区执行。

关于我国现行税收立法权的划分问题,迄今为止,尚无一部法律对之加以完整规定,只是散见于若干财政和税收法律、法规中,尚有待于税收基本法作出统一规定。

三、税收执法权的划分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财政分税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现行税制下税收执法管理权限的划分大致如下:

(一)首先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国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同时根据按收入归属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原则,对中央税,其税收管理权由国务院及其税务主管部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掌握,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对地方税,其管理权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税务主管部门掌握,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对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原则上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共享税中地方分享的部分,由中央税务机构直接划人地方金库。在实践中,由于税收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因此,税收的征收管理权限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二)地方自行立法的地区性税种。其管理权由省级人民政府及其税务主管部门掌握。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继续征收或者停止征收屠宰税和筵席税。继续征收的地区,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屠宰税暂行条例》和《筵席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制定具体征收办法,并报国务院备案。

(三)属于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在省级及其以下的地区如何划分,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四)除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和经济特区外,各地均不得擅自停征全国性的地方税种。

(五)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的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拥有某些特殊的税收管理权,如全国性地方税种某些税目税率的调整权以及一般地方税收管理权以外的其他一些管理权等。

(六)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的批准,经济特区也可以在享有一般地方税收管理权之外,拥有一些特殊的税收管理权。

(七)上述地方(包括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和经济特区)的税收管理权的行使,必须以不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和中央财政收入为前提。

(八)涉外税收必须执行国家的统一税法,涉外税收政策的调整权集中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各地一律不得自行制定涉外税收的优惠措施。

(九)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保护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正常发育,在税法规定之外,一律不得减税免税,也不得采取先征后返的形式变相减免税。

四、税务机构设置和税收征管范围划分

(一)税务机构设置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需要,现行税务机构设置是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正部级),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

国家税务总局对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机构、编制、干部、经费的垂直管理,协同省级人民政府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实行双重领导。

1.国家税务局系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国家税务局,县、县级市、旗国家税务局,征收分局、税务所。征收分局、税务所是县级国家税务局的派出机构,前者一般按照行政区划、经济区划或者行业设置,后者一般按照经济区划或者行政区划设置。

省级国家税务局是国家税务总局直属的正厅(局)级行政机构,是本地区主管国家税收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局长、副局长均由国家税务总局任命。

2.地方税务局系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地区、地级市、自治州、盟地方税务局。县、县级市、旗地方税务局,征收分局、税务所。省以下地方税务局实行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即地区(市)、县(市)地方税务局的机构设置、干部管理、人员编制和经费开支均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垂直管理。

省级地方税务局是省级人民政府所属的主管本地区地方税收工作的职能部门,一般为正厅(局)级行政机构,实行地方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国家税务总局对省级地方税务局的领导,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业务的指导和协调,对国家统一的税收制度、政策的监督,组织经验交流等方面。省级地方税务局的局长人选由地方政府征求国家税务总局意见之后任免。

(二)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

目前,我国的税收分别由财政、税务、海关等系统负责征收管理。

1.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开征之前为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中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部分,中央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2.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上

述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不包括对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部分),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及其地方附加,地方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此外,依据国税发[2002]8号文件通知规定,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范围按以下规定执行t

(1)2001年l2月3l El以前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包括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仍由原征管机关征收管理,不作变动。

(2)自2002年1月1日起,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有关规定,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但下列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①两个以上企业合并设立一个新的企业,合并各方解散,但合并各方原均为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的;

②因分立而新设立的企业,但原企业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

③原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办理设立登记。但原事业单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

④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仍由原征收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3)自2002年1月1日起,在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新登记注册、领取许可证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医院、学校等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其他组织,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4)2001年12月31日前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但未进行税务登记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在2002年1月1日后进行税务登记的,其企业所得税按原规定的征管范围,由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分别征收管理。

(5)2001年年底前的债转股企业、中国企事业单位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和联营企业,仍由原征管机关征收管理,不再调整。

(6)不实行所得税分享的铁路运输(包括广铁集团)、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7)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外的个人所得税(包括个人独资、合伙企业的个人所得税),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降低征收成本,避免工作交叉,简化征收手续,方便纳税人,在某些情况下,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可以相互委托对方代征某些税收。

3.在部分地区,地方附加、耕地占用税,仍由地方财政部门征收和管理。

4.海关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项目有关税、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同时负责代征进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划分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我国的税收收入分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

1.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的部分)、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等。

2.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主要包括:

(1)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

(2)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3)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

(4)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

(5)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6)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7)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4%归中央政府,其余6%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

主要税法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国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范围意见》的通知

1996年1月24日国办发[1996]4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范围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1996年3月1日国税发[1996]37号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固的通知

2002年1月24日国税发[2002]8号

我国网店税收体制建设 篇3

关键词:网店;税收;体制建设;建议

一、我国网店的发展状况

我们的网上商店最早出现在1996年,开始在山东农民网上卖花。在21世纪,随着网络,以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信息化不可阻挡的势头,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代表,引起了生产经营模式的一个显著的变化,网上的普及购物正在成为许多网民的购物新时尚的方式。 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在做2008年的井喷式增长延续了这种快速增长。淘宝“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其2012年的销售额于19.1元十亿的典型代表在线在2013年销售35十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上购物成为一个节日。虽然,我国网店的崛起是相当的迅速,但是基础却是相当的薄弱。以淘宝为例,有96%以上是月销售额2万元以下的小微网店,这些网店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据电子商务软件服务提供商上海商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发布的《中国企业电子商务IT建设报告》显示,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经营不善,每天国内有一万余家网店被迫关闭。

二、税收情况

根据中国目前的税法,不管通过所有的交易以什么形式都须缴税,网上交易过程不应该是一个例外。但是,由于网络购物的新兴产业,店铺经营,鼓励自主创业开展公民政府,规模小,数量极多,而且税收成本高,所以税尚未实施。同时,网购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征税店情况下,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其中,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在湖北省武汉市个人网店的第一次出税单——知名服装网上商店在淘宝上“我的百分之一”征税430余万元,而武汉将位于上等水平的所有皇冠店纳入两人税收征管的范围。

征收对象、征收方式、税率税种、税收管理等等这些在全国范围内缺乏一个明确的规定,在网店税收方面体制基础基本为零。而没有健全的体制,就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税收,更不能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税收宗旨,也不利于整个网购行业的长远发展。对网店征税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新兴话题,也曾多次引起过商家、税务部门乃至整个行业的诸多争论。近几年曾出现过多次有关网店征税的传闻,影响最大的便是

2013年媒体引述“内部渠道“消息称,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在两会期间做出了关于向电商征税的提案,并且已经被相关部门接纳。预计年内将正式向网店征收5%营业税。

三、建设网店税收的必要性

(1)保证税收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既然网店收税势在必行,那么建设好全国全行业范围内的税收体制就必须先行。否则各部门、各地方单打独斗既不公平又不科学,对于网店经济生态也是一种破坏。税收对于国家,至关重要,并且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这点是不容忽视的。(2)加强对电商的监管和规范。通过税收,税收可以与整个宏观经济不谋而合协调,更好地发挥税收在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同时收集及时的信息传递给企业的税收,可以更好地利用税收来鼓励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而网店经济是信息化下的产物,其对于市场信息的需求和依赖非常强。(3)促进网购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网店经济体的规模差别很大,规模大的年销售额数亿,规模小的则月销售额不足万元。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可以对不同规模的网店实行不同标准的税率,而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则可以用网店的税收进行网购环境的建设,对于前景好而融资难的网店予以资金支持,这样就可以形成“取之于网店,用之于网店,造福于网店”的良性循环。

四、对网店税收体制建设的建议

(1)明确并放宽期限。网店的发展迅猛,其原因无外乎两点:购物方便时尚、商品售价较低。而商品售价低源于成本低,成本低一是由于去实体化节约了实体店的租赁费用,二是暂时不缴税省去了税务成本。一旦对网店开始征税,那么成本势必升高。据网易对网店经营者的一项调查表明,如果国家决定开征网店税,这样的话,超过70%的店主会选择闭店或移动到其他地区。然而上文提到征税又势在必行,这就要求税收体制的建设必须有明确的时间表,且给网店经济体足够的准备时间,让网店经营者有时间去接受,也有时间去改善经营以适应新的税收政策。另外一方面,这样也是给国家职能部分以充分地准备时间,以保证网店税收体制一经实,就可以良好运行、发挥作用。网店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过去国家的法律缺失只有暂行办法,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国家税务机关应当采取宣传引导相结合的办法,而不仅仅是注重税金,但更重要的是做好税收和税收政策宣传上面的基础上,充分的研究工作。网店征税最直接的目的是使实体店和网上商店,实现税收公平。(2)适当减轻税收。根据现行税法,特别是在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许多措施以促进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个别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月销售额20000元,低于此金额豁免增值税和营业税,但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20000元的全额纳税,每个月的相应比率为小规模纳税人按3%,连续12个月销量突破8000万的企业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税率为

17%。作为利润的一部分,个体工商户必须按照5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15000元的月收入缴纳5%以下,超过10万元缴纳

35%;企业需要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而网店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体,起步较实体店晚,也不够成熟,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小等问题。作为鼓励和保护,对网店征税应该相对优惠,一方面是起征点应该调高,另一方面应该将起征点改成免征额,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差别在于,达到起征点要对包括2万在内进行全额征税,免征额是达到2万时对超过部分进行征税。营业额达不到免税额和偶然发生的二手交易等应当列入属于免税范围。(3)创新征税体制不宜一刀切。网店产业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它的经营模式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网店所有人所在地、运营地、注册地、仓储地,可能在不同的地方,甚至于有一些网店仅在运营环节都会细分后按照最优方案放在不同的地区。因此,即使要对规模以上的网店进行征税,也不应该沿用针对传统商业环境而建立的税收体制,而应该根据网店产业自身的特点,创新征税体制,既要促进网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使各个相关领域在发展中获益。

结语:在我国网店行业发展总体上是快速上升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具有很大的前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我国现在对于网店如何收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和规范的体制。网店的税收体制建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本文对体制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总体上是参照实体店,兼顾其独特性,同时减轻税负。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网店经济体、网络交易平台的三方努力与协作,我国一定能够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网店税收体制,以促进网店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腾飞.网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12

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优化研究 篇4

财政税收优化管理与监督控制要互动在一起, 形成有效的财政税收管理策略, 为财政税收模式优化营造良好的条件。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对不规范行为进行约束, 确保各种监督协调机制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 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财政监督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积极稳妥的实现财务模式创新, 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 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经验与启示

国外在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体制机制, 因此要从新的财政税收优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出发, 积极稳妥的推进财政税收的监督管理, 为财政税收的综合性创新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国外财政税收优化管理从经济监督协调机制出发, 积极稳妥的推进监督模式优化机制建设, 最终实现财政税收的自动化管理, 为全面提高财政税收的综合管理水平创造良好条件。

1.1 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基本做法研究

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内部职能部门的管理策略出发, 推动财政税收的综合性管理, 为财政税收职责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基本做法需要和监督内部体系紧密联系, 确保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创新, 为财政税收的监督体系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监督职责角度看, 需要对各种监督模式进行系统性分析, 按照财政税收的优化模式积极稳妥的推进各项策略不断实现[1]。比如澳大利亚通过对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积极稳妥的进行行政管理模式创新, 从多方面提高财政税收的监督效率。

通过对财政税收的监督效率分析, 保证各个监督管理模式能够融合在一起, 形成完善的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模式, 为财政税收监督控制优化营造良好的氛围。财政税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监督专员、公共会计、财政监督模式等方面出发, 确保各个财政监督管理机构能够符合创新管理的要求, 积极稳妥的推进创新模式建设, 为创新指导和监督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2]。

财政税收体制监督机制管理的过程中要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 积极稳妥的进行财政税收监督管理, 确保监督创新与指导模式能够优化, 积极稳妥的实现财政税收的再监督, 通过有效的监督模式优化, 推动财政税收的综合性管理, 为财政税收的创新型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1.2 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经验模式研究

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立法程序, 通过有效的财政税收监督机制优化, 提高财政税收的监督管理水平, 为财政税收的监督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财政监督模式创新, 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完善立法程序, 通过对财政监督的管理方法优化, 积极稳妥的实现经验模式创新, 提高财政税收的财政监督法律规范化水平。比如美国在财政税收立法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非常完善, 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实现对财政税收的全方位管理。财政税收监督优化管理的过程中从预算编制管理的思路出发, 通过有效的专项监督、日常监督、个案监督实现对财政税收的全方位管理, 保证财政税收能够在日常经济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

财政税收监督权力要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创新优化, 实现对财政税收的专项监督管理, 提高财政税收的综合创新管理水平。财政税收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措施保证财政监督权力的有效平衡, 保证财政税收在监督权力实施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程序, 积极稳妥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确保财政税收资源配置能够符合综合性财政管理的要求。

2 财政税收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

财政税收体制监督的过程中要从制度体系建设出发, 积极稳妥的推进财政税收的优化管理, 为财政税收的综合性管理创造良好平台和条件。财政税收监督管理体制要在制度优化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创新模式, 提高财政税收的综合性管理水平。

2.1 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提高到立法层次

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立法层次出发, 积极稳妥的推进财政税收的立法性管理, 为财政税收的综合性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当前的情况看, 我国财政税收监督管理属于行为范畴, 必须要从行为管理的总体战略出发, 积极稳妥的推进立法机制建设, 为财政税收综合性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财政税收的立法管理必须要从内部监督色彩控制出发, 确保财政税收资金预算能够符合资源配置管理的要求, 推动财政税收的全面性控制管理, 为财政税收的创新型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财政税收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入手, 积极稳妥的实现财政税收的有效性监督, 保证财政税收的预算管理与执行管理能够符合监督机制的要求, 确保财政税收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

财政税收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 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 可以科学合理的编制财政税收预算。通过对财政税收的立法层次分析, 实现对财政税收的内部有效性监督管理, 为财政税收监督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的条件。

财政税收立法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从执行模式出发, 对各种制约模式进行综合性分析, 确保各种监督平衡机制能够全面的实现, 通过有效的财政税收控制管理确保各种模式能够得到优化, 提高财政税收的优化监督管理水平[4]。

财政税收内部控制模式优化的过程中要把各种监督模式结合在一起, 形成有效的财政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机制, 财政税收管理的过程中要从效率模式建设出发, 确保各种监督效率能够顺利实现。

财政税收事前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修正, 通过有效的事后监督管理模式优化, 确保各种监督主体和客体能够符合经济活动管理的要求。

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多层次控制管理思路出发, 确保财政、税收、审计等工作能够符合财政税收控制管理的要求。

财政税收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 确保各种监督能够全面协作协调处理, 健全财政监督法律体系可以有效的推动财政税收管理, 确保财政税收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 为财政税收相互促进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财政税收在健全各项机制的过程中, 需要从制度模式管理的总体思路出发, 推动各项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模式创新, 实现财政税收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相互促进, 为财政税收的优化模式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2.2 财政税收监督机制要明确各个主体职责

财政税收监督机制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各个主体进行分析, 保证各个职责能够有效的运行, 推动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模式创新, 为财政税收的有效性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财政税收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各种监督网络活动进行分析, 保证各种职责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 提高财政税收的综合性管理水平。为财政税收的优化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财政税收主体职责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各种主体责任进行分析, 确保财政税收能够有效的管理控制, 提高财政税收的监督控制管理效率[5]。

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从不同的预算模式出发, 实现对财政税收的管理模式优化, 财政税收管理必须要从财政管理的战略思路出发, 实现对财政税收多方位管理, 为财政税收综合管理问题解决创造良好的条件。财政税收预算监督管理必须要从政府综合职责出发, 推动财政税收创新型管理, 为财政税收综合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3 总结

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从内部职能部门的管理策略出发, 推动财政税收的综合性管理, 为财政税收职责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基本做法需要和监督内部体系紧密联系, 确保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创新, 为财政税收的监督体系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国外财政税收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立法程序, 通过有效的财政税收监督机制优化, 提高财政税收的监督管理水平, 为财政税收的监督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财政监督模式创新, 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完善立法程序, 通过对财政监督的管理方法优化, 积极稳妥的实现经验模式创新, 提高财政税收的财政监督法律规范化水平。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机制优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立法层次出发, 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税收的立法性管理, 为财政税收的综合性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财政税收监督机制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各个主体进行分析, 保证各个职责能够有效的运行, 推动财政税收监督管理模式创新, 为财政税收的有效性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财政税收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各种监督网络活动进行分析, 保证各种职责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 提高财政税收的综合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海生, 汤兵勇.中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力评价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2 (05) :12-13.

[2]黄建贤.基于中国税收政策视角下的绿色产业发展[J].河南科技, 2012 (14) :19-20.

[3]曾晖.“营改增”对物流企业影响浅谈[J].科技创业月刊, 2012 (11) :21-22.

[4]张宏翔, 熊波.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2) :28-29.

中国财政和税收体制的改革 篇5

中国传统概念上的财政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税收体制和基建投资体制等内容。其中企业事业财务体制是基础,预算体制是主导和代表(如“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即是以“分灶吃饭”预算体制为代表的财政体制),税收体制、投资体制等则分别规定收入、支出方面的有关体制问题。

财政和税收体制反映、规定、制约着国家(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经济关系,也反映、规定、制约着政府理财的职能范围、管理重点和行为方式。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间,财税体制改革始终是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的财政、税收体制配套改革,在我国初步搭起了能够较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而在此之前,还有三次较重大的财税改革举措。

“分灶吃饭”体制的实行及仍存在的问题

1980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农村改革方兴未艾之际,中国选取财政分配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向地方下放财权,改变“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体制,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灶吃饭”体制。这是传统体制开始向新体制渐变的财政分水岭。

1985年,在第二步利改税基础上,将“分灶吃饭”的具体形式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即按照税种和企业隶属关系,确定中央、地方各自的固定收入(所得税、调节税等),另有共享收入(产品税等);支出仍按隶属关系划分。这时已有“分税制”的概念和讨论,但体制的实质仍是渐进过程中的财政包干制。

1988年,在1985年体制的基础上,对收入上解比重较大的17个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实行了“收入递增包干”和“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等几种(后来曾发展、归结为六种)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简称“地方包干”。这使中国渐进改革中的企业包干加上财政包干,形成了包干制的“鼎盛时期”。

在实行“分灶吃饭”之后,财政体制改革除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的数度调整之外,还取得了如下一系列进展:

――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扩大企业留利和更新改造资金规模。经过80年代初的利润留成,1983年和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1987年后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探索和90年代后逐步树立“税利分流”方向,形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思路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方针,在扩大企业财权之后,又将企业独立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入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逐渐引上轨道。

――改革税制。初步形成了多税种配合发挥作用的复合税制,适应市场取向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使税收在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生活方面的作用大大加强。

――改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80年代曾有“拨改贷”的探索,并在一些建设项目中试行投资包干办法和对工程进行招标、投标承包的经济责任制。从1988年开始,对中央级基本建设投资实行基金制办法。90年代,终于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接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合的企业注册资本金制度。

――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与财务制度,强化支出约束机制。从1980年开始,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包干办法,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对有收入和经济偿还能力的文教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周转金制度,并建立科技成果有偿转让制度,等等。

虽然80年代以后财政改革有上述进展,但直至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前,普遍实行的“分灶吃饭”框架内的财政包干制,却始终未能消除传统体制弊病的症结,主要问题表现在:

1.仍然束缚企业活力的发挥。

各级政府“条块分割”地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企业,是传统体制的根本弊病所在。在改革之后实行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中,由于是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织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因而这一弊病于政府财力分配中以体制因素形式得到延续,只不过在行政性分权格局中,行政隶属关系控制总地说从“条条为主”变为“块块为主”,由行政部门的单一指令变为指令加上企业实际很难违拗的“商量”和暗示。相应而来的,是各级政府始终热衷于尽力多办“自己的企业”和对“自己的企业”过多干预与过多关照,“放权”难以真正放到企业一―尽管国家“减税让利”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方,多数国有企业仍然迟迟不能“搞活”。搞不:活”的另一面是搞不“死”,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照样由政府搭救,基本上不存在规范的优胜劣汰、存量重组的机制,“破产法”对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形同一纸空文。也正是与行政隶属关系控制网络紧密相联,国营企业的行政级别,始终是对企业行为十分重大的影响因素,其厂长经理,总是作为行政系统“官本位”阶梯中某个台阶(级别)上的一员,这一身份与市场经济要求他们扮演的企业家身份,在不断地发生冲突。因为这两种身份必然要接受不同的信号导向,追求不同的目标,前者为行政系统的信号和官阶升迁的目标,而后者为市场的信号和企业长远赢利的目标。结果必然是企业的所谓“双重依赖”问题,而且在前述体制环境中,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对于上级行政主管的依赖(或跟从),必然是更为主导性的和“荣辱他关”的。于是,企业自主经营仍步履维艰,大量的行政性直接控制或变相的行政控制,和各种老的、新的“大锅饭”,难以有效消除。

2.强化地方封锁、地区分割的“诸侯经济”倾向,客观上助长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投资膨胀。

“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与过去的“总额分成”体制相比,固然提高了地方政府理财的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在增加本级收入动机和扭曲的市场价格信号的导向下,必然地倾向于多办“自己的企业”,多搞那些生产高税产品和预期价高利大产品的项目。因而地方政府热衷于大上基建,兴办一般赢利性的项目,特别是加工工业项目,不惜大搞低水平的重复建厂,不顾规模经济效益和技术更新换代的要求,并且对本地生产的优质原料向其他地区实行封锁,对“自己的企业”生产的质次价高产品强行在本地安排销售和阻止其他地区的优质产品进入本地市场。国家对烟、酒等产品规定高税率,本来是要达到限制其生产、消费的“寓禁于征”的政策意图,但在这种体制下,高税率却成了地方政府多办小烟厂、小酒厂以增加本级收入的刺激因素,发生了明显的“逆调节”。遍地开花的“小纺织”、“小轧钢”、“小汽车(装配)”等等项目均与体制因素有关。收入上解比重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还有明显的“藏富于企业”倾向,即对组织财政收入不积极,有意让企业多留利之后,再通过收费摊派等手段满足本级财力需要。尽管这些低水平重复建设、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做法,从每一个局部的角度,都可以举出一系列“正当理由”,但从全局看,却构成了推动投资膨胀、加剧结构失调的因素,对构建统一市场、提高整体效益、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阻碍地方政府职能从注重投资于一般赢利性企业,向注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面转变。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仍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

各级财政支配的财力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地方上解、中央补助或共享分成的比例和基数的高低,而这些的核定又缺乏充分的客观性,难以避免种种“讨价还价”因素,各地都倾向于增加支出基数,压缩收入基数,提高分成

比例。同时,预算支出虽“分级包干”,但在许多具体事项上并不能划清范围,结果 “包而不干”,最后矛盾集中反映为中央财政“打破了统收,却实际并未打破统支”的困难局面;中央日子过不去,又反过来向地方财政寻求财力,“分灶”之后调整基数和让地方“作贡献”的做法屡屡发生。

4.国家财力分散,“两个比重”过低;地方缺少必要的设税权和稳定财源,中央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主动权。

由于在体制上不能保证政府财力必要的集中程度和中央地方间合理的分配关系,一方面,在各行其是的减税让利超过合理数量界限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不包括内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9年的28.4%滑落到1993年的12.6%;另一方面,随地方分权,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9年的46.8%下降为1993年的31.6%。就财力分配关系而言,地方、中央各有突出问题:地方政府财权虽比改革前有所扩大,但却没有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地方税种的权力。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区差异十分显著的大国,地方无设税权,不利于因地制宜地筹措财力和形成地方性的稳定财源。与此同时,就总体而言,中央财政本级组织的收入不能满足本级支出的需要,因而必须依靠地方财政的收入上解来平衡中央级收支,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是极罕见的,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中央政府调控能力的弱化和中央财政的被动局面,宏观政策意图的贯彻难以得到充分的财力保证。

总而言之,“分灶吃饭”代表的财力分配的行政性分权,还没有能够跳出传统体制把企业禁锢于“条块分割”行政隶属关系之中的基本格局,也未找到处理中央、地方关系的比较合理、稳定、规范的形式,因而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仅仅停留于这种体制,深化改革将遇到无法逾越的阻碍,必须跳出行政性分权思路,寻求实质性推进改革的新方向。

建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是中国财政改革的方向

从整体配套的角度考虑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应是使财政体制的目标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规定性,具备如下几方面的体制功能:

第一,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法人主体地位和企业之间开展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贯彻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权、国有财产收益权和国有企业经营权实行分离的原则,从而一方面使企业得到自主经营、发挥活力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使国家掌握必要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应有的国有资产权益。

第二,正确地体现政府职能和正确地处理中央与地方间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起稳定的财权与事权统一协调的分级财政,从而使各级政府合理而有效地履行自身职责。

第三,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财政资金的筹集、使用过程进入“生财有道,聚财有度,用财有方”的轨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从而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国家财力“取”与“予”的良性循环,卓有成效地为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服务。

符合上述要求的财政体制形式,是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

所谓分税制,其真正的含义在于作为财政收入来源的各个税种,原则上要分别划定为国税或地方税,企业均按照法律规定,既向中央政府交纳国税,又向地方政府交纳地方税。在这一格局中,各级政府可以主要根据以本级税收为主的`收入,相应安排其支出,相对独立地组织本级预算平衡,做到“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同时,中央应保持必要的自上而下作转移支付的调控能力。

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的关键内容和特点在于,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淡化过去一向实行的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条块分割”式的行政隶属关系控制,企业将不再把税款只交给作为自己行政主管的特定一级政府(再由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分成),而是分别地把不同的税,交给不同的各级政府,从而有助于消除政府对“自己的企业”的过多干预和过多关照,促使各企业自主经营,充分地展开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它可以清晰地划开中央、地方间的财源和财政收入,稳定地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分配关系,在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基础上形成各级预算各行其道的真正的分级财政。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列举这一体制的要点如下:

1.不再按照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按照税种划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自的收入,企业不分大小,不论级别,依法向中央、地方政府分别纳税,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2.中央、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对经济实行的分级调控管理,将主要运用税收、债券、贴息等经济手段和调整企业外部条件的措施。同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按产权规范,以适当方式(如授权委托)管理、运营企业中的国有资本。

3.在中央、地方间划分税种的同时,各级政府要调整和明确各自的事权,重新核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与保证中央集中财力和实现全国性的经济调节关系密切的税种,应划为中央收入;有利于地方发挥征管优势、宜于由地方掌握的税种,应划为地方收入。除中央政府要承担一些大型、长周期、跨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外,大量的一般赢利性项目,应交给企业和企业联合体去办,地方财政则基本上不再承担赢利项目的直接投资任务,而把支出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

4.中央财政承担调节各地区间差异的责任,主要方式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转 移支付实行对地方政府的财力补助。各地具体补助数额的确定方法,要改传统的基数法为比较客观、严密的因素计分法。

5.在各种配套条件基本到位之后,应使地方政府具有从本地实际出发设立、开征某些地方税种的权力,因地制宜地为地区非赢利设施建设和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

6.以上述几方面为基础,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离,形成相对独立、自求平衡的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中央预算中要掌握足够的转移支付资金。各级财政都要以法律形式强化其内部、外部的制度约束和责任约束。

总之,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可以二位一体地处理好国家(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经济关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它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应成为财政改革与中长期整体改革相配套的轴心。

1994年改革提供了转折点

中国财政体制初步进入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轨道,是以1994年里程碑式的财政、税收配套改革为标志的。这种配套改革的理论与政策探讨,早在80年代中期就已展开;其操作设计的先声,一直可以追溯到1986年各方面准备了一年而夭折于最后关头的“价、税、财连动”改革方案;其付诸实践的试验探索,开始于1992―93年若干省、市、自治区的分税制试点;但其能够在1993年中央针对经济过热而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从快准备、迅速出台,除了前述这些理论、经验、政策的准备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依仗于决策层的极大决心和审时度势加入重点突破举措的“渐进式”改革路径。

在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90年代初期,中央及财政部门在改革思路方面已明确了实行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的导向,并于1992―1993年先后在辽宁、浙江、天津、重庆、武汉、沈阳、大连、青岛、新疆等省、市、区进行了分税制的试点。1993年6月前后,党中央、国务院针对

经济过热、结构失调、泡沫经济滋长和金融秩序紊乱等问题而明确提出实行“加强宏观调控”的方针,同时,也做出了于下一年度出台财政、税收及外汇等方面重大改革措施的决策。当时所剩的准备时间只有半年,有关部门抓紧进行了复杂的方案研究和设计、测算,以及相关各项实际工作事宜的筹备,包括与各地磋商,吸收意见建议调整具体实施方案,并使地方同志对中央思路达成共识与认同。

1994年1月1日,财税改革方案如期出台。开始的三四个月中,企业与社会上有关单位反映意见较多的,主要是增值税及取消原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国家财、税部门和国务院有关机构在约100天的时间里,先后发出80余份文件,作出补充规定或加以微调,解决急迫的或突出的问题。其后,新体制运行渐趋平稳。

1994年财税改革的基本内容

1994年新体制的基本内容,按照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中央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等,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支出,以及应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地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

第二,按税种划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基本原则是,将一些关系到国家大局和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划归中央,把一些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以及适合于地方征管的税种划归地方,同时把收入稳定、数额较大、具有中性特征的增值税等划作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中央固定收入主要包括:关税,消费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收入等。地方固定收入主要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耕地占用税,农牧业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证券交易税(中央和地方各分享50%)和资源税(其中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后,要相应分设中央和地方税务机构。中央税种和共享税种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共享税按比例分给地方。地方税种由地方税务机构征收。

第三,实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退还制度。税收返还制度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转移支付,是年年都有的经常性收入返还。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按照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情况,合理确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并以此作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保证1993年地方既得财力。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每增长1%,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O.3%。

几年来的情况表明,1994年的重大改革这一在有限准备时间和诸多制约条件下,以极大魄力和决心推出的宏观调控层次上的配套改革,虽然难免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达到了基本目标,实现了来之不易的成功转变:

1.在中央优化全局产业结构导向的大框架下,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理财、抓效益、抓收入的积极性,各地顺应分税制要求,都将精力和财力用在对自己有利的新财源的培育上来,千方百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普遍提高了对于第三产业和投资环境的重视,而对于第二产业一般赢利性项目的重复建设,热度已有所降低。

2.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方面,于全国范围内打开了一个淡化“条块分割”式行政隶属关系的新局面,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开始走上不再按照企业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按照税种组织财政收入的新轨道。这一点对于今后实质性深化整体配套改革意义很大,它标志着我国的改革终于走过了由“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转折点,把企业放到了在税法面前一律平等的地位上,不论大小、所有制和“行政级别”,该交国税的交国税,该交地方税的交地方税,税后红利按产权规范分配。因此,这是使企业真正站到一条起跑线上展开公平竞争的新开端。

3.在中央、地方关系方面,大大提高了财力分配的透明度和规范性,规则全国一律,谁都会算帐,有利于长期行为的形成,并促使地方政府转变理财思路,实现规范管理――如减少税收的随意减免,狠抓非税收入和预算外资金管理,注意自我发展中的自我约束,强化支出管理等等。

与财政管理体制的分税制改革相配套,1994年同时出台了税制自身的重大改革方案。

按照国务院1993年12月25日批转的国家税务总局《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这一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新流转税制度。

流转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是增值税制的改革。改变了按产品分设税目、分税目制定差别税率的传统做法,确立了在生产和流通环节普遍征收增值税并实行价外计税的办法。增值税实行两档基本税率(13%和17%)。明确规定了允许扣除的增值税范围和建立了凭专用发票注明税款扣税的制度。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二是消费税制的改革。在普遍实行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其征税范围仅限于在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若干消费品,共设有11个税目,包括烟、酒、化妆品、鞭炮焰火、贵重首饰、小汽车、摩托车、燃料油等,采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征税办法,纳税环节确定在生产环节。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三是营业税制的改革。对有偿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业务征收营业税。新的营业税制重新确定了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合理调整了营业税税目,共设置了9个征税项目,针对不同税目设置了3%、5%和5―20%三档不同税率。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改革后的新流转税制统一适用于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取消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原来征收产品税的农、林、牧、水产品,改为征收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

第二,统一所得税制度。

一是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目的是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为各类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主要内容包括,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股份制和各种形式的联营企业,均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相应取消了国有企业调节税;规范了税前扣除项目和

列支标准,在统一税基的前提下,实行33%的比例税率,并统一实行由纳税人就地向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的办法。取消税前还贷。1993年12月13B,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实行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后,国有企业不再执行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办法。

二是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新的个人所得税法适用范围,包括按税法规定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从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改革后,个人应纳税所得在原税法规定的六项基础上新增加了五项,即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税率采用国际通行的超额累进制,即工资、薪金所得采用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采用5%至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同时根据对纳税人基本生活费不征税的国际惯例,合理确定了税收起征点水平。在计税方法上,从本国实际出发,采取了分项征收的方法,并在对原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项目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形成了规范的减免税规定。1993年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逐步进行其他税种的改革或调整。

一是开征土地增值税。明确规定了土地增值税纳税人的范围,凡有偿转让房地产都属于征税范围;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最低税率为30%,最高税率为60%。

二是改革资源税。将资源税征收范围定为矿产品和盐,并重新确定了七个税目。

三是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

四是把现在对股票交易征收印花税的办法,改为征收证券交易税。

五是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

六是将特别消费税和烧油特别税并入消费税,盐税并入资源税。

七是开征遗产税(待出台)。

1994年的税制改革,措施密集,涉及面相当宽广,显著地规范和强化了税收功能,并紧密配合了财政的分税制改革,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几年来的运行情况表明,这一改革取得了成功,主要表现在:

――依法治税原则得到明显强化,税法的权威性明显提高,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

――公平税负,促进了企业的平等竞争;

――理顺分配关系,推动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合理导向,引导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合理分权,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保证了工商税收收入的增长;

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篇6

关键词:财政税收;深化改革;思考

我国施行财政税收体制能够良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并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上升。财政税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其不但能够对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良好的调配,也能够为我国经济的收支平衡做出贡献。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深化改革能够良好的推动我国整体实力的上升,但是在改革的同时,其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要针对我国财政税收现状存在的矛盾,制定良好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的财政部门良好的运作和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我国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深化改革,能够提高我国财政部门的有效管理和政府部门的选购管理体制,我国不断制订和建立全新的政府财政收支政策和措施,在加强我国财政部门监管的前提下,对财政结构进行良好的变更,并根据我国的科学发展观进行财政部门的管理,促使我国政府部门向服务型变革,提高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的进步。我国对农业税收制度进行不断改革,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投资,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财政部门的预算体制的健全,提高了我国财政部门的监管质量,并使财政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有了大幅的增加,促进我国财政预算体系的良好发展。另外,我国对财政税收体制的深化改革完成了我国增值税的改变,成为流转税的形式,并且建立的完善的分税体系,充分实现了我国各级的财政税收的良好分配,我国政府在提高财政税收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宏观调控对社会和经济的良好发展进步。我国政府财政部门对税收制度的转变,促进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税收制度向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转变,确保了我国财政部门的收入不断升高[1]。

二、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存在局限性。我国政府财政部门的税收制度不完善,在社会当中依然存在有些非税收入没有收到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管,税收种类不全面,财政税收之中并不存在调节税收的种类,这就彰显不出财政部门税收制度的调节作用。我国财政部门对于增值税和所得税的设定不完善,对创新理念的运用产生阻碍作用。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收支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我国人民的收支不均衡。在分税制当中,各级政府对收入的规划不合理,对我国生产要素的分配产生影响。

(二)政府职能与支出责任不适应。政府职能划分太过僵硬,难以适应变化的财政事务,所以,出现了财力与职能不匹配的现状。转移支付不合理,有明显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色彩,没有做到纵向和横向财政。税收返还和补助制度主观性大、效率低,无法体现横向公平。

(三)预算体制不完善。由于财政预算覆盖范围小,所以,挪用资金现象严重,不重视中长期的预算,不利于长期发展与国家规划的实施。预算也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审核失去了本来的意义[2]。

三、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将各级财政体系进行良好的分配,建立完善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对我国各级财政的收支进行良好的调控,在我国总体财政税收增加的前提条件下,提升各级财政部门的支出能力,对小地方的财政支出进行帮扶,减轻小地方的财政压力,稳定其财政税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深化财政预算体制的改革。我国应将财政税收体制建立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之上,制定完善的财政计算制度,满足我国财政税收体制,能够长期适用于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国策。制定全面的财政税收制度,并保证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预算具有准确性,这样才能提高我国总体财政税收收入的增加。对财政预算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建立社会监督制度,使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得到全面的、有效的督促和管理。

(三)财政体制应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我国人民的财政收入程度非常不均衡,并且存在极端的现象。我国设置个人所得税有助于减缓我国人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增加我国财政收入。依照我国人民家庭组成成员的多少和实际收入设定资金的扣除体制,并在原先体制的基础上增加扣款项,并将扣款的税率进行设定标准,并建立健全的居民收入控制制度,有效的解决人民收入不均衡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的支付体系。建立健全的支付体系,实现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保障资金来源的可靠稳定,促进税收返还制度的改革,以及增值税分享制度的改善。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明确各级政府的支付职责,实现社会和谐建设[3]。

四、结语

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促进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深化改革,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在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有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其中,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前进,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对我国财政税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是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更加健全,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良好发展进步,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充实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东琪,赵全厚,王恩胡.新一轮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路[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08).

[2]汤鹏主.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07).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篇7

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使得我国改革也在不断深入, 政府部门对改革工作实际落实也越来越重视。为了促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财政税收体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全面构建小康型社会有着不可忽视影响。对以往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所取得成效进行分析, 通过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创新, 可以使得财政税收工作更为良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而服务, 降低社会贫富之间的差距, 保障社会资源可以得到较为优化配置, 使得社会经济从以往粗放型发展逐渐转向集约型发展。还需要注重的是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可以保障我国政府部门财政收入, 避免政府收支存在巨大差距, 将我国政府部门具有的经济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健全和完善, 可以将财政税收体制创建的重要意义彰显出来, 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税收体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财政税收体制不够健全

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 其中存在着较多不良问题, 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财政税收体制不够健全。财政税收体制并没有充分性的吸收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对社会收入分配进行调控的税种。因为财政税收体制中税种缺严重, 不仅降低了我国财政收入, 对财政预算和财政支出也会造成非常不良影响, 为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还有就是分税制改革不够深入, 对财政税收体制创新造成了严重阻碍, 也会导致中央和地方财权存在不均衡问题, 财政分配会逐渐向中央集中, 对地方政府部门的自主权会造成不良影响, 地方经济活动开展会受到诸多限制, 降低了地方经济发展速度, 地方政府部门也会巨大的负债压力。

(二) 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不完善

1. 预算编制不够严谨

财政税收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作, 预算编制对于财政税收工作管理成效有着直接影响。需要明确预算编制不仅仅是预算部门需要承担的责任, 各个部门都需要自觉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集合事业单位整体的力量, 才能保证预编编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合理性。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由事业单位组织早开会议, 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参与到其中, 将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到桌面上进行讨论, 经过实际论证和研究后, 才能开展预算编制工作, 严格保证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编制规范性。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预算编制工作主要是由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负责的, 预算编制工作时间较短, 工作任务较为沉重, 财政部门具有的工作人员数量非常有限, 从而导致预算编制时间不足, 不能有效保证预算编制工作质量, 不能将预编编制具有的指导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2. 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素质较差, 编制方法过于落后

预算编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应用的编制方法, 对预算编制工作质量有着较深影响。但是从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人员结构分析发现, 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年龄较大, 综合素质也不高。这些财务工作人员对于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熟练, 应用传统形式的预算编制方法, 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于预算编制工作的实际需求。需要明确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工作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密切联系的, 财务工作人员不能依据个人的经验进行预算编制, 必须要严格保证预算编制的真实性、有效性, 不能使得预算编制与实际工作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预算编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多次的进行调整, 不仅会对预算的约束性造成不良影响, 而且还会降低事业单位多项资源的应用效率。

三、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思考

(一) 建立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平衡合理的分级分权财政体系

想要不断促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必须要对我国现阶段发展国情有深入了解, 并且充分结合我国我国改革发展目标, 保障地方与中央财政的平衡性, 避免地方财权受到损害。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强化分税制改革, 要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相应比例进行划分, 还需要对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比例进行适当调整, 使得地方政府部门承担的财政压力可以得到降低。财政支出责任和地方政府部门承担的事权, 是强化财政税收改革的切入点。要提升对政府部门财政收入和支出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视程度, 要重点考虑解决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面临的不良问题, 不断对地方与中央政府财政税收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协调和改良, 使得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和权利可以得到实际落实, 不断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支出结构进行调整, 增强政府部门对公共服务领域发展的资金投入。例如:我国政府部门需要提升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 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健全和完善, 促使农村生产水平不断提升。注重对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进行扶持, 使得较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也可以不断提升, 使其可以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最后, 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 将中央政府所掌握的财政权力进行部分下放, 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政自由权, 促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提高。

(二) 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

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是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因此, 应该建立专门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促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能够在科学的、严密的系统中运行。政府应该重视实施短期预算和中长期预算规划相结合, 实施复式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复式预算体系, 需要进一步扩大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在内的国家复式预算的范围, 将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预算等财政性收入通通纳入预算管理的框架当中, 加强对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的改革, 成为专门的预算管理局和预算管理委员会等预算审查和预算监督机构, 加强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体制的改革, 将预算监督作为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提高社会力量对政府财政预算的监督作用, 保证政府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

(三) 加强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在上文中提到, 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财政税收工作成效有着直接影响, 所以对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必须要给与一定重视。要定期性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或者充分利新媒体的优势。可以建立微信群或者微博平台, 对财务税收工作人员进行组织。在定期培训过程中, 需要使得财政税收工作人员明确财政税收的标准化流程, 如何识别票据真伪性, 深入了解财政税收的标准和指标。可以利用微信群组和微博平台为财务为财务税收工作人员讲述一些先进的财务税收管理方法, 扩展他们的知识结构, 使得他们的工作理念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除此之外, 还需要注重激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设, 将财政税收工作人员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促使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可以越来越为成熟,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艳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考[J].知识经济, 2015 (23) .

[2]黎慧杰.关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4) .

[3]毛继飞.刍议我国税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24) .

税收体制 篇8

一、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的目的及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征管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2002]120号) 中指出, 国务院决定改革所得税分享体制,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 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减缓地区间财力差距的扩大, 防止重复经济建设, 支持西部大开发,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说, 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具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它进一步强化了以主体税种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按比例分享的改革思路, 确立了主体税种作为共享税的分享模式, 同时也强化了以基数法保证地方既得利益的财政分配原则和原有所得税征管范围。

但此次改革也有着消极的作用, 其征管范围划分的不科学, 给税收征管带来矛盾, 同一税种由两个部门来管理使得弊大于利, 破坏了税收征收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对税收征收管理、组织收入、税收政策的执行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并没有真正改变原来征管范围划分上存在的弊端, 相反, 地税部门的征管户数将因此次改革呈逐步萎缩的趋势, 地方政府组织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地方财力受损, 企业也因对不断变化着的税收政策的不理解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从2001年1月1日起按企业成立时间不同划分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范围, 使现行的分税制更加不科学, 与我国加入WTO后按国际惯例实行税制的要求相违背, 不利于国地税税收征管工作。

二、现阶段国地税企业所得税管征现状

从1994年国地税机构分设以来至今, 国地税机关自上而下的接触逐渐减少, 两部门之间征管交叉的问题日益显现。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 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重新划分, 使得原来征管范围上存在的弊端仍然没有改变, 反而加剧了其中的矛盾。从调查中笔者发现, 各地的新增企业户数逐年都不断增加, 而新增的企业所得税归国税管征, 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地税的税源在逐步减少。而在分享体制政策实行的几年来看, 许多问题都已纷纷暴露出来,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权按新、老企业来划分的概念, 由于国地税对政策理解不一致, 又涉及到各自的税源, 加之工商部门对新办企业认定依据的掌握具有一定的伸缩度, 在一定范围内, 形成了争抢税源两部门同时介入的现象, 税收征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三、企业所得税征管划分存在的问题

从2002年1月1日起, 新办企业的所得税归国税机关管征, 企业所得税的业务出现了由国地税分别征收管理的局面, 由此形成国地税交叉管理所得税的现实。由于税收管理办法制定未能穷尽特殊形式下的各种经营形式, 国税地税征管部门之间在户籍上自身无法协调, 直接造成了两家相互扯皮的现状。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就此问题已陆续下发了相关解释予以明确, 但在实际执行中, 由于变更、合并、分立以及纳税人名称的改变、投资方式的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造成了国地税机关在税收管辖权上经常发生争议。而有些纳税人针对所得税管征现状, 从自身的最大利益出发, 游刃于国地税税收征管之中, 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

1. 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重新划分背离了分税制的初衷

企业所得税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税基确定复杂的税种。现行企业所得税征管体制人为地把这同一税种的纳税人分割开来, 分别由国税、地税部门征管, 容易产生政策理解和执行上的偏差, 不利于统一税收政策、公平税负, 也会损害国家税法的统一性。

2. 税收管征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征管范围重新划分造成国地税部门税收管征存在争议, 税收管理效率低。国家税务总局对国地税征管范围的划分看似明确, 在以后的补充规定也对一些特殊现象作出了特有的说明,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和争议。例如, 改制后重组设立企业或从原企业分离出来的重新设立企业, 往往会重新注册领取新的执照, 如果税务部门仅凭执照及工商部门的开业通知书来界定其是否为“从无到有”的新办企业, 就有相当大的漏洞, 有悖总局文件规定的料质内涵, 给征管工作带来许多后遗症。

(2) 所得税税制的自身弹性造成纳税人税负不公。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 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由于企业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和核算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现行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的复杂性, 税前扣除规定相当多, 且缺乏刚性, 加上国地税部门对政策的理解不尽相同, 同一行业国地税制定政策的标准不统一, 难免导致同类型企业的税负不公, 政策也难以执行到位。2002年以前, 中直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外商投资及外国企业的所得税归国税管征, 期货企业的所得税归地税管征。而2002年1月1日起新登记的企业所得税交国税管征, 这样就出现了所得税由国税、地税都在管征的局面, 国地税分别按本系统的规定进行管理和检查, 有可能造成税负上的不平衡。

(3) 出现反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现象。一是优惠政策的过多过滥给企业反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提供方便;二是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重新划分产生的征管真空给企业骗取税收优惠提供途径。

(4) 企业所得税出现流失。一是国地税部门税收征管权的争议, 造成了征管中的真空地带, 容易产生漏征漏管户现象;二是税收待遇不同导致所得税执法不严, 税收流失严重。两部门征管力度的不同, 征管方法和措施不统一, 影响企业所得税正常的征管秩序, 给企业留下“避重就轻”的空间, 造成税源流失;三是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政策给税收流失提供了途径。虽然陆续有文件下发明确了改组改制企业不能视同新办企业对待的规定。但因对政策理解的不同, 受地方财力的影响, 国地税互争税源, 因而在税收征管实际操作中, 一些企业通过注销再重新注册登记等手段变成新办企业登记向国税部门申报, 从而达到减免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从而使一些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改制企业或已享受过优惠政策的企业顺理成章地享受所得税的政策优惠;四是企业自身纳税意识的淡薄、投机取巧导致税收流失。

3. 企业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纳税意识。企业自身方面纳税意识的淡薄及纳税诚信度的低下, 影响了企业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的顺利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中的规定为一些企业逃脱国税或地税的管理提供了方便, 新设立的企业为“从无到有”的界定, 容易使人产生误区。随着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企业改组改制形式日趋多样, 一些企业利用此次改革形成的漏洞, 通过频繁地更换招牌、重新注册登记等手段, 擅自改变经济性质, 并通过选择经济类型, 最终选择由哪个税务部门管理, 大钻国家政策的空子, 逃避税收征管, 以达到逃税、骗税之目的。

(2) 对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划分理解问题。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重新划分, 对企业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出台政策的不连续, 对国地税部门切实做好税收管征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 企业也由于对政策的不理解, 往往会出现抵触情绪, 使税收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笔者发现, 大多数的纳税户对“多头管理”的管理机制感到困惑, 并因对税收政策的不理解产生抵触心理, 从而对税法的严肃性产生一定的质疑:一是企业所得税由国地税共同管征, 就产生税务登记证两边办证的问题, 增加企业的负担;二是对国地税征收方式认定的不同、管理力度的不同形成同一税种不同待遇, 造成同行业税负的不公, 企业对此有看法;三是对国地税之间信息沟通不足、联合协作不到位而增加企业负担感到不满。

4. 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不完善影响地方财政

不固定的所得税收入分成办法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财力, 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应该说, 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地方税的主力税种。分税制将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税收的重头划归中央, 把与经济效益相关的税种和营业税、农业税划归地方, 对解决当时的经济过热问题、促使地方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1999年11月1日起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归中央收入和2002年新办的地方企业其企业所得税归国税管征以及中央从地方企业所得税中瓜分从2002年的50%到2003年以后的60%等, 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将失去主体之位, 地方财政收入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也将遭到破坏。可以说, 现行地方税无主体税种可言, 地方政府没有长期、稳定、可预期的主要税源。而“分税制”不完善使乡镇财政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四、对策研究及思路探讨

笔者通过工作实践以及多方的调研结果, 提出几点自身的看法:一是不改变现行的征管范围情况下应如何完善;二是归回一个部门 (地税部门) 管征, 重新界定分享比例的思路探讨。

1. 企业所得税征管划分应以国家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应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在纵向权力划分上, 要合理、适度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限, 在中央相对集权的基础上, 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我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按照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 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维护国家宏观调控的集中, 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的原则, 在税收立法权限的划分上做到合理分权, 适度下放。从立法权行使范围上看, 主要税法, 包括税收基本法、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如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税种的实体法, 以及税收征收管理、税务处罚、税务行政复议、税务代理、发票管理等主要税收程序法的全部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对于地方, 可在若干限定条件下经全国人大授权, 赋予对若干地方性税种制定地方性税收法规的立法权;同时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提下, 通过地方立法程序制定一些加强地方税收征管的规章。

2.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分享体制

企业所得税征管划分问题是国家税权的划分, 而税权划分与国家政体相适应。笔者以为, 不管分税制是分权型、集权型的, 还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的, 在保持中央政府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中央政府一般都会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对地方税的主要税种有调整权、减免权等, 对一些次要的税种还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这对于稳定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很重要。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央与地方之间讨价还价、互相扯皮现象的发生。

3. 建立所得税管理协调机制, 完善税收委托代征制度

由于国税和地税在所得税征管范围上存在交叉, 国地税部门之间交流不够, 极容易产生和地税争税源或出现漏管户等不正常现象, 严重影响企业所得税正常的征管秩序。

首先, 国地税部门之间应建立联合协作机制,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 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所得税业务信息不畅通的问题, 通过建立税收情报交流制度和完善国地税联席会议制度来协调所得税管征存在的一些交叉问题和矛盾, 强化国地税企业所得税征管协作的基础。国地税应以一切有利于税收工作、一切有利于纳税人的角度做好部门协调工作。同时加强与工商部门的信息共享, 准确把握企业办理登记的实际情况, 对企业通过注销重新登记、骗取政策优惠的应及时沟通, 加以打击。

其次, 应完善税收委托代征制度。税收委托征收是我国现阶段一种重要的税收征收方式。实践工作中, 委托征收常常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方式混淆, 而且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范, 委托征收过程中往往出现委托双方权利义务不清、责任不明、法律适用混乱, 甚至引发诉讼纠纷, 致使税收执法工作陷入被动。无论是国税部门还是地税部门, 应该本着降低税收成本、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同时以可以进一步堵塞税收征管漏洞的出发点, 由国地税双方进行委托代征代管, 对双方互相牵涉到的业务, 可由国地税之间互为代征代管,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完善所得税分享方式

1994年税制改革最明显的一个弊端就是过多地考虑对财力的分割, 而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重新划分从现行的实际操作发现的问题来看, 更加剧了此种弊端的伸长, 这种极不固定的所得税收入分成办法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财力, 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组织所得税收入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笔者以为应调整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 改变基数核算法, 中央在集中财权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 如企业所得税作为共享税, 对共享税的分享, 应体现中央得小头、地方得大头的原则;或归由地税一个部门征管, 以2001年为基数, 中央财政根据地方实际增长数给予一定的返还, 通过合理地调整中央税和地方税对所得税的分配, 调动中央和地方两者的积极性。

5. 归回一个部门征收的理论探讨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探讨 篇9

财政税收体制是依据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断变化的,传统的税收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对传统的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找出传统税收体制中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探索建立一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财政税收体制,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二、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意义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对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促进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优化了支出结构,逐步实现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改革现有的预算管理体制,进行预算体制的优化;进行税制的改革和转型,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新型流转税体系,实现税制向新型流转税制的转变;加快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增加政府在公共基础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投入。

三、当前财政税收体制面临的问题

(一)财政税收体制存在局限性

当前,我国的财务税收体制整体来说还不够完善,存在许多漏洞, 这些漏洞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财政税收体制的正常运行,制约了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财政税收体制中税收的种类不够健全,忽视了一些税种的重要性,对一些重要的税种,如所得税,也存在着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这些税种往往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资源的分配和调节密不可分,如果被忽视,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整体水平,影响国家对社会发展的财政支撑力度,有可能会导致国家的动荡不安。此外,还遗漏了一些影响社会分配和财政收入的容易被忽视的税种,严重影响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完善程度。另一方面,我国在财政收入划分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忽视了一些重要资本创造的收入,使得我国财政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顶层,越往下越少。

(二)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税收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取得实效,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要求例如,预算体制覆盖的范围仍然十分有限,地方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比较落后,政府的财政收支工作没有完全覆盖财政预算,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失有效的和监督和管理机制。现有的财政预算体制覆盖范围较小,在预算体制执行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预算审批和审核往往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缺乏实质意义,使预算管理机制丧失一定的公信力。

(三)财务核算真实性较差

目前,我国税收管理机制不健全,偷税、漏税、骗税的情况比较严重,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不时出现,国家税收遭受损失。 一些企业管理者和地方官员为了经营指标,对财务核算进行干预,套用账目,在税金计算和上报过程中造假,或者在财务核算过程中混入虚假信息,财务数据无法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状况,国民经济指标数据真实性较差。

四、财政税收体制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

(一)管理者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不重视

从目前来看,一些地方和企业的财政税收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地方领导和企业管理者对税收工作不重视,国家财政税收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到位,认为税收是交给国家的,按规定交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因此想方设法减少税收支出,甚至弄虚作假、偷取税收。基于这种原因,管理者对税收管理工作更谈不上重视,甚至有意不让监管机制发挥作用,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税收机制改革往往成为一纸空谈。

(二)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随着社会各机构的不断改革,对税收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一方面,许多地区降低了对财政税收体制的监管力度,对财政管理监管队伍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例如撤消了一些管理人员、管理费用不到位等,使得整个监管队伍陷入滞后、消极的状态,影响了税收监管的效果。另一方面,有些地区的管理者存在滥用职权和不重视税收工作的现象,将税收工作视为国家应该负责的问题,认为税收和自己关系不大,不必过分重视,有的管理者甚至滥用自己的权利,借用职权之便,偷税漏税、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的为了得到利益明知故犯,做出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有的管理者甚至唆使财务人员共同谋取利益, 影响了正常税收工作的开展,因此,当前的财务税收体制中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机构,制约管理者的行为。

(三)各级政府管理职责不明确

我国在财政收入和分税制制分配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央和地方在这两个方面的划分上存在不均衡性,有些税收机制在中央设立并得到重视,在地方却没有,这种不合理的划分,不仅影响了我国财政收入的水平,还影响了我国税收机制的改革,不利于国家对税收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政府管理职责不明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地方政府在资金分配、转移支付、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不透明、不规范,主观随意性大,财政效率低下,政府财政税收制度不健全,无法适应本身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要求。

五、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

要想方设法提高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视程度,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要定期对财政税收管理者进行统一培训,通过学习-实践-学习的方式提高财政税收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提高税收意识,帮助经营管理者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为进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

(二)建立完善的税收体制

要对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改变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制,加大直接税的比例,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进行改革,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制度改革,建立一套相对完善和稳定的财税管理体制,调整完善目前的财税管理体制,在财政税收管理过程中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法律的权威性,改革传统意义上的财税管理体系。

(三)改革预算管理体制

要健全和完善预算管理机制,扩大预算范围,在各级政府和企业内部建立预算委员会和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不断健全社会监督体系,确保预算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适应。要扩大国家预算覆盖范围、 健全完善复式预算体系。复式预算体系应包括经常性预算、资本性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内容,尽一切力量把政府的所有财政性收支活动纳入预算管理的框架中,有利于实现对财政收支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四)建立健全分权、分级的财政体制

中央要适当放权给地方,使地方拥有更多的财政自主权,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管理体制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逐步实行税收征管机构的一体化。以税种的属性为依据,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收入比例,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进一步改革基层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省、市对县、乡财政的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严格规范各级政府的收入机制,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

摘要:税收收入在我国财政总收入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制定了相应的财政税收体制,以提高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财政税收体制提出了挑战,为保证市场经济有条不紊的发展,必须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放在首位,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对改革和创新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探讨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刘传礼.针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外资,2013,(08):52

[2]赵霞.深化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218-219

[3]徐化波.加强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3,(24):247-248

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 篇10

一、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概述

(一) 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概况

中国是一个税收大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非常辉煌的发展与进步时期, 逐渐由不完善发展到完善, 与此同时税收管理体制的民主性也在不断增强。1950年, 首次提出“统收统支”的税收管理政策, 由中央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直至1980年, 又开始实行“分灶吃饭”, 中央和地方各自掌控自己相应的税收权利, 各自执行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税收事务。1994年之后开始实行“分税制”, 总体来说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民主性不断增强, 科学性也不断增强。现今实行的财政税收管理是在“分税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现在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税收管理原则, 并且呈现税法统一、税权集中的管理现状, 中央在进行统一领导与管理的基础上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管理权限,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解决制定统一税法、税种以及决定税收的开征和停征等原则性的大问题, 地方政府具体负责相关的征收事宜, 使得地方政府的职权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 财政税收政策取得的成就

我国财政税收政策从1950年至1994年一共经历了五次大的修改, 财政税收管理政策总体上是朝着民主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而且越来越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一次改革主要是清理腐朽的旧税收制度、建立新的税收制度;第二次改革是为了响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改革的需要;第三次改革是为了简化税收制度;第四次是为了实现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五次是全面整顿工商税收制度。经过这五次大规模的整顿, 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 主要实现了财政税收政策的转型。该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改革了所得税税收制度, 坚持了税负增收的公平性原则, 并统一规范了企业的所得税制度;其次, 改革了增值税税收制度, 税收模式整改为新型流转税制, 主要以增值税为主, 营业税和消费税为辅,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税收的重复性, 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再次, 实行企业的税后利润按资分配, 从而减少了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在分配上的分歧;最后, 改进了财政支出, 利用国库集中支付可以有效提升财政的利用效率, 合理掌握政府政府的采购支出, 优化调整了财政税收支出结构。

二、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财政税收监管部门监管不力, 民主管理不到位

虽然政府机构整体改革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 但是对于财政税收方面的改革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好处, 相反, 在进行政府整顿的过程中, 很多相关的财政税收机构被撤掉, 专业的财政税收管理人员被调配到其他政府机关, 从而不利于财政税收队伍的建设, 导致了财政税收工作的滞后, 财政税收管理水平一直没有得到提高。由于财政机构的削减和整顿, 导致了财政税收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财政税收管理现状迟迟得不到改善。而且, 在对财政税后管理方面的民主参与度不够, 政务管理、民主管理的落实不够, 对于民主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不够健全, 已经成立的民主监督小组的专业知识比较匮乏, 导致了民主监管不到位。

(二) 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很多措施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与过渡性

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建设本身起步比较晚, 累积的经验相对不足,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发展。在管理国家的财政税收时, 大部分的非税收收入没有纳入规定的收入管理范围之内, 从而降低了税收调节社会分配方面的职能, 而且, 现行的财政税收管理政策有很大的不成熟性与过渡性, 财政审批手续不够简洁, 资金调拨不够灵活, 从而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资源的宏观优化配置, 财政税收管理水平依旧比较落后, 财政税后管理过程中权、责、利没有形成实际有效的统一。

(三) 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的手段缺乏约束和监管, 管理人员常常蓄意钻空

我国的财政税收支付手段包括三大类支付手段, 即专项支付、财力性支付、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支付, 但是, 这三大类转移支付手段在转移支付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管和约束, 导致了一些责任心不强的管理人员会趁机钻空乱用资金, 他们往往会受到一些业务和行政因素的影响出现违法乱纪现象, 财政税收管理机制的约束力和监管力不够。

三、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对策探究

(一) 完善和实行新的分级分权的财政体制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应该尽快完善和实行新的分级分权的财政管理政策, 将中央政府的权利与地方政府的权利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协调, 保证各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权分级管理。为此, 首先应该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税收的比例, 适时适当的强化中央政府收入比例和财政支出的直接力度, 简化财务审批程序。其次, 加强财务的统筹管理, 保障地方政府拥有足够的财证权力, 规范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权限。

(二) 健全财政税收转移支付体系

三大类财政转移支付手段需要进行合理的搭配, 这样才能保证国家拥有稳定可靠的移动支付资金。为此, 需要将有条件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进行很好的搭配, 将一般性转移支付自身的比例提升, 适当整合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从而拓宽移动转移支付资金的来源。此外, 还要改善资金分配的办法, 形成省市资金转移体系和中央资金转移体系, 强化资金应急渠道, 并且, 还要注重建立公开、科学、合理、透明的资金分配体系。

(三) 实行制度创新, 强化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合

随着我国财政税收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们需要在重视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一定的制度创新, 在进行财政税收管理的时候要注重一定的技巧性与创新性, 注重对税收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调整, 使之能够充分调动人们自主缴纳税收的主动性, 同时适当采取合同制, 强化政府财政税收管理分配的水平, 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将强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配合互助作为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四) 重视强化地税和国税之间的职责

地税和国税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税收征管机构, 因此, 应该强化这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分清地税和国税之间的管理和职责, 使两个部门达成高度的协调一致。在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 应该进一步规范财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监理和健全我国的财政体制, 完善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由中央政府担任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负责财政税收的具体事宜。

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财政税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坏。财政税收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全面深化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改革, 提升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水平, 是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淑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1) :60-61, 63.

[2]任瑞莲.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0:21.

[3]唐晖.建设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 2010 (1) :22-24.

上一篇:细节彰显魅力下一篇:高等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