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栽培

2024-07-06

金银花栽培(精选九篇)

金银花栽培 篇1

1、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以每年的10~11月果实成熟呈黑色时采收。可将种子籽粒洗净随播或晾干待来年2~3月用湿沙催芽播种(种子不能晒干)。

2)扦插育苗繁殖

(1)扦插育苗

一般于早春新芽未萌发前或秋季9~10月进行,通常于早春扦插成活率较高。苗床宜选靠近水源,背风向阳的生荒地,土壤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封伙好,深挖整细,每亩施有机质土杂肥4~5t作基肥、混均翻耕整平,作成宽1~1.3m的苗床待用,插条宜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枝条,剪成约20cm长的插条,摘去下部叶片,用吲哚丁酸500~800倍液浸根部3~5s,然后在畦上按行距27~30cm开横沟,沟深视插条长短而定,每沟放10~15根,插条入土2/3填土压紧,晴、旱天于早晚早晚浇水保苗。春插的半月左右便可生根。生长期要注意勤锄草、浅松土,适施氮素化肥和清淡的人畜粪水。于当年的10~11月份或来年早春可移栽定植。一般亩用种苗300~400株。

(2)直接扦插扦

插时间与插条的选择同上。先在栽培地按1.3~1.6m株距挖穴,规格为35cm×35cm×30cm,穴底的土壤要挖松打细;然后斜插3~4根插条。

2、整地栽种

种植地可以不占用耕地,利用山地、荒地、田埂、房前屋后的五边地等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地方进行种植。一般不需进行全面整地,株行距可不一致灵活掌握。可按1.6m×1.6m株距挖穴,穴规格为40cm×40cm×30cm。整地要求穴施土杂肥5~10kg、花生50g、过磷酸钙250g。秋季和早春末萌发前移栽定植。一般是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秋季宜在8月进行。穴栽2~3株,覆土压实,浇水保苗。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栽植后第1~3年每年中耕除草3次,新叶时进行第1次中耕,7~8月第2次,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第3次。中耕时,植株周围宜松土,对露出地面根系,要培土保护。

2)施肥

为夺取高产,一般年追肥5次。第1次于开春前施“壮苗肥”促进长新枝,使红线忍冬金银花茎叶生长茂盛。第2次于2~3月施“花前肥”促使多抽花序,大量开花。每亩施人粪尿300kg或株施尿素50~100g。第3次于采花后进行促植株恢复长势,第4次在第2次采花后进行,最后一次于冬至前施越冬肥。施肥量视株丛大小而定,一般丛施土杂肥5~10kg、过磷酸钙150~250g。方法是在株丛周围开环沟施下,施后覆土保肥。

3)打顶

当年新抽的枝能发育成花枝,打顶能促使多发新枝,以达枝多花多有目的。打顶时,从母株长出的主干留1~2节,2节以上用手摘掉;从主干长出的一级分枝留2~3节,3节以上摘掉;从第一级分枝长出的二级分枝留3~4节,4节以上摘掉;此后,从2级分枝长出的花枝一般不再打顶,让其自然开花。一般节密叶细的幼枝即是花枝,应保留;无花的生长枝,枝粗、节长、叶大应去掉,以减少养分消耗。通过打顶使每一植株形成丛生的灌木状,增大营养空间,促使花蕾大批量提早形成。

4)修剪

红线忍冬金银花生长发育快,任其生长,枝叶繁茂,通风透光不好,以致叶子发黄脱落,开花部位大多在株丛外,开花量少产量低,故需适当修剪。一般每年冬季或早春未萌发新芽前修剪1次,适当保留几根主干,将生长发育差的剪去,并剪去枯枝、弱枝、过密枝、病虫枝和贴地蔓生枝,对不开花或开花少的徒长枝,要从基部30cm米处剪去,使养分集中供给有效枝并促其成为花枝。

5)保花

花期遇干旱无雨或雨水过多,都可能会引起大量落花,沤花或未成熟的花破裂。可在银花花蕾普遍有2~3mm长时进行1次根外追肥,以乐果15g、人尿1kg,清水20kg混匀喷施。在天旱淋水、雨多排渍,则能有效减少落花。

4、病虫害防治

金银花繁殖及栽培技术 篇2

一、繁殖技术

1. 种子繁殖:8~10月间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或枝条上采收充分成熟的果实,采后将果实搓洗,用水漂去果皮和果肉,阴干后去杂,将所得纯净种子在0℃~5℃下层积至翌年3~4月播种。播种前先把种子放在25℃~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在室温下与湿沙混拌催芽,当30%~40%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苗床播种时以100g/m2为宜。

2. 扦插繁殖:扦插可在春、夏和秋季进行,雨季扦插成活率最高。扦插时,取1年生健壮枝条(或花后枝)作插穗,每插穗上要留有3~4对芽(或叶),去掉下部叶片,扦插于苗床即可。也可用50mg/kg~100mg/kg NAA作为生根剂,以促进插穗生根。扦插后要注意经常喷水,插后2~3周即可生根。春插苗当年秋季可移栽,夏秋苗可于翌年春季移栽。

3. 压条繁殖:6~10月间,用富含养分的湿泥垫底,取当年生花后枝条,将其用上述肥泥压上2~3节,上面盖些草以保湿,2~3个月后可在节处生出不定根,然后将枝条在不定根的节眼后1cm处截断,让其与母株分离而独立生长,稍后另行栽植。

4.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或晚秋进行。由于分株后会使母株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应只在野生优良品种少量扩繁时采用。

二、栽培管理要点

1. 中耕、除草与培土:金银花种子苗或无性繁殖苗定植后,要在每年的生长季及时进行中耕和除草。在冬季寒冷地区栽植时,入冬土壤封冻前应结合松土向根际培土,以防根系受到冻害。

2. 施肥、排灌水:在早春或晚秋将腐熟厩肥和过磷酸钙等配合施用。施肥时可采用环状施肥法,即在植株四周开环状沟,施入肥料后覆土填平。另外可在花前、有花芽分化时,叶面辅助喷施磷酸二氢铵等。

3. 整形修剪:整形是在定植后当植株30cm左右时,剪去顶梢,解除顶端优势,促使侧芽萌发成枝。在抽生的侧芽中,选取4~5个粗壮枝作为主枝,其余的剪去。以后将主枝上长出的一级侧枝保留6~7对芽,剪去顶部;再从一级侧枝上长出的二级侧枝中保留6~7对芽,剪去顶部。

除整形外,在栽培金银花时还需结合冬季和生长期修剪措施调整植株。冬剪即在每年的霜降后至封冻前剪除病枝、弱枝和枯枝;生长季修剪是剪除花后枝条的顶部,促使结花母枝提早抽生新枝,开第二次花。

4. 病虫害防治:金银花的病虫害主要有忍冬褐斑病,为害叶片,7~8月发病。有效防治方法是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料,以增强抗病力。另外用1∶1.5∶200的波尔多液在发病初期喷施可有效防治褐斑病。

金银花的栽培技术 篇3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 半常绿灌木, 茎半蔓生, 叶卵圆形, 开喇叭形的花朵。开花时白色, 后逐渐转变为黄色, 因此得名“金银花”, 又叫“双花”。因其适应性强, 病虫害少, 管理容易, 一次栽种多年收益, 各地正加快步伐大面积发展推广。目前在医药、保健、经济生态等方面广泛应用, 已是盆景制作的素材之一。现在, 随着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和发展, 种植金银花也成为大家致富的好帮手。

2 金银花种类

(1) 老品种藤本金银花, 又叫大毛花, 耐干旱、耐贫瘠, 适合山区种植, 如果土地肥沃生长快速, 四处爬蔓不开花, 控制有难度。

(2) 四季金银花, 在传统的金银花基础上, 采用多倍体选育技术, 淘汰、培育出遗传性稳定、性状优异的新品种。

(3) 山银花, 即灰毡毛忍冬, 采摘方便产量高。

(4) 其它各地区的野生品种:各地金银花品种, 特性基本跟藤本老品种类似。

3 金银花特点及用途

(1) 适应性广, 抗逆性强。因其对土壤、气候要求不严格, 根系发达, 在全国各地基本都能适应, 均能种植。

(2) 生长快, 生长时间长, 花期休眠时间短。每年的3月至10月为生长期, 一年四季基本不落叶, 当年栽植即可成形。

(3) 用途广。广泛用在药品开发、化妆品、饮料等市场, 在生活中用于园林绿化和盆景观赏。

4 金银花培育技术及日常管理

4.1 培育技术

4.1.1 苗木栽植。

在春秋两季进行, 早春栽植最佳, 南方冬栽亦可。栽植前选购好良种壮苗, 栽植时依苗木根群大小挖好适当的定植穴, 梳理根系, 舒展有序放入穴中, 细土慢培, 压紧苗干四周, 淋足安蔸水, 然后覆盖松土与地面持平。注意苗木栽植深度与苗圃原有深度一致。

4.1.2 种子繁殖。

用温水加新高脂膜浸泡种子, 在裂口达40%左右时播种, 注意病虫、病毒感染, 提高种子发芽率、出苗率, 出苗后移栽。

4.2 日常管理

4.2.1 土壤管理。

金银花土壤管理在一年中可以分为“三翻”。即春季翻土, 在3月翻挖松土, 使土壤通气增温, 促进根系活动, 切断部分老根, 促发新根, 加强新陈代谢;盛夏翻伏土, 在三伏时期, 因田间杂草与金银花争肥夺水, 同时杂草种子即将成熟撒子, 增加来年杂草发生量, 此时翻挖压草不仅可以松土还可积肥, 是土壤管理重要的工作之一;冬季清园翻土, 在12月左右, 将地表杂草、残渣、落叶等翻埋入肥, 翻出越冬的病菌、害虫, 消灭病虫。

4.2.2 施肥管理。

施肥是土壤获得养分补充的主要途径, 每年早春萌芽后和第一批花收完时, 开沟施肥。冬季休眠期, 在花墩基部施腐熟的有机肥。

4.2.3 水分管理。

因金银花的特性, 水分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排水防涝。在梅雨季节及时疏通各级水沟, 防止园地冲刷, 采用堵、引方式管理。

4.2.4 修剪。

每年秋冬修剪老弱病枝及徒长枝。修剪出内外层次, 达到通风透光的效果, 可提高来年产量。

4.2.5 病虫害防治。

采用科学安全用药、及时控制危害原则。春季蚜虫易发, 危害嫩枝和叶片, 可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喷杀, 但在开花前10天停止用药;夏秋季易发褐斑病, 出现褐色小点, 以后逐渐扩大成褐色圆形病斑, 发病叶片脱落, 引起植株生长衰弱, 可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 或加托布津1000~1500倍液, 或1%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摘要:金银花在医药、保健、经济、生态等领域广泛应用, 成为大家致富的好帮手, 社会日益普及并重视。

关键词:金银花,特点,用途,培育技术

参考文献

[1]四川农经网木本金银花种植简介.摘自2004-03-25

金银花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技术 篇4

一、种苗准备

(一)标准。选用苗龄4~6个月、苗高30厘米以上、茎粗0.6厘米以上、抗逆性强、长势旺盛、根系发达、分枝2个以上、长势均匀、无病虫害、无畸形的实生苗或扦插苗均可。

(二)起苗。若苗圃土壤干燥,应在起苗前两天淋透水。起苗后,根据苗木长势、粗细程度、分枝情况进行分级,然后按20~50株扎成1捆,运到种植地。

二、定植

(一)时间。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即可栽植。春、秋两季均可种植,以春季最佳,桂北山区春季气温回暖较迟,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秋植宜在8月上中旬的阴雨天进行。

(二)方式。大田栽植以套作方式为主,可选择与蔬菜、豆类、花生以及其他药材等矮秆作物进行套种,忌套作缠绕性植物。种植2~3年后,树冠扩大封行时即停止套作。不连片的间隙地或山旮旯地,适于单作。

(三)密度。在旱岗瘦瘠地栽植,株行距1.3米×1.6米,每亩321穴,每穴定植1株;在肥沃地栽植,株行距1.5米×1.8米,每亩218穴,每穴定植1株;在荒山、堰道、地边、河边堤岸、沟边和房前屋后空闲地栽植,应以墩栽为主,每隔2米1墩,一般每墩植3株。

(四)方法。挖种植坑,坑宽、深各30~40厘米,穴内施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千克左右,与穴土拌匀。在种植坑中心开穴,每穴放置1株苗木。墩栽每穴放置3株苗木,呈三角形,苗向外倾斜,摆好根系后填土,在填土过程中,分别轻轻将苗往上提一提(切忌提得太高),使根系伸展。提苗后把土压实,再往上填土,镇压,留树盘,然后淋透水,穴上盖草保湿。

三、大田管理

(一)施肥。

1.营养生长期。移栽当年施肥4次,次年施3次,结合中耕除草施,每次每株(坑)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5千克,三元复合肥50克,混合施于根际后培土5厘米厚。

2. 生殖生长期。①催芽肥:第三年进入花期后,每年3月份施催芽肥,每株(坑)施腐熟农家肥5千克,尿素30~50克,硫酸钾30克,混合施入,若土壤肥沃,可少施或不施。②采后肥:头茬花采摘后即追施1次,每株(坑)施稀薄腐熟农家水肥5千克,或尿素50~100克,以后每采摘1次花则应加施1次速效肥,每株(坑)施尿素20~50克、过磷酸钙100克。③基肥:每年11月份,每株(坑)施入腐熟厩肥5~10千克、磷肥250克、硫酸钾20克。④叶面肥:在萌芽、展叶、每茬花花芽分化时进行。所施肥料的氮、磷、钾比例为1∶0.7∶0.4,硼、镁、锰、铜、锌、铁等微量元素含量为2%,宜在傍晚时进行,喷洒部位以叶背为主。

(二)水分管理。入冬前浇1次暖根水,次年开春浇1次润根催醒水,在每茬花蕾采收前浇1次促蕾保花水,每次追肥都要结合灌水,如遇涝灾要及时排涝。

(三)中耕除草。

1. 时间。春植的当年中耕除草4次,第一次在植株新叶长出时,第二次在6月,第三次在7~8月,第四次在秋末冬初;秋植的当年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在植株新叶长出时,第二次在秋末冬初。第二年始至封林前,中耕除草3次,分别在春季植株出新叶时进行。封林后可减少中耕除草次数,于春季发芽前和秋冬各进行1次。

2. 方法。先从植株周围开始,由近及远,在植株根际周围宜浅锄,远处宜深锄,每年冬春要结合施肥进行深翻、扩穴、清墩等工作。

(四)整形修剪。

1. 整形。①第一年种植成活植株发新芽后,选择一枝长势强旺、粗壮、基部有2枚至3枚饱满芽的新梢做主枝,并在其基部饱满芽上方打顶,其余枝梢全部除去;待主枝新梢长到30厘米时,再留一枝直立健壮的新梢做主枝,并在新梢15~20厘米处打顶定干,其余枝梢全部除去;主干出现二次芽后,将下部芽全部抹除,在上中部留3枚至4枚饱满芽继续培养主枝,并在主枝长至20厘米时打顶,在主枝上留侧枝3枝至4枝,培养一级骨干枝。②第二年冬,在一级骨干枝上选留健壮的枝条8~12枝作为二级骨干枝,每枝留3~5节,将上部剪去,其余枝条全部疏去。③第三年冬,在二级骨干枝上选留15~25枝作为三级骨干枝,每枝留3~5节,将上部剪去,其余枝条全部疏去,形成“伞塔形”树冠。

2. 成年树修剪。①冬剪:在每年冬季或早春发芽前进行。主要对嫩枝剪顶,短截外围,疏除密枝,由下而上,从里到外剪除病虫枝、衰老枝、沿地蔓生枝、交叉枝、重叠枝、缠绕枝、过密枝、徒长枝、纤弱枝和营养枝,以利养分集中生长花枝。冬剪要根据树势而定轻重程度,以改善光照条件为目的,修剪量占植株量的15%~20%,缩剪量不宜过大,花枝留3~5节。对未修整过的老花墩,可于收花后距地面20厘米处剪去全部枝条,让其重生嫩条,形成新花枝。初冬和早春,主干易形成大量不定芽,应及时抹除。②夏剪:5~8月,在每茬花摘过后进行,共剪3次,第一次于5月中旬,第二次于7月上旬,第三次于8月中旬。需剪去各级分枝的上部,只保留3对芽至7对芽,并剪掉新滋生出的交叉横串枝、病虫枝、衰弱枝、枯枝、交叉枝以及冬剪漏剪的枝条。夏剪宜轻,以短截为主,疏剪为辅。短截轻重可根据枝条的长势,尤其要看新梢腋芽的萌发程度确定,一般新梢在第2~6节处萌发较早,修剪时宜留3~7节。肥地短截宜轻些,薄地短截可重些。

3. 衰老树修剪。当树冠直径和高度均达到120厘米时,在每个主枝上只留3~5条侧枝,剪去多余的侧枝与顶部。春季抹芽须将主枝以下生在主干上的萌蘖全部抹去,同时将生长在主枝上的徒长花枝的心摘掉。

nlc202309031313

四、病虫害防治

(一)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除去病枝、病芽、病虫叶、病虫梢,集中烧毁或深埋。早春剥掉枝干上的老翘皮和老叶。

(二)物理防治。整地或中耕时,进行人工捕杀地下害虫和用糖醋液或频振式诱虫灯诱杀害虫。

(三)化学防治。金银花多发生蚜虫和白粉病。对蚜虫,可于萌芽期喷5%柴油乳剂,5~6月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1.8%阿维护菌素乳油6000倍液喷洒;对白粉病,于发病初期喷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五、采收与初加工

(一)采收。

1. 采收次数。适时采摘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栽后第二年开始采花,在管理粗放或高海拔温度偏低的山区,1年仅收1茬或两茬花;在光热水肥条件优越、管理精细、夏剪摘心打顶适时、生长势好的,1年可采收3茬或4茬。采摘期一直延续到10月,头茬花集中采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中下旬,以后每隔30~40天采收1茬花。

2. 采收时间。宜在含苞待放、花蕾由绿变白、上白下青绿、上部膨大下部为青色、尚未开放之前采收。以上午9时左右采摘的花蕾质量最好。一定要适时采收,否则下午4~5时花蕾开放影响质量;但也不能过早采摘,否则花蕾嫩小且呈青绿色,产量低,质量差。

3. 采收方法。金银花开放时间集中,花期(即从孕蕾到开放凋谢的时期)10~15天。当花期达到二白期,即花蕾淡绿色、逐渐转白色、长3~5厘米时采收最佳,从外后内、自下而上进行采摘。采摘时不要折断枝条,先免影响下茬花的产量。要做到“轻摘、轻握、轻放”,对不同成熟度的花要分别采摘、盛放。二白期和大白期(即花蕾白色、长4~6厘米时)的花放在一起,开头花(即没有适时采摘的刚开放的白色花、花瓣已变黄色的花和逐渐枯萎凋谢的棕黄色花)另外放置。盛花器具必须透气,一般使用干净的竹筐、竹篮,不得使用不透气的布袋和塑料袋。

(二)初加工。

1. 晾干。将当天采回的鲜花用手均匀地撒在苇席或打扫干净的场地上晾晒,在花七八成干之前不宜翻动,晒两天达到八九成干时即可收起,这时的花蕾表层虽干,但花心尚未完全干燥,3~5天后须重新摊出晾晒0.5~1天即可装入干净无毒的塑料袋并扎紧袋口。要妥善保存待销,不能堆放。

2. 烘干。将采回的鲜花摊放在烘炉内,先用35℃的温度烘烤5个小时进行杀青,再升温到40℃烘烤5~10个小时,然后保持炉温在45~50℃条件下烘烤10个小时,最后将温度升至55~60℃,使花迅速干透。烘时不能翻动,中途不能停烘。当用手抓感觉干后即可出炉,待花温降至常温后装入干净无毒的塑料袋并扎紧袋口妥善保存待销。

树形金银花高效栽培技术 篇5

1 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金银花幼枝密生柔毛和腺毛, 单叶对生, 叶柄短;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 幼时两端被毛, 先端短, 渐尖或钝, 基部圆形至近心形, 全缘。2花成对生于叶腋, 苞片叶状, 边缘有纤毛。萼筒无毛, 5裂;花冠二唇形, 上唇4裂, 常合并、直立, 下唇反转, 约与花冠筒等长, 初开时白色, 后变黄色, 因花期长, 呈黄白花相间, 故有“金银花”之称;雄蕊5枚, 与雌蕊、花柱均稍超出花冠;雌蕊子房下位, 花柱细长, 柱头头状, 黄色。浆果球形, 黑色。树形金银花在栽培条件下, 经特殊管理可四季开花。

1.2 生物学特性

1.2.1 生长环境。

金银花适应性强, 喜通风透光, 怕枝条密挤;喜温暖干燥, 怕阴冷潮湿。金银花为温带及亚热带喜阳植物, 春季孕蕾前, 若晴天干燥, 抽枝展叶特别茂盛。金银花喜阳, 对水分、土壤要求不严, 在p H值为5.5~7.8的微酸偏碱地均能正常生长。试验证明, 尤以砂壤土、阳坡、半阳坡为最适组合生境, 特别是在肥沃、疏松的土质中生长极其旺盛, 在中国北至辽宁、南至广东均有种植。

1.2.2 生长发育物候期。

金银花从萌芽到翌年萌芽前为年生长周期。2月中旬, 腋芽开始分化为萌芽期;3月中旬至4月下旬, 枝条伸长并迅速生长, 形成花枝及一级枝现蕾, 为春梢生长期;5月初至5月下旬, 一级枝上花蕾逐次生长发育, 至大白期采收, 为春花期 (第一茬花) ;6月初至6月中旬, 修剪春梢后, 二级枝迅速生长, 现蕾, 为夏初新梢生长期;6月下旬至7月初, 二级枝上花蕾逐次生长发育, 至大白期采收, 为夏初花期 (第二茬花) ;7月上旬至中旬, 修剪夏梢后, 三级枝迅速生长, 现蕾, 为夏末新梢生长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 三级花枝上花蕾逐次生长发育, 至大白期采收, 为夏末花期 (第三茬花) ;8月上旬至下旬, 剪去夏末梢后四级枝迅速生长, 现蕾, 为秋梢生长期;8月下旬至10月下旬, 四级枝花蕾逐次生长发育, 至大白期采收, 是秋花期 (第四茬花) , 此后不再形成新枝, 为贮存营养回流期;10月下旬至翌年2月初, 霜降后进行冬前整形, 以减少养分消耗, 为冬前越冬期。

1.2.3 生长发育习性。

金银花适应性强, 根系发达, 地上生长旺盛, 藤茎分生能力强, 茎叶覆盖度大, 故能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防风固沙作用。金银花的主干有较强的直立性, 藤茎有一定的缠绕性与“自剪性”。

金银花的头茬花约占总花量的50%, 二茬花约占30%, 三茬花约占15%, 四茬花约占5%。金银花为总状花序, 即花由下而上依次开放, 下部花已开放, 而上部的还是花蕾或花蕾尚未形成。二至四茬花, 是在摘花后剪去已摘过前茬花的老枝条, 在新梢上新长出的花蕾。金银花自春至秋一直向前生长, 所以金银花在5—10月就陆续开花, 只是春天气候适宜, 生长快, 产花多;秋后生长慢, 产花少。

2 苗木繁育技术

树形金银花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与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有扦插、分株、压条3种繁殖方法, 其中扦插繁殖法简便, 容易成活, 原植株仍可开花, 所以在生产上被大量使用。

2.1 硬枝扦插

2.1.1 整地做畦。

田间扦插苗床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苗床最好东西向, 夏秋便于遮荫。育苗前施腐熟有机肥37.5 t/hm2、钙镁磷肥750.0kg/hm2、敌克松原粉15.0 kg/hm2 (或硫酸亚铁75.0 kg/hm2) , 深翻30 cm以上, 深翻后及时耙细耙平, 整地做畦, 畦长10~15 m、宽1.2~2.0 m。

温室扦插苗床在日光温室内挖深0.3 m、宽1.2 m、长6m的苗床, 整平。铺15 cm厚的基质 (蛭石∶河沙∶腐土=1∶1∶1) , 将苗床浇透, 喷施多菌灵4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灭菌。

2.1.2 插条准备。

在生长开花季节, 应将品种纯正、生长健壮、花蕾肥大的植株标上记号, 作为优良母株。扦插可于春、夏、秋季开展, 但以高温多雨季节扦插成活率最高。

春季扦插应选取株型健壮、叶绿花多、无病虫害的一至二年生枝条作为插条;夏、秋扦插应当选取当年生新梢下部木质部充实的部分作为插条, 枝条选取过嫩或是过老都不

选取的每根枝条应不少于2~3个节位, 长枝扦插的插条长度为35 cm左右, 短枝扦插的插条长度为25 cm左右, 摘除下部叶片, 仅保留上部2~3片叶, 且每片叶应剪去2/3叶面积, 插条下端削成45°斜面, 上端剪平即可。剪好后的枝条每100根扎成一捆, 用300 mg/kg ABT6号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下端2~3 h, 浸深4 cm左右, 稍晾干后立刻扦插。

2.1.3 扦插方法。

温室扦插可以控制温、湿度, 因此没有时间限制, 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夏季温度过高时应注意覆盖遮阳网。 (1) 长枝扦插:按行距30 cm开沟, 沟深25 cm, 按20cm株距在沟内摆插条, 覆土踏实。插条入土深度以刚要露出1对腋芽为度, 露出部分太长容易散失水分, 影响成活。可育苗16.5万株/hm2。 (2) 短枝扦插:与上述方法大致相同, 行距可缩短为25 cm, 株距可缩短为15 cm, 可育苗27.0万株/hm2。

2.1.4 扦插苗的管理。

插后当日要浇1次透水, 低畦苗床可采用大水漫灌, 更易使插条与土密接, 插后7 d内需每天浇水2、3次。

温室扦插可于每天通风时掀开遮阳网浇水1次, 以后视土壤含水量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 土壤表层发白时应及时补充因高温而散失的水分。春季扦插20 d即可生根, 夏、秋季扦插12 d左右即可生根。笔者通过试验, 发现金银花春季扦插是先发芽后生根, 而夏、秋季扦插则是先生根后发芽的特性。温室扦插应随时注意棚内温湿度变化, 插条的生根和芽萌发需要及时调节拱棚内温湿度和光照。22~25℃为金银花发芽的适宜温度, 当温度达到35℃时应及时掀开覆膜通风, 但不可使阳光直射圃地, 可以用遮阳网调节光通量来满足其生长对光照的要求。

通过对水分、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调节管理, 插条7~10 d后开始萌芽, 10 d后便会陆续发齐。30 d后应进行追肥, 施尿素45~75 kg/hm2, 以后随苗生长渐进加大施肥量, 但施尿素不得超过150 kg/hm2, 以免造成烧苗。每次浇水后可进行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时应掌握“2浅2深”, 即生根前要浅, 苗子附近要浅, 生根后宜深, 行中间宜深。

当新梢长度达15~20 cm时, 要及时摘心使其促发新枝, 使骨干增粗、直立, 为将来整形打好基础。培育60 d后, 苗木可出圃定植。

2.2 嫩枝扦插

嫩枝扦插是用半木质化的枝条进行扦插, 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以进行, 以7—9月成活率最高。苗圃整地要求及育苗密度与硬枝扦插基本相同, 插条长度一般为30 cm左右, 保留上部2~4片叶, 插条插入地下1/2, 插后浇透水并用遮阳网遮荫, 插后管理同硬枝扦插。

3 栽培管理技术

3.1 整地与栽植

3.1.1 择土建园。

通常金银花栽培地一般利用以下几种:利用荒山成片开发栽培;利用现有耕地栽培;利用房前屋后、坎坡、沟旁溪边等零星土地栽培。

山坡地开荒采用水平阶整地做成梯田, 带间距视山体而定, 通常为3~4 m, 梯宽为1.0~1.5 m, 整成外高里低, 内修排水沟, 外筑土埂, 水平依山绕行。通常应选取土层深厚、湿润、排灌良好、近水源的地块为栽植园地, 并远离工业“三废”等污染源, 公路附近也不宜建园, 因为易受尘土污染。选好地后, 深翻土壤30~40 cm, 打碎土块并耙平。

3.1.2 壮苗选择。

为了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金银花壮苗选取标准:苗高>50 cm, 茎粗节短, 老桩粗度>0.8 cm, 老桩长度>15 cm, 新枝基部粗度>0.5 cm, 新枝长度>30 cm。使用壮苗, 可使园区提前进入盛产期。

3.1.3 栽植密度。

为了提高前期产量, 在生产上选择土壤肥沃、水源方便的地块进行计划密植, 株行距可为1 m×1 m, 2~3年后视空间大小进行减株, 最后达到理想密度, 减株的植株可另处种植或是出售。通过适当减株促使树体通风透光良好, 方便管理及采花。

3.1.4 栽植时间与方法。

生产上通常于早春芽萌发前或秋冬季休眠期进行种植移栽。起苗后应把苗上部叶片剪去2/3为宜, 以减少水分散失, 种植前将根部放入泥浆中蘸浆, 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平地栽植规格为株距1.0~1.5 m、行距1.5~2.0 m, 按规划好的定植点, 在定植点挖30 cm×40 cm×30cm的定植穴, 每穴施入有机肥8 kg, 并与底土充分搅拌。

幼苗一般分级移栽, 通常分30~50 cm及>50 cm 2级, 每穴放苗木1株, 覆土踏实浇定根水, 覆土后在苗四周可修一圆形的围堰蓄积雨水。山岭地栽植可适当密些, 规格为株距0.8~1.0 m、行距1.0~1.5 m, 1株/穴, 方法同平地栽植。在干旱地区可以用1 m2地膜覆盖栽植, 可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是确保移栽成活的好办法。

3.2 土壤管理

金银花要获得高产稳产, 应保持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疏松、通气性好, 这就必须做好园地的深翻及中耕除草等工作。

3.2.1 深翻园地。

金银花园地应1年深翻1次, 以防止土壤板结, 减少病虫害滋生, 促进影响根系有害物质的分解, 促进根系更新, 深翻深度为30~40 cm。

深翻应在秋季进行, 深翻时结合压埋各种有机肥效果更好, 但仅深翻不压埋有机肥只能暂时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深翻时注意掌握好植株附近深浅度。

3.2.2 中耕除草。

金银花成株每年春、秋2季应各进行1次松土除草, 即在早春萌芽前和秋季封冻前进行, 但切勿伤到根部。除草应先从外围开始, 由远到近, 先深后浅, 根部要培土, 使其多生根、枝条和花, 防止根部裸露。

3.3 肥水管理

3.3.1 施肥。

合理施肥是金银花丰产的基础, 施肥可分为基肥与追肥。施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 (试验证明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金银花的品质) , 化学肥料为辅;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

(1) 基肥。金银花移栽时株施用高效有机肥 (N+P2O5+K2O>4%) 8 kg, 能显著提高植株成活率及单株产量。基肥在金银花休眠的秋末冬初或是金银花未萌动前结合剪枝进行施用, 此时施肥主要以有机肥料为主, 适当加入氮、磷、钾肥或三元复合肥。肥力较好的园地可施高效有机肥2 kg/株, 肥力中低的园地可施用高效有机肥4 kg/株, 施用有机肥时加磷酸二铵150 g/株及硫酸钾200 g/株, 或三元复合肥300 g/株, 可采用在行间挖沟施肥, 也可在金银花四周进行环形施肥。

(2) 追肥。金银花每年要进行3~4次追肥, 早春萌芽前后追首次肥, 以后在每茬花采收后各追肥1次。大墩施三元复合肥400 g/株或磷酸二铵300 g/株、硫酸钾200 g/株, 小墩可适量酌减。施肥方法可为沟施或穴施。笔者通过试验发现, 施入纯N 28 g/株、P2O515 g/株、、K2O 5 g/株, 在不影响金银花品质的前提下可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亦可改施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制的金银花专用肥 (N∶P2O5∶K2O=28∶12∶23) 。

在萌芽后新梢旺盛生长期和每次夏剪新梢生长以后, 要对金银花进行叶面喷肥。叶面喷肥不仅对金银花产量有影响, 而且对金银花叶片及花蕾化学成分的含量也有一定影响, 试验证明喷施叶面肥能提高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其中, 以高N型 (N∶P∶K=25∶15∶10) 和高K型 (N∶P∶K=15∶10∶30) 效果最好, 其次是平衡型 (N∶P∶K=20∶20∶20) 。但是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却使绿原酸含量降低, 因此在叶面喷施肥时应予以注意。叶面喷肥最好在清晨及傍晚进行, 叶面喷肥能促进植株生长, 提高花蕾产量近20%。

3.3.2 浇灌水及排涝。

金银花定植后的1~2年内, 由于植株矮小, 枝叶不茂盛, 根系不发达, 土壤的失水量相对偏多, 尤其是定植后的第1年更应加强水分管理。浇灌水的次数和数量可根据定植地的保水程度而定, 保水力差的地块应增加浇灌水次数;土层较厚、保水力较强的可适量予以浇灌水即可。总之, 要保持定植地常年湿润, 不可处于干旱缺水状态。定植后第4年, 由于植株树冠宽大, 枝叶茂盛, 土壤失水程度相对减少, 这时的浇灌水次数和数量可因干旱程度而定。

试验证明, 在金银花孕蕾期适度干旱有利于金银花花蕾增重、体内绿原酸和黄酮物质的积累, 提高金银花内外品质。因此, 在每次孕蕾期维持土壤含水量在16.2%时能获得较好的内外品质。但金银花在春芽萌发期及初冬土壤封冻前的2个时期应给予充足水分, 在天然降水不足的情况下可进行浇灌水, 浇灌水量以浸透根系分布层 (土层40~60 cm) 为宜, 田间持水量为70%~80%。水分过多或过少对金银花产量影响甚大, 金银花虽抗旱, 但长期水渍可使植株根系呼吸减弱, 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 特别是在多雨季节要做好排水工作。

3.4 整形修剪

整形与修剪可以使金银花增产增收。金银花枝条自然更新能力强, 但花蕾只着生在新枝上, 故合理修剪是提高金银花产量的关键措施。通过整形和修剪可有效控制株形及枝条的生长发育, 促进植株发芽分化及花蕾的形成, 使植株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

3.4.1 确定目标树形。

在金银花的生产中, 长期以来形成了两大类型:山东平邑以簇墩形为主;河南封丘、河北巨鹿以树形为主。这种差异的形成内因可能与变异有关, 外因与生存环境和栽培技术有关。该文介绍树形金银花的整形修剪技术。

金银花干性较落, 所以在生产上都是根据目标树形, 通过短截发枝和去除不适当部位的枝条整理成形。金银花在生产上的树形主要有伞形和自然开心形。这2种形状较适应金银花的生长特性, 整形容易、修剪量小, 容易实现早期丰产, 是生产上大量采用的树形。

(1) 伞形。树高1.3 m左右, 冠幅1.7 m左右, 单主干高25 cm左右, 树形像一把撑开的伞。其骨架结构为树干直立或弯曲向上生长, 自主干高度20~25 cm处往上均匀着生分层或不分层主枝5~6个, 侧枝3~4个着生于每个主枝上, 侧枝间着生距离15~20 cm, 侧枝上着生结花母枝3~5个, 距离为15 cm, 通常每树有结花母枝100~120个。

(2) 自然开心形。分为有主干开心形、无主干开心形和多株近似开心形。多株近似开心形是每穴3~5株的花墩自地面斜向外围生长而形成的树形, 开心形的外貌特征为:树高1.0~1.2 m, 冠幅1.5~2.0 m, 整个树冠呈扁圆形, 骨架结构为没有中心树干, 主枝自地面或地面以上20 cm处分生3~5个, 每主枝着生侧枝4~5个, 侧枝间距15~20 cm, 每个侧枝上着生结花母枝3~5个, 每树有结花母枝100~120个。

3.4.2 整形。整形技术主要包括以下2方面内容:

(1) 伞形的培养。当苗木长到25~30 cm时, 留20~25 cm剪去顶梢, 促使选育中心主枝为中心干, 以后中心干每延长30 cm时进行剪梢或摘心, 促以第2层或第3层主枝, 侧枝的培养是经过短截主枝进行, 每次剪留长度为15~20 cm, 结花母枝则是经过短截侧枝培养的, 剪留长度为15 cm左右。在伞形树形培养过程中, 要注意疏除过多的剪口轮生枝、内膛枝、骑马枝等。

(2) 自然开心形的培养。独干苗栽植后, 从25~30 cm处短截, 促发主枝, 以后选用3~5个方位角度好的枝条作为主枝培养。当主枝生长到20~25 cm时, 进行短截, 促发侧枝, 第一侧枝发生后, 每隔15~20 cm处短截1次, 促使发生第二、三侧枝, 当侧枝生长到20 cm以上时, 留15 cm短截, 促使发生结花母枝, 如果栽植苗木为丛状时, 栽植苗木选3~5个枝条作为主枝进行培养, 并且依次培养侧枝和结花母枝。

3.4.3修剪方法。

修剪的基本方法有短截、疏枝、缩剪、摘心抹芽。按修剪时期可分为冬剪 (休眠期修剪) 和夏剪 (绿期修剪) 。

(1) 冬季修剪。冬剪时期在初冬树体停止生长以后至来年树液开始流动以前进行, 一至四年生幼龄期修剪主要是以整形为主, 修剪根据所要培养的目标树形, 通过短截、疏枝、留枝使之定形。为了提高前期产量, 此期不宜进行重剪, 在不扰乱目标树形的情况下, 应多留枝条。通过短截外围枝, 保留枝条长度通常为3~5对芽, 空间大的部位可适度多些, 通常保留5~7对芽。5年后进入结花盛产期, 目标树形已基本形成, 转向丰产稳产阶段。这个时期修剪主要任务是结花母枝的选留, 应保留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结花母枝, 母枝间距为8~10 cm, 并调整更新二、三级骨干枝。修剪时实行“四留四剪”, 即选留背上枝、背上芽、粗壮芽、饱满芽;剪除向下枝、向下芽、纤弱枝、瘦小芽。20年后树体进入老龄期, 修剪主要任务是骨干枝的更新复壮, 应疏截并重, 使之多抽生新枝。

(2) 夏季修剪。夏剪时期在每茬花蕾采收后, 主要是促进多茬花的形成, 第4茬花后不要修剪, 可到入冬停止生长后进行冬剪。在5月下旬头茬花后采收后进行剪春梢;在7月中旬第二茬花采收后进行剪夏梢;在8月中旬第三茬花采收后进行剪秋梢;夏剪的主要方法:短截外围枝, 疏除无效枝 (剪口轮生枝、病虫枝、骑马枝、细弱枝等) 。保留的健壮枝留4~5节、中等枝留2~3节进行短截, 母枝间距仍为8~10 cm。

3.5 花期管理

在干旱无雨或多雨季节, 当花蕾为0.5 cm (约半粒米长) 时叶面喷施“花能壮”水溶性肥料1 500倍液, 可减少大量落花及沤蕾。笔者通过试验证实, 在金银花花芽分化前喷施300~1 000 mg/kg植物生长调节剂920 (赤霉素) , 可使花期提前4~10 d;单株产量、花蕾长度、千蕾重、绿原酸含量均有明显提高。

3.6 病虫害防治

3.6.1 几种常见病害。

主要病害为白粉病, 其次为炭疽病、褐斑病、锈病、霜霉病等, 其病害特征及防治方法见表1。

3.6.2 几种常见虫害。

主要害虫有蚜虫、咖啡天牛、尺蠖、红蜘蛛、木蠹蛾等, 其虫害特征及防治方法见表2。

3.6.3 病虫害发生规律。

笔者通过对福建三明林校教学林场苗木基地及周边县市的金银花种植区的多年实践分析, 总结金银花病虫害的周年发生规律, 具体见表3。

3.6.4 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

强调自然控制因子的作用, 广泛利用多种非化学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 最大限度地减少毒性农药的使用。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防治时要重点使用生物农药、植物农药, 慎用化学农药。

(1) 农业防治。加强园区管理, 做好深翻园地、中耕除草、施肥、浇灌水、排涝、整形修剪工作, 为植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冬夏剪时, 剪除的枝条要集中烧毁;清除多年生的恶性杂草;合理施肥、养树壮根, 做到速效与迟效肥有机结合, 均衡供应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 并适时选育抗病虫害的品种。

(2)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常用的方法有简单器械的利用、诱集和诱杀、晒种消毒等。如在初孵幼虫期人工钩杀幼虫, 利用害虫趋光性和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 设计诱集器进行消灭, 灯光可以诱杀很多害虫。利用害虫的趋化习性, 采用食物诱杀。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可以改变害虫种群组成部分, 而且可以直接消灭大量害虫, 是贯彻防重于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方面。生物防治应切实以自然控制为基础, 发挥天敌的作用。在病虫害发生区引移释放天敌, 用姬小蜂等控制叶甲;用草蛉﹑捕食螨捕食红蜘蛛;用松毛虫赤眼蜂控制忍冬双斜卷蛾;用异色瓢虫捕食蚜虫等。

(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病虫害最直接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必须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用植物性农药 (苏云金杆菌等) 防治蛾类, 用鱼滕精防治尺蠖等, 可减少对天敌的杀伤作用。化学防治能在短期内消灭或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但化学防治如长期使用某种农药, 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同时杀害天敌。化学防治应掌握以下原则:化学防治应对症用药, 明确防治对象;搞好病虫调查, 在最佳时期施药;不能随意增加药量;不能长期使用一种农药;注意合理搭配农药。

(5) 植物检疫防治。严格引种制度, 防止高危险性病虫传播和蔓延。在利用和推广新品种时必须注意品种的保纯、复壮和提高工作。

4 采收与加工

4.1 采收

金银花从孕蕾至开放需5~8 d, 花期短而集中 (15 d左右) , 故必须适时采收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金银花的采收期一般分为7个阶段, 即幼蕾期 (绿色小花蕾) 、三青期 (绿色花蕾, 花蕾棒状) 、二白期 (淡绿色花蕾, 花蕾棒状) 、大白期 (白色花蕾, 含苞待放) 、银花期 (刚开放的白色花) 、金花期 (花瓣黄色) 、凋花期 (花呈棕黄色) 。而市售的商品花仅包括5个不同发育阶段的花, 即三青期、二白期、大白期、银花期、金花期。

4.1.1 采收时机。

金银花一年采收4次, 第一茬花一般于5月上旬至下旬开始采收, 以后每隔1个月左右采收1次。金银花采收的不同时期其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也不同, 试验证明从三青期到金花期金银花绿原酸含量随其发育阶段的提高而成反比, 故适时采收是保证金银花品质的关键技术。在生产上花农均在大白期时采收, 根据商品花的价值而言, 二白期和大白期绿原酸含量高, 药用价值高, 花蕾晒后成色好, 是金银花最佳的采收时机。

4.1.2 采收方法。

采收一般宜在上午进行, 采收最佳时间为9:00, 但是由于金银花采收费时费工, 种植量大的可以不限制采收时间, 采后轻放入篮子内, 切记不可大堆集中堆放, 应均匀撒开。采后注意做好分级工作, 将不同期的金银花放置在一起, 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振动筛分级, 分级后便可进行加工。

4.2 加工

4.2.1 晾花。

因为阴天或是下雨时不能进行日晒, 可将采回的鲜花置于通风阴凉处薄薄摊开晾干, 直至完全干燥。这种方法虽能保留花蕾中大部分的药用成分, 但因干燥速度缓慢, 故不适用于大批样品的干燥。

4.2.2 晒花。

晒花多采用筐晒法, 可用小竹片自制成长约2m、宽约1 m的竹筐, 将筐南北向置于通风向阳处, 北部垫高, 将鲜花薄薄地均匀撒在上面, 厚度以似露非露为宜, 阳光强时可适当厚些。不可将花大量堆集在一起, 否则会使花色变黑。阳光好时一般2~3 d可晒干, 但这种方法虽然简便, 当方法不当时极易导致药材变黑, 严重降低质量。

4.2.3 烘干法。

随着金银花种植的大量推广, 烘干法在金银花干燥时被普遍采用。是把采回的花蕾放入烘干房内, 利用加温通风设备, 人为控制温度, 使之干燥的方法。烘干法的温度不是恒温烘烤而是变温烘烤, 常用热风循环法、土炕烘干法和明火烘干法等, 其中热风循环法无污染、烘干质量好, 符合GAP质量标准, 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但是成本高;明火烘干法成本低、操作简便, 为群众普遍采用, 但是管理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

明火烘干法的烘房始温控制在30℃左右, 这时可去除鲜花水分, 杀灭生物酶。经过2~3 h烘烤后将温度提升至40℃左右, 烘烤5~10 h后又将温度提升至45~50℃, 烘烤10 h后又将温度提升至55~58℃, 但切记控制烘房内的温度不得超过60℃, 经过24 h后即可充分干燥。温度超过60℃易使花蕾发黑, 影响品质。在烘烤过程中切记不可用手触摸, 更不能用手翻动, 这样易使花蕾变黑。经过烘干的金银花色泽与鲜花一致, 呈黄绿色, 质量佳。

操作方法:烘房内温度上高下低, 第1层温度一般在30~40℃, 中层在50℃左右, 最高层在58~60℃。将采回的花蕾撒在方形浅筐内, 先放置于烘烤架的最下层, 每向上移动1次, 移至最上层后要注意检查是否干燥, 干燥标准为捏之有声, 碾之即碎。

4.3 贮藏

加工好的金银花应及时装进塑料袋中, 将金银花轻压实并扎紧袋口, 存放于纸箱内或是木箱内, 并放置于通风干燥避光处, 注意防潮, 防虫蛀。金银花仓库贮藏应具有相应的设备和措施, 库房温度控制在30℃以内, 空气相对湿度70%~75%, 金银花的含水量控制在8%~10%。

摘要: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是一条开发山区经济的重要途径, 能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该文通过对金银花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苗木繁育技术、栽培管理技术、采收与加工的介绍, 总结了树形金银花的高效栽培技术, 以期为树形金银花的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树形金银花,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史玉群.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2]陈孝钿.金银花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9) :76, 79.

[3]邓定洪.四季树型金银花的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 2009 (11) :65-66.

金银花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篇6

关键词:金银花,栽培技术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双花, 为多年生藤本灌木药用植物。其适应性强, 耐涝、耐旱、耐热、耐寒。在盐碱沙地、山岭瘠薄地、土丘荒坡、路旁地边、河旁堤岸以及林果行间均可种植。一次栽植可受益几十年, 是涪陵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1 种植

1.1 选地

选择向阳坡地或平地, 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或半沙质土壤, 灌溉方便。

1.2 整地

种植地要除尽杂草杂木。种植金银花株距1.0 m, 行距1.5 m, 栽植密度440株/667 m2;在种植点根据种苗大小, 挖长、宽各15~20 cm, 深15~30 cm的窝。

1.3 种植时间

春秋两季均可种植, 主要以10—11月或2—3月为最佳种植时间。入冬前10—11月种植, 不务农时, 成活率高, 种植简单 (不需浇水) 。早春2—3月种植, 种植时需浇水保成活, 水源条件要好。

1.4 种植方法

栽植前, 先将种苗用清水浸泡8~10 h, 然后根系沾泥浆栽植。泥浆中最好放500~700倍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 及浓度为50~100 mg/kg的生根粉 (即1 g生根粉对水10~20 kg) , 以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栽植时把苗木根系舒展开, 一窝一株立植于窝穴中央, 用表土盖实苗木并踩紧, 盖土深度以整株苗木1/3为宜。早春2—3月种植, 需浇透定根水 (即使下雨天也应浇水) , 浇水后再盖土, 以防止水分蒸发。

2 田间管理

2.1 除草

每年中耕、除草3~4次:4月初进行第一次除草, 6月初进行第二次除草, 8月初进行第三次除草, 在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最后一次除草。除草应从苗木外围开始, 先远后近, 注意切勿损伤根系。

2.2 抹芽

种植第一年开始, 每年3月初、5月初、7月初共3次将地面植株1/2以下部分或主杆以下部分的嫩芽全部除掉, 减少植株养分浪费, 以利培养健壮树型。

2.3 施肥

每年早春萌芽前和每茬花采收后, 应适量追施专用复合肥+尿素, 为下茬花提供充足的养分。在入冬前有条件的, 沿苗木枝叶下方周围挖环状沟7~9 cm深, 施一些生物有机肥或腐熟的农家肥, 施肥后盖土, 可减少来年化肥的使用量。

(1) 种植第一年:种苗成活萌芽后6月初, 667 m2施专用富含磷、钾复合肥5.5 kg+尿素6.0 kg (混匀) , 每窝约施25 g, 除草后松土施入苗木周围, 施肥后浇水盖土。

(2) 种植第二年:早春萌芽前2月初, 第一次施专用富含磷、钾复合肥11.0 kg+尿素11.5 kg (混匀) , 每窝约施50 g, 除草后松土施入苗木周围, 施肥后浇水盖土;第一茬花采收后6月初, 进行第二次施肥, 施肥品种、数量、方法同第一次施肥。

(3) 种植第三年及以后:早春萌芽前2月初, 第一次施专用富含磷、钾复合肥22.5 kg+尿素22.5 kg (混匀) , 每窝约施100 g, 除草后沿苗木枝叶下方周围, 挖环状沟7~9 cm深, 均匀撒上肥料后浇水盖土;第一茬花采收后6月初, 进行第二次施肥, 品种、数量、方法同第一次施肥;第二茬花采收后8月初, 进行第三次施肥。

2.4 整形修剪

栽种后头两年的主要任务是使金银花的植株能够生长成自然圆头形或伞状形的植株造型, 5年以后保持墩高1.0~1.2 m, 冠径1.0~1.2 m。每年在早春发芽前, 将枝条顶端剪去, 促使枝条下部逐步粗壮, 直立生长。较大的植株应除去老枯枝和内膛无效枝, 生长旺盛的植株要轻剪, 生长弱的老龄花株要重剪, 促使多成花枝。植株造型合理, 增加分枝, 扩大树冠, 枝条疏朗, 分布均匀, 通风透光, 增加收花面积和茬数, 可使产量大幅度提高。

具体整形修剪方法:在栽后1~2年内主要是培育直立的粗壮主干。当主干高度在40~50 cm时, 剪去顶梢, 促进侧芽萌发成枝。第2年春萌发后, 在主干上部选留粗壮枝条4~5个, 作为主枝, 分2层着生。在冬季, 把从主枝上长出的1级分枝中留5~6对芽, 剪去上部。以后, 再把1级分枝上长出的2级分枝中留6~7对芽, 剪去上部。2级分枝上长出的花枝中, 若有勾状形的嫩梢要及时摘去。在2级分枝中或原来的老花枝上萌发出的节密而短、叶细幼枝均为花枝, 应保留。以后, 每年在采花后夏季修剪1次, 每次修剪, 都应追肥1次。每年冬季也应冬剪1次, 时间在霜降后至封冻前进行。冬剪主要是剪除枯老枝、病虫枝、细弱枝、交叉枝等, 使养分集中于抽生新枝和形成花蕾。

3 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

3.1.1 褐斑病

为害症状:多在夏秋季发生。发病严重时使叶片脱落, 植株生长衰弱。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 以后逐渐扩大成褐色圆形病斑, 也有的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的病斑, 病斑背面有灰黑色霉状物, 1张叶片如有2~3个病斑就会脱落。

防治方法:秋季集中烧毁病残体;增施有机肥, 加强水分管理, 强壮树势;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1∶1.5∶300波尔多液每隔7~10 d喷1次, 连喷2~3次, 也可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 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 连喷2~3次。

3.1.2 白粉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 有时也为害茎和花。叶上病斑初为白色小点, 后扩展为白色粉状斑, 后期整片叶布满白粉层, 严重时发黄变形甚至落叶;茎上部斑褐色, 不规则形, 上生有白粉;花扭曲, 严重时脱落。

病原菌形态特征:子囊果散生, 球形, 深褐色, 大小65~100μm;5~15根附属丝, 长55~140μm, 是子囊果直径的0.7~2.1倍, 无色, 无隔或具1隔膜, 3~5次双分叉。子囊3~7个, 卵形至椭圆形, 大小 (34~58) μm× (29~49) μm。子囊孢子2~5个, 椭圆形, 大小 (16.3~25) μm× (8.8~16.3) μm。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特点: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子囊释放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温暖干燥或株间荫蔽易发病。施用氮肥过多, 干湿交替发病重。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注意修剪, 增加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喷洒50%胶体硫100 g对水20 kg, 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3.2 虫害

3.2.1 天牛

为害症状:夏初成虫出土, 于枝条表皮产卵, 幼虫先在表皮为害, 后钻入木质部, 再向茎基部蛀食。

防治方法:在幼虫孵化时, 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发现有蛀孔, 可用药棉蘸50%敌敌畏原液塞入蛀孔, 或剪下虫枝烧毁。

3.2.2 蚜虫

为害症状:为害嫩枝和叶片, 5—6月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可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喷杀, 但要注意在开花前10 d应停止用药。

4 采收加工

4.1 采收

金银花开放时间较集中, 头茬花一般在5月中下旬, 二茬花在7月中下旬, 三茬花在9月中旬左右, 四茬花在10月下旬。头茬花集中在5~7 d, 二、三、四茬花集中在7~10 d。适时采摘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采收时期必须在花蕾尚未开放 (含苞欲放) 之前, 当花蕾由绿变白、上部膨大, 下部为青色时 (或花蕾完全变白时) 采收。分批次采收, 分级别 (花蕾未开放或已开放) 采收, 或统一采收, 分级别 (花蕾未开放或已开放) 加工。

4.2 加工

采收后应及时加工, 以免堆沤发酵变色影响质量。

4.2.1 晒 (晾) 干法

当天采收当天晾晒。用竹料编制成若干晾晒竹盘, 规格长1.2 m、宽1.0 m。每个竹盘晾晒金银花鲜花1.1~1.5 kg, 晾晒期间 (均匀撒上鲜花开始, 到晾晒至七八成干时段) , 千万不能翻动盘内的鲜花, 以免变色影响品质。可将晾晒盘整盘移动, 大晴天鲜花当天能晒至七八成干。鲜花晾晒至七八成干时, 可翻动晾晒, 可水泥地晾晒, 直至晒干 (晴天晒1 d) 。晒干后用干净塑料袋密封好, 7 d后 (回润) 再晴天晒1 d完全干透, 再用干净塑料袋密封好, 可长时间保存。

4.2.2 烘干法

当天采收当天烘干, 注意烘干时温度不宜过高, 先控制在30℃左右烘2 h, 再把温度提到40~50℃保持若干小时, 当金银花接近干时, 把温度提高到60℃左右, 使花迅速干透。一般18 h为1个烘干周期, 烘干法比晾晒法出的产品质量好、产量高。

5 分级管理贮存

金银花共分4个等级: (1) 一级干花。花蕾呈棒状、肥状, 上粗下细, 略弯曲, 表面黄、白、青色, 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不超过5%, 无嫩蕾、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2) 二级干花。花蕾呈棒状, 上粗下细, 略弯曲, 花蕾较瘦, 外表黄、白青色, 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不超过15%, 黑头不超过3%, 无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3) 三级干花。花蕾呈棒状, 上粗下细, 略弯曲, 花蕾瘦小, 外表黄、白青色, 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不超过25%, 黑头不超过5%, 枝叶不超过1%, 无杂质、虫蛀、霉变。 (4) 等外级干花。花蕾和开放的花朵兼有, 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 无杂质、虫蛀、霉变。

金银花经济价值及繁殖栽培技术 篇7

1、经济价值1) 、药用

金银花的花蕾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肌醇、皂甙、单宁和绿原酸等有效药用成分, 鲜藤及叶中含有单宁及黄酮类化合物, 这些有效药用成分使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和广谱抗菌作用, 在临床上主要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及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和痢疾、疮疡等症。

2) 、保健用

金银花花蕾及茎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 (总含量在8%) 、碳水化合物 (在18%以上) 和8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铁、锌、锰、铬、铜、镍、钴、硅) ,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加强肌体防御肌能的作用, 同时由于其具有抗菌、抗病毒等有效药用成分, 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各种保健品, 如金银花茶、金银花酒、饮料、糖果、牙膏等。

3) 、观赏与水土保持

金银花花期较长, 花开时黄白相映, 芳香怡人, 藤蔓缠绕, 枝繁叶茂, 是园林中垂直绿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适于装饰棚廊、假山等。此外, 经修剪后其枝茎还可做树桩盆景。

金银花根系发达, 须根多, 据调查其根系沿山体岩缝下扎深度可达9m以上, 向四周伸长可达12m以上;其茎叶密度大, 郁闭覆盖能力强, 具有强大的护坡、固土、保水和持水能力, 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2、繁殖技术1) 、种子繁殖

8~10月间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或枝条上采收充分成熟的果实, 采后将果实搓洗, 用水漂去果皮和果肉, 阴干后去杂, 将所得纯净种子在0~5℃下层积至翌年3~4月播种。播种前先把种子放在25~35℃温水中浸泡24h, 然后在室温下与湿沙混拌催芽, 当30%~40%的种子裂口时, 即可插种。苗床播种时以每m2100g为宜。

2) 、扦插繁殖

扦插法可以有效繁殖金银花。扦插可在春、夏和秋季进行, 雨季扦插成活率最高。扦插时, 取1年生健壮枝条 (或花后枝) 作插穗, 每插穗上要留有3~4对芽 (或叶) , 去掉下部叶片, 扦插于苗床即可。也可用50~100mg/kg NAA作为生根剂, 以促进插穗生根。扦插后要注意经常喷水, 插后2~3周即可生根。春插苗当年秋季可移栽, 夏秋苗可于翌年春季移栽。

3) 、压条繁殖

6~10月间, 用富含养分的湿泥垫底, 取当年生花后枝条, 将其用上述肥泥压上2~3节, 上面盖些草以保湿, 2~3个月后可在节处生出不定根, 然后将枝条在不定根的节眼后1cm处截断, 让其与母株分离而独立生长, 稍后另行栽植。

4) 、分株繁殖

可在早春或晚秋进行。由于分株后会使母株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应只在野生优良品种少量扩繁时采用。

3、栽培管理要点

1) 、中耕、除草与培土

金银花种子苗或无性繁殖苗定植后, 要在每年的生长季及时地进行中耕和除草。在冬季寒冷地区栽植时, 入冬土壤封冻前应结合松土向根际培土, 以防根系受到冻害。

2) 、施肥、排灌水

在早春或晚秋将腐熟厩肥和过磷酸钙等配合施用。施肥时可采用环状施肥法:即在植株四周开环状沟, 施入肥料后覆土填平。另外可在花前见有花芽分化时, 叶面辅助喷施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等。有条件的地方, 早春或花期若遇干旱应适当灌溉, 雨季雨水过多时则应及时排水, 以防积水造成落花或幼蕾破裂等现象。

3) 、整形修剪

金银花自然更新能力强, 分枝较多, 整形修剪有利于培育粗壮的主干和主枝, 使其枝条成丛直立, 通风透光良好, 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增强抗病性。整形是在定植后当植株30cm左右时, 剪去顶梢, 解除顶端优势, 促使侧芽萌发成枝。在抽生的侧芽中, 选取4~5个粗壮枝作为主枝, 其余的剪去。以后将主枝上长出的一级侧枝保留6~7对芽, 剪去顶部;再从一级侧枝上长出的二级侧枝中保留6~7对芽, 剪去顶部。经过上述逐级整形后, 可使金银花植株直立, 分枝有层次, 通风透光好。

4、病虫害防治

金银花的病虫害主要有忍冬褐斑病, 危害叶片, 7~8月发病。发病后, 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 黄褐色, 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霉状物。有效防治方法是及时清除病枝、病叶, 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料, 以增强抗病力。另外用1:1.5:200的波尔多液在发病初期喷施可有效防治褐斑病。

金银花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篇8

1 植物学特征

金银花属半常绿缠绕藤本, 长可达9 m, 枝细长中空。皮棕褐色, 条状剥落, 幼枝密被短柔毛。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 长3~8 cm, 先端短渐尖至钝, 基部圆形或近心形, 全缘。花成对腋生, 花冠二唇形, 花初开白色略带紫晕后转黄色。花芳香。浆果球形, 离生, 黑色。花期5—7月, 果期8—10月。

金银花变种: (1) 红金银花 (var.chinensis Baker) , 小枝, 叶柄、嫩枝带紫红色, 花冠淡紫红色。 (2) 黄脉金银花 (cv.Aureoreticulata Nichols) 叶较小, 网脉黄色。

2 生长习性

金银花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 可生长在山区、黏壤、平原、砂土、微酸偏碱土壤, 适应性极强, 喜光, 耐荫, 耐寒, 耐旱及水湿, 南到广东、海南省区, 北至东三省, 西从喜马拉雅山, 东至山东均有分布, 日本、朝鲜也有少量野生金银花分布。根系发达, 萌蘖力强, 茎着地即能生根, 花蕾在20℃左右生长发育快, 16℃以上新梢生长快, 5℃以上萌芽抽枝, 3℃以下生理活动微弱, 生长缓慢。能耐-30℃低温, 故又名忍冬花。

3 栽培技术

3.1 繁殖

3.1.1 压条栽植法。

6—10月选取一至二年生的健壮枝条, 将下部叶片去除, 截成长30 cm小段, 按6~8条/穴置于栽植穴内, 覆土压实, 保持适宜的含水量, 可保持90%以上的成活率[2]。

3.1.2 扦插育苗。

春、夏、秋3季均可扦插, 截取长20 cm的金银花枝条作插穗, 按株行距2 cm×20 cm作畦扦插, 3个月后即可出圃移栽。

3.1.3 播种育苗。

10月种子采收后, 堆放后熟, 洗净阴干层积贮藏, 待有30%~40%的种子裂口时, 可于次年春季4月上旬播种。

3.2 移栽

栽植时间多在春季 (2月) , 栽植于岭坡、地堰、沟边、道旁, 多呈散生状, 挖0.5 m×0.5 m的栽植穴, 穴内施有机肥作基肥, 浇足底水, 栽3~5株/穴, 覆土压实。株行距1.0 m×1.3m, 栽植密度为7 500墩/hm2。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 可发展金银花密植园。

3.3 栽培后管理

3.3.1 施肥。

冬前基施有机肥, 并分期追肥3~5次, 每次追施三元复合肥0.5 kg/墩, 或有机肥15~20 kg/墩, 金银花全生育期除遇特大干旱一般不用浇水。

3.3.2 修剪。为促发新枝, 在冬前或早春剪去弱病枝。与此同时, 可进行金银花育苗[3]。

3.3.3 常见病虫害防治。

金银花害虫主要有白啄木虫、中华忍冬花圆尾蚜、金银花尺蠖虫等。用50%敌敌畏乳油2 250~3 000 g/hm2对水600~750 kg/hm2喷雾防治尺蠖虫和白啄木虫, 用40%乐果乳油1 500~1 875 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防治蚜虫。

对于根部病害较重的可采取生根剂 (凯普克600倍液) +生物菌肥+咯菌腈 (适乐时) 1 500倍液灌根, 发病严重的地块可整株刨出, 剔除老根、病根, 将其进行异地移植, 促使其恢复生长;防治金银花白粉病、褐斑病, 可喷施1次苯甲·丙环唑 (爱苗) 3 000倍液, 10 d后再喷1次苯甲·嘧菌酯 (阿米妙收) 1 500倍液, 对发病严重的地块再喷1次苯甲·丙环唑 (爱苗) ;在金银花采收结束后, 应加强田间管理, 秋季重施有机肥, 多施生物菌肥, 以改善土壤结构, 减轻根部病害。翌年金银花萌芽前, 要彻底清除田间残枝落叶及老树皮, 并全田喷施1遍苯醚甲环唑 (世高) 800倍液, 以杀灭越冬菌源。

3.4 采收

北方金银花的头茬花在5月下旬, 二茬花在7月中下旬, 三茬花在8月中旬, 花期约90 d, 每茬花期约7 d。适采期为花蕾上部膨大呈白色时, 过早或过晚采摘均会影响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4]。采收后最好一天晒干或烘干, 过夜影响质量。4 kg鲜花可晒干花1 kg, 干花产量约1 500 kg/hm2。采收后注意修整枝条, 适时施肥。

摘要:介绍金银花的植物学特征和生长习性, 总结其栽培技术, 以为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银花,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孙著彪, 赵淑珍, 张新燕.承德地区园林绿化药用观赏植物实用手册[M].1版.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2]蒋学杰.金银花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2011 (2) :42.

[3]郭策.嫁接金银花的栽培及管理[J].中国林业, 2011 (3) :56.

金银花株作式栽培提早成型技术 篇9

1 环境条件要求

金银花株作式栽培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由于植株高达1.8~2.2 m, 因此要求的空间比较大, 必须在空间宽敞的中山区内进行。适宜生长的气温范围为-2~35℃, 低于-2℃和高于35℃都难以生长, 要求冬季低温不得低于-5℃, 夏季气温不得高于35℃。适宜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武陵山区海拔700~1200 m及其相似地区比较适宜。

2 株作式栽培提早成型关键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用的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适合武陵山区气候类型, 抗病性强, 耐低温弱光与高温强光能力强。适宜的品种有:‘灰毡毛忍冬’、‘湘蕾1号’、‘渝蕾1号’、‘沙帽1号’、‘花王’、‘康花’、‘金翠蕾’、‘银翠蕾’、‘懒汉金银花’等多个优良品种。

2.2 育苗与移栽

每年7、8、9月均可进行绿枝扦插育苗, 最适宜的时间为7月中旬, 10月份后可用营养钵移入大棚内培育, 10月至翌年2月初定植于大田苗圃栽培, 3月20日前移栽完成。用50%多菌灵消毒杀菌。

2.3 挖定植穴

打直径为长宽30 cm深的规格穴。合理密植, 株行距3 m×2 m, 利于通风透气。注意:不要施化肥, 以免新根长出时产生肥害死苗。

2.4 定植

每穴栽1株, 尽量少伤根, 深度以新土表面高于栽培穴表面10~20 cm为宜。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

2.5“四定”调节技术

“四定”包括四个方面: (1) 定芽。待新芽刚萌发后, 在植株基部留2~4芽; (2) 定干。新梢长到20~30 cm时摘心; (3) 定枝。主干上留3~4芽培养主枝; (4) 定形。2~3年后, 主蔓高20 cm左右, 粗度5~7 cm, 冠幅和树高达150 cm以上, 可基本形成“金银花株作式自然圆头型”。

2.6 整形修枝

(1) 设立支柱。为了更好的利用空间, 形成树冠, 增加花的产量, 枝条开始生长时, 要设立1 m高直立支柱, 金银花主蔓呈“8”形绑缚于立柱上, 供枝条向上生长, 架的搭设要利于通风透光, 并利于摘花为原则。

(2) 合理整枝。采用多干整枝法, 即选留健壮枝条, 通过线绳牵引, 使枝蔓象树冠一样沿不同方向生长, 1~5主干数量以植株达到成型时有100~120个结花母枝, 植株高度达1.8~2.2 m为宜。

(3) 外围剪修。这是株作式栽培关键技术之一, 把金银花剪成矮灌木。方法是在春季末至夏季初萌发前, 剪去上部枝条, 在夏季把一年生长壮旺的枝条, 适当剪去外围过长的部分, 简称夏季摘心, 使其多发新枝、增加枝条数量;因老枝不开花, 夏季把靠根部发出的枝芽除去, 简称根部除萌蘖枝, 使全株生长健旺, 通风透光佳, 株作式树冠成型美观。

2.7 综合配套技术

确定株作式自然圆头型后, 采取以下综合配套措施以促进金银花株作式提早成型。 (1) 喷施植物激素“九二○”; (2) 根外追施0.2%~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 (3) 主干剥皮; (4) 春夏秋三季适时摘心。

3 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

(1) 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幼小花蕾, 产生灰白色粉层, 严重时花蕾变成紫黑色或叶、花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三唑酮 (商品名为粉锈宁) 800倍液喷雾。

(2) 根腐病

缺肥和水时易发生根腐病, 根部逐渐腐烂, 地上部枯萎。

防治方法:增强植株抗病力, 及时浇水, 除草施肥, 病害发生时在病株周围浇灌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 或撒生石灰, 控制发生和蔓延。

3.2 虫害

(1) 蚜虫

为金银花的主要虫害, 为害叶部, 使叶卷缩, 枯萎脱落。

防治方法:发生期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 或用1000倍的吡虫啉溶液喷雾。

(2) 虎天牛

幼虫蛀食木质化的茎杆, 造成枯死, 成虫在3月下旬产卵为害。

防治方法:产卵盛期用5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 每7~10天1次, 连续2~3次。拔掉病株, 集中烧毁。

(3) 金龟子

金龟子成虫为害植物地上部分枝叶和花,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 俗称“老母虫”, 为害金银花地下的根和茎。1年发生1~2个世代, 4—7月是成虫活动高峰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金银花栽培】相关文章:

金银花栽培技术06-17

金银花的栽培技术08-27

金银花诗歌05-14

考察(金银花)09-04

金银花产业06-22

初识金银花散文08-10

金银花的美丽传说07-07

金银花种植技术05-05

美丽的金银花作文08-07

金银花广告策划案05-24

上一篇:历史文化差异下一篇:视频电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