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思维

2024-06-28

地理思维(精选十篇)

地理思维 篇1

在地理学习中, 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地理学科的特点:第一, 综合性。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 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思维需要转化, 对地理问题的认识需要全方位考虑。但长期以来, 许多学生特别是文科学生仅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 再加上初中教育对地理知识形成的不全面, 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 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 忽视对地理原理的探究, 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上束手无策。比如对地方时的分析, 教材中仅仅提到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 但没有涉及偏东的地方到底可以定为几点钟, 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计算时间, 而我们许多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时间是怎么定出来的, 从而产生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障碍。

2.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 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比如学生对光和热的理解, 认为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能强烈, 这个地方的热量一定充足, 但热量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又不太清楚。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现象, 如青藏地区光照充足, 但热量不足的现象的时候, 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 许多学生就只能干瞪眼了。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 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 由于直接面临高考, 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 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 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1.加强启发诱导, 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 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 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 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 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 一步一步深入挖掘, 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 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 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 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 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 提出问题, 大陆为什么会飘移, 要解决几个问题呢?两个问题, 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 来源于什么地方, 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 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 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2.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进入高三复习, 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 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 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 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 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尝试让学生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 因为教材的编排往往按照一定的地理思维来进行的。

3. 运用生活实际, 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 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 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 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 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 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 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 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 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 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 缺陷以及补救措施, 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 属于地理原因又有哪些, 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 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 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 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论文 篇2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最核心问题。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颗火花、一个闪念,而且经常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它们都为教学构成了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利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

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既依赖于一定地理知识的掌握,又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诚然,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而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相对有限,所以教师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并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以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比中、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众所周知,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流入黄河干道。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教师事际上已把原因告知学生,因而,这一要求对于初中生而言也不太难。

地理思维 篇3

一、梳理因果联系,形成自然地理思维脉络

自然地理知识理论性和规律性强,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注重推理过程的把握。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因果联系进行层层推理。复习自然地理部分时,经常性地梳理因果联系、构建思维模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探究“三角洲的形成”时,需要明确三角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应从海洋和陆地两个方面考虑,海洋方面与海底地形、海浪侵蚀有关。三角洲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因为流速减缓沉积而成,所以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的泥沙含量、河口流速密切相关,而含沙量由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和流速决定,因此,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思维模式。

复习自然地理时,还可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入手,以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为核心建立思维模式,梳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例如,以“河流”为核心建立知识脉络(如图2),遇到关于“河流”的试题时,便可以瞬间调动头脑中关于“河流”的知识信息。这样既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二、整合专题知识,建立人文地理思维脉络

人文地理的主线是人地关系,在人地关系引导下,构建某一专题地理思维主线,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高考要求的基本技能。尽管现行教材不再过多强调学科体系,但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中,仍然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高考地理试题“问题中心”的命题方式,主要以专题知识的方式呈现。

构建完整有效的专题知识结构,实现自然与人文、自然与区域、人文与区域之间知识的重组与创新,可以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拓宽思路,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城市”相关内容在湘教版必修I~III、选修IV和区域地理中都有涉及,且有部分交叉和重复。如果复习中只是教材知识的重现,学生难以形成清晰思路,解答试题无法恰当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通过仔细探究可发现:必修II第二章和选修IV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城市”相关知识,教材中其它内容主要探讨城市与各要素间的联系。因此,通过归纳和重组可以建立“城市”专题思维模式(如图3)。

三、抓住区域特征,构建区域地理思维脉络

高考地理知识和能力考查一般都以区域为载体来实现。虽是初中内容,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内。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特别要把握好复习的“度”,否则有可能极大增加学生的负担。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的两句话“掌握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对区域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区域地理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抓住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不能过多纠缠于细枝末节。

例如,学习“中亚”时,围绕“干旱”这一主要特征构建思维模式(如图4),不仅能轻松掌握中亚的区域特征,做到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有机整合,而且能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四、把握问题线索,理清环境问题思维脉络

在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突出的时代,地理学的落脚点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特征只是背景知识,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采取措施提供依据。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和区域环境问题治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复习时,不但要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出现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从形成原因、危害、解决措施等入手。形成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危害包括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危害;解决措施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解决措施是否有效,判断标准是看其能否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如图5)。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篇4

近年来, 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著述颇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地理教育是青年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地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 无论是地理概念的建立或地理定律的发现, 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地理教学中, 能力就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的认识。一般来说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 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最为重要。正如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里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靠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获得地理基本技能,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可见, 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坚实基础, 也是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成为我们地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二、地理思维及其特点

地理思维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 认识地理事物, 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 揭示其内部联系, 达到对地理事物规律的认识的过程。

1. 空间性

地理学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要求人们从广阔的空间上进行思考。所以说, 地理思维具有空间性的特点。因此, 地理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2. 区域性

地理自然环境各要素和人文地理各部门在某一地区的特殊组合, 形成一个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区域特征。要求学生辨别区域差异, 掌握区域特征。

3. 综合性

人们认识某区域地理环境时, 不是把重点放在某一要素或某一侧面的深入探讨, 而是放在对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的整个地理环境系统的认识上。因而, 在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时, 要求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 将每个地理环境要素和各个侧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策略

1.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

地理直观教具与现实地理事物相比较小。能把地理事物或现象置于学生的视觉感知范围内, 形成表象, 容易建立基本的地理空间概念, 促进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教具主要包括教学挂图、示意图、图片资料、地理模型、模具等。其中, 教学挂图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能自己把握的虚拟空间, 为想象提供场地;示意图主要利于理解某些具有动态发展的地理现象;图片资料、模型、模具主要利于学生形成表象, 为想象提供“素材”。

2. 教师画简图

教师利用边讲边画的示意性草图把地理事物与虚拟的空间结合起来。从某个角度讲, 这种草图比挂图效果更为有用, 因为它的信息量少得多, 不易产生干扰, 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画地理板图、简图不但可以突破难点, 而且是学生形成空间思维能力的桥梁。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运用多媒体可以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 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 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多媒体的运用, 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 变得形象、具体、生动, 清楚易懂, 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构建地理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事物之间有着因果关系, 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地理逻辑思维就是借助地理概念, 通过判断和推理, 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质, 揭示其内在联系, 从而获得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在教学中, 展现思维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充分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是实现形象思维较变为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跃性。抽象思维是利用概念, 借助语言符号进行思维的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 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在教学中,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感性材料, 联系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并借助各种直观教具, 引导学生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直观形象的思维, 通过积极的思维过程———分析、综合、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 发展到抽象思维, 从而很容易地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原理等。

四、体会

地理思维 篇5

【摘 要】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在教学中通过利用典型的教学案例,从过程、方法、思维素材的积累等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

【关键词】地理思维 逻辑思维 素材库 培养途径 培养方法 地理学科的综合能力可以概括为五项:地理学习能力、地理研究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测试能力。其中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能力的核心,而地理思维能力主要借助地理测试能力(即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储备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来展现。

地理思维是指人脑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由表及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调整自身学习习惯,独立自主地学习地理,提高自己的地理应用能力。在深刻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当前环境问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构建地理思维训练素材库 1.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

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让学生得到思维的锻炼和发展,并掌握一定的探究问题的思维技巧与方法,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如玻璃温室和大棚的保温原理和大气的保温原理是一样的吗?不同在哪里?当然,在学习教材知识时,思考无处不在,我们要充分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思维素材,要注意教材知识的拓展、延伸。2.利用日常生活、生产中事物构建思维素材

只有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兴趣。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常是进行独立创造思维的,他们有很大的创造思维的潜力,有待于我们挖掘和培养。如在学习气候和我国雨带的移动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总结本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本地区的降水集中的时间等。

3.借助各种媒体信息中搜集思维素材

社会发展的问题,无非就是我们如何生存得更好的问题,这种问题人人关心。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利用这种问题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平时注意新闻、报纸、网络等传媒中与地理有关的信息。如新闻报道:8月份,我国甘肃舟曲现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我们可以借此让学生根据新闻报道思考泥石流的危害、成因及该地的所处的干湿地区,还可以让学生回顾我国雨带的移动等相关知识。4.注意跨学科思维素材的整合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如数学、物理的等。我们通过利用跨学科知识的思维方式来探究地理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的习惯。如在复习《必修一》第一章时,我们会碰到经度、纬度的概念,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画出二面角、线面角,从而加深对概念的把握。在学习大气运动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的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

二、地理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1.重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

思维常以丰富的表象作为活动基础,特别是形象思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应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扩大知识面。见多方能识广,在不断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联系、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中,思维就不断活跃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如我国地势、地形对我国河流、气候有什么影响?学生必须对我国地形、地势、气候等特点有清晰的认识才能解决之一问题。这种探究过程伴随着思维活动的进行,思维活动就必须借助自身已有的基本地理知识来完成。2.让学生对观察对象获得足够的认识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局限,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没有足够的认识,因为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它们。我们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地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思维素材,并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形成认识上质的飞跃。如平原和高原有何不同?不妨让学生观察平原与高原景观图片再作比较。学生发现平原上绿油油的,水好像要渗出来,感到地势(海拔)很低;站在高原上伸手可以摘下云彩,感到地势(海拔)很高,因而从直觉上感知了平原和高原的差异。3.注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教师提出的问题新颖、独特,并具有挑战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如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教学中教师借助北方的井越挖越深的漫画,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问题不可能有统一标准的答案,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习惯,教师要给以正确地引导。

教师通过语言传递的信息尽量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为什么),减少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的描述。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并有表述自己见解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如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结合课本回答,而不必直接讲述地理事实。通过这种途径,我们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适度对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1.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相互联系进行思维

知识间总有纵向、横向、多向或多层次等多种联系,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建立思维线索。要尽可能运用思维技巧,把若干地理概念或事物巧妙地联系,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还可采用演示、讨论、竞赛、演讲、自学等,反复训练,逐步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掌握了思维方法,知道如何去想,知道从哪去想。

纵向思维就是顺着自己的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连续考虑,探根求源。教学上的主要表现就是教师向学生连续性地提问,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一个问题就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阶梯,多个问题就形成一个问题链,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的理性认识,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例如:讲授“地中海气候”,引导

学生在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时,可向学生分别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哪些地区?(2)为什么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3)具体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4)这样的气候条件发育什么样的植被?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的思考步步逼进、层层深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横向思维就是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去思考与之类似、相关的问题的一种方式。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现思维的“迁移”。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说法,正是这各种“迁移”的体现。在横向思维中,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求同和求异。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的共同点,从不同的现象中寻找所包含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例如: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等,虽降水的形式不同,但其产生降水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暖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其中水汽冷却凝结所致。求异,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分析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往往带着强烈的创造精神的思维。例如:英国与日本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差异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知道环境和经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很明显,求异思维给学生带来的思维空间远远超过求同思维,它有利于思维更好地发展。2.按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行思维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也是如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这种规律。如我国五、六十年代对“北大荒”的开发,使它变成了“北大仓”这一现象,我们如何去

看呢?从当时社会现实看,它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等农产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现今生态环境方面看,这里原始湿地﹑林地被破坏了,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场所甚至濒临灭绝,气候也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加剧。1998年发生的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原始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3.充分利用地图,提高思维深度、潜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可表现在不同的地图上。地图是地理教学中不能分割的信息载体,特别有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要在专题地图的制作上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如以同一纬度不同地区作比较,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阅读各专题地图,进行以下思维活动:赤道、南回归线、南纬40°纬线通过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各处在什么气压带、风带?沿海有哪些洋流?海陆位置、地形及洋流对气候有何影响?各大陆分别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哪些反映出地带性分布、哪些属于非地带性?最后得出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气候的主要特征。

总之,脑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由表及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调整自身学习习惯,独立自主地

学习地理,提高自己的地理应用能力。在深刻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当前环境问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法》常华锋主编(2004年3月);(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沈德立主编(1999年6月);(3)《中学地理教学法》 曹琦 主编。

创新地理课堂,遨游思维殿堂 篇6

关键词:地理课堂;活动;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比任何一个时代都重要。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打破思维定式,鼓励标新立异

任何人都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这种封闭式教学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地理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限制,大胆质疑,大胆想象,追求创新。

1.鼓励学生学会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如,在每节课前招募“质疑小勇士”,对课堂中教师讲错的地方加以提醒,或者勇于对书本上的内容发出质疑。有时,老师也可以预先设定一些错误的内容,让学生学习过之后来判断。让学生找茬,看似打破教师的权威,实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调动创新思维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之源

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把创新的空间还给学生。不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形成新的想法。如,“亚洲的多条河流,你认为最特殊的是哪一条?为什么?”“长江航运价值很高,但航运量相对较低,你能想想办法吗?”虽然很多回答看似异想天开,但都值得鼓励,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也会激发学生把想象转变为现实的探究欲望。

二、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创新欲望

创新意识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程度,而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只有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意识,产生创新欲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创设多种情境,有计划、有目的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热情。创设有效情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一节课下来,如有多余时间可以进行小组竞赛,各组就当天所学内容互相提问,哪个小组能问倒对方,就算获胜。多样的提问形式不仅让学生拥有学习自主性,更感受到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给自己带来的自信与快乐。

2.联系身边,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中的情境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将它与地理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感知到知识就在身边,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感受到只要善于思考,就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调动学生探索知识、探究生活现象的欲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创新点,大胆创新。

3.结合实际,创设实践情境

地理教學不仅局限在教室中,要让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和课堂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到知识。由于地理和人们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对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并加以创新有更重要的意义。如,当讲到环境保护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到垃圾处理站和废品回收站进行参观,并且组织学生写观察报告;当讲到陆地地形时,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地地形的特征进行考察。有时候,教室外是学生最好的课堂,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和增强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开展思维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地理教学中,为使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得到发展,调动思维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

1.小组合作方式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探究,如,“探究城市垃圾分类现状”“探究城市植被种类及分布”等。先设计探究方案,在教师的指导后修改方案开展探究,完成后向其他小组介绍探究结果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小组合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欲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2.实验探究方式

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妙趣横生的实验环节,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创造性。如,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实验;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板块运动模拟实验等。学生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在实践中感悟,创新思维也在实验中得到了发展。

3.其他方式

如表演,初中生活泼热情,喜欢表现自己,若在地理课堂中引入小品表演不仅是创新,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如,地球公转学生演示、旅游中游客对景点的破坏等小品。又如,制图,有些学生在绘画上有兴趣,可以考虑进行地图的绘制比赛,由此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导创新。

总之,美国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都告诉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是潜在的创新人才,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各种智能的展现和发展提供舞台,激励和引导学生的科学发展。创新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情感,重视不同学生在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前提下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认真倾听学生的感受,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加以指导,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创新的激励者、欣赏者。同时,对于学生的创新成果,尽可能多以图片、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对提高学生创新热情和增强学生自信,使其坚持不断地探究具有更深的意义。

地理思维 篇7

一、学生掌握了良好的思维方法,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高中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尤其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原理性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所以地理科目学不好困扰着很多学生,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更不用谈良好的思维习惯。许多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一问题体现了学生头脑中只有零散的知识,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故在教学中我们不应只传授学生单一的知识,更应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信息。我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或课堂小结,使知识得以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地呈现,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对人们思维、认知习惯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广泛性,学生一旦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理念,就会在以后生活、学习中的各个方面受其影响,逐步形成全新的思维方式。绘制思维导图贵在坚持,只有坚持不懈地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实现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也注重引导学生坚持使用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发挥思维导图的真正价值。

二、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在思维导图教学理论引入课堂教学后,当师生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展开讨论探究后,思维链越延伸越长,学生在集体讨论中不断搭建起的不同层级知识框架也越来越立体,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并且,我发现学生思维速度越快,其发散性也越强,思维的活跃度越高。如在学习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节《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时,黑板上的中心词为“农业”,在学习完这节课的内容后,大部分学生第一层级分支为“定义”“生产特点”“分类”“区位因素”“地域类型”“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第二层级为“分类――对象、用途、投入”“区位因素――自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交通、市场、劳力、政策、农业科技、地租等)”“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等”。但笔者注意到部分学生还在“地域类型”(第二层级)中写上“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河谷农业、基塘农业、立体农业等”,并在这些第二层级分支的第三层级写上“分布”、“主导因素”等,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扩散和延伸,课堂气氛无比活跃,学生们不甘落后,都在进行思维的竞赛。

三、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决定了学生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时必须具备综合的地理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恰好具备展现逻辑关系复杂的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的优势。画一张思维导图,大脑中的思维便会清晰流动,就像一幅河网密布的水系图,有干流、支流、分叉节点等,一目了然。中心词是发源地,一级分支是干流,二级分支是支流,以此类推,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由于大脑是通过联想推理等环节来思维的,这些连接起来的分支必然会使人更容易地理解和记住许多地理信息,因此,不会遗漏思维流中的各个节点。尤其是在高考复习中,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明确基本知识点,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构建知识网络,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提高了复习效率,促进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浅谈地理思维意识的培养 篇8

一、地理形象思维

地理形象思维就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联想的思维。其具体的思维形式是表象、联想和想象。

地理学科中的形象思维主要特点是:首先要有一定的地理表象,然后进一步通过联想进行思维。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地理形象思维的培养。

1. 直观教具的运用。

例如,讲解地质构造时首先利用直观教具形象展示褶皱,也可以让学生拿出一本书或一个本子代表岩层,平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力由两边向中间挤压,观察其变形,告诉学生当岩层受到挤压时,就会像书页受挤压时一样,发生弯曲变形,这就是褶皱,其中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然后总结背斜、向斜的特点,再进一步延伸到如果在野外背斜、向斜长期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归纳出判断背斜、向斜的根本依据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2. 加强运用地图的教学。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图能使人很容易地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很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地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采用形象思维培养阅读地图能力, 首先应懂得必要的地图知识,如比例尺、图例、注计、经纬度等。在此基础上开拓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记忆中国行政区轮廓,先展示中国政区图,让行政区轮廓映入学生脑海,形成表象认知,学生在熟悉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基础上,根据各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形状联想记忆。如在中国这只“雄鸡”腹部,湖南像女像头、湖北像男像头,又如黑龙江像展翅高飞的天鹅、云南像一只美丽的孔雀、内蒙古像一只翱翔于天空中的雄鹰,又如广东像大象头、山东像张开拇指的拳头、河南像射向西部的箭头、陕西像跪俑等,学生慢慢感受一阵后,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就能记住其他的省级行政区。通过这种想象活动,学生对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因此,充分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观念,是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二、地理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是正确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先掌握准确、完整的概念后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经常应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1. 分析综合法。

分析,就是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综合,就是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讲“纬度地带性”概念时,首先分析纬度地带性概念的特性、形成原因及分布特点,然后解释纬度地带性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全球热量带分布、全球自然带带分布等。讲《地球的运动》一节,把地球的运动分成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两种主要运动形式,从概念、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理意义等方面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关系,就是采用分析法介绍地球运动的情况。而把地球自转和公转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球的运动时,就是采用综合法。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是了解地理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及其整体性的基础。

2. 归纳法、演绎法。

归纳法,就是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原理和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正确运用归纳法,可以从事物的特殊性得出其一般规律。例如,在讲解影响气温因素时,先根据全球一、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并对照地形图、洋流分布图等,对各地气温分布与变化的具体情况作一番了解,认清这种分布与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从而概括出影响气温因素;演绎法就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比如说在学习自然地理部分的太阳高度角的时候,在老师讲解清楚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后,再引入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调整和楼间距的计算的案例让学生来探究,教学效果会比较好。总之,掌握归纳法和演绎法对于培养学生地理能力,使学生间接获得地理知识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地理辩证思维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途径的探究 篇9

一、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1)扎实地理基础知识。人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架构与原有的知识积累之上的。基础知识的厚与薄,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活动的深与浅。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对于一些最为基本的地理知识的掌握与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牢固的知识基础。比如说,中国的地形、地势、气候等特点,要了解清楚,而且必须掌握。当然这种掌握,一靠理解,二要熟记于心。一旦达到一定量,那么,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能高速运转,正所谓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加强一些比较基本的而且必须掌握的地理知识训练,让学生真正把地理知识学到家。

(2)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想象力比较差的学生,学习初中地理就显得特别有难度。因为初中地理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依靠学生的想象力去完成。因此,在初中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对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要进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方法与途径必然很多。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观察,在思考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让学生通过搜集与调查活动,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通过观察与思考,对一些比较直观的感性材料有比较直接的认识与了解,为下一步地理知识的学习奠定比较好的基础。

(3)注意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促进一个人成长。有些学生懒于思维,有些学生积极思维。作为一线地理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习惯, 想办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思维兴趣。比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的收集、 整理地理笔记和资料的习惯,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地理问题的习惯。具备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对学习地理、在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有重要帮助。

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从事任何活动,都是有方法可以依循的。学习地理知识,同样是有方法的。对的或是好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效果;不对头的思维方法,思维活动就要大打折扣,事倍功半。 不过,这种思维方法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靠老师有意识地培养。 那么,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有哪些呢?一是注重联想。所谓联想,说简单一点就是由此及彼地想。因为世间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相互制约的。地理知识亦然。比如说,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我们在教学新的地理知识时,要注意运用旧知识进行铺垫,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又比如说,因与果的关系,我们要注意追根溯源,因果相应,浑然一体,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点。我国洞庭湖的面积日益萎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地形、位置、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洞庭湖位于长江支流湘江与长江干流交会处,支流与干流中上游的植被不断地被破坏,降水较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湖泊不断地被泥沙淤积;同时,填湖造陆造田,也使洞庭湖面积退缩加快。那么,洞庭湖的退缩或消亡,会对这里环境、气候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湖泊、环境、人类生活状况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显然,这对我们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有极大的影响。二是注重分析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一些地理知识点容易产生混淆,给人以似是而非的感觉。为了便于鉴别,就得运用分析比较的思维方法,加以明晰。这种比较,可以运用两条腿走路,既可以横着比较,也可以竖着比较。具体怎样比较,就要因材而异,不可强调一致。

三、构建地理思维训练素材库

前面说了,地理思维活动,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思维活动必须要有所依托,有所凭借。这种凭借,就是思维训练的素材。为此,在日常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地理思维训练素材的积累。那么,如何构建地理思维训练素材库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落实。一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课本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接触最为紧密的地理素材。从课本中挖掘地理思维素材,是比较现实的而且可行的做法。二是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素材。地理知识的学习,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很多知识是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这无疑给我们进行地理思维训练素材的构建提供很好的机缘。三是重视时事热点中的地理问题。目前是一个信息时代,获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快捷方便。进行地理知识教学时,要紧扣时代特点,广泛搜集信息,抓住一些时事热点的地理问题, 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

四、结束语

对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其途径、方法与素材是很多的。 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与运用,尽最大力度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典型的教学案例,从过程、方法、思维素材的积累等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浅析高中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0

一、地理思维训练素材的积累

高中教师在备课过程和课堂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地理思维训练素材的积累,丰富的思维能力训练素材的积累是进行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所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高中学生很大程度上并不知道如何去积累素材,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提供帮助。第一,要注意挖掘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思维能力训练素材,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累和掌握一定的素材,以提高地理思维能力。例如,玻璃温室和大棚的保温原理和大气的保温原理是一样的吗?其不同在哪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帮助高中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用恰当、正确的地理知识去回答这些问题,进而逐步对地理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第二,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去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单一的理论学习并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论学习毕竟是空洞、无趣的,所以需要借助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地理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气候和我国雨带的移动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总结本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本地区降水集中的时间等。

二、良好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有效的途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拓展多种有效的思维能力培养途径,为学生提供合理、有效的思维能力培养方式。一方面,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主动践行高中地理思维能力培养观,引导学生用正确、有效的地理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有意识的地理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多用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也可以创新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讲课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方式。另外,在实践和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地理学习课后训练。在这里并不倡导题山题海的方式以推动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更提倡的是通过精准的练习题设置,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题目设置不宜过多,但是要讲求有效性、合理性。

三、培养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地理的重要保障,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需要有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地理思维习惯的培养。要培养良好的地理学习思维习惯,就应鼓励学生学会观察。地理学习和实践离不开观察能力,一个细小的知识点有可能成为影响整个地理知识脉络的重要节点,对这些重要节点的学习和关注都需要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高中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更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提出新颖、独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养成敢于挑战地理难题、敢于攻克地理难题、敢于思考的习惯。

地理思维能力是指人脑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的地理属性本质的、从外到内的综合性概括。高中阶段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地理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牛晓慧.浅析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学生迁移能力下一篇:欧美产品责任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