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发展

2024-07-15

高校文化发展(精选十篇)

高校文化发展 篇1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张忠凤,2007)。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是图书馆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文献情报活动中形成的,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文化的构成要素广泛,涉及思想理论、道德规范、服务艺术、价值观念、管理作风、精神风貌、制度、组织、行为模式等。高校图书馆文化由表及里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一 )没有物质文化 ,校园文化就无从谈起 。

有人说,当今高校的大楼多了,大师少了,可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完善的设施,没有合理的构建,没有舒适的环境,那么怎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怎能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图书馆经历了由闭架到开架, 由手工到自动化,由以“藏”为中心到以“用”为中心的巨大变革,图书馆的建筑理念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如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适用、高效、灵活、舒适、安全、经济、美观、节能、环保等。

(二 )丰富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一所学校,之所以充满生机活力,充满文化气息,是因为学校拥有独特的精神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体现在师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在校风和学风上。追求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保障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为了强化学校的管理, 规范师生的言行; 是为了师生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度是面向全局,适应学校进一步发展设立的,它能促进学校平稳、健康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与高校文化发展的必然联系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 :“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这一规程强调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这与校园文化发展的宗旨是一致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工作人员素质高,有条件、有能力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我国图书馆界来说,正面临德国社会学家哈马斯所说的时间性压力, 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向传统,社会乃至外国文化汲取营养,另一方面对校内外读者,对社会,对外产生交流辐射。

(一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高了读者思想境界 、 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资源聚集的场所,包括纸质图书、网络资料、音像和光盘,这些资源内容丰富,有悠久的传统文化,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有本土的本国文化,也有引进的国外文化。有深邃的哲理思想,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有“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徜徉书海之中,读者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 )高校图书馆的外部设计和室内布局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图书馆室内书刊满架,墙壁上悬挂着名人字画,充满了浓郁的书香气息,身处这样舒适、便捷、文雅的环境中,定能神清气爽、身心愉悦,提高学习效率。高校图书馆作为面向全校开放的知识和信息中心,具有集服务性、专业性、技术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独特优势,通过连续系统地收集、保存、组织、开发并传递文献信息,为师生阅读学习提供保障。

(三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学校文化发展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列宁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他们文雅的举止、礼貌的用语、微笑的服务让师生感到温馨惬意,读者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文化氛围中互动交流。图书馆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和奖惩制度等,这在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言行的同时,也对读者进行了约束,增强了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保证了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和谐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一座布局合理、格调优雅、装饰美观大方、服务热情周到的图书馆不仅凸显了图书馆知识殿堂的人文环境美, 而且蕴含一股浓厚的文化韵味,使广大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并对图书馆流连忘返,这不仅使图书馆的价值得到最大实现,而且提高了读者的人文修养。 (王浩,2013)

(一 )高校图书馆要有计划 、按比例地购置各种信息资源 。

前苏联教育家苏 霍姆斯基 说:“一所学校 可能什么 都齐全, 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 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很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高校图书馆现有的运行机制部门多,管理头绪多,资源、人员配置分散,造成了图书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读者时间和精力的严重浪费,阻止了图书馆投资效益的最大化。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既要有纸质文献,又要有录音带、光盘等形式的电子文献。 (杨东铭,2013)

(二)利用自身的环境与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一个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教育职能。”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图书馆建筑不但要讲究质量,更要融入文化,展示文化脉络,这样才有恒久的吸引力。读者走进图书馆,呈入眼帘的是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环境与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读书沙龙和学术讲座,吸引更多师生参与,营造美好的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文化、体味文化,提升高校文化的层次。

(三 )借助最先进技术实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

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上专家明确提出:“当今, 拥有图书和其他馆藏资料已不再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只有借助最先进技术,能查到所需信息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获取的方式越来越多,可供读者选择的平台越来越多。在数字环境中,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和网络环境,造就了一所没有边际的大学。社会民众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四、结语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社会激荡之时, 对于文化究竟采取何种态度,这是一个由世界观决定的根本问题之一。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其自身也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指引和规范着图书馆工作。2011年10月1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6项奋斗目标:公民素质提高、文化产品丰富、文化服务均等、文化产业多元、开放文化格局、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并提出了与高校有关的具体措施,包括: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高校图书馆与文化事业单位协同建设等。这是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 也是向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界提出的更高要求。

摘要:高校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结合。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环境建设和图书馆员整体素质提高对高校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措施论文 篇2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分析

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而言,传统体育文化是强大的内源因素。传统体育文化强调身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把人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层面上的发展有机,构建人与自然共生的体育文化环境,这在当下和谐社会理念下,显得相当重要。

1时代性与动态性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反映本时代的特征,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校园体育文化亦是如此,从早期学校体育的兵式体操,到当下的休闲运动,无不散发着时代的气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共同构筑的背景,具有典型的时空特征。动态性是校园体育受众者所表现出的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进行体育活动,为校园带来了新的气象与动力,而社会流行时尚体育在校园里很快风行,使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

2人本性与多元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以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的人文形态,纵观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理念。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融合是直接而迅速的。在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的思潮影响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日趋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的价值观念与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

3导向性与身体表征性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体制的确立,给校园体育文化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顺应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体现快乐体育的宗旨。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导向,能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大学校园倡导什么,大学生就关注什么,进而追求什么[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参与者用身体活动表征的文化形式。身体活动的节奏,身体运动的动作、技巧、姿态,动作、技巧等的衔接规律有机结合组成体育文化的交际功能。大学生在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进行着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分析

1健身与娱乐功能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社会活动形式,而健身功能又是所有身体练习的通用特征。高校体育大体可分为体育课、课余训练与课外锻炼三种主要形式。高校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使者,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差异,适当地分层次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体育课堂完成练习的数量、质量上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各个层次的目标应存在差异性,使得各类学生能体验到体育参与成功的喜悦。在课外体育层面,高校应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对校园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手要抓,积极开展、组织各类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竞赛所具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它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展现自我体育才能的需要,也为他们创造一种气氛和谐舒畅的环境,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途径。

2教育与创新功能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健康,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体育思维、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使得大学生学会处理运动中所打来的损伤,减少伤害程度,懂得营养保健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体育的竞技性,无时无刻在体现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将创造与超越合二为一,而创造的过程又是超越的过程。在多样化的校园体育竞赛中,例如体育节、校运会等大型比赛中,大学生运动员打破一项学院记录的过程,既是对原有记录的超越,同时又是一次新记录的创新,只有在这种不断的超越与创新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方能得到全面发展。

3学生主体性表现功能

体育活动是一种主体参与性非常强的社会现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大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这一参与的过程则是大学生主体性从潜能到实现的最快途径之一。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点。体育运动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不仅要求有参与各方运动技术的相对比较,还要根据不同个体在体育方面的素质和优势,以发挥所长,取得竞争中的胜利,这种特长的发挥就是主体性的表现。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地位分析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

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素质教育又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和完美情操等才能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承担着使得大学生身体发展、体育思维、体育意识培养重任。增强体质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终极目标。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连接校园与社会体育文化的纽带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引导大学生去实现人生价值,并且在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去完成价值观的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体育文化息息相通,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主体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很多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竞赛组织和管理手段是通过高校体育教育传播的;另方面,高校校园体育也会作用于社会体育,例如牛津与剑桥、北大与清华的赛艇对抗赛等均在迎合社会文化的同时大大超越了体育本身,它们的影响是社会性的、世界性的。

四、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措施

1重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充分体现人本精神和个性解放,没有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适应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体育,没有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超越,校园体育文化就会没有生命力。因此,高校要重视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首先,学校可以利用校报、墙报、广播等媒体;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比赛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参与意识[4]。其次,健全学校体育制度和管理机制,制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纲要;制定量化考评制度;加强督导和体育评估;加大体育投资力度;改善体育教学、科研环境,都是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文化多元化教育,可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课是大学体育文化最主要的渠道之一,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大学生能较全面地了解体育基本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损伤处理以及体育鉴赏等多方面的知识,切实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有积极影响。

2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提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层次与品味

发展特色体育项目,以体育为媒介来促进各高校之间的交流,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这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并且已被广泛采用[5]。课余训练是高校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高水平运动队,不但可以代表学校参与各类比赛,而且还能作为校内体育运动的技术导向,带动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打造特色项目(特别是高水平运动队),选拔体育特长生代表参加各类比赛,在宣传学校的特色的同时,也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发展特色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本校实际,突出地方性、区域性。

3平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与制度建设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建设与制度层面建设[6],两者各有其特点。物质层面的保障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建设的基础,没有物质的保障,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将失去依托,成为空谈;制度层面的建设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建设的保障系统,完善的制度、措施可以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法令依据,保证校园体育工作的规范化与正常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充分发挥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的积极因素,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推向可持续发展。

4树立校园体育工作先进人物与组织

高校文化发展 篇3

摘要:一部高校发展史就是一部高校文化的发展史,高校发展的历史轨迹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以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作为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训基地,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处处反映了西南交通大学这所百年老校所经历的岁月沧桑,构成了西南交通大学特有的实践文化内涵。细细梳理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发展史,不仅有利于凝练和发掘西南交通大学的文化内涵,也有利于激励新一代中心人为西南交通大学的跨世纪腾飞续写新的篇章。

关键词:高校实训基地;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3011306

一、引言

一部高校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高校文化的发展史,高校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部分都会以文化的方式反映和体现,即高校发展的历史轨迹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高校文化不仅是高校发展的文化呈现,也是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等的提炼和升华,反过来又助力和推动高校向深层次发展。

高校实践育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为此,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组织领导和统筹实施作了明确[2]。为了有效实施这项工作,《意见》中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因为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现代工业技术人才的核心平台。

高校实训基地不仅承载着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任务,推动高校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它也承载着高校文化建设的重任。而且,高校实训基地自身发展就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高校的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它的发展,见证着高校发展的辉煌,也积淀着高校历代建设者的教训和经验,书写了高校发展的文化篇章。它传承着大学文化,推动着高校发展。梳理高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历史,能够凝练和总结大学核心文化,凝聚大学发展的核心共识,并引领学校未来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实训基地——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发展历史的梳理,进一步揭示高校实训基地对西南交通大学这所百年老校的发展辉煌的见证和对西南交通大学“果毅力行,精勤求学,忠恕任事,敦笃励志”[3]核心文化的传承。

二、西南交通大学实训基地历史发展回顾

西南交通大学初创于山海关,辉煌于唐山,蓄势于峨嵋,发展壮大于成都[4~7]。伴随着学校一百一十九年的发展历程,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作为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训基地,也历经了多个建设发展阶段。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前身是学校实习工厂,作为学校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既见证了学校百年发展的历史,又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对外交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中心与学校的发展荣辱与共,为百年老校的发展书写了工程实践教育厚重的历史篇章。

(一)山海关初创时期:实习工厂的雏形

西南交通大学始建于1896年,取名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参见图1)。学校从创立的早期开始,就特别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与欧美工科大学相类似,教学方式比较灵活,既注重基础理论,又重视联系实际。在山海关建校初期,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虽然学堂的建筑面积不大,房舍也不算多,但还是把正堂外的西小院用来放置发动机、抽水机、车床、钻床和一些电工、钳工、木工工具以及一些收发电报的设备等,作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场所,那时学堂里已经具备了实习工厂的雏形。

(二)唐山时期:历经动荡并颇具规模的校办工厂

1905年,学校迁址唐山。1910年,学校正式建立了实习工厂(参见图2)。期间,学校为工厂先后添置了许多当时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据英国《工程师报》调查员报道,1911年前后,学校教学实验设备之精良,图书资料之丰富,不仅排名于全国高等学校之前列,而且也不逊于当时的香港大学。学校从而被誉为当时全国四大实业学府之一。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学校被日军占领,被迫多次迁徙,万里流亡,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学校原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几乎损失殆尽,期间学生的金工实习中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步入了建设新唐院时期。随着学校恢复和重建步伐的开始,实习工厂也进入恢复和重建期。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安排机械系筹建者之一的机械工程专家刘钟华教授负责组建实习工厂(图3),并将当时教育部调拨的美国制造的CINCINNATI万能卧式铣床、

LANDIS外圆磨床、W.B.KNIGHT坐标镗床、14″重型工具车床和发电机各一台,还有一台日本战后赔偿的WAKAYAMA卧式铣床划给实习工厂(5台不同的设备可以组建一个自供电的小型加工车间)。1950年,铁道部拨款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实习工厂落成。1954年至1958年期间,学校每年都拨款实习工厂添置实习设备。至此,金工实习已初具规模,实习科目有车、铣、刨、磨、钳、铸、锻、焊等,实习师傅由最初的3人增加到38人,实习车间有机工、钳工、铸造、锻造、焊接5个。那时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有6周教学实习,铸、锻、焊、车、钳、机各一周,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保证了教学质量,推动了学科发展(图4)。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实习工厂逐步发展成为能容纳数百名学生实习、能自制机床和机械设备的颇具规模的校办工厂。

(三)峨眉时期:曲折中发展的学校机械厂

1971年,实习工厂随学校惜别唐山,千里搬迁,来到峨眉,并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厂”(图5),当时所有的仪器设备全部装箱托运,并有22名职工来到峨眉,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搬运来的设备重新安装调试,指导教师很快投入实习。endprint

1975年至1987年间,为了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几乎每年都拨款给机械厂购置实习设备(如SKJX-2-3箱式电阻炉、SKJX-2-3箱式电阻炉、C630普通车床、G72弓锯床、Y3180H滚齿机、T68镗床、Y54A插齿机、单臂刨床等一大批设备)。期间,机械厂高度重视教职工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提高,并多次开展技工技术等级应知应会的考核,制定技工技术考核实施细则及各项规定,多篇论文在西南金工研究会年会上交流,受到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和较高评价,机械厂在技工技术考核方面走在了全国高校工厂的前列。1985年,机械厂在铁路高校“金工实习示范表演”和“车工技术比赛”活动中,荣获“车工比赛”第一名,示范表演获得各院校专家代表的一致好评。

(四)成都时期:成就辉煌的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

1995年,机械厂随迁到成都,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简称“工业中心”)(图6),工业中心按照集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模式,高起点、高档次、高水平地建设,成为大学生进行综合工程实践训练、创新设计与制作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基地。工业中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设备投入一千余万元。

工业中心作为西南交通大学整个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一层次,承担着基础制造工程实践教学的全部任务,中心的成立,真正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较为真实的现代制造企业氛围,也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了解现代制造工程的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市场营销等基本工作环节,了解了现代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通过这些真实的工程背景教育和培训,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并激发了他们对后续课程的求知感和认同感。另外,工业中心还通过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为教学和科研提供资金保障。

2000年,本科教学评估,学校投入工业中心700万元用于硬件建设。当时工业中心拥有一批供学生进行机械制造工程实践、创新设计和制作的专业设施与设备。各种型号的车床、铣床、刨床、钻床、镗床、磨床、制齿机床等在内的近百台各种普通机床全部用于学生的基本金属材料切削加工工艺实习;橡胶硫化压力机和电脑注塑机用于学生进行基本非金属材料成型工艺实习;二十余台先进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及立式加工中心等机床用于学生进行数控与特种加工工艺的实习(或演示);数十台完善配套的熔炼炉、型砂制造设备、压铸机、空气锤、各种焊割机及热处理炉用于学生进行金属材料成形及热处理工艺实习;数十台高档微机、绘图仪,配套的初级CAD软件及高档CAD/CAE/CAM软件及与CPS系列快速成型机和数控机床联成的局域网,则不仅让学生认识了机-电-信息集成型的现代制造技术,而且可以综合训练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CAD在局域网上进行创新设计,运用CAM进行制作;C6134、台钻及一些产品专供学生进行拆装实验,让学生对机械产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学校投入工业中心600万元用于硬件及环境建设。工业中心进一步对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进行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新一轮教学体系建设,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和不同兴趣,将教学课程体系层次化、模块化。

2014年,学校在犀浦校区建立了新的工业中心,其建筑面积达12204平方米(图7)。工业中心全体教职工以犀浦校区工业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大实践教学设备更新力度,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培养、全员实训等工作,逐步形成西南交通大学工业中心的特色,力争在国内高校领先,无愧于西南交通大学在国内的发展地位,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三、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对西南交通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大学文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一般而言,它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主要是指校园的自然人文环境;二是行为层面,主要指师生的生活方式和各种类型的活动;三是制度层面,主要是指校纪校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四是精神层面,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等。而在这四个层面中,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是基础,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是我们通过文化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核心内涵[8]。

一部高校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高校文化发展史。高校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部分都会打上文化的烙印。实训基地作为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融入到高校整体发展当中。从物质层面和行为层面,它不仅构成了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以自身发展特色不断重构并丰富整个高校文化的内涵。

从文化的物质层面看,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从山海关时期北洋铁路官学堂的实习工厂雏形,到唐山时期的校办工厂——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再到峨嵋时期的校办机械厂,最后到成都时期的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从仅有的几台机电设备和草舍,到包括机、钳、锻、铸、焊等工种的实习基地,再到集教学、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高起点、高档次、高水平的建设,成为大学生进行综合工程实践训练、创新设计与制作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基地,诉说了西南交通大学所经历的沧桑和辉煌,反映了西南交通大学办学物质环境的变迁,造就了西南交通大学特有的物质文化特色与内涵。

从行为和制度层面看,从刘钟华教授[9]、陈应星教授,到方金满书记、费从荣主任,再到张永奎技师、李国华高工等众多的实习师傅及指导教师,他们构成了西南交通大学实训基地人的优秀群体,实训基地虽历经沧桑和磨难,但他们矢志不渝,前赴后继,一代代传承着西南交通大学的创业精神。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西南交通大学实训基地人严格遵循学校“严谨治学,刻苦钻研,艰苦朴素,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二十字教风和学风,坚持“工程基础实训,科研实践创新”的教学定位,牢固树立了“树立制度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实现人人动手、追求过程细节;强化自我管理、鼓励自主创新”的教学理念,成就了“加强工程素质教育,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发展”的金工实习特色,形成了四大类八模块的现代工业技术培养实践教学体系[10](参见图8),也形成了西南交通大学独特的实践教育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endprint

从精神层面看,西南交通大学实训基地的发展,完全融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历史发展之中,处处体现着西南交通大学“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大学理念和“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大学奋斗精神(“竢”就是等待的意思;“实”则有三层意思,即果实、坚实、诚实和实事求是;“扬”有飞扬,传播之意;“华”有中华简称、华丽、美丽等意。四个字组合在一起,有等待果实成熟,即寓意培养出人才,同时使人才更加务实、诚实,从而扬我中华,振兴中华,复兴中华。“扬华”也有扬弃浮华、追求一种务实的、不尚虚华之意。 )。“自强不息”是学校在长期的颠沛流离的办学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该词语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原意为,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不分昼夜、永恒运动的,所以“天”是“刚健”的,人应效法天,积极进取,永不停息。对交大来说,其中有四层意思:永不停息、知难而上、完善自我和艰苦奋斗。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包含有四种内涵:首先是“爱国至上、振兴中华”;其次是“严谨严格、求真务实”;再次是“爱校如家、敬业奉献”;最后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这一大学精神在学校实训基地——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百年巨变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而贯彻这一精神,不仅是当今中心人的理想追求,也是西南交通大学全体师生的跨世纪腾飞的理想追求。而踏上现代发展之路的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也必将续写百年老校新的文化篇章[11]。

四、结语

一个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大学的文化史。大学发展的每一阶段、每一部分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以文化的形式来呈现。高校文化不仅是高校发展的文化呈现,也是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等的提炼和升华,反过来又引领和推动高校向深层次发展。

作为西南交通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逾百年的发展历程,印证和反映了西南交通大学这所百年老校所经历的岁月沧桑。从物质层面来看,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从建校之初简单的实习设备和茅草陋舍,发展到今天各种实习设施齐备、实习环境优雅、实习条件优越的现代化工业技术培训中心,构成了西南交通大学特有的物质文化内涵;而中心人一代代虽历经沧桑而矢志不渝的创业精神,以及特有的实践教学定位、实践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包括所铸就的独特金工实习特点等都形成了西南交通大学特有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内涵;而基地人多年所遵循的“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大学理念和“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大学奋斗精神正是西南交通大学精神文化的提炼。由此,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践教育史,也是一部西南交通大学的文化发展史。细细梳理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发展史,不仅有利于凝练和发掘西南交通大学的文化内涵,也有利于激励新一代中心人为西南交通大学的跨世纪腾飞续写新的篇章,也为实现《西南交通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中所提的奋斗目标而谱写新的文化辉煌。

参考文献:

[1] 吴湘锋,陈娜,鲁云花. 高校实践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7):44-45.

[2] 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2012-01-10)[2015-01-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0/201209/xxgk_142870.html.

[3]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精神传统[DB/OL].[2015-01-29]. http://xsg.swjtu.edu.cn/ShowInfo-44-2-1.shtml.

[4] 张永奎.工业中心[Z].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工业中心元老张永奎口述历史录音,2013.

[5]西南交通大学校史馆.唐院春秋[EB/OL].[2015-01-29]. http://tangyuanchunqiu.blog.163.com/.

[6]搜狐百科.西南交通大学·历史沿革[DB/OL].[2015-01-29]. http://baike.soso.com/h106696.htm?sp=l38464178.

[7]王元良. 回顾历史,再谈西南交大的机械[DB/OL].http://bbs.netbig.com/thread-2544038-1-1.html.

[8]刘剑利.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与意义[EB/OL].[2015-01-29]. http://wenku.baidu.com/view/81989469a45177232f60a2b1.html.

[9] 百度百科. 刘钟华[EB/OL].[2015-01-29].http://baike.baidu.com/view/3154386.htm.

[10]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2000年及2007年本科教学评估资料[Z].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2007.

高校文化发展 篇4

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具有一个鲜明特点:即在对象上涵盖包括教师、行政人员,乃至研究生等在内的各种人员,在时间上跨越了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个阶段,根据不同时期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特点和特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培训服务。

一、前职业生涯培训:潜在教师入门前的准备

美国的师资研究者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认识到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开端不是从“初次获得教职”开始的,而是更早。1993年,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和研究生院委员会发起了“未来教师准备项目”(the Preparing Future Faculty Program)。该项目意在对有志于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博士研究生进行职前教育,以使博士研究生能够胜任未来的教师工作。项目从1993年到2002年运作了10年,共有45所博士学位授予大学、300多所合作院校、4,000余名博士研究生参与其中。通过该项目所提供的良好范式,带动了一股将研究生纳入美国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培训的风潮。[2]该项目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教学类相关课程

其做法是,学校开设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程供研究生选修,学习这些课程的研究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例如,康奈尔大学为研究生提供了两门高等教育方面的课程:“高等教育教学”(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教学研究”(Teaching a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其中,“高等教育教学”主要涵盖了同高校教师职业相关的有效教学和专业发展知识、高等教育的背景和文化、教师的角色和职责、教学风格、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术的运用等。在完成“高等教育教学”课程后,中心鼓励研究生继续学习“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程。该课程旨在督促学生参与自己所学学科的教学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设计和完成原创性的研究项目来提高他们在所学学科领域中的教学能力。[3]

爱荷华州立大学则设立了1个学分的系列研讨会和3个学分的选修课程。第1门课程在秋季开课,每两周授课一次。学校会邀请来自其他大学和学院的指导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教学经验,分享他们所任职学校的学术生活。指导教师来自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如私立院校、教会院校、综合型院校以及社区学院等,学生因此能够了解到各种类型院校的教学经验。其余2门课程是教学实习课和专题导向实习课:教学实习课主要是让学生进入课堂,通过体验真实的教学生活来获得教学经验;专题导向实习课是为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让其在就业市场中更具价值而设置的,如简历、求职信的撰写、面试技巧的掌握等。除了学习3门课程之外,每位学生都配有一名指导教师,师生每月会面两次,主要探讨与教学相关的材料,解决遇到的教学难题。[4]

(二)教学证书项目

教学证书项目旨在向对教学感兴趣的研究生提供教学训练,训练结束测试合格后学校会向其颁发教学证书。

布朗大学谢里丹教学中心(Sheridan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就为研究生和博士后提供为期1年的教学证书项目(Certificate Programs)。[5]教学证书项目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课程与教学大纲的设计、课程与教学计划的实施、基础性教学和评价策略的熟练运用、有效的课堂交流和沟通技能、求职简历的撰写以及模拟求职面试等,为参与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教学指导和培训。学生在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并通过一定的测试后便可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哈佛大学的教学证书项目则对参与者提出了3个要求:①至少学习3门博克教学中心的课程;②教学和教学实践;③批判性反思自己的教学和编写教学档案袋。其内容主要基于教育学、课程与作业设计、专业化沟通、多元文化课堂、评估和教学反思5大关键领域。[6]

(三)校际合作项目

校际合作项目是由不同类型的院校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方式,通常由社区学院、文理学院、综合型院校以及研究型院校一起合作,为研究生提供教育教学实习活动。

例如,布朗大学就分别同惠顿学院、陶格鲁学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发起了布朗——惠顿教师同伴项目(the Brown/Wheaton Faculty Fellows Program)和布朗——陶格鲁教师合作伙伴项目(the Brown-Tougaloo Partnership Faculty Fellows Program)。[7]这两所文理学院为布朗大学的研究生提供1学期的教学实习机会和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会为他们提供教学生活上的帮助,诸如修订、完善教学大纲。研究生在完全熟悉了文理学院的教学环境后,就会以准教师的身份参与到本科生的课堂并教授1门课程。除了授课之外,研究生还会参与到学院的学术生活中去,如参加教师会议、教学研讨会以及教师午餐系列活动等。

杜克大学的做法是要求研究生每月必须有半天的时间参观访问合作院校,研究生可以同合作院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学生交流,还可以进行课堂观察、院系访问、相关教师生活主题探讨等。

(四)研究生助教项目

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发轫于19世纪末的哈佛大学,其初衷是减轻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如今已成为培养研究生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帮助研究生从学生向教师角色过渡,从“不会教”向“会教”转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布朗大学的项目中,助教资格是由研究生院在参考院系建议的基础上授予的,参加助教项目的研究生都将教学作为他们专业训练和教学学徒的一部分。学校和院系会对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发放一定的助教金作为奖励。研究生助教的任务就是协助1名教师完成课堂内外所有特定的教学工作。院系和课程不同,助教承担的职责也会有差别,但大致包括以下几项:课程教学、偶尔的演讲准备、组织讨论、实验教学的监控、办公室工作以及辅助性教学任务,如批改作业、习题、测验和考试等。研究生承担助教工作的时间至少每周18小时,但每周平均不能超过20小时的工作时长。[8]

布朗大学在每年秋季开课之前还会为新助教提供专门的教学培训服务,这一任务主要由谢里丹教学中心和研究生院共同承担。培训内容包括:①由院系、研究生院院长分别介绍布朗大学的助教制度;②开展以“第一次教学”、“教学大纲设计”、“互动课堂”、“及时的教学反馈”和“评分策略”等为主题的互动、实践工作坊;③基础性培训:教学+学习工作坊系列为新助教提供实践性的教学策略。[8]

二、职、业生涯早期:引领新教师进入角色

(一)教师入职项目

新教师初入陌生环境,在充满好奇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工作岗位的无所适从。因此,美国各高校都会为新进教师提供一系列的入职项目,以此来缓解他们的不安和焦虑,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环境中。

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的教师与组织发展办公室(Office of Faculty&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为新教师提供的入职项目主要包括:①新教师培训。该项目鼓励新教师参加技术培训(Technology Orientation)——介绍MSU的图书馆和网络服务资源,MSU入门指南(Getting Started at MSU)——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学生信息保护的法规,活跃的教学者与应急性反应(Active Shooter and E-mergency Response)三部分的内容。(②新教师应该知道的10件事。主要向新教师介绍了MSU的文化与特色、相关的教学规定等。③MSU教师手册。主要帮助新教师尽快了解本校的一系列政策、福利和教师奖项等。④相会在密歇根。该项目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带有旅行性质的“研讨会”,旨在让教师更好地了解MSU。[10]

西北大学为新教师提供为期一天的工作坊(New Faculty Workshop)项目。每年秋季,瑟尔中心都会组织一个全天性的互动工作坊来欢迎新加入西北大学教学团队的教师。工作坊讨论的主题主要涵盖: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方法;围绕学习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其他资源等。[11]

普林斯顿大学的麦克格劳教学与学习中心每年秋季都会为新教师提供培训。该培训不仅为新教师提供了彼此接触的机会,还能让新教师从有经验的同事和管理人员那里了解到更多的资源来支持他们的教学、学术与研究。通过这一项目,新教师可以:快速认识学院院长、系主任,获得有关补助、奖金和出版的建议,适应所在院系和机构的文化,获得来自中心、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课堂教学技术小组提供的教学资源支持等。许多参加过此项目的教师都认为,该项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了学校的运作,结交了不同学科和院系的新同事。

(二)教师发展项目

新教师度过入职初期之后,面临着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那些处在终身教职轨(Tenure-Track)中的、想要获得终身教职的青年教师来说,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将是最关键的时期。美国高校为这一阶段的教师提供了许多有针对性的项目。

范德堡大学教学中心(Center for Teaching)提供的青年教师团队项目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套旨在帮助他们改善教学技巧、学会有效教学的结构化专业发展活动。项目参与者由青年教师、资深教师以及中心工作人员组成。项目活动主要包括:教学研讨课、个体咨询、教学参观和晚宴讨论等,参与该项目的青年教师都会获得2,000美元的研究基金用于提高他们的教学。[12]

密歇根州立大学为新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发展项目来提高他们的教学与研究能力:①李列教学团队项目(Lilly Teaching Fellows Program)。该项目以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为主,目的是激发青年教师不断追求卓越的教学。项目的一大特点是为新教师配备一位来自同一院系或其他学科领域的资深教师来指导他们的教学、研究等各种学术活动。为了激发教师参与该项目的热情,教师所在院系和F&OD基金将提供7,000美元的拨款用于对任务的奖励,指导教师也将会获得100美元用于购买书籍和其他用品。②李列教学研讨课系列(Lilly Teaching Seminar Series)。这是一系列侧重于创新教学、学习以及评估方法的工作坊和“习明纳”。该项目由全国公认的校内外专家担任指导者,旨在为新教师提供能够有效运用到教学中的方法。[13]③生存与成长项目(Survive&Thrive:for Probationary Tenure-system Faculty)。该项目是为处于终身教职系列试用期的教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所在院系、指导如何获得升职和终身教职;当教师要做出选择,权衡冲突时,为其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建议;提供教师与管理者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许多教师发现,在职业生涯早期参加此类项目非常有帮助,很多教师不止一次参加。[14]

三、职业生涯中期:成熟教师的进一步发展

密歇根州立大学对职业生涯中期的教师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该阶段教师面临的挑战包括:(1)过高的期望:更多的工作强加于你;(2)忽视:职业生涯中期的教师获得较少的关注;(3)接下来是什么:现在我该怎么办?(4)适应变化:最大的挑战是保持竞争力;(5)模糊的目标:接下来的13年我该做些什么?[15]因此,帮助职业生涯中期的教师明晰发展目标,克服职业发展瓶颈,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是这一阶段教师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教师激励项目

为避免职业生涯中期的教师产生倦怠情绪,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主要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激励教师保持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物质激励上,许多高校通过设立奖项、提供资助的方式来表彰教师的杰出成绩,从而激发教师的学术热情。例如.密歇根大学的“教师优秀奖”(Faculty Recognition Award)颁发给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中做出非凡贡献的职业中期的教师;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职业生涯中期成就研究奖”(Mid-Career Achievement in Research Award)则是颁发给有杰出研究成就或创造性活动的教师,每人将获得500美元的津贴。在精神激励上,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会通过印发实时通讯的方式,广泛介绍教师在教学、研究、服务上取得的成就,并将获得重要奖励的教师照片装裱在金边相框里挂在教学楼人流最为密集的走廊,建成“奖励长廊”来表彰优秀的教师。密歇根州立大学则通过语言的智慧如“记住你是伟大的”来激励教师。

(二)职业生涯再发展项目

该项目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突破事业瓶颈,寻求并达成新的职业目标。

爱荷华州立大学以职业生涯中期的教师为培训对象,开展了主题工作坊“如何发现你的魔力并在职业中期不断前进”(How to Find Your Mojo and Move Forward at Mid-Career)。该项目要求参与者总结自己在职业中期面临的常见问题,指导教师根据这些常见问题为参与者提供明确自身职业瓶颈以及如何获得再发展的策略。[16]为鼓励职业生涯中期的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职务,爱荷华州立大学教务长办公室编写了“教师学术资源”:副教授资源——通往教授道路上的学术(Resources for Associate Professors:Scholarship on the path to Full Professor)。“教师学术资源”主要分析了副教授在晋升教授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哪些问题、副教授如果感到自己的学术研究停滞不前时他们能做什么,以及副教授在规划自己的晋升道路时可以做些什么等问题,为职业生涯中期教师的再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策略和帮助。

密歇根州立大学为此阶段教师提供的发展项目主要有“职业生涯中期:从副教授到教授”(Mid-Career:From Associate Professor to Professor)。该项目是为所有已获得终身教职、有进一步提升专业职务意愿的副教授设计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澄清获得教授职位所要达到的预期,预计他们将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协助他们去思考并写出一篇作为晋升档案组成部分的反思性文章。教师与组织发展办公室(F&OD)组织学院领导以及资深学术带头人参与项目,同有晋升愿望的副教授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回答他们有关晋升的问题。为调动教师参与该项目的积极性,F&OD还专门设立了创新奖项“从副教授到教授:职业生涯中期富有成效的决策”,以此来表彰具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其他一些项目,如“学术专家项目”(Program for A-cademic Specialists)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与学术专家们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领导者工作坊”(Workshop for Faculty Leaders)则是针对已经是大型项目、实验室的带头人,期望在专业协会中发展领导才能的教师,包括专业协会的领导者、作为学术领导人的角色、在公共场所的有效演讲等内容。

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哈罗德·夏普罗(Harold Shapiro)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在社会中应该扮演‘积极的仆人’”的观点。麦克格劳教学与学习中心将该观点付诸于实践,与新泽西州的多所社区学院共同发起了职业生涯中期团队项目。由于长期在同一个环境中工作会让教师产生倦怠感,因此普林斯顿大学积极为社区学院中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教师提供新的学术工作环境,让这些教师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和学习一段时间,旨在帮助他们发现新的学术兴趣,重燃他们的学术和教学热情。[17]这种院校之间交换教师的创举不仅可以缓解教师的倦怠情绪,还有可能成为促进教师再发展的新机遇。

除了以上发展项目外,美国高校还鼓励这一时期的教师参加校外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通过与同行间交流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既可以消除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无助感,又能帮助教师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教师提供学术休假,让教师暂时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利用这段时间休息或者专心从事研究。

四、职业生涯后期:资深教师经验的传承

职业生涯后期的教师多为职称层次高、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他们的发展需求不再旺盛。然而,很多资深教授依然保持饱满的热情,可以完成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学术工作。学校如果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激励老教师,他们也能在职业生涯后期创造出新的事业高峰。

迈阿密大学为资深教授设立了优秀教学项目。项目要求参与教师在2个学期中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体会,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减免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每个学期可获得500美元的资助。[18]该项目促进了资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造了同其他教师广泛交流的机会,有助于保持老教师的活力。

密歇根大学鼓励终身制教授深入教学第一线为本科新生开设课程,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新生取得优良的成绩。为此,学校还专门设立了亚瑟教授奖(Arthur F.Thurnau Professorship),奖励给那些关注本科教学并对本科生的智力发展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终身教职教授,奖金总额为20,000美元。[19]

更多的高校则是将老教师视为指导者、顾问,鼓励他们与中、青年教师配对,一方面为研究生助教和职业生涯早期的教师提供教学指导服务,另一方面帮助职业生涯中期的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提升科研能力等。通过这种角色转换,老教师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还能让自己获得成就感,赢得他人的尊重。

五、启示

一是有必要构建终身化、系统化的高校教师发展体系。我国教师发展培训工作大多局限在新教师入职培训的一个短暂时期。相比之下,美国的教师服务始于潜在教师的发展,延展到新教师发展、成熟教师发展,直至资深教师发展,形成了一个覆盖教师全部职业生涯始终的、体系化的教师发展系统,充分满足教师不同阶段发展的需求,这是值得借鉴的。

二是亟需推动“教师培训”工作向“教师发展”服务的转型。我国许多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重心在于培训教师,主要“训练”教师的基础教学技能、却没有为教师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而美国的教师发展体系则在培训之余,更加重视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例如,为职场新教师提供各种交流机会以增强其事业发展的人脉,为处于上升瓶颈期的教职人员晋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为即将告别讲坛的老教师提供心理疏导等,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本,关心教师的成长。所以,用“教师发展”取代“教师培训”不仅仅是一个用词的改变,更意味着教师发展工作观念和重心的根本转变。

三是推动教师发展服务内容的科学化。所谓教师发展服务的科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服务针对性。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有着不同的心理状况及发展需求,有必要加以科学区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是服务内容的实时更新。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机构提供的项目内容通常与当下或眼前的教学态势、新教学技术紧密相关,通过为教师提供前沿性的指导和服务,从而帮助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快速发展的需要。

高校文化发展 篇5

关键词:高校女性体育文化;女性文化;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不仅是身体活动和教育内容,同时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尽管体育可以细分为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等,但是高校体育更能成为体育文化培养和完善的基础领域。其原因在于高校不仅可以为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大量高质量的体育专业人才,而且还可以为社会大众提供科学的体育锻炼与训练的知识与技能,推动体育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进而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已然成为生产和再生产体育文化的重要组织载体,承载着培育和拓展体育文化的重要任务[1]。随着我国体育的发展,我国女性体育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全民健身的影响下,女性体育文化越趋成熟,体育文化中的“超越”和“实现”的文化特点让体育运动成为女性展现自我的平台[2]。由于我国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相较于男性更为保守,造成了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较为迟缓。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体育文化的发展起步较晚,造成了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较为缓慢的现状,且存在诸多问题[3]。女性作为高校成员的重要组成,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女性体育文化则是被隐形的体育文化,学术界对此研究甚少。因此,本文以高校女性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模式及路径进行探析。

1高校女性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文化创新及发展 篇6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文化 创新 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目的是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到读者的满意度,关系到是否产生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良好的图书馆文化能很好的激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和谐上进的工作氛围的产生,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也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图书馆文化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效益功能。

二、图书馆文化建设基本原则

完美的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发展的灵魂,高校图书馆从建设 始到现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体系,在文化建设上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1)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2)坚持图书馆社会价值和馆员价值有机统一;(3)图书馆文化的构成要素是一个统一整体;(4)文化建设的继承性和稳定性;(5)坚持“育人为本”原则。

三、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基本原则得到了读者和馆员的认可,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缺乏正确认知

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都属于图书馆的范畴,但是在文化建设方面却存在差异。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方面沿用公共图书馆的理念,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图书馆馆员处于主动位置,没有意识到自身职业的服务意识,没有认识到馆员是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设计规划者和执行者,对图书馆文化认知的错误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障碍。

2、缺乏图书馆文化管理机构

高校图书馆在部门设计中会根据情况设定各个工作部门,比如采编、流通等,但是在文化管理和创新方面没有设立专门组织来规划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对文化建设的定位不清楚。高校图书馆的很多工作制注重日常事务的管理和运营,前瞻性不足,使图书管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3、文化建设重物质制度,轻精神实质

衡量一个高校图书馆质量的好坏和服务能力的强弱主要看藏书量、服务项目、管理制度等,表现为注重表面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设计建设,缺乏精神实质和价值观的建设。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很大的财力和物力都集中在图书馆标识、内饰、制度等,而对于传承和创新文化理念的方式建设不足。

四、促进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和谐建设

1、文化建设应突出核心特色

每个图书馆的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图书馆作为人类获取知识的场所。性质、时代不同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也不同,高校图书馆要想建设特色馆藏,要想在众多图书馆中脱颖而出,图书馆特色文化建设成为题中之义。图书馆的精神文化渗透在参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人员的言谈举止中。

2、坚持"读者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用户永远是正确的”这是图书馆发展中的服务理念,不仅在国际图书馆界比较流行,在高校图书馆中同样适用。人在图书馆文化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3、加快文化创新建设,把学习型文化建设贯穿始终

学习型文化建设是产生创新理念的基础和前提,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使馆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学习中改进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促进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创新,改善图书馆的文化氛围、服务环境。建设创新型文化氛围,提升图书馆文化建设能力成为当前各大图书馆的目标所在。图书馆创新文化建設的前提和基础是有共同的愿景。

4、文化建设的传播和传承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应该与图书馆的发展战略紧密联系,成为馆员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因此在文化建设和创新中要注重文化建设的传播和传承,让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成为馆员和读者的共同愿景,促进图书馆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5、发挥馆员建设文化的作用,用制度规范文化行为

高校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行,是图书馆实行科学化管理的前提和依据。以制度建设促进和规范图书馆文化,也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服务都是基于读者服务来实现的,因此应根据岗位的具体情况,设置周密的制度,优化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可以通过设置岗位责任制和考评机制,实现责权的分明,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把考核结果与晋升挂钩,促进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也为优质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创造条件。

6、更新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图书馆文化建设与读者抱怨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与图书馆的发展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不断的强化理念,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将读者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制度设计应尽可能的利于读者和便于读者。

参考文献:

[1]范兴坤,郑建明.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及研究评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3):90-94.

[2]徐双.当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则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1(2):18-20.

我国高校网球文化发展分析 篇7

1 校园体育文化与网球文化的内涵解析

1.1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活动方式以办学为主, 体育文化发展以各个运动项目为支撑, 校园体育文化是两者相互融合、渗透、促进发展起来的, 依托广大的学生和老师, 在教学实践、体育活动过程中积累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 是一种教育文化, 是一种组织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校园体育项目的开展有直接的联系, 一般而言, 体育项目开展越丰富,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越深厚, 基础打得越坚实, 使学生体育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条件越优越。体育是一项有组织性特点的项目, 有助于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与环境。

1.2 网球文化的内涵

网球运动自诞生以来, 在器材、网球规则、网球礼仪等方面都处于不断改善和进步的过程, 网球文化伴随网球运动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由于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本土文化, 所以网球文化在世界范围所体现的外在表现形式也不相同, 世界四大网球公开赛是具有网球文化的独特代表性:澳网的百年成长、法网的浪漫与性感、温网的贵族运动传统、美网的星光与豪华, 都令世界各地的球迷流连不已。综上所述, 网球文化可以定义为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网球活动, 围绕网球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物质与精神的财富总称, 竞技网球的激情提高了观赏性, 大众网球的快乐体现了吸引力, 为网球运动在各个层面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同时在制度上对人们的思维形态和行为方式有一种规范。从网球运动角度考虑, 可以理解为网球专业理论、技战术运用、地方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增强群体共享的网球价值, 提高网球运动的社会化程度都是网球文化的实质和目标。

2 高校网球文化的作用

2.1 促进网球事业发展

网球运动作为网球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还受网球文化内在涵义的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领先引导网球事业的发展, 通过在时间上的积累才可以显现网球事业发展的效果。要想使网球事业得到振兴, 繁荣的发展, 必须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来注重网球文化的建设。经过网球运动的洗礼和网球文化的熏陶, 激发了许多大学生投入到网球事业, 如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区体育指导工作, 俱乐部教练网球培训指导工作等等, 不但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还能有效促进网球事业的发展。

2.2 导向学生的道德品行

网球运动能够在崇高理想和目标的指引下发展, 并导向胜利, 都是优秀网球文化的作用。当网球文化深入到生活、走到大众之中, 人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注重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并遵循网球文化的内在规律。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多, 参与程度也会比较大, 很有必要发挥网球文化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

2.3 美化校园网球

网球运动本身的文化美化, 大大提高了网球运动的审美价值, 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 一项崇高的事业, 网球文化的美化功能铸就了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高校以提倡“向‘网’未来, 追‘球’梦想”的作为网球运动口号, 促进人人参与的热情, 促进网球运动校园化和社会化。正如一位网球名宿曾经说过“网球运动就像是绿色鸦片, 一旦接触了就会上瘾”, 极大的美化了网球运动。

3 高校网球文化的发展途径

3.1 培养运动员良好的个人修养

运动员作为网球运功的主要参与者, 其在网球场的各项素质表现都必须规范, 有礼有节。场上尊重裁判, 尊重观众, 是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场下广泛交流, 诚心相待, 是人际关系建立的有效途径。高校开展网球运动不仅要让学生接受技术和理论知识教育, 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个人修养。

3.2 掌握网球礼仪与规则

网球运动起初是宫廷游戏, 由此赋予“贵族运动”的称号。时至今日, 网球运动已经风靡全世界, 社会化程度逐渐增加, 普通人群也参与到网球运动之中, 但贵族运动的身份却没有消减, 作为网球爱好者应该做到“尊重网球场上的一切人与物”, 网球运动中的绅士礼仪却是有增无减, 由此可见网球礼仪是网球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高校大学生不论男女, 应充分认识网球是高雅绅士的运动, 无论在网球场上还是网球场外, 都要保持良好的仪态和得体的礼节。因此, 高校大学生应掌握文明的网球礼仪和规范的网球比赛规则, 提高学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品行。

3.3 成立网球协会

网球协会是一个网球爱好者的组织, 该社团通过组织会员进行网球练习, 不仅给网球入门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更给网球爱好者提供了提高球技的机会。高校成立网球协会, 要有组织, 有纪律, 规定协会章程, 合理安排活动。我国高校招收网球高水平特长生, 在协会中能够对技术动作, 训练方法等进行专业指导。另外邀请专家指导老师, 对网球方面的心理素质, 道德修养进行教育。这样, 协会就能起到“文武双修”的效果。

3.4 依托赛事宣传网球文化

网球比赛的是检验网球水平很好的方式, 也是体现网球礼仪和道德规范的时机, 不但要努力拼搏争夺每一分, 还要做好绅士风度, 谦虚真诚的交流。高校之间举行网球友谊交流赛, 对大学生网球水平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也会对周围学生起到不错的宣传效果。在赛事过程中, 各个高校都会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注重形象, 注重礼仪, 注重团队协作精神, 网球文化的内涵通过一系列赛事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推广。

3.5 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网球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关键作用, 不但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规范网球技术动作, 还要培养学生从事网球事业的决心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构建。对于教师要求, 要多方面掌握网球知识, 起到“教技育人”的作用, 即技术与文化的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网球人才”。

3.6 提高领导重视

校园网球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与网球运动的普及率和开放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我国高校网球场地数量有限, 部分网球场地设施简陋, 使教学受到阻碍。一些高校在课余时间实行有偿使用, 而学生的承受能力有限, 收费过高会阻碍网球运动的开展, 可以对学生实行优惠适当收费, 一方面可以在意识上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收取的经费进行场地维护与管理, 把校园网球环境建设的更加舒适和谐, 形成一种为网球运动服务的精神。所以, 领导应该重视新兴的体育项目, 改善场地设施, 提高开放程度, 为营造良好的网球文化氛围做贡献。

4 结语

校园体育文化提倡阳光体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 网球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 对大学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高校, 从整体上加强网球文化的研究, 对网球运动发展有较为深刻的规律性认识;成立网球协会, 组织、推广和普及网球运动, 提高大学生参与网球的热情, 增加校园网球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实行“教技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技术指导和素质培养等方面实现多元化、丰富化和灵活化;加大高校网球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领导改善场地设施、提高开放程度等的重视, 为高校网球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营造和谐舒适的氛围环境。

摘要: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提高, 校园体育文化相伴而生, 对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校园文化质量, 全面推进全民健身的落实以及培养师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剖析网球文化的内涵, 高校网球文化具有促进网球事业发展、导向学生道德品行和美化校园网球的作用, 并提出高校网球文化的建设途径:成立网球协会、提高个人修养、创新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高校,网球文化,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瑞林.网球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王保金.中国网球文化发展方向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5) .

[3]王凯军, 董取胜.四大网球公开赛的文化解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5 (6) .

[4]肖姗.浅析网球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J].课题与研究, 2010.

[5]潘志翔, 高金霞.论网球文化在高校教学中重要性[J].科技新报, 2010.

高校文化发展 篇8

1.1、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与高校文化软实力释义

竞技体育本身是一种文化, 而竞技体育文化则是指人在运动实践中创造的有关竞技的思想体系、制度体系、行为方式及其物质财富的总和。要厘定高校竞技体育的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文化软实力的界定可谓尚未统一定论。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是精神文化对本国人民的凝聚力、动员力和对其他国家的人民、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合称。也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还有学者认为文化软实力指的是一个民族国家的 传统文化 和现代文 化所具有的、 由于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精神特质及其发展态势而对其他民族国家的受众产生的精神魅力。

上述界定均是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来理解文化软实力, 而本研究所要界定的高校竞技体育的文化软实力则要从微观的学校层面来加以解读。有学者从城市的视角对文化软实力进行了界定,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指的是城市的精神力量, 体现为城市创造价值理念的能力,形成文化符号的能力,提供文化成果的能力,制造文化产品的能力。基于上述对文化软实力的界定,结合高校竞技体育的特点,笔者给予高校竞技体育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可操作性界定,即是指高校竞技体育文化所蕴涵的雄厚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力量的构成要素主要囊括了竞技体育文化的吸引力、创新力、影响力、保障力、生产力等。

关于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其中相对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观念认为, 高校文化软实力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科研活动、社会服务、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成果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这种精神成果不仅包括的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以及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气氛,也包括高校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种观念认为高校文化软实力主要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等四个方面的软实力构成。

第二种观念认为, 高校文化软实力是指学校所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吸引力, 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等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种观念认为,高校文化软实力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校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品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该观念认为高校文化软实力由大学的文化力、大学的精神力、大学的制度力、大学的影响力和亲和力等构成。

从以上各种定义的表述中不难看出, 研究者们所持的学科立场与研究视角不同, 因而对高校文化软实力所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所有这些界定都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和揭露了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涵义, 但同时没有一个足以一举无遗的将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所有内涵囊括其中。比较而言,笔者比较认同第三种观念。

1.2、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与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共性特征

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 因而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和共性特征, 归纳出二者之间的几点共性特征:

第一,继承性与持久性。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和高校文化软实力之所以能代代沿袭,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它们的底蕴深厚具有极大的传承价值和意义。继承不仅是一种沿袭, 也是一种发展,是一种纵向的发展。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与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持久性不仅体现两种文化的效应上, 还体现在两种文化的发展上。

第二,地域性。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和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地域性体现在高校竞技体育文化的地域性上。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历经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同地域的高校文化和竞技体育的内容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第三, 融合性。高校竞技体育文化从属于高校文化的内容之中。高校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作用着高校竞技体育文化。

1.3、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与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高校竞技 体育文化 软实力是 高校文化 软实力的 重要组成 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容互动的共生关系,具有互动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制约性。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与高校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剖析:

首先从正面互动效应来看,高校竞技体育文化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体育文化活动,其不仅能够推动高校文化的建设、促进高校健康文化的发展,而且还能够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 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是高校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将能够为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从负面互动效应来看,如果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被削弱,那么,高校文化的整体软实力也必然会弱化。反之则亦然。由此可见,就正的方面而言,离开了高校文化,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将是不全面、不完善的,而离开了高校文化, 高校竞技体育文化便失去了依托, 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负的方面而言,高校文化与高校竞技体育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因此,只有厘清二者的关系,促使其和谐互动, 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与高校文化软实力之间形成合力。

2、高校竞技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中的积极作用

2.1、高校竞技体育文化 ———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最活跃的载体之一

高校文化的载体既包括了硬件条件载体也包括了软件条件载体。高校竞技体育文化是搞笑文化的软件条件,其理应是高校文化的载体之一。高校竞技体育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举国体制在发生转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院校化就是转变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在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大背景下, 高校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越来越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有的甚至成为高校品牌建设的重要推手。由此可见, 高校竞技体育文化是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最活跃的载体之一。

2.2、 高校竞技体育文化 ———强化大学精神感召力 , 打造大学特色品牌的有力武器

更高、更快、更强是奥林匹克精神。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源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因而其精神同样强调更高、更快、更强。高校竞技体育不仅可以有效地强化高校精神感召力, 也同样可以用来塑造高校特色品牌文化。在我国的高校发展中,一些高校利用竞技体育来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已经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队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2.3、 高校竞技体育文化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凝聚力 、 影响力的推动者

竞技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现象。高校竞技体育文化是我国竞技体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载体, 其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 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形成的竞技体育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的统称。高校竞技体育文化作为高校的一种健康文化, 其开展有利于提高高校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这主要归功于高校竞技体育文化的自身特性。高校竞技体育文化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其内在的规章和制度就是一种增强竞技体育文化活动参与者的凝聚力, 高校竞技体育文化活动的效应也会化作一种影响文化活动参与者的潜在力量。

3、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3.1、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高校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生存文化土壤

高校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文化的滋养, 离开了高校文化的滋养,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就会面临生存危机。因为,高校文化不仅为高校竞技体育文化的生根、发芽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也为其创造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资源。高校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扎根于高校文化这一沃土方可生根发芽, 否则必将枯萎。由此可见,高校文化为高校竞技体育提供了繁衍的温床,高校竞技体育也必须植根于高校文化之中,缺少了高校文化的沃土,高校竞技体育将失去生机和活力。

3.2、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高校竞技体育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校文化的发展往往历经了数十年, 甚至数百年的积淀,因而, 高校文化这种长时间的沉淀为高校其他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在我国高校文化的的嬗变与演进中,无论是校庆文化,还是校园文化,乃至班级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正因为高校有了这些丰盛的文化资源的维系和支撑, 高校竞技体育才有了发展的广阔舞台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养料。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建设与高校软实力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高校竞技体育文化是高校软实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与高校软实力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具有强烈的融合性和互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互牵制性。二者之间的现实作用机制决定了高校竞技体育文化建设与高校软实力的发展既要相融互动,又要规避相互束缚。

高校文化发展 篇9

关键词:西方国家私立高校,发展,策略

1 美、日私立高校发展的现状概述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西方国家私立高校无论从数量上, 还是从学校的办学质量等方面, 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等都属于私立大学之列。

据有关数据统计, 1970年全美共有大学2837所, 而私立大学有1517所, 占总高校数量的比例为53.5%, 其中社区学院255所, 四年制学院和规模较小的大学838所, 研究型大学64所, 私立单科专业学院360所。而同期公立大学为1322所, 其中包括109所研究型大学, 309所四年制学院和规模较小的大学, 808所社区学院, 96所单科专业学院。1987年, 全美有高等学校3389所, 其中私立大学为1841所, 公立大学为1548所。从1970年至1987年, 私立大学增加了326所, 而公立大学仅增加了226所。 (1)

而在日本, 1975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私学助成法, 明文规定政府对私立大学给予财政援助, 这一私学助成法的扶植力度甚大, 自此私立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60至1980年, 日本新增4年制大学201所, 其中私立大学占79.1%;1985年日本私立高校有786所, 占高教机构总数的71.1%。 (2)

由上述美、日私立高校蓬勃发展的局面不难看出,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美国和日本的私立高校在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发展至今, 美国、日本的一些高水平的大学均属于私立高校。

2 西方国家私立高校发展迅速的原因分析

2.1 外部环境:政府对私立高校的大力支持

私立高校的产生和发展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密切相关的, 政策就如同私立学校生存发展的“护身符”, 私立学校的存在和合法性都离不开政府的立法、经费等方面的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 美国公办高校和私立高校都获得迅速发展。如联邦政府颁布了《军人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政策法案, 明确规定了政府对私立高校的支持, 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私立高校的发展, 如私立院校从联邦政府那里获得的经费由1955年的2亿美元上升到1970年的17亿美元, 所占比例由12.8%增加到18.8%。 (3)

1949年日本制定了《私立学校法》, 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私立高校的自治权, 承认私立高校的文凭证书并废除保证金制度。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私立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日本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资助从无到有, 资助所占私立高校办学费用的比重始终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如1980年达到了29.5%的顶点。 (4)

2.2 内部环境:大学自治权的充分发挥

在私立高校的发展过程中, 国家政府的政策上的支持给私立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私立高校要想真正取得好的发展, 关键在于自身内部的管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最初产生于中世纪, 最初的大学管理模式主要为行会式的管理模式, 大学的自主权较大。因此在管理体制方面, 国外私立高校较为灵活。在美国, 私立大学的自治权较大, 联邦和州政府对私立大学的发展干涉较小。

3 西方国家私立高校发展对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启示

3.1 政府要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

从美国及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也得到了许多个人的捐助。而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学生的学费, 政府基本上没有进行投资。因此政府在以后应该出台相应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 对民办高校加大支持力度。

3.2 切实转变观念, 扩大民办大学的自治权

我国民办大学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不仅扩大了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同时民办大学采取较为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 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 目前我国民办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尚存在办学自主权得不到保障、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束缚了民办大学的发展。因此, 政府要适当给予民办大学在专业设置、内部管理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 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管理机制灵活的优势。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政府及民办高校自身应该多借鉴西方国家私立高校的办学经验、加强自身建设。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民办高校的自身努力下, 我国民办高校将会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魏丹, 李朝阳.国外私立校的展及其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10) .

[2]潘峰, 杨克瑞.国外私立教育管理及其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 2008 (1) .

[3]谢安邦, 姚云, 邵岭.世界私立教育发展的争鸣与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5) .

[4]徐文.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00 (8) .

[5]部岭.英国私立教育概况[J].淮北煤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加强高校办学特色促进高校持续发展 篇10

长春师范学院双语教学培训中心王春姣盛忠诚

(六)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 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七)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 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 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 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八)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 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 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 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九)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 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

大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既要确立完成。

三、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

2000年2月20日, 江泽民出席广东茂名市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 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指出:“我们要使党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始终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始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始终坚强有力地发挥好核心领导作用, 必须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用上把党建设好。”

2002年5月31日, 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阐释已经由党建领域拓展到当代中国发展的各个领域。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报告, 进一步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对切实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作出了全面部署。这表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 成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

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 世界语言的发展趋势使人们越来越相信, 人类未来将是一个双语世界。随着我国全方位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 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

四、胡锦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持续可协调,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将与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理论一道, 让21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随着高等教育多样化、分层化的飞速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特色办学思想犹如一颗红星, 照亮了我国高校的前进道路。多年来, 长春师范学院秉承“以学生为本, 办特色教学”的办学指导思想, 致力发展鲜明的办学特色。“大学需要个性, 大学需要特色。唯有以学生为本, 办特色教学, 大学才能葆有旺盛的活力, 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多元要求, 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春师范学院院长赵骥民说。因此, 我校于2003年开始进行双语师资培养特色办学,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获得了极高的社会评价。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 我国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要合理分工, “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 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目标定位特色先进的独特的办学理念, 还必须对学校定位做出正确而科学的实践选择。大学治校者, 要有战略眼光, 善于从社会的全局确定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 在高等教育整体系统中去思考本校的校情, 找准学校所处的位置和发展空间, 重点解决好学校的定位、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等问题。

融入国际社会的诉求以及国际交流、贸易与竞争的密切与激烈, 社会对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有鉴于此, 我国开展了双语教学实验, 以培养符合经济、社会、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需要大量汉外兼通、中西兼容的复合型双语人才。出于这种考虑, 当时由院领导牵头, 我们组团到上海、苏州、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考察, 发现这些地区已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实验双语教学, 但双语师资的极度匮乏却成为最大瓶颈。针对强烈的社会需求, 本着为基础教育服务、办特色教学的思想, 学院当机立断, 决定开展双语师资培养实验。”长春师范学副院长刘春明回忆。正是这种将社会需求与学校校情相结合的战略眼光, 使得长春师范学院准确定位了特色办学目标, 走上了双语师资培养特色办学之路。

二、课程建设特色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的一项基本建设。课程的新颖性、及时性、超前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反映了学科、专业、教学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联系的紧密程度, 也反映了能否及时、系统地传递给学生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课程设置是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是实现双语师资的根本途径。为了办好双语师资培养特色办学, 长春师范学院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根据双语教学与双语师资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方案, 在学科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构建了双语师资培养方向的“三模块”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设置为三大模块:双语师资培养语言类课程, 双语师资培养学科双语类课程, 双语师资培养实践类课程。三个课程模块互相衔接、分段管理、总体安排, 体现了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的教学要求, 体现了双语师资培养的课程特色。

三、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从创建办学特色出发, 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高校要从社会需要出发, 从本地区教育现状和本校实际情况出发, 制订人才培养具体方案。高校内部各个专业都应依据社会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所大学之所以有影响和生命力, 关键是培养出了一批特色人才, 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长春师范学院在不断探索双语教学与双语师资培养的实践基础上, 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三维立体式”双语师资培养模式。即“一维”——实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 强化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二维”——开设学科双语课程, 强化学科专业基础英语运用能力;“三维”——增设双语师资培养实践课程, 强化双语教学实践能力。“三维立体式”双语师资培养模式使教学各主体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层层递进, 形成良性循环, 在基础教育双语师资培养中获得了最佳的效果, 取得了初步成功。

1、一维:实施大学外语改革, 强化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为提高大学外语教学效率和质量,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素养, 配合双语教学与双语师资培养工作, 学校对大学外语教学进行了改革。在进行基础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 强化英语学习, 增加英语课, 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帮助形成英语思维, 提高英语视听读说能力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首先, 实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基地, 实行强化式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计划 (由原来的5学时/周增加到10学时/周;大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与环境) ;改革教学方法, 实行分段分层教学, 用英语开设第二课堂活动;运用启发、活动、实践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素养, 形成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与习惯。其次, 调整大外课程设置, 开设英语语言类特色选修课程和活动实践课程。如英语演讲、英语配音等课程以及开展晨读、英语辩论赛、“疯狂英语集训”等活动与实践。最后, 配备英语专业辅导员, 督促、辅导学生的学习, 鼓励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开设语言类课程和英美文化课程以及增加外教授课时间等。

2、二维:开设学科双语课程, 强化学科专业基础英语运用能力

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 于2003年先后在化学、数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开设学科双语课程, 试行双语教学。学科双语课程是以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专业基础英语和感受双语课堂为教学目标, 以英语作为教学工具来进行学科教学的课程。它不只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同时利用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无意识地习得英语, 以浸没式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为此, 我校鼓励教师开设相应的学科双语类课程, 如电磁学 (Electromagnetics)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热学 (Thermodynamics) 等, 并引进英文原版专业教材。教师在双语教学中有选择地对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用英文授课, 创设双语教学语言环境。

3、三维:增设双语师资培养实践课程, 强化双语教学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因此“实践”尤为重要。为此, 学校开设双语教育实践课程, 组织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 大力开辟教学的“第二课堂”, 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和感受中学习、积累实践知识与经验, 加强教育见习与实习,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双语教育实践课程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如双语教学案例分析、双语微格教学、双语教育实习等, 培养学生的双语教学实践能力。

首先, 针对英语学习学校开展了晨读、英语辩论赛、英语俱乐部、英语角、疯狂英语集训、角色扮演、英语演讲等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 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与素养。其次, 针对教育教学开展了教师基本技能“大比武”、听课、说课、汇课、评课活动、模拟教学以及教育见习等实践活动, 以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素养与机智。学校通过增加教育实践的学时, 让学生到中小学双语课堂去观摩、实习, 观摩优秀教师的双语示范课, 用英语评课、总结, 或参与中小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实习, 促进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理论的自我建构, 达到提高其双语教学实践能力的目标。

以上几个方面办学特色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但并非说每所高校都要在这几个方面形成特色, 这只是我校在走双语师资培养特色办学之路的经验总结。高校还是应该从实际出发, 从某几方面突破, 进行重点建设。只要长抓不懈、坚持到底, 一定能取得丰硕成果。

上一篇:媒介消费下一篇: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