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律意识

2024-06-23

现代法律意识(精选十篇)

现代法律意识 篇1

“周杰车祸门”事件, 发生在2009年6月2日凌晨4:00, 周杰驾驶无牌奔驰车与出租车相撞, 出租车内3人受伤。在撞车事件发生后, 周杰称为避免群众拍照, 他在事故发生十几分钟之后离开了现场。在之后的调查中, 其律师更称其在媒体报导之后主动承担责任, 因此并不构成交通逃逸罪。而周杰在接受《今日说法》栏目组采访时亦表示:他并未意识到自己“逃逸”了。

姑且不讨论他说这话的目的, 单从周杰的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一些明星的法律意识也可见一斑。那么,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又如何呢?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而又将如何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呢?要想了解就须从公民法律意识的概念、意义等要素着手。

一、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法律意识, 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态度、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和作用以及发展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理解、解释、态度和情绪, 对自己和他人权利、义务的认识, 对人们行为的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等与法律意识相近。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是公民作为“现代化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是推行法治理念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可靠支撑。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及现实意义, 注重塑造和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和公民自觉遵纪守法、参与法律监督的积极性, 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是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 是公民守法的心理基础。第一, 法律意识在完善立法工作, 促进有法可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二, 法律意识在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中的外在表现, 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第三, 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依法办事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律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体现,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和要求。第四, 从法律的监督角度来看, 依法治国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第五, 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的思想基础, 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才能提高守法的自觉性, 包括积极行使自己所享有的权利, 正确履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法律意识是守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条件, 是守法品质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司法实践, 使我们体会到: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强弱, 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由此, 我们可以推断:只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之“水”涨了, 依法治国之“船”才能真正地高起来。现今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之“水”的现状又如何呢?

二、目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中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长期以来不重视法律的倾向使我国的法治进程受到很大影响, 进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法律观念初步形成, 但是由于基础薄弱, 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 与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 且由于法律意识本身发展所具有的复杂性、多样性, 加上教育不到位, 公民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观念、权利意识淡漠, 公民法律意识层次仍然不高。所以,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的同时, 还存在一些问题, 并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并存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早已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意识, 在国家法制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中还占有相当的地位。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我国公民在心灵深处还存在一种对诉讼的偏见和憎恶, 在解决家庭、乡邻、朋友、部属之间的冲突时, 人们更是不愿意诉诸法律, 这种观念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格格不入的。

(二) 法律意识大多处于法律心理和法律观念的阶段, 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理论

我国公民中的绝大多数人, 对法律现象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做到的。他们或者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 或者通过参加旁听某一案件的审理来观察法律的作用, 并以自己内心确认的道德观念来评价该案的处理是否公平, 从而推及整个法律是否合乎公平正义。加上他们很少进行过专门的法律知识学习, 法律认识能力难免带有感情色彩, 他们对法律的评价也难免带有片面性。此外,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法律事实由非法律专业人员操持, 一些法律教育和司法实践往往偏离甚至背离法律, 加上公民中文盲、半文盲的大量存在, 使我国公民中绝大多数人的法律意识处于法律心理和法律观念的层次, 处于片面的、不系统的初始状态。

(三) 各类部门法律意识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宪法意识弱于普通法律意识;2.民商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重刑法、轻民商法是我国的历史传统, 这种传统到今天仍有很大的影响;3.诉讼法意识弱于实体法意识。

(四) 崇尚西方社会的诉讼法律观念, 但又难以摆脱传统法律意识的束缚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西方国家的技术、文化、思维方式等不断传入我国, 特别是在传统法律文化不能应对现代化社会生活时, 人们从西方社会中获取了经验。但几千年来, 中国的老百姓都处在服从、隶属国家和各种“衙门”的地位, 公民作为独立主体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无端侵害时, 总是采用“和为贵, 忍为高”的方式处理, 宁可委曲求全, 也不愿走向法庭。即使是诉诸法律了, 关心的也是审判结果, 忽视审判的法律意义。

综上所述,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不容乐观。那么, 导致这一严峻形势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三、导致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严峻形势的原因

一个民族法律意识的形成, 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渐进的过程, 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同样是由长期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社会因素所形成的。

(一) 文化传统的影响

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人们崇尚“皇权”、轻视“法制”;重视家长制和宗族制,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 旧观念、旧意识的影响更为严重。

(二) 市场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

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状况看, 市场经济仍不发达, 特别是在农村, 由于生产力不发达, 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自由散漫, 不愿接受严格的法纪约束正是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 这种经济条件成为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决定性因素。

(三) 群众对旧法制的仇视心理带来的影响

千百年来, 法律都是压迫和控制人民的工具, 它给我们的遗产, 是群众对法律的仇视和不信任的心理。工人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前, 一切革命工作都在突破旧法律中进行的, 夺取全国政权后, 我们又彻底摧毁了旧法体系。这一切都造成了群众较强的仇视旧法的心理, 进而可能造成轻视一切法律的心理, “这种心理继续到革命胜利以后, 那就是很不好的现象了”, 然而这种“很不好的现象”长期得以延续, 而且难以很快改变, 这就成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和提高的严重思想障碍。

在充分了解其概念、分析其成因之后, 我们的工作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上, 找到培养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方法、途径。

四、培养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方法、途径

(一) 端正指导思想

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指导思想, 应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结合以德治国, 以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为前提, 以增强法律意识为核心, 以提高法律能力为着眼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民为本, 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准则, 激起公民把法律当作一种追求个体利益的资源, 让他们坚信唯有通过法律才能更好地获取某种利益或保护即得的利益, 让他们在实际的法律运作中感受到“还是信仰法律好”, 感受到法律值得尊重和崇拜, 甚至让他们把全身心都投入到这种法律实践中。

(二) 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普法工作主要是对涉及公民工作、劳动、生活的新法律法规要及时宣传, 对与公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深入宣传, 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法律法规要反复宣传。要注意针对性, 既要“授以鱼”, 更要“授以渔”, 着力于公民运用法律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将法律精神和法治理念传播于全社会。要经常不断地运用各种典型实例, 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有益的实例, 向社会各个角落进行传播。提高全体公民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 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升华于这种法治氛围之中。

(三) 重视法学教育, 开展法学研究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发达与否, 与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是否繁荣有直接的关系。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法律人才又是宣传、传播、深化法律意识的使者, 法学研究则是培养健全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条件。社会在不断发展, 法律也需要发展, 人们在运用法律来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在法律实践中, 一些新经验、新思想也需要及时总结、推广, 这些都离不开法学研究。而研究的成果, 又通过法学教育使一部分人先行接受, 然后又通过这些受教育者用各种方式向社会传播、推广并付诸实践,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不断更新和提高。

(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发展多种形式和多层教育, 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弘扬正气,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思想道德上, 要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武装全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建设要努力培养“四有公民”, 并且要在全体公民中广泛进行“道德规范进万家”和遵纪守法宣传活动, 普及法律常识, 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 使群众懂得公民的权利、义务和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 促使他们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进而达到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目的。

总之,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笔者认为只有将这些方法、途径付诸于实践, 并非只是“纸上谈兵”, 那么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并且进一步推进我国法制社会的进程。

摘要:法律意识, 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态度、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加以分析, 将有助于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出发, 有针地性地搞好普法教育活动。那么, 如何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本文将以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为线索, 阐述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对如何培养和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法律意识,依法治国,普法教育

参考文献

[1].全国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读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2].宪法.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1.

[3].王树安.轮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云南省临翔区人民法院刑一庭, 2009.

现代法律意识 篇2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是关键。实践农村和谐社会最重要是农民现代素质的培育。没有农民现代素质就没有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更谈不上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秩

序。

一.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评析

依法治国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而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则是中国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对农民素质的内在要求。现代法律意识指的是以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宪政制度为基础的法律价值观念体系,包括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公正意识、维权意识、程序意识、效率意识、道德自律意识、规则意识、敬法守法意识等。培育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对中国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立法工作、法律实施及经济建设等颇具现实意义。

(一)农民法律意识与和谐社会的立法

法律意识在立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如黑格尔所说,“通过法律意识,也正是因为法律意识,立法者才„捕捉到时代精神‟,并将之反映到法律文件中。”(注:[俄]B·B·拉扎列夫:《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农民法律意识在农村立法中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方面,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对已经制定的法律具有“评价”与“校正”功能。所谓对立法的评价是指社会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的评价标准对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社会生活实际的要求,是否具有正义性、可实现性、可操作性所作的主观价值判断。农民评价法律总要具有某种评价的尺度和标准,而评价标准的确立取决于农民自身法律意识水平。农民法律意识的立法评价功能直接关系到农民对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态度和感情,直接关系到法律能否得到农民心理认同,从而影响到立法在农村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的一体遵循。此外,如果立法与绝大多数农民的法律意识相背离,不能得到八亿农民的广泛认同,就可能导致法律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扭曲变形乃至法律的废止。法律意识的这种对法律的扭曲、变形乃至法律的废止的功能,有的学者称之为法律意识对立法的“校正功能”。另一方面,农民现代法律意识是农村立法的重要补白。法律意识对立法具有“补白功能”是基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复杂性和变动不居使然,因为农村立法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中国农村社会持续变迁的过程中,法律自身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使它经常不能适应农村和谐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

些因素常常导致立法难以跟上农村和谐发展对法律的需求,出现某些法律调整的社会空白领域。而在这些无法调整或法律不完备、不健全的社会关系领域,法律意识往往能起到一种“拾遗补缺”的作用,即农民往往根据他们的法律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学者把法律意识的这种功能称之为“准法律功能”或“补白功能”。

(二)农民法律意识与和谐社会的法律实施

在农村社会的法律实践过程中,农民的法律意识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对农村社会法律规范持认同、支持态度(坚定的法律信念)对农村法律的高效益实现以及全面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极具正面效应;与之相反,与现行农村法律相悖的法律意识(诸如法律信仰缺失及厌诉心理、权力依附心理等)却是农村法律实施的巨大障碍,是与农村和谐社会格

格不入的。

农民法律信仰的培育是农村和谐社会法制建设的最基本前提,农民法律信仰的缺乏,将会为滥权与专横提供广阔的空间;农村基层法律机关法律信仰的缺乏,则会使法律的公正与权威遭到无情的嘲笑。“法治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法律逐步获得并保持神圣性的过程。”(注: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吉林大学社科学报,1997年第2期。)正如二千多年前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所言:法治是良好的法律加国民普遍的服从,信仰法律是“普遍服从”的前提。柏拉图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法律的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注:《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在当今中国农村,国家法律、地方法规并不少,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使广大农民对法律知之甚少,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再加上部分法律对农民的确存在不公正之处,最后导致农民在无奈中对法律敬而远之……如此现状,何谈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而法律信仰又是和谐社会建设工程中的基本支撑力量。没有农民的法律信仰,根本谈不上农村和谐社会中法律实施效果。

(三)农民法律意识与和谐社会中的农村市场经济秩序

法律意识的价值取向和法律意识的内容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决定的。但是,法律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正常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农民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则农村社会经济建设就会比较顺利,得到高速发展;相反,如果农民的法律意识不能正确、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在法权要求,或对社会经济基础的内在要求作了片面的、歪曲的反映,则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可能困难重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可能被扭曲,发生变形或畸形现象。

事实证明,农民现代法律意识中的民商法律意识对农村市场经济的正常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民商法律意识至少应当包含诉讼法律意识、契约

自由观念、主体平等观念、诚实信用观念、等价有偿观念、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观念等。只有国家和农民将这些法律意识和观念要素全面反映到民商法律制度和农民的民事行为之中,农村市场经济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否则,农村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发展就会被扭曲和变形。如没有诉讼法律意识,农民在解决利益纠纷、维护自身权益时,就不能自觉运用法律,更谈不上培育“寻求法律救济”的法律心理;没有契约自由、主体平等、等价有偿的观念,就没有市场交换的公平正常的进行;没有诚实信用的观念,农村经济生活中就会出现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制假卖假、不履行合同等现象;没有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意识,农民就不可能在民事和商事活动中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自觉承担民事活动和商事交往中的法律责

二、制约中国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培育之因素分析

梁治平先生在论及中国法制现代化和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困难时,曾经分析道:“最根本的原因大概在于,中国当代法律基本制度源于西方,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东西,而制度后面的那套思想观念、行为却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有其深厚的根基,决不是一种政治或社会力量在短时间内可以改变或者清除的。尽管中国人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透过他们的言行举止不难察觉,实际上存在着另外一套独特的行为准则”(注:梁治平:《新波斯人信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6页。)。对此,笔者颇为赞同。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进程中,除了上述传统法律文化因素外,还有诸多社会文化因素极具障碍功能,具体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法外行政

在现实生活中,行政与农民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从出生后的户籍登记开始,工商、税务、公安、司法、房管、村委会等等,伴随着农民的一生,它们依法运转是农民高质量生活的保证。行政法治之实现程度既是衡量一个国家秩序化的根本标志之一,亦是中国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表征。但在农村实际生活中,行政侵权、行政越权、行政失职等法外行政现象的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周广立现象(四年内免费代理行政官司251件)从另一角度表明了农村行政违法行为的普遍性。无怪乎百姓感叹道,在基层,需要法制教育和法律知识的,不仅仅是我们,更主要的是政府官员!如此法外行政行为普遍存在,其对中国农村法治化进程推进之破坏力是显而易见的。

法治社会,必然是权力、权利相互尊重的社会。但目前在农村,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行政文化中“官本位”之观念仍在一些基层行政人员头脑中根深蒂固,将行政视为对民众的一种绝对权威支配,无权力受限意识,法外行政行为屡见不鲜。根据徐显明先生著名的“权力权利守恒定律”(此消彼长,此长彼消),行政权扩一分,公民的权利便少一分。如何唤起农民对法律的信仰及对法的理性遵从,是中国农村和谐社会法治化之关键。法外行政的泛滥

(权力的无限性)必然导致民众追逐权力、迷信权力、崇拜权力;相反,若在权与法的较量中,权力不再是一匹放纵不羁的野马(法律成为控制它的缰绳),必然会使农民产生还是“法大”的质朴感觉,消除“法大还是权大”的困惑,对权力的迷恋就会被对法律的崇拜所

替代。

(二)普法畸形、执法粗暴、司法腐败

作为农家子弟,曾亲眼目瞩了那些父老乡亲是如何在无奈中对法律敬而远之的。

我曾多次见过县里、乡里组织的法制宣传,一辆大卡车停在村口,大喇叭对着村子高声吼叫着譬如抗税、漏税负什么责任,违反计划生育负什么责任,违反土地政策负什么责任,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甚至很多地方性规定,这些规定全部是凶巴巴的禁止性条款。而车上的人呢,早跑到村委会去吃狗肉、喝烧酒去了,时不时还传出些行酒令和划拳声。可以想象,农民能对这些断章取义、只见义务责任不见权利保护的“法律”感兴趣吗?再看看那些铁路公路沿线的标语吧:“谁失火,谁坐牢”、“计划生育也是法,违法要罚款”、“横穿铁路,轧死不赔”……如此这般变异的“普法运动”把法律完全丑化了!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屡禁不止的粗暴“执法”、违法执法则会让农民深感畏惧,甚至恐惧。催粮催款时,乡政府、派出所、地方打手“联合执法”;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时,将超生妇女“五花大绑”,如果是“超生游击队”,则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将家俱全数充公、房屋推倒;农民未交“买地钱”,算成违章建房,乡政府租来推土机“行政强制执行”;去打工先交大笔钱“买”了暂住证、未婚证再说,去深圳的还要边防证,否则算成“三无人员”,被联防队员用绳子一捆,收容遣送了,等着家里拿钱来赎吧。然而,当他们被无故开除,被联防队员暴打,被黑心老板拖欠工资而不得不去进行被城市人讥之为的“跳楼秀”时,那些保护他们的法律——合同法、行政诉讼法、劳动法却形同虚设。这时,法律在农民权利保护的正义时空中却

“无故”缺席。

对于这样被异化的“恶法之治”,他们宁愿选择礼治。如果有一天,中国九亿农民不怕法律了,欢迎法律了,那么,我敢断言,真正的法治便为期不远了。到那时,农村才真正地步入了和谐社会。否则,我们仍将在“初级阶段”徘徊,甚至倒退。

(三)部分农民的畏法、厌诉心理

从传统视角来看,中国,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农村,社会有序化,多不依靠法律。平等社会主体之间的交往、争议的解决,依靠的是代代相传的乡规民约和宗法族规。诉讼作为一种法律赋予的以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活动,本可以构成民间冲突、官民冲突合理裁决的法律制度。但是在一般平民百姓看来,“对簿公堂”是违背“和为贵”之祖训的,正如《大宅门》中的二奶奶所言:“居家过日子,以息事宁人为好”,“一场官司十年仇”,“怨仇宜解

不宜结”,“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这是传统国民以“曲则全”、“和为贵”、“不争”为处世哲学的真实写照。“中国人一般是在不用法的情况下生活的,他们对法律制订些什么规定不感兴趣,也不愿意站到法官的面前去。他们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以是否合乎情理为准则,他们不要求什么权利,要的是和睦相处与和谐。”(注:[法]加勒·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487页。)。

时至今日,中国农民之所以不愿诉诸法院,依然存在厌诉心理、“包青天”意识,除上述传统法律心理以及“有罪推定”的司法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之外,笔者认为更多的是当今中国农村法律运作的残酷现实使然:首先,农民没有能力支付使用法律武器的成本。农民出不起诉讼费、法医鉴定费、律师服务费。一场官司从一审到二审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农民耗不起时间,也耗不起住食宿费、交通费,甚至付不起举证材料的打印费。其次,农民没有能力克服自卑。农民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包青天”,只有党和政府帮他打官司,他才敢打;只有“包青天”存在他才敢“民告官”。否则,农民是不会自信地走进法院,讨回公道的。再次,农民无力冲破“官官相护”的关系网,获得公正的判决。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神通广大的人士多得很。官司打来打去,打得双方都不愿打的事例也多得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多数情况下唯有在无奈中选择委曲求全,接受强势者一手炮制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

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农民的畏法、厌诉心理亦是影响中国农村法治化进程、制约农村全面和谐建设的重要因素,但较之前面的二个方面,则是我们最不该责备的了。

三、转型时期对培育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几点思考

(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克服传统法律心理消极影响,培育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物质基础

我国农村法治社会的建构,说到底是按照现代法治社会的样式对传统社会的逐步改造。其中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和在实践中的显著成效,是法治社会形成与发展的最具基础性的强大动力源泉,是培养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落后的生产力和封闭的生活方式是宗法等级意识、权利淡泊意识、畏法与厌诉心理等滋生的温床,同时亦是培养现代法律意识的巨大绊脚石,正如马克思当年在分析西欧大陆一些国家的发展状况时指出:“这些国家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他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苛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这充分说明了经济发展对培养公民现代法律意

识的重要性,没有高度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推毁小生产方式及传统法律心理对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消极影响,更不可期望社会正义制度化。

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经济,主要靠市场主体拥有的、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自主活动,而不像计划经济那样,主要靠权力和被动的服从来活动。在自主性经济中,农民有自主权,他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从而培养权利意识和自主精神;市场经济是平等性经济,市场主体都是平等的,平等交换、平等竞争,一切交易都要公平、自愿、等价、互惠才能成立,而不像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老大、“集体”老二,“先公后私”。这有利于培育农民的平等意识与习惯;市场经济是契约性经济,市场主体靠主体之间的契约联结在一起并进行活动。契约(合同)是在法律的范围内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平等、自愿订立的“法律”。正如马克思所说:“……通过交换和在交换中才产生实际关系,后来获得了契约这样的法的形式。”(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6页。)“广大公民在合同的订立、履约和违约后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过程中,在与切身利益攸关的问题上,亲身体验着法治的优越,培养着法治的精神。”(注:公丕祥:《东方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充分发展必然为培育农民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契约精神等法治意识提供肥沃土壤。

(二)注重实践环节、讲究实效,充分发挥民间固有的习俗、惯例和规范对农民社会关系的调节功能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了以法律手段取缔风俗习惯的暴力性和政治风险性:“法律是制定的,而风俗则出于人们的感悟。风俗以人民„一般精神‟为渊源;法律则来自„特殊的制度‟。推翻„一般的精神‟和变更„特殊的制度‟是同样危险的,甚至是更为危险的。”,“要改变这些风俗习惯,就不应当用法律去改变。用法律去改变的话,便将显得过于横暴。那个强迫俄罗斯人把胡子和衣服剪短的法律、以及彼得大帝让进城的人把长袍剪短到膝盖上那种暴戾的做法,就是苛政。”(注:[法]孟德斯鸠:《论法和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6

1年版,第309—310页,第154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农村传统社会组织、结构以及社会关系等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严厉打击了农村原有民间组织。在反“封建”、破“四旧”名义下对各种传统观念和民间知识的全面清理,目的是想通过强制性改造运动把旧时的农民改选成新时代的公民,并以正式 的法律去取代民间固有的习俗、惯例和规范。但事实上却证实了孟德斯鸠预言,乡规民约依旧以其合理性在农村社会顽强地生存着,同时亦验证了“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一黑格尔的至理名言。在农村社会“合理而不合法”的现象甚为普遍,这不能不再次引起立法者的深思!事实上,当法律抛开民间固有的习俗、惯例和规范,试图强行介入农村时,国家的正式法律在农村社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地气”(根基)。因为为了使法律家喻户晓,常常需要习惯作为补充,毕竟立法者所用的概念要求借助习惯予以阐明。在一个文明与落后同在的国度,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我们不能忽视民间固有的习俗、惯例和规范的成长土壤与社会功能。正如列宁所说:“假使我们以为写上几百条法令就可以改变农村的全部生活,那我们就会是十足的傻瓜”(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801页。)善待好的有效的习俗、惯例和规范也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在一些落后的乡土农村依然普遍沿袭、保存、使用着大量的习惯,对习惯、习俗等民间法的遵循大大超过了对法的呼唤,国家法往往还处于次要的补充地位。”(注:田成有:《乡土社会的国家法与民间法》,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5期。)我国法制的统一、依法治国的推进和“送法下乡”的运动,的确不能完全消除和摈弃人们心中认可的有效的习俗、惯例和规范。现阶段的民间固有的习俗、惯例和规范在农村存在的理由是充分的。因此,我们的确不能从所谓现代法治的视角形而上学地指责和讥讽农民们的“合理不合法”行为。

需要澄清的是:重视民间固有的习俗、惯例和规范在农村社会的调节社会关系之作用,并不是说农村社会不需要国家的法律,更不是主张国家政权应当从农村社会中彻底退出。从总的趋势看,中国农村从遵循村规民约向信仰国家法转换是必然之事。这既是乡规民约自身缺陷使然,更是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农村的充分发展必然会挤压村规民约的生存空间,进而使之退出农村社会。此外,民间固有的习俗、惯例和规范又有良莠之分。唯有“优秀”的习俗、惯例和规范与“善”的国家法相结合,方可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获得合法性存在理由,成为一种正式的制度性安排,切实

培育出新的更合理的法律观和秩序观。

(三)完善农村基层权力制约机制,改进现有法律对农民的不公正之处,从根本上为培育农民“法律至上”的法律信仰意识提供条件

民意调查表明,农民对法律的信任程度,法律权威的实现程度,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基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法律尊重程度;国家法律与地方性法规在农村运行的状况;法律法规对农民切身利益的保护程度。基于此,在全面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为培育农民的法律信仰意识,我们既要完善农村基层权力制约机制,又要改进现有法律对农民的不公正之处。就目前而言,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加强制度改革,从制度上使农村基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尊重法律,真正做到“法内行政”,杜绝权力私化现象。而要防止和杜绝乡镇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之“法外行政”“执法粗暴”“司法腐败”等现象,仅仅靠自身所谓的党性、法律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正如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注:[法]孟德斯鸠:《论法和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09—310页,第154页。)因此要根本制约乡镇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外行政”“执法粗暴”“司法腐败”之恶行,必须要建立完备的法律监督机制,解决权力制约问题,以保国家权力不受任何人的主观任意的支配,实现法律的至上权威。而要实现法律权威必须做到:一方面,党政机关坚持“权力法定”的原则,即要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职责,不可随意推定(扩大)自身的权力范围;另一方面,要有不依附党政机关的专门监督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和检查。中国目前的确有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但其人事、财政、考核等皆依附于同级党政机关,让依附者去监督被依附者,堪称中国特色的政治笑话。

第二,改革现有的农村诉讼体制,降低农民的诉讼成本,并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的法律援助力量。大多数农民对“告官”之事是敬而远之,首先是惹不起,其次是打不起。农村现有诉讼体制的弊端突出体现为诉讼成本(全方位的)太高。这正是农民申冤不得不在无奈中绕开国家法、另辟蹊径的根本原因所在。笔者在此还想提及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不可否认,这种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法律制度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但是这种制度化的、范围极小的“施舍”,又有多少农民能够“按需分配”呢?除了个别死刑犯或标的很大的当事人能享受这种待遇外,又有几个农民能亲身体验这种社会主义优越性呢?可以想像,一个根本不打官司、打不起官司的农民,他能信仰法律吗? 第三,加强农村失业、医疗等社会救济立法,国家应支付农村的失业和社会救济费用

至今为止,我国始终没有考察农村的失业问题。按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维持目前的农产品产量所需劳动力不超过现有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农村过剩人口是通过“一个人的工三个人做”,一年平均有效工作日不到一个月,没有兼业,又没有资本的农户,只能在贫穷中度日。“五保户”、烈军属开支等社会救济、救助费和抚恤费用也是通过制度化由农民承担。政府在社会救济上对九亿农民的确有不尽人意之处。这既不符合社会公平的要求,国家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现在中央提出休养生息政策,就应当通过立法形式使农村失业、社会救济制度化,还农民以真正的公平待遇。在这方面湖南省某县走在了最前面,其推行农村医疗保险,由县镇政府、农民个人按比例投资保险,农民可以到县镇政府的卫生部门报销医疗费,其上限为每人每年报销不超过一万元,尽管如此,但的确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第四,加强教育经费立法,国家应承担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费用

论法律传播与农民法律意识的构建 篇3

关键词:法律传播;法律意识;法制现代化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033-03

一、法律传播与法律意识的关系

法律传播,就是以一定的方式、渠道向社会公众传播法律知识、法律价值观念以及法律行为准则或规范等法律信息的动态过程。法律规范通过国家法定的机关和程序制定出来之后。首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向民众传播,让他们知道法律规范的内容,进而认同法律,才能够为法律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相应的功能奠定一个较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完善法律传播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对于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制现代化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法制变革过程,其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基本价值指向,就是要培养公民信任法律。尊重法律的思想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观念。

我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农民法律意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法制现代化是否能够得以完整的实现。但是。由于历史传统、经济基础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客观上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还停留在较为薄弱的阶段。学术界由此得出一些对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的判断。有学者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带有研究者强烈的偏见,判断者因对作为国家法的正确性和权威性的绝对肯定,而否定了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其既否认了法律之外的社会规范所可能代表的农民的社会福利,也否认了农民对这种可能的福利途径的选择权。农民的法律意识并不是淡薄,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了农民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不足。我们要想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需要对农民进行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的传播,让农民认识法律,对法律知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并接受符合其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农民产生对法律的认同感和信任感,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纠纷。

二、通过法律传播手段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需要认识和处理的客观情况

(一)基本生存方式和实际利益需求决定了农民对法律的有条件选择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农民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或目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扩大自己的物质需求,使自己的生活能够更加富裕一些,而没有主动地去学习各种知识和社会规范,因为这些知识和规范在农民的大部分生产和生活中并不能完全地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利益。在农村生活和调查过的人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农民为了谋求物质利益的艰辛,大多数农民手中能够运用的物质资源、人际资源相对较为缺乏。在处理纠纷时,他们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否能够得到维护,而且还要考虑付出的成本有多大,总会首先在,心里衡量运用法律与道德、习惯究竟哪一种社会规范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然后通过“理性”的判断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手段解决。当然,这种“理性”的主观随意性可能比较大。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不足·加上对司法的不信任,导致了许多农民在遇到纠纷时不会主动采取正式的法律救济途径维护他们的权益,而趋向于采用其他的非正式途径寻求救济。

个案1:贵州省纳雍县一位女子在浙江私人企业里打工,在工作中由于机器发生故障,导致其右手食指被机器割伤,按照浙江省工伤事故赔偿标准属于十级伤残,应当赔偿一万二千元左右的赔偿金。但是该私人企业老板只答应赔偿三千元。由于身处异乡,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法律知识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她专门请自己在贵州老家一所中学教书的亲戚来到浙江帮助自己与企业老板交涉,而没有到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去投诉、聘请律师帮助自已等维权途径。

在此个案中,对于学习过法律理论的人看来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事实较为清楚的侵权纠纷,但这位女子为何宁愿选择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戚来帮助她处理相关的维权事宜,而不愿诉诸正式的法律程序寻求救济,值得我们思考。实际上她为亲戚支付的车旅、生活等费用已经差不多可以直接在当地聘请律师作为代理人维权。笔者认为,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她不懂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上对法律是否能够有效救济自己的利益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导致了她对劳动行政部门、律师究竟能否维护她的权益持怀疑态度。以及担心通过这些途径会增加她维权的成本。

(二)法律规范的特殊性与农村社会的实际需要协调

法律是立法者在法学理论指导下,对社会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制定出来用于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由于内容较为抽象,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法律规范并不是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能很熟练地了解和掌握。换句话说,人们对法律的认知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才能做到,这就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理解法律:造成了障碍。另外,我国的许多法律制度都来自西方的话语系统,从概念到具体的制度设计,都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法律理论的烙印。虽然也参考了国情,但这些国情大多局限于城市社会及市民生活,忽视了乡村社会中沿袭了几千年的地方性知识,致使国家法在嵌入乡村后因为没有接上“地气”常常“水土不服”,因而影响了应有的治理效力。

个案2:华中农业大学的党委宣传部长等人在贵州省大方县调查支教的过程中给该县大石村的村民杨朝兴捐了一点钱。杨朝兴感动地哭了。事后,捐助者之一把这张照片挂在网页上。随后,照片被黑龙江的《生活报》刊登在一个治疗前列腺炎的广告中,并且将杨朝兴的名字虚构成另外的名字。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经过调查找到杨朝兴,将这个药品广告的含义向杨朝兴一家做了解释,但是,杨朝兴丝毫没有感到自己的肖像权被侵犯了,更没有因为这份药品广告而生出一丝愤慨。

在本个案中,肖像权属于民事权利中的人身权。虽然由国家的民事法律规范予以规定,但是却不能在杨朝兴身上发生相应的指引作用。我国农村传统上主要注重对财产权的维护,如果某家的财物受到别人的侵犯,农民可能会通过请族长、村干部等乡村权威来帮助自己,也会较好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权。而肖像权等人身权大多都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甚至是在现代社会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与农民传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巨大的距离,农民对这些法律

知识的了解是肤浅的或者直接就是空白的。杨朝兴的个案深刻反映了来自于西方的法律话语系统与我国农村的“经验事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者之间需要进行调适才能使法律制度能够有效地对农民发生相应的作用。但是。调适的前提同样需要我们通过对农民进行法律传播活动。让他们对法律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之后,逐步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能主动地运用法律解决纠纷。公民要维护自身的权利,必须拥有足量、适用的法律信息,他们参与法律信息的传播是自身利益的要求,如果无法获得相关的法律信息,他们便无从知晓法律规范,无法判断这些规范是否符合自己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意志,最终不免陷入被动的境地;同样,在当今宪政时代,国家、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法律秩序,也必须使法律信息顺畅地传递给所有公民。因为。如果没有社会成员的自觉守法,建构良好的法律秩序也无从谈起,或者是法律成为空谈,或者法律沦为权力的简单工具,这些都与法治的观念背道而驰。

三、我国目前主要法律传播手段的分析、评价与构想

(一)大众传媒手段

1、报纸、杂志和法律书籍。这三类传播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内容也可以重复传播,不受时空限制,传播内容较有深度,价格便宜。法律书籍则能够较为专业、系统地传递法律知识和信息。但是,三者都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特别是法律书籍要求读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虽然市场上也有许多适合一般大众的普及版本,但由于生产与生活的繁忙,在一般情况下,农民没有条件、也没有习惯去接触这些文字资料。

2、现代传播媒体。电视通过具体的情节和声音吸引观众,视听读合一,观众能够同时感知形象的画面、详细的解说和进行文字阅读,具有形象性、感染力较强等特点。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今日说法》、《法制新闻频道》、《经济与法》等法制栏目,由于制作团队精良,选取的案例较为典型,并配有详细的介绍和专家的评论,往往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许多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知识,因此上述法制节目在全国观众的心目中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知识和信息传播方式,电视对农民接受法律知识起着巨大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但是,电视在我国许多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仍没有得到完全的普及。由于农民的生产活动繁忙,他们还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电视播放的法律节目,进而没有得到观看一些与自己生活实际比较接近的案例,从而导致了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和损害。《今日说法》栏目曾报道了在湖北和陕西等地农村相继发生的“金龟诈骗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犯罪嫌疑人利用当地农民不懂科技知识,用一些比较低劣的手法从土地里挖出假冒的金龟,然后骗取农民的钱财。

对于电影来说,随着电影业在近年不断被商业化,许多电影公司都将票房收入作为其拍摄电影的主要目的或方向,导致有关法制题材的电影拍摄量逐渐呈下降趋势。另外,电影在农村普及面不广,农民观看电影的成本较高,得到组织观看的机会不多,使得农民通过电影了解法律知识的可能性变得很小。

广播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向听众传播信息,能够十分方便地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能够引起接受者的共鸣。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空间的限制,传播的信息稍纵即逝,内容无法保存和重复传播,难以对农民形成较深的印象。

网络是现代科技传播的一种先进手段,其由于具有强大的搜索引擎和超级链接,使人们能够在浩瀚的网络海洋中找寻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目前,大多数网站都设置有法律信息专栏,而且还有许多专门的法律网站,能够给读者提供各种法律信息。但是,网络这种先进的传播手段在农村的运用和推广还具有一定的难度,网络的安装需要较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要真正在农村中完全普及还需一定的时间。即使在网络开通的农村,上网的大多都是年轻人。他们上网的目的一般主要是为了娱乐,而不是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学习各种科技文化知识。

(二)普法宣传活动

自1986年开始,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全国范围内的普法宣传工作。据权威媒体报道,“三五”期间,全国有7.5亿人接受了法制教育。司法部也表示,“普法教育无论在规模、内容和形式上,都堪称是中外法制建设史上的一大创举”。但是由于普法宣传是一种精神普及活动,官方无法也很难提供更多的实证调查予以证明,即我们很难提供一个客观的标准衡最农民是否已经对某一法律规范有所认知。另外,我国目前普法宣传主要是政府推进型的方式,带有比较浓厚的行政色彩,由地方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设置的“普法办公室”唱独角戏的方式普法,导致“走过场”的现象普遍,普法的实效甚微。

对于普法标语和口号,虽然它们具有简洁明了的优点,有些甚至是连哄带吓,对于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而言,能使他们内心产生一种违法阻却感。但是,标语和口号宣传的法律内容较为单薄,不能使农民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很难深入农民的内心深处,使他们对法律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实际上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导致实践中许多农民仍然会冒险触犯法律。

总体来说,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法律传播的手段和方式得到广泛的运用。不仅文字资料的传播速度快速发展。许多运用高科技手段形成的传播方式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普及,电视电影、广播,甚至是现代最先进的网络技术都被运用到传播活动之中,人们了解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使农民对法律产生了一定的理解、认同和接受。但正如以上分析的情况,上述法律传播方式与农村现实、农民的意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法律传播活动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导致公民的法律意识并没有按照立法者的想法顺畅地获得提升,还没有达到国家与农民之间良好的互动局面。

浅谈法律意识 篇4

关键词:法律意识现状,意义,途径

自我国确定“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后, 法治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我国政府把普法教育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作为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基于法律意识对法治进程的重要作用, 对如何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及其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什么是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 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人们的法律要求, 对自己的权利、义务的认识, 对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 它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意识构成社会意识的整体。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状态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现存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等的内容, 因而, 研究一国法律意识的状况, 就是间接研究了这个国家现行法律制度的状况和法治进程。

二、我国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成因

众所周知, 我国是一个传统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的国家。在传统法律意识中, 法律并不被人们所崇尚, 权利意识淡薄, 人们普遍有一种耻讼、贱讼的观念。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几年,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法律的认知有所提高, 但尚需树立法律信仰。改革20多年来, 我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数量颇丰, 这是人们对法律认知提高的重要体现。但面对如此众多的立法产物, 公众却知之甚少。对于法律的出台, 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 不能热情地参与到其中, 也无法产生神圣的认同感时, 公众消极的守法状态和我们追求的法治模式很难说是相融的。2) 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但又难以摆脱义务本位思想, 缺乏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有些人要求自己的权利应当受到确认和保护, 但对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利益和权利就不能平等对待, 这是与现代法律意识相违背的。3) 平等意识逐步增强, 但又难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差别。市场经济的内在品质体现的是平等, 它就必然要求社会主体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平等观念。目前我国公民的平等意识增强了, 虽然我国在法律上早就规定了平等权, 但现在远比以前受大家关注, 如在参与国家管理方面, 男女在工作、家庭生活方面, 弱势群体的教育方面等。但等级意识和特权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4) 初步形成了法律价值观, 但还不能适应现代法治国家理念, 也就是人们对法律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一般规范层次的水平上, 所以当代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法治要求。5) 崇尚西方社会的诉讼法律观念, 但又难以摆脱传统法律意识的束缚。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无端侵害时, 总是采用“和为贵, 忍为高”的方式处理, 宁可委曲求全, 也不愿走向法庭。即使是诉诸法律了, 关心的也是审判结果, 忽视审判的法律意义。

以上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1) 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是法治形成的基础, 法治往往是伴随市场经济的产生而形成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仅是刚开始发展, 经济市场化成分不高, 且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成分混合存在, 人们还没有形成在市场价值引导下成熟的现代观念, 导致我国的法律意识是传统法制观与现代法律意识的交织混合型, 经济因素就决定了社会法律意识难以提高。2) 传统文化、思想影响。宗族观念、封建伦理与法律交织运用等等, 深刻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直到今天, 重刑轻民的思想还没有改变, 崇拜权力仍很严重, 还认为“当官就能发财”, 人治观念仍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并存。这些错位的法律意识阻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成为法治的严重负担。3) 政治民主化进程与法治理论不协调发展。我国政府推行依法治国后, 因配套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跟不上法治思想, 推行的政治民主化滞后与法治进程不协调。4) 我国法律制度体系设计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我国法律体系是从原计划经济时代改进过来的, 带有计划和特权时代的烙印, 法律没有真正体现出公平和正义, 也没能有效维护民众的利益, 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三、提高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第一, 现代法律意识是加强立法工作、促进立法完善的思想基础。只有具备现代法律意识, 才能准确地把握立法时机, 才能适时地进行法律的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 才能真正使法律和社会发展同步;才能保证立法的民主化, 保证法律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才能保证立法质量, 使所制定的法律形式和实质两方面符合法治要求。

第二, 现代法律意识是正确执法和司法的必要思想条件。只有具备现代法律意识, 执法和司法人员才能真正理解法律的本质、作用和功能, 才能准确地理解法律的含义和内容, 真正理解和把握法律的精神和目的, 准确地适用法律;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才能正确地确立自己的位置, 合适地处理权力和权利、权利和义务、职权和责任的关系;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才能真正理解并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 现代法律意识是推动公民自觉守法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动力。法律的实现不仅要靠国家的强制力, 更需要公民以及社会组织的自觉遵守。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主要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那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公民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法律的遵守情况。

第四, 现代法律意识是法律监督有效实现的思想保障。法律监督是实现法制的关键和保障, 没有有效的法律监督, 就没有法治。法律监督的有效与否, 固然受制度、体制, 甚至受设施、机构的制约, 但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是影响法律监督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了现代法律意识, 监督主体才能自觉进行法律监督;只有具备了现代法律意识, 监督主体才能依法监督, 才能保证监督的合法性、有效性。

四、提高法律意识的途径

加强法制宣传, 普及法律知识。法律宣传是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直接途径。全国性的“普法”活动是大规模的法制宣传, 我国已连续实施了三个“五年”普法规划, 公民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是, 普及法律基本常识,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仍是一项艰巨的社会教育工程, 将其落在实处, 还要做大量工作。

加强执法力度, 净化法制环境。目前, 我国各类法律中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同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还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 进一步完善立法, 加强执法力度, 净化法制环境, 会有助于现行法律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 提升法律意识, 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农民法律意识浅析 篇5

农民法律意识浅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法律意识一直是学者们推崇研究的对象。在当今新形势新国情下,全面分析农民法律意识成因,有效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素养,使我国在法制化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

[关键词]

从古至今,农民一直占据着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如何解决好农民农村问题是历朝历代励精图治的根本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型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重点工作之一。其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成因,并从法律角度提出几点解决途径。

一、造成农民现阶段法律意识的主要原因

我国区域政策的差别,造成目前农村发展水平不一致,有的已达到小康,这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很强,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应有权利;但有的还生活在传统、保守、落后的小农经济里。本文所指的主要是后者,也是法律意识亟待提高的对象。他们中的大多数分不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具体职责;他们长期受着“避讼”思想的影响,“私了”是他们争议纠纷中最常用的解决方式;他们对礼俗、习惯的重视超过了法律,存在着对法律不信任的心理态度,甚至当提到法律时便认为是履行义务,并无权利可言等等。综合目前学者的观点后,笔者认为造成这部分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层面上——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

尽管我国现行的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经营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但这也给小农经济的继续生存提供了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抑制着商品交换,这种简单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阻碍了内在法律需求的产生——缺乏认同法律和要求法律的内在动因。有学者曾提到,农民面临的简单的经济关系使农民亲近法律还缺少利益的驱动,其所处的利益格局尚不足以刺激他们自发的权利觉醒。①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这种自己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由其导致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必然限制农民正确良好法律意识的最终形成,造成农民法律意识严重匮乏。

(二)文化层面上——儒家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儒家思想对人们影响最为深刻。时至今日,偏远农村农民仍大量存在着儒家文化观念,这种观念深深扎根于他们的思想中,成为真正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最大障碍。“归根到底,法的观念是被塑造出来的,它不能够超出它置身其中的文化的界限”。②

首先,服从意识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这种服从意识仍然沉积在现代农民社会中,使得农民个体权利意识淡薄,从不积极主动主张自身权利,听从长辈或上级的命令与指示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人们在行为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否符合上司的要求,会不会冒犯当权者的利益,而不管是否符合正义和法律。” ③这就使得农民在内心中产生了对权力的服从和对法律的陌生,进而发展成为完全排斥法律的有效保护。

其次,宗法意识的束缚。除了“三纲五常”,宗族法等内部规定至上的理念也严重影响着农民的思维规则和模式。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农村群体得以继续发展,以村、乡为纽带的农村社会关系使农村成员仍旧生活在熟人社会中,他们更注重亲情、乡情,排斥、逃避国家法律,更习惯于接受传统道德、风俗管理约束,也不要法律参与保护。在农民的宗族观里,发生在家族、乡间内部的事都是“家里的事”,要靠约定俗成的内部规则来解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打官司”不是一种维权的手段,甚至是一件丢脸的事。

再者,避讼思想的禁锢。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和”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不主张狱讼。但是,这种和谐思想在农村社会中却被转化为了“忍为尚”,使农民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宁可委曲求全,选择私了和忍让,也不要走“打官司”的法律途径,更不会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即便发展至今日,法律诉讼也是万不得已时才采取的解决办法。在农村,邻里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当其遭到破坏时,农民则寄希望于彼此通过伦理道德思想达到自我约束、友善调解,最终达到和平共处的理想状态。“知足者长乐,能忍者自安”是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格言。

(三)制度层面上——法制不完备的制约

首先,在立法环节上,有关农村和农民方面仍是相对薄弱环节。

表现一是目前我国农村工作的立法主要涉及管理法层面,而对于农民的具体权益的保障和一些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的立法还有待完备。保护农民切身利益法律的欠缺,致使广大农民缺乏对法律功能、价值的正确认识,更无法了解到法律在农村日常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制约作用,抑制了农民渴望法律的积极性。

表现二是立法工作的前提不符合农村现实情况。现代法律的前提假设是陌生人社会或个体主义社会,但农村社会的具体情况是村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外人的熟人社会,长期的共同生活使他们有着约定俗成的价值趋向、行为标准以及共通的为人处世的心理尺度。不难设想,当法律对其全盘否定或一概忽略时,法律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社会基础和权威,再难得到民众的信仰和认同。美国的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

其次,在执法环节上,农村执法活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观方面:一是有些执法人员素质偏低,法律知识和办案技巧不完备、不健全,未达到一名合格法官的基本素养;二是少数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违法、越权执法、滥用执法权等不良行为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造成农民对法治的不信仰和不信任,甚至漠视法律,与运用法律维权相比,农民更愿意把权利的维护寄托在他们心目中的“清官”的身上,而对使用诉讼方式这种法律武器却望而却步;三是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对法律了解甚微,有的甚至还认为法律即等同于义务,导致了“畏法”思想,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客观方面:第一,农村司法资源严重不足,办案经费缺乏,司法效率低下,对农民来说高昂的诉讼费用和相对漫长的诉讼过程,且掺杂着复杂的人情和权力关系,最终导致农民对法律失去信心。第二,“权大于法”是局部仍存在的客观现象,基层政府的家长式管理方法让广大农民看到法律受制于权力,从而使他们认为法律不能完全保护他们的权利,尽量规避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即使走法律途径,就尽全力去“走后门”,寻求权力的青睐而非法律的帮助。因此,要使基层法律组织适应农村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依法办事,依然任重而道远。

除此之外,农民还存在自身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法律教育比较困难,在学习法律条文的时候常常不知所云,对抽象的法律法规条文更是难于理解和把握。农民法律认知肤浅的现象极为普遍,农民分不清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规的规范范围,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不知道如何起诉和应诉等等,法律知识的严重欠缺使不少农民在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也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几点

(一)完善立法

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根本前提是完善法律法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使农村各项工作保证在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加强有关方面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丰富,与时俱进,基本做到使农民有理可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可以全面制订并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切实可行的法规与条例,制订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把一些可以被吸收的、比较原则化,难以具体实施和操作的村规民约纳入法制轨道上来,建设符合我国农村村情的具体法律规范,让农民的切身权益得到法律保障。

(二)规范执法

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健全良好的法治环境。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要努力建设一个公平有序、健康良好的法治环境,必须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法律完全可以充分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如司法部门可以在执法过程中示范典型案件,这样既可以使农民学会了有关法律的实体规范,也会清楚地了解到其中有关的程序规范。建立良好防治环境还要求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增强自身法律知识储备和执法经验以及灵活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减少直至杜绝司法不公、滥用权力的损害司法机关形象和法律权威现象的出现,恢复农民对法律的信仰,从而自觉提高自已的法律意识。

(三)加强监督

要依法建立农村基层法律监督机制和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从而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监督机构要对监督客体的法律实施范围、内容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法律条文从抽象的条文规定变成实实在在的权利和义务。在农村,舆论监督的主体应当是全体村民,农民所议论的内容就是舆论。因此要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农村民主机制,必须让农民来审视法律运行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对于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以至于最终信任法律、依赖法律,从内心真正的信仰法律。

(四)深入普法

普法教育在农村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获得相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着重提高村民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努力克服在普法教育中依然存在的种种弊端。第一,组织开展“送法下乡”等活动,深入农民内部讲授与其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第二,要采取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民易于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通过普法教育,着重对法律价值观的思想输入和法治精神的重新塑造,使广大农民树立起法律权威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权力观、民主观、平等观。第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效果,诸如绘制板报、张贴宣传栏、进行法制文艺表演、播放法制录像、开展法律咨询等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学法只是手段,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综上所述,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是改变现阶段我国农村法治现状的关键环节。只有农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农村经济才能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只有农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农村社会才会实现真正的和谐局面;只有农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我国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实现。

[注释]

王海涛.中国农民法律意识探讨[J].政法论坛.2000.(5).②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8.394.③

陈云良.儒家文化与法治精神[J].中国法学.2000.(5).[参考文献]

浅谈公民法律意识 篇6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现状;意识培养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与内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学者逐渐开始对法律意识进行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如今我国学界对法律意识概念的主流观点为:“法律意识泛指人们关于法的思想、 观点、 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其内涵有如下几方面:首先,法律意识是众多社会意识的一种,社会意识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而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于法律,特别是现行法和法律现象的知识、观点、情感和态度的总称。其次,以社会主体认知法的方式划分,法律意识包括法律情感、法律认知和法律评价。第三,根据对法不同阶段的理解,法律意识也可分为法律思想和法律心理。法律意识的内容本国的法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与社会政治制度有关,法律意识以其特有的性质和作用为上层建筑服务。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

1.传统道德意识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并存

尽管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已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意识,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大多数公民倾向于自己内心传统道德价值标准来衡量公平与否,这必然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这样对法律的评价也会带有主观性。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使法律意识在公民内心扎根,法治社会建设才会稳步发展。

2.各部门法之间的法律意识发展不均衡

公民虽然对现行法律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在宪法意识薄弱、民商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程序法意识弱于实体法意识这三个方面还是表现出了法律意识发展的不均衡性。在公民的日常思维中,只要一说到法律,首先想到的就是“抓人”、“判刑”,公民对民商事活动中自己合法权益的保障没有更多的认识。由此看来,部门法在公民法律意识中发展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3.“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造成了整个社会诚信的缺失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着商业诈骗、偷税漏税、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在守法与违法的选择上,我们会不自觉的受到“有法不依也没事”潜意识的影响,信用缺失造成的危害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我国各项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这种社会诚信的缺失从根本上说是公民法律意识的欠缺。

三、公民法律意识的作用

1.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法律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卢梭曾说过:“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记录。”所以, 如果公民没有的法律意识, 优秀的法治环境就不能形成, 依法治国就将成为一句空话。无管是法律适用还是法律遵守,都是通过公民的行为活动来进行的, 而公民的行为是在肯定是在法律意识的支配下作出的。因此,公民的法律意识必然影响法的运行。

2.公民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的观念要件

公民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法律意识才会有正确的法治观念, 有了正确的法治观念才能促进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法治观念是建立法治原则和法律制度的先前条件。但是法律是立法活动的产物,人们总是先形成对法治观念的认知从而再反映到法治的原则和法律制度中去。

3.公民法律意识为依法治国的理念基础

所谓法律的合法性,是指法律为大多数人所同意或接受, 法律的价值以及事实被人民所认可,且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价值观、社会观,公平正义观。现代法制的合法性来源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现了社会主体的现代法律观念或法律意识。而这种体现现代法制合法性的法律意识对于现代法律的制定和合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1.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公民平等法律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国近些年制定了不少法律法规,但是很多立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多变情况,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法律制度。首先,要建构良好的民主立法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需求,从实际出发,科学立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建构良好的司法环境,让人民知道法律是维护公民权益的,而不是抑制人民的。司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一道防线,严格执法是执法机关有效行使权力的前提,这就要求对行政机关的职权加以规范,不得滥用职权欺压百姓。同时,公民要想有一个良好的法律氛围,除了外界环境的改变也需要公民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具备了法律意识才能更好的懂法守法用法。

2.我们应加强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营造公民法律意识的文化氛围,建立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而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其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公民法律服从意识和法律程序正义意识的培养具有正面影响,但残存的封建等级和义务本位观念又阻碍着公民法律意识中的平等意识。

3.进行普法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充分利用传播媒介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大众传播具有广泛性快速性等特征,通过这种途径进行普法宣传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效应和氛围,使法律意识深入公民内心。通过普法教育,使公民了解法律的本质与功能,不仅知道按照法律应该怎样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才可以帮助公民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使公民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公民法律意识在中国法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理念基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对我国各项事业都起着长足的促进作用。“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懂法守法用法,凡事依法办,则社会必然和谐,各领域都会有序长足的健康发展下去。守法是公民良好法律素养的表现,反之,违法乱纪则是愚昧无知的做法。国家的法治进程中,公民的法律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民的法律意识经常作为评价和衡量一国法治水平的标准和尺度。因此,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重而道远的一项任务。

参考文献:

[1]司海林.论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与社会.2013.1(下)

法律意识觉醒权益方可保障 篇7

毕业离校求职忙,权益受损费思量

小刚是河南郑州人,刚刚从河南省某高校毕业。为了找工作,小刚省里省外奔波,四处投递简历。在这个僧多粥少的人才市场中,要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实非一件容易的事。小刚也非常明白,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名牌大学的身份,没有独一无二的技能,能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不错了,不求专业对口,不求兴趣使然,不求公司规模,不求职位高低。

在人才市场经过两个月的奔波后,小刚终于被一家电气公司录用。该公司自称是某著名品牌电气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而在小刚前去报到上班后,才发现这只是一家从事电气商品代理销售的公司。在他报到的第二天,经理就告诉小刚,他所应聘的职位虽然是“技术顾问”,但“技术顾问”也要去联系业务,只有联系来业务才能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经理对小刚说,从事技术工作不赚钱,如果能够联系来业务,公司会给他20%的提成,并一再声称,自己公司所代理的品牌是国内同行业中的名牌产品,销路很好,只要主动跑一跑,就能轻松联系来许多业务;并鼓励小刚说,依照小刚的条件,不用一年,就能赚来几十万,年内就能在郑州住上自己的房子……听了经理的话,小刚开始有点不理解,但是仔细想一想,觉得也有道理,正所谓多劳多得,脚不动嘴不肥。于是,第三天,小刚便踌躇满志去了各个地方跑业务。奔波了几个星期后,小刚才发现一切并非像经理说的那么简单,在许多地方,小刚都无功而返,几个月下来,仍是空手而归。

幸而,天无绝人之路,临近年底,在一次校友会上小刚认识了一家公司的采购员,对方答应选购小刚公司代理的设备,总价值30万元人民币。但客户提出货款的付款方式为收到产品后第一次付款30%,其余货款在3个月内付清。经请示经理后,小刚作为销售代表与对方签订了购销协议。对方也按照协议,在收到产品后,及时将货款的30%打到了小刚所在公司的账户上。临近春节时,小刚盘算着,按照公司的规定,自己应该能够拿到6万元的提成奖励,拿着这笔钱,自己就可以开心的回家过节了。可是,当小刚向经理提出要求时,经理却推托说,要等货款全部都到齐了,才能给提成。小刚虽有点不快,但还是充满期待。春节之后不久,对方按照合同规定,将其余货款全部打到了小刚公司的账户上。此时,小刚想,这次去找经理要提成,一定没有问题。结果,事与愿违,经理的态度较之前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说这笔业务公司的利润很少,原因是小刚当初把价格报得太低。并且还说,小刚跑业务时,差旅费花了不少,这些钱都应该从差旅费中扣除。另外,还要扣除个人所得税等等。经过经理这么一扣,最终小刚得到的提成只有5000元,距离原来经理承诺的6万元相差甚远。小刚虽然一肚子委屈,却有口难辩——“谁让自己当初没有问清楚呢?”

依法维权方式多,拨开迷雾见晴天

在人才市场,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企业打出这样的招聘字眼:“本公司招聘业务精英,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年收入10万元,对于刚刚毕业离校的学生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也很诱人,但是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其中的问题:何谓“业务精英”?其实就是业务员和推销员。这类岗位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毕业生应聘这个岗位成功后,用人单位开出的工资待遇往往是“基本工资+业务提成”。所谓年收入不低于1 0万元的10万元就是等于“基本工资+业务提成”。这类职业,往往基本工资都比较低,业务提成则是要根据业务员的业务表现而定。你能不能拿到年收入10万元几乎完全取决于你的业绩状况。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而言,由于缺少工作经验,没有职场人脉,从事业务推销工作,难度很大,有时奔波数月,也未必能谈成一项业务。并且在有些公司里,即使业务员谈成了业务,公司也会以种种理由来削减员工的提成。就像小刚这样,好不容易谈成了一笔业务,按照公司之前承诺的提成,小刚应该能拿到6万元,可结果最后只拿到了5000元。

就本案例讲,小刚是否就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地接受这一切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2011年的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人才市场也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制。一方面,这基础已经形成,意味着我们正走在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的道路上,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法可依的国家里,国家法律是正义公平的象征,是惩恶扬善的武器。另一方面,国家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也要有法律意识的觉醒,要用起这个武器,这样才能推动依法治国的真正形成。

结合小刚的案例,从法律的视角稍作解析便知法律在人才市场的作用,以及求职人员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第一,如果小刚没有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话,那么经理承诺小刚的20%的提成,只是一个口头的承诺。口头的承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得看承诺方是否承认原口头承诺的内容。如果承认的话,那就没有争议,口头承诺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承诺方不再承认原口头承诺,另一方有证据证明原口头承诺内容的,比如说在有录音或录像、知情人证明等证明口头承诺的内容的情況下,即使承诺方还是不承认的话,另一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承诺方履行原承诺。

从小刚的情况来看,经理并没有否认20%的提成这一说法,只是想方设法找理由克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小刚可以进一步找经理协商,并且注意收集证据。因为关于口头承诺是否具有效力,一般都是遇到举证难的问题。一旦搜集了足够的证据,即使经理还是不兑现20%提成的承诺,小刚还可以诉诸法律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就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这一权利:“劳动者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另外,对于每一个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都应有一个基本的维权意识。在跟用人单位确立了劳动关系后,一定要跟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特别是像小刚这样工资类型是“基本工资+提成”的,一定要事先跟用人单位谈清楚提成的具体细节。如果劳动合同里没有对提成做出详细的规定的话,那么可以不妨要求用人单位和自己签订一个条款比较详尽的提成协议。如此,既可以检验用人单位的诚意,又可以为自己的利益提供保障。如果对方违约,那就可以凭此协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二款则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由此可知,初入职场,求职人员的法律意识首先体现在劳动合同上,一是要与公司签订规范的书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时,要尽可能的详尽。如果因故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只是有口头协议或者事实劳动关系,求职者应该注意证据保全,要留下录音等证据。

第二,如果小刚和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话,还要看合同里有没有明确提到小刚的提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自如实告知和说明的义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按照法律规定,公司应该在事前就和小刚谈妥提成细节,但是现实情况是公司经理利用小刚刚刚毕业进入社会,没有经验的特点,故意放大工作条件,模糊工资概念,以便将来克扣小刚的工资,是公司没有尽到如实告知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现在是小刚和公司就工资提成问题发生了异议,小刚认为自己履行了劳动的义务,公司却没有尽到原先承诺的工资义务,克扣了自己的工资提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并且《劳动意见》第53条明确规定了工资的含义:“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司事实上确实是克扣了小刚的工资,违反了国家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条关于劳动报酬的支付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通过什么样的法律手段,小刚才能拿回属于自己的提成,维护自己的权益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就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也即小刚的维权方式很多,可以协商,调解,仲裁,起诉。

小刚可以自己与公司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公司协商,看是否能达成和解协议。如果公司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公司不履行的话,小刚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依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小刚可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如果公司不愿意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公司不履行的话,小刚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依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小刚还可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关于这一点,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关于劳动报酬的支付也有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最后,如果小刚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话,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对追索劳动报酬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小刚除了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关于用人单位侵权的民事责任就规定了如果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如果劳动行政部门不受理,小刚甚至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由此看来,小刚维权的途径不少,只要小刚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就一定能感受到法律公平正义的力量!

对于刚刚毕业离校初入社会的学生而言,毫无职场经验,自身的权益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要保障自己的权益,就应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有高度的维权意识。也只有法律意识觉醒,权益方可得到保障。

现代法律意识 篇8

1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学中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大学生, 他们关心国家大事、遵纪守法。但是仍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不懂得用法律作为武器来保护自己, 所以常会发生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因此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弄清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是关键。

1.1 其根本问题是大学生自身认识的错误

1.1.1 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目的不明确。

一些大学生认为法律离自己的生活很远, 只与那些学习法律专业的同学或者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有关, 主观上就不重视普及法律知识的公共课, 感觉这样的课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这是因为许多大学生并不了解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 对其公平、正义性也不甚理解, 法律意识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

1.1.2 大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极其脆弱。

一些大学生或许懂得一些法律知识, 但真正遇到实际情况时便大脑空白, 完全忘记了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少, 心理承受力差, 遇事不冷静, 甚至用比较偏激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

1.1.3 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较差。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不服管束, 不计后果的追求所谓的自由, 养成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常会出现一些考试作弊、作业抄袭、缺乏诚信、拖欠贷款等现象, 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 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的现象。

1.2 学校缺少法律氛围直接导致大学生忽略法律知识

1.2.1 首先, 一些高校的法制教育课只流于形式, 不重视教育的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陈旧, 与当前的教育需要不适应;

一些教育内容也不尽合理, 很多高校的法律教学内容就是把一些法律条款和法律基本理论简单地向学生们罗列出来, 缺少与实际案例的结合, 使学生们产生对法律课堂的厌恶情绪;还有就是课时安排的不合理, 在学校安排的课时里老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缩短时间讲到一些知识点时老师便一嘴带过, 听得同学一头雾水,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1.2.2 一些高校校园里缺少法律气氛。

学校中的一些老师本身就是“法盲”, 他们自己的法律意识就很淡薄, 有时还会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如胡乱收费、体罚学生等, 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 如何让学生遵纪守法呢?另外有些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规定存在着漏洞, 很多学生就趁机钻空子, 为所欲为而无惩罚措施, 这无形中削弱了校规和法律在学生中的威信。

2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当前形势下,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法制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实行依法治校, 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而建立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

高校的法治状况直接影响着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效果。只有学校领导、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起模范带头作用, 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 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其次, 要不断完善健全学校的校规校纪和有关制度, 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再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精简课时的基础上, 合理运用“案例法”、“讨论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今日说法”、“经济与法”、“道德与法制”之类的节目, 用真实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法的神圣与威严;同时可以开展以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法制建设相结合的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或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模拟法庭等形式, 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这些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2 注重家庭的支持, 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坚强的后盾。

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特点, 家庭教育不力将严重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为此, 家长必须知法守法并且建立和睦融洽的家庭关系。家长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时常与子女保持联系, 积极与子女进行沟通并掌握子女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 给予子女及时的关爱和指导, 排解他们思想上的烦恼, 纠正他们行为上的偏差, 限制他们不正当的物质需要, 使子女在亲情关爱之下, 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形成健康的人格, 增强抵制外界消极因素的抵抗能力。此外学校可以建立一套能与家长保持联系的管理系统, 家长可以通过这套系统协助学校进行管理, 从而形成合力, 共同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建立坚固的屏障。

总之,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 积极探索, 不断总结经验, 就一定能使他们主动学习法律、接受法律、增强依法治国的信心, 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社会的脊梁, 其法律意识对全社会具有导向作用。然而, 由于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学校的宣传教育不到位、不负责任的家庭教育等因素, 导致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而束手无策乃至吃亏上当。为了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因此要加强高校的法律教育力度, 培养具有较强法制观念的合格大学生。

关键词:高校教育,大学生,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贾应生.论法律意识[J].人大研究.[1]贾应生.论法律意识[J].人大研究.

论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9

一、当前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现状

一般认为, 法律意识, 是指人们对法律现象的内在领悟及领悟到的感觉、知觉、观念、态度和情感等心理观念因素。在法律基础等课程和院校环境等因素的共同教育作用下, 军校学员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水平一般高于同龄人,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选择逐步增加, 在权益受到侵犯时, 也越来越多地想到运用法律武器维权。但是, 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比如, 他们往往对法律的认知缺乏全面系统性, 有相当多学员的法律意识与现代法治理念的要求差距还较大,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够强, 对法律缺乏深刻的信任和坚定的信念, 在某些方面甚至还相当薄弱, 一些错误认识在军校学员中仍带有相当突出的普遍性。

1. 认为法治固然重要, 但在部队还是“人治”更管用

一方面, 学员普遍认识到法治的重大意义, 几乎没有学员否认法治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 很多学员的“人治”观念却依然根深蒂固, 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 部队因其特殊性而不适合或者不完全适合法治, 而“人治”在部队更管用, 认为在部队是权大于法, 权力精英当然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基层的一切行动都听机关的具体指示, 官兵的一切行为都听首长的具体命令才是部队的铁律, 部队的事情都应该向领导“请示”、“汇报”, 领导重视的才真正去贯彻落实, 领导不特别关注的走走过场就行了。他们更多地看到领导的作用, 而忽视了法律的作用, 有的甚至完全否定法律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 即便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 他们也更愿意等待上级机关或领导的命令或具体指示, 学习上级政策和领导指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高于学习法律的热情, 在具体行动上表现得“唯上”是从, 往往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

2. 认为法是部队管理的工具, 而不能理解法的权利保护和权力限制的性质

很多学员认为, 所谓法治就是用法治理, 法律只是管理部队的工具, 认识不到法的权利保护和权力限制的性质。认为军事法主要是规定军事义务的法, 军事义务在军事权利和军事义务的关系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认为义务是目的, 权利是手段, 军人个体的“服从”、“奉献”甚至“牺牲”才是应该提倡的, 讲“权利”就不是真正的革命军人。有的学员不能积极主动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 经常放弃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还有的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 民事权利方面的法律与自己无关, 甚至个别学员还不知道一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 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认为, “依法治军”是“治理”普通军官和士兵的, 对于拥有权力的机关和领导来说, 他们主要是制定法律的主体, 而不是遵守法律的主体, 这部分学员对于“法治必须限权”的说法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3. 对军事法的认知水平较低, 尤其是对部队条令条例的性质不能正确认识

学员普遍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 对于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法律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 他们的认知有很大缺陷, 如学员普遍对法律基本理论不感兴趣, 对民法、刑法等实体法了解较多, 而对诉讼法、国际法、行政法等则比较生疏。尤其对军事法, 更是不甚了解。军事法本是调整武装力量内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但有相当多的学员片面地认为军事法就是刑法, 认为军事法就是惩罚违法与犯罪的手段和工具, 只要自己不违法、不犯罪, 军事法就与自己无关, 忽视了军事法在军队其他领域的功能, 相应地认为部队的条令条例不是法, 而仅仅是一般的纪律性规定。

二、军校学员亟待加强四种法律意识

军校学员相当一大批是通过高考进入军校的, 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军事法, 又因没有在部队当兵的经验, 而缺乏对军事法律、法规的感性认知, 他们亟需培养法律至上的意识、维护权利意识、限制权力意识, 条令条例是法的意识等法律意识。

1. 法律至上的意识

依法治军的实现, 绝不应仅仅局限于立法层面的制度建设, 比这更为重要的是法律至上观念的确立, 这是依法治军的灵魂所在。法律至上, 就是使法律在军队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得到普遍地遵守和广泛的认同, 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确立法律、法规是军人生活、训练等一切行为基本准则的观念, 自觉尊重和服从法律。官兵是否具有法律至上的意识, 是判断我军是否实现法治的基本尺度之一。

目前, 我国军事立法硕果累累, 由军事法律、军事法规、军事规章构成的军事法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但是, 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 这种相对较差的法律实施状况, 与法律至上意识的缺失有密切关系。法律至上的意识, 要求法律体系中的每一部法律、法规、规章都具有至上权威性, 而不仅仅是个别官兵认为的只有刑法才具有权威性, 对规范部队日常生活的条令条例的藐视, 必然会损害对整个法律体系至上权威意识的确立。

2. 维护权利的意识

作为法律意识核心内容的权利意识, 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权利意识, 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和对他人权利的认同和尊重。军人合法权益保护是军事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军已经出台了大量保护军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如《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在一些军校的教育和宣传中, 仍然存在着忽略或轻视军人个体权利的现象。有的官兵无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甚至不关心、不知道自己究竟拥有哪些权利;有的过于片面地强调义务, 处处以义务为重心, 注重军人的服务和服从意识的养成, 强调军人应履行的各种义务;有的人则对侵权行为极度地忍耐, 在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不去积极争取法律的保护和救助。事实上, 作为军人, 充分了解并积极依法维护个人的权利, 与侵害军人利益的行为进行斗争, 不仅是军人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也是军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如果军人对于自己的权利漠不关心, 听任他人侵害而不积极维护, 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放弃, 就是对违法行为的纵恿和奖励, 那么, 受到损害的不仅仅是军人自身的利益, 也包括部队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保障权利是法律的重要价值原则。充分重视军人权利意识的提高, 充分认识权利意识的价值, 有利于提高军人的政治素质, 增强军人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军队建设和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限制权力的意识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因此, 对权力进行有效的规范和限制, 是很有必要的。限制权力, 就是把权力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使权力按法定程序办事, 也就是说, 任何权力的行使, 都必须来源于法律, 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监督, 没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绝对权力。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限制权力、规范权力, 防止权力运行失范, 即防止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等权力异化现象的发生, 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部队法治的首要任务, 就是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类来约束部队的各级干部;部队法治的首要对象是各级机关, 各级机关首先要做到用法律、法规、规章对机关的自我管理和约束, 然后才是机关用法管理部队。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的法律意识, 使其一切行动都在宪法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范围内活动, 而不能使其权力随意扩张。必须坚决反对和有效防止随意制定“土政策”, 随意限制官兵的权利等行为的发生, 使部队机关和各级干部权力的权威, 置于法律的权威之下。军校学员只有牢固确立了这一观念, 才能在将来的部队实践中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 管理好部队。

4. 条令条例是法的意识

中国古代“法即刑”, 法律以刑法为主, “诸法合体”, 没有部门法的划分, 往往“刑”、“法”、“律”三字通用, 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统称犯罪, 均处以刑罚。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军事法体系也已基本形成。

我军的条令条例, 是国家或军队制定的以命令形式颁布的关于某项工作的法规, 是由具备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和军事机关, 遵循一定的立法原则, 按照严格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发的。我军的条令, 主要是指共同条令、战斗条令、军兵种条令等, 如《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三大条令等;条例主要是指各项专业条例, 如《司令部条例》、《政治工作条例》、《院校工作条例》等。条令条例是军事法的主要部分, 在纵向上分为军事法律、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三个层次, 是一套门类齐全、层次分明的军事法律体系。我们必须强化条例条规就是法的意识, 条例条规是规范全军的行为准则, 遵守条令条例是军人的天职, 所有军事机关和军人都必须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任何情况下, 始终做到坚持条令条例不动摇, 落实条令条例不变味, 执行条令条例不走样, 依据条令条例严格要求自己, 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三、军校对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 应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多途径方案

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共同努力。军校学员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院校内, 其法律意识的形成, 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院校的培养和推动, 因此,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 知行结合, 重视实践, 营造法治化的营院文化氛围, 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员法律意识的主渠道

作为公共理论必修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是学员最主要的法律知识获得渠道, 但该课程的课时少, 涉及的法律部门较多, 内容繁杂, 有的教员为赶进度, 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点的罗列和灌输, 而不去分析典型案例, 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缺乏对法律的深度分析;学员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 应付考试, 而轻视法律学习的实效。因此, 在很多院校, 教学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将法律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尤其是法律教学的全过程, 并将军事院校法律教育的重心和根本目标定位为培养学员的法律意识, 是培养学员法律意识的最重要途径。

首先, 提高教员素质, 重视进一步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员的法律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目前, 许多军事院校的法律基础课的教员由德育教员兼任, 法律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而个别法学专业毕业的教员也不重视法律新知识的学习, 从而使法律的教学流于形式, 因此, 院校要重视在职教员的培训, 加强专业教员的引进, 教员本人也要加强知识更新,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其次, 改革课堂教学。在课时不能随意增加的情况下, 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显得必要。在教学目的上, 不局限于法律知识的传授, 而特别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 优化大纲内容, 以法律意识和综合法律素质的培养为主,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基本原理、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等为主要内容, 而不必过于注重法律条文等具体法律知识点的讲解, 从而强化法律意识教育;在教学方法上, 避免单纯枯燥的讲授, 善于利用经典案例, 加强师生互动, 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再次, 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和结合。积极发挥各相关专业课程的作用, 使专业课程与法律课程有机结合, 在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同时培养法律意识, 这也是有效培养学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2. 联系实际, 重视实践教学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只有经过实践, 才能真正形成法律意识。重视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感受法律的魅力, 是培育学员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

实践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时间相对集中的暑期社会实践, “普法教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 参加兴趣小组、直接参与制定院校营院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规章制度, 听法治讲座报告, 参观监狱, 旁听法院庭审, 包括“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模拟法庭训练”课程的“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这些不同层次的活动, 既能提高学员学习法律的兴趣和热情, 增加法律知识, 又能促进学员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法律素养, 从而提高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水平。

3. 依法管理, 营造法治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以无形的力量、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学员的行为,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学员法律意识的重要阵地。

院校机关和教员、队干部依法管理的示范作用, 是学员法律意识培育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出台制度却不能执行, 其害远远大于没有制度本身。院校在一日生活制度等日常管理中严格遵守《纪律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等与日常军事生活密切相关的军事法规, 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 时时处处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院校机关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 绝不因人而异, 教员干部自觉维护部队的法律、法规, 不折不扣地按条例条令办事, 以身作则, 这种潜移默化的示范教育作用, 对于学员“规则”观念等法律意识的形成, 是任何说教都替代不了的。

有效利用各种文化载体, 充分注重法律宣传, 建立培养学员法律意识的良好外部环境。积极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报刊、横幅、宣传板、讲座、法律知识演讲比赛等各类学生活动, 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提高学员学习法律的热情, 使学员融入到校园浓厚的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之中, 通过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环境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风气和学员依法办事的习惯, 引导学员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

“依法治军”的治军方略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大理论命题, 实现了党对军队领导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也为军队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当前, 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部队官兵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部队日益呈现出法治治理下的崭新面貌。把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放到突出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 对促进学员的个人成长进步、促进我军法治进程, 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军队的法治建设依赖于全军官兵法律意识的提高。军校学员是特殊的军人群体, 其法律意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军法治的前景, 加强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培养, 对军队法治建设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军校学员法律意识不容乐观的现状, 着重培养学员的法律至上意识、积极维权意识、权力限制意识和条令条例是法的意识等, 积极探索以课堂教学改革和营造法治化校园相结合的提高军校学员法律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法律意识,军校学员,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3]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档案管理 篇10

1 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档案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人们对依法治档的认识也随着《档案法》的普及日渐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的档案法规尚未形成健全的体系, 《档案法》的一些具体规定也未完全落到实处。现实中虽然违犯《档案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当事单位和个人却很少受到应有的处罚, 致使神圣的法律形同虚设。人们对《档案法》和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却知之甚少, 不少人对《档案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了解, 对档案的作用不了解, 认为《档案法》“与已无关”, 档案工作“可有可无, 无关大局”、“无实惠可捞”等等, 这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和看法, 导致了有关档案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档案意识和档案法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到目前为止, 不少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的领导并未将档案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 他们把档案管理看成软任务, 少数单位不愿意收集、保存档案, 甚至有损坏、盗窃、倒卖档案的现象。当然, 全社会的档案法律意识淡薄与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不高也有直接的关系。目前, 尚有相当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不熟悉我国档案工作的原则、制度和要求, 不重视宣传档案法规, 不积极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甚至存在着为谋私而擅自为他人提供档案等现象。面对这种现状,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2 增强档案管理法律意识的对策和措施

要增强人们的档案管理法律意识, 关键是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促使社会主体从思想上提高对依法治档的认识。

2.1 转变观念, 增强档案管理法律意识

为了适应社会变革和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应实现观念的转变。应该看到档案管理要实现从“人治”到“法治”这个历史转变, 必须以人们观念的转变为前提。长期以来, 在经济、技术相当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凭经验决策、凭经验管理的传统, 导致人们法律意识的淡薄, 给依法治档带来了严重的思想障碍;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重业务轻法治的思想, 也是实现依法治档的一大思想障碍。因此,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档案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把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档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认真加以落实。

2.2 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档案法律意识

只有加强对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 才能不断提高各级领导、档案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档案法律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才能依法办事,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反必究。提高档案法律意识, 一要认真学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 掌握其内容和具体要求。二要加强对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不断提高档案法制建设水平。三要严格依法治档, 强化档案法律的权威, 维护档案法律的尊严, 充分发挥档案法律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

2.3 与时俱进,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

依法治档关键在人,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 培养和提高档案人员的法制意识、业务素质是当务之急。

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法制意识的最佳手段是组织档案工作者认真学习《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只有了解、熟悉、理解了法律法规, 才能以法律法规来指导具体工作, 此外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档案法制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档案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有关知识, 适时运用新法规调整档案工作, 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就是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并精通档案管理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 根据实际需要和以及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 努力提高综合能力和多元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档案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 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改变落后的档案管理模式, 以更好地适应新技术给档案工作带来的变革, 把档案管理现代化向前推进。

2.4 广泛宣传, 使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学习宣传档案法规, 保证档案法规执行, 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这是依法治档的前提, 也是各级档案部门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长期任务。因此, 要进一步抓好《档案法》的宣传教育活动, 各地区、各部门应将宣传档案法规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充分利用档案业务刊物及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进行宣传, 还要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培训等形式, 全面深入、持久地宣传档案法律法规知识, 宣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相关细则, 使人们明确自己与档案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宣传中要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实例, 说明搞好档案管理的好处和由于对档案保管不善给社会组织和人民带来的危害及损失, 从而提高人们的档案法制观念。在此基础上建章立制, 明确责任, 强化检查措施, 就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使“按期归档、依法管档、依章用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5 明确职责, 保证档案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档案法》明确规定, 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行政执法部门, 其主要职能是依法治档。要履行好这一职能, 做到严格依法办事,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部门首先要增强执法意识, 并逐步学会和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和指导档案工作。二是档案业务部门要以《档案法》和相关的地方法规为依据,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配套的可操作的制度、规范、标准;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应对这些规范、标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加以检查和监督, 对违法行为和案件进行严肃查处。三是档案部门和档案管理者要身体力行, 做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模范, 发挥表率作用。要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处理违法案件, 并通过执法检查落实法律法规, 从而最终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和法制化。

摘要:在实施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应始终牢记依法治档, 要增强档案管理法律意识, 使得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要求落到实处。

关键词:档案管理,法律意识,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晓青.依法治档之我见[J].科技档案, 2001, 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Z].1987-9-5.

上一篇:多层数据下一篇:电子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