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优化配置

2024-07-14

专业优化配置(精选十篇)

专业优化配置 篇1

关键词:专业群,资源配置,集约发展,策略

近年来,高职教育急剧的规模扩张造成了办学资源相对短缺、资金运转困难等压力,提高高职院校运行与建设效能成为高职教育的新课题,高职院校的集约化管理便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一切资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发挥现有资源的积极效应,提高资源共享度和资源效率,是集约化管理的基本特征。专业作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通过专业群集约化建设,可以显著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率,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方向。

一、专业群及其资源要素

现代产业体系的发育成熟,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产业与高职教育的关联度不断提高,这成为专业集群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或许说,产业发展促动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集群化。

1. 专业群的内涵及特征

“专业群”指以办学实力强、特色明显的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建设是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内在联系的体现,是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基础性、先导性、长远性服务作用的着力点。其特征包括:

(1)专业群具有共同的资源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关联基础,专业群所涵盖的可以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专业。

(2)专业群内各专业通常对应于同一特定的产业或产业链,具有资源共享的内在要求。

2. 专业群建设的战略意义

首先,专业群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对办学功能、定位、条件、目标进行整体性重构,形成全局性、前瞻的战略规划和管理机制,进而促进学校的全面内涵建设。其二,专业群建设要求高职院校顺应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深入研究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战略发展提出的技能人才层次、结构、规模的变化和要求,随动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建设专业群,可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其三,专业群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围绕产业发展目标整合专业资源,以对应支柱产业的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以对应的相关产业与支柱产业相关领域专业为支持,按照专业群的战略发展要求配置专业资源,从而实现专业群的目标统一性、资源共享性、配置集成性、结构优化性。其四,专业群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在有限投入的前提下,通过高效的资源共享,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3. 专业群资源要素

“专业资源”指直接服务和影响专业建设的人、财、物的总和,专业资源要素按其属性主要分为师资要素、实习实训条件要素、课程要素和管理要素等,

按其来源则包括校内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等。专业资源自身有“质”的要求,更有“量”的特征。

二、专业群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

1. 全局性、跨界性原则

高职院校在配置专业群资源要素时,首先应根据区域产业的发展和自身定位,明确要重点建设的专业群,然后根据特定专业群资源需求进行有效配置。同时,注意到专业群与专业群之间的内在共性需求,配置公共教学资源。

2.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原则

要科学把握和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辩证关系,科学分析和预测专业群及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发展规模,以此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约束和考量参数,使资源配置做到规模与结构协调、数量与质量统一、发展与效益同步。

3. 特色化发展和差异化配置原则

要坚决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群资源要素要重点向特色发展方向倾斜,要在满足基础性资源需求的前提下,着力于配置区别于其它院校同类专业群的资源结构、数量和质量,以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获取专业群的快速发展。

4. 持续改进和动态调整原则

要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探求资源生成和资源利用规律,要注重内在存量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又要注意外生性变量和增量资源的开发和组合。要始终跟踪资源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将资源管理摆在突出的位置。要根据运行效率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资源配置,以期获得学校整体资源的效率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

三、专业群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基本策略

1.“分蘖繁殖、嫁接交融”,促进专业链深度融入产业链

根据高职院校的行业产业面向,以现有重点专业、优势专业为基础,对接产业及其技术领域的最新需求,分化或衍生若干相近专业或专业方向,壮大专业群整体实力,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能力。如护理类专业群可以分化或衍生出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精神护理、基层社区生殖保健护理、社区康复护理等专业或方向。对具有多个专业大类的高职院校,应根据立足发展的行业,加强专业之间的交融与渗透,以培养具有行业特色、满足产业内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如机械行业高职院校可以在管理类专业群中开发市场营销与策划(机电产品营销)、工程机械运用技术(售前售后服务)等复合型专业。

2.“平台+模块+方向”整合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资源共享度

职教研究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要按照专业群的要求进行整合,以专业群所对接的产业链的岗位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为主旨,按照“平台模块化”原则,建立“平台+模块+方向”的课程体系。可以设置人文素质课程平台、职业领域课程平台和持续发展课程平台构成的课程体系。人文素质课程平台设置思想政治模块、身心修养模块、科技人文课程模块,专业群内各专业均要开设。职业领域课程平台可设置“专业工具与方法”、“核心技能”、“职业方向能力”等课程模块,“专业工具与方法”、“核心技能”课程模块为专业群内共享课程,“职业方向能力”课程模块为群内特定专业(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专业方向上的课程强调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要将课程与职业标准紧密联系起来。持续发展课程平台应设置“科学计算”、“语言应用”、“工程原理”等课程模块。作为课程体系的补充,将企业课程、企业工程实例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课程的内容予以模块化,使之能适应群内不同专业的需求。同时,加强综合性项目的开发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范围扩大与岗位变换的要求。

3. 以课程团队的方式组建专业教学队伍,激活教学实施体系

高职院校的师资要按照专业群的要求进行配备,淡化教学团队专属某一特定专业的教师管理,代之以课程团队的方式组建专业教学队伍,同时,紧紧围绕专业群目标规划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目标。高职院校可组建思想政治课程团队、身心修养模块课程团队和科技人文模块课程团队,分别承担人文素质课程平台内相应课程模块的开发、设计和实施。以专业群为单元,可组建专业工具与方法模块课程团队、核心技能模块课程团队和职业方向能力课程模块团队,专项负责相应模块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施。至于科学计算课程模块团队、语言应用课程模块团队则可由学校层面组建,工程原理课程模块团队一般可归属于相应的系部。对于不同的课程团队,其目标任务及主攻方向是不同的,如专业工具与方法模块课程团队以强化基础理论和科研能力为主,核心技能模块课程团队和职业方向能力课程模块团队则重于实践和创新能力。当课程团队明确主攻方向和各负其责以后,就可以集中精力就其主持的课程进行深度改革和个性化实施,同时,高职学校的教师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共享,从而提高教学实施的效率。

4. 建设以“大综合+小项目”为特征的实训条件

适应专业群建设需要的实训基地要打破传统的以专业为核心的条块分割、缺乏系统性和低利用率的实训条件建设模式。一是按照专业群技术领域和产业

职教研究11

领域构建实训资源体系。在校内,要建立由专业群所在技术领域的基础性实训室、职业领域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专门化方向实训室组成的综合化实训基地。二是要按照专业群的要求统筹规划和开发实训项目,以实训室设备特点和功能设定为基点而不是以专业为基点设置小型化的实训项目,以提高实训项目的适应性和可选性,充分发挥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三是按照实训项目配置具有较强训练能力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引入企业技能专家参与实训,提高实训项目的实用性与实践性。校外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的选择要与专业群技术领域密切相关,其生产性实训项目的开发要具有小型化和专门化项目的特点,其顶岗实践项目应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5. 实施集约化的教育教学管理

一是要改变以专业、系部为主体的传统管理组织模式,建立以专业群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主导的专业建设组织运行构架。专业群负责人组织专业群的规划、资源配置、课程开发及专业间的协调与联系,专业带头人和课程负责人负责专业和课程方向把握并组织落实,以此促进专业间内在联系与沟通。二是将行业企业作为专业群建设的战略资源,使行业企业成为专业群的规划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三是应重点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特别是校内、外共享机制的建立。实训基地可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以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促进实训方式、过程企业化。四是创建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围绕核心专业,与相关院校、按专业群分类,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共同研制开发教学资源,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凸显专业的示范与辐射效应。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集约化管理的战略创新,关系到高职学院办学特色的凝练和长远发展能力。研究专业群建设规律,优化专业群资源要素配置,形成有效服务专业群整体发展的资源体系,将为高职学院的品牌优势提升夯实基础,为打造核心竞争力创造充分的条件。

划课题“高职院校专业群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11BXJ002)

参考文献

[2]陈广山.基于“职业化”策略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08,(5).

[3]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4]张继华,侯小兵.高职院校教师资源优化整合途径选择[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6).

[5]李波.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6]邹贵平.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实践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7]蒋洁.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思路与措施[J].职业时空,2009,(2).

[8]张辉.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10).

Windows 2003优化配置 篇2

Windows 2003在缺省设置下屏蔽了许多对服务器来说用处不大的服务,除了声卡相关的“Windows Audio”服务和桌面主题“Themes”服务之外,还有:

①图像捕获服务

假如需要使用摄像头、数码相机、扫 描仪等影像设备,那么必须启用图像捕获服务,进入“开始→管理工具→服务”,在“服务”窗口中找到“Windows Image Acquisition”项,双击它进入设置窗体,将“启动类型”更改为“自动”,并点击“启动”按钮即可。

②CD刻录服务

在Windows 2003的默认设置下是无法刻录CD的,解决方法是:进入“服务”窗口,找到“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项,双击它进入设置窗体,将“启动类型”更改为“自动”,并点击“启动”按钮。

2、登录前不按“Ctrl+Alt+Del”组合键

Windows 2003每次启动时,都需要先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再键入密码才能登录,实在是很麻烦。取消的方法是:进入“开始→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在窗口左侧找到“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在右侧找到“交互式登录:不需要按“Ctrl+Alt+Del”选项,双击它,并设置为“已启用”即可。

3、移动“我的文档”

进入资源管理器,右击“我的文档”,选择“属性”,在“目标文件夹”选项卡中点“移动”按钮,选择目标盘后按“确定”即可,

在Windows 2003中“我的文档”已难觅芳踪,桌面、开始等处都看不到了,建议经常使用的朋友做个快捷方式放到桌面上。

4、移动IE临时文件

进入“开始→控制面板→Internet 选项”,在“常规”选项卡的“Internet 文件”栏里点“设置”按钮,在弹出窗体中点“移动文件夹”按钮,选择目标文件夹后,点“确定”,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是”,系统会自动重新登录。

5、移动虚拟内存

进入“开始→控制面板→系统”,在“系统属性”窗口里选择“高级”选项卡,点击“性能”栏里的“设置”按钮,选择“高级”选项卡,在“虚拟内存”栏里点“更改”按钮,选择系统分区,然后选择“无分页文件”项,点“设置”按钮后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是”,然后选择一个非系统分区,选择“自定义大小”,输入数据后点“设置”,再点“确定”,重启计算机即可。

6、移动系统环境变量

进入“开始→控制面板→系统”,选择“高级”,点击“环境变量”按钮,在“Administrator的用户变量”栏中选中Temp项,点“编辑”按钮,改变量值,如改为“D??Temp”,点“确定”;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改变第二项Tmp到同一地址。接着,在“系统变量”栏中分别找到Temp和Tmp项,改动到同一地址即可。

7、删除硬件驱动备份

优化植物配置建设生态园林 篇3

【关键词】植物;园林;配置

人类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出了高度的社会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全球环境的变化、人口聚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威胁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人们已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需要一个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一、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旅游、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二、植物配置方式

自然式的树木配置。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包括孤植、丛植、带植等配置方式。

1、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2、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3、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

4、规则式配置。包括行植、环植、带状种植等配置方式。行植是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环植是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带状种植是用多行树木种植或以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三、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1、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特别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结合在一起。

2、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3、起伏和韵律。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然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这样才产生节奏韵律感。

4、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四、植物种类的选择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首先,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置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其次,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置树种。第三,要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置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第四,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置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仅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五、生态型造景的类型

生态型造景是按照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运用生态工程创造各种类型和结构的,能够长期稳定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类型有: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耐污型人工植物群落、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文化型人工植物群落、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六、注意问题

1、关于植物群落。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木、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2、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但另一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由于我们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

总之,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都是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园林本身就是一门交叉的科学,我们做园林设计时要与农业、林业、水产养殖等行业,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生态园林不能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能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敖汉涛.浅谈生态园林及其植物配置[J].农家之友.2012(06)

专业优化配置 篇4

土地资源配置是指对于人类所需要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开发利用选择性的土地资源在时间、空间、部门间数量的分配。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 客观上具有在部门间、区域间合理分配问题, 这是土地资源配置的实质和核心。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包含土地资源部门间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是指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资源向其利用效益最大的方向和地区流动以实现土地资源整体的最佳效益, 其实质是通过土地利用的区域分工, 获得包括经济、社会、生态在内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

土地是地表上下一定幅度的空间及其中的自然物和经济物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作为自然物的土地, 具有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和功能的永久性等属性;土地一旦被利用就成为人与自然界有机联系的生态经济系统, 受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相互影响, 作为生态经济系统的土地, 具有供给稀缺性、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和利用后果的社会性等属性。但土地利用系统的基本属性在于它的经济可利用性和用途可调控性, 这是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得以运作的基本前提。“优化”既是相对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问题而存在的人类期望和目标, 也是科学决策操作与及时反馈调节相结合的双向行为过程;“配置”是一种过程和手段, 其实质是在时空上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分配于不同用途, 并在微观层次与其它经济资源 (人力、资金、技术) 达到合理组合, 以使这些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提供更多的服务, 同时又不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其目的在于把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适宜性、社会经济性进行适合比配, 以寻求土地资源在地区间、产业间建立合理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 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数量、时间、空间和用途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四大要素, 这四大要素中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信息都是不完整的, 状态都是不确定的。为了实现每种要素的合理化, 又构成了各项配置状态, 即土地数量结构的合理性、土地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土地用途的相对稳定性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一种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所产生维护公众利益的社会力量, 是一个对既定目标不断修正, 对影响土地利用发展演变的各种因素和不同利益集团不断进行协调的过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多重利益交织、多重目标取向的综合体, 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对各自利益的寻求十分强烈。在我国现实情况下, 既表现为国家、集体和个人间的分配, 又表现为资源在代表不同利益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应建立在对区域不同阶层社会利益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控制机制影响并体现各阶层的利益取向。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有层次的。从宏观到微观一般需要解决三类问题:一是在全国或一个行政范围内如何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基础, 因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产业, 实现土地利用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二是在一定生产力下, 如何在区域各产业之间、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各项用地的空间布局形式;三是如何在产业内实现人力 (劳动力) 、物力 (土地) 、财政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比配。一般说来, 在较低层次上, 自然-生态因子 (农作物) 起决定作用, 而在较高层次上, 社会、经济因素 (区域) 起重要作用。虽然自然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素在不同层次上有着不同的作用, 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从农田-农场-生态经济区-区域来看,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约束因子分别是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生态、经济和社会因子。对具体农田,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是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 制约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因子是农业生产技术;而对于农场来说, 其目标是在更大尺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满足几代农场家庭的生活需求, 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子是微观经济因素。在生态经济区域水平上, 生态因素则成为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导因子,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要考虑生态区的环境容量与人口承载力、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一个行政区域,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更注重于整个区域的整体功能提高, 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子主要是宏观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动态的和渐进发展的社会过程。任何一个土地配置的决策, 首先是针对区域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或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而决定进“优化”的。伴随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 和人口的不断增长, 土地利用中会出现新的要求和出现新的问题。

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3.1 整体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土地具有多种功能用途,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必须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上要统筹兼顾, 协调各产业、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 做到地尽其用、地尽其利。土地利用不但在整个区域注意统筹兼顾和合理安排的问题, 即使在各产业各部门内部的土地里利用也要能够全面发展, 这样才能使土地利用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最佳, 保证区域内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和协调利用, 使土地资源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达到统一。

土地利用配置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宏观层次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式, 对一定区域内部的土地利用作空间和时间上的统筹安排和战略部署, 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则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3.2 经济效益原则

要求优化方案目标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因此, 要依据土地持续利用的总目标,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应着重安排商品率及经济效益高的产品用地, 同时建立相应的商品化生产基地, 调整现有的传统土地利用和高成本耗能农业用地,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和产品优势, 实现经济总体优势的形成。

3.3 继承性原则

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与布局是人类长期的经济活动中形成的,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同时具有一定的刚性。土地利用配置的时空和时序性调整的过程就是土地利用配置对现状土地利用进行调整趋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并不是完全摒弃, 而是扬弃, 即去粗取精, 这是符合土地利用刚性的特点。因此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必须以土地利用的现状为基础, 在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结构、空间布局和综合效益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相对合理的优化方案, 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的稳定性, 做到循序渐进。

3.4 持续性原则

要求优化配置方案必须考虑其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措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收益的增长, 不能以破坏环境、滥耗资源、损害生物多样性为代价, 而应做到保持生态环境稳定, 保护生物多样性, 并保护土地生产力持久、连续开发和世代公平利用。为此, 必须调整土地利用配置结构, 实施陡坡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 扩大绿肥种植面积, 提高地力。总之, 通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尽可能地避免因土地开发利用而造成的生态损害, 保证土地开发利用的持续性。

3.5 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宏观上立足本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性与经济发展的地域性, 根据不同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适宜性, 充分利用光、热、水、时、空差异性及生物多样互补性, 科学构建市域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域格局;微观模式侧重于具体的土地利用方式, 强调可操作性, 在农林牧副渔各业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多熟制、农作物功能协调、农林复合经营、市场型土特产、作物间种搭配、生态林草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

摘要:随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针对土地资源经济供给的稀缺性以及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合理性,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成为土地科学领域前沿的重要问题。介绍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最后探讨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关键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内涵

参考文献

[1]张颖, 区域土地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2]刘玲玲,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

网络打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篇5

统计数据表明,在不同应用和文档类型情况下,使用网络打印比共享打印性能会提高2~10倍。企业用户为了顾及商业形象,对打印机的打印速度、稳定性及清晰度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网络打印机的性能配置较普通桌面办公打印机高,不论是打印速度、打印负荷都能够满足较高的打印需求。

普通的办公环境中,没有人全天占用一台打印机,因此想办法共同使用打印机是提高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手段,而网络打印无疑是最佳的共享方式,它不仅能将资源充分利用,而且网络打印的稳定性和高性能保证了打印流程不会出现故障。

网络打印不仅投资门槛不断降低,在易用性方面也比传统共享打印有了较大的提升,

在原始的共享打印中,网管人员须要手动安装打印机并共享,而使用者须要自行寻找合适的打印机并安装驱动程序。而网络打印的自动安装、先导式安装等方式,使用户不需要任何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就可完成打印机安装的工作。据惠普对其网络打印用户的调查,从打印机连接到网络中到使用者可以开始打印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网络打印提供的Web界面的管理使打印管理如同上网浏览一样简单。管理员及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到打印状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迅速排除故障、提高打印效率。

网络打印的即装即打减轻了网络管理员的压力,使快速、轻松地部署打印环境成为可能;简单方便的网络打印管理更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使得快速、高效的打印在瞬间即可完成。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探讨 篇6

1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的简要介绍

1.1 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内涵

在园林景观中, 园林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 其不仅可以为园林景观增添独特的魅力, 又可以优化景观环境, 促进园林的生态开发建设。因此, 园林植物的配置合理度直接会对园林景观的功能与展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科学意义上来说, 园林植物配置指的是园林工作者遵循一定科学的配置理念, 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 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基础上追求艺术与现代的美感的总体工序。一般来说, 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1.1 植物之间的互相影响与配置。

在园林建设中, 植物是必不或缺的构成要素。一般来说, 园林工作者都会根据当地的地理特性以及气候特征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在选取适当的植物后, 园林工作者还应该仔细考虑植物之间的互相影响与搭配美感、树丛的合理搭配、植物宏观与微观的合理配置、植物色彩与大小的合理搭配以及植物时节性的搭配等, 这样才能促进园林景观的合理发展。据资料显示, 在苏州园林中, 树木, 花卉的种类与数量繁多, 不完全统计的结果显示, 总共有100余科250余种, 这些花卉草木可供游客四季观赏。

1.1.2 植物与园林中其他因素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景观的构成中, 除了必要的一些植物外, 还有一些园林的附属要素, 例如组成园林的山区、雕塑、建筑、山路与石块等。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除了要对植物本身进行优化处理之外, 还应该结合这些园林的附属要素, 两者之间相互呼应, 相互促进园林的发展。

1.2 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功能不仅可以为园林工艺提供不一样的美感, 更可以展示出一座城市不一样的发展美感与内涵。一般来说, 园林工作者在进行园林植物的相关优化与配置工作时都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 注重功能性原则的合理配置。在进行园林的植物配置时, 要始终以其的基本功能与作用摆在第一位, 将植物之间的合理功能通过合理的配置展现出来。 (2) 注重艺术性原则的合理配置。艺术性的配置原则是每个园林工作者在进行植物配置是都需要注意的方面。在功能性配置的基础上就要注重植物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生长的美感, 这也是一座园林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3) 注重生态型原则的合理配置。生态性的配置原则是植物优化配置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充分考虑物种的生存习性, 合理的选配植物种类, 避免植物之间的互相影响, 同时还需要园林工作者根据生态学的相关知识, 适当的增加别的物种植物或者是人工植被, 这样才能形成全方面, 多层次的, 功能齐全, 结构合理的园林生态环境。

2 合理优化配置园林植物的重要意义

2.1 提高物种全面性, 解决园林植物生存问题

合理的优化配置园林植物不仅可以提高城市植物物种的全面性, 还可以解决园林中植物生存出现的种种问题。一般的园林植物结构都是呈现物种稀缺, 杂草众多而树木类少的特征, 如果结合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与生存特征, 以及当地的地域特点与气候特征选择适当的植物, 采取群植、隔离种植、对植或者是列值的方式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就可以适当的减少植被分布不均, 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同时也会增加植物的物种种类, 在园林中形成全面的植物生物圈, 促进园林生态环境的多层面, 深层次, 系统化的发展。

2.2 美化城市生态环境, 优化城市发展结构

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美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优化城市发展结构。不同种类, 不同属性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不仅可以提升园林的艺术美与欣赏美, 也可以促进园林物种的全面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园林工作者在对植物进行合理优化配置时, 要充分认知到不同种类植物的习性, 争取促进植物的全方位实用与美观功能。如苏州园林中的植物配置, 就会让游客领略到苏州生态环境的不一样的意境美与内涵美。拙政园中的枇杷园, 留园中的花步小路, 网师园中的竹外小亭都是体现花木美的主要展示场地。

园林植物的合理搭配也可以使得植物之间的生物圈得到进一步的促进与发展, 城市的绿化面积也会随之得到增加。在城市发展中, 商业, 工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 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与调节作用, 也可以优化城市的发展结构,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如何有效地提高园林植物的配置能力

3.1 遵循植物配置基本原则进行合理配置

根据上面笔者所介绍的植物配置的三大基本原则来看, 其是推动园林植物配置发展能力等额重要促进作用之一。因此, 笔者建议相关的园林工作者应积极遵循功能性, 艺术性, 生态性这三种基本原则, 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植物的优化配置能力: (1) 在遵循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基础上扩展植物的整体性与全面性, 多方位的促进植物的配置优化。园林的景观设计都会按照事先所定的主题而进行, 而在植物的配置方面, 就要积极地与所设定的主题相结合, 还要注意植物之间的习性与生长特征, 促进植物生物圈的全面整体协调发展。 (2) 将生态性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植物配置的始终。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除了提高园林的观赏性与园林物种的齐全性之外, 更重要的是促进园林生态乃至整座城市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园林建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 体现出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与魅力。因此, 这就需要园林工作者在选择植物时要切实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与植物本身的生存习性, 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土壤, 做好对于植物的后期保养与维护工作, 加大浇灌的成本与物力, 加强对于植物的日常管理, 这样才能促进配置植物的正常发展。对园林整体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一个综合的引导作用。

3.2 在植物配置中增添艺术美

园林配置优化工作是一种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美的工作, 这就需要园林工作者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运用其最高的审美观念去进行植物的配置活动。一般在园林的植物配置中, 最常采用的具有艺术美感的配置方法就是利用不同植物的外形大小与生长特征组成特殊的植被形态, 或者利用具有不同种颜色的植物共同组拼成五颜六色, 不同形态的植被造型。也可以利用对比, 衬托的方法, 将高度不同的植物搭配在一起, 或者是叶脉不一样的植物搭配在一起, 颜色浅的花卉可以衬托颜色深的花卉, 形状大的草木可以托举形态较小的草木等。当然也要充分结合园林中的其他要素, 例如亭子, 阁楼, 石板路以及雕塑等的形态与造型, 将植物种植在其的周围, 共同烘托出园林建筑的美。当然在配饰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要确保各种植物之间的生态型与整体性, 切不可将两株习性相克的植物配置在一起, 这样就会对园林的植物生态圈造成一定的损害, 要做好植物的保养与健康检查的工作, 确保植被的生命力以及张扬力。

4 结语

园林景观建设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要想促进城市全面的协调发展, 就需要对园林景观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配置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对于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工作。笔者建议园林工作者综合全面考虑所有配置因素, 在对当地的地域特征与气候条件充分认知后, 再选择具有不同属性的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 在配置中尽量遵循生态性, 功能性与艺术性的配置原则, 这样才能促进园林景观的合理协调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当今社会中城市的规划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在城市规划中, 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本论文就在此背景下结合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案例对其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其应如何有效的提高园林植物配置作深入分析。

关键词:园林植物,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尹锋.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 2013-04-07.

[2]吴苏平, 徐同冰, 张峰玲.园林植物配置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1-04-13.

油田产量成本优化配置方法 篇7

企业传统配产局限性大,一般都是由地质部门配产、配工作量,相关科室配成本,存在单纯追求产量、忽视开采成本的现象,表面上是生产不均衡、效益差, 而实质上是缺乏开采过程中的经济分析,产量、成本配置不合理。采用这种产量成本预算方法,资源未得到合理配置。

从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以下简称采油一厂)2009年全年生产情况看,采用“中国石油”推行的单井效益评价方法,结果显示:边际效益油井和无效益油井共有213口,年产油4万吨,操作成本为2.1亿元,平均操作成本为5292元/吨,远高于规定的平均操作成本797.87元/吨。

在精细化管理下,如何在油田开发上达到高效的同时,在成本控制上采用一种科学合理的成本配置模式,并使两者相辅相成,既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又降低开采成本,是采油一厂面临的重要课题。

产量成本优化配置方法

在油田的产量成本配置中,开发部门配产量、计财部门配成本,两者结合不紧密,未按照油藏和单井的实际生产情况,配产和配成本。由于采油一厂油藏储层物性、单井产量和含水的差异较大,因此成本配置优化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改进传统的配产、配成本方法,可使成本配置更多地体现出效益优先的特点。

采油一厂2009年产油106.84万吨,年注水443.5万方,老油井自然递减20.38%,综合递减17.28%,总体老油井产量占92%,措施油井产量占4%,新油井产量占4%。油田开发特点是:以老油井产量为主,措施油井和新油井的产量份额较少,油田综合递减偏大。

生产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常用的固定成本有厂矿管理费、直接人员费、测井测试费、直接材料费、运输费、其他直接费6项,占45%左右;变动成本,是指成本中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常用的变动成本有井下作业费、油气处理费、驱油物注入费、直接动力费、维护及修理费、直接燃料费6项,占55%左右。操作成本(总成本),是指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随着产量的单位成本增加,先迅速降低,在超过经济规模产量一定幅度后,上升幅度较大,是油田所有成本的集中表现。

从油田生产的实际情况看,在一定条件下,变动成本总额的变化实际上与产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由于每口油井的单位产量的相对变动成本因地质条件等不同而不同,因此产量成本优化配置的核心是,对相对变动成本进行优化配置。

采油一厂针对两者不相匹配的情况,从单井的变动成本出发,按照变动成本从小到大排序,削减高成本的油井,或对高成本的油井采取相应措施,得到了优化的产量成本配置,实现了以最低的成本完成规定产量。这种方法简单实用,在实践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产量成本优化配置的实施过程

2010年,采油一厂的计划产量为103万吨。为了确保完成产量,先制定一个105.2万吨优化预算方案,其中产量构成为:计划产量103万吨=新油井7.86万吨+老油井90.76万吨+措施油井4.38万吨。优化配置:105.2万吨=新油井7.86万吨+老油井92.67万吨+措施油井4.67万吨。新油井的7.86万吨产量不需优化,只需对老油井进行优化。成本测算的原则是,以地质部门确定的配产、配注及油水井工作量为依据,结合2008、2009年实际成本数据,并考虑2010年成本增减因素,将变动成本给足,固定成本与计划产量一致。优化的做法是,把单口油井作为最小优化单元,措施油井配增产量、增成本,充分挖掘油井的潜力。产量按递减规律,同时考虑措施油井因素预测,成本按能落实到单口油井的直接费用直接预测,不能落实到单口油井的费用按一定原则分摊,从而将产量与成本相结合,调整资金投向,约束高成本的费用。

采油一厂还依据经济学中的生产者理论,定义了油井开发生产可能集(是指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油田能够生产的所有开发井集合),并在开发生产可能集的基础上,建立了优化模型:

公式中的C为变动成本,Q为目标产量,qi为第i口油井的产量,ci为第i口油井的单位变动成本,I为商品率。第一个公式表示:油田最低成本是按油井单井单位变动成本,由低到高排列形成的。第二个公式是第一个公式的约束条件,表示油井井数的增加达到目标产量时即停止。应用优化模型先从生产可能集之中,筛选变动成本低的生产油井,使其达到目标产量,从而达到变动成本最低,实现产量、成本的合理配置。

按照单位变动成本从小到大排序,所对应的年产油量不断增加。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相加,得到不断增加的操作成本,设置成本界限,可分别得到核心产量区、工作区和限制区,分别对应高效井、有效井和负效井。

通过对105.2万吨产油方案的优化处理,对效益极差且无措施的61口高成本油井,采取关井措施,影响产量共2100吨,结余成本为2237万元。对144口油井实行间采,对51口油井实行周期采油,按成本1/3计算,节约成本为2620万元。

2010年1~9月与2009年实际对比,评价油井数量增加了96口,效益一类油井所占比例和产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效益一类油井增加126井次,而边际效益油井和无效益油井所占比例及产量下降,取得了一升一降的明显效果。在总评价油井增加96口的情况下,边际效益油井和无效益油井即高成本油井有205口,比2009年减少了14口,说明高成本油井已得到有效控制;操作成本为1.8亿元,比2009年减少了1.03亿元,说明单位成本已降低。

2010年操作成本控制在760元/吨左右,比2009年实际操作成本减少了37.87元/吨,比上报总公司的操作成本减少了87.88元/吨,节约操作成本达3900多万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总体上看,2010年1~9月平均吨油操作成本就下降了4.81%, 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吨油操作成本下降3%的任务。

产量成本优化配置的效果和建议

经济评价与技术评价相结合,是实施产量成本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采油一厂一是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变动成本上做文章,使产量成本优化配置具有可操作性;二是通过油田最佳经济产量研究,确定单位成本最低产量为96.5万吨、利润最大产量为104万吨, 对生产经营具有指导性作用;三是2010年单位成本降低、高成本井减少,表明以效益为核心的生产经营转变初见成效。

采油一厂在今后继续实施产量成本优化配置中,应注意几点:一是资金调整是产量成本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向。应将削减高成本油井的费用投向低成本油井,通过有目的的资金调整,在完成产量指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二是措施油井的调整对产量成本优化配置有很重要的影响。近几年,企业的措施油井费用每年均在两亿元以上。随着开发出的油的含水量上升,应进一步提高措施油井的效益。可砍掉或削减高投入、低产出的措施油井,将其费用投向效益好的措施油井。

厂用电系统保护配置优化 篇8

众所周知, 继电保护任何不正确的动作 (拒动和误动) 都将造成或扩大事故, 有时甚至会加重电气设备损坏程度或造成大面积停电, 威胁主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金竹山电厂厂用电系统保护配置由于装置本身与设计原因存在缺陷, 厂用系统的厂用高压变压器中性点采用经电阻接地的方式, 其低压侧共箱封母发生单相接地时, 配置的“零序过流保护”也只动作出口跳厂用电源开关, 不能完全切除故障, 形成零序保护动作死区, 可能造成因共箱封母发生单相接地, 零序保护无法及时切除故障而烧毁了一段共箱封母的事故。

低压负载或厂用馈线发生接地故障, 故障设备未配置零序电流保护功能, 造成厂用低变跳闸;厂用馈线发生近区短路故障, 而故障设备保护灵敏度不满足要求, 造成上级进线开关跳闸, 这些情况近几年来屡有发生。开关越级由上级进线开关跳闸, 必然加重设备损坏程度或使短路范围扩大, 为确保主机房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需要对厂用系统的继电保护进行全面的优化。

1 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 金竹山分公司3台600MW机组高厂变及脱硫变中性点采用经17.3Ω电阻接地方式, 以提高6k V负载零序保护的动作灵敏度。高厂变及脱硫变低压侧出线套管至6k V厂母线之间采用共箱式封母相连接。在发变组保护设计及配置中采用了一段零序电流保护作为高厂变接地保护, 延时1.0s, 跳开高厂变 (脱硫变) 低压侧开关。如果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在共箱封母内, 从计算得知接地电流为208A, 如果此时转换成两相或三相故障, 则故障电流非常大, 可分别达到21895A和25284A。高厂变及脱硫变没有设计零序差动保护, 而变压器差动保护对单相接地故障不灵敏, 因此当共箱封母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零序保护只动作于低压侧开关, 故障仍未切除, 只能故障扩大后由差动保护或其后备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形成零序保护动作死区。

(2) 厂用高压母线上集中接入了很多大容量异步电动机, 在母线本身或某个负载回路近距离发生三相短路时, 因短路点的电压骤降为零, 但原来运行的非故障电动机的次暂态电势在短路前后不会突变, 故会向短路点产生反馈电流;而且由于次暂态电势与电动机转子绕组的合成磁链成正比, 因此反馈电流也与电动机容量成正比。厂用微机保护装置为提高灵敏度, 往往取较小的速断保护整定值, 因此无法躲过短路反馈电流。

(3) 电除尘变主要带有整流变负荷, 负荷本身不对称, 整流变工作波动较大, 产生大量谐波, 负荷中奇次谐波含量大, 二次谐波含量较小, 差动保护的二次谐波闭锁不起作用, 在正常180°夹角基础上发生偏离, 当幅值和角度偏离较大时, 产生的差流会大于比率差动动作值, 造成差动保护误动, 差动保护动作, 该保护动作并不是变压器内部及引出线故障引起, 而是变压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 由于负荷电流中含有奇次谐波分量引起。

(4) 机组汽机A、B段分别配置三台水环式真空泵, 开关本体均未配置失压脱扣线圈, 当水环式真空泵所在母线失压时, 水环式真空泵不会跳闸, 热工联锁投入时, 通过开关位置实现逻辑联锁, 将导致备用泵不能联启, 造成机组真空下降, 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5) 380V电源进线开关部分为默勒框架开关, 采用ST400测控装置实现开关的分合控制, 使用开关本身自带的保护模块实现保护功能, 汽机PC工作段靠近地面的开关在潮湿、容易凝露的环境中, 多次出现误动作情况。

2 优化措施

(1) 针对高厂变和脱硫变低压侧共相封母处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为防止因封母处单相接地电弧引起两相或三相短路, 增设分支零序过流长延时保护, 电流动作定值同零序一段动作电流, 动作延时延长为1.5s, 即在零序一段保护动作, 高厂变 (脱硫变) 低压侧开关跳开的情况下, 如果零序电流依然存在, 通过再累加0.5s启动发-变组全停保护切除故障, 实现比较完整的零序保护。

(2) 高厂变零序保护整定计算

零序过流保护定值计算 (零序CT变比200/5, 二次Inom=5A) ;

零序动作电流 (I0dz) ;

按6.3k V母线单相金属性短路时保护应有2~3倍动作灵敏度整定:

动作时间 (t0dz) 。

延时一段与6.3k V母线各负载零序过流保护相配合, 动作于高厂变低压侧开关。

延时二段与高厂变低压侧开关零序过流保护相配合, 动作于发-变组全停。

(3) 高厂变零序保护延时时间级差整定分析

基于以上计算, 考虑到若在高厂变和脱硫变低压侧封母处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对电气设备危害程度, 延时时间级差可考虑取0.3~0.5s之间, 一般可取0.4s比较合适。

(4) 针对异步电动机的短路反馈电流都是由非故障电动机流向故障点的特性, 在保护装置内增加功率方向判别, 设置高、低定值电流保护, 且低定值的带功率方向闭锁。

(5) 正功率方向闭锁短路反馈电流动作

在保护装置内增加功率方向判别;以功率从母线流向电动机为正方向, 反之从电机流向母线为负方向;当且仅当同时出现正功率方向和电流大于设定值时保护动作, 其它情况一概闭锁动作。在微机保护中判断功率的正负方向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6) 两段独立的高、低定值电流保护

取消原来一个电流保护但区分两种状态 (启动状态与正常运行状态) 变换定值的做法, 设置彼此独立的两个电流保护, 即启动阶段和正常运行阶段分开整定, 其逻辑框图见图1。

(7) 取高定值电流保护躲过启动电流

取消原有启动状态下定值翻倍的功能, 设置最大启动电流 (8IN) 为高定值, 当电流超过高定值时零秒出口跳闸, 且可不带功率方向闭锁。

(8) 取正功率方向下低定值躲过自启动电流

我公司选用厂用快切装置, 厂用母线电源切换时间很短 (实测500ms内) , 电压波动很小 (实测小于10%) ;故厂用电机自启动电流取4.5倍额定电流即可。取正功率方向下60%最大启动电流 (4.8IN) 为低定值即可躲过自启动电流;而且仍然利用装置的“有流判据”构成启动状态的闭锁, 也就是说在非启动状态下正功率方向下超过4.8IN时零秒出口跳闸。微机保护通过对功率方向判别的简单易行性, 从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9) 针对除尘变负荷不对称, 负序电流较大, 取消负序电流保护, 将差动保护启动值0.26A调整为0.55A, 取保护定值范围 (0.5~0.6) In。

(10) 针对水环式真空泵, 开关本体均未配置失压脱扣线圈, 测控装置自带低电压保护功能的, 整定低电压保护 (80%Ue) 定值实现。装置内部不带失压保护, 取汽机工作段的母线PT失压继电器节点, 失压继电器节点回路具备PT断线闭锁功能, 经过0.5s延时后跳开本段上的水环式真空泵开关。

(11) 对汽机PC工作段框架式断路器保护进行改造, 拆除框架一体化保护采取专用的外接TA加微机保护装置代替, 实现完整的保护配置, 更好的进行保护的整定, 达到上下级配合;具备完整的故障历史记录, 有利于保护动作后快速分析和定位。

(12) 针对开关越级跳闸问题。

(13) 接于动力中心PC负荷 (含MCC电源) , 采用分级整定短延时动作一次脱扣的自动开关, 加装用零序电流互感器组成的短延时单相接地保护。

(14) 对低压厂用系统负载容量与开关选型进行重新核算。

(15) 采用就地控制的塑壳断路器配置四段式 (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速断、接地保护) 电子脱扣器;当一次保护灵敏度不够时, 由二次保护动作跳闸。

(16) MCC电源进线开关, 开关本身自带脱扣器保护, 测控装置出厂时又自带相关保护功能, 退出开关综合保护装置, 仅作测控装置使用。

(17) 零序保护优化后配置图, 见图2。

(18) QF1为带分级整定瞬时动作一次脱扣保护单元的自动空气断路器, 与零序电流互感器TA0和零序过电流保护3I0组成单相接地保护, 作为电动机M1的保护。机组PC配电间未配置零序电流保护的负荷开关, 改造均采用此种模式, 增配零序过电流保护。

(19) QF2为带分级整定瞬时动作一次脱扣保护单元的自动空气断路器, 与电流互感器TA1和电动机保护器组成相间和单相接地的二次型保护, 作为电动机M2的保护。#1、2机组汽机PC配电间, 部分框架断路器改造中采用了此种模式。

(20) QF3为带分级整定短延时t动作一次脱扣保护单元的自动空气断路器, 零序保护采用, 与电流互感器TA2 (霍尔元件) 和电动机保护器组成相间和单相接地短延时t的二次型保护, 作为电动机控制中心MCC1的零序保护。

(21) QF4为带分级整定短延时t动作一次脱扣保护单元的自动空气断路器, 与零序电流互感器TA0和零序过电流保护3I0组成单相接地保护, 作为电动机控制中心MCC2的零序保护;机组PC配电间未配置零序电流保护的MCC进线开关, 改造采用此种模式, 增配带短延时t动作的零序过电流保护。

3 结束语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篇9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两个方面:宏观方面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微观方面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宏观上看,从人类兴利除弊,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就是要对洪涝灾害、水环境恶化、干旱缺水等问题的解决实行综合治理、统筹规划以达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从微观(以一个用水地区为单位)上看,包含有三层含义:取水方面的优化配置、取水用水综合体系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用水方面的优化配置。在有限的水资源的条件下,对一定区域内水资源在工业、农业及城镇居民用水等方面进行优化分配,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水资源在宏观方面的横向优化分配。

1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一个已知的特定流域或区域内,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需要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相对科学合理的分配,使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保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比较不同水资源分配的方式有几个标准:1)供给分配的灵活性;2)支付真正的机会成本;3)已有用水者产权的安全性;4)公平性;5)资源分配的结果具有可预见性;6)行政的可行性和持续性;7)有效性;8)政治和公众的可接受性。

水资源分配的方式主要有四种:边际成本定价、水市场分配、公共(行政)手段分配、基于用水者分配。只有了解了每种分配方式的潜在优点和缺点,才可能真正设计出符合本国国情、符合水情的有效政策,从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2 水量分配模型

根据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分类:主要有消耗性用水和非消耗性用水这两种基本形式。非消耗性用水是就水资源量的消耗而言的,如养鱼、水力发电、航运、旅游漂流等,都是借用水体和水能来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基本无消耗或变化。

消耗性用水主要是指工、农业生产以及城乡人民的生活用水、市政用水等。在来水量较少且要保证下游不断流缺水的情况下,社会各部门如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城镇居民生活、市政等用水受到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将使有限的水资源在社会各个行业部门之间进行优化分配,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水资源宏观优化调配的目的。

根据以上叙述建立数学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其中,F为目标函数,表示获得最大的配水效益;i为用水子区的序数,i=1,2,…,n,这里根据行政区用水子区如有4个区:即n=4;j为各区用水部门或行业序数,j=1,2,…,m,m=5;t为某一时段(以旬计);Wij(t)为第t旬第i区j行业或部门配得的水量,m 3;W′ij(t)为第t旬第i区j行业或部门的最小需水量,m 3;Cij(t)为第t旬第i区j行业或部门的配水效益系数,元/m 3;W″ij(t)为第t旬第i区j行业或部门的最大需水量,m 3,取决于最大需用的水量或受条件限制的最大供水量,两者取其较小值;Q总(t)为在第t旬全区可供给的水资源总量,m 3,用缺水情况评估递推公式逐个时段顺序递推计算。考虑到在一个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各个行业或部门在区域内的地位有所不同,相应的供水就有轻重缓急之分,必须优先保证某些重要部门或行业的用水需求。

3 实例应用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部,东西最长约85km,南北最宽约64km,总土地面积为2 791km 2。洛南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以蟒岭为分水岭,北是黄河流域,面积为2 693km 2,占全县面积的96.5%;南为长江流域,面积为98.3km 2,占全县面积的3.5%。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7.6mm,年均降水量22.5×108m 3。全县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436×108m 3,南洛河外县流入洛南县汇流面积为380km 2,其过境客水1.013×108m 3。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全县的9.7%,人均可灌溉耕地0.04亩。全县地表水资源量人均1 932m 3,加上过境水量,人均2 188m 3,高于陕西省人均占有量50.9%,而低于全国水平的15.9%。耕地亩均1 551m 3,高于陕西省水平的106.5%,但低于全国水平的11.2%。说明洛南县水资源量虽较大,但并非充足。在来水量较小的年份,根据上述模型进行计算,首先确定供水的先后次序和供水量,同时考虑根据缺水程度强弱,来确定干旱等级,同时要修正供水保证率,根据初始缺水度所属的旱情等级确定各项供水量的分配系数。通过计算该县要加强工程措施来确保水资源分配,首先满足人畜用水,其次满足生活用水,再次满足该县的工业,最后满足农业用水。区域水资源存在以下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严重;蓄水工程少,调蓄能力低,供水标准不高;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缺乏总体规划。

4 结语

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我们拟定研究地区发生水资源短缺,进行优化配置时,要前期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中长期规划,尤其是水利管理部门目前多是一些定性的描述分析,缺水定量的分析,需要特别加强研究。由于水资源涉及的整体系统本身就十分复杂,人类对于水的活动规律、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水资源对社会生活的综合影响难以定量地描述,使人们对水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的规划难以采取定量分析。通过采用模型方式进行定量的尝试,简化了许多因素,而且参数也有欠缺,很多的实际因素没有考虑。今后要在优化我国农村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配置服务方面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钱颂迪.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王顺久.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水利发展研究,2002(2):53-54.

[3]傅冬绵.关于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J].国土资源管理,2001(4):72-75.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综述 篇10

一、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学者对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了一定突破。目前,他们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资源配置概念与内涵

国内学者对科技资源配置概念和内涵的研究颇多,理解的视角也各不相同。周寄中(1999)把科技资源配置定义为“科技资源在不同时空上的分配和使用”,包括配置规模、配置结构和配置方式三部分。师萍、李垣等(2000)首次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考察了制度和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认为,科技资源配置体系可划分为科学技术核心、专业技能系统、制度界面、技术市场四个组成部分,而制度和市场则是系统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丁厚德(2001)认为科技资源配置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创新为目标,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物质基础,具有一定的战略性。孙宝凤(200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科技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刘玲利(2007)运用系统演化理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系统的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分析框架;此外,她还从效率的概念出发,对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结构及其特征、运行机制以及配置环境进行了分析。

2.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学界关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展开。定性研究主要阐述科技资源配置机制的内在难题和效率缺乏成因,定量研究从数学工具着手,通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投入产出法、数学统计方法等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刘玲利等(2007)发现我国区域整体研发资源配置效率较低,贾岩(2009)发现北京、上海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最高,天津、江苏、广东、浙江、辽宁、山东等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也相对较高。为了避免单一方法评价的局限,康楠等(2009)采用组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全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评价。孟卫东(2013)等通过DEAP2.1软件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效率分析。

3. 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目前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制上的问题,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宋河发等(2005)从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体制出发,认为当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科研结构封闭、条块分割的现象严重,导致了科技资源的大量浪费。曹志鹏(2013)通过构建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科技资源立体评价模型,并应用各省市区历年的数据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普遍较低,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

二、国外研究动态

目前国外关于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的。

1. 宏观层面

(1)科技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KohAiTec(1995)对亚洲10国的科技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侧重点是:竞争力强的企业具有何种特点、宏观经济政策系统效率评价、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差异以及研发基础结构和技术系统。Leoncini,Riccardo(1998)通过对搜集来的德国和意大利两国科技体系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不同的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对技术演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导致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同路径选择。Lederman,Maloney(2003)通过对40国家40年(1960年一2000年)的科技资源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人均GDP、政府补贴、科研机构的研究能力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程度等,都与研发强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人均GDP最具显著性。

(2)科技政策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影响。

Uwe Cantner,Andreas Pyka(2001)认为Ergas采用间接方法对科技政策的分类过于粗糙,提出采用直接方法对政策导向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JavierMEkboir(2003)认为,随着技术复杂性的不断增加,科技政策应越来越强调实效性。在新形势下,给予研究人员充分的空间和资源制定研究计划,同时扩大公共研究的范围,提高公共研发资金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3)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研究。

smits,Ruud,Leyten,JoS,Hertog,Pimoen(1995)研究强调,科技评估在科技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DianneRahm,VeronieaHansen(1999)研究建议应当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利用技术转化宝珠企业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促进两者的人员、装备和试验设施的共享,通过将高校的科技成果内化为企业的资源,来实现双方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RenandBelfaiS(2004)建议政府应通过科技政策的有效引导,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型科技投入机制。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投资基础研究会减少其对未来的投资机会,所以大多数企业不会自行投资对创新有着原始生发力的基础研究。

2. 微观层面

在微观层面,国外学界侧重对研发资源配置的研究,且主要是从企业角度展开,具体包括对企业科技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企业内部研发资源的优化配置两方面。wu.Yonghong(2005)通过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政府对私人投资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和以研发为目标的规划等方面。Day—YangLiu,Lon--Fonshieh(2005)收集了1991~2000年十年间纳入政府研发补贴计划的企业的相关数据,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自有资本金越雄厚,国家研发补贴越到位,自筹资金总额也就越充足,这与企业规模无关。JogC.Mahlieh,ThomasRoediger—Sehhga(2006)以1987~1998年期间日本15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在实证分析后指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受预期回报率影响较大。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从上述研究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都是以应用研究为主,还没有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国内对于私技资源配置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较少涉及,同时定量方法应用不够,未来应该把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影响因素分析为突破口,律立一个面向自主创新的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框架。

摘要:科技资源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中外文献作了研究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都是以应用研究为主,还没有建立起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未来应该把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影响因素分析为突破口,建立一个面向自主创新的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框架。

关键词: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周寄中.科技资源论[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07-113.

[2]孙宝凤,李建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1(5):36-39

[3]师萍,李垣.科技资源体系内涵与制度因素[J].中国软科学,2000(11):55-56,120.

[4]彭华涛.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41-144.

[5]梅静娟,李石柱.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优化理论数学模型[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17(2):59-64

[6]孙绪华,陈诗波,程国强.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国有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3):2-27.

[7]J ohnAAlie.PostindustrialTeehnologyPoliey[J].ResearchPoliey,2001,30(6):873-889.

[8]KaiserRetal·reeonfigurationofnationalsystems[J].ResearehPoliey,2004,(33):395-408.

上一篇:等离子区下一篇:英语学习的情景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