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

2024-07-18

浙江省杭州市(精选十篇)

浙江省杭州市 篇1

2009年10月27日, 杭州市“小课题研究”研讨会在淳安县召开, 杭州市教科所施光明所长、沈美华副所长以及杭州各区县 (市) 教科室 (所) 主任 (所长) 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杭州市教科所信息与规划室金卫国副主任主持。会上, 各区县 (市) 教科室 (所) 主任 (所长) 就讨论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并介绍了本区域就开展小课题研究已有的经验。各区县 (市) 教科室 (所) 主任 (所长) 分析了小课题研究的优势, 认为此类课题贴近教学生活, 教师研究自己、剖析自己, 更为关注教学细节, 更务实、更精细、更容易操作, 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自主发展;同时也看到了此类研究的不足, 并提出需要规范管理。最后, 杭州市教科所沈美华副所长对本次研讨会做了总结与点评。

浙江省杭州市国家税务局文件 篇2

杭国税流〔2005〕260号

关于切实做好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发票和税收清理检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县(市)局,萧山、余杭局,市局直属各单位:

根据省局《关于加强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增值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浙国税流〔2005〕20号)及省、市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增值税管理专题会议精神,各局已对所属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进行了清理检查,为切实做好清理检查工作,确保清理检查工作取得实效,现就清理检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明确如下,希遵照执行。

一、本次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的清理检查工作应严格按照省局《关于加强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增值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浙国税流〔2005〕20号)要求进行,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未按规定索取发票或开具收购发票的,一经查实,即取 1

消其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资格,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对2004年11月-2005年3月间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违规已开具收购发票的投售大户,各局要在前期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按照省局要求,逐户落实税款的追缴工作。税款追缴工作可采取先易后难,先本地后外地的原则,对于拒不补交税款的投售大户,可按规定移送税务稽查立案查处。

三、各局在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进行清理检查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对本地的产废、利废企业的监管,对于有废料产生的企业,应测算并掌握其产废比例,堵塞企业隐匿废料销售收入偷逃税收的漏洞;对于利废企业,应掌握其生产经营情况及利废比例,并通过同行业对比,监控其增值税税负是否正常。

四、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清理检查工作结束后,各局应将开展清理检查工作的有关情况,于6月25日前书面上报市局。

杭州市国家税务局(盖章)

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税务发票清理通知

抄送:浙江省国家税务局

浙江省杭州市国家税务局办公室2005年5月25日印发

浙江省杭州市 篇3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污染责任险;风险转移;重要性;城市特色

一、環境污染责任险概况

(一)环境污染责任险概述及特点

环境污染责任险又称“绿色保险”,指企业以投保的商业形式将环境污染责任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承担其依法生产经营过程中意外导致承保范围内第三方损害的赔偿责任的保险。

环境污染责任险具有经营风险大、承保范围严、费率浮动殊的特点。

(二)杭州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情况

据统计,杭州市目前有6家保险公司在开展环责险工作,为企业提供了保额高达3亿元。2014年9月起,杭州市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承保方式有两种:一是针对风险意识较强的排污企业分散承保;二是针对高风险或重度污染企业集中承保。对此,许多企业并不配合,认为这是变相的“暴利”收费,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环责险在质疑中难以顺利推进。

二、杭州市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环境污染责任险是建设“美丽杭州”的要求

杭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以创新之策、务实之举,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绿色低碳、宜居舒适的“美丽杭州”。杭州市政府一直秉持“环境立市”的战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与污染的治理在杭州文化演进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推进环责险理应成为“美丽杭州”的主要着力点。

(二)环境污染责任险有助于分担企业风险、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谁污染,谁治理”,不少中小企业因此面临巨大经济损失,甚至破产危机,更谈不上修复环境。2014年杭州市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超过2亿元。一味依赖政府为环境污染买单既不合理也不可行。目前,杭州市共有投保环责险的公司71家,承保金额近1亿元,这将有效缓解杭州市环境污染治理的财政压力。

(三)环境污染责任险能够促进商业保险蓬勃发展

杭州市保险市场仍存在人海战术、增设机构、外延式扩张等低层次竞争。这样粗放的发展方式不仅无法满足保障需求,甚至会损害客户利益。应通过环责险提高保险业创新动力,促进保险业对自身产品结构以及承保模式调整,由单一承保模式转向建立共保体,建立合作互惠的win-win模式。同时,环责险还有利于扩大经验数据的规模,实施大数法则,稳定赔付率,帮助保险公司定价和盈利的稳定。

(四)环境污染责任险是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环责险不仅为环境治理费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污染发生后还有专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改善企业无法清除污染的状况。同时保险公司为降低赔付率,也将参与对投保企业的监督,帮助企业找到污染风险点。保险费率杠杆可以督促投保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将污染扼杀在摇篮,起到良性促进作用。避免了环境污染引发资源大规模抢购事件,维护公共秩序的稳定。同时,保障受害者及时得到补偿,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推进环境污染责任险要结合城市资源优势

(一) 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及历史文化底蕴,奠定环保意识基础

根据公民环保意识的特点,居民所处环境越好,环保意识越强。杭州秀美的山水以及深厚的历史积淀均为杭城市民奠定了很好的环境保护思想基础。相较于其他省市,杭城的生产经营者更能理解并接受环责险。政府应当充分利用自然文化优势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加大环责险宣传推广,引导企业参与投保。

(二)以法治资源捕漏网之鱼,杜绝企业侥幸心理

杭州先后出台了《杭州打造环境监管最严格城市的若干意见》、《杭州市工业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依法规范企业排污,实行“按日连续处罚”,开通24小时值班热线、网络举报平台等多途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对环境污染举报的群众进行奖励。严标准、严监管、严处罚,以“三严”法治资源,杜绝企业侥幸心理,效督促企业加强环境污染风险预防措施并引导高风险企业投保。

(三)把握保险业产品结构调整契机,大力推进环境污染责任险

2015杭州市共有81家保险公司,保费规模达33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近1/3,相当于某些省份全省保费规模,共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10.7万亿元。保险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呈现体量大、机构全、结构陈的特点,业务发展受到产品及经营模式制约一直裹足不前,极力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抓牢新形式保险发展契机是推进环责险的关键。

(四) 依政府鼓励政策,落实具体措施

杭州市环保局发布《关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意见》鼓励企业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建立环责险制度。鼓励政策仍需配合具体措施,例如定期对发生过污染事故、环境不达标的企业名单及企业环评信息进行公示,将环责险与营业执照、环评相挂钩等,使环责险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责险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方式筹集资金、共担风险。目前,杭州市虽已具备推行环责险的基础条件,针对业务发展的困难,应当沉淀下来认清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各种城市资源才能确保环责险合理有效地推行。(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参考文献:

[1]统计数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官网

[2]杭州环境状况公报.杭州市环保局网.2015-3-15.

浙江省杭州市 篇4

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近20 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就业转移,农村土地流转趋势不断显现,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的促进效应逐渐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重视。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等等。

毋庸置疑,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总收益在农民内部的分配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可能在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导致农民收入分配差距加大。近年来,经济学界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等相关问题作了很多讨论和研究。例如,刘淑俊、张蕾(2014)提出,要发挥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积极效应,抑制其消极效应。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消极效应则是基于土地流转的收益过低、非农收入的不稳定等而考虑的[1]。王帅(2012)对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分析并论证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认为土地流转存在劳动力转移效应,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

在非农产业实现了生产和就业,在得到更高劳务收入的同时,也获得了租金收入[2,3,4]。李中(2013)则将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同未参与的相比,发现土地流转农户的人均纯收入、非农务工人均纯收入以及土地出租收入都已实现明显增加[5]。

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然而相关研究中却较少考虑土地流转的收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否会导致农户间收入差距变大。余小英、王成璋(2014)虽然从土地流转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了流转收益过低限制了土地流转制度作用的发挥,表明了土地流转的收益对农户整体收入的影响较小,但这些也只是略微提及,没有进行深入分析[6]。韩菡、钟甫宁(2011)还通过分析浙江、安徽两省的农户调研数据,认为农民自身禀赋的差异会影响土地的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由于集中到大户手中导致农户收入差距变大,而欠发达地区则因流入小农户手中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7]。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微观调研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绝对收入、相对收入的影响程度,进而为农村土地流转可能带来的收入分化负面效应防范提供相应的政策启示。

一、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变量和基本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以杭州市的农村为样本,随机选取农村地区进行了调查。为了便于收集数据,本项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农户访谈的形式进行。

被解释变量考虑家庭劳均收入(家庭收入/ 家庭劳动力数量),以incp表示,以及家庭劳均收入比(家庭劳动力人均收入/ 所有家庭劳动力人均收入),以inctp表示。解释变量为土地流转情况,考虑两种变量设置。一是虚拟变量,粗略反映是否有土地流转,设为lcdum1,当家庭有土地流转出去记为1,没有将土地流转出去记为0;二是定量变量,以出租土地除以家庭承包总土地面积之比刻划,设为landc。但也要控制其他的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将成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设为eduyr,成年劳动力平均年龄设为age,家人健康状况设为health,土地交通状况设为traffic,土地肥沃程度设为landf,在外务工人员比例设为migrant。其中,将家人健康状况、土地交通状况、土地肥沃程度的相关描述作赋值处理,即很好赋值100,较好赋值80,一般赋值60,不好赋值40。

表1 给出了主要变量的统计特征分析。对于土地流转情况,lcdum1 的均值为0.78,landc均值为0.63,这两个数字都说明农村整体的土地流转率还是较高的。可是经过对问卷的相关统计,可以得到土地流转率为0 的问卷总共有13 份,占据了总问卷数的21.67%,可见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与执行效果是不一样的,因而导致了特殊情况的出现。

对于农民的收入情况,我们可以看到incp的均值为2.80万元,inctp均值为1.13,其中inctp>1 的样本经统计占据了57%的比例。所以总的来说,农村家庭整体的经济状况还是处于中上水平的,正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通过观察它们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四分位数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incp的最小值为0.5 万元,1/4 位数为1.5 万元,中位数为2.58 万元,3/4 位数为3.81 万元,最大值为10 万元。这些数据表明,农村中不同家庭的收入状况有很大的差别,贫富差距还是明显存在的,而inctp的最大值为4.02,最小值为0.20同样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其他的如migrant、eduyr和age等变量同样对农户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

在进行回归分析前,我们先进行简单的相关性分析,初步考察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经相关分析得到表2 的结果。

由表2 可以看出,incp或inctp与lcdum1 的Pearson的相关系数均为0.211,在0.05 的水平下不显著,而incp或inctp与landc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为0.339,在0.01 的水平下显著,可见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为了更加合理准确地分析被解释变量(incp和inctp)与解释变量(lcdum1 和landc)的线性关系,我们建立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二)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回归分析

本文将构建四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对农户的收入情况进行绝对和相对指标的分析。为了保持相关数据的平滑性和消除异方差的影响,我们对相关变量取对数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所以,模型1 和模型2 是在60 个样本数据的条件下,取虚拟变量lcdum1(不含landc)为解释变量时,对incp和inctp进行回归分析;而模型3 和模型4 则是在剔除土地流转率为0 的数据情况下,取landc(不含lcdum1)为解释变量的情况下进行分析。我们在SPSS环境下进行回归,得到如下表3的结果。其中,模型1、3 是以家庭劳均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进行的回归,模型2、4 是以家庭劳均收入比为被解释变量进行的回归。

我们可以看到,模型1、2、3、4 的均在0.46 上下波动,调整也在0.38 左右,可见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因变量的变化用自变量来解释的程度较强。同时,F统计量的值也较大,回归方程整体是显著的。

对于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的结果来看,四个模型中health和landf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所以推测模型中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或者多余变量。在取lcdum1 作为解释变量时,模型1 和2 中lcdum1 的相关系数在10%的水平下显著,相关程度较弱,同时其系数为负值且大致相同,表明土地流转不管在绝对水平还是平均水平上都会导致农户收入的减少。对于系数为负值,我们推测主要是因为农户的土地流转对象主要是亲戚或是同村人,收取的土地租金太少甚至为零[8]。当农户在没有获得更高的收入来源时,流转土地便相应地减少了农户的收入,但此项系数较小,表明土地流转与否对农户的收入影响较小。其余的控制变量中,eduyr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家庭成员的受教育年限是决定农户收入的重大因素,这符合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思想,因为受教育年限越高,劳动者素质也相对较高,有利于获得更高的农业或非农业从业收入[9];migrant的回归系数同样显著为正,表明家庭外出务工人员数越多,家庭收入越高,这反映了从事非农劳动收入仍高于从事农业劳动的事实。同样,age和traffic也在10%的水平下有一定的显著性影响。

注:表格中的数据为所对应的系数,括号内的为t值,其中带* 为10%水平下显著,** 为在5%水平下显著,*** 为1%水平下显著。

而当取landc为解释变量时,模型3 和4 中landc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土地流转率的变化能有效解释农户收入的差异。比如,土地流转比例提高一倍,家庭劳均收入增加约0.75 万元。对于与取lcdum1 时显著性的不同,我们认为这与剔除了土地流转率为0 的数据再进行回归有关。当剔除土地流转率为0 的数据后进行回归,那么可能导致回归显著性的提高,系数的绝对值也相应地增加。而两者的系数和显著性大致相同,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无论在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上,流转土地的农民均得了比没流转之前更多的收入。同时可以得出,age和migrant也在5%的水平下系数显著,而eduyr和traffic的影响程度较弱。

二、相应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在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浙江省杭州市的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后,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取虚拟变量(lcdum1)为自变量的时候,土地流转会导致农户收入下降;取定量变量(landc)为自变量的时候,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较弱,没有导致农户间收入差距变大。在外务工人员比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大,其余的如成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成年劳动力平均年龄、家人健康状况、土地交通状况、土地肥沃程度这几个因素对整体家庭收入的贡献率较小。

农村土地流转是否会带来收入分化效应,大致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的价格与土地经营性收入的比重。目前来说,由于仍处于农地流转的初期阶段,土地流转的价格太低,对应的土地经营性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相应较低,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对家庭绝对收入水平影响整体上不太显著。二是对于土地转化为非农性质的土地流转来说,如各种征地,由于其流转带来的收益相对较高,流转价格的不合理将很大程度带来收入分化,一些失地农民的相对收入下降,而一些其他参与管理与投资的农民相对收入提高

当然,由于农民收入来源越来越多元化,一些非农劳动或非农经营收入均构成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村土地流转的收入分化效应可以通过其他层面的增收补偿加以抑制。

参考文献

[1]刘淑俊,张蕾.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经济效应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王帅.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3]李先玲.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0).

[4]王春超.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中国17省份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1).

[5]李中.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基于湖南邵阳市跟踪调研数据的研究[J].经济地理,2013,(5).

[6]余小英,王成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22).

[7]韩菡,钟甫宁.劳动力流出后,“剩余土地”流向对于当地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1,(4).

[8]刘兆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研[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2).

浙江省杭州市 篇5

一、我会辨

1.给正确的小雨点涂上自已喜欢的颜色

miàoyìqīngqiūyuâ

秒页蜻蚯运

miàoyâqīnquīyùn

duǒwǎngjīnbāgēng

蚪网晶趴根

dǒuwǎnjīngpāgēn

2.读拼音写词语

huā duǒguò hããr tóngguò qù

wǒ menshàng wǎngshīrãn

二、我会选.1.选择正确的读音.(1)小白兔长(zhǎng cháng)着一对长(zhǎng cháng)长的耳朵。

(2)听音乐(lâ yuâ)是一件快乐(lâ yuâ)的事情。

(3)小明看着(zhe zháo)手表,心里很着(zhe zháo)急。

3.选词填空.(1)捉(2)赶(3)甩(4)借(5)变(6)割

()魔术()青草()蚊子

()蝇子()尾巴()东西

三、我会连

开弯伸踢摇眨感笑非睁

腿眼口腰手头开常激声

———————————————————————————

满意的球赛。洗午觉

美丽的小手。说衣服

精彩的笑容。拿尾巴

绿油油的风景。睡笑话

胖乎乎的树苗。借拖鞋

四、我的日记

xià wǔfáng zi qiáncǎo dìmǎ yǐ

今天________,我看见我家____________面的________上有许多________在搬家。我mǎ

知道,____上就要了。

gǔ shīniúgē shēng

今天我学了一首________:牧童骑____,________振林樾。

bìkǒulì

意欲捕鸣蝉,忽然____________。

六、我会读

展翅蚯蚓运动结网蜘蛛所以可惜关闭柔和捕蝉

放牧荷花亮晶晶透明笑嘻嘻水珠摇篮停机坪翅膀着急非常感激睁开弯腰睡莲昆虫伸腰割草山坡闷热喊叫消息阵雨壁虎姐姐新年老虎借用难过困难蚊子

你 知 道 吗

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下雨前,小燕子和蜻蜓比平常飞得低,这

是为什么呢?原来,燕子和蜻蜓都是吃小飞虫的。下雨前,空气中的湿度大了,小虫的翅膀弄湿了,飞不高。小燕子和蜻蜓捉小虫吃,也只好飞得低了。

(2)读读背背

撑起一把把绿伞,遮盖了整个水面。

一朵朵鲜艳的荷花,像一张张红红的笑脸。

她从密密的叶缝间探出头来,美化了一个难忘的夏天。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

适用版本:

人教版,苏教版, 鲁教版,北京版,语文A版,语文S版,冀教版,沪教版,北大师大版,人教版新

版,外研版,新起点,牛津译林,华师大版,湘教版,新目标,苏科版,粤沪版,北京版,岳麓版

适用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适用年级: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中考,高考,小升初

适用领域及关键字:

100ceping,51ceping,52ceping,ceping,xuexi,zxxx,zxjy,zk,gk,xiti,教学,教学研究,在线教学,在线学习,学习,测评,测评网,学业测评, 学业测评网,在线测评, 在线测评网,测试,在线测试,教育,在线教育,中考,高考,中小学,中小学学习,中小学在线学习,试题,在线试题,练习,在线练习,在线练习,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小升初复习,中考复习,高考复习,教案,学习资料,辅导资料,课外辅导资料,在线辅导资料,作文,作文辅导,文档,教学文档,真题,试卷,在线试卷,答案,解析,课题,复习资料,复习专题,专项练习,学习网,在线学习网,学科网,在线学科网,在线题库,试题库,测评卷,小学学习资料,中考学习资料,单元测试,单元复习,单元试卷,考点,模拟试题,模拟试卷,期末考试,期末试卷,期中考试,期中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 篇6

《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如下:①爱惜:珍~|~寸阴|~墨如金。②可惜;惋惜:痛~。③吝惜;舍不得:~别|~力|不~工本。

【惜别】舍不得分别。

【惜阴】爱惜光阴。

【惜老怜贫】爱护老年人,同情穷人。也说怜贫惜老。

【惜墨如金】指写字、绘画、做文章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

【惜福】指珍视自己的福气,不过分享受。

参考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满分作文】

一考生

静静地叩开久掩不开的柴门,时间以一种安静的姿态在我身边恣意地流淌。我在城市的桎梏下仓皇出逃,寻找到这样一方净地让我伤古,惜古,时间让这些东西留下来,而我在这里静静地追悔,静静地感伤。

漫步在这条小巷之中,一排排灰黑色的砖墙错落,乌黑而泛黄的瓦片中有一种不温不火的温柔,墙根还有几簇新生之草。没有精心的雕琢,只有时间留下的沧桑。巷弄里的胡琴正在如《倾城之恋》中那样“咿咿呀呀”地响。那已脱落油漆的门后,竟是一簇簇繁茂的花草,那油亮的绿啊,你又在惜叹什么?是一种怀念吧。门后的老者拿着蒲扇安静地坐着,这安详,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我觉得,时间流淌了几千年,而这些东西沉淀下来永不褪色,让你去留恋去珍惜它苍老的容颜,让你放下脚步,舍不得走完那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尽头,是闹市。

惜,是一种凝视。凝视我们古老的文化,依附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上,在城市的角落里守着最原始的坚持。凝视我们的根,在现代人的不屑下,在这小巷中寻觅自己的归宿。凝视这些沧桑之物是如何打开我们心中尘封已久的情愫,在每个人心底掀起层层涟漪。惜,痛惜,惜别这些唤起文化、唤起灵魂的安静。

惜,是一种回归。信步走入小巷,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到生命最初的快乐,回归到这些熔铸在族人血液里的文化,回归到“年华似水匆匆一瞥”的安宁。因为怀念,所以回归,惜,爱惜,爱惜这份难得的,远古的回忆与安详。

我的思绪戛然而止,只有胸前的玉让我感受这一切的余温。小巷的胡琴还是咿咿呀呀地响,却不经意间发现爬山虎在这一夏爬满了老墙。或许,古老的臆想与年轻的张力,渴望发展的心就是如此矛盾吧,就像这爬山虎和老墙相依相偎,轮回如涓涓流水永不停息。爬山虎长了又落,落了再长,而老墙依旧。听说又要旧城改造了。而小巷中的一切像不可名状之香气,勾起我的惜古情结。惜,惜古,这正是一种热爱和回归啊!

【点评】

初读瞬间,眼前的文字,有些婉约有些缠绵地流入眼帘,窜向你的心灵。你无法拒绝这样的文字,是因为“渲染”:小巷温馨与宁静的不断铺展,黑色的砖墙,泛黄的瓦片,墙根的小草;如泣如诉的胡琴,脱落油漆的门,拿着的蒲扇的老者,其景其情,缓缓勾勒,却一一细腻。

浙江省杭州市 篇7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其巨大的发展前景,使得学者们对乡村旅游模式的研究日渐成为热点。综合前人对乡村旅游模式的研究,我们提出,适合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必须要从4个子模式即管理模式、产品发展模式、资源开发模式、营销模式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整合,形成运作体系。在这里,我们只针对乡村旅游类型中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研究。景区依托型主要是指著名景区周边的乡村旅游依托这些名胜景观带动其旅游发展,其客源市场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观光客,特点是初游率高、重游率低,不易形成忠诚客户群,是典型的观光旅游。下面以杭州桐庐的乡村旅游为景观依托型乡村旅游的代表进行实践研究。

二、杭州桐庐乡村旅游满意度研究

(一)研究方法

调查采用的方法是人员现场发放问卷采样。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3 000份问卷,回收2 995份,有效问卷2 989份,问卷回收率为99.83%,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9.79%。问卷发放地点包括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大奇山等主要景区人流密集点、县城人流密集的广场、百货商场及超市等地,调查对象包括外地游客、外来人员、本地游客、学生等。然后,将采样数据输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所需的统计结果,在问卷统计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总体满意度的主因子。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确定游客满意度市场细分变量,并以此构建虚变量,对总体满意度进行多元回归,通过对回归系数的比较分析判别不同细分市场的满意度差异。

1.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笔者对7个游客服务满意度评价变量(景区服务、导游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休闲娱乐、购物及其他)进行缩减,KMO值为0.900,并通过球形检验(p<0.005),表明数据具备因子分析条件。以特征根1为截取数据,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结果显示,只有一个因子景区服务的累积方差解释比例为72.1%,并对其进行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检验,因子信度为0.935,处于较高水平。

2.游客满意度细分变量的确定

为了判别总体满意度评价差异的旅游行为变量(见表1),以满意度作为因变量,以游客旅游行为变量作为因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旅游行为变量中旅游次数和旅游花费的不同因子水平上旅游者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显著。因此,把旅游次数和旅游花费作为满意度细分变量。

注*Sig值<0.05;**Sig值<0.01。

3.基于旅游者行为变量的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首先进行虚拟变量确定,采用虚拟自变量回归分析法逐一对每个因子进行分析。

根据对主成分分析法所得的景区服务(x1)的得分值,1~2次为constant,500~999元为constant即参照组,以3~4次(x2)、5次以上(x3)、500元以下(x4)、1 000~14 99(x5)、1 500元以上(x6)为虚拟变量,构建2个虚拟多元回归方程:Y=1.107+0.468x1+0.141x2-0.238x3Y=1.068+0.452x1+0.186x4+0.289x5-0.131x6

(二)研究结论

以上两个回归方程表示游客对桐庐总体评价较好,平均满意度高于1。从游客行为方面看,游客旅游1~2次满意度最高。花费在500~999元满意度最高。1~2次平均满意度为1.12比3~4次、5次分别高出0.98、0.88。500~999元平均满意度为1.07比500元以下、1 000~1 499元、1 500元以上高出0.88、0.78、0.94。

三、杭州桐庐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知,桐庐的核心吸引力表现为景区要素,游客的满意度主要是来自景区服务质量。游客初游率较高,重游率较低,游客随着时间延长满意度有所下降。为了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提高重游率,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针对其核心吸引力即景区要素,以4个子模式即管理模式、产品发展模式、资源开发模式、营销模式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整合,形成运作体系。这里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双头鹰式管理模式。双头鹰式管理模式是指一头看政府、一头看市场,一头看国内的乡村管理文化、一头看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有利于取长补短。桐庐的乡村旅游也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但随着外部市场机制发育的不断完善,乡村各种专业组织形成规模时,就要逐步采用市场参与,间接调节,取代部分政府职能的模式。目前,桐庐的乡村旅游仍是一个过路市场。游客在此停留的时间很短,旅游花费也较低,要想增加驻留天数,提高重游率,就要在产品发展和资源开发模式中改进桐庐乡村旅游项目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布局分散、产品单一雷同、资源利用保护与旅游开发不协调的缺点。实行产品多样化发展,形成以丰富的山水景观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开发出囊括行、游、住、食、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旅游产品。围绕山水主题可以形成农家生活体验、户外拓展、乡村田园风情等乡村旅游系列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市场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以及凝成一条龙或一体化的乡村旅游生产和服务,从而必将推动桐庐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要加强景区间的联动合作,发展深度旅游,注重生态保护,向休闲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转型。在营销方面,桐庐没有形成整体营销网络,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与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附近的知名景区(点)联系不密切,致使乡村旅游营销乏力,因此,桐庐的营销模式应该借助网络进行推广。比如2010年刚刚开始的新型旅游营销方式———秒杀、团购,很适合运作不成熟有待发展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各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已经逐步开始了对旅游产品推出秒杀、团购牌来吸引游客。桐庐可以与各大电子商务平台联合实行秒杀营销手段,借此推广自己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在进行营销时一定要注意信息发布准确透明,对活动参与流程把控严格,注意细节设计和危机预防。

参考文献

[1]唐代剑.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2(3).

[2]周绍健.浅析农业旅游中文化内涵的地位及创新[J].北方经济,2007,(5):25-26.

[3]余向洋,沙润,胡善风,程菻.基于旅游者行为的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屯溪老街为例[J].消费经济,2008,(4).

浙江省杭州市 篇8

一、高校国际意识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际意识概念涉及范围较广, 包括国际政治意识、经济意识、文化意识等, 其是关于国际世界的一种主观映像。总体而言, 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高校对国际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升。目前高校践行国际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有课程教育和课外活动两类, 前者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等, 后者主要包括各类课外活动、学术讲座等。受特色、建设重点和专业设置不同等因素影响, 各高校国际意识教育发展和普及程度也各异, 总体基础亦较薄弱。《当代大学生国际政治经济视野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生金融危机认知与应对调查报告》一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时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多数学生对金融危机只进行了浅层次的关注, 没有深层次研究政治经济问题的主动性”[1];硕士学位论文《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国际意识培养研究》中针对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国际意识情况及培养现状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的国际意识基础弱, 经常关注国际时事的学生比例只有39.1%, 国际意识未被学生广泛了解和熟知”[2]。

通过分析下沙高教园区高校国际意识教育现状, 也可看出其在国际意识教育现状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 国际意识基础总体较弱。

大学生学习国际意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 深层次背景分析能力欠缺;学习渠道少、理解度浅, 信息接收主要来自网络快餐文化, 缺少纸质媒介、专业书籍等阅读, 往往导致“浅尝辄止”。

(二) 缺乏国际意识培养载体, 或已有载体发展不成熟。

当前与国际意识教育紧密相关的课外活动, 代表性项目有“模拟联合国活动”。以浙江省为例, 已拥有模拟联合国协会或已组织参加过模联活动的高校有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 涉及高校数量较多。以浙江大学为例, 其举办的“浙江大学泛长三角地区模拟联合国大会”发展已较成熟, 规模和影响力较大。至2015年, 下沙高校模拟联合国大赛也已举办十届, 规模逐渐壮大, 组织逐渐成熟。但受起步晚、支持力度不大、专门人才缺乏及支撑活动开展的相关专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 载体影响力和辐射范围还有待拓展, 其中部分高校还存在活动周期、频率不固定等问题。

(三) 现有高校课程体系中, 国际意识培养的专门课程开设较少, 课程知识结构和体系不完整。

作为开展大学生国际意识教育的主体机构, 现有高校都以“两课”和形势与政策等非专门课程为主, 针对学生进行的国际意识教育, 除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已开设较多涉及国际意识教育的课程外, 其余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基本较少或未设置此类课程。

(四) 高校培养力量薄弱, 队伍不稳定, 结构不合理。

经对区内高校涉及国际意识培养的队伍情况进行了解, 除专业教师欠缺外, 作为承担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辅导员队伍, 受本身日常管理工作量大的影响, 再加上缺乏专业学习和系统知识, 知识技能讲授受限, 致工作多局限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等领域进行展开, 缺乏进行国际意识培养的应有维度和动力。

二、高校加强国际意识教育的对策

(一) 高校需积极重视学生国际意识教育, 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相对于以往更突出国际意识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模联活动为例, 区内大学生参与者知识较为丰富, 应变能力强, 但整体来看受到专业知识结构缺失的限制。对此, 高校在鼓励学生加入活动队伍、重视队伍稳定、实现良好更替的同时, 可专门加强课程教育等专业知识培训, 积极做好课程资源开放和共享, 扩大受众面。

(二) 加强国际意识培养的载体建设, 创新培养手段。

各高校要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国际意识培养和载体建设积极性, 促进有关社团组织发展创新。同时, 可充分利用区内高校集群优势, 促进跨校间载体资源整合, 拓宽载体学生培养范围;进一步增强载体独立性, 丰富载体课程教学内容, 并实现由课堂理论向课外实践转变。

当前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 原先传统的课程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育需求。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媒介传播手段, 坚持开放兼容, 可作为培养渠道拓展的重要方法, 并体现高效、快捷。

(三) 重视培养大学生国际意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大学生是国际意识教育的学习主体, 其学习主动意识是国际意识教育能否发挥实效的关键所在。高校需充分激发学生对国际政治、经济及时事等内容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习动力。对此可充分利用较丰富的留学归国教师和留学生资源, 通过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国外亲身经历和真实情况, 做好引导教育。

(四) 积极引进专门人才。在已有教师队伍基础上, 加强专门人才的引进力度, 壮大师资力量, 促进专业化建设。

综合来看, 包括区内部分高校在内的众多国内高校, 针对国际意识的教育力度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提升, 但仍存在专门人才缺乏、专业课程资源不足、优质载体数量不多等问题。国际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 针对国际意识的教育问题,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加强支持力度。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 国家间交往日益密切, 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 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具备较好国际意识人才的培养, 越发受到各国和教育机构重视。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我国高校也在日渐重视国际意识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国际意识,载体

参考文献

[1]傅玲等.当代大学生国际政治经济视野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生金融危机认知与应对调查报告[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浙江省杭州市 篇9

我国在2006年12月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 在会议上与会代表们提出了若干项关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与建议, 其中就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这一建议。在2007年的5月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在这些建议和政策中, 我们足以看到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程度。阳光体育运动是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而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的体育活动。具体而言, 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以改变目前的青少年体质日益下降现象为主要目的, 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最终目标, 全面考虑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学校体育活动。 (1) 它是学校体育课堂的补充, 是现今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延伸, 是学生在规定课时之外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参加的体育锻炼, 它与体育课相辅相成。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好与坏, 对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及促进体育教学的更好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国家和相关部门如此重视, 但是在个别地区及个别学校此活动并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本文试图对初中生的阳光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找出初中学生对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认识和特点及影响其参与的因素等,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同行们开展此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按照社会调查群体抽样方法分别选取临平一中三个年级共600名学生 (每个年级200名, 男、女各100名) 。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为了能够提高本研究的实践性、实效性与针对性,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检索。其中以“阳光体育”为主题可检索出1261篇文献, 再以“初中”为关键词二次检索 (在第一次检索的结果中进行) 结果为33条, 其中硕士论文为15篇, 核心期刊3篇。这些文献中更多的是以某一地区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对策。通过下载并研读, 我从中借鉴了一些研究方法及相关的研究思路, 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技术支撑。其中, 俞世军与陈冀杭的《杭州市中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 (发表在《浙江体育科学》2008年第1期上) 为本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上的借鉴。

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了随机抽样方法, 共发放问卷600份, 收回600份, 其中有效问卷600份, 有效率100%。同时, 对某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面访, 所有的调查于2013年12月截止。

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要求, 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数据通过excel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理与分析并制成相关表格。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认识

由表1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是比较喜欢的, 且有近1/2的学生是非常喜欢的, 其中非常喜欢的人数比例, 男生比女生要高, 这与初中阶段男、女生的生理特点是相吻合的, 这说明广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较高, 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同时由表2还显示分别有98%、96.5%、88%、85.4%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有利于增进健康, 保持良好的体形, 对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智力的开发有裨益, 能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说明广大学生总体上对从事体育活动锻炼的喜欢程度较高, 对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的意义也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

(二) 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人数情况

对收回的60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发现, 利用课外时间从事体育活动的学生有216人, 占36%, 偶尔参加的学生有316人, 占52.7%, 课外时间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有68人, 占11.3% (见表3)

由表3对比得知, 我校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人数的比例为88.7%, 其中男生优于女生, 而女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的问题比男生更为严重, 占到女生人数的14.7%, 这一现象不符合我国正大力倡导的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 应引起我校的重视。

(三) 学生对各运动项目的喜欢程度

由表4可知, 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最能吸引学生参加的运动依次是篮球 (33.1%) , 乒乓球 (11.3%) , 羽毛球 (1 0.3%) , 跳绳 (8.5%) , 足球 (8.3%) , 武术 (6.3%) , 田径 (6.5%) , 排球 (6.2%) , 健身操 (6.2%) , 其他 (3.5%) 。由此表看, 学生对项目的选择比例是多样性化的, 且流行的项目比较集中,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意愿以及喜欢各项目的人数比例而开设相应的阳光体育活动项目。

由表5的调查结果显示: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动机中, “休闲娱乐”和“增强体质”的人数占40.1%, “掌握体育技能”和“培养良好个性”的占28%, 说明我校学生对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作用的理解有一定提高, 但学生“为了体育中考取得高分”的人数比例非常高 (特别是九年级学生) 占到31.8%, 这也说明部分学生在被动进行体育锻炼, 不利于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对此, 应加大宣传体育价值与功能的力度, 在学生心中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五) 学生对我校体育活动情况的看法

在对我校6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我了解到, 我校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大多都无法进行, 有个别开设项目中又存在着学生不喜欢以至不愿意参加的情况。同时由于我校面积较小, 学生多, 个别场地、器材的有效使用率还不够完善, 提供给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条件不是很足, 可开设的项目相应不够丰富, 有些学生想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 却无法开展。由表6可知, 对于我校开展的课外阳光体育活动满意程度中, 有30%的学生表示满意, 52.8%学生表示一般, 而表示不满的占到17.2%。

1. 客观因素

由表7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客观上, 由于缺乏场地, 器材设施而影响到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比例占到了41.9%。这说明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的不完善, 已成为阻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同时, 学校在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上, 仍以文化知识的传授为中心, 学生课业负担重, 严重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也直接影响了活动的成效。

2. 主观因素

在主观上, 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兴趣, 无所谓、无必要等思想因素而影响了阳光体育活动, 此外全校师生在阳光体育活动上面的积极认识和主动性也不足。体育锻炼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建立,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学校体育的教学, 体育活动场所的开发利用运用还不够完善, 项目开展的种类和形式不够丰富或者多样化, 在对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方面, 还不能形成吸引或激发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机制。

四、结论与对策

(一) 结论

1. 参与率整体较好, 男生要好于女生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学生在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人数所占比例为88.7%, 这表明我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较好。再进一步分析, 发现参与活动的学生性别上男生要优于女生, 女生不参加课外活动的总数比男生更多, 占到女生人数的14.7%。

2. 学生运动兴趣广, 个性化需求凸显

从调查的数据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活动中最能吸引学生参加的运动依次是篮球 (33.1%) , 乒乓球 (11.3%) , 羽毛球 (1 0.3%) , 跳绳 (8.5%) , 足球 (8.3%) , 武术 (6.3%) , 田径 (6.5%) , 排球 (6.2%) , 健身操 (6.2%) , 其它 (3.5%) 。这说明, 现在的初中生在运动参与兴趣上比较广泛。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学生的个性化运动需要也逐渐凸显, 尤其是一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3. 参与动机整体好, 正确引导需加强

分析调查问卷, 我们发现问卷中选择“休闲娱乐”和“增强体质”的人数占40.1%, 选择“掌握体育技能”和“培养良好个性”的占28%, 这些证明了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动机还是相对健康的、整体上健康发展。但是, 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学生是为了体育中考能取得高分才参加阳光体育活动, 这也说明应试心理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学校与教师的正确引导还有必要加强。

4. 场地器材要补充, 活动氛围要营造

通过调查、座谈及实地调研, 笔者认为场地器材是影响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参与度的最大因素。一些项目由于场地的限制和器材的不足, 实践中无法开展, 因而也就影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活动氛围营造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事实证明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利于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 在提高阳光体育运动上必须增加体育场地、器材的补充与优化, 必须注重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氛围营造, 通过氛围来激发兴趣, 提高其参与度, 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 对策

1. 培育骨干, 提高组织有效性

实践证明, 在阳光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体育小骨干对于有效地开展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培育的形式上可以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体育小骨干的示范作用, 为了能更加有效性地加以培育采取了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定期培训中主要是根据阳光体育活动的具体任务与要求进行培训计划的制订。不定期形式的培训工作, 主要是根据各个活动项目的任务与要求, 灵活地安排培训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训过程中要解决好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 并且要依据培育对象的实情针对性地选择内容与策略。其中培育对象的选择上必须关注其思想品质、责任心、荣誉感等指标, 并且能在某一项运动上有较高的水平或者培育潜质。同时, 要给予充分信任。活动开展过程中, 体育教师要充分信任这些培育后的小骨干们, 大胆地使用他们, 充分发挥出这些骨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时, 教师可以将可集合整理、指挥、调动队伍和保护并帮助领取器材等工作交给小骨干们负责, 在活动的评价过程中也适当地将骨干学生的权重提高, 从而多方面地强化骨干学生的骨干与示范作用。

2. 明确责任, 构建监管一体化

我在研究中发现, 一所学校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好“阳光体育”, 那么各部门必须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仅仅靠体育组的几名老师是无法实现的。同时, 在活动的监管体系上要力争形成一体化:学校要专门成立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负责对全校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实施过程中要能统一协调 (场地、器材、活动内容、人事安排等) , 对发现的问题能够指出不足, 提出解决办法。此方面, 构建了五看三配合的监管体系。五看:一看活动时间是否充足;二看组织管理是否合理;三看活动内容是否完成;四看场地器材是否配足;五看教师参与是否积极。三配合:班主任是否配合, 领导干部是否配合, 其它学科教师是否配合。通过这“五看三配合”的管理理念, 笔者所在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3. 多元评价, 强化氛围营造

评价对于一项活动而言非常重要, 其不仅仅是检测结果的手段, 更是激发与进一步提高活动影响力的途径与方法。对于阳光体育活动来讲同样适用, 为此我校进行了多元化评价。实践证明, 评价对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学校除了要求教师进行每日阳光体育活动检测与评比外, 还将阳光体育活动纳入教师专项考核内容行列之中, 将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情况作为学年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的评选依据。此举不仅在学生中树立了集体活动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在教师中也提高了阳光体育活动组织与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除了有效的评价方法之外, 活动氛围的营造也非常重要。为此, 学校体育组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充分利用校园“阳光体育节”这一载体, 创设了人人参与的活动氛围, 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阳光体育精神”所带来的兴奋, 凝聚团队精神带来的感悟, 巩固与加深了自我健身意识的提升。体育组还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适当调整体育活动项目的比例, 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肢体接触频繁的项目, 男生选择人数较多, 而女生选择的项目多与“健”和“美”有关, 并注重效果, 应引起重视, 创造条件来满足学生的愿望。为了使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提高运动竞技能力, 学校应开设体育选修课或体育运动俱乐部, 吸引学生目光, 调动学生的主动锻炼欲望。另外还可以吸收其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

浙江省杭州市 篇10

我们听取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有关幼儿园园长的经验介绍, 并参观了杭州市上城区有代表性的省级示范园和德清县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这次学习考察收获颇丰, 特别是德清县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管理方面, 有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

1. 政府主导, 公办为主。

浙江省各级政府坚持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保障范围, 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 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坚决制止将幼儿园推向社会或出售给个人, 有效地规范和加强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浙江省各级政府出钱建立乡镇中心幼儿园, 由当地教育局管理。以德清县为例, 德清县现有幼儿园33所, 其中公办幼儿园25所, 民办幼儿园8所。2004年底, 德清县100%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独立建制, 并由乡镇政府举办;目前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省三级幼儿园标准以上;此外, 所有农村低保、城镇特困户家庭幼儿和残疾幼儿通过“教育券”的形式免费入园。

2. 明确责任, 理顺机制, 归口管理。

德清县政府和教育局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规定, 农村中心幼儿园必须由政府举办, 原附设在小学内的幼儿园与小学脱钩, 中心幼儿园实行园舍、资金、人员三独立;中心幼儿园全面接管个体办、村小办的村幼儿班, 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由乡镇政府任命, 园舍和搭建设备由乡镇政府和村委提供等等。在政策的保障下, 教育行政部门先后接管了由小学办的乡镇中心幼儿园12个, 私人办的村幼儿教学点66个。

3. 列入规划, 大力扶持。

杭州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1000万元, 用于全市范围内学前教育达标和强区、县 (市) 、学前教育先进乡镇 (街道) , 新评上省一级幼儿园、市农村示范性幼儿园的奖励;扶持乡镇新建公办中心幼儿园 (含分园和教学点) 、市区农村公办幼儿园的新建和改建。

杭州市上城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300万元, 用于奖励先进和扶持各类幼儿园建设。评上区学前教育先进街道奖励15万元, 评上区学前教育达标街道奖励10万元, 新评上省示范性幼儿园奖励3万元, 其中民办、街道办和部门企业办幼儿园再增加2万元;街道新建幼儿园扶持经费按每班10万元的标准给予街道一次性补助, 街道办幼儿园改建扶持经费按每班2万元标准给予街道一次性补助。各幼儿园主办单位安排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本区小学预算内的生均公用经费的三分之一以上, 目前已由2007年的150元/年·生提高到170元/年·生。

德清县从2002年起, 对新建的改建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实行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同等的建设补助标准;2007年起, 县财政每年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100万元, 并逐年递增10%;2008年起, 县财政和乡镇配套出资设立了农村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 平均每生每年150元;2009年, 县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200万元, 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为200元/年·生, 由县、乡镇各承担50%。

(二) 完善保障机制, 稳定师资队伍

杭州市上城区幼儿园保育费全部上缴教育局, 教育局再按每个班两教一保的标准划拨工资费用, 即教师6万元/年·人、保育员4万元/年·人、工人2.5万元/年·人的标准将资金划拨到各幼儿园用于教职工工资发放。此外, 各幼儿园主办单位按年人均2000元标准设立学前教育人才建设专项经费, 专门用于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

德清县根据乡镇人口以及幼儿园办学规模, 合理确定幼儿教师编制。人口在5万以下的乡镇, 中心幼儿园落实3-4名公办教师编制;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乡镇, 中心幼儿园落实5-6名公办教师编制 (以上编制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调整统筹中解决) 。并于2007年明确规定了农村幼儿园园长享受小学副校长的职务补贴及通讯费补贴;2007年起, 县财政安排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奖金福利人均每年9000元;2008年起, 县财政安排经费给予农村非公办教师人均年度福利补贴1500元, 同时规定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福利人均每年不少于16000元, 并享受免费体检。同时, 实施城乡幼儿教师“上挂下派”、“结对帮扶”活动, 促进城乡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成长。

(三) 强化学前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浙江省幼儿园各种自制的基础设施, 更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幼教名园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德清县武康镇上柏中心幼儿园以“区角活动”为载体, 他们充分利用空间, 午休室搭在阁楼上, 剩余空间用来设置自主活动区域, 教室里布满了为孩子们摆放玩具的固定区域, 在这里, 孩子们可以完全自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进行玩耍, 尽情享受。此外, 洛舍镇中心幼儿园是政府从私人手里收购回来改扩建为中心幼儿园的, 除了宽敞的户外环境及丰富的户外活动设备外, 室内活动以“区角活动”为载体, 设有“宠物区”“建构区”“娃娃家”“操作区”等。小孩可以扮演医生给病人看病, 充当售货员卖东西, 变成厨师给客人制作食物, 当“艺术家”看图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画等;该园教师还充分利用本地企业剩余的木皮等原料指导孩子制作喜欢的手工艺品。这样, 学生们都有兴趣来幼儿园学习, 因为这里有许多他们感兴趣的而又非常有益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

二、几点思考与建议

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性质,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学前教育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政府有义务也有责任把这一事业做好, 不能把学前教育的责任完全托付给社会。全国各省市的经验与教训和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足以证明, 离开政府的扶持, 要办好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很难。借鉴浙江省先进经验和联系我省实际, 对如何促进我省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 争取政府出台有效的政策, 落实城镇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制度

各市县在新住宅区建设、旧城改建、撤村建居时, 要根据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修订版) 》的要求, 规划建设好与居住地人口相适应的公立配套幼儿园, 并做到与其他建筑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二) 争取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 保障学前教育正常发展

我省幼儿园大多数幼儿园紧靠收取有限的学杂费维持办学, 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经费缺乏的困难;很多园所的设备设施简陋、陈旧, 办园条件差甚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教师工资待遇低, 教师岗位培训跟不上等等, 甚至为了生存不惜压低教育成本, 克扣幼儿伙食费, 严重影响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 在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中安排学前教育经费, 并做到逐年增长, 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 用于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建设, 扶持优秀幼儿园, 培养培训幼儿园保教人员, 奖励学前教育先进市县 (区) 、乡镇。切实保障公办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所需, 保障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保障幼儿园建设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的专项经费。

(三) 争取政府给予幼儿园教师编制, 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幼儿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但实际上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均等的, 幼儿教师应尽的义务多、责任大, 而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 特别是因为幼儿园教师无编制给幼儿教师造成很大的冲击。近些年幼儿教师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一大批优秀的幼儿教师纷纷调离幼教工作岗位, 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各级政府应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使幼儿教师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 以保证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

(四) 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提高我省学前三年入园率

2010年是国务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 (10年) 终期目标评估年, 我省各项教育指标中学前教育达标率最低, 2008年学前三年入园率才46.9%。农村学前教育是我省幼儿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也是我省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重点。市县 (区) 、乡镇、村要把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纳入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规划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建设覆盖整个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网络, 全面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水平。当前各市县要尽快做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规划, “十二五”期间每个乡镇都要建设1所以上的乡镇中心幼儿园, 发挥培育幼儿和指导乡镇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乡镇政府负责举办中心幼儿园, 筹措办园经费, 要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教育器材及教师等资源, 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办幼儿园。

(五)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与指导, 提高我省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上一篇:权利意识下一篇:公司财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