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生产技术

2024-07-27

药剂生产技术(精选十篇)

药剂生产技术 篇1

1 投药时期

应抓住春、秋2个灭鼠最佳季节, 在农村大规模统一组织灭鼠。春、秋两季是害鼠繁殖的高峰期, 这个期间灭鼠便于控制种群数量。春季农田中的食物少, 老鼠会饥不择食, 容易取食所投毒饵;秋季, 害鼠要储备粮食准备越冬, 活动频繁, 此时灭鼠既可减少粮食损失, 又可降低越冬基数, 减轻下年的鼠害。鼠是一群流动性很强的生物, 群体庞大, 繁殖速度快, 一家一户分散灭鼠对整个种群数量不会有较大影响, 一处消灭几只鼠, 其他地方鼠会很快补充过来, 恢复活动区域和稳定性。因此, 应提倡大规模联合统一投药灭鼠。

2 药剂选择

宜选用慢性杀鼠剂进行灭鼠。慢性杀鼠剂造成人畜中毒机会少, 即使中毒也可用特效解毒药 (维生素K1) 来抢救。此类药剂作用慢, 投药3d后才会有鼠死亡, 且死前没有剧烈症状, 不会把同类吓跑, 灭鼠效果好。常用的敌鼠钠盐、溴敌隆、杀鼠迷等均属此类药剂。为确保剂量准确和安全, 农民应购买上述调制好的杀鼠药剂配的毒饵来使用。如自行配置毒饵应进行安全防护教育, 明确操作纪律, 配制工作中严禁不按规定着装, 严禁吃零食、吸烟、打闹戏耍和用有毒物品开玩笑, 不准将染毒器材乱扔乱放, 上厕所和休息前应先脱掉工作服, 并认真用肥皂洗手后方可离去。

3 采用“三饱和”式投药

3.1 时间饱和

即毒饵的保留期要长, 使鼠群个体都有充足的时间吃到致死量的毒饵, 一般为5~7d。

3.2 空间饱和

指室内外凡是老鼠活动的场所都要无遗漏地投放毒饵。

3.3 数量饱和

农宅灭鼠每15m2房间投毒饵2~3堆, 每堆5~10g;室外每5m放1堆, 沿墙根投放, 遇到鼠洞增投1堆, 从投毒饵后第2天开始, 1~2d检查或补充毒饵1次, 做到吃多少补多少, 吃光加倍。农田灭鼠毒饵应投于从边缘向中部10m宽的幅度范围内, 鼠害严重的田快, 采用带状投饵, 投饵量为3kg/hm2。

4 安全问题

4.1 建立毒饵站

为了防止儿童或畜、禽误食毒饵, 应在农宅室内外建立毒饵站, 将毒饵投放在毒饵站内。毒饵站是根据老鼠爱钻洞的习性, 用砖和水泥在地面墙根处砌成的窄洞, 也可用硬塑料管固定在墙根处制成, 这2种方式都很简便易行。

4.2 统一灭鼠操作方法

在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前一定做好宣传, 做到灭鼠区内人人皆知。田间投放毒饵的区域应有标志, 在此区域应禁止放养家禽、家畜, 水源地及周围不得投放毒饵。专业投饵人员在投放毒饵时应带上手套, 用投饵器具进行投饵, 不准赤手抓毒饵, 尚未投放完的毒饵应集中保管, 不得随意到处摆放, 装过毒饵的容器要集中处理不得再作它用。投放毒饵过程中不要吸烟、吃东西, 也不要用手随意去擦嘴、揉眼, 防止中毒。灭鼠结束后应及时将残剩的毒饵就地深埋。

5 死鼠处理

目前辽宁省使用的杀鼠剂为第2代抗凝血剂, 害鼠多死在洞中, 但也有少部分死在洞外, 因此要及时收集死鼠和中毒的家禽、家畜, 并进行深埋处理。每次灭鼠后, 要进行仔细地搜寻, 清理并集中处理死鼠。由于老鼠身上带有许多病菌, 加之被毒死后体中带毒, 稍不注意就会成为许多疾病的传染源, 或腐烂发臭造成污染, 或被其他禽畜取食导致二次中毒。对死鼠最佳的处理办法是统一集中, 挖坑深埋, 千万不能另作它用或暴尸野外, 以免引起疾病传播或环境污染。毒死的畜禽不准食用。

摘要:要在短时期内把农田鼠害密度降下来, 控制鼠害大量发生, 最好的办法就是全生境药剂灭鼠。但药剂灭鼠需注意投药时期、药剂选择、投药方式、安全以及死鼠处理等事项。

关键词:药剂灭鼠,时期,药剂选择,投药方式,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汪来用.农田鼠害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5 (9) :52.

[2]饶汉宗, 单新艳.科学安全的鼠害防治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1) :58.

[3]许玉真, 刘艳红, 王新颖.农业鼠害的发生和防治[J].北京农业, 2008 (27) :28-29.

[4]温晓东.农田鼠害综合治理对策[J].山西农业 (致富科技) , 2008 (8) :38.

[5]王志学.农田鼠害及其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 2005 (11) :21.

药剂科安全生产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医院 “安全生产月”活动的精神和要求,药

剂科结合医院管理的有关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对我院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在调配处方时要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处方调剂做到‘四查十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值班期间不得脱岗,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因无故脱岗,造成的不良后果,由本人全部负责;注意网络安全,爱护机算机,不得在HIS系统安装任何东西;下班时一定要检查水、电、电脑是否关闭,门窗一定要关好;在科室内严禁使用电炉等电器以免引起火灾;要求全科人员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在全科内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对待病人热忱细心,明确工作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处理变质、失效等有质量问题的药品,登记近效期药品并及时与临床和厂家联系,对于临床反应的药品质量问题认真核实处理。对于“毒、麻、精”的特殊药品实施“双人双锁、专用账册登记”制度,并定期核对,做到帐物相符。药库严格按照管理规范,认真做好药品养护工作,遵守“先进先出、效期近先出”的规定出入库。住院部药房负责承担10多个病区的用药重任,每个病区每日多至上万元,少至几千元的药品务必保证准确无误。对于临床用药询问更是耐心回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通过此次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结合全科各岗位的工作实际

情况,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处方调配制度》、《调剂岗位安全工作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讨论如何防范医院用药差错,组织全科人员查找安全隐患,对照各自岗位如何做好医疗安全工作,提出以下几条整改措施:

1.针对病人多引起排长队时容易引起调配差错现象,做到合理安排上班人员,同时给年龄大等特殊患者优先‘取药。

2.尽量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储存药品,要按照药品效期管理原则做好药品效期管理,公示、警示近效期药品,针对拆零药品可能发生过期失效,各调剂台定期清空拆零药品。

3.处方调配做到“四查十对”,减少调配差错,特别强调处方调配人员过分注意不要依赖核对药师而放松自身核对。

4.针对近年来我科发生的医疗差错认真剖析根源,责任心不足是主要原因,今后要不断提高全科工作人员责任心和工作纪律。

5.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药剂科

花生常用的化控药剂及其施用技术 篇3

1. 多效唑

①性质与作用。多效唑(PP333)又名氯丁唑。纯品为白色结晶,难溶于水,水中溶解度只有35×10-6。易溶于有机溶剂,在甲醇中溶解度为5%,丙酮中为11%,二甲苯中为6%。储藏期间稳定性好,在50℃时纯品能稳定6个月以上。稀溶液在任何pH值条件下均较稳定,不易光解。国内生产的多效唑为含有效成分15%的可湿性粉剂,它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均可保证农业应用的需要,在常温条件下至少5年不减效。多效唑为植物生长延缓期,可被植物的根、茎、叶所吸收,能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减少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有抑制茎秆纵向伸长,促进横向生长的作用,还能使叶片增厚,叶色浓绿。另外,多效唑还有抑菌作用。

②施用技术。施用时期,春花生为结荚前期,夏花生为下针后期至结荚初期,或者主茎高度为35~40厘米时。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50克(具体用量视花生长势而定),对水40~50千克,叶面喷施,做到不重不漏。在一般情况下,只喷1次即可。多效唑适用于肥水充足,花生长势较旺或有徒长趋势,甚至有倒伏危险的地块。生长正常的花生田不宜施用,其用量过大或过早施用都会严重影响花生荚果发育,使果粒变小,果壳增厚。多效唑可加重花生叶部病害发生,使叶片提前枯死、脱落,引起植株早衰,如用量加大,早衰现象严重。另外,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出土对多效唑特别敏感,用0.5~1毫克/升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即可抑制发芽,使出苗期推迟3~4天。因此,在生产上不宜用多效唑处理花生种子。多效唑性质稳定,在土壤中半衰期长,残留量较大,如连茬施用会使土壤中含量增加,将对花生及其他双子叶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2. 壮饱安

①性质与作用。壮饱安是含多效唑成分的粉剂,易溶于水,性质稳定;易吸潮,潮解后不降低药效;在常温条件下保存至少5年不减效。壮饱安为植物生长延缓剂,能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减少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抑制地上部营养生长,使植株矮化,防止徒长和倒伏;可增加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改善光合产物在花生体内的分配;能提高根系活动,延缓根系衰老;可矮化株高,促进荚果发育,稳定增产10%以上。壮饱安对人畜毒性很低,施用安全。尽管壮饱安含多效唑成分,但因含量很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不会对后茬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②施用技术。壮饱安适用于各类花生田,施用适期为花生下针后期至结荚前期,或主茎高度35~40厘米时,用量为每亩20克左右,对水30~40千克,叶面喷施,如植株明显徒长,用量可略增加或施用两次,但总量不宜超过每亩30克。生长不良的花生田可适当减少用量。壮饱安药效较缓,即使用量较大也不会因抑制过头而产生副作用,施用时可向药液中加少量展着剂,以利药液展着和叶片吸收。该药剂性质稳定,可与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料混合施用,且无毒、无污染、残留量少,施用安全,但不宜用它处理种子。

3. 缩节安

①性质与作用。缩节安又名助壮素、调节啶。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含有效成分≥97%的白色或微黄色结晶体,极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100%,微溶于乙醇,难溶于丙酮、乙酸乙酯等,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对热稳定,不易光解,易潮解,潮解后不变质,常温保存稳定期在两年以上。缩节安为植物生长延缓剂,易被植物的绿色部分和根部吸收,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提高叶片同化能力,改善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提高干物质在荚果中的积累强度,促进开花及生殖器官发育,提高饱果率和果重,改善荚果品质,增加籽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一般增产10%左右。

②施用技术。缩节安适用于各类花生田,在花生下针期至结荚初期施用效果较好,下针期和结荚初期两次施用效果更好。1次每亩用缩节安原粉6~8克。先将其溶于少量水中,再加水40千克,均匀喷洒于植株叶面。施用时可向药液中加少量展着剂,以利药液展着和叶片吸收。缩节安有以下优越性:一是在土壤中无残留,无任何毒副作用,施用安全;二是易潮解,潮解后不影响药效;三是性质稳定,可与农药和叶面肥混合施用;四是在土壤中降解很快,半衰期只有10~15天,无土壤残留。

稻水象甲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 篇4

关键词:稻水象甲,无公害防治,防治药剂

稻水象甲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对象之一, 对水稻生产危害极大, 具有毁灭性。稻水象甲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 在稻水象甲发生地区一般发生年份减产20%, 重发生年份减产高达50%, 甚至绝产。稻水象甲具有危害时间长、繁殖传播速度快、抗药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1,2]。近几年, 由于稻水象甲对常规药剂抗药性逐渐增强, 许多农民采用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增加用药量的方法来防治稻水象甲, 结果施药人员容易中毒, 也对水田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和农药残留, 不仅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破坏, 也对消费者造成健康损害。目前, 广大消费者迫切需要无公害农产品, 广大农民也迫切需要稻水象甲高效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

1 稻水象甲危害症状

稻水象甲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成虫食叶, 幼虫食根, 以幼虫危害为主。成虫啃食水稻幼嫩叶片上表皮和叶肉, 仅剩下表皮, 于叶尖、叶缘及沿叶脉方向形成宽约0.9 mm的白色长条状斑痕。啃食叶片时间一般是在9:00之前、16:00之后, 其他时间主要是避开高温和长波强光, 在稻株阴凉处隐匿不动或在水中活动。叶片受害, 影响光合作用。成虫进行孤雌生殖, 怀卵后几乎天天产卵, 产卵于水下或近水层的稻株组织, 产卵期1个月左右, 每头成虫产卵量一般为50~200粒, 初孵幼虫先取食叶肉或叶鞘, 1~3 d后落入水中, 蛀入根系危害, 幼虫期30~40 d。幼虫密集在根部危害, 蛀食根部, 造成根系孔洞和断根。根系受害后变黑或腐烂, 被害植株吸收水肥能力弱, 生长缓慢, 分蘖数明显减少, 矮小易倒伏, 抽穗期和成熟期显著推迟, 空秕粒增加, 最终导致严重减产[3]。叶片危害较重的田块, 幼虫蛀根危害较重。一般药剂对幼虫直接防治效果不理想, 以防治成虫为主。

2 稻水象甲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防治策略是适期防治, 狠治越冬代成虫, 把成虫消灭在大量产卵之前, 控制幼虫基数和幼虫危害。将插秧早的地块、氮肥施用量大的地块、田水较深的地块作为防治重点。田埂、水渠的杂草也要喷药, 防止田埂、水渠上的成虫向本田迁移。

2.1 稻水象甲的防治时期

一是苗期防治:移栽前3~5 d, 药剂喷苗床秧苗, 可以杀死苗床成虫和早期迁入本田的越冬成虫, 防虫效果好, 成本低。二是本田越冬代成虫的防治:一般在插秧后5~15 d。三是本田幼虫的防治:防治适期是卵孵化盛期, 一般在插秧后20~25 d。

2.2 4种安全高效无公害杀虫剂

2.2.1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杜邦康宽) 。

是高效微毒的新型杀虫剂, 杀虫谱对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 渗透作用强, 有一定的内吸作用。它的杀虫活性极高, 持效期长, 可以达到15 d以上, 且极耐雨水冲刷。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快速, 对作物保护性好[4]。害虫从开始取食到瘫痪, 仅需要约7 min的时间, 对害虫的致死时间是1~4 d。

氯虫苯甲酰胺属微毒级, 安全性要高于氟虫双酰胺, 对人等哺乳动物的毒性比平常吃的盐的毒性还要低, “只杀虫”, 不会“伤及无辜”, 对施药人员安全, 对稻田鱼虾蟹、有益昆虫、鸟、蜜蜂也非常安全, 对消费者安全, 对其他生物与生态环境非常友好, 适合养殖的稻田。

氯虫苯甲酰胺的使用方法:用20%氯虫苯甲酰胺 (康宽) 150 m L/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氯虫苯甲酰胺对家蚕剧毒, 禁止在蚕室及桑园附近使用。防治幼虫用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10.5 kg/hm2拌毒土150 kg/hm2撒施。氯虫苯甲酰胺对初孵幼虫特效, 极低剂量就对初孵幼虫高效。

2.2.2 20%氟虫双酰胺 (垄歌) 水分散粒剂。

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机理相同, 性质与杀虫效果也相近, 杀虫速度快, 持效期长。用20%氟虫双酰胺150 g/hm2对水300~375 kg/hm2喷雾。氟虫双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兼治效果高于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对温度敏感性低, 持续低温和高温对其药效影响不明显。氟虫双酰胺安全性高, 能有效地保护害虫天敌, 对传粉昆虫、寄生天敌毒性很低, 一般没有影响, 对人、畜、鱼安全。

2.2.3 福戈。

是由20%氯虫苯甲酰胺加20%噻虫嗪复配而成的40%水分散粒剂, 有强胃毒作用和弱触杀作用, 内吸传导性强。福戈属低毒农药, 对作物安全, 对鱼类和鸟类影响甚微, 生态安全性好。可用福戈120 g/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

2.2.4 阿克泰。

通用名称噻虫嗪, 有触杀、胃毒和强内吸杀虫作用, 耐雨性好, 杀虫效果与氯虫苯甲酰胺相近, 对稻飞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5]。阿克泰低毒, 对环境友善, 对水生生物安全, 能用于养蟹稻田, 但螃蟹蜕壳期不要用药。使用方法:防治成虫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60 g/hm2 (净含量) 对水600~750 kg/hm2喷雾。16:00—18:00防治效果最佳。防治幼虫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60 g/hm2 (净含量) , 拌毒土150 kg/hm2撒施。阿克泰对蜜蜂高毒, 在放蜂区禁止使用。阿克泰杀虫活性很高, 用药时不要盲目加大用药量。

以上4种药剂, 防治稻水象甲的效果都高于辛硫磷、毒死蜱、三唑磷等常规农药, 可以保护青蛙、蟾蜍、蜘蛛、蚂蚁、鱼类等害虫天敌, 是高效无公害杀虫剂, 应大力推广应用。

2.3 药剂防治注意事项

对水时应先将药剂用少量水对成母液, 再加足水量喷施。喷药时药液要覆盖稻株。防治稻水象甲幼虫要重点喷稻株基部。当气温高、田间蒸发量大时, 喷药时间以7:00—10:00、16:00以后为佳。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用药液量, 也可以更好地增加作物的渗透性, 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防治稻水象甲幼虫可用毒土法。施药后要检查防治效果, 发现危害症状, 要继续进行药剂防治[6]。

上文所述4种药剂在施药前田间应留3 cm左右浅水层, 施药后田间保水, 使其自然落干。防治幼虫施药后, 田间保持3 cm浅水7~10 d, 施药后1周不要排水, 确保防效。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福戈可兼治二化螟、稻蝗。阿克泰、福戈在防治稻水象甲的同时, 可兼防潜叶蝇、稻飞虱。

对稻水象甲要进行统一防治, 统一时间, 联防联治, 使稻水象甲无处可逃。要发挥专业机防队作用, 大面积防治, 缩短防治周期, 提高防治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维超.稻水象甲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5) :209-210.

[2]郑俊.稻水象甲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垦殖与稻作, 2006 (5) :51-52.

[3]李艳, 邢星, 马庆祥, 等.稻水象甲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 2007 (5) :55-56.

[4]王显安, 崔鸣, 王春卷, 等.不同药剂防治稻水象甲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4) :135, 138.

[5]于凤泉, 李志强, 刘培斌, 等.稻水象甲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 2003 (6) :19-20.

药剂生产技术 篇5

含胺选矿药剂生产废水生物处理工程实例

0引言 某公司是国内脂肪胺类浮选剂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重点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叔胺、脂肪胺、209洗涤剂、MF分散剂、季胺盐等.产品品种较多,废水具有污染物质量浓度高,水质复杂的特点.废水主要为叔胺车间、脂肪胺车间、高压车间、MF车间、季胺盐车间产生的生成水、水环泵废水、吸收废水和地面设备冲洗水等.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氨氮,其中COD质量浓度约3000~5000mg/L,氨氮质量浓度约为2000~5000mg/L,B/C约为0.33.该废水高COD、高氨氮,采用常规生化处理工艺难以处理达标,工程采用高效微生物+A/O工艺取得好的处理效果.

作 者:陶景忠 刘志奎  作者单位:陶景忠(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6)

刘志奎(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江苏,连云港,222004)

刊 名:化工矿物与加工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MINERALS AND PROCESSING 年,卷(期):2006 35(6) 分类号:X7 关键词: 

药剂生产技术 篇6

【关键词】多媒体 药剂学 应用 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在不断受到挑战,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丰富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机地把其组合起来,并通过投影仪投影显示出来,同时配以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式训练过程[1]。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其以生动形象、教学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等优势,正在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目前药剂学教学改革创新点与突破点,也是未来药剂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1 药剂学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它具有牵涉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等特点。因此,单纯的板书式理论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往往感觉枯燥,只愿死记硬背,缺乏探索精神,因而不能适应未来制药企业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无疑对药剂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药剂学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此外,当前许多教育学家都曾提出在教学改革中要促进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转变,从而使被动教育转为主动教育[2]。

多媒体课件由于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内容丰富等优势,将有助于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由此产生兴趣,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将多媒体课件融入药剂学教学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2 药剂学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2.1 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近年来,随着药学各学科知识的飞速发展和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药剂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领域也日益广泛,新剂型、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而课本不可能那么紧跟发展进程,总是稍稍滞后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为学生补充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随时了解最新药剂学理论知识。而多媒体技术恰恰能较好满足这一要求,它能方便对文字、声音、图像进行加工、编辑、存储,及时补充新进展、新技术、新知识,弥补教材相对滞后的不足[3]。

此外,目前教育改革重点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以往药剂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知识空间多限于一块容量有限的黑板,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教师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板书文字、绘画等低效率劳动上,而且课堂教学往往呆板、僵化,缺乏生机与活力,效率不高。而多媒体课能把教师从大量讲解、板书和示教中解脱出来,允许教师在有限时间里讲述更多信息,从而扩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生动、形象,使抽象理论直观化

药剂学中许多教学内容,仅凭借文字与几张死板的图片很难让学生理解,且教材中图片几乎都是示意图。因此提供给学生的刺激较为单一,而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则需给予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著名的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做过一个有关人类通过何种途径获取信息的心理实验。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把复杂的情景、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以直观图景和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引起联想,从视觉、听觉等各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易于理解,并加深记忆[4]。如在讲解湿法制粒压片工艺流程时,药剂书上的简单示意图让从未接触过实际生产的学生感觉复杂且难以记忆。若采用多媒体播放整个过程的录像,既可使学生比较直观了解了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而且对生产设备有一定认识。

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主渠道。教给学生知识固然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老师更要借助于知识教学的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情感,让他们成为知识发现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直接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因为课堂教学不可能教给学生一生所需的知识,而主动求索和开拓进取精神则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利用网络中丰富多彩的信息,用不断变换大屏幕、精心制作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丰富生动的信息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的新鲜感和认同感就会十分强烈。例如,在讲解单冲压片机工作原理时,药剂书上用数张图片来说明压片机的运作方式,学生往往不易理解。现采用Flash制作的一个动画影片,播放压片周期,使压片机冲头动起来,让学生观看。这样可以将书本上静态图片和抽象文字变成动态图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原来难以理解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空谈。这样就能迅速地拉近书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身临其境,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兴趣、积极性也被激发起来。

2.4 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动手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更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挂图讲解或在黑板上画示意图,学生按实验教材并结合图示进行实验。学生实验过程中问题较多,费时费力,同时制约实验教学内容的量。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较好地弥补学生感性知识的不足,可在短时间展示所需各种画面,且图像逼真、清晰,容易让学生接受。其在实验教学中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媒体教学可增加演示实验可见性与实效性。演示实验主要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例如,在讲解混悬型液体制剂稳定性时,为观察不同的微粒半径对沉降的影响,老师采用不同微粒的炉甘石观测其在具塞量筒中的沉降快慢。但由于微粒较小,往往只有离实验台较近的几位同学能观察仔细。而多媒体投影技术主要是对实验进行放大,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的小缺陷,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endprint

其次,多媒体实验教学可增强实验安全性与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在课堂上实施演示不太适宜。但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护学生安全,又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且规范的演示,能增强日后学生实验规范操作。

再次,多媒体实验教学能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实验创造性。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学生在实验室里,按照老师所给的试验教程,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利用多媒体演示教学能使学生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增强实验趣味性。

2.5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控制而实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学科的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图文编辑、心理学以及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无形中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不仅可熟悉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技术与工具,还可以学到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从而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整合的兴趣。另外,笔者认为优质教育资源应用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教师的进步是学生进步的前提。

3 小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必将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和传输知识内容的灵活性与丰富性给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变化。多媒体应用于药剂学教学,有其优势,也有其需注意的地方。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药剂学过程中,要结合课程具体特点,打破简单单一的演示方式,把课件演示、板书、绘画、提问、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适应当代多媒体教学发展的需要,达到最优化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玉红,何忠芳.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 兰州医学院学报,2003,29(4): 100-102.

[2]韦媛媛. 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8):16.

[3]张丽锋,张淑秋. 药学学科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4):469-471.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微粒,药剂学,综述

超临界流体 (supercritical fluid, SCF) 指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状态的流体[1]。超临界流体的粘度与气体接近, 密度与液体接近, 扩散系数比液体大, 传递性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超临界流体技术, 以其特有的优点, 成为引人注目的药物超细微粒制备方法[2]。常用的SCF有CO2、N2O、氯二氟甲烷、戊烷、水、乙醇等, 其中超临界CO2以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相对较低, 环保, 价廉等优点, 应用最为广泛。超临界流体在体系中可作为溶剂、抗溶剂或溶质。目前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来制备超细微粒的方法有:超临界流体反应法、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超临界逆向结晶法等[3]。以下分类介绍各类超临界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1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 (rapid expansion of supercritical solution, RESS)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是将溶质直接溶于萃取器内的超临界流体中形成超临界流体溶液体系, 然后通入制粒釜, 压力、温度在膨胀过程中迅速降低, 溶质溶解度降低形成过饱和溶液, 从而大量析出。

RESS法制备微粒需要药物或聚合物为非挥发性固体, 并在超临界流体中有一定的溶解度。RESS技术制得的微粒小而均匀, 可达纳米级, 但其制备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影响因素有: (1) 原料自身性质影响, 如结晶性、浓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2) 过程参数制约, 如溶质的浓度, 预膨胀压力及温度、喷嘴条件、喷射距离等。一些文献针对这些指标影响参数, 做了一些研究报道。陈兴权等[4]研究了布洛芬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 以及温度, 压力, 喷嘴直径等因素对溶解度的影响规律, 并利用RESS法制备了平均粒径4~26μm, 符合正态分布的α-细辛醚及布洛芬微粒, 从而改善了其临床疗效。刘永兵等[5]选用CO2作为超临界溶剂, 利用RESS技术制备了超细氟比洛芬微粒, 在较宽的温度压力范围内测定了氟比洛芬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 考察了各种操作参数对药物粒子粒径的影响, 研究了药物粒子粒径随各种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 结果显示氟比洛芬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粒径随预膨胀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随接收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并且和萃取温度有一定关系。胡国勤等[6]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计、X射线衍射对超细微粒进行表征, 研究由RESS法制备的灰黄霉素超细微粒的形貌特征及其在PBS缓冲溶液中的溶解性。发现所制备的药物微粒平均粒径在1μm左右, 粒度均匀;其溶解速率大且在2min后浓度达到最高。

RESS法虽然操作简单, 产物有机溶媒含量低, 但由于超临界CO2极性低, 大多数药物溶解度较低, 限制了其应用。

2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 (supercritical antisolution, SAS)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是将配制的药物-有机溶媒溶液泵入制粒釜中, 通入CO2至指定压力, 在较高的压力条件下, CO2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并使其膨胀, 使溶剂对药物溶液的溶解度降低, 溶液体系达到过饱和状态, 使溶质从原溶剂中析出。

抗溶剂技术制备的颗粒具有药物载体选择灵活, 粒径分布窄、生物成分不易失活、有机溶媒残留较少等优点[7]。其制备微粒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1) CO2通入有机溶液的速率影响; (2) 过程参数, 如制粒釜温度、压力, 流体搅拌速度; (3) 溶液初始浓度和溶媒类型等。SAS技术在制备热敏性药物、化学药物、药用高分子及中药有效成分的超细微粒方面极具应用前景, 以下是近年来SAS技术的一些应用实例。

Sosa等[8]以丙酮为溶剂, 利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茶多酚, 提取液浓缩后, 再以丙酮为溶剂, 聚ε-己内酯为包覆材料, 利用SAS法制备了粒径为3~5μm的, 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的复合茶多酚微粒。蔡锦源等[9]采用SAS法, 以CO2为溶剂, 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布洛芬/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微粒。以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制备工艺, 并对优选工艺组合进行了包封率, 电镜分析, 体外溶出实验等分析研究, 在结晶温度40℃, 结晶压力12MPa, PVP浓度4mg/ml, CO2流速3.5L/min工艺条件下, 制得复合微粒载药量12.14%, 包封率52.21%, 平均粒径27.621μm的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的布洛芬/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微粒。

SAS法相比其他SCF制粒方法制粒过程相对简单, 设备要求略低, 但高压釜中通入溶剂时, 溶液难以达到均匀的体积膨胀, 因此难以实现均一的过饱和度。此外SAS法操作过程不连续, 限制了该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3 超临界流体饱和溶液沉淀法 (precipitation from gas saturated solution, PGSS)

超临界流体沉淀法是利用压缩气体在熔融状态的物料中溶解度远高于熔融物料在压缩气体中的溶解度的特性, 将药物加热液化加入超临界流体形成气体饱和溶液, 然后达到平衡后将该饱和溶液经雾化分散至常压容器中形成微粒[10]。

PGSS法操作温度低, 能降低压缩气体的操作压力, 减少用量, 同时不使用有机溶剂, 避免了药物成分必须溶解在大量超临界CO2中的限制, 具有连续化生产的优势[11]。

Vezzu等[12]利用PGSS法将蛋白质与聚乙二醇制备成固体微粒, 在323K<Tmix<333K, 323K<Tnozzle<328K范围内, 粒径随温度升高增大;而压力13~14MPa时, 粒径随压力升高减小;使用二甲亚砜作为有机溶剂, 粒径也会减小。Kerc等[13]以疏水性药物硝苯地平、非洛地平、非诺贝特为模型, 聚乙二醇为基质制备药物微粒, 载药微粒粒径随预膨胀压力升高而减小, 药物-聚乙二醇微粒的溶出度明显提高。

PESS技术也有其不足之处, 它对一些熔点较高及热敏性或易分解的物质不太适合[14]。

4 结语

多媒体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8

1 药剂学的教学现状

药剂学的内容多而散, 应用性强, 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 学习内容的记忆性、背诵性强, 难以系统掌握。如何在教学中将抽象理论和制剂生产工艺形象地表达出来, 且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制备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是本门课程教学的最大难点。单纯的板书式教学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学生常感觉枯燥, 只是死记硬背, 缺乏探索精神, 不符合未来社会制药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这就对药剂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药剂学教学着重思考的问题。

2 多媒体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引入, 不仅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了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 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课程重点内容的理解, 可提高教学效果。

2.1 液体药剂

收集并整理了进料、加工、配制、灌装、包装等生产过程的录像。如在乳剂的教学中, 染色法是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之一, 需通过显微镜观察判断。如果只是教师单纯的讲解, 学生无法形成直观的认识, 而且由于显微镜的特殊性无法全班演示结果, 故将染色过程制作成动画, 就会使整个过程清晰明了,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 浸出药剂

在学校实训室中, 中药类仪器相对较少, 一些经典的中药提取方式和提取设备仅仅依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 学生无法形成直观的认识, 经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后, 我们通过录像的方式演示渗漉, 让学生明白传统制剂的制备过程,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3 注射剂

注射剂是对洁净度要求非常高的一类剂型, 非工作人员难以进入相关生产领域。相对于其他剂型, 注射剂的录像制作难度会更大, 但通过跟相关设备的生产厂家联系, 我们请厂家提供了很多仪器的生产资料, 如注射用水、输液、灭菌等相关设备和知识原理, 通过多媒体得以体现, 使学生不必进车间也能了解整个生产过程。

2.4 软膏剂

软膏剂属于半固体制剂, 在多媒体资料的制作中, 重点针对其生产设计介绍相关工艺和制备原理, 由于软膏剂制备简单, 所以只需准备软膏剂生产的录像。

2.5 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是药剂学的重点教学内容。近年来,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我校的校内药学实训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且按照药品生产流程, 科学合理布局。固体制剂实训室包括粉碎、过筛、湿颗粒制备、流化制粒、干燥、混合、压片、胶囊灌装、包衣、中间体检验、内包装、外包装、清洁共13个工段, 进行相关的药品检验工作。

实训基地的开发使得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的同时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悉了实际工作中的岗位要求, 为其之后的见习和实习搭建了良好的技术桥梁。但在实验实训教学中, 有些实验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 在课堂上实施演示不太适宜, 而且在实训室操作中, 粉碎机、摇摆式制粒机、胶囊填充剂、压片机等机器内部运作的过程也无法看到, 学生无法理解机器的运行原理。因此, 我们可以借助动画和录像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这样既保护了学生, 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且规范的演示, 能增强日后学生实验时规范操作的意识。

2.6 其他制剂

栓剂生产的录像让学生感叹大生产的效率;滴丸的动画制作让整个过程一目了然, 比空洞的纯理论教学效果要好;渗透泵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原来难以理解的内容, 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将这些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 把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个体学习变为团体学习。多媒体的引入运用了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 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 活跃了课堂氛围, 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加深了学生对于原理和操作流程的理解,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完整的药厂生产全过程操作的录像操作记录, 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 有利于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反馈[1]

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 用不断变换的大屏幕、精心制作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 将信息一一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学生的新鲜感和认同感十分强烈。

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 学生对课程内容加深了理解, 在实验实训中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在教学中把实验实训考核与多媒体课件挂钩, 在实验过程中录像和拍摄图片, 作为实训考核的依据, 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又给考核增加了多媒体数据支持,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结语[2~3]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必将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和传输知识内容的灵活性与丰富性给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变化。多媒体应用于药剂学教学有其优势, 但也有需注意的地方, 如数据量太多, 重点易分散等。因此, 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药剂学的过程中, 要结合课程具体特点, 打破简单、单一的演示方式, 综合运用课件演示、板书、绘画、提问、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 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另外, 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适应当代多媒体教学发展的需要, 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波红, 金描真.多媒体课件在生物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10) :91~158.

[2]王喜斌, 左红香, 王曼丽, 等.药剂生产过程的音像制作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3) :125.

药剂生产技术 篇9

1 虚拟现实平台现状

(1) 学中使用的数字模拟药厂已经通过虚拟现实平台 (VRP) 技术, 完成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浸出药剂、液体药剂等剂型生产线流程仿真, 可以用于全面了解制药企业生产概况及生产车间概况, 掌握剂型工艺; (2) 制药设备运行原理仿真, 可以用于设备讲述及演示, 使学生对设备名称、外形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学习; (3) 通过各种虚拟场景及设备的交互操作, 可以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完成对真实制药生产设备的交互操作。

2 实训教学模式

完整的制药工艺实训过程包括:实训内容准备、实训方案确定、实训方案实施、完成实训报告、实训效果检查5个部分。

2.1 实训内容准备

实训内容准备包括预习实训内容、完成预习方案、讲解实训操作内容3个部分。

2.1.1 预习实训内容[1]

(1) 确定预习内容。按照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要求, 明确预习范围。 (1) 预习并总结压片岗位操作法; (2) 预习并总结旋转压片机的标准操作规程; (3) 预习并总结旋转压片机清洁、保养的标准操作规程。

(2) 加强内容指导。由于学生自学能力不同、自觉程度不同、预习效果相差较大, 因此要给予学生以预习指导, 提高其预习效率, 将预习内容问题化, 写出压片岗位职责, 包括《压片岗位操作法》、《压片设备标准操作规程》, 压片所用设备的安全使用及日常保养。

(3) 压片流程预习。压片流程包括: (1) 压片机安装过程; (2) 压片机调节过程; (3) 试压; (4) 压片; (5) 压片完毕, 填写请验单; (6) 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般故障, 排除方法。

(4) 清场预习。完成《压片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场地清洁操作规程》。

(5) 填写预习记录。预习相关记录填写;预习实训记录填写。

2.1.2 完成预习方案

根据预习内容, 完成预习方案。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完成预习实训方案, 方案格式的自定, 如书面方案或PPT方案。

2.1.3 讲解实训操作内容

根据学生上交的预习方案, 筛选出2~3份具有代表性的方案, 通过方案设计者对预习实训方案的现场陈述, 再经过教师现场提问, 全班学生解答补充后, 有目的地讲解并完善实训方案。

2.2 实训方案确定

在完善实训方案的基础上, 确定实训方案。实训方案格式内容如下。

(1) 实训设备:旋转式压片机。

(2) 实训目标: (1) 旋转式压片机用途说明和适用范围; (2) 旋转式压片机主要技术参数; (3) 旋转式压片机工作原理与主要结构; (4) 旋转式压片机安装调整和使用; (5) 旋转式压片机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6) 旋转式压片机保养。

(3) 实训内容: (1) 压片岗位职责; (2) 压片岗位操作法; (3) 压片机操作规程; (4) 旋转压片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 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4) 实训记录:实训过程记录。

(5) 实训报告:附空白格式实训报告。

2.3 实训方案实施

(1) 检查设备:实训前, 需对旋转式压片机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 观察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以此来检验学生对设备的启动和维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训操作: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压片机设备,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讲解中, 对每一个过程都要设计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如冲模的安装方法及顺序是什么?为什么安装加料斗时要注意高度等问题。

(3) 开机压片:打开电源主开关, 给机器送电, 启动压片机。

(4) 压片机工作:操作压片, 并从不同角度观察。

(5) 操作结束:关闭主电机电源。

(6) 总结:旋转式压片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4 完成实训报告

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训数据、过程, 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分析报告。针对分析报告, 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 彼此交流实训心得。

2.5 实训效果检查

实训效果检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学生上机开始实施实训方案前, 给每位参加学生发一份实训效果调查表。完成实训报告后, 要求学生不记名填写并交回。

3 结果与问题

药剂学制药设备数字模拟实训, 让学生在“创设”的操作岗位上进行实训, 把课堂理论和基本技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了药品生产的工艺路线, 并加深了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加深了其对企业生产加工的了解。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自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以班为单位对实训效果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对比教师实训报告评定与学生自我评定的偏差, 改进实训方法。

存在的问题有:虚拟现实平台 (VRP) 有待开发、完善;不能完全实现真实工作场景;人机交互操作有待提高。

解决办法:在实训中, 虚拟现实平台 (VRP) 设备无法完成的内容, 可通过PPT补充完成。

参考文献

药剂生产技术 篇10

关键词: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是医药类院校中药、制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主要论述了各种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1]。学好中药药剂学, 可以为从事药物制剂的生产、研发和医疗用药实践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药药剂学现有教材内容已滞后于现代制药企业的需求, 传统教学模式也满足不了中药制药企业对实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为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我们深入省内多家制药企业进行调查, 与企业签订合作开发协议书, 深入生产车间一线, 实地拍录制药生产设备、制剂生产工艺过程等, 编辑制作了一部18集的中药制药技术系列视听教材, 并将其应用到中药药剂学教学中,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视听教材的内容选择

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主要以《中国药典》 (2010年版) 为依据,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及相关专业使用的国家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药设备》的内容, 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 以省内外30多家GMP认证的现代中药制药企业的先进制剂生产工艺和技术、先进制药设备为素材制作的。

在视听教材编辑时, 将实地收集的各种资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结合教材等参考资料, 把文字、视频、图片、动画等有机地整合, 形成了一部反映现代制药企业制剂生产工艺规程和先进制药设备操作原理与技术的18集中药制药技术系列视听教材, 主要内容[2]见表1。

2 视听教材的应用方法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培养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丰富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拉近课堂与生产企业的距离,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我们将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应用到中药药剂教学中, 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现代化制药水平, 开阔了视野, 拓宽了知识面, 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按照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要求, 高职高专学生应掌握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胶剂、注射剂等常用药物剂型的制备工艺规程。在课堂上讲述每一种剂型的制备方法时, 针对讲授内容的特点, 采用五步式教学法 (见图1) 。

以片剂的讲授为例, 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提出3~6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听教材中机械化生产片剂的工艺操作规程, 然后分组讨论, 遇到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向教师请教。讨论结束后, 每组推选1名代表讲述片剂的制备方法, 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由组内学生补充,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 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讲评, 对片剂制备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剖析, 并对各组进行评估。

通过这种方式授课, 学生在教室里就能看到现代化制药企业的生产流水线, 使学习内容由静变动, 由抽象变直观, 由枯燥变有趣, 通俗易懂,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 采用五步式教学法, 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 除了各种药物剂型的制备工艺以外, 要求学生掌握的另一个知识点是制药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制药设备是制剂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的工具, 每种剂型生产环节均涉及多种设备的使用。在讲述这些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时, 仅凭教师语言描述、学生观看设备、挂图以及教师在黑板上描画设备的简图, 很难将其讲述清楚, 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也难以听懂, 甚至感到乏味无趣。针对这种现状, 在制作视听教材时, 我们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编辑, 用图片展示设备, 用动画展示工作原理, 设备由技术工人实际操作示范, 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 展示制药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 把复杂的结构, 难以理解的原理, 课堂上看不到的操作过程, 通过播放视听教材呈现在学生眼前。

如在讲授压片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时, 仅看压片机的外观图和剖面图很难理解, 通过动画展示其设备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目了然, 清楚易懂,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视听教材的应用效果

我们将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应用在2009级、2010级、2011级的制药、中药、药学、医药营销专业的中药药剂学课堂教学中,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 他们一致认为, 应用该视听教材形象、直观, 既容易理解又能加深印象。据统计, 近年来, 中药及相关专业学生在中药药剂学技能考核中, 合格率为100%, 优秀率达95%以上。在由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仁堂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 我校代表队以超过第二名20多分的成绩, 名列团体总分第一名, 参赛的两名学生包揽高职组个人总分前两名获得一等奖。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 中药、制药等专业的大三学生要进入制药企业、行业实习, 据他们反映, 自己进入企业均能很快转变角色, 适应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 并很快地掌握制剂生产操作要领。有的学生因表现出色, 在顶岗实习期间就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 就业率达100%。我们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 制药企业一致认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强, 操作技术娴熟, 有一定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立即顶岗工作, 深受企业的欢迎。

4 应用前景与展望

该视听教材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应用前景广阔。首先, 可作为全国医药类中、高职院校及本科院校的中药、制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中药药剂学教材, 能理论联系实际, 系统、形象、直观地反映现代化制药技术。其次, 该教材也可应用于医药类其他专业课程, 如中药制药技术、中药制药设备, 提高教学质量。再次, 该视听教材也可作为制药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资源, 以及相关专业教师与科研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社会效益。

在制作视听教材的过程中, 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视频和图片, 录制视频资料达90余盘, 5 000多分钟, 拍摄图片资料1 000余幅, 如此丰富的资源, 可再次充分利用, 还可以继续开发制作网络课程、建设数据资源库, 在中医药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健美操的发展趋势下一篇:学生板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