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体检

2024-06-29

超声体检(精选九篇)

超声体检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300例均为驻扎边防官兵, 男性, 年龄18-35岁。

1.2 方法:

使用百胜便携式彩超仪, 探头频率3.5MHz。受检者禁食、水8小时以上, 取平卧位、侧卧位, 必要时半卧位, 进行肝、胆、胰、脾、肾等脏器扫查, 依据周永昌主编的《超声医学》诊断标准做出诊断。

2 结果

300例受检者中, 全部阴性者为217例, 占受检人数的72.3%;阳性者83例, 占受检人数的27.6%。其中肾结石24例, 脂肪肝18例, 胆囊壁毛糙9例, 胆囊息肉4例, 胆囊结石2例, 肝内钙化灶7例, 肾囊肿5例, 脾大4例, 肝囊肿4例, 肝血管瘤3例, 肾错构瘤3例。

3 讨论

本次检查结果显示, 肾结石、脂肪肝、胆囊疾病是较为突出的主要疾病。边防部队多驻扎在自然环境恶劣的边远地区, 人烟稀少, 物资匮乏, 保障好驻防官兵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因此, 分析疾病产生原因, 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为保障和提高边防官兵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检查结果中, 肾结石居于检出疾病的首位。这与边防官兵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承担的工作任务密切相关, 同时, 作为最常见的急腹症, 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肾结石的形成主要由于尿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 呈过饱过状态, 造成结晶析出并在局部沉积、聚集, 从而形成结石。其形成与许多全身性和局部性因素都有关系, 营养、环境、感染、新陈代谢紊乱等均能引起肾结石的形成。结合边防官兵驻防特点, 分析有以下原因:

(1) 职业的特殊性。一方面, 边防官兵承担着重要的守防、巡逻任务, 所处环境艰苦, 不能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 部分一线官兵驻地水源少, 饮水供应困难导致长期饮水不足;在训练、操课及站哨期间, 部分官兵也存在刻意减少水份摄入的现象。同时, 高强度的训练任务, 加之天气炎热、气候干燥, 造成官兵身体内水份丢失过多。这些因素都可引起官兵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及滞留, 从而促使肾结石的形成。另一方面, 守防官兵责任重大, 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下。研究表明, 紧张状态下丘脑垂体促进分泌血管加压素, 作用于肾单位集合管膜, 增加其对水的渗透性, 导致水的重吸收增加, 形成高张尿, 脑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旁腺素生成增加, 使甲状腺功能亢进, 血钙增加, 尿钙浓度升高, 促进结石形成。

(2) 膳食结构的改变。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糖份、食盐的摄入会增加尿钙、草酸和尿酸等形成结石的危险因素的产生。与城市饮食供应不同, 部分边防连队由于地处深山或戈壁, 蔬菜供给困难, 遇封山、洪水断路期间, 仅靠自给自足的蔬菜供应, 远远达不到合理膳食的要求, 从而造成饮食结构不均衡, 成为结石形成的一个诱因。

(3) 其他因素。如水质因素、个人体质因素、基层用药因素, 都可促使肾结石的形成。本次体检中, 脂肪肝的检出率也较高。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病情不断发展可引起肝硬化的发生, 其对人体的危害性不容忽视。形成脂肪肝的原因很多, 肠炎、糖尿病、消耗性疾病可使体内蛋白减少, 中毒或细菌感染等原因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蛋白质形成减少, 蛋白质形成减少导致进入肝细胞的脂肪得不到足够的蛋白质与之结合, 无法运出肝细胞而存在于肝细胞内造成肝脂肪变性。另外, 过量饮酒、营养失调、缺乏体育锻炼、生活节奏不规律、不合理饮食及肥胖症等因素都可引起脂肪肝的发生。在本次体检中, 脂肪肝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机关干部及炊事班士兵当中, 机关干部多处于静态工作状态、加班熬夜多, 生活不规律, 并且由于工作的繁忙缺乏一定的保健意识;炊事班士兵是由其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 以上都导致了脂肪肝的发生。胆囊疾病的产生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 还与环境因素、饮食上的不良习惯相关。部分战士偏食挑食、不吃早餐或不按时按点就餐, 导致胆汁排空不畅, 胆汁淤积, 长此以往导致结石的产生。另外, 一些士兵初入部队, 对军事化的生活、艰苦的边疆环境不适应, 思乡心切, 难免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抑郁, 从而影响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 导致胆囊收缩紊乱, 成为胆囊疾病形成的情绪因素。

为切实保障边防官兵的健康水平, 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 对于体检出现的疾病和相关问题, 建议以下防治措施:

(1) 普及健康教育、加强卫生宣教。使官兵首先对自己的身体机能有正确的认识, 加强健康保健常识的普及, 学会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将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在最佳状态。

(2) 提倡大力、广泛的心理疏导。边防的艰苦、封闭环境, 容易滋生大量的心理问题, 特别对于一些年青官兵, 初出校门, 社会阅历浅, 心理承受能力差, 与他人沟能和自我疏通能力极其欠缺, 从而由心理问题引发各种身体疾患, 对部队的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加大心理疏导, 使他们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克服一些不必要的心理障碍, 同时避免了由此产生的身体疾病。

(3) 主要疾病的防治。科学安排训练科目, 保证官兵在训练中水份的及时补充。教育战士科学、均衡的饮水方式, 建议每日补水量不少于2000 mL, 饮水时分次适量饮用, 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 引发急性胃扩张等疾病的发生。如天气炎热、水份消耗多时要适当补充饮水量, 避免尿液的浓缩和滞留。饮食方面, 限制草酸、蛋白质、嘌呤、食盐的过多摄入, 增加食物纤维摄入。对于易患肾结石或己患肾结石战士, 应少食如牛奶、乳制品、巧克力、浓茶、菠菜等含糖多和含钙多的食物。发现肾结石者, 应及时就医, 及时诊治。平时养成吃早餐、按时按点吃饭的好习惯, 少食油炸食物、忌刺激食物, 控制高脂饮食、加强锻炼, 工作之余多活动, 避免长期加班加点及过度劳累, 尽可能保证生活、工作的规律化。

参考文献

[1]毕素栋, 张鲁文关于战士肾结石的发病与防治问题临床军医杂志 (Clin J Med Offic) 2005 Aug.Vol.8.No.4

[2]张晓芬, 某部艇员腹部B超检查结果分析及预防措施建议海军医学杂志2005 Mar.Vol.30.No.1

[3]张虹, 刘健, 梁秋菊1763名高校教职工B超体检情况分析中国校医2007 Oct.Vol.21.No.5

乳腺健康体检应用高频超声分析 篇2

【关键词】 乳腺;健康体检;高频超声;临床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76-01

乳腺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4],主要包括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腺癌以及乳腺囊肿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时会出现病变,甚至导致死亡,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5]。对乳腺疾病进行早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乳腺疾病患者的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以及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频超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效果显著[1]。现在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50例乳腺健康体检者使用高频超声诊断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50例乳腺健康体检者使用高频超声诊断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体检者的年龄在24-65岁之间,体检者的职业有教师、公务员、工人、科研人员、退休人员、个体人员等。150例乳腺健康体检者均使用高频超声诊断进行检查,探讨乳腺健康体检应用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方法

1.2.1 150例乳腺健康体检者均使用高频超声诊断进行检查,选择探头频率为10-12MHz、GE-400型彩超,指导患者取侧卧或者平卧位置,让乳房、腋下充分暴露出来,高频超声在诊断过程中速度不要太快,力度要轻,进行多切面、交叉重复扫查。高频超声检查时要和临床紧密结合,了解主诉以及临床体检发现,若出现肿块或者硬结区要进行重复扫查,并给予标记。检查过程中对体检者身体是否出現病变进行确定,之后判定病变时局限性或者是弥漫性,对肿块的位置进行描述,通过时钟定位和象限定位的方法对肿块的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以及有无浸润和钙化等进行描述。

1.2.2 对诊断结果进行判定,主要包括乳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在形态上较规则,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边界较为清晰,少数有包膜,很少见钙化灶,内部的回声较均匀,出现弱回声现象,血供和动脉频谱不丰富;恶性肿瘤在形状上表现为蟹足状或者分叶状,边界多表现不清晰,没有包膜,钙化灶比较多见,内部回声出现不均匀的弱回声,淋巴结肿大,血供和动脉频谱较丰富。

2 结 果

150例乳腺健康体检者经过高频超声检查显示,乳腺癌患者占1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占12例,乳腺囊肿患者占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占1例,乳腺增生占55例。乳腺肿块经过手术证实,符合率为97.5%。

3 讨 论

乳腺疾病在妇科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乳腺疾病进行早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乳腺疾病患者的死亡率[6]。随着医疗技术以及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频超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效果显著。高频超声具有无创、经济、安全、方便等优点,能够多次反复进行检查,成为了乳腺疾病重要的检查方法[2]。高频超声检查对于软组织具有较好的分辨率,能够对乳房的各个层次机构进行显示,不管哪层出现病变,都能够通过超声显像进行定位,了解肿块大小、生长部位、个数以及周围组织,同时也能够对腋窝饿锁骨上是否出现淋巴结进行检查[7]

乳腺癌的诊断主要根据肿块边缘是否光滑、清除、活动度以及肿块硬度等,但是对于肿块较小以及位置较深的肿块容易出现漏诊症状[6-8]。高频超声能够对临床关注区域是否出现乳腺肿块进行判定,能够对肿块的实性、良恶性等进行鉴别,对于乳腺肿块细微结构的观察更为准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乳腺癌的检出率[3]。上述结果显示:150例乳腺健康体检者经过高频超声检查显示,乳腺癌患者占1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占12例,乳腺囊肿患者占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占1例,乳腺增生占55例。乳腺肿块经过手术证实,符合率为97.5%。说明了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造成损害,具有无创性以及可重复性,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和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左京华,袁凤兰,张英杰,韩东,李武.乳腺健康体检应用高频超声757例分析[J].中国肿瘤,2009,15(6):404-405.

[2] 谭静,张文军.高频超声及CDFI在乳腺体检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四川医学,2011,32(10):1639-1640.

[3] 施春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1,31(10):96-96.

[4] 杨敬英,王建华,王淑敏,徐霞,李汇文,丰乃奇,王金锐.健康体检中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通讯,2003,07:49-50.

[5] 杨敬英,王建华,王淑敏,徐霞,李汇文,丰乃奇.健康体检中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04,S1:268-269.

[6] 郭宏,郭春霞,王晓慧,张莹.高频超声乳腺健康体检41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2:7954.

[7] 刘增强,李国政,薛海燕,孙志山.高频超声在甲状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124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09:2149-2150.

[8] 杜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作为乳腺健康体检常规检查价值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06:116-117.

超声检查肾脏在常规体检中应用价值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对5320例接受健康体检者中,男3201例,女2119例,年龄范围20~94岁,平均年龄49.6岁。

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迈瑞DC-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受检人员常空腹8~10h以上,适度充盈膀胱。患者俯卧位或左、右侧卧位,扫查肾脏冠状切面、矢状切面、横切面、斜断面,检查肾脏及周围病变,所检的全部恶性肿瘤和部分良性病变病例均经MRI、螺旋CT及手术后病理所证实。

2 结果

5320例中超声检查发现有各种不同病变者1798例,发病率34%(表1)。其中男1115例,占62.01%;女683例,占37.99%;正常3589例。其中肾结石、肾囊肿男性多发,且患病年龄小于女性年龄。

3 讨论

3.1 肾结石发病率最高,共检出1068例(20.07%)。

它多见于成年男性,可直接影响肾功能,危害很大[1]。肾结石发病原因:肾结石形成的机制颇为复杂,学说众多,此处不作详细介绍。其形成过程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出基质小体,构成核的促进物,肾乳头部形成的钙化灶,暴露于尿液,继续增大形成结石。超声检查具有独特的优点,尤其对X线不显影的阴性结石或与骨骼重叠受胃肠道气体及粪便掩盖者,可较清晰地显示结石大小、数目和空间位置。肾结石的种类很多,多数为草酸钙或草酸钙、磷酸钙混合结石(80%~84%),尿酸结石(6%~10%)[2]。社会环境表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生活水平高的地区,肾结石发病较高。不少结石患者有家族史。饮食营养因素,如高动物蛋白、高蔗糖饮食、高维生素C、高维生素D等有助于结石形成[3]。本组体检结果分析发现:30~60岁男性肾结石患病率高于年龄<60岁的女性。这提示可能与男性过度饮酒、摄入高蛋白、高蔗糖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而决大部分体检者中单位人员较多,平时饮水少及缺乏适当运动量也有一定关系。

3.2 肾囊肿是肾脏内的常见良性疾病。

肾囊肿病因数种,常见先天性发育异常。中老年者发现较多的为脏器退行性变、血供不良所致。超声显像诊断肾脏囊肿的敏感性很高,可显示5mm大小的囊肿,文献报道其确诊率可达98%[4]。本组病例显示:年龄越大,肾囊肿检出率越高,提示单纯性肾囊肿多见于成年人,与年龄有关、50岁以后50%以上出现肾囊肿。60岁以上达70%,这是由于随年龄增加,囊肿逐渐增大之故。众所周知肾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肾实质内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小肾囊肿有时表现为前后壁回声增强,两侧有浅淡的侧壁回声失落。较大者可以突出于肾表面,或对周围脏器有挤压现象。肾囊肿最初被超声检查发现时多为单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演变成多发性。

3.3 肾肿瘤:首先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错构瘤。

此种肿瘤的瘤体是由血管、平滑肌、脂肪混合构成。含大量结缔组织,肿瘤表面无被膜覆盖,但与周围肾组织有清晰的界限。此病因常无症状,以往又缺少理想的检查方法,曾认为不太多见,随着超声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发展,超声检查中发现很多,居肾脏良性实质性肿瘤中的首位,本组病例显示占肾脏肿瘤的83%,超声显像为肾实质内稍高回声,形态规则,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回声均质,CDFI:无血流信号显示。其次是肾癌,是肾脏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原发性肾脏恶件肿瘤的85%。此病与男性吸烟、女性超重者有关,也可能有家族性倾向。肿瘤多为单侧,单发。肿瘤的体积数厘米至十数厘米,早期常无症状,常在体检中发现,此时体积常较大。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多位于肾脏上极或下极。本组病例3例均位于肾上极,超声显像为肾上极实质不均质团块回声,有包膜,内部可见液化坏死,CDFI:显示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3.4 肾脏先天性发育畸形,较为少见,检查中常需多切面,多变换体位探查。

孤立肾患者在患侧不能检出正常肾脏图像。如被肠管充填图像较难确定,有时还可能误认为肾脏,而健侧肾脏常因功能代偿而增大,甚至体积成倍增大,肾的形态与肾内结构均正常。异位肾分为:盆腔肾、胸腔肾、交叉异位肾等。

以上探讨了超声检查肾脏常见病的相关知识,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与肾脏常见疾病之间的关系,本组检查结果说明现在人群中不健康比例相当大,应该提高健康意识,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而超声对这些疾病的诊断率极高,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方式,可极早发现各种疾病的发病规律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0-1092.

[2]张岐山,郭应禄.泌尿系超声诊断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43.

[3]胡海涛.超声在腹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1):115.

超声体检 篇4

【关键词】 老年人;超声检查;疾病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96-01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了解本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更好地做好老人健康档案的登记、更新工作,我中心2013年9月对本社区内158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在本次体检中,所有受检者都接受了腹部超声检查,现将肝胆胰脾双肾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有1580人进行体检,全部参与腹部超声检查。其中男性696人,女性884人,年龄60~92岁之间,平均年龄71.5岁,各年龄组人数60~69岁508人(男性248人,女性260人),70~79岁653人,(男性291人,女性362 人),80~89岁415 人,(男性181人,女性334人),90岁以上4人(男性1人,女性3人)。

1.2 仪器及方法 采用Aloka a6型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5MHz对全体受检者进行空腹肝胆胰脾双肾的常规检查,受检者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等,对受检部位进行多切面扫描。依据患者性别和年龄段的不同,对各类疾病进行检查。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部超声体检异常情况 在本次老年人健康体检中,1580例老人共检出异常表现1231例,异常检出率78.9%。1580例老年人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如下:脂肪肝503例;肾囊肿318例;肝囊肿256例;胆囊结石185例;胆囊息肉145例;胆囊切除105例;脾大45例;肝血管瘤42例;肾结石38例;肝内钙化灶18例;肾错构瘤8例;肝硬化5例;胆囊萎缩5例;肾萎缩4例;多囊肾3例;多囊肝2例;腹水1例;肾上腺包块1例;肾上腺包块1例;肝内占位1例;胰腺占位1例。

2.2 各种异常情况与性别的关系 肾囊肿、胆囊息肉、脾肿大、肝血管瘤、肾结石的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脂肪肝、肝囊肿、胆囊结石、肝内钙化灶、肝硬化的检出率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对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疾病谱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腹部超声这项检查中,女性的发病率大于男性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1],并且疾病种类随之增加。在本组资料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脂肪肝检出率为31.8%,女性与男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肾囊肿检出率为16.2%,男性高于女性,排在第三位的胆囊结石,检出率11.7%,患者也是女性居多。脂肪类、胆囊类疾病以女性为多,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代谢功能下降,脂肪肝发病增加[2],慢性肝病以男性为多,可能与长期疲劳、酗酒、吸烟有关[3]。因此,社区老年人肝胆疾病的比例较高,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有关肝胆疾病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还要坚持对老年人的定期健康体检,以便早期检出疾病,给予必要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顾明珠,张文喜.1620名社区老年人肝胆B超检查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2(9):492-493.

[2]王蕾,李江,李翠英.我校1434例教职工B超体检结果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2):163-165.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体检结果分析 篇5

关键词:超声,体检,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疾病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内分泌领域的第二大疾病。甲状腺疾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 易被忽视而影响治疗, 而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可早期筛查各种性质的甲状腺结节, 发现多种甲状腺病变, 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3月—12月共计1 232例健康体检者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除外已知有甲状腺疾病者, 本次检查均为首次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受检者年龄跨度15岁~83岁, 其中男863例, 女369例。

1.2 方法

应用PHILIP HD11及HITACH VI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12~13 MHz。受检者取平卧位, 头部后仰, 充分暴露颈部, 先采用2D进行超声扫查, 测量甲状腺两侧叶的上下径、左右径及前后径及峡部厚度, 重点观察甲状腺内部回声, 边界, 包膜等。再用彩色多普勒超血流显像 (CDFI) 观察血流情况, 若发现甲状腺内有结节, 判断结节性质, 测量其大小, 记录其所在部位、数量、回声、边界, 是否有囊性变及钙化等情况, 是否伴周围淋巴结肿大等, 多发结节则测量其最大结节大小。

2 检查结果

2.1 甲状腺结节的评判标准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体内探及圆形或椭圆形, 边界清, 有或无包膜, 内回声均匀或不均匀的结节, CDFI显示内部及周边可见散在的点状血流信号。不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甲状腺炎等弥散性病变[1]。

2.2 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

1 232例健康体检者中, 共检出甲状腺疾病患者335例, 检出率27.2%, 其中男性检出人数166例, 检出率19.2% (166/863) ;女性检出人数169例, 检出率45.8% (169/369) 。女性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

2.3 甲状腺病变性质

在检出的335例甲状腺患者中, 检出甲状腺弥散性实质损害并结节12例, 占比3.6%, 其余甲状腺结节中实性结节106例 (见封三图1) , 囊实性结节128例 (见封三图2) , 囊性结节89例。

3 讨论

3.1甲状腺结节是由甲状腺细胞在甲状腺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甲状腺结节并非一种独立疾病, 只是形态上的描述, 而非病因或诊断, 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变。一般人群触诊结节检出率仅3%~7%, 而超声可发现的结节检出率高达20%~67%[2]。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无明显症状, 只是在超声体检中偶然发现。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遗传、性别、年龄、碘、放射接触史、感染及自身免疫等。

3.2本组1 232例体检者中, 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27.2%, 与地域临近的太原地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20.4%相近[1]。男性检出率为19.2%, 女性检出率为45.8%, 女性检出率比男性高, 比例约为2.4∶1。性别因素凸显女性劳动强度增大, 情绪波动起伏, 碘盐食用增加等导致雌激素水平的变化, 从而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3]。

3.3本文结果发现囊实性结节128例, 占比39.6% (128/323) , 其次实性结节106例, 占比32.8% (106/323) , 囊性结节较少, 占比27.6% (89/323) 。根据结节的物理性质可间接判断其良恶性:良性结节主要以囊性, 囊实性、边界清楚、纵横比<1, 其内无沙砾样钙化, 结节内部血流不丰富为主;恶性结节主要以实性低回声、边界不清、纵横比>1、其内出现沙砾样钙化、结节内部血流丰富为主。囊性结节几乎不会恶性变, 囊实性结节大多是良性, 实性结节则需要密切随访观察, 必要时行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 (FNAC) [4]。

3.4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简便易行, 无创伤, 有助于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判别, 对甲状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检查作为一项安全敏感的检查技术, 可诊断多种甲状腺疾病, 应列为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参考文献

[1]宋江虹, 马建军.某三甲医院在职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5 (4) :278-279.

[2]马俊花, 顾明君.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J].上海医药, 2015, 36 (7) :16.

[3]孔丹丹, 张彩芬.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 18 (1) :71.

超声体检诊断脂肪肝的临床价值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7月于我中心门诊部进行脂肪肝超声体检人员11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2例, 女480例, 年龄为22~68岁, 平均 (55.8±1.4) 岁。

1.2 方法

采用探头频率为3.5 MHz的超声仪对体检人员进行肝脏超声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 扫描肝脏的大小、形态、薄膜、回声点、后轮廓、管状结构等。不同类型的脂肪肝表现出来的超声特征存在较大差别:弥散性脂肪肝肝脏体积显著增大, 形态饱满, 能够吸收超声波能量, 前场吸收能量较多, 后场明显衰竭, 超声声像图显示为肝区前段出现密集的点状的回声, 而且比正常回声高, 后端回声不均匀, 血管可见模糊的回声, 门静脉管壁没有明显的回声。而局限性脂肪肝声像图具体表现为实质回声显著加强, 边界平滑, 内部管道模糊, 管壁可见模糊的回声或者回声消失, 远场回声大幅度衰减。医护人员对所有体检人员进行肝功能化验, 检验指标包括:胆固醇大于6.5 mmol/L表示升高, 三酰甘油大于1.65 mmol/L表示升高。

1.3 超声诊断标准

轻度脂肪肝:肝脏大小、形态均呈正常状态, 包膜光滑, 实质回声增强、不均匀, 能够看见小片状的低回声的肝实质, 肝后部回声没有衰减, 能够清晰地看见肝内血管显像;中度脂肪肝:肝脏无明显增大, 包膜光滑, 实质回声增强, 肝后部回声有所衰减, 血管结构不清晰;重度脂肪肝:肝脏增大, 包膜光滑, 实质回声显著增强, 肝后部回声明显衰竭或者无回声区, 血管结构模糊不清;正常肝:肝脏形态、大小均正常, 包膜比较光滑, 实质回声无局部增强, 比较均匀, 能够清晰看见血管走向[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体检情况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 1152例体检人员中, 有185例诊断为脂肪肝, 群体患病率为16.06%, 其中男107例, 女78例;轻度脂肪肝115例, 中度脂肪肝41例, 重度脂肪肝29例, 所占比例分别为62.16%, 22.16%, 15.68%。脂肪肝发病群体具体情况, 见表1。

2.2 脂肪肝体检人员的血脂水平

将185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试验组, 将967例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中血脂正常46例, 三酰甘油增高86例, 胆固醇增高8例, 双向增高45例, 血脂异常率为75.14%;对照组中, 血脂正常947例, 三酰甘油增高11例, 胆固醇增高3例, 双向增高6例, 血脂异常率为2.07%。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47, P<0.05) 。

3 讨论

脂肪肝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肝细胞内堆积过量的脂肪引发的病变。近几年, 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据调查, 我国每年脂肪肝发病率超过20%[3]。脂肪肝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 所以不容易被发现, 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入院治疗, 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 很有可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的并发症, 更甚者还有可能引发肝硬化、肝癌等,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4]。所以, 探索脂肪肝诊断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临床将病理性诊断当作脂肪肝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该方法创伤较大, 患者承受的痛苦较大, 所以不愿意积极配合, 临床应用受到限制[5]。超声诊断准确性较高, 具有无创、迅速、经济等优势, 所以在脂肪肝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中的超声检出率较高, 这可能与患者生活习惯、职业等有着一定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 女性患病率稍微低于男性患病率。有学者指出, 随着年龄的增长, 脂肪肝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尤其是年龄大于50岁的群体, 脂肪肝的发病率最高[6]。本研究结果显示, 大于50岁体检人员患病率最高, 41~50岁体检人员患病率次之, 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结果显示, 小于40岁的男性发生脂肪肝的概率显著高于小于40岁的女性, 这表明男性脂肪肝患者发病时间明显早于女性患者, 所以医护人员必须要加以警惕。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发生脂肪肝的概率明显低于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 这主要是因为女性进入老年后体内激素发生较大的变化, 导致患者体型发生变化, 进而引起肥胖。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血脂异常率大于观察组 (P<0.05) 。且本研究对象中, 发生脂肪肝的患者大都是因为三酰甘油增高, 40%左右的患者均为肥胖型患者, 这表明此类患者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输入肝脏的脂肪酸过多。

饮酒、肥胖、化疗后、妊娠期等是导致脂肪肝发作主要的因素, 为了防治脂肪肝的发作,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合理控制每天摄入热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脂肪肝的发生, 所以应该及时调节饮食结构, 尽量少食用高塘、高脂肪的食物。医护人员应该叮嘱患者大量使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让患者不饮酒或者少量饮酒, 维持血糖水平、血脂水平,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2) 体育锻炼也能够预防脂肪肝。医护人员还应该向脂肪肝患者强调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督促患者进行锻炼, 使其能够维持理想的体重, 控制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 (3) 还应该戒酒, 加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做好脂肪肝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玉华, 李飒.超声体检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 2013, 27 (7) :261-262.

[2]欧婉燕, 丁辉, 蔡碧琼, 等.超声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黑龙江医学, 2011, 35 (6) :444-446.

[3]郭志芳, 李倩.超声诊断脂肪肝与酒精肝的临床价值及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1, 9 (10) :97.

[4]李影.超声体检在脂肪肝防治中的临床价值[J].福建医药杂志, 2012, 34 (1) :131-133.

[5]吕龙.体重指数及血脂与脂肪肝关系的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7 (2) :80-82.

健康体检要重视甲状腺超声检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对本院全体职工1200例常规健康体检者加做甲状腺超声检查, 年龄18~78岁。

1.2 方法:

应用飞利浦HD11xE及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7.5~10 MHz, 被检者均采用仰卧位, 充分暴露颈前区和颈侧区。做甲状腺两侧叶的横断面的滑动扫查和纵断面的滑动扫查。超声进行扫描, 正常参考值上下径40~55 mm, 横径20~25 mm, 前后径10~15 mm, 峡部的前后径<4 mm。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和形态是否正常, 若甲状腺实质内有异常的回声, 确定病变的囊实性, 单发/多发, 对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界等进行观察, 若是实性, 注意辨别其回声的强弱, 及回声分布的均质性, 并观察病变周围的气管、颈动脉等组织器官是否受压或移位, 同时注意周围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 然后用彩色多普勒 (CDFI) 观察结节周边及内部血流显示及分部特点[3]。

2 结果

1200例受检者中, 发现有369例患甲状腺疾病, 患病率30.75%,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21例 (1.75%) , 甲状腺结节133例 (11.08%) , 甲状腺囊肿58例 (4.83%) , 甲状腺腺瘤54例 (4.5%) , 甲状腺癌3例 (0.25%)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 男∶女=1∶3。年龄27~51岁。所有患者均无任何临床症状。

3 讨论

3.1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

本病目前认为主要由于基因缺陷, 免疫调节异常所致, 当遇有环境、精神、病毒感染、创伤、药物应激时, 导致病原特异的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减低, 促使甲状腺滤泡增生, 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增加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或腺体增大, 年轻妇女多见, 其症状为神经过敏、情绪易激动、心悸、多汗、食欲亢进, 但有消瘦及体质量减轻, 体征发现有心动过速、手震颤、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等, 超声检查:甲状腺弥漫性、均匀或不均匀增大, 表面毛糙, 实质回声强弱不等, 光点粗, 分部欠均匀, 内一般无结节。小血管增多、扩张, 流速加快, “火海征”[4]。

3.2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 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甲状腺肿瘤, 常见于女性, 中青年多见, 生长缓慢, 多数无自觉症状。超声检查:患侧甲状腺局部肿大, 腺内可见圆形、椭圆形实质肿块, 边界清楚、包膜完整, 内部回声稍强, 光点细, 分部均匀, 有声肿物周边可见晕环声像, 发生退行性病变者, 肿块内出血、囊性变、坏死、纤维化、钙化等。肿瘤周边声晕处丰富的血流信号环状分布, 肿瘤侧甲状腺上动脉峰值流速高于健侧。

3.3 甲状腺癌

好发于40~60岁, 女性较多, 乳头状癌占50%~80%, 30~40岁为易发年龄, 10年存活达80%~90%;滤泡状癌占10%~20%, 高峰年龄50岁, 血行散播, 10年存活率50%左右;髓样癌, 各年龄发病, 如合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则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的一种。超声检查:癌瘤的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整, 界限不清, 不光滑;癌瘤内部常为低回声, 不均质;癌瘤内可出现微小钙化灶, 具有特异性, 但敏感性较差;肿瘤较大时可坏死液化;血流丰富;淋巴结可肿大;浸犯喉返神经可声音嘶哑[5]。

3.4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有积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能较为准确地鉴别甲状腺疾病, 简便易行, 无创伤, 且对甲状腺疾病的良恶性判别具有重要意义, 对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高, 常被误诊或不被重视, 其危害巨大。建议健康查体要重视甲状腺的检查。超声检查作为一项安全敏感的检测技术, 能为多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应列为常规体检项目。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中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 将本院1200例职工体检人群甲状腺超声检查资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体检人群1200例, 检查病变369例, 阳性率30.75%,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21例 (1.75%) , 甲状腺结节133例 (11.08%) , 甲状腺囊肿58例 (4.83%) , 甲状腺腺瘤54例 (4.5%) , 甲状腺癌3例 (0.25%)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 男∶女=l∶3。年龄2751岁。结论 超声检查甲状腺在普查中有重要意义, 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 并提示甲状腺的超声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关键词:健康体检,超声,甲状腺疾病

参考文献

[1]吕珂, 姜玉新, 张缙熙, 等.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3, 12 (5) :285-288.

[2]陈振喜, 魏洪军, 李莉蕊, 等.甲状腺超声检查在成人健康体检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 2012, 34 (2) :234-235.

[3]孙婷.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 2011, 17 (24) :157-158.

[4]燕山.浅表器官超声诊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6-7.

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超声检查,健康体检,应用价值

健康体检是对社会绝大多数没有主观自觉症状的人群进行德技的医学检查业务,通过检查尽可能早期发现不易觉察的疾病或潜在的疾病隐患,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达到预防保健及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近年来,超声检查已成为健康体检中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因其经济、方便、无创、可重复性好,超声检查已广泛的被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在健康体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健康体检者2 356例,其中,男1 360例,女986例,年龄20~78岁。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HP 5500和TOSHIBA SSA-340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5 MHz。体检项目:肝、胆、胰、脾、肾。受检者禁食8~12 h。患者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对受检者各部位进行多切面扫查,所检出的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

2 结果

2 356例健康体检者中,体检异常者729例,疾病检出率为30.93%,其中,男性异常者469例,占64.3%;女性异常者259例,占35.53%。健康体检中发现各种不同疾病[3],见表1。检出的少见病有肝癌1例,肾癌1例,胆囊癌1例,马蹄肾1例。健康体检者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见表2。

3 讨论

本次体检结果显示脂肪肝的检出率居榜首,脂肪肝多因过量饮酒、肥胖、蛋白质缺乏、慢性肝病、药物性作用等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体检人群中男性所占比例较大,男性在工作中经常参加应酬,生活无规律,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育运动,不良的生活方式以男性表现尤为突出有关。

本组资料胆囊结石发病率为7.13%,较陈红娅[4]报道(3.89%)的高,可能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蛋白、高胆固醇、高热量类饮食摄入较多有关[5]。肾结石发病率为3.82%,肾结石由饮食中摄入过多可形成结石的成分引起。目前超声检查仍是诊断胆、肾结石的首选方法。胆囊息肉发病率为3.06%,超声能对大多数胆囊息肉作出定性诊断,超声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部位,并能动态观察其变化,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组检出胆囊癌1例。肝囊肿是一个良性病理化过程,超声显像诊断较容易,且优于其他的图像诊断法,超声对肾囊肿的检出在各种影像诊断方法中占领先地位[6]。超声可动态观察肝、肾囊肿变化,当囊肿增大到50 mm以上,引起压迫症状时,可行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治疗术。

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无症状的恶性病变,本组检出无症状恶性肿瘤3例,原发性肝癌1例,位于肝右叶,大小约35 mm×32 mm,其周围可见声晕,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可见动脉血流信号。右肾肾癌1例,回声不均,大小约52 mm×43 mm。胆囊癌1例,大小约15 mm×12 mm,形态不规则,似菜花样。3例恶性肿瘤均经MRI、CT及手术后病理证实。

从表2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符合年龄对疾病的影响[7]。年龄越大,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时间越长,受不良生活方式因素作用的时间也越长,相对危险度也增大[8]。另外随着年龄增大,机体器官逐渐老化,抗病能力减弱,故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增高[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加大,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早期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定期做健康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人到中老年,功能开始衰退疾病逐渐增多,不仅中青年时期所患疾病到老年会加重,心脏代谢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病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这些疾病发病隐匿,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显示出症状。因此,定期到医院体检,发现一些尚未出现症状的隐匿性疾病,这样可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健康长寿[10]。

通过超声健康体检无疑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全民的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开展体检、普查疾病的同时,积极地进行健康指导,以提高人们对疾病“预防为主”的认识。超声检查作为健康体检的必查项目,具有简便、经济、无创、可动态观察的优点,能早期发现无症状的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光娟.腹部B超在健康人群中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7,49(4):271-272.

[2]刘广进.腹部B超在社区健康体检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7,22(21):25.

[3]梁健儿.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5):50-51.

[4]陈红娅.腹部B超在健康人群体检中的作用及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28-129.

[5]肖春华,李久益,金明华.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J].云南医药,2005,26(1):35-36.

[6]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99-1149.

[7]张安玉.慢性病的流行形势与防治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1-331.

[8]姜昌梅,韩少梅,张孔来.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综合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00,17(6):348-350.

[9]力晓容,易昜,冯昌棋,等.四川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2):139-142.

肝脏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在健康体检中共发现103例肝脏异常患者, 男81例, 女22例, 年龄18~60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上海麦迪逊SONOACEX6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0~3.5MHz, 嘱患者于受检日清晨空腹。患者充分暴露腹部, 取平卧位及左右侧卧位, 行右肋缘下, 右肋间及剑突下进行纵、横及斜切面扫查。检查中应结合患者的呼吸和体位的改变来获取肝脏不同断面的图像。同时需要注意持探头加压、连续线形滑行扫查、连续弧形滑行扫查和扇面摆动扫查等多种手法的应用, 尽可能的减少盲区和疏漏。

2结果

在103例肝脏疾病患者中, 脂肪肝71例, 男58例, 女13例, 肝囊肿18例, 肝血管瘤12例, 肝硬化2例。其中脂肪肝的发病率较高, 且男性高于女性。肝囊肿以老年人居多。肝血管瘤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

3讨论

各种疾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

3.1 脂肪肝

脂肪肝主要为肝细胞中的中性脂肪, 脂质沉着堆积过多超过生理含量。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5%, 肝内脂肪含量增加40%~50%或全肝脏的1/3肝小叶脂肪沉积称为脂肪肝[2]。弥漫性脂肪肝在超声声像图中具有“明亮肝”的独特超声表现:肝脏弥漫性增大, 形态饱满, 肝区回声分布不均匀, 前段增高, 远区衰减, 整个肝区透声性差, 似有一层“薄雾”。超声检查对脂肪肝的发现较为敏感, 脂肪肝含量>30%时明显, >50%时敏感性达90%。一般男性高于女性, 多与大量嗜酒, 喜食高脂肪、动物内脏有关。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 建议查出患者适当增加运动量、禁酒、少食油腻、甜品后, 再行超声检查, 声像图上脂肪肝可减轻或基本消失。由此可见, 超声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简便便于随访的优点, 是首选的方法之一。

3.2 肝囊肿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囊性病变, 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大类。非寄生虫中的真性囊肿又可分为先天性囊肿和老年性囊肿, 先天性囊肿多认为是由于肝内迷走胆管或肝内胆管和淋巴管的发育障碍所致, 老年性肝囊肿则是由于肝内胆管退化而逐渐形成, 为老年人退行性变表现[3]。多数囊肿无明显症状, 临床不易被发现。典型的肝囊肿为无回声, 有包膜, 包膜壁菲薄呈高回声, 有侧壁回声失落, 囊肿有后方回声增强现象。多在体检中发现, 随着年龄增大, 肝囊肿检出率愈高。

3.3 肝血管瘤

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 多见于中年女性。典型超声表现为:肝内见边界清晰的类圆形稍强回声结节, 与正常肝组织界限分明有“浮雕感”, 可有“边缘裂隙征”, 后方回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肝血管瘤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 肿瘤小时无任何症状, 常在体检中发现。

3.4 肝硬化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 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慢性损害, 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本组2例符合慢性肝损害的病例, 有乙型肝炎携带者和饮酒史, 但其自身无临床症状。早期肝硬化的表现为:肝脏大小无明显变化, 肝区回声增强增粗, 分布不均, 部分呈颗粒状, 结节状。典型肝硬化时, 肝脏体积缩小, 左叶代偿性增大, 肝包膜呈锯齿状, 边缘不规则, 肝区内回声增粗、增强, 可为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 但不同于肿瘤, 无明确边界。肝内血管粗细不均, 门静脉增宽。超声通过对肝脏形态结构及回声的改变, 可用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定性诊断[4]。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提示。

综上所述,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快捷、准确、经济实惠、可重复性的检查优点, 对无症状的疾病有较高的检出率, 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 应把肝脏超声检查作为健康体检的检查项目之一。

摘要: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在健康体检中检查出的103例肝脏疾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各种肝脏疾病的声像图特征, 并对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 本组共检出脂肪肝71例, 肝囊肿18例, 肝血管瘤12例, 肝硬化2例。结论 健康人群行肝脏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的肝脏疾病, 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并具有简便、经济、无创、快速的功能, 应作为健康体检的检查项目之一。

关键词:肝脏超声,健康体检,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

参考文献

[1]何玉珊, 陈瑞芳, 何喜忠.肝胆B超作为常规健康体检项目的价值分析.现代医学, 2011, 11 (9) :127.

[2]王纯正, 徐智章.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7-117.

[3]郑子萍.超声检查探讨肝囊肿与年龄的关系与治疗 (附189例检查分析)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6, 3 (10) :949.

上一篇:Ti2AlNb基合金下一篇:Vray渲染技术室内设计