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制

2024-07-08

设备点检制(精选六篇)

设备点检制 篇1

中色科技重大成套技术装备研制基地(下称成套公司)是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色科技)下属的专门从事生产制造、组装有色金属如铝、铜、钛等的压延和精整加工设备的单位。成套公司推行设备点检制到现在走过了一年的时间,根据企业生产特点,不断探索和完善管理工作,设备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1 点检制概述

点检制又叫点检定修制,是在设备运行阶段开展的一种以点检为核心的现代维修管理体制,称作设备全员维修(TPM),它是通过点检人员借用一定的手段,按照制定的标准定点、定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态,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和劣化趋势,根据预防维修的原则,按照设备的状态,确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以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延长设备寿命的一种制度和管理方法。这种体制中,点检员即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管理[1,2]。点检、操作、检修三方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是设备维修的责任者、组织者和管理者[3]。

2 设备点检制的实施

为了贯彻实施设备点检制,公司经过调研学习、培训、调整机构设置、制定点检制度和点检标准等准备阶段,并在之后一年的点检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执行方式,整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进行分析和介绍:

(1)调研学习。为了贯彻实施设备点检制,公司首先安排了设备管理的相关领导,及设备管理和维修组的骨干成员对上海宝山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实施设备点检制单位进行了考察和交流;另外,组织机动科5名成员参加2009年3月份中国铝业集团公司在中国铝业兰州铝业分公司举行的点检制培训班,以此储备点检知识和经验,培养设备点检制实施人员。

(2)机构设置。点检管理机构是正常进行点检工作的基本保障,为了切实推进设备点检制我公司把原有的设备科人员重新调整了人员设置。我公司原有的进行设备管理的机构是机动科,机动科下分三个组分别为设备组、电工维修组、机械维修组,其中设备组主要负责设备保养计划、检修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检查,电工维修组主要负责设备电路故障维修及其它工作,机械维修组主要负责设备机械故障维修及其它工作。

(3)培训。设备点检制是设备全员维修,为了贯彻实施全员思想,我们首先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在之前的设备管理工作,除了设备的基本保养有设备操作人员参与外,设备故障无论大小都是有机动科成员来完成,并且基本上属于事后维修。机动科仅有的12个成员基本疲于设备试机接线或维修小的设备故障,关键大的设备发生故障往往因为缺少人手,延长维修时间。而此次培训就是为了让设备操作人员参与设备管理,改变固有的工作习惯,要求设备操作人员除完成生产工作意外必须完成设备的日常点检工作。因为,设备操作人员最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操作人员参与设备的日常点检不仅可以更详实的掌握设备状态信息,同时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可以及早发现设备故障的前期征兆,从而及时维修避免故障范围的扩大错过修复时机;同时,设备操作人员参与设备保养,也促使他们更加爱护设备,从而提高设备保养质量,进而降低设备故障率。

(4)设备分类。为了更有效的对设备进行管理,我们根据设备发生故障后和停机修理时对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影响的程度与造成损失的大小,将设备划分为三类,对于不同分类的设备,采取的检测方式也不尽相同[2]。

重点设备(A类设备),这种设备品种累计数约占总数15%左右,而资金累计数约占总金额60%左右,它们是管理对象中的重要管理内容和目标,必须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集中力量和优势对其进行管理,这类设备管理好坏,就能显著决定着整公司设备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着生产进度。济南第二机床厂生产的XK2145/16型动梁龙门铣、交大昆机TK6920型落地镗铣床、捷克斯柯达生产的HCW-200NC落地式镗铣床,这三台设备是加工40吨以上的工件尤其是轧机牌坊必不可替代的设备,大的工件加工生产周期比较长,也设备安装试机首先安装的零部件件,因此大件的生产工期直接影响整台设备的生产周期,所以牌坊等大件的加工设备定位A类设备;车间36米跨设备装配区的德马格生产的两台QD150/32t的双梁桥式起重机是1600mm热连轧及更大型轧机设备安装试运行和重量在50t以上的零件加工吊装不可缺少的设备,所以也定为A类设备;车间30米跨是我公司唯一的液压装配区,所以该区唯一一台起重设备QD50t/1.2t型双梁桥式起重机,定为A类设备。空压站两台空压机,是车间生产和装配所用压缩空气的来源,压缩机如果发生故障,车间80%的设备都要停产,所以也定为A类设备。

主要设备(B类设备),这种设备品种累计数约占总数的35%左右,资金累计数占总金额的30%左右,它们是管理对象中次要管理目标和内容,应在管好A类设备的基础之上,对这类设备加强管理,这可使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更加完善,济南第二机床厂生产的XK2430/8型数控龙门镗铣床,桂林机床厂生产的XK2325/5型数控龙门镗铣床,武汉重型机床厂生产的TK6513B型抱台式镗铣床,济二生产的TK6913型落地式镗铣床,露天跨天车MDG50/10-42龙门起重机,V40加工中心,Z3080×25型摇臂钻床,以及车间24米跨QD50/12.5t双梁桥式起重机等一些设备,虽然没有A类设备重要,但这些设备的运行状况也对生产进度有直接影响,是主要设备。

一般设备(C类设备)是指除A,B类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这类设备品种累计数约占总数的50%左右,而资金累计数只占全部资金总额的10%左右,这是设备管理对象中的不重要的管理内容,对管理水平影响很小,对这类设备无需多投精力进行管理。

(5)标准制定。点检标准包括设备的点检部位、点检内容、点检方法、点检周期等,它是点检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各种点检计划的依据[3]。点检部位的选择原则是设备的关键部位、易泄漏部位、易受介质腐蚀部位、易损坏部位、运动部位、润滑部位,与原材料接触部位等。要合理确定检查点数量,选择的检查点数量过多,经济上不合理;过少,不能很好的达到维护设备的目的。点检内容主要是设备的压力、温度、泄漏、给油脂状况、异音、振动、磨损、松驰等。点检周期的制订依据是点检周期应根据设备类型(A类重点设备,B类主要设备,C类一般设备),设备每月运转情况,设备的工作环境,设备润滑状况,设备故障情况等来确定。

(6)点检实施。为了确保设备点检在我公司的有效实施,我们设立以下几个环节

(1)设备点检。设备点检人员根据点检计划,沿着制定好的点检路线,使用指定点检工具和点检方法对设备的点检部位和点检内容进行点检,并做好记录;设备操作人员根据职责完成设备的日常点检,并完整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和点检记录。

(2)点检监督和检查。设备处长和管理副总每周不定时的对设备点检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按照《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套公司设备点检制实施奖惩方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

(3)信息反馈。设备点检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把设备点检信息和运行信息及时反馈和汇总,准确实时掌握设备主要部件运行状态,从而制定相应的保养和维修计划。

(4)讨论和改进。根据我公司的情况,设备点检制刚开始实施,因此各项标准和制度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因此,设备处要求设备点检人员周一至周四每天下午16:30至17:30召开设备点检讨论会,每位设备点检人员汇报自己的点检情况,针对遇到的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和什么工具解决的,有合理之处提供给大家借鉴,点检过程中遇到困难,大家讨论解决。每周五下午16:00至17:30分,举行设备机长和设备点检人员参加的讨论会,通过讨论会,设备操作人员和设备点检人员加强了沟通,对设备运行的动态状况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为下一步的制定和改进设备保养和维修计划打下信息基础。通过讨论会不仅充实了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还在短时间内大大提高了设备点检人员的设备点检和设备管理水平,还为设备点检制在我公司尽快发挥效能起到了很大作用。

3 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

实施设备点检制以来,大部分设备关键部件运行状态都能掌握,基本实现了预防维修,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另外,因为对设备关键零部件状态信息的实时掌握,及时购买和储备零部件,避免了以往设备维修过程中等待零部件现象的发生,大大缩短设备维修时间。对设备小的故障和磨损及时的修复,避免零件的加速老化和损坏,延长零件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节约设备维修成本。

但是,因为设备点检制刚刚实施,制定的设备点检计划,点检周期还有点检部位还有不合理之处;掌握了零件的运行状态信息但是还不能准确掌握零件的老化和磨损规律,导致零件的更换时机不能恰到好处,还存在一定的过修和欠修现象。

4 结语

点检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设备维护管理手段,在同一平台上以数据库方式统一管理,可有效利用点检工作采集到的信息,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检修费用和检修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俊杰.设备点检工程[M].北京:冶金出版社,1992.

[2]宋进.现代化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点检定修制.北京:冶金出版社,2003.

浅谈“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 篇2

“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是一种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技术,主要区别在于其目的和内涵。

检查的目的是发现设备存在的异常状况,在过去,技术装备水平和检测手段简单落后,有经验的检查人员只能用耳朵听,眼睛看,用手摸,对设备状况的了解很大程度依赖于经验。现在技术水平提高了,监察人员可以用测振仪、测温仪等先进手段检查设备,检查结果也比较准确。但是我们并不能说这种检查就是点检,因为检查只是发现设备异常的一个过程,而点检的目的,是通过操作工和设备点检人员对设备的巡视检查和定期检查,摸清设备运行的规律,制定经济合理的维修对策,通过全参加与管理,使设备经常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点检不但对设备的检查方法提出了科学的要求,而且对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点检的实质是将设备管理的重心下移,是一种实事求是、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该模式的建立,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2、克服传统设备管理方式的弊端,使设备管理更科学、更经济、降低维修费用、降低库存及采购成本

“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与传统的设备管理相比,更科学、更经济。

譬如,同样是全员设备管理,我国传统的设备管理,制度很多,写得很细,但职责不清,很难管具体。而“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要求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三方分工明确,职责清晰。

同样是设备检查,传统设备管理方式下,巡视检查的工作主要由维修工人承担,操作工和设备技术人员很难对设备作系统检查和技术分析,检查人员将发现的设备异常向上级领导汇报以后就完成了任务。至于什么时候去检查、检查哪些项目、发现设备异常后什么时候报告、怎样处理等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检查的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检查人员的素质和态度。而“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的检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量化和标准的作业制度,不管检查人员的实际情况如何,到了规定的时间就必须完成规定的检查作业,并按规定的要求分析、处理、报告检查中发现的设备异常情况,做好工作记录。如果检查人员凭现有的条件对设备异常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检查人员有责任请求精密点检人员对设备异常作进一步的检查分析,直至找到四设备异常的原因,提出处理设备异常的具体意见。

同样是设备维修,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中,先进一点的实计划维修。不可否认,计划维修方式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不少企业现在还在部分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但这种维修体制带来的不良结果是难以估计的。特别是在设备没有备用机组的流水作业过程中,如果设备在计划检修以前出故障,企业就会面临停产抢修的威胁,如果设备能挺到维修期,许多情况下,要么设备损坏已经很严重,一些部件已经失去了修复的机会,要么设备技术状况尽管不错,但也得按计划更换或维修,都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

而“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模式提出的是预制维修,它用一种制度来保证我们取得比较准确的设备异常信息,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从而避免设备维修不足和过剩维修,减少抢修。

所以说,与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相比,“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更科学、更经济,更能满足现代生产作业方式对工艺设备的要求。

3、真正做到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保证生产设备的可靠高效运行

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设备事故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要设备开动起来,系统本身和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都会以各种形式对设备施加影响,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发生变化。有些影响是正面的,如新设备的磨合、维护保养,以及改善设备的外部环境等等,这些影响有利于设备的运行。有些影响是负面的,如磨损、腐蚀、材料老化、操作不当等等。当这些因素的影响超过设备自身的承受能力时,设备运行就会出现异常变化。像人在生病时会咳嗽、发烧一样,设备在故障的早期会出现振动、噪声、温度变化等表象特征。除出现意外且严重的机械动力干扰和不可抗力引起的突发设备事故无法预防以外,设备的劣化趋势都是缓慢的、渐进的、有规律的。专业点检人员的点检工作就是通过长期的跟踪,记录设备运行的特征数据,将其绘制趋势图形,从而捕捉设备出现异常变化和故障的信息,预防事故的发生。

企业从推行“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开始,要陆续为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人员以及操作人员配备常用的测振、测温和其他检测仪器,严格按照点检程序作业,设备事故就会逐年下降,成绩显著。

4、设备管理信息化

“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的核心就是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时掌握设备的工作状况,在合理分析和综合利用设备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制定维修方案提供维修保证。通过设备管理信息化,使各类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和维修工作状态,为设备管理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5、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克服传统设备管理方式的弊端,使设备管理更科学、更经济,从而降低维修费用、降低库存及采购成本,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障生产设备的可靠高效运行,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摘要:论述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通过该模式的建立,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与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相比,“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更科学、更经济,更能满足现代生产作业方式对工艺设备的要求,真正做到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保证生产设备的可靠高效运行,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浅谈点检制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 篇3

一、建立健全各类设备点检管理制度和点检作业标准

每台设备必须确定明确的日常点检项目和专业点检项目, 设备操作者和当班维修人员为日常点检员, 设备专业维修人员和专职设备工程师为设备的专业点检员。依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资料, 以及国内外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 编制了设备日常点检表和定期点检表。表中对点检部位、点检周期时间、点检内容、责任人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保证了点检时不漏项, 做到有据可依, 责任可查。随着点检工作的深入, 将逐步完善点检标准, 如设备部件点检周期的调整、易损件更换周期调整等。以全员参与为原则, 岗位操作工、当班维修工、专业维修人员和专职设备工程师“四位一体”, 实行岗位点检和专业点检相结合的制度。

二、明确各岗位责任制和相互关系

1. 一线人员和岗位点检的关系

操作工和当班维修人员是日常点检的执行人员和设备第一监护人, 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条件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80%的设备故障信息来源于一线人员;以一线人员为主岗位点检是设备点检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检工作的频率为每小时一次。他们必须熟悉生产设备的结构, 掌握相关的设备基础知识, 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观察力, 能借助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判断出设备的异常情况。这些体现了全员设备维护管理的特征。

2. 岗位点检和专业点检的关系

岗位点检和专业点检是定检定修的重要组成部分, 岗位点检强调广度, 专业点检强调深度。专业点检是每周、月、季、0.5年、1年对设备核心部位进行点检。具体的工作由专业维修人员执行, 遇到问题无法处理时, 由专职工程师处理。专业点检人员既从事设备点检, 又负责设备的管理, 具备自主管理设备的素质和维护保养设备的基本技能。

三、精细设备点检综合提高设备效率

1. 明确日常维修和定期维修

设备维修分为日常维修、定期维修、抢修。日常维修通常在生产线停机时间在4h以下进行, 日常维修工作计划来源于日常点检记录和设备隐患的检查等, 时间由设备部门的维修人员自定;定期维修按年度拟定的设备检修计划周期进行, 具体日期是固定的, 每次定修时间一般不超过48h, 定修计划的来源为设备周期管理项目、劣化倾向管理项目、日常点检结果、设备生产安全改善、技改项目、上次检修遗留项目等, 定期维修内容由设备员提前15天制定。

2. 认真开展点检工作, 做好点检记录管理

设备的点检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长期点检, 日常点检根据不同设备的点检项目、方法、要求进行。专业点检员要对本责任区的日常点检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 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向有关人员反映, 将设备故障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杜绝事故发生。做好设备点检记录, 记录的内容必须真实、完整。对故障的处置须详细说明, 必要时图示, 并整理分类归档, 便于查阅, 也为编制设备的大修技改计划和定期维修项目提供重要依据。

3. 加强检查考核, 定期召开设备例会

为保证点检工作做好做到位, 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考核, 并制订了评价指标和管理目标, 用“故障频率、设备有效运行率”两个指标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故障频率=发生故障次数/设备月实际工作日, 设备有效运行率=Σ (故障停机时间) /Σ (故障停机时间+月实际工作时间) 。管理目标为故障频率≤2次/天, 故障停机率≤2.5%。技术人员将点检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设备部门每月定期召开设备例会, 通报上月的设备和设备故障分析情况, 选出某些设备故障的处理方法在会上进行讲解, 使每个班组都能够了解和掌握, 提高员工对设备的认知和保养能力, 每月将设备故障出现次数最多的部位确定为技改专项, 并在下次设备例会通报改进效果。

4. 加强备件管理

各专职工程师根据月、季、年的点检纪录和设备维修记录每半年调整各类备件的使用周期和库存数量, 同时收集技术资料, 对备件的规格、合同、质量把关。备件的领用由各专职工程师来确认, 并对换下的备件进行技术鉴定、维修或报废处理;根据每月的库存量、点检纪录和设备维修记录确定备件的申购, 在规定期限内实施到位。积极寻找各种备件的国产化途径, 以降低维修成本。

四、结语

设备点检制 篇4

1. 点检制, 是用人的经验观察和检测

仪器的检测, 在一定的标准下, 按周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检测, 找出生产设备异常点, 发现故障和事故隐患, 了解设备运行规律和运行状态, 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维修和调整。使生产设备保持规定的生产功能和技术性能。并通过优化生产设备运行环境, 延长其使用寿命。避免设备事故和故障发生的一种设备维护管理方法。它是以点检为核心, 以预防维修为基础的全员设备维修管理体制。

2. 大连大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

称股份公司) , 在电子枪生产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 实施的点检制, 是以主管设备的分厂厂长为主要负责者, 由设备技术员组织, 以分厂维修人员为主, 由设备操作者和设备调机员具体操作实施的设备点检制。这种点检制是根据电子枪生产设备的特点来进行。它有利于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使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3. 电子枪生产设备的特点:

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调整精、要求环境洁净度高、对动力源要求高 (气体压力稳定;电流、电压波动小;环境湿度恒定;纯水流量稳定;冷却水温度恒定) 。

二、点检制的责任分工

1. 点检制的总体思想

(1) 坚持预防为主, 改变以往维修为主的传统思想,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2) 点检制的全员性, 凡参加电子枪生产过程的人员都要参加设备的维护工作, 设备操作者和调机员参加日常点检、周点检、月点检和设备年大修保养。发现设备出现的问题超出其能力范围, 由设备技术员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并报主管设备的分厂厂长。形成操作、调机、点检和维护四为一体的全员参加的设备维护体制。

(3) 将管理重心下移, 点检人员是最了解熟悉现场设备的运行和技术状况, 对设备故障情况最有发言权, 是预防和发现故障的关键因素。这从中改变了以往多层次多环节的设备维护。达到了信息反馈畅通。使使用与管理脱节的现象得以解决, 把设备隐患和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2. 点检制的责任分工

(1) 分厂各班组, 班组长组织本班组设备操作者、调机员实施生产设备的日常点检、周点检、月点检的具体操作。设备技术员组织各班组设备点检、检查和验收。

(2) 设备的年大修保养。根据股份公司下达的《设备年大修保养计划》。由分厂主管设备的厂长负责, 设备技术员组织, 以班组为单位, 设备操作者、调机员进行实施, 设备维修人员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设备技术员验收汇总。报主管设备分厂厂长。保证设备台台有人管, 人人有职责全员设备维修体制。

三、点检制的具体实施

电子枪生产设备的点检, 以班组为单位, 由班组长组织岗位操作者、调机员负责本区域内设备点检, 通过点检, 突出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倾向。及时发现一般隐患, 进行必要的维修和调整, 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1. 日常点检:

要求班组按照所承担的设备区域进行检查和调整、维修。遵守维护区域内的各项规定, 执行设备点检标准, 按规定要求完成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内容。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对不具备排除条件的, 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防止缺陷扩大, 抑制和避免突发故障, 杜绝事故的发生。

2. 周点检:

对设备的各电气控制系统, 机械系统、转动系统、排风系统、动力源供给系统、安全装置等进行检查。清理设备各部位的灰尘和污物。确保设备完好。排除日常点检时所遗留的不具备排除条件的隐患。

3. 月点检:

设备技术员和班组长进行协调, 对周设备点检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针对设备存在的隐患、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指导操作者、调机员进行处理。对不能处理的问题, 由设备技术员和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或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隐患,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设备年大修保养:

每年8月份, 股份公司, 按各分厂平时收集的设备运行动态趋势和存在问题, 制定下达《设备年大修保养计划》。电子枪分厂按《设备年大修保养计划》, 按点检制的分工, 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5. 设备点检原始记录和基础台帐,

点检原始记录是被监测设备真实状态的有效证据。设备历史状况、维修状况、故障状况的完整描述, 对设备维修、保养和故障排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也为编制《设备年大修保养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平时点检, 调机员要真实准确完整的填写《专用设备点检卡》、《设备运转台时记录卡》。字迹要清晰, 设备技术员进行保存, 便于查阅和信息共享。例如, 股份公司1983年引进日本东芝公司整套电子枪生产线, 在生产过程中有完整的点检、维护记录。因此在2003年的彩色阴极生产线建设中, 工作很快进入正轨, 在短时间内正式投入生产。

四、电子枪生产设备点检举例, 以黑化炉的点检为例。

1. 日常点检

(1) 工作前半小时内, 检查设备各润滑部位, 包括传送链的各转动机构、气缸、活塞。上一班次是否出现停产故障, 故障现象、原因。各操作开关是正常动作。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工艺器具包括显微镜、电子秤、钼舟是否完整。

(2) 正常生产时, 每班次两次检查。润滑油及油量确认。主要是传动系统包括减速箱, 有无发热现象, 润滑装置、管路等有无泄漏。动力源供给系统, 冷却水、氢气、氮气、高压空气等是否正常稳定。安全罩是否有异常声音。紧急停止装置是否准确动作。机械转动有无异常声响和振动。光电开关是否灵敏、动作。炉膛是否卡舟。排风系统是否正常。氢气加湿装置是否缺水, 水泵是否过热。炉子出口冷却水温度 (40~60℃) 是否正常。冷却水流量是否正常 (3.5L/h) 。各区炉温显示是否正常 (1010℃、1020℃、1010℃) , 炉子各安全火炬是否燃烧等。

(3) 下班前半小时内, 检查各工艺器具是否完整。对设备各部位杂物进行清理、擦拭灰尘污物。清理工作现场卫生。检查安全罩是否齐全有效。电源开关是否关闭, 气体阀门是否切断关闭 (如遇降温停炉时作此工作) 。

2. 周点检

(1) 电气控制系统的点检:检查调试设备的各电气开关、报警装置、自动检测装置、光电开关、保险丝、电磁阀是否灵敏动作、可靠到位。电机温度是否正常。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自动记录仪是否动作、记录准确。

(2) 机械部分的点检:检查转动机构是否缺润滑油。润滑是否良好。减速箱油面是否达到要求。活塞行程是否到位, 控制机构是否灵敏。

(3) 设备排风系统的点检:察看排风电机是否运行正常, 有无异常声音。排风管道是否畅通。

(4) 动力源供给系统的点检:察看纯水、冷却水、流量计是否指示正常, 并进行清洗。氢气、氮气、高压空气压力是否稳定, 流量指示是否准确。

(5) 安全装置的点检:察看黑化炉报警器是否灵敏、报警。用氢气检漏仪检查氢气管道接口、阀门是否有泄漏。长鸣安全灯是否畅通可点燃。

3. 月点检

(1) 根据设备周点检出现的各种情况, 在月点检时进行调整、修补或采取有效措施。如遇不具备维修条件的问题由班组长与技术员协调, 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或采取补救措施。如果情况严重可由分厂报股份公司制造部进行处理。

(2) 在月点检时如遇黑化炉加湿装置需清理 (三个月清理一次) ;温度需测量调整 (三个月测一次) ;炉芯管需清扫 (半年清扫一次) 。要进行清理, 测量调整和清扫。

(3) 清扫设备工作台面和周围的杂物、擦拭设备、清理工作时遗落的散件。工作完后由班组长检查, 设备技术员验收。

(4) 设备调机员根据设备日常点检;周点检;月点检情况填写《专用设备点检卡》。此卡由班组长签字后交设备技术员保存备查。

(5) 设备年大修保养:设备技术员根据设备日常点检;周点检;月点检的情况和设备劣化倾向, 进行汇总报股份公司制造部。由制造部下达股份公司《设备年保养大修计划》。分厂将按此计划内容各项要求, 按点检制分工对黑化炉进行年大修保养。

五、结论

大连大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枪生产设备已运行近三十年。设备点检工作在电子枪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明显显现。对股份公司生产经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设备点检制, 作为一种预防为主的主动设备维护管理方法, 是电子枪生产设备运行阶段设备维护核心。无论设备维修、国产化改造, 还是在设备状态管理、技术管理和资产管理中, 设备点检制都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振祥.推行点检定修制提高设备管理水平[J].山西冶金, 2003, (第04期) .

设备点检制 篇5

一、压缩机组三级点检管理评价体系的方案设计

为有效推进点检制管理的实施, 按照三级点检管理的要求, 由单位一把手亲自挂帅, 各部门协同管理, 按生产工序及地域划分区域;每个区域设立点检人员, 明确各级点检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并建立和完善压缩机组三级点检管理制度, 全面推行全员和全面质量管理, 形成了设备检查、状态识别、故障处理、设备维修的同步管理机制。

基于规范化作业的考虑, 结合压缩机组的运行特点, 细化压缩机组的分级点检管理方案, 制定点检判定标准和点检方法, 编制点检工作表, 分别确定了检查点、点检项目、点检周期和责任人;从三个层次规划出三级点检工作范围, 即操作人员的日常参数点检、设备承包干部的每日维护点检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每周精密点检, 设计出三个层次点检人员使用的项点检查工作表。所谓“项”, 是指对设备的检查区域切分, 如压缩机组划分有发动机、一级缸、二级缸、空冷器等项。所谓“点”, 是对项的逐点细分, 以发动机项为例, 分有点火线圈、空气滤芯等点。

1. 第一级点检

操作人员的岗位日常点检。重点部位、运行参数检查是该级点检的重点内容。操作人员每班次按照第一级点检工作表, 按时、按路线、按项点对运行设备进行检查, 逐项确认, 通过触、闻、听、看等手段, 检查设备运行中压力、温度、液位、振动值、润滑油消耗量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查验设备是否存在隐患及故障。

如NA500M40/6HOS-4天然气压缩机组的第一级点检项点分别是12项34点。点检表中的每项参数都对应有标准数值, 范围内为正常, 打“√”;超出范围为异常, 打“×”, 并在整改栏填明采取措施情况和风险评价。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转入第二级维护程序。

2. 第二级点检

设备承包负责人的每日点检。每台设备实行机长承包制。承包负责人每天带领机长按照第二级点检工作表所列项点对设备进行系统检查, 开展“十字作业”维护, 达到设备及附件无灰垢、油泥, 各润滑部位的油质、油量满足要求, 各连接部位和管卡无松动, 有关间隙、安全附件调整合理, 机身本体无浸蚀和锈迹的标准。

主要实施内容:各级进排气管线管卡紧固、支撑紧固、中体动静密封点泄漏、注油量、安全阀振动和泄漏、各级缸杂声和异响、卫生清洁等。

如G3608/7HOS-4天然气压缩机组的第二级点检项点分别是10项96点。范围内为正常, 打“√”;超出范围为异常, 打“×”, 并在整改栏填明采取措施情况和风险评价。同时, 负责解决第一级点检中反映的问题, 对当日无法整改的问题要上报第三级专业点检组备案, 写出月度运行及维护保养总结, 上报设备检修计划。

3. 第三级点检

专业技术人员的每周精细点检。每周三由主要领导负责, 带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精细点检小组, 通过精密仪器逐台对设备进行检查。重点对气阀温度、振动趋势、停机报警参数设置、紧固调整情况、发动机或电动机工况、油品润滑、泄漏等项目检测, 填写三级综合点检作业表。同时对第一、二级点检工作质量实施检查、评价, 根据点检考核标准进行月度考核。

如NA500M40/6HOS-4天然气压缩机组的第三级点检项点是12项124点。范围内为正常, 打“√”;超出范围为异常, 打“×”, 并在整改栏填明采取措施情况和风险评价。同时, 根据每次的检测数据绘制单台机组的温度、振动等趋势图, 便于对设备故障发生部位进行分析和改善。

4. 第三级点检中的油液检测

通过制定《天然气压缩机组的监测规程》, 建立天然气压缩机组油液评价方法。

通过长期开展运动黏度、闪点、水分、光谱分析、铁谱分析、酸值等六项指标的分析, 总结建立了压缩机油浓度、梯度界限值和发动机油浓度、梯度界限值等四个评价对照表, 形成了天然气压缩机组状态评价体系。通过研究元素含量和形态变化, 可以掌握相应零部件的磨损规律, 判断天然气压缩机组的零部件使用寿命, 指导设备初始故障与突发故障的分析。

二、点检制运行方式及评价

1. 点检制运行方式

实行点检会制, 由设备主管领导每周一、三、五主持约1h的点检会, 职能人员、点检员、维修工长参加。会议主要内容:由各工序点检员提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和初步处理意见, 职能人员安排具体处理方案, 重要问题由主管领导做出决定及有关设备管理工作安排等。

2. 点检人员的评价

确立了各级点检员评价办法, 定期评价点检员。衡量点检员工作成绩优劣的主要内容是"四看":看每次单位或上级检查存在多少问题点;看每周、每月发生了多少设备运行故障;看每月发生了几起突发故障和紧急抢修;看设备检修计划, 备件计划是否及时、准确。

依照“四看”制定出点检员评价打分表, 1年评价一次。评审人员由设备主管领导, 设备管理职能人员、班组长和职工代表组成。评审员根据规定内容打分, 再进行统计、加权, 得到各点检员总分;按分数高低依次排名, 优秀进行表彰, 末位进行批评或处罚。

三、三级点检管理中的实施要点

1. 要重视“一把手”的带头作用

初期阶段, 需要领导带头参与, 增加推进点检全员化工作的力度。实施阶段, 同样需要领导以身作则和监督推进, 才能实现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的点检氛围。只有坚持主要领导组织和参加, 才能有效度过点检认可期和疲劳期。

2. 量化的工作也需要环节监督

为使点检工作按照三个层次的点检作业表有效开展, 需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和问题问责制度, 对三个点检层之间的交接和闭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通过在月度绩效考核中按时兑现, 逐步消除点检人员的惰性。

3. 强化整改, 防止“四检”现象的发生

点检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能否及时得到解决, 将严重影响点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为此, 强调以第三级点检管理为核心, 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 着重解决和防止四个问题出现:不到现场的谎检、判断不准确的误检、已列入检查点的重要部位的漏检、查出的问题总得不到解决的烦检。

4. 重视技术培训, 提升点检员业务素质

通过开展岗位故障问题排除共享等活动, 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设备管理的意识, 抓住当前工作中出现的不合理点, 把合理化改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提出改善意见, 不断提高对点检工作的认识, 提高点检体系运作效率。

四、应用实例

实施以来, 设备故障停机连续6个月为零, 单机连续运行达到4 369h, 气举管网压力波动小于1次/月, 设备完好率达到了99.8%, 有力保障了文东油田的高效开发和持续稳产。

(1) 2009年6月, 在第三级点检的油品检测中发现1#YAKK710/SW64压缩机油品中铅含量有增长趋势, 及时调整取样周期, 实施加密监测, 同时进行了光谱检查。通过拆检, 找出了第三级连杆瓦存在的初级异常磨损, 避免了曲轴烧瓦抱轴事故发生, 挽回经济损失80万元。

(2) 通过精细点检管理延长了压缩机组的大修周期。通过分级点检的执行, 开展轴瓦和气阀温度监测、振动测试调整、油品理化指标跟踪等项目, 延长了压缩机配件的使用寿命。至2010年4月实施大修, 9#压缩机组距上次大修已运行3.2万h, 延长周期6 000h, 节约资金50万元。

(3) 2010年10月, 专业技术小组在第三级精密点检中, 发现7#压缩机组的曲轴箱与二级中体连接处螺栓孔出现微小裂纹, 及时停机做了止裂和修复处理。

五、结论

(1) 一级点检是设备安全运行的重点环节, 二级点检是减少设备故障率的重要保障, 三级点检是点检制推进的核心环节, 是设备维护保养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 是实施预知维修的关键。

(2) 通过开展压缩机组三级点检制活动的持续开展和优化量化, 形成了各有侧重、互有交叉、互为监督的管理局面, 有效推进了压缩机组管理水平的提高。

摘要: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在大型压缩机组管理上实施点检制管理, 全员参与, 细化管理, 通过管理创新, 实现了预知维修, 使设备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设备点检制 篇6

关键词:点检,活动设备,回场检查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在油田企业中, 回场检查站负责活动设备出车前和收车后的定期专业检查工作, 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而点检是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的基础, 是企业实施设备预防维修、更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三作业区现有活动设备188台, 利用率80%, 新度系数0.4, 使用10年以上的设备占设备总数的26%, 平均役龄6年。因此, 建立活动设备的点检体系十分必要。

1. 传统检修制度存在的问题

油田企业的传统检修制度采用计划预修制, 只要检修周期已到就进行检修。常出现检修过剩或不足的现象, 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降低了活动设备利用率, 浪费财力。

2. 开展活动设备点检的必要性

活动设备点检是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状态监督, 是对设备的安全、经济、可靠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前景预测, 并根据预测结果拟定检修计划。回场检查站坚持“以养代修, 以养缓修”的理念, 强化设备状态检测, 在保障活动设备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用率, 降低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

二、以点检为核心的回场检查站管理

回场检查站通过以点检为核心的自主维护三圈闭环的设备管理体系, 坚持六定管理 (即定人、定点、定表、定周期、定标准、定流程) , 夯实设备管理的基础, 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有效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1. 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管理模式

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 管理人员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和管理标准, 先后编制和修订了《设备管理办法》、《活动设备回场检查制度》、《设备润滑手册》, 对每台设备的运转、维护和操作人员建立了详细的技术档案和台账。每台设备上均配有巡回检查点项操作卡, 详细列出了单台设备的巡检点数量、位置、标准、周期等内容, 便于查看。

回场检查站现场实行定置管理和6S管理, 便于发现隐患、及时检修。在业务方面实行点检管理, 通过“抓点检、促检修, 抓预防、降事故”等手段, 保证设备的正常行驶, 预防重大事故发生, 为油田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开展设备预防性检修工作

为加强设备预防性检修、降低活动设备事故发生率、保证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回场检查站在点检的基础上结合当月生产实际, 编制了预防性检修计划, 加强了计划的针对性。

在实施过程中, 回场检查站每月对活动设备检查两次、制定维修和保养计划, 并及时跟踪协调和监督, 保证此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3. 依托ERP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

油田公司推行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系统) , 系统平台承接资产管理系统 (AMIS7.0) , 是建立回场检查站人员的自主维护和设备维修人员专业维修三圈闭环的信息化基础。活动设备台账和维修信息在ERP系统中体现, 便于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和设备绩效统计。

4. 加强设备油脂检验工作

从油质的变化推测出传动元件磨损程度, 维护人员可提前采取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每月对活动设备油液检验一次, 采用按质换油和定期换油相结合的方法, 消除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

5. 加强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

不定期对作业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规范资料和台账的填写要求, 使操作人员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小故障, 并积极参与设备的点检、清扫、加油 (脂) 等工作。通过开展Tn PM活动, 设备故障停机明显减少了。

6. 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 提高设备完好率

为加强设备日常管理, 管理人员开展“三个结合”活动, 实现了设备管理与状态监测相结合、设备管理与内部挖潜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最佳评比”结合。对重点设备实行三包到人考核:包设备、包保养、包检查、责任考核落实到人, 重点部位勤点检、易发问题部位常点检, 并重新修订了配套的各项考核细则, 纳入到作业区生产运行管理办法中, 真正做到了奖有依据, 有效提高了设备完好率。

三、效益分析

回场检查站在全面推进点检管理后, 现场作业环境发生了以下改变。

1. 降低了维修费用

通过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查, 摸清了设备的运行规律和故障多发点, 制定了经济合理的维修和防范措施, 既减少了抢修, 又避免了因事后维修造成的故障扩大, 节约了维修费用。2012年1~10月, 活动设备大修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47万元。

2. 降低了设备故障停机率

通过“活动设备强保强检”工作的开展, 活动设备月度参检率在95%以上, 回检率97%以上, 有效防止过修和欠修现象, 减少了活动设备故障发生 (表1) , B、C类设备得到了及时维修, 不合格油品得到了及时更换, 有效提高了活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3. 员工的思想观念明显转变

上一篇:练习题引发反思下一篇:物联网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