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诉求

2024-07-08

意识诉求(精选三篇)

意识诉求 篇1

一、建立创造意识, 以凸显语文主体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造。”从宏观层面看, 建立和具有创造意识是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是转变旧的教育思想, 树立全新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的需要, 要关注知识创新和技术的创新, 从而提升教育竞争力;从微观层面看, 语文长期感觉教师难教, 学生难学, 考试难考, “少、慢、差、费”的问题突出, 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创造意识的缺乏或弱化, 教师授而不创, 学生受而不创, “一本书、一言堂、一答案”这种教学范式无疑抑制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因而相对于知识载体而言, 要对传统的语文知识教育体系重建就需建立创造意识;相对于教育主体而言, 虽涉及师生双方而重点应在于学生, 即在意识形态上更重要的是建立以学生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运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待每一个学生, 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创造潜能的创新主体和学习过程的能动主体。这种基于策动和凸现语文教育主体创造意识的主动建立, 必然能为语文教育创新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二、建立人本意识, 以舒展语文个性

21世纪的教育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 接受教育已不再仅仅是为了升学和谋生, 更是为了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 凸显个人的终身学习价值, 与社会和谐发展。语文教学尤其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即以人为本, 树立人本意识,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力的现代人。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求整齐划一, 重共性和求同, 轻个性和存异, 以一种模式铸造个性迥异的学生, 显然会抹杀学生的创新欲望, 这就要求我们解除学生个性发展的镣铐。创新的本质是新颖、独特, 21世纪的人才本质上是具有个性的人, 因而只有打破禁锢, 给学生以个性驰骋的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解, 赋予学生自由写作的权利等,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语文教育的个性化也就无从舒展。

三、建立整体意识, 以探索语文规律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社会有多广, 语文教学就应该有多广, 生活有多宽, 语文教学就应该有多宽,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教育意识, 迁移教材范例,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不断丰富语言知识。此外, 教材的编排有其体系性, 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对语文教材中文体、人物、事件等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类, 从中总结规律, 促进学生从感性知识逐步到理性知识的提升。另外, 还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加强教学环节的整体性, 避免语文教学链的支离破碎, 指导学生对语文的整体感知, 以及解读文章的规律和方法的掌握。有了这种整体意识, 语文教育的创新就不会显得茫然无序。

四、建立开放意识, 以拓展语文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 也就谈不上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传统语文教学尽管讲解的是科学的确定性知识, 但忽视了科学还具有不确定性的一面, 知识本身就是来自生活, 走向发展的, 具有开放性, 因而囿于语文文本显然不符合知识发展的规律。与树立整体意识相应, 我们应建立开放意识, 打破传统语文教育的封闭性, 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体系的稳定性和课程要求与文本内容的统一性, 这样语文知识体系的拓展开放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求新, 生成创新需求, 学生学习的空间才能更宽松、广阔、自由, 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终身学习和终身创新能力的根基才能更牢固。有了创新养分的滋润, 创新之叶就会更茂盛, 创新之花就会更艳丽, 创新之果就会更丰硕。

五、建立动态意识, 以再现语文意境

要鼓励学生自由探索, 标新立异, 需要营构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 也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动态意识, 使语文由表面的“静”化为实质的“动”, 于动态之中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再现语文意境提供了一个形象的平台, 其表现手法具有独特性, 展现知识具有密集性, 引发学生感受具有多元性, 融视、听、感、悟、思于一体, 使文本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 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樊篱, 有利于创造超时空的课堂,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趣, 从而为培养创新人才, 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这一较为机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 转向“探索—转化—创造”这一更具动态性的生成学习过程, 以期于和谐共振中催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元素。

六、建立问题意识, 以深化语文求知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是能够促发创新的前提之一。因而我们建立问题意识就是要捕捉学生智慧的灵感, 以把语文知识引向纵深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一些学生由于自卑心理或是紧张心理不敢提问, 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加深对提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消除学生怕提问题的障碍, 提高学生想提问题的兴趣, 激发学生要提问题的欲望, 培养学生敢提问题的勇气。乔治·波利亚指出:“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题, 将来学生自己也可能提出。”因此, 我们在示范建立问题意识的同时, 还应教会学生提问题的策略, 实现学生由敢问到善问这一提问题良性发展目标。当然发现了问题最终还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解决问题, 我们要肯定和提高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以期学生于问题之中闪现创新火花。

七、建立质量意识, 以重构语文能力

语文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为中心, 教师围着文本转, 学生围着教师转, 以知识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尺度。在人类社会的教育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背景下, 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究其原因:一是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具有高度综合性特点, 动摇了知识中心论;二是由信息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化的过程中, 新知识层出不穷, 学不胜学;三是网络进入学校甚至家庭, 人类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因而正确的质量观不是仅以知识的多少来衡量, 重点应着力于学生素能的培养, 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只有建立这种质量意识, 才能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使学生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质量规格要求。

八、建立关联意识, 以延伸语文时空

要教活语文, 活教语文, 教语文活, 我们就要建立关联意识, 延伸语文时空, 寻找创新的契机。这种关联意识是基于学生想象和联想的发展, 想象和联想是实现语文教育创新的重要心理因素, 有了想象就可以“心游万仞”, 有了联想就可以“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意向,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将空泛。想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先导, 包括让学生体验想象范例, 丰富想象储备。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层次的形象思维, 而形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联想来体现, 可以说联想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大关键, 包括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纵横联想、辐射联想等。有了这种以想象和联想为载体的关联意识, 语文创新教育才会更具有活力和魅力。

九、建立批判意识, 以反思语文发展

创新思维的特征之一便是批判, 创新思维的生命力, 就在于质疑和批判, 没有质疑就不会有发现, 没有批判就不会有创新, 可以说创新的一个最突出特点便是具有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 一个人只有有了这种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 才能对人、对事、对物、对己有明确的体认、理解和感悟, 从而为创新打下坚定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勇于建立批判意识, 并于批判中善于反思现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批判中反思, 在反思中批判, 促成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这里的质疑与批判包括思想上对传统权威的大胆质疑和批判, 鼓励学生“班门弄斧”, 敢于发现和开拓;在教学上不搞专制主义, 积极创设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育氛围;在学法上积极引导学生敢标新立异, 不因循守旧。“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让学生多维度质疑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打破思维定势, 于逆向思维中发现新问题, 以寻求创新突破口。

十、建立生活意识, 以激扬语文生命

书本和生活应是学习语文的两只翅膀, 游离于生活之外的语文教学, 不可能飞扬。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语文的性质未能全面地科学把握, 语文教学在“文本—课堂”这一单调的模式中徘徊, 语文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语文一旦失去了生活这一活水, 创造力自然枯竭。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生命的教育, 通过生命的体验提升生命质量。而语文被肢解就缺乏了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生活, 因而我们还需建立起生活意识, 以激扬语文生命。所以语文教学改革急需引进生活的活水, 把重视生活经验积累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创新, 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通过多渠道让语文回归生活, 让生活走进语文, 从而获得创新的源泉。

总之, 基于语文创新教育重建创造意识、人本意识、整体意识、开放意识、动态意识、问题意识、质量意识、关联意识、批判意识和生活意识这十大形态性意识, 语文创新教育的实施就会有一定理性的强力支撑, 语文教育将更具灵性的活力, 语文素质教育会实现质性的飞跃。

摘要:基于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思考, 本文提出实现语文创新教育的理性诉求的基本框架:创造意识、人本意识、整体意识、开放意识、动态意识、问题意识、质量意识、关联意识、批判意识和生活意识这十大形态性意识的重建。

关键词:语文教育,创新教育,意识重建,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乔晖, 对语文创新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 2006, (2) .

[2]魏国良, 现代语文教育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意识诉求 篇2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202-01

自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2013年8月19日,全国思想宣传会议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由法国启蒙哲学家安东尼·徳新图·德·特拉西于l796年在《意识形态原理》中首次提出。他把“意识形态”称为“思想的科学”或“观念科学”,意在反对天赋神权、宗教神学,希望人类能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理性的统治。

真正赋予“意识形态”丰富政治内涵的是马克思,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并建立其上的“观念上层建筑”或“思想上层建筑”。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从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出发,从更宏观的文化视角论述了意识形态的本质:“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在他看来,作为文化的意识形态,既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又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统帅”和“灵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特殊保证。

纵观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便是中国独有的红色文化。

2016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皆是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我国人民共同完成的。

正是这种在曲折中前进,在绝望中求生的顽强意志,构建了红色文化的坚实根基,造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铸就了红色文化的精髓。

因此,总书记指出,“面对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3]。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急需红色精神的灌溉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对中国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思想文化激荡既有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一面,也有外来有害文化同我争夺阵地和人心的一面。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如何向国际社会全面客观介绍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为实现我国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汇聚更多的正能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其次,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对中国构成巨大挑战。信息网络化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既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构建了新的载体,为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那么在网络化境遇中,我们该如何取得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的优势地位,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最后,伴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对中国的巨大挑战。从1992年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到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进作用。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奢侈腐化,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滋生蔓延。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学界人士指出,学习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重温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是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二、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

红色文化的信仰来源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执着追求,来源于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追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坚定的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实践表明,“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5]从嘉兴南湖的小船到北伐战争,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从延安到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依靠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战胜了恶劣自然条件和白色恐怖设置的重重困难,引领革命走向胜利;正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克服了种种思想错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找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红色文化产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中,承载着中国的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和军阀践踏的中国民众,心怀推翻三座大山,创立新中国的共同理想信念,促使红色文化应势而生。十八大以来,我党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思想,不仅很好地承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民族精神,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指导思想,完善并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因此,弘扬红色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C].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C].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

[4]习近平.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意识诉求 篇3

目前, 几乎国内外所出现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英语测试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高考更是如此, 对阅读能力的考察遍及各种题型。阅读理解成绩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整个卷面的分数, 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把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作为我们阅读教学的一贯目标。阅读能力包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两个方面。阅读是人的言语活动的复杂形式。其过程是人的大脑接受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过程。经过大量的强化训练, 大脑接受该种文字信息的能力增强, 处理单位文字信息所用的时间缩短, 表现为阅读能力提高。因此, 阅读能力是在长期大量的各类阅读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确保教学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就会陷入盲目中, 因此我们必须理清并树立以下正确的教学理念。

2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首先, 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组织教学, 这样才会发现学生的所需所爱。其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激活了,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 英语课堂要想真正取得实效, 必须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有些英语课课堂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意识被忽视了, 学生成为被动的, 机械的接受知识的对象, 单一地使用传统的“满堂灌”、“死记硬背”等重复式教学方法, 从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就是要克服过去教学活动中的那些弊端, 充分发挥和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即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用现代测试手段和统计方法来衡量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 老师的课备的很认真, 课堂的讲授也很热闹、有时候甚至很精彩, 学生也听得不亦乐乎, 但是课堂一结束, 课堂上讲授的东西却烟消云散, 学生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课堂讲授的知识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各自孤立, 学生记忆的时候就会造成记忆链的断裂, 无从记起, 记不住, 记不牢, 忘得快。

(2)

教学手法单一化, 停留在口授笔写的传统层面, 忽视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材料的开发, 有些教师甚至排斥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 导致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内容容量有限, 学生通过课堂接触到的知识面就受到了限制。

(3) 没有明确的任务导向。

明确的任务导向就像一面旗帜引导着学生的注意、兴趣和思维, 缺乏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的导向性,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 继而导致学习和教学活动低效甚至无效。

(4) 缺乏引导学生东西参与教与学的融合活动。

所谓教与学的融合即教师和学生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的的互动活动, 在这样的活动中, 师生角色互换, 也就是说, 老师不仅是老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 学生不仅是学生, 也从老师的角度体会各个教学环节的目的和意图, 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体活动之中, 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并进行师生, 生生间的讨论交流等。

4 树立授之以渔的理念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一种让学生自己负责的学习方式。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打下终生学习的基础, 并形成一个稳固的语法结构系统, 掌握一些学习外语的策略和方法, 以便在将来脱离了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之后能自主地学习和使用英语。长期以来的语法翻译法教学的老套路, 致使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许多学生一旦走出校门, 离开了老师的引导和监督, 就不知道该怎样自主学习英语。“用则立, 不用则废”长时间对已有知识的搁置会最终导致“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又交给了老师, 自主学习是长远、高效的英语学习模式, 也是学生终生学习, 持续学习的重要基本能力, 能够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复性断裂式的学习模式。

5 树立“重视学生情感因素”的教学理念

英语教师必须关注与学生课堂学习相关的四大情感因素:焦虑、抑制、自尊和动机。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所面对的是心智还不成熟的青少年, 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具有明显的喜好倾向性。老师就不宜在课堂上一贯实施“高压政策”, 而不考虑学生的水平差异。如对学生应该肯定的方面缺乏肯定的话, 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就会变得消极, 自信的缺乏必然导致课堂上学生的焦虑或压抑, 最终影响学习效果。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一个人实际的自我概念越接近他的理想自我, 他的自尊就越高, 而低自尊是引起语言焦虑的主要原因。所以根据情感因素与学习效果的密切联系, 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必要的改革, 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减少学生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改变部分学生为了保护自尊而过分抑制自我的消极应对情绪,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外语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外语教育理念。要熟悉、掌握怎样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外语教师不仅要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必须掌握相当的计算机知识, 网络知识;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技能, 课件制作, 基本网页编辑, 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等等;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加强网上交流与合作, 积极汲取其中有益成分, 及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时代气息。从而改变多年来外语教学的多数课型始终处于完全依赖粉笔, 黑板和课本的落后状态。比如, 通过PowerPoint教学演示文稿这个多媒体整合平台, 可以把要传授的知识, 结合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制成图、文、音、像并茂的电子教案。将一些较为枯燥乏味, 却又是学习外语的基础内容的某些课程制成相关的软件, 更直观、更生动、更有趣的展现给学生, 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

7 结语

英语教学理念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它涵盖了教学的最基本方面, 但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是诸多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因为它以一种看似抽象实则深远的贯穿力牵制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只有科学的、符合语言习得规律的教学理念, 才能激发教师革新教学方法, 从而让老师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 学生走出传统学习模式的误区, 用灵活有趣的课堂。用成就感的激励逐渐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灵魂, 它必须先行一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研究, 以多媒体、网络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已逐步进入外语教学领域, 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变化, 对外语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外语教师理清并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及时转换自身角色, 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外语教学的新要求、新目标和新任务。

参考文献

[1]Christine Nutall.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Foreign Language[M].Great Britain:Richard Cl (The Chaucer Press) Ltd, 1983.

[3]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意识诉求】相关文章:

诉求报告04-14

人才诉求05-22

文化诉求05-23

发展诉求06-04

民生诉求06-06

核心诉求07-05

历史诉求07-06

学生诉求07-24

就业诉求08-02

公平诉求08-18

上一篇:教育的和谐元素下一篇:无线区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