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气候

2024-07-22

适应性气候(精选十篇)

适应性气候 篇1

1 红花的生物学特性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冠, 又名红蓝花、草红花、杜红花、刺红花等,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花入药, 为妇科药, 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能, 主治痛经闭经、子宫瘀血、跌打损伤等症。红花除药用外, 还是一种天然色素和染料。红花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及保健用油。额敏县生产的红花油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83%, 较日本、印度、美国及国内其他地区高出5~6个百分点, 堪称“亚油酸之王”。由于红花整个生长期对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 所以应根据种植地区一年中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和红花的生物学特性, 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时间[1,2]。红花为长日照植物, 性喜光温。新疆春播红花需≥5℃积温2 200~2 900℃·d, 生育期110~130 d, 日照时数>1 000 h。

2 气象条件分析

2.1 温度

额敏县红花种子超过5℃即可发芽, 营养生长阶段温度以15~20℃为最适宜, 生殖生长阶段以20~28℃最好。春播红花完成各生育阶段所需的适宜温度指标为:幼苗期日平均气温10~20℃, ≥5℃积温520~1 300℃·d;花期日平均气温25~27℃, ≥5℃积温800~1 200℃·d, 气温低于21℃不利于开花授粉;成熟期日平均气温20~24℃, ≥5℃积温400~450℃·d, 气温低于20℃或超过25℃, 籽粒中养分的运转、积累不能正常进行。额敏县红花生育期达到了120 d以上, 生育天数保证了养分的积累;额敏县≥5℃积温, 满足了各生育期的要求, 从热量条件看, 额敏县适宜种植红花;在各发育期中, 除花期温度略低于最适温度, 成熟期的平均气温更是达到了最适温度, 对于红花的高品质起了决定性影响。可见, 从温度条件看, 额敏县气温适宜, 有利于红花的生长。

2.2 降水

额敏县年降水量289.6 mm。降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 夏季以阵性降水为主, 总的来看雨量偏少, 年内降水分布也不是十分理想, 降水高峰期与热量高峰期并不同步[3]。在水分方面, 由于红花根系发达, 除幼苗期和花蕾形成期需要一定水分外, 其他时期对水分没有严格要求, 且该县有一定的灌溉设施, 基本能保证红生长发育。

2.3 光照

额敏县光照充足, 光照资源十分丰富, 在各生育期均能充分满足红花生长需求。在日照方面, 由于短日照有利于植株发育。进入开花结籽期, 较长时间的日照条件可促进花冠肥大、籽粒形成饱满, 从而获得丰产, 这也可弥补红花在花期温度略低于最适温度带来的植株生长缺憾。由此可见, 额敏县的光照资源完全能满足红花生长发育的需要。

2.4 风速

红花花期, 如果风速过大, 会降低空气相对温度, 导致花期授粉不良[4,5];大风还会造成倒伏等不良后果。额敏县年平均风速2.4 m/s, 开花的6—7月, 平均风速为2.5~2.7 m/s, 不仅不会造成灾害, 还对授粉十分有利。

3 影响红花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

一是干旱。在红花的整个生长期均有可能发生干旱灾害。该县干旱可包括春旱、初夏旱、盛夏旱和秋旱。近30年气象资料统计, 干旱几乎年年发生, 而影响红花生长的主要是春旱。二是冰雹。冰雹在每年的5—10月均有可能发生, 6—7月出现最多, 此时正是红花开花、结实期, 轻则造成枝叶折断、果实受损, 重则大面积落花, 造成减产、欠收, 甚至绝收。

4 结语

额敏县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 有利于红花生长、授粉、结籽。种植的红花具有较高的品质;生产的红花油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83%, 较日本、印度、美国及国内其他地区高5~6个百分点, 堪称“亚油酸之王”。额敏县气象灾害对红花种植影响较小, 春旱对作物的影响较大, 但该县有一定的灌溉设施, 基本能保证红花生长发育。冰雹虽然危害较重, 但通过人影部门防雹, 可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赵卫芳, 李泽会, 王维新.红花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 2008 (4) :57.

[2]张文超, 孙荣政.红花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 2006 (6) :20.

[3]井立军, 高婧, 井立红.塔城地区近45年气候变化分析[J].新疆气象, 2006, 29 (5) :17-19.

[4]郭陈会, 朱海安.红花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 (9) :47, 56.

适应性气候 篇2

在气候变化领域,随着对气候变化本身不断的关注,适应性研究不断涌现.因此,理清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脉络、把握国际适应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对未来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削减、针对性地提高人类适应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主要文献,分析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概念及其应用,适应性与适应能力、响应能力和恢复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综述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情景模型测算、适应性选择、不同尺度适应能力、主动适应策略研究的4个集中领域;总结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社区尺度、自下而上手段、适应性过程研究的趋势.

作 者:方一平秦大河 丁永建 FANG Yi-ping QIN Da-he DING Yong-jian  作者单位:方一平,FANG Yi-ping(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秦大河,丁永建,QIN Da-he,DING Yong-jian(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干旱区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RID ZONE RESEARCH 年,卷(期): 26(3) 分类号:P467 关键词:气候变化   适应性   发展态势  

适应性气候 篇3

关键词:“科农”杂交苦瓜;气候适应性分析;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22-2

苦瓜又名凉瓜、金荔枝,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喜温暖潮湿,忌低温干旱。苦瓜性凉,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暑、明目解毒的功效,是夏季解暑的蔬菜之一。苦瓜栽培期间的病虫为害较少,因此,用药比较少,是无公害蔬菜。江西省宜春市农科所经多年努力研究,结合本地气候特性,土壤情况选育出来“科农”系列强雌性苦瓜良种。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的有科农1号、科农2号、科农3号、科农6号等品系。生长特点是:极早熟。第一雌花节位一般着生在第10节以下,进入生殖生长时间早,开花结果早。夏栽播种后约3O天即可开花,45-55天开始收获;高产稳产。雌花比较多,连续开花结果性好,所以产量极高,一般亩产一万斤以上,高产者达2万斤;品质好。果实表面光泽度好、肉瘤粗壮、肉质脆嫩,苦味清淡,口感较好;抗性强。杂种优势明显,吸肥水能力强,不易早衰,抗病能力强。

1 “科农”系列杂交苦瓜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1.1 温度

苦瓜喜温,较耐热,不耐寒。催芽时需高温,这在温箱中进行。种子发芽最适温度是30-35℃,当温度低于20℃时,发芽缓慢,13℃以下基本不发芽。普通苦瓜育苗移栽后气温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停止生长,5℃受冻;而“科农”苦瓜气温需稳定通过15℃,低于12℃幼茎生长停止,低于8℃受冻害。幼苗生长适温20-25℃,在此温度内幼苗生长迅速,低于20℃且阴雨时,发芽缓慢,抽蔓迟缓。开花结果最适温度是25℃。15-25℃的范围内温度越高,越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促进早结果,有效提高果实的产量与品质。高于30℃和低于15℃的温度都不利于苦瓜的生长。一般情况下,宜春4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即可达15℃以上,从近30年看,只有极少数年份的个别日子低于12℃,如1972、1993、1994年曾出现过。4月下旬以后气温即可高于20℃,“科农”苦瓜一般在露地4月上中旬移栽育苗,5月以后开始开花结果,因此,宜春的温度和热量条件均适宜“科农”杂交苦瓜栽种。

1.2 水分

苦瓜喜湿而不耐涝。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相对湿度为85%。天气干旱,容易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降低果实品质。但是湿度也不能过大,否则地面积水容易导致作物沤根,叶片黄萎,轻则影响结果,重则引发毁灭性病害的发生。苦瓜的水分临界期为开花至成熟。全程大概需水600mm,花果期比苗叶期需水较多,充足的水源有利其多开花多结果。“科农”苦瓜的生长期在4-7月,开花结果期在5、6月,此时是本地的汛期,也是需水较多时段,其中4月中、下旬降水为130mm,5月份降水220mm,6月份降水240mm,7月上旬雨量也达65mm左右,总计降雨量655mm,完全符合“科农”苦瓜生长期需水量。同时4-7月又是暴雨多发期,易产生洪涝,但洪涝维持时间只有几天,暴雨也多是阶段性的,所以只要选择地势较高地段,并及时清沟排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就可确保杂交苦瓜的正常生长发育。

1.3 光照

苦瓜属短日性植物,喜光但不耐荫。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与选择,“科农”杂交系列品种对光照的要求已不太严格;但是苗期光照不足,会降低作物的抗低温能力。特别是瓜瘤成熟期,光照足,授粉优异,有利丰富的维生素B、C、钙、铁等的形成,结密而饱满的瓜瘤,形成色泽均匀,白嫩,口感好,大而长的瓜,增加产量和质量,可见光照对干物质的积累很重要。宜春4-7月虽为汛期,但降水较集中,连阴雨不见光照的日子较少,因而日照较充足,4-7月上旬平均日照总时数为430小时,有利于杂交苦瓜的光合作用。 综上所述,宜春的光热水气候资源非常适应“科农”系列杂交苦瓜的生长发育。

2 高产稳产的栽培措施

2.1 整地施基肥

苦瓜不耐瘠,种植地宜选择排灌方便、肥沃的粘壤土或沙质壤土,严禁连作,必须与其他瓜类蔬菜轮作3年以上。“科农”系列苦瓜产量比较高,因此,只有施足基肥才能保证高产稳产。每亩施优质有机肥约5t和过磷酸钙5Okg。冬季将肥料深翻入土,务使土与肥料混合均匀。

2.2 播种育苗

浸种催芽。先用55℃温水浸种20min进行杀菌消毒,再在清水中浸种24h,捞出后轻敲籽粒嘴尖部将壳适度敲破(称破嘴,注意勿伤及籽肉),然后在3O-35℃条件下催芽,3d后开始发芽,6-7天发芽基本齐全;播种育苗。待种子露白后在苗床或营养钵内播种,注意防寒保温,温度达到30℃时有利于快速整齐出苗。出苗后可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5℃左右,晚上不低于l5℃,适当进行通风换气,避免湿度过大。第三步培育壮苗:将发芽种子播于营养钵内,采用电热或其他办法保温育苗,培育大龄壮苗,真叶约10片左右,带花。其作用是保蔸护根,移栽后大大缩短缓苗期。定植后很快进入生殖生长,开花结果,达到提早上市,抓住前期市场淡季营销之目的。

2.3 移栽管理

不管是春露地还是保护地栽培需气温稳定通过15℃,低于12℃生长停止,低于8℃受冻害。对于我地天气,春露地栽培最好在清明前后(4月上中旬)移栽,保护地于3月中下旬定植。行距1.5m,株距40-70cm,一般選择50-60cm,栽培密度为每亩640-1100株。及时绑蔓、剪侧枝、搭架、追肥、采摘。

2.4 人工授粉

在清晨采集当日开放的雄花(或前一天下午采摘次日即将开放的雄花蕾,存放于室内),于上午8时前(过晚雄花花粉散落严重),于雌花开放后,将雄花花粉在雌花柱头上轻擦一下,肉眼可明显看到淡黄色花粉粘在雌花柱头上即可,视雄花花粉量多少,一般每朵雄花可授2-20朵雌花,头天、当天、次日开放的雌花授粉均有效(一般宜当天花)。授粉占用不了多少时间,速度很快,一般旺长期一人授粉0.5h摘瓜则有几担。授粉后4h内遇雨淋失效。人工授粉是前期雄花不足的辅助措施,中后期枝叶繁茂,雄花量多可不必人工授粉。

2.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一般较少,主要是防治苦瓜实蝇、苦瓜绢螟、白粉病。对于瓜螟和瓜实蝇,可采用2.5%溴氰菊酯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白粉病,可在初发病时喷撒45%达科宁800倍液或10%世高10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科农”系列杂交苦瓜丰产、早熟、优质。普通苦瓜大约7-9月成熟上市,而它6月就可上市,这样可抢市场优势,填蔬菜淡季空缺,卖好价钱,经济效益很可观。 正确掌握“科农”杂交苦瓜栽培技术,合理管理,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苦瓜栽培要点及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03,(05).

[2] 王宏,彭智群,王道泽. 苦瓜高产栽培技术[J].杭州农业科技,2006,(06).

[3] 刘希玲,夏志颖.苦瓜栽培要点及管理[J].天津农林科技,

2008,(05).

[4] 彭智群,王宏.苦瓜春季高效栽培技术[J].杭州农业科技,

2008,(03)

[5] 杨可名.苦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广西农学报,2009,

(01).

[6] 张建,李树忠,张海英,等.苦瓜品种比较试验[J].农村实用技术,2009,(04).

甘肃马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鹿养殖场(简称肃南鹿场)位于肃南县城西北的红湾寺(东经99°34′,北纬38°55′),海拔2 660m,日照时数2 683 h,年均降水量300 mm,无霜期约124 d,属青藏高原山地气候;植被为山地草原植被,以芨芨草—针茅+蒿属为主,可食鲜草产量1 110 kg/hm2,土壤为山地栗钙土,坡度5°~15°,南坡[9]。肃南鹿场建于1958年,有50余年的养鹿历史,多为驯养鹿,养殖规模稳定在500头左右,是我国最大的甘肃马鹿人工饲养群,也是我国较大的以放牧为主要管理方式的马鹿饲养群之一[8]。

甘肃祁连山野生动物开发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位于甘州区城东部(东经100°38′,北纬38°55′),海拔1 495m,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年降水量129 mm,年蒸发量2 034mm,年均气温7℃,无霜期153 d,≥10℃的活动积温2 870℃,主要自然灾害为霜冻、干旱、沙尘暴、干热风等;土壤以风沙土、灰棕漠土和草甸土为主,植被为人工杨树林、沙枣林和柳灌丛。1996年开始养鹿,鹿种源有野生和驯养2种,以驯养鹿为主,圈养,至2010年甘肃马鹿养殖规模已达到140余头。

1.2 研究方法

收集甘州区和肃南县2个气象站近10年的气候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成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两地气象要素的差异显著性;调查2个养殖场甘肃马鹿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气候环境的适应

2.1.1 对气温的适应。

对甘州、肃南气象站1—12月的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资料(表1)进行方差分析,成对观测值检验结果表明,统计量t=6.892 8>t0.05=2.178 8,两地气温差异显著。对最高气温、最低气温、≥5.0℃积温、≥10.0℃积温成对观测值t检验结果表明,统计量t=1.731 0

2.1.2 对降水的适应。

对甘州、肃南气象站1—12月的平均降水量(表2)进行成对观测值t检验,结果表明,统计量t=|-3.081 6|>t0.05=2.201 0,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张掖市甘州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29.0 mm,小于肃南。对1—12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相对湿度进行成对观测值t检验,结果表明,统计量t=3.327 0>t0.05=2.178 8,两地相对湿度差异显著。甘肃马鹿能够适应干旱、降水量少的绿洲环境。

(℃)

(mm)

2.1.3 对日照和其他气候因子的适应。

对甘州、肃南气象站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平均蒸发量、平均地面温度、平均风速(表3)的t检验结果表明,统计量t=1.632 9

2.2 对土壤环境的适应

野生甘肃马鹿栖息地的土壤类型主要有森林灰褐土、山地栗钙土、灌丛草甸土等,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率高于风沙土和灰漠土,土壤含盐量远远低于荒漠土,研究中心的甘肃马鹿能够正常生长、繁殖,表现出对风沙土和灰棕漠土有较强的适应性。

2.3 甘肃马鹿的适应表现

2.3.1 繁殖适应。

在肃南鹿场,甘肃马鹿适龄母鹿的年龄为3~10岁,每年10—11月发情,性周期18~22 d,配种期45 d左右,母鹿妊娠期248~255 d,翌年7月产仔,一般单胎,繁殖率和繁活率一般为50%~60%,最高曾分别达82.0%和76.6%[7]。对研究中心母鹿调查发现,甘肃马鹿的发情期比肃南鹿场提前12~15 d,5月开始产仔,繁殖率和繁活率可达到90%。

2.3.2 食物适应。

野生甘肃马鹿采食的植物种类约200余种,以禾本科、豆科牧草为主,主要有针茅(Stipa spp.)、冰草(Agropyron spp.)、早熟禾(Poa spp.)、苜蓿(Medicago spp.)、锦鸡儿(Caragana spp.)、嵩草(Kobresia spp.)以及苔草(Carex spp.)、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苦荬菜(Sonchus spp.)等,含水率60%以上,多汁鲜嫩,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为甘肃马鹿夏秋季主要牧草[10]。在研究中心,圈养甘肃马鹿的食物主要以苜蓿、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玉米、胡萝卜、豌豆等为精饲料,饲草饲料种类比较单一,但甘肃马鹿并没有出现营养失调的现象,个体发育健壮,生产性能良好,对饲草饲料同样有较强的适应性。2.3.3生产性能的适应。鹿茸是马鹿养殖场的主要产品,不同人工养殖场鹿茸产量有较大的差异。甘肃马鹿每年4—5月脱盘,6月底开始收茸,7月为集中收茸期,8月中旬结束,配种前收再生茸[6]。研究中心甘肃马鹿3月底开始脱盘,6月中旬开始收茸,7月上旬结束收茸,收茸期提前10~15 d。肃南鹿场的鲜茸产量明显低于研究中心(表4),研究中心1~4周岁和8周岁甘肃马鹿鹿茸产量均高于肃南鹿场,同时,约有1/2的马鹿可以生产2茬鹿茸。在整个鹿茸生产周期中气温是影响鹿茸产量的关键气候因子[6]。鹿茸产量受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影响较大的是5月气温和5—7月平均气温,5月较高的气温有利于鹿茸的生长,而5—7月累计气温过高,会造成鹿茸过早的骨化而影响产茸量[9]。

(kg)

2.3.4 抗病性。

据调查,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的主要传染病有肠毒血症、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破伤风等7种,常见普通病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关节囊肿等9种;仔鹿常见病有仔鹿肺炎、仔鹿下痢、仔鹿脐炎等5种。研究中心甘肃马鹿肠毒血症、关节囊肿、仔鹿肺炎、仔鹿下痢、仔鹿脐炎等病极少发生。在干旱、高温、多日照的环境中,诱发甘肃马鹿传染病、常见病和仔鹿常见病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增强了甘肃马鹿的抗病性。

3 结论与讨论

张掖市38年来气温呈现持续增温的过程,累积增温达1.24℃,增温速度明显高于我国平均水平[2,3,4]。甘肃马鹿自然分布于祁连山海拔2 400~3 800 m的山地草甸草原带、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带,气温的升高无疑对甘肃马鹿的栖息地、食物、隐蔽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在甘州区干旱荒漠气候条件下,甘肃马鹿不仅对气候、土壤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且在生产性能方面也保持了良好的特性。因此,甘肃马鹿能够适应祁连山区的气候变化。

在河西绿洲发展甘肃马鹿养殖业,要考虑气温持续增温的负面影响,采取必要的适应措施,提高甘肃马鹿的生产性能:(1)人工养殖时应选择人工林地,以适度遮荫,避免高温对甘肃马鹿产生影响,养殖环境应该有水塘,满足马鹿戏水、泥浴、降温等需要;(2)夏季高温季节可在马鹿的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防暑药物,提高动物对高温环境的抵抗力;(3)高温季节,甘肃马鹿养殖场要通过搭遮荫棚等措施进行遮荫,减少高温对鹿群的伤害,同时,可以通过洒水等措施降低养殖场温度;(4)甘肃马鹿警觉性高,对环境各种声音反应敏感。因此,养殖场周围应该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减少鹿群躁动不安,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影响甘肃马鹿的适应性。

摘要:对甘州区和肃南县2处养殖场的甘肃马鹿的适应性进行了调查,从气候、土壤和适应表现三方面探讨了甘肃马鹿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甘肃马鹿不仅适应青藏高原山地气候,也能适应干旱荒漠气候,其生产性能、鹿茸的产量都有所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并提出了提高干旱荒漠区甘肃马鹿生产性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甘肃马鹿,气候变化,适应性

参考文献

[1]任国玉,徐铭志,初子莹,等.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17-727.

[2]蓝永超,康尔泗,仵彦卿,等.气候变化对河西内陆干旱区出山径流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1,23(3):276-282.

[3]贾文雄,何元庆,李宗省,等.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突变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3):257-269.

[4]李鸣骥,石培基.黑河流域张掖市近38a以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07,27(6):1048-1054.

[5]曹玲,窦永祥,张德玉.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J].干旱气象,2003,21(4):45-49.

[6]侯扶江,安玉峰.祁连山高寒牧区甘肃马鹿产茸量的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0):1269-1274.

[7]侯扶江,李广,常生华,等.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生产性能研究[J].草业学报,2004,13(1):94-100.

[8]侯扶江,李广,杨逢刚.甘肃马鹿夏冬季在祁连山高山草地的放牧行为[J].生态学报,2003,23(9):1807-1815.

[9]刘建泉,杨建红,丁国民.影响甘肃马鹿产茸量的气象因素及其回归预测模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6):49-52.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 篇5

关键词:适应气候;建筑设计;策略;方法

前言:目前,建筑设计不仅追求可持续发展,也追求生态建设,因而发展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建筑时,考虑气候的因素,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而且也符合我国现代追求低碳环保和节能的目标。为此,我国进行建筑设计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理,并且有效结合地形和气候优势,进而选择利用合适的技术手段,能够建设出更加生态的建筑。

一、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原理

气候的设计原理主要依据建筑自身的调节而实现,这是被动式的方法,但也可以通過环境设备等进行主动式的调控。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其目的是为了在设计初期,有效规避不利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进而为使用者创造舒适的环境。因此需要有效利用气候条件,尽可能采取被动式的建筑设计,减少人工对建筑设备等的调节。被动式的气候建筑设计在较多情况下都适用。

二、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

(一)考虑气候的要素和分区

衡量建筑是否符合适宜性要求的标准就是建筑设计是否与气候相协调。因此,对于不同气候地区应该采取不同的建筑设计,气候因素成为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之始需首要考虑的问题。例如:热带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就有较大的区别,热带地区的建筑设计主要遵循恒温原则,有效避免太阳对建筑的直接照射,进而利用蒸发降温技术以促进空气的快速流动;而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保温措施,由于寒冷地区的温度较低,因此需要有效的利用太阳能等资源以保持室内的温度。

(二)符合生态气候学的原则

目前,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生态气候学的原则,以促进建筑设计更符合环保节能和为人类提供健康空间的要求。实现建筑设计的环保节能和低碳是建立在满足人类舒适性要求的基础上的,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节能而忽略了人类的舒适感。做好建筑设计的节能工作,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而且可以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三、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方法

(一)建筑设计的选址和布局方式

1建筑设计的选址方法

首先,考虑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的热能为建筑本身提供了充足的热源,能够增高建筑的温度。另外,“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与人类生活间联系密切,不可分离。因而,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在选址中一定要依据太阳辐射因素而进行。其次,考虑风向的因素。自然界中有的风可以增加人们的舒适感,但有的风则会使人们厌烦,因而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风向因素。再次,考虑降水因素。最后,对建设建筑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区域气候分析,进而使建筑选址更为合理[1]。

2建筑设计的布局方式

首先,建筑设计的朝向布局,一般考虑太阳辐射和风这两个因素。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四季分明,因而较多的建筑选择坐北朝南的朝向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风的因素和太阳照射的因素。其次,建筑设计的间距布局,一般情况下考虑日光照射和通风性两个因素。如果建筑物间距过于密集,则通风性较差,日光照射度也较差;反之,则会增强日照和通风性,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最后,建筑设计的群体布局,一般情况下,群体建筑更加有利于改善气候因素对建筑本身的不利影响,创造出更好的令人适宜的微气候环境。

(二)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

1外部空间形态的设计

进行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微气候环境为人类提供舒适性的因素,因此需要建筑师考虑风环境和热环境的因素以营造微气候环境。首先,建筑群体设计时要考虑风和建筑群体间产生的各种复杂因素,为建筑营造良好的风环境。其次,利用水体和绿化植被以改善建筑群体间的热环境。最后,针对地方实际气候而设计建筑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与室外相融合的目的。

2外部空间的绿化设计

进行外部空间的绿化设计,可以起到调节微气候的目的。其一,绿化植被可以对建筑起到降温的作用;其二,绿化植被有利于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其三,绿化植被可以促进空气气流的流通,增强人们的舒适感;其四,绿化植被可以吸取城市的部分噪音,有利于为室内居民提供安静环境。此外,建筑外部空间的绿化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发挥绿化设计的最大效果[2]。

(三)建筑本体的设计方法

1建筑空间的设计

建筑设计应结合具体的气候环境而进行,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其建筑设计也应进行相应的改变。首先,对建筑的体形设计,应结合具体要求而选择,一般情况下,比较规则的、简单的建筑体形可以增强保温效果。其次,对建筑进行组合设计时,一定要考虑阳光和风的因素,以使组合建筑物有良好的舒适感,即:阳光照射线强烈以及通风性能良好。一般情况下,选择自然通风,可以增强室内的舒适感。

2建筑外维护设计

首先,进行屋顶设计时,一定要使屋顶保持良好的热缓冲性能,以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建筑师比较倾向于利用双层维护结构以及在建筑屋顶建立生态绿化体系两种方式以保持和提高热缓冲性能。其次,进行外墙设计时,应该积极利用室外的气候环境以尽可能改善室内的环境。最后,对门窗进行遮阳设计,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温度。

结论:

综上所述,适应气候因素的建筑设计可以较大程度满足人们对舒适和健康生活的需要,并可以为我国走低碳环保发展方向提供有利的条件。我国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需遵循一定的设计原理,需要我国有关单位针对建筑建设的实际情况而采取有效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从而使建筑设计既能达到节能、低碳环保的目标,又能彰显出有地域特色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保峰.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建筑表皮之可变化设计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4.

丰都县肉牛生产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篇6

1 自然环境与气候概况

丰都县地形地貌为系列褶皱山系构成, 长江南岸方斗山、七跃山, 北岸有黄草山、蒋家山。全县幅员面积2 915.3 km2, 以山地为主, 约占总面积的70%, 丘陵次之, 平坝面积甚小, 海拔高度为150~2 000 m。全县有大小河流58条, 长江横贯县境47 km。全县人口83万人。物产丰富, 粮食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榨菜、大豆、油菜、烤烟;经济果木有柑橘、红心柚、龙眼、花椒等。畜牧业主要有生猪、肉牛、山羊、鸡、鸭等。县内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34.9%, 野生动物达240种。

丰都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回暖早但不稳定, 夏多伏旱酷暑, 秋凉爽多绵雨, 冬无严寒。全年热量条件较好, 降水充沛但分布不均, 光照略差。海拔高差大, 立体气候明显。县城年平均气温18.3℃, 极端最高气温43.5℃, 极端最低气温-2.5℃, 日照时数1 290 h, 降雨量1 056 mm, 空气相对湿度81%, 无霜期318 d。

2 养殖肉牛的气候条件分析

2.1 肉牛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肉牛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牛的生长发育, 甚至对牛造成损害。一般而言, 幼牛适宜的温度为10~24℃, 育肥牛适宜温度为8~20℃。肉牛对空气湿度不太敏感, 适宜生长的相对湿度为50%~80%。肉牛对降雨量也没有特殊要求, 但干旱会导致肉牛饮水匮乏。

2.2 肉牛养殖的气候问题

总的来说, 丰都县养殖肉牛具有良好的气候优势, 光热水资源丰富, 水热同季, 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一年四季都适合养牛。但是, 丰都及周边区县立体气候显著, 气候年际变化大, 气象灾害频繁, 对肉牛养殖也存在较大的制约和危害。其主要气象问题有以下2点:一是夏季高温伏旱对肉牛的影响。高温干旱会造成肉牛应激反应, 饲料消耗多, 生长速度减慢, 育肥牛掉膘。严重干旱会造成肉牛饮水困难, 持续高温干旱还会引起肉牛患病, 造成较大损失。丰都及周边区县伏旱出现几率很大, 高温几乎年年有。伏旱高温主要影响海拔600 m以下的河谷丘陵区, 据统计, 从1971—2010年, 该区域≥35℃年平均高温日数35 d, 伏旱出现频率为75%, 伏旱持续平均时间为39 d。由此可见, 伏旱高温对河谷丘陵区肉牛养殖危害较大[3]。二是冬季低温冷冻对肉牛的影响。秋、冬、春季节常有冷空气入侵带来强降温。据统计:丰都年平均出现寒潮2.6次, 春秋最大过程降温达17.4℃;冬季遇强冷空气往往造成气温骤降5~8℃, 最大过程降温达10.2℃, 中山区最低气温可降至-10℃以下, 并伴有降雪和冰凌。遭遇冷冻天气, 肉牛过冬防寒面临很大的考验, 尤其对海拔700 m以上地区的肉牛危害较大。

3 牧草生产的气候分析

3.1 牧草栽种布局

丰都县2012年肉牛养殖36万头, 牧草基地8 000 hm2。规划到2015年, 要实现肉牛养殖量55万头, 改良草地13 500hm2。“十二五”末实现肉牛产业化, 建设成为拓展周边、辐射全市、享誉全国的“中国肉牛之都”。目前, 丰都饲草种植离规划目标差距都还较大, 饲草业规模较小, 草料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优质牧草扩繁基地不足, 饲草业提升空间仍很大。

人工科学种植牧草, 培育优质饲草资源是基础。丰都县及周边区县以山地、丘陵为主, 荒山荒坡河滩多, 饲草资源丰富, 既有改良天然草坡草场的优势, 也有农户选择不同方式种植牧草的好处。由于丰都县乃至周边涪陵、武隆、石柱、彭水、忠县等地立体气候十分显著, 跨越亚热带气候到温带气候, 为不同品种牧草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方便, 也是该地区牧草资源格外丰富的原因, 这就给中国肉牛之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饲料基础。

根据丰都县及周边地形地势和立体气候特点, 按照趋利避害、良种、良法、良候的原则, 对不同品种的牧草筛选, 确定牧草分区种植和适宜种植方式, 有利于获得牧草优质高产。按照不同的农业气候类型, 丰都地区牧草生产布局见表1。

3.2 牧草栽种的不利气候因素

牧草抗逆性强, 但其产量品质受到气象灾害的限制。丰都及周边地区影响牧草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是春季低温阴雨、夏季伏旱高温、暴雨洪涝。春季严重的低温阴雨影响牧草发芽及其生长, 也容易引发病虫害。伏旱高温抑制牧草生长发育, 降低产量品质, 严重时造成牧草干枯, 河谷丘陵地区高温伏旱的危害更大。暴雨洪涝冲刷牧草、淹没草场, 导致牧草减产, 品质下降, 高温高湿还容易引发病虫害。

4 草畜平衡的气候分析

由于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同, 气候差异就使得牧草产量和质量有所不同。为此, 根据每年的气象条件, 配套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 再确定养殖肉牛的数量, 避免饲料浪费或饲料不足的缺陷, 是实现草畜平衡、科学养牛的有效途径[4]。

一般情况下, 根据畜牧部门多年的经验, 要实现肉牛草畜平衡, 养殖1 000头肉牛需要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35 hm2左右。但依据测算, 气象条件差的年份, 主要是出现盛夏严重高温干旱和冬春低温冷害, 牧草产量偏低, 养殖1 000头牛则需要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40 hm2左右。反之, 气象条件好的年份, 雨水充沛, 无明显的高温干旱和低温冷害, 牧草产量偏高, 养殖1 000头牛只需要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30hm2左右。在实际生产中, 可以根据当年的气候年景预测和生产水平, 合理安排牧草种植面积, 达到粮食和牧草协调发展, 减少气候资源浪费。

丰都县规划到2015年肉牛饲养量达55万头。据此计算:若当年气象条件正常, 需要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19 250 hm2;若气象条件偏好, 需要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16 500 hm2;若气象条件偏差, 则需要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22 000 hm2。同时, 根据生产水平发展情况和当地生物质能发电对秸秆的需求, 可对牧草及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做适当的调整。

5 肉牛生产对策

(1) 依照长江绿化带建设规划, 在长江沿岸纵深5 km实行退耕还林种草, 在渠溪河、碧溪河沿岸大力开发荒坡滩地植树种草。既可以改善气候, 恢复生态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母亲河, 又可以增加饲草产量, 加大土地载畜量, 为发展肉牛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养牛场牛舍建造, 做到通风、透光、排水兼具保暖隔热功能。肉牛养殖繁育基地宜采取半开放式畜舍, 有利于夏季降温, 冬季防寒保暖。

(3) 加强饲料供给和疫病防控等。一是科学安排牧草和饲料生产, 合理套种和轮作, 加强病虫害防控。二是搞好牧草的青贮及秸秆氨化, 确保肉牛饲料平衡供应。三是定期预防接种、消毒、杀菌、驱虫和及时治疗等, 以杜绝或控制牛传染病的传播蔓延。特别是春秋季节, 天气变化大, 要注意预防肉牛出血性败血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等传染病。

(4) 做好夏季高温伏旱和冬季低温冷冻的防御工作。河谷丘陵地区 (海拔600 m以下) 重点防署热, 低中山区尤其是1 000 m以上区域重点防寒防冻。夏季高温酷暑是肉牛养殖的首要气象障碍, 肉牛养殖基地必须做好通风降温防暑工作, 保障肉牛饮水供应。散养农户也要注意给牛防暑降温。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监测预报, 并伺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减轻干旱高温危害。冬季低温冷冻对犊牛、老牛、病牛危害较大[5]。因此, 冬季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提前备足草料, 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确保老、幼、弱、病牛安全越冬。

(5) 为做大做强丰都县肉牛产业, 围绕建设中国肉牛之都的目标, 各乡镇、部门和有关单位必须密切配合, 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统筹协调, 举全县之力, 最大限度地挖掘肉牛生产潜力。其次, 要加强区域合作, 带动周边区县肉牛产业发展, 为丰都县加工企业提供优质肉牛。再者, 要充分发挥农户养殖肉牛的积极性, 大力提倡荒山荒坡放牛, 集小成大, 聚散成团, 建设中国肉牛之都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6 结语

通过对肉牛养殖、牧草生产气候条件以及草畜平衡的分析, 找到了牧草生产的合理布局, 提出了加速发展肉牛产业的对策措施, 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资料有限等原因, 肉牛草畜平衡的气候分析较为粗略, 有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6

[2]四川省丰都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丰都县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3]吴红琴, 刘进.思南县的气候条件及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措施[J].贵州气象, 2010, 34 (3) :30-31.

[4]常履福.毕节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的气候资源条件分析及分区探讨[J].贵州气象, 2005, 29 (5) :5-7.

运城地区板栗栽培气候适应性的分析 篇7

一、板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板栗适于在年均温10~17℃的范围内生长, 其中生长期 (4~10月) 的日均温为10~20℃, 开花适温为17~27℃, 低于15℃或高于27℃均影响授粉受精和坐果。8~9月间果实增大期, 20℃以上的平均气温可促使坚果生长。

2、水份:

年降雨量在500~2000mm的地方都可栽种板栗, 但以500~1000 mm的地方最适合。不同物候期对水分的要求和反应不同, 特别是秋季板栗灌浆期, 如果水分充足, 有利于坚果的充实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3、光照:

板栗为喜光性较强的树种, 生育期间要求充足的光照, 日均光照时间不足6小时的沟谷地带, 树体生长直立, 叶薄枝细, 产量低, 品质差。

二、运城地区气候条件分析

1、气温

从整个运城地区来看, 年平均气温都在11.7℃~14.0℃之间, 年均气温在板栗适于生长的范围内, 其中4~10月份的月平均气温12.2~27.4℃, 完全能够达到板栗生长期间所需温度。6~7月份为板栗花期, 而运城整个地区6、7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分别在23.1~25.8℃和24.6~27.4℃之间, 气温条件基本上能够使得板栗进行正常的授精和坐果, 8~9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分别在23.4~26.3℃和18.5~20.9℃, 气温条件能够满足果实增大期正常的生长增大。从运城各县区的气温条件来看, 都基本上能够满足板栗的生长发育。但对于优质板栗来说, 整个生育期间需≥0℃的活动积温为4850℃左右, 从图一可以看出, 绛县、万荣、芮城等县从积温情况来看, 由于积温较少, 不适宜发展板栗种植。

2、降水量

对于运城地区的年降水量来说, 年降水量小于500mm的县 (市) 主要是河津、稷山、新绛、闻喜和临猗, 主要分布在运城的北部和西部。年均降水量最高的县为垣曲县, 雨量为596.7mm。运城地区总的年降水量为515.7 mm, 其中4~9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的80%, 而4~6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量的27%, 7~9月份, 约占全年总量53%。对于板栗来说, 8~9月份正是果树的灌浆期盛期, 而此时运城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多, 有利于坚果的充实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总之, 从运城地区的降水量来看, 适于栽植板栗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运城的东部、南部、中部和西北部 (如图二) 。主要包括绛县、垣曲、夏县、平陆、盐湖区、芮城、永济和万荣等县 (市、区) 。

3、日照时数

本市全年日照时数为2276.5小时, 其地域分布与降水正好相反, 垣曲、平陆、绛县等日照时数较少, 在2200小时左右, 汾河谷地和丘陵地区日照最多, 在2400小时以上, 平原地区接近全市平均值。

全年运城各县的日平均日照时数都在6小时以上。日照季节分配, 以夏季最多, 为684.4小时, 春季次之, 为599.0小时, 秋季为512.3小时, 冬季最少, 为480.8小时。其中5~8月份日平均日照时数在7小时以上, 这有利于板栗进行光合作用, 有利于板栗果实在膨大期的干物质的累积。从光照情况来看, 运城整个地区都适宜栽植板栗。

因此, 从总的气候条件来看, 运城地区适宜板栗栽植的县市主要有垣曲、平陆、夏县、盐湖区和永济等。这些县市又多山坡丘陵, 且部分地方有野生板栗生长, 说明这些地方对发展板栗具有较为有利的条件。

另外, 板栗适宜在含有机质较多的通气较好的沙壤土上生长, 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产生大量的菌根。在粘重, 通气性差, 雨季排水不良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板栗对土壤酸碱度敏感, 适宜的PH范围为4~7, 最适为5~6的微酸性土壤。而对于运城地区来说, 山坡丘陵地带一般多石沙, 因此土壤不存在通透气性差的问题, 但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少, 这就要求有能力的地方在栽植时应施加有机肥, 对于北方的土壤来说, 多为中性或弱碱性, 不利于板栗生长, 因此, 板栗栽植后, 要经常施加酸性肥料如硫酸亚铁等, 确保板栗根系周围土壤酸性, 使得板栗正常生长。特别是对于有野生板栗生长的地方, 说明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都适宜板栗的生长发育, 更应该大力发展板栗栽植。

摘要:板栗是我国特产的著名干果之一, 营养丰富, 味道甘美, 可生食、炒食和煮食。板栗适应能力强, 抗旱耐瘠薄, 能在荒山、沙滩等地种植。而运城多荒山丘陵地带, 种植板栗, 一方面可以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绿化环境, 另一方面, 又可增加当地农业收入,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因此, 分析运城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板栗栽培的影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乐平市晚粳稻品种气候适应性分析 篇8

江西的粮食以稻米为主, 粮食生产中推广优质高产晚粳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使晚粳稻的生产水平的提高, 经过不懈的努力, 江西省育种与农技工作者终于在在良种选育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我国“籼改粳”生产发展规划与要求, 探索南方气候条件下双季晚粳稻高产潜力, 并筛选不同地区晚粳稻高产优质适宜品种, 为“籼改粳”生产发展提供依据与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南、浙江等地进行了“籼改粳”种植试验, 取得了一定成效, 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晚粳稻品种。

乐平市作为“籼改粳”试点地区, 2012 年以前尚未开展系统的“籼改粳”种植试验, 目前还不清楚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 未见有相关研究报道。本文考虑粳稻在乐平种植的气候条件、病虫害、产量等情况, 然后通过观测粳稻在乐平市种植试验的田间表现, 确定适合乐平种植的晚粳稻品种, 并总结提出粳稻在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2012 年、2013 年选择适当的品种进行种植试验和平行观测, 并利用附近的国家气象观测站同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考虑病、虫害等影响情况, 最后确定适合本地种植的晚粳稻品种, 进行推广试验。

1.1试验地点

水稻种植户洪金焱家责任田位于乐平市后港镇徐家畈村, 其面积为667m2, 土壤条件为壤土, 有机质含量为3.08%, 碱解氮63.0ppm, 有效磷40.0ppm, 速效钾57.3ppm, p H值5.6。

1.2试验品种

选择晚粳稻品种14 个 ( 表1)

2.3试验设计

2012 年、2013 年各品种种植试验过程中, 采用统一方式。具体为:采用湿润育秧, 秧龄21d, 手工有水移栽, 基本苗常规粳稻8 万/667m2、杂交粳稻6 万/667m2, 行株距25cm×13cm。施肥总量, 施纯N12.9kg/667m2、纯P6kg、纯钾10.8kg ;以氮肥运筹比例为施肥方法:基肥:分蘖肥: 穗肥分别为4:3:3。活棵分蘖期实行以浅水层为主的浅水间歇灌溉, 够苗后80% 搁田, 无效分蘖需要做好控制, 孕穗抽穗期保持3 ~ 5cm水层, 籽粒灌浆成熟期保持干干湿湿, 一直到收获前7d断水。同时抓好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虫害防治, 做好水稻生育中后期注意避免纹枯病的问题, 破口期的稻曲病与稻瘟病的防治工作 (见表2) 。

2 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分析

乐平市7 ~ 10 月日平均气温为25.8℃, 平均月降雨量为69.2mm, 平均月日照时数207.9h。稳定通过22℃的终日80% 保证率在9 月10 日前后。

主要气象灾害, 7 ~ 8 月乐平主要以晴热高温少雨天气为主, 高温对二晚秧苗生长和移栽返青不利, 干旱对灌溉条件差的山区不利, 致使晚稻减产欠收。历史上出现伏旱的概率是35%, 出现秋旱的概率为25%。9 月份主要是寒露风危害, 乐平市历史上最早出现寒露风的时间是9 月8 日, 最晚出现的时间是10 月10 日, 平均出现时间是9 月28 日。

2012 年晚粳稻播种—移栽返青期 (6 月28 日~ 7 月底) 平均气温为31.3℃, 比历年平均偏高2.0℃, 降水略偏少, 无强降水, 日照充足, 高温天气不利于秧苗生长和移栽返青;分蘖~孕穗期 (8 月份) , 气温偏高 (29.5℃) , 降水特多 (346.1mm) , 主要出现在上旬, 8 月10 日出现了特大暴雨, 该时段除特大暴雨危害外, 基本上有利于晚粳稻生长发育;9 月份月平均气温24.1℃, 比历年平均低0.6℃, 轻度寒露风出现在13 ~ 15 日, 大多数品种多已齐穗, 少数品种处抽穗扬花期, 经观测比较, 基本上没受到影响, 说明晚粳稻比籼稻耐寒性强。月降水偏多 (239.0mm) , 且2 日出现大暴雨, 日照偏少, 由于强降水、连阴雨寡照及高温天气 (2 ~ 4 日) 影响, 导致部分品种随后发生了纹枯病;10月份的气温偏高, 降水偏少, 日照偏多, 有利于晚粳稻灌浆成熟收获 (表3) 。

2013 年晚粳稻秧苗期 (6 月27 日~ 7 月20 日) 平均气温29.3℃, 无连续3d以上的高温天气, 降水适中, 无强降雨, 日照充足, 有利于培养壮苗;移栽—返青—分蘖期 (7 月21 日~ 8 月下旬) 气温偏高, 降水明显偏少, 日照偏多, 天气条件不利于移栽返青 (7 月24 日~ 26 日出现了持续3 天的高温天气) , 有利于分蘖;幼穗分化期—齐穗期 (8 月下旬~ 9 月中旬) 气温平均略偏高 (27.4℃) , 平均每天日照达6 ~ 8h, 无重度寒露风, 天气条件有利于幼穗发育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 (9 月中旬~ 10 月下旬) , 前期平均气温在26.0 ~ 28.0℃, 昼夜温差大, 日照充足, 有利于物质积累, 提高千粒重结实率, 后期降水少, 日照充足, 有利于成熟收获 (表3) 。

根据乐平的水稻种植经验, 9 月11 日左右一般是乐平晚粳稻的齐穗期, 宜选择常优5 号、常优3 号、镇稻11、甬优8 号、武运粳24、甬优2638、4-3 高秆等早、中熟晚粳稻品种。

2.2主要病虫害、抗倒伏性情况

种植试验期间的病虫害、抗倒伏性等情况表明, 较易发生晚粳稻纹枯病, 稻曲病。甚至部分品种发病达到中等。而甬优8 号、常优3 号、武运粳24 等粳稻抗病性相对较好, 较适宜在乐平种植 (表4) 。

易发纹枯病的原因经分析主要是:2012年8月10日受台风“海葵”和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 乐平市普降特大暴雨, 24h最大降雨量276.6mm, 48h雨量平均达362mm, 并持续阴雨寡照、高湿天气过程4d (8月8~11日) , 9月2~4日又出现大暴雨过程, 24h最大雨量为150.7mm, 过程雨量152.4mm, 这时正值晚粳稻孕穗至始穗期, 有利于病菌侵入;而2013年8~9月降水明显偏少, 且无强降水, 日照充足, 无连阴雨, 故大部分品种纹枯病未发生, 少数品种有轻度发生。

2.3考种情况

每个小区有效穗需要进行成熟期普查, 并且在每个小区内取有代表性的植株5穴考种, 测定穗长、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的数值, 通过数值计算理论产量, 对比于每小区全部收获的实产量。从考种情况来看, 甬优系列的产量在474~715kg/667m2, 产量相对较高。长江系列产量一般可达500kg/667m2以上, 但产量稳定性略差, 如2013年长江24号产量仅为385kg/667m2, 由此可见, 甬优系列更适宜在乐平市种植 (表5) 。

2.4试验结论

2012 年、2013 年通过对晚粳稻各14 个品种的种植试验, 考虑当地的气象条件、产量因素、病虫害、抗倒伏性等情况, 推荐:甬优8 号、甬2638、武运粳24、4-高杆、镇稻11 为主要晚粳稻种植品种, 熟性以早、中熟为主。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2012 年和2013 年的试验情况, 试验者认为:甬优8 号、甬优2638、武运粳24、4-3 高杆、镇稻11、甬优1538 号、甬优2640, 长江25、甬优538 等品种适宜在乐平市栽培。2014 年在乐平市后港、浮梁县庄湾、陶瓷工业园区罗家乡、昌江区鱼山镇等地进行了试种, 主要品种为甬优、长江系列, 试验结果较好, 获得较好的成效。通过2a的试验来看, 在乐平种植晚粳稻可以成功, 品种具有对稻曲病、稻瘟病等抗性较弱, 较耐寒、较耐弱光、较难脱粒、较耐肥特点。在种植试验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氮肥需求量偏大, 部分农民对粳稻种植特性不太了解, 施肥不足, 导致粳稻生长后期易出现早衰现象, 穗短、粒少;分蘖力较弱, 秧龄弹性短, 经试验示范调查, 秧龄若超过27d, 其分蘖力大大降低, 建议甬优12 号秧龄不宜超过25d ;易发生稻曲病, 甬优12 号穗粒密, 穗大, 通风性差, 抽穗结实时, 如遇不利天气, 易发生稻曲病、稻瘟病等, 且株高达1.30cm以上, 农民施药困难。晚粳稻的生产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晚粳稻种植户及种粮大户的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秧苗管理, 施好送嫁肥, 控制秧龄;注意种植密度, 中后期要管好水、晒好田, 控制无效分蘖,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摘要:种植试验在乐平市选择适当的品种进行, 平行开展观测, 分析附近的观测站同期资料, 考虑气候条件、病虫害、产量、抗倒伏性等因素, 确定了适合本地种植的晚粳稻品种, 通过2014年试种, 表明甬优8号、甬优2638等品种可以在本地栽培, 适宜在全乐平市范围内推广种植。

关键词:晚粳稻,品种,气候适应性

参考文献

适应性气候 篇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使其获得理想的微气候条件逐渐成为城市设计工作者积极关注的环境课题之一。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环境性能、能源使用模式、生态效应和人体舒适度。目前,针对性的研究已从传统的基于几何美学的层面逐步进入一个由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支撑的新阶段,主要研究城市空间形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关注城市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契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日益增多。1974年,Ralph Knowles发表了《能量与形态:城市生长的生态学途径》,对城市人工环境的形态与能量传递的关联性作了较为系统的描述;1984年,Bosselmann利用日光灯对多个街区实体模型的光照来模拟日照情况,利用风洞实验模拟开放空间空气流通状况,探讨不同城市空间形态对微气候环境的影响;1998年,Baruch Givoni在其著作《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的气候应对》针对不同气候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作为试验,斯图加特市采取了一种基于整体性的城市设计策略,成功地保护和维系了健康气候条件;法兰克福也通过城市灵敏度模型的建立,为城市设计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生态气候资料;SARS之后,香港特区政府针对高密度状态下的城市规划建设进行了反思,委托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展开《空气流通评估系统建立的可行性研究》用以指导城市设计与建设。2002年,基于奥运工程与世博工程的特殊需要,研究人员对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与气象条件、大气污染关系以及上海中心城区热导效应与绿地分布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综合评价。

与国内外日益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比,我国现行的相关城市规划、设计条文与规范明显滞后,很难发现城市尺度与气候设计相关的条款和导则,更不用说是在城市设计尺度范围内将城市气候的评价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城市空间形态准则来引导城市实践活动。本文以湿热地区城市设计为例,重点讨论气候学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通过传统经验总结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探索一种与气候相适应的节能舒适型的城市空间形态与模式,并希望以此引导城市设计自觉遵循与表达气候诉求的原则。

2 湿热地区气候适应性城市空间形态与模式1)

与钢筋混凝土一样,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空间自身就是一种资源(柯里亚,1999)。2)湿热地区气候适应性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主要包含城市空间形态的几何特征与模式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布局与量化参数两个方面。目前,主要的研究途径与技术路线有两个来源:其一,溯本求源,对湿热地区传统聚落与城镇结构形态进行梳理,对其经验、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提炼出“原型”,供设计者参考借鉴;其二,依托城市气候学、建筑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结合当前数字技术(如GIS、CFD、ECOTECH)对现有的城市空间形态或新城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量化分析与处理,并提出结构改进与优化措施。

湿热地区影响城市微气候与热应力特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气候

(2)地形与城市选址

(3)城市肌理与密度

(4)城市结构与路网

(5)开放空间与街道模式

上述因子的物理性质与空间形态差异会直接导致太阳辐射吸收和反射以及城市通风性能的差异,如果设计不当,将会引起城市环境的结构性失衡和微气候条件的改变,进而对城镇建筑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1 自然气候

地域气候是分析、研究城市微气候环境设计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湿热气候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包括中国南方地区、长江流域局部地区的次湿热气候区,夏季湿热,有短暂寒冬;其二是沿赤道两侧的狭长区域,纬度0~15°之间的典型赤道气候类型区以及位于南非、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海洋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年平均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虽然每天会有波动,但每月平均值相对稳定,日平均温度27℃。湿热地区的降雨量和湿度与其它气候区相比通常较高,相对湿度常为70~80%甚至更高。在热带地区,夜间空气流动一般速度很慢,尤其是在“赤道无风带”区域,从总体上看基本没有较大的风速。在沿海地区,午间会有规律性的海陆风产生,速度主要取决于其离海洋的距离,夜间通常较弱。

湿热地区的气候属于“高温高湿组合”3),较难通过设计来改善。总体来看,该地区城市设计的目标应为白天减少太阳辐射,夜间增强通风降温;其重点在于最大限度地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提高环境的热舒适性并降低制冷所需的能源消耗;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城市公共场地、建筑物采取遮阳措施。

2.2 地形与城市选址

地形对一个城市地理位置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城市设计关注的重要内容。“在自然环境的诸因素中,地形的构造及海拔高程,对用地的日照、温湿度、风力方向、噪声和污染物质在大气中传播的影响,对于形成城市周围的地方性环境卫生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4)针对不同的地形条件,适应气候的城市空间形态与选址原则也大不相同。

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对近地气流影响很大,再加上坡地方位的冷热温差的共同作用,形成局部地形风,对城市风环境有较大影响。当地城市空间发展通常选择坡地的上段和顶部以获得直接的通风和相对较低的温度,而避免建在通风不畅的谷底;选择朝东坡地以减少午后太阳辐射(图1)。

图1吉迪恩·S·格兰尼著,张哲译.城市设计的环境伦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平原河谷:平原河谷地形平整,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大都呈“梳式”逐水而建(图2)。然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雨水汇集之处,洪水位较高,此时需要合理处理好地面高程和基地不同部分之间的高差,满足防洪要求。

滨水海岛:由于水陆地形特征会引起局地环流而形成水陆风,沿海或临近较大水面的地区往往受益良多。滨海(水)城市空间形态不少都沿岸线带状分布,水域通过绿带、河流等廊道与城区连通,与同心圆式布局相比,这种分散式尽端开敞布局更利于通风。滨海(水)地区还须避免将大量高层建筑绵延布置在水体边缘区域,以免形成“风墙”,从而影响市区的空气交换(图3)。

2.3 城市肌理与密度

城市肌理与密度是城市空间形态组成的“基底”,它是当地气候长期选择和塑构的结果,也是决定城市通风性能和城市热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建筑密度越高,通风效果越差,越容易出现“热岛效应”。因此,在湿热地区应选取紧凑度指数较小的城市空间形态,避免过高的建筑物密度导致城区长期处于较高的热应力水平。昆·斯蒂摩曾选择用不同肌理与密度的建筑群体组织方式在同样大小的地块上实现相同的总建筑面积,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其风场和日照进行分析与比选。5)我们对长江流域某地同一地块不同形态的建筑组团对局地微气候的影响进行了模拟与分析6),结果表明局部带有高层建筑的开敞院落形态通风、排污效果最好(图4)。

图2陆元鼎,魏彦钧编.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图3(英)克利夫·芒福汀著;张永刚,陆卫东译.街道与广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转引自柏春.城市气候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图4《低碳维度下基于微气候调节的绿色城市设计研究》毕业设计课题组

传统城市肌理的老城区,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相似,不同肌理之间变化梯度较小,风容易掠过建筑屋顶而在地面层形成“风影区”,无法满足湿热地区建筑和室外场地对通风的需求。在漫长的的气候适应过程中,广东传统村落形成了疏散式和密集式两种不同肌理与密度的布局模式,前者通过绿地、水体的合理布局来降低室外温度,并以温差进一步结合建筑物疏密差异和空间大小形成压差来增强通风能力;后者则在南北向设置狭窄冷巷提供阴影,并通过热压作用强化村落内部的通风效果。7)

在目前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新老城区不同肌理与密度之间的急剧变化会产生“狭管效应”,能够有效改善局地风环境;老城区局部地段的高层或高大建筑物的介入也会引起城市形态的突变,形成下旋气流将风导入地面,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城市局部地段的通风性能(图5);对新城区而言,与气候相适应的合理的城市肌理与密度易于形成网络化通风廊道与系统,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城市通风与热环境。

图5 Gideon S.Golany.Urban design morphology and thermal performance.Atmospheric Environment.Vol.30,No.3,1996

2.4 城市空间形态与路网结构

“城市形态与生态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形态是建构城市生态和环境微气候过程中合乎自然法则的反映,是在适应地域气候与地理特征的营造中理性的、逻辑的表达,城市的地域性和风格特色也正产生于这样的表达中。”8)如果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先天不佳的话,局部的改进是无法有效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

图6《低碳维度下基于微气候调节的绿色城市设计研究》毕业设计课题组

图7《低碳维度下基于微气候调节的绿色城市设计研究》毕业设计课题组

纵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历程,传统聚落大都能遵循自然地形和气候法则的选择和塑造,现代城市则更多受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现有不少城市扩展呈现出“摊大饼”的发展趋势,圈层式发展割裂了内部的绿地与环形绿带间的联系,生态效应较差。为此,需要根据湿热气候特征对城市空间形态与路网结构作相应调整,选择某些方向呈“指状”向外密集发展,将大片“绿楔”引向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增加绿化与城市的接触面,使得城市由一系列建成区和绿地交替组合起来的体系形成城市风道和风廊,以利于城郊的新鲜空气和自然风渗入市区,从而有效改善城区热环境。

实验选择了长江流域某地一1500m见方的标准地块,主路网间隔500m,借助Fluent Airpak建筑环境分析软件,对其空间形态、交通结构与风廊的关联性进行模拟分析,通过不断修正与调适来发现较适宜的道路结构系统,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图6)。模拟计算表明合理的路网密度可以从整体上将外部的风更好地引入市区;场地中的绿带或水系既可以起到降温作用,同时也有效增加了城市风廊。

2.5 开放空间与街道模式

格兰尼认为土地的使用、开敞空间的影响以及城市绿地、水体等在城市热应力性能方面发挥着攸关作用。在城市设计时,应促使绿地、水体等为主的开放空间形成良好的网络,贯穿整个城市建成区域,并注意街道方位与当地主导风向的关系,形成城市的风廊,从而增强城市通风能力,缓减市区热岛效应。为了探讨开放空间形态差异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选择长江流域某地一1500m见方的标准地块,主路网间隔500m,借助Fluent Airpak建筑环境分析软件对理想条件下水系和主导风向等因子的介入对城市通风性能的影响进行比较与分析;该实验还对同等大小的水体、绿地处于不同分布状态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展开了初步研究(图7),结果显示分散式或周边式布局的绿地、水体与集中式相比,局地热环境和风环境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可为城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湿热地区街道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步行环境的舒适性,并为沿路的建筑提供良好的通风能力,降低“热岛效应”,故常采用尽端开放式和分散式布局以提高通风性能。在低密度区,街道对风运动所起的阻碍较小,风可以自由穿越建筑及其周边地区;而在高密度区,这种影响就非常显著。当街道与风平行时,街道通风效果最好,但沿街建筑室内通风受到影响;当街道与风垂直时,带有板式建筑的街道会妨碍整个地区的通风能力,在湿热地区这显然是不利的。综合当地城市通风与热环境需求,应使宽阔的街道或林阴道与主导风向成大约30°的倾斜角,既能使风顺利穿过街道到达市区,也有利于沿街建筑前后空气产生压差,增强建筑自然通风潜力。9)

湿热地区的城市遮阳常被忽略,也即通过城市形态学的方法创造节能舒适的公共空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骑楼、沿街底层架空等是结合南方气候条件和商业经营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夏日遮阳,雨天挡雨,实践证明是适应南方气候特征的空间形态。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当通风与遮阳起冲突时,通风更为重要,这时就要避免树木对风的阻碍作用。当地较为理想的植被类型是草坪、花圃和高大树木的结合,避免种植高耸的灌木丛。10)

3 结语

长期以来,对城市空间形态与气候关联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与归纳。本文通过传统经验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尝试在城市气候学与城市设计之间建立一种协作模式,使两者能有效衔接,在城市空间形态控制时尽可能体现与表达气候诉求,关注自然条件制约与城市空间形态应变的内在机理,提倡“因时,因地,因气候”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实施低碳和节能减排的城市设计策略,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1)本文部分内容参见徐小东,王建国.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以湿热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建筑学报,2007(3):64-67.

22)Correa Charles.Housing&Urbanisation[M].Bombay:Urban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1999.12.

33)引自林宪德.热湿气候的绿色建筑计画——由生态建筑到地球环保[M].台北:詹氏书局,1996:13

44)引自B.P.克罗基乌斯著.钱治国,王进益,常连贵,钟继光译.王凡校.城市与地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69.

55)昆.斯蒂摩.可持续城市设计:议题、研究和项目[J].世界建筑,2004(8):34-37.

66)2010年东南大学《低碳维度下基于微气候调节的绿色城市设计研究》毕业设计课题组指导教师为:徐小东,吴锦绣,傅秀章;参加的学生为:张硕、雷葭、王文华、仲华、金晓艳、林宏杰、张臻、游忻等。

77)徐小东,王建国.绿色城市设计——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生态策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27.

88)参见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91.

99)参见Baruch Givoni.Climate Consideration in Building andUrban Design.A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Thomson PublishingInc.,1998:411-412.

适应性气候 篇10

关键词:传统民居,海草房,气候适应性

1 胶东地区传统民居概况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荣成市独特的民居形式———海草房。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褐色厚实的海草屋顶以及青灰色花岗岩墙体,突显出一种厚重质朴的风格,在蓝天大海的衬托下,极富浪漫清幽的地方色彩。其主要分布在我国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仅在威海市内的23个乡镇中的1 000多平方千米的区域内就存在600多个海草房自然村,特别是现在的荣成地区更为集中。据考证,海草房从秦、汉至宋、金逐步形成并在胶东半岛广为流传。到了元、明、清则进入繁荣时期。目前,在荣成港西镇巍巍村尚保存20多幢有200多年历史的海草房。而宁津镇宁津所村的南部地带,还保留着创建于明代的屯田军户海草房一条街。

2 胶东地区传统民居海草房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特征

2.1 建筑的群体与个体空间

2.1.1 建筑群体的选址与布局

胶东地区村落选址与布局则很好的达到了与生态之间的良性循环,沿海渔村村落一般选址于距离海面不远的丘陵地带的山脚下。连绵的山丘将村落与海面相隔开来,山峦遮挡了海风猛烈的吹袭,村落邻村镇大路,交通便利,山后的渔港距村落实是咫尺之遥,而中间相隔的两座山丘便成为了村落最好的屏障,村落在对山、海、港、路间的选择中,可谓占尽地利。海草屋顶沿地势此起彼伏,高低错落,连绵不绝,形成有规律的节奏感。

2.1.2 建筑院落的平面布局与院落空间

院落多为一进四合院和三合院。由正房、东西厢房和院墙组成,大门居南墙中间。四合院在南部设置倒座,大门移至院落东南角,以东厢南山墙为影壁。胶东地区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狭小,一般南北长度(正房与倒座或南墙之间的院落长度)约9m~12m,东西宽度(两厢之间的院落宽度)仅4m~8m,其间又种上无花果等枝叶茂盛的花卉植被,在夏季形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阴院,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见图1)。院落周围一般种植较高的阔叶树木,在降低夏季飓风风速的同时,又对院落起到很好的遮阴效果(见图2)。该地区夏季雨水较大,院内一般设置20cm宽的排水沟与院落外面的排水沟连接,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2.2 建筑材料

胶东地区传统民居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体现在屋顶材料及墙体材料上。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民居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当地居民根据当地的条件,以厚石砌墙,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盖屋顶,建造出海草房,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而且可以做到保温隔热,在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时又很好的适应了当地气候。

海带草属胶质,富含碘盐,不易腐烂,不遭虫蛀,一两年后屋顶粘结为一个松软而又坚实的整体,耐久耐用,现存海带草房中百年以上从来没有翻修过者不乏实例。海带草为不易燃材料,所以渔民敢于东邻西舍借山而建,而不留防火间距,不设防火封墙,敢于用海带草苫封烧火炕的烟囱,以防雨水的渗漏。

胶东地区山体以花岗岩为主,也是很好的热稳定材料,因此花岗岩也成为了民居的主要建筑用材。墙体以不规则花岗岩石材随机组合砌筑。为了做到保温隔热,建筑外墙厚达40cm以上,且部分墙体以白石膏外粉,用以防潮。

从海草房的用材上看,厚厚的海草,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石料也是很好的热稳定材料,而且厚达40cm以上,在夏日炎炎的白天,与草顶一同阻隔了热辐射,并且避免了室内温度的迅速上升。胶东地区海域夜晚特有的“海陆风”对吹,带来凉爽的风,将草顶和石墙内蓄的热带走。冬季,厚实的材料在白天充分吸收太阳的日照(当地冬季日照较充足),并且有效阻碍室内热量的散失,从而保证了室内温度的稳定和居住的舒适。夏季的蒸发量并不是全年最高,这就导致7月~9月三个月的湿热气候,因此“阴院”对抽湿拔风制造凉盎有一定的作用。冬季,大风天是当地一个主要气候特征,8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平均为30d,最多为54d,狭小的院落又起到阻挡冷风的作用。

3 胶东地区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对现代住宅设计的启示

结合地形,考虑气候,注重生态环境,应在现实的小区建筑中得以借鉴和继承。

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梳式的聚落布局方式有利于通风、节能。居住小区的建筑群体布局,宜采用有利于建筑群体间夏季自然通风的布置形式,如兼用错列式、斜列式,结合地形特点的自由式和“高低错落”的处理方式。

在进行建筑单体设计、户形设计必须着重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如夏热冬冷地区,应采取降温、防潮、通风措施,以满足人们对热舒适度的要求,减少机械取暖降温带来的能源损耗。在现实的小区建设中,应该倡导住户利用地方材料,进行技术革新以及材料的再利用,促进保护生态、节省费用、节约能源,促进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常春.风资源评估方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06.

[2]陈喆.原生态建筑——胶东海草房调研[J].新建筑,2002(6):89-92.

上一篇:泌尿系结石形成下一篇:综合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