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机械

2024-06-28

特色农业机械(精选十篇)

特色农业机械 篇1

上届展会吸引了约翰迪尔、中国一拖、福田雷沃、爱科大丰、五征、常林、时风、金亿、乐星、东风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农机生产企业参展。据悉, 本期展会将有更多的知名企业参展, 为期三天的展会将吸引近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

根据上届展会观众提议, 并结合当今的市场需求, 本届还将新增农机零部件和葡萄种植收获装备专区两大展区。

农机零部件专区

2013青岛国际农机展上参展的零部件企业阿尔迪车桥、精益齿轮等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2014年展会将特设农机零部件专区, 集中展示变速箱、车桥、液压件、电子元件等零部件以及轴承, 轮胎等农机配件, 将主机企业配套市场、售后服务市场、出口外销市场结合起来, 拉动农机零部件产业增长。

葡萄种植收获装备专区

本届展会将设立葡萄种植收获装备专区, 将国际先进葡萄种植收获酿造装备引入国内, 展示葡萄从种植到酿造的全部机械化流程。主办方将邀请山东知名酒庄、葡萄酒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葡萄酒厂等对葡萄农机装备有极大需求的专业人士前来参观该专区, 了解目前国际葡萄种植收获装备及技术, 推动各类葡萄种植收获装备的引进力度。

发展特色农业 建设农业强市 篇2

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一产抓特色”要求,为我们走出具有河北特点的现代农业道路指明了方向。衡水是传统农业大市,加快衡水发展、建设农业强市,必须紧紧围绕“一产抓特色”的要求,坚持市场导向,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以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调整结构抓特色。调整农业结构,是打造特色农业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努力,衡水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生产体系,诸如饶阳蔬菜,枣强大营皮毛,安平斯格猪,阜城漫河西瓜等传统产业都特色鲜明,很受市场欢迎。但随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一体化格局的加速形成,过去基于历史文化、自然禀赋等因素形成的特色农业优势,正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只有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差异化竞争为手段,以农业增效为目标,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保持衡水农业的竞争活力。因此,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林果、蔬菜、畜禽等农业内部产业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要积极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快发展设施栽培,稳定增加蔬菜面积,把衡水打造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要充分发挥衡水粮食和秸秆等资源丰富的优势,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的“第一产业”来打造,大力发展斯格猪、肉奶牛生产,稳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立足建设生态宜居北方湖城的战略定位,按照

“十二五”末实现“一人一亩林”的目标,合理发展用材林,大力发展经济林,不断提高林业比较效益,实现兴林与富民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变化,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注重农产品更新换代,努力在增加品种、提高品质上下功夫,始终保持衡水农业的竞争力。

创新载体抓特色。特色农业的出路在于产业化、品牌化。必须坚持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走精品农业、项目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路子。要结合农业基础和资源条件,按照调优布局、调大规模、调专区域的要求,科学规划、集中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要科学编制规划,精心选择主导产业,将种养、加工、物流、休闲观光等产业进行功能分区,切实做到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聚集、示范效应明显。要加强基础建设,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统筹谋划,集中使用,不断提高园区综合生产能力。要创新经营机制,把园区建设、产业培育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起来,通过农民之间的专业合作,着力解决农资供应、技术服务、品牌建设、统一销售等方面的问题。要重视品牌建设,以区域性特色产品为依托,强力推进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加强品牌宣传和推介,打造一批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特色农业品牌。

围绕生态抓特色。生态健康是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也是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衡水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良好,特别是拥有衡水湖这一核心的生态资源。借助衡水现有的生态基础,把生态农业作为衡水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打造,为特色农业注入生态的内涵,不仅能够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且可

以为壮大衡水特色农业品牌提供有力支持。要按照生态、健康、安全的要求,积极推广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无公害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同时,要把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等新兴农业业态,积极打造环衡水湖生态农业观光带、生态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产品采摘园、特色农家乐等,构筑集观光休闲、文化科普、健身娱乐、农事体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群。

延伸链条抓特色。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是消化初级农产品、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需要,也有利于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进一步彰显农业特色优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大力培育农业加工企业,在做强做大老白干、养元等本土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蒙牛、汇源、雨润、鲁花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衡水。下一步,要在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集中打造特色专业村镇、扩大特色农产品区域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具有衡水特色的中高端农产品及其衍生产品。要抓住和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谋划农产品加工项目,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并通过联合协作、规范重组,不断做大做强个体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业企业入驻,发挥其先进技术优势、市场渠道优势,带动衡水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要不断扩大农业加工企业群体规模,构筑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上下游产业相衔接、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为衡水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特色农业机械 篇3

摘要: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极其适合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近年来,由于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云南省积极引进了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云南省的农业多样性为创意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创意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云南省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发展优势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创意农业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创意农业;高原特色农业;云南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6.002

1 云南省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

1.1 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

云南省地处东亚、东南亚、南亚结合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且云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农业产业,将其与云南省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云南省的区位优势,体现其在构建第三大陆桥中的枢纽作用。

1.2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

创意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云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可以开发和拓展农业的多样性功能,将一些非物质文化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进行开发利用。从而在多方面发挥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础性作用,扩大农业产业链和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云南省农业整体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3 有利于促进资源循环再生

创意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源循环再生。通过利用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以及先进的农业理念,将创意同文化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农产品,达到资源充分利用以及优化再生的目的。

2 云南省发展创意农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云南省发展创意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总的来看,云南省对于发展创意农业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2.1 农业产业链缺乏科学规划

由于云南创意农业缺乏专业的产业指导,创意农业基本处在混乱、随意开发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产业链。而且其对外来行业生产要素的接纳程度较低,本身也缺乏进一步的创新与开发,因此导致创意农业应该有的综合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

2.2 政府投入以及支持力度不够

由于创意农业是一个新兴产业,部分政府部门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无法对其长远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无法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以及良好的发展平台,导致创意农业发展出现资金短缺、管理松散、发展停滞的现象。

2.3 缺乏专业农业科技人才

农业科技人才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在云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很低,广大农业生产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加之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得这一问题更趋严重。

2.4 缺乏宣传推广力度

由于政府投入及支持力度的缺乏,导致创意农业难以得到很好的宣传和推广,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使得特色农产品很难得到市场和大众的认可。

3 创意农业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快创意农业产业化步伐

这是创意农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创意农业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要将一二三产业相继融合于创意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例如创建农业合作社,使农户和企业能很好的合作。再如建设创意农业园区,实现农业与科技相结合,实现综合经营。

3.2 建立健全创意农业融资渠道

出台相关资金政策,降低创意农业创业的贷款项目门槛,使得创业者更容易筹集创意农业发展的起步资金。同时,社会各种服务机构应给予创意农业发展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以拓宽资金来源。

3.3 培育专业农业科技人才

推动创意农业的特色化发展必须要有一批专门的科技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使得传统农民向创新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变,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及推广,使得广大农民获得实用可靠的农业技能。

3.4 注重创意农业品牌化

结合云南省当地具有特色的高原特色农业类型,来打造云南省特有的创意农业品牌。同时做好相应的规划、创建、发展等全面的工作,加强品牌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品牌效应,提升创意农业的整体层次水平。

4 结语

若要使创意农业能够有效地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创意农业先进的发展理念,将其所体现的人文和科技元素融入到广泛的农业生产中,深入扩展农业功能,体现云南高原农业的特色,从而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通过多方努力,创意农业必将成为云南农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俊.创意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初始条件与动力支撑[J].技术经济,2009,(06).

[2]张玉明.调结构转方式抓改革促发展,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R].2015:2-13.

[3]向丽红,胡先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322-324.

辽宁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途径 篇4

1 辽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当前,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2008年,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 018×104 kW, 农机总值达到104亿元, 同比增加60×104 kW和7.9亿元;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5%, 同比增加2.5%。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省争取省级以上农机补贴资金2.245亿元。其中, 中央财政2亿元, 是上年的2.4倍;省级财政2 450万元, 是上年的1.4倍;市、县配套4 268万元, 带动农民投入5.2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77.8%和112.5%。按照“五制”法 (目录招标制、受益公示制、全程监管制、省级支付制和档案抽查制) 落实补贴政策, 进一步完善管理, 规范操作, 强化监管。全年补贴推广机具30 769台 (套) 。其中:拖拉机11 152台, 农具14 975台 (套) 。新增水稻插秧机3 330台 (高速131台) , 保有量达到7 743台;新增水稻收割机422台, 保有量达到1 271台;深松整地机104台, 保有量达到6 251台;精量播种机3 326台, 保有量达到9.4万台;玉米收割机566台, 保有量达到755台。农机具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加, 使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直接受益农户3万多户, 是过去4年受益农户的总和。

1.2 水稻生产逐步实现全程机械化

在全力抓好海城市、大石桥市、北镇市等7个部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县的基础上, 安排省级农机专项资金500万元, 确定新民市、海城市、千山区、新宾县等12个县 (区、市) 为省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整合资源, 整乡推进, 整县发展。全省水稻机械栽植和收获面积分别达到12.1×104 hm2和22.8×104hm2, 同比增长42.8%和33.6%, 彻底消除了机插空白村。强化跨区作业组织管理, 引进外省收割机4 000台。机收水平达到34.2%, 同比提高9%。通过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 使全省稻农节本增收5亿多元。

1.3 玉米全程机械化取得突破

以抓好玉米收获这一薄弱环节机械化为突破口, 加大项目带动和政策扶持力度。投入省级专项经费400万元, 在辽中、台安、凤城等10个县 (区、市) 进行省级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同时, 提高玉米收获机补贴比例, 在中央财政30%的基础上, 省级累加补贴20%。新增玉米播种机3 326台, 深松机104台。新增玉米联合收割机566台, 是2008年的5倍。玉米机收面积达9.1×104 hm2, 是2008年的2倍, 机收率4.5%, 同比提高2%。

1.4 保护性耕作进一步推广

保护性耕作作为辽宁省农机工作重点, 装备技术体系趋于完善, 碎秆覆盖、高留茬等技术模式日益成熟。全年争取省财政投入6 550万元。其中, 4 000万元用于13.3×104 hm2全秸秆覆盖模式的项目补助, 配套工作经费550万元;投入2 000万元用于深松农机作业补贴。全省已建省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48个, 核心示范面积52×104 hm2, 辐射带动面积32.4×104hm2, 促进农民节本增收3.6亿元。

1.5 农机服务产业化迅速发展

大力扶持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鼓励农机合作社优化结构, 整合资源, 增强功能。对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型机具给予信贷支持。大力推广北镇市2位农民创造的“五包两定一分散”农机经营服务模式 (包旋耕、包耙地、包育苗、包机插秧、包机收获;定合同、定费用、管水、施肥、打药等环节由农户分散进行) 。全省发展规范化农机合作社94个, 总量达到203个;扶持发展农机总值20万元以上农机大户53个, 总量达到5 000多个。组织跨区作业机械3 693台, 跨区作业18.9×104 hm2。全省农机作业服务收入78.5亿元, 纯利润36.5亿元, 同比增长25.8%。

农业机械化能够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实践证明, 与手工相比, 机械施肥可节省30%~50%的化肥, 用性能优良的植保机械喷药可节省30%~40%的农药。在辽宁干旱地区使用机械开展保护性耕作, 通过少耕、免耕、秸秆覆盖和直接播种等措施, 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 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 提高粮食产量13%~16%, 生产成本降低18%~22%。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技术在大旱之年抗旱保产效果显著, 与传统耕作相比, 保护性耕作增加蓄水量135 t/hm2, 增加有机质含量0.03%, 增产1 500 kg, 全省粮食增产5.6×108 kg, 农民增收9.7亿元。

大量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 实现了播种、灌溉、中耕、植保、施肥、收获等方面的精确作业, 使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率、低物耗、低污染,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 辽宁农业机械化发展途径探讨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遵循其一般规律, 既要不断学习, 借鉴国外经验, 又要从省情出发, 牢牢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律, 选择适合省情实际的发展模式, 坚持走具有辽宁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

2.1 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一旦农机作业价格低于人力作业价格, 农机比人工在经济上、时效上、质量上综合考虑更合算的时候, 农业生产就具备了普遍采用农机作业的经济前提。农机化的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技术装备以及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但农机化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一个经济的问题。没有好的效益, 再先进的农机也推广不开。发展农机化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国内外实践证明, 只有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 结合农业劳动力、土地资源、农业种植制度、国家发展程度与农民经济条件等情况, 辅以恰当的政策引导, 探索出适合省情的良性发展机制, 才能持续健康地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2 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选择适合省情的模式

从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来看, 农业机械化并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一个国家究竟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 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综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日本、韩国等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的农机化发展模式, 发展道路和主要目标也有差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均耕地多, 采用机械化主要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路线;欧洲土地规模适中, 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路线;日本、韩国户均土地规模仅1.3 hm2左右, 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路线。综合起来, 他们有3个共同点:一是走资金和技术密集的路子, 所生产的机具技术含量高、价值大;二是农机一般只是作为替代人畜力作业的手段;三是农户的投入能力较强, 购买农机主要是农户自有自用, 为自家农业生产服务。而在中国, 农民数量巨大, 户均耕地只有0.52 hm2左右, 且农民收入很低, 这样的省情决定了以上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模式只能借鉴, 不能照搬, 需要走出不同于以上模式的一条新的道路。目前, 辽宁省总人口达4 200多万, 耕地面积超过400×104hm2, 农民人均收入仅有6 000元。人多地小、农民收入低、积累少、十年九旱, 这就是辽宁省的基本省情。与其他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不同, 辽宁农机不仅要作为替代人畜力作业的生产工具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手段, 而且要作为农民节本增效、农机手勤劳致富的工具。农民购买农机, 特别是价值较高的大中型机具不仅要为自家服务, 更重要的是要开展社会化服务。因此, 辽宁农机化工作的中心任务应该是推进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 扶持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 不断拓展农机服务领域, 把分散的农业机械与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 把机械化生产和家庭承包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农机大规模作业, 促进农机的共同利用, 有效配置农机资源, 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和效益, 走“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路子, 这就是具有辽宁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2.3 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以农民为主体同时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功能

特色农业 篇5

8月3日,县政府督导我县乡镇特色农业项目建设暨新农村建设发展情况。副县长唐科峰及县政府党组成员王玉华参加活动。

督导组一行先后来到菜园乡永盛绿色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宫前乡西红柿种植基地、食用菌示范基地,查看特色农业产品种植情况和种植户收入情况,了解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并在菜园乡西红柿交易市场与外地客商进行交流了解市场行情。通过查看,督导组要求,要进一步将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将蔬菜基地搞成蔬菜专业村,以“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为理念,加大农产品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要申请商标,对无公害产品进行专门包装,实行分级销售,促使特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迪庆:特色农业快速崛起 篇6

迪庆地处青藏高原,立体地貌特征明显,山地、盆地、河谷皆有,亚热带、温带、寒带多个气候类型齐备,生物多样富集,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环境和条件,完全能够开发出既生态又优质高端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独特而优越的自然禀赋,为迪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路,迪庆成了全省乃至全国无公害、绿色、有机高原特色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迪庆州委州政府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高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探索出了一条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路子,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以来,迪庆州农业基础得到夯实。结合高原农业生产的特点,突出特色,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州农业总产值达19.2亿元,年均增长6.8%。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总产量达17.7万吨,年均增长3.9%。葡萄、青稞、药材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达 130万亩,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50个。大力扶持牦牛等特色养殖规模化发展,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视林产业发展,积极抓好油橄榄等木本油料基地建设,中低产林改造有序推进,核桃、松茸等加工产业健康发展。

迪庆充分利用自身的立体气候和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市场为主导,围绕“香格里拉”品牌,大作“特色”文章,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的区域特色产业,促进特色产品向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按照“一产抓特色”要求,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基本原则,加快迪庆高原农业从粗放经营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自给型农业向外向型农业、从生产型农业向生态生产协调型农业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重点发展六大产业(青稞、葡萄、核桃、药材、蚕桑、烟叶),培育三大新的特色产业(牦牛、藏香猪、玛咖),建设十二大基地(青稞、葡萄、烟叶、中药材、核桃、蔬菜、油菜、马铃薯、蚕桑、玛咖、牦牛、藏香猪),实施“百村行动”,使高原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着力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迪庆州藏族自治州全面深化“企业是支撑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推手”和“以新型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的认识,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积极引进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搭建园区和龙头企业发展平台,从政策、项目、资金上支持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做大做强做优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构建研发、生产、加工、物流、经营终端销售一体的新商业化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品牌创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抓好青稞、药材、葡萄、核桃、松茸、藏香猪、牦牛等农业产业园区及龙头企业建设,积极探索农林畜产品加工增值路子,促进农林畜产品加工业长足发展。

迪庆拥有 “香格里拉”和“三江并流”两个世界级品牌,发展高原特色和循环农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优势,大力打造迪庆地理标识产品,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大力开发“香格里拉”系列“小而精”高原高端特色农产品,按照“树立品牌,带动产业,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鼓励龙头企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原产地认证和知名、著名、驰名商标。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采取联合、合作等方式,打造知名品牌,扩大生产规模,以绿色、生态、安全、有机、健康的品牌提升迪庆州农产品知名度,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仿佛已经看到,春暖花开时节,香格里拉375公里金沙江沿江地带,桃红柳绿、桑苗吐翠、青稞拔节、葡萄发芽,宛如一条生机盎然孕育丰收希望的山水长卷。半山区的农民在忙碌地薅锄着万亩早熟春洋芋,高海拔地带的洋芋就可以抢节令上市,卖个好价钱。在高原坝区,冰消雪退之后,当地特有珍稀畜种牦牛、犏牛得到了足够的草粮补充,种草养畜项目有效解决了牲畜秋肥、冬瘦、春死的问题,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在藏区的田间地头开出了花结出了果……

滑县特色高效农业研究 篇7

1 发展现状

1.1 高效农业面积骤增

农民逐渐认识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的重要性, 积极调整种植结构, 自觉发展高效农业, 面积由原来的1.33万hm2发展到现在的2.67万hm2, 温棚由原来的1.2万栋增加到3.6万栋。受效益驱动, 大多数农户都有再建新棚的打算。

1.2 园区建设初见成效

乡镇采取“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法, 重点培植“一乡一业”千亩方和“一村一品”百亩园, 如城关镇粮瓜菜套千亩方和八里营乡刘苑村温棚洋香瓜百亩园等。这些园区经过合理规划, 在规模和集中度上都有所提高, 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特色高效农业由过去的行政推动变为现在的农民自觉行动。农户们自行协商, 利用调地换地、租赁承包等形式流转土地, 建设园区集中生产, 如高平镇以每亩每年550kg小麦市值的价格流转80hm2耕地, 建设了温棚瓜菜千亩方。

1.3 区域特色日趋明显

乡镇围绕各自的资源优势做文章, 区域特色日趋明显, 已初步形成高平镇温棚蔬菜、慈周寨乡大棚西瓜、八里营乡大棚洋香瓜、老庙乡粮菜套、城关镇粮瓜菜套、留固镇大葱、牛屯镇尖椒等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 注册了“高苹”蔬菜、“八里营”洋香瓜、“慈周寨”西瓜等一批商标, 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山西等地。

1.4 绿色农业有序发展

全县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的蔬菜基地有8个, 面积5333.33hm2,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蔬菜有三种, 分别为黄瓜、番茄、豇豆。滑县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不定期对蔬菜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进行抽样检测, 并把检测结果及时公布, 实时监控全县农产品的生产。我县也因此被确定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100个试点县之一。

1.5 农民收入显著增长

“一年一个棚, 盖起楼两层;一年棚两个, 面的不愁坐;十个八个棚, 致富当标兵”, 菜农的这几句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特色高效农业带来的良好效益。“一亩园十亩田”, 已经成为特色高效农业种植户的共识, 如八里营刘苑村的温棚洋香瓜, 亩均效益1.2万元, 相当于传统农业0.67hm2地的收益。

2 存在问题

滑县的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与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 认识不到位, 工作力度不够。部分乡镇党政一把手对高效农业不大过问, 仅靠抓农业的副乡镇长和农业服务中心, 工作力度上不去, 致使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起色不大。

二是规模小, 不集中, 种植结构不尽合理, 没有发挥土地最大产出效益。交易市场发育不健全, 物流服务跟不上。产业链条短, 深加工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 农产品附加值低。

三是融资市场不完善。特色高效农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前期资金缺乏是种植户面临的最大难题。贷款难迫使有意愿搞特色高效种植的农户借高利贷, 地下钱庄式的非法融资悄然滋生, 给农村经济发展埋下了很大隐患。

四是技术指导不能满足需求。特色高效农业对科技的要求更高, 而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虽有满腔热情, 但力不从心, 急需农业专家来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 但目前的农技服务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3 对策建议

为使滑县高效农业在规模和效益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结合滑县实际, 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3.1 科学制定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

要立足自身条件和特色资源, 进一步做深、做细高效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沿城关镇 (豫S101线) ———白道口镇 (豫S213线) ———留固镇 (豫S222线) 三条交通干线两侧, 发展以蔬菜瓜果为主, 集中连片的立体间套的高效农业园区, 从3.33hm2的小区起步, 以点带面, 以片带园, 辐射发展, 最终形成乡乡有方、村村有园的生动局面。

3.2 建立组织机构, 严格目标考核

县、乡 (镇) 成立特色高效农业园区创建领导小组, 对高效农业园区建设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县、乡 (镇) 政府要把特色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实行县主要领导包乡镇、包基地, 乡镇主要领导包园区, 切实加强领导, 层层负责, 做到常抓不懈, 一抓到底。县政府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 实行目标管理, 加大督导力度, 把各项目标分解到乡 (镇) 、村, 责任落实到人, 并把特色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 狠抓目标落实, 严格目标考核, 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晋升的重要依据。

3.3 增加资金投入, 健全融资机制

按照“上引下贷”的原则, 县财政、金融、农业部门, 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 搞好资金引进。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银信部门, 要积极提供信用贷款, 扶持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制定激励措施, 奖补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成效显著的村和先进农户。

3.4 加大土地流转, 实现规模经营

为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 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各乡镇要根据自身实际, 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 通过租赁、承包、入股等多种方式, 组织引导土地合理流转, 进行连片开发, 集约生产,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3.5 优化种植结构, 突出特色优势

一要优化品种结构, 实现特色菜、大路菜共同发展。加大新、优、特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 提高适销对路的特色优质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比重, 增加花色品种, 丰富瓜菜种类;二要优化种植模式, 实现间套栽培全年生产, 在时间和空间上拉开茬次, 排开播种, 形成四季均衡上市、淡季不淡的生产模式, 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提高经济收入。

3.6 构建流通体系, 规范产业运作

一要开辟绿色通道, 规范市场秩序, 净化市场环境, 制定优惠政策, 方便蔬菜运销;二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和经济人队伍, 建立合作社和专业协会, 为全县蔬菜产销提供有效服务;三要大力发展蔬菜冷藏、保鲜和加工企业, 延长产业链条;四要完善信息网络, 快速反馈蔬菜产销信息, 使农户及时了解市场行情, 掌握农业发展动向。

3.7 实施科技带动, 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县乡成立技术指导组, 各村建立技术服务队, 重点培养科技示范户。在生产关键季节, 做好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工作;二是立足主导农产品, 组织有关人员赴外地参观学习,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三是乡镇聘请外地农技师驻村或聘请专家作为技术顾问, 指导特色高效农业生产, 及时解决种植户遇到的技术难题。

3.8 强化舆论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

南充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初探 篇8

1 南充特色农机化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发展南充特色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 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策略, 走有选择、“差异化”发展道路;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 改善农机装备结构, 推动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 要不断扩大农机服务领域, 协调推进各个作物、各个环节机械化发展, 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协调发展, 实现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要统筹农业机械化推广、鉴定、监理、修理等体系建设, 统筹农机工业、科研、流通等支撑行业发展, 统筹国内国际农业机械化技术资源, 形成“同唱一首歌, 共促农机化”的发展局面。其发展思路为:

1.1 优先推广先进实用小微型农业机械

目前, 南充市拥有机电排灌、耕作、脱粒、植保、农副产品加工、农村运输等农业机械45万台, 小微型农机具占90%以上。小微型农机适合千家万户, 满足中小规模农业生产, 方便农民生活, 在南充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以小微型耕整机为例, 南充现有1万余台, 按“以机代牛”标准每个社装备两台小微型耕整机全市就需要近十万台, 今后更新换代每年也需要一万多台。因而南充特色农业机械化只有走“大中小微结合, 以小微型为主”的发展路子。

1.2 重点突破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

南充是典型的产粮大市, 粮食作物种类20多个, 2008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86.67万公顷, 然而, 农机作业量仅有机耕9万多公顷、机收1万多公顷, 种植业栽播环节机械作业量基本为零, 处于示范阶段, 粮食产业耕播收机械化水平十分低下。突破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 首先要稳步发展提灌、植保等抗灾型农业机械。要结合嘉陵江渠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工程的实施, 配套新建一批电力提灌站, 增强抗灾减灾能力;已有一定提灌基础的地方, 应加大现有设备技术改造, 调整不合理布局, 创新机制, 加强管理, 提高装置效率;人畜饮水困难的旱山村, 要成套发展一些投资少见效快、转移方便、服务灵活、能综合利用的机动抗旱打井服务队。其次, 要积极发展劳畜力替代型农业机械。要积极引进, 大力发展耕作、播种、脱粒、收获、加工、运输等劳畜力替代型农业机械。最后, 要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型农业机械。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 引进节水、节能、节药的先进农机具试验示范, 并大面积推广, 走节本增效、优化环境、可持续的农机化发展之路。

1.3 配套发展畜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

2007年南充市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55%, 畜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的骨干产业。但是从总体上看南充畜牧业离现代畜牧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畜牧生产仍以一家一户散养为主,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很少, 按照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全市加强了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 广泛推广了畜禽规模养殖, 因此配套发展畜牧业生产环节急需的饲料收贮、加工粉碎、农产品初加工、养殖场粪污处理等农业机械十分必要和迫切。

2 南充特色农机化发展的配套措施

2.1 加大政府工作力度, 确保农机化健康发展

一要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标准, 出台地方财政农机购置累加补贴政策, 给予农机作业油料补贴, 兑现农排电价政策, 增加农机科技推广、试验示范、农机手培训、安全监理、宣传教育等公益性职能正常开展所必需的工作经费, 对购置和经营农机提供信贷支持和纳税减免, 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接轨;二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将农机化发展置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背景中来考虑, 置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变革中来筹划, 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要将乡村机耕道、农机提灌站等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配套建设和完善, 营造适合农机作业的条件, 提高农机作业的安全性和机动性;三要加大领导力度, 要把农机化工作摆上政府工作议事日程, 编制具体的实施规划, 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加大舆论宣传和目标督查督办, 确保农机化健康发展。

2.2 加强部门工作力度, 形成农机化发展合力

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离不开相关载体的支撑, 必须与相关的技术保持一致, 特别是必须与农艺紧密结合才能取得重大突破。农机部门一定要与农业、科技、畜牧、水利、水产等部门精诚合作, 联合进行技术攻关, 共同对农村群众进行农机科普教育、技术指导, 激发农民使用农机的热情, 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不搞强迫命令, 要以农民有积极性、乐意接受、主动参与、愿望强烈为前提, 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2.3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为农机服务创造条件

政府应发挥主导性作用,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依法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的有序流动。

2.4 加大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引领新机具转化应用

发展南充特色农机化, 要以南充区位优势和农业特色产业为切入点, 加大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完善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农机技术创新和推广模式。各级政府要针对南充丘陵地势、田块小、作物品种多的特点, 分平坝、丘陵、山区, 建立不同类别的农机化综合示范区, 以示范区为依托, 加大小型、轻便农机具和农机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通过示范区试验验证各类农机具的先进性、经济性、适应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实现先进实用技术和农机具集成配套, 努力造就一批适用于南充的农机装备和技术, 引领各类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转化应用。

2.5 鼓励农机作业组织创新, 壮大农机服务载体

西峡特色农业发展思考 篇9

一是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已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180个, “菌、果、药”三大产业总产值完成37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70%。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9万元, 同比增长10.5%,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三大特色产业, 山区群众每户香菇年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二是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三大产业均在全国占据一定位次。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1万亩, 产量4.8万吨, 产值5亿元, 基地规模和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香菇产量20万吨, 占全国的1/10, 产值达到20亿元, 出口达6亿元, 是全省最大单个出口农产品。山茱萸种植面积22万亩, 年产量3000吨, 占全国总产量的70%。

三是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三大产业成为全国驰名的农业特色产业。猕猴桃、香菇、山茱萸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猕猴桃、香菇、仲景香菇酱、山茱萸被认定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西峡香菇被评为“中国生态原产地知名品牌”;猕猴桃、香菇被评为全国质量安全示范区、山茱萸荣获全国道地优质中药材十佳规范化基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香菇之乡”、“中国山茱萸之乡”、“国家农业 (猕猴桃) 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香菇优秀主产基地县”、“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全国十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县”。

一、立足优势定产业, 围绕产业扩规模,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立足资源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 膨胀产业规模。西峡地处北纬33°, 伏牛山南麓, 从降雨、海拔、光照、土壤等地理气候各个方面, 都适宜猕猴桃生长, 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适生区;同时, 猕猴桃又是水果之王、维C之冠, 在国际市场上, 每百克单个猕猴桃售价达到1美元, 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俱佳的产业。西峡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 为全省第二区域大县、第一林业大县, 林木资源十分丰富, 群众种植香菇历史悠久, 香菇作为高档食用菌, 市场需求量大。西峡是名贵中药材山茱萸的原产地, 适生广泛, 品质地道, 又有全国著名的河南宛西制药公司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基于以上优势, 县委政府确定把猕猴桃、香菇和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确定为全县三大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特别是近年来, 按照“扩果、调菌、稳药”的总体思路, 全面实行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规模化发展, 加速特色产业规模膨胀, 突出打造“两长廊一基地” (猕猴桃长廊、香菇长廊、山茱萸基地) , 在丘平乡镇重点发展猕猴桃, 每年新发展1万亩以上, 打造百公里猕猴桃长廊;在浅山乡镇重点发展香菇, 打造百公里香菇长廊;在北部深山乡镇重点发展山茱萸。形成山上种药、山下种菇、平地种果的区域化、立体化的产业布局。全县已形成各类“一村一品”专业村180个, 全县60%的行政村都已成为或果或菌或药的专业村, 60%的农民都已成为果农、菇农或药农, 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果、菌、药”三大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 改变传统农业的粗放生产模式, 发展与市场相对接、消费相适应的商品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在猕猴桃上重点实行有机种植, 不施农药, 少施化肥, 多施以沼渣沼液为主的有机肥;在香菇上重点推行标准化种植;在山茱萸上严格按国家中药材规范种植。围绕三大特色产业, 着力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猕猴桃、香菇、山茱萸全部被认证为“三品一标”产品。2015年通过土地流转在新发展猕猴桃1.2万亩, 新建香菇标准化基地15处, 新发展中药材1.5万亩, 标准化生产率达到90%以上。三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依托中国农科院、林科院、医学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大等院校, 先后建立了猕猴桃研究所、猕猴桃试验站、食用菌科研中心、名贵中药材开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引进新技术、新品种, 建立示范基地, 签订科技项目, 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聘请国内一流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培养技术人才, 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二、加强组织化合作, 实施产业化经营, 找准现代农业发展抓手

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主要是抓好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企业“第一车间”。全县建成了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全国最大的双龙香菇市场和丁河食用菌市场, 培育了以仲景宛西制药公司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扶持成立了3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建成了仲景大厨房、果然风情、明泰食品、中菇集团等一大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龙头农业产业化企业, 拉长了产业链条。全县经认定的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5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1家。2015年, 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 带动农户7.5万户。二是推进产业集聚, 加快产业化经营。在县民营生态工业园区划定食品工业园, 引导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 规划建成了占地300亩的香菇城和猕猴桃深加工产业区, 食用菌和中药材被纳入全省产业化集群。三是健全“农企”合作机制, 实现“农企”双赢。完善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 龙头公司与合作社和农户签订生产购销合同, 发展“订单农业”, 农民按订单生产, 公司按订单收购, 实现了企业效益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依托华夏联诚、果然风情、华邦、兆丰等龙头企业, 使猕猴桃产业实现了订单收购;依托张仲景大厨房、明泰、华源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 使食用菌产业实现了直接收购、直接加工、直接出口;依托仲景宛西制药, 使山茱萸实现了全部订单收购。如:仲景大厨房公司与寨根乡合作建设了300亩、300万袋的香菇标准化基地, 并按高于市场价10%~20%的标准收购香菇, 实现了车间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仲景宛药公司与10个乡镇、20万农民结成“订单农业”合作关系, 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企业出资, 农户生产, 年投放收购资金5000万元, 按高于市场价收购药农的药材, 带动山区“粮农”变“药农”。

三、政府强力抓推动, 围绕产业建机制, 做实现代农业发展保障

一是建立政策保障机制, 在工作上摆上重要位置。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政策保障。同时, 分别成立了正科级规格的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三大生产办公室, 专职专责抓三大产业。围绕三大产业发展, 每年年初下达任务, 年中观摩督查, 年底考评奖惩, 每年都要对特色产业发展先进乡镇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重奖。二是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在资金上舍得投入。每年除了整合林业、水利、农综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超亿元用于特色产业基地的水、电、路、林和苗木、架材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县乡财政每年拿出超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对通过土地流转、租赁承包集中连片新发展猕猴桃基地每亩补贴500元, 对于百公里猕猴桃长廊规划区内新发展基地, 达到标准化建设和管理要求的, 县财政每亩再给予200元扶持;对于进入新建标准化基地的菇农, 对每座标准化香菇棚补贴500元;依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连续3年对新建、改造的猕猴桃、香菇冷藏库按标准全部给予足额补助, 2015年新增贮藏能力1500吨, 全县累计达3.2万吨。

三是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 在服务上优化发展环境。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化经营, 县乡政府优先保障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用地;积极牵线搭桥, 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对外合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支持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涉农企业开展资本、技术、人才合作。先后引进联想集团、好想你集团等知名实力企业, 到西峡投资特色产业, 在全县形成了县内外资并举、企业农户齐上、生产销售加工同步的特色产业发展局面。同时, 积极争取各种殊荣, 扩大西峡特色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持续组织举办猕猴桃、食用菌国际高层研讨会和产业发展研讨暨产销见面会, 借势助推产业发展。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篇10

甘肃是西部的农业大省, 受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等原因的影响, 农业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粮食、药材、果品和畜产品上。经过多年的扶持, 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 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 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 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目前已达到750万亩, 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达210万亩和134万亩, 年产量分别达34万吨和38万吨, 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发展到123万亩, 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尽管甘肃特色农业近年发展迅速, 但和周边其它省份相比,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正确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对及时弥补特色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2.1自然资源优势

甘肃省地域广阔, 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 光热资源丰富, 昼夜温差大, 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全省耕地面积5229.25万亩, 占总土地面积的7.68%, 人均占有耕地2.0亩。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 农作物品种繁多。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 耕地面积大,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和高原夏菜基地;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 全年降水量少, 是全国重要的洋芋、中药材、小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陇南地区气候湿润, 是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 有经济林果、中药材、草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现有天然草场2.69亿亩, 是全国重要的牛羊肉生产基地和细毛羊基地。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在650多种野生动物中, 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

2.2人力资源优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且价格低廉。根据全面统计, 200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13.37万人, 其中, 劳动年龄内的全部人口有1084.92万人, 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家务劳动数及其他外, 甘肃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050.49万人, 按全省农村457.14万户计算, 平均每户拥有劳动力2.30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劳动力555.85万人, 占52.91%;女性劳动力494.64万人, 占47.09%。从年龄结构上看:据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全省19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6%, 19-34岁的劳动力占42.48%, 35-44岁的劳动力占21.46%, 45-59岁的劳动力占22.42%, 6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6.78%。以上数据表明, 甘肃农业劳动力年轻化程度较高, 从业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3政策法规优势

2000年1月, 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 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近五年来, 甘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教育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人才开发力度加大。国家在甘肃地区累计投入企业技术更新改造资金1250亿元, 一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落成。随着“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和创新, 有关吸引外资, 土地利用, 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各级农业政策法规部门也认真贯彻中央精神, 结合甘肃实际, 不断加快地方农业立法。2004年来陆续颁布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甘肃省草原条例》、《甘肃省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甘肃省农药管理办法》等。同时, 还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植物检疫、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等方面的立法。

2.4市场需求优势

据有关部门预测, 未来几年内农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农产品需求量来看, 西北地区2006年口粮总需求是1602.6万t, 精饲料为1716.6万t, 油菜籽总需求量272.6万t, 蔬菜总需求量1402.2万t, 水果总需求量362.5万t, 棉花总需求量为42.9万t。以上农产品供应目前缺口很大。从近年农产品价格走势来看, 2008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比2006年上涨了20%以上, 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上涨了10%, 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最大, 达到了55%。以上数据反映甘肃特色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 且市场价格持续坚挺。

3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劣势

3.1生态环境劣势

水资源贫乏是甘肃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 甘肃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只有302毫米, 且时空和区域分布不均。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 发生频繁。干旱出现频率最高, 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大风和沙尘暴灾害也较严重, 大风日数每年有3~69天, 沙尘暴日数为1~37天, 大风和沙尘暴主要危害河西和陇中、陇东北部。此外, 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灾害, 各地每年均有发生。

近年来, 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 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解决我省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此同时, 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上世纪70年代以有机氯为主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到80年代尽管已完全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 但至今一些地区的土壤中仍能检出六六六、DDT。目前, 全省农药消耗总量2.5万多吨, 其中高毒农药使用量约100吨, 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100万亩。此外, 化肥导致个别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地膜覆盖造成的 “白色污染”等在甘肃也比较严重。河西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3.2劳动力素质劣势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48%,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27%,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97%。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计算, 甘肃省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52年 (其中男性7.44年、女性5.47年) , 比全国低1.46年。其中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5.64年 (其中男性6.66年、女性4.53年) 。据抽样调查推算, 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仅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7.07%。

3.3科技劣势

科学含量低, 机械化运作水平不足, 现代农业步伐缓慢, 将直接制约甘肃农业发展, 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羁绊。据资料显示, 农业科技在甘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约占40%左右,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约为20%-30%, 真正成效显著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技术不到5%。带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 与发达省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资源利用中, 农业用水占70%左右, 但农业水的利用率仅为30%-40%, 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3%左右。科技的缺乏, 不但大大加重了我省农民的劳动量, 还在不同程度上使其蒙受了直接和潜在损失, 严重制约到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3.4信息劣势

甘肃信息化各要素指数在西部地区均处于弱势, 信息化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信息服务的渠道不畅通。在面向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特色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方面, 提供农业政策、新技术新品种、农产品供求、生产资料价格等信息服务的能力欠缺。农业生产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发展较慢, 信息化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甘肃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制约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5规模劣势

甘肃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 产业协同和组织协同层次低。目前, 甘肃特色农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只有22家, 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只有456家。农产品加工整体水平较低, 加工转化率只有3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大, 覆盖不广, 参与农户比例不高,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大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3.6制度劣势

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 许多制度都围绕市场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但从整体来看,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仍面临许多制度瓶颈, 这在甘肃农业发展上表现尤为突出。首先, 以小农为本位的农业经营制度已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提高, 制约农业效益的取得。其次, 不合理、不规范的农村财税制度难以有效地形成新的激励, 不能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再次, 排斥、拒绝农民的农村信用制度抑制了农民的投资欲望以及弱保护、低覆盖、不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无法满足农业和农民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加之现行的土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干部考核体制都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甘肃特色农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建议

4.1优化特色农业内部结构, 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顺利进行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三个方面。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品种结构调整主要是调整生产用地面积和投资比重, 实现种植、养殖、林果、水产等各行业的协调发展, 品质结构调整要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跟上市场需求步伐。在现有特色农业发展集聚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法规, 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努力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 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有选择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外资项目进入农业集群。健全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中介机构, 提高集群的组织化程度。完善政府服务, 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体制、物流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

4.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

极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扶持, 大力引进和挖掘农业技术人才。鼓励高校、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与特色农业基地进行联合, 在农产品革新和劳动力培训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培育龙头企业, 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功能, 借此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和激发甘肃民间创业动力。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传递中的作用, 提高科技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 简化其程序, 降低其成本, 不断改进和提高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 努力使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高。

4.3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树立区域品牌意识

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 更形象、直接, 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因此甘肃特色农业要特别重视品牌功能, 打造知名品牌, 以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 提高区域竞争力。建立农产品的品牌质量控制体系, 主要是品牌质量认证。企业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制定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制定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以及收获, 加工, 包装, 储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 确保农产品绿色品牌质量, 这是保护区位品牌的基本手段。

4.4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制度创新,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

政府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 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 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加大农业减灾投入, 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专项生产基金和市场风险基金, 推行农业互助保险模式。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要依法行政, 加大农业执法力度, 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 使特色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轨道。

4.5建立高效的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更新机制,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鉴于甘肃目前的生态资源的显示 , 必须建立一个提高利用率, 保护与更新资源的新机制 , 确保农业资源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节水设施的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复种指数, 机型立体农业开发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宣传持续农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提高人们对持续农业的认识, 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树立全局观念, 整体观念, 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用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措施来协调社会关系 , 规范人们的行为, 以协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张象枢.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与途径[J].农村经济导刊, 2003, (6)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特色农业机械】相关文章:

农业农村特色工作04-28

特色农业扶贫06-04

发展特色农业07-03

特色现代农业05-10

高原特色农业05-20

西部特色农业08-25

特色农业保险论文04-15

特色农业论文范文05-10

农业特色产业范文05-30

涪陵农业特色产业06-28

上一篇:营销协同下一篇:压缩编码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