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护传承

2024-07-11

文化保护传承(精选十篇)

文化保护传承 篇1

现如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 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给人们的休闲方式及文化生活带来了更丰富的选择, 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造成了较大冲击, 尤其是民间文化。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传统节日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内容之一, 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段民族情感及优美传说蕴含其中。然而现阶段, 相较于元宵节来说孩子们更熟悉圣诞节, 相较于七夕节年轻人更熟知情人节, 很多传统节日已经被年轻人及社会逐渐淡忘, 西方节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 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已失去了传人, 被历史浪潮逐渐淹没。因此, 在现代社会, 重视民间文化的传承工作, 创新保护传承机制, 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加以真正保护, 是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工作。

1. 民间文化传承的内涵

传承一般都是指对好的方面进行更替继承。民间文化传承是指将某个社会团体或民族自古继承的知识、技术、风俗、传说、习惯与信仰等传递给后世, 或者是被传递与继承的事物。一般来说, 民间文化传承包括民俗语言、传说、社会与叙事诗, 同时还包括表演、意识及技艺等行为。根据传承性质的不同, 可以将民间文化传承划分为以下几种: (1) 信仰传承。包括庆典、祭祀等传承。 (2) 社会传承。包括亲族、家族相关的传承, 以及与人的诞生、成年、成婚及死亡等相关的礼仪活动。 (3)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指民俗语言、方言、口头传承、民间疗法和民间信仰等。 (4) 生活传承。包括和每年的惯例行事、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与交易等有关的传承。

2. 民间文化传承及传承保护现状

民间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传承人, 是通过口授及行为影响方式进行传承, 需要在坚持各民族原生态生活方式前提下, 广大人群积极参与其中。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对于功利的追求更为注重, 已经没有耐心、责任心去学习较为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同时, 现代生活方式对各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冲击, 给各民族生活内容带来了巨大改变。当人们对电脑与电视的信息传播方式习以为常后, 民间文化传统的行为影响及口授方式必然受到较大影响, 在传播空间、传播距离与传播时限上表现出很大的束缚性。虽然我国政府对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视度不断提高, 出台了很多民间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地方立法中也体现了对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重视。然而大部分保护措施仍处于静态保护层面, 经常通过建造博物馆、录像与录音等方式对民间文化的“形”进行保护, 而对于民间文化传承中蕴含的价值观、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等抽象物质保护力度还有所欠缺。因此, 必须对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进行创新, 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民间文化的持续传承, 保护我国传统优良文化。

3. 民间文化传承和传承保护机制的创新

3.1 创新民间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工作思路

在保护民间文化传承时, 首先应将民间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机结合在一起, 将民间文化的核心元素加以准确提炼, 将现代化元素融入其中, 给民间文化创造更为广泛的市场需求。同时, 要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展开民间文化传承, 促使传承人积极主动参与到民间文化传承中, 使文化传承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要加强对民间文化的普查和收集, 并以此为基础对具有重要文化或历史价值或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艺术加以明确, 将之列入重要民间文化遗产, 采用立法手段给予重点保护。

3.2 对民间传承人的保护机制进行创新

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传承的基础力量, 在对民间传承进行保护时, 必须对传承人建设工作给予足够重视。首先, 应建立健全传承人发掘机制, 通过调查摸底、评定命名与建立登记档案等方法使民间文化的传承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其次, 应对传承人扶持机制进一步完善, 从生活上、政策上与政治上给予优待, 激发群众对于民间文化传承的热情。还应对传承人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 使民间文化传承工作有序、健康的发展。最后, 还要将民间文化传承与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惠民活动相结合, 促进民间文化艺术不断发展创新。

3.3 加强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实施, 提高广大群众对民间文化的认知度

在对民间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过程中, 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极为重要。通过民俗活动不仅可以使我国民间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 同时还能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认知, 使民间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传统节日中开展相应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 更能发挥良好的传承保护效果。为了将我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良好传承, 在端午节时, 我常会在当地广大群众中组织端午节知识竞赛、包粽子、赛龙舟、香囊等端午节信物制作比赛等活动, 在元宵节组织灯笼制作、猜灯谜、耍龙灯等活动, 同时动员当地群众与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举行这些活动, 不仅加深了当地群众对传统节日及民间文化的认同, 同时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传统节日传承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使民间文化传承及传承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全球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我国本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生活正逐渐被具有强烈视觉快感的网络文化、电视文化占据, 传统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正不断被压缩。民间文化是我国古老智慧的结晶, 是民族认同感、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 因此, 民间文化的传承及相应的保护机制极为重要。本文在对民间文化传承涵义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对民间文化传承现状进行分析, 对民间文化传承及传承保护机制的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间文化传承,保护传承机制,问题,创新

参考文献

[1]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之忧[J].探索与争鸣, 2007, 18 (7) :65-67.

[2]肖庆华, 桑圣毅.文化消费视野下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 2012, 26 (4) :133-136.

[3]白庚胜.民间文化传承论[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7 (1) :28-34.

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 篇2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都或多或少地遭遇到了一定的威胁,如何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夫子庙的“伪文化”;评事街的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阐述。关键词:城镇化;文化遗产;伪文化;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文化遗产保护 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有历史价值文化内蕴的古城镇、老街区、旧建筑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城市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盲目改建扩建,导致有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遗产被拆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缺乏体制的规范与约束,往往缺乏“群言堂”而成为“一言堂”,既缺乏前期周密的调查,又缺少专家科学的论证;文化名城的历史街区、古老建筑,常常成为缺乏文化意识历史精神的城市规划建设的障碍,甚至认为这些残破的城镇、街区、建筑有碍于城市的发展规划。在城市的改建复建中,往往形成了城市建设难以恢复的败笔,甚至出现将真文物拆除建造假文物的境况;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诸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遭到破坏,不仅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古城古镇难以得到保护,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普遍存在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危机与困境。

正文: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的大国,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如今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大的改变着城市的面貌。然而,城市的建设会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就显得迫在眉睫。

针对我们调查,分四个方面,主要探讨夫子庙的伪文化现象以及老城南评事街在各种利益博弈下的文化传承保护问题。

一、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城镇化,又称城市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镇化过程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启了中国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工业化道路,也揭开了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序幕。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都将推进城市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予以实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率每年增长幅度约1%,2011年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1%。

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文化遗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组团状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北京及周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西南地区四大板块,这些遗产分布地区多为自古以来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甚至是现如今的人口密集区。城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城市遗存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缩影,也是民

族精神的象征。这就把文化遗产与城镇化的协调问题摆上历史的舞台,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占有大量的土地,且因为保护问题导致的商业和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但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商业服务能够跟上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文化遗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南京老城南是位于明城墙以内部分,北至秦淮河中支,以门东、门西、夫子庙、南捕厅地区为核心,总面积约5.56平方公里。区内有多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夫子庙等会、秦淮河八绝、花鸟虫市场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之一,是南京的“城市之根”,历史上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为发达的地区。先进综合来看,由于老城能够提供更加完善搞笑的服务体系,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市民则聚的心理惯性,老城仍然是南京目前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虽然历史给了老城区极其大的吸引力,但是老城越来越多的问题让人难以忽视。人口和密度方面,南京老城城墙范围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总人口占主城人口的一半,是人口和建筑高度密集的地区。老城的各项人均用地指标不仅远远低于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而且也低于现今主城的平均水平。交通方面,老城人口、功能和建设的集聚,使得交通需求不断增长,老城面临日趋严重的交通压力,一是随着新区建设加快,老城、新区通道上高峰小时交通量增长幅度较大,老城与外围片区高峰期潮汐式交通逐渐加剧,二是老城内部道路和停车设施不能满足要求,而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建设,老城的主次干道已经基本形成,且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改造,地面交通设施的增长空间已经有限。传统民居的改造方面,从住区更新的角度来看,虽然南京老城的大部分主区已经经过了一轮改造,但是由于老城改造和更新并未采用整体规划建设的方式,从而使得剩下的尚未改造的主区目前基本都是十分难啃的“骨头”。同时,这些改造难度大的地区,大部分又涉及传统居民区的保护问题,如门东、门西、南捕厅地区,他们的规模虽然在老城中有限,但却是南京老城传统民居仅剩的代表。如何在改善这些地区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同时,保护、延续或者再现传统民居的特色是必须妥善区里的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使得老城的保护与更新能够运作成功,更是面临的难题。

三、文化保护中的“伪文化”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伪文化”的存在。所谓“伪文化”即借“弘扬文化遗产”之名,大搞假冒伪劣文物,实质反映了一种以“政绩”和“金钱”开道的虚伪文化现象。例如南京的夫子庙。之所以称南京夫子庙为“伪文化”,主要是因为从外观上看,夫子庙的建筑很有古代的江南气息,但走进去就会发现里面全是现代的东西。现在的夫子庙早已被各种广告牌、酒楼等包围,到处都泛着浓浓的商业气息。而那些例如大成殿、瞻园、江南贡院、李香君故居、王谢故居等最能反映秦淮历史文化遗存的景点早已被周围的商业气氛所淹没。故称其为“伪文化”。

在一次调查中,问及夫子庙给人的第一印象时,15人中有6人选择了“孔庙”,选择商业小吃、综合的分别是6人、3人。在年纪大些的人印象里,夫子庙是文化,它本来是以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命名的,其中又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贡院,徜徉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但是在年轻人的印象里,夫子庙就是小吃街,是卖衣服的地方。由此可见,有很多游客不知道夫子庙是“孔庙”,是历史上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又因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夫子”,故俗称“夫子庙”。现在的夫子庙的文化已被商业气息所掩盖,这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贬低。

在全国十大最名副其实,十大最名不副实的经典的评选中,据说南京夫子庙成为后者中的第一名。的确南京夫子庙在外地游人中知名度很大,已成为南京的名片与代表性景点,成为外地游人必游之处。游客们对夫子庙的期望很大,但实际游过它时失望也很大,主要原因是没有达到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标准,而他们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美好印象又是从数目繁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得来的。之前人们从古代文学作品里感受到的夫子庙、秦淮河,是给予他们极大文化冲击与期待的景点,而游过后他们最感到失望的也是因为这里的文化并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的标准,甚至差得还很多!那又是什么造成了今日夫子庙、秦淮河的文化景观让人如此失望的呢?那就是过份的商业化!现在的夫子庙只是一条商业街,毫无特色可言。

那么夫子庙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定位呢?在南京人看来,夫子庙应该是个雅俗共赏之地。理由是自古以来,夫子庙就有“两面性”。以文德桥为界,一面是尚儒之地,一面是歌舞升平,这就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所以现在也应朝着这方面发展。但是在外地游客的观念中,夫子庙应以文化为主。他们认为夫子庙作为南京有名的景点,来南京就是看夫子庙的古代文化,但是现在夫子庙的景点全淹没在衣服和吃饭之间,所以南京应把夫子庙打造成古代的风格,不管是商业还是小吃,都要融进历史的因素,走入其中,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古文化氛围。

四、评事街文化遗产保护 评事街,是古城南京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一条老街,曾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它位于南京城南,北至笪桥市,南至升州路,狭狭长长,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巷。无论是街是巷,评事街以其深厚的底蕴,在南京文化地理历史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评事街中多以二层老式木房为主,现在多数的一楼经过改造成了门面房,做起了小生意,门面虽小却样样俱全,卖着各式小玩艺小食品的小摊占着两侧路牙,老人与赋闲的人三三两两地在路边聊着天,来往于这样的小巷中,你很难感受得到外面都市里的繁华与喧嚣。老街两侧多是纵深的小巷,走进去,是相连着的过道与天井,交错着,将十几户人家连成了片。

在评事街靠近升州路的这头,有一条可能是南京目前最窄的巷子了:老坊巷,不足一米的通道仅容一个人通过,不知道的人是不敢进去的,怕是一条死胡同。巷内的门户,多是青石台阶上的老式木门,住户多喜欢在屋外种上一两种绿色植物,小巷极为幽静。评事街的南段万寿宫,是城南一座很有名的建筑,为祝贺西太后寿辰而兴建的。

上世纪30年代以后,评事街人气很旺,先后有几家晚报的报馆设在评事街一带,一些著名报人、学者常在此出没,抗战前有张恨水,胜利后有卢前、张慧剑等人。

综上所述,可见评事街的文化价值是很高的。然而城镇化使旧日评事街里的那种凝缩了明、清、民国时期的井市文化将不复存在;那种民族混居的和谐文化不复存在;那种寄予世外而不灭其志特殊街巷文化也不复存在了。这是对评事街文化价值的破坏。

目前对评事街的改造遇到的几个问题有如下几个应对政策:

4.1、原住民的去留

原住民的去留问题是针对历史街区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出的。对此,专家认为:“原住民是历史街区的一种文化,若完全迁出,历史街区就少了韵味,原住民是发展旅游和商业的根本”,所以应当适当保留。老城南旧城改造中规划混合多元的功能,结合老城南独特的传统风貌,发展特色商业、居住和旅游等,保留部分原住民,提高老城南活力。

4.2、肌理尺度的重构

所谓城市肌理,是指城市的特征,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包括形态、地质、功能等方面。具体而言,包含了城市的形态,质感色彩,路网形态,街区尺度,建筑尺度,组合方式等方面。从宏观尺度,是建筑的平面形态;从微观尺度,是空间环境场所。城市肌理的演化受到自然、经济、政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

改造老城南,要让历史与现在融合,所以要重构肌理尺度。《名城保护机制保障》中明确指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应确立‘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修缮的有机更新方式,不得大拆大建。”

老城南更新改造中对传统街巷、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以及非物质文化实行“全面保护、应保尽保”,放弃了资金“就地平衡”的旧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传统的尺度和肌理,对街巷体系进行保留、恢复,不满足需求的向地下要空间,已拆空的片区将按传统肌理恢复,以保护为主。民国建筑、五十年代的老厂房和八十年代的居民楼和谐共存,老城南的街巷尺 度和高度、院落边界不变,在置换功能过程中传承老城区的肌理和尺度,保护和展示城市格局。4.3、制度保障

为了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不断地健全与完善各种文化保护制度。先后制定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并 成 立 南 京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保 护专 家 委 员会。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的第三章就是“老城格局和城市风貌的保护”;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中指出“确需在重要建筑或者风貌区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应当依照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前款规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应当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原有建筑的空间格局、景观特征、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风貌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等相关内容都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此外,还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例如结合南京实际,探索制定《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暂行办法》;制定行动计划,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阶段性目标编制保护整治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实行专家领衔制度,对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等。

五、结语

城市化的发展对旧城来说是个挑战,如若改造旧城就是采取“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的的方法,那么旧城所拥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被破坏、摧毁,使其失去自身独特的魅力。另外,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保留其文化价值,不应该让商业气息掩盖其文化氛围,成为像夫子庙那种“外穿古装,内穿洋装”的“伪文化”。老城南作为南京有名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保护和传承,为保护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应该汲取成功的经验,依照保护条例相关内容,科学地改造,让城市更美好。别让历史文化名城在我们的手中沦落与颓败,应该将我们祖宗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王丽丽·南京老城南旧城更新的博弈与启示

薛伟·旧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

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南京老城区原住民也是文化,应适量保留·城市在线新闻网

赵立孟·游客反映南京夫子庙景区文化气息不足·江苏新闻广播网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篇3

关键词: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困境;策略;协同

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6-0046-05

Abstract:The paper takes Heluo sports culture as the subject and uses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s to study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culture content, status, dilemma and strategies from the angl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system theory. It reckon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between Heluo sports culture and other symbionts, such as folk handicraft, trade, temple fair and diet cultures,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confused contents, disordered management and featureless commodities. The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is limited by the weak basic research, the poor advocacy, the delaye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incontinuous cultural inheritance, less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ke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luo sports culture is to build the cooperation model of "five-in-one" with the coordination of multi sectors and industries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institutions.

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精确界定和系统研究河洛文化,探讨华夏文明之源,增进文化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意义深远。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不同形式现代体育文化的涌现,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除了外在形式要满足人们健身、娱乐、心理等需求外,其内在所蕴含的历史积淀、文化价值和精神血脉能够为人们所认同,是河洛体育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展的关键。

1河洛体育文化的源与流

根据区域与性质来进行界定,河洛体育文化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河洛地区,或某一时段流传的体育活动项目,包含有与此相关的文化要素和与身体运动有关的文化内容等,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安献周(2010)认为“河洛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内容、形式及其开发利用等应用性研究上,还应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3个层面深入展开其起源、产生条件、特征、类型,及其健身、娱乐、文化价值的探讨”[2]。

河洛体育文化所涉及项目众多[3-8](见表1),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应该包括活动项目类主体文化,以及民间工艺类、商贸庙会类等共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表2)[9-11]。

[FL(K2]河洛体育文化的项目发展简史和相关遗产分类研究,能够理顺文化脉络,保持城市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城市文化生态的多样性。通过河洛体育文化渊源、遗存、保护和发展的深入研究,能够拓宽和加深河洛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及行业之间的互动,实现共生多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2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困境

2.1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河洛体育文化的活动类项目开始出现在各种庆典、会展的开闭幕式等重要场合,如2004年以来历届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中的舞龙、舞狮、排鼓、毽球、少林武术、杂技(独轮车)等河洛体育文化元素,不仅对主体活动的进行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向人们展示了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

研究表明,河洛体育文化研究中存在着关注度不高、研究范围狭窄、研究者分布过于集中(豫西高等院校体育部门),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缺乏等问题[2],这势必会使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陷入“无源之水,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庙会”是河洛地区节庆活的动重要内容之一,套圈、投壶、扔沙包、弹弓、射击、射箭、荡秋千等活动项目类主体文化内容混杂,缺乏新意。调查结果显示,上述体育游戏平均经营数量多达3~5个。体育游戏项目随意经营、创新不足一方面会增加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难度,另一方面会制约其向更高层次文化盛会的进一步发展。

商贸庙会项目管理混乱、缺乏规制。调查结果显示,打着“正宗”“百年老字号”的商家比比皆是,其准入标准模糊,缺乏规范审批流程。

民间工艺类项目经营偏泛,同质化竞争严重,保护措施严重缺乏。调查结果显示,商品旅游街店铺的建筑、牌匾、货架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民间工艺类经营项目庞杂,唐三彩、牡丹瓷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经营扎堆、盲目跟风、缺乏创新;吹糖人、草编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术普查、认定、登记工作不到位,优秀艺人及其作品的认证、列入名录、博物收藏、传习等保护与传承措施欠缺。

综上所述,“内容混杂、管理混乱、经营偏泛”现象是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文化旅游等产业主体的品牌形象树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政府《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12)中所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体验、都市旅游……等特色旅游,加快由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体验旅游转变”目标的实现。

2.2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2.2.1基础研究薄弱

人们认识和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如文献资料、宣传视频、平面媒体、实地体验等,其中利用最多的就是文献资料法。只有对河洛体育文化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使人们透过表象认识到河洛体育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无穷魅力,产生保护与传承的强烈意愿。

河洛体育文化研究中存在关注度低,缺乏全面深入研究,研究者分布范围过窄等问题,这势必会对其保护与传承产生不良影响。人们得到的信息仅仅是支离破碎的片面直观研究或者是口耳相传的简单重复模仿,不能从文化视角和精神层面来进一步认识河洛体育文化的文化价值,并传承其精神血脉。研究基础的不牢固,使河洛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的融合发展陷入“盲人摸象”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怪圈,最终难以避免被其他文化形式所代替的命运。

2.2.2宣传总结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在国际牡丹文化节和河洛文化旅游节以及春节庙会等节庆中的河洛体育文化元素多被贴上“传统”的标签,难以占据稳固的位置,这使得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感危机。因此,河洛体育文化要想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就必须要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和重视。

引起重视,就要加强宣传。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改变传统思维和套路,加强创新与协作。通过宣传,使河洛体育文化元素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地出现在节庆、会展、活动的台前幕后,为人们所熟知,获得认可,引起兴趣,并积极参与。

在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应该及时总结宣传的成功和失败经验,不断改进宣传的方式,并形成文字材料进行归档,以供后续开展宣传工作时参考。尤其是在体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备感亲切,宣传工作中可以和休闲、娱乐、餐饮等活动相结合,使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活动融入人们生活,形成良好的河洛体育文化发展环境,从而反过来促进其保护与传承。

2.2.3规制建设滞后

制度建设是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键一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细则、工作条例、管理办法、管理规定,最后形成较为稳定的管理制度,使保护与传承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调查结果显示,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制度规范化建设滞后。如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目前仅仅是作为体育专业院校的一个教学和展示项目来开设,并没有与地方政府规划和产业发展形成保护与传承的稳定合作共建关系。此外,在已开展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后勤保障和监督评价等制度体系建设滞后,使活动呈现“商业气息浓厚,文化品位不高”的局面。

2.2.4文化传承断层

河洛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民俗体育,然而,经考察调研,以豫西三门峡市卢氏县北部地区为例,近三十年来,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传承的状况不容乐观。

三十年前,各村镇的旱船、扭秧歌、挠阁、河洛大鼓等节庆集会活动走街串巷,彻夜不息,从服饰到活动形式,无不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创造力,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地区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

近年来,这些节庆活动内容“缩水”严重,一度出现断代停演,仅存的就是在大年初一、元宵等节日把封存一年的河洛红皮大鼓抬出来敲上一段令人不再亲切的鼓点,穿着家常服饰,扭着充满现代韵味的秧歌,很难与古朴、原汁原味的传统“社火”联系起来。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熟稔传统河洛体育文化的群体逐渐老去,而年节务工归来的年轻人,平日耳濡目染的多是现代体育元素,没有了戏曲、社火、古韵情节,使河洛体育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另一方面,没有政府部门的重视、保护和引导,使这些本来就岌岌可危的民俗体育项目加速衰亡。

2.2.5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及融合度低

对现代河洛体育文化的生存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河洛体育文化在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互动中扮演的角色较为尴尬,合作的层级较低,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位置。

[JP2]以始于2004年,迄今已连续举办10余届的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为例。从近3年来的活动主体内容来看,除了舞龙、舞狮、少林武术、杂技等代表性的民俗体育项目,河洛体育文化的其他元素尚难登大雅之堂。[JP]

此外,从节庆期间的主会场来看,河洛体育文化中的体育游戏类项目虽然占据一定的比例,但内容混杂,缺乏新意,很难给人留下回味深长的文化记忆和精神享受,在与经济产业互动发展中处于日渐边缘化的境地。

3保护与传承策略

3.1构建模式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12]指的是“河洛体育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说和实践在传递和传承过程中,所遵循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范型性”。

通过全社会各行业部门的联动,形成较为稳定的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体系和模式[13],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事业单位、学术机构、高等院所、社会团体为主体,各行业部门之间就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产生稳定互动关系的五位一体模式”(见图1)。

[TP5Q1.TIF,BP][TS(][HT5"K][JZ]图1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五位一体”协同模式[TS)]

在该模式下,围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中心,根据不同协作行业部门的特点,进行保护与传承的目标体系构建、组织机构筹备、调研宣传、法规制度建设、活动实施、总结评价、反馈激励等等主体性的工作。制定对保护与传承各环节工作层层落实,严格把关,监督指导,投入经费,积极融资的制度,形成一套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14]。

3.2多部门、各行业联动

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进行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要充分发挥“五位一体”协同模式的体系优势。多部门行业联合,实现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传承与文化创意、广告传媒娱乐休闲、教育培训、旅游观光、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

第一,充分发挥高等院所和学术机构等智库的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功能,在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中,对其源流和遗存、传承和演变展开系统研究,在对河洛体育文化具体内容、形式、开发利用进行详细梳理基础上,将研究重心放在河洛体育文化的特征、文化价值挖掘上。在河洛体育文化传承中,重点研究河洛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点、互动途径、互动机制,关注传统与创新等命题,实现历史逻辑和现实路径之间的完美契合。

第二,高等院所能够培养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所需要的专业师资和行业人才。如洛阳师范学院成立的“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和“河洛体育文化研究团队”,能够为活动类主体项目的教学及专业研究提供师资队伍和学术支持,并通过各专业院系的课程设置,为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培养体育、经济、商贸、服装设计、食品、历史、管理、法律等行业人才。

第三,发挥社会团体和协会(如河洛体育文化保护协会)的辐射作用,使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深入人们的生活。在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团体中宣传和普及一些融合传统与时尚、参与度高的项目,如舞龙、舞狮、河洛大鼓、高跷、舞蹈、杂技(独轮车)、扭秧歌、脚斗士、拔河等,在中小学、高等院校等教育机构优选一些特色项目列入教学大纲,避免文化断层。在河洛体育文化传承中,重视创新与发展,将河洛体育文化元素恰当地融入节庆、会展、旅游等活动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对接。

第四,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与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建立稳定的互动关系。“体育搭台,经贸唱戏”,在社会活动、企业文化宣传中融入河洛体育文化元素,塑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标识,打造河洛体育文化相关品牌,如“少林寺”“牡丹系列产品”等,在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实现共生双赢,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综上所述,通过政府部门建立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组织、实施、监督、反馈管理机构,引入准入、评估、竞争、激励等先进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促成教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群体个人等之间的横向协作关系,在河洛体育文化的相关活动及项目开展中,进行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保护与传承的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14]。

3.3建立规制,狠抓落实

[JP2]对河洛体育文化中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的项目进行重点保护,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成立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见图2)。使其在时间,地点,人员,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实施目标、组织原则、实施内容、活动要求、注意事项等),保障,评价,监督,激励等方面都有所保证,并以制度的形式稳定下来。[JP]

[TP5Q2.TIF,BP#][TS(][HT5"K][JZ]图2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管理体系[TS)]

落实责任。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宣传,引起地方政府对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河洛体育文化成为地方的特色和名片,成为人们身边的景观和生活的一部分。在具体落实中,要形成健全的保护责任制度,建立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以及规范的反馈总结体系,使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不断提升,最终使河洛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由民间的散落状态,到形成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有创新的长效发展机制。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15-17]。详细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条文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根据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行动目标计划,抓紧起草制定配套的河洛体育文化遗产保护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如针对舞狮、舞龙、曲艺、游戏类等活动类项目规范化程度不高、配套体育保险及法规建设滞后,“少林”品牌遍地开花,侵权现象严重,饮食文化缺乏相应的准入和评估制度等等问题,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使保护与传承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使产业向健康、高端方向发展。

围绕方案,积极开展工作[16]。第一,对河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普查、认定和登记,全面了解其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二,制定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远目标和短期工作任务。第三,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时可以建立河洛体育文化资料库、博物馆专区或展示中心[18]。第四,建立河洛体育文化名录体系。完善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对列入名录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明确责任主体。对列入名录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4结语

纵观中国的地域发展历史,从东南沿海地区的“先富”模式到云南贵州等地的后发制人模式,不难发现改革开放、保持自然与人文均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洛阳地处中原,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物流商贸重要枢纽,以及“一带一路”国家顶层战略的重要组[LL]成部分,也有着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以河洛文化和生态旅游产业链为发展主轴,保护与传承河洛体育文化的特色元素,实现古迹、景观、人文和体育的完美融合,能促进传统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复合型人文体验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深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彰显中原国际历史旅游文化名城的地位,进一步推动河洛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HT5"SS]

[1]高松山,杨绍华.河洛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5-17.

[2]安献周.近20年来国内河洛体育文化研究综述[J].四川体育科学,2010,9(3):11-14.

[3]黄伟,卢鹰.中国古代体育习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4]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7.

[6]王景荃.中原文化大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7]陈义初.河洛文化研究十年[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

[8]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9]高松山,云林森,张文普.河洛文化中民间民俗体育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93-95.

[10]董顺波.河洛民俗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88-91.

[11]张笑莉,安献周.河洛庙会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36-139.

[12]董翠香.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10):53.

[13]胡娟,朱练平.文化创意产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3(8):131-132.

[14][JP2]高松山,骆学锋.后奥运时期我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长效机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101-106.[JP]

[15]刘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体育与科学,2007,28(6):21-23.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S].2011-06-01.

[17][JP3]汤洁娟.论全球化视域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5):100-103.[JP]

川南情歌的保护和文化传承 篇4

川南, 即四川南部地区自贡、宜宾、内江、泸州等的简称, 这些城市不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川南一代历史悠久, 水运发达, 人口流动较大, 这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 渐渐孕育出了许多题材丰富、脍炙人口的民间歌谣, 而这其中数量最多传唱最广的莫过于川南情歌。研究和学习川南情歌, 就是在研究学习最原始的川南民间歌谣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从其艺术特征还是旋律旋法, 川南民歌能保持数百年屹立不倒流传至今, 它的魅力和价值是无需置疑的。

我国的民歌发展历经了千百年的朝代更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一直呈现出一种递增的状态, 从最开始的一枝独秀到后来的百家争鸣, 其涉及的题材十分广泛。有的民歌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文情怀, 有的涉及时政, 它们大多自由无拘束, 都是能够直接反应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的和心声。现如今,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 川南民歌的发展也有向流行方向靠拢的趋势, 借着当今流行音乐的编曲来和传统的诗词进行融合, 这种演变逐渐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喜爱, 但无论民歌发展至何种状态, 它都是反映老百姓时下生活的活化石。

川南情歌作为民歌的一种, 也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产物, 从最初的口头传播, 一传十十传百, 代代相传至今, 但它的具体创作年代, 具体的曲作者, 却无从考证。经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学界对于川南情歌的学术研究成果稀少, 当下这一时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使川南情歌陷入濒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这与它曾经的辉煌难以相提并论, 唯有对它进行整理和发掘, 使其能够流传于世, 生生不息。

二、川南情歌的艺术特点

(一) 川南情歌的创作特色

川南情歌发展至今, 在经历了无数朝代更迭和无数劳动人民的创作修改后, 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首先, 在歌词表现方面, 川南情歌多为爱情主题, 且故事内容轻松明了, 生活情趣生机盎然;其次, 它的语言使用一般采取易于上口的本地方言, 使得在这一地区能广泛流传并受人喜爱;再次, 它的结构基本没有固定格式, 但是讲究平仄对仗, 跌宕起伏, 多数歌词仿佛说话聊天一样娓娓道来, 使人倍感亲切。如《槐花几时开》:

“高高山上 (哟) 一树 (喔) 槐 (哟喂) , 手把栏杆 (啥) 望郎来 (哟喂) 。

娘问女儿 (呀) 你望啥子 (哟喂) ?我望槐花 (舍se) 几时开 (哟喂) !”

在创作手法方面, 川南情歌可谓是千姿百态, 无论是历经劳动大众集体创作的歌曲还是即兴编唱的歌曲, 都真实反应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川南地区位于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四川盆地, 自古以来这里的气候变化不太大, 常年青山水秀的;又因此地土壤肥沃, 物产丰富, 历代王中央王朝便将此地作为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区。因此当地民歌不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地方那样悲怆苍凉。它曲调悠远绵长, 慷慨阳刚, 娱乐性强的同时也体现了激情, 句逗分明, 节奏顿抑分明, 在唱词唱腔的手尾处, 往往还伴有四川独有的方言腔调穿插在当中, 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 川南情歌演唱的艺术特点

川南情歌的演唱形式总的来说比较简单, 和中国大多数的民间歌曲一样, 主要分为独唱、对唱、齐唱、帮腔等。演唱地点不限于特定的舞台, 或在田间劳作时、或在赶集聚会时、或在青年男女互表爱意时……只要有人所在之处, 必有歌声相随。可以说, 川南广袤肥沃的每寸土地都是情歌演唱的舞台, 它没有性别和人群的要求, 男女老少均可随时随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行演唱。川南地区的语调发音不像成都话那么软糯婉转, 而是平直起伏、铿锵有力, 因此在歌唱时也显得真挚炽烈, 欢快热情。演唱这些表达真情意切的情歌是, 声音要“到位”, 意为从演唱的第一个字第一个音开始无论是声音和情绪都要全部到位, 每句都要有迸发力, 节奏可以自由, 但音调明亮, 语言直白, 衬词松散, 只起帮腔作用, 在高音区以真声的使用为主。

三、川南情歌的艺术价值

我国最早有案可查的民歌选集是《诗经》中的《国风》, 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 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国风》中的民歌, 反映了普通民众百姓的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社会生活。川南情歌同样继承发扬了《国风》的特征, 以简明的手法展示了四川南部地区人民生活的面貌, 特别是川南人民的情感生活, 通过这些民歌, 把人们带入一个充满情趣的世界, 激发起人们对川南情歌的喜爱, 并带来美的享受, 从而产生欲罢不能的探索。

除了作为川南人民生活的调味剂和精神文化食粮, 川南情歌的功能还有其他多方面, 它能表达人类社会的一些共同道德准则, 如勤劳、勇敢、善良等, 也能表达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如爱情、友情、手足之情等, 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的追求。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 帮助他们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可以这么说, 川南情歌也是川南地区人文景观、文化背景的一个缩影。

传统民间艺术是人类精神的根, 无根之木会枯死, 无源之水会干涸。川南情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 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已经走过千百年历史,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文明转型等种种原因, 出现了如今的濒危局面, 尽管如此它还是在当下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 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四川南部地区文化中最基本、最朴实的组成和生生不息的传承, 它早以随着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融汇进了我们的血脉之中, 离开它, 也就是离开了我们最本真的民族文化。所以川南情歌在现代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四、川南情歌的保护和传承

从学术研究方面来看, 具相关资料显示, 历代研究川南情歌的论著和书籍并不多, 1956年, 西南音乐专科学校首次将川南民歌系统的编著成书, 名为《川南民歌》, 这是学界第一次系统的归纳整理川南情歌;1989年, 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协作编著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宜宾卷/歌谣分册》将川南情歌做出了具体分类。但此之后, 直到2011年, 仅有一篇名为《两性相缠之含蓄与直白——以川南情歌为例》的文章公开发表, 其作者为宜宾市委宣传部的刘火。

从歌曲流传范围和传承来看, 川南情歌目前所处的境地更为尴尬。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 流行音乐日渐成为大众音乐的主流, 很多年轻人都对川南情歌这种经过岁月沉淀的艺术经典失去兴趣了, 他们更愿意沉迷于层出叠现的流行音乐快餐文化当中。当然, 跟上时代的脚步, 体验与时俱进的音乐这也无可厚非, 可是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 像川南情歌这种传统民间文化该如何延续下去, 如何宣传出来, 如何让更多的大众知道, 才是当务之急。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走访, 结合根据川南情歌的现状, 我觉得应该做好一下几点。

第一, 加大宣传力度。选择易于上口传唱的川南情歌代表作, 从乡镇入手, 因为民歌最初就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 所以农民同胞对此应该尚存兴趣, 也愿意去学。第二, 加大挖掘力度。由政府、文艺部门、艺术院校组织当地田野采风, 把硕果仅存的川南情歌记录下来, 重新编曲, 让那些残留歌曲趋于完整性。第三, 结合当今音乐元素, 加入流行音乐的特有元素, 让大众更易接受, 如近来成功的例子《白水与鸟痴》。

祠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篇5

古时的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祠堂是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族人的后辈应传承与保护,让古老的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一、有关祠堂历史的演变由来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追溯历史的沿革,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农村的老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后世之人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我们安徽省的皖南山区――古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及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省婺源县)等少数地区,由于过去交通不便等某些原因,大部分祠堂才得以保存,令人欣慰。

二、目前,县内留存祠堂的文化及其状况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每个宗族姓氏都有自已家氏的祠堂,只不过大姓有权人家的祠堂建得豪华气派;而小姓人少建造的祠堂则简单。肥东地处江淮分水岭,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两位风云大人物,宋代包拯,清代李鸿章。文革之前,在肥东境内完好祠堂据不全统计也有几十座,如石塘地区有黄氏祠堂、大李集祠堂、小李集祠堂、周冲祠堂、茆油坊祠堂,当地留传着一句顺口溜:“周冲祠堂一枝花,马士龙祠堂赛过它,大李集祠堂破猪圈,茆油坊祠堂开饭店”。相比之下马士龙祠堂设计风格独特,胜过其他的祠堂。而这些原有的祠堂因历史上数次动荡和岁月侵袭,或在“文革”后被拆除重建学校或建粮站等,留下来的已经很少了,而马氏的马士龙宗祠保存较为完整。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为感念祖上恩德,乾隆甲戌年(1754年),马氏十三世孙郡庠生马嘉谋决定修建该享堂,“共费两千余金”,13年后也就是乾隆丁亥年(1767年)才修成。据马氏家谱记载,1800年、1910年、和1932年享堂曾三次大修。马氏宗祠虽历经240年余年风风雨雨,却依旧雕梁画栋,气韵犹存。

祠堂是三进五开间,占地约有500多平方米,白墙青瓦,流檐翘角,既有徽派风格建筑又有江淮地区建筑特点。木质正门上,享堂初建时所制的“马氏享堂”题匾高高悬挂,雕刻着龙、虎、麒麟等吉祥物的石灰岩石鼓分立在门的两侧。整个建筑为木质结构,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一色青砖砌成的山墙气势恢弘,30余米长,近6米高,看不见一丝岁月侵袭的痕迹,墙钉颗颗可见,东山墙的侧门上方石刻“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流畅醒目。建造该享堂的古人有消防意识,在享堂空旷的广场的右前方有一水塘,南约100米处还有一口约建于1480年左右的古井,井口为花岗岩加工而成,古井的绳索拉痕竟深1厘米。享堂西侧还曾建有武圣庙、迎水庵,可惜都先后毁于历史上的多次**战火。

解放后祭祀祖宗被当作一种“封建事物”废除了,旧时的宗祠成了教书育人的学校,继续为家氏子孙造福,培育了一代代族氏后人。据近年来续修谱资料统计:从马氏祠堂出来的大学生有120多人,研究生、博士生30人,高级工程师16人。正因如此,在那场的文化大革命中,祠堂正因为被一所小学所占用才逃过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成为省城难得的一座保存原汁原昧的古迹。马氏祠堂,有几块叱咤在中国近代史上几位名人题写牌匾。马家在近代大革命时期曾经出了一位毕业河北保定军官学校的直鲁军中将参谋长马敦源,他与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张宗昌等交往甚厚,所以享堂里曾经悬挂由他们题写的牌匾,但由于历史动荡,牌匾现已不知去向。后经村里几位老人回忆,他们无意中看到小学教室里的那几块黑板,突然记起这好像就是那几块题匾。由于学校把题匾的反面油漆作为黑板挂在教室中,由此才逃过文革那场破扫“四旧”的浩劫,八块题匾中有四块保存下来。它们分别是1767年所置“马氏享堂”、裔孙马敦源所题的“功高望重”、曹锟所题的“泽流云福”和段祺瑞所题的“本支百世”;而张宗昌、吴佩孚、当时曾任过安徽省省长的王揖唐和当时任湖北省省长的夏寿田所题匾已难寻踪迹。保存下来的题匾上至今仍可见到字体上的镀金。

在随后不久,经过村民们的寻找,又发现被学校老师当垫脚用的石碑《祠堂碑记》和《祭田碑记》,其中一块因碑面朝下,字迹竟完好清晰,另一块因长期垫脚已成了无字碑文。随后又有新的发现,惊喜接连不断,文革中被藏在稻草堆中才免于一劫,有着240年多年历史。可以反映清朝年间祭祀风俗的古物—“神主”牌位,被村民拿了出来;1880年、1916年、1948年三个版本的原版家普出现了。村民们还取出自己并不知道真正收藏价值的新四军的烈士证书、由蒋介石颁发的国民党少校军医的退役证和十九世纪由毛笔书写在毛边纸上、可以反映当时清朝民间田亩制度的《大公祠田种册》的原件。这些发现惊动了县、市、省文物管理部门,他们特意派专业人士到村里拍摄照片归档。2008年,马氏马士龙祠堂(享堂)被肥东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驿昂集,小小山村走出父子进士,宗祠大门八字门左右各立有一只雕刻精美的石鼓,门前的石碑上写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父子进士宗祠”。在这座小山村,经历200多年风雨的昂氏宗祠记录了这个家族的传奇和荣光。昂集祠堂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所建,共三进四厢,面积达500平方米。据资料介绍,祠堂后堂曾有御赐匾额,题为“承先启后”;中堂上有翰林院赠匾题为“亦叶蒙庥”;前堂上还有庐州府赠匾,题为“父子进士”。但“承先启后” “亦叶蒙庥”等匾额在文革中被毁。

据查有关资料,肥东的“父子进士”有史可查的有三对,一般人都熟知其中的包令仪与包拯、李文安与李鸿章,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小小山村祠堂里也出了一对父子进士,他们就是这座祠堂的主人――昂绍善、昂天曾父子。

关于昂绍善父子能够成为进士,当地有许多传说。有人说泉山作为凤凰山,所以山脚下要出贵人,还有人说那是祖上积德。在昂氏的先祖中,有一位老太太邀请土地神来家吃饭,这位土地神很是感动,于是土地神承诺,只要老人的后人做到“黄鳝打鼓鱼上树,羊毛落地野鸡飞”这些高难度的事情,就能让他们家族出贵人。而老太太的后人也着实有才,集体完成这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有一次发生在集市的纠纷中,一个赶集的人劝架时,把买来的黄鳝砸在了说书人的的鼓上,成就“黄鳝打鼓”;拉架的时候,有人把用茅草串起的的一串鱼挂上树梢上,这样“鱼上树”也就做到了;而“羊毛落地野鸡飞”则是穿着羊皮衣的人,把皮衣脱下来往地上一扔,正好扔到了野鸡窝边,野鸡被吓得全飞走了。这样土地神的要求全都做到了,昂家就出了昂绍善父子进士。这个民间传说虽然荒诞不经,但这一连串难度极高的小概率事作的发生也似乎说明,古时考公务员,比现在还难,脑筋急转弯这一关很难通过。

事实上,昂氏父子飞黄腾达的原因,既和他们的聪明勤奋有关,也和当时的时势分不开。昂绍善家庭贫困,自幼丧父,但聪颖过人,好读诗书。顺治八年(1651年)朝廷颁文选贡,庐州府学选拨最好的贡生昂绍善到朝廷。但昂绍善能够官居内阁中书,这在清初满族官员当政的时代,是非常罕见的,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清初出现了“人才荒”。

顺治八年,顺治帝清除多尔衮同党,自己掌权,朝廷亟需“新鲜血液”补充,而昂绍善从庐州府学入朝,与上层旧派无瓜葛,按现在说法就是“背景简单”没有后台,所以他被特别恩准的皇帝身边,顺治十八年昂绍善在宫内教皇家子弟,康熙六年(1667年)考中进士。而其儿子昂天曾在父亲教导下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中了进士。

三、祠堂保护采取的几点措施

如今,马氏宗祠、昂氏宗祠分别有多处开始出现残破的痕迹,无人正常看管(因为没有经费发工资),这就迫切需要文物部门牵头调查、论证,或出资进行一次大的修缮,还祠堂本来的真正面目,使祠堂长久的保存下去。老祠堂虽然“贵”为文物,但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拿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拨出一定的保护经费修缮费,只是让保护工作停留于口头上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是无济于事的。当前,分布农村的老祠堂反映了这个地区乡村文化和古建筑特色,特别是一些始建于明清的祠堂更是宝贵中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一些乡镇、街道、姓氏家族有组织的开始重修祠堂,过去的老祠堂的风格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甚至被破坏,应引起有关文物部门重视。人们呼吁,重修老祠堂时应注重保护它原有的风格,修旧如旧,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是一件都不能少,这是它的历史价值体现,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后人一定千方百计加以保护,这是历史赋予的光荣责任。

1、建立古祠堂长效保护与管理机制。上级文物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每年对现存的祠堂进行一次调查摸底,要建立和完善各种保护管理制度,祠堂中各种物品要逐件登记造册,做到有图片和文字记载,有编号,有专人保管,方便人们的查阅。

2、建立看管与居住配套制度。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古祠堂、或是那些古民居、古屋类的建筑最怕的就是无人居住,因为长期不住人,不透光线,屋内潮湿,对屋内和设施有较大的朽蚀作用。没人住的房子会因缺乏人的照看而缩短寿命,而有人居住的房子,反因有人居住而被悉心照看和护理而延长寿命。因此,有专人看管和长期居住祠堂内,对老祠堂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3、改建、维修祠堂必须维持其原风格。要使历史珍贵文物不遭受到肆意破坏,族亲们的关注最为有效,可在道路要道口或祠堂周围要建立永久性宣传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意义,让全社会关注爱护祠堂文物,文物部门要在保护历史文物原貌的前提下,提出合理化的维修建议,各级政府也要出面协调,落实相关资金来源,采取多方筹集的办法:一是主管文物部门拨一点,二是地方政府支持一点,三是祠堂姓氏的族亲老板们赞助一点,保证祠堂看管和维修有充足的资金。

4、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开拓旅游景点。对古祠堂文物要面向游客开放,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可收取部分费用,作为祠堂的维修资金,又可让更多的人的了解祠堂丰富的文化底蕴,凭吊古迹,日月生辉,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注:庠(xiáng)庠序,古代乡学的名称。

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 篇6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羌民族的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等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四川省也专门启动了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工程,并被列为文化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地震过去六年后,人们对羌族地区的关注度逐渐降低,而羌文化的保护却仍然有许多问题。笔者虽是羌族,但对此并无研究,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文化的传承问题,顿感忧心忡忡。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夏朝之前就已存在,素有民族活化石之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集聚区,现有羌族人口30多万,是四川省三大少数民族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极为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正发生着奇迹般的变化。但客观地讲,当前羌族文化的传承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羌族文化的传承与演进

羌文化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淀并经世代相传的文明成果,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文化、释比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乐舞文化等,羌族文化的标志物主要有羊、白石、羌笛、羊皮鼓(舞)、莎朗、羌碉、羌绣、羌红等,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地域鲜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能否认,羌族文化(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如此)在传承演进中,要随时代和历史的发展不断创新、变化和完善。尤其是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受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羌文化本身也必然经历一个自我选择、变迁融合的历史过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是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

羌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除了大的历史变迁不可回避外,羌文化的传承还有几个特殊而重大的困境:

第一,文字语言的障碍。羌族没有文字,主要通过语言来传播文化。羌语又分南北两大方言区,两个方言区中又有12个土语区。没有文字,语言差异又较大,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羌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致命的硬伤。

第二,羌族释比消失的危险。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延续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释比,是羌族中最主要的知识拥有者和传播者,可以说,释比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羌族文化活着的灵魂。然而,时至今日,在30万羌族人口中,能被称作真正释比的,屈指可数,仅有四十余人。

第三,“汉化现象”十分突出。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羌文化的一些历史背景都会发生变化。阿坝州的汶、理、茂和绵阳的北川县是羌族分布的核心区域,地处交通沿线,汉族的经济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对其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长时间的。在整个羌区,会讲羌语的不足2万人,现在除高山村寨使用羌语外,河谷平坝地区的羌族基本上都用汉语进行交流。年轻一代外出读书打工,不愿意回来,也不愿意学习羌族文化。

第四,汶川地震和旅游开发的影响。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地区的人口、文化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自然、人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非遗传人、文化实物、史料损毁严重,这是灾难性的。震后国际国内高度关注,国家举全国、全社会之力,组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使灾区很快告别了废墟,灾民很快走出了灾难。但另一方面,这种外来援建对羌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派生出来、近几年很红火的旅游开发,也会给羌族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浅谈满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篇7

一、满族的主要特色文化及对其的传承保护

1. 对特色历史遗迹的保护

建筑是现实的、活着的瑰宝。满族有很多具有特色的历史遗迹, 多以建筑居多, 充满了浓郁的满族特色, 比如有深远的出檐、凹曲的屋面、翘起的翼角等。这些精美的建筑装饰以它高超的艺术魅力和独有的文物价值留芳于世, 供后人学习、研究、欣赏。以著名的吉林特色民俗建筑乌拉街为例, 乌拉古镇千百年来一直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古邑。目前, 古城内仍然保留着清代时期的一些建筑, 还遗存、出土了许多唐宋辽金明年间的重要文物。我们在对其进行保护时, 可以恢复乌拉街打牲衙署, 修葺并恢复前府、后府、东府、西府、侯府和魁府, 建立乌拉街贡品文化博物馆, 抢救并利用现存的清至民国民居, 成立乌拉街文化研究会, 建立乌拉街满族文化一条街等, 以此来将满族文化保护传承下去。

2. 对满族语言的保护传承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自16世纪末诞生开始, 满文作为一种官方文字, 在清代长期使用, 一度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文字, 留下了大量档案资料,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到20世纪80年代, 除了少数地区的老人尚能使用满语外, 满语基本已经消失了。满文满语是研究满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工具, 满语人才的缺乏, 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我们要积极采取对策, 着力加强对满文满语的抢救和传承。如依托各大院校, 加大满族文化教学研究力度, 设立满语专业, 增加满族史教学课程, 将满族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等纳入到教学之中, 这样可以很好地使满族文化研究者后继有人, 使满族语言文字得以传承。

3. 对满族食品和服饰的保护传承

满族的食品和服饰也极富特色。满足食品历来有“满点汉菜”之说, 最能代表满、汉族饮食文化交融的莫过于“满汉全席”。传统的满族的饮食一共是八大样, 首推黏食, 二是满洲的饽饽, 三是酸汤, 四是酸菜炖肉, 五是火锅, 六是果子, 七是苏子油, 八是吃肉大典。而满族的服饰大概来讲, 男子主要是袍褂两侧开叉, 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少妇穿宽大的直筒旗袍, 天足, 着花鞋, 有花盆底和船形底等样式。入关以后, 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 男子所服的坎肩等至今仍有沿用, 而女子旗袍历经演变, 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女装的代表。满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服饰和居住文化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以黏食为主的满族饮食和满汉全席为标志的饮食文化, 创造了中国饮食文化之大成, 今天吉林的吉菜仍依托的是满族的饮食文化, 为此我们要把满族饮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如可以举办满族美食节, 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来品尝研究;或者打造满族特色食品区, 将各种满族食品进行汇总, 开辟某一地区进行集中发展, 形成产业链。服饰方面, 以旗袍为标志的服饰文化, 已经影响到了世界任何有华人的地方, 对其的保护欲传承主要依靠影视文化作品的传达。

二、地方保护传承满族文化的具体措施

在保护传承满族文化方面,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大力挖掘和抢救满族历史和文化,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强力支点, 找准本地区的比较优势, 并适时地将文化力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以此来提升区域文化发展的总体竞争力。

首先, 成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和研发机构。除了要建立保护满族文化的文化馆、博物馆、科学艺术馆、科研机构等之外, 还可在个别大学里的历史系开设满史和满文化课程。有关单位要及时进行抢救性的专题调研和开展挖掘、保护性的研发, 必要的时候可通过文字编纂和结集传播方式, 让这一历史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其次, 让满族历史文化活灵活现地进入我们的视野。不止要让满族历史和满族文化现身于博物馆, 活跃于旅游线路的山水之间和城市、村落, 更重要的是, 要利用影视的手段, 将满族历史和满族文化以鲜活的形象和曲折的故事传播出去, 然后, 再辅之以其他活态的文化表现形式来加以强化, 如此, 定会使“死”文化, 真正地“活”起来。

再次, 建议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政府行政部门需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 建设以满族文化为核心的专项文化及旅游产业市场, 使其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成立满族基金会,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方式, 来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要深化对地区历史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定位认识, 努力建立满族文化旅游胜地。文化品牌的市场潜力很大, 拿极具操作性的旅游来说, 可以由政府引导, 着力打造满族文化历史旅游线路。另外, 我们可以通过将观赏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民族民俗文化与消费民族民俗文化产品融为一体, 带动满族工艺、戏曲、服饰、餐饮等的发展, 使民族文化在整体建构中放大其特色效应。

最后, 要建立有力的保障措施。在发掘、保护和抢救满族文化的工作中, 避免散点多、不成体系、各守一隅的情况出现, 我们必须在政府的指导下, 成立一个有统领作用的组织机构, 整合各方资源, 集中力量, 有计划、有步骤、有突破点地进行挖掘和抢救, 这样, 才能事与愿同, 才能更好、更快地把挖掘和抢救满族历史和文化的工作做得扎实而有效, 以不愧对历史和这方黑土地的期待。

三、总结

满族文化, 无论是过去, 还是在现在, 它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尤其是在中华正在和平崛起的背景下, 满族文化, 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软实力之一, 定会发挥出她独特的作用。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 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满族文化积淀丰厚,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要始终把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满族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真正做到保护有经费、传承有人才、活动有基地、工作有特色, 深入挖掘满族文化底蕴, 积极打造满族文化品牌, 切实把满族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摘要: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具有悠久的历史, 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在当前保护和挖掘满族文化过程中满族文化在逐渐流失, 在保护欲传承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此我们要加以重视,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与传承, 以防止珍贵的满族文化资源消失殆尽, 本文对此从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满族,文化,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李世举.辽宁满族文化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9 (02) .

安岳特色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篇8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范围内形成和展现, 即人类在自然环境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而产生, 体现不同区域的地域特色。当今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设计的人文关怀, 即设计地域性的体现。在设计与开发中做到因地制宜, 根据景观本身所处的地形等条件设置景观节点, 对具体物质形态自身进行超越, 展现其文化形态则是一种良好的景观设计。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 因此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城市的建筑, 最能体现城市的风貌和形象,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包括城市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还有城市建筑的设计风格等等。

三、独具特色的县城安岳

安岳具有悠久的历史, 人文荟萃, 安岳是在北周建德四年 (即公元575年) 所设置, 当时名为普州,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滋养了无数的志士名人。除此之外, 安岳的人文风情以及自然风光也独具特色, 安岳拥有众多的名胜, 风光旖旎, 尤其是安岳的石刻, 具有“多特精美稀奇古怪”等特点, 安岳是中国的佛雕之都, 且盛产柠檬, 是“柠檬之乡”, 安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也是中国的绿色名县。

四、安岳特色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 政府行为。安岳石刻众多, 且作为柠檬之都的安岳, 其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政府应举办系列的宣传活动, 普及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相关知识, 对安岳特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推广安岳柠檬以及一些旅游观光景点, 着力推广具有安岳特色的文化, 增加安岳经济收入, 提高安岳的知名度。通过对安岳地区石刻文化等的宣传, 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不断地提高, 有利于安岳的繁荣发展, 并能为安岳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而提高安岳的经济效益, 拉动安岳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一种新的产业链。

(二) 大众行为。作为大众的我们, 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去, 积极与政府一道为地域文化的宣传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主动宣传安岳的特色文化, 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观赏和旅游, 不但提升了安岳的知名度, 还能为安岳的旅游业增加收益。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努力的保护历经沧桑的石刻, 配合政府的工作, 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发挥集体的作用, 为安岳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 设计规划者行为。安岳的景观设计规划要对生态发展进行探讨与研究, 对安岳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对安岳城市景观设计进行改进, 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在景观设计规划中一定要对安岳本区域进行合理的开发, 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保护好环境,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维持生态平衡与稳定。

1、 对安岳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安岳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对其进行开发整合迫在眉睫, 安岳是石刻艺术之乡, 应整合开发旅游资源, 建设国际石刻文化旅游中心, 从而带动安岳县城经济的发展, 从多角度进行宣传, 打响“石刻文化”这张牌子。

2、对安岳城市景观设计进行改进

安岳很少或没有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因此也就不能将其与历史悠久的石刻艺术等进行结合宣传, 其宣传力度大打折扣。在未来的发展中, 安岳县城应对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有力的改进, 并依托城市建设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 加强安岳城市整体形象规划设计, 建设具有标志性文化元素和精神意义的城市文化符号系统;结合安岳具体设施进行开发建设, 打造高质量的城区文化板块;摆脱城区规划设计中道路绿化单一的设计手法, 在配置行道树的同时也配置一些灌木和草本的综合造景形式, 形成具有特色的统一的街道景观。

3、狠抓安岳特色, 走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安岳古朴的农村风情, 祥和的农民生产、生活场景, 优美的田园风光, 百余座中小型水库和数十条大小河流形成的独特水上风光, 60里通贤柚长廊, 30万亩柠檬海洋, 构成了我县上佳的生态观光旅游特色。烽火村、水观村、四方村、桂荷半岛、桂荷颐园、观景台等乡村旅游景点, 是绿色生态游的良好去处。因此, 应抓住安岳特色, 进一步做好乡村旅游开发, 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 包括休闲农庄, 观光果园, 茶园、花园, 休闲渔场, 农业教育园, 农业科普示范园等, 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结论

地域文化有助于一个地区城市文化个性和气质的塑造, 无论是作为政府、设计者还是大众都要对地域文化进行科学的认知, 并且主动参与到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队伍中去, 通过集体的努力, 不断扩大城市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彰显地区的不同文化特色, 将地域文化一一展现在大众的视域范围内, 让人们去体验和感受。

摘要:安岳石刻众多, 且具有柠檬之乡的美誉, 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 保护和传承安岳的地域文化特征, 让人民与政府一起参与到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开发出更具创新的旅游产品, 大力宣传安岳的特色文化, 尤其是安岳石刻, 为安岳将来的发展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地域文化,安岳,特色,保护,传承

参考文献

[1]杨世瑜, 庞淑英, 李云霞.旅游景观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篇9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文化特性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它不仅蕴涵了原生态民间舞蹈的特性, 还充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艺术特征。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中蕴涵的“原”。从文化生态学视觉而言, 我国当代民间舞蹈存读于三个不同的生态环境, 分别为原生态民间舞蹈、次生态民间舞蹈、次次生态民间舞蹈。学界通常认为由普通民众负载, 且由他们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承传的民间舞为原生态民间舞。一直从事民族民间保护工作的词作家陈哲说:“如果部族还延续原来的习俗、习性, 以及这个民族劳作、歌舞、表达情感、婚丧嫁娶等形式还存在, 如果这个文化在这种环境中诞生, 就是原生态文化。”真实是原生态的灵魂, 原生态民间文化中的“原”, 记录着生活的原本, 存在于民族的生活中, 是生活的文化、百姓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赣南客家这片土地孕育了赣南客家灯彩歌舞这种原生态的民间舞蹈。赣南客家民俗大都是由客家先民从祖居地带过来的, 它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客家先民在不断的迁徙中都希望平安与福佑, 因而祈福求安便成为全体成员集体的心理趋向, 这种趋向通过一定的仪式稳定下去、传承下去, 使它具有约定俗成, 不成文法的约束力。在这些众多的民俗当中包含了客家人几百年不变的灯彩活动, 据乾隆乙丑年所修《石城县志》载:“元宵前后……又好作灯游之嬉, 搬演成队锣鼓。”由此可知, 灯彩与汉代“燃灯表佛”习俗一脉相承, 并且灯彩主要在正月元宵节前后表演。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仍记录着客家先民生活的原本, 它并没有散失其文化的真实性, 还存活于客家民间生态环境和民俗仪式之中, 同时还保留在一般灯彩歌舞文化特有的文化共性中。在客家文化漫长的历史演进中, 它也体现了客家人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并生存于赣南客家文化的原生态环境中。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体现农耕文化。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是赣南地区客家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风俗礼仪文化, 它不仅结合了客家民俗风情, 深深地根植于赣南民间这块沃土之中, 而且具有地理环境制约下农耕文化的舞蹈审美特性。赣南地处山区, 这种自然环境造就了赣南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生产方式, 形成了融“农耕”与“采集”特性的中和, 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在赣南灯彩歌舞的发展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首先, 客家灯彩歌舞的社会组织形式是附着于农耕文化特点之一的血缘性基础上的。其次, 客家灯彩歌舞不仅仅是个人爱好, 也是村庄或地域共同的爱好, 它具有农耕文化全民性的特点, 同时农耕文化的季节性也是影响客家灯彩歌舞的重要因素, 客家灯彩歌舞的组织和活动时间都与农业生产的季节相适应, 农历的春节、正月十五、中秋节等都是进行灯彩活动的重要节日, 比如在四月禾苗节时, 客家人期盼青苗茁壮祈求丰年, 于是在山炕垅段田间地头, 每每可见川流不息的“秆龙灯” (稻草龙) , 人们把一年的美好愿望都融入了灯彩活动之中。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文化传承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作为客家的一种传统文化, 它不只是节日的装点和审美的对象, 还承载着客家的信仰习俗、文化理念和美学意趣, 是客家文化有力的表现形式, 同时丰富的客家文化又自然地融

合在这一载体中, 赋予了它独特的艺术个性。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传承客家民俗。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 民俗是一种传承的民间文化, 著名的民俗学家张紫晨认为:“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 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 特别是民间舞蹈, 往往与民间风俗互相渗透、结为一体。”赣南客家灯彩起源于唐末宋初, 先民们为祈求家口平安、丰登大熟, 便时常举灯以消灾避难。然而, 赣南客家人世世代代对灯彩均有偏爱, 一个原因是与其方言土语以及色彩爱好有关, 赣南客家称男性为“丁”, 客家方言“丁”和“灯”均是同音, “灯彩”和“丁财”谐音, 故隐喻“灯彩”为“添丁发财”、“丁财两旺”的吉兆;另外, 客家自古“士尚气节、男力耕种、妇勤女红尚矣”, 灯彩色彩红彤亮堂, 鲜艳华丽, 是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象征。明清以来, 赣南各地新春舞灯之风盛行。农历春节将至, 乡村间一些热心者就会自发组织各种灯会, 制作各式彩灯, 自正月初一起, 游村串户舞灯为戏, 直至元宵“谢灯”为止, 久之渐成习俗。例如赣南的石城, 就有“月月有节, 节节有灯”之说。石城境内自正月初一开始, 至正月十五元宵夜, 龙灯、茶篮灯、狮灯、蚌壳灯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灯队遍布城镇乡村, 挨家逐户舞灯祝福, 最多的年份灯队达三百多支。二月花节, 是石城民间结婚嫁女的最佳传统节日, 许多人家张灯结彩嫁女还亲。三月清明节, 各村各房悬灯扎彩开祠祭祖。四月禾苗节, 青苗茁壮祈求丰年, 儿童们成帮结伙, 山炕垅段田间地头, 每每可见川流不息的“秆龙灯” (即稻草龙) 。五月端午节, 打醮祭祀放“河灯”, 超度溺水亡灵。六月尝新节, 新谷登场喜庆丰收, 新来酿酒猜拳行令, 家家高挂“五谷灯”, 迎接五谷神。七月中元节, 驱鬼避邪施放烟火, 打发孤魂野鬼祈求平安, “蛇灯”、“板桥灯”串村绕屋越垅过段, 宛如流星逐月火龙腾空, 气势磅礴煞是壮观。八月中秋节, 家家厅堂高挂“走马灯”、“嫦蛾奔月灯”, 尝着月饼庆团圆。九月重阳节, 秋高气爽果飘香, 合家老幼登高眺远, 迎门高悬“花果灯”、“寿桃灯”, 共祝老人增福增寿享晚年。十月小阳春, 风日回暖兰菊竞秀, 各种花卉灯争奇斗俏, 以遣冬闲。岁末年逢蜡梅吐蕾, 灯人竞技各显身手, 各式彩灯千姿百态, 准备迎接灯彩活动的又一个黄金季节。除此之外, 赣南的其他地区如宁都、上游、赣县、瑞金等地也常在一些民俗节庆中举行灯彩的活动。经年累月, 致使赣南民间渐渐形成了“事事当中有规矩, 样样规矩不离灯”的说法。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传承客家文化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与客家人的精神信仰丝丝入扣, 体现了赣地客家人共同的思想观念。赣南客家的形成历史悠远, 客家先民所居住的中原地区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熏陶, 他们的文化意识, 也是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就客家人的精神个性而论, 其内里可找到秦陇文化、沙洛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的基因, 因而客家人共同心理素质的根基无疑是儒家思想:重德、务实、自强、宽容, 并形成其精神支柱———儒家文化。因此, 儒家文化渗透到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中, 其影响是内在的, 是富有气质性的。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表现形式、表演风格及其表演者的动作配合, 无不体现了刚柔相济的互补、和谐的舞风, 而这些都符合儒家中正平和、美善合一的处世态度, 集中体现了客家文化的特征———包容与发扬、坚韧与开拓、团结与溯源。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动态保护

民间舞蹈是动态性的文化, 所以该怎样保护, 是当代舞蹈工作者面临的挑战。著名的舞蹈学者朴永光认为民间舞蹈形态要得到重点保护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历史要悠久、内涵要丰富、形式要独特、影响要颇大。赣南客家灯彩歌舞作为赣南客家民间艺术的一种表现形态, 迄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以独特精美的灯具、优美动听的音乐、柔美朴实的舞姿、独特新颖的队形结构而享誉全国, 凝结着赣南客家文化生态影响的痕迹。所幸的是被誉为“灯彩之乡”的石城灯彩 (赣南客家地区) 于2008年6月被正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就意味着赣南客家灯彩歌舞已经得到全国艺术工作者的重视。鉴于此, 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举办“石城灯彩”词曲创作大奖赛、灯具制作工艺大奖赛和农民灯队贺新春 (闹元宵) 活动, 编创大型灯彩精品舞台戏;编写《石城灯彩》一书, 融入石城灯彩历史, 灯、技、曲、歌、舞、饰、乐等, 开展石城灯彩进校园活动;举办全县灯彩艺术骨干教师培训, 开展石城灯彩县级传承人评选活动;加大对石城灯彩保护的资金投入;在石城成立灯彩协会, 每两年举行一届“石城灯彩”汇演。笔者认为对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动态保护应体现在:一是保护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所生存的民俗仪式, 使其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是录制影像资料, 对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活态资料进行保护;三是注重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学术研究, 加强理论研讨学习;四是加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 对赣南客家灯彩歌舞做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可以预见, 作为赣南客家民间文化艺术的强大载体,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并将随时代的演进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态。

参考文献

[1].张紫晨:《舞蹈艺术与民俗文化》, 《舞蹈》, 1989 (1) 。

浅谈满族文化非遗保护传承 篇10

长期以来, 随着民间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 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濒临传承的危机。2006年5月, “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国家所重视, 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 出版了《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其所选作品, 是满族各氏族传承人讲述的优秀传统说部的记录, 反映了满族及其先民自强不息、勤劳创业、爱国爱族、粗犷豪放、骁勇坚韧的民族精神。

基于如此重要的价值, 我们有责任也有任务将其很好保护传承下去。但如何将这一文化瑰宝, 能更好地长期有效地保护传承下去, 这给广大文化工作者提出新的探索课题。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政府对博物馆的保护

博物馆是市政府批准设立的, 如把满族以满族说部为主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拿到博物馆进行, 这将是非遗保护传承的坚实基础、有力后盾和可靠的保障。一方面可以看出, 政府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和希望, 另一方面看出, 非物质文化本身的保护重要性和急迫性。

二、政府对传承人的保护

对从事萨满祭祀礼仪的传承人, 市政府解决其工作问题, 扫除其后顾之忧, 从根本上解决过去萨满无生活保障的窘境, 继而能一心从事萨满文化的传承工作。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在文化层面上对其文字进行抢救性保护, 这只是一个基础工作, 要想真正地对其进行保护传承, 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加以保护, 那就是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 归根结底, 非遗的保护传承就是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因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和非遗法明确规定, 所谓的保护传承就是对那些原始的元素加以抢救性的保护传承, 这只有传承人才能做到, 而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 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门类和形式, 渐渐走向衰弱, 甚至是失传和绝迹, 传承和延续面临着严重危机, 所以传承人在此变得极为重要。

三、对非遗资料的抢救保护

采取措施, 从长计议。进行田野采风工作, 踏查探寻, 到传承人的居所, 采录真实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进行整理, 同时请传承人亲自进行零距离传授技艺 (满族珍珠球、陈汉军单鼓舞蹈等) , 将这些获取的弥足珍贵的文字、影像资料整理成册或电子文本, 存入数据库, 进行保护, 供专家学者查阅。

四、活态保护传承

有了以上的三点基础条件, 展示展演是必要的手段。以满族说部为例, 把其从书本的静态保护中, 经过改编策划加入现代文化元素, 搬到舞台上进行展示展演, 这是一种新型保护传承手段和表现形式,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的初级阶段。例如2010年经过多次实践、探索、论证, 满族博物馆根据满族说部的原始段子, 经过自行策划编导整理出数个既具有原始说部内涵, 又融进现代文学和表演手段等代表性的说部段子, 使之走上舞台, 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文化·发现《满族说部》活态传承大型展示展演”活动,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同时得到了省、市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赞赏和认可, 这也是满族博物馆在这方面所做的创新和尝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非遗工作中, 我们应始终坚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 以科学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四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重视生产性保护, 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等方式, 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要坚持抢救和保护原则, 二是要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从保护方式和形成立体的保护生态两个方面去活态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之, 博大精深的满族说部,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泱泱千万字的说部史料是我们当今活态传承的深厚根基、坚实的基础。但满族说部毕竟是语言艺术, 如果仅停留在文字资料上,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看将是十分遗憾、十分可惜的。因此, 抓紧活态传承就成为满族说部传承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如今活态传承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无论是活态传承的方式还是手段, 急需探讨、解决的课题很多。今天, 在我们抛砖引玉的同时, 应将对满族说部的活态传承保护工作、理论研究工作长期进行下去, 为保护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不懈努力, 这项工作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满族文化的特点以及几项国家级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现状的具体情况, 经过实践、探索, 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做一个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富育光.满族说部.

上一篇:库存管理课程改革下一篇:互保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