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专业综合实训

2024-07-09

多专业综合实训(精选十篇)

多专业综合实训 篇1

当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大多是按照系统论观点, 遵循“观念先行、过程统领、制度保障”的思维逻辑构建而成, 通常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驱动、主导和支持三个子系统进行:1.驱动系统决定着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方向, 着重于理念的变革, 实现教师观从知识掌控者向交往促进者转变, 课程观从预设性思想向生成性思想转变, 学习本质观从获得表征向参与实践的知识观转变。2.主导系统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 主要由实践导向课程体系、整体性的教学目标、工作导向的教学组织、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组成。3.支持系统旨在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基于以上思想建构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以下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持系统包括各种类型的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等形式, 实训基地建设大多是为了解决某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而设置, 甚至有些实验、实训室只为一个实训项目或一门课程而设置, 一般是采用人文、理工各专业分别建设各自的实验实训基地, 支持完成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无论是校内的工学结合的实验实训基地, 还是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在实训的实施过程中, 始终是分专业按课程要求进行实训, 因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建有多个功能单一的实训基地。这势必造成重复建设, 浪费了大量资金, 导致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过低。

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 目前, 大多数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训分为三个阶段:大一的认识实习, 主要是学生到企业去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 如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的岗位设置及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等。大二的专业实习, 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 校内主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整套账目的业务处理 (以制造业为主) ,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个不同的岗位业务性质与操作和各个岗位之间协同关系;校外主要是学生结合自己在校内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到实践中检验的过程, 这个过程从总体看, 效果不是很理想。大三的顶岗实训, 也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 校内主要是让学生适应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 是以学生“自助式”的方式进行的, “自助式”即学生在实训时自己解决问题的实训方式,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监督和启发的作用。校外主要是工作或工作前岗位培训, 与就业工作相衔接。

校外实训与校内实训相比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由于学生动手能力差, 实习单位不敢放手让学生操作实务, 学生不能学到企业核心的财务会计知识和财务运营过程, 久而久之, 学生积极性减弱。二是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指导师都是企业会计人员, 由于个体认识差异, 影响到会计实务操作的规范一致性。三是对实习的监控力度不够。四是对实习的考核机制不完善。考核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评定, 但评定无统一标准。五是未制订实习奖惩制度, 不利于学生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六是囿于校外实训不在校内, 部分学生缺乏自控能力, 导致实习效果不理想。

二、企业化运作、多专业联动综合实训平台框架的搭建

企业化运作、多专业联动综合实训平台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以扩大校内实训基地功能、提高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等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针对国内多数高职院校专业普遍存在理工、人文、财经管理等多专业兼备的特点, 通过建设企业化运作联动式综合实训平台, 即将学校的实训基地作为一个或多个实体企业, 利用已建成的机械、电子、建筑等现有实训基地资源, 模拟企业的运行机制, 按企业的管理方式将各个专业进行有机的组合, 组建与各类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同的组织机构。按照专业教学的不同要求和进度, 让不同专业学生进入不同的组织部门进行全景式的模拟企业运作, 完成各自的实践教学项目。具体内涵是:以学院和企业作为既相对独立, 又互相融合的双向辐射线, 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过程;由校内实验室、综合实训基地、工业技术实训中心、校办实习工厂、校外实习基地组成实践训练的五大环节, 相对独立, 互补互促, 阶梯上升, 强化提高, 实现由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到顶岗实习阶段的认知递进, 形成校企共建、共享、共用型开放式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不仅可完成学生的技能培养, 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竞争力及职业道德等。

(一) 按照我国工业企业的组织运行模式, 构建企业化运行的高职综合实训平台框架

笔者以我院为例, 以现有的工科类实训基地 (对应企业的生产中心) 为基础平台, 对构建企业化运行的高职综合实训平台进行探讨。

企业化运行、多专业联动的综合实训平台由生产中心、研发中心、财务中心、营销中心、行政中心和其他若干中心等构成。学院通过自建或引进相关企业等多种形式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 建立综合实训平台的基础平台即生产中心, 包括机械、电子、轻工及建筑等若干不同产品的生产中心, 生产中心可承担真实的生产任务或对外技术服务。工科类专业的学生, 在生产中心完成产品生产实训项目, 在研发中心完成产品设计实训项目;人文、财务、管理、计算机等非工科类的学生, 按照专业与岗位相对应的关系, 分别进入各相应实训中心, 按相应的业务流程分解实践教学内容, 再根据不同任务的工作过程组合成系列实训项目。

(二) 企业化运作、多专业联动综合实训平台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企业化运行的综合实训平台采用企业化运行的管理模式, 建立实训调度中心等其他各中心, 并赋予其企业的“决策中枢”职能, 按企业组织运行模式纵向管理、统一规划各个专业的实训工作, 负责制定实训岗位责任制度, 考核实训岗位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 负责协调各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 统一安排实训场地, 保障和监督实训教学项目的顺利进行。实训调度中心下设的各种实训中心负责组织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不同产品的生产中心应结合各个专业所开课程类型、课程进度及教学与实训的总体要求, 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特点将各个专业的学生合理安排“进入”生产中心进行实训。实训调度中心一般由教务处、实训指导中心及各个相关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共同组建而成。

(三) 企业化运作、多专业联动综合实训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

企业化运行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的开展,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来保证。因此研究适应企业化运行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平台将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创造性地建立全院性的企业化运行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体系, 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技能项目、技能标准、技能训练方法、技能训练时间及考核方式等实践教学方案。

物流专业综合实训报告 篇2

20xx年12月23日至12月27日

二、实训地点: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训中心

三、实训目的:

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物流理论很难使学生掌握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通过自动化物流设备和现代化物流技术在物流教学上实现,使学生直接面向生产第一线,能直观、快速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岗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牢固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熟悉物流构成要素。

帮助学生能够了解物流在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及物流企业的重要位置和主要作用,熟悉行业企业的主要运作流程,掌握并应用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熟练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物流设施和设备,使学生基本上能适应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岗位技能及职业素养的要求。

四、实训要求:

了解物流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依据学习的理论提出自己的意见,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流程。

五、实训内容:

在实训中心内,总共有八个区域,按老师的安排,每个区域必须要要有3位助教,这二十四位助教不单单帮老师教其余的同学,而要还要对自己所负责区域保证设备的安全及同学的安全。时间星期一内容这是实训的第一天,也是对于我们三位助教来说印象最深的一天,在教室里面,当老师给我们24位助教安排好,对于可以去触摸设备,心情自然是激动的,我们所选储区,更有意师第一个教师教完我们题马上就出的区域是自动仓思的是我们是老的。然而,当老离开的时候,问现了,我们这个区域的设备卡住了,立即找老师过来帮忙,老师也没解决这个以致使一个们只能看着设备,而不操作。好在问题,所上午我自己的能进行下午的时候在我和老师的努力下,当天得以解决,机器回复正常使用。下午是助教教同学练习的时候。

星期二由于对于操作的乐趣,第二天兴趣没减,还在高高兴兴的教能是由于因,致使我器暗桥,损是对面的现故障,由老师,导致着其他的同学,可其他同学多的原们旁边的那台机坏了,接下了的就龙门吊也跟着出于没有及时通知设备一个星期都不能使用,对于助教来说可能会有些紧张,设备毕竟花那么多钱来买的,设备损坏了,赔十在所难免的,然而,老师虽然当时讲了几句,可是后期还是安慰同学,就怕同学心里有阴影,接下来,同学们还在有序的练习者。星期三今天可以说是一个有趣的一天,因为,身为助教的我另能了,实得们可以去外几个功区去学习毕竟要对训中心你一些设备要了解,对于新奇的东西,自然型兴趣会更浓一些,唯一一点遗憾的是,对于暗桥和龙门吊,是没有办法去学习了。

下午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将电动叉车、液压式叉盘叉车等一来到外战”演练。们几位男车、手动托几种车型统面进行“实这就苦了我生了,需要从二楼将托盘拿下来,在训练的过程中,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点还是值得满心欢喜的。星期四今天一天的时间是老师进行考核,不幸的是,我们组又是第一个被抽的,一同六个同学进行考试,心里还担忧他们几个会考的不好,谁知结果和想的几乎没有出入。在这其中,我们助教也有教的不到位的地位,在这里因该自我检讨一下,有意思的是,老师考核我们的5S管理,从操作中我们知道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后的重要性。对于剩下的同学来说,他们就只能在教室里面“候命”。毕竟今天一天都是考核,其他组的考核的东西大致一致。

星期五今天也就是我们做报告的最后一天,每个同学都需要上前面去将这一周的实训体会写出来,对于我们来世,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六、实训总结

浅谈会计专业学生全真综合实训 篇3

关键词:全真综合实训;模拟综合实训;岗位能力

高职会计学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加强会计实践性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目前,国内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训都是以仿真模拟实训为主,极少进行全真综合实训,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做到“以训练为中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全真实训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前,就能如亲临企业管理第一线,进行全面的技能训练,实现“零过渡期”的培养目标,是我们会计专业急需探索的一个实践教学内容。会计专业只有进行全真综合实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全真综合实训的重要性

会计学科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要求培养对象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作技能。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尽管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与企业的真实业务仍有一定差距,学生无法进行实际情况的分析,只能根据已有资料被动地进行经营核算处理,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全真实训能够使学生真正面临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经营核算,经营成果与自身利益挂钩,自负盈亏,这就促使学生必须对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考虑,综合分析,谨慎从事。所以,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进行全真实训,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对实际业务的处理,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会计专业全真综合实训的可操作性

我们进行的是商业企业全真综合实训,该实训由我院提供场地和经营资金,并指派专职教师进行实训指导,具体步骤如下:

(一)设置岗位,分组实训

在全真实训过程中,根据商业企业的经营方式,具体设置执行经理、会计、出纳、采购、销售、仓库保管等岗位。但会计专业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分组进行实训,每组实训十天。

(二)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根据所设岗位,对学生明确职责。要求学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服从执行经理的统一领导,并注意与其他岗位的配合,尽全力保证完成本组即定的经营目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全面考核,奖罚分明

根据学生具体的实训情况,从出勤、岗位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经营业绩、实习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对经营业绩高且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适当奖励,对经营业绩低且表现差的学生进行处罚,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综合分析,总结经验

每学期末,对本学期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经营成果、实训报告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三、会计专业全真综合实训的成效

通过全真综合实训,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巩固理论,加深理解

通过会计全真实训,完善了课堂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提高技能,突出特色

通过会计全真实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会计核算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了高职院校“重实践,强技能”的培养特色。

(三)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通过会计全真实训,学生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锻炼自己全面观察市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做到诚实守信,务实创新,坚持原则,精明理财,增强了人际沟通能力,进而使学生自身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为其就业,奠定基础

在会计全真实训过程中,由于从采购到销售,到成本核算,均由学生在市场环境中独立完成,这使他们对社会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和认识,从而为今后顶岗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会计专业全真综合实训的完善

我们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会计全真综合实训,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如由于场地较小,设备较少,学生人数较多,造成实训时间较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五、结束语

基于多模态教学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 篇4

综合实训是我国高职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验或实习教学。根据外贸岗位能力要求,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模块分为英语交际、外贸实务、现代办公管理等;依据单项→综合的认知规律,综合实训通常安排在实习或就业前集中训练两周以上时间,以商务英语为实训语境,以商务会话、商务谈判、函电与单证等案例为实训内容,规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进出口技能性知识(know-how)。

目前,许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综合实训存在如下问题:(1)现代信息技术未得到充分利用,虚拟商场的建构不够完善;(2)传统课堂上静止的图形和文字难以满足超文本时代高职学生的心理认知需求;(3)双师力量薄弱,懂得信息技术并有涉外商务经验的英语师资不足;(4)实训环节的教学目标模糊,未能有效地体现外贸工作过程导向;(5)外贸企业担心泄露商业机密,不轻易大量接受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实训。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将“多模态(multimodality)教学”概念引入校内综合实训,以建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多模态实训模式,创设虚拟的国际商务场景,给予学生多种模态的认知刺激,使其知识、能力与素质在综合实训中内化与整合,进而适应顶岗实习的要求。

二、多模态教学与建构主义理论

“多模态教学”是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新概念,这个概念侧重师生互动间的语言形态,亦即,接收和感知的形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多模态教学融声、光、电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模态认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多模态识读能力(multi-literacy)是1996年由New London Group提出的新术语,强调多元形式的读写能力、信息交流和多媒体技术等因素的相关性,同时强调多元化社会中各种文化识别能力的多样化;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商务英语专业实训的首要目标,因为学生要了解外国人感知商务世界的方式,同时建立恰当的商业文化图式才能进行有效的国际商务交际。

“多模态教学”概念产生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人类已从口述和读写时代进入到超文本时代,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信息互动活动,例如,电子邮件、MSN、BBS、QQ聊天、视频交流、角色扮演游戏等等媒介,都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意义建构的语域。近年来,校园网已基本覆盖我国高等院校,多媒体进入了实训室,多模态教材(或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开始普及。借助这些资源,语言教师可以选择有声有色的语篇材料,并进行编辑处理,以多模态的方式向学生呈现自己的教学意图。教室中的黑板、计算机、扩音器、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都是媒体,而用粉笔板书、收发电子邮件、听歌、看录像等都是采用符号构建意义的模态。可见,媒体是表达信息的物理工具,而模态是用某种媒体表达信息的特殊方式,通过触觉、听觉、视觉等感官跟外部环境进行互动,其中用三个或以上感官进行的互动叫多模态,正常人之间的互动都是多模态的。所以,语言教学可以借助多模态,诸如听觉的、视觉的、触觉的多种体验和多感官刺激,为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环绕的交互式训练语境,使学生获得交际意识和语用能力。

“多模态教学”离不开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等方面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而多模态教学使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更加便利,因为多模态是图像、文字、声音、多媒体设备、学生和教师的有机结合体,每种模态都是符号资源,都对意义的建构起作用[5];而且,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信息载体具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分布性和数字化优势,信息传递量大且多维,可以建构立体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还认为,(1)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2)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因此,当代教师急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多模态环境下理解各种经历,建构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而且能在多模态环境下创造性地学习和做事,如阅读互联网、设计互动的图像操作软件、电子音乐、科学模拟、虚拟商场等,以改变原来的灌输式教学。

三、多模态综合实训模式

从建构主义观点看,多模态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范围,加速了信息的反馈速度,使更广泛、更真实的互动成为可能,同时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准确及时地提供支架式的协作支持。多模态综合实训模式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实训模式:虚拟商场。其构建原则是:

1.“多模态能力”整合的原则。

多模态能力,亦即,对语境中传递意义的不同方式的能力。实训设计的切入点是从“做”贸易开始,在做的过程中,教师引入多模态教学理念,从上机操作入手,突出“边做边学”,教、学、做融为一体。人与计算机互动的多模态包括:视觉、听觉、触摸、发音器。目前的教材、软件和课件并非理想的“多模态语篇”,需要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并临场进行局部调整,灵活、清晰、形象地演示语篇的信息内容,最大限度地整合学生的多模态接收渠道,充分刺激学生的认知感官。

2.“工作过程导向”原则。

该原则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情景融合。教师用模块化的方式设计实训过程,构建多模态实训情境;学生先修主要专业理论课,再训练洽谈、函电、单证等单项技能,最后综合操练国际贸易全过程的技能。在虚拟情景中,教师充分利用多模态方式,强化实训的综合性、互动性、真实性,采用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内容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等方法来评价实训过程的实效性。

虚拟商场的构建方式是:在仿真系统提供的模型和数据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仿真操作并对系统进行调整控制,系统涉及数字化文字、图像、照片、表格、音频流、视频流、动画等符号资源,师生运用这些资源完成多模态的意义建构[8],比如,指导教师借助案例模拟、情景设计、学生作业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合同编辑、贸易制单、涉外礼仪与谈判等。

这种虚拟商场要求把多个教学软件系统集成在一个应用平台上,使各个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在系统内学生对照实训指导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多种管理身份的人性化互动式操作。例如,①外贸单证EDI系统:由计算机把各种商务文件(包括订单、发票、提单、信用证、进出口许可证等)转换为标准的电子数据信息,并进行自动传输和处理;②作业系统:受训学生按照系统指令来操作,系统自动按“完成通过”或“发生错误、重新操作”给出评语,并对“完成通过”自动记录归档,便于师生查询;③考试系统:教师在该系统中出题,学生每人一机在终端上答题,师生可以查阅考试成绩。

在虚拟商场中,实训内容是由多模态塑造的,只有多模态语篇的演示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才能建构商务英语的多模态实训语境和语场;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和多模态信息创设特定的语式和语旨,引导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通过人机交流和人际(师生间或学生间)交互协作,对任务或项目进行讨论、会话或自主练习。

四、多模态综合实训的实施

准备:实训之前,指导教师向学生明确规定上机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和任务要求,并详细解释实训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借助参考书、工具书,阅读实训手册(指导书、教材);引导学生通过百度、google、在线翻译等媒介了解英语语用知识与商务套语,关注真实的单证、会议记录、商务谈判等信息。在商务调查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教师制作课件,选择幻灯、视频、录像和图片等多模态语篇材料,尤其是实训软件,例如,《浙科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编著),该软件编制依据是:《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函电》、《报关实务》、《运输实务》、《网络营销实务》、《UCP600》、《ISBP》等教材。实训软件既是人际交互型的,又是人机交替型的,并以多模态为特征。这些多模态语篇在语言实训中呈现多维、超文本、快速、清晰、轻松等优势,能使教师的意图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促进意义生成,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企业文化、贸易工作过程。针对实训项目特点,教师集体备课、分工合作,设计相应的实训目标和流程,精选最能反映当前商务活动的本地化案例,包括背景描述、体裁、任务要点等。

实战:教师运用多媒体使那些原本静止的画面和文字流动起来,创设多模态商务语境,既有自然言语交际,又有非言语交际,必定增加学生在商务会话、商务谈判、商贸业务中的语言输出。

商务会话内容涉及接待、日程、约会、报告、记录、打电话、银行业务、生产、参观公司等商务情景,所以学生要清楚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及其场景,如:招聘会、面试、签订合同、商务洽谈等。教师及时分配任务、反馈评价,借助多模态语篇及时地展现所教内容的背景,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多模态信息,结合语篇中的商务材料和案例,让学生感性认识一般商务会话的真实情景。因为多模态语篇凭借电脑的视听系统能够实现跨文档、跨格式、跨时空、跨文化的链接,这种非线性的“跳跃式”阅读方式突破了自然语言在课堂上的局限性,形成多维的立体教学环境。

在模拟商务谈判中,指导教师充当组织、指导或协调的角色,通过简明的课堂话语和视频模态,给学生放送谈判录音实况,持续5分钟~30分钟不等,创造仿真的谈判情景,以利于学生回味与模拟,进而达到深层次的意义建构:了解谈判流程、语气、方式与礼节,熟悉谈判的形体语言与套语。组织角色扮演时,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或对子,要学生事先熟悉自己的角色、语气和动作。因为商务人员熟悉别国文化背景和习俗,把握谈判对方的性格特点,才能在谈判中掌握主动。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欧美人时间观念强,而亚非拉国家不太注重日程的安排;美国人充满自信、单刀直入;日本人讲究礼节、间接迂回;英国人沉稳、讲究仪表,等等。

在商贸业务活动中,目前90%以上使用的是E-mail、传真和电话,而往来信函的写作与翻译内容包括:贸易关系的建立、询价、还盘、订单、合同、付款方式、装运方式、保险手续、索赔和仲裁等流程。为了体验流程中的真实情境,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建构性”地吸纳技能性知识。首先,教师将实训软件中的电子表格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虚拟商场中进行语言输出:看懂或擅自主要的商务单据、摹写商务函电。在擅自或摹写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主持人:组织、引导、把握方向、及时点评。因为商务英语词汇的专业术语多,句子结构复杂并带有长句、复合句或并列句,而且写作格式规范、结构严谨,用词专业性强、讲究礼貌原则。对于这些词、句、篇方面的问题可以协作交流,尽量用英语,有时用汉语。学生填完表格,并将有关数据输入实训软件,自动生成评估结果,教师对各小组或个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将多模态教学概念应用于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模态虚拟商场,是商务英语专业基于情境和案例的、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合作式训练模式,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以及认知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多模态实训过程充满真实性和趣味性,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和节奏,通过英语会话、解读、摹写,最大化地进行语言输出;多模态实训教材的选择与开发、多模态互动学习的模态搭配,必须在语境再造、信息传递、意义建构等方面显示出实效性,能够适应高职学生在超文本时代的认知方式变化;商务英语教师更要提高多媒体应用能力,从多元智能角度出发,依据高职学生的认知需求来开发多模态实训课件的功能,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的意义建构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校内综合实训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创:ESP与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宿州学院学报,2008-10

[2]Norris,S.Analyzing Multimodal Interaction: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4

[3]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66):59-91

[4]Hill,D.R.A personal view of multimodal computer-human dialogu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024-64

[5]Williamson,Ben.What are multimodality,multisemiotics and multiliteraies[Z].NESTA.Futurelab,2003

[6]Dufy,T.M&Jonassen,D.H.Constructivism;New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M],1992

[7]Papert,Seymour.A critique of technocentrism in thinking about the school of the future[J].M.I.T.Media Lab Epistemology and Learning Memo(2).1990

[8]Kress,G.&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London:Arnold,2001

[9]胡壮麟董佳:意义的多模态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06

多专业综合实训 篇5

200920432151 国贸(2)班 姚航

今天2012年9月12日,我们结束了为期三天的现代服务业跨专业综合实训——核心业务也。在实训的第一天老师首先为我们讲解了这个模拟训练的目的,实训软件模拟的流程,出现各种问题时处理问题的注意事项。

这个软件模拟的是几家卖手机的公司相互竞争的一个业务模拟,内设银行,工商局,税务局,审计局,物流公司,招标公司,还有个什么出口部门。这些部门都是学生参与的,办理相关事项需要到相关的部门办理,总得来说挺真实的,就是中间的环节很多,很繁琐.虽然是一只小麻雀,但却切实体会到了企业运营的基本规律和根本问题,看到了以往没有过的视角。在我们小组中我荣幸的扮演了CEO的角色,通过实践我发现;企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财务问题,企业的经营活动、破产危险都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流活动,要最大限度提高企业效益同时避免坍塌危险,就必须有准确的财务分析和预测;其二是竞争的不确定性,由于招标投标都是独立完成,而且7个小组完全独立竞争一个市场,所以其竞争是一种互动关系,竞争参与者的决策往往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与对招标公司分析的结果。通过这个游戏,确实发现自己确实缺乏企业整体运作的思路和工具。今后的学习中,在了解各种管理工作具体方法和内容的同时,也注意思考部分工作在企业整体运作中的位置和影响,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具体工作的方向。研发产品的方向,不一定只有市场最广的,可能市场小的产品竞争者少,效益更好。

跟随型公司策略:市场(品牌)领先者地位的取得需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尽管这个地位可以给企业营销带来很大好处,但巨大的成本也可能把企业拖垮,有些央视标王就因为高估这个领先地位能给企业带来的营销帮助,同时忽略了企业财务状况实际,导致失败。因此,有时候,采用跟随者战略,往往可能企业投入的性价比更好。

市场竞争中,相互间信息情报的了解非常重要,了解了对手的财务状况对于了解对手的竞争实力和决策倾向,具有极大帮助。对于信息的捕捉要迅速并且全面。所以我们对于市场销量预测分析,原材料库存状况,订单完成动态,固定资产汇总走势,产品需求比例,产成品销售价格波动,现金库存量走势,人力资金投入分析等指标应进行综合分析,树立长远的思想,全局观念,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观测。

多专业综合实训 篇6

【关键词】跨专业 综合实训 翻转课堂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181-02

一、研究背景

翻转课堂的思想与实践起源于美国,后被无数学者发展。直至2011年,Salman Khan在TED发表主题为《让我们用视频重造教育》的演讲,翻转课堂才为全球教育工作者熟知。与此同时,翻转课堂也成为全球教育界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随着技术与课程的高度融合,国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也趋于白热化,学者们在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对于实训课程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还鲜见。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更加注重实践能力,更加强调实践经验,因此需要探索出一种更科学的教学模式来实现跨专业协同训练,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管理人才。

经管类学科多数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十分密切。经管类学科培养的人才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践教学是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为强化经管类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的高校积极推行实践教学改革,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为经管类实践提供仿真的实践环境和条件,并且单独设置实训课程,以保证实训学时,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正接触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流程和实际环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搭建知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虚拟仿真实训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及采用翻转课堂后对成绩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还鲜见。因此,本文以太原工业学院经管系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例,于2015/2016第一学期对财务管理专业6个班的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翻转课堂跨专业综合实训教学试点教学研究,以验证该类虚拟仿真实训是否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及学生是否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与抽样

1.准实验设计。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由同一位老师指导跨专业综合实训。为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实验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为期均为两周,总学时68学时。考虑到实训周期长短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均选择实训第一周34学时作为实验期。第一周将前三个财务管理班选为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实训,第九周将后三个财务管理班选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训,实训结束后完成一份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该课程的成绩分成团体分和个人分两项,该实验针对团体分。并且团体实训成绩由系统自动评分。

2.实验对象描述。参与实验的对象为财务管理专业6个班。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为经管系必修课,面向该系四年级所有专业学生开设。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采用虚拟仿真企业模式经营实训系统,最大限度地模拟一个公司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真实运作状况,同时探讨在电子商务时代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将战略管理、管理学原理、营销管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领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涵盖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CEO竞聘、招聘组建团队、进行企业注册、经营,扮演总经理以及生产、营销、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研发等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该公司每年的经营做出一系列决策,并与其他企业经营模拟参加者扮演的虚拟公司竞争。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公司战略资源的合理流向与优化配置,提高风险规避意识,培养经营战略家的良好价值观、风险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现代管理理念等。

教师实训开始前对所有参与实训的学生介绍该实验,并征求学生的意见,同时强调研究中涉及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与个人得分无关。

3.教学内容和教师的选择。两组教学内容为企业模拟经营。两组教学内容和进度相同。两组授课教师均由同一人担任,该教师曾经带过两届51个班级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在进行本次实验前从未在教学中实际运用过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二)实验过程

1.微课的制作与选择。教学计划制订完毕后,开始录制经营规则视频,共录制微课的数量为3节,每节课10-15分钟不等,累计时长45分钟。微视频在开课前上传到实训中心网站在线学习板块,在实训开始前,教师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自学。

2.教学活动设计。实训开始后,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后进行模拟经营。实验组则直接进入模拟经营,教师针对模拟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指导。实训全部在监控条件下进行。

(三)教学效果的测量

1.成绩说明。实训第一周,参与实训的两组均采用传统教学讲授辅导,辅导结束后进行模拟经营,模拟企业运营6个季度。标准分为100分,将该成绩作为前测成绩。

实训第二周,轮换岗位之后,对于控制组仍旧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实验组则采用翻转课堂的方法。模拟经营6个季度,将该成绩作为后测成绩。

2.有效样本的界定。样本选取同时具备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的样本,均为10组。

三、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和后测成绩分布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控制组的前测平均分高于实验组,这是由准实验设计研究的局限所致。其一,因为两组分组随机因素小;其二,由于学生自身基础知识及实训体验等方面存在差异。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标准差相差不大,说明这两组学生水平基本相近。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实验组标准差为10.49,小于15,而控制组的标准差为21.61,说明经过翻转课堂实验后,实验组学生之间的差距较控制组要小得多。这初步说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使大部分学生学有所得,效果比较明显。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通过准实验设计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尝试表明,虽然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成绩不对等,但从生源质量上并无明显异质。从后侧差值上看,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这一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积极的作用。

(二)讨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创新实践。而跨专业综合实训是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专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通识课程。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跨专业实训在时间和空间上做了最大限度的延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大限度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素养、能力,在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同时,改进了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提高了创业项目孵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曹晓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桑新民,李曙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

[3]付兰敏.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基金项目】太原工业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跨专业实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杜 娟(1983— ),女,山西长治人,太原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

多专业综合实训 篇7

目前, 高职院校教改的方向是: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新模式, 以工作项目为核心来组合知识、技能、行为态度, 以较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单元组织教学。

为保证综合实训的有效性, 必须使学生能够接受全过程的操作训练。通过完成一项完整的生产项目 (任务) , 让学生体验生产各环节的主要技能要求, 了解生产的程序, 体会生产各环节的重点和各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为此, 建设功能完备、效率充分的综合实训室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机电综合实训室建设使用现状

利用原有的单一功能实训室, 轮换进行实训一般有金工实训室、机械拆装实训室、检测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数控车 (铣) 实训室、加工中心实训室、CAD/CAM实训室等。这一类型有几方面不足: (1) 各实训室大多只为某一门课程的专项训练而配置。 (2) 仪器设备多属于教学型。特别是电类设备, 基本上还是以原理验证为主, 接线方式延续了接插方式, 主要部件基本密封在设备内部。 (3) 综合实训时, 虽然安排了多个项目 (如有数控编程、工艺编制、电气控制、操作加工等) , 但主要从单项技术或技能角度出发, 项目间的联系较少, 没能整合于生产系统全过程中或产品制造周期中, 学生缺乏机电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系统性培训, 这种单项操作技能训练与企业的实际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4) 实训效果不理想。由于受时间、设备数量、准备工作等影响, 经常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实训任务, 导致实习效果降低。

采购 (或建设) 综合性台套设备, 模拟仿真为主一般采用机电综合实训平台, 如THJDME-1型的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FMS50系统等。其主要特点是可在同一台 (套) 设备上 (或通过模块化搭接) 完成多项技术的训练, 如机电系统的控制、组装调试、常见故障的分析诊断等。存在的问题是这种实训较多地还是一种模拟性 (仿真性) 训练, 缺乏实际生产环境的氛围。一般单台 (套) 设备较贵, 只能是多人配一套设备, 导致在实训中出现很多学生围在一台设备旁, 自觉性强的学生可能学习到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自觉性差的学生往往游离于实习之外, 实习效果也较差。

企业实际情况及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目前制造企业的情况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是传统加工设备仍被广泛使用, 也有一些先进装备 (如加工中心等) ;产品更新较快, 较多地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形式;要求操作者既要有很好的专业能力, 也要有较强的岗位应变能力。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制造企业的组织模式将出现一些新的特征, 如不搞“大而全”、而做“小而专”;机构精练、管理层次少、柔性可重构;既注重高科技的应用, 又重视发挥人的作用, 重视提高人的素质。因此, 在综合实训中应重视生产组织形式对人才的要求, 做到技术、生产组织形式与人员综合素质三者的有机融合。

对机电综合实训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一, 综合实训室要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在职业能力培养上, 应从以往单一的分离实习转变到能从产品全过程出发的整体实习;从基本技能的重复训练发展到设计制造、维护管理并重的综合训练。

第二, 在设备配置上, 一定要采用企业真实的设备, 并兼顾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做到应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第三, 在组织形式上, 要采取具有真实工作氛围的生产模式, 做到教学环境的仿企业化建设。

第四, 既要提高技能训练水平, 也要从质量、成本、效益、安全、环保等工程系统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训练, 以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生产经营意识。

构建柔性综合实训车间的设想

第一, 选择典型产品, 根据产品流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 组成若干个独立的柔性综合实训车间, 如图1所示。做到以产品需求为组织目标、以产品流程为原则, 体现在面向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专业技能要求。

第二, 各柔性综合实训车间的设备配置从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出发, 硬件以少量的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为主体, 同时配备一定量的普通机床和手工操作工位, 不同形式的物料运输装置以及相应的工夹量具, 并配有通过局域网连接的专用计算机;软件则由工艺文件管理、作业计划和进度管理、数控编程和仿真程序、设计资料图册等组成, 如图2所示。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 柔性综合实训车间可成为能进行一定范围零件加工的独立制造系统。

第三, 在每个柔性综合实训车间内, 强调自主管理。参加实训的学生不仅负责操作加工, 而且要参与部分生产管理活动, 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操作机床、工艺编制、数控编程、进度控制 (从实训开始获得加工任务和完工日期, 加工任务管理和分配以及进度计划都在内部进行) 、物料管理 (除毛坯外, 加工过程所需的刀具、夹具等的保管) 、质量控制 (常用检测仪器和质量控制手段在内部配备齐全, 由学生负责并由教师掌握) 、日常的设备维护 (润滑、清洗、检查、调整等) 、一般故障排除等工作内容。

柔性综合实训车间模式的特点

第一, 实现了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一方面, 车间设备的配置上, 既有先进设备, 又有普通设备, 通过合理规划, 可做到既符合企业的实际, 学校的投入也较经济;另一方面, 车间针对不同的产品工艺流程、技能训练要求可作动态调整, 增加了组织结构的柔性, 符合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企业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二, 每个柔性综合实训车间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封闭性。柔性综合实训车间是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系统, 内部自成体系;学生一专多能使组织机构精简, 提高了工作效率;学生自主进行质量管理, 主人翁意识得到加强;工艺编程和数控编程均在生产一线;不同岗位间的信息在内部流动, 流程短, 反馈及时, 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 岗位工作内容丰富。内部不设专职的计算机操作员, 学生的工作内容是按照工作轮换的原则进行安排的。要求每一个岗位人员一专多能, 工作岗位可以轮换。因此, 通过在柔性综合实训车间岗位训练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特别能适应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 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创业。

第四, 组织形式灵活。与企业的区别在于车间组织形式灵活, 层次简单, 可做到综合实训的内容与职业岗位内容相结合, 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员工角色的转变, 体现出能力培养专业化的工学结合特征。

确定一种既符合当前教学实际, 又适应未来发展的实训方式, 在各专业的职业分析中很有必要, 柔性综合实训车间模式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虽然不同规模、不同装备水平的柔性综合实训车间的岗位内涵有所不同, 但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其出发点和思路对不同专业的综合实训室建设都有借鉴意义。

摘要:通过分析现有机电综合实训室的建设使用情况, 提出了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模式及柔性综合实训车间的建设思路, 并分析了其主要特点。

关键词:柔性综合实训车间,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训室

参考文献

[1]张远明.向工程训练转化的金工实习教改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0, (1) .

[2]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4) .

[3]张曙.论独立单元综合制造和管理系统[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2, (3) .

电子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篇8

相对与本科教育,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强调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1], 而电子信息专业是针对电子信息行业所设立的一个专业,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以满足当前电子行业对各种实践操作型的人才的需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综合实训”是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前的一次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 其训练内容与质量对学生参与实习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关注实训教学改革, 科学安排实训内容,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有利于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就业质量[2]。

1实训教学现状与不足

当前高职电子信息专业所开设的实训往往是根据开设课程选取训练知识点, 安排实训项目, 受到实训师资、实训场所、实训设备的制约, 与行业企业专业需求结合度不高。而且由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时刻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 使得现有的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电子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多年, 开设时间安排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三学生毕业实习前最后五周时间, 开设该实训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训练, 让学生先一步感受实际工程应用项目设计制作的全过程, 为即将投身的工作做好专业知识的铺垫准备。但长期以来受到师资、场所、设备等条件的制约, 实训项目及训练知识点的选取, 与行业企业专业需求结合度不高, 实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训项目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目前大多数的实训项目都主要停留在理论分析"绘制原理图"编写程序及电路板焊接等方面。对电子产品在生产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 如生产加工工艺、故障排查、系统优化、抗干扰、性价比等很少涉及。由于没有走校企共建的新路子, 实训室缺乏职业特点, 学生所学所做的没有来自企业和行业的真实产品, 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均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1.2实训场所为单一的实训教室

实训项目应该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实训场所不能走出实训室, 走入企业, 对学生的学习、认知存在一定的影响, 所设置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也不具备说服力。

1.3师资队伍项目经验欠缺

近年来, 职业院校都在大力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建设, 大多数高职教师都具备了双师资格, 教师实践动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但与真正行业企业一线的工程师、技术员相比, 在工程项目设计、产品生产等方面认知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 “电子专业综合实训”要求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 对师资工程实践经验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1.4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足

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专业综合实训”由于现行实训课程体系的条块分割, 实训项目往往直接给出一个可以完成的任务, 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

2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 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实训教学现状与不足, 需要对实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从以下5个方面, 对实训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如图1。

2.1实训项目源于企业

实训项目的选取非常重要。目前所开设的实训内容主要来自教材, 这一类型的实训虽然有助于学生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 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然而所开展的实训内容和目前社会企业所需要的电子信息专业技能有较大的差距。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教学团队, 在走访本地电子企业, 深入企业学习锻炼, 分析电子专业毕业生岗位及技能需求后, 选取企业真实项目智能环境测控系统作为实训教学项目, 综合训练学生电子线路设计、电子CAD绘图、单片机编程、电子产品生产、通信接线与调试等知识技能, 真正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去。实训项目改革,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工作热情, 学生实训的参与度及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升。

2.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 但受到经费、场地、师资等条件制约, 往往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实训基地, 主要依托位于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家电维修与测试中心。“集约共建、资源共享”是现代工业中心共享实训基地的本质特征。实训基地的开放共享, 极大地提高了实训设备的利用率和受惠面, 降低了实训成本, 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同时, 中心引入企业, 与企业共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3], 引进企业先进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生产技术和工艺, 提升基地内涵。

“电子专业综合实训”实训场地采用校内实训室与企业现场相结合的方式, 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实训兼职教师, 进行项目讲解与考核评价,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开展的实训, 更具企业氛围。

2.3信息化教学手段进入实训课堂

信息化教学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过程,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4]。信息化教学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

近年来, 教育部与江苏省教育厅越来重视信息化教学改革, 资源库、微课、慕课、各种形式的信息化大赛无一不证明了实训课堂的信息化改革已然成为新形势下实训改革的大势所趋。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过程中, 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 引入大量企业案例素材制作成视频, 将老师与企业工程师讲课录制成视频, 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 形象地展示了每堂课的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了知识技能点的信息量。

2.4实训课程考核改革创新

考核是教学工作中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知识、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5]。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 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传统的实训课程考核一般采用等级制, 综合学生平时实训表现、实训报告、技能测验等来评定, 分别按一定比例计算出学生的实训总成绩。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经常会导致片面、不公正,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综合实训”考核方式改革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 量化过程考核, 弱化结果考核。

指导教师需要掌握学生每天的实训质量、任务完成情况、实训表现, 全面地评价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表现, 了解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2) 考核标准“多元化”。

高职人才培养要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必须要求实训教学考核标准的“多元化”。在考核内容上, 综合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实训报告、学习态度、出勤及纪律表现、新知识学习及应用能力以及诚实信誉等。在考核方式上, 可以通过测验、操作、答辩等方式完成考核。考核的人员, 以专任教师为主体, 学生、企业工程师参与共同考核。企业工程师能够严格给出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及岗位称职度, 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的互评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视学生的诚实和信誉度考核。

高等教育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地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学生的诚实及信誉度是学生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训考核中, 指导教师检查学生自评、互评结果的同时, 给出相应的诚实及信誉度登记, 出现信誉度较差或极差者应及时批评教育, 纠正不良习气。

2.5与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毕业设计相结合

“电子专业综合实训”是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最后学业阶段的一次综合训练, 学生在完成给定实训项目的同时, 不应局限于单一项目。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对项目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 拓宽学生视野与知识面。结合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科技创新项目, 挑选专业相关度高的典型项目进行简明剖析, 并结合毕业设计要求, 精选优秀毕业设计案例讲解, 丰富实训内容,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3改革效果与可行性分析

通过以上举措进行实训课程改革探索, 我们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了数据统计。

3.1学生对实训课程改革的评价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综合实训改革已实施2年, 根据每年毕业生跟踪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学生对本实训课程的总体认可度在改革实践的2年中有了显著提高, 课程有效性评价从2012年的74%上升到2014年的83%。学生对专业综合实训的内容选择、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持满意态度。

3.2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肯定

电子专业综合实训改革实施的2年中, 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从原来的52%上升到了60%, 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 多数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持认可态度。

3.3同行的关注与高度评价

在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一度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对专业建设的讨论意见中, 参会专家们对本实训课程改革的可行性给与了高度评价。兄弟院校到该院参观学习中, 对该实训课程改革举措及取得的效果也给与了肯定。

4结语

“电子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在项目设计、实训场地、师资配备以及内容组织与考核方式上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通过校企共建、信息化教学、考核方式多元化、知识拓展等途径, 实训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也获得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所取得的经验对其他课程的改革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社会在发展, 技术在进步, 实训内容要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 电子专业综合实训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将是今后本课程改革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大农.校企协同共建平台:培养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 (06) .

[2]程宝国.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初探[J].内蒙古统计, 2008 (02) .

[3]李丽华, 卢元.校内“三合一”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5 (02) .

[4]陈金华, 李玉兰, 刘新, 郭纪源.高职院校电子实训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 2013 (30) .

多专业综合实训 篇9

1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改革

现代物流的趋势是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 通过数字技术服务物流业是物流管理的趋势。结合本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经验, 物流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一) 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计划设置为素质教育、技能训练、综合模拟及实训实习四个环节。一是依据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文化理论课程学习;二是依据物流管理类别实施物流专业的学习与实践, 掌握物流管理程序、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三是依据物流企业业务需要设置岗位综合模拟, 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四是依据就业诉求, 培养应用能力、职业素养等。

(二) 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

课程教学要以课程学习与企业岗位相衔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亟需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通过模拟网络系统平台将实训中心设置为物流管理市场化, 使用数据信息办理物流公司业务和原始票据, 构建虚拟网络背景下物流管理生产在线平台, 通过在线平台驱动区域物流交易、包括单据的使用、软件操作、技能提高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物流企业实践中, 培养师徒制, 意向合约, 签订服务年限, 招之能用, 用之能行, 行之有效的机制, 特别是劳动观念和职业素养的塑造。

(三) 物流管理校企共建对接机制

学院在教学中与设置与企业岗位相对接, 建立校企共建资源库, 对学生实训学院应调整计划由第五个学期提前到第一学期结束, 每一学期结合课程与课程相关的企业岗位设计, 通过顶岗实习, 将课程所学知识、与就业相衔接, 使学生尽快融入企业员工角色, 保证毕业、就业无缝对接。通过校企共建机制的实施, 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岗位相链接的操作系统。

2 物流管理课程构建与教学的创新

(一) 物流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设置

物流管理专业亟需人才, 尤其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从业务操作员和业务主管来加强培养, 部门经理需要拓展培养, 对物流管理筹划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物流管理操作员的业务, 包括对货物仓储的配送方式、货单的调度实施、国际货运单证处理、物流货物信息录入;业务主管侧使用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物流管理筹划等。毕业生初入职场面对的是操作员的基础工作, 经过多年历练才进入业务主管、部门经理, 负责仓储配送部、物流运输业务部、企业信息管理部工作。

(二)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与实施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涵盖物流管理业务中的任务及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实施, 从实践课程体系的组成来说, 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岗位的职业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物流业务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第三阶段企业顶岗实习, 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职业道德。

3 物流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建设的构建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的相关文件, 加快发展高职教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

(一) 完善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建设, 建立仿真型物流管理公司

针对现有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考量实训实习模式、基地建设软件、岗位环境、岗位职责等设计实训沙盘、提升企业文化等。改善校内实训条件, 拓展校外实训建设。促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平台以信息化物流业务流程为支撑、学训一体化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使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相融合、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相衔接, 打造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规范化, 实现融技能培训、服务社会等多功能的综合实训中心。

(二) 实现校企物流资源共建、资源共享, 健全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建设配套制度

考虑物流管理专业业务的特殊性, 校内生产实训的方式:一是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员工培训,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动态数据库, 实现校内物流管理软件的科学、规范, 开发仿真生产的交易和操作模拟平台。二是实现校内实训与物流公司的无缝对接, 使用云计算机软件, 研发物流管理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宏观上, 国家应在物流业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上给予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支持, 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导下, 物流业的发展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会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物流管理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才会真正的发挥实效, 用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义生.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 2009 (11) .

[2]江利民, 谢远光.高职学院专业实验室建设标准的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1) .

多专业综合实训 篇10

关键词:侦查,模拟实训,平台

如何提高侦查专业学员的实战能力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各公安院校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而我们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 将侦查专业学员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课程用模拟实战的教学方式组织实施, 构建一个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平台, 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为此, 本文结合我院现有经验, 探讨如何通过该综合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 使学员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

一、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目标

侦查专业模拟实训平台的构建是公安院校针对侦查专业课程整合, 模拟公安实战, 提高学员综合能力和素质所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该平台主要是考察学员对侦查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痕迹检验学、法医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构建目标如下:

通过模拟公安机关侦查业务活动, 使学员亲身感受到犯罪嫌疑人的凶残狡诈, 体验到侦查环境的复杂多变, 决策的果断科学, 工作的协同配合, 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认识到自身业务素质、理论素养对侦查工作进程的作用, 从而使学员在今后的侦查工作中能够保持头脑清醒, 思维冷静, 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制定正确的侦查方案, 选择具体侦查工作准确的切入点, 形成思维定式, 总体上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组织的构建

1. 教学系部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

现代教育体制既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又要求充分地利用学校现有各种资源, 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使用效益。公安院校在构建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平台时需要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

一是侦查系各教研室之间的整合。一般而言, 侦查系各教研室都有其业务侧重点, 如刑侦教研室专注于侦查措施与侦查策略的研究与教学, 预审教研室则更侧重于讯问业务的研究与教学。而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侦查的规定, 现场勘查、各项措施的运用、第一次讯问和侦查终结等都是侦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所以构建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平台就意味着整合现有资源, 由刑侦、预审等教研室分段指导, 各负其责地来完成综合模拟实训的任务。

二是各个教学系部之间的整合。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包含着很多知识要点, 学员要根据侦查模拟的情况, 对自己所学的包括现场访问的方式方法、现场照相、痕迹检验、文件检验、法医学、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一一实践和验证, 同时将分散的知识点融合到一起, 形成完整的现场处置理念。而构建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平台必然需要整合各个教学系部的资源, 形成流水作业的局面。如围绕一个模拟刑事案件的侦办, 法律系主要负责学员办案程序的合法性审查, 侦查系与技术系负责学员模拟侦查实训, 计算机系主要负责学员模拟网上通缉、网上取证、I P地址追踪, 实验器材则统一由实验中心负责等等, 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综合模拟实训的效果。

2. 教师队伍的构建

目前, 公安院校侦查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着教学、科研任务重, 没有多少时间去公安业务部门锻炼, 缺少基层实战经验的问题。而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平台需要的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 又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指导教师, 否则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 各公安院校应当根据教学实际情况, 为专业教师多提供一些便利的挂职锻炼、参与办案的条件。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去公安机关实习、办案、调研、培训等等, 让教师充分了解公安实战部门的运作, 掌握必要的办案技能, 提升业务能力, 确保实训教师队伍的素质过硬。

此外, 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不同于单纯的理论讲授课, 而是同时涉及多个专业的知识, 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应用, 也包括多个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 更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 因此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 为了圆满完成实训指导任务, 我们需要将不同专业的教师交叉分组, 其中实战经验最丰富的教师为组长。每一组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培训, 预先解决教师在应对综合模拟实训时面临知识、技能上的不足问题。

三、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环境的构建

1. 实训场地的布置

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的训练场地主要是利用学校的模拟现场勘查实验室、模拟社区内的银行、商店、酒吧、美容院等训练场地, 根据所设置案情的需要还可以将实验楼内的教师办公室、校园内部分适宜布置为室外作案现场的地点作为实训场地。在实训场地的布置当中要特别注意现场的逼真, 且要尽可能与案情、周边环境和涉案人员的场景吻合。

2. 实训器材的准备

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的实训器材主要是根据实训的需要事先准备好各种侦查器材、模拟器材及相关的法律文书。例如, 警用沙盘、警械武器、数码相机、电化设备 (电视、电脑、投影仪等) 。我们专门印制了用于实训的包括“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呈请报告书”、“询问笔录”、“讯问笔录”、“拘留证”、“逮捕证”等在内的办理刑事案件所需的30余种法律文书。另外, 还可在实训现场安装监控录像设备, 把学员操作的整个过程自动录制下来, 一方面让学员观看自己的操作, 可同步观摩, 从中发现问题, 加深印象, 增强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用于教师总结时回放使用, 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内容的构建

1. 实训案例的设计

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的案例设计要科学、合理和新颖, 这是决定该实训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 我们在设计案例时需要统筹规划, 精心构思。首先要考虑到该案例的设计要符合教学规律和要求, 难易适度, 切合学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其次是对实训的现场整体构思要层次分明、突出重点, 内容情节上要逻辑严谨, 合情合理, 不能有明显的漏洞。在训练内容上要做好“伏笔”, 启发学员在模拟训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 为了更及时地了解侦查业务, 贴近公安实战, 我们可以将公安工作一线最新的典型案例运用到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当中, 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必要时, 对真实案例进行加工改造, 以符合模拟实训的要求。

2. 实训项目的设计

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是教师根据实际案例设计案情, 制作模拟犯罪现场, 由学员组队在有专业实践经验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地进行案情分析和侦查分工, 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开展侦查的综合性训练。

一般而言, 公安机关刑事侦查业务的办案流程可分为案件受理、立案、调查访问、搜查、辨认、讯问、跟踪追捕、审查证据和组建办案卷宗九大环节。因此, 为了贴近实战, 全方位锻炼学员的操作能力, 我们需要紧紧围绕一个案例全面设计上述实训项目要素。例如, 我们曾经设计了一宗故意杀人案, 案情为张×与何×互为邻居, 一天两人为琐事发生纠纷, 张×一怒之下拿把水果刀趁何×不备将其杀死, 然后潜逃, 何×家属下班回家发现尸体随即报案。在案件的设计过程中, 我们安排了如下情节: (1) 何×家属报案 (填写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 ; (2) 到现场的分工处置 (现场保护、现场访问) ; (3) 进入案发现场 (现场勘查、现场照相、现场绘图、制作现场勘查笔录) ; (4) 案发现场留有的血迹 (血迹检验) 、指纹 (指纹提取和比对) 、鞋印 (足迹提取和比对) ; (5) 现场无搏斗痕迹、有一把带血的水果刀 (根据侦查规律判定为熟人作案) ; (6) 案发时间现场有何异常 (调查询问) ; (7) 现场分析, 刻画犯罪嫌疑人; (8) 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制定侦查计划, 开展侦查工作; (9) 形成重点犯罪嫌疑人 (1、2、3号等对象, 逐一排查形成重点犯罪嫌疑对象) ; (10) 采取侦查措施 (通缉、跟踪、辨认、搜查等) ; (11) 深入调查 (搜集证据) ; (12) 对重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 (拘传、拘留等履行法律手续) ; (13)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 (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审讯策略和方法) ; (14) 报捕; (15) 案卷整理 (形成诉讼文书卷、证据卷和侦查卷) 。这样, 通过围绕一个案例开展的综合模拟实训工作, 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学员的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 实训时间的安排

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为期两周。其基本的时间安排是:每一个训练小组在实训前至少一周时间内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综合模拟训练计划和考核成绩评分标准。在开展模拟案件侦查前一天的时间对学员以前学习过的侦查学内容进行回顾、充实和提高。接下来给学员一天的时间勘验高仿真的模拟案件现场。此后一周半多的时间都由学员用来排查线索、搜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最后一天用于案卷材料的整理加工制作和综合实训汇报总结、讲评。

4. 多种实训方式的综合运用

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以一个教学区队为单位进行, 除演示性实验和部分分析性实验必须使全体参加实验的学员集中观摩或听、看资料外, 考虑到训练器材和场地以及质量的保证, 学员的组织可以每10-15人为一个训练小组, 由两名教师负责指导, 训练分组进行。实施中, 学员不同组别之间相互充当不同的角色, 即犯罪嫌疑人、知情人与侦查技术人员等, 通过互换角色来完成整个操作与训练。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我们除了采取由指导教师设计好相关案例和现场, 按照模拟训练要求和目的, 由学员动手进行操作训练的方式外, 还采取了其他模拟实训方式, 如实地观摩模拟实训方式, 可以任意挑选一组学员来进行模拟实训, 由其他学员站在旁边进行实地观摩, 这样既可以促使进行模拟实训的学员尽快进入角色, 认真模拟训练, 也可以使其他学员通过实地观摩、比较来发现其与其他同学间的差距, 从而激发学员求知欲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该方式还可解决模拟实训中专业指导教师过少带来的不足。此外,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 基于仿真技术的出现, 还可以采取虚拟现场勘验、数码摄录像与编辑、电脑模拟画像、计算机现场绘图、网上通缉等实训方式, 使学员在不必冒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实际操作, 甚至可以尝试对物证进行不同的技术处理, 以检验自己的分析判断是否正确, 或进行某种高级的技能训练, 从而促进模拟实训效果的提高。

五、结束语

我们采取了上述一系列相关措施, 构建了我院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平台, 该平台的构建对公安院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提升公安干警的综合素质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随着公安工作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复杂情况的不断出现, 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平台在教学环境、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和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 以适应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志平, 陆才俊.侦查学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猪瘟的特征与免疫下一篇:句子的表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